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趣事十篇

时间:2023-03-21 20:52:55

奇闻趣事篇1

笑学校德意志民族素以严谨认真而著称,很少将笑容挂在脸上。一位叫苏珊娜・迈尔的女士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瑜伽笑学校。迈尔女士说:“人们在笑的时候,全身80个不同部位的肌肉都在运动,还会分泌出抵抗疾病的荷尔蒙,增强免疫力。而德国人活得太认真了,放不开。我得让我的同胞们在生病之前,先笑起来。”在迈尔女士的班上,6个成年人光着脚,用手拍着自己的额头,个个眯着眼,咧嘴大笑着。他们正在进行互感运动训练―――――通过相互的声形刺激发笑,嘴里还要大声喊着“哈哈哈,嘿嘿嘿”。他们先学习假笑,慢慢变成真笑。

笑医院美国医疗界近年来兴办了一些笑诊疗所、笑护理等。医院的工作人员用各种幽默和滑稽手段来刺激病人发笑,以达到使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笑比赛德国每年定期举行一项奇特的比赛,其项目有微笑、含笑、苦笑、开怀大笑、冷笑、讥笑,还有间歇笑、特异笑、自选笑等,参赛者的成绩以笑的时间长短和滑稽程度决出胜负,获胜者被授予年度“笑星”并颁发奖金。2008年5月8日“世界微笑日”这天,泰国的“里普利”国际大笑比赛在帕塔亚的“里普利娱乐世界”举行,泰国本土选手集塔拉特是一名英语老师,她最终以持续大笑12分26秒、最高音量110分贝的成绩赢得这一比赛的冠军。

笑话出口公司创办这家“笑话出口公司”的是位名叫布拉沃的巴西企业家。他千方百计地汇集了世界各国出版的500多册笑话选集,从中精心挑选了成千上万则精彩的笑话,然后聘请滑稽演员把这些笑话制成录音,在电话上增设一个特殊功能,备有专用电话号码。用户只要一拨通这个专用号码,就能听到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然后,他与300多个城市的电话局签订了合同,都安上了这种设备,开展起了笑话业务。用户每收听一次,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谁知这项业务一推出,就取得很好的成效,最后他把此项业务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如德国、法国、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等,年业务额达3000多万美元。

笑展览馆保加利亚的卡尔洛尔市有一幢“笑展览馆”,馆内陈列着两万多部世界著名幽默及讽刺作品,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假面具,展厅内有各国幽默名家的照片、作品手稿及雕塑模型等。

奇闻趣事篇2

浙江大学的一名学生在网上晒出其硬币的创作,迅速红遍网络,网友给予他“力学哥”的称号。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力学哥”的魔法吧,怎么能让这么多硬币都不掉下来呢!小编是hold不住了……

卖萌无罪!

日本摄影师潜入水族馆拍到白鲸吐泡泡精彩瞬间:自从白鲸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吹出一个像天使光圈状的泡泡之后,她就成了岛根水族馆里的“红人”。这头可爱的小白鲸约10岁,三年多前学会了吹气泡这门技巧,从此,凭借这独门绝技迷倒了一大批来此参观的游客。

英国:惊现数棵“摇钱树”

这棵“摇钱树”上,树干长满硬币。在英国出现了几棵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树干中密密麻麻全是硬币。调查发现,这些树曾是18世纪英国的“许愿树”,那时人们相信,病人只要把硬币砸进树里后病就会被带走。几百年后,原本被砸进树干里的硬币又重见天日。

猩猩戒烟进行时

马来西亚动物园里有一头名叫“雪莉”的红毛猩猩,年龄大概25岁。一年多前,动物园工作人员发现经常有游客丢香烟给它抽,它已经出现上瘾的症状,有时好像嗑了药一般,精神恍惚,没有烟抽的时候又很暴躁易怒。为了它的健康着想,动物园最近将它迁移安置,要帮它戒烟。

全球首家魔法学校

“格雷魔法学校”――这所由美国68岁的Oberon开办的世界上唯一一所注册男巫学校已被官方认证为学术机构。跟霍格沃兹一样,格雷有16个系,包括炼金术、驯兽术、马语、魔杖制作和咒语。进入魔法学校的学生被分住在4座古代建筑里――风、水女神、侏儒和火蜥蜴。

小山魈爱上玩偶

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的小山魈紧紧怀抱着心爱的猴子玩偶。在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一只出生半个月的小山魈对一个猴子玩偶情有独钟,每日形影不离。世界一级保护动物山魈也叫鬼狒狒,主要分布于非洲中西部,成年山魈剽悍强壮,被称为世界上最凶狠的猴类。

3D绘画 栩栩如生

年仅20岁的智利艺术家弗雷多在绘画方面不仅功底深厚,且别有创新,他只需一枝铅笔和一张白纸就能画出栩栩如生的3D画作,并将画作和布景完美结合在一起,乍一看难辨真假。目前,他正在考虑将自己的画作放在圣地亚哥的街道上展览。

奇闻趣事篇3

中国全球化最大障碍是人才短缺

麦肯锡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人才问题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3/4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短缺是其全球扩张计划的最大障碍。

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决定进行全球化的主要原因:保证对资源的利用;保持领先的收入增长;获得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构建在要害领域如供给渠道和研发投资等方面的竞争规模。

我国将划分四大人口功能区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预计,未来30年,全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70%,即从目前的5.6亿上升到10亿,约有3亿农村人口进城。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战略规划已经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完成,并获得中央的认可。这项规划的大体框架,是将全国的国土分成不适宜、临界适宜、一般适宜、比较适宜、高度适宜5大区域。其中高度适宜地区,面积只有全国的10%,但要积聚全国30%的人口,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资源承载力,把全国划分出四大人口发展功能区域,即限制区、疏散区、稳定区和聚居区。其中人口聚居区将占全国人口的54%,约为7.4亿。

全总5年内将建5万个“职工书屋”

全国总工会决定,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目前尚缺乏读书条件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开办5万个“职工书屋”,进一步发挥好现有职工工会图书馆(室)的作用,逐步形成阅读条件比较完备、广泛覆盖职工群众的工会读书设施网络。为此,全总及各地工会要投入适量资金,集中各方面力量,用3年时间在各地扶持援建300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职工书屋”建设的全面展开。

我国建成“农家书屋”约2万个

截至2007年底,我国已建成“农家书屋”约2万个,到2008年底,“农家书屋”的数量将增加到5万个左右。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它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家书屋”工程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中国工会拥有1.93亿会员

中国工会目前拥有1.93亿会员,150多万个基层工会组织,是世界上会员人数最多、组织规模最大的工会组织。

近年来,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发展,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得到进一步维护。

公安部拟规定汉族姓名最长限6个字

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一项最新姓名统计显示,全国汉族户籍人口中两字姓名的人数有1.6亿多人,占全国汉族户籍总人口的14.22%。而三字姓名的户籍人口有10亿多人,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85.61%。姓名是4个字及以上的只有197万多人。我国汉族户籍人口姓名中,最长的姓名达到15个字。目前公民起名并没有字数限制,但按照《姓名登记条例(初稿)》,除少数民族以外,公民姓名长度将限制在6个字以内。

