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5:43:12

终极范文篇1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

(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

(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终极范文篇2

[关键词]幸福;教育;终极追求

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1]那么,作为人类通往幸福天堂的阶梯,教育的本真热爱和深沉渴望也就必然指向人生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活,首先应该是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关怀此时此刻此人的存在,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不是传递给受教育者多少知识,教育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传递中形成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杜威就说: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的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对幸福的体会。幸福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一个源自内心的平和协调。狄德罗说:“在情感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具有强烈的情感就是幸福”。教育就是对人不可能“万事如意”的生活的一种关怀,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的亮点,找到生活的幸福点,协调人们的期望和现实,内心和外在的矛盾,鼓励人们从容地看待人生,看待人生中的不幸。孔子曾评价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生活的困境,别人认为无法生存,颜回却乐在其中,这乐是在看待问题的心态上。虽然我们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是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关键我们以什么心态看待奔跑。当我们登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时,我们就获得豁达、淡定和幸福的体验。幸福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情感的释放;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精神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毕竟是有限的,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在这种探寻和追问中必然产生种种困惑、挫折,伴随着失望、难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追求的就不仅仅是培养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从终极意义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教育。人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知道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生的追求。也只有能力与需求协调赋予人以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才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幸福。教育通过物理、天文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渺小,告诉我们对自然保持敬畏,启发我们反思自身的智慧;教育通过历史、政治、社会学知识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教育通过医学、心理学向我们揭示自己的成长规律,使我们认识自身能力的局限。然后,当我们再置于浩瀚神秘的宇宙、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我们便有了一份从容的心态,便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在我们的欲求和能力之间找出心灵的平衡点,体会人生的真正幸福。

教育对人的生活关怀,就是一种态度形成的推动;人在对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崇拜中,在物质的种种诱惑中,形成一种旷达的态度,寻求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内心的安宁。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内心的平静、超越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教育就在此种意义上,承诺和实现了对幸福的追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自然地,它把自己的追求定位于开发每个主体的潜能,使他们的价值得以彰显。而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个体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教育在知识的传递中,在能力的培养中,以崇高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人生信念塑造和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信念。“信念即人们坚定不移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并不是所有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都可成为信念,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经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可称其为信念。它是主体活动的内驱力,也是主体活动的外张力”。[3]有信念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个性的教育;有信念的教师,是幸福的教师,他为自己的劳动而快乐;获得信念的学生更是幸福的学生,他将自信地展开多彩的人生。罗素说过:“需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幸福最后的承担者就是每个个体。一个人的幸福就是一种信念,你认为自己幸福,你就会幸福,也许你的幸福不被别人接受,但是你幸福与否的这个评价是别人不可能做出的,它只与个人的自我体验有关。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的数量以数亿来计,但是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绝对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具有实现自己生活目标和志向、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这就是信念。当李白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时,表现的不只是那种豪放和愤懑,还有一种对自我的确信,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今天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的哲学不如哲学家深刻,物理学知识不如物理学家广博,天文学知识不如天文学家丰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在这种质问和反思中,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把学生的独特潜质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把个性和亮点张扬,用多样的人生渲染世界的多彩。如果人生恰如一枚钻石,那么教育把这颗钻石的至少一面打磨得光亮,使得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熠熠生辉,每个人都能够在广阔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踏上人生的幸福之路。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流行的标准和概念,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坚持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仿效他人的行为,以至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念。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漫长的,我们需要经历的太多,需要思考的太多。当我们被忙碌奴役时,我们的人生方向也就迷失了。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一书中说:“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的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意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周围全是面包。”[4]所以,教育的追求就在于信念的强化,是对麻木的对抗,是对从众的警醒,强调的是内心的坚持。教育给人的就是坚持的勇气、对抗力量和强化的智慧,以求精确地判断自己的人生境遇,把信念安放在精神和灵魂的深处,在教育过程中将之不断调整和放大,终极指向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三

成功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教育、继承的教育,它也必须是培养智慧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任何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实现,最终都体现在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思考、危难的处理,及对世界的认识的智慧上。“我们只能在行动中遭遇智慧”,在付出行动中体会幸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幸福不是时运、机遇等等的代名词,它处在人的创造活动过程之中,“人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在美国电影《迷离境界》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片断:主人公开始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酒店的房间。不管他想要什么东西,马上就会有侍者出现,满足他的欲望。过了数天之后,这个人厌倦了这种无须努力的存在方式,对侍者说:“我有点想到另一个地方去。”“什么地方?”侍者问。“哦,我想我已经死了,来到了天堂。但是我厌倦了,也许地狱会好一些。”侍者回答说:“这就是地狱。”的确,幸福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人只有在付出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生活的乐趣,抵达幸福的天堂。否则,即便是锦衣玉食,也只能徘徊在幸福之外。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开启人们认识幸福的智慧,让人体味到幸福不是物质的丰盈、生活的安逸,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说,“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5]“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阿奎纳也认为,“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目的,是通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先哲们的名言一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教育是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体会幸福的阶梯。

教育培养了人认识幸福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人创造幸福的智慧。幸福就在人们的创造活动中,当我们付出了爱,我们收获了家庭的温馨;当我们付出了劳动,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当我们付出了微笑,我们收获了快乐。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充分发挥和展开自己的智慧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幸福人生。这些都需要在创造中展开,在创造中体验、获得。但是,创造不是空谈,不是口号,是追求的征途,是行动的智慧。没有智慧的行动,只能是机械的复制、僵化的模仿,根本谈不上创造,“创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性劳动的过程”[6]。教育是创造的基石。

成功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是以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去启迪、激发、开拓和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智慧。

作家丁玲说过:“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换言之,对于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来说,幸福是到处存在的。关键要具备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智慧,因为我们不能期待幸福自己来敲门。而教育就在追求、启迪、弘扬人获得与感受、创造与享受幸福的智慧的过程和行动中,完成了它的终极追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教育的终极意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他认为,幸福需要必要的外部条件,即物质的条件,但却更需要“思想条件,即实现幸福的内在条件”。只有教育能让人拥有平和的心态,使内心得以安宁;拥有坚定的信念,使精神获得满足,拥有追求的智慧,使创造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以真正实现心无所累、自由自在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3]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3):31.

[4]柳延延.论现代艺术中人的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

终极范文篇3

在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非常突出而又似乎未曾引起人们足够注意的主题,这就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终极性价值关怀。他那充满鲜明个性特征的生死观和终极关怀,展示了伟人超越生死、追求人生终极性价值的高远情怀。

一.终极关怀: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但是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是,只有人才有思想,才会思考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求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冲突。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今中外的终极关怀有三种类型: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就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基础,以上帝为最后的精神寄托。宗教用臆想的彼岸世界来吞没现实世界以消弭生(有)死(无)的矛盾,宗教徒蜷缩于上帝、神的阴影下希冀于彼岸世界的灵光,生死完全委付给出神,生命完全屈从于神,有限的卑微的个体以与神同在、以成为上帝的仆从的方式获得无限和永生;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就是追溯世界本原,以抽象的道来代替虚拟的上帝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如哲学通过建构理性世界以观照现实世界的方式来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把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高贵更重要,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乃至为万世开太平成为精神世界的真正依托。这三种类型的终极关怀对生死矛盾提供的解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效的,都在追索人生最高价值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生死的超越,但无疑也是抽象的。

从早岁到晚年,一生都关注着生死问题。早年就曾指出:死生亦大矣,对此不求甚解,只顾目前稊米尘埃之争,则甚矣人之不智。[2][P88]他认为由生到死是个体生存中最大的变动,是人生中最值得思考的大事件。反对蝇营狗苟的生活,主张在对生死的思考中寻求最根本的人生价值和最根本的人生智慧,希求在人生的终极观照中超越生死。这种超越生死的人生意向促使

