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诚信十篇

时间:2023-03-21 22:25:19

谈诚信

谈诚信篇1

中国曾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俗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对每个人都应说到做到,不出尔反尔,说话不算话。诚实守信,说出的话都努力的去做到,是中外两界一直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曾子的人,它深受孔子的教育,不但学问高深,而且为人诚实,不对任何人撒谎,就连孩子也不例外。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乖乖等我,我回来就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真要杀猪给他吃啊?我原是哄他的!”可曾子却认真的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后来,曾子真的为儿子杀猪炖肉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身边的孩子,我们不好,他们自然也会不好,我们好,他们自然就也会好了。为了我们的伙伴,同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以身作则,在他们面前做好好榜样。

有一次,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他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会公司报销后,会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可是,顾客又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我一定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种事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的。”这时,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道别处谈这种生意去。突然,顾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说:“其实,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一定会常来的。”诚实有信誉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诚信就是一种闪光的品格。

列宁八岁时,有一天,在姑妈家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姑妈的花瓶,姑妈会到家看见了,便把孩子聚集到一起,问:“是谁打碎了花瓶呀?”小列宁出于害怕,就与其他孩子一起数:“不是我!”后来,列宁的母亲知道了是他干的,却不对他说,只是每天给他讲关于诚信美德的故事,有一天,母亲讲到一半时,忽然,小列宁哭了起来,他惭愧的告诉妈妈:“妈妈,对不起,我欺骗了姑妈,那花瓶就是我打碎的。”母亲耐心的安慰着列宁,她帮助他写了一封道歉信给姑妈,特地向姑妈道歉。后来,姑妈原谅了列宁,还夸列宁是个勇敢的孩子呢。可见,讲诚信,不仅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还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面对各种诱惑,对此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获,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但促进了别人对你的信任和你讲诚信的好习惯,这时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呀!

谈诚信篇2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守约、无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如今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诚信更是一盏指引社会、企业、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光明灯——“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人无信不立”。

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制胜法宝,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托企业诚信这一无形资产才能顺利进行。努力建设企业诚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铸就企业成功之路。

如今我们烟草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此一来诚信就更为我们所关注。作为烟草流通企业,客户就是企业的终端,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的真诚服务将直接决定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而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在国家局“网建学上海”的号召下,如何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销售网络,增强核心竞争力,牢牢控制住卷烟市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从现阶段看尽管目前我们拥有较为完备的网络硬件,但是我们的网络软件却很脆弱,尤其是凝聚零售户、服务零售户这个基础还不牢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网络凝聚零售户、服务零售户的能力,建立牢不可破的批零利益共同体,是目前企业诚信建设的首要工作。

首先加快网建的现代化进程及应用。当前我们的网络已具其“形”需要的是尽快脱离初级网建阶段,向“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转变,把网建的重心从硬件的建设向功能的发挥转变,采取坚持“三个提供”,提升服务内涵。

一、坚持提供有效的货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组织货源。市场是以消费者为导向,卷烟市场同样如此,应积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个性化的销售方式引导消费,提高市场满意度。

二、坚持提供稳定的经营利润,制定合理的价格、价差,确保零售户有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三、坚持提供附加在有形商品之外的服务,加大感情投资,维护与零售户畅通的交流渠道。

其次加强网络内部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现代化流通体制中卷烟访销变革最大,即访销员向客户经理转变,并在新的访销配送模式中担任核心角色,因此网络建设的好坏与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卷烟访销的重大变革在网络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诚销意义重大。

一、树立“让顾客满意”的思想理念

有句名言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对从事网络销售的客户经理来说,更应该知道“得顾客者得市场”这条市场经济法则。“顾客满意”是市场竞争的法宝,而要使“顾客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高低。我们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零售户服务的思想,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以达到了解需求、引导消费,最终牢牢占据市场的根本目的。

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在产品的营销活动中零售户往往会根据客户经理的宣传来做出某些判断,因而对于客户经理来说,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零售户的信任,又可以完整的传递产品信息,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平时在营销工作中,客户经理应该多观察、多了解,准确掌握零售户的“脉”,找准工作切入点,做到善于应变、巧妙对付各种人和事,并在日常营销工作中做到“三个要”,即:态度要真诚、表情要热情、要有自信心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三、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

谈诚信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高校图书馆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诚信状况多样化,结合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在人类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均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其诚信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方面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体现在思想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

1.破坏公共环境。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环境保持安定有序是图书馆最基本要求。可是部分学生进入图书馆内时不讲公共卫生,衣着不整、大声喧哗、随地乱丢杂物、吃东西、有的甚至在室内接收手机等。

