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流程十篇

时间:2023-03-19 15:04:28

会流程

会流程篇1

关键词:钢铁企业 生产流程总图布置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钢铁作为工业必选材料,钢铁消耗量日益增多。而钢铁企业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钢企发展大炼铁、大炼钢,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为配合日益快捷、多变的市场,更要做到快捷、灵活,这就要求钢铁企业总图布置更加简单、顺畅。而总图布置一旦实施固化,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也会相对固化。

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不畅,物流运输存在多次倒运、交叉,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简单顺畅的总图布置将给钢铁企业带来更快捷、更灵活的生产流程,进而带来更大的效益。如何适应生产要求,设计简单、顺畅的总图,不言而喻,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1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与总图布置形式

1.1钢铁企业生产流程

某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图

石灰石白云石煤粉外购粉焦进口块矿自产矿国内购矿进口粉矿干煤

钢铁企业一般生产流程为:进厂原燃料在原料场堆放;经烧结、球团、焦化等加工后供炼铁高炉生产,生铁供炼钢,粗钢供轧钢,轧钢供连铸、高线、棒材等,成品由成品库外运出厂(见某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图)。

钢铁制造流程是一种开放的、不可逆的、远离平衡的耗散过程。

1.2 总图布置形式

总图布置一定要满足生产流程需要。钢厂总平面布置基本上是两类:第一类是串并联布置。炼钢车间与炼铁、烧结、焦化车间串联,与热轧、冷轧车间并联。该布置适用于地形狭长地带与原料、成品码头(或两个接轨站)相距较远的情况。其主要优点是铁水、钢锭流程基本上系直线形,运距较短;主要缺点是连铸坯需转90°送热轧车间,不利于热送。随着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高炉数大多数减少到4座以下,炼钢车间减少到2个以下,车间布置更加连续紧凑:铸机的出坯线与加热炉-热轧机的辊道轴心尽可能对准,距离尽可能缩短。

第二类是垂直成组布置。炼钢、轧钢车间垂直成组与炼铁、烧结、焦化车间相互按工艺流程成组布置。该布置最大优点是适用于连铸坯热送、轧钢车间热装、热轧的先进工艺。由于连铸工艺的发展,取消了初轧车间与车铸系统,有利于炼钢与轧钢车间成组布置;连铸坯送轧钢车间热装、热轧,炼钢车间势必与轧钢车间垂直布置。

2钢铁企业总图布置形式与生产流程适应原则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多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兼顾厂内和社会,并不断动态优化,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钢铁生产流程的本质是一种多因子流,按一定的程序,在一个由诸多功能不同的工序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中流动运行现象。

生产流程自身要具备上下工序对应、稳定、连续、高效、可回收、紧凑和简捷等特点。

总图布置形式选择符合以下原则:

1、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总图布置形式必须尽量使生产流程顺畅,避免工序间的往返交错,使设备投资最少,占地最少,生产周期最短。

2、最有效的利用空间。使场地利用达到适当的建筑占地系数,使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占有空间和单位制品的占有空间较小。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要便于物料的输入和产品、废料等物料运输路线简捷,尽量避免物料运输的往返和交叉。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使总图布置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工艺设备的更新以及生产规模扩大的预留。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使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一个区域并就近布置,甚至合并在同一个建筑物内。

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钢铁企业对生产流程和总图布置重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或建设后相互矛盾的严重后果。钢铁企业总图布置形式应该和生产流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实施”。

3钢铁企业总图布置优化途径

钢铁企业的总图布置是从接受原、燃料起直至产成品装运的全过程中将人员、机具和物料所有需要占有的空间做最合理、最透彻的配置,并使之最有效的组合,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要达到总图布置优化,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总平面布置。根据资源、能源和扩建条件确定企业最终发展规模和可能的发展规模。编制切实可行的分期改造方案。

2、结合改造,简化加工过程。大胆改造旧厂区,调整总平面布置,提出总体规划设想和建议,逐步予以实现。要在弄清影响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认真的调查与研究,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使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乃至消除物料的重复搬运和搬运中的迂回、折返等。同时,原有企业总平面布置不合理的局面仅通过一、两次的改扩建是不能改变的,只有一切从长远利益出发,严格按总体规划设想逐步予以改造,持之以恒,现有企业才能旧貌换新颜。

3、合理地调整现有铁路线路布置,挖掘现有铁路潜力。大部分钢铁企业的外部物流运输仍然依靠铁路。铁路线路应尽量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宜集中布置。根据货运量、周转期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可考虑共用装卸线。对于多年不用或很少使用的铁路线路予以拆除;对于线路、站场、咽喉当其通过能力不足而改造其又受到限制时,可在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小的条件下,对现有线路网进行改造,以适应扩建后增加的运量要求。

4、在发挥现有铁路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运输方式。钢铁企业内部物流运输方式,除高炉铁水还必须依靠铁路运输,其他原料、半成品等的输送已转变成在线工艺输送方式,如皮带、辊道、吊车等方式。某些辅料的运输则采用汽车或带式运输为主,以减少土地面积被铁路大面积占用。

5、近期布置合理,远期预留发展。随着土地成本的升高,预留发展用地意味着土地的闲置,无形中降低了土地效益。

6、在企业现有场地上进行改扩建时的竖向设计。优秀的竖向设计不仅不影响使用,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7、管线布置方面。对在已有的厂区内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其管线布置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布置管线之前,应对管线的性质、管径大小、敷设地点的环境和自然条件等进行分析。

8、充分利用工厂可以绿化的地方,扩大绿化面积。

会流程篇2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电源;影响;应对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089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程度的不断加大,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升高,在人口增长、环境压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电力的清洁性与高效性已经成为了研究重点课题,而分布式电源的应用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较明显的解决作用[1]。分布式光伏电源在与配电网联合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但也会对配电网网损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分布式电源为基础,研究了其对配电网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1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特点与分类

1.1 环境效益高

在发电过程中分布式光伏电源不会产生较大噪声,且对水源及空气的污染程度较低,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需注意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2]。在使用分布式光伏电源时,需在清洁能源的利用时考虑到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输出功率较小

传统集中式电站在输出功率上可达到百万千瓦,只有形成大规模状态才可达到经济效果。而光伏发电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因此规模不需要过大便可达到一定经济性,且可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对光伏系统容量加以调整[3]。通常来说,分布式光伏电源项目容量可控制在几千瓦之内,相对于集中式电站而言,光伏电站在发电效率上并不会明显受到电站大小的影响,因此在经济上较为稳定,在投资性价比上较高。

1.3 能量密度较低

能量密度较低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一大缺陷,其每平方米的功率仅在100瓦左右,加上相关光伏组件的安装以及安装位置的限制,因此难以在用电紧张上起到明显作用[4]。但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在白天发电效率最高,而此时正是用电高峰,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用电紧张问题达到缓解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

1.4 发电技术分类

分布式电源在发电技术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①风力发电。通过太阳辐射在地球各部分引起的气压容差差异而产生空气运动,利用风能实现发电。②燃料电池。这种方式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直流电能,并且在等温状态下完成,具有噪音低、污染小、洁净、转化率高的优势,既适合分散供电也适合集中供电。③往复式内燃机。通过气缸内部的燃料燃烧实现热能的转化,从而达到发电效果。④太阳能。通过光化学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热转换实现太阳能发电。

2 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影响

(1)产生损耗。实施分布式光伏电源之后,配电网络会出现较大变化,例如当发生线路故障时,分布式光伏电源会影响到整个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分布、电流流向以及电流大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引起配电系统中线路过流保护,降低电流速断的灵敏度。若影响程度较大,还可能发生拒动危险。重合闸操作时可能由于接入了分布式光伏电源而无法成功重合。

(2)影响电能质量。电网通常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在接入时可能造成非线性负载在短时间内升高,影响到电能质量。具体而言,首先会大量带入谐波,由于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转换器运作模式以及谐波发电方式会对谐波的波次与幅度产生影响。其次为电压闪变,如果光伏发电站规模较大,则在短时间内会由于剧变输出造成电压闪变。

(3)影响配电网安全。通常而言,加入分布式光伏电源需要在隔离变压器的操作下合理接入,否则会造成交流电杂散在电容之上而造成地线意外断开,存在触电危险。同时,配电网中的变压器、漏电断路器、计量仪表、电流型变压器均会受到直流分量注入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电流式漏电断路器与变压器无法正常工作。

3 配电网网损的应对策略

(1)探寻变化规律。在分布式电源实际运作中观察其负荷变化情况,通过长时间观察找出其变化规律,若无法发现明确规律则可大致推断。对于能源使用问题,可制定能源种类达到对能源的更高利用效率。对于用户与使用量之间的冲突问题,可采用地域划分或强制规定方式,提升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效果。

(2)加强系统监控。在分布式光伏电源工作过程中监控配电网络的系统运作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管理者并采取措施,对系统实现完善化的保护。分布式光伏电源影响配电网网损,在最终结果上有好有坏,管理者可通过对分布式电源位置的调节来减轻损耗的波动。

(3)降低影响程度。对于电能质量受到分布式电源的影响,通常影响无法完全消除,但能够通过限制分布式光伏电源逆变器的容量,减少谐波共振次数,从而减轻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同时,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应用电压调节器或调压变压器,在这些设备的使用下加强对重负荷时间段的调节,通常调节时间在夜间或是午间时分。

(4)控制电压波动。操作者可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从而降低分布式光伏电源造成的电压波动。但当配电网末端电压存在越限状态时,这一操作并不能达到有效处理程度。另外,若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抽头频繁调节,可能会影响到抽头的运行寿命以及控制效果。相关研究者在数据计算中发现,要想降低变压器抽头的调节次数,可采用无功优化运行方案,通过对光照及负荷强度的预测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反馈与跟踪,达到对无功电源的优化与协调。

4 结束语

分布式光伏电源具有群发性与不连续性特点,属于间歇式电源的一种,在接入配电网之后,配电网会由原本的单端辐射型网络转变多端系统,更具复杂性。在接入配电网之后,分布式光伏电源会对配电网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配电网受到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影响有好有坏,研究者应将不良影响加以控制,降低影响程度,实现能源的最高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邓贤添.基于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对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影响探究[J].通讯世界,2015(20):195-196.

[2]马晓博,戚连锁.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短路电流和静态电压影响的仿真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6(01):20-24+80.