中国男比女多出3700万

2007年中国男性已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岁至15岁的男比女多出1800万。专家认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日前出炉的《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当代青年未婚比例越来越高。报告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15岁至29岁青年未婚人口比例为51.54%,15岁至35岁青年未婚人口比例为38.23%;2005年的相应数据则分别上升为65.89%、45.71%。专家指出,性别比的连续失调超出正常,未婚青年增多已构成了威胁国家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和谐的一个弊病。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仍十分脆弱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人民币。

水匮乏威胁全球2/3人口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提供信息,2005年,全球有2/3的人口蒙受水资源匮乏的压力,其中北非、中东和西亚的形势最为严峻。

专家说,全球变暖势必会加剧水资源的匮乏问题。从全球来看,与1990年相比,2100年的温度将上升2摄氏度。20亿人口将因此处在“水资源愈发匮乏”的境地。

国家机关将全面禁烟

近日,“中国控烟与履约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提出:“每个人为了健康都应该带头不吸烟,人人都要有勇气和责任劝告吸烟者到室外吸烟。”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无烟奥运”。 与会专家一致通过并签署了题为“政府以身作则,共创无烟环境”的倡议书,呼吁: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公场所率先做到全面禁烟,鼓励各级政府办公机构制定政策,全面禁烟。

新疆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产区

新疆各油田企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新疆共生产原油2640万吨,生产天然气212亿立方米,总油气当量达到433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气产区。

新疆预测石油资源量208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0.8万亿立方米,被视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接替地区。目前,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吐鲁番和哈密)三大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8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3万亿立方米。原油年产量实现了从1990年的700万吨到2000多万吨的跨越,天然气年产量也从5亿立方米猛增到200多亿立方米。

土地都将有合法“身份证”

国土资源部日前了《土地登记办法》。《办法》于2月1日起生效,每一块土地都将拥有合法的“身份证”。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土地法律法规的接连实施,迫切要求对我国土地权利的主体进行界定,以有效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均要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

继续完善支农保护和补贴制度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预计达到4318亿元,增长22.8%。2008年,继续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对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等都将加大。

阳光工程暖人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工程)的专项补助资金达9亿元。2008年,阳光工程将提高补助标准,继续以贫困地区、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开展转移培训工作,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不低于80%,转移就业以稳定就业为主导,同时积极引导受训农民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女人比男人爱失眠

由国际睡眠组织进行的研究证明:女性与男性相比,她们更容易受到失眠的困扰。“女性的平均失眠次数比男性高出1倍多,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女性流行病。”研究人员指出,女性失眠发生率高于男性,首先与她们的生理和性格特点息息相关。女性处于经期、孕期和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都对睡眠造成影响;女性细心、爱美、追求完美、感情较脆弱等性格特点,也使得她们更易发生失眠;此外,女人性格往往趋于内向,情感更丰富,对情感的体验也更细腻、敏锐,这些都成为导致女性失眠的诱因。

新年假期易发心脏病

美国洛杉矶的研究人员通过大量调研认为,生活习惯的改变是新年假期心脏病高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他们研究了洛杉矶地区过去12年间22万名死于心脏病的患者,结果发现,其中许多人的死亡时间在12月―1月间。在这两个月里,死于心脏病的患者要比每年6月―9月间高出33%。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现象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有很大关系,这些变化包括:情绪亢奋或容易波动,过度劳累,突然进食过多油腻和太咸的食物,大量喝酒,睡眠减少等。

科技新创

国产人造皮肤诞生

前不久,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宣布我国组织工程第一个产业化产品――人造皮肤正式问世,这是目前我国该领域唯一研究成功的产品。该项目负责人、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金岩教授说,这项研究历时近十年,已于去年11月13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次严格评审,获得了产品注册证书。这一成果的研制发明,可以极大地减少病人的痛苦,也让很多烧伤患者能重新恢复旧日容颜。

日本公路“会哼小曲儿”

日本北海道工业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已在日本北部和中部建成3条奏乐公路,其中一条公路能演奏一首流行歌曲。研究者称,这种奏乐公路的表面嵌有间距精确的凹槽。奏乐公路能借助凹槽的间距让汽车司机经过时听到动听的音符。聆听“公路音乐”的理想驾驶速度是约每小时45公里。在时速限制在48公里以内的路段,公路的奏乐功能可有效减少超速现象。

太阳能飞机今年试飞

开发世界首架太阳能飞机的瑞士“阳光动力”团队对外公布了原型机的设计。原型机预计今年完工,届时将在载人情况下完成日夜环球的试飞。该飞机能够完全不用任何燃料,日夜连续飞行,因为它能够存储白天的太阳能量。

飞行汽车问世 荷兰拟建60停机坪

塞车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还时常耽误出行人的急事。荷兰研制的首辆民用空陆两用飞行汽车,在正常情况下,飞行汽车形似三轮机动车;一旦堵车,它可摇身一变,成为一架小型直升机,从拥堵路面升空后快速到达目的地。他们计划在荷兰建设60个直升机停机坪,来满足未来需求。

英国打造“集装箱酒店”

英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巨头Travelodge集团眼下正在伦敦建造全球第一家可回收式酒店。该酒店的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预制构件――从中国进口的集装箱,建造过程仿佛“堆积木”。该“集装箱酒店”不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而且将来拆卸时,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万能床”美国亮相

这款被命名为“星夜”的万能床由美国礼恩派公司推出,预计将于2009年上半年上市,价格约5万美元,可以根据顾客要求增减配置。这款床长约3.1米,宽2.6米,就像一张普通的超大型双人床。虽然外表普通,其中却大有文章。环绕声音响系统藏身床角,放映机“高居”床靠背之上。打开放映机,大幅高清晰度画面投射在床对面的墙壁上,堪称完美家庭影院。床靠背中还藏有一套计算机系统。这一系统具有超大存储量,可存储40万首歌曲或2000小时电影。再加上无线网络与无线键盘,上班族坐在床上就能处理工作。“万能床”还可以根据室温调节冷暖,令睡眠更舒适。床垫中的整套调温系统受计算机控制。

奇闻趣事

小猪披上伪装喝虎奶

泰国一家动物园的一群小猪崽竟然“悍不畏死”,将一只母老虎当成了“养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这些小猪崽穿上了虎皮伪装服,母虎竟然将这群小猪崽当成了幼虎抚养。据悉,这只母老虎从小喝的就是母猪奶,所以将猪群当成了它的“家人”。

美国富婆千万美元遗产留给宠物狗

绰号“吝啬女王”的美国87岁亿万富婆利昂娜・海姆斯利去世,将1200万美元的遗产留给了自己一只名叫“麻烦”的宠物狗。但利昂娜做梦也不会想到小“麻烦”因此真的遇到了大“麻烦”,它成为绑架勒索者的头号猎捕目标,短短3个月,已多次收到绑架和暗杀恐吓。“麻烦”只好改名隐居,并被保镖24小时保护起来。

