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6 22:26:04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1

1.读准“逮、攥、怦怦、寒颤”等词语的读音,并能正确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分析人物的性格。

3.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沟通,获得有益的启示;体会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分析人物的性格。

2.分析理解插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与父母沟通,珍惜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其步骤:

一、新课导入

升入初中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依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今天,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张之路所写的发生在家里的故事――《羚羊木雕》。

(导入贴近学生心灵,易于引起学生共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程度,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和运用。同时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度,使语文的课前预习更加有实效,对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具有深远意义。)

1.读准生字词

犄角 怦怦 寒颤 树杈 仗义 攥着 发抖 撒谎 脸颊 反悔 无可挽回 自作主张 不可抗拒

2.正确理解和运用

从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或文中任选3个或3个以上的词语组成一段话,或叙述一件事,或描绘一幅画面,或抒写某种情感。(学生预习时完成,课上交流,师生予以点评指导。)

示例1:行走在乡间,可以看到墙壁和地面上布满了形态各异的青苔,好像大自然雕成的工艺品。风儿不知为何叹气,引得绿叶微微发抖。这乡间的风景,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沉醉……

示例2:冬日里,我和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相约来到山坡上玩耍,我来到树下,她自作主张地抖了抖树杈,冰冷的雪花落到我的脸颊上,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3.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哪些人物?

明确: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黑色硬木雕成的,贵重的羚羊木雕。

事件:查问木雕―赠送木雕―索要木雕―归还木雕。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明确羚羊木雕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人物: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

4.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性格

(按照“查问木雕―索要木雕―归还木雕”这一发展顺序读相关段落,课文17~23段插叙部分不读。)

1.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听后发表看法。

朗读要求:①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②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2.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交流:从文中“ ”看出 (人物)是一个 的人。

妈妈:重财轻义、固执严厉;

爸爸:冷酷、不可抗拒;

奶奶:反衬父母重财轻义,不尊重孩子间的友谊;

“我”:珍惜友情;

万芳:仗义明理。

3.朗读揣摩:通过语气、语调、重读、长短音的调节诠释人物性格。

例如: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四、写作方法探究

1.本文写了发生在哪三个时间的三件事?

明确: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上星期的事。

“我”送万芳羚羊木雕――昨天的事。

爸“我”要回羚羊木雕――今天的事。

2.这三件事是怎么布局的?

明确:先写今天的事,由妈妈的追问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家庭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和昨天送羚羊木雕的事(17~23段),情节紧凑――插叙。

3.分析插叙的作用

交流后明确: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补充交代我与王芳的真挚友情,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使情节跌宕起伏,突出文章中心。

五、体验反思,口语交际

1.文中的这场家庭风波是因为一只羚羊木雕而起,你觉得木雕应不应该送,为什么?

(引导学生清晰流畅地表述观点,说话有理有据。)

2.既然“我”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了,假如你是“我”的父母,你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拿回羚羊木雕,又不伤害“我”和万芳的友谊?

3.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认真分析了课文,知道了文中人物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也阐述了我们自己怎样处理这样的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倾向?倾向于谁不对呢?这样写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倾向于父母不对;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父母亲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总之,一句话,作者是在呼唤真诚,呼唤友情!)

六、延伸积累

关于友谊的古诗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2

一、注重追问的目的性

我认为,追问不应是走马观花,信口开河,而应该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宗旨,无论学生的回答有多么的随意,教师都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围绕本课的教学目的进行追问,把学生引到“正轨”上来,这样课堂才井然有序。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第6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这段文字中你们看到了父亲怎样的背影?(要求用一个词填空)”同学很踊跃,七嘴八舌:沉重的背影,蹒跚的背影,艰难的背影,感动的背影,惜别的背影……接着我进一步追问:“你们从这些背影中读出了什么?”有学生说“读出了父亲替我买橘子很艰难。”我又问:“‘我’当时也不小了,父亲为什么不让‘我’自己去买,非得自己亲自艰难地去买?”有的学生说:“父亲不放心‘我’去买。”有的说:“说明父亲很爱‘我’。”然后我及时进行总结:“父亲亲自去给儿子买橘子,说明父亲很爱儿子,父亲对儿子的不放心也正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关心爱护。”接下来,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的问题:“父亲是如此的爱子,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又是如何呢?文中有没有写到这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说:“写了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有的回答:“‘我’看见父亲的背影两次流泪。”我抓住时机追问:“‘我’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爱。”最后我及时总结:“本段通过对背影的着重刻画表现了父子间的挚爱真情。”

