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顺序十篇

时间:2023-04-07 12:53:06

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篇1

说明文中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的运用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如果说明顺序不是很明显,那文章就是运用了逻辑顺序,之后再具体判断运用了由什么到什么的逻辑顺序。

地雷初现

――中国古代地雷的发展

徐 军

地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兵器,在战争中诞生,又在战火中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武器,地雷以火药的发明为基础,最早出现在我国。

南宋时的震天雷是地雷的雏形。《武经总要》卷十二中记载了霹雷火球,在使用它时,先用烧红的烙锥引燃,后用炮掷向敌人,“球开,声如霹雷”,靠爆炸时的碎瓷片使敌人受伤,同时还有巨大的声响使敌人震惊和火热的烟焰熏灼敌人。所以它已不再是过去的燃烧类兵器,而是最原始的爆炸类兵器。在宋金战争中,双方所使用的霹雷炮、震天雷、铁火炮等都是爆炸类武器,是现代地雷的雏形。

我国古代有详细记载的最早的地雷出现在明朝。《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建文二年(1400年)白沟河之战时,建文帝的部队曾“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造成重大伤亡。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火药,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中,插入引信后密封埋于地下,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引爆地雷。

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火龙经》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式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

万历八年(1580年),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钢轮发火”。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式引爆的触发式地雷。

明朝末年,地雷的种类更多,炸炮、伏地冲天雷、无敌地雷炮等纷纷问世。据《筹海图编》《武备志》等有关古书记载,明军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虽然地雷在明朝取得很大发展,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地雷还没有真正形成对骑兵的威胁。在明代,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选自《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4年第1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说明顺序篇2

关键词:说明顺序;目标;梯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20-01

我们根据语文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以三个说明文单元的阶梯发展教学实践为依据,围绕说明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为教学主体,紧抓说明文顺序总目标,以说明顺序的寻找,说明文顺序的作用和说明顺序的实际运用为主要抓点,切实地进行探究,并得到了说明顺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现就我们教学的能力设置和教学策略做阐述。

1.明辨说明顺序概念

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时间顺序:按照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先后次序来说明事物。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和作者的观察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部分依次介绍说明事物。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不同属性或事物的因果关系来说明事物。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

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说明顺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说《善待家园》有的教师以"总-分-总"的逻辑说明顺序,这就混淆了行文顺序与说明顺序,此处应该是分别介绍沿海珊瑚礁招受的人为灾害,山地招受人为灾害和草原招受的认为灾害。说明顺序指某篇、某段、某句具体的说明对象的先后介绍顺序,是针对某一说明对象而言的。行文顺序指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材料先后布局,文段先后顺序问题,里面可能参杂着非说明的内容成分,放在具体的说明文里就会有先说明这个对象,后说明那个对象的问题。

2.准确设置梯度目标

总体来说,说明顺序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在于认识常见的说时间、空间、逻辑说明顺序及其各自的具体分支,认识其说明顺序的作用。理清文本中介绍特定事物或事理的条理;能分辨出介绍特定事物或事理具体的说明顺序;理解、分析所采用的说明顺序对说明内容作用;能分析其说明顺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标点也是纷杂的,我们必须切中核心点,以其一点来带动整个说明顺序的教学,甚至带动整个说明文的教学。因此我们采用了梯度的能力目标设置,分散侧重以实现分层突破。

采用分年级目标设置与展示,这样更能有效的展现目标"阶梯式"发展。由于刚刚步入说明文的学习,对说明文还没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因此,七年级的说明顺序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显性说明顺序语词认识其说明的顺序。让学生能捕捉到文本中最为显性的顺序信息和语词,知道是什么顺序;能区分文章的行文思路与说明事物的顺序;掌握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区分方法。

七年级学生对说明顺序有了基本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已经能分辨说明顺序的类型,对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尤为深刻一些。于是八年级的目标主要侧重于掌握常见的逻辑顺序;能描述说明的顺序;能初步分析其顺序对说明的作用。紧扣"能怎么样",做到"说得出"其说明顺序的作用,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此时将立足能较清楚地分析,分析说明顺序对说明事物的作用和价值,做到"说得好",让自己的分析有理、有据、精炼到位。还能运用一般的说明顺序介绍熟知的事物,达到说明顺序的基本应用能力等。

