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花木的诗十篇

时间:2023-04-03 04:34:34

吟咏花木的诗篇1

1.让校园的一草一木皆有诗语。我校的校园树木苍翠,花卉众多,灌木乔木参差成趣,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根据我校的校园特色,我们组织全体同学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诗语。要求同学们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配上古诗词,从而形成一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举办形式多样的诗词咏唱、创作大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还必须有相应的一些措施来巩固强化。每学期我校都要举行形式多样的古诗词的咏诵比赛、创作比赛。每天的早读时间,我们都安排有古诗词的吟诵,有时听录音,有时教师示范吟诵,有时学生彼此诵听;每周班级内举行一次诵诗会;每月年级内举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诵诗会,可以吟唱,形式多种多样。如此一来,年深日久,一种吟唱古诗词的浓浓氛围也就形成了。

二、了解常识,教给方法

1.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古人早就讲过,即了解作者,熟悉背景。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必须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包括诗人的兴趣爱好、风格志向、生活经历、为人处世、家庭境况……必须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军事、风俗、外交……比如说,讲苏轼的作品时,我首先就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2.教授诗词常识,锤炼古文化基本功。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诗歌鉴赏中的整体把握,将诗歌的“构架”有形化,让学生掌握古诗词构建音韵美、图画美、建筑美、人情美等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做到循法而入,破法而出。究竟如何使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感悟古诗词的美呢?

吟咏花木的诗篇2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林黛玉;人物形象;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79-01

《红楼梦》中曹雪芹匠心独运,使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无一不为人物而生。同时曹雪芹惯用诗词来影射人物命运结局,一些带有预言性质的诗歌,人物从一开始就被暗示着悲剧性的命运这种象征、暗示意义往往比较晦涩,就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字里行间,隐隐约约,使《红楼梦》中的诗词染上谶语色彩,这在黛玉的人物形象与她的悲剧命运上体现地格外明显。

一、诗词展现人物性格

黛玉心思极其敏感细腻,见落花,闻秋雨,观花色皆能触动其心底的伤情,由春景的短暂和风雨的凄楚再到花色的鲜艳都能让她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悲苦。黛玉善用歌行来睹物思情,让黛玉的悲情如浓墨洇染般层层厚重。如果说《葬花吟》是黛玉积郁幽怨的第一次集中倾泻,那么《秋窗风雨夕》则颤动着生离死别的怅惘,而《桃花行》进裂出了泪尽人逝的亡音,可谓悲到了极致。林黛玉她幼失护恃寄人篱下,聪敏、才学高,但又敏感、多疑、善感、爱使小性。这种思想性格自然流淌在她的诗作中,如《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再如她的《咏菊诗》: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曾“魁夺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一一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另一方面,从思想家的眼睛看来,林黛玉最可贵的是对封建正统的蔑视与背叛,对庸俗偏见的抗争与嘲弄,这点在她的诗词中表露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葬花词》,这首绝妙好词,是颦卿述怀,又是她的自挽词,是她的光辉品质的集中体现。脂砚斋主人曾三阅其诗,“举笔四,不能加批”,可见它的动人力量。诗的核心,是表现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沽去”的洁身自好,决不向封建势力和庸俗偏见投降的高尚品格。

二、诗词隐喻悲剧命运

在《葬花吟》中,黛玉诉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去。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在《秋窗风雨夕中》黛玉叹道”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在《桃花行》中,黛玉吟道”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黛玉的一生就是与泪水永伴的一生,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是浸透着黛玉悲伤的泪珠儿的。这既为了完成绛珠仙草向神瑛侍者还泪的誓言,似乎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爱而不得的悲剧演绎。