这样,通过一步步的追问,启发诱导,从而让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了文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注重追问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追问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碰撞起情感的火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感受到一种人性之美。

例如在教学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师:“谁来回答文章最后一句话的问题:‘这能全怪我吗?’”生:“不能全怪‘我’,也怪父母。”师:“为什么怪父母呢?”生:“父母逼‘我’去要回羚羊木雕,使‘我’伤害了朋友,也与父母发生了矛盾,我觉得父母伤害了‘我’的感情。”师:“你们觉得应当怎样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呢?”生1:“如果父母送羚羊木雕给‘我’时讲明了它的珍贵,‘我’也不会把它送人。”生2:“如果‘我’把羚羊木雕送人前与父母商量一下,尊重他们的意见,也不会发生此类事情。”师:“是啊,如果‘我’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做了,就既不会伤害朋友,也不会与父母闹矛盾。”师追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如果是现在,你会怎样做?”生:“有一次,弟弟不小心摔坏了家里一个很别致的花瓶,父母回家时,弟弟那时刚好出去玩了,他们发现了摔坏的花瓶也不问明原因就打了我一顿。后来弟弟告诉了父母真相,父母觉得错打了我。如果是现在,我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父母,他们肯定会理解我,也会谅解弟弟的,我也就不会挨打了。”师:“我们平时应多与别人沟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就会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只有学会沟通,懂得理解,懂得尊重,友谊之花才会常开,真情之树才会常青。”

三、注重追问的工具性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堂上的追问也要体现其工具性,对实际生活也要有指导意义。

例如上雨果的《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最后一个环节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学了这篇课文激起了你哪些情感?”生1:“对侵略者的憎恨。”生2:“对雨果的敬佩。”生3:“对圆明园的热爱,为中国人民的智慧而自豪。”生4:“为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毁灭感到痛心、惋惜。”师追问:“那么,你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热爱祖国,使祖国不再受?”生1:“我们要记住这个历史教训,发愤图强,不要让历史上的这一幕在中国的大地上重演。”生2:“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生3:……

一个追问把学生从对文本的理解转向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促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3

与文本相关的资源很多,这里主要谈的是如何利用助学资料进行有效阅读。所谓的助学资料,就是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的相关资料。利用助学资料在穿插、铺垫、映衬、对比和拓展中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阅读,最终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助学资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 导入式助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曾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的分散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由此可见,好的导语,就如同在学生、教师及课本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这三者之间的交流将更加通畅。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相关的资料,引学生入胜,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本人在教授记叙文写作《曲径通幽 尺水兴波》时,引用了唐伯虎的一首祝寿诗,并以投影的方式一句一句展示出来:“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学生很快就懂得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即写记叙时如果平铺直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一眼望到尽头,读来一点意思都没有;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引人入睡”的状况化为“引人入胜”的境界。

二、 背景式助学资料,解读文本的前提

从产生年代来讲,文章都会有时代的烙印,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语文教学时,要善于“知人论世”,联系作家写作的背景和写作动机,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特别是那些因时为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情感的文章,更应如此。

背景式助学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理解人物、情节和内容有帮助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背景式助学资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乃至对某些重点句、疑难句的理解,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背景式助学资料对语文教学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如果教师都能合理地、有效地开发它,运用它,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如余映潮老师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了四则背景式资料:1.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的经历;3.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四篇绝世妙文,本文就是其中之一;4. 梁衡对本文评价――精品。余老师用背景式助学资料,介绍了作者,交代了背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谓匠心独运,一石三鸟。教师在纷繁的学术资料中,精心选择了这四则,并辅之以精练的解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更为赏析课了一个铺垫。

三、 拓展式助学资料,突破教学的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课程意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对教材内容适当地加以拓展与延伸,是教师必备素质,也是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拓展式助学资料是为了达到扩展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拓展先要立足文本,要注重拓展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在文本的拓展中,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在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了诸多对文本拓展的环节,以便引领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遨游知识海洋,感受情感世界,碰撞思维火花。