2.书刊错架乱架现象严重。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采取开架借阅,读者可以自由借阅,极大方便了读者,但是部分学生不了解图书馆的这一服务模式,不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取下书架的图书随手乱放,造成错架乱架现象,影响他人查找,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逾期不还现象不止。由于图书馆的图书是有限的,为了加快图书的流通,提高利用率,维护大多数学生的权益,图书馆对不同专业制定了借阅期限管理制度,对逾期不还者进行一定的处罚。但逾期不还的情况仍很严重。

4.污损书刊现象严重。部分学生随意在书刊上涂划或自以为是进行所谓批注,甚至是将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剪裁、撕去,使部分图书特别是时尚杂志面目全非,破坏率及高。

5.书刊丢失不断:书刊丢失是图书馆常见的现象,尽管丢书并非读者的主观意愿,但是也不排除部分读者在图书保管上的主观过失,甚至谎称丢书而恶意占有对自己有特别价值的图书。另外,竟然有学生在不办理借阅手续的情况下将书带出书库,窃为己有。

6.网络诚信缺失。目前网络道德缺失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新现象。在电子阅览室,恶意下载软件并运行,造成机器故障或破坏局域网,严重的造成网络瘫痪;个别学生未经允许通过非法帐号或盗用他人帐号进入网络,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行为。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令人担忧的思想道德状况。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行为、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影响如下: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讲求公平公正、开拓进取等观念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流。但是市场经济带有的功利性和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泛滥;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新的道德体系构建不健全,这在一定时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诚信的滑坡。

(二)高校德育教育滞后的影响

首先是德育教育内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教育内容过多地停留在课本上。其次是道德教育的方法滞后,简单说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道德知识的传授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我们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在道德教育中,却偏偏缺少了这一重要的环节;有些德育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三)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对于个人的诚信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惩戒机制;同样,在高校里,自律性强、诚实守信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鼓励;而对那些不讲诚信、善于投机取巧者,学校和社会也没能给予应有的法纪处分和道德谴责。种种原因致使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四)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欠缺的影响

当前,高校图书馆制度存在不合理化。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中,借书证就分了多种,比如老师的借书证能借30本,研究生的借书证能借20本,本科生的借书证只能借8本了,借阅时间的长短也不同。某些阅览室只有老师能进,一些则只有老师和研究生能进,学生面对不平等的对待,难免会做出失信的行为。

三、图书馆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诚信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图书馆应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宣传工作

图书馆诚信建设,观念是先导。而一个人的观念的形成包括个人及环境两种因素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则必须重视图书馆环境诚信教育。充分利用馆设做学术报告、开办展览厅,聘请专家讲授从诚信的现象讲到诚信的意义以及不诚信的危害,让大学生明白诚信的内涵,用事实案例使同学们受到启发。在同学中形成“人人谈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校园风气。因此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我们解决当前难题,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2]

(二)建立读者诚信档案,强化读者诚信观

所谓的惩罚机制就是公开单位及个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使不讲信用的人不能方便地生活在社会上,所以机制是信用管理的杀手锏。在图书馆的管理数据库中,保存着读者的借还书记录,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形成读者的图书馆信用档案。内容包括借还书次数及有无偷书行为等。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开有不良记录的读者名字,并制定相应的惩罚规则。只有让失信的学生付出一定的代价,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学生则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更能激发出学生的诚信观念,形成诚信的良性循环机制。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诚信教育职能才能落到实处。

(三)树图书馆诚信形象

首先是馆员要诚实守信地为读者服务,自觉地把诚信问题与工作职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言传身教,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其次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平。如图书馆窗口应全面的对读者开放,我们不能因为图书的珍贵,就限制部分大学生阅读。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生命力,也是诚信原则最直观的体现。这就要求图书馆应以人为本、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总之,图书馆不仅要诚信服务于读者,更要带动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使图书馆的诚信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只有形成一种合力,我们大学生才能成为讲诚信的一代,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诚信、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

[2]周兰珍,生态伦理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04-406.

[3]洪跃雄,诚、信辨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4:94.

[4]高莹,图书馆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6,4:226.