3.精准执行教学策略

3.1 以"找"为基本策略判定说明顺序。说清楚说明顺序的作用得先理得清顺序,我们在所有说明文的教学中,清理说明顺序时又基本遵循了以下步骤:第一、从准确找出说明的对象入手,从对象与推定作出初步判定。认清事物本身的条理性是我们准确把握文章说明顺序的关键,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了作者的认识,也就决定了说明的顺序。第二、看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那些方面的内容,使得说明的内容全面地呈现出来,为分析判断说明顺序提供信息依据,如《苏州园林》由写其园林建筑中的地位――总体特征――布局的讲究对称――假山池沼讲究配合――花草树木讲究映衬――近景远景讲究层次――某一个角落注意图画没――门窗的图案美――苏州园林的彩绘,如此一呈现我们就不难看出文章是由总到分,又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了。第三、再找出顺序的标志性语词作为佐证,如《苏州园林》中的四个"讲究"。第四、最终作出综合判定说明的顺序。

事理说明的顺序找寻又关键在于紧扣说明对象的前后因果联系。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等》这些文章在内容上都有因果联系。

3.2 以"恰时机"为宜分析说明顺序的作用。在说明文教学中,各个能力点的教学都有一定的规律,期中选择合适的时机是良好的教学效益的一个前提条件。那说明顺序的切入合适为较适宜呢?再以《苏州园林》为例,是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也就是对说明的对象和各个段落的内容有了基本的摘取和概括的基础上引入才是最便捷有效的。并且此时一气呵成分析此种说明顺序的作用,让学生理解起来就毫不费力了,再延伸一步,让学生来谈其作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规范的用语表述说明顺序的作用。具体分析说明顺序一定离不开说明对象和事物的特征,一般都会用上"说明了…… "介绍了……(事物)的……(特性)"。其作用的分析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还是比较的方式。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文章以介绍针鼹的特征为主,是一个有主到次的顺序,首先是能让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外形特征,再到深入的了解其生活习性,最后较少人感兴趣的繁殖特点,这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阅读兴趣。相反,如果是由次到主,人们就很难有兴趣读下去了。我们的教学常会做这种假设性的比较,这叫"一比就知道"。

3.3 以"近生活"为内容,以"短""浅"为形式 运用说明顺序。说明顺序的运用初中生既常见又感陌生,因为学生的阅历少,接触说明文浅,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说得清或说得有条理,能介绍自己熟知的事物或较简单的熟知的事理。口头介绍是最常见、最便捷的,如课堂上的文具介绍,介绍自己的玩具制作等,这些与自身切近的事物、事理,学生顺手拈来,容易说得清楚。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但是简便而高效,长此下去学生的顺序意识就会增强,也将影响有条理地写作。

片段写作是我们常用的办法。如先时间顺序段文训练,再到空间顺序段文训练,再到逻辑顺序的片断训练,一个组合的完整训练后,也就是整个顺明顺序的运用练习。当然说明顺序的运用绝不仅限于此。如一个句子的颠倒比较;与其它文类中的介绍性语言的顺序比较等都是最好的运用训练方法。

综上之法,又是遵循了由"找"到"析"到"说"到"用"顺序,也是学生能力梯度向上发展的规律。

说明顺序篇3

红楼春趣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这种顺序。空间顺序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

(来源:文章屋网 )

说明顺序篇4

一、基础知识(22分)

1、给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2分)

翩( )然 萌( )发 褶皱( ) 潮汐( )

2、完成词语填空。(4分)

销声________迹 风雪_________途 周而_________始 草木________枯

________耳不闻 五彩斑________ 无动于________ 在________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_____________。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______________。

A、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5、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6、商品的标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多用“元”作单位。请用这种方法写出“肆佰柒拾壹元零陆分”标价。(4分)

7、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8、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4分)

说明顺序篇5

一、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1.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之一就是首先要看说明文的题目。对于说明文这种题材来说,其文章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还可以查看文中有关的中心段落,以及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方法之二就是首先把文中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先概括出来,然后再指导学生把各个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串联。教师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针对文章的说明对象,要分析哪些内容是作者想主要说明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取主要内容,摒弃次要内容。在具体的关于说明文内容测试的试题中,有一种题型是需要填图表的,有的学生一看到这种题型就觉得它非常困难,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首先要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告诫学生它只是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其试题本质还是对说明文的内容进行概括。

