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和两个学长十篇

时间:2023-04-10 20:55:54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1

过了几天他们又来跟我说,副校长的孩子成绩不怎么好,有一次社会科学课上,要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找出指定的地点,他们不太会,就照了答案写了,结果老师批改下来答案大部分是错的。又过了几天,这俩孩子又跟我汇报这个副校长的孩子了,他们说这个副校长的孩子厉害得不得了,两个老师才把他抬出去呢!我很诧异,出了什么事了吗?他们说副校长的孩子很调皮,钻到桌子底下,不肯听课。老师让他出来,他偏不,于是老师就把他的桌子抬起来,搬开,请他到校长办公室,可是他不肯。

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这个副校长了。他是专门负责处理学生事务的,其中有一项就是管理那些行为表现不当的学生。在校长室的对门有一个小会议室,里面有两三张桌子,几把椅子。通常这个小会议室是空的,但有时也会看到有一两个学生在里面。在里面的学生通常面露愁容,一副尴尬的样子。问了校长才知道,这间小会议室,是专门给不尊重师长,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反省的地方。这些孩子先会被请到副校长室谈话,然后到这个小会议室来反思。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校长曾让我在里面办公过,使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会议室的墙上张贴着一些宣传画和手写的提示,提示上面写着,让你冷静下来的几种方法:

1.深呼吸;2.数到10;3.从那人身边走开;4.找人倾诉;5.想一想解决方法;6.先不想这件事;7.出去散步……

这样的学生在校长室都有备忘录,副校长每次到各个班巡视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这些孩了的表现,并跟他们谈话。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吧,那个副校长的孩子其实是他们班的特殊生照样不能“例外”。

加拿大学校里使用电脑有严格的限定:学生只能使用电脑房的电脑,只有教师可以使用班级里的电脑,不管是谁都必须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否则无法开机。某天我路过校长室,有两个学生居然在校长室里玩电脑,嘻嘻哈哈的,我很诧异。第二天路过校长室的时候,又看见了那两个学生在玩电脑。校长坐在他的办公室桌前处理公务,一点儿也不在意。在校长对面的小会议室里,也有两个学生,看外貌年龄还不大,四五年级的样子,他们一人一台笔记本电脑,还联上了网。那两个特殊生怎么可以这么大胆的玩电脑呢,而且还没有老师在?带着疑问,午餐休息时我找到了校长。

校长听了,笑着给了我答复。原来这些学生在剪辑一段影片,那是两周后要在全校播放用的,是学校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主要用来展现全校师生的活力和创意。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2

*年4月24日,县教育局召开中心学校校长、初中学校校长、中心完全小学校长会,校长会由纪检组长李美桥同志主持。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巩固“两基”成果,再创巴东教育辉煌。县教育局局长郑远宏同志首先通报了国家督学靳伟才对巴东“两基”验收的情况。靳伟才高度评价了巴东义务教育,主要是有4个亮点。第一个亮点:领导重视,首先提出了“四个优先,四个突破,五个协调发展,六个到位”。其次是落实责任,合力攻坚,全面实施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巴东这么一个困难的地方,如果不是举全县之力来攻“两基”之坚,难以想象能够取得骄人成绩;其次是在率先垂范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去年教师节期间,县政府拿出40万元奖励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各乡镇也相继拿出资金奖励优秀校长和教师,都是非常感人的,我认为巴东县确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第二个亮点: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48万人的县,财政收入一亿七千万元,教育经费支出一亿二千万元,教师工资07年7月1日前,人平是1.3万元。07年7月1日后人平是1.6万元,保障了教师工资发放,学生的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危房改造通常所说的“三保”是作出了切实的努力。第三个亮点:法律亮点得到体现,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四个亮点在巴东县都是有不同程度实现,也就是说法律的亮点变成了巴东县教育创新的亮点,一个就是关于保障机制。新的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实施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保障机制。顺便说一句,“人民教育人民办”应当改成“义务教育政府办”,不能说“人民教育都由政府办”,那么高中教育都由政府办,现在还不行,与义务教育还是有些区别,只有义务教育才能由政府买单,这个办学主体在表述的时候要准确一些。巴东县在贯彻新机制方面该保的就保,尤其是你们县里成立了教育经费保障中心,实现了“校财县管”,这个应该是你们巴东县的东西,这个法律的亮点变成了巴东的实践亮点;完善义务教育新的管理体制是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又一亮点,在巴东实现了义务教育新的管理体制的运行,就是大家知道中国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实行的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就是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后来表述成“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法》仍然把它讲成“在国务院领导下,省级发挥统筹管理作用”,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是“以县为主”,那么我们恩施州和巴东县在贯彻这个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做的非常坚决,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再一个是我看你们巴东县在化解“普九”债务方面,这是充分体现了我们在贯彻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在省级统筹的前提之下来“以县为主”,县政府切实担负起了化解“普九”债务的责任,我看你们这个的表述说的还是非常清楚的,六千多万的债务,其中四千多万是校舍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的钱,我估计其它征地办手续等所需的钱是不是也是这一类解决的;那么另外一点,政府每年拿出资金偿还债务,已经拿出二千多万,这个对我们这么一个县,它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充分体现我们的党政领导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均衡发展新的《义务教育法》亮点,均衡发展是和教育公平紧紧相连的,当然是他大家都做的,如救助贫困群体、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等,这些方面我们可以高度关注,而且我在材料里看到你们有一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我们想今天或明天下去时,最好能实地看一看,这个托管中心是怎样运作的?不管怎样,我们已经关注这件事,有这个机构,我觉得这个步伐还是挺快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新的《义务教育法》亮点,可以说它是把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由原来的方针政策具体化为法律领域里面的法律规定。那么这个问题除了大家都做的之外,我对巴东县两点很感兴趣,第一是你们校园文化建设实实在在。有人说“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管理,一流学校靠文化”,你们关注校园文化,表明了我们对校长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以及教育质量的管理搞得好。再一方面我对你们“科研兴教”、“科研兴校”非常感兴趣,这么一个偏远的山区承担了140多项中央、省、州的教育科研课题,结题了50项,有好多的实验从课题的题目来看,这个立项的方向和承担的内容既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有些比较前沿性的问题,那么反映出巴东县关注教育质量、关注教师队伍的层次是很高的。第四个亮点:巴东教育实现了三个和谐:一是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和谐,高中教育从二、三千人过渡到现在的一万一,速度上去了,质量也上去了,06年考取上清华、北大7人是不容易的。二是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和谐,巴东少数民族的比例为43.4%,民族学生的比例略高于人口的自然比例,说明总体上民族教育与汉族教育是和谐的;三是各类教育大致是和谐的。小学生三万三,初中生一万九,高中生一万一,高中在其它地方的“瓶颈”问题在你们这个地方得到初步的缓解。高中阶段与初中学生是一致的,高中的发展代表一个县的最高水平,对一个县的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带动和拉动作用,对义务教育的出口作用还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县教育局各位领导分别就“两基”验收后,如何巩固“两基”成果作了重要讲话,郑局长强调:全县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要体现先进性,二是要有一种理念作指导,这个理念要体现科学性,三是要有一种扎实的作风,这种作风要体现时效性,四是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这种毅力要体现恒心,同时要求各个学校要把各种检查当作事业发展的动力,因为在这种高压态式下,分配给每位教职工的任务都是一种政治任务,从而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每次迎检所达到的水平,应该是新的工作的一个起点,保持这种水平,就会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养成教育的目标就能达到,同时要时时创新,要把创新的工作思路落到人,在创新的理念上,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办自己的特色学校,要有时间观念,任何事情只能提前,要有前瞻性,要有战略眼光,要发现过去的亮点,同时要创建新的亮点。各个学校要树立把一切事情办好了请领导来看,不能让领导来了,指出了问题才去整改,要做到随时保证能迎接领导的检查,且保证每次领导的检查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必须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文化设施,文化氛围和文化精神,校园文化设施是指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即设备、载体、软件设备,规范的制度,档案资料;文化氛围是指文化墙、专栏、厨窗等;文化精神,是指教育文化、管理文化,教师、学生间的相互管理,教育教学的教研科研文化,行为文化,正确的舆论文化。支撑学校事业发展的是校园文化精神。谭兴建副局长强调,国检验收结束,冷静思考,我们的工作还是在为迎检而做,我们必须把现在达到的水平作为一个起点,要保持,要趁势而上,要巩固已有的成果,一所学校的管理,没有一位好校长是不行的,光靠校长也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责任分解,责任到人,常抓不懈,要强化师德教育,教师必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要以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取信于民,要常抓学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坚决杜绝学校发生安全事故,特别不要出安全责任事故,要创新工作,要展现亮点,不做表面文章。把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贾武治副局长强调,国检结束,必须强化学校管理,要做学校管理的大文章,学校管理一定要制度化,经常化,管理要务求实效,要把现在的创建水平,作为新的工作起点,真正把学校管理搞上去,校园、校舍、校产的管理随着国有资产的清理,一定要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水平,国家项目,州、县实事一定要保质保量地抓好。陈发剑副县长局长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最起码要做到,一个不能少,一分不能收,一个不能掉,今年的小学六年级学生整体移交到初中时,必须认真核对好学生名册,真正弄清一个不能少的含义,认真抓好普及程度的巩固,确保普及程度不滑坡,真正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确保良好的校容校貌,要把抓校容校貌的工作当作自己洗脸一样;其三要把校园文化精神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要我们的教师争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要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其四要做近期的几项阶段性的工作,一是小学英语课比赛;二是中考工作;三是小升初整体移交的准备工作;四是小学生的乒乓球比赛;五是义务教育监测;六是预订下学期教材、课外作业和本学期暑假作业等。