谈诚信篇4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缺失;会计诚信重树;社会诚信风气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法制观念较弱.缺少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的财务造假先后被披露;国内的银广夏、蓝田股份、ST黎明等上市公司先后被查出会计造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会计工作的诚信缺失行为(如做假账、假报表等)会给国家和企业在做经济决策时提供错误信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当下会计行业缺失诚信的起因

(1)会计监督机制不力,法制监管力度不强。对不诚信的处罚较轻,致使诚信的机会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由此减弱了法律的效力。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才会不断上演公司会计造假的闹剧。(2)会计人员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账。企业与会计人员存在雇佣关系,求生存的本能使会计人员不得不做假账。银广厦、蓝田股份,这些曾号称绩优股的企业竟然是“造假大王”,并且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指使和策划下造假账。(3)“数字出官”催生假信息。部分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考核企业绩效,只看数字,不看实际,直接导致了会计数据失真,核算不实。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各种达标、验收、审批、检查就数据论数据,给弄虚作假者以可乘之机。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是政绩升迁与假信息之间千丝万缕因果关系的真实写照。

二、如何对会计行业诚信进行重塑

(1)完善和健全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企业生存环境也只有在公平有序的状态下才可谈及诚信。我们应该尽快制定会计诚信的管理法规,强化会计立法的权威性和惩戒性。同时,规范会计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力度将对提高会计诚信产生强大的法律威力,从而加大会计造假者的风险和成本。(2)加强会计人员诚信教育,优化会计环境。诚信教育要从大学在校学生入手,使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进入大学教程,使诚信深入人心。特别是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汁师,更应该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同时,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营造一个诚信的和谐氛围。在会计领域传播“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和“信”则“立”的诚信道德观念,工作中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占、讲究信用,同时应守法、守约,以信为本,从而建立起一套会计诚信教育机制,使会计从业人员自觉遵从“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行动准则,为共建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3)强化企业结构,加强对企业的诚信管理。既然有很大的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是迫于上级的打压,害怕丢饭碗而做出造假行为,企业自身应该加倍用心选人用材,并着力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建立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形成内外共监的防范体系。通过法律和科学的约束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培养全社会的诚信风气

企业是否讲求信用是由企业经营的决策者决定的,因此,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人们的诚信意识息息相关。应当看到,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诚信意识的培养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如通过规范的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形式进行;也可以利用非正规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来灌输;还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向员工进行教育。除此之外,还应培养高层次的信用管理人才。总之,应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准则。重塑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道德,净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迈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稳定发展的基本。

参 考 文 献

谈诚信篇5

【关键词】会计诚信,机制,建设

会计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商品社会后逐渐形成发生的产物,是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针对会计中的具体问题真实反映,不弄虚作假。它包括四层含义:会计人员要谨记诚信,诚诚恳恳,踏踏实实;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违反原则;数据要精准,计算要正确;严密保守商业机密。会计诚信建设不仅仅关系到本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全社会风气是否良好的问题。会计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诚信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它是一项与各方面都紧密联系的系统的工程。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面对社会的一种基本底线,即真实细致、中立不偏袒地把各种经济活动记录下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的获得者所用。

一、当前会计诚信面对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做出的记录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被赋予了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方法的多样性和人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不一致,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它分为客观失误和故意造假这两种行为。客观失误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传统的统计核算的错误所造成的结果。而故意造假指的是一些与会计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掩饰真实的会计信息,拿虚假的会计信息当作保护伞,通过作假账,使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得以不被监督机关发现。由此助长了各种经济违法犯罪的现象的发生,造成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经济信息的直接记录者、提供者,他们工作能力强弱、工作态度好坏、工作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其中,培养会计诚信是关键重要的一环。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有些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工作中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知情不报,为违法经济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会计作假;甚至受一己私利的驱使,丧失了会计人员基本的法制观念,不惜以身试法;业务水平不高,没有上进心,缺乏学习专研的精神,毫无职业道德可言。

(三)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法规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项,但一些领导在利益驱使下授意、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办理违法会计事项,如夸大业绩、潜亏挂账,私费公报、偷漏税收、行贿受贿等,如果会计人员拒绝办理,坚持原则,则会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打击报复,而报复的理由又是如此隐蔽且堂而皇之。在现实中,会计监督的力度不强,会计监督权难以行使,会计人员往往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工具,或者在威逼利诱下被犯罪分子拉下水,成为其中的一员,使得会计信息根本就不是客观事实。

(四)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会计法规中虽然体现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也同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现实中却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行性不强,对于违法行为往往避重就轻,相互隐瞒包庇,或以罚代法,并不真正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以致会计信息失真恶性循环。再加上监督制度的混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行其是,不能有效地形成合力,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一定程度助长了作假的气焰。