如王君老师在教授《敬畏自然》一课中,体察到初二的学生对于课文所涉及的生态伦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定然存在相当的“知识贫困”,学生们需要相关知识援助,因此,她补充了拓展式助学资料:有“上世纪关于征服自然的名言”“展示和课文相悖的观点材料――周国平的顺应自然和何祚庥的征服自然”“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名句”等等,不仅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突破教学的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拓展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拓展。文本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

四、 原文式助学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在入选中学课本之前,编者往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这些文章进行改动、删减,这是教材编写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缩水”目的是更适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但有时编者的思想达不到作者的思想高度,这是由编者和作者所面对的不同对象决定的,所以,有时原作原汁原味的文字往往能给学生更丰富的营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原文当作助学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也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探索性思考。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入选九年制新人教版时做了较大的改动、删减,它的原文叫做《反悔》。入选后不仅文章标题改了,而且还删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文中“妈妈”的语气也变犀利了,接受羚羊木雕礼物的“万方”也改成了“万芳”,文章的结尾也重新做了处理。应该说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份很好的助学资料。如果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先让学生找出文本的差异,然后让学生来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原文的题目是用“反悔”好,还是用“羚羊木雕”好,为什么呢?让学生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得出改后的题目较好,以“羚羊木雕”为题比较含蓄,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不仅写出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还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比较阅读虽然不是一个非常新的教学方法,但也算得上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到“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点。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上若能把握好拓展这一环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有针对性和突破性的。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拓展式教学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创新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作出思想积极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进行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 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夏天也是好天气》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来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用“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的句式来发言。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可以买冰棍吃、可以去游泳、可以享受空调”等等的好处来。这样学生对夏天的认识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又如《我的老师》一课,在学生理解了发生在“我”和老师之间的七件事后请学生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师生关系也来谈一谈自身和老师之间的感人事例。这样就从课文中的师生情走出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师生情,从而实现了拓展。再如《看云识天气》这一课例,执教者就通过这样的提问来进行拓展:“同学们,我们除了通过看云来认识天气之外,在自然界中,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认识天气呢?”那么学生就会从自然界中积极去寻求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在教学时可设计让学生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追查说真话的人的情形;

《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里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如菲利普夫妇一家在船上遇见的不是穷困潦倒的于勒,而是一个百万富翁,一个真正发了财的于勒叔叔,那结局又该是怎么样呢?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或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形,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作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来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经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两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再如《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也可以就陈元方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这一点来进行辩论。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有位教师在进行《变色龙》一课的公开课教学时,就向学生提问:“用‘变色龙’为题,好在哪里?”

学生很快答出,教师再问:

“如果改用人名来作题目,并且在人名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那么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合适呢?”

学生纷纷回答:“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小说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运用。

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得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们听。

这样的字词教学,属于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融入;法制教育

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以及个人的安危。尤其是现在农村有相当部分孩子家长外出务工,丢下孩子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作监护人,而爷爷奶奶根本无法看管孙子,孙子就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走入歧途等等。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一个大胆而富于创意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因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又可以体现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性,能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对我们实际生活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

1在语文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班级里也会举行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还可以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

如《变色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孔乙己》一文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丁举人对待孔乙己的方式合法吗?如果把他的行为放到当今社会,他犯了什么罪?将受到怎样的惩处?”;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的母亲被五叔恶语中伤后,气得大哭,然后选择当面质问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你能为她指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吗?

看着大家心悦诚服的笑脸,我又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种品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的远大目标,我们就一定要立志高远,意志坚强,战胜自身的懒惰享受之心,抗拒身边的种种诱惑,忠实于自己的追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成就辉煌的人生!”