寻找人生最高价值,确立终极关怀,从而克服生死大难、实现生死问题的圆满解决。壮年在战马倥偬的岁月里对于生死问题无暇多虑,但是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斗的革命经历本身就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生死观。红军战士以及他自己亲人家属的死亡也强烈地冲撞着的心灵世界,但终极关怀支撑着他近于平静的对待死亡。晚年随着身体的衰老,不时又回到生死问题上来。

的终极关怀和他的生死观是分不开的。正是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中,寻求人生最根本的价值依托,确立了伟人的终极关怀;同时终极关怀的确立,又反过来引导着伟人的人生实践,实现了生死超越。笃信过佛教,从事过大本大源的哲学探索,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中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最后终于发现比个人更重要的是民族、国家和人民群众,比生死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国家的再造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这就是伟人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带有返归本原和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的影子,但是摆脱了抽象性和空想性,有了现实的依托。正如斯诺指出的:“作为个人的消失了”,但是“现代中国的历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是同的名字分不开的”[3]。个人的生死与人民的事业融为一体,关于生死的思考与他的人生实践、他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正是因此,的生死观才如此深沉,动人肺腑又超迈高远,具有终极性又具有现实性。

二.乐观奋斗:终极关怀的主体心态

终极关怀作为人类追求生命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既是理性认知的结果和付之实践的过程,又是情感的倾向、认同和内在体验。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主体的态度和情感是一切认知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是终极关怀的情感基础。伟人就是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方式和壮美崇高的情感体验实现生死超越,并在深沉浩瀚的情感基础上确立了终极关怀。

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死。从早年到晚年一直思考着生死这一人生难题,他从来都是乐观地面对生死。早年就把人的生死看做物质的团聚解散:“一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2][P199],因此“吾人之死,未死也,解散而已。凡自然物不灭,吾人故不灭也。不仅死为未死,即生亦系未生,团聚而已矣”。[2][P194]在看来,生不可恃,死不足畏,生与死是相对的,同一的。而且还把生死看作必然的规律,指出生死是必然的,“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2][P194]青年关于生死的这种独特看法,一方面源于传统哲学的某些思想,如庄子齐万物的相对主义生死观,以及气聚为物、气散为虚的中国传统的气论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则与当时在中国影响巨大的西方进化论思想不无关系,进化论认为生命在变化中才能得以发展,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环节。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待生死的乐观态度并未改变,直到晚年,还以诙谐幽默的语气谈论生死问题。

青年还以奋斗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死,并在“斗”的过程中以壮美崇高的情感体验超越生死。面对生死的思考和阐发,一反传统道学家的呆板说教,也绝不流于小儿女态,而是崇尚意志,一任心力,张扬主体精神,处处充满人生价值的肯定和自我实现过程中的种种愉悦。他指出:“夫人之一生,所乐所事,夫曰实现。”[2][P60]自我实现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青年迥异于常人喜顺境恶逆境的心理,宣称“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2][P186]他喜欢奇诡巨变的人生,喜欢充满斗争、惊险的生活,将人生中的所有阻力、抵抗、困境,统统看作是实现自我所必须的环节或凭借手段,越是遇到大阻力、大抵抗,就越能凸显人的意志的强大,从而就越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2][P180]青年从尚“变”、尚“斗”的心态出发,欢迎人生中的各种变异和困境,甚至终结生命的死亡也不能使他稍有忧惧,相反,死亡作为人的生命中的最大变化,正是生命的可贵的经验,是本质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所好之事:“死也者,亦吾有生以来一未尝经验之奇事也,何独不好之乎?”[2][P197]人们惧怕死亡,“乃惧其变化之巨,吾则以为甚可贵”[2][P197]。青年并且从这种尚“变”、尚“斗”的心态关照生死走向以壮美的审美心态超越生死:“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之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2][P198]

青年超越生死的这种主体心态,一方面不同于传统的中和冲淡的人生态度,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死生由命”等思想。但另一方面无疑也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不无关系。不过,青年的这种心态似乎更直接地来源于传统武侠、战争小说以及历史,他自幼喜看《三国》、《水浒》这类任侠尚武的小说,喜欢阅读历史传记:“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2][P186]青年的这种主体心态后来发展为他所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同时,又以一种审美式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境、阻力乃至生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踏遍青山人未老”、“战地黄花分外香”、“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只要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生死问题是不值一虑的。因对主体自身力量或理想的实现的欣赏而产生的审美愉悦的体验,覆盖了生死对立从而超越了生死。

三.大本大源:终极关怀的抽象实体

如果说,乐观奋斗是青年超越生死的主体心态,那么,大本大源则是青年超越生死的终极根据或终极的价值关怀。终极关怀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生最终价值目标的追求,其核心是关于如何生如何死的意义思考。青年思考着人生的终极意义,反对稊米尘埃之争;眷注于人生的终极依托,要求探讨大本大源。

青年继承儒家的圣人观,把是否探得大本大源看做超凡入圣的分界线:“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2][P87]他曾经觉得自己尚未探得大本大源,从而觉得自己“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2][P89]他表示“只将全幅功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2][P87]那么什么是“大本大源”呢?他认为,“大本大源”就是“宇宙真理”:“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2][P85]只有探得“大本大源”或“宇宙真理”,一切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因此他表达了一种独特的“立志”观:“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之也。”[2][P86]因此,“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2][P87]

青年所关注的“大本大源”,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其老师杨昌济主将哲学、伦理学课程,杨先生“所讲不限西洋伦理学说,中国先儒如孔、孟、周、张、朱、陆、王及王船山之学说,亦间取之。”[6][P197]杨先生还特别编写了讲义《论语类钞》,注解论语往往以朱熹为依据。朱熹提出世界的本源是“太极”之理,他认为抓住了这个“理”,就抓住了“大本”:“大本不立,小规不正,刮落枝叶,栽培根本。”[7]杨先生服膺朱熹哲学,也强调要抓住“大本”。不过,他把“大本”叫作“大原则”:“宇宙为一全体,有贯通其间之大原则,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悉自此大原则而生,吾人当深思默会,洞晓此大原则,所谓贯通大原也。”[8][P85]青年明显地接受了他老师关于抓“大本大源”的思想,而又作了充分的发挥。一方面,青年把“大本大源”看作是“动天下之心”的关键:“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2][P85]另一方面,他又将“大本大源”看作是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只有探得“大本大源”,人生才有所附丽,人生才是有意义和值得过的人生。抓住了“大本大源”,所有人生琐碎,均不足论: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纷何足理。

毋庸讳言,青年所眷注的“大本大源”是一种精神实体。他那时寻找这种精神实体作为自己终极性的精神依托,并在对这种终极性的精神依托的眷注中藐视琐碎凡俗,超越生死对立。但毫无疑问的是,“大本大源”、“宇宙真理”之类的概念,表明的无非是一种超越现实而又企图支配现实的抽象的精神实体。同时也必须指出,青年关于抓“大本大源”的思想,实则是他要求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一种抽象的表达,从而,所谓探讨“大本大源”、“宇宙真理”,也就成了他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超越生死的抽象的终极关怀就因此而转变为具有现实内容的终极价值指向

四.人民本位:终极关怀的现实内容

在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潮后,世界观发生了质的转变,从追问大本大源到明确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2][P292]现实问题取代了抽象思辨,人民群众取代了圣贤的至高地位。抽象的终极关怀从而具有了现实的内容。

