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意思十篇

时间:2023-03-22 20:21:27

终极的意思篇1

关键词:终极关怀;教育终极关怀;话语指向;现实检视;诗意栖居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56-06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的话题一直居于学术的焦点和关注的中心。当代教育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疯狂的所谓“顶礼膜拜”或“改革”,无外乎两种心理在作祟:一是一厢情愿、自上而下的设计教育理想,主观上讲我们的教育不需要反思这种自以为是的理想的合理性,客观上讲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精力从事思考;二是愈来愈程序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使人们容易迷恋某种方法和模式,似乎人才只要通过按部就班的步骤就可以造就出来。仅仅把教育视为应付社会和生活需要,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无法回避的弱点;而缺乏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深度思考,同样也是当代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盲点。

正如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说,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1]的时代,人们在沉思和寻找现代人丢失的“拐杖”和“钥匙”的同时,当代教育却陷入了双重悖论:一是人的专门化、技术化培养和工具化、奴隶化的危险;一是知识、技能的繁琐化、僵硬化和个性、心灵的脆弱化、荒芜化危险。对此,学界的忧心忡忡和理论的光怪陆离并没有提供可以一劳永逸的捷径和高枕无忧的温床,反倒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日渐暴露出的尴尬与浮躁依然在不断警醒我们:当教育实践成为技术过程和工具利器之后,我们还需要“教育终极关怀”的话语支撑吗?

一、教育终极关怀的话语指向

顾名思义,“终极关怀就是人对人生和世界最远最后的关怀,是极限性关怀”[2]。现代的终极关怀作为古典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神学的融通和发展,其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向已经在宗教学的熔炉中越来越多地添加了现象学、文化学、伦理学的元素,这也意味着现代的终极关怀观越来越具有生存论特征。从普遍性和普世性的角度上说,一方面,“终极,并不意味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最终极限,也不等于可望不可及的彼岸世界”[3];另一方面,终极关怀“不但指人们的关心和期待,而且有生存性的意义参与其中”[4]。作为决定人是否存在、为何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意义前提,终极关怀是对人类存在及其维系的根源和世界崇高而又永恒的关照,是人自身、自由、自主地对幸福人生的追求,是对人生存在的合理性、规律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秩序性的深度关切。因此,“从人类存在的意义上,终极关怀指的是整体的、无限的、最终的、普遍的人文关怀;从个体存在的意义上,终极关怀指的是人对自身存在及其意义的关注和思考,并在深刻思考基础上所作的生活实践。”[4]理所当然,教育与人的本然性意味着终极关怀之于教育的必然性,“以人为本”事实上就是“终极关怀”的逻辑前提和根本指向。人作为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伟大使命在于,……使人在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或者使人在走向自由、解放和幸福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全面发展。”[5]

终极的意思篇2

[关键词]终身体育思想;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112-03

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对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了解,缺乏体育兴趣爱好,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在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心,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意识。

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终身体育思想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要有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积极学习掌握体育知识。终身体育实践的前提条件是人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参与到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中,不断地加强终身体育的思想。终身体育思想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重要作用。生长发育时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终身受益,同时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通过体育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适应快节奏生活和工作;衰退期终身体思想能够延缓衰退,延长工作时间。提高晚年生活水平。另外终生体育对生活不同阶层的人都具有重要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发挥自己才能和享受生活的基础。因此,终身体育对生活不同阶层和人体不同发展时期,都就有重要作用。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有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亚健康”逐渐普遍。身体素质下降,患病次数增加,人们慢慢意识到医学方法并不是解决身体素质差引起疾病的根本措施。只有不断锻炼,加强身体免疫力才是长久之策。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神经发育为智力开发奠定基础,增强身体素质。在轻松愉快的锻炼中发现生活乐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聚合力。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终身体育是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它是当代人们工作生活的价值观和追求幸福生活重要基础。

二、终身体育思想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终身体育思想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最初的出发点,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大学生学习掌握健康体育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为今后走向社会以健康快乐生活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健康教育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果,从我国的国情上看,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一是教育模式单一化,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二是没有完整明确的教育思想作为参考。从体育锻炼获取的正能量能够受益终生是终身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学生是青少年主要人群,从教育本质上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外界环境影响大,需要老师要做好学生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校园终身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结合健康教育。终身体育强调作为增进人体健康的手段的同时还注重体育思想,丰富生活内容,促进全面发展,使我们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体现个性和承担社会的责任。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终身体育的发展,它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健康又是一生学习的基础,终身体育的理念强化了健康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健康教育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思想和物质基础,健康教育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精神保障。终身体育理念与学校健康体育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学校是培养国家接班人的摇篮,在学校教育中不应当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素质,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发展方向的指导方针,这和终身体育思想有着共同点,终身体育思想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每天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素质教育贯穿终身体育思想树立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素质教育主要是根据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教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有所了解掌握。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是不断地完善自我,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最终目标是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最重要环节。素质教育注重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使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声体素质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传授能力,体现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的培养,它与终身体育思想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观点相一致。所以,素质教育充分体现终身体育思想,同时,终身体育理论对素质教育有着指导作用,终身体育教育的实质是终身需要学习,使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让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个体能随时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力求达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变革,让素质教育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把人的身心健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只有把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此,学校要充分地将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到素质教育中,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机会和今后工作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终身体育思想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

技能教育是以掌握特定的技术与技能的教育方式。比普通教育更有专业性,特别是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技能教育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是教学任务的核心。技能教育理论是熟练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并加以强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正好符合技能教育的要求,受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从而产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对体育技能教育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是讲解运动技术是体育技能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掌握运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充分理解,并勤加练习,形成一种生活行为习惯,最终内化为生存技能。终身体育思想指出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将知识技能转变成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不仅能够完

成教学目标,也能够获益终身。二是终身体育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提高生活水平,要求人们深刻理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思想建立与体育技能学习存在密切的联系。

(四)终身体育思想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自主学习活。快乐教育是新课标下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育教学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体育教育是实现快乐教育的最好方式,不仅能够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快乐体育教育应当让学生享受目标实现的自豪感。老师应到采用鼓励肯定得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快乐教育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的,帮助学生明白体育的真正内涵,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充分体现终身体育思想主旨。快乐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永久保持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快乐教育让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是终身体育思想基础。由此看来,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校园体育实现了快乐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体育积极心,养成终身锻炼意识。

三、终身体育思想对大学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加大学体育对人才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完整的教学体系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高校体育精神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育精神是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和提炼出来的。反映高校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总和,是校园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从1995年《中国体育报》对高学历的各行业人员调查表明,有85%的人没有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锻炼能力,同时他们比同期人口的寿命短9岁。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强健的体魄是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实现理想的基础条件。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养成敢于拼搏,奋勇向上,尊重对手的意识,为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工作业绩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特色的体育理论形成

立国以来,教育部就在不断地筹划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但是,教育体制的指导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教育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高校体育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传统的传授体育知识逐渐的向体育意识,精神教育体制转变,把校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性质的校园体育理论体系。

四、体育教学改革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方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教学模式

大力宣传体育精神有利于贯彻大学体育教学终身锻炼教育方针。经济不断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大学生对知识了解途径多样化,大学体育教学应当跟随时代步伐,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和多样化,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终身体育思想是一种空泛的,没有具体的知识和模型,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比较乏味,无聊。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等不同方式长时间宣传。通过宣传让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同时,教师也及时进行思想强化,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

校园体育教育任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体育教学方式也随之多元化、信息化,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充满活力,体育教学目标既强调学生的身体发展,又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陶冶情操,保证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都与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让高校体育教学出现新的教学局面。然而,不同教学思想混合往往忽视了体育自身知识的讲解,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不熟悉,对体育精神理解产生偏差和歧义。因此,终身体育思想成功实现不只是要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更应该注重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的身体有利于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把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化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体育文化活动的趣味性,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老师通过自己对体育知识理解和认知讲解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要领,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是主动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新课标教学要求老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共同学习关系。教师是引领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为基点,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选择的特殊需要,考虑所能利用的现有客观物质条件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树立正确体育观,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

五、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前提条件是教学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终身锻炼思想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领域中,不断探索和丰富终身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怀柯,彭丹.简论终身体育思想的意义和价值[J].大众体育,2013(8):145-146.