会流程篇3

1课程标准及解析

1.1课程标准原文: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课程标准解析: 课程标准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做了以下要求: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一个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局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既包含着成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又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水平还是不高的,个体倾向还不稳定。从思维能力上看,高中阶段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能力上正处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急剧转化的时期。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之前也学习过相关的知识:风带、气压带。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可选取“模拟洋流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3.2知识结构关联图:如图1。

3.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确立及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的确立和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4课时安排:基于对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将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为一个课时。在45分钟内引导学生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和图文资料讨论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5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本节属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范畴,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本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形成原因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后一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的预备。

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说出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2)学生能绘制洋流分布模式图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2.1主要教学方法:实验法、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2.2主要教学方法的运用

(1)通过对洋流的模拟实验,让学学生知道什么是洋流,体会洋流的主要动力。

(2)教材中有多幅图片,这是文字部分的重要补充。通过分析这些图片,学生们更加容易清楚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3)针对洋流的影响,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在多种活动下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 课堂教学效果基本达到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 通过引用生活中的现象及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关注

度。

3、 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以及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现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4、 在最后的案例分析中,学生能较好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说明了本

会流程篇4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设施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要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来考察。在我国,每年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选,国外把我们中国形容为整个一个大工地。“九五”计划中,固定资产投资率按30%来把握,考虑价格因互,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为13万亿元,也就是平均每年达到26000亿元。能不能用好这巨大的投资,投资决策正确与否是关键的因素,而规划设计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每项建设工程无不要经过规划设计。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是指它的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工厂布置是否得当,工艺设备是否先进适用,能否取得好的投资效果,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不仅涉及建设过程的成交,而且涉及建成后能否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否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我国,设施规划被认为是“整个工程灵魂”。然而在过去的实际工作中,仓促地,不周密地进行规划设计,造成企业选址不当,布置不善,物流不佳生产费用高等例子,浪费了资金,甚至长期亏损。

设施规划设计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新建的工程项目,更体现在已有企业的改造上。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经济增长要从主要依靠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依靠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改组和扩建。据统计,1984年至1994年,我国技术改造投入1元,产出2元,创利税4~6角,投资只相当于同样规模基本建设的40%,而产出利税要比新建高一倍,建设周期要缩短一半时间。国外统率,机械加工工厂的物料,在生产周期中用于加工的时间只占5%左右,而处于储存,搬运或生产线上等待的时间约占95%左右。在制造企业的总成本中,用于物料搬运的占20%~50%,而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至少减少10%~30%。至于采用准时制生产方式,更可以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工厂需要的空间也可比常规制造厂减少40%~60%。邹空华副总理说过,技术改造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厂长要有强烈的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的意识,企业要坚持年年搞技术改造,这从客观上提供了发挥设施规划设施作用的广阔天地。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降低消耗和生产成本,改善物流,改进空间的利用,缩短生产周期的潜力很大。改造这些企业固然需要硬投入,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加强软投入,进行内涵式的挖潜创新,无疑更为重要。规划设计的费用是一个小数,在国外,项目设计的费用占总投资的2%~10%,往往比不可预见费还少,我国的取费标准更低,而效果却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当前努力推动工业工程的应用中,使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设施规划技术的意义,使之得到广泛应用,实在是我国发展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康奈集团创办于1980年,是中国皮鞋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中高档康奈牌男女系列皮鞋、康奈运动休闲鞋,兼营涉及皮件、服饰、内衣、商贸、自营出口及投资等产业。企业现有员工5000名,占地面积160亩,厂房建筑面积达12.8万平方米。

康奈集团现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皮鞋、旅游鞋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鞋类设计师评审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200强企业,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2001年,康奈集团在中国皮鞋行业中第一个被世界权威鞋类研究机构SATRA吸纳为成员单位。

康奈曾先后获得“中国十大鞋业大王”、“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等400多项殊荣。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康奈集团三次荣获中国皮鞋行业最高荣誉——“中国真皮领先鞋王”,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一面光辉旗帜。

康奈工业园是一个以鞋类制造为主导,服饰、内衣、皮具、鞋材等产业同步发展的现代生产基地。

康奈拥有专业而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团队,世界一流水平的制鞋工艺和设备,注重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加速国际化进程,以高效的生产力拓展市场空间。

基于康奈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对康奈产品的需求及该企业现有的各项资源情况,康奈的生产产量每天应该为2万双,但因为各种原因,产量都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该企业的物流现状可描述为:生产线上的高效率运转所带来的物料消耗的不准时,造成生产上的瓶颈现象,使企业内物流不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效率,造成先大浪费。而作为制鞋第一道工序的划裁车间,因为供货不及时,送料不及时,造成了下面车间生产的不衔接。而供货不及时和送料不及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布置的不合理,因此,就有必要对划裁车间进行重新的布置。

第二章 设施布置与物流分析方法综述

第一节 设施布置的相关理念

设施布置设计在规划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历来备受重视。工厂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安全。优劣不同的工厂布置,在施工费用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对生产运营的影响会有很大不同。正由于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减少10%~30%,因此在美国,工厂平面布置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之一。

建设一个全新的工厂或其他设施,设施人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运用有效方法,为工厂每个组成单位和设备找到合适的位置。但更多的设计工作是对原有设施的再布置,其原因是为了改变产品设计,改进工艺方法,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新产品,降低成本改进管理。由于受原有场地面积和开关的限制,或者受建筑物墙、柱、门、窗、基础、管线的限制,其难度要大于新设施的布置。

设施布置设计是通过对系统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做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布置最优化。

一、设施布置的概念

“设施”一词源于丁拉丁语“facilis”,意是容易。所以一个设施意味着其中必须是容易自由动作的。设施通常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形的固定资产,在“设施”内,人、物料、机器集合在一起为了实现一个规定的目标,最典型的就是制造一种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由于各种内部 或外部的原因,当为了满足几个目标时,这些目标包括以最低成本、使顾客满意的质量或用最少的自然资源等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那么“设施”就必须进行恰当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才能达到规定的目的。2002年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将设施定义为:“设施是物理工厂、配送中心、服务中心和其他的设备” 。2001年美国出版的《Maynard工业工程手册》第5版对设施的定义非常简洁,即:“设施是运作能力的物理表达” 。但接着又进一步解释为“设施布置是一个设施内处理和支持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物理排列。其目的在于生成支持公司与运作战略的设计。一个好的布置能优化资源的利用,同时满足其他的评价标准,如质量控制和许多其他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使设施布置很复杂。”总而言之,对一个工业设施或制造业的工厂来说,设施就是指所占用的土地、各种建筑物、各种生产和辅助设备、各类公用设施等。当投入为原材料、各种辅助材料及配件时,产出各种产品投入市场。

各种文献对设施规划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在制造业中都是把设施规划定义为对一个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这种规划和安排是有目的,这就是要确定经济合理的投入,使设施得到优化的配置,以支持整个系统实现有效的运行,获得期望的产出。

设施规划是有目标的活动,不论是新设施的规划还是旧设施的再规划,必需有本身的目标作为整个规划活动的中心。总的目标是使人力、财、物力和人流,信息流得到合理、经济、有效的配置和安排。典型的具体目标是:

1. 简化加工过程

2. 有效地利用人员,设备,空间和能源

3.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4. 缩短生产周期

5. 力求投资最低

6. 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这些目标实际上不可能都达到最佳,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要用恰当的指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总体目标最佳。

二、设施布置的原则

工厂设施布置设计是在生产纲领,工艺路线已确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易地与生产全过程有关的设施、设备、运输通道、物料堆放场地和人员活动空间等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此项工作。

⑴整体综合原则:设计时应将对设施布置有影响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以达到最佳的折衷方案。

⑵移动距离最小原则:产品搬运距离的大小,不仅反映搬运费用的高低,也反映物料流动的通畅程度,因此,,应以搬运距离最小选择最佳方案。

⑶流动性原则:良好的设施布置应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连续化。

⑷利用空间原则:无论是生产区域或储存区域的空间安排,都应力求充分有效的利用空间。

⑸保持柔性原则:在进行厂房设施规划布置前,应考虑各种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布置变更,以便于以后的扩展和调整。

⑹安全满意原则:应考虑使作业人员有安全感、方便、舒适。

 三、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

设施规划布置形式受工作流的形式限制,有三种基本类型(工艺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定位布置)和一种混合类型(成组技术布置)。

⑴ 工艺原则布置   又称机群布置或功能布置,是一种将相似设备或功能相近设备集中布置形式,比如按车床组、磨床组等分区。被加工的零件,根据预先庙宇好的流程顺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地方,每项操作都由适宜的机器完成。这种布置形式通常适用于单件生产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工艺原则布置的优缺点如表2-1所示。

表2-1 工艺原则布置的优缺点

 

⑵产品原则布置   也称装配线布置、流水线布置或对象原则布置,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产品流程是一条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完工为止的连续线。固定制造某种部件或某种产品的封闭车间,其设备、人员按加工或装配的工艺过程顺序布置,形成一定的生产线。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这是大量生产中典型的设备布置方式。产品原则布置的优缺点如表2-2所示。

表2-2 产品原则布置的优缺点

 

⑶ 固定工位布置   适用于大型设备(如飞机、轮船)的制造过程,产品固定在一个固定位置上,所需设备、人员、物料均围绕产品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在一般场合很少应用,飞机制造厂、造船厂、建筑工地等是这种布置方式。固定工位布置的优缺点如表2-3所示。

表2-3 固定工位布置的优缺点

 

⑷ 成组技术布置   在产品品种较多、每种产品的产量又是中等程度的情况下,将工件按其外形与加工工艺的相似性进行编码分组,同组零件用相似的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同时将设备成组布置,即把使用频率高的机器群按工艺过程顺序布置,组合成成组制造单元,整个生产系统由数个成组制造单元构成。这种成组原则布置方式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成组技术布置的优缺点如表2-4所示。

表2-4 成组技术布置的优缺点

 

四、设施布置的方法

 由于工厂布置设施是个多目标,多约束的问题,因此,用数学法来决定最优方案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传统的方法是经验法,设计者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流程图等定性资料来确定布置方案。

从60年代起,美国的R.muther提出了系统布置法(SLP),把量的概念引入不同方案的比较,特别是相关图与关系密级使各个方案都可以评分,因此布置设计就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但是随着生产单元数量的增多,用人工来决定设计方案变得困难撰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布置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布置方法,不但能大大改善并加速布置设计中寻优阶段这一过程,而且能迅速生成多种布置方案,以启发设计者的思路,常常获得比常规布置更为优良品种的方案,因此计算机辅助布置发展迅速,在国外已日渐普及,发展了许多算法和程序,较为流行的有CRAFT(位置配置法),CORELAP(相对位置关系法),COFAD(计算机辅助设施设计),ALDEP(自动布置设计法)等,,应用不同的方法可产生不同的方案。

第二节 系统布置设计(SLP)

SLP法是一套系统化的规划设计方法,随着上世纪80年代Muther来我国讲学和访问而传入我国。这是对设计项目进行布置的一套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对各种布置都适用的方法。这是一种基本的程序模式,不仅适合于各种规模或种类的工厂的新建、扩建或改建中对设施或设备的布置或调整,也适合制造业中对办公室、实验室、仓库等的布置设计,同时也可用于医院 、商店等服务业的布置设计。

一、系统布置设计(SLP)要素

在SLP方法中, R.muther将研究工厂布置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五个基本要素,抓住这些这是解决布置问题的“钥匙”。五个基本要素是:①P产品(材料);②Q数量(产量);③R生产路线(工艺过程顺序);④S辅助部门(包括服务部门);⑤T时间(时间安排)。

二、简化的系统布置设计(SSLP)

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工程师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布置设计不是大型项目。对于大型项目来说,用SLP做设施布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各种经常处理的中小项目就得不偿失了。为此,提出了比原来SLP大为简化的SSLP,使工作过程大为简捷。

一项布置设计中量基本的要素有三即:①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②每一作业单位应有的空间的数量和种类。③做出调整使符合布置设计的要求。

SSLP按照布置设计的三要素,通过六个步骤完成布置,故称为SSLP六步法:

第1步,画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第2步,用表列出各作业单位需要的面积。

第3步,画出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或非物流关系的连线图。

第4步,画出初步布置图各种。

第5步,列出各种评价标准.对各方案进行评价。

第6步,对选定布置方案的详细布置。

第三节 物流相关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和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物畅其流”之说,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物流的分析研究已由经验总结,理论研究发展到推广应用阶段。