二、会计诚信机制的构建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原则和准绳,它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会计诚信能够得到普遍有效的履行。为保障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和确实可行性,应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组织,有必要成立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独立机构来负责企业准则的制定,设立地方会计准则独立机构,负责相关意见的收集和反馈,而财政部只负责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制定。这样,才能让会计信息增强可靠性和透明性,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利于依法办事,使会计诚信的履行从准则和制度成为有效可行的。会计管理制度要做到具体化,尽可能地缩小会计可选择的范围,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超前分析。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会计诚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上,熟悉掌握会计法律和财会知识,能够主观上自觉地遵法守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此复杂的环境对会计人员自身的诚信要求更高,因此,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从内心上树立高于原则底线的务实求真的精神。经常组织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依法办事,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守法,严格把关,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二)建立健全的会计法制。在我国长期的“人治”传统的不良影响下,往往在现实中的权大于法,施行“法治”道路艰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是增强会计诚信的必要手段,重点在立法技术上,注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同时,更应强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的落实,真正追究责任到人,使造假者感到犯罪成本高,以至于不敢轻易越过雷池。

谈诚信篇6

论文摘要: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一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二是诚信是交友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诚信滑坡,迫切需要进行诫信教育.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营造社会诚信的大环境等方式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参7.

1中国传统的诚信观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诚信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传,在我国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它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源头.最早提到“诚”是古籍《尚书》,它是指人们笃信鬼神的虔诚.《周易》中的“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而对于“信”,早在《诗经》中有所涉及,《礼记·礼运》则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来描述原始社会的道德状况,以为讲信用重然诺,就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大约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开始把“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如《苟子·不苟》中有“诚信生神”一语.此后在其他时期的著作中,也不断出现“诚信”连用的情况.例如,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世务》中讲:“诚信著乎天下.”唐代吴兢所撰写的《贞观政要》在卷五《诚信第十七》中讲:“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武则天也讲:“凡人之情,莫不爱于诚信.”.等等.北宋的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总结了诚信的思想,提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的命题,认为仁、义、礼、智、信及孝悌等一切有关伦理的行为,皆以真实无妄的“诚”为根本或本原.

也是从先秦开始,“诚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广泛深人的阐发.儒、道、法、墨等家都有论述或涉及.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可以做如下概括:

第一,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很注重一个人做人为人是否诚实、真实.奉诚守信的人,可以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器重,也可以给人以力量,而那些虚伪和狡诈的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见到这种人,惟恐避之不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做事,都要讲究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第二,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信二字,就成为我们古人信守的道德原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传统道德观认为,讲信义是在正常社会交往中结交朋友的基本准则,强调朋友之间彼此信任,坦诚相待.

2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进行诚信教育

今天,“诚信”二字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都在呼唤诚信,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周遭生活缺失诚信.曾经一度被世人认为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也不例外.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中国青少年的诚信度随年龄的增长递减,大学阶段达到诚信的最低谷.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多年的诚信教育的苍白无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非“一日之寒”,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实乃当务之急.大学生诚信滑坡现象明显.

大学生诚信滑坡现象的主要表现如下:

(1)考试作弊.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事例屡屡出现在我们身边.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秘密行动”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带手机,发短信,买答案,甚至找替考.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时常听到严厉处分大学生考试舞弊被抓的报道,但考试舞弊风并未被遏制.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作弊现象强烈不满,要求改变这种现状.然当下大学的作弊率”仍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分、奖学金有关,学生不辨是非不以之为耻,有个别大学生竟然还振振有词的美其名日为:上进心强,不甘落后.”

(2)“借贷不还”.一是骗贷逃贷:部分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借贷不还,甚至就不打算还.二是拖欠学费:家里按时给足了学费,结果被拿去吃喝玩乐谈朋友泡网吧,甚至从事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许多高校每年被拖欠的学费一直呈递增趋势.

(3)骗取特困生奖学金.目前许多高校对特贫困生有优待政策,某些大学生就千方百计弄假证明谎称特困,骗取特贫困生奖学金.

(4)制作假求职简历.调查还发现,作假不单单是改成绩.有60%大学生认为,在就业应聘时“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很多大学生认为,改简历是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

(5)频繁跳槽.2005年6月,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毕业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对所在单位不负责任:“短时间内频繁跳槽,很难深入了解一个公司或者行业,新的单位也会怀疑你的诚信和忠诚度,对以后工作不利.”而大学生则辩解,工作环境和预期目标相距甚远、个人能力得不到施展、待遇偏低是迫使他们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不少毕业生以工作轻松、条件舒适、待遇好、工资高为择业标准;有的把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改为“到拿钱最多的地方去”;有的甚至放弃所学专业到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和大城市去改行也不愿到人才奇缺的最能发挥专业才能的地区建功立业.