[2]张文英.大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1-95.

[3]徐成涛.体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J].新课程(教研版),2010(10):43-44.

[4]钱亚艳,张君.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报,2001(4):33-37.

终极的意思篇3

[论文摘 要]孔子是从终极关怀的角度阐发他的死亡意识的,人的道德及其提高是他的终极关怀的基本内涵。所以孔子的死亡意识始终以“仁德”为中心,带有鲜明的道德特征。孔子的死亡意识的实质是为了“生”,是为了人生更具有道德价值。因此,人生道德价值的实现是解决死亡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对死亡超越的最基本途径。

终极关怀的概念是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来的,但终极关怀之意却存在于一切文化系统中。张岱年先生把古今中外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划分三种类型: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1]无论何种类型的终极关怀都与关注人的具体和直接利益的初级关怀不同,它指向人的生存之根本和最高意义,是人的精神归宿。故此,终极关怀使人安心地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它,甚至情愿为之献身。在这层意义上讲,终极关怀与人的死亡有着天然的勾连。

孔子思想说到底是教人成君子、做圣人,成就个人道德。这是孔子从人之为人处对人基本特质的规定,也是他认定和倡导的人生之道,是他所主张的终极关怀,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仁德”。这实际上是从人生 哲学 的意义上确定了“仁德”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终极本体”,即是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终极源头。而求仁立德也就成为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表达出以人自己的行为构造人自己的生命的原则,彰显了人对仁德的终极性关系。wWw.133229.COm正唯如此,孔子谈及生命活动之终结的死亡总是与仁德相联,是以道德为中心,阐发了对社会各种死亡现象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带有鲜明的道德色彩。

在孔子思想中具有中心意义的仁,孔子谈论最多,却没有作概念性说明,针对不同情况,仁的解释各有不同。但视孝为仁之本则是确定的,有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的主张完全符合或代表孔子的思想。儒家对孝的内容有许多规定,其中最具概括性的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礼和仁都是古己有之,把二者联系起来却是孔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意识到仁与礼在道德实践中互为手段、互相促进,礼是个人实现仁德所必需的外在途径。就是个人要获得仁德,必须接受礼的约束和监督,一方面由礼约制个人私欲,另一方面在按礼之规定行事过程中,礼所蕴涵的仁道就会逐渐深入人心,内化为仁德。实际经验证实持久的“他律”,有助于人们较普遍地形成道德觉悟,促成自觉的自我约束。

孔子认为,临丧必哀,是丧礼的最本质的内容,“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对临丧不哀表示很大的气愤。《论语》阳货篇有段孔子与弟子关于“三年之丧”的对话,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孔子的观点与主张孝不只在物质上的“能养”一样,所看重的是人类所特有的超生物的道德情感。孔子把临丧而哀这种具有本能性的 自然 心理,赋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内容时,是希望临丧而哀由一种本然的心理状态,升华为充分自觉的道德观,转化为主动的道德行为,是以道德改造和转变人的自然本性。此外,对死者的丧礼做得尽善尽美,是强化了亲子相爱之情;祭祀先祖的祭礼竭尽尊敬、真诚去做,是以超越时空方式来维系和扩大亲子相爱关系。可见,“慎终,追远”(《学而》)之教,具有使人心趋于仁的教化功效。儒家注重丧祭之礼,另一个原因是丧祭活动可以体现和维护社会等级。儒家坚信社会等级的存在天经地义,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符合自己身份的礼,则无论贫富贵贱皆能各守其份而不淆乱,自然会相安无事,从而社会自然会井然有序了。因之,孔子容忍不得违礼的行为,孔子知道违礼就是违背仁德。“仁”从其爱人的表现形式看,似乎是一个情感问题,其本质则充分展示着理性的光辉。孔子在论述“仁”显然对情感有清楚的意识,他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虽然是心理性的情感,但不是自然情感,而是对理性价值认同所产生的情感,具有精神性。现实生活中人的本体境界,总是与现象世界有所关联,总要与表象存在相沟通。于是,人就离不开能够在实际层面起指导作用的理性意识形式对情感予以的整治和提升。这样,孔子的立论就具有了合理性和普遍意义。

尤有可言者,孔子维护社会等级以及差等之爱等主张,只是在强度上或顺序上,而不是在根本上高于仁爱的基本精神。“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表明孔子把人作为一个类同其它物类区别开来,更表达出无论在什么意义上人与物相比都是最宝贵的普遍仁爱的思想,这是非常伟大的人类之爱,是对人类生命无条件的肯定。春秋后期,统治者仍在任意摧残杀戮人命。孔子从其仁爱精神出发,也基于实际施政方面的考虑,坚决反对草菅人命,就是对以俑殉代替人殉也是怒不可遏,为改变对人任意宰割的概念作出了贡献。

能够思考终极关怀的人认识到死对生一定是相干的,它不仅是生命过程不可逾越的界限,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构成生命内在的张力,压迫人们以构成方式思索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在现实生命活动中这一问题外化为强烈的人生紧迫感。这种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促成孔子关注人生时,充满了“忧患意识”。孔子忧患意识的实质是生命主体面对生命有限性自己应尽责任的觉悟,其内涵可概括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讲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忧贫”意指世俗的初级关怀,“忧道”则表达出儒家的终极关怀。具体说来,孔子是围绕“仁德”这一人生之道,提出了一系“忧患”。正因为孔子之忧患所指是忧“德”,从而避免和消除忧患之道就是修德进业,成为仁者,所谓是“仁者不忧”。(《子罕》)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子的死而后已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孟子·离娄下》)的观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即便是已意识到“道之不行”的时候也还坚持继续为弘道行仁奋争不止,尽力而为,反映出孔子所为已突破现实因果限制,看重的是符合“仁德”的理性要求。特别是在实行仁德与求生发生矛盾二中必取其一时可以牺牲性命去成全仁道,而不能因求生而损害仁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一生死选择凸现仁德价值高于生命,并明示生命的最高价值在其道德意涵。在现实情境中,这种为“仁”而死的“死”负载了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人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德行,与仁德完全融为一体,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要远远高于仅仅是肉体的生命存在。这也表明孔子在倡导承担死亡的同时,也主张积极选择死亡的方式。从世代传承的角度看,人之如何死亡的方式,就是人如何参与后来的方式。“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孔子以强烈情绪化方式传达,人死不是像动物的死是一个终结,从社会 历史 延续存在的意义上它恰恰是一个起点,故人要对死后的“未来”负责,就是把“好名声”留存于后世。这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战胜死亡恐惧的积极方式。对死的恐惧主要来自于死亡意味着虚无或不存在,即死是生的全部毁灭的观念。人类历史上超越死亡的尝试证明,企图从物理的角度使人的活性肉体长存是完全不可行的,而只有人的各种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物,即孔子所言的“好名声”,是真正具有超越性的东西,可永存于世。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把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同一个永恒的存在整体(仁道)连接在一起,为人的有限存在找到了一个稳定的根基。人生的有限性,总是针对生命个体而言主,现实中的死亡就是具体某个人的逝去。如果仅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解读个体的生存,结果只能是分外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短暂性的痛苦。孔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把人从感性个体层面的存在,提升为体现理性无限的仁德性的存在,造成人的感觉和思考的重点都发生了转向。人在这样高远的位置上思考个人的存在就与无限性的仁道融为一体,由此完成了终极关怀所追求的对生存问题的终极解决。孔子的死亡意识的实质是讲“生”,正视死亡、研究死亡、借助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意识旨在服务于现实人生,或者干脆说是为“现时”服务。故此渴望现实生命,对死亡进行不息的抗争、推延死亡时间是孔子死亡意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孔子老年特别希望生命的延长。不过孔子不是单一地为长寿而“畏死”,而是他的社会使命感使然。孔子大半生为实行仁道奔走四方,到了老年发现自己的“仁”、“义”等主张,都能在《周易》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支持,于是孔子感叹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以求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穷尽自己的生命能量,在生命中穷尽生命。

