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21:50:08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1

和谐,是一只只翱翔于天空的白鸽;和谐,是一片片绿油油的树林;和谐,是鸟儿们快活的歌声;和谐,是人类与大自然的欢笑……可以说,这就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美妙的和谐乐章。

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白鸽没了,树林没了,歌声没了,也没了那爽朗的笑声。多少年来,我们都把危害抛给了她——大自然。肮脏的大地,尘土弥漫的天空,倒下的大树……没了整洁的公路;没了蔚蓝的天空,也没了茂盛树林。换成了无数高楼大厦来主宰这个世界。

我躺在床上,想象着……突然,一只白鸽落在我的肩上,我似乎变小了许多,白鸽载着我飞向天空。我抬头仰望,啊?我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怎…怎么天空变得那么蓝啊!?我又马上低头看了看大地,呀,大地被大片大片森林覆盖着;小溪、河流没有了一丝污染,欢快地唱着歌。我深吸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清凉的气息回荡。“嘿,姐姐你在想什么呢?”妹妹调皮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哦,我明白了,原来是我想的太入迷了,刚才只是想象呀。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2

邓小平的美学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它同时又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为和谐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前提条件。和谐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和谐美学的主要内容

对于美学的本质和规律这样的问题,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对于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要素,人们仍然有一定的共识。审美活动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环境以及审美关系,和谐美学的建构在审美活动的这几个方面有特殊的内容。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新的和谐美学的建构,以和谐、统一、均衡、健全作为美学的基本原则。和谐美学要求重视整体、统一、均衡、健全等基本价值,重新审视现代性所带来的割裂、刺激、偏激、矛盾和张力等一系列问题。和谐美学要求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环境、审美关系这四个方面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相互之间的辩证统一。通过和谐美学实现感情与理性的统一,审美与其他社会实践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从而在统一与和谐当中实现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并达到“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和谐美学不但要求审美主体的健全,审美客体的均衡,审美环境的和谐,还要求审美关系的统一。

(一)审美主体的健全

关于美的本质,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美是客观存在于对象当中的形式与内容,另一种看法认为美存在于人类的思想与头脑当中,美是人类的主观意识。这两种观点都未能完全体现美的本质,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美是人类在实践活动当中与对象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审美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它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实践。因此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其主体就是人类自身。和谐美学的建构,不能离开审美主体的和谐及健全发展,不能离开人的心智健全和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但造就了社会的现代性,也造就了人的现代性。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与科技,普及的现代教育,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现代性的问题。这些现代性的问题也体现在人性之上。这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情感与理性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人对物的占有和人的异化、物化并存。科技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人的理性,增强了人类对理性的盲目自信,并使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在人类理性盲目自信的前提之下,人类欲望无限膨胀,并产生了数量崇拜,刺激和欲望的膨胀本身成了目的,“优美感让位于崇高感”。与此同时,工业社会带来的理性化和科层化,使个人成为社会机器当中的—个零件,个人的主体感丧,人性因此被异化、物化,“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人们的心理极不健全,人格被严重扭曲。恋物癖、恐惧症、焦虑等精神症状程度不等的在社会各个角落蔓延。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现代病在中国已经开始盛行,金钱至上、肉欲、享乐和感官刺激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而撕裂、凌乱、夸张、变异、颠倒也慢慢地成为社会审美的形式标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偏怪和不健全,既是社会畸形的结果,也是社会进一步畸形发展的原因。

和谐美学的建构,必须从建设和培育健全的审美主体着手,即必须培育健全的个人。“人的和谐主要是人格的和谐与心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超越了物质局限的自由的人——审美的人。”人的和谐发展要求摒弃现代性带来的病态。实现生理与心理的健全发展,促进感情与理性的均衡和谐,提升人的主体性与对象性之间的统一协调。

(二)审美客体的均衡

审美活动既是主体性活动,也是对象性活动。审美活动无处不在,审美对象也无处不在。审美客体,就是审美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其实也是人类生活的对象世界,它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关系客体,简而言之,就是大自然、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美学的建构不但需要人自身的和谐与健全,还需要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在古典的美学世界当中,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相对停滞、稳定的状态中实现和谐的。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和现代社会的兴起,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和谐。随着整个人类主体性能力的增强,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利用和侵害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了不和谐的自然界。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地质灾害、气候反常、森林焚毁、物种灭绝都是现在大自然面临的紧迫问题,地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自然环境的问题在中国表现得尤为迫切。就社会而言,社会结构被颠覆,社会的无序性加大,传统的社会规范逐渐丧失自己的力量。在此背景之下,冲突、骚乱、社会运动、革命成为社会政治问题的必然表现。而中国社会存在大量的问题,包括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失业与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保障上的不力以及大量的社会问题。“人们取得财富的手段是压倒别人,在财富的分配上往往是两极分化。”失衡的大自然、冲突的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面对的审美客体。这样的审美客体不可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更不可能产生和谐之美。

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人们建设和谐的审美客体,即和谐的大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这就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因此,和谐美学的建构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互为一体的,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美学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审美环境的和谐

审美活动是一种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它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审美活动不可能在真空中发生,它只能在布迪厄所说的“场域”中发生。而人类活动的场域,其核心因素就是社会文化与意识,是需要加以阐释的文化背景,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除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作为审美场域的核心因素,构成了审美活动的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特征是文化的冲突与多元,以及文化领域的斗争层出不穷。在西方社会而言,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呼号,从而产生了斯特劳斯所谓的“众神之争”。多元的文化、亚文化不断产生,社会共识越来越少以至于形成了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合法性危机”。在全球层面来说,宗教冲突、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国家间冲突的一个重要来源,恐怖主义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而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文化的地位不断降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日趋明显。孟繁华等人提出当代中国的文化图景由正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不同的文化系统组成。中国现有的社会文化乃是由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这三套价值体系形态组成的。由这三套价值体系又分化组合成各种不同的亚文化系统,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相互冲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当前中国的文化领域已经出现了较深程度的分化现象,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分化较为剧烈,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群落,并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壁垒乃至冲突”。在文化多元以及价值冲突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面临着严重的冲突,因此在审美上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包括个人自身的撕裂、人际之间的碰撞和群体之间的冲突。这种现状违背了康德对美的基本期待,更不可能产生和谐的审美环境。

