杜牧简介十篇

时间:2023-03-15 11:44:30

杜牧简介

杜牧简介篇1

1、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2、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3、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牧简介篇2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

主题:

《元日》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高昂情绪,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在用新桃换下旧桃符。

注解: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元日”(春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用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全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不能够回家扫墓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山村。

注解: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后文问哪里有酒家做铺垫。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浑身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中年男人站在路边,满脸疲惫,向着远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个小牧童骑着牛走过来,这个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请教哪儿有店家可以休息喝酒的?这个牧童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抬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杜牧简介篇3

陇西成纪,即现在的甘肃天水市秦安县。

李白简介: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主要作品:《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牧简介篇4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内容特点;人物特点;传承

[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68 ― 02

蒙古族民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其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的地方特点,但是,民歌的发祥地始终保留着原民歌的某些特征。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变异,甚至在内蒙古地区形成了一种忧伤、衰怨的抒情民歌。因此,本文对内蒙古地区传唱的《诺恩吉雅》和杜尔伯特蒙古族地区传唱的民歌《诺恩吉雅》的歌词内容和曲调以及歌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来展现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一、内蒙古地区传唱的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的内容特点

内蒙古地区传唱的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的经典段落描述了主人公诺恩吉雅的出生地,歌词唱道:“静静的辽河岸边,马儿拖着缰绳。柔弱善良的诺恩吉雅,嫁到了遥远的边地了。”〔1〕(p952)并由此介绍了诺恩吉雅出生地的生产方式,即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形式。歌词中唱到马,马是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同时也表明,诺恩吉雅的故乡还保留着传统的蒙古族生活方式,但是歌词中更多的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方式。歌词中出现了大瓜、香瓜、谷子、子米和农家常用的车马等生产工具。此外,更多的是表现远嫁的姑娘诺恩吉雅思念故乡、思念母父、哀怨父亲的场景。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从歌词表现的整个内容上来看,他没有饱满的人物形象,没有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和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表现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抒情还是抒情。总之,内蒙古地区所流传的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所表现的场景是内蒙古近代的历史背景,没有涉及到内蒙古更遥远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的内容特点

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的经典段落描述了主人公诺恩吉雅的出生地,歌词中唱到:“嫩江啊嫩江,嫩江的水清又清,野鸭呦鸿雁呦,翱翔鸣叫在蓝天。”〔2〕(p1)由此引出一批有血有肉的生活在诺恩吉雅身边的人物。他们依次是诺恩吉雅、父母诺尔巴音和桑吉玛、诺恩吉雅的丈夫石头梅林、诺恩吉雅的弟弟特布坦、诺恩吉雅的八个陪嫁女,牧马人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等。整个民歌《诺恩吉雅》的情节就是在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之间以马和马群为线索而展开,人和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杜尔伯特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的故事情节是,在辽阔的杜尔特大草原上有一家生活富足的牧民家庭,男主人名叫诺尔,由于生活富足,人们称他为诺尔巴音(意为富足),妻子名叫桑吉玛,他们养育了美丽、聪明、贤慧的女儿名叫诺恩吉雅。时光荏苒,女儿已长到十八岁,由于她美丽、聪明、贤慧,所以,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然而都被诺尔巴音夫妇以“门不当,户不对”的理由拒之门外。最终把诺恩吉雅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家住乌珠穆沁草原的石头梅林。诺尔巴音和桑吉玛把女儿嫁走之后,又生育了一名男孩,名叫特布坦。由于特布坦的到来,老两口把远嫁的女儿诺恩吉雅忘得一干二净,一连多少年都没有去看望女儿。这件事引起了石头梅林的怀疑,并又聘娶了二房夫人。从此,诺恩吉雅被石头梅林疏远,最终沦落为家奴,从夫人成为石头梅林的牧羊女。生长在杜尔伯特草原的特布坦在不知不觉中长到了十三岁,诺尔巴音和桑吉玛看着儿子茁壮成长,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这时诺尔巴音家的马群中走失了八十余匹马,派牧马人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二人前往乌珠穆沁草原寻找走失的马群。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二人在乌珠穆沁草原上寻找走失的马群时,发现走失的八十余匹马,他们就到乌珠穆沁的主人石头梅林处企图要回马群,但是被石头梅林回绝了。没有领回马群的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二人很沮丧地往回走时,遇到了一伙正在捡拾阿尔嘎拉(干牛粪)的妇女,和他们交谈时得知这伙人就是被石头梅林贬为家奴的诺恩吉雅和陪嫁女们。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得知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声张自己的身份,而是照原路回到了杜尔伯特草原,见到诺尔巴音夫妇后,把这一情况向主人做了汇报。桑吉玛听到女儿的情况,经受不了这一打击,连痛带悔,失声昏倒。在外面玩耍的特布坦,看到母亲晕倒,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痛打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这时母亲桑吉玛苏醒过来,向特布坦说明他还有一位不曾见面的姐姐。特布坦得知姐姐的遭遇后,在神骥枣红马的帮助之下和乌珠穆沁的石头梅林斗智斗勇,最终把姐姐从苦海中解救出来,让她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三、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和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的比较研究