青年由关注生死问题到终极关怀,本来就有着非常现实的内容。他那时关注国家的安危:“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2][P11]倡导救国救民的“壮士断腕”的牺牲精神:“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2][P590]在国家安危、人民疾苦面前,个人的生死算不了什么。因此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抽象的“大本大源”或“宇宙真理”,本来就蕴含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拯救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现实内容。当然这种现实内容却以非常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青年的这一思想的转变是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源于对近代中国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经验的反思。他认识到,“大本大源”、“宇宙真理”的终极追求不能解决现实的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问题,不能促进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他反思那时候抓“大本大源”的思想,“是空虚的思想,……很少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人民价值本位论的形成最终要归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宣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人民的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把共产主义事业看作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事业,同时又把现实的民族、国家的出路看作人民利益的现实所在。提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9][P906]这样就会死而无憾,虽死犹荣。“百年会有殁,生死安足虑”,生死服从于人民的事业,服从于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否为人民服务是价值判断的唯一天平。

终于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找到了人民群众这一最现实的革命力量和价值主体,确立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理想追求。当然,人民价值本位论是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他把拥有80-90%人口的农民确定为人民的主体,农民、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民是民主革命战争的主体力量,谁得到了农民,谁就得到了中国。强调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甚至是不是与农民一致成为是否革命的标准,“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9][P18]主张“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9][P488]要求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确立人民价值本位论还来源于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农民的朴素、深厚的感情。农家出身的从小就体会到劳动人民勤劳困苦的生活,同情、怜悯穷苦人,多次为百姓的痛苦落泪,坦示了与民同哭同悲的百姓情怀;发现戏台上宣扬的是帝王将相,农民只是个跑龙套的,他要求恢复历史的真面目。其二是源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出路的思考。从早年接触到农民典田卖地的事情起,就在“思考这些事情,认为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找到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从而把人民的解放作为终身的事业。其三是由于民本思想和救世精神的影响。我国传统中一直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尚书》中就曾指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心和民心是相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经由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到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思想,把民本主义的价值理想发挥到了极致,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根本性的价值信念;君主和庶民好比舟和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这种简单的比附关系并不能真正地把人民当作价值的真正主体,人民只是统治者的工具,重视人民只是为了巩固君主的统治秩序。传统的民本主义始终不过是主观精神上的价值理想,黎民始终只是被同情、被拯救的对象,始终是消极被动的政治客体。主张“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2][P88]为众生即为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舍己为人,以身殉道。这些思想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整合形成了的人民本位观,构成了伟人的终极关怀。

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包括家庭和六位亲人都殉难于革命事业,在惊闻牺牲噩耗时,他沉痛却毫不追悔:谁叫他是的儿子呢。始终坚持人民是最根本的价值主体,高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献身精神,关于生死的沉思终于找到了人民这一最根本的依托,在人民的事业中超越了生死。高度颂扬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白求恩、雷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铭文深刻展示了他对于生死的超越性理解和终极关怀。

终极范文篇4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高校;德育

一、从“人”出发: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逻辑起点

有学者认为,当前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弱化,与高校德育实践中整体取向上存在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有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60年来,高校德育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这种倾向“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1],影响了德育有效性。二是过分强调德育的功利性。有人指出,德育实效低下根源的内核即“功利主义德育观”[2]。长期以来,德育被视作“消防队”、“救火车”角色,社会需要什么,德育就抓什么,过分突出“学校德育的外在功能”,即“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3]。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还表现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求“效”心切,往往将德育的目标作为德育的起点,由此造成忽视学生思想、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4]三是过分强调德育的独立性。即德育的实施与高等学校其他的教育渠道、教育环节割裂开来,“强调德育自身功能多、其他教育的德育功能少”。而事实上,“德育与其他几育相比较,基独立性要弱得多,光靠德育自身而忽视其他几育的德育因素,就不可能收到好的德育效果。”[5]

二、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理念的基本价值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因此,德育尤其要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应当融入情感。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德育强调情感的作用,即强调德育中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强化、放大、动力、激励作用。情感不仅成为生命需要最重要的标志,而且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才有最基本的保证。高校德育一定要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要有人情味。

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实现德育的价值、定位、职能三统一。(1)是在德育的价值上,要实现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这是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追求。德育的社会价值一定包括了个体价值但它不能代替个体价值。所谓个体价值,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尊重,自主、自立、自我发展。在利益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重视德育在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都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情操,塑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这其实就是实现社会价值或个体价值的统一。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错位,重智轻德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按照这种片面发展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概括为:有智商的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独创,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信仰,有目标没有希望,最后出现有青春没有热血的危险结果。(2)是在德育的定位上,要实现德育的政治定位和德育的教育定位的统一。德育的政治定位就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德育的教育定位就是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灵魂,德育要为其他教育育提供动力、导向、保障作用。(3)是在德育的职能上,实现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当前更应当强调服务。一般来讲,学生思想问题有三类。一是属于是非不够清楚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思想教育;二是属于行为养成问题,主要靠以管理为主的行为养成教育;三是属于具体利益、具体问题引起的思想情绪问题,主要靠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总之,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德育提出了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新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前提,道德价值是全面发展的内涵,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的主导,人文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底蕴,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国际人才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借鉴。这些新要求高校德育的路径探讨上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做人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本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有关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部分毕业生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而忽略了做人的根本,过分重视功利的东西,而忽略了情感和理想。用人单位一致提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办学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本,要成才,先成人。能力不足,责任可补。中国历史上强调做君子,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才是圣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对理想、信念、责任的升华。

奋斗精神教育主要指好强的个性,竞争的意识,不服输的精神和不断进取的追求。比如特困生的“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问题。资助特困生,不仅是资助几个钱,更重要的是弘扬一种刻苦学习、发愤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精神。苦难是一所学校,吃苦的经历是一笔取之不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物质贫困可以促使一个人发奋图强,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德育和智育的关系问题,都要由人文社会科学来解决。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为了取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必须要有人文科学的协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联姻,人文气质与科学精神合璧,促使人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而自卑则是人生的第一大敌。天生我辈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心理素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开发、身体发育,都是一种基础性因素,都是一种物质基础。当代人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是,自高不能得志,自卑不能自拔。因自我否定和自我拒绝而失去生活愿望和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出现轻生和自毁的行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行为放荡。据调查,高校20%的在校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主要是学习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烦恼和升学就业中的困惑等心理问题。因此,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探讨道德教育的路径上更要强调道德的自我教育。这是由于:(1)开放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开放环境为每一个人既提供了发展的良好条件,也提出了应予防范的问题,对有利条件的利用、选择,对不利因素的防范、排除,再不能像过去时代那样依赖组织确定取舍,更不能用“围墙”加以隔离,只能依靠自己适应开放环境,把握开放环境,选择开放环境。而要适应、把握、选择开放环境,前提就是要把握好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因此,自我教育是开放环境的一个前提性条件;(2)市场体制的自主性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决定社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和水平,提高了这种自觉和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3)终身教育的客观性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学习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即由传统教育转变为现代教育,由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社会化终身教育,这种终身教育需要人们进行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的灌输,才能在头脑中确立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除了坚持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还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相互教育或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灌输是外在的,效果总是不好。道德教育最后要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才会起到我们所期望的作用。这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劳逊.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J].当代青年研究,1996,(5).

[2]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4).