孔子的死亡意识通过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立法与创造,高扬人的生命强力,以抵抗和战胜死亡带来的虚无和无意义,打造人生自立自足的品性,具有很多深刻的思想,值得去学习和探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应该清醒注意到的与 现代 社会不相容乃至对立的思想和倾向。比如缺乏个体性原则,存在着对感性存在的个体生命的轻视倾向。要记住把孔子学说及其后学变成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专制杀人的利器的 历史 ,警觉孔子死亡意识中某些倾向在现今社会的任何的异化。最后以孔子的学生评价孔子的话来结束本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子张》)

[参 考 文 献]

(1)张岱年. 中国 哲学 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 科学 战线,1993(1).

终极的意思篇4

***同志于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参加工作。多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在党的教育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充分发挥了岗位职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一定的工作协调综合能力。在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一、思想进步,政治合格。该同志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领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能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具有较强的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是一名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刻苦钻研,素质过硬。该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能够做到认真刻苦、积极主动,在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能够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工作中,主动积极自学,增加自己知识面;一方面,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养。该同志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作性质,认真学习《党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洞察力,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三、工作勤恳,作风扎实。该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准则,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了端正的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树立了不骄不躁、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各种复杂性的工作,事务杂、任务重的工作性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能够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时刻保持了良好的单位工作人员形象,坚持做到了不利于单位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单位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

综合以上几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该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该同志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保持一名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而不懈努力奋斗。

终极的意思篇5

这个讨论的一条进路受到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哲学的影响。我作为这种哲学的拥护者之一,相信它比大多数其他的进路提供了一种更激进的或“更深度的”多元论。我们中的一些人最近把这种怀特海式的观点称作“深度多元论”。 

以这种方式标志一种立场不仅是描述的,它还是一种肯定的宣称。在修辞学上,“深度的”要比“浅显的”好。 

术语“深度的”被广泛地使用,与生态学思想的一个学派有关。这个学派自称为“深度生态学”。深度生态学家们毫不犹豫地把其他生态学学派视为“浅显的”。由于不得不在这些术语中作出选择,我们中间致力于生态学的大多数人,倒宁愿站在“深度的”这一边。 

依我看,深度的生态学家们有权利要求这个头衔,尽管他们中一些人在划定界限时有点儿僵硬。被他们称为浅显的生态学家的那些人,提议将生态问题固定在技术的层面上。对比之下,那些把自己视为“深度生态学家”的人,则要求人们深刻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对许多生态学问题相应的理解方式。我同意深度生态学家们的观点,人类造成了这个行星现在的不稳定状态,部分原因是主导的世界观使人类无视与自然界的完整关系。除非克服那种世界观,否则努力抵制人类行动的负面效应是不够充分的。 

现在问题在于我们这些怀特海主义者能否证明,我们的宗教多元论进路是“深度的”,而其他的进路则相对是“浅显的”。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尽管与生态学表达相比远不够完美。为了支持我们的宣称,我必须描述一下那些迄今为止是主导的进路,并解释我们看到它们之中所缺少的东西。 

我认同三种宗教多元论的进路。一种是在宗教历史语境中提出来的。第二种产生于神学家所致力的一种特殊传统,通常是基督教的某种形式,它反映了其他有关传统。第三种由宗教哲学家系统地陈述了。 

第一条进路打算以描述为主。当然,概括不可能避免,但趋向是强调具体的特殊性。宗教历史学家对有关佛教、印度教、道教或基督教的概括是提防的。他们强调每种宗教内部巨大的多样性。相应地,他们一般回避各种类型学。对他们而言,宗教多样性本质上是无限的。只要他们不提出价值或真理的问题,这就无关紧要。当然,许多研究和教授宗教历史的人们的确提出了标准的问题,但在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就进入了我将在其他标题下进行的讨论之中。 

第二条进路由那些人采取,他们准备从自己信仰的观点来思考宗教多样性,不贬低其他人的灵修。一般地说,这些神学多元论者认同的是在其他传统中得到尊重,并具有相似于他们自己传统中那些元素特征的东西。在基督徒中间,只要其他传统肯定上帝的统一和上帝的力量及爱,它们就值得尊重。只要它们教导人们对待他人就像自己想要被人对待那样,它们就值得尊重。只要它们集中在崇拜共同体或沉思默想的修道院之中,它们就值得尊重。这些神学家越加慷慨地承认他们在某些其他传统中发现的东西,那么在他们自己传统中那些没有被足够强调的元素就越加丰富地得到了发展。因此,不需任何方式为他们自己传统中的基本缺陷或失败让步,神学家们依然可以承认某个其他传统以某种有限的方式是优秀的。 

例如,一个基督徒可以承认佛教的一些形式比基督教的大多数形式在克服对世间财产的执著方面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一个佛教徒可以承认基督教的一些形式比佛教的大多数形式更加丰富地发展了社会的道义。于是,肯定自己传统的基本圆满和恰当不必导致一个神学家去否认其他传统的力量。 

不过,明显的是当神学家们开始信服他们自己传统的基本圆满和恰当时,他们不会把自己传统放在与其他传统同等的水平上。他们暗中要求自己传统的优势地位,并且,今天许多人发现这种要求是令人讨厌的。他们宁愿站在一个更加中性的立场上来看待事物。这种立场典型地以哲学术语来表达。 

那么,一个宗教哲学家可以审查各种传统而不对任何一个有所推重。从这种观点看,它们的相对强项和弱点能够更加冷静地得到检验。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宣称,相对于那些对一个传统有所推重的前多元论,这是一种更深度的多元论。然而,任何这样的批评性审查需要一些标准。在这种情形下,该标准必须在哲学上被推断出来。 

这也许意味着独立于宗教研究而发展的哲学思考将会产生。然而,更为通常的情况是,在宗教历史学家工作的帮助下,这些标准产生于对多种传统的反思。关于这些标准的反思一般集中于宗教传统中被认为具有最大重要性的东西上面。 

在不远的过去,西方宗教哲学家的判断通常是所有高级宗教传统都集中于神性的思考。上帝被认为有许多名字,并以许多方式被构想。哲学家也许在追求超越这种历史条件多样性之上的统一和实在。然后,他们能够判断在每个传统中对上帝理解的相对准确性和适当性。判断可能是,或者一些传统事实上要比其他传统更好,或者它们全都不相上下。 