(一)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在其内容表现上正如上文所叙,表现内容极为单一,整个歌曲只是在抒情中完成了嫁到遥远地方的姑娘诺恩吉雅思念家乡、思念母亲、哀怨父亲的情节。歌词中表现的当时的生活方式为半农斗牧的生活方式,没有介绍诺恩吉雅的成长经历和远嫁之后的苦难生活,更没有生活在她周围的各色人物和故事。

(二)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内容表现上和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比较,可以说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

1.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为蒙古族的纯游牧生活时代,整个民歌从头到尾没有反映出一点农业经济的生活状况。歌词中反复出现的是草原、马群、牧马人,反映的生活场景也是古代蒙古族的生活场景。整个民歌内容以马和马群为线索展开,几乎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和马有关系,各段歌词内容都在以马为线索相衔接,甚至把歌中主人公的弟弟特布坦冒着生命危险把姐姐从乌珠穆沁的石头梅林处解救出来的功绩也都归记在神骥枣红马的身上。可见,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产生的年代里,蒙古人对马的依赖和对马的情感。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产生的年代要早于内蒙古《诺恩吉雅》产生的年代。

2.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内容表现上更具有传承性,这一点,在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中没有更多地表现。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牙雅》中叙述的特布坦营救姐姐诺恩吉雅逃离乌珠穆沁的石头梅林追赶时的一段情节和传流在杜尔伯特蒙古人的古老传说《奥兰其其格的传说》中所讲述的故事具有明鲜的传承。如《奥兰其其格的传说》中奥兰其其格逃出老山神的控制,在回故乡杜尔伯特的途中即将被老山神率领的山丁追上之时,奥兰其其格顺手抛出了两面圆镜子,镜子落地,立刻变成了两个湖,湖水挡住了山丁的追路;几天之后,山丁又追了上来,奥兰其其格又扔下了一把木梳,山上立即长出了一片挺拔的松林……〔3〕(p14)在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布坦解救诺恩吉雅返回故乡即将被石头梅林追上之时摆脱追兵的一些情节就是《敖兰其其格的传说》中的一种变异的描述。

3.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艺术表现上手法更优于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艺术表现上更贴近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她既抒情,又叙事。整个演唱过程是在抒情与叙事中完成的。这种表现方式在蒙古族群众生活当中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广大的蒙古族群众至今还在保留着这种传承艺术的方式,而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只适应于舞台表演或即兴演唱。

4.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和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的曲调不同。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和流传在内蒙古地区的民歌《诺恩吉雅》在曲调上有相当大的区别,甚至可以看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曲例。

5.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和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在人物塑造上有明显的差异。民歌为什么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歌内容所表现的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或事,民歌就是通过人的形象和所发生的事件感动听众,如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中表现的人物只有主人公诺恩吉雅及其父母,且父母形象若隐若现地表现在歌述之中。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以各自的形象和故事为树立主人公诺恩吉雅的形象服务。下面是对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和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人物形象的简要分析: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中的主人公诺恩吉雅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长大成人后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了遥远的他乡,因无力回到娘家,望景生情,思念父母,思念家乡,听从命运安排,毫无反抗命运安排,听天由命弱女子。他只能在梦中,或是在闲暇之时看着端端流淌的河水,望着悠闲的马儿,想着家乡的蔬菜、瓜果,以此来表达思念之情。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中的诺恩吉雅的形象和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中的诺恩吉雅形象相比较就丰满得多,他的形象和故事也非常感人。诺恩吉雅的形象虽然受民歌产生的时代思想的影响,在某些情节上和内蒙古民歌《诺恩吉雅》中的诺恩吉雅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有相近之处。但是,最大的差别在于诺恩吉雅在得到外部援救之时有一种自救行为,通过自救,帮助前来相救的人一同打破各种阻碍,使前来救助的人顺利施救。例如:当特布坦前去石头梅林的大院营救其姐姐时,诺恩吉雅用智慧使特布坦躲过石头梅林事先布置好的明枪暗箭,进入了石头梅林的住处。又如当追兵即将追上特布坦和诺恩吉雅石时,诺恩吉雅为了摆脱追赶,毫不犹豫地扔出了心爱的镜子和木梳,使镜子成为涓涓流淌的嫩江,使木梳变成兴安岭上的茂密森林,以此阻止了追兵的追赶。简要言之,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中的诺恩吉雅不仅仅听从命运的安排,而且在适当的时机,努力与天命抗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来实现个人的追求。除诺恩吉雅外,民歌中还成功塑造了父母亲诺尔巴音和桑吉玛的形象。父母亲的形象是嫁女之时,很少关心女儿个人的情感和生活,只顾个人脸面,讲求“门当户对”,凭媒灼之言,就决定了女儿的婚姻大事。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重男轻女,有了儿子竟把女儿忘掉,只有当出去寻找走失的马群的牧马人回来告知见到了他们女儿之时才想起世间还有那么一个人。特布坦和坐骑的形象是典型的人马合一的形象,人靠马的速度去战斗,马靠人的智慧来冲锋,人靠马来建功立业,马靠人来闻名于世。在民歌布坦是英雄的化身,马是预知危险且能帮助主人脱离险境的功臣,人马合一,人马共进。阿拉穆斯和伊拉穆斯是忠实于主人的牧马人的同时又是聪明机智、遇事能够做出决断的劳动人民的形象。陪嫁的八女子是典型的奴仆形象,他们忠实于主人,为主人的得救勇敢地放弃逃走的机会,以跳河自尽的方式为诺恩吉雅和特布坦的顺利突围创造了条件。石头梅林在杜尔伯特民歌《诺恩吉雅》中是一位唯利是图、阴险狡诈、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无所无所不为的小人物形象。