“珍惜青春,远离网吧” 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最为重要。

2作文教学融入法制教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作文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和公德教育,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回眸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和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利用媒体《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在课文教学中插入“法”

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在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我”的朋友万芳,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想办法,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倪文锦著《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社7月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6

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新宁广场,2000年10月落成,2001年5月对外开放,是青海省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馆藏文物有中国古代的石器、骨器、陶器、铜器,藏传佛教艺术品及少数民族文物等,反映了青海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西南约25公里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创建。因先有塔,后建成寺,故名“塔尔寺”。后经历代扩建修缮形成当今规模。该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地,因此为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在我国和东南亚均享有盛名。寺院主要建筑有大、小金瓦寺,大经堂,如意宝塔等。寺内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学术专著。壁画、堆绣、酥油花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每年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期间最隆重的佛事活动是“跳神”、“晒大佛”和大型酥油花展。从西宁火车站乘汽车20分钟即可到达。

日月山

日月山位于湟源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支脉,长90公里,海拔最高为4877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为青海湖东部的天然水坝。日月山山峦起伏,峰岭高耸,兀峰白雪皑皑。低处则红土覆盖,红岩垒垒,所以唐朝时叫赤岭。日月山闻名遐迩的原因有三:一是文成公主进藏成亲的美好动人传说,给日月山增添了神话色彩;二是日月山是农业区和牧业区、季风和非季风、外流河湖区和内流河湖区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的最西边缘,登山远眺,东西两侧的地理景观截然不同;三是日月山历来是由内地去青海西部和的通道咽喉,唐时为唐蕃的分界岭,是唐蕃通道上的重要边防关隘和贸易集市,也是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桥梁。从西宁火车站乘汽车有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也可在湟源车站下火车,乘汽车前往。

昆仑山

耸立在格尔木市南面,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口属多年冻土区荒漠地貌,地质系古代强烈侵蚀的复杂变质岩所构成,间有第三纪沉积物构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谷地生长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冻土荒漠野生植物。登临山口,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距格尔木约160公里,在海拔4767米处立有昆仑山纪念石碑,是青海省通往的必经之地。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过了昆仑山口就进入了可可西里部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透过火车车窗就能看到线路旁的山口石碑。

昆仑神泉位于青藏铁路纳赤台站,离格尔木90公里。纳赤台藏语意为“放佛像的地方”,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运送佛像的工匠走到这里时口渴难忍,发现神泉后,放下佛像,痛饮泉水,因此该地得名纳赤台。神泉与青藏铁路隔雪水河相望,被誉为“昆仑第一泉”,是昆仑山最大的不冻泉,终年不息。

玉虚峰和玉珠峰

位于昆仑山口东面。玉珠峰是昆仑山东段的最高峰,海拔6178米,位于山口东十多公里处。玉虚峰与玉珠峰遥遥相对,海拔5980米。两座山峰都终年积雪,银装素裹,是旅游者神往之地,也是初学登山者的理想训练基地。玉虚峰现已开辟为旅游区,青藏铁路在此建有玉珠峰车站。

三江源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形划分为高山、丘陵、盆地三个阶梯,因黄河、长江、澜沧江在此发源而得名。源区最低海拔3335米,最高海拔6564米。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的鄂凌湖、扎凌湖湿地被联合国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三江源严酷的高寒环境,构成了独特的生命繁衍区,许多生物至此已达到边缘分布和极限分布,成为珍贵的物种资源和高原基因库。源区内有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3种。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美丽的少女”。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整个保护区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因而保留了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区内有植物种84种,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新生女娄菜、唐古拉翠雀、线叶柏蕾荠等。区内有青藏高原特有动物种1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雪豹、金雕、黑颈鹤等。青藏铁路在此是“以桥代路”的方式通过该区,并为动物迁徙提供了通道。

藏羚羊属牛科、藏羚属,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新疆三省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公斤,形体灵巧,四肢强健。因其绒毛是制造利润巨大的“沙图什”(一种高档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所以屡遭盗猎者的疯狂捕杀。目前,我国政府采取了严厉的反盗猎措施,使得藏羚羊的生存数量逐步回升。

沱沱河

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姜古迪如冰川。万里长江就从这里被孕育出来。沱沱河全长370公里,海拔4600多米,河道宽阔,但因河水含盐碱而不能饮用。青藏铁路在此架设沱沱河大桥,是长江上第一铁路桥。在沱沱河火车站下车后步行10分钟可到河边。