2.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作者要更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说明特征,就必然要使用到相关的说明方法。在初中阶段,说明方法的知识点考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说明文的有关知识里面要尤其注意对学生说明方法的讲授,说明在初中阶段的文中最常用到的说明方法基本是6种,即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要判断这六种基本的说明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说明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分析表达作用时要学会运用诸如确凿、有力、生动、形象、科学、准确、条理清晰等一系列比较关键的词语,并在这些关键词语后面添加能够准确概括这些句子所说明的基本内容,最后还要补充上一句,即运用这种说明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判断说明顺序

初中语文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判断说明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常见的说明顺序主要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具体的说明顺序的判断中,时间顺序用得比较少,但也比较容易判断,因为运用时间顺序的话就会用到明显的表示时间的短语或词语,以《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为例,其明显的时间状语告诉我们这篇文章采用的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的判断主要是看其运用的表示方位的词语,这种说明顺序主要用在以介绍建筑物的内容的说明文中,《故宫博物院》就是典型的运用方位词语说明建筑物的说明文。逻辑顺序是说明文里采用说明顺序中最多的一种,其具体情况也最为复杂,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有可能采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有采用从形象到抽象的逻辑顺序的,有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顺序的等,不一而足,这都需要我们针对具体不同的说明内容加以具体分析,准确把握。

4.掌握说明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其准确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诸多说明文考试类型的题目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其具体情况是通过限制说明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通过范围、估计、猜测、程度等等不同情况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词语类型及所涉及语句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分析。如“从……角度出发”“之一”等一类的词语我们可以分析其主要起一个限制作用;“大约”“一般情况下”等短语的出现我们可以判定为起到估计猜测的说明作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强调要加上具体的语句内容的概括,还有就是“准确”这个词语的流露等。

二、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1.情境激发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设计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探究―体验”式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2.整体感知

例如,本文所写的亲情是指什么情?本文所写的亲情体现在温情与和美中,还是误解和冲突中呢?

三、以《苏州园林》为例,浅析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

1.宏观把握

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文眼;阅读预习提示,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弄清学习的重点,明确课文学习目标,以便有针对性的学习,然后根据预习提示初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最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2.熟读讨论

按阅读说明文要注意的5个方面,逐一对照加强领会,以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是教会学生精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段作深层次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对文章作圈点批注。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既要教会学生学会全面阅读,又要让学生学会重点阅读;既有面,又有点;既有整体的理解,又有重点语段的深入研究;既避免逐段肢解文章而浪费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说明顺序篇6

2、第二单元: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第三单元:注意说明的顺序

4、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练习】1、《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 )的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 )。

2、从《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可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

3、《蜘蛛》:蜘蛛的生态特征是(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

4、《向沙漠进军》中说明了针对沙漠( )的特点,可采用( )、( )、( )等抵御的方法,但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 )。

5、《看云识天气》第一节,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云( )的特点。下文在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时,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6、《死海不死》中开头部分运用了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死海( )的表象特征;然后主要运用( )说明方法,说明死海( )的本质特征。

7、《食物从何处来》采用( )顺序说明了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途径,一种是( ),一种是( )。食物的特征是( )。

8、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

D、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 )

C、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 )

D、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

9、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糠麸也是有机物质,就再拿来办加工厂:养猪、养牛、养鸡。(举例子)

B、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这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合成工厂。(打比方)

C、实际上,人类正是在与这两种挑战的反复较量中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下定义)

D、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时代。(列数字)

10、下面关于说明文知识的说法有误的打“╳”,对的打“√”。

①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 )

②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七种。( )

③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只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 ( )

④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 )

说明顺序篇7

一、文体知识巧辨识

说明对象:无论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都必须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如果认为说明对象是“奇怪现象”就错了,因为“奇怪现象”是沙漠里的,因此,文章的说明对象应是“沙漠”。

事物特征:事物特征,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内容无非是事物的特征,概括事物特征时要做到准确而全面。以“总分式”行文的,可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从中心句中提取与“特点”有关的关键词作答;以“并列式”行文的,可分别从每一部分找出与“特点”相关的关键词,并将它们按顺序组合成答案。

说明中心:你只要记住,说明中心就是“说明对象+事物特征”,就能轻松解决与“说明中心”相关的所有问题了。

说明方法:记住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熟悉几种说明方法之间的区别:作比较——将人们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陌生的事物进行比较,打比方——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事物,下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作诠释——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简单解释。