何谓“物流”?197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为物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从发生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有效流动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结果管理为目的的活动。”日本《物流用语词典》(1976年版)定义为”物流指是把制品物理性地转移到最终需要者的活动,具体包括包装,装卸,输送,保管及通讯活动。”从广义上讲,物流是一切物料的流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活动之一。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物料是指从原材料等物料进厂到成品,废料等物料出厂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装卸、运输、储存、停滞、加工、装配、检验、包装等方面的内容。物流活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为工厂物流系统。必须指出,在一般机械制造企业中产品生产周期约85%左右的时间消耗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含大批量生产类型企业)。只有15%左右的时间花在加工工位上;物料搬运费用往往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5~75%。由此可见,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有何等巨大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工厂设计不注重物流系统设计,仅仅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各种功能独立的孤立的设计或改造,如工艺设计、运输设计、仓库设计等。而实践证明,在技术改造和工厂设计中能以物流为中心进行生产系统的调整和改进,将能更有效地发挥现有设备的效能,减少物料运输的距离和物流量,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活动所形成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等物流活动。按照物流作用和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物流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和废弃物流四部分。

其中生产物流是现代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没有加工,生产系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物流,生产系统将失去生命,也会失去继续存在的条件。物流不仅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而且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企业规划设计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开端,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前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提高加工制造设备本身能力与效益的同时,生产物流系统中所蕴藏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生产物流系统与生产过程是同步的,生产过程又是在一定的车间范围内进行的。所以,车间的布置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一方面,生产物流合理、顺畅、没有过多的交叉和迂回对企业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车间平面布置设计的好与坏不但决定了物流系统运行状态、生产能否有序顺畅进行,而且也是企业能否取得高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类型是产品产量、品种和专业化程度在企业技术、组织和经济上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和车间的生产结构、工艺流程和工艺装备的特点、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管理方法,同时也决定了与之匹配的生产物流类型。由此可见,物流类型与生产类型的产品产量、品种和专业化程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对生产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和要求。但是,不管企业生产类型如何,企业生产系统都必须满足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生产系统的协调统一性的要求。生产系统的这些性质要依靠企业物流系统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挖掘物流的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力,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运作管理方式,追求生产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内容。

二、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物流分析是设施布置的关键也是前提,通过物流分析可以使设施布局合理化。物流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做到两个最小和两个避免,即经过距离和发生的物流成本最小,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通过物流分析将帮助我们正确地排列和布置机器设备、工作站和各部门,同时也改进了设施物流过程。这里介绍几种典型物流分析工具与方法。

1. 工艺流程图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道工序0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工艺流程图示例

对工艺流程图的绘制,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对有关物料操作制订了一套标准符号如表2-5所示。

表2-5 ASME物料操作标准符号

符号 名称 说明

操作 表示工艺过程中主要步骤,操作中要对物料作物理或化学变革

 

检查 表示对物料品质或数量的检查

 

运输 表示物料由一处移向另一处

D 停留 表示在事件顺序中的等待,如工序间的在制品积压

 

储存 表示受控制的储存,如保持生产连续性的库存

2. 多产品工艺过程图

在品种多且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汇总在一张表上,就形成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在这张表上各产品工艺路线并列绘出,可以反映出各 个产品的物流路径。如表2-6所示。

表2-6 工艺流程表

产品号 工艺路线 每月产量(件)

1

2

3

4 A   B   C   D   E

A   D   E

A    B   C   E

A    C   D   E

200

900

400

650

3. 物流边线图

将各条物流路线的物流量的大小用物流图线表示与经过的物流节点绘制在平面图上,称为物流边线较(或物流图)。通常用简单要素图形如圆或菱形等表示工作单位,如各种车间、仓库、车站等,工作单位之间用线连起来就表示各条物流路线,用连线多少、线的颜色、线的粗细、线外旁注等表示物流量、物流起止、流向等,但也不能将此物流的特性和参数全都表达清楚,只能大体说明问题。这种类型的图都称之为物流连线图。物流连线图可以形象地表达系统的物流情况,对物流是否合理一目了然,有利于分析与设计。如图2-2所示。

图2-2 物流连线图

迄今为止,尚无完善和标准化的物流连线图,各企业都可能有自己习惯用的物流连续不断图。但通过以上的图2-2就容易理解和读懂各种物流连线图。

4. 物流从至表

从至表是一张方格图,左边为“从”(From)边,从上到下按作业顺序(用作业设备表示)排列,上边为“至”(To),从左到右按作业顺序排列,然后将前物流量标在相应的方格中。从至表实际上表示从某一工作地到另一工作地的总物流量及其分布。

5. 物流相关表

当产品品种很少但产量很大时,应采用工艺流程图进行物流分析;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可以利用从至表来统计具体物流量大小。

在采用SLP法进行工厂布置时,不必关心各作业单位对之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以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可参考表2-7来划分。物流相关表示例如表2-8所示。

表2-7 物流强度等级比例划分表

物流强度等级 符号 物流路线比例% 承担的物流量比例%

超高物流强度 A 10 40

特高物流强度 E 20 30

较大物流强度 I 30 20

一般物流强度 O 40 10

可忽略搬运 U  

表2-8 某厂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第四节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物流设施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反复修正、反复迭代、逐步细化、逐步完成的过程,在系统布置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平面布置方案。各种布置方案各有不同的优缺点,显然人们希望得到一个物流最合理的设施系统。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各种不同布置方案进行评价,从中找出物流最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常用的设施布置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法有流量-距离分析法、优缺点比较法、加权因素法和成本费用对比法等。

一、流量-距离分析法

分析步骤:

1. 首先编制各作业单位这间的物料搬运从至表

2. 编制成物流----距离表

3. 物流系统状态分析

二、优缺点比较法

缺点比较法只是将每个方案的布置图、物流动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别列举出来进行比较。这种方法简单省时,得缺乏冲服力,常用于概略方案的初步选择。有时为了使本方法更加准确,可对优缺点的重要性加以讨论并用数值表示。

三、加权因素法

权因素法根据评估方法的粗细程度可以分为因素分析法、点评估法、权值分析法和AHP评估法。我们重点来讨论因素分析法和点评估法。

1.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对方案规划的目标因素进行分析肉而确定方案优劣的方法。一般由规划者与决策者共同讨价列出各个目标因素,并设定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权重,权重可用百分比值或分数值(如1~10表示),如表2-9所示。然后用每一个因素来评估比较各个方案,确定每一方案各因素的评分数值(如4、3、2、1、0等),当所有因素评估完成后,再将各因素权重与评估分数值相乘加总,数值最大的为最优的方案。

表2-9 方案评估表例(因素分析法)

评估因素 权重 方案号

  A B C

服务方便性 10 U/0 I/20 E/30

可控制性 6 O/6 A/24 E/18

扩充性 5 O/5 I/10 O/5

投资成本 8 U/0 E/24 I/16

弹性 7 A/28 O/7 E/21

搬运经济性 10 O/10 I/20 E/30

总计 49 105 120

注:A=4很好;E=3较好;I=2好;O=1一般;U=0不好

2. 点评估法

点评估法与因素分析法类似,都是考虑各种评估因素并计算各方案的得分高低,作为方案取舍的依据。本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

步骤一:评估因素权重的分析,其程序为:

⑴ 经由小组讨价,决定各项评估因素。

⑵各项评估因素两两比较,若A>B,权重值=1;A=B,权重值=0.5;A<B,权重值=0为原则,建立评估矩阵,并分别统计其得分,计算权重及排序。

步骤二:进行方案评估,其程序为:

⑴制定评估给分标准:如非常满意-5分、佳-4分、满意-3分、可-2分、尚可-1分、差-0分。

⑵以规划评估小组表决的方式,就各项评估因素,依据方案评估资料给予适当分数。

⑶分数*权重=乘积数。

⑷各方案统计其乘积和,排出方案优先级。

第三章 康奈集团划裁车间的布置和物流系统现状

第一节 车间终端产品介绍和工艺流程

一、 车间介绍

划裁车间是制鞋工艺中的第一道步骤,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同时也关系到产品成本的高低以及产品的竞争能力。皮革是制鞋用的主要面料,其成本占成鞋原料总成本的40~60%,因此,划裁车间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皮革面料的有效利用率,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划裁车间被分为二层,一层为裁料和批皮,二层为划料,理料和发料。

二、车间的物流流程和工艺流程

车间由原料库、理料库、划料处、裁料处、批皮处、发料处和凑破包处,办公室等。车间的物流路线为图3-1。

 

图3-1 车间的物流路线

车间的工艺流程为图3-2。

图3-2 车间的工艺流程图

第二节 车间的布置现状

 划裁车间分为两个车间,车间的总长为35m,总宽为25m,总面积为875 平方米,划裁一车间的具体布置如图3-3。

 

图3-3 车间一的现状布置

第三节 车间物流路线存在的问题

由图3-3,可以比较直观地发现,该车间设施布置较为随意,并没有经过一定的整体规划,各工件的加工顺序往返不定,物流路线混乱且有交叉现象,不合理之处较多 ,以下仅通过分析物流路线加以证明:

图3-4

如图3-4,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的问题:

⑴ 物流路线存在迂回乃至回流现象

合理流畅的物流分析是应该满足以下两个物流原则的:

①经过距离和物流成本最小。

②避免迂回和避免十字交叉。

而图中的物流路线从原料库中出来,经过皮革库再来到与原料库更近的划料处,在划料之后,来到楼下的裁料处和批皮处,接着又从楼下到达楼上,物流路线非常迂回。

⑵ 存放原料场所过多,从原料库到皮革库距离过长,造成劳动力浪费。在凑破包处有太多的未使用机器,这些机器占车间的空位,造成地方拥挤,给人的感觉有压迫感。

⑶ 划裁车间中有太多的与划裁车间无关的工序,比如凑破包处和发料处,发料是划裁车间的下一个工序。因此,划裁车间过于混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物料流动不顺畅,其主要原因是车间设施布置不合理。因此本文运用SLP的相关原理对该车间物流系统及设施规划进行分析再设计。且从该车间整体来看,若仅对原设施布置做较小改动,无法使物流系统得到有效优化。为此就需要综合考虑,对原有车间重新进行规划,使其能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缩短生产周期,并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最终达到既满足产能的需求又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第四章 康奈集团划裁车间设施布置的改进

第一节 运用SLP法重新布置车间

    适应市场对需求量的增加,该企业在划裁车间生产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应用SLP对该车间设施布置一进行重新设计,改善生产物流,达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

一、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划裁车间的基本作业单位有原料储存、检测、皮革储存、划料、裁料、批皮、理料、凑破包、发料、杂货区、电梯、办公室等。它们之间有物流联系和非物流联系,据对原有车间的有关资料分析,影响车间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物流混乱,因此,在确定作业单位相互关系时,重点考虑物流因素的影响。

表4-1 划裁车间的作业单位列表

1 原料库 7 理料

2 检测处 8 凑破包处

3 皮革库 9 发料处

4 划料处 10 杂货区

5 裁料处 11 电梯区

6 批皮处 12 办公室

根据上述原则,先画出作业单位关系,要想搞清楚各作业关系的密切程度,这样的物流路线是否合理,就必须知道各作业之间的物流量到底是多少。由于该车间是制鞋业的第一步工序,也是最轻松的一步,但物流量依旧不可忽视,因此用作业单位相关位置关系图只需要考虑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以下是根据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量作为物流强度做的一个车间一天的物流汇总表,如表4-2所示。

表4-2车间一天的物流汇总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1 1-2 780 11 4-7 500