会议还要求与会的各位校长作了“如何巩固‘两基’成果,再创巴东教育辉煌”的表态发言。

巩固“两基”成果,再创东壤教育辉煌,是摆在我们在东壤口镇工作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学校校长和教师要高度统一思想,提高对巩固“两基”工作成果的认识,是20年“两基”的创建,10年的“两基”攻坚,才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育人环境,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和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也才孕育了“巴东教育现象”,可以说,没有“两基”验收和检查,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教育成果。在10年“两基”攻坚工作中,我们县共接受省2次验收,3次复查,今年终于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核认定。所以我们务必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巩固“两基”成果的工作,再创东壤教育辉煌;二是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明确“两基”工作的内容,在农村的重点是保证普及程度不滑坡,而提高普及程度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百姓致富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亲民、爱民、富民政策的重要体现。因此,全体教职工必须紧紧抓住普及程度这一重点内容,凡应该上学的学生必须返校就读,不能有学生辍学现象,坚决实行村长包村、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个人包组的办法,确保普及程度达标。学生的正常异动情况必须清楚,来去明白,做到人头与表册相符,绝不能弄虚作假;三是要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好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召开的校长会议精神、把巩固“两基”工作成果的责任分解到人,做到责任清楚,人人为巩固“两基”工作成果作贡献;四是坚持抓好校园环境卫生的工作,要把抓校容校貌的工作当作自己每天要给自己洗脸一样来看待,做到天天保持整洁、美观、大方、优美的校园环境,坚决消除卫生死角;五是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教师的备、教、改、辅、考必须与教学进度同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中的核心工作来抓,用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取信于民,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有可能发展和生存,我们的教师才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六是做好档案资料建设,凡2006年底以前的各种档案资料必须分类入柜,各校必须按茶店子的三所学校提供的样板,不走样的把档案整理好,使之准确、可信、美观;特别注意的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各种文件资料和个人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七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训练,让教师与学生都为巩固“两基”工作的成果作贡献,同时要训练教师和学生对人有礼貌、热情回答各级领导检查学校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八是要动员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巩固“两基”工作成果的工作,都为办自己的特色学校作贡献;九是强化学校的安全工作,确保学校不出安全事故,特别不出安全责任事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天气热起来了,剩饭、剩菜必须妥善处理,一定不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东壤的地理位置特殊,交通道路不好,抓学校安全工作一定要加细致,安全工作无小事,一定要确保学校安全;十是我们的学校一定不要出现乱收费的现象,这是一条高压线,这是落实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谁也不能违背,大胆妄为是要受到惩罚的;十一是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热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出现,扎实做好每一项巩固“两基”成果的工作,把我们的学校办成上级满意、自己满意、学生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事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面对东壤教育发展的现实,切实办起富有自己特色学校,是摆在各位校长及全体教职工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我们县内,象白土坡小学的《白花文学社》、罗溪坝中学的《红灯笼文学社》就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校就是只做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应该做的而且是应付的工作,所有的学校都这么做就没有特色,怎样办我们的特色学校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希望各位校长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办自己的特色学校,也希望各位校长和全镇的教职工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把东壤教育办成具有东壤的特色。但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校长要记住郑远宏局长的一段话:“学校的校长,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要体现先进性,二是要有一种理念作指导,这个理念要体现科学性,三是要有一种扎实的作风,这种作风要体现时效性,四是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这种毅力要体现恒心。学校校长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当校长承担着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安全、收费等多种风险,而校长需要以其信心、毅力、人格魅力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来管理学校。因此,我们的学校校长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充满工作激情,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扎实的工作带动人,以公平的理念对待人,以无情的制度、绝情的管理、最终达到有情的服务来管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用创新的思路办好自己的学校,把自己的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同时我们的学校校长一定要给我们的学校教职工讲明白,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持金钥匙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当教师不是一般的工作,一般的人不能当教师,当教师就是不一般,因为教师工作辛苦,国家每年给教师两个月的假期休息,因为教师待遇低,提高10%的工资,在特困山区艰苦,给艰苦边远津贴,我们必须知足,我们都不能只向上看,还必须向下看,看我们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小学、中学的同学是不是生活得比我们好,今天的这份工作是我们父母帮助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搞好,我们必须以保安全、求质量、树形象为重点,以更加高昂的斗志,以更加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取信于民,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出力,为东壤教育的辉煌立新功,为“巴东教育现象”再添光彩。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3

(一)国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构架

国外名牌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最典型的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德国)模式。 国外主要是欧美的名牌大学,学院一般分为文理学院和专业学院两个层次。美国名牌大学中的绝大多数采用以传统的多学科综合的文理学院为主体(其中一些大学将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分设),辅以专业学院(其学生一般为研究生层次)的组织结构。试图通过学院的分设和连贯,协调大学中常见的通才教育与专业训练的矛盾。文理学院偏重学术发展,专业学院(各校所设不尽相同)强调社会需求导向。日本名牌大学“学部”相当于美国大学的“学院”,日本大学(如东京大学)除专事本科生一、二年级教育的教养学部外,其余学部主要从事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有的是研究科负责研究生教育)。

大学内部管理,按其性质,可划分为两大类:学术(教学与科研)事务的管理和非学术事务的管理,前者常简称为“学术管理”,后者常简称为“事务管理”。这两类管理,在国外名牌大学中,比较常见的是分别由两套系统、不同的人员来运作。在美国,大学法定的领导机构是以校外成员为主要构成的董事会,主要职责是负责批准本校的大政方针,任命校长(类似公司中的CEO),确保本校的财源及资产管理,协调处理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及校内各方面人员之间的关系,而对学术管理、具体的教学工作则很少介入。评议会(或教授会)则是学校的学术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确定校历、决定课程计划、确定招生录取标准和学位标准、确定有关教师聘任与解聘。从理论上说,日本大学校长负责学校校务管理并主持评议会(成员除校长外,主要由下属二级机构负责人组成,为校长的咨询机构,有权审议包括改选校长等学校重大事项)工作,拥有该校校务及日常行政、财政等方面的裁决权。教授会也是校长的咨询机构,它在教授及学部长的选聘及评定审查中起决定作用。学部长通常主持该学部的教授会,确定有关教师聘任与晋升的人事政策。校、院、系三级都有教授会。院长和系主任,一般由学校董事会根据校长的推荐任命或直接由校长任命(哈佛大学即如此),个别院校由教师选举产生(系主任常常是由资深教授轮流担任),他们主要负责本院系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院长主要是协调学院所属各系的教学科研活动,汇总学院的教育、研究计划,在与学院相关的非学术事务方面也有相当的行政权力,对校长负责。系在课程设置、教师聘任与晋升及有关研究经费预算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系主任全面负责本系的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行政等多方面的工作,有权自行确定本系的教学内容和科研课题,自行支配教学科研费用,安排本系内的人事调动,但一般无须操心非学术事务。

(二)国内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架构演变

1.中国大学内部管理层级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是校、院二级建制阶段。1929 年颁布的《大学规程》和《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可以设置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等 8 类学院,有 3 个以上学院才能成立大学,形成了二级学院自较大的大学、学院的二级建制。

第二个阶段是校、系二级建制阶段。从 1952 年年底开始,我国高校借鉴苏联模式,全面调整院、系,取消学院建制并建立系,系内设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专业教研室。在这一阶段,教学管理为学校一级的管理,系为教学的实施单位。