最近,西方哲学家认识到,用术语“上帝”代表宗教终极是偏袒一组宗教传统凌驾于其他宗教传统之上。“上帝”指向被崇拜、信任和对之祈祷的那个统一者。举一个绝对的事例,在佛教禅宗中,没有什么被崇拜、信任和对之祈祷的东西。相应地,如把“空”命名为对禅宗具有终极意义的“上帝”,或将它认作任何意义上的神性,这在根本上是误导的。 

那些认识到宗教传统中这种差别的宗教哲学家们进一步趋向中立。这里,我将按照这个群体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约翰·希克来作出有关说明。希克设定存在一个终极,在一些共同体中它被经验和理解为有人格的,而在其他共同体中它却被经验和理解为非人格的。他并不认为这些有关终极方式的其中一种要比其他种来得优越。他把终极本身视为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并称之为“实在”。他认为,每个传统必然以历史和文化传授的方式来理解和描述这个实在,并且所有重要传统都懂得,其断言所指向的东西要比能够描述的更加伟大。因此,宗教传统在这方面几乎全都处在相同水平上。 

在对各种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希克进一步确认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相信,所有这些传统旨在改变人们的定位,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实在为中心。那么,哲学家可以追问它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在这个观点上,希克再次判断它们的成功大致上是相等的。因此,这样得到的多元论就比一些人的多元论“更有深度”,那些人用自己的传统来衡量所有的传统,从而假定了他们的传统要高人一等。 

不过,在过程共同体中我们判断这种多元论还是有点浅显。我们发现它是不够充分的多元论。它必需判断所有宗教传统都定位于同一终极,以及它们全都旨在相同的实践结果。多元性只是在于它们的符号系统,它们的学说公式,以及它们朝向共同目标的工作手段。相反,我们的判断是存在着终极的多元性和实践目标的多元性。 

对实践目标多元性的论证并不牵涉任何理论问题。我们不妨说,一些传统的最终目标是逃脱现象世界,而其他传统却在于转变那个世界。一些传统的目标也许在于达到个体此生此世的心灵宁静,还有一些传统则为了整个共同体的具体历史目标而奋斗。我的信念是,我们应该让每个共同体以它自己的方式描述它的目标而不是试图识别一个总的共同的目标。 

这倒不意指希克任意地把他的私人目标强加于所有传统之上。一个人能够在所有传统中找到一种批判,指责狭隘利己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有限制的和不适当的结局。但说它们的目标全都是相同的,却是一种引申。就我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适当的引申。佛教的目标是觉悟,跟随耶稣的那些信徒的目标是一个实现了上帝意图的世界,两者并不相同。它们在追求来世的拯救方面也是互不相同的。 

过程思想家的真正引起争议的立场是,存在着终极的多元性。我们既在宗教上又在哲学上达到了这种立场。 

对希克的解释进行宗教抗议是因为这种解释冒犯了所有它想要荣耀的那些人。说存在着某种东西要比人格的上帝更为终极,这种观念冒犯了有神论者。说存在着某种东西要比空更为终极,这种观念冒犯了佛教徒。 

那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断言?理由是根深蒂固的一种假定:所有的宗教传统,由于是宗教的,都涉及到终极的东西,并且只可能存在一个终极。从过程思想的观点来看,没有理由作出这种假定。 

当然,对存在着几个神全都是终极的说法会有反对意见。多神教实际上否认了任何神是终极的。比较高级的有神论传统中没有一个是支持多个神的。只可能有一个上帝,一个真正的上帝。 

但我们已经提到,一般的佛教和特殊的禅宗佛教把注意力指向其他的地方。禅宗对上帝作为一个被崇拜、信任和祈祷的对象问题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它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切瞬间经验都是其例示的实在上面。这是缘起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下没有什么东西。它没有实体性的存在。它肯定不是上帝。 

但这就意味着它不是终极吗?对佛教徒而言,无疑它不那样意味。相反,对佛教徒来说,这是终极意义上构成一切事物的东西,包括也许存在的任何神在内。通过认识到我们只是这终极的例证,我们就从幻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真正地相互开放和对世界开放。这便是觉悟。 

在西方传统中没有刚好像这样的东西。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来说,禅宗集中关注的是“质料因”。亚里士多德本人没有坚持质料因是终极的任何观点。在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中,存在着关于“原初物质”的讨论,那就是,无形式的物质作为这个方向上追问的终极。但亚里士多德有关原初物质的思想并无积极的宗教意义。它在现代早期的科学思想中具有重要性,一些人曾强调物质相对于上帝具有终极性。但是,由于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将自身理解成反宗教的,而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精神观念,所以西方人不会考虑质料因具有宗教上的积极意义。 

这个判断的部分理由是,物质被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和早期现代人理解为被动的。亚里士多德教导说,活动在于形式。在早期现代思想中,活动在动力因中被寻找。这些动力因主要被认为是物质实有,但这照样不赋予物质以宗教意义。 

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物质,现在简化为质量,被看作等价于能量。诚然,对这些科学数据比较有意义的一个解释是,构成世界的单元是能量事件而不是物质团块。能量事件不是被动的。它们在其自身存在中包含了活动原理。在质料因的方向上,这个终极最好被称为“原初能量”或能量本身,而不是“原初物质”。 

这有可能在形而上学思考中作出另一种转变。托马斯·阿奎那把存在本身引入西方的哲学传统中。存在本身被托马斯设定为活动的终极原理,是存在之活动。现实存在的一切事物处于存在活动中并通过存在活动而存在。这是一个终极,它在西方思想中被认为是形而上学上的真正终极,并且在宗教上也是重要的。 

托马斯不能鉴别存在本身与其最高级例证之间的差异,后者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即上帝。他十分难于令人信服地说道,两者是相同的。迈斯特·埃克哈特跟随托马斯,但他清楚存在本身与那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或上帝是不相同的。他使上帝从属于存在本身,后者他称为神性,以致对他而言,只有存在本身是终极的。在二十世纪,蒂利希追随这一套路,只是否认了上帝的存在,而埃克哈特并没有那样做。海德格尔把上帝从存在本身中区分出来,并肯定后者,但不像蒂利希那样,他还是向上帝敞开了大门。 

要托马斯把存在本身认同于原初物质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被理解为被动的,而存在本身是纯粹的活动。但既然我们已把原初物质转变成能量本身,那么与存在本身的认同就容易多了。这样我们能够认识到,每一事物都是存在本身或同等意义上的能量本身的一个例证。尽管用亚里士多德术语来说,这还保留了“质料因”,即组成一切事物的东西,但已不再具有任何宗教上贬低的意蕴了。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把我所谓的存在本身或能量本身拓展为“创造性”,为的是超越前者的静态内涵和后者与物理学的密切联系。他明确地把终极性归于创造性。每一事件,造物的或神圣的,都是创造性的一个例示,就如在托马斯传统和海德格尔中那样,每一存在事物都是存在本身的一个例示,又如在现代物理学中那样,每一事件都是能量的一个例示。 

在前面的段落中,我引入了一个变化。对于托马斯主义和海德格尔,我言及存在的事物。对于怀特海,我则说到事件。如果“能量”比“物质”或质量更加基本,那么把世界设想为由事件组成比设想为由实体性“事物”组成来得更好。佛教否认实体并集中关注事件就被证明是正确的。 

此外,怀特海通过对物理学的反思进入到心理学领域,并且西方形而上学对能量事件的一种理解显著地相似于佛教徒的结论,后者要早几千年。怀特海断定,每个事件是对它所来自的宇宙中的那些元素的一个创造性综合。他把这描述为多生成一。佛教对缘起的分析,它被翻译为“相互依赖的共同起源”,相似地就是对每一生成活动怎样依赖于所有其他生成活动的一种说明。 

迄今为止,我只是论证了西方思想的发展使我们恢复了对几千年前佛教徒认作终极实在东西的认识。但是,在亚伯拉罕传统中被崇拜和信任的那个上帝又是什么?存在本身或创造性或缘起的终极性是否排除了上帝之实在或至少是上帝的终极性?我们作为怀特海的追随者,答案是不! 