和谐的审美环境的建构就是要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和谐的社会文化并不意味着一种思想观念的专制,恰恰相反,它是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然而在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上,人们应该有一些底线性质的共识。在这些基本共识的基础之上,各种亚文化可以共同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的张力才能推动文化的共同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正是在底线性质的价值共识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有一个基本判断,不会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之中,从而形成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文化。

(四)审美关系的统一

审美关系是指在审美过程当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从总体的审美过程上来说,这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具体的审美过程上来说,这主要是说明人与具体的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素朴的和谐社会当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处在一种相对静态的和谐当中,人与对象世界相互接近,相互融合。现代社会产生的问题就是人与对象世界的二元对立日趋严重,一方面体现在人对大自然的征服,个体对社会的征服;另一方面人又被大自然所物化、异化,个人成为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从而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双重的紧张关系使人的主体性在无限膨胀中逐步丧失,人类因妄想成为绝对的主人而变成了物的奴隶;个人在追逐名利、征服社会的过程当中成为社会机器的零件。这就带来了审美关系总体上的变态与不和谐。从具体的审美关系上来说,现代社会的多重分工和社会分化,已经使人远离了对象世界。人类从自然中隔离出来,创造了属人的世界。人们只能通过盆栽来理解森林,通过空调来理解温度等等。同时个人也从社会中隔离出来,这一点在城市当中更为明显,个人的私语化特征越来越突出,个体的人逐渐地从社区和群体当中脱离出来。人类与自然的隔离,个人与社会的隔离,使人们在具体的审美关系中无法认知、理解审美对象,从而不可能产生和谐的审美关系。

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审美关系的统一,要求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的直接感知和相对全面的了解。从总体上来说,这要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另外,不但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存与和谐,更要促进个人对社会的了解和感知,要能够使个人融入社会当中,尽量消除人的片面化和人生经验的局限化。另一方面,要缩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使个人从孤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归社会和集体;使人类从与自然的隔离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接近、和谐与统一。

总之,和谐美学的建构需要培育健全的审美主体、均衡的审美客体、和谐的审美环境和统一的审美关系。这就要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培养出健全、和谐的心理和人格。唯有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够实现和谐美学的建构。可以说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美学的建构是互为一体,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实现和谐美学的建构。

二、和谐美学建构的意义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和谐美学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谐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进一步中国化的产物;它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代的体现,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思想。它的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美学的建构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美学进一步中国化的展现

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信条。诗歌、音乐是中国早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当中,和谐乃是最基本的法则。在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中,和谐就是美、就是乐。早在战国时代的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提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无论是诗歌还是其它的音乐形式,谐与和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和目标。《礼记》也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左传·襄》说道“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不仅如此,中国另一传统的艺术形式绘画,也是强调和谐的美学原则的。自然山水中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古典绘画的基本艺术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和谐不仅是音乐和诗歌的基本原则,和谐美也是社会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音乐与诗歌中的和谐美恰恰是整个社会,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的中介。“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通过音乐所传达的和谐精神,能够陶冶民众,使君臣之间、宗族之内、父子兄弟能够形成乐和的社会关系和气氛,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和谐不仅体现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当中,更体现在哲学思想当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关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吕氏春秋·首时》中提出“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既是自然发展的必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人与自然是完全统一的。

和谐美学将和谐、均衡、协调、整体、统一作为基本的美学原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和社会政治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这一古典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阐释和新的发扬。追求和谐、和平、统一、均衡不只是中国古代的美学原则和社会政治理想,同时也是古希腊和其他文明的美学原则和政治社会理想。和谐美学的建构,乃是对^类文明最基本的理想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它与马克思主义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完全—致的。

(二)和谐美学的建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内涵

和谐美学把和谐作为审美的一个基本标准和原则,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内涵相一致的。和谐不但是中国古典的美学原则,也是古希腊文明中推崇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整个西方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思想而来的,其中包括康德、席勒等人的美学思想。康德强调了形式美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形式美往往是建立在古典的对称、均衡与和谐之上的。而“无论从政治学和人类学两方面看,席勒美学都可以称为‘和谐美学’”。马克思也认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能够实现人的完整和发展,以及从人的异化当中解放出来。一个完整、和谐、健全的人的培育必然要求审美领域的和谐与均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只有通过和谐美学的训练,才能使人全面、均衡地发展人的本质,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内涵就是通过和谐美学的精神作用,提升个人的内在本质,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三)和谐美学的建构体现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

和谐美学的要求首先是培养健全的审美主体,也就是要培育全面的、和谐的个体。通过和谐美学的建构,发挥和谐美学的作用,使人能够全面地实现人的本质,从而达到人之为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和谐美学的建构还要实现人际和谐和各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实现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互融合的境界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思想就在于解放全人类,将所有人的本质全面展现。“马克思强调人的创造和艺术欣赏是有关系的,……在马克思那里感性和人不可分,感性使人和自然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关心人、重视人的,是主张解放全人类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毫无疑问,和谐美学的建构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内容。