第三个阶段是校、院、系三级建制。高校内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系一般不设行政级别。在这一阶段,各高校的教学管理实行的是以校级一级管理为主, 二级学院具有部分管理职能,系为教学实施单位。

第四个阶段是校(院)――院两级管理阶段。1992 年,高校开始进行合并调整,尤其是 1999 年高校扩招以后,专业增多,导致系的数量增多,大学教学管理范围扩大。 学校规模和学科门类的扩大要求高校进行分层管理,学校是一级办学管理实体,学院是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办学管理实体, 管理权力在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实体之间分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学院(实际上是学校一级)下二级学院。

二、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高校内部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为权力与责任在高校内部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体现它们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以及责任分担关系。这种分配的模式和作用关系,构成了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管理体系。 校院两级管理(简称校院模式),是指高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形成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意义在于:

首先,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

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强调大学办学自主与社会职责的相辅相成,追求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和谐,鼓励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外部关系,也包括内部关系。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以下32个字来表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主导、教授治学;下放权力、重心下移;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王长松,2012)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落实和加强学院一级企业的学术权力和自主性。

其次,大学规模扩张客观上要求进行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

从管理效率来看,管理的幅度与层次必须适当。层次过多未必高效,但幅度过大也容易造成管理失效。中国高校实行扩招后,学校管理对象包括十几个学科门,近百个专业,数万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学科专业和培养层次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各的特殊性,学校已是很难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可以适当调整管理幅度和层次,让每一管理层级都能管得过来,管得有效。通常情况下,组织规模越大越稳定就越需要减少管理层次、增大管理幅度, 越需要进行充分授权和分权。分权是组织有效决策的一种必然选择,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 提高效率,更有利于下级管理组织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校院两级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院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实行科学的能级管理,增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再次,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体制保证。

“从知识的角度说,‘创造’起飞需要有两翼:一是学科专业的深度,二是学科交叉的广度,两者缺一不可。科学的科研或教育体制,只纳其一,不容其二,以单翼起飞,就很难飞得高飞得远。”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有利于破除原有各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学院内及学院之间,各学科、各专业间的交流,促进相近、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专业间选修有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学院是按照学科专业组建起来的大学基层学术实体,是学校教学、科研、学术服务、人才培养的实施单位。因此,设置学院的首要标准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院是学生成长的院落和发展的舞台。

最后,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还可以为高校实现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动力机制。强调学院一级责权利的结合,使其实体化,可以为学院提供强大和持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学院能更加有积极性调动本部门教师的潜能,动员院内外一切资源和条件,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和培育学科特色,有利于形成、巩固和突出学院的学科优势色,强化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功能,保证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综合实力。

三、中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改革选择

中国高校之间尽管层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也不相同,各具特色,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性院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往往存在着管理重心过高,权力过分集中在学校层面,教学院系活力不足等问题。

第一,校院权责不对等。学校权力过于集中的现状在事权方面,几乎所有重大事项决策权均集中在学校,学院基本不具有重大事项决策权。校院两级管理中很多学校暴露出管理重心过高,权力仍集中于校级决策层及职能部门,学院主体性地位被弱化,处于“事权下移,财权、人权和重大事权仍然集中在校级”的状态。

第二,学院层面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明确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中,学院层面的管理决策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联席共同负责制、学术委员会负责制、二级教代会讨论决定制等多种形式,且存在交叉使用现象。不同高校在学院层面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权力缺乏相互制衡和民主监督,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经常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根本原因之一 。” 这样的状况使得学院层面的管理机制面貌模糊不清,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政策制度进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院层面决策分散、管理不够清晰、效能不高。

第三,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大多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但对职能部门和学院缺乏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体系,考核结果难以实际应用或者以偏概全,导致考核的激励功能弱化、异化。

以上问题中反映出了在目前我国的大学管理中,合理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在认识上是不清的,导致大学校方思想上是不愿意放权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也呈现集权型,政府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了高校大部分的人财物的分配权,政府机构指挥和干预大学的情形非常严重,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高校的领导由上一级党委政府任命,对校长的政绩评价、职位升迁等关乎个人前途的事,主要取决于任期内的“GDP式”政绩,也就是说,大学领导作为社会官僚体系中的一员,政治利益最大化目标促使其必然要迎合上级官员的偏好,搞政绩工程。因此,高校领导追求GDP式的管理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政府把本来向高校投入的一部分资源控制起来,以此为诱饵,通过项目经费和项目建设的形式要求高校来申请,加上设立一系列名目繁多的评比、排队等,以达到的控制整个高等教育的目的。例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把科研立项的层次和数量(获取经费的多少),科研的层次和数量,科研成果奖励的层次和数量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高水平大学还要争取入围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如“211”工程,“985”工程,“2011工程”等,政府地方性大学要应付大学排序和评估,以争取自己的发展空间,政府就是通过这些手段严格的控制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左右大学领导者的思路。为了追求到政府抛出的“馅饼”,客观上需要校方对全校资源进行统筹配置,集权管理,以提高执行力,迫不得已时以资源换取资源,“跑部钱进”。在这种政治体制和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大学领导人自然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通过建设持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大学发展的强大支持动力,真正培育学校的竞争力。

办大学是要遵循大学的理念的。大学的理念是人类自进入近代历史以来不断探索、总结和升华的智慧的结晶。从英国的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到德国的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从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的“现代大学理念”到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 Hise,1857―1918)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1912)再到哈佛校长博克(Derek Bok,1930――),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大学理念从最初仅着眼于注重礼乐和培养绅士的“博雅”教育;发展到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理念;随着大学从经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又出现了“服务社会”及“引领社会”的大学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交往”的理念又被提出。大学从功能上经过了教学功能、教学――科研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交往功能几个阶段。

随着大学功能的综合化,大学内部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这套机构和制度的设计与建立,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要确保高质量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切条件,依靠学术造诣深的学者、专家及广大教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活跃于信息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和善于终身学习的高素质人才;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学生基础宽、素质高、有特长、适应广,使学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次是要守望追求真理,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学术研究离不开创设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突出学术自由与独立,追求真理,发展科学,加强学科建设,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并重;以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俗而流。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社会的清明与理性。大学应该成为科学家、思想家的家园和绿荫,使他们免于俗务的纷扰,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研究各种物理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宗教的现象,去研究各种与之关联的事务。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4

1、抓好班主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09年2月开学初,在冯校长的指导下我校进一步健全了班主任管理、学习制度。在具体有效地开展班主任日常考评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好两校班主任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工作。并建立了《班主任德育工作手册》。

2、学习育贤四小的王欢欢主任是区首席班主任,个人的班主任管理经验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和老师。因此我校充分的利用这一学习资源,在09年末两校进行了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在冯校长的带领下,王欢欢主任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班主任讲座,而赵静静老师则将个人工作心得和工作以来汇编的资料为大家做了展示,为老师们以后工作的开展和创新点亮了一盏启明灯。

3、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冯校长支校交流的过程,参与指导了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和少先队活动,而通过班主任到育贤四小参加班队会的学习交流,真正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09年11月14日上午,育贤第四小学德育冯校长带领骨干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来到我校进行班会课交流活动,赵静静老师提供了一节班会课,我校周校长以及各位班主任都参加了活动,课后两校教师进行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共同提高。

09年12月16日,借“扬奥运精神,迎和谐全运,做文明使者”主题中队会评选活动,我校辅导员老师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参加此次活动。活动从主持到采访,到表演,队员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精彩的表现受到了评委老师的好评,队员们真正成了中队会的小主人。通过这次主题中队会,我校辅导员不仅学习到了一些主题中队会开展的方式方法策略,而且也对中队会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4、根据市中区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在育贤四小冯校长的帮助下,我们开展了一些列的家庭教育。包括1、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专题讲座,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陪孩子选购健康、有趣的书籍,与孩子共同阅读。

09年末,育贤第四小学白校长、王欢欢主任和赵静静、李雯婧老师带着深情厚谊来到我校进行了讲述课的展示。两堂课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入手展开讲述活动,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白校长与周校长作了悉心指点,冯校长的精彩点评使老师们受益匪浅,两校老师对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两所学校今后快速的发展增添了助推力!