鸽子多让欧洲头疼

鸽子一向被视为和平和爱情的象征,殊不知每只鸽子每年产生12公斤的粪便,在城市里传播疾病,俨然是“飞翔的老鼠”。由于欧洲“鸽”满为患,科学家、城市官员和动物保护主义者云集德国城市埃森,召开首届城镇“治鸽大会”,讨论如何控制日益庞大的鸽子大军。他们预计,今后10年鸽子数量将达到5000万到4亿只。

20世纪初欧洲许多大城市就想方设法减少鸽子的数量,动用了包括毒杀、射杀、炸死、电刑等一切手段。人们还尝试过避孕药,为鸽子实行“计划生育”,但效果并不理想。

新西兰买鞋要有医生处方

新西兰有好几家鞋店,专门卖“健康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顾客拿着一份医生开具的“买鞋处方” 来到鞋店,售货员根据处方上的建议,为顾客挑选合适、健康的鞋子。据一家专卖女鞋的鞋店老板介绍,鞋对于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穿得不对,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那些脚部有病的人。如何选鞋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

奇闻趣事篇4

早期的西http://方新闻学者曾将好奇心、新闻欲作为新闻的起源。在新闻发展的历程中,这一说法早已受到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好奇心、新闻欲这一现象在整个新闻领域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在新闻传播中必然还具有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它们在新闻传播中能起什么祥的作用和怎徉发挥作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些探讨。

一、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的各要素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构成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这些要素必不可少,缺少一个传播就无法进行。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一言以蔽之,“合之则共存,离之则俱亡,变之则同变”。新闻传播中的接受者既受其他三个要素的制约,又制约着其他三要素。它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它既参与新闻生产又是新闻信息的主动寻求者。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它是传播者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传播者发出新闻信息之前或之后,都要认真分析并理解接收对象,使双方达到默契。其次,接受者对新闻的接收,也是对新闻的加工过程。他们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新闻做鉴别和理解。再次,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传受双方信息共享,而这种共享是建立在功利基础上,接受者期望以此满足自己的新闻欲,传者则企盼以此对接受者产生某种影响。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好奇心、新闻欲主要发生在接受者身上。它们通过作用于受者,间接地影响其它各传播要素,进而对新闻传播起作用。当然,新闻传播中的传者同祥也有好奇心,在探讨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时,这一点不能忽视。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们具有好奇心

休漠曾在《人性论》中有这祥的描述:“我们并不是对每一个事实都有求知的好奇心,我们想知道的也不只是知道后对我们有益的那些事情。一个观念只要以充分的力量刺激我们,并使我们对它极为关心,以至使我们对它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感到不快,那就足以刺激起好奇心来。”《人性论》1981:492)。这里休漠从人性的角度论述了好奇心的起因。这段话似乎有点令人费解。那么,我们不妨利用心理学丰富性动机理论再对好奇心作一个注解。好奇心如同饥饿是人的可靠有效的动机。但它不是追求生存和安全的需要,而是一种满足和寻求刺激的动机。心理学实验表明:长久地缺乏刺激不仅引起人的厌烦还可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和失调。寻求刺激是人本能的动机。而好奇心则是人寻求来自新异事物刺激的一种本能。剖析了新闻传播要素及好奇心这一心理现象。

三、具体的分析好奇心、新闻欲在新闻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受者的好奇心怎样在新闻传播中起作用注意是对事物的集中和指向。它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一定意图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好奇心则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所以好奇心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并能诱使人们对刺激物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但这种转化不是必然的。新异刺激物对注意的吸引和维持还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即人的认知状态)有关。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它虽可引起一时注意,但却不能长久维持;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为了求得进一步理解,就会予以长时注意。所以,刺激物的新异性和人的认知状态共同决定了人对刺激物的注意程度。在新闻传播中,接受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事物的注意状态也主要由以上两个因素决定。而注意是理解和接受的前提,新闻信息能否吸引接受者的注意,是决定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关键一步。新闻传播中,传者如何获取受者对信息的注意是首要解决的间题。受者的好奇心,催促和激励着新闻传播者提供充满新意的新闻来款待其服务对象受者。这就要求传者传播的新闻内容要新鲜,传播新人新事新风尚。而且表现手法要新,不落俗套。这两者缺一不可。受众求异行为表现出对奇怪少见和反常事情的强烈关注和浓厚兴趣。为此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人和新事时,要努力写出人物的个性和事件的特征。此夕}还要尽力去寻找奇特、古怪、反常能刺激人感观

转贴于 http://

奇闻趣事篇5

应当承认多姿多彩的社会新闻,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开阔视野,增加情趣,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社会新闻受社会环境以及媒介自身影响,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一些误区,在实现自身功能上发生了错位,引发了种种弊端,不仅误导了受众,影响了新闻媒体自身形象,也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不良影响。

功能错位之表现

具体而言,我国当前的社会新闻功能错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媚俗。当前,一些媒体内容庸俗、格调低下,抢劫杀人、偷盗扒窃、吸毒贩毒、绑架勒索、、搞婚外恋、包二奶、、开房、同居等字眼时常充斥报端。而这种媚俗常常为冠冕堂皇的“满足读者需要”所遮蔽和合理化。正是这种媚俗,使媒体缺乏内省精神和批判意识,背弃了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具备的责任。

猎奇。社会新闻是“没有鲜明行业特点而又为大众所广泛感兴趣的以反映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趣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社会新闻反映的这些内容使一些媒体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阅读欲望上做文章,过于注重“人咬狗才是新闻”,猎奇心理严重,热衷于报道男女私情以及“事故、车祸、杀人”等负面新闻,经常把一些刺激、怪异,甚至畸形的事件作为吸引读者的卖点。正是这些“哗众取宠”的社会新闻,弱化了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

浅薄。在追求所谓“市场效应”、“社会轰动”效果的前提下,一些媒体对真正具有重大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或蜻蜓点水,或敬而远之;对真正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视而不见,而是热衷于影星歌星的隐私秘闻、名人的风流韵事,或是市井百姓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还美其名曰“民生”新闻、“公共”新闻。正是这些浅薄的新闻,使媒体忘记了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守望功能。

失实。一些媒体为了抢新闻,往往不经过核实就刊发一些通讯员来稿、国外网站的稿件。一些记者由于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惜编造新闻,导致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他报纸也不加分析竞相转载,以致假新闻泛滥成灾。如2007年的“纸馅包子事件”、“茶水发炎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都是有名的假新闻。假新闻的泛滥,不仅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也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功能错位之原因