说明顺序:记住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以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极易辨别,因此,如果文章不是以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的,就必定是逻辑顺序,即事物的内部联系的顺序,如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个别、从现象到本质、由果溯因等等。

二、信息提取求精准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以符合试题要求为前提的,它是解决说明文内容理解类试题极为重要的方法。在筛选与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认真阅读试题,确定自己要筛选和整理的范围。有的试题只需要注意文中的某几个句子,有的却要涉及到一个段落、几个段落甚至全文。

(2)归纳、整合与筛选选定范围的内容,发掘相关隐含信息。对仅涉及到一个或几个句子的,我们常常可以直接抄录文中词句解答;而涉及到一个或几个段落的,就需要我们找到段落的中心句或关键词,重新组合概括解答。归纳与整合时需从选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或层次大意入手,并从中发掘出词句隐含的信息。

(3)根据题目要求,对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详加辨别。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内容,要学会正确地剔除;对整合过程中未出现的内容,要准确地加以补充。

三、三个步骤赏语言

1.回答“删替型”题目的三个步骤。删替型题目一般都这样发问,即“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或“可以增加某个词语吗?为什么?”。答题时按如下三个步骤表述即可:(1)明确是否能增加或删除。题中涉及的词语一般都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一般而言是不能增加或删去的,这一步大多应答成“不能”。(2)对词语本身作点解释。问题中所涉及的词语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表估计的“大约” “左右” “大体”;表范围的“主要” “之一” “唯一”;表猜测的“也许” “可能”等。答题时要将它们的类属弄清楚,强调这些词语“表示什么”,这一步骤一般表述为“某词”表示“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思”。(3)从反面入手,即“删掉这个词语后……”,解释句意的变化。如果能从文中找到与去掉词语的句子相矛盾的语句,答题便能更完整,更准确。这一步骤一般可表述为“去掉后反而不准确或不合实际”或“原句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回答“表达作用型”题目的三个步骤。说明文的基本语言特色应是“准确”,但科普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文艺性,因此,值得鉴赏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完成有关语言的“表达作用”类题目时,我们一般按如下三个步骤答问:(1)怎样写的。即回答这个句子或词语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其范围较广,应该作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可以从修辞,常用的有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常用的有作比较等角度答问;也可以从语言的特色角度答问,比如答成“幽默的语言”等。(2)写得怎样。即这样的写法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比喻、拟人能给人“形象生动”感,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夸张和对比能突出事物特点等等。(3)写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这一步骤是回答的核心,一定要慎重地在文中寻找相关关键词语来作答,其实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认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述出来。

说明顺序篇8

一、把事物或事理说准确

这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把事物或事理说准确,给人以错误的认识,那就失去了写说明文的意义。要准确说明,就要做到三点:第一,要科学客观。所谓客观,就是指作者要尊重客观事实,对说明的事物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褒贬,必须作符合实际的客观介绍。第二,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如《土地的自述》一文的开头:“我的名字叫土地,我和大气、海洋、各种生物一起组成了这个充满绿色和生机的世界。我拥有宽达二百多亿亩的庞大身躯,无数生灵在我的怀里跳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我就没有美丽的地球。”这段话对什么是土地做了准确的解释说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说抓住事物的特征,对准确说明事物是很重要的。要抓住特征,就要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比较事物,同中求异。第三,说明的语言要准确。所谓语言准确就是既要在用词造句方面精确,合乎语法规律,还要求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概括性词语,更要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规律,证明事理,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使读者便于领会,不生误解,如《眼睛为什么会近视》一文中对于近视形成原因的描述:“眼睛主要由一个晶状体和一个视网膜组成。如果晶状体太往前凸,外界景物就会落在视网膜前面,人们就看不清外界景物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近视。”由于使用了专门术语,表述语言显得既简明又准确。一般来说,这种语言比较质朴、平实、不夸大、不缩小。

总之,说明文要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抓住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结构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来写。

二、做到条理清楚言之有序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解说。如《铅笔》一文,就是按照铅笔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来写的。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再比如我们介绍一座建筑,总要先写外形,然后再写内部结构。二是指整篇文章要有一个顺序。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是时间顺序,写某一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常以此为序,如《铅笔》;一种是空间顺序,解释说明建筑物体时常常以此为序;一种是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大都以此为序,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原理。如《眼睛为什么会近视》是按眼睛为什么会近视,近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来写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楚。在写说明文时,可按上述要求,结合写作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说明顺序。唯有条理清楚,才能使读者很快把握说明的内容。