为了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5月份我校将开展绘本故事讲述比赛,此次活动我们将邀请育贤四小的老师来指导交流,同时育贤四小也将为我校提供绘本书资源,以便我校老师更好地开展好比赛,提高自身素质。

5、支校交流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两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培养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5

[关键词] 一校两区;学生管理;“家庭式”;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52-02

2015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启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在“一校两区”的运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两区学生协同管理、教学设施协同完善以及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由于“一校两区”办学模式的作为一个新事物仍处在不断探索、完善的阶段,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之过急、过快的现象有着密切关系。以“一校两区”学生协同管理为目标,本文通过对两个校区师生的调查得出一系列相关数据并对此加以分析和总结,实现把已经出现的问题更加详细化以及把潜在的问题更加清晰化。从而提出了“家庭式”管理模式,并以此为方法论原则,力图探索出一系列系统化、模式化、效能化的解决问题手段。

一 “一校多区”办学的原因分析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随着生源数量的猛增,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随之扩建,尤其是校园,出现高校一校多区的办学情况。这个办学模式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一是国家政策调整。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政府职能地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为指导,以调整、合并为主要途径,迈出了重大的改革步伐,一校多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各大高校生源不断增加。随着生源数量的猛增,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随之扩建,尤其是校园,出现高校一校多区的办学情况。”

二是办学现实考虑。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喷井式发展,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建校初期都是选择城区位置,或者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成为新的城市商业中心。这样高校空间规模扩张的迫切需求与城区有限土地之间就产生了更深刻的矛盾。如果高校选择在市区内选址建设,不仅地价昂贵,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面临土地存量极为有限的问题,要想再扩张实属困难,也势必会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城区喧闹的商业氛围,对师生治学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郊区办学,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安静的治学环境,而且能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规模和集群效应。鉴于此,许多高校纷纷选择在城郊征建新区,大学城、高教产业园等以教育为核心产业的高教园区逐渐发展成为国城市建设的非常重要一环,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被中国大多数高校运用。

二 我校“一校两区”的现状以及学生管理的问题

目前我校拥有滨文校区与富春校区两大校区。在校区资源配置过程中,将药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整体搬迁至富春校区,同时将全校大一新生都按置在富春校区,而其他学院则继续在滨文校区办学。目前我校在两校区之间安排有10辆大巴作为校区穿梭车,以便于两校区教学资源的综合运作。同时在两校区的教学资源分配中,我校将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和大型学生活动放在滨江老校区进行。因此,两个校区同时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两区办学资源分散、校风传承脱节问题。

由于在校区分布时将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进行了分校区管理,这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学生活动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即在两校区的具体运行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学院以及高年级的同学都还留在滨文校区,学校将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学生活动资源集中在了滨文校区,富春校区的同学们参加学院活动都必须赶到滨文校区,这对具体学生活动开展中会有一定的阻碍。同时在学生的活动组织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跨年级活动难以组织的情况出现,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组织开展学生活动为例,口腔医学院开展学生活动由于举办场地大多在滨文校区,大一参加活动的同学需要从富春校区坐车到滨文校区,两校区之间由于没有公共交通,虽然有学校安排校区穿梭车来运送学生,但穿梭车运载能力的限制,导致在组织跨年级活动中很难将所有需要参加活动的同学带到滨文校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一同学对学院组织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由于一校两区的办学运行模式,我校大一新生在与高年级同学互动过程会产生一定的阻碍,这也给学生组织的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两校区距离较远这一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级与低年级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也导致了学院各个学生组织在换届时,高年级同学很难给予低年级同学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学院内部学生组织的新老交替工作。正如有的学者提出:“一方面,新校区为了展示自己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片面强调创新和特色。开拓新的项目,制定新的制度,打造新的品牌,片面追求效果,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有校园文化中精神内涵的传承。另一方面,各校区之间距离遥远,交通相对不便利,各校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限,原有的校园文化的价值理念、管理制度、运作机制和活动平台等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育人效应,这种对原有校园文化的断层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精神的分裂,成员认同度的降低。”

三 “家庭式”管理模式:对“一校两区”办学问题的思考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学院为例。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在2015年6月首创了“家庭式”管理机制,以“萌牙之家”学生组织作为管理体系载体,以高年级同学带领低年级同学作为主要方式,用一种学长学姐负责制作为具体运行手段进行有效开展。具体来说:

1 创建“萌芽之家”家庭式管理体制

在2015年9月新生开学之际,“家庭式”管理机制在“萌芽之家”体系支撑下开始初现成效。首先,由于我校全部新生在富春校区,而我院所有高年级的同学都在滨文校区,这让新生迎新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让新生在最短时间消除由身份转变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在他们入学前,学院精选出的由学生干部组成的“小家长”团队与未入学的新生们取了联系,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就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他们进行交流,并传达了学院对他们到来的欢迎。这一做法让那些新来的同学很快消除了紧张感和陌生感,学生们对入学情况的熟悉和主动配合让我们的迎新工作变得更为顺利。同时在“萌芽之家”学生组织的引导串联下,新生很快进入了大学生活节奏。

2 运行“萌芽之家”的“家庭式”管理体制

在两校区的各种大型学生活动以及众多学生组织换届过程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新老生由于不同校区导致沟通不畅的情况。一方面“家庭式”管理机制对“一校两区”格局下学生的活动组织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有效的配置了学生活动资源。例如2015年10月我校开展了校内运动会,由于比赛场地在滨文校区,大部分的新生需要从富春校区搭校园运输车前往滨文校区参加比赛,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在场地的熟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萌芽之家”的“小家长”在运动会开始之前的几天就联系了自己的学弟、学妹,带他们到滨文熟悉场地环境,实地考察富春校区――滨文校区的各种交通途径,分配好各自所带的学弟、学妹的乘车方式,保证每位参加比赛的学弟、学妹都能准时到达现场,并在比赛当天做好了全程的引导和陪护工作,这让运动会开展变得更为稳定有序。另一方面在进行学生会、社团的选举时,通过“小家长”的途径能够了解该同学的长处与短板,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小家长在对新生的帮扶过程中,能够在性格、能力、态度、情感等各方面对其帮扶的学生有个大体的了解,“小家长”的表述与推荐必然有助于学生组织在后续人才上的正确选择。

3 评估“萌芽之家”的“家庭式”管理体制

据实地调查,这一机制从2015年6月实施至今,获得了大多数口腔医学院师生的好评,很好地解决了两校区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难题,强化了两学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促进两校区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富春校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学长、学姐们的无私帮助和定点帮扶,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家”的温暖,希望我们的“家庭式”管理机制能够更加完善,我们也会积极投入到“家庭式”管理运行中,成为他们的“小家长”,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大学的学习和生活。2016年7月,我院大一新生全体搬迁会校本部学习、生活,“家庭式”管理机制在前期的贯彻与执行,也必然会使2015级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对他们后期学习和生活、个人成长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一校两区”格局下,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以特有的“家庭式”学生管理机制对学生事务工作进行有效推进。由于“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对学生活动与学生工作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而口腔医学院的“家庭式”管理机制则对“一校两区”办学方式中所产生的问题有着有效地改进作用。同样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工作为例,由于“一校两区”的整体办学格局导致学院资源分配不均,学生活动组织难度大等问题,而在口腔医学院在使用“家庭式”管理机制之后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先有问题。但同时“家庭式”管理机制仍是一个才运行不到两年的管理机制,其中仍然有着许多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而这也需要我们在未来的运行过程之中不断地去积累和改进。

参考文献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6

2005年12月,由于工作的需要,马国锋从新郑市教体局人事科调任龙王乡中心学校,全面负责该乡的教育工作。面对工作新、又逢“两基”国检等情况,要确保“两基”国检顺利通过,他深感责任重大,认为必须尽快适应新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行。作为中心校领导的他,十分注重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理论学习,同时虚心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很快,他就熟悉了业务,进入了工作角色。

注重调查研究,改善校纪校风。这是马国锋校长的工作特色,他说,我们中心学校的领导成员,不能只当传话筒,而是要深入到老师与学生中间,才能了解实情、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他每天很早起床后,就赶赴各个学校去查看。有时,星期天他还骑车到各学校去看望值班教师,一天下来要赶近百十里路。通过深入学校,倾听师生的呼声,他提出了管理基础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所属各学校校长每月要为教师、学生办一件实事,他自己也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办事,学校里哪个教师身体有病,哪个教师家里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并时常抽空去看望他们,有时太忙时,他就打电话让校领导代他去看望;他要求各校领导、教师要尝试着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平等对话,每位教师要交一名学困生朋友,为学困生买笔记本,并写上一句激励的话,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校教师的关怀和温暖,将关爱学困生真正落到了实处。马校长用他自己的行动激励和带动着教师们,使得各校校风校纪有了很大改观,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勤于读书学习,打造书香校园。马国锋校长常说:“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教师,更好地做教育”,这句话已经成为龙王乡每个教师的共识,并具体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到目前为止,他读过的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书籍不下200本,并写下了20多本读书学习笔记。2007年5月他的报告《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在郑州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他推出的“打造书香校园,催生书香师生”活动,更是为教师读书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书香校园已成为龙王乡学校的一大特色。几年来,广大师生读书、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古诗文诵读等活动在各学校普遍展开,读书、学习之风盛行。全乡各学校图书室建设全部达到“两基”国检标准,并且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不断接受教育新理念。当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新教育的相关内容后,便迅速与新教育课题组取得联系,使龙王乡加入到新教育团队中。他还带领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多次参加新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目前,龙王乡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实效课堂、师生共写随笔等试验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师生们逐步过上了规范有序的学校生活。