像佛教徒一样,怀特海清楚地认为,创造性十分不同于上帝。对他而言,上帝是一个现实实有。创造性是活动或现实的原理,但本身不是现实。它只能存在于它的例示之中。在怀特海的分析中,这种非神圣的例示在它们的构造中离开了上帝的作用就不能够现实存在。上帝提供了秩序性和新颖性,除了这两者之外,存在的可能只是在进行的创造过程。既然除了创造性例示之外不可能有创造性,那么没有上帝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这样使创造性属于上帝,是否只有使上帝成为终极? 

在怀特海的思想中肯定不是这样。离开了它就没有创造性的那个上帝是创造性的一个例示。同样离开了创造性就不可能有上帝。一个人肯定会说,或者两者都不是终极,或者两者都是终极。后面的表达对我来说要合理得多。创造性与上帝不是竞争性的终极。它们是互补的。但没有什么更为终极的东西来支配这种互补的关系。 

我们在许多传统中能够发现有关终极的认识,一个被所有事物或事件所例示的终极,同时又是终极上值得信任和崇拜的人格。在印度教中,既有梵(brahman)又有自在天(ishvara);在佛教中,既有法身(the dharmakaya )又有报身(the sambhogakaya);在道教中,既有不可道之道又有可道之道;在基督教中,既有通过否定法达到的神性又有肯定地理解的上帝。 

为什么我们要否认存在本身与至高无上的存在或者创造性与上帝都是终极?为什么我们要假定如果一个是终极,另一个就不可能是终极?如此多的人相信这两者不可能都是终极的理由是,他们采用术语“终极”来预设一个单向系列的依赖关系或调查研究。但这里,也在哲学史上,我们发现了多元性,并且我们过程思想家肯定这种多元性。 

考虑一下亚里士多德。他教导说有四个系列的探究或解释。传统上称之为四因说: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和质料因。这四个系列的探究没有理由不会导致不同的终极。终极质料因不可能是终极动力因、终极形式因或终极目的因。在亚伯拉罕传统中,上述四个系列前三个的终极性一般被归于上帝,但上帝并没有在质料因系列中被设想为终极的。 

实际上,这两组终极之间的区分同样也在圣经《创世记》第一章对创造的说明中被假设。《圣经》告诉我们,当上帝开始创造时,世界是无形式的空虚。这“无形式的空虚”显然与上帝一样是终极的。但在希伯来人的心灵中,它没有宗教的价值。只有形式才分有价值,而上帝显然是形式的给予者。希腊人也这样想。怀特海跟随之。对于怀特海就如对于亚里士多德一样,上帝是终极的目的因和形式因。但怀特海没有在动力因系列中设置任何终极。 

所以,怀特海认同两种终极。对他来说,一种是形而上学上的终极;另一种则是宗教和伦理上的终极,并在宇宙论上是根本的。因此,对于过程思想家来说,意识到一些宗教个体及共同体把不同于上帝的一个终极看作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并不困难。我们可以跟随希克来识别人格与非人格终极观念之间的深度差别。但与其说两者都是错误的不如说两者都是正确的,因为两者都指向真实的终极。事实上,真实的终极既没有人格身份也没有非人格特征。两个宗教思想的大家族具有互补的关系。我们从其中一个了解到上帝,从另一个则了解到怀特海称为创造性和佛教徒称为缘起的东西。 

鲜明地刻画两者的区别是有用的。把上帝认同于存在本身在基督教传统中一直是混淆的根源。它也显示了认识两者区别的人们广泛倾向于把一者置于或超越另一者之上的谬误。于是,它许可了一种更加深度的多元论的产生。 

不过,认识到现实的宗教经验通常把这些终极结合在一起仍然是重要的。忠实于现实经验的表述有时候言说不一致是因为这种结合。古典基督教把耶稣身上显现出来的与神圣之爱不一致的特征归于上帝。一些佛教徒把只适合于报身的智慧和慈悲归于法身。用怀特海语言表述,事实上可能是因为,除了上帝赋予条件之外,创造性不可能被经验;除了作为创造性一个例证之外,上帝也不可能被经验。上帝的性质与创造性的性质通常被混淆也就不出乎意外了。 

作为过程神学家,我们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这两个终极上面。在那些“高级的”宗教中,它们起着主要的作用。然而,还有第三个东西同等地重要。那就是创造物的世界。没有世界,就可能没有创造性。没有世界和创造性,就可能没有上帝。当然,说没有创造性和上帝就可能没有世界同样也是真的。上帝、世界和创造性都各有它们相互依赖的实在。它们不可能从相对终极性按等级排列起来。 

况且,有一些宗教传统则把它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世界之上。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是前轴心时代的传统。然而,在那些“高级的”传统中,世界同样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的一些传统中。在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形式中,世界起着很大的作用。 

实际上,在每个主要的宗教传统中,一个人可能会发现这三个终极每一个中的一些元素。但历史上,它们有点儿分离地发展了。一个或另一个终极在不同的传统中被强调,其他两个终极则典型地被忽视或甚至被贬抑。 

在我得出了这三个互相依赖的终极及其宗教重要性的看法之后,我很高兴找到了一本由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或宗教史家约翰·哈奇森写的书,其中把世界宗教传统分为宇宙论的、无宇宙论的和有神论的。在写这本书时,他心中并没有怀特海的形而上学框架,但与之却十分吻合。 

宇宙论传统把世界,通常是自然界,看成具有原初的重要性。它们敬畏那个世界及其神秘的力量,并寻求发现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意义。 

无宇宙论宗教从现实具体性的世界转向这个世界的基础、实体或基本原理。后者被理解为处于世界之下或超越世界之外。这些宗教倾向于把已形成的世界设想成现象而不是实在本身,并寻求更深度的实在。 

有神论传统把这个世界理解为体现了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因为它与一种至高无上的宇宙精神相关联。这种精神通常被想象成创造了这个世界并照料着这些创造物。正确地与这种精神相关联对一种生活得好的人生来说是决定性的。 

如果一个传统的参与者认识到在该传统中这些终极实在并没有被赋予显著地位,那么一个健全的反应是什么?它应更多地意识到这些其他终极的存在以及与它们发展一种宗教关系的可能。对话充分地促成了这种意识。例如,通过在基督教国家中很少得到发展的静观实践,佛教徒掌握了如何实践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的方法。他们具体表现并检验了这种实现的益处。有兴趣探索这种终极的基督徒不必重新发明所有这些方法。他们可以转向佛教师傅以学习佛教的静观方法。 

事实上,最近几十年这一直以一种相当大的规模在发生。现在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以一种持续不变的方式从事于佛教的静观实践。如果一个人把佛教徒定义为追求佛教之觉悟目标的人,那么现在许多基督徒就是佛教徒,但他们作为耶稣的门徒并没有中断对上帝的信任和崇拜。 