笔者认为社会新闻功能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盲目迎合媒介经济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作为一种产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营。因此为了追求所谓的“眼球经济”和卖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许多媒体在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把社会新闻当做扩大销路的“卖点”,片面追求社会新闻的娱乐价值,用煽情、刺激的手段招徕读者,甚至不惜制造一些轰动、刺激性强的新闻吸引受众。因此,在媒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媒介如何正确把握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使社会新闻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业人员背离职业道德操守。作为记者,有其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的《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报道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容。坚持报道的高品质、高品位,不迎合庸俗、低级趣味。”然而现在许多媒体的从业人员缺乏新闻人应有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操守,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和“成就感”,热衷于采访和报道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新闻,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进行偷录偷拍,显然这与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是背道而驰的。

实现社会新闻功能的几点建议

错位的社会新闻,虽然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和畸形心理需要,但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新闻,开始寻找高层次、高品位的社会新闻,新闻界和学界也开始严肃地思考“何处是社会新闻的真正家园”,社会新闻如何承载在精神上、理念上、价值取向上对受众的引导、提升和净化的责任,从而实现自己的功能。笔者认为社会新闻要想真正实现自己引导舆论、守望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人们的视野,增加情趣等功能,就要正确处理社会新闻的质和量的关系,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要正确处理社会新闻的质和量的关系。

第一,社会新闻的报道要追求质的高品位。实现社会新闻的高质量、高品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有位”又“有味”。社会新闻的特点之一是“趣味性强”,但讲求趣味不能降低新闻的品位,更不能不顾及社会效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扩大销路搞“趣味至上”,一味迎合读者的兴趣。读者的兴趣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虽然迎合读者的兴趣会给一些读者带来某些方面的满足,但丑的和恶的东西往往在这种“满足”中受到过分的渲染,受害的依然是读者。我们讲求趣味性,应该建立在高尚情操的基础之上,即用高尚的、健康的情趣引导读者,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

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受众的阅读和欣赏水平在逐步提高,格调低下的社会新闻最终是会被较高层次的读者所鄙视的。

通俗而不庸俗。社会新闻其实是一种大众新闻,要求把严肃的思想内容用受众最乐于接受的形式送到他们手中,也就是要通俗而不流于庸俗。这需要作者与编者的思想高起点、品位高格调。所谓思想高起点,就是要求社会新闻的作者、编辑,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处理素材和稿件。把社会新闻的素材、线索,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考察,取其光明面,并把其作为一种意识、一种观点、一种思想的载体。所谓情趣高格调,就是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把握正确基调,坚持社会新闻传播价值中的“有益性”原则,明确报道目的。

新奇而不猎奇。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要选择新奇、积极健康、富有情趣的珍闻、趣闻、奇闻,帮助人们拓宽思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以及陶冶情操,让人获得自我完善的美感,诗乐般的雅兴,无穷的向上力量。如自然界的奇变、梦幻般的天文信息、人类自身的神秘发现等,无一不带有新奇的特色。

第二,社会新闻报道要把握量的“有度”。

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了解我们这个社会新近发生了什么事,社会趋向如何,社会面貌、社会心态、社会舆论有些什么新的变化,有哪些社会问题值得引起注意、思考和研究。社会新闻的首要职责,就是帮助人们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把握社会。

但是,面对海量而琐碎的社会新闻,媒体并不是有闻必录,不加选择,必须把握一个“度”。这里的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在内容上把握分寸,特别是不少涉及法律、道德领域的人和事都有一个报道分寸问题,如对于那些违法犯罪案件以及两性关系的报道要适度,不能描写作案手段、性关系的细节。另一方面要把握社会新闻刊发量上的“度”。如果天天连篇累牍地报道社会问题、暴力事件、案情内幕等负面新闻和色情新闻,就会以偏赅全,强化社会的阴暗面,忽视社会上真、善、美的主流,给人们带来社会动荡、治安环境恶劣等错觉,从而使人们失去安全感、丧失信心,这也违背了新闻媒体应具备的引导舆论的功能。

其次,要强化媒体的职业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传媒力量的产生首先得益于传媒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公器,传媒承担着维护正义与社会和谐的责任,其行为本身就具有权威性和引导性。大众媒体必须意识到自己首先是社会的公器,而非首先是市场的工具、个体的私利。因此,新闻界要强化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守望”为第一责任,尤其是在媒体产业化的趋势下,让传媒的社会责任重新回归理性与正义,这对无论是以时政新闻为主的媒体还是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媒体,都是现在乃至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总之,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媒体只有承担起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陆永初:《机关报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及操作特点》,《新闻战线》,2003(5)。

2.顾理平:《社会新闻采写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李艳诚:《党报社会新闻之探索》,《前沿》,2005(9)。

4.刘晓苏:《浅析负面社会新闻的消极影响》,《青年记者》,2006(8)。

奇闻趣事篇6

一、国际新闻

(一)国际新闻的含义

国际新闻是指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国内新闻而言的新闻,主要是把本国以外发生的,或者本国发生同时又与其他国家有关联的,或者本国以外其他地方发生但与本国有着密切联系的事实变动,准确地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换言之,国际新闻的事实客体包括:发生在国外的涉内新闻、发生在国内的涉外新闻和发生在国外的其他新闻事件等。

(二)国际新闻报道的标准

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时,除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标准外,还要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即按照新闻价值来选择事实和报道新闻。一般说来,这包括五个方面的要素,即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贴近性以及趣味性,这里我们主要说说趣味性的含义。

趣味性,也就是事实所具有的可以使受众产生兴趣,进而乐于关注新闻的有趣程度。趣味性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新闻事实的趣味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新闻事实新奇独特,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其二,新闻事实充满情趣,激起人类共有的激动、兴奋、伤感等情感;其三,新闻事实富有人情味,能调动起人们的同情心、爱憎感。

国际新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趣味性需求。人们总是对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奇闻轶事充满了好奇心。如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都属具有趣味性的国际新闻。

(三)国际新闻的发展方向

另外,由于全球媒介的商业化与科技发展,国际新闻体质由政治控制开始转变为政治与商业的双重控制,体制内的竞争也演变成了政治与商业的双重控制,争取受众就成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新特点,国际新闻也开始了从宣传到报道的转变。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后,国际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宣传的特征在弱化,而新闻性特征在增强。新的传播手段使新闻中的迅即性、直观性、真实性特征得到了凸显。同时,国际新闻传播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性强的特征。西方有的新闻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70%的电视节目直播议题是事先设计和策划的。新闻报道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个人行为了,商业化又带来了娱乐化。在向新闻回归的同时,国际新闻中的硬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少,而软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内容出现了政治、经济和娱乐三元并举的局面。

二、软新闻

(一)软新闻的含义

那么,何为软新闻呢?笔者认为,除了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类新闻以外的社会、文化、体育、旅游、考古之类的新闻都可以看作是软新闻。从具体内容上看,软新闻的内涵更加宽泛。甚至某些政治、经济类新闻中的新闻和动态,也可以成为软新闻,如《财富杂志》的排名、首脑会议的花边新闻等。