终极范文篇5

在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非常突出而又似乎未曾引起人们足够注意的主题,这就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及由此而来的终极性价值关怀。他那充满鲜明个性特征的生死观和终极关怀,展示了伟人超越生死、追求人生终极性价值的高远情怀。

一.终极关怀: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但是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是,只有人才有思想,才会思考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求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冲突。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今中外的终极关怀有三种类型: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就是把宗教信仰作为基础,以上帝为最后的精神寄托。宗教用臆想的彼岸世界来吞没现实世界以消弭生(有)死(无)的矛盾,宗教徒蜷缩于上帝、神的阴影下希冀于彼岸世界的灵光,生死完全委付给出神,生命完全屈从于神,有限的卑微的个体以与神同在、以成为上帝的仆从的方式获得无限和永生;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就是追溯世界本原,以抽象的道来代替虚拟的上帝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如哲学通过建构理性世界以观照现实世界的方式来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把道德看得比生命更高贵更重要,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乃至为万世开太平成为精神世界的真正依托。这三种类型的终极关怀对生死矛盾提供的解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效的,都在追索人生最高价值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生死的超越,但无疑也是抽象的。

从早岁到晚年,一生都关注着生死问题。早年就曾指出:死生亦大矣,对此不求甚解,只顾目前稊米尘埃之争,则甚矣人之不智。[2][P88]他认为由生到死是个体生存中最大的变动,是人生中最值得思考的大事件。反对蝇营狗苟的生活,主张在对生死的思考中寻求最根本的人生价值和最根本的人生智慧,希求在人生的终极观照中超越生死。这种超越生死的人生意向促使

寻找人生最高价值,确立终极关怀,从而克服生死大难、实现生死问题的圆满解决。壮年在战马倥偬的岁月里对于生死问题无暇多虑,但是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斗的革命经历本身就体现着一种独特的生死观。红军战士以及他自己亲人家属的死亡也强烈地冲撞着的心灵世界,但终极关怀支撑着他近于平静的对待死亡。晚年随着身体的衰老,不时又回到生死问题上来。

的终极关怀和他的生死观是分不开的。正是在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中,寻求人生最根本的价值依托,确立了伟人的终极关怀;同时终极关怀的确立,又反过来引导着伟人的人生实践,实现了生死超越。笃信过佛教,从事过大本大源的哲学探索,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中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最后终于发现比个人更重要的是民族、国家和人民群众,比生死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国家的再造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这就是伟人的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关怀带有返归本原和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的影子,但是摆脱了抽象性和空想性,有了现实的依托。正如斯诺指出的:“作为个人的消失了”,但是“现代中国的历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是同的名字分不开的”[3]。个人的生死与人民的事业融为一体,关于生死的思考与他的人生实践、他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正是因此,的生死观才如此深沉,动人肺腑又超迈高远,具有终极性又具有现实性。

二.乐观奋斗:终极关怀的主体心态

终极关怀作为人类追求生命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既是理性认知的结果和付之实践的过程,又是情感的倾向、认同和内在体验。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5]主体的态度和情感是一切认知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是终极关怀的情感基础。伟人就是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方式和壮美崇高的情感体验实现生死超越,并在深沉浩瀚的情感基础上确立了终极关怀。

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死。从早年到晚年一直思考着生死这一人生难题,他从来都是乐观地面对生死。早年就把人的生死看做物质的团聚解散:“一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2][P199],因此“吾人之死,未死也,解散而已。凡自然物不灭,吾人故不灭也。不仅死为未死,即生亦系未生,团聚而已矣”。[2][P194]在看来,生不可恃,死不足畏,生与死是相对的,同一的。而且还把生死看作必然的规律,指出生死是必然的,“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2][P194]青年关于生死的这种独特看法,一方面源于传统哲学的某些思想,如庄子齐万物的相对主义生死观,以及气聚为物、气散为虚的中国传统的气论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则与当时在中国影响巨大的西方进化论思想不无关系,进化论认为生命在变化中才能得以发展,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环节。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待生死的乐观态度并未改变,直到晚年,还以诙谐幽默的语气谈论生死问题。

青年还以奋斗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死,并在“斗”的过程中以壮美崇高的情感体验超越生死。面对生死的思考和阐发,一反传统道学家的呆板说教,也绝不流于小儿女态,而是崇尚意志,一任心力,张扬主体精神,处处充满人生价值的肯定和自我实现过程中的种种愉悦。他指出:“夫人之一生,所乐所事,夫曰实现。”[2][P60]自我实现成为人生的最高目的。青年迥异于常人喜顺境恶逆境的心理,宣称“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2][P186]他喜欢奇诡巨变的人生,喜欢充满斗争、惊险的生活,将人生中的所有阻力、抵抗、困境,统统看作是实现自我所必须的环节或凭借手段,越是遇到大阻力、大抵抗,就越能凸显人的意志的强大,从而就越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2][P180]青年从尚“变”、尚“斗”的心态出发,欢迎人生中的各种变异和困境,甚至终结生命的死亡也不能使他稍有忧惧,相反,死亡作为人的生命中的最大变化,正是生命的可贵的经验,是本质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所好之事:“死也者,亦吾有生以来一未尝经验之奇事也,何独不好之乎?”[2][P197]人们惧怕死亡,“乃惧其变化之巨,吾则以为甚可贵”[2][P197]。青年并且从这种尚“变”、尚“斗”的心态关照生死走向以壮美的审美心态超越生死:“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之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2][P198]

青年超越生死的这种主体心态,一方面不同于传统的中和冲淡的人生态度,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死生由命”等思想。但另一方面无疑也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不无关系。不过,青年的这种心态似乎更直接地来源于传统武侠、战争小说以及历史,他自幼喜看《三国》、《水浒》这类任侠尚武的小说,喜欢阅读历史传记:“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2][P186]青年的这种主体心态后来发展为他所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同时,又以一种审美式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境、阻力乃至生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踏遍青山人未老”、“战地黄花分外香”、“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只要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生死问题是不值一虑的。因对主体自身力量或理想的实现的欣赏而产生的审美愉悦的体验,覆盖了生死对立从而超越了生死。

三.大本大源:终极关怀的抽象实体

如果说,乐观奋斗是青年超越生死的主体心态,那么,大本大源则是青年超越生死的终极根据或终极的价值关怀。终极关怀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生最终价值目标的追求,其核心是关于如何生如何死的意义思考。青年思考着人生的终极意义,反对稊米尘埃之争;眷注于人生的终极依托,要求探讨大本大源。

青年继承儒家的圣人观,把是否探得大本大源看做超凡入圣的分界线:“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2][P87]他曾经觉得自己尚未探得大本大源,从而觉得自己“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2][P89]他表示“只将全幅功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2][P87]那么什么是“大本大源”呢?他认为,“大本大源”就是“宇宙真理”:“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2][P85]只有探得“大本大源”或“宇宙真理”,一切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因此他表达了一种独特的“立志”观:“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之也。”[2][P86]因此,“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2][P87]

青年所关注的“大本大源”,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其老师杨昌济主将哲学、伦理学课程,杨先生“所讲不限西洋伦理学说,中国先儒如孔、孟、周、张、朱、陆、王及王船山之学说,亦间取之。”[6][P197]杨先生还特别编写了讲义《论语类钞》,注解论语往往以朱熹为依据。朱熹提出世界的本源是“太极”之理,他认为抓住了这个“理”,就抓住了“大本”:“大本不立,小规不正,刮落枝叶,栽培根本。”[7]杨先生服膺朱熹哲学,也强调要抓住“大本”。不过,他把“大本”叫作“大原则”:“宇宙为一全体,有贯通其间之大原则,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悉自此大原则而生,吾人当深思默会,洞晓此大原则,所谓贯通大原也。”[8][P85]青年明显地接受了他老师关于抓“大本大源”的思想,而又作了充分的发挥。一方面,青年把“大本大源”看作是“动天下之心”的关键:“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2][P85]另一方面,他又将“大本大源”看作是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只有探得“大本大源”,人生才有所附丽,人生才是有意义和值得过的人生。抓住了“大本大源”,所有人生琐碎,均不足论: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纷何足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毋庸讳言,青年所眷注的“大本大源”是一种精神实体。他那时寻找这种精神实体作为自己终极性的精神依托,并在对这种终极性的精神依托的眷注中藐视琐碎凡俗,超越生死对立。但毫无疑问的是,“大本大源”、“宇宙真理”之类的概念,表明的无非是一种超越现实而又企图支配现实的抽象的精神实体。同时也必须指出,青年关于抓“大本大源”的思想,实则是他要求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一种抽象的表达,从而,所谓探讨“大本大源”、“宇宙真理”,也就成了他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超越生死的抽象的终极关怀就因此而转变为具有现实内容的终极价值指向。&n四.人民本位:终极关怀的现实内容