五道梁

海拔4600米,被称为青藏线上的“鬼门关”。这里地势呈凹陷状,空气流通不畅,含氧量仅有平原含氧量的40%,加之高海拔,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从昆仑山口到此是藏羚羊最大的活动区域和迁徙通道,12月份,藏羚羊在此,5、6月迁移到可可西里产羔,8月份在从这里散布到整个高原上生活。

风火山口

离五道梁不远便是风火山口,海拔4905米,上铺上经幡和风马旗在大风中招展。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是整个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鸟岛

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北部,面积约0.8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适宜鸟类繁衍生息,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聚此度夏,主要有斑头雁、天鹅、鱼鸥、鸬鹚等20余种,是我国鸟类的宝库,也是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在青藏铁路刚察站下车去鸟岛最近,每年5、6月份是观鸟的最佳季节。

青海湖

青海湖距西宁市100多公里。古称西海,北魏时更名为“青海”,藏语称“错温布”,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表示蓝色和青色的湖泊之意。湖面海拔3194米,面积为434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湖中有著名的鸟岛、海心山、沙岛等。坐火车在青藏铁路哈尔盖站、刚察站下车后乘汽车到达。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 预设;生成;语文教学

余文森教授说过:“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师要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让生成与预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预设与生成的内涵

1.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课前预设非常重要,教师的预设应当包括预设教材、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方法、预设教学流程、预设“突发事件”、预设教学效果等。

2.生成

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得以实施的保障。生成,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做出的反应,是学生的学习反馈。教学生成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于教学的影响往往也好坏参半。为了让预设顺利完成,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整个课堂能真正使学生获益,需要教师随机应变的调控能力,要凭借教育智慧巧妙应对教学中的“生成”。

二、关于预设和生成的两种常见教学误区

1.重预设轻生成

陷入这种误区的教师往往认为只要在课前备好课,在课堂中就会游刃有余,认为所有问题都在课前就已经设置好,学生的回答都要按教师的意愿回答,如果有学生的回答有所背离,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把方向引向自己所预定的地方。总之,不达预设决不罢休。就如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很多教师只用多媒体,不用黑板板书,所有的知识都用多媒体展示,哪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没有对上号,教师的鼠标就不敢往下一步点,就觉得没达到应有的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七年级语文《金色花》一文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问题:“听完课文后,你听到了课文中一个 的妈妈和一个 的孩子。”教师预设的答案是:慈爱善良、喜爱孩子的妈妈和一个活泼可爱、热爱母亲的孩子。学生们的答案很多,对于妈妈,他们说是慈祥的、温柔的、勤劳的、疼爱孩子的,可就是没说到善良。教师着急了,就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说到善良,因此耽误了比较多的时间,其实“善良”这个词学生没说到不要紧,可就是课件中早已预设,不提不行了。

2.重生成轻预设

当前,在教师队伍当中,“不要备课”的呼声很大,他们认为只要教师的基本功扎实,随机应变的能力强,备不备课都无所谓。教师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就是一堂热闹的课,也是一堂成功的课。然而这样重生成轻预设,就会导致教学失去章法,脱离教学计划,造成零乱不可控的局面。

三、预设下的多样生成应对

预设是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尤其是语文教学,既有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又有思想内涵的多样性,更有理解体会的开放性,要想高效有序地完成语文课堂教学,加强教学预设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预设一般来说就是指教师的备课环节,包括撰写教案、选择教法以及现在常见的制作教学课件等。当然,教学预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吃透,以及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安排。相对而言,教学预设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教学生成尽管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但同时更多的是多变性与多样性。所以,在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同等重要性的基础上,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预设条件下对多样生成的巧妙应对。