(二)软新闻的报道

软新闻虽然不像重大新闻那么重要,但也很被受众看好,越来越成为新闻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在国际电台制作的45分钟的国际新闻里,有大约15分钟的软新闻,题材涉及科技、文化、艺术、医学、娱乐、体育等。笔者比较关注美国的电视节目,在这里就以NBC(美国国家广播电视网)的一档早间新闻栏目《Today》(即《今天》)的成功为例,谈谈软新闻。

《今天》是NBC的一款早间新闻类节目,开播于1952年。从1995年至今,《今天》稳坐同时间段美国电视节目收视率冠军的位置,它也是美国早间新闻谈话类节目的开山之作,开创了娱乐化包装新闻的时代。《今天》的所有成员都一致认为,为了保证节目的生存和收视率,将其定位在不失新闻的严肃性的同时,尽量保持轻松娱乐。内容上除了一定量的硬新闻外,在清晨时刻,节目还包含了大量的软新闻,相对比较轻松感性。轻松愉悦的软新闻,给节目带来休闲快乐的气氛,比如文化、音乐、名人、旅游等方面的内容。如在2001年9月的一期节目中,新款照相机上市的消息被多次重复播出,以便给观众传递最快的信息;有关玛丽莲·梦露、麦当娜等明星的最新消息也在第一时间里播报;时尚资讯、影视动态、商品信息、美容产品等方面的新闻也会及时地送给观众。这些内容就像餐桌上的一道“开心果”,给观众带来无限的乐趣。

《今天》节目具有综合性、娱乐性和可听性的特点。如今,很多观众大多数情况下把看电视当作一种放松、消遣。作为早间节目的《今天》从开播初就把娱乐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特色,新闻和娱乐融为一体,交相呼应。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节目中强化“软”“乐”“实”,把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

《今天》的成功也引起了美国各大电视网的竞相模仿和竞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品牌栏目《60分钟》是一档以深度报道见长的电视新闻栏目,一向以严肃而闻名,而在经过一系列的改版后,主持人在报道新闻中恰当地揉入了娱乐因子,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新闻报道变得风趣了起来,从而吸引着观众饶有兴趣地看下去。正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制片人唐·休伊特(Don Hewitt)所说:“没有理由认为新闻报道不能变得更有娱乐性,不应该只做干巴巴的报道,应该给观众讲故事。”

(三)软新闻的选择

分析过美国的电视节目,再谈回新闻娱乐性对我国电视人的启发。我国当今的新闻栏目中,虽也有软新闻的版块,但总体形式还是偏死板,风格也过于严肃。如果我们能向国外的媒体学习借鉴,增加些软新闻,使我们的新闻栏目不仅具有权威性和时效性,又能更多地为观众服务,提高新闻的娱乐性,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对于播报软新闻的比重和分类,我们还是要有选择地进行。

不论《今天》还是《60分钟》,在内容上绝对没有低级趣味的东西,其中的一些报道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先锋。在美国主流电视中,新闻的娱乐并不等于娱乐的新闻,制作者会在形式上想方设法翻新,争取受众的注意力,在内容上急观众之所急,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资讯,同时又不失新闻之格。这在当前我国电视行业小报式新闻颇有泛滥之势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奇闻趣事篇7

新闻互动性是与以前“我编你读”的传统单向传递模式相对的概念。简言之,就是报纸与读者的相互交流,包括直接参与性互动和心理互动。直接参与性互动是近年媒体惯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即媒体通过策划新闻活动让读者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使读者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

本文所论述的互动性,特指新闻与读者间的心理互动,即在新闻活动中,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对一张报纸而言,增加本地新闻与读者间的互动性正在被媒体重视和熟练运用。这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而一张成功的报纸,其国内新闻版的份量也正逐年加大。以《合肥晚报》为例,它由十几年前的国内国际新闻合二为一的每天一个时事新闻版,发展到每天一个国内新闻版、一个国际新闻版,直至今天的每天三个国内新闻版(两个国内新闻版,一个国内新闻写真版)。那么,又该如何增强新闻与读者的互动性呢?

本地新闻因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它总是和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是本报记者采写的发生在本地读者身边的事,说的是读者身边的人,能有效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关注。国内新闻是指发生在本地之外的新闻。由于诸多原因,报纸的国内新闻多来源于新闻社电讯稿、网络媒体及各地媒体间的交流稿件等。国内新闻和本地读者间有着地域上的距离感,因此,读者也不可能参与其中,与之互动。所以增强国内新闻与读者间的互动性,更多是从编辑的角度而言,其目的是增加国内新闻与读者心理上的互动性。如何让读者心系“千里之外事”?窃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善于从国内新闻中“提炼”出具有接近性的“看点”

有人说,在这样一个从来都不缺少新闻的时代,不提高新闻的接近性,想提高报纸的可读性,甚至是必读性是不可想象的。读者看报,总要拣那些和自己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新闻来读。什么原因呢?就是“接近性”在起作用。所谓接近性,就是发生的新闻事实越接近受众,就越会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新闻价值也就越大。西方报纸、电视之所以十分重视地方新闻策划、采写,并增加其在媒体上所占的份量,就是基于对读者阅读心理的科学分析得到的答案。

新闻“接近性”的概念,是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认同并接受的一个概念,且普遍作为一个重要的办报理念实施。接近性不仅指地域上的接近性,还包括心理上的接近性。地域上的接近性,也叫距离的接近性。作为国内新闻,我们在 “接近性”上少了地利――地域上的接近性,所以只有在“人和”上做文章,即从心理的接近性上做文章。

首先,编辑要善于从新闻中拎出新闻事实与读者之间情感上的接近点。新闻的发生地虽不是本地,但事件与阅读者在情感上是相关的。比如国内新闻事件中涉及了自己的同乡,我们关注着他们,就是在间接关注着我们身边的人。以2009年6月下旬发生的一则重大新闻为例:《上海一在建楼房整体垮,一民工死亡》,这是当天大多数报纸采用的标题。读到这个新闻时,乍一看,这则重大突发事件好像和咱们安徽扯不上关系,但仔细阅读新闻可以发现一个事实,死者是一名安徽民工。这样,编辑做标题时只需稍作加工,一则在心理上接近本地读者的新闻就诞生了――《上海一在建楼房整体垮,一安徽民工不幸遇难》。一个外地新闻被“加工”成了涉及家乡人的新闻,一般读者从情感上、心理上都会更关注。安徽是一个劳工输出大省,安徽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以有关他们生存状况的新闻,极易引起本地读者在心理上的互动。所以作为安徽的媒体,我们在从国内新闻中“提炼”“接近性”方面有着其他地方媒体无法超越的先天优势。