〔参 考 文 献〕

〔1〕乌・那仁巴图,达・仁沁,整理.内蒙古民歌五百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文版,1979.

杜牧简介篇5

无独有偶,在我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另一个相似的故事。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著名的绝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有个叫杨慎的人,认为杜牧的这首诗太不真实了,他说:“千里之外的莺啼,谁听得见?千里之外的绿树红花,谁看得见?如果是十里,那还差不多。”于是,他将杜牧这首诗中的“千”改成了“十”。这一字之差,不仅使诗味变淡、境界变小,而且叫人啼笑皆非。其实,杜牧也同样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教你一招】

修辞方法,是指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表达效果,使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反问、设问等十多种。这里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简单介绍并举例说明:

比喻:指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拟人:把事物写得具有人的特征:人的感情、语言和有动作。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的方法。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反问:指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其中,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用问话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试身手】

1. 请将下面的诗句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连接起来。()

A.拟人 B.对比 C.设问 D.夸张

(1)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4)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2. 说一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写出其中的妙处。()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牧简介篇6

一、让学生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二、教师要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三、创设古诗学习的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家住河南洛阳城,本月我乘船来到这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江南。于是,将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江边,欣赏起这里的风光。远方旅客过往的山路曲曲折折,好像已经跨出了青山之外,明天也许我就走在这逶迤的山路上,为前途而奔波。

2.音乐烘托法。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样,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因为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

3.绘画激趣法。除散文描述法、音乐烘托法外,还可利用古代山水画、课文的插图或教师绘制的简笔画创设情境,演绎古诗。如制作《观沧海》多媒体投影图画,在图画中,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强烈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人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

四、让学生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

2.补。(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杜牧简介篇7

百闻不如一见。2014年7月26日清早,我从丽江出发5小时后,终于来到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再坐车20分钟便来到普达措山门下。买好票坐上欧Ⅲ排放标准的环保观光大巴,视野所及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滴翠的草坪上牦牛三五成群慵懒地吃着鲜草,黝黑的毛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群群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着,间或有几匹小马驹在草地上野性十足地打着滚儿。义务导游张也开始亮出普达措名片,“公园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700米,年均气温5.4℃,是素有群山藏宝、众水流金之誉‘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地带,也是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河流、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精品景区。”

盛夏时节,整个普达措草地上都长满了颜色各异的小花,黄色的,紫红的,极具张力地装扮着无污染的童话世界。而山坡上密集生长形如芭蕉叶的巨形植物是酥油花,导游说这是横断山脉特有的植物,每年6~8月,1米来高的酥油花盛开黄色冠状花,和湖边一簇簇红色的杜鹃花将普达措变成了一个大花园。酥油花的叶子具有保鲜功效,用来包裹酥油储存,原来酥油花的俗称是这么得来的。

15分钟后便来到闻名遐迩的属都湖畔。属都湖是高原构造湖泊。举目远眺,云雾中的远山,湿漉漉的木栈道,格外清新的空气,让人不忍挪步。这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是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净域。站在属都湖边,一望无际的湖面波光粼粼,碧蓝的湖水如同一卷画在眼前慢慢展开,波纹一圈圈地向四周漫开。湛蓝的天携山揽云倒映在湖中,不时还能看见倒卧在水中的斑驳枯朽树枝,而近在咫尺间,就是生机盎然的新枝嫩叶,沧桑厚重的大自然里每时每刻都在静悄悄地演绎着生死轮回……