重制度建设,抓工作落实。马国锋深知,办好教育须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以质量为目标。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多少次伏案沉思,他结合本乡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案、评估考核标准。诚与信并行,管与制相济,在工作实践中,他身体力行,强化校本教研,鼓励创新教学,提倡兴趣教学。在教学上,他提出了“教学高目标,课堂高效率,教法高水平,落实高标准”的“四高”要求。每月督查发放教师意见征求表是他的又一个新招。在深入了解了教师对中心校、各学校的意见、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时,他都主动与各校校长、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7

几乎从不流泪的40岁大男人钟军裕,那天的眼泪却止不住地往外冒。

那天,是2011年9月16日,海南省完全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钟军裕所在的儋州市第一中学获得了950.09分的高分(满分为1000分),顺利晋升为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正式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顶级名校!

儋州市第一中学为了这个“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的崇高称号奋斗了11年,11年的汗水,11年的期待,11年的梦想,一朝成真,任是再坚强的男人,也架不住喉头发硬、眼圈发红。

岂止他,当时在场的全体教职员工300余人,无不热泪盈眶,掌声雷动!一些女老师甚至又哭又笑,抱成一团。

其实,最高兴与最欣慰的,还是这样几个大男人:范秋明、张建斌、乐炼、汪群。

他们是长沙市明德中学的老师,2010年2月,他们受命远离故土,到儋州市第一中学担任校长、副校长,当时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儋州一中成为“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

“当时范校长说三年投入8000万元,学校成为一级,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是天方夜谭,没想到才一年多,两个目标都实现了。”校长助理李秀贤告诉记者。

明德?儋州?一湖南一海南,远隔千山万水,这两所学校,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合作办学,不是很有些争议吗?为什么才短短一年多,学校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深秋季节,记者也飞越千山万水,到海南省儋州市一中,寻求答案。

跨海求贤,小旅店苦等三天;实地考察,明德儋州手相牵

两校的合作,始于两年前。

2009年,也是这样一个霜红枫叶的时节,正在常德参加省示范性中学校长年会的范秋明,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报家门说是海南省儋州市教育局局长甘路明,说是通过网络知道了范秋明,一定要见个面。

“哦哦。”范秋明打着哈哈,他从不认识甘,想不出远在海南的教育局长找他会有什么事。

三天的会议结束。

甘的电话居然又来了,他还在长沙等着。客人远道而来,又苦等三天,不管是为什么,总得见见。湖南人的热情好客劲,范秋明一点都不少。

在学校办公室接待了他,同来的还有儋州一中和二中的两位副校长。

原来,人家是诚意上门,请求与明德合作办学的。

儋州虽古有“南荒”之称,但文化底蕴深厚,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坡贬居儋州,带来中原文化,自此儋州学风渐起,时至今日,“东坡遗风”犹存。谈起儋州,儋州市教育局一行人满怀深情,如数家珍。他们一心想做出些政绩,尤其想办好市里的两所“最高学府”一中和二中,可惜两校的班子都不是太得力,遍访岛内,没有找到合适人选。经过市委市政府同意,两校决定在全国寻求合作。“湖南教育质量好,明德是百年名校,培养出了17位院士,范校长又很有思想,于是……”局领导诚恳地希望与明德合作办学。

“这……”说实话,范秋明有些犹豫,虽说此时他已担任过14年的省示范性中学校长,对学校建设和管理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先后任校长的两所学校在业内评价也较高,特别是明德中学,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这所创办于1903年的学校,是湖南最早的新式学堂,早在1917年,全国评定十所基础教育的最佳学校,明德就名列榜首。但到异地合作办学,地理环境、政策保证、人员素质、风土人情等,与湖南都不是一回事,文化背景大不同,人脉资源全无,两眼一抹黑,万一办不好,如何向父老乡亲交代?又怎么对得起求贤若渴的儋州兄弟?

范秋明婉拒。

甘路明力邀。

“先到学校看看,再做决定好不?”见推辞不掉,范秋明只得先使个缓兵之计。

没想到这一“看”,明德与儋州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师生求变心切,我们被感动了。”两年后,谈起当初的选择,范秋明还是无悔当初,他说,尤其是参观了50公里外的“东坡书院”后,书院里的一副对联:“一代文忠,赤壁遗篇,皓月经天,光遮北宋;千秋圣德,桄榔留迹,春风化雨,惠泽南荒。”他感触很深,最终作出抉择,“肯定要吃苦受累的,古往今来,凡办教育成功者,都得要吃苦,要耐得住寂寞。”还有一个最大的动因是,对湖湘文化颇有研究的他,特别讲求校园文化建设的他,希望借此机会,将湖湘教育文化传播出去。

三大目标,“天方夜谭”?如今正逐步实现

其实,创办于1948年的儋州一中,有过自己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初,其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曾是“海南教育四小龙”之一。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种种原因,优秀师资大量流失,办学理念、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停滞,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也留不住,老百姓和政府领导均意见重重。

儋州是海南的一个大市,全海南才800多万人口,儋州就超过了100万。

儋州理所当然是海南的教育大市,却不是教育强市。儋州共有中小学生近20万人,高中学校共有10所,学生人数、学校数量均约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在全省近100余所高中学校中,官方认可的具有最高办学水平的省一级甲等学校全省共有11所,但儋州一所都没有。作为儋州最好的中学,从2001年起,儋州一中一次次申请,一次次落空。“换了几任校长,都没什么起色,我们几乎绝望了。”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记者这样表示,他们认为,政府也是实在没辙了,才远上湖南寻求与明德的合作。

2010年2月3日,范秋明率张建斌、曹建新、汪群,正式入驻学校,范秋明亲任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原明德中学校长助理张建斌任执行校长,曹建新(2011年7月,乐炼接任)、汪群任副校长,分别分管教学、后勤基建。

“都是学校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曹建新此前一直带高三,是优秀的地理老师;汪群当过总务主任。”范秋明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手下爱将。

当时两校签订的办学目标是:合作办学三年半,校园面貌彻底改变,教学质量大幅攀升,学校晋升为省一级。“投入8000万元,顺利晋升为一级,高考升学率上升20个百分点。”2月3日,范秋明与全体教职工首次见面时,这样高调宣布。“怎么可能?天方夜谭吧?”范秋明在台上宣布,儋州的老师们在下面议论,觉得这个湖南人简直是个疯子,8000万?一级学校?学校几届班子努力了十几年都没实现的梦想,你凭什么?可以说,当时几乎没一个人将这话当真,师生们冷眼旁观,想看这几个湖南人能折腾出什么东西。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得最好。一诺千金。儋州人没想到,湘人范秋明们,居然真的能折腾。

到记者采访时,短短一年零9个月时间,全校居然已开工建设12个大项目,总投资近9000万元,已竣工投入使用的项目9个,已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包括两幢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师工作间、初中教学楼、田径运动场、科学馆、艺术馆等,校容校貌彻底改变!“拆了14栋D级危房。”执行校长张建斌说,除这些大项目外,所有的校园道路,原来破旧得像垃圾场的运动场,校园多媒体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全部新建或改建,还有新的学生公寓、食堂,甚至300多套教师安置房也将马上启动。教学质量上,连续两年高考升学率较上年明显提高。

“感觉学校每天都在变化。”记者主持的座谈会上,高三学生梁丹代表同学们抢着发言。她说,当初考不起海口的一级学校,无奈之下选择一中,“每天早晨迟到的学生有一两百,还读什么书啰?”她当时很有些失落。没想到一个学期之后著名的明德中学就来合作办学了,学校风气、老师责任心大变,“不到一个月,迟到人数就大大减少,也不晓得用了什么办法。”更让她开心的是,连续两届,学校的升学率都有了提高,她对自己来年的高考充满信心。