其次,找出国内新闻与本地读者利益上的接近性。比如,我们重视经济新闻和国家大政的原因,就是这些新闻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相关。增强国内新闻与读者的互动性,应遵循的一个方向是,不论多么宏大的事件,一定要努力联系到读者的基本利益上。比如国内新闻长期关注的国家医改、教育体制改革、国家法规的出台等,它们与每位读者息息相关,都是涉及到读者当下利益或长远利益,是国内新闻增加与读者互动性必须始终关注。另外,一些涉及读者精神生活的新闻同样可以找到其与本地读者的互动点,比如《7月22日可看到日全食 下次大概要隔三百年》这则新闻,通过对其相关内容了解,可发现其中涉及这样的内容,即“此次月全食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11个省部分地区将观赏到日全食,其中铜陵还进入最佳观测点大名单”。于是,编辑将原文标题改动成《7月22日可看到日全食安徽铜陵进入最佳观测点》,一下子使一个全球性天象活动与本地读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读者看到这则新闻,或许就蠢蠢欲动起来,或许就有了新的出行计划。这就是注重国内新闻与本地读者利益的接近性造成的正面效果。

第三,找出国内新闻与本地读者在命运上的接近性。新闻没有利益上的接近性,事件里也没有家乡人,但有些新闻涉及的内容是人类共同关注的,涉及人类共同的命运。比如:环保、安全、情感、养老等方面的新闻。这些内容,以往很少作大篇幅的展示,只作为重大新闻这道主菜的几个小围碟。中国的开放、经济的接轨,让国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阅读传统的硬新闻相比,把阅读这种新闻称之为是一种隐性的阅读期待。如“国务院新医改方案”,这则重大新闻就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切身利益,国内新闻版应及时编发有关国家政策及权威解读的新闻,将国家大政第一时间与老百姓的当下利益有机联系起来,使读者从现行重大的政策中找到与个人基本利益相结合的点。这也是国内新闻与读者加强心理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

二、满足普通读者关心“国内大事”的心理需求

近几年来,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公共舆论环境的活跃,民众公民意识、大局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增强,使得受众的胸怀和视野更为开阔。他们在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闻的同时,越来越把目光投向外地,渴望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更多信息。特别是重大事件,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另外,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交通的发达以及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地理观念。

作为国内新闻的编辑,应注意到这种阅读现象的变化,满足读者对外地及涉外重大报道的逐步增长的需求。作为一张本土化的地方报,如何根据读者新的阅读需求,积极介入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这是一个无法绕过并需要切实解决的新课题。是否关注、知晓国内大事已经成为反映编辑素质的一个体现。

某些新闻,虽然发生在离报纸所在地很远的地方,但因为其新闻事实触及读者的兴奋点,超越了时空,为读者所关注,引起强烈震动和共鸣,特别是重大事件新闻,已成为国内外广为关注的热点、焦点。如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早就没有了什么距离感。《合肥晚报》国内新闻版每天推出四至六个专版进行报道。面对如此深重的天灾国难和随之而来的赈灾救援行动,媒体对“国内大事”的深切关注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和互动,唤起了广大读者心中的大爱和爱国热情。一些读者在看了国内新闻的相关报道后,纷纷打电话表示同情之心,捐款捐物。更有读者看了地震孤儿的新闻,要求认养。一些读者看了地震的感人事迹后,更表示以后要珍爱生命,遇到挫折,要选择坚强,这都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这些感情和心理上的反映,正是新闻与读者互动产生的效应。

三、增加国内新闻的趣味性

新闻的趣味性是新闻的一个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与趣味性相关的。新闻的趣味性已成为广大报刊媒体吸引读者、提升新闻卖点的重要手段。“开卷有益”,读者在怀着好奇心阅读了一则趣味十足的新闻之后,在潜移默化中知晓了其中的道理,这样就同时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愿望。当然,趣味应当具有普遍性,普通读者看完后,或拍案称奇,或心有戚戚,它和我们所要达到的编辑思路是一致的。由此,新闻和读者产生了良性的心理互动。

国内新闻是发现趣味性新闻的一片沃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奇闻怪事可谓层出不穷。它突破了地方新闻的区域性限制,这也成了增加国内新闻与读者心理互动的一个利好条件。那么,如何从海量的新闻中挑出这些具有普遍性的新闻呢?首先要求编辑要独具“慧眼”。其次要和读者换位思考,喜读者之所喜,爱读者之所爱。

当然,追求新闻的趣味性,还要避免网罗一些“猎奇性新闻”,即指专门搜索奇闻轶事或是涉猎有文化冲击感的事件作新闻,热衷编发一些庸俗的使人颓废、使人消沉的低级趣味新闻,这是“互动性新闻”的死穴。因此,在追求与读者互动时,国内新闻编辑应当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倡导传播高尚的、健康的趣味性新闻,和读者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心理互动,这才是“增强新闻与读者互动性”的要义所在,也是媒体编辑的职责所在。

奇闻趣事篇8

关键词 反腐报道 娱乐化 舆论监督 价值取向

abstractsomemedia reported the solemn topic like anti-corruption, by the way of intenerating them. this deformed trend not only damaged the media’s reverence, but also blurred the sight of people. the phenomenon obviously run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our n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reorients the role of news media: tool-sense and value-sense should be unified.

key words anti-corruptionentertainment supervisionvalue-choice

反腐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WWw.133229.Com然而,在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下,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这些严肃的反腐败报道加以“软化”即用娱乐化方式进行报道,使读者越来越感觉到大众娱乐倾向在逐渐向严肃的舆论监督报道靠拢。经过这种软化的监督报道,呈现受众面前的已不再是严肃的,不再具有威慑和警示作用。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畸形的舆论监督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所进行的报道往往伴随着新闻失实,使得媒体本身的这种监督作用丧失以外,对媒体的公信力、受害人的人格尊严也是一种伤害,严重背离了舆论监督应有的社会效应。

一、反腐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1.反腐报道突出“桃色新闻”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不少贪官一方面招权纳贿;另一方面大搞权色交易。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贪官们的所谓“桃色新闻”进行娱乐化报道甚至夸大或编造也就大行其道了。

2.主题思想粗俗肤浅

受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部分媒体和记者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盯着腐败分子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

3.“软包装”下的硬新闻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舆论监督类新闻理应属于硬新闻,在制作方法上也要严肃认真。

但当前形势下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软包装化”,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2000年6月11日,《法制日报·世风一瞥》栏,刊发了一位作者的文章《赖昌星“红楼”迷局》。原文本是揭露批判,南京有两家报纸于6月19日从网上下载,转刊了这篇文章,一家给它安上了“远华案‘红楼’暗藏佳丽”的标题,仅是摘取文中关于“红楼”藏着从江浙一带选出来的40多名风尘佳丽的名字。另一家既不署作者名,又不注明来源,一字不动地加以转发,但是编者给它换了题目,主标题用大号粗黑体,为“豪宅暗藏着数十风尘女子”,还加了一个肩题:“远华案主犯赖昌星‘红楼’揭秘”。海南某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也将标题改作:肩题“远华案‘红楼’揭迷”;主标题“赖昌星豪宅暗藏着十佳丽。”如此摘引和标题制作突显的是传播者猎艳、猎奇的趣味,迎合着低俗的阅读趣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原因的三维分析