在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潮后,世界观发生了质的转变,从追问大本大源到明确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2][P292]现实问题取代了抽象思辨,人民群众取代了圣贤的至高地位。抽象的终极关怀从而具有了现实的内容。

青年由关注生死问题到终极关怀,本来就有着非常现实的内容。他那时关注国家的安危:“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2][P11]倡导救国救民的“壮士断腕”的牺牲精神:“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2][P590]在国家安危、人民疾苦面前,个人的生死算不了什么。因此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抽象的“大本大源”或“宇宙真理”,本来就蕴含着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拯救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现实内容。当然这种现实内容却以非常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青年的这一思想的转变是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源于对近代中国各种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经验的反思。他认识到,“大本大源”、“宇宙真理”的终极追求不能解决现实的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问题,不能促进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他反思那时候抓“大本大源”的思想,“是空虚的思想,……很少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人民价值本位论的形成最终要归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宣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人民的利益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把共产主义事业看作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高事业,同时又把现实的民族、国家的出路看作人民利益的现实所在。提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9][P906]这样就会死而无憾,虽死犹荣。“百年会有殁,生死安足虑”,生死服从于人民的事业,服从于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否为人民服务是价值判断的唯一天平。

终于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找到了人民群众这一最现实的革命力量和价值主体,确立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理想追求。当然,人民价值本位论是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他把拥有80-90%人口的农民确定为人民的主体,农民、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民是民主革命战争的主体力量,谁得到了农民,谁就得到了中国。强调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甚至是不是与农民一致成为是否革命的标准,“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9][P18]主张“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9][P488]要求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确立人民价值本位论还来源于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农民的朴素、深厚的感情。农家出身的从小就体会到劳动人民勤劳困苦的生活,同情、怜悯穷苦人,多次为百姓的痛苦落泪,坦示了与民同哭同悲的百姓情怀;发现戏台上宣扬的是帝王将相,农民只是个跑龙套的,他要求恢复历史的真面目。其二是源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出路的思考。从早年接触到农民典田卖地的事情起,就在“思考这些事情,认为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找到解救穷苦农民的道路”,从而把人民的解放作为终身的事业。其三是由于民本思想和救世精神的影响。我国传统中一直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尚书》中就曾指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心和民心是相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经由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到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王道思想,把民本主义的价值理想发挥到了极致,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根本性的价值信念;君主和庶民好比舟和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这种简单的比附关系并不能真正地把人民当作价值的真正主体,人民只是统治者的工具,重视人民只是为了巩固君主的统治秩序。传统的民本主义始终不过是主观精神上的价值理想,黎民始终只是被同情、被拯救的对象,始终是消极被动的政治客体。主张“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2][P88]为众生即为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舍己为人,以身殉道。这些思想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整合形成了的人民本位观,构成了伟人的终极关怀。

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包括家庭和六位亲人都殉难于革命事业,在惊闻牺牲噩耗时,他沉痛却毫不追悔:谁叫他是的儿子呢。始终坚持人民是最根本的价值主体,高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献身精神,关于生死的沉思终于找到了人民这一最根本的依托,在人民的事业中超越了生死。高度颂扬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白求恩、雷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铭文深刻展示了他对于生死的超越性理解和终极关怀。

终极范文篇6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四、作为结尾的箴言:

(1)我们现在关于"引力"方面的探讨,基本上都是以牛顿的"惯性"为出发点的探讨,这就是构成"外力"观的根源之一(认识论方面的根源,我在适当的时候再说一说。)。外力观的错误就容易引发这样的恶性思维因果链:外力是由另外的"东西"造成的,另外的"东西"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又是由另外的外力造成的……,没完没了。那些人的人为"虚构"的"粒子"不就是如此恶性思维因果链的结果吗。如果你看到有人还"虚构"什么粒子,你就可以追问他,那"虚构"的粒子的运动又是由什么力造成的?所以,总得有一个不靠"外力"而靠"自己"的属性而"主动作用"的东西。我的惯性三定律中的"重力",就是靠"属性"(广义惯性)主动作用的(就是原动力,主动与被动是相对的。)。(要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有人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最容易造成思维混乱的提法。准确的提法应该是"外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已经是广义惯性)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谁还以牛顿"惯性"观念来理解我的"广义惯性",那当然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重新"换一个出发点,就非常容易(脑筋急转弯)。我说中学生就容易理解,就是因为中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牛顿"惯性"的"思维定势"。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总想把"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不就是总感到这"四种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的"东西",又说不清道不白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不就是因为都是"纯自然"的吗,不就是都是靠"属性"而作用的吗。为什么不考虑把"碰撞力"也加进入"统一"的行列?就是因为"碰撞力"不是"属性力",是作用方式力。那是不是它们的属性是共同的呢?我的看法,这不可能。都分别是"宇观、宏观与微观"的"东西",怎么能有共同的"属性"。"惯性"与"重性"可以统一。如果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属性"不能统一,那还要统一它干嘛!

(2)如果你把科学也当作"信仰"的话,你就应该有这样的信条:世界上没有神秘的东西,你之所以感到神秘,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不了解就神秘,神秘了就复杂。如此神秘复杂的理论你就觉得"高深"了。如此"高深"的理论也就成了"专家"们的"专利"。

(3)都知道自然科学是揭示大自然规律的学问,但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否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则是另一回事。问题是哪些知识是真的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哪些知识又是由于人们的认识的局限性及错误而成为强加于大自然的东西且成为阻碍继续认识大自然规律的东西,这也许是永恒完不成的课题。

(4)有人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有大量的问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提出的,反而成了"科学"的垃圾。这在目前"相对论"的大讨论中不是经常看到的吗。

参考文献

[1]马英卓:引力是产生出来的,〈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8年第五期。

[2]马英卓: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1999年第三期。

[3]马英卓: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杂志,2000年第七期。

[4]马英卓:等效原理的对与错,《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5]马英卓:万有引力真的失灵了吗?《当代物理世界-物理论文集》网站。

终极范文篇7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时年28岁的王斌余,出生在甘肃省一个小山村。17岁时,王斌余开始外出打工。2014年下半年,王斌余来到了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一个工地,包工头吴新国是工地负责人。今年5月,王斌余因家里急需用钱,加上他不打算干下去了,就找到包工头想要回所欠的工钱,未果。他先后找到劳动部门和法院,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2014年5月11日夜,王斌余和弟弟来到吴新国的住处索要生活费。吴新国不肯开门,却打电话给附近水果店里的手下领工吴华,正好王的工友苏志刚也在,就先行过来劝解。随后,苏志刚的父亲苏文才、妹夫吴华、妹妹苏香兰相继闻声而来。在劝解中,双方发生争吵,苏文才打了王斌余一个耳光,王斌余暴怒,掏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朝吴华捅了一刀。接着其他三人相继被捅倒。吴新国的妻子扶着被捅伤的苏志刚蹲在墙根处,也被王斌余用刀捅成重伤。吴新国从隔壁小店里打110报警出来,被王斌余发现后狂奔,王持刀相追。

几分钟后,王斌余追不到吴新国又回到现场,对倒地的四人进行第二轮捅刺。然后“打的”到黄河大桥,将刀具扔进黄河,洗了洗手上的血迹,再“打的”到最近的公安派出所自首。

6月29日,宁夏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斌余死刑。

2.2014年春节晚会,最好的节目是北京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农民工子女的诗歌朗诵《心里话》:

要问我是谁

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被城里的孩子笑话

我们的校园很小

放不下一个鞍马

我们的教室简陋

还经常搬家

我们的教室很暗

灯光只有几瓦

我们的桌椅很旧

坐上去吱吱哑哑

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

我们的成绩不差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

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

是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

因为——

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北京的2014也是我们的2014

老师把它谱成了个,同学把它画成了画

作文课上,我们写下了这样

别人和我比父母

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

都是中国的娃

更是祖国的花...