大家认为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诚信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事情剐发生时都很小,但如果都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省而改正,就容易变成“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沿袭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可是,为什么恰恰这个“精英”群体其诚信状况会出现这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呢?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诚信观教育,框正大学生不诚信行为就迫在眉睫了.

3利用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3.i传统诚信观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传统的诚信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本体价值的高度来重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的诚信观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传统诚信,是大学生立身行事的目标和归属,是终身追求的崇高道德境界;而在很多大学生眼里,讲诚信有着突出的功利倾向,将诚信价值降为工具性的,使诚信成为一种有条件的接受.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劝诫所说:“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只要一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以遵守诺言而按时付款而著称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凑集到他的朋友们省下的钱.”马克斯·韦伯对此的评论是:“富兰克林的全部道德态度,都带有功利主义色彩.诚实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可以保证信用.”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诚信行为给大学生们带来正面评价或利益并不是必然的,有些时候,付出了诚信,可能收获了欺骗;也可能期望得到诚信,而自己却不履行诚信.诸如此类.在这样的情形下,用功利主义的观点去说服人们诚信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在那些形成坚定的道德共识和良好的信用秩序的社会中,诚信才可能对每个人有利.传统诚信观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摆在事业成就之上.《易经》说“君子进德修业”,君子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又要有事业上的成就.《左传》云:“太上有立德,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主张把立德放在首位.《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诚信”是道德修养的第一要义,“诚其义”是正心、修身和治国的先决条件.在先贤哲人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伦理道德.学会做人,就是提高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以达到理想人格.在他们设计的理想人格中,期待着人们改恶从善,提高道德修养,从而有利于人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古人把修身立德当作人生价值的第一追求.由此可见,传统诚信观,是不假外求而自备于心的德性,是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觉悟,而不是什么外在的动机和功利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的道德修养具有可资借鉴的现代价值,也就是说,传统道德的诚信所倡导的求实、求真、守信、重诺的精神,也是今天高校校园的大学生们所应崇尚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3.2利用传统诚信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1)在大学普遍开设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以诚信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以诚信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增强诚信意识.

谈诚信篇7

【关键词】诚信 职业教育 职校生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变法,“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并当众许下诺言:“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围观的人不相信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推广。商鞅“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使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可见,“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被尊为“进德修业之本”、“立身之本”和“做人之道”。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人无诚信不立”是今天人们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因此,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职校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职业学校应将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使诚信内化为职校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

一、诚信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新要求

职业道德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专业行为准则,是职业劳动者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有益于社会道德价值的准则体系。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将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道德准则传授给职业劳动者,并落实到职业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活中。

1.诚信是从业者热爱、忠诚于自己职业的基本原则

诚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教育职业劳动者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首先要忠于自己所属的职业组织,遵守组织的原则与目标。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活中。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规范是“爱岗敬业”,如果员工缺乏诚信,工作不踏实,敷衍塞责,抱着“这山望着那山高”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是很难做到“爱岗敬业”的。

2.诚实守信既是待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创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在现代社会里,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有区别的。任何人的职业活动都不可能离开社会、他人的支持与合作,也离不开必要的人际交往,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过程中,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为人虚伪狡诈、不守信用,不可能取信于人,必定孤立无援、寸步难行。任何人的事业都是踏实干出来的,成功的事业是诚实劳动的结晶。

二、诚信是职业学校学生应有的素质要求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人们基本的行为准则,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学生修养、求知与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1.诚实守信是职业学校学生做人的内在需求

诚实守信要求职业学校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既要勇于开拓创新、又要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

2.诚信要求学生以“仁、信、善”待人接物,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心胸坦荡,就能够唤起仁爱之心,做到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友好沟通。职校生要融入社会,立身做人,就必须努力加强自己的诚信修养。

3.诚信是职校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要求

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它的基本要求是态度端正、诚恳。诚信的培养能使人“求真”,在具体行为中表现出诚恳、真实。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它其实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具备了诚实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一丝不苟,不浮夸,做到真才实学。

4.诚信是职业学校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根基

俗话说:有诚信方有德,无诚信则无德。诚信作为一种培养道德修养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情感,并付诸与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三、加强职业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信是职业学校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少的失德失信现象,采取有效的途径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关键是发掘其内心诚信的情感,并将获得的诚信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如在学生中开展“学生自查自律表”每天自我评价,并写出与“昨天”对比的进步情况以及“明天”要达到的目标;针对不文明陋习,举办“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活动,培养学生诚信行为习惯,增强诚信意识。