(四)和谐美学的建构有利于摆脱人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对象世界本来应该是相互融合的,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达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私有制却使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当中,将自身和劳动对象不断异化。“异化使劳动沦为单纯的、机械的生存手段,劳动丧失了艺术性,劳动者不再是完整的人,而是非人。”因此,只有当“私有财产从它的异化状态中解脱出来,那么私有财产的意义就是本质的对象——即作为享受的对象,又作为活动的对象——对人来说的存在。”只有当整个社会实现了和谐,财产和劳动才能属于人,并与人统一起来。和谐美学的建构,通过社会的和谐以及人际的和谐,能够摆脱人的异化,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审美过程当中实现人与对象的融合,从而使人在审美和艺术的陶冶中全面的发展自己的本质,并与对象世界相统一。

(五)和谐美学的建构有利于克服实践论美学的二元对立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以实践观为核心的物质本体论基础的美学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种实践美学,然而“在实践美学中,理性与感性,群体性与个性,必然、总体与偶然、个体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紧张状态中”。资本主义生产、阶级斗争、社会冲突等现代社会病所导致的个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状态,是实践论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基础的主要困境。在此种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美学,并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真正目标。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最终必然是建设自为的、全面发展的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人与对象的相互融合,并在这种融合中,共同展现自身的全面本质。而这,正是和谐美学建构的主要目标和内涵。因此,和谐美学的建构,消融了实践论美学中的二元对立。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 三重维度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谐文化的涵义?又应该如何把握其实际作用呢?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维方式、思想理念、社会风气、言行规范为一体的,其包括兼容统一、多元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普世价值等多个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追求的认识,是现代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和谐文化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当前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从学理层面而论,和谐文化是文化自身矛盾的现实抉择.从国内而言,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关系,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而现代文化又在激荡与影响中国,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从国外而言,主要表现为中西文化外在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关系,中国文化本身的民族性需要维持与弘扬,而外来文化的某些先进性又值得借鉴与利用,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正是基于国内与国外两个层面文化冲突的展开,和谐文化的提出显得现实而必要。然而要加深对和谐文化这一新型理念的理解,又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作用与依据的粗浅认识,而要从更深层面上加以把握,即从三重维度上加以阐发、分析和明确。

一、物之维度: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物之维度上,和谐文化表现为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舒适、谐和的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即天人关系的回应,其实这是在解决“知天”的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必然要在物之维度上体现出来。社会和谐,乃至文化和谐,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社会,人类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刍议康晓磊用自然,才能维护和发展业已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既不能过分渲染自然的神秘和强大,也不能过于张扬,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要善待自然,视大自然为朋友,以求得与其和谐共处和健康发展。总之,要用和谐的文化环境,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人之维度:外在规范与内在自觉联动互促

在人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适匀、和谐的状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文化对人与人关系即人际关系的回应,其实是在处理“知人”的问题,为的是实现人际和谐。和谐文化倡导人与人的和谐,必然要在人之维度上体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人。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当中得到维持与调节。唯有恰当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诸般关系,这样的社会生活才可谓是美好的。然而,在现代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由于诸种原因的诱导与影响,人们都已经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而是这般遍生隔阂、荆棘密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疏远、正在淡化,人们不再是那样团结一致,而是都在为着各自利益而奋斗。人与人之间彼此难以达成谅解,矛盾与冲突充盈着现代社会,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可怕的、危险的。如此这般,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还算是进步吗?

三、心之维度:外疏内修,安顿心灵

在心之维度上,和谐文化主要体现为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维持或稳定在一种谐和、适当的状态。之所以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因为和谐文化对人与自身的关系应该有明确的阐述,也就是解决“知己”的问题,用意是实现身心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与自身的和谐,必然要在心之维度上体现出来。人与自身的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为紧要的现实问题。面对生活的世界,只有两种事物是人类迄今为止无法认知的,即苍穹宇宙与人类自身。人对自身的无知,正显得人与自身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而人与自然和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都离不开人与自身的关系。伴随时展越来越快的步伐,人们越来越感到难以适应,众多的社会成员处在亚健康状况。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境遇中,社会中的个人经常夜以继日地为家庭、为工作操劳,经常感受到自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个人正被焦虑与不安等心理问题所困扰。个人总在努力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察觉自己是那般力不从心。社会之中、人们之间的不同想法和不同观点,总是迷惑和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产生盲从与无奈的情绪,显得人与自身关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睦团结,以至人自身的谐和,都需要和谐文化的持续发力,从而使各方面的力量汇集成强大的合力。以上我们已经深刻明确了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同时我们要看到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时候,亦要注重国家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力的提升。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文化也才能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2]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 巩固社会和谐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3]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武术;促进

Positive Role of Martial Arts i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DAI Chuan-jin MEI Hang-qiang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collec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ositive role of martial a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It is concluded that martial arts is not only a sport item to build the and purify the mind in the ancient and it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cultivate the individual's physical health and thought morals,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set up correct social moral values, and it is conducive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orderly situation of regulation, promote interpersonal harmony, promot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work

【Keywords】harmonious society; martial arts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戴传晋(1989―),女,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武术理论方向研究。

和谐思想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而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正是体现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中,无论是从习练方式还是从授课方式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都贯穿其中。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工作、家庭、社会以及不同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使人们出现了智力与体力、付出与回报、物质与精神的分割,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文明病”,使我们越来越成为话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已经逐渐占据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各种疾病的首要地位。这不仅对个人,也会对家庭、社会以及国家都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为此,有识之士开始探求武术对于我们人体自身的好处以及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和谐作用。本文通过对武术、和谐社会等重要内涵的研究,讲述武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的内在原因,得出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1“和谐”及武术中体现出的和谐意识