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最近对全国29425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表明:农民工生活质量普遍不高,权益受保障程度偏低,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克扣、拖欠报酬问题依然存在。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报酬支付总体情况大有改善,但少数企业仍然存在克扣、拖欠农民工报酬的现象。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被克扣过报酬的有5394人,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两成,其中经常被克扣的占被克扣过报酬农民工的8.81%,偶尔被克扣的占81.19%。权益受保障程度偏低

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近八成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90%以上的农民工没有享受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还有八成的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

调查表明,51.47%的农民工反映其工作岗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有一些,但不够严密。劳动时间偏长,且一半以上农民工没有加班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率低。74.81%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其中,有73.37%、73.77%、84.65%和67.46%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4.新华社2014年3月27日受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意见》全文分10个部分、40条,约9000字。涉及了农民工工资、就业、技能培训、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服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承包权益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5.来自江苏盐城阜宁的杨彤是无锡夹城里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都在无锡打工,但“外来人口”的身份没有给小杨彤的就学带来多少困扰,上学时她同无锡本地孩子一样就近入学,一样的报名,也交一样的学费。

杨彤他们班一共有38个学生,无锡本地学生只有七八个。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外地流动人口的进入。据统计,目前无锡有流动人口160万,约占无锡全市常住总人口的26%;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多达13万人,占无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其中小学阶段达到了32.4%。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章一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锡市为何能如此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因为那些市领导认为,今天的农民工子女,将是明天的无锡市民;他们今天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明天的无锡市民的素质。在今天的中国,由于教育体制仍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所以进入城市的外来劳动力一直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其子女在“流入地”上学难。

农民工子女上中小学不得不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他们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一种特殊现象。有人形容他们像一朵朵小小的蒲公英,随着父母的足迹飘来飘去;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工越来越多,这种“小蒲公英”渐渐也成团成群成片……这种现象,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好几年前,当各地纷纷制定种种规定,对“外来劳动力”“外来民工”就业做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时,无锡市劳动局就曾“反其道而行之”,出台了《关于完善本市单位使用外来人员办法的意见》。《意见》提出,企业招收外来工无须审批,而且所从事工种也不受限制,外来从业人员享受该市市民待遇;同时还提出,今后在劳动部门的正式文件中,“外来劳动力”“外来民工”的称谓将一律以“外来从业人员”替代。

现在,无锡市又走在前列,采取种种措施使“蒲公英”在当地扎根。在现有体制下,“小蒲公英”扎根并非教育部门一家所能解决,所以几年前无锡市教育局就与有关的七个部门联合发文,公开承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公办学校就近接纳为主,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无锡市160万农民工的17万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绝大部分都进了公办学校,就读率高达91.3%。而且,为将这些孩子能更好地与本地学生融为一体,学校发给班主任的学生名单除姓名、性别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人为的“标签”。

无锡市能如此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市里主要领导起了关键作用。这些领导认为,今天的农民工子女,将是明天的无锡市民;他们今天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明天的无锡市民的素质。无疑,这是极富远见之论。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理论认为,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获得认可”的渴望将极其强烈。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最初之人”在基本的自然欲望方面与动物基本相同,但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除了基本物质要求外还有最低微最基本的非物质要求。“获得认可的欲望”来自人的精神本能,是精神的自我需要,是一种自我肯定,是自己价值在外部世界的镜像化。历史上的许多冲突并非为了“存在”,而是为了“获得认可”。他明确写道:“民族性不是人的一种自然特征,一个人只有被其他人认可是这个民族时才具有民族性。”

当移民长期不被主流认可,不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时,他们虽然居住在当地,但并不可能从更深的精神、文化层面上认为自己是这个地方的成员。当意识到不可能被当地社会承认时,尖锐冲突即难避免。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原来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但又不可能获得“流入地”的合法身份,他们的“第二代”不能与流入地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权——而这种不平等造成的后果将最为严重。因此,许多孩子只好辍学,或帮父母打工,或在街头游荡。而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对家乡的记忆、感情和“新旧对比”远不如他们的父辈,但从身份上说又不是“城里人”,因此他们将更无归宿感,更感到没有家园可依,因此对种种不平等待遇将更加敏感、更加怒气冲冲。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没有改变,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对社会将产生何种的影响确难预料。这是政府和全社会必须及早认真思考、对待的问题。而无锡市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让“蒲公英”扎根,尽快融入所在地,对自己的“新家”有认同感、归宿感,真正感到这是自己的家园,不再是飘来荡去的“无根”一代,确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各阶层能否和谐相处的大问题。但愿各地政府不是几乎“倾全力”建设美仑美奂的“示范校”,而是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创造种种有利条件,从长远看,这确比“示范校”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

6.2014年12月4日,湖北省政府今天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内容包括农民工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7个方面,共32条。重点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十一五”期间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400万人以上,转移就业400万人以上,逐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二是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农民工全面纳入工伤保险,多途径参加医疗保险,稳步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三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包括工资报酬、劳动合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四是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基本准入条件为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办理城镇落户手续,对进城镇落户的农民,在就业、住房、子女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

7.走廊上的各类职业学校的宣传广告吸引了易亮,这位深圳麒麟山庄的大堂服务员暂时停止了工作,手拿着扫把,将这些广告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他身后的会议室,正在召开“全国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现场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此强调,要力争每年培训2014万人,在5年内让农民工基本上都能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这么高层次的会议与我们外来工也有关系吗?”易亮问记者,来自湖南岳阳的他已经在深圳打工5年。在他看来,升职和加薪都离不开职业培训,“有机会的话,我也去培训培训”。

据周济部长介绍,现在,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但是,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80%的人员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培训。而另一方面,2014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为2936元,其中有20%来自进城务工收入。四川省去年外出打工收入474亿元,相当于该省财政收入的1.4倍。

在周济看来,最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职业教育的转移,最好的扶贫是通过职业教育的扶贫。因此,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推动新阶段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职业成人学校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198万人次。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还存在着发展很不平衡、覆盖面较小、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等突出问题。周济强调,要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个重点,积极推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共同落实好“谁用人、谁培训”、“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培训,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的一体化服务,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就业的市场化运作和规模化经营。

8.2014年11月3日早8点多,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官窑镇高仕达陶瓷原料厂1300平方米的厂房轰然倒塌,41岁的姜一鸣被砸成重伤,重度高位截瘫。厂家只出了3万元急救费后就难见踪影,而整个治疗却欠下医院医药费近30万元。

记者第一次见到姜一鸣的大哥和嫂子时,姜一鸣正在医院抢救。两个善良的农民扑通一下跪在了记者的面前:“我当时就给厂长跪下过,求他给钱救救俺兄弟。”老姜泪如雨下:“可他就是不给,我抱着他的腿一个劲地求,他头都不回地走了。”为了救兄弟,老姜早已身无分文,靠老乡接济生活。“只要有人哪怕问一句弟弟的病情,我们都会给他跪下,因为我们没钱,这是我们对人家关怀的最好报答。”为着一次又一次的渺茫希望,老姜夫妇一次又一次地下跪。记者见到姜一鸣时,他其实很清醒,还知道和记者说话,他也知道厂子里不给钱,几次示意哥哥把维持生命的呼吸机拔掉放弃治疗。

两个多月后的大年三十晚上,街上鞭炮声次第响起,记者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在各种祝福声中,姜一鸣的哥哥打来电话说,晚上快8点时,弟弟走了……