湖水中盛产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鱼类属都裂腹鱼,这种鱼通身金黄色,腹部的鱼鳞间有一道裂纹,鱼肉细腻鲜美,湖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野鸭、黄鸭等飞禽。属都湖边是连片的丰腴草地,牧民们介绍,这里的牧草富含营养,奶牛产奶量大、浓度高。徒步走完属都湖3.3公里木栈道,再次坐上观光大巴。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海拔也在不断增高,时而穿过原始森林,时而跃上3800米的山梁,时而又深入千米的谷底。一路上,映入眼帘的笔直挺拔常绿乔木云杉、冷杉,高大粗壮直指云霄。奇特的是杉树上挂着密集胡须般的尺余长绿色絮状植物,导游张也说:“这些菌类植物是长松萝,当地人又叫它树胡子。树胡子很娇嫩,当空气受到一点点污染它将会自动消失,只有在空气无污染的环境下才能长出来,因此松萝是反映空气质量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树木上密集的长松萝随风摇曳,由此可见普达措森林公园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净土。

蓦然,车窗外一颗杉树上出现两只小松鼠,探头探脑憨态可掬地望着我们,车子驶过,它们猛地窜上了旁边的树干,旁若无人地抱着一块松果,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了。“大家为预防高原反应带上山补充能量的巧克力千万别投食给松鼠哦,这里的松鼠见过大世面,巧克力只吃德芙牌的,不过它们吃得太多长胖了爬树都爬不动了,别害它们啊!”导游的幽默激起大家一阵欢笑。

杜牧简介篇8

〔关键词〕 杜宇;朱利;密须;望帝;蒲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3-0182-06

一、杜宇的时代及族属

蜀三代即蚕丛、柏濩和鱼凫之后,蜀国进入到杜宇望帝时代。《太平御览》卷888引《蜀王本纪》云: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井中出,为杜宇妻。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复出。望帝积百余岁。〔1〕

《华阳国志·蜀志》云:

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2〕

从《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来看,杜宇是继鱼凫而王。《华阳国志》将杜宇的时代定在“七国称王”之时,显然过晚。我们知道,鱼凫一代相当于三星堆文化的2-4期,而“三星堆文化第2期约当夏商之际,第4期约当商周之际,……如此,鱼凫氏的年代约相当于有商一代(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3〕。那么代鱼凫而王的杜宇,其时代的上限自然应该在商周之际的公元前11世纪。因此,学者认为:“杜宇取代鱼凫王蜀,是蜀国的一次王朝更迭。虽然这次政权兴替的内部原因为史籍所未载,但显然与殷周之际的政治动荡和中原的王朝代兴有关,以致可以说是殷周之际政局演变的直接产物。”〔4〕

至于杜宇时代的下限,学者多用倒推法进行推测。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取代杜宇王蜀的是开明氏,共王蜀十二代。开明王朝最终被秦所灭亡,时间是公元前316年〔5〕。如果以十二代每代25-30年来计算的话,开明王朝的上限,也就是杜宇时代的下限应该在公元前616-676年之间。《路史·余论一·杜宇鳖令》说:“鳖令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从公元前316年上推350年,是公元前666年。据此,学者推测杜宇和开明的政权交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50年上下〔6〕。综合看来,把杜宇时代的下限定在公元前7世纪,虽不中亦不远矣。

如果将杜宇时代的上限定在公元前11世纪之际,下限定在公元前7世纪,那么杜宇王蜀的时间应该接近四百年,而非《蜀王本纪》所说的“积百余岁”而已。

我们曾经撰文指出,蚕丛、柏濩(灌)和鱼凫三代都是源自于岷山地区的氐羌部族〔7〕。杜宇的族属为何?文献并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答案,因此这似乎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对此,我们准备通过文献的蛛丝马迹的记载,进行稽考,作出推测性的探讨。

从《蜀王本纪》说杜宇“从天堕”的记载来看,表明杜宇来自蜀国之外〔8〕,并非本地蜀族〔9〕。《四川古代史稿》的作者又根据《蜀王本纪》说杜宇“从天堕,止朱提”,认为杜宇是朱提人。汉朱提在今云南昭通一带,是古濮人所居,杜宇可能是其中一部的首领〔10〕。段渝先生亦同其说,认为杜宇为朱提濮人〔11〕。事实上,《四川古代史稿》的作者将《蜀王本纪》的这段话标点错了,原文是“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井中出,为杜宇妻”。即使我们认可《史稿》作者的标点,那也只能说明杜宇从天而降,首先到达的是朱提,而不能说明他是朱提土著。相反,典籍倒是明确记载杜宇的妻子是朱提人。那么杜宇又是哪里人呢?