“我一直想用多媒体上课。”青年教师陈美娟,1998年从华中师大毕业后来校,很想有些作为,但原来全校才两间多媒体教室,用多媒体得全校排队轮着来,但她上5个班的地理,“未必有的班用多媒体,有的不用?”无奈之下,她只好一支粉笔一本书,传统教法搞到底。“跟外面的学校差距好大。”她感慨。但现在不一样了,尽管许多人都要重新学习,但大家很起劲,毕竟,303名专任教师里,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多数,达187人。“老师们求变心切啊。”28岁的青年教师高浩然说,当初听说要合作办学,许多老师人心惶惶,“未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有人这样说。但与此同时,年轻教师们跃跃欲试,充满期待。果不其然,仅仅几个月,效果就明显出来了;仅仅一年多,“省一级甲等学校”的梦想就顺利实现。

效“东坡传学”,“九死南荒吾不悔”

有什么诀窍?未必你有三头六臂?这么多钱,哪里来?校风校纪,为什么短时间就大不一样?还有教学质量,是怎么迅速提高的?就像当初一些老师满肚子疑惑一样,记者也不断地这样提问。

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觉得好像找到了答案,又好像没全明白。

“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充分尊重每个老师,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范秋明说起来好像很简单。

细细研读合作办学以来所办的8期校报,翻开他们的工作日志,挖掘他们的办学故事,记者发现,其实,太不简单,太不容易了。虽说不像当年东坡先生在儋州传学,要立志“九死南荒”,但几位办学人及其团队背后的支持、付出,还是令人唏嘘感叹。

在此之前,张建斌们从来没想到自己会与儋州结下如此深重的缘分,从读书到工作20多年,他基本就没离开过家,当时儿子正上高中,正是急需这个特级教师父亲指点陪伴的时候;而曹建新,被派时,孩子刚上幼儿园,大家都羡慕他是“娇妻幼子热炕头”;汪群是三人中的老大哥,儿子虽说研究生毕业不用他操太多心了,但其80多岁的老父老母,刚从老家华容接来同住,“老人离乡背井来陪儿子,儿子却又要走……去年12月老人过世,我都没在跟前。”说这话时,大男人汪群,甚至眼圈发红。

但是一声令下,三人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

其实,身为明德和儋州两校的校长,范秋明压力更大。不仅仅是儋州的那三大目标,光是让三名朝夕相处的兄弟抛家别舍异地工作,他就觉得对不起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老婆孩子再多哭几次,说不定我就会放弃了。”事后他说,但好在兄弟们及家人都识大体,眼泪流了不少,出发时还是一个不落。

“正月初六就来了,几天后我到机场送他们的老婆孩子,大家都哭了,我心里也酸酸的。”李秀贤是整个过程的见证者,当初是他去接校长们,家属们第一次来,又是他送。他说,他很感动,人家这么老远来帮助我们办学,为了谁?

“有人说我是为了钱。”范秋明不认可这一说法。在湖南,长沙的教育投入最到位,作为省会的百年名校,他不差钱,如果说为了钱,他派出三名骨干全天候在儋州工作,并允诺三人每个月回长沙探亲一次,自己更是无数次飞赴海南,最长的时间在儋州住了半个月,还先后请来市教育局的几位局长,请来省里的教学名师讲学,请来湖南的书法名家把脉校园文化建设……算算,光是来回路费,得多少?

“关键是学校面貌大变,这点我最开心。”范秋明说。其实,身患糖尿病每天得注射胰岛素的他,眼睛有严重毛病走到哪中药带到哪的他,一年多十几次飞赴儋州,最长的一次住了半个月,又是为了谁?

范秋明说,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关键是诚心和努力。没有钱,他们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市委市政府,一个一个部门找,听说省财政厅和市委市政府有意为儋州教育投资,他们专程赶去汇报,“这些人还有点干事的样子。”财政厅负责人用当地话与儋州一中的副校长吴壮佑商讨,最后3000万元地债资金顺利到位;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在“合作”10个月后专程到校调研,惊异于学校的变化,给予投入500万元;市委市政府更是全力支持“合作”,计划三年投入4000万元,目前已到位2500万元……再加上校安工程、学校自筹等,经费不就基本解决了!师资问题,“合作”才一个月,青年教师培训学校就成立了,范秋明上了第一课,以后又相继从湖南请来3批共26名专家讲学和辅导,组织明德的名师团队多次来校开展诊断性听课和示范上课,组织青年教师多次外出学习,“成长很快”,老师们一致认为。抓教学质量,几十名优秀初中毕业生被择优选编入“明德班”,三年学费、课本费、住宿费全免,其中10名优秀者还远赴长沙明德中学交流学习,生活费、往返路费都由学校提供;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曹建新下了晚自习还在班级里组织答疑。抓校风校纪,几名校领导、高三年级组长,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校门口迎接学生。“哪看过这样的阵势啊。”年轻的高浩然说,抓校风空前严厉,但对师生的关爱,新班子也是空前地让人温暖——组建不到一个月,正好过春节,新班子借钱给全校老师人手1000元的大红包;生源爆满,排练厅改建的宿舍有些闷热,新班子二话不说,第二天就买来两台新空调、一台抽风机……

“一年多的变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采访中,师生们异口同声,他们共同的担心是:三年后怎么办?

“‘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做好了,并通过了教代会,‘名校园、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名学生’的‘五名’工程也正在组织实施中,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艺特色正在逐步形成。”范秋明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成为海南省一流名校、海南省西部的教育明珠,儋州一中,指日可待。

现任儋州市教育局局长周春声,对未来的看好更是溢于言表:“儋州一中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优质教育资源还将继续做大做强。”

采访手记

爱吃螃蟹

到外省采访本省学校跨省办学,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这是第一次。

此前一些日子,在湖南省的示范性中学督导评估中,同为新任的“省政府督学”,记者与范秋明校长有了较多的接触,第一次听说明德跨省到海南,与儋州一中合作办学,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好奇加怀疑,促成了记者的这次前后达5天的专程采访。

其实,认识范秋明,应该早在12年前。那时才30多岁的他,做了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仅仅用政府给的50万元启动资金,用一年的时间,异地建成了一所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新校。

那时,他是宁乡一中的校长,年仅38岁。

从那以后,湖南各高中学校纷纷异地重建,至今至少达40所。

他的这种“胆大妄为”,政府和坊间当时议论纷纷。

12年过去,肯定之声占了上风。

他自己说,当时“在全省第一个吃了个大螃蟹”。

此后这样的“螃蟹”他经常吃。

2006年6月,身为宁乡县教育局长的他,主动要求担任明德中学校长。

100多万人口大县的教育局长不当,硬要当校长,又一次“吃螃蟹”。

与儋州合作办学,更是。

他说,其实当初他也拿不准,是《规划纲要》给了他信心,《纲要》第43条明确指出:“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他说,明德中学在全国都有影响,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推广,将其“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代的办学者义不容辞。如果说,与儋州合作,是再次大胆“吃螃蟹”的话,这样的“螃蟹”,他愿意吃。

事实证明,双方受益。从明德来说,也锻炼了一批干部,开阔了办学思路。

尽管这个过程,艰难。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8

甲生、乙生(被告)和丙生(原告)均系深圳市宝安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甲乙丙三人都是男生,11周岁,平时爱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停留玩耍。2011年7月2日下午第一节课间休息时间,甲乙两人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玩滑水游戏。那几天正好大雨频繁,走廊上的地板(地板是瓷砖铺成的)较为湿滑,甲乙两生所在的走廊是三楼中间较为宽敞的地方,学生课间小游戏较爱在此处玩耍。那天雨水没有停过,即使负责楼层卫生的清洁阿姨已经马不停蹄地拖干地上积水,仍容易再次被雨水泼湿。甲乙两人一时兴起,就想玩起“双人滑冰”样式,乙生蹲下身子,甲生站着两手抓着乙生的双手,用力把乙生转动起来。而离他俩较近的地方站着丙生,他好奇甲乙两人的游戏,就站得比较前观看,随后他自己也觉得好玩,就自己滑起水来。就在这时,乙生在旋转的时候,幅度较大,脚刚好绊倒滑过来的丙生,丙生稳不住重心,整个人脸朝下摔倒,牙齿刚好磕到了地板,门牙当即掉了一颗。甲乙两生和其他同学见状,马上送丙生到校医室去。