同样的一幕还在上演。

2014年12月24日,安徽庐江县农民周岱兰在上海为雇主家擦窗时,不慎从四楼坠落,腹腔大出血,脾脏破裂,腰椎粉碎性骨折,生命垂危。好心的雇主及时将她送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急救。虽经脾脏切除和肝脏修补手术,挽回了性命,但一贫如洗的周岱兰根本无力支付巨额的医疗费,更无力筹措下一步治疗腰椎骨折的医疗费用。猴年新春万家喜庆之际,周岱兰却只能滞留在医院,强忍剧痛躺在病床上,内心充满了生不如死的绝望。

雇主是一对并不富裕的老夫妇。在周岱兰抢救过程中,他俩始终守在医院,年近60岁的女雇主流着泪给医生下跪,恳请他们一定要将周岱兰救回来,并在第一时间先垫付了6000元手术费。此后的一个星期里,他们又支付了约2万元医疗费用。即使如此,周岱兰的手术费还欠费2万元,接下来的腰椎手术,估计还要花费4万元,老夫妇俩显然已力不从心。贫病交加的周岱兰走投无路,其家属只能要求雇主承担所有费用:“如果不出钱,就把周岱兰送到你家里来。”雇主与保姆之间原来建立的良好感情已荡然无存。

医院方面显然也已竭尽全力。在拖欠2万多元医疗费的情况下,普陀区中心医院还是帮周岱兰办了出院手续,还四处奔波,为她联系有能力做脊椎手术的医院。

比姜一鸣幸运的是,周岱兰最终借助舆论的力量改变了命运。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在上海激起了一股爱心热流,一笔笔捐款把周岱兰送入了中国民航上海总医院进行骨科深入治疗。姜一鸣走了,周岱兰留下来了。一走一留,我们看到的分明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位。

面对农民工对工伤、医疗保障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这几年,全国各地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都先后制定了农民工参保办法,各地做法各有特色,最大问题是效果难如人意。

北京在2014年就出台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北京市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之后又在2014年制定了《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简称125号文件),该《办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自招用农民工之月起,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但125号文件发出后,效果并不理想。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朱荣元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了北京市在农民工养老保险方面的现状:“尽管目前这一政策采取了低门槛标准进入、一次性清退的方式,也有很明确的强制力,但这一规定的执行效果却非常不理想,仍然不足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有关负责人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推进艰难,除了企业主逃避责任之外,关键原因,一是有些地方没有摸清农民工的真实需要;二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对接;三是保险基金的区域统筹与农民工的跨省流动之间存在尖锐冲突。

农民工最需要什么?毫无疑问,是找份工作拿到工钱,出了工伤遭了意外得了大病能有钱治。

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就明显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农民工中很多人不愿意享受现在提供的这项社会保障,因为现在农民工的真正需求是能拿到工资,回家盖房、结婚,改善现在的生活状况,而不关心政府对他退休以后工资待遇保障所制定的规定,他们认为与其保障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不如得到现有利益的保证。”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朱荣元处长这样告诉我们。

具体到制度设计,现行五大社会保障险种,对农民工而言,哪些该先行,是值得慎重考虑的。广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同志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搞养老保险,而是尽快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因为从广东层出不穷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得到确立,这种保障项目不存在账户积累与保险关系接转问题,成本亦不高,对农民工是一种职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对用人单位则是符合国际惯例和建立在《劳动法》基础之上的工伤赔偿机制。因此,政府在农民工工伤保险中的责任主要是制度设计和依法强制推行。

令人欣慰的是,经历初创的艰难与阵痛后的深思,地方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也更加务实、理性、贴心。

2014年1月14日,广东省修订通过的《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中,最引人注目的规定是,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都应当为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北京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制订政策。今年北京将针对农民工出台一个可行的保险办法,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前的工伤保险规定,已经将农民工囊括在其中了,对于不重视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企业,政府将强制他们必须参加。北京市的新办法将着重解决农民工不敢生病和看不起病的情况。

9.2014年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部分童工。之后,数百失踪儿童的父母在网上联名发帖寻子。案件引起中央震动,等作出批示。逃逸工头衡庭汉16日落网。山西省长于幼军道歉。

中新网6月20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总理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山西黑砖窑事件调查处理初步情况的汇报。

会议听取了劳动保障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联合调查组关于山西黑砖窑事件调查处理初步情况的汇报,山西省长于幼军代表省政府作了检查。劳动保障部汇报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意见。

会议指出,山西黑砖窑不仅存在严重非法用工问题,而且存在黑恶势力拐骗、限制人身自由、强制劳动、雇佣童工、故意伤害甚至致人死命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要彻底查清严肃处理这一事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解救全部受害人员,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和智障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会议要求,山西省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查处和善后工作。公安部、劳动保障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指导,要全力做好受害人的解救工作,依法惩处犯罪分子,严肃查处有关工作人员的腐败和失职渎职问题。

会议决定,近期要在全国范围内以乡村的小砖窑、小煤窑、小作坊等为重点,开展一次劳动用工大检查,重点是依法打击雇佣童工、强迫劳动、恶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加强用工管理,规范用工行为。[考试大网校]

会议认为,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从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切实加强工作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搞好扶贫开发,完善城乡社会就职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群众安居乐业。

三.申论要求

1、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针对材料写作一份情况综述,供有关领导参阅。(30分)

2、如果你是山西黑砖窑案中央调查组的成员,针对事件中农民工权益被侵犯情况和当地部门监管工作展开调查,请列举出该项调查的主要内容。(15分)(提示:存在什么问题和落实什么措施对策)

终极范文篇8

一、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文学教育审美品格培养中首要能力,它是众多能力的基础。这种感知力主要指对事物外部形象感受、把握的能力。法国哲学在论著中这样说过“:文学家在事物前面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换句话说,一个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类的感觉力,必然又迅速又细致。”文学创作者只有对生活具有了敏锐的、细致的、真实的感知,才能将这种感知真切地传达给欣赏者。在文学创作中,审美感知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文学家的感知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审美感知力受到文学创作者早期经验的影响。文学创作者的早期经验对其感知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它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审美注意。文学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某一方面感兴趣,除现实原因外,最为原始的需要还是源于他的早期生活经验。第二,审美感知力具有浓厚的情感倾向。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的感知觉都会打上各自的情感色彩。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审美感知,转化为情感表象在创造者的脑海中浮现并贮存起来,不断积淀,成为日后创作的素材。为此,在感知的选择过程中,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审美感知具有审美的独特性。这是审美感知力最具普遍性的品格。这种独特性是审美感知系统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可以看出创作者与众不同的个性、修养和才情。

二、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由审美感知激发出来的,与其关系紧密,但并不停留于此,还要不断地由情感向理性过渡。如何来理解审美情感的内容,首要理解的问题是文学创作者所具备与常人不相同的审美情感素质。首先应具备审美情感的强烈性,这种特点在文学创作者身上反映得比较普遍而经常,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种偏激的地步。其次,审美情感的真诚性。真诚是情感的优秀品质之一,一部文学作品有几分真诚,就有几分真实,就少几分虚伪的情感。以上所谈及的是文学创造者在一般性情感中,超出常人的较为突出、卓越的审美情感素质,下面将要讨论的是审美情感较为突出的两种特性:第一,距离感。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一方面超脱于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审美情感的超功利性与现实功利性是一对矛盾而统一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超越。正如朱光潜所说“: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为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审美情感的距离感这一特征:文学艺术不等同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但又不能脱离生活,审美情感不等同于实用的功利性情感,但又不可完全脱离实用功利性情感。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概括。审美情感的第二特点为它所具备的趣味性。是指给人以愉快、让人回味的感受的总和。审美情感的趣味性不是肤浅的愉悦,也不是一种单一的贫乏的愉快。它是将人的众多情感感受经过审美融熔铸、锻造,最后升华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从而令人感到愉快而又无穷回味。