1􀆰1“和谐”的基本内涵及其引申含义

和谐是指对立的事物间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动态、相对和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和谐中的统一是充满生机、互相促进的统一。和谐不是否定对立,而是要求我们摒弃破坏和谐的对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失败是成功之母,否定意见会使肯定的意见得到完善和发展,这种相辅相成的对立是永久存在的。和谐文化中的基本理念,有价值、真理、发展、道德、存在、协调等,都以和谐为必要条件,是建立在和谐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从宏观上准确把握、深化理解、正确运用和谐的内在含义,才能有效地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和谐是世界得以有序运转的根本。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工作、学习、生活,不仅它们本身必须是和谐的,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和谐。若不和谐就无法存在,丝毫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事物变化。所以,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本质。

1􀆰2古代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对于“和谐”的解释

对于和谐,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古人眼中的“和谐”意义列举如下,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是指具有差别的不同事物的结合、共存与统一;政治和谐,是一种社会政治的稳定状态;要依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尽可能做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总体看来,和谐指的是对人类和自然社会产生、发展规律的认知,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和处事原则的价值观、方法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西方人眼中,毕达哥拉斯说过“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而赫拉克利特则觉得“和谐是产生于对立的东西”;文艺复兴之后,思想家们都把“和谐”视为哲学的范畴;马克思提倡社会和谐,提倡以人为本的和谐价值理念,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以人的理性的克制既发展的需要为界限。以人为本强调“人的重要性”,也强调“人的需要”的理性与和谐性。而在这一点上,与我国提倡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由此看来,中外对和谐的释义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是在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上,西方与我国的和谐理念有着内在的相通,是不谋而合的。

1􀆰3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多方面,但主要指的是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包括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针和社会运行体制。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变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全针对这一系列情况提出来的,是我们党为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考虑,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任务,它能够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及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最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1􀆰4武术中体现出的和谐意识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思想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含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在儒家思想中就提到过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庸”,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体现在“天人合一”这一重要思想上〔1〕。我们中华武术将“武德”作为每个习武之人的必备品德之一。“武德”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左转・宣公十二年》中有记载,“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2〕。学拳者讲究的是以涵养为本,举止和动作之间都要心平气和,要与人善气相迎。在武术的习练和传承过程中,武德和尊师重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所崇尚和重视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及“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等思想,都从不同角度规范着人的德行和做人的道理,对人进行着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武术从漫长的产生、发展到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光辉的文化精髓与内涵,在不断地锤炼当中形成严密、独立而又完善的文化系统,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也蕴含了我们民族所独有的特色与风貌。中华武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依据,追求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等,这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2和谐社会的构建

2􀆰1和谐社会的最早提出

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形态中的一种,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社会状态和理想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第一次确切提出,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上,在这次之前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就已经有了体现,一是报告中指出的,到2020年“社会要更加和谐”;二是报告中第二部分讲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说到,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关系。

2􀆰2和谐社会的含义及解释

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如果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讲,就是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的社会。对当代的中国社会来说,和谐社会就是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政治、东中西部不同地域、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一系列关系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的社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提出和谐社会是具有特定时代的含义,它已不是指传统社会中的自发性、原始性的和谐秩序。社会摆脱了自然生长和缓慢发展的缰绳,而在世界中向未来疾驶,自发性和原始性的和谐秩序没了踪影。很明显,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和谐的含义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范畴。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现代社会所凸显出来的问题,这已经是当今社会亟待大家解决的问题。

3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人民素质的日益提高,和谐思想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也随之而来,它体现在人们对它的重视、对它的遵守和执行上。现在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几岁的小孩儿,都能用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来要求自己〔3〕。武术也是,虽然它在产生之初就存在着自己本身不可磨灭的技击性,但是,我们在武术的学习和练习中,老师强调的是点到为止,不用自己的武术技术来伤害他人,武术还是要以其内在的和谐为基准而存在。

3􀆰1对人体具有身心兼修、内外合一的促进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健康”已经不再是不生病、没有身体上的缺陷这一简单意义上的含义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健康”是一种有着健康的心理和生理,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能够享受社会以及自己拥有的一切〔4〕。由此可以看出,健康是包含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而在这一点上与武术的内涵是相契合的。从小习练武术很多年了,虽然受伤很多也曾想放弃过,但是从中不仅强健了体魄、磨炼了意志,也使自己遇事的承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技术和功法都是以意领动的,心动而形随中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

3􀆰2对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反映和谐社会根本要求的作用

武术对人们身体素质及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其内外兼修的功用决定的。首先,习练武术对于强健体魄、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次,较为缓和且选择有针对性的武术项目,对于一些多年的慢性病也有辅助治疗的效果,促进机体康复,缩短康复时间等〔5〕。老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何以有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武术的产生及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修身养性的功用,恰巧符合了建设和谐社会,做到一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3􀆰3对培育公平、健康、民主、正义的社会道德观的作用

正所谓“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育中将“武德”作为首要条件,可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武术,是一向崇尚礼仪、讲究谦卑的〔6〕。在现代社会,具有优良的武德,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是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小康社会的时期。而对于武术界来讲,继续弘扬和发展武术所具有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

3􀆰4对社会安定有序局面的调控作用

中国文化历来提倡的是个人道德与社会理想的共同实现,无论是道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都把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体现。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不断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水平往往被看做是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武术是培养人们爱国主义的有效途径,强调首要的目的是安邦救国,只有安邦才能兴国。历代的仁人志士、爱国勇士无不凭借自己的武艺,在国家的危难时刻英勇救国。因此,习练武术对于安邦兴国、稳定社会局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3􀆰5对培养公民意志,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作用