《古文苑》卷4扬雄《蜀都赋》云:“昔天地降生杜虖阝,密促之君。”章樵注云:“《蜀王本纪》曰:‘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降,自称望帝,蜀人尊为主。’杜虖阝即杜宇,望帝姓名也。虖阝音户。按《蜀纪》,上古时,蜀之君长治国久长,后皆仙去。自望帝以来,传授始密。”〔12〕杜虖阝既然是大家熟知的望帝杜宇,那么“密促”又是何义呢?童书业先生认为,巴蜀神话是杂采中原神话编造而成的,杜宇是根据禹衍化而来的,因此“密促”之“密”与禹字“高密”有关〔13〕。这种认识显然受到了中国文化中原起源一元论的影响,以为中原以外的地域文化只能被动地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甚至只有改编中原文化,以为己有,以充门面。显然,这种认识并不正确,在此可置之不论。

蒙文通先生根据章樵之注,认为“密促”就是传世短促之义〔14〕。然而,经过仔细考察,蒙说亦未为允。首先,“密促”一词为“紧密短促”之义,始见于近现代〔15〕。其次,即使“密促”有短促之义,“密促之君”岂不成了短促之君,这种用法不但于上下文义,颇感突兀不协,而且在上古文献中亦难找到相似的例证。

我们认为“密促之君”的“密促”在此不大可能是形容词,而应该是地名、国名或族名之类的名词。密促可能就是商周之际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的密须之国。促,古音韵为屋部,声为清纽;须为侯部心纽。二者韵为对转,声为旁纽,故得通用。因此,密促就是密须。

根据记载,密须之国因为遭受周文王的讨伐而最终灭国。《尚书大传》卷1云:“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16〕《说苑·指武》云:“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崄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吕氏春秋·用民》云:“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高诱注:“《诗》云:‘密人不共,敢距大邦。’此之谓也。”看来周文王讨伐密须并没费多大气力,因为密须国人自己将他们的君主捆缚起来送给文王做了见面礼。高注所引《诗》,见于《诗·大雅·皇矣》,今作“密人不恭”,毛传认为“密”是指“密须氏”。

对于密须国之姓和其地望,文献多有记载。《左传·定公四年》云:“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杜预注:“密须,国名。”《左传·昭公十五年》云:“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搜也。”杜预注:“密须,姞姓国,在安定阴密县。周文王伐之,得其鼔、路以搜。”《国语·周语中》云:“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须由伯姞。”韦昭注:“伯姞,密须之女也。……《世本》云:‘密须,姞姓。’”《史记·周本纪》云:文王“明年伐密须”,集解:“应劭曰:‘密须氏,姞姓之国。’瓒曰:‘安定阴密县是。’”正义:“《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密国。’杜预云姞姓国,在安定阴密县也。”

清代学者高士其《春秋地名考略》卷14云:

密须,《昭十五年》王谓籍谈曰:“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搜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墟。”杜注:“密须,姞姓国也,在安定阴密县。”臣谨按:《定四年》祝鱼它曰:“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姑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即此事也。《诗·皇矣篇》:“密人不共,敢拒大邦,侵阮徂共。”毛传:“密须氏也。”《国语》史苏曰:“密须之亡由伯姞。”《吕氏春秋》曰:“密须之民自缚其主以与文王”。文王得鼓、路,盖在此时矣。秦曰阴密,《史记》:秦迁白起于阴密山,汉置阴密县,属安定郡。《地理志》:《诗》密人国,有嚣安亭。后汉省,晋复置,后魏属平凉郡,隋省,别置灵台县。《括地志》:阴密故城在安定县东,鹑觚县西,其东接县故城。通考灵台县有阴密城,今在平凉府灵台县西五十里,再考《国语》共王游泾上,密康公从。韦昭以为姬姓。又《僖十七年》齐桓公夫人密姬生懿公。《汉志》河南郡有密县,臣瓒曰:姬姓国也。与阴密之密有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既有姞姓的密须之国,又有姬姓的密国。前者在安定阴密,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灵台县,后者在河南密县《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密”条云:“古国名。(1)亦作密须。姞姓。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为周文王所灭。(2)姬姓。在今河南密县东南,春秋初期尚存。”(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249页)《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索隐:“密须,姞姓,在河南密县东,故密城是也。与安定姬姓密国各不同。”(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1479页)可见司马贞正好把两者的地望搞颠倒了。。

《汉书·地理志》安定郡阴密县下,班固自注云:“《诗》密人国。”徐旭生先生认为班固所言不差,《皇矣》所谓的密人国在今甘肃灵台县境内,与当日周所都的岐相去不远〔17〕。