三、根据需要恰当选择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教学 正迁移 迁移规律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即正迁移,而这种正迁移量越大,正好说明通过先前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正是语文中考复习教学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一、巧用迁移规律,辨别形近字

教育心理学的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间的迁移部分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迁移现象。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

辨别形近字是中考的一个难点,而形近字大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用上述原理来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形声字的相关概念: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是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的范畴。例如,以“氵”为形旁的字,都与水有关;以“艹”为形旁的字,都与花草有关,等等。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例如“清洁”这两个字的声旁是“青”“吉”,声旁就是这两个字的读音。因此,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就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并且可以推测它的字意。

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事物进行系统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而深入地认识事物。因此,对形近字的比较区分,既可以避免新旧学习之间的干扰,又有利于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促进积极迁移的产生。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在中考复习中比较形近字。例如,比较“诓”“框”“眶”,学生通过组词解:镜框(镜框是木头做的,因此是“木“旁)、眼眶(眼眶与眼睛有关,因此是“目”旁)、诓骗(诓骗是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因此与语言有关,因此用“讠”旁)。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学生可举一反三完成下列题目:选词填空――A.佝 B.驹 C.枸。?摇?摇杞;?摇?摇偻;马?摇?摇;学生通过上述迁移可得出枸杞(是一种植物,因此是“木”旁)、佝偻(形容人的脊背向前弯曲,因此是“亻”旁)、马驹(刚出生或不足一岁的马,因此是“马”旁)。所以,答案是C、A、B。

以后学生在复习中遇到其它形声字时,便能运用上述原理积极尝试并有效记住它们的形旁,中学生这种迁移心向的逐渐加强,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汉字复习。

二、巧用迁移规律,提高阅读能力

在中考复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从新旧材料中挖掘共同因素,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突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正迁移能力。

在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几个同类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观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寻找异同,最终获得对这几类事物共同特征的认识。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经过不断的概括、对比、筛选等,师生的认知与思想形式形成积极的互动,师生的这种互动,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迁移的过程。

如指导学生比较分析《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绿色蝈蝈》、《看云识天气》这四篇说明文,请学生说出文章的说明顺序。学生阅读后得出《中国石拱桥》列举我国石拱桥的先后顺序是: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长江大桥(解放后)―双曲拱桥(近几年),这是由先到后,按时间顺序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故宫博物院》具体介绍故宫内部的结构时,按照南、北、东、西的空间顺序。《绿色蝈蝈》中,在介绍蝈蝈时,主要介绍它的吃食特点,其次介绍蝈蝈的外形特征,介绍蝈蝈吃食时,先摆出它吃蝉时的声音的变化,然后揭示它吃小虫子的本质特点,这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看云识天气》介绍天上的云时,首先概括介绍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然后具体介绍每种不同的云的不同姿态、形状、颜色、产生的不同变化,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天气。

经过上述练习,学生可以知道,虽然这四篇都是说明文,但它们的说明顺序却不尽相同,通过归纳可以得出:说明文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及逻辑顺序。即《中国石拱桥》属时间顺序,《故宫博物院》属空间顺序,《绿色蝈蝈》、《看云识天气》均属于逻辑顺序。并可以进一步迁移得出:说明事物发展变化需要按时间顺序说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等需要按空间顺序说明;说明事物内部联系、事物的性质成因等,一般按逻辑顺序来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方法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三、巧用迁移规律,提高写作创新能力

学习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教师应指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写作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用逆向思维来进行文章的立意。这样写作的文章往往别出心裁,新颖独到,在中考中能得到高分。

中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通病就是流于一般,或固守陈规,或步人后尘,没有创见,写不出新意。许多考生在写作实践中受着思维定势的影响,机械盲目地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如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的片断作文,因为题目列举的是“满月”的例子,因而许多考生“一窝蜂”地拥向“太阳”,去描写太阳,“烤”得阅卷老师焦头烂额。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不迷信书本,用逆向思维来了解事物,对司空见惯或已成定论的观点、事物,反方向思考,多方向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破除思维定势,写出好作文。比如“班门弄斧”,似乎早有定论,说的是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未免有不自量力之嫌,但是敢于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谁说这不是勇气和胆魄的体现呢?这样立意,不就胜人一筹了吗?又如,一般大家都认为“近墨者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近墨者也未必黑,莲花不是出淤泥而不染吗?这样的文章,往往也是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的。