习练武术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习练者不仅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对于意志品质的考验。而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首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是否强大,没有凝聚力的民族是一盘散沙,即使没有别国的侵扰它也不会长久。如今,民间武术团体、武术协会会员以及武术学校的数量也都发展十分迅猛。这说明在潜移默化之中,武术的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在这种力量不断扩大之时,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6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和基本内容。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不再关心他人,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变少,人际关系也渐渐淡薄了。但是,一些武术团体、武术学校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存在,拯救了这种不好的社会现状。习武者天天朝夕相处、互相帮助,在一起练武、学习、共同处理面对的事情,在活动中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有共同处理事情的愿望,凝聚力和心都聚在了一起。可见,武术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

武术本来就吸取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和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并且将其理论作为习练功法的依据和摹本。人和自然都是世界组成的重要部分,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又受到自然法则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载体,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武术吸纳了西方古典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并且要求习武者以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终极目标。以上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4结论

我国的哲学在于追求天人合一,几千年来形成的追求宇宙、自然、人类以及事物的和谐统一是我们一致的思维模式。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目标与任务。武术中所体现出的和谐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根本上是相契合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武术不仅对于公民具有增强体魄、培养意志、内外兼修的作用,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定和谐、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孙刚􀆰试论和谐社会与武术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462.

〔2〕曹秀珍􀆰论武德建设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69.

〔3〕江俊世􀆰中国传统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山东体育科技,2008(3):25.

〔4〕张国华,周梅􀆰论健身武术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3):4.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5

【关 键 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快感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快感,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分裂、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④,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注释: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6

关键词:生态美育;生态观;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在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说明我国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物质生活过度追求带来的精神匮乏已经开始进行深刻反思。作为一门关注人类文化与精神的学科,生态美育赋予了美学鲜明的时代意义。美育工作者提出的“生态美育”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合,意味着它已经成为引导全民走向和谐社会的必修课程。生态美育强调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感等教育,以适应当代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美育是构建和谐生态观的基础

生态美育是以“生态审美”为主体,以培养“生态审美人”为目标而进行的美育活动。这里的“人”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是善待自然、热爱自然的人,是将生态审美作为生活方式的人。生态美育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生态美育实践,培养和谐的生态审美情感,最终达到和谐的生态观。构建和谐生态观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和谐的生态观要把握生态发展规律。在人类经历数百万年的进化来到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物质生存条件,因此被视为有价值的。随着各种新的科学理论不断刷新自然科学领域的新视野,人类用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物极必反。不断膨胀的科技手段使人类忘记了宇宙的忍耐力和人类的卑微,对地球进行着一轮又一轮毁灭性的侵害,污水、酸雨、核辐射、雾霾等生态灾难不断袭来。20世纪60年代,随着生态主义思想逐渐萌发,人类开始意识到只有把握住生态发展的规律才能建立和谐生存环境,于是低碳、环保、节能等新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第二,建立和谐的生态观要建立和谐的生态美育体系。如果说对生态发展规律的把握是人们建立生态观的前提,那么建立和谐的生态美育体系则是人类关注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体现。人们和谐意识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生态美育的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生态的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和谐性,因此,以生态美为基础的生态美育必然也是以和谐为出发点的教育。通过对生态美的愉悦感受,生态美育让人们认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体会到生命之美、万物之和谐;教育人们积极地维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建立和谐的生态观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生态平衡的文明社会。生态文明社会有其全面的规范尺度与评判准则,它不仅要求经济社会的物质水平高度发达,还需要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更要求人类自身具备健康的生理条件和完善的心理机制,最终使整个社会充满积极的、健康的生态思想。

二、生态美育是人们和谐意识养成的重要方法

传统教育体系以人为中心,认为凡是符合人需求的,就应该无条件地满足;然而,当对所有资源的利用都达到极限的时候,冲突和矛盾便出现在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并必然导致生态破坏。与其相反,生态美育所包含的“和谐”超越了以人为中心的有限和谐。生态美育倡导的“和谐”建立在人的层面之上,以生态美为基础,强调万物的平等,肯定万物的价值。任何生灵,不管人类是否喜欢它们,在生态审美中,都是生态平衡链上重要的角色,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从本质上讲,生态美育就是对美的和谐意识的教育,生态之美就是和谐之美。生态美育的学习过程就是体验和感受生态和谐的过程。在生态美育中,人们通过感受生态美,体会到“和”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去维护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美育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生态美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教育有三种职能,“即传播学问、科学研究、社会服务”[1]101。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培养人们的和谐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影响人们行为与认知的途径,生态美育是其中最具优势的一种教育模式。笔者认为通过生态美育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纠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观念

长期以来,非生态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对古语的误读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如,我们常以“人定胜天”一语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其实,从生态和谐的视角看,“人定”的意思是人心安定,因此,人定胜天的意思是人心的安定高于一切。对于个人来说,人心安定,才可以达到内心和谐,身心健康;对于家庭来说,人心安定才可以达到家庭和睦,孝悌传承;对于社会来说,人心安定才可知廉耻、知荣辱、知诚信、知忠诚。在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生态美育是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有益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纠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些错误认识。

(二)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和谐观念

和谐社会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需要多方面统筹协调,共同努力。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美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全社会树立和谐观念。作为生态美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可将生态美育理念注入各个学科,使生态和谐观念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生态和谐带来的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家庭教育观念的主导者。生态美育应当重视对家长的生态观念、审美趣味教育,促使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修养,引导家长通过亲子沟通、参观游览、公益活动等树立生态审美观念,塑造新一代人的自然观与人生观。这样,才能在全社会树立生态和谐观念,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结语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生态美育以生态美学思想作为出发点,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通过美育途径推动和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生态美育一方面可以纠正人们错误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与家庭教育促进社会生态和谐观念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作者:王康 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开拓进取,创新实践。