1.文本理解的生成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众多文本有很多是特定环境中的产物,它们都有着各自时代的特定含义,这就需要学生对那个特定时代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可有些时代背景是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所以他们对这些文本主旨的理解就会有所偏差,教师硬要把这些观念塞给他们,学生就会产生异议,会议论纷纷,甚至会把好好的一个课堂开成一个辩论会,变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巧妙应对文本理解的生成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风筝》时,笔者问:“文中的小兄弟在风筝被哥哥粗暴地毁坏的时候,他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让学生了解在封建社会的压制下“小兄弟”是麻木不仁的,是不懂得反抗的,以此来让学生理解封建制度的黑暗。当有学生这样答道时,笔者正要表扬,下面却有几位同学小声地说:“我觉得这个弟弟是懂事的,是体谅他哥哥的,他也知道他的哥哥是为自己好,所以他就不反抗。”笔者当时心里一惊,随即表扬那几位学生道:“你们真是懂事的孩子,懂得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虽然别人对你不怎么样,真棒!”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要求所有的学生对一个问题都是同一个答案,那是不可能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理解、想法,教师不应该遏制他们的想法,而应该充分挖掘他们想法中的亮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有时候,教师与学生用不同的生活经历去理解文本意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从彼此的理解中的到启发,丰富对文本的理解。

2.学生需求的“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师生共同筛选出比较重要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研读的重点。如果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教师要急学生所急,应学生所需,教学中做适时的调整。

3.教学流程的“生成”

一位教师一节课的教学就像一列火车,从早已铺设好的火车轨道上平衡前进,这个火车轨道就是早已预设好的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中如遇到一些“节外生枝”,教师就应该引导“火车”驶向岔道口进行分流,改变线路,说不定会更快到达目的地。例如教学中常见的关于教学重难点的安排,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先引导学生将教学重点吃透,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教学难点进行攻坚。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反应来调整,先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更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突发事件”的“生成”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8

一、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倒叙和插叙增强记叙文情节的曲折性。“倒叙法”的妙处就好比电影中侦破案件一样,先是出现事件的结局,然后层层剥笋,揭示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因为“原因”往往是读者最感兴趣的,能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而案件又不是一下子就能侦破的,所以倒叙能凸显记叙文的故事性,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我与父亲不相见以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然后再细细地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发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而“插叙法”的好处在于:暂时中断记叙线索,起到了缓冲情感的作用,而且对前文某一环节内容做补充说明,还可能对下文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就采用了插叙的写法,在爸爸妈迫自己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时,却宕开一笔插叙体育课时万芳与我换裤子的小事,体现出我和万芳的友谊,把情感再次推向高潮,紧接着写送这个礼物的原因,如今父母让自己要回已送出去的礼物,我该怎么办?人物的情感转入另一种境界。这样,插叙既起到了抒感的调和剂作用,又为下文行文起到了铺垫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插叙时,插叙内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臃肿庞大,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引导学生以课文为范文,巧用记叙顺序能增强记叙文情节的曲折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二、叙事记人,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文章陡然一转,就会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白杨礼赞》中,用黄土高原的美景来衬托白杨树的挺拔傲立,在人们的赞叹――恹恹欲睡――惊奇的情绪变化中引出了白杨树,用了先扬后抑再扬的手法突出白杨树的形象,第七段中又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白杨树“伟丈夫”的品格。通过这一“扬”一“抑”,巧妙地制造出文章的波澜,激发读者的审美效果。学生在写《这样做,挺美》的作文时,借鉴了《白杨礼赞》的写法,就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要引导学生学会巧设悬念,避免平铺直叙。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巧设悬念,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一一解开,这样的写作方法可避免文章平铺直叙,造成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悬念的提出应该是推动情节的主要环节,不能与中心无关;悬念的设置要自然,新奇,又要达到生活的真实。恰当地使用悬念,可使情节发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如《驿路梨花》这篇文章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悬念层叠。当深山月夜“我们”正焦急的时候,发现了小木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房门紧锁,可门上用碳字写着“请进”二字,让人感到好不神秘。这是谁的房子?这是第一个悬念。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时,老人说他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房子是叔叔盖的。”为什么要盖房子呢?全文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扑朔迷离。学习这篇课文悬念的设置后,我设计了《过独木桥》这道题目,让学生设想一下怎样渡过这独木桥,要求学生要设置障碍,给人物增添麻烦。学生设想了过桥时的外部环境,桥高、水急、路滑、风吹雨打。有的学生在此基础再为主人公增添麻烦:由于雨雾弥漫,无法见桥身,一步踏空,差点摔下桥去,多亏抱住独木,才免遭粉身碎骨之危,继续前行,一阵大风刮来,我一个趔趄,再次差点摔下桥去,只好将整个身子匍匐在桥上,冒着狂风暴雨向前爬行……学生的兴趣很高,设了许多悬念。通过《过独木桥》的情节设计,学生基本掌握了怎样设置悬念的技巧,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了。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改变着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如何改变传统的以听讲与接受,记忆与模仿、书本知识与间接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环节,无疑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突破口,争取把学生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收集、处理、创造知识的能人确实已迫在眉睫。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 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入手,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