班主任得知消息,也第一时间赶到校医室,校医告知学生牙齿磕掉一颗,没有流血,嘴唇有一点小擦伤,处理过没有什么大碍。班主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告知孩子意外受伤的情况,家长听说校医说没有大碍,刚好家里有事,就说让孩子放学后自行回家,到时再看看牙齿要不要紧。放学后班主任把甲乙丙三生叫到办公室,具体询问事情的经过并进行了教育,也电话告知了甲乙两生的家长,并让甲乙两生陪同丙生一起回家。当晚丙生家长送孩子去医院检查,由于伤的是牙齿,医生说暂时还不能确定牙齿伤势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复查结果才能做出判断。

开学后丙生家长联系到原班主任,说孩子的门牙掉落,由于已经换过牙,只能种植,掉落门牙的两边,各有一颗门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一颗经检查已经神经坏死,也得拔掉种植新牙,根据医生的估算,要求向甲乙两生家长共索赔手术治疗及护理、交通等费用两到三万,并请学校出面处理此事。而甲乙两生家长则认为此为意外伤害事故,有学校的意外伤害保险赔偿,加上是在学校发生的事故,学校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丙生本身也有过失,丙生家长也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学校负责人则解释,学校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较为妥善的处理,不存在不作为的过失责任。事后积极联系家长,协调三方家长,不存在推脱的责任。而学校在雨天也会特别加强安全教育,事故发生的当天也有在广播提醒学生雨天路滑,不要追逐打闹,班主任也在晨会放学时段提醒学生,注意路滑注意安全,还在每个走廊的醒目处摆放黄色的安全警告牌。学校认为不存在监管不力、教育不当的过失责任。

此案例中,我们看到教育法律的关系主体是甲乙丙三生以及家长、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教育法律的关系客体是甲乙两生对丙生造成的意外伤害行为、学校的监管行为,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甲乙两生过失损害丙生的人身权,至于学校是否存在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则要具体分析。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他人损害,依法应得到赔偿,这是普通的法律常识。然而,应由谁赔偿,如何赔偿,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换言之,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或者如何分担,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此案例中责任归因的话,首先是追究甲乙两生的责任,虽然是过失行为导致丙生牙齿受伤,并非故意行为,但两人仍然是侵害行为的主体,对丙生的伤害构成直接事实,应该负大部分的法律责任。而由于甲乙两人都属于未成年,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审慎自理自己事务的能力,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责,其监护人应负有下列主要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并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和管理。上述案例中,甲乙两生在学校广播提醒和班主任口头教育不要在走廊嬉戏打闹,注意路滑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仍进行有危险性的游戏,可推定两生家长平时对孩子缺乏安全教育,未能尽到充分的监护职责。监护责任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监护人违背法定义务又有被监护人损害他人的事实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且《民法通则》第133条也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同时,从该法条理解,即使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也只能减轻其民事责任,而非免除民事责任,这是法律确定监护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更是基于公平原则考虑,充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被告甲乙两生虽直接实施了侵权行为,但由于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观上不具有过错,故不符合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而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关于“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的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的规定理解,被告甲乙应按照公平原则承担其民事责任。因此,甲乙两生监护人甲乙两生家长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此案例中,学校是否存在监管不到位而承担小部分的法律责任呢?学校是否属于学生的监护人之争,分清责任主体是承担损害赔偿的前提,妥善解决学生伤害引发的经济纠纷,是校方与家长之间化解矛盾、消除分歧、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稳定社会的关键。当前我国校园伤害事故之所以难处理、处理难,就在于人们对校园伤害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上,存在着观点分歧,导致在法律规定上,无法可依,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也无据可寻。是不是只要学生在上学(上课、课间)期间发生伤害事故,学校都要承担责任?如果不尽然,学校又是在什么情形下应对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伤害的学生承担责任?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看法常常相悖。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到校学习,家长就将其监护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学校不仅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负责,而且应当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校方则认为,学校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不负有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学校是否承担学生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是基于教育法对学校管理职责的规定,对学生承担有限的管理责任。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总体上来讲是基于教育与受教育而形成的教育关系,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的特殊规律,应当适用教育法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并非学生法定意义上的监护人,尽管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

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与学校事故责任承担根据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判断学校及教师对事故的发生及其后果有无过错、过错大小,来确定责任主体,依此进行损害赔偿,应是分析、解决此类纠纷遵循的一般原则。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是无法预见和不可避免的,学校及教师对事件无任何过错,不负任何责任。但如果事故发生之后,教师没有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救险,延误了治疗,造成伤害者伤情加重,就应负责,这是一种事后责任承担。

此案例中,我们看到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从校园广播宣传、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提醒到校园走廊告示牌的摆放,到已经具体落实到位,学校场所管理也不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下雨天清洁工人已经在积极拖干地板,事故是学生个人原因直接导致的,综上所述学校不存在监管不力的过失责任。事后班主任老师及时处理,联系三方家长,汇报校领导,多方进行积极沟通协商,事故发生在课间,老师也不负有直接的监管责任,所以此事班主任老师以及校方都不负有赔偿责任,当然如果出于人道主义,学校可以给予适当的慰问金。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有其特殊性、突发性和不可控性,针对校园伤害事故这一特殊人身侵权行为,制定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专项法律,依法处理,就成为解决校园伤害事故的必由之路。可喜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简称《方法》)已经实施。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专项法规。《方法》中明确了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性质是教育、管理、保护责任,确立认定学校承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过错责任,细化了学校管理责任的范围,规定了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的方式,界定了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提出了解决校园伤害事故损害赔偿的资金来源。

一、建立预防机制,提高安全意识

建立安全事故预防和快速反应行动机制。首先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各行政分管具体工作,制定学习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狠抓校园内外的教学安全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和制度落实及执行情况。其次定期组织有关教学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维修、调整教学设备和校园设施等。

建立师生意外伤害保险和学校责任保险制度,学校还需要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由学校购买的“校园责任险”和“学生意外险”,要由学生自愿购买。但学校要向学生及家长讲明保险的好处,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是会接受的。

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和救护能力。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做到定期以各种集会、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和设立专门宣传窗、展览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确立明确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预防、保护和救护能力。

落实各项教学活动的安全责任。在校内外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主持教学工作的教师是教学安全的具体责任人,活动首先必须落实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教学活动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应对办法。

建立特殊体质师生档案。除了配合每年定期举行的师生体检工作,对身体有异常的师生要重点复查,掌握既往病史及所患的疾病,提出注意事项和相关保护及应对措施,并通知家长配合,做到有备无患。

二、建立快速应对机制,降低责任风险

学校建立一套校园安全快速应对机制,对于及时科学地处理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害和经济损失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建立首遇责任制。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第一目击者、发现者要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立即通知校医,对伤者先进行科学处理并组织护送去医院抢救,同时报告第一决策者校长和学生家长,马上决策救治方案。

建立事后调查认定和协调机制。及时调查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具体责任,协调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事故伤害程度降到最低程度。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预防、应对和协调机制,可有效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降低责任风险。(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 穆书芹.论学生人身损害与学校的法律责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4):15-16.

[2]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2-08-21(2).

[3]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刘士国.民法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9

一、本土化改良:分析框架的调整与数据意义的重构

我们运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对PIMRS量表的分析结构改进方案进行了专家意见征询。综合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代表及教育专家的意见,我们在保留原量表基本内容不变④的前提下,依据“教学过程五要素模型”重新调整了PIMRS的分析框架,以使PIMRS量表的数据阐释更加适应本土语境与实践理解。(见图3、图4)图3诠释了目标、课程与教学、教师、学生、环境五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实践,其中教师与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与教学是实现主体间互动与影响的载体、中介与手段。而这样的认知实践应该在适宜的、支持性的环境和氛围中展开。上述对教学过程的诠释为我国的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和认同,同时也为我们改进PIMRS量表的分析框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我们依据五要素构建了数据分析的五个一级维度,对量表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新的意义整合和梳理(见图4)。第一维度,围绕“目标”的教学领导。该维度的结构与原框架一致,包含“制定学校目标”和“沟通学校目标”两个分量表,共10个考察项。目标维度反映了校长在设置、执行以及沟通学校目标方面的表现。目标维度得分较高,表明校长具有目标导向(goal-oriented)的特征,有较强的引领和规划意识。正如海林杰所言,一个明确的、清晰的、获得认同的并且聚焦于教学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的起点。[7]第二维度,围绕“课程与教学”的教学领导。在这个维度上,改良后的框架移除了“监控学生成绩与发展”分量表,将其划分到“学生”主题的维度下。①调整之后,课程与教学维度下设“课程编制与协调”和“教学督导与评价”两个分量表,共10个考察项;主要考察校长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产品———课程与教材、课堂与教学的管理。该维度重点考察的是校长对教学核心事务的领导状况,得分较高的校长具有专家领导的特点,是兼具行政管理者与首席专家双重角色的超级教师(superteache)r。第三和第四维度是从人的角度来考量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这两个维度是改进框架的新增维度,包含“激励教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学生学习”和“监控学生成绩与发展”四个分量表。两个维度从激励的角度,考察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进步与成就的管理,还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反映了校长在日常的领导与管理中,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发展的激励与支持。在这两个维度得分较高的校长具有人际导向、人本化的倾向。第五维度,围绕“环境”的教学领导。这里的环境特指一种鼓励教学、支持学习的积极氛围。环境维度包含了“保障教学时间”与“保持高出现率”两个分量表,同样共10个考察项。上文已解释了这两个分量表的含义,并例举了个别内容。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日常管理中容易忽视却能够间接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学习环境的细节来考察校长。在这一维度得分较高的校长善于运用隐性手段营造组织氛围,重视时间资源及人际的协调、互动与沟通。