2.发挥教师诚信典范的作用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讲:“耆而信,可以为师。”教师的师德及其行为模式对学生的诚信修养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就应该成为诚信的坚守者、监督者与传播者,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践行,用诚信的品行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做诚信的表率。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活动,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一实际特点及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教育寓教于乐,会大大提高诚信教育的效果。如在学生中可以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故事片、视频,开展诚信教育的讲座、辩论赛以及征文活动等,使寓诚信于活动中,做到活动寓诚。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懂得了诚信,并自觉的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4.诚信教育渗透各科教学

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不仅法律常识课、经济常识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礼仪课要结合教学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理论课和实训课同样要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诚信基础。

5.实践诚信要做好身边事

谈诚信篇8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信息;影响

会计诚信从字面意思来看,“会”是集合总和之意,而“计”则是从严从实的意思,而会计的意思就是指在计算加总时,要从严从实不得弄虚作假。会计本身就是一种诚信的行为,容不得半点虚假,半点不诚实。而会计诚信主要是指的以会计诚实守信的态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快,市场发育并不完善,一些监督体制并不到位,法制不健全给许多人钻了法律空子。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大都十分重视自身的诚信形象以及形象的塑造,而会计信息能提供且全面反映企业的诚信形象。若会计诚信缺失,就会在反映企业会计信息中出现严重的失信,败信问题,这些不仅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害与当今文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道路建设,影响着和谐社会建立的进程。

一、会计诚信与企业会计信息的关系

1、会计诚信是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基础

从目前社会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比较普遍,主要问题并不是单纯由会计计算出错而造成的,从根本上看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舞弊的行为。这都是丧失会计诚信的后果。某些企业,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有意的在财务会计信息上作假,并想法设法在一些成本上做文章,不提或少提成本与费用,最终导致成本计算数据不符。也有的盈利企业隐瞒了收入,胡乱花费支出,设立私人“小金库”。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也有的企业明明是在盈利,却偏要在账目上制造亏损现象,用以逃避各类税目等。更有的上市公司于投资机构互相勾结,欺瞒中小投资者,有意的制造虚假财务会计信息,操纵上司公司的利润数据,致使投资者判断失误,盲目投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企业治理结构对会计诚信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可透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而现代公司的委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造成问题渗入企业各部门各环节,这也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问题。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管理者对绩效评价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故而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从来不会偏出利润这个主题。而当会计失信的成本低于寻求而来的利益,管理者就不会放弃造成会计诚信失信的行为。

而企业的外部治理情况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反映。它取决于市场的完善性。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关系是互为映衬相互为整体的。在外部治理上,主要问题首先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约束,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国企占主导的畸形股权结构,使得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竞争来接管的可能性变得极为之小。而当前我国并购法规并不完善,企业间的并购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一旦出现问题,势必造成巨额损失。而管理层由于缺乏后继者的威胁,一官独大现象明显,从而在管理上显得懈怠懒散,盲目投资随意挪用资金的现象极为严重。其次是产品缺乏市场的竞争性。产品市场竞争是对管理层的经理人员是否尽职最直观的反映。

我作为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下属的一名会计对此也深有体会,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作为神华下属的一公司,积极响应神华集团财务政策制度,根据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一套内控制度,并严格按内控制度执行,同时要求每一名会计人员从基础作起,从细节作起,制定了一套会计质量标准化制度。并定期进行审计及评比。并与2010年乌海能源公司所有部门以财务口带队开展全面的小金库自查专项活动,从而有效的抑制了一些相关的违规经济活动,为企业的治理,为会计人员的诚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会计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

我国会计诚信现状非常严峻。在我国,会计失真现象严重:假凭证,假表,假审计,假账和假评估这五个假现象极为普遍,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务状况严重不吻合。某些单位为了享受“债转股”的优惠政策,肆意提高政绩,包装上市,小集团利益甚至偷税漏税等,人为作假虚盈实亏,私设小金库大量挪用资金等,据深圳一份权威报告调查得出,上市公司作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高达13%。

而导致此的重要原因则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惩罚管理不严,制度执行不力,以及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大内在动力。现有的会计人员职业到哦的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做假账编织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来掩盖单位经济动向的真相,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误导了投资人,债权人乃相关利益人等的决策正确性,更有甚的会造成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扰乱市场秩序,打破公平竞争的风气,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腐败分子滋长生养提供了温床。而随着一份份上市公司假账的出炉,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也随之扫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存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主义诚信的文化当中,肩负着重要的,领航标志的责任。

朱基同志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道:“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对会计诚信作的最好解释,也点出了会计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试金石。