三、审美想象力

终极范文篇9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

终极范文篇10

我在我的《引力与广义力学、整体天体》的文章中的开头,就表达了我的"属性"原则,由于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没有在本网站上论述,所以,我就在此网络上再多论述一下。

我在与一些也"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人谈话时,我就说我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的。通常的反映是"不屑一顾"地说:什么哲学,哲学顶什么用。每当我听到此话时,我就不说第二句话,谈别的话题得了。那我就在下面说一说关于"属性"的哲学,如果你没有此"哲学"的认识,你还研究什么科学,还研究什么相对论!你没有明确的哲学观点,明确的哲学前提,不是"瞎"研究吗,研究得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地研究吗。岂不知每个人在研究时,一定是在某种哲学观点下思想的,区别的仅是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罢了。

一、关于属性的哲学

一物(本体)的属性是由其本身内部结构等等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从该物对他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有不同的关系,其属性就有不同的表现。关系有其相对性;属性有其绝对性。违背属性原则,就是抛开物体的内部特点或属性,只注意关系,或把关系当作了属性。

整体的属性不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其部分的关系上,而其部分不具备该整体的属性。非整体则相反,其部分仍具备该非整体的属性,其属性仅体现在对他物的关系上。这也是整体与非整体的区别标志。

逻辑学中有一类概念,分为本体(实体)概念、关系概念与属性概念。实际上还有中间状态的概念,分为关系本体概念、属性本体概念与属性关系概念。属性概念一般是独立的抽象词。(注:此"中间状态的概念"的分类是我在逻辑学上的研究成果,原来的逻辑学中没有此新的分类,这是我的知识"产权"。)………

二、关于力学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已经获得了事物的属性(本质或本能)的认识(确切的认识)时,就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了。然而有许多人好"画蛇添足",还要问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比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本身的惯性力(只不过是在其定律里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里的广义惯性力定律里就反映了出来),是实实在在的"作用"。惯性力,惯性力,就是由于物体本身的惯"性"(属性)的原因对外力的反作用力,这就已经认识到了"本质",就已经是"最终结果了",有人至今还要问"惯性力"是哪来了,岂不"画蛇添足"!………

"力"是纯关系概念。推、摩擦、碰撞等都是作用方式,都是关系词,与"力"加起来还是关系概念,如推力、碰撞力等,并且都有直接作用的涵义。在"由于力"这句话里,不仅指作用,同时还有区别其它类作用的涵义,如区别于热辐射作用等。但人们又常常说"由于力的作用"时,其涵义就容易向错误涵义转化了,无形中会产生力是存在于被作用物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的作用,力成了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此时,力成了"本体概念",这种错误的涵义的转化是在许多人那里经常看到的。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虚构"什么"引力子、斥力子"等等,也有此错误转化思想原因的一个因素。

力学还有一类力,像弹性力、磁性力、惯性力等,叫属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属性力是指由于物体自身属性的原因,具有某属性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属性力与前面讲的纯关系的力不同,因为其涵义是作用物的作用的原因,而不是作用的结果与被作用物。然而人们没有此区别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思维的混乱及思维混乱的结果。

我在我的《用我的惯性力学三定律解力学习题》的文章里,提到"接触力"就是"广义惯性力"的涵义,接触力是关系概念,而广义惯性力是属性关系概念。如果在解题时不以属性力而仅以纯关系力来分析,就容易思维混乱。我说用我的新三定律解力学习题可以变得简单明了,也有此原因意思。因为"纯关系"具有"相对性"。没有属性概念的纯关系分析,就容易"相对"迷糊了。有人对"相对论"的理解之所以"相对"不清楚,也是由于不重视"属性"的绝对性。

物体的惯性对外关系的体现有两种,一种就是"力";另一种就是"运动"。力是作用关系;运动是对某物(参考系)的"位置"关系。"关系"就有相对性。之所以在我的广义惯性三定律中,有广义惯性定律;广义惯性力定律与广义惯性运动定律之分,就是由于此哲学前提的结果。

"引力"是什么概念呢?是纯关系概念?还是属性关系概念?说不准,谁也说不准。"引"是属性?如果世界上仅有一个物体,它"引"谁去?"引"是纯关系?那么你还是没有"属性的认识。所以,仅从本节的概念角度,引力就是混乱的概念。然而可悲的是,目前许多人还是舍不得扔下"引力"。扔不下,你的思维还是会混乱不堪!那怪谁?

"场"是本体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不依赖"被作用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特点。无线电台所发出的"电磁波"(电磁场)不会因为没有收音机而不存在。有人在给我的E-mail中问我这个力与那个力的存在与否,我没有回答,我也不好回答,因为"力"不是个"东西"(本体),在物体互相作用的时候就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时候就不存在。"引力场"概念还是混乱的概念。而"重力场"概念的涵义应该这样理解:物体有一个"广义惯性"属性,重力场有一个让物体在其中可以表现其惯性(重性)的属性。而绝不是重力场有"施力"于物体的属性。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混乱:当你着重从"力"的角度来表达时,"场"就容易变成了"纯关系概念";着重从"场"的角度来表达时,"力"又从何而来?还是回到超距作用的引力那里去吧,而"场"(或弯曲时空?)又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超距作用还是不可理解。如此的混乱结果,在目前的许多书中及许多人的议论中不是经常看到吗。

有人有"力"的传播速度的说法(引力波?),"力"又成了本体概念,又是某种"东西"了,又要虚构什么在"云室"里永远看不到的"力子"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多少个虚构的东西,如燃素说、以太等等,其命运怎样了!

我在网上看到了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的庄一龙教授的主页的名为《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论文,我觉得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引力"内容的所有文章中最接近我的"惯性三定律"的内容,他说: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将保持静止和沿引力等势面的匀速圆周运动。然而可惜的是,又画蛇添足地假设什么"斥力子"。他的定义已经探到了"重力的本质(属性)",已经是认识的最终结果。

如果上面的论述有人有了一定的理解,就会感到"哲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吧。

三、理论就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

十多年以前,我对一位有名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教授说:我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认识"相对论"的,他很生气地对我说,我不管什么哲学,我计算对了,就是好理论,就是证明了理论。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计算对了"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角度",有人就认为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那我就感到纳闷了,爱因斯坦在没有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就发表过名为《论引力对光线传播的影响》论文,其论文中就已经计算了其"角度",那么,此"角度"的证实是证实了此论文理论,还是证实了后来的张量引力场方程及时空弯曲的理论?当我们把广义相对论归于理论物理学的时候,我不反对把运用数学方法的物理学叫理论物理学,但容易给人们一个误导:理论就是数学方程式,进而扩大化以后,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激,忽视了对理论基本概念的注意,忽视了理论内在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然而,之所以叫理论,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及概念的逻辑关系。一个理论的数学方程式推导得再巧妙,什么"严格解"再严格,如果其概念及概念体系如此地"混沌",能算是个"严格"理论吗?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的数学方程式是物理学吗?不还是数学吗?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式中的能量动量张量项,没有确切的物理涵义,能是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吗?抛开狭义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涵义,广义的科学理论的含义应该是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系统"。既然是"系统",就意味着是有诸多要素的有结构的"整体"。所以,理论的证实问题是很复杂问题,之所以科学哲学家们有"好的理论"与"差的理论"之分,而不说有"正确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分,就在于此理。(有人会问:地心说与日心说就是对与错的理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学说不是关于"属性"的理论,仅是现象层次的"判断性质"的学说。)单纯的一件客观事实的"证实",不能简单地就能证明理论,也许仅证明了该理论中的某一个要素。"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地心说"还是证明了"日中心说"?"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这一客观事实是证明了"时空弯曲"还是证实了太阳附近有"光折射媒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