教师通过这样的训练,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养成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总之,语文中考复习中研究教法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时,要把研究学习的迁移规律放在重要地位,这对开拓思路,启迪求异思维,有效地提高复习质量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莫雷,何先友.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武民,李媛.浅谈语文教学促进迁移的几个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说明顺序篇10

一、说明文阅读考点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说明文阅读目标具体规定只有一条:“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另有阅读的一条通则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这两条规定来解读中考说明文阅读考题,归纳出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考点:

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理清思路,弄清说明过程或说明顺序。

3.正确判断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5.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6.明确标题的作用。

二、基本题型及对策

中考说明文阅读一般选事物说明文,出题不超过五题。以事物说明文为例,解读说明文考题基本题型,并研究对策。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阅读说明文,要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把握说明对象很简单,一般从标题即可得知,如人教版教材《苏州园林》,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说明文一般在开头部分摆出说明对象:有的直接摆出,如《苏州园林》;有的用其他内容引出。

(一)基本题型:说明文开头如果先写史料、古诗、名言、故事、例子或现象等,用之引出说明对象。它们有什么作用?

方法解析:指导学生在开头部分先画出说明对象,将引文部分括出来,思考引文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从结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去理解:1.放在说明对象之前,应该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2.引文内容与说明对象肯定是有联系的,写了与说明对象有关的哪些方面;3.一开始写故事、传说等,可以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中考说明文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为例: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题目: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最后一句话点出了说明对象,之前叙述“海子”就是起引出作用;“形成”“全被吞噬”显然写形成和危害。

中考答案:1.引出说明对象;2.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基本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特点。介绍说明对象特点,有的先总写特征,然后分说,如《苏州园林》,第2节写总特征,从第3节开始分说。有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介绍说明对象。两种情形解说如下:

1.总特点。从开头或结尾部分找总说或总结性的句子(注意语言标志)。以人教版教材《故宫博物院》为例,开头两段文字如下: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紫禁城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判断情况,没有解说特征;第二段画线句中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语言标志,指明前面内容就是其特征。

2.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说明对象。有的说明文开头摆出说明对象后,就分段从不同方面介绍说明对象。概括特征的方法是找出分写段的中心句,综合起来;或概括分写段的主要意思。以南京市2006年中考说明文《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为例:

考题: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解析:这是考概括说明对象特点。文章一共五段,开头一段摆出说明对象,最后一段总结,中间三段分别介绍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找出中间三段的中心句即可。

考点二:弄清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的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等。空间顺序一般指参观的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指时间的先后顺序。

中考考题,一般不考解答全文顺序,常常要求弄清具体段或句子之间的顺序。难点在于考题不是直接问采用什么顺序,而是含蓄设问。

基本题型:某段和某段能否颠倒?为什么先介绍某内容再介绍另一内容?某段中的A句和B句可否颠倒?

方法解析:必须先让学生弄清楚这样设问,通常是考段或句子的顺序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思考:不能颠倒或有先有后,一定是结构安排或内容原因,所以要先弄清楚这些段所处的位置,或这些段或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试举例说明:

例一:南京市2006年中考《古代诗词中的华夏春天》考题。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题目: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解析:这是考说明顺序问题。先要弄清引用吴涛的《绝句》是说明什么,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说明什么。从文中可知,《绝句》描述倒春寒现象,《春寒叹》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这样就清楚了:先讲现象,再讲灾害,是按逻辑顺序写的。

答案: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例二:人教版教材《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解析:如果有总说与分说,要注意分说顺序与总说顺序保持一致。这一段围绕总特征总说的句子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第3、4、5、6段是分说部分,围绕总说部分分别解说,其顺序与总说顺序保持一致。

例三:南京市区县一模《广州亚运“水立方”》考题。

④在总体布局上,“水立方”充分考虑了岭南地域文化和地方气候特征,【A】其外形设计如一条“飘逸彩带”,凸显了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风格;【B】考虑到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的特点,还设计了遮荫外廊和自然通风窗。主体建筑沿道路布局,并稍有夹角,避免建筑对道路的压迫,同时避免西晒。部分附属用房设计为覆土建筑,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体量。