三、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做好会计诚信工作

1、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使得他们热爱岗位带着敬业精神来工作,只有职业道德得到教育得到有效提高,才能谈会计诚信。这是会计诚信基本中的基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该是责任,业务技术,品德三位一体,具体表现在: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公正廉洁勤奋,只有明白这么一个职业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才能工作的更出色,在会计诚信工作上做的更好,走的更远。而与此同时,会计人员更要掌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在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前提下,拓展科学文化知识,不断进修教育不断充电,强化业务学习能力,提高职业判断标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2、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

会计信息是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结晶产品,它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产品,而是被赋予了道德意义的公共产品。因此,会计人员要特别特别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说,质量就是诚信的真实体现。只有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去了,那么会计信息才能更及时更准确更可靠的得以反映,如此一来,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赖。

3、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机制

要建立并完善一套社会信用制度和机制。设立相关的惩罚和奖赏措施,通过大规模的实施,使得不诚信者付出巨大代价,如取消晋升,丧失工作,遭同行取笑等;而诚信者则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嘉奖,使得会计诚信成为一种理。而社会信用监督制度,则相当于一面“诚信防火墙”,使得会计诚信里的不安分因子过滤,杀灭,让他们走向规范,使之更自觉,更理性。

4、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

由此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在法制化的监管下,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解决惩治造价问题中的“精确制导”问题。上级对于企业的监管可以通过逐级监管,完善的控制系统来控制。但由于现在政,企职能分开,企业缺乏了有效的监管。而随着经济发展,行业监管更应该随之而不断强化,以使职责统一明确。在会计制度上,保持客观上的一贯性和稳定性,对于会计制度改革要慎重,用以保持会计数据的连续性。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力度上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做好会计诚信的工作,也由“良心主导”,稳步走向正统规范的一面。

参考文献:

[1]肖涛,肖平: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01).

[2]高莲盛:会计诚信缺失原因探析[J],财会研究,2007,(01).

[3]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8,(08).

谈诚信篇9

    论文摘要: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经济诚信问题有过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论述。邓小平经济诚信思想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诚信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主要是指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扬弃中外经济诚信思想,吸取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经济诚信的认识,是邓小平对经济问题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反思的结晶,其主要内容值得认真总结,文章对此进行了阐释和解析,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问题的提出

    经济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方面”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支点。

    邓小平经济诚信思想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诚信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关于经济诚信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其主要是指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扬弃中外经济诚信思想,吸取前人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经济诚信的认识,是邓小平对经济问题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反思的结晶,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经济诚信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信誉高于一切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灵魂和生命线。讲诚信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信誉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对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业提出的谆谆告诫和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严厉地指出“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

    邓小平对诚信缺失现象深恶痛绝。改革开放以来,是什么导致了诚信的严重失衡?邓小平分析说,主要是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支配,不讲理想、道德,唯利是图。他说“现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没有理想、没有纪律的表现,比如说,一切向钱看。……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还有其他的种种不正之风。……当前在经济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歪门斜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违反法纪和政策的种种‘对策’,可多了”。

    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

    企业信誉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产品质量。邓小平认为要扩大出口,增强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抓好产品质量。质量第—是个重大政策。这也包括品种、规格在内。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质量好了,才能打开出口渠道或者扩大出口。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1977年11月,邓小平听取国家计委关于经济计划问题的汇报时指出,对质量问题还要提高认识,强调质量可以提高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粗制滥造,阻碍我们前进,障碍技术进步。企业管理得好不好,产品质量应该是主要标准。1979年8月9日,在谈到天津轻工产品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质量不好,是最大的浪费。宁肯少生产,甚至可以停产整顿。质量不好,产量增长有什么用?同年10月,邓小平指出“要讲实在的,真正扎扎实实把品种质量抓上去,特别是抓质量。抓质量,这是调整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一点抓住了,我们将来得到的益处大,基础就更扎实了”。

    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狠抓产品质量,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谈到“七五”计划时指出: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1986年,邓小平又指出:中国有很多东西可以出口。要研究多方面打开国际市场,包括进一步打开香港、东南亚和日本市场。产品不能只讲数量,首先要讲质量。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