2 1-3 560 12 4-9 520

3 1-4 120 13 5-6 630

4 1-11 300 14 5-7 480

5 1-12 100 15 5-11 230

6 2-3 750 16 6-7 720

7 2-10 240 17 6-11 280

8 3-4 450 18 7-9 520

9 3-10 420 19 7-11 180

10 4-5 650   

根据表4-2,对物流汇总表进行大小排序,参照表2-7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绘制出表4-3物流强度分析表,进行物流分析,划分出物流强度等级。

表4-3 物流强度分析表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物流等级

1 1-2 780 A

2 2-3 750 A

3 6-7 720 A

4 4-5 650 A

5 5-6 630 A

6 1-3 560 E

7 4-9 520 E

8 7-9 520 E

9 4-7 500 E

10 5-7 480 E

11 3-4 450 E

12 3-10 420 E

13 1-11 300 I

14 6-11 280 I

15 2-10 240 I

16 5-11 230 I

17 7-11 180 O

18 1-4 120 O

19 1-12 100 O

表4-3中未出现的作业单位对不存在固定的物流,因此,物流强度为“U”级。

画出物流关系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如表4-4所示。

表4-4 物流关系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A I O U U U U U U E O

2   A U U U U U U I U U

3    E U U U U U E U U

4     A U E U E U U U

5      A E U U U I U

6       A U U U I U

7        U E U 0 U

8         U U U U

9          U U U

10           U U

11            U

12            

接下来可以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关系图,首先各等级规定表示方式,表示方式如表4-5。

表4-5 作业等级关系表示方式

等级 系数值 线条数 密切程度

A 4 

绝对必要

E 3 

特别重要

I 2 

重要

O 1 

一般

U 0  不重要

第一步,处理作业单位关系密切度为A的等级,从表4-3取出作业单位对,有1-2,2-3,6-7,4-5,5-6,如图4-1所示。

 图4-1

第二步,处理作业单位关系密切度为E的等级,从表4-3取出作业单位对,有1-3,4-9,7-9,4-7,5-7,3-4,3-10,如图4-2所示。

 图4-2

将图4-1和图4-2叠加得到图4-3。

 图4-3

第三步,处理作业单位关系密切度为I的等级,从表4-3取出作业单位对,有1-11,6-11, 2-10,5-11,如图4-4。

 图4-4

将图4-4与图4-3叠加得到图4-5。

图4-5

第四步,处理作业单位关系密切度为O的等级,从表4-3取出作业单位对,有7-11,1-4,1-12,如图4-6。

 

图4-6

将图4-5与图4-6叠加得到图4-7。

图4-7

二、 划裁车间的工序面积布置

为对各作业单位进行位置安排,需确定各作业单位的面积。从原有的规划上可以得出各作业的面积如表4-6。

表4-6

序号 工序 面积﹙平方米﹚ 备注

1 原料库 40 室内

2 检测室 12 室内

3 皮革库 120 室内

4 划料处 100 室内

5 理料 80 室内

6 凑破包处 60 室内

7 发料处 150 室内

8 裁料处 360 室内

9 批皮处 200 室内

10 电梯 18 室内

11 杂货处 30 室内

12 办公室 40 室内

在图3-2中,,可以看出各作业单位面积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很多地方有空置的地方,这样就浪费了空间,不能很好的使用空间。因此,对车间各作业的面积进行重新布置。结果如表4-7。

表4-7

序号 工序 面积﹙平方米﹚ 备注

1 原料库 40 室内

2 检测室 12 室内

3 皮革库 120 室内

4 划料处 100 室内

5 理料 80 室内

6 凑破包处 30 室内

7 发料处 150 室内

8 裁料处 360 室内

9 批皮处 200 室内

10 电梯 18 室内

11 杂货处 30 室内

12 办公室 40 室内

表4-8为车间规划之后的一天的物流汇总表。

表4-8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序号 作业单位对 物流强度

1 1-2 320 11 4-7 650

2 1-3 500 12 4-9 550

3 1-4 120 13 5-6 630

4 1-11 250 14 5-7 240

5 1-12 20 15 5-11 230

6 2-3 750 16 6-7 300

7 2-10 210 17 6-11 280

8 3-4 450 18 7-9 650

9 3-10 420 19 7-11 180

10 4-5 600   

三、绘制车间布置图

 在图4-7的基础上,根据各作业单位的面积,经过数次调整修改后,,可得到图4-8的车间初步布置方案。如图4-8所示。

图4-8

第二节 运用SLP法布置车间的效果

首先,我提出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课题展开时对车间原由设施布置分析后发 现的两个问题:

⑴减少了物流路线存在迂回乃至回流现象,如图4-9所示:

图4-9

图4-9与图3-4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⑵ 原料库与皮革库的距离已经缩短,这样不会浪费劳动力,并且在未使用的机器是也有了明显的进行,将多余的机器放到其他地方,这样不会造成人感觉上的压迫。

⑶ 根据原有的物流量也相应的得到了减少。表4-1中,可以看出原有的物流强度总和8430,假设每天就进行一次操作,那么一天的物流量就是8430。通过改进之后,从表4-4可以看出,车间的一天的物流强度为7350,即一天的物流量是725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对设施规划的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由此导入当前进行设施规划的主流方法——SLP法,并对其做了简单介绍,接着着重对康奈集团划裁车间的设施布置现状、物流系统、产品工艺流程等作了客观阐述,由此提出了车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对其进行优化改进。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利用SLP法对车间设施进行了一次整体规划。

同车间原先的布置比较来看,我提出的方案有物流顺畅、回流交叉现象少等明显优点,并相应的节约了劳动力,在物流量上也相应的得到了减少。

诚然,我运用SLP法还不够熟练,实践经验也较少,因此论文里所阐述的观点方法结论难免有不足之处,比如说在论文中只考虑了物流因素的影响,但是车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非物流方面的影响,因此,这就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设施布置。因为裁料和批皮车间都存在着大量的机器,如果我的建议被采纳,会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因此,这就为领导采用我的建议而增加了难度。还有就是领导的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论文。总体来说,这份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较小。原因是我的专业知识的功底和领导,因此,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我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领导方面,我会都提出自己的建议,让领导了解的更全面。

[参考文献]

[1]朱耀祥.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马汉武.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理查德•缪瑟.系统布置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刘联辉.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5]王转.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林立千.设施规划与物流中心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张鸣,潘尔顺,.基于约束理论的设施规划的改进[J].上海.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

[8]赵景华.工厂设施布置的原则和方法[J].北京.物流技术.第二期. 1995.

[9]张承谦.物流分析在机械行业技改中的应用[J].合肥.机械管理开发.第三期.1996.

[10]王家善.谈工业工程与设施规划[J].北京.生产组织与管理.

[11]刘正刚,姚冠新.设施布置设计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江苏.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 期.2001.

[12]邵举平,董绍华.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现状分析与整合策略[J].烟台.物流技术.第10期.2003.

[13]董海.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 6 月第一版

[14][美] G. 萨尔文迪. 现代管理工程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5

Richard Muther. Systematic Planning (Second Edition) CBI Publishing Company,Inc 1973.

.Computer Science.2004.

[16]Jakob Krarup DIKU.A Hospital Facility Layout Problem Finally Solved by Peter M. Hahn Department of Systems [J].Copenhagen.2000.

[17]汪应洛,袁治平.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 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致    谢

大学四年来,感谢科技学院所有老师、同学以及系上工作人员,提供非常充实的训练与优良的学习环境;感谢指导老师陈帆老师百忙之中还对我的论文提供了众多的支持;感谢企业给了和实习的机会,使得我的研究能够在实际进行,使得我得以收集到足够的实际资料;也非常感谢同事对我的鼓励跟关心,让我在研究的同时感受到了被帮助和理解的喜悦。

会流程篇5

关键词:山区旧城;排水工程改造;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工程是以合理处理和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安全有效排除城市雨水,消除城市水患为目标,确定城市排水体制,布置和建设各类污废水、雨水的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山地城市大多靠山面海(河),如果污水及雨水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水域功能和城市安全。

一 山区旧城排水现状

城市排水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采用同一个管网收集、输送和排放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排水不经任何处理即直接排入天然水体者,称为直泄式合流制系统;在该系统基础上,设置溢流井,埋设截流管,并在截留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将收集到的污水在排向自然水体前,输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称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而将三种污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网内收集的系统,称为分流制系统。

国内外很多山区旧城以往几乎都是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在排放,有利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但是这种排水体制导致截流主干管尺寸过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大,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除了排水体制过于单一的特点外,山区旧城排水还存在着管线布置不合理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山区旧城排水管渠设施没有统一规划, 管线布置杂乱无章;排水管渠规划年限相对城市总体规划较短, 随着旧城区经济、文化中心的调整, 原本不发达的地段变成了商业繁华、人口集中的区域, 排水管渠设计标准的提高, 服务范围的增加, 人口数量的变化, 排水量的增加等方面因素, 使得排水管渠远远不能满足市政建设的需求。

二 山区旧城排水改造的原则

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导致部分公共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因此需要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山区旧城的排水工程改造需要遵循一下的基本原则:

(1)排水工程改造应该与邻近的区域内污水和污泥处理的处置相协调。另外,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相协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相协调。

(2)根据城市的改造规划,合理选择排水体制,使排水体制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根据山地城市的特点,对管线布置地制宜的采用综合布置形式。

(4)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计算雨污水管径,流量,流速等。

(5)在改造过程中注意城市远期发展的需要,做到近远期相结合。

三 山地城市排水工程改造的形式

1.完全分流制

城市旧有的排水体制改为完全分流制,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排入就近水体,这种体制较为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体制也有一定得缺点,由于初期雨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水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另外,这种改造方式需要城市道路横断面有足够的位置,便于新管道的敷设。旧城区现状的雨污合流管线废弃,会造成城市建设投资加大,若改造为雨水系统,原有的管径较小,很难适应城市快速发展情况下对雨水排水系统的要求。

2. 截流式合流制

山区旧城一般人口密度大, 街道狭窄, 进行完全分流制的改造, 需要大量拆迁, 拓宽道路, 在近期市政建设资金短缺, 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时。近期可采用保留城区部分合流管, 沿城区周围水体或者结合防洪工程与路堤改截流平管, 对合流污水实施截流, 旱季时将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季时, 通过截流设施, 将部分合流污水送至污水厂, 超出截流水量的污水排入水体。采用这种方式,在暴雨径流之初,原沉淀在河流管渠的污泥被大量冲起,经溢流井溢入水体,同时雨天时有一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入水体,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危害。

3. 多种形式相结合

旧城区的一般建设年代较远,街区内地下管线的复杂性明显,且旧城街区空间的狭窄造成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旧城区排水系统的改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继续使用的管线尽量使用,减少建设投资成本;对于不满足要求的管线,进行改造。局部无法实现完全雨污分流的区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有条件改造为完全雨污分流体制的区域实行完全的雨污分流系统。

四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个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着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即正交布置,这种方法适合在雨水排水中应用;在地势高低相差较大的地区,当污水不能依靠重力流流至污水处理厂时,可以采用分区布置形式。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还有平行布置,辐射状分散布置等多种布置形式。单独采用一种布置形式的较少,通常都是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布置形式。

五 建议

山区旧城的排水工程改造应该根据山地旧城的特点,依据旧城改造规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选择排水体制和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并且充分考虑远期发展建设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慧修.《排水工程》(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之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用版)[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 唐鸿亮.雨污兼合的排水系统体制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5,31(3 ):45-50.

[4] 王建华,江东. 中国水资源的忧虑[J]. 百科知识,2002(5):47.