反腐报道出现娱乐化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新闻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来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社会受众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选取这三个因素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新闻媒体:商业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把舆论监督这样的严肃话题加以娱乐化也就有可能成为部分媒体经营者的选择。当娱乐化与文化 工业 相结合,文化生产与 经济 利润相一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已被市场所改写,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里重新烧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只要具有娱乐因子,芝麻大小的事也可以炒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中的这股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 发展 脱离社会的畸形特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

2.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很高的思想层次上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去呼唤社会的良知,从而正确揭示 历史 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舆论监督这类新闻报道,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更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此外,良好的调查研究和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纵观这些反腐败报道,从尚军“以色谋权”事件到《红唇咒吻》的出炉都是在原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大乃至造成失实。2006年3月29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因涉嫌受贿逮捕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女)。2006年8月湖北省《前卫》月刊撰文称尚军依靠色相傍上两位省级高官后,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升迁;然而《南方人物周刊》派记者赴阜阳、安庆采访调查后发现,有关尚军“以色谋权”的桃色事件是一起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2005年12月20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对“黄石山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后,武汉国内某知名期刊撰文称黄石山在狱中完成自传体小说《红唇咒吻》,希望能够协助警方抓拿其“情妇”归案,该文报道了黄石山与“情妇”王湘妮的情感纠纷和斑斑劣迹。

针对这种报道,潇湘晨报记者于2006年10月14日在湘东某监狱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黄石山,然而采访的结果是:黄石山在服刑期间从未写一个字,文中的“情妇”王湘妮却是他的合法妻子等,据黄石山称:该报道有80%的内容失实。

这些记者在追求时效和“卖点”的压力下,根本就不曾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就急于发稿,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3.新闻受众:娱乐化背后的受众需求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心理是受众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的动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反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促使记者积极采写具有新鲜特质的新闻,如卖大饼的青年考上了大学研究生,农民包机等等一大批具有新鲜特点的新闻满足了受众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另一方面的作用则可以导致媒体和记者盲目的猎奇,以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采写新闻,于是也就出现了《红唇咒唇》、“以色谋权”之类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尽管受众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处于接收地位,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但是受众并不是带着一个空荡荡的脑袋来接收新闻信息,相反,他们是一个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迫切的需要对新闻信息和媒介进行选择。

然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无组织的,他们在接收信息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求新、求奇等心理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这样,受众表面上的被动地位就演变成潜在的主动角色,新闻传播也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但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上述的以部分受众的“眼球”为中心。而是从受众的普遍兴趣出发。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反腐报道娱乐化就是其中的一例。

三、反腐报道娱乐化取向的危害

1.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损害

新闻媒体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的。

因此,对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新闻题材进行轻浮的娱乐化报道,大搞噱头,一味地追新猎奇,用“性”这样的新闻填充报纸的大量篇幅,用煽情的编排手法来吸引读者,除了会引起一小部分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招致更多读者的反感。根据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泉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就越小。那么以传播信息为第一目标的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自身 发展 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削弱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

反腐报道大搞桃色报道,把内容大量集中在色、情上,很难让读者从贪官的斑斑劣迹中得到警示和启发,相反,媒体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模糊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关注的视线。这些报道只让读者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让读者对社会丧失信心。

退一步来讲,即使确凿地存在着“以色谋权”和“性贿赂”之类的问题,媒体和记者也不该投入这么多的兴趣,因为贪官们首先是职务犯罪,对他们的批判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的腐败轨迹,并对其作出制度性的反思。如果将反腐问题给娱乐化和八卦化了,很容易掩盖腐败问题的实质,有悖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初衷。

四、传媒角色的审视与期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是指由功利目的所驱使可以能够 计算 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它探求 规律 并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价值理性则着眼于“为什么”,侧重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性。工具理性注重的是手段对目的的作用,而价值理性关注的是目的的效用和意义。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其根本特性。舆论监督一定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新闻记者不要“猎奇”,不要“出奇”,而是要真正站在公众的利益上,否则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使命感,只能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舆论监督应有的“价值”被当作单纯的揭丑“工具”而使用了。所以要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其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上,尤其表现在像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话题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就很难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也就很容易在报道中出现诸如娱乐化等错误的取向。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冷静地思考,在进行监督时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着“四能”——以法监督、以德监督、以理监督、以情监督。①

从宏观意义上讲,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舆论监督工作指导体系也非常必要。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稳人民的立场,要以对人民负责高于一切的精神,该披露的问题就该坚持原则,事实上没有的绝不夸大虚假报道。舆论监督报道不能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向出发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为目的,而是必须有严格的原则性。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扫除阻碍舆论监督或偏离正确监督取向的各种现象。

对媒体的作为进行监督,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逆向监督,即在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监督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对其自身的监督,包括新闻的选题、采访与刊发等各个环节。完美的组织运行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只强调监督社会,而不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势必会出现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同时,媒体应自觉建立健全纠错制度,对来自社会的正确监督作出积极的反应,该解释的解释,该更正的更正,该道歉的道歉。双方只有怀有这样宽容的心态,舆论监督的质量才能提高。

奇闻趣事篇9

一、反腐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1.反腐报道突出“桃色新闻”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不少贪官一方面招权纳贿;另一方面大搞权色交易。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贪官们的所谓“桃色新闻”进行娱乐化报道甚至夸大或编造也就大行其道了。

2.主题思想粗俗肤浅

受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部分媒体和记者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盯着腐败分子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

3.“软包装”下的硬新闻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舆论监督类新闻理应属于硬新闻,在制作方法上也要严肃认真。

但当前形势下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软包装化”,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2000年6月11日,《法制日报·世风一瞥》栏,刊发了一位作者的文章《赖昌星“红楼”迷局》。原文本是揭露批判,南京有两家报纸于6月19日从网上下载,转刊了这篇文章,一家给它安上了“远华案‘红楼’暗藏佳丽”的标题,仅是摘取文中关于“红楼”藏着从江浙一带选出来的40多名风尘佳丽的名字。另一家既不署作者名,又不注明来源,一字不动地加以转发,但是编者给它换了题目,主标题用大号粗黑体,为“豪宅暗藏着数十风尘女子”,还加了一个肩题:“远华案主犯赖昌星‘红楼’揭秘”。海南某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也将标题改作:肩题“远华案‘红楼’揭迷”;主标题“赖昌星豪宅暗藏着十佳丽。”如此摘引和标题制作突显的是传播者猎艳、猎奇的趣味,迎合着低俗的阅读趣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原因的三维分析

反腐报道出现娱乐化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新闻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来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社会受众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选取这三个因素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新闻媒体:商业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把舆论监督这样的严肃话题加以娱乐化也就有可能成为部分媒体经营者的选择。当娱乐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已被市场所改写,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里重新烧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只要具有娱乐因子,芝麻大小的事也可以炒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中的这股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的畸形特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