这是否使他们不太像基督徒了?它肯定会有那种效果。一些基督徒开始对他们从基督教传统中接受的东西有所限制,如果他们发现这些实践教导与佛教徒所肯定的价值处于张力之中的话。基督教的那些特征,包括基督教的上帝教义,这些在佛教标准形式中所缺乏的东西,都不给予重视或被否认。在一些情况下,这可以导致对基督教的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净化,因为一些特征已经扭曲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息。但在其他情况下,它却导致了那种假定,如果佛教徒关于终极实在本性的说明是正确的话,那么基督教关于上帝的教导基本上就是错误的。 

相反,如果基督徒认识到在佛教缘起教导与基督教上帝之爱教导之间不存在冲突的话,那么佛教的静观实践及其实在本性的深度实现就不必把他们从基督教信仰中拉走。而佛教则可能成为一个丰富的补充,并能逐渐被整合于一个完全的圣经信仰之中。无论如何,一个人可以觉悟到上帝和自己都是缘起的例证,而不会丧失对上帝的爱和承诺的信心,也不会对上帝为正义和宽容而行动的召唤变得麻木不仁。 

只是最近几年基督徒才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哈奇森称之为宇宙论传统的丰富价值。我们认识到,对上帝的崇拜允许了我们远离上帝创造的大多数东西。我们肯定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事物观念,而不是《圣经》中以上帝为中心的事物观念,而把人类之外的造物处理成仿佛它们存在于此是为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我们对自然的滥用已成为对那些生活最接近自然的人们的滥用。根据对耶稣称之为“拥有财富最少的人们”的效果来衡量我们行动,已被取代为我们把自己财富的增长放在他们的生存之上。我们看见了那些生活最接近自然的人们,认识到他们和其他造物的亲属关系,他们有许多东西可以教导我们。 

当我们学习这些教导时,我们是否变得不太像基督徒或佛教徒?肯定不是。深深地尊重与我们同伴的造物并认识我们与它们的相互依赖和亲属关系的意义,完全相容于佛教对缘起的理解和基督教对耶稣称之为“父亲”或“爸爸”的上帝的信仰。在与其他造物的关系中,正是人类的傲慢自大与那种信仰处于深度的紧张之中。 

诚然,佛教关于我们每个人和所有其他存在物都是缘起的例证,这种认识应该导向对每个人和所有存在物的亲密关照,并就其特色欣赏他们。事实上,有许多关于佛教圣人的故事,他们在很大范围内拯救同伴存在物脱离苦难,无论是人类的还是非人类的存在物。从佛教的无宇宙论倾向到对这个世界的深度欣赏并致力于实际的拯救,这个转变是佛教的一种实行,而不是其信息的丢失。 

类似地,基督教对上帝的崇拜与把整个创造秩序置于宗教生活中心,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没什么差别。崇拜上帝必须表现在服务于上帝之中。但人们如何能够服务于上帝?他们能够服务于上帝的事情只是有益于上帝喜爱的造物。 

我作为一个基督徒的信念是,我对圣经信仰的上帝越加充分地开放自己,我将对其他人所学到的东西越加开放。这些东西是他们通过对世界的开放和对其中发现的到处起作用的无宇宙论原理的开放所学到的。向其他人学习并将我学到的东西整合于我的生活和思考,这并不把我与基督相分离。相反,我达到了对自己、上帝和世界更好的理解,并感激在基督中经验到的自由。 

一些犹太人、一些穆斯林、一些佛教徒、一些印度教徒和一些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追随者都有相似的经验。对那些具有宇宙论定位的人们而言,向无宇宙论和有神论的思想家们学习不必使他们与和谐相处的宇宙力量相左。诚然,这种学习可以导向对这些力量更有深度的理解,并对他们的宗教生活提供另外的维度。对那些具有无宇宙论定位的人们而言,也有可能丰富和充实对他们自己传统的理解。 

终极的意思篇6

关键词:信仰;信仰真空;思想政治教育

一、信仰及信仰“真空”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宗教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在这种极度信服和尊崇中,寄托着人的精神和终极关怀。 “信仰真空”,则指代的是一种信仰危机的状态,即人们对既有信仰价值体系及其精神基础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但同时却没有形成新的信仰的一种空虚的精神状态。正如高兆明对道德信仰危机的描述,信仰危机本身也是“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

二、中国产生信仰“真空”的原因解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终极信仰的缺失。李约瑟曾经做过这样的表达:“如果我们想到其他不同民族的观念(如印度、伊朗、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我们便会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根本没有什么‘彼世’——这正是它为什么常常使人觉得奇异之所在。”朱学勤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相当中肯的入门看法”,在《终极关怀——汉民族政治文化的基因缺陷》中,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简而言之,西方文化从泰勒斯“大地浮在水上”第一个哲学命题为发端,开始了有关于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的探讨,从而使终极关怀成为了西方文化链的第一个环节,使西方思想孕育出一种极其可贵的超越风范和理想热忱,与现实拉开了距离。其政治哲学发育之初即获得了一种“彼岸意识”——人间至尊贵皆退入此岸全景,化为第二或第三性的派生之物,降尊纡贵,任学者从彼岸关照,评论指点。

而中国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提出的问题却相当于普罗泰格拉,那极其重要的孕育终极关怀的一百年,被他直接跳过了。孔子论学,一开始就越过宇宙本源,进入经验世界,直接讨论君臣之道,人伦关系。《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问之: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等等。寥寥数语,放弃了对鬼神问题的讨论,推开了对彼岸世界的关怀。可见,中国文化中终极信仰的缺失,是中国当代信仰真空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寻求解决途径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

(二)经济上,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生存方式与思考方式的转变。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马克思以其精辟的语言揭示了市场经济中人们作为“经济人”的功利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还有更深层次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竞争已成为主题,利润的最大化是首要的目标,人们在物质消费中得到满足。而正如马克思的预言,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使得我们自身“物化”了,也蜕变成了抽象的创造财富的工具。人类早已挤满欲望的心灵中,信仰已无立锥之地。

(三)政治上,信仰政治化带来的终极价值追求的迷失。共产主义从一个远大的理想,演化出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体系。我们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无与伦比的现实意义。但是,当一种理论被推上了神话的宝座,成为一种“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教条时,它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了它作为一种理论所发挥的功效。政治化了的信仰,往往被物化为嘹亮的宣传口号与鲜红的大字标语,同时,由于政策宣传的变动不居与政治信仰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却是矛盾的,信仰的政治化就导致了终极价值追求的迷失。

(四)多元文化的交流引起信仰的冲突与困惑。人类历史以地理大发现为开端,不断打破彼此的隔离状态,而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则“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强调整体与和谐,秩序与顺从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控制性较强的文化,而西方以市场经济和竞争为基础的社会则是以自由、民主、个人、理性为自己的文化核心。当两种文化碰撞之时,国人才能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引起了对于自身文化内在精神内核合理性的追问,带来了文化上的反思与困惑。

(五)思维方式方面。我国国民由于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那种企图对内心潜意识或自我无意识的批判,一直没有得到实现。于是,我们处在一种传统与现在的自我分裂之中,并且在返回现代化的途中经常出现返回传统的现象。正是信仰主体这种本身一直缺乏的深层次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精神,从而使各种不同的信仰、各种价值尺度很难在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甚至形成同一层面上彼此知性对立的局面,进而造成社会终极价值选择的失落或迷失,使人产生一种仿佛被撕裂的感觉并随之形成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三、中国信仰状况探讨的理论意义

(一)信仰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诺亚方舟。信仰本身是一种对于终极价值与终极关怀的追求,它使得“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类在感怀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之时,寻得内心的安身立命之地,它使得在茫茫人海中穿梭的人们在精疲力竭之时,仍然知道自己有一个心灵栖息的港湾。据透露,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问题,从一个小小的侧面透露出了心灵的“流浪者”在困境面前更加脆弱的选择。