会流程篇6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协同定位;垂直关联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rtical correlation model, constructing empirical model of spatial co-location betwee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using 2009~2013 data of 21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sample to valid co-loc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se two industry and find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is relationship. It turns out tha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s the relative balance effect in spatial co-location. Transaction cost and city scal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patial co-location of these two industrie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patial co-location; vertical linked model

物流I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是近年各级政府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迫在眉睫,要加快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广东虽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但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低端,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优势正逐步丧失,转型升级势在必然。面对世界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趋势和物流服务对制造业生产流程主导作用和对产品链渗透作用日益增强以及企业边界日益模糊、供应链管理愈加重要的全球经济环境,广东须重视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这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并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而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中,两个产业联动的趋势、关系、机理、模式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相对已较成熟。基于空间地理学视角探讨两个产业的空间定位关系是近年研究新方向,但该类研究刚起步,还很薄弱。基于此,本文从空间定位视角对广东21个市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空间关系文献综述

世界经济日益呈现服务化趋势,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加速进行。国内外就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关系进行大量研究,形成了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融合论四种观点。互动论、融合论较切合实际,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Quinn J.B.等[1]提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已成全球产业发展主流和趋势,制造与服务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Karmarkar[2]以大量企业实践再次说明,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新阶段。我国学者周振华[3]也指出,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动态联系。王硕[4]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验证了长三角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位分布上存在协同定位关系。

物流服务是服务业重要内容,其发展是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在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空间定位上,物流业作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区位选择主要受人力、技术、知识等因素影响,而制造业区位选择主要对要素成本较为敏感。虽然两业的区位选择动机有所不同,但却又因为存在着投入产出的垂直关系,导致两业区位选择存在着联动影响。赵放[5]构建空间集聚模型,说明物流部门的集聚程度会随制造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上升而上升。韦琦[6]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立方程模型,并以中国31个省区市2003~2011年的制造业与物流业数据计算,也发现两业区位存在双向协同效应,但物流业受制造业的影响小于其对制造业的影响。程云翔[5]分析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双向影响。王永康[5]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布局关系。广东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呈现什么空间布局关系?有何规律?邻近还是分离?还没有统一认识。本文以垂直关联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区位实证模型,并以2009~2013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样本,研究广东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定位关系。

2 理论模型

Venables(1996)提出垂直关联模型,认为产业间存在着垂直关联,单个产业的区位选择会受到其上下游产业区位分布的影响,并不是独立选择。这可以作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研究的理论基础。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两种关联:一是需求关联,制造业为物流业提供了市场,物流业企业偏好于布局在制造业企业集聚区;二是成本关联,物流业企业集聚区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制造业为了降低成本也会偏好于布局在物流业企业集聚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①: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区位分布是相互影响的,存在协同定位效应。

假说②:交易成本对协同定位效应产生影响。

3 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区位分布描述

3.1 物流业和制造业的界定

首先界定物流业和制造业范围,用以描述广东省两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其演变过程。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进行界定。物流业指字母代码为G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则对应字母代码C分类中13~43这个区间内的所有行业。

3.2 广东省物流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及演变

根据广东省2009年和2013年两业就业人员比重,两业空间分布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直观地了解广东近几年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演变。从2009年到2013年,图1显示,制造业出现由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中部地区颜色变浅);图2则显示物流业空间布局并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仍然集中分布在广深两大经济发展突出的城市。

总体而言,相较于制造业,物流业倾向于分布在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根据2013年数据可知,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这3个规模最大城市的物流业就业人员比重加总高达70.85%,远高于制造业就业人员比重之和(54.28%)。其中,广州为物流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的城市,高达41.75%,其制造业就业人员比重仅9.6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偏向定位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物流业的集聚与城市规模有密切关系。

将2009年和2013年的数据相比,广东省有7个城市的物流业就业人员比重有所提升,分别是东莞、佛山、江门、中山、惠州、珠海和梅州。制造业就业人员比重提升的则有8个城市:东莞、佛山、中山、深圳、揭阳、汕尾、潮州和阳江。其中物流业和制造业比重呈现同步上升的城市只有东莞和中山2个。可见,当前广东省大多数城市的制造业仍然是济发展的核心,制造业发展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却因各个城市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两业的区位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且两业互动发展水平和城市规模大小存在一定关系。由此,提出假说③:城市规模对协同定位效应产生影响,但对两业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

4 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实证分析

4.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根据理论模型,两业区位是关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消费支出的函数。方程(6)体现了垂直关联中的成本关联,制造业区位是物流业区位、其消费支出和交易成本的函数。随着制造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决定产品增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两业协同定位关系时,以物流业区位作为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变量。方程(7)表示的是垂直关联中的需求关联,体现出物流业是其生产成本、制造业区位和其交易成本的函数。由于物流业的最主要需求来源于制造业,因此可视其为物流业的下游产业,用制造业的区位表示物流业的支出。其余各个变量的含义见表2。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采用变量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自于2009~2013年《广东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其中,鉴于现有年鉴中缺乏物流业相关数据,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数据作为物流业数据对假说进行检验。

4.2 实证结果

方程(6)和方程(7)表明,制造业区位和物流业区位是由一个均衡机制联合决定的。出现内生解释变量,若用OLS对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的估计量将会有偏差。因此,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在对联立方程模型的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之前,要求参数必须是“可识别”的。由于方程(6)和方程(7)分别包含一个内生解释变量,而排斥的外生变量个数大于1,因此可以判定为可识别方程。下面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2SLS方法可以同时估计联立方程系统的全部结构方程。表3给出了使用2009~2013年广东省21个城市的产业区位数据的2SLS的估计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广东制造业区位分布和物流业区位分布存在协同定位效应。

体现成本关联的制造业区位模型,其区位分布和物流业区位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物流业就业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就业密度就会提高0.793个单位。相对的,在体现需求关联的物流业区位模型中,制造业区位对物流业区位亦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业就业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引起物流业就业密度增加0.726个单位。这意味着假说①得到证实。另外可看出,广东省制造业区位对物流业区位的影响和物流业对制造业区位的影响差异不大,说明两业存在相对平衡的协同定位效应。

第二,广东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交易成本不同影响二者的协同定位。

表现制造业交易成本的变量是交通运输水平,其与制造业的区位分布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广东制造业发展已相当成熟,交易成本上升会使产业对成本差异较不敏感,而对市场规模差异更为敏感。表现物流业交易成本的变量是信息化水平,其与物流业的区位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就会带动物流业区位提高0.23个百分点。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广东省两业交易成本所处阶段的差异。对于制造业,目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较为发达,即交易成本较低,因此制造业布局对交易成本差异相对不敏感,并倾向于集聚在物流业发达地区。而对于物流业,由于目前广东省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信息平台仍处于高速发展和整合阶段,交易成本较高,企业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趋向于相互靠近以了解市场需求。综上所述,假说②得到部分验证。

第三,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效应受城市规模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对物流业区位和制造业区位呈现相反方向的影响。城市规模与制造业区位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物流业区位呈现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物流业倾向于在大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则出现向城市扩散的趋势。城市规模扩大,将导致土地资源的相对紧缺,从而引起土地价格上升,加上城市生活环境改善、疏解城市交通压力的要求,迫使大型制造业尤其是污染性制造业向城市转移。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其产出价值高于制造业,对土地价格具有较高承受力,加之物流作业高效集约,相对减少了市区车辆通行次数,且污染相对较小,成为各地争相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样就出现了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物流业在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向城市扩散的现象。而且,城市规模扩大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加完善,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制造业向城市扩张也更有利于整体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由此,假说③得到验证。

5 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区位建议

5.1 重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规划与布局、均衡发展

当前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广东制造业原有优势消失殆尽,急需转型升级。从现代制造业变革看,实施精益制造、柔性制造、按单制造、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物流已经不能简单理解为制造业降低成本的源泉,而是成为制造业管理供应链的战略部门,成为制造业产品差异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广东将物流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地位而大力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联动发展效应,优化区域两业的空间布局,提高区域产业的空间协作效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和强化区域的竞争优势。

5.2 实施着力点不同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政策

由于筛霾业的交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同,这为广东各地市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引导工具。发展初期,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交易成本都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运输水平。但在现阶段,对于广东省制造业而言,深化分工,进一步实现物流服务从制造业生产经营中脱离出来是广东制造业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点,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物流业而言,要创造更有利于交易成本降低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动物流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的物流大数据平台,解决“最后一公里”和“信息孤岛”问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这是广东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5.3 不同地市应结合自身城市规模明确产业发展顺序和产业布局安排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效应受城市规模的影响,即城市规模大的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对有比较优势,而制造业在城市规模小的地区相对有发展比较优势。目前,广东省部分城市罔顾自身现阶段经济发展需求,盲目耗费巨额财政支出兴建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结果却是园区入驻企业廖廖无几、难以实现预期经济目标。各地市政府应立足于本地区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化产业发展政策,实现并强化两业的协同定位效益。鉴于不同城市规模与不同产业间的匹配性存在差异,各地市应结合自身实际条件明确产业发展顺序和产业布局安排,即确定到底是以物流业空间集聚带动制造业空间集聚还是以制造业空间集聚引领物流业空间集聚。具体说来,大城市应该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物流业的集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减少物流业在集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中小城市则应重点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此吸引和推动物流业集聚,促进两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Quinn J. B., Baruch J. J., Paquette P.C. Exploit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Interfac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8(29):45-46.

[2] Karmarkar. Will You Survive the Services Revolu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82(6):100-106,138.

[3] 周振华.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4] 王硕. 生产业区位与制造业区位的协同定位效应――基于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J]. 上海经济研究,2013(3):117-124.

[5] 赵放.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空间协同集聚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6] 韦琦.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大管理研究,2014(1):139-155.

会流程篇7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配电网; 网络损耗; 仿真分析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6?0158?05

0 引 言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充分重视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受天气情况的影响比较大,其功率输出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因此,当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会给配电网运行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将很大程度地影响配电网潮流大小、方向,线路上的潮流分布情况决定了系统网络损耗的大小 [1]。分布式光伏并网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及运行方案。

目前,国内外关于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网络损耗影响方面的文献较少,文献[2?3]从改变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的角度出发,讨论并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文献[4?5]在文献[2?3]的基础上,研究了DG的不同运行方式对系统网络损耗的影响。文献[6]从DG在不同接入位置的情况下,对系统的线路保护和重合闸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研究结论。文献[7]研究认为若DG在负荷中心处并网,将会对系统电压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容量和并网位置。文献[8]研究了配电网网络损耗产生的物理分布机理。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专门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根据分布式光伏并网的运行特点,利用DIgSILENT仿真软件对含分布式光伏并网的典型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实际光伏项目的仿真结果,全面总结了接入分布式光伏后配电网网损的变化规律。

1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介绍

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后接入电网。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光伏发电系统还需要最大功率跟踪环节和并网控制环节,以保证光伏阵列始终以较高的效率进行电能变换。光伏电池阵列、电力电子并网装置、最大功率控制等几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网光伏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2 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网损计算

根据配电网线路上潮流流动的情况,与有功传输量相比,无功的传输量很小,因而网络损耗主要由有功功率的潮流决定。在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前,配电网的潮流从电源到用户单向流动,但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后,配电线路的潮流分布和电压分布都将发生变化,以1段输电线路为例,负荷模型采用恒功率模型[9],如图2所示。

分布式光伏系统在节点[i]处并网之前,第[k]段线路的网络损耗为:

分布式光伏在节点[i]处并网之后,分布式光伏的净注入功率为:

则第[k]段线路的网络损耗为:

式(3)中,[Sik]为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后节点[i]的注入功率;[Ppv]和[Qpv]分别为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有功和无功;[Pik]和[Qik]分别为节点[i]的负荷的有功和无功;[Ui]为节点[i]的电压。

则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前后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分别为[Ploss]和[Ploss′],计算式如下:

3 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

传统的配电网属单端电源辐射状网络,潮流从电源到用户单向流动。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会将传统的辐射状配电网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潮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发生一定改变,潮流不一定单向地从变电站母线流向各负荷,有可能会出现回流和复杂的电压变化[7],进而带来配电网网络损耗方面的变化。具体来说,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使得负荷分布和潮流变化呈现以下三种情况:

(1) 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小于所有节点处的负荷需求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将不会改变配电网的潮流方向。

(2) 至少有一个节点处的负荷需求小于该节点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但系统的负荷总量大于该系统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总输出功率。此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有可能会使线路产生逆向潮流,从而增加某些线路的网络损耗,但整个系统的网络损耗可能会减小。

(3) 至少有一个节点处的负荷需求小于该节点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但系统的负荷总量小于该系统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总输出功率。这种情况下,该系统将会通过变压器向上一级电网输送电能,目前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因此,在现有相关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的审核和管理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线路上的功率流动越多,系统的网络损耗就会越大。当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容量与系统负荷需求的相对大小、并网位置、运行模式、功率因数等因素都会改变系统线路上原有的潮流流动,并对网络损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从接入容量的角度考虑,当小容量的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后,其输出的电能将使所在线路上网损减少。而若分布式光伏的容量足够大,以至于在满足负荷的基础上还能向电网倒送功率时,系统的网络损耗将有可能增加。总体来说,分布式光伏大多具有分布广、并网电压等级低、装机容量小等特点,其发电大多可以实现就地消纳。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负荷需求,通过优化分布式光伏并网位置,合理设计并网容量,可减少配电网线路上的功率输送,降低网络损耗。

4 工程应用及效果分析

本文工程案例以泉州市南安阳光大地光伏项目作为分析对象。泉州市南安阳光大地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0 MW,共包含四个光伏子项目,综合考虑四个子项目并网的具体方案,选取并网方式较为典型的辉煌厂区光伏电站项目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分布式光伏的不同接入位置及不同接入容量,均对系统潮流流动有所影响,不同程度的改变了网损的变化。本节分析中,考虑辉煌厂区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溪洲线典型供电模型不同位置和不同容量的情况,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接入研究。

4.1 泉州阳光大地分布式光伏接入项目仿真模型建立

当以不同接入位置对其进行研究时,其接入容量取辉煌厂区光伏电站项目实际接入美林变溪洲线恒实支线bus3处的容量2.949 8 MW,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具置以模型图中节点编号表示。以下所有分析过程中均以模型节点编号表示线路不同位置点。当以不同接入容量的变化对其进行研究时,其接入位置按照实际规划的接入位置bus3,接入容量按照110 kV美林变电站10 kV侧2#变所带线路总负荷1.525 16 MW的百分比变化,其中配电网参数见表1、表2、表3所示,典型供电仿真模型详见图3所示。

表1 变压器参数

4.2 泉州阳光大地分布式光伏接入项目对配网网络损

分布式光伏接入溪洲线不同位置时的网络损耗如图4所示。由图4和表4可知,单点接入分布式光伏之后,当接入bus1时网络损耗为0.983 354 MW,分布式光伏接入bus5时网络损耗最低,降至0.653 309 MW,降幅约为33.6%。分布式光伏单点接入典型线路模型不同位置对线路网络损耗的影响趋势整体是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离线路末端越近,网络损耗越小。但由于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为2.949 8 MW,小于溪洲线所带总负荷的大小,因此,根据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的不同,网络损耗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 分布式光伏容量小于接入点位置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

由表4可知,当分布式光伏接入bus1~bus5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容量小于接入点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因此在bus5之前,网络损耗的变化整体为递减趋势。但由于bus3和bus5所带负荷分别为4.13 MW、3.09 MW,均大于分布式光伏的容量,当分布式光伏接入bus3和bus5时,光伏所发电量全部被该支线负荷消纳,此时,减小了主干线路上的电能传输,因此,分布式光伏接入bus3和bus5时,网络损耗均比较小。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分布式光伏容量小于接入点位置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时,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点离系统母线距离越远,系统的网络损耗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分布式光伏接入点所带负荷越接近分布式光伏容量,系统的网络损耗越小。

(2) 分布式光伏容量大于接入位置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

由表4可知,分布式光伏接入bus6~bus10时,接入点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小于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且接入位置越靠后,所带负荷越小,当线路负荷小于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量时,线路上将会产生功率倒送,增大了线路上的功率流动,从而增大了网络损耗,由表4可知,当分布式光伏依次接入bus6~bus10时,网络损耗越来越大,但其网络损耗仍低于分布式光伏接入bus1时的网络损耗,因为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越靠近末端,整条线路的电能传输距离越近,网络损耗也就越低。

由上述对分布式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网影响的分析可知,当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小于接入点下游线路所带总负荷时,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离母线越来越远,网络损耗呈下降的趋势,但若某接入点的负荷大小和光伏出力之差的绝对值越小,此时的网损也越小,且有可能出现局部极小值的情况。当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大于线路所带负荷时,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离母线越来越远,网络损耗呈现增加的趋势。

(2) 分布式光伏不同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

根据阳光大地辉煌厂区光伏电站项目的实际规划建设情况,该项目以2.949 8 MW光伏发电接入美林变溪洲线恒实支线,即恒实陶瓷厂,在本节分布式光伏不同接入容量对配电网影响的分析中,分布式光伏全部按照实际情况,接入节点3恒实支线处,且接入容量按照溪洲线总负荷9.335 MW的百分比变化,仿真结果及数据如图5和表5所示。

由图5和表5可知,当无分布式光伏接入时,美林变电站2#变10 kV侧所带线路总的损耗为1.011 121 MW,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按照溪洲线总负荷的百分比递增,随着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增加,该系统的网络损耗越来越小,当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等于溪洲线的总负荷时,光伏所发的电能完全由溪洲线自身消纳,且不需从系统额外获得电能。

此时,线路上流动的功率最小,网络损耗也最小。若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继续增大,光伏所发电量除了供给溪洲线外,还有剩余,这种情况下,10 kV母线上会出现逆向潮流,增大了线路上的功率流动,网络损耗也随之增加。

5 结 语

本文根据并网光伏发电的出力特点,选取含分布式光伏并网的典型配电网系统,利用DIgSILENT软件对其进行建模仿真,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总结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网对网络损耗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分布式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

该种情况下,当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小于线路负荷时,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离母线越来越远,网络损耗呈下降的趋势,但若某接入点的负荷大小和光伏出力之差的绝对值越小,此时的网损也越小,且有可能出现局部极小值的情况。当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大于线路所带负荷时,随着分布式光伏接入位置离母线越来越远,网络损耗呈现增加的趋势。

(2) 分布式光伏不同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网络损耗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容量小于所接线路负荷功率需求时,随着光伏并网容量的增加,系统的网络损耗逐渐减小。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容量等于所接线路负荷功率需求时,此时,系统的网络损耗最小。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容量大于所接线路负荷功率需求时,随着光伏并网容量增加,电源上游馈线出现逆向潮流,线路功率流动增加,网络损耗随光伏并网容量的增加而增大。

参考文献

[1] 邹必昌,李涛,唐涛波.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J].陕西电力,2011(5):9?13.

[2] 李新,彭怡,赵晶晶,等.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7):78?81.

[3] 刘磊,江辉,彭建春.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分布的影响[J].计算机仿真,2010,27(4):279?283.

[4] 刘鹏,马明,张俊芳.分布式电源对配网网络损耗影响的研究[J].现代电力,2008,25(6):27?30.

[5] 李晶.分布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网损影响的仿真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05?207.

[6] 孙鸣,余娟,邓博.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线路保护影响的分析[J].电网技术,2009,33(8):104?107.

[7]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等.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限制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报,2005,17(1):53?58.

会流程篇8

【关键词】分拣流水线;优化改善;ED仿真

0 引言

我国大部分快递公司集散点仍然以劳动密集型方式运营,尤其是在货物分拣方面,大多以人工为主,造成操作时间过长,货物的周转速度减慢,再者就是公司的操作规范不明确,使得分拣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的时间浪费,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1],因此,快递分拣流水线的优化改善至关重要。某快递公司集散点主要的作业内容就是对进入嘉兴的快件进行分拣处理和配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发现,这个集散点在分拣过程中存在相应流水线布局不合理和分拣人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通过运用IE的基本改善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改善方案,并用ED仿真软件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达到合理布局流水线,提高整体分拣效率的目的。

1 分拣流水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快递分拣流水线现状

本次研究的快递分拣流水线共有三条,呈U形分布于快递集散点,位于北面的流水线有5个分拣工作人员,位于西面的流水线有7个分拣工作人员,位于南面的流水线有5个分拣工作人员,除D、E两个区由于快递量较大而由3个人负责之外,其余每人分别对应于一个分拣区域。由于某些工位人员分配不均和现场布局不合理造成整体分拣效率不高,因此选择该分拣流水线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改善。

其分拣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工序:(1)快递货车卸车,快递通过传送带进入分拣大厅门口,在卸货处专门有2个人负责卸货;(2)在分拣大厅门口的传送带两边有2个操作人员对快递进行巴枪扫码;(3)站在传送带高台位置的人负责将快递摆放整齐,以便快递能够顺利的传送;(4)在第一个传送带交叉口的2个人负责将属于南区分拣区编号的快递进行分类;(5)在西区分拣的人员将属于自己派送编号的快递进行分拣;(6)在第二个传送带交叉口的人将属于北区分拣区编号的快递进行分类;(7)在三个传送带的尽头有1个负责遗漏快件收集的人员,将遗漏的快件重新放到开始段进行传送分拣。共由7道工序组成,作业人员需要25人。每条流水线为传统的直线型流水作业,通过采集每条流水线的分拣作业时间,发现分拣的过程存在人员分配不均,有些分拣员忙闲率不一致等问题。某快递公司集散点分拣作业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 分拣流水线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该分拣流水线的分拣流程、作业位置、工作人员的作业方式等,结合分拣流水线的布局现状 [2],运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布局分析和模特分析等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分拣流水线的人员分配存在不合理。

部分分拣作业压力大,部分分拣作业较为空闲。A、B区分拣位置位于传送带的末端,分拣员需要分拣的快递量较少,空闲的时间比较多,并且A、B区自身的快递量也相对而言比较少。而在D、E、F区分拣位置的分拣员比较忙,很少有空闲的时间。这样就会存在分拣作业不均衡的问题,造成分拣效率的降低,拖慢整个分拣作业的节奏。

(2)分拣区空间布局和划分存在不合理。

分拣区的布局不符合实际需求,西面车辆进出比较方便,但这6个分拣区在快递堆放时会造成拥堵,并且各个区域的快递容易混淆,而南面的4个分拣区相对而言比较宽敞点。

分拣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分拣员在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将快递搞混,从而造成二次分拣,降低整体的分拣效率,增加分拣员的工作量。

(3)分拣流水线末端的遗漏快递处置不当。

每条流水线上遗漏的快递会随着传送带的运动而直接掉落在地上,而快递分拣时场面比较混乱,掉落在地的一些小快件可能会遗失或者混入其它分拣区域里,会给负责收集遗漏快递的人造成一定的麻烦。