《国语·晋语四》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纪、滕、箴、任、苟、僖、姞、儇、衣是也。”可见姞姓为黄帝之后。《说文·十二下·女部》云:“姞,黄帝之后伯魚攸姓也,后稷妃家。”段注:“《左传》:郑文公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既而生穆公,名之曰兰。文公卒,石癸曰:‘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遂立之。”〔18〕燕姞之燕当为南燕杨伯峻、徐提编《春秋左传词典》“燕”条:“国名,姞姓,后人称为南燕,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中华书局,1985年,903页)与姬姓燕国有别,后者称为北燕。,和密须同为姞姓之国,《通志·氏族略二》即云:“南燕、密须皆姞姓之国。”可见黄帝之后伯鯈为姞姓之祖,姞姓的一位老祖母曾经是后稷的元妃。后稷为周之始祖,前面已经指出,密须与岐周相去不远,因此与后稷结为婚姻的这位姞姓女子可能就是密须国人吧。

从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密须一族最初居住在今甘肃灵台县一带,大约在殷周之际,遭受到了周文王的讨伐而灭国。我们推测密须灭国后,部分国人被迫四散迁徙,其中的一支由陇入蜀。在由陇入蜀的过程中,这支密须族经过了蜀人的发源地岷山,并且在岷山的都广之野留下了后稷之葬的遗迹。《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海内西经》又云:“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19〕

密须族沿着岷江河谷辗转到达成都平原。这支到达成都平原的密须族的首领就是杜宇,因此他被称为“密促(须)之君”。

二、杜宇和朱利婚姻的神话学解读

密须族到达成都平原后,作为一支外来部族,为了能够立足,他们的首领杜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当地的部族女子结为婚姻。关于这段婚姻,典籍记载颇多歧异。前引《蜀王本纪》云:“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井中出,为杜宇妻。”《太平御览》卷166引《蜀王本纪》则云:“后有王曰杜宇,出天堕山。又有朱提氏女名曰利,自江源而出,为宇妻。”〔20〕两相比照,“出天堕山”明显是“从天堕止”之误。

《水经注·江水一》引来敏《本蜀论》云:“望帝者,杜宇也,从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21〕前引《华阳国志·蜀志》云:“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

从上面的引述来看,这段婚姻的男主角杜宇和女主角朱利(又叫梁利或利)的来源堪称神奇,杜宇是“从天堕”或“从天下”,朱利是“从江源地井中出”或“自江源岀”,很明显就能看出他们一个来自于天,一个来自于地。

我们知道很多民族始源神话都讲述了自己民族的始祖是天神地母的后代,比如商、周民族的始源神话就是著例。《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毛传:“玄鸟,鳦也。”郑笺:“降,下也。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谓鳦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

《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列女传》卷1“契母简狄”云:“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22〕所谓“天命玄鸟”实际上就是表明玄鸟是天帝的化身,凡间女子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商之始祖契,即契为天父地母的后代。在这里,地母并不是以神的形式出现,而只是一位普通的凡间女子。

《诗·大雅·生民》记载了周人的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讠于,厥声载路。”大意是说姜嫄因为践踏了上帝的大脚拇指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这种奇特的怀孕生子方式招致了上帝的不满,由于害怕,姜嫄把刚生下的孩子予以抛弃。奇怪的是,把这孩子弃置在狭窄的小巷,牛羊都来庇护哺乳;把他弃置在平原的树林,刚好有人来树林伐木;把他弃置在寒冰之上,群鸟张开羽翼遮护他。群鸟离开后,后稷哭声满路。在这里,上帝(天帝)是以“帝武敏”,也就是以“上帝的大脚拇指印”出现的,姜嫄实际上是“姜原”,也就是姜水平原的拟人化,其为地母的特征十分明显。

杜宇和朱利,一个降自于天,一个出自于地,很明显就是天神和地母结合的模式。因此,杜宇和朱利的婚姻神话实际上就是杜宇族的民族起源神话,杜宇就是天神,朱利就是地母。

杜宇降自于天,除上引文献外,《抱朴子·释滞》云:“杜宇天堕。”《路史·余论一》亦云:“有男子从天堕,曰杜宇。”杜宇为天神,《禽经》和《蜀中广记》卷59引扬雄《蜀记》并云:“望帝杜宇者,盖天精也。”所谓天精,即是天神。

杜宇又称望帝,表面上看来是杜宇称王称帝以后才叫望帝,实则不然。《史记·三代世表》:“蜀王,黃帝后世也。”索隐引《蜀王本纪》云:“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下,自称望帝,亦蜀王也。”《古文苑》卷4扬雄《蜀都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亦云:“朱提有男子杜宇,从天而降,自称望帝,蜀人尊为主。”可见杜宇从天而降,就自称望帝,并非在蜀地称王称帝之后才号为望帝的。所谓望帝,历来鲜有能通其义者。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望帝实际上就是上帝,也就是天帝。