(二)信仰对群体的凝聚作用和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要求我们对中国目前的信仰现状予以充分的重视。一种信仰往往是一种无形的纽带,但也许正是因为无形,这种纽带更加坚不可摧。当苦难中的犹太人散落在世界各地时,信仰却使他们并不孤独,并且赋予了他们为共同体努力的信心与勇气;当9·11灾难降临时,总统发言中《圣经》的引用——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给了每一个熟悉它的美国人更多面对苦难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你不信仰上帝(他是一位嫉妒的上帝),你就应当尊敬希特勒或斯大林”,艾略特这句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的味道,但是却从一个方面揭示出了信仰的缺失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策略

我们不能忽视信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因此,面对中国信仰“真空”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采取新的对策:

首先,“为生民立命”——重新塑造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我呼天唤地地与你作证,我将生死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选择生命啊,让你和你的后裔得以生存。”(《圣经·申命记》),终极信仰包含对生命存在本身的尊重与珍惜;“有些字像自由,说起来甜蜜动听美妙无双,在我心弦的深处,自由无时不在尽情地歌唱”(《像自由这样的字》,兰斯顿·休斯),终极信仰包含对自由的不懈追求……一种终极价值,可以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在当今的思政教育中,首先应该将其基础工作,亦是属于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落到实处。用一种源于内心的召唤带给人们一种“温柔的冲撞”,使得每一个人都会无比真诚地谛听来自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和低语,在日渐清晰的人生路途中,心灵变得澄澈透明。

其次,“为生民立信”——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个人的生存因终极信仰而有了根基,政治信仰则使个体更好地被连结于群体,并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稳定、团结、发展得以保障。个人仅仅拥有共同彼岸的追求和心灵的港湾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当前的价值、制度等一定程度的认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与民族的向心凝聚。因此,一种政治信仰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一)正确对待共产主义信仰的终极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共产主义信仰当今面临的诘难,主要集中在共产主义何时才能实现,它是否只是美丽的“海市蜃楼”。因此,在确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时,不能仅仅流于空空的口号,而应从其价值理念的实现(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公平、正义等)来指导我们的法律法规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信仰才不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只有当其理念的合理成分被应用于现实,这样的信仰才能植根于人的心中。

(二)正确处理好理论的稳定性与政策宣传时代性之间的关系。政治信仰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理论与时俱进固然需要,可是如果理论的变化过多过快,就很容易造成理论疲劳,让人们眼花缭乱,影响了人们已经构建起来的政治信仰。我们应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文化心理的政治原则,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东西。无论具体的政策随着时代环境怎样改变,核心价值思想应该坚持不变。

(三)正确处理理论宣传与实际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关系。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和其政治行为的同一度,二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是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口号和行动不相一致的话,就会使人们对于正在宣传的理论产生抗体和不信任感,信仰面临着怀疑的冲击。同样,即使口号和行动相一致,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后果,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也会大打折扣。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主要还是靠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京: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2]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3]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4,(2):9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终极的意思篇7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全民健身;意识

在国家倡导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今天,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重要的生活部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以最好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终身体育将沿着快乐化、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动态的、有序地、连贯的大系统。最终达到全民身心强健、体质增强、人人终身受益之目的。

1 终身体育的发展及其内涵

终身体育观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观,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至20世纪70年代,在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体育”观念,并且在教学大纲中公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重视这一观念,并开始学习研究,而且很快得到了体育界的认可和支持。目前,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较为公认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接受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是与生命具有共同外延的一种延续性的教育过程。根据终身体育的概念,终身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应该由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学校后体育(或社会体育)三个教育层次构成。

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2.1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这个阶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2.2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必要性和作用

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十分重要。而如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正确地开展学校体育,使学生受到全面的体质训练和体育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把握了学校体育这一阶段,就把握了终身体育目标的最佳时期。

2.3 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久前,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育锻炼达标要求,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倾向较为突出。教学过程管理过于刚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强等方面。 转贴于

3 在学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方法

3.1 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开展中,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转变。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现实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讲解和动作示范为特征的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良好实践能力。体育教师表现出的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以及健美的体格、优雅的气质都将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力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3.2 合轻松激烈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中的活动项目多数具有竞赛特点,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逐步形成。

3.3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自我体育意识”是从意识、自我意识衍生出来的。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关键是体育意识的培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由此引申体育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体育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体育的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这里提出的是“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待体育在思想。

3.4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则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 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8]

4 结论

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这是推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韩秦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27)

[3] 周学荣,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3,24(1):77-7

终极的意思篇8

   某某同志是一位思想作风正派,待人诚恳真诚的同志。我们做为同事,在工作上大家相互协调配合,他业务精炼,思维开阔,富有创新精神。该同志作为(单位)工作人员,能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工作上表现令人信服,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我认为某某同志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积极向党靠拢,基本具备了入党的条件,同意发展他加入党组织。

    某某(正式党员)

    某同志为人热情大方,作风正派,积极进取富有创新精神。在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上都发挥到了积极模范的作用。该同志一直以来严格律己,爱恨分明。他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准,团结同事,尊老爱幼,是非分明。长久以来,他就有成为中共党员的理想抱负,并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如今,我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党员的条件,我同意他入党。

    某某(正式党员)

    某同志知识技能突出,思想进步,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祖国和人民。长久以来就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从思想和实践中积极向党靠拢的精神。他作风正派,为人诚恳而率真,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出众,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我认为,他具备了党员的条件,因此,我同意他入党。

    某某(群众)

    某同志是一名立场坚定、思想正派的入党积极份子。品德优良,理论知识丰富,业务水准高。该同志思想上和实践中均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我认为已经基本符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条件。

    某某(群众)

    某同志,品德优良,理论知识丰富,业务水准高。该同志思想上和实践中均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我认为,他具备了党员的条件,因此,我同意发展他入党。

    某某(群众)

    某同志知识技能突出,思想进步,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祖国和人民。长久以来就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从思想和实践中积极向党靠拢的精神。他作风正派,为人诚恳而率真,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出众,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我认为,他具备了入党的条件,也做好了入党的准备,具有正确的入党动机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我同意。

终极的意思篇9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理念。就是说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基础,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近几年仍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学生即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毕业生。所以说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 转变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进行身体练习就会有一定的运动量。而当今学生受社会、家庭和自身多方面影响大都存在极强的惰性。学生体育课上学习、练习都不是很积极,更不用说拥有锻炼意识,课余时间自觉进行锻炼,增进健康了。从这点出发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转变学生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益处及作用。使学生知道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抵抗力,少得病,增进健康;能帮助学生控制体重、健美体型;能帮助自己调控情绪;能增强自尊、自信等作用。另外教师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将所学在生活中应用,并亲自体验。

比如,在“鱼跃前滚翻”教学课上,教师明确学习鱼跃前滚翻除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外,还能使学生免受伤害。当你生活中一不小心被什么绊倒,要向前倒时,就可以瞬间做个鱼跃前滚翻动作,利用鱼跃前滚翻避免自己受伤。学生懂得了锻炼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生活中应用,亲自体验到锻炼的益处能更好地转变学生思想。再有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与学生单独交谈或利用课上进行集体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锻炼目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健康,逐渐转变思想,变懒惰为积极锻炼。在不断的锻炼中,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就得到提高,进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入手。依据新课标,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将教师讲为中心改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思想,与学生建立合作互助关系,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了平等关系学生自然会对教师的课感兴趣。其次,从选择教学内容上尽量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再有,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多样化教学。多利用游戏、比赛等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有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即时评价、形成性等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兴趣,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 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有这样一段话:“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他认为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快乐。所以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有了快乐这个动力,学生才会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养成锻炼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或将一些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编成或编进游戏中,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运用一些比赛,如接力赛、互助合作比赛、篮球赛等,使学生通过比赛看到自己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快乐是运动的动力,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拥有了锻炼的动力,进而就形成了锻炼意识。