一、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的一个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个人”,而应当是具体的人、历史的人和社会的人,在当代中国,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是为谁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人民利益作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依靠人民”是靠谁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作为发展的动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群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受惠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平等而完整地发展,在不损害他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前提下,使每个人都能发展个性自由、实现自我价值。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紧密相连的。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一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二、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1]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利互惠、共进共生、和谐相处的关系,只有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提出了将生态文明作为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不仅是中国自身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平等对待的伦理价值观。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息的自觉性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第二,适度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第三,是可持续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规定着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方向。首先,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基础都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文明作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所确定的当今人类社会新的文明历史阶段,能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充分认识生态价值的作用。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严重威胁自然生态系统,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着当前这种情况,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可能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中。只有建设生态文明,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选择一条既能保持经济增长,又能保证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成,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最后,生态文明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十七大将生态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发展“四位一体”的崭新格局,用生态文明来解决“三大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使四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传承人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是比以往的社会形态更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又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党中央已把社会公平问题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即公平是否得以实现,正义是否得到伸张。一个公平正义缺失的社会,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和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只有遵循公正正义的原则,更好地统筹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实现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十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面对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人们心里积淀的不平一旦爆发,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阻碍或延缓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和谐更无从谈起,而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很大一部分都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可见,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突显和紧迫,这也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明显问题。只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矛盾才能减少,才能够消除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最早始见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充满了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又是我们奋斗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基础,一方面要以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事业的要求、人民的企盼。

    二、公民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本质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就是思考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和谐。“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每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是所有人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和谐的细胞或基本单元,人与社会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前提是人自身的各方面之间要和谐。任何个人,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理性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为建设和谐社会尽力。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换言之,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总的来说是指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德、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实现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能力、创造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身体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能力与精神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全面自由发展又可以促进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支撑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则集中体现和实现着人的价值[2]。总之,人的身体、能力和精力的和谐发展或全面自由发展,是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的最高表现,也是人类争取自我完善,进而成为人类自身的主人和美好理想的最终目标。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所谓“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和谐社会构想强调的是社会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及各子系统内部和谐,无疑是和谐社会构想的核心内容[3]。和谐自古以来既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且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使人们心情舒畅,生活愉快,创造活力迸发,而且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指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必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确保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要实现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重要的条件和保障是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仁爱万物”思想、“道法自然”思想、“与天地参”思想,现代西方的尊重生命伦理学、大地伦理学、尊重感觉的伦理学、地球伦理学等等,都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的理论依据。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过多地强调对自然的索取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一度遭到过自然的报复。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着增强,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在一些干部的思想上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即重经济建设、轻思想道德建设的倾向,抓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面热、中间温、基层冷”的现象;在互联网和文娱场所传播的一些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令人担忧;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建立,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费投入不足;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手段和必要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活动场所少,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难以维持,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还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式、创新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工作骨干队伍,等等。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道德,是基于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一系列价值评价而形成并加以维持的柔性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调节和规范不同层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和谐的理念和精神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4]。必须按照“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切忌一阵风走过场。

    (一)要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树立和谐理念。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等有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广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增强道德观念。

    (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揭露和批判有损社会伦理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让人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使抽象的道德理论“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的心里”,让枯燥的信条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建和谐”的文明风尚。

    (三)引导公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实践中,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区分善恶,明辨是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抵制不道德行为,不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知行统一,引导人们把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

    (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促进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五)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创造的优秀实践成果,注重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时展相适应,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适应新的时展需要。

    (六)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各种措施,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提倡和奖励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七)要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手段创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和渠道,传播先进思想文化。通过生动、形象的道德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公民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公民实际的道德行为,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发展[5]。总之,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牢固树立和谐理念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9

〔论文摘要]本文将从中西方和谐观的产生、内容、原则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通过探寻中西方文化之差异,从而吸取西方和谐观的独到之处,来丰富中国和谐观的内容。

“和谐”社会观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华民族由于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质早在远古时代就十分注重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如今和谐社会观已经深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为了全面了解“和谐”世界观的产生发展以及实际意义,我们有必要找出中西方和谐观的共性和差异,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和互补,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和谐”观的起源

“和谐”的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的意思;而“谐”字在《说文解字》中原作“魅”,从禽皆声,指音乐和谐,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指各种乐器、音符、音调间的配合与统一,造成和谐的氛围。《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最早将和与偕二字连用是在《尚书·舜典》中:“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论,神人以和。‑[2[后来史伯提出了“合实生物”的观点,即:“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一味地寻求“和”而放弃个性,不能达到真正的“和”;只有承认相对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达到“和”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此后和谐的思想被许多学者进一步深化,如儒家的中庸思想就是“和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们更进一步指出“和谐”的具体标准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谐的标准更形象化。可以说“和谐”思想贯穿于儒家文化的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其精髓所在。

在西方哲学里,希腊语“和谐”一词,源自动词“harmozein",意指“适合一起”,也被译为“调和”或“和谐”。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和谐论”,他将数视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出自于数,宇宙万物的和谐即为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和谐的另一种早期认识是音律和谐,认为音乐中音调和琴弦的长度之间存在数的比例关系,不同音符之间的合成与流动,遵循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时就构成了和谐与美;和谐同时也表示由太阳、月亮和恒星构成的宇宙体系的合乎比例的运动,在运行中发出不同的音调,构成宇宙的和谐。自苏格拉底开始,“和谐”思想被引人社会领域和人文领域,从而产生了西方社会政治领域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柏拉图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社会观,认为社会和谐的根本基础在于正义,这种正义的实现就在于社会各等级之间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互不僧越。应该说,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卢梭等政治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到新自由主义思想家格林的“政治和谐”以及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始终贯穿着一种对社会和谐的多层面思考,但其核心的哲学等式是和谐等于正义。这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质和谐论”。