二、新探索:构建基于PIMRS的校长教学领导风格评估模型

通过对量表分析框架的改良与修订,我们发现了数据的新意义:校长外化的、可观测的行为倾向与频繁程度,可以成为诊断其领导风格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参考了美国学者萨乔万尼(T.J.Sersiovann)i[8]以及香港学者郑燕祥对校长领导风格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PIMRS行为分析的教学领导风格评估模型(见图5)。由图5可见,PIMRS量表的五个维度分别对应五种教学领导风格取向或类型。在目标维度表现突出的校长,被定义为具有结构型的教学领导风格。根据郑燕祥的领导风格理论,结构型领导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战略意识,关注组织目标的设计、沟通和达成。在课程与教学维度表现突出的校长,则具有专家型的教学领导风格。专家型领导关注学校的核心技术与业务,能够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引领。在教师或学生维度表现突出的校长,属于人本型的领导风格。相对于专家型的校长对于事务和技术的关注,人本型的校长更加善于激发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关心人的发展。[9]最后,在已有的领导风格类型中,没有与“关注环境”维度相匹配的提法。我们依据这一维度的职能特征与行为内容,提出了协调型的教学领导风格。“协调”代表校长善于协调时间和事务,善于整合资源并灵活运用隐性教育手段,营造学校的重教氛围。上述的评估模型在诊断实践中如何运用?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领衔的“教学管理文化四维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0]项目组对PIMRS量表及其改进后的分析框架进行了试用。以项目组实验校N小学为例,研究者可以根据量表数据描绘出该校校长的教学领导特征图(图6)。观察该特征图,可以得出有关该校长教学领导风格的初判信息:首先,N小学校长各维度得分均较高(4至5之间),总体教学领导力较强;其次,N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重心在于“课程和教学”,是典型的专家型领导者。当然,研究者还可以结合结构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等质性研究为PIMRS量表的数据诊断与风格分析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信息,形成多角互证,优化评估过程与结果这方面的具体操作方式在此不再赘述。综上,为了探索一种基于数据的校长教学领导风格评估方式,研究者对国际知名的PIMRS量表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并通过数据诠释框架的调整与意义的建构,搭建起教学管理行为与教学领导风格之间的意义联结,从而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行为分析的校长教学领导风格评估模型。这些探索将为中小学校长、教育研究者及地区决策者进一步研究校长教学领导力及领导风格提供新的路径、方法和工具,并可为学校教学效能、校长培训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改进实践提供新信息与新思路。

作者:马健生 吴佳妮

在学校和两个学长篇10

龙山县:中小学预防溺水事故各有妙招

近日,龙山县召市小学召开预防溺水事故的紧急会议,会议组织师生参加了预防溺水安全事故专题教育讲座,学校决定在原有的防溺水教育的基础上采取“三个立即”应对措施预防溺水事故。立即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将预防溺水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个老师、每一名学生及其家长;每个班级立即召开一次“预防溺水事故”的主题班会。排查、摸底平常爱好嬉水、游泳的学生,建立名册备案;每个班级立即办一期黑板报和手抄报,让学生明白擅自玩水的危害性及自救自护、救人的基本常识。

该县召市初中则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确保学生安全度夏。“堵”是硬措施,全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各班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班主任每天必须在早上、中午、晚上到教室清点学生人数。学校每天组织5名教师沿学校周边的池塘、河流进行巡查。“疏”则更多地体现学校人文关怀。班主任利用每天的中午和晚饭后时间,组织班级学生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中洗澡。学校方面则加大供水力度,确保学生洗漱用水充足。(李春芬 彭英清)

双峰县:全体师生参加安全知识考核

“暑假去游泳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这是双峰县甘棠镇中心学校“预防暑假溺水事故”安全知识考试中的一道试题。中心校所辖25所中小学的7000多名师生参加了考试。

甘棠镇中心学校一名初三学生给出的答案展示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成效:1.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才去游泳;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意外情况;4.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甘棠镇中心学校一直把防溺水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各校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且把安全责任分配到位、专人负责。本学期向全镇学生家长两次发放防溺水安全知识公开信共计14000余封,有效地避免了溺水事故的发生。

(刘梅初)

泸溪县:兴隆场小学层层签订责任书

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泸溪县兴隆场小学校长与分管校长及片村小负责人、分管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层层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派出所、教导处、总务处连同学校周围的办学村和社区居委会对水库、小溪、山塘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并设置安全警示牌,对其它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建立防护性措施。

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学校规定学生外出必须由班主任陪同或电话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方可带其离校。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和国旗下讲话、录像等形式,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防患于未然。

该校还建立走读学生上下学路队制度管理。

(吴学高)

南县:安全问题“零容忍” 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实到位

“近期,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务必认真抓好防溺水工作,避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这是6月15日参加湖南省教育系统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专题视频会议后,南县教育局负责人对南县分会场与会人员提出的要求。

南县教育系统坚持安全问题“零容忍”。全县中小学开设防溺水教育课,通过专家讲授,现场演示,让学生学习水上水下救护知识。

(王刚 谢春成)

邵东县:两市镇中心学校筑牢“三重门”防溺水

夏季是学生溺水高发时节,邵东县两市镇中心学校为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筑牢“三重门”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一重门:家门。每当夏初,两市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家校通”这一平台,将学生上、放学时间发给家长,让家长知晓孩子到校和回家的大致时间;给每位学生家长发放《防范学生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教师的家访,对重点学生的家长做好上门告知工作,让家长给孩子传授安全游泳技能,告诫学生不得私自下塘下河洗澡。

二重门:校门。两市镇中心学校所辖的学校27所。每所学校的大门,每个班级的前后黑板两侧,每个班主任的《安全教育手册》上,都有一条最醒目的宣传标语:严禁学生私自下塘下河洗澡!从教室门口值守的班主任,到校门口值班的学校领导,每天放学必说一句温馨话语:同学,放学要直接回家,千万别私自下塘下河洗澡!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上,要求班主任反复做好“防溺水”主题教育。

三重门:水门。两市镇中心学校管辖的学校分属三个办事处,既有县城中小学,也有农村学校。学校周围遍布山塘、小水库、拦水坝,共逾100余口(处)。中心学校要求:每处学生上、放学必经的山塘、水库都要做好排查、留有记录,积极联系各村、街道办事处在危险地点竖立醒目警示标志。在重点地段、重点时段要求各校安排专人巡查,一经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及时教育、救助,并严肃处理。

通过细致有效的工作,该中心学校六年未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件,年年被评为市、县“学校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周晓虎 王建云)

隆回县:家校联盟夯实防溺水安全教育

6月10日,隆回县教育局发放了13万封《关于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拉开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序幕。

各校长、班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并通过印发致家长的公开信,促进家校联防。全县400多所学校通过上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出一期防溺水教育黑板报、举办一次防溺水安全知识作文竞赛、校园广播每天播报一则防溺水安全小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对学生来校返校路上的水库、大江大河和一些农用灌溉的拦水坝,学校安排教师值勤和护送,做到安全教育全方位,安全监督无缝隙。(黄清峰 廖国凡 胡权)

新晃县:多措并举开展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这个讲座太及时了。我那孩子不敢偷偷下河了,我们也省了心。”6月18日,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弓判村村民吴柏华对扶罗中心小学的家长吴朝辉老师说。他那读六年级的孩子吴擎自从14日听了学校举办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后,每次想去河边戏水都会自觉叫上爸爸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