1.1 把握好讲读篇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实验教材”,选编者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并非篇篇皆上品,面对广大师生的不同口味,教学篇目只能成为一定范围的参考目录。我们可以采取自主灵活的办法.由学生自由取舍,老师根据学生的喜好与意愿教读,做到去粗取精(文字美);去难取简(内容易);去远取近(年代近),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都是谈论“人生与理想”这个主题,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偏小,对理想、对人生大问题的理解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我们重点教读第一单元的课文时,只联系学生自己的体会谈认识,让理想之花悄悄开放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第二单元的《理想》、《我的信念》两篇文章则作略读处理。关于理想的大问题会随着以后的人生教育不断灌输。同样是文言文,《山市》就较《〈论语〉十则》、《〈世说新语〉两则》难度大,信息量繁杂,我们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弱化前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探讨课文中,课堂气氛热烈,情绪高涨,效果显著。

1.2 还课堂时间给学生,改变课堂由老师一人唱戏的局面。实施点拨、辅导、落实,使知识在学生主动求索中完成,具体时间大约在15-30分钟之间。例如,第四单元《看云识天气》、第五单元《羚羊木雕》只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教学的时间基本在学生们手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志,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生们的辩证思维。

1.3 学会倾听,尊重不同同学的不同信息。对有疑义的理解要鼓励并真诚地探讨,不要一棍子打死。倾听实际上是平等对待学生;是在潜意识鼓励学生;倾听更能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把倾听学生当作一门教学艺术,就会让学生智慧之花满堂开放。

2 从授课方式入手,加强师生互动关系,保持动态的良流

2.1 变常规教学自读、讲读课为讨论课、辩论课,组成师与生、生与生双方的对垒,进行研讨性学习,讨论的问题根据课型的不同而设置。大胆开放课堂阵地,变化教学方式,不要把自己只当老师,而是当做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平等伙伴。

2.2 常规教材中辅以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中借助校院网络教室的方便快捷的优势资源,尽量把常规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把枯燥的课堂变为生动活泼的乐园。加宽加深知识范畴,极大地丰富教学信息。

2.3 社会实践课的展开,也极大丰富教学的多样性,具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精神。如周末收集资料、与父母讨论《羚羊木雕》中的该送与不该送,该还与不还;如何处理得当等问题;学-生看秋景后的作文,有城市美景;有效外秋色;有故乡秋天的回忆。篇篇精彩,段段传情。实践出激情,文章自然充实有趣。

3 从作文训练手段、方式入手,使知识落实并升华,真正成为一种技能――识辨生活,介入社会,并能获取知识的技能

3.1 变死读课本为活用课本:延伸课外知识。这样使阅读面大大拓宽;使阅读层加深;使知识点变杂(纵横交错);使学生心智得到进一步陶冶。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除了教科书外,还应更多地接触大量的课外报刊、杂志、文学名著以及实践类型的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班级自己可以办起“阅读角”,提出“每人捐出一本书,我就拥有60本书”的口号,同学们相互交流读书心得,老师组织图书评比活动,极大凋动学生读书热情。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阅读课;有效;提问设计;策略

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基础课程,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心灵,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支持者转变,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张扬,学生在各种课堂情景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其中课堂的有效提问是阅读教学的强有力保障,也是目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首先,阅读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它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话可答、有话想说。如果提问只针对少数学生,那么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是停滞状态;其次,阅读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矛盾困惑点所提的问题,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再次,阅读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一定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所提的问题,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一定是有可探性、反思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它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挑战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思维。

所谓阅读课的有效提问,是指教师遵循阅读课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提问中以尽量少的时间投入,取得可能多的效果。具体地说包括三种含义:(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结果考查来衡量;(2)有效益:教学效率=教学产生(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3)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它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但由于教师缺乏对有效提问的本质理解,只是表面形式化的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没有真正做到有效提问。我们应该在提问设计上采用多种策略,有效提问,力求达到最佳效益。