题目:第④段中划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解析:考具体某段中的句子顺序,要考虑其前后语句顺序。如果前面的语句有先后顺序,后面的句子往往与前面的句子相对应,顺序保持一致。

答案:不能。因为【A】句对应前一句中的“岭南地域文化”,【B】句对应前一句中的“地方气候特征”。

考点三:弄清说明过程

为了把某个问题说明清楚,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说明。这就要分析其说明过程。这类考题出现较少,略微有些难度。

难点题型:某段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或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方法解析:分析说明过程,若分析几段文字的说明过程,指导学生弄清各段之间的关系;若分析某一段的说明过程,指导学生划出层次,弄清中心句和支撑句,通常是总分关系。然后分析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例子: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中考《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考题。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题目:第4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解析:先理清层次: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长句是讲气候温和地区氮的情况,之后分析干旱地区氮很难回到土壤的原因。显然,本段是总分结构。然后概括各层的意思就可以了。

答案:说明了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先指出沙漠里的氮很难再回到土壤中,然后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

考点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及作用几乎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必考题。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等。有的中考题不直接问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而是改变发问方式,学生常常弄不清是在考说明方法,从而造成失误。因此要指导学生辨析。

难点题型:为什么要写某事例或引用某资料?写某事例或引用某资料目的是什么?

方法解析:考举例子和引用等方法时,通常会含蓄发问,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了准确把握说明方法及作用,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事物的什么特点?收到了什么效果?现以常考的举例子和引用为例解析。

1.举例子。举例子为了说明前一句话或后一句话,也有说明本段的中心句。举例子的效果一般是使说明具体,增强说服力(或让人信服)。

在节日里徜徉(南京2007年中考题)

③“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

题目:③段中写春节的部分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解析:含蓄发问,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回答作用。这是考举例子说明方法。南京市多年中考所考说明方法几乎都是举例子,几乎都是含蓄发问。比如,2006年中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考题: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010年中考《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考题:第③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都是考说明方法。

答案:以金陵灯会为例,说明各地衍生出许多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说明具体,有说服力。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南京2011年中考题)

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

题目: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

解析:直接考说明方法。首句讲了特点之后,紧接着举例,显然举例子就是为了说明首句。

解答: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尺牍书”笨重不便。

2.引用。引用是为了说明前一句话或后一句话,也有说明本段中心句的。引用的效果通常是增强说服力。若引用古诗文,可增添文学情趣(或增添文化情味),引起阅读兴趣;若引用神话传说,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南京2011年中考题)

……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题目:引用“一男附书至”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其实考说明方法的作用,若只回答效果则不完整;需要回答引用古诗说明了什么内容,收到怎样的效果。

答案:引用古诗,充分说明纸质信已被广泛运用,增添了文学情趣。

考点五:说明文的语言

品析说明文语言特点,这几乎是中考必考题。学生的困惑在于常常将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言品析混淆。说明文语言品析有它自身特点,中考出题一般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区别说明:

(一)语言准确性考题题型:一是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解析:分析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从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限定方面去理解,还有从估计、推测等方面去考虑。解答步骤一般是:首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或答“从某方面限定”);其次,说明了什么内容;再次,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分三种解答方式举例:

1.南京市2010年中考《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考题。

题目: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解析:可以从数量限定方面考虑。答题:“不能删去。‘最多’界定数量,更能准确说明南京云锦织造特别耗时费力。”

2.南京市区县一模考试《南州六月荔枝丹》考题。

题目: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解析:可以从解释加点词意思入手。答题:“‘大多数’意为超过半数的数量,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有很多种,‘深红色或紫色’是其中主要的颜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3.南京市2006年中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选择题正确选项。

“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估计,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二)语言生动性考题题型。说明语言如果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显得生动形象。考试题型一般是品析语言特点。

方法解析:一是分析语言表达形式;二是分析说明内容;三是分析收到的效果。试举例分析:

1.南京2006年中考说明文《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选择题正确选项)。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

解答:“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2.南京2007年中考说明文《在节日里徜徉》题目:从两处划线词语中任选一处,作简要品析。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答:“悄然走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盐城市2010年中考说明文《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题目: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答: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考点六: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题型:这类题直接问标题的好处或作用。

解析:说明文标题一般是点出了说明对象,有的交代了关于说明对象的其他知识。还有的标题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引用古诗文的句子,增强了文学性;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用修辞,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

问题:文章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点出说明对象;2.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