二、中西方和谐观的内容

1.人的心灵之和谐

心灵和谐指一个人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不为外物困扰。只有心灵和谐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和睦相处,才能在工作生活中以清醒的头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在中国,“和心”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吕氏春秋·适都篇指出:“乐之务在于和心。”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学又被称为仁学,仁者爱人,即广泛地施予仁爱之心,所以说里仁为美,是心灵和谐的内核。而儒家把修身内省看成心灵和谐的方式和手段,他们把“内圣外王”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状黝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内圣外王的概念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孔子强调君子人格,孟子强调大丈夫人格,荀子强调成人,宋明理学时期强调“孔颜乐处”,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内在之和谐。

在西方哲学中,心灵的力量历来也被给予重视。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自己,认识自身中的善,即人的德性。而他的学生柏拉图则认为,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人的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都是“善”给予的。只有保持德性,保持善心,才能做到心灵之和谐,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休漠提出了“人性”的两大原则,即同情原则和比较原则,同情是人类灵魂的交感,是情绪和情感的传达,是观念到印象的转化。同情能够超越个人自我的圈子对他人利益和公共福利产生关切的情感,这是德性的重要来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人与社会关系之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的范围大的概念,它需要小范围的和谐概念来支持。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体谅和宽容,如若事事计较,势必会引起争执,事实证明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小事情而引起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微杜渐。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它的稳定与团结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因此,我们在提倡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强调建设和谐家庭。人与社会之间由于社会法规和道德约束,也充满着重重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将是保持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儒家文化以“仁”为其核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倡导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将作为外部约束的“礼”内化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达到仁者的境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大局的和谐性,而忽视个性的独立,以“礼”约之。

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多元化、非中心化,尊重他者,加强对话与交流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重要的思想观念和处理社会事务的实践准则。西方形而上和谐哲学观落脚到实现和谐社会理想的途径主要是偏重于探究和谐制度的设计,通过强大的国家机器来解决社会的不平等、不和谐、社会利益矛盾,消解混乱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马基雅维利的君术思想还是孟德斯鸿的三权分立思想,无不强调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制度化。他们普遍把社会的和谐看作是利益的均衡和社会等级结构的协调,认为法律、财政、税收、教育等制度和社会规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强有力保障。在这种和谐社会观理念的深刻影响下,西方国家普遍建立相当完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非常发达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表达各种利益和要求的密如蛛网的社会组织。同时,当代西方国家还普遍开展了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和探索。西方这种和谐哲学观看到了和谐是对立和斗争中的和谐,突出了其改造性与发展性的特点,但忽略了和谐同时又是包含着统一的和谐。因而,这种完全依靠强力实现的和谐,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持久的和谐,只能是局部的和短暂的和谐。

3.人与自然关系之和谐

天人关系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一个焦点,而在当代,科学的发展给自然带来了很多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

在中国,“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即人与其所活动的客观物质对象、条件等达成和谐的相处方式,这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主体活动的对象或客体之关系的和谐性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命题,这个问题在当代的焦点是,人类有无可能既不破坏自然又从自然中获取其生存和发展的必需资源。中国人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来已久,天人合一并不是最初的提法,最早对于天的重视是要追溯到儒家的“赞天地之化育”,此后孟子又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尽管其提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共同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与自然谐调的一致立场,共同构成处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儒学选择。

在西方哲学中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整个天是一个和谐”的观点。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他说,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相成,对立的统一,如弓和竖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完美的和谐,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他从朴素辩证法的高度探索了造成和谐的原因,认为和谐是对立的和谐,没有绝对的和谐,万物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毕达哥拉斯的天体和谐论也是从宇宙万物的状态出发,强调作为本原的“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的运动变化产生和谐,和谐产生秩序。后来,莱布尼茨则把“单子”之间的和谐说成是上帝预先安排好了的。黑格尔批判了这种和谐预定论,提出宇宙万物是通过矛盾运动走向和谐的。他认为和谐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和谐,和谐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运动过程。

三、中西方和谐的原则

1.中国和谐观的原则—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伦理学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和而不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观、文化观、方略观等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与同在这里的重要区别,在于原则性。承认原则性,就是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就是说,只有善于协调、统一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又能形成新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而决不是盲从附和,这样的人才是君子;而小人则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和分歧,只会盲目附和,去追求毫无原则的统一,因而也就形成不了新的共识。所以说,“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也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境界。真正的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

《中渤上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正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法宝所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中国数千年形成起来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还有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许多的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要宏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必强调我们才是唯一,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2.西方和谐观的原则—契约理念

西方的契约理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6至18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又将契约观念由经济观念阐发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的观念。契约的思想和逻辑远远超出经济关系的范畴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转变,西方社会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理解社会契约思想是把握契约精神内涵和实质的关键,社会契约思想首先由古希腊的伊壁鸿鲁提出,而后经霍布斯、洛克发展,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推向顶峰,最后罗尔斯提出的公平正义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契约思想。社会契约论者认为,在国家建立以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有着自由而平等的天赋的自然权利,可以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种自然状态缺乏法律的约束和公共权威的管理,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争斗。这样,人们通过缔结契约将自己全部或部分自然权利让渡出去,交给一个公共机构,形成公共权力,并且服从于它,于是国家就诞生了。但是,如果公共权力不能保护或侵害了人们的权利,人们有权终止契约,重新缔结新的契约。那么,契约精神就是指蕴涵在契约关系和这种社会契约论中的反映平等、权利等等的一系列规则,这种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利益需要,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逐渐内化成为西方人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指导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政治和其他活动。

四、中西方和谐观对比

基于以上对于东西方和谐观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中西方哲学所讲和谐的核心问题不同