    同年8月20日,邓小平视察天津市区。在参观天津部分轻工产品陈列时,特别询问了轻工业产品的品种、花色和质量情况,强调“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南方巡视谈话中,邓小平再次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工作。邓小平强调“工业生产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心是提高质量,把质量摆到第一位。乡镇企业也要抓质量。要提高质量,就必须改革。要立些法,要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严格执行。这一关把住了,可以减少很多弊端,卡住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邓小平亦曾指出:能否增加出口,关键在于产品质量。出口产品,一是要“新”;—是质量要“高”,“高”是指要达到国际水平;三是价格要“低”。靠这三条才能真正增加出口。要逐行逐业进行研究,可以搞一个研究机构。哪一个企业产品质量后退就关它的厂,通过改革,凡是不能改进质量的,就要打屁股。这样抓他十年,就有办法了。

    贷款“要守信用,要能偿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其实也是一个市场主体,诚信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引进外资,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就必须坚诚守信。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在注意贷款风险的同时,还应注重偿付能力,并注重政策的连续性,讲究信用。

    1979年3月,邓小平在阐述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时指出: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坚持下去的,我们将会一步一步地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现在国际上一是担心我们引进技术、资金的偿付能力问题,二是担心我们政策的连续性问题。关于偿付能力问题,这个问题好办。我们政策的连续性是没有问题的。政策是否有连续性,关键是看它对不对。如果这个政策对,符合国家的利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就欢迎,谁也变不了;如果这个政策本身不好,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就没有连续的必要。此外,我们还要制定同国外交往的一些法律,如投资法,把政策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了,国际上也可以放心一点。

    同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时说:我们欢迎各国的企业家来中国投资,也欢迎各国政府贷款。对每一项贷款,我们都要守信用,要能偿付。1980年9月,邓小平会见法国外贸部部长,在谈到中国经济情况时指出:去年我们有一百七十亿元的赤字,今年还有八十亿元,以后几年要逐步缩小赤字,消灭赤字。对外贸易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欠债太多了也不行。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优惠贷款。有了优惠贷款,我们还应当用得好,就是一方面要用以发展生产,另一方面也要用以提高我们的偿付能力,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个不守信用的国家。1983年1月,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时,邓小平说:建设量力而行,这是我们的方针。宁肯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欠太多的债,借债必须放在有能力偿还的基础上。

    诚信是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的首选良策,诚信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就谈到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信用的关系,他说“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邓小平认为注重经济诚信,经济工作就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邓小平指出:搞党的工作不懂经济不行。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有它自己的规律。

    在《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邓小平再次指出“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所谓鼓实劲,不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空喊口号,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要取得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邓小平还认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并指出: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

    诚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即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真正鼓实劲,不鼓虚劲,还要求我们的干劲是对头的。比如完成的指标是没有水分的指标,产品是合格的对路的产品。不对路的产品,生产那么多干什么?没有原材料,你搞什么?材料不合格,你怎么干?真正鼓干劲,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批判了‘四人帮’那种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主张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我们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也就是说,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

    必须“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抓好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

    强化信用意识,整肃信用秩序,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应依法惩处各种经济犯罪行为。

谈诚信篇10

论文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大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诚信教育意义和诚信失范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关于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议。

诚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该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失范状况表明,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文章作者针对大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分析、诚信教育的意义和诚信失范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措施。

一、诚信问题重要意义的理性探讨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与人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合作的桥梁,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不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什么阶层的人,诚信的人都是社会所称赞的,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份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饰。“诚”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质借以体现的重要方面。

诚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诚信还是一种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完全自律的基础上的,是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认真履行合同的义务和责任来体现的一种需要。作为一种不可量化的价值评判原则,诚信这一层面介于道德之中,是道德体系的基础并溶于道德体系的各个部分;而作为可以具体量化的评判指标——信用体系,诚信表现为共同默认的市场契约。而诚信的失落则是市场规则建立的最大障碍。

二、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外部环境欠缺

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抱诚守真”、“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有关诚信的经典之句,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也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目前从机关单位到企业及一些人的信用,在很多方面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学校教育滞后

一是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学风不正。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再加上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连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学术方向在哪里,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自控,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四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此外,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解决措施

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有很多因素。比如,社会因素,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地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又如家庭原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有的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再如学校原因,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却是个问题。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重提升,失去生活基础;重量化,轻视定性分析;太封闭,没有走向现实生活,缺乏开放性。有的学校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人的德育教育,导致德育功能缺失,市场泛化,德育科学化,以考分取人。

另外,现实社会中的学校本身的诚信也出了问题,德育内容无限提升,忽视基本义务的道德要求,德育手段平平,满足于老师课堂上讲讲。有的学校学术腐败、科研浮躁,老师到处兼职;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虚假行为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学校甚至帮助学生造假。在认识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因素以后,我们才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诚信教育,使诚信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道德教育于价值导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

[2]李政云.诚信教育路在何方.江西教育科研,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