2.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很高的思想层次上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去呼唤社会的良知,从而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舆论监督这类新闻报道,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更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此外,良好的调查研究和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纵观这些反腐败报道,从尚军“以色谋权”事件到《红唇咒吻》的出炉都是在原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大乃至造成失实。2006年3月29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因涉嫌受贿逮捕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女)。2006年8月湖北省《前卫》月刊撰文称尚军依靠色相傍上两位省级高官后,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升迁;然而《南方人物周刊》派记者赴阜阳、安庆采访调查后发现,有关尚军“以色谋权”的桃色事件是一起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2005年12月20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对“黄石山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后,武汉国内某知名期刊撰文称黄石山在狱中完成自传体小说《红唇咒吻》,希望能够协助警方抓拿其“情妇”归案,该文报道了黄石山与“情妇”王湘妮的情感纠纷和斑斑劣迹。

针对这种报道,潇湘晨报记者于2006年10月14日在湘东某监狱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黄石山,然而采访的结果是:黄石山在服刑期间从未写一个字,文中的“情妇”王湘妮却是他的合法妻子等,据黄石山称:该报道有80%的内容失实。

这些记者在追求时效和“卖点”的压力下,根本就不曾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就急于发稿,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3.新闻受众:娱乐化背后的受众需求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心理是受众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的动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反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促使记者积极采写具有新鲜特质的新闻,如卖大饼的青年考上了大学研究生,农民包机等等一大批具有新鲜特点的新闻满足了受众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另一方面的作用则可以导致媒体和记者盲目的猎奇,以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采写新闻,于是也就出现了《红唇咒唇》、“以色谋权”之类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尽管受众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处于接收地位,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但是受众并不是带着一个空荡荡的脑袋来接收新闻信息,相反,他们是一个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迫切的需要对新闻信息和媒介进

行选择。 然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无组织的,他们在接收信息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求新、求奇等心理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这样,受众表面上的被动地位就演变成潜在的主动角色,新闻传播也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但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上述的以部分受众的“眼球”为中心。而是从受众的普遍兴趣出发。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反腐报道娱乐化就是其中的一例。

三、反腐报道娱乐化取向的危害

1.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损害

新闻媒体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的。

因此,对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新闻题材进行轻浮的娱乐化报道,大搞噱头,一味地追新猎奇,用“性”这样的新闻填充报纸的大量篇幅,用煽情的编排手法来吸引读者,除了会引起一小部分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招致更多读者的反感。根据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泉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就越小。那么以传播信息为第一目标的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削弱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

反腐报道大搞桃色报道,把内容大量集中在色、情上,很难让读者从贪官的斑斑劣迹中得到警示和启发,相反,媒体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模糊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关注的视线。这些报道只让读者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让读者对社会丧失信心。

退一步来讲,即使确凿地存在着“以色谋权”和“性贿赂”之类的问题,媒体和记者也不该投入这么多的兴趣,因为贪官们首先是职务犯罪,对他们的批判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的腐败轨迹,并对其作出制度性的反思。如果将反腐问题给娱乐化和八卦化了,很容易掩盖腐败问题的实质,有悖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初衷。

四、传媒角色的审视与期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是指由功利目的所驱使可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它探求规律并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价值理性则着眼于“为什么”,侧重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性。工具理性注重的是手段对目的的作用,而价值理性关注的是目的的效用和意义。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其根本特性。舆论监督一定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新闻记者不要“猎奇”,不要“出奇”,而是要真正站在公众的利益上,否则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使命感,只能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舆论监督应有的“价值”被当作单纯的揭丑“工具”而使用了。所以要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其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上,尤其表现在像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话题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就很难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也就很容易在报道中出现诸如娱乐化等错误的取向。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冷静地思考,在进行监督时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着“四能”——以法监督、以德监督、以理监督、以情监督。①

奇闻趣事篇10

按说网络时代资讯发达,可以开拓视野,享受乐趣。但是为什么我们天天上网还是这个老样子呢?其实上网跟上课一样,不是上了就一定有所得,关键要看你怎么上。如果挖掘不到乐趣,整天泡在网上也只能是枯燥而无所得。下面跟大家分享几个有趣的网站,希望给你带来新鲜感的同时,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煎蛋网地球上没有新鲜事

省略/

你身边或许有这样的人:知道的趣事特别多,国内的、国外的,已经成为历史的、新近发生的,甚至未来可能发生的千奇百怪的事……不管话题是谁开的头,他们都能接得上,而且谈得头头是道。一班人闲聊的时候,会谈这些趣事的人总是很容易就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活跃气氛。当然了,要成为这样的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有一定的积累,煎蛋网就是其中一个能让你获取这些积累的平台。煎蛋网的广告语是“地球上没有新鲜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信息,比如最新的数码产品、让你哭笑不得的奇人异事、爆笑的外国新闻、有意思的统计结果……也许这些不是必备的知识,有些甚至可以算是“冷知识”,但偶尔上去浏览一下,知道多一点别人不知道的新鲜事,既满足好奇心又开拓视野,何乐而不为?

AB报专业的原版电子报纸分享阅读网

省略/

谈到知识积累,仅仅知道一些有趣的小众新闻显然不够。现在新闻业这么发达,很多国家的、社会的大小新闻很快就尽人皆知,如果我们只顾寒窗苦读,不问世事,别人在聊热点新闻的时候完全接不上茬,怎么能行呢?与煎蛋网相比,这个网站不算有趣,但十分实用,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可在此看到,而且都是免费的。有空上来看看报纸,看看自己家乡的新闻,看看别人家乡的新闻,看看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最新的动态,绝对能让你增值不少。

Omegle Talk to strangers!

省略/

不管你爱也好,恨也罢,英语目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是为了学习,掌握这门语言还是很有好处的。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在实境中应用了,所以很多来到中国的老外都觉得中国人喜欢拿他们练习英语口语。其实上网也可以找老外聊天,Omegle.省略的主要是老外,他们的闲聊很口语化,而且常常只打出单词的缩写,所以第一次和他们聊天可能反应不过来,而且聊多了也不要把这些缩写的单词带进英语考场。

Midomi哼调10秒,找回喜欢的歌

省略/

与英语相比,其实还有一种语言更通用,那就是音乐。很多人都喜欢音乐,如果偶尔听到一首歌,很喜欢,却不知道歌名和歌词,怎样才能找到这首歌呢?Midomi就可以帮到你。这是一个语音搜索引擎,你不必记得歌名或歌词,只要哼出旋律,就能找到结果。只需配备一个计算机用的麦克风,登录Midomi,单击“唱歌搜索”开始录制你的搜索,通过演唱或哼唱录制10秒或更长时间的旋律,就能找到符合你哼唱旋律的歌。此外,这家公司还提供iPhone专用程序,安装后,iPhone就变成一个能随时随地用哼唱搜索乐曲的终端了。以后听电台邂逅好歌,想寻回的话,就上Midomi哼唱一段吧。

自己拿献出一份爱心,拿回一份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