西方哲学史上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到中世纪宗教哲学,再到近代康德、黑格尔,后现代哲学家等,他们对和谐的理解都源于对正义、善、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其核心问题是正义、公平。中国哲学关于和谐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追求融合,对于融合的追求产生出和合精神,是一种内涵的不外显的精神,最终集中于和合问题的提出。

2.中西方和谐观其核心价值观不同

中国文化注重探讨集体主义,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是整体思维的呈现,注重的是全体性的融合,协调。而西方文化中的公平和正义,正是从个性角度出发,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的平衡。

3.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哲学的理念是一种泛泛的概念,缺乏一定的量化标准,相对来说具有不确定性,中国人的思维呈现出大而化之的特点。而西方哲学是一种量化思维方式,无论是对于数之和谐的重视,还是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都体现出西方人注重细节和确定性的特点。

4.中西方哲学追求和谐的规则和方式不同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篇10

【关键词】哲学视域;和谐思想;人文奥运;文化资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

MA Hong-jia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ese culture of 5,000 years undoubtedly provided a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People's Olympics are in perfect fi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istic Olympics.

【Keywords】philosophy sight, harmonious thought, Humanistic Olympics, cultural resources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仍然处于多元并存、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文化虽然仍带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在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趋同的道路。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方文化哺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发祥地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参与到这件21世纪的大事中去。而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和谐思想,又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印刷体的表演,经过几种字体的演变,突出了当今使用的“和”字,这个“和”字的理念得到时代的升华,而这种和谐哲学也是“人文奥运”的蕴涵之义。当北京奥运主题歌的唱起,当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和平的理想是坚定的,如果只能选用一个字、句、词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的话,那就是“和”字。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相互促进,共同演绎了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会。

1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谐”在中国古代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中国历史上,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史伯认为事物必须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1〕。

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儒家“相与之道”的精髓。“阴阳和合”、“和合生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和实生物”、“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一元主义、和谐价值观。儒学鼻祖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2〕的观点,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和谐,反对片面的单一性的同一。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而不流”、“和必中节”是在实践层面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前者强调的是和谐必得坚持原则,后者则强调把握好实现“和”的度与量,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与协调。第四,“仇必和而解”。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儒家坚信“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不可能永远对立下去,但只有通过运用“和”的方法,才能转化对立双方的僵硬状态,这种信念的根据乃是儒家对于“和”作为天道、人性的本然状态的体认。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辩证、象征、整体思维的特点〔4〕。

2人文奥运的内涵

自从北京提出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来,人文奥运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说,对于“人文奥运”内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人文的解释。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属人本的解释。另一观点认为,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应一切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5〕。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6〕。人文奥运,乃是我们大练文化价值观“内功”的绝佳载体。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而锻炼内功,抓住机遇大搞精神文化建设,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文奥运”,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人文奥运,其功能在于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的广泛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儒家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吻合的,它不仅和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和人文奥运理念一致。儒家和谐哲学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事诸领域的“应然”的价值目标,它所表明的是自然、社会、人事及人的身心所应达到的恰当、适宜的状态,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属性。因此,和谐是包括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及人的身心和谐几个方面在内的“普遍和谐”。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预期,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人文奥运所包含的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等内容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具有某种契合。

3.1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文奥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最好的现实样本。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而不是其敌对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其掠夺者。儒家认为人之道不离天之道,人的刚健有为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而应该按照自然和万物的生命节律去促进其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7〕。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散见着很多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如荀子所说,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道家主张天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完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去除人的主动精神和一切人为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自然和谐境界。儒、道关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文奥运的理念正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以“绿色奥运”的旗帜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回应人类的共同问题〔8〕。在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污染、大气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的枯竭趋势、沙漠化、热带雨林的减少、一些物种的绝迹等等,表明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和对抗当中。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问题或者全人类问题。人类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文奥运的理念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即告别单纯的GDP崇拜思维,告别以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的片面思维,告别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思维,而是去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共赢之路,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2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人文奥运就是要关心人、关注人、关怀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培育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释放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先哲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认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宇宙的存在,唯人最贵;人与他物比较,亦唯人最贵。因此他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精神超越,关注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比如,儒家强调道德自觉,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寻找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如同颜回那样,哪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快乐与身心和谐。道家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珍视生命,不贪财货,追求浑然纯一、无所偏私的精神之乐,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尽管他们提出的关于身心和谐、精神和乐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对人的生命、尊严以及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于现代人反思自身的生存际遇,缓解精神紧张感、挤压感、疏离感,寻求崇高的超越之路和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优雅的人、自由的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奥林匹克》明确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他总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关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任何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徒有形式而缺少灵魂。

3.3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20世纪以来,战争不断危害着人类生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局势扑溯迷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气焰嚣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盛会。儒家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主张以文德感动外邦,反对对外邦用武,这是儒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态度。儒家主张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在最近的几届奥运会举行时,联合国都呼吁沿袭古代奥运会传统,进行“神圣休战”。古罗马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在“神圣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任何人不准动用武器并严禁把武器带入奥林匹亚地区,违背休战原则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神圣休战”使奥运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好的盛会,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要求与渴望。21世纪的今天,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

4小结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儒学之中,有些思想观念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和谐思想,是与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相适应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人文奥运理念与儒家和谐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文奥运又充分展示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同时,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以其精湛、深邃的观点,必将对解决新世纪奥林匹克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它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而且还将为人类的和平、友爱、发展、文明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3〕吴亚梅.儒家和谐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7).

〔4〕金灿.2008“人文奥运”知何“人文”〔J〕.前线,2004(6).

〔5〕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5).

〔6〕何仲恺,马月华.“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7〕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