终极的意思篇10

    一、信仰的概念与特征

    一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深究起来往往又不那么清楚。什么是信仰?有人把对权力、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的痴迷归结为信仰,流行歌曲高唱“爱情是信仰”,也曾有媒体称“八荣八耻”是信仰。欲望、心理情感、道德标准等等能够成为信仰吗?关于信仰的含义可以查出几十种,这里不一一赘述,仅归纳一种作为后面讨论的基础:信仰,信指可信,是一种可依赖的坚信;仰指敬仰,包含崇拜和服从。信仰是由于对某种主张、主义或对神的极度信服和尊敬,从而在意识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把它奉为自己的活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通常对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有直接的影响。前段时间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谈信仰,说是一谈信仰就会和宗教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即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

    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生活坎坷,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福祸无常,需要体验幸福的指标;时空变化,需要行为举止的依据;有生必死,需要明了生存的意义。在众多错综复杂、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面前,无论是某种社会学说还是某种宗教,当它能居高临下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时候,就会被奉为信仰。基于这一点,能够成为信仰的,往往是超越一般的哲学思维,是一种大智慧。而这种大智慧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发产生的,所以信仰通常表现为对某种已有社会学说或宗教的认同与追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化于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一个人确立信仰的时候,他就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思想和行为的标杆。

    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依据个人信息获得和体验,使外在的意识形态存在于内心的个人的意识行为。信息获得和体验在人生中是连续发生的,随着它们的变化,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会发生变化,或是愈加坚定,或是怀疑动摇乃至放弃背叛都是有可能的。受个人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一信仰在不同人的认识上也是有差异的,即存在表层与深层的差别。常常口称信仰某种学说或宗教的人,也许并不能说清该种主张的基本理论构成。一些人对某个信仰动摇的时候,很可能不是出于对理论的质疑,而是在生活体验中碰壁。但信仰的特征就是坚信其正确,甚至是宁愿相信其正确,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往往无需求证。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如宗教信仰与社会信仰。宗教信仰以超自然的力量来维系,而社会信仰则注重理想与价值判断。中国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1]82的传统和“妖由人兴”[2]77的判断,使中国人对信仰的追求更强调理想和道德价值,如传统的儒学成为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信仰归属。信仰还有个人信仰与团体信仰之分。信仰存在于个人的思想之中,是一种个体现象。但现实社会中共同的信息环境和社会体验下,会使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信仰。而信仰相同者结成的社会团体,则有助于强化个人的信仰,扩大共同信仰的社会影响力。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信仰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在众多的信仰当中,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释已往的历史和现实世界,以严谨的逻辑分析推导未来理想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一切宗教信仰所不具备的。

    对个人而言,信仰的作用在于:一是对现实中的困惑给予了自认为正确的解释;二是对遥远未来有了美好的期待,并基于此设定了人生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托尔斯泰称: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在面对各种挫折磨难甚至危险时,不仅能够坚韧不拔,平静对待,而且能从中体验幸福。这时,信仰成为了人生的支柱,使生命的价值有了依靠,给有限的人生赋予了永恒的意义。诚如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观察所得:有信仰的人逝去的时候都是安详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信仰的人会为着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在既定的价值目标激励下,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信仰使平淡者获得幸福感受,促成成功者创建伟业。没有信仰的人,在追求上似乎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但恰恰受制于各种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对于社会而言,共同的信仰成为精神纽带,使处在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社会成员能够产生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实现互助和秩序,进而凝聚力量实现团体或社会的目标。

    二、信仰的支撑体系

    信仰的作用对于个人和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但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因为信仰的构成和运作涉及众多相关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信仰的支撑体系。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

    终极目标是什么?对于信仰终极目标而言,首先在于它的完美性,满足了人们美好追求的愿望;其次是因看不见而无法作出确切考证。无论是宗教徒所追求的天堂,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献身的共产主义,都是无法切身体验的。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运动中,但它已经是信仰体系中第三个要解决的问题了。也正是没有现实的验证,它的美好才尽善尽美而且无法动摇。尽管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依据不足,但它却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因为现实是不完美的,再费心劳力地去追求一个缺点多多的长远目标又有什么必要呢?以劳动者的反抗而言,阶段性目标并不曾缺少。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1525就曾经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但当阶段性目标实现,斗争也就到了转折之时。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与生产力高速发展并行的种种丑恶时,马克思经过缜密的分析,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使人类社会的剥削与压迫得到彻底的解决,使全人类得到最终的解放。它吸引了多少共产党员为这一心中的最高理想而斗争。今天我们入党宣誓时,仍然坚定地喊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终极目标在信仰中的核心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如果我们为了现行的某些政策,模糊终极目标或是以阶段性目标来取代,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成为造成信仰动摇的重要原因,因为现实中的阶段性目标,无法回避贫富差距加大和道德滑坡(尽管有的同志不愿意承认)的挑战。

    再就是终极目标的内容是社会理想。对于个人而言,终极目标也可以包含信念的成分,它的“终极”在于这是一个人在实践中直接体验又永远没有结束。什么是信念?在我们给大学生的理论教材中写道:“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4]22从这个概念来看,信仰和信念似乎是同义词。那么,它们可以互相替换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信念往往是行为的终极追求,而不一定涉及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例如,“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都不失为积极的人生信念,但与体现最高价值的社会理想的终极目标还有距离。另外,信仰不同的人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信念。例如,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教诲,共产党人同样可以接受。信念具有多层次性,如政治信念、经济信念、事业信念、生活信念等等,而信仰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教材中也提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4]23

    为什么要追求终极目标?人们一切美好的追求来源于现实的不美好。当人们对现实的丑恶无能为力、感到无药可医的时候,人们才会寄希望于未来。信仰所依据的学说往往产生于社会最不平等之际。而为什么追求终极目标构成信仰的学说的基本理论,它的作用在于解释现实、揭示不美好的原因,从而坚定追求终极目标的意志,使追随者对该学说坚定不移,坚信不疑。宗教的“原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既可以解释现实的矛盾,又支撑追随者对终极目标的向往。对于追随者来说,只有在这个层次真正领悟,才能成为坚定的信仰者。但是受到文化水准的限制,信仰者能从这个高度来认识的并不是多数。我们党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一点马列,也正是要提高各级领导者对自己信仰的忠诚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际社会主义低潮中,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确实使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动摇。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提出新的思路,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人们在理论层面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当下该怎么办?这是信仰中的实践部分,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也是大多数信仰者所能接受的根据,是建树信仰的起点。

    其一是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宗教信仰强调修身,甚至直接纳入教义,如基督教的“摩西十诫”。共产主义信仰关注社会,要求它的信仰者团结斗争,自我牺牲,在私德方面要求艰苦朴素等等。在信仰者看来,这些道德行为从某方面印证终极目标的存在和可能。一些人投身革命,最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而是革命队伍内部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革命军队中的官兵平等、同志间的关心帮助,给许多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信仰与道德不是哪个决定哪个的关系,而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所以,不能认为有了信仰,道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