2 分拣流水线问题改善

2.1 分拣区空间布局和划分的改善

运用5W1H和ECRS 方法对该分拣流水线的分拣空间布局和人员分配进行改善。通过5W1H逐一对分拣作业区的布局进行分析,结合ECRS进行必要的优化。因为西分拣区,南分拣区,北分拣区的长度都为25M,根据ECRS原则每个区域分配的分拣位置应该平均分配,但由于北分拣区的车辆进出通道只有一个,并且面积比其它两个小,各个区域的快递堆放空间并不宽敞。而西分拣区的A、B区相对而言快递量最少,所以将A区转移到南分拣区,这样南分拣区和西分拣区各有5个分拣位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分拣大厅的空间还可以缓解西分拣^的拥堵情况。

2.2 分拣流水线人员空间及分配改善

运用模特分析法及空间分析,将分拣工位之间的距离标准化,使作业空间既不会太狭小导致拥挤和分拣作业的不便,又不会浪费时间。在合理的分配工位之间的距离之后,就避免了分拣作业的相互干扰。

由于部分分拣作业压力大,部分分拣作业较为空闲[3]。在西面B区分拣位置的分拣员需要分拣的快递量较少,空闲的时间比较多,而在D区分拣位置的分拣员比较忙,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根据ECRS原则和5W1H将B区分拣位置调配到D区分拣位置的旁边,让B区的分拣员同时参与B、D两区的分拣,这样就会均衡分拣劳动强度,使分拣效率提高。又考虑到在西分拣区的传送带首端快递流量比较大,需要比较多的分拣员进行分拣,所以将快递量适中的F区移向传送带的末端。

2.3 分拣流水线末端的遗漏快递的改善

为了防止遗漏的快递随着流水线的运动直接掉落在地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在每条传送带的末端放置一个收集筐,未经分拣的快递将直接掉落在筐中,方便遗漏快递收集人员进行收集,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分拣过程的容错率。

2.4 分拣流水线的布局改善方案可行性分析

在确立改善方案以后,为确保方案的可形性和合理性,借助Enterprise Dynamics仿真软件,对改善方案进行模拟仿真。仿真模型建立如下图2所示。

通过ED仿真,通过对分拣流水先空间布局调整和对人员进行重新分配,缩短了分拣时间,提高了分拣效率。同时,也认识到仿真软件在流水线空间布局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也正是用这种虚拟仿真的手段,验证了改善方案的可行性。

3 结语

本次研究的快递分拣流水线共有三条,通过分析发现分拣流水线的人员分配,分拣区空间布局和划分,流水线末端的遗漏快递处置不当存在不合理。通过运用5W1H,ECRS 方法,模特分析法及空间分析法对分拣流水线布局及人员分配进行改善,并结合ED仿真软件的进行可行性分析。这样可以缓解分拣过程中产生的拥堵情况,降低容错率;缩短作业时间30分钟;提高分拣人员的心理满意度,可以提高分拣的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小茜.浅析我国快递企业的分拣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4(29):49-50.

会流程篇9

以分析作业单位物流和非物流之间关系为基础,积极对于机械设备的位置进行规划设计,并且利用图例符号或者工作表格的方式将其清晰的展现在程序中去,由此达到机械加工设备布局的设计效果。实际上在进行车间设计的时候,以平面布置设计为基础,将产品,产量,工艺流程,辅助部门,生产时间都考虑进去,实现布置方案的制造的同时,也形成了制造车间的设计流程。一般情况下,SLP作为传统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会被运用到机械加工设备布局设计中去。当然如果直接使用传统系统布置法,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其一,难以与现代企业生产特点相互吻合,尤其是订单式生产模式成为市场运作主要形式之后,传统的SLP方法是难以发挥其效能的;其二,忽视了物流战略规划,难以保证对于现代企业设施布置设计的影响性是最大的;其三,缺乏动态视角,难以结合市场导向,随机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进行生产布局的调节和整理。因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SLP方法的创新,使得其与现阶段生产企业是相互吻合的,以保证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法能够切实的发挥其效能。

2.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随着现代生产企业生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机械加工设备布局的因素越来越多,由此给予实际的机械加工设备布局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情况下,积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机械加工设备布局中去,不仅仅能够实现布置设计效能的提升,还能够更加快速的展现布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具体来讲,现阶段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程序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其一,以新建型系统布置为对象的程序。如CORELAP和ALDEP两种,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优先评价法去进行,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车间布置的优势。但是这种程序的应用对于计分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其运行原理是以客观的数量去界定主观选择,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其二,基于改进型系统的布置程序,如CRAFT和COFAD程序,前者是以原来布置方案为基础进行的改进布置,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系统物料搬运成本的布置;后者是对于前者的改进,其主要优势在于将搬运设备和成本评价纳入其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实际效能。其三,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法确定过程中,机械加工设备布局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全依靠专业化人才来执行,因此高度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积极做好机械加工设备具备方法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切实的做好机械加工设备布局工作。

3.结束语

会流程篇10

[关键词]社会变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文化适应;布朗族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1-0009-07

人类总是处在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 这种动态发展着的社会过程, 则是社会变迁的历程。“社会变迁主要是文化的变迁”[1](P.2)。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调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大环境中各种文化现象裂变、分离、聚合、再生, 社会关系发生重组、社会群体发生演变、社会生活发生转向、社会制度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等,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一、文化适应理论回顾在全球化现代化形势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国家的各文化群体在相互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或弱势群体, 其文化适应和认同问题尤为凸显。文化适应研究成为当今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文化适应理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集中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研究, 关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习俗的改变。心理学家则更加注重个体层次, 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 以认同、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研究为主。不同学者虽然研究取向及进入路径有异,但在理论的包容面及解释力上仍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早于1880年首次出现在英文文献中,美国民族事务局的鲍威尔(Powell)将“acculturation”界定为“来自外文化者模仿新文化中的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变化”[2](P.24-31)。随着文化适应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经典定义是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和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1936年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这一研究报告中给出的界定:“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 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 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3](P.11)。该定义首次系统地明确了文化适应的内涵及外延,为随后的文化适应研究奠定了基础。西格尔( Siegel )和沃格特(Voget)于1954年又提出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定义, 认为文化适应“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结而发生的文化变迁”[4](P.3-37)。文化适应理论提出后,关于文化适应的研究不断从各个方面得以深化。文化适应最初是作为一个群体层面的现象得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的关注。后来, 它越来越多地被心理学者当作一个个体层面的变量来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 西方研究者已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Oberg的文化冲击模型; Lysgaard 提出的 U 型曲线假说;Adler 提出的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型;Gordon 的文化同化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等。与前面几种相比,后三种理论对文化适应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因素做出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分析, 影响也更为深远,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国际上有关文化适应问题的核心性理论思考和模型建构[5](P.45-52)。在后三者中,前两者更偏向于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范畴,最后一种理论不仅对个体心理研究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社会学人类学的群体研究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而本文主要着重对贝瑞( Berry)的理论进行介绍。

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瑞( Berry)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自己对移民和土著民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跨文化适应模型”。在他看来: 完整的文化适应概念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风俗习惯等方面发生的变迁; 另一个层面是指心理或个体层面上的文化适应, 也就是文化接触之后个体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以及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6](P.201-234)贝瑞( Berry)指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将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①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②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 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对这两个维度的肯定与否,将会产生4 种文化认同策略: ①整合: 既保持原有文化也注重采用主流文化。②同化: 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 完全融入主流文化。③分离: 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 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④边缘化: 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 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在这四种策略中“, 边缘化”是最不利于文化适应过程的策略,而“整合”的适应策略被认为是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种最佳模式,它能够在原有文化和主流文化间构建起一种平衡关系。Berry 的文化适应模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用于分析各种民族群体的文化适应现象。随着实践与研究的深入,贝瑞逐渐意识到该二维模型忽视了主流文化群体对民族文化群体文化适应取向的态度。此后,贝瑞在双维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维度, 即主流文化群体在相互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当主流文化群体通过种种手段来促进少数民族的同化时, 采取的就是“熔炉”策略; 当主流文化群体追求并加强与非主流群体的“分离”时, 其采用的就是“种族隔离”的策略; 当“边缘化”这种策略是由主流文化群体强加于文化适应中的群体时, 就是一种“排斥”的策略; 当主流文化群体承认其他文化的对等重要性, 追求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时, 就出现了与“整合”相对应的“多元文化”策略[7](P.1-9)。如图1所示:图1民族文化群体和主流文化群体使用的文化适应策略①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历程不断凸显的过程。国外相关理论为国内少数民族的适应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但它们毕竟是根植于西方社会、衍生于西方文化的产物,在国内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研究中,我们在借鉴其合理性的同时,应当立足本土实际辩证地看待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过程。 二、布朗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文化适应过程,在特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的特殊进化过程。文化的特殊进化是指文化在控驭能量的总能力不作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由于其生境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生境条件而进行的发展,目的在于使该种文化更加适应其生境。”[8](P.96)民族生境不仅包括了该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该文化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二者的统一体才构成为特定文化的民族生境。[9](P.1)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一种文化就是一种与自然界和其他文化发生相互联系的开放系统。它的地域特征会影响它的技术成份,并通过技术成份再影响到它的社会成分和观念成分。[10](P.38)

布朗族的形成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在自然与社会的变迁中寻找适应生存契机的过程。为了生存,他们形成了一套适应自然环境的生计方式;为了发展,他们吸收兼容了傣族汉族彝族的文化精华。他们从采摘狩猎走到了农耕,从大山走向都市。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调适自己的文化,使之在不断适应中寻求发展。

布朗族的文化适应,是在与自然的调适及与周边其他民族的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的过程中进行的。随着社会变迁与调适, 布朗族本土文化会失去原来的一些特质, 获得一些新的特质。就是在这个周而复始的变迁—调适—变迁的过程中,布朗族社区逐步改变着本土文化并向前发展。

(一)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布朗族居住地多为山区。双江的布朗族多分布在县城东南小黑江沿岸山区地带,这里地处北回归线,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自古就是多种生物繁衍生长的地方。施甸布朗族主要居住在摩苍山与碧霞山一带的山区和半山半坝地区的木老元、摆榔一带。木老元乡地形大致为三山两凹,地势西高东低,区域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最高海拔2895.5m,最低海拔860m,具有云南典型的卡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及典型的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292.15mm,森林覆盖率53%。生活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布朗族衍生出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本土文化。从生计方式看,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布朗族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来源,解放前很长一段时期,狩猎和采集是双江及施甸布朗族村民重要谋生手段,同时,一些布朗族区依然是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山地农业文化。解放后,随着与汉族互动的增加而逐渐进入锄耕和犁耕阶段。此外,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自古盛产茶叶,茶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茶文化在布朗族文化中依然具有重要地位。从衣食住行看,施甸布朗族衣饰材质厚重,形制基本为了适应山间劳作的需要,男女多为宽裤装,且还备有绑腿,以防山间荆棘刮划及虫蛇叮咬,妇女的围腰较大,不仅是美观饰品,更多是作为一种功能性用品用来装兜东西及照顾小孩。双江由于地处温热带之间,气候相对炎热,所以这里的服饰以筒裙为主。布朗族的食也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由于布朗族大多居住在亚热带地区,气候相对炎热,所以他们的菜肴以酸性为多。味道酸辣、凉拌腌渍为主的烹饪方式较好地反映了他们居住的地域特色。传统的布朗族民居更是一种自然生境的直观反映,双江布朗族传统住房为“鸡罩笼”,这种民居结构布局简单,以木、竹、茅草为建筑材料;建筑艺术也相当简洁,多以捆、绑、扎为主。多以椿树、麻栗树作柱,架三道梁,木椽长5米左右,出水较陡,中柱高3米以上,屋顶多为茅草。屋檐以下部分,用木板或土基做墙壁。门多以竹片编制而成,这种房屋较好的适应了当地气候特征,既防热又透气,冬暖夏凉。施甸布朗人传统居住的是一种依山势而建的木结构的干栏式的房屋建筑,称之为“一步楼”。这种民居较好适应了当地山区地势,依山而建,有效利用了有限的宅基地,且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由于布朗族居住地山高坡度,解放前布朗人出行基本上是肩挑背驮,富裕人家靠马驮。现在,随着道路状况的逐渐好转,许多人拥有了摩托车、拖拉机,但却绝少见到轻便实惠的自行车。在宗教习俗上,布朗族也发展出一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信仰体系,万物有灵及竜神崇拜,均较好体现了布朗族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依赖及敬畏。