望和上古字相通。《礼记·表记》:“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郑玄注:“当以时人相比方耳。”马天祥、萧嘉祉先生《古汉语通假字字典》据此,以望、方为通假字〔23〕。《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陈鼓应先生《老子注译及评介》认为“恍惚”犹“仿佛”〔24〕。恍,帛书《老子》甲乙本并作望〔25〕。此亦可证望、方相通。《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26〕方,《初学记》卷1、《楚辞·离骚》洪兴祖补注并引作常。可证常、方相通。望、方相通,而常、方亦相通,则望和常亦可相通。常从尚得声,则望和尚亦可相通。《楚辞·离骚》“吕望”,《史记·齐太公世家》正作“吕尚”,尤可为证。尚与上通,为典籍常诂,不烦举例。因此,望帝即上帝,也就是天帝的意思。这和将杜宇称为“天精”若合符契。

朱利,徐中舒先生曾经以藏语释之:

《本蜀论》说“女子朱利自江源出”,朱利原为藏语牧场之意。帕尔《志》(董之学、傅勤家译本)谓:“土(藏)人分土地为四类:曰Tong即平原;曰Gong即岗岭;曰Drok言牧场也;曰Rong言溪谷也。”此四类土地名称,都是藏缅语系的基本词汇。汉语的唐、塘即Tong的对音;刚、岗、康即Gong的对音;朱利、朱倭即Drok的对音;阆、郎、浪、狼即Rong的对音。我们如懂得这些基本语汇,则对于西南地区地名命名之故就可以不待烦言而解。Drok是古代的复辅音字,在汉语中往往要以两个音缀的汉字为其对音。今四川甘孜州地区还有一个地名称为朱倭,旧译为竹窝,这里就是一个牧区,正与汶山江源相同。《华阳国志·蜀志》说杜宇“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朱利出自江源,她就是一个牧女,所以称为朱利。朱利、朱倭、竹窝都是Drok的对音,《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称白兰羌为丁零;《华阳国志·蜀志》说汶山郡有白兰,白兰即白狼,白狼羌也是一种住牧的部落(不是游牧),丁零就是Drok的对音。朱利本是一个牧女的名字,而《蜀本纪》的作者就错误地以利为女子名而释朱为朱提,错误是明显的。〔27〕

徐先生所说朱利就是藏语牧场的意思,其前提就是朱利为Drok的对音。朱利是否就一定是藏语Drok的对音呢?如果我们考虑到朱利又叫梁利,那么我们对对音说就难免产生怀疑。徐先生又认为朱利之朱为朱提,是明显的错误,实际上它们之间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神话在漫长的时空演变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发生变异,因此,我们很难用对与错去加以判断。

朱利作为地母神的一个符号,从文献关于她“自江源岀”或“从江源地井中出”的表述中,就已经将她的神格展露无遗。江源就是江水之源,朱利“自江源出”,就表明她是一位水神。这里水神是地母神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样看来,杜宇族认为自己是天神和水神的后裔。与此极为相似的是,高句丽族也认为自己的始祖朱蒙是天神和水神的后代。《魏书·高句丽传》云:“高句丽者,出于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与豕,豕又不食;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字之曰朱蒙。其俗言朱蒙者,善射也。”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河伯为黄河之神,河伯之女自然就是女水神了。朱蒙的父亲就是致使其母亲怀孕的日神,也就是太阳神。这里,太阳神就是天神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希罗多德《历史》第4卷记载的斯奇提亚人的始祖名叫塔尔吉塔欧斯,“他们传说这个人的双亲是宙斯和包律斯铁涅司河的一个女儿”〔28〕。

朱利“从江源地井中出”,又表明了她是一位井水之神。《抱朴子·释滞》云:“女娲地出,杜宇天堕。”著名女神女娲来自于地,朱利这位女神则来自于地井。地井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则不然,事实上,地生万物,地母神往往又同时是丰殖女神。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像井这种中空性的物体就是女性生殖器或子宫的象征〔29〕。井的这一象征,在女国传说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后汉书·东夷传》云:“海中有女国,无男人。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西游记》女儿国的女子喝井水就能怀孕的情节就是滥觞于此的。

明白了朱利是水神,那么我们对她为什么又叫梁利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说文·六上·木部》:“梁,水桥也。”可见梁本身就和水紧密相关。