一、针对阅读教材设计问题

教学思想是架设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教学思想,因而解读教材时必须对教材本身有明确的理解,即读懂教材在讲什么,有何教学要求,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问题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更是一个决策者和创造者。设计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对有效教料信息与相关教材知识的摄取、分析、删选和整合的能力。如,教学《丑小鸭》时,如何让学生在这么长的文章中删选有效信息达到教学目标呢?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歧视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以上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复述课文,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特点。这些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让学生从这么多的信息中选取有效信息,熟悉、了解、掌握课文内容,提高整合能力。

二、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各种教学活动设计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也应如此。每一堂阅读课都有教学目标,如果问点选择不准,没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矛盾困惑点和知识的关联点上设问,提问随心所欲,课堂看似热闹,实则无效。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到课文结尾,如果教师提问:“孔乙己死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切合课文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暗示孔乙己已死的描写,同时还可以从深层次上挖掘孔乙己的死因。如果问题设计成:“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着眼于孔乙己的死法,从课文看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倘若因学生的答案各异就此展开讨论,那就是将注意力分散到无意义的事情罢了,就《孔乙己》而言,鲁迅先生要揭示的并非孔乙己死的方式,而是他死的原因,不管怎样死,都改变不了封建的科举制度把孔乙己毒害至死这一性质,离开这一点去设置另外的问题,与教学目的相脱节,脱离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文章的这一难点,也是重点,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肯定不到位。科学地确定问题指向,也就是把握了整堂课的教学方向,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显现。

三、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问题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来进行,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脱离学生实际而设计问题,使学生无法参与,达不到教学目的,纯理论化或大而空,致使学生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理参与课堂教学,影响实效。如教学《羚羊木雕》时,若把问题设计成:(1)《羚羊木雕》一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我”与父母的分歧点在哪里?(3)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4)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件事更妥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很高。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文章讲了送木雕要回木雕的事,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怎么来看待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文中的插叙有什么作用?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缺乏指向性,同时对该题的研究也无意义,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讨论此问题成了无用功,课堂内学生思绪茫然,学而无所得。其实,这篇课文与学生的实际很接近,不少学生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事,学生肯定有不少话要说,由于问题的设计出现了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所以问题的设计要针对课本重难点、困惑处及学生知识结构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问题

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合作、讨论、探究活动成为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一些合作、讨论、探究的问题。课堂设问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媒体形式,设计一些具有悬念、结果不同、答案不一的问题,使学生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催生“思维风暴”,迸发创新火花,这符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如在教学《斑羚飞渡》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如何才能避免文中所写到的悲剧发生?(2)人与自然界其他动物该如何相处?(3)人怎样才能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学生一定会讨论得兴致勃勃,思绪万千,各种看法会随之而来,课堂气氛更显得活跃,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问题设计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显现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五、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各学年段对学生掌握问题的难易度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智力特征,设计问题尤为重要。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余地,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过于深奥,让学生难以琢磨,无从下手,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白兔和月亮》,只要设计问题:(1)白兔得月前后的心理有什么变化?(2)哪些句子体现出来?(3)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再深入一步,你是怎么得出寓意的?这样的问题既有内容学习,又有方法探究,从难易度上看亦与七年级学生的智力相符,如果再一味提问寓言的相关知识和对寓言的鉴赏,那么学生就很难下手,即使教师最后自己讲了,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也没多大价值,不如顺其自然,到级水到渠成,效果会更好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难易把握成为一堂课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的关键。

六、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

初中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提问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一是为不同类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如在上完了课文《黄河颂》以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这样ABC三类问题。A类:目前黄河主要面临着哪些问题?B类:你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C类:请你设计一则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让学生自由选择,各有所获:选择A类的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选择B类的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选择C类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是为学生设计阶梯状的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如教学《珍珠鸟》,理解文章的主旨“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读课文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2)鸟儿对我有什么反应?(3)我与鸟儿的相处得到了什么感受?前两问作铺垫,问题的设计有梯度,从而使学生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问设计的梯度,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完整构建,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七、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反思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