(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布朗族的传统文化也相应地发生了变迁。社会制度的变革首先对布朗族的生计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民族政策的不断推陈出新,国家行政力量的不断参与,布朗族由原来的刀耕火种及狩猎采集逐渐变成与主流民族同步的农耕生产方式,近几年更形成舍弃农耕、走向城市谋生的热潮,生计方式日益多元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物质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衣食住行越来越呈现现代化的特点。首先,服装已经由传统民族服装逐渐过渡成汉装甚至洋装,男性的变迁更为明显,如今走进布朗族社区,除了见到几位年老的女性还身着民族服饰,年轻人及男性几乎全部是汉装或西装夹克装扮,从服饰上已经辨不出布朗族的痕迹。食品也已经呈现多元化特色,乡村小卖部里可以轻易买到山外各地制作的小吃及零食;食物烹调设施及方式已经逐渐现代化,几乎见不到在传统的火塘及大铁锅上烹制食品,同时菜肴的制法也糅合了一些城市餐馆的成分,我们在木老元调查时,李祖芹家宽敞明亮的厨房正热火朝天的在做红烧鱼,以备明天邻居结婚宴请之用,这一做法便是借用了城市餐馆里的厨艺。住所的变迁更为明显,无论是施甸还是双江,走进布朗族村寨,几乎见不到传统的“鸡罩笼”或“一步楼”,汉家房已成为普遍的民居,更有几栋充满现代特色的钢筋混泥土“洋楼”矗立期间,显得分外醒目。马驮人挑的出行方式已几乎绝迹,通往山外的道路上见到大多是满载的摩托车或农用机动车,木老元乡甚至已经开通了农村公交车。非物质文化变迁相对平缓一点,也就是奥格布所说的“文化惯性”,它们往往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它们的变迁往往是为了调适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本质上是调适于物质文化或自然环境,或者是调适于二者的方法。行为方式概括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的特征。社会组织、风俗、道德都是对自然环境和物质文化的集体行为方式……如果自然环境或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这些行为方式也要变迁。”[1](P.140)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社区家庭结构、婚丧习俗、传统伦理道德等正在发生悄悄变化,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传统家庭规模日益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几代人同堂情形日益少见;新生代女性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中逐渐取得了与男性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随着对外交往辐射半径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外嫁或娶入冲击着传统婚俗的复杂规矩及礼仪,原来禁忌及礼仪繁多的婚丧习俗逐渐简化;传统礼仪习俗也随着年轻人大批出外打工而变得日益模糊而淡化,这些见过“世面”的人已经更喜欢“不拘小节”“直奔主题”的生活。在双江邦协,每年的祭竜仪式依然庄重地按期举行,人们对竜神依然顶礼膜拜,竜林依然郁郁葱葱较好地调节着当地的生态。有所不同的是,随着地方精英的大力推介,国家话语逐渐涉入这一神秘领域,祭竜仪式较往昔少了几许封闭性,多了几分开放性。施甸布朗族民族意识在后沉寂了一段时间,随着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地方特色带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的倡导,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各种习俗传承人被挖掘和调动起来,传统节庆在当地政府的推导下开展得红红火火,传统文化事项在活动主旨的规范下重组及创新,虽然少了些原味,多了几分表演,然这不失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环境的一种积极调适。正如吉登斯所说:“一种类型的人围绕一组固定的承诺来建构他自己的认同,这就像一个过滤器,在通过它的时候,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受到抗拒或作了重新的解释。”[11](P.244) 三、变迁与适应的现实差异:一个比较分析在社会的变迁中, 在不同的条件下, 文化适应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便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文化现象变迁速度也会不同。

(一)不同地域同一文化现象之间的比较

同为布朗族,施甸木老元与双江邦协的布朗族文化现象表现出明显差异,我们以几个显著文化事项为例来分析不同地域同一文化事项的文化变迁速度的差异。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符号特征,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两地的布朗族语言面临着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困境,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二者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总体而言,两地的布朗族日常用语都已出现汉化倾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汉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言。然而两相比较就会发现:施甸木老元布朗族文化变迁的速度快于邦协布朗族,或者说邦协布朗族对本民族的语言保持得更好。在木老元,除了年龄较长的老年人之外,60岁以下的人全都能操一口流利的汉语,与我们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他们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用汉语,没有出现用本族语的情况;而在邦协,虽然大多能讲汉语,但即便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表达时也会出现磕磕碰碰我难以听懂的情况,村支书及俸老师均对此作出解释:“我们讲汉话还是觉得有些别扭,好像舌头不那么好使”,无论在俸老师家村支书家还是入户走访的几家,只要他们家人之间一交流,几乎全换成本民族语。因而,这里能讲汉话的人,几乎都是学龄以上进过学堂的人,像俸老师还没有上学的侄孙那样的小孩,几乎听不懂我的问话,无怪乎在小学访谈时,一些教师表示低年级的学生很多不能听懂授课。

另一显著文化事项是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市场经济大潮也波及到地处边疆的布朗族山寨,两地布朗族外出打工者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布朗族中青年舍弃传统农耕、走向城市谋生。两地比较之后发现,施甸布朗族外出打工情况更甚,有的村子走了近一半劳力,村里几乎只留下老人与小孩,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而邦协村近年打工者虽然越来越多,但在全村所占比例还不是太大,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留在家里耕地或制茶,对学校问卷调查也看出,邦协小学全校160名学生中大约只有3名留守儿童,而木老元小学的比例则大得多。

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邦协的布朗族对外交流尤其是与汉族交流相对晚且少,他们受傣文化的影响更大些。而施甸布朗族地处南方第二丝绸之路附近,很早就有对外交流历史,与汉族互动频繁,这应该是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同一地域不同文化现象之间的比较

在文化的变迁中,物质文化变化得更频繁一些,而非物质文化则相对缓慢一些,有时如果文化的两部分变化不一致,不能保持原有关系,产生失调,这时就发生了文化滞后。[1](P.205)奥格布所提及的这种情况在布朗族社区也时有发现。

在邦协村,布朗族的传统服饰与语言均已经或快或慢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生计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如祭竜、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相关节日依然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一现象有力地印证了奥格布的提法“物质文化变迁快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与此同时,布朗族社区也存在文化滞后现象,这在纺织工艺、寺院教育等文化事项变迁中能够找到印证,一直以来,纺织在布朗族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全家人的衣着全靠妇女手工织布缝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尤其年轻人对衣着的数量及样式要求与日俱增,传统织机的及手工缝制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于是传统服装日益淡出人们视野,纺织技艺也慢慢后继乏人。现代学校教育引入布朗族社区之前,寺院教育一直是邦协布朗族社区比较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布朗族男性提高社会地位向上流动唯一途径,寺院教育在这一时期发挥了较好的选拨、筛选、教化功能,随着现代教育的介入,寺院教育这一功能逐渐弱化,尤其是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邦协寺院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想像从前一样在寺院接受长时期的教育已经不太现实,然邦协布朗族男性并没有彻底放弃寺院教育,因为传统观念中如果一个男性没有当和尚的经历意味着今后将低人一等,在这种失调状态下,他们想出种种方式来巧妙地协调这二者的冲突,比如通过缩短在寺庙学习的时间来完成人生这一重要历程,文化惯性的张力在这里得到较好诠释。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文化传统、特定文化和特定因素或性质都具有持续性、‘生存力’或‘惯性’,这就是文化的稳定性原则,即当一种文化受到外力作用而不得不有所改变时,这种变化也只会达到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程度与效果。” [10](P.44)四、传承与发展:在文化调适中寻求社会发展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调适与前进的过程之中,各国各民族都无一避免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挑战。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少数民族要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文化适应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尽管这条路变得日益困难。理论上讲,文化适应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接触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但在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适应的现实境况中,更多的是处于非主流方去适应主流文化,因而更多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一边。在这种情境下,少数民族选择何种策略、社会主体采用何种态度就显得无比关键,贝瑞所提出的“整合”策略及其所对应的“多元文化”举措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在文化变迁中,“很多情况下都是物质文化变迁在先,所引起的其他变迁在后……社会运动相对于物质文化变迁的滞后引起社会失调。[1](P.144)”“特定的文化变迁不仅需要个人与之调适,而且更需要文化的其他各部分与之调适[1](P.65)”。生活在这种文化转型中的人们,必将经历剧烈的文化冲突及失调,免不了会陷入迷惑、彷徨之中甚至迷失自我。当布朗族面临新的文化环境时,如果完全抵制主流文化,即贝瑞所指的“分离”模式,则必然与社会脱节,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如果消极地全盘接受主流文化,即贝瑞所提的“同化”模式,则完全有可能丧失原有文化,失去立身之本。如果面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没能及时调整好“文化震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对本民族文化失去信心,又不能认同外来文化,处于认同虚无状态,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即处于文化“边缘化”之中,必将渐渐失去自我,严重影响着本民族的长远发展,这是最为不利的文化适应结局。因此,创造出新的文化来适应主流文化,成为布朗族既保持原有文化又能融入主流社会发展的最佳方式。这个“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调适中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是对自己文化的再认识,它意味着对原有文化和信仰的重新解释,意味着对行为价值规范的再取向。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对这一文化“整合”过程做过精要描述“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人们从周围地区可能的特质中选择出可能利用的东西, 放弃不可用的东西, 人们还把其他特质加以重新铸造, 使它们符合自己的需要。”[12](P.36-37)因而,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学习和扬弃的过程, 也是产生新文化和建立文化模式的过程。文化持有者就在这一整合过程中,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因子,在保存自身精华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以期求得长远发展。只有保存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够树立民族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够自立,有了自立,才能够谈发展;只有适应主流文化,才可能被主流文化所接纳,才不会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与外界脱节,才可能跟上主流社会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我们在面对布朗族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时,必须意识到,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延续的实质是其在文化的变迁中与其生境进行不断调适和发展的过程, 即:在文化调适中寻求发展,这应当是布朗族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最佳途径。

注释:

①图片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1]-[7]中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F. W. Rudm in,“Field Notes from the Quest for the First Use of ‘Acculturation’”,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 37, 2003.

[3]D. J. Sam, J. W. Berry,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F. W. Rudm in,“Critical History of the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 of Assimilat ion, Separation, Integr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Reviewof General Psychology, vo.l 7, 2003.

[5]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

[6]J. W. Berry,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in J. J. Berman ( ed. ) ,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89: C 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 L in 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0.

[7]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 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4).

[8]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0][美]托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M].韩建军,商戈令,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