进而论之,我们认为杜宇和朱利的婚姻神话中包含着三个关键元素,即天、地和水,而古人的观念认为天地为夫妇,雨水是中介。《论衡·奇怪篇》:“天地,夫妇也,天施气于地以生物。”《雷虚篇》:“说雨者,以为天施气。天施气,气渥为雨,故雨润万物。”这种观念不独中国有,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W·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一书即说:“在整个印度日耳曼区域中,许多地方都说天是地的丈夫,他是藉着雨使地生育。这种天与地结合的关系,远在阿利安的太古时代即已存在了。”〔30〕

三、杜宇和朱利婚姻的历史学解读

朱利来自于朱提,因此朱利之朱显然和朱提有关。朱利很可能并非一普通女子,这一点从杜宇和她联姻以后,就能取代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三星堆文明的鱼凫族,而成为新一代的蜀王,就可以看出来。要知道,杜宇族不过是被周文王打败的密须族的残余而入蜀的,其实力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只能推测,杜宇通过和朱利的联姻,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从而奠定了成为蜀王的基础。任乃强先生曾经推测说:“女子利则是从江源来的蜀族贵女,或许就是女王。杜宇得以为妻,遂能得到王位。其人不能从天而下,疑他能教农耕,是从华夏来的人,故谓其从天上来。”〔31〕我们前面已经指出,朱利是来自于朱提的濮人,并非蜀族。这样看来,朱利应该是濮人贵女。

在古代,有些民族是由女婿来继承王位的。我们进一步推测,朱利就是濮人首领之女。因此,杜宇和朱利结婚后,成为了这支朱提濮人的首领。这一点,从杜宇的另外一个名号“蒲卑”就可以看出来。《华阳国志·蜀志》云:“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文选·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扬雄《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在鱼凫和开明之间的蜀王蒲泽,显然就是杜宇。因此,《蜀王本纪》中的“蒲泽”当是《华阳国志》所说的“蒲卑”。蒙文通先生认为“泽”为误字〔32〕。这样看来,应以《华阳国志》所记的“蒲卑”为是。

为什么杜宇会更名叫蒲卑呢?《四川古代史稿》认为:“朱提古为濮(僰)人所居,杜宇可能是其中一部的首领,所以叫做‘蒲卑’,蒲、濮二字古音通字通。”〔33〕段渝先生亦认为:“蒲,与濮音近相通,即濮人之谓。”〔34〕如果说蒲与濮通,那么卑又是什么意思呢?蒙文通先生认为卑可能是郫字〔35〕,刘琳先生则推测郫县之“郫”即因为蒲卑所都而得名〔36〕。段渝先生认为杜宇“建都于汶山下,命名为卑(郫),其本人改曰蒲卑(濮郫),实即以居为氏,表示濮人所建之邑”〔37〕。诸家认为卑为郫字,为都邑之义。这样一来,蒲为族称,卑为都邑之名,在先秦时期很难找到类似的命名方式,因此以卑为郫的说法恐难以成立。实际上“卑”古与“辟”相通,《国语·齐语》:“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管子·小匡》“辟耳”作“卑耳”。辟为君王之义。《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伪孔传:“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毛传:“上帝以托君王也,辟,君也。”《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郑笺:“诸侯始见君王。”辟、王即为同义连文。因此,“蒲卑”就是“濮辟”,也就是濮君。其命名方式和蚕丛(宗)一样。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杜宇本为密须族,为“密促(须)之君”,为什么又要更名为濮君呢?自然是因为杜宇通过和濮人首领之女的联姻,成为了新的濮人首领,因此被称为濮君。

〔参考文献〕

〔1〕〔20〕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944,808.

〔2〕 〔36〕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181-182,183.

〔3〕 〔4〕 〔8〕 〔11〕 〔34〕 〔37〕段渝.四川通史:第1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34,48,53,53,53,53.

〔5〕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4;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44.

〔6〕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208.

〔7〕 贾雯鹤.蚕丛考〔J〕.烟台大学学报,2011,(1);柏濩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鱼凫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9〕 〔31〕 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80,80.

〔10〕〔33〕 蒙默,等.四川古代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1,21.

〔12〕 古文苑〔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12.

〔13〕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册〔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489-490.

〔14〕 蒙文通.古族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93.209-210.

〔15〕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3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1534.

〔16〕 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50.

〔17〕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47-48.

〔18〕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12.

〔19〕 〔26〕 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505、341,438.

〔21〕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580.

〔22〕 张敬.列女传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7.

〔23〕 马天祥,萧嘉祉.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711.

〔2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49.

〔25〕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老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24、57.

〔27〕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41-142.

〔28〕 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66.

〔29〕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7.

杜牧简介篇9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时间】年4月1日

【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 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杜牧简介篇10

一、项目概况

二、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三、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

2、项目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