黛玉的悲剧似乎是《红楼梦》中最让人揪心的一处了。正如曲子《枉凝眉》中所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吟咏花木的诗篇3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桂花的故乡。桂花赋予诗人以灵性,诗人为桂花添光彩。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浆”之吟唱。桂花,亦名“岩花”,如唐代李勃《留别南溪》所云:“欲知别后留情处,各种岩花次第开。”而宋代范成大的《岩桂》诗则称桂花为“木樨”,诗云:“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樨开。”桂花有丹桂、银桂、四季桂之分。金桂花色橙黄、娇艳绚丽,诗人赞之曰:“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银桂清姿雅质,香味最浓,宋代杨万里的“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描绘的就是银桂。宋代吕之声认为,在秋天,惟桂花最美,正如他在《桂花》诗中所云:“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北宋谢逸在《咏岩桂》诗中写道:“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诗人视桂花是由雪花着香后幻化而成的,独见新妍。

历代许多诗人神思遐想,把地上的桂花同传说中月宫吴刚伐桂联系起来,赋予桂花美丽的神话色彩。难怪他们写的咏桂诗,不少同月亮相关连。唐代白居易面对不凡桂花,不禁吟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唐代宋之问认为桂花不是凡物,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人杨万里笔下的桂花出神入化,诗云:“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代韩驹在咏桂花的诗中也写道:“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这种月桂相连、充满诗情的意境,令人陶醉。

香为花之魂。但在百花王国中,惟桂花之香“清可涤尘,浓能透远”,无怪乎诗人赋咏桂花,都着力在花香上花费笔墨。辛弃疾直言桂花:“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在他的眼里,恐怕是桂花经秋风夕露,把世界熏染得馥郁芬芳。朱淑真的“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道出了桂花凛然傲霜的气魄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谓人恋秋色,桂香醉人,物我相融,令人神往。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兴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对桂花的赞美可谓高唱入云,大有压倒众芳之势。

吟咏花木的诗篇4

干净整洁的小木屋散发着松木小屋特有的芳香。屋里没有佣人,时间仿佛早已从这个空间淡出。

夕阳的余晖涂抹的窗下,坐着一位银发的老妇人,岁月凋谢了她如花的美貌,却使她高贵的气质更像经过长久打磨的璞玉,那份慈爱与安详,只有她那样的老妇人才有。

老人睡意沉沉地在炉火边打盹,打盹的老人想起了从前那些清晰得比什么都模糊的往事,逝去的岁月,像永远无法靠岸的渡口。她想起了威廉・巴特勒・叶芝,也就是在这样温馨的炉火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向她求婚。

那时他多么英俊啊,微卷的褐色头发,飘扬的鬓角,黑色的眼影,两个传神的眼眸时时闪烁着诗歌般轻盈、深邃的灵光:他把诗歌作为向世界表白某种真诚的工具,他是爱尔兰的水土养育出来的、正宗的爱尔兰诗人,他用诗歌审阅爱尔兰这个民族的命运。

从第一次见到她开始,他就深深地爱上了她。他为她写诗,写了很多关于爱情的诗。那些诗后来被编辑进一本本诗集,而他几乎每一本都在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后,送给了她。

老人慢慢起身,走到书架前。他的诗集在书架的最右侧。她翻到那首《当你老了》,她用爱尔兰最纯正的声音读道: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吟咏,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假意,或者真情,

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着他的赧颜。

这首诗,没有纵横激荡的狂嚎,没有热血沸腾的激动,像一支幽雅舒缓的小夜曲,将爱的忧伤、爱的永恒,真挚地、轻轻地诉说。写这首诗的时候,叶芝才二十九岁。那是一个爱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情侣的味道。

要说她不为他的执著动心,那是假的。但她知道,不能爱他。她是个演员,同时又是一个革命者,她同情饱受英裔欺压的爱尔兰人民,她正投身于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她没有选择他――一个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来自不同层面的爱,但只有拥有一份的权利,其他的,则能像名画一样在记忆中珍藏。

后来,与她并肩战斗二十三年的丈夫麦克布莱德少校牺牲的时候,叶芝来了,手里握着凭吊丈夫的白花和一枝专门给她的红玫瑰。相互打量对方的时候,彼此都已银发苍苍。

他说:“我现在还爱你,爱你朝圣者的灵魂。你是我爱情的信仰,你是我创作的力量源泉,你是我理想的象征。”

他们互相微笑着向对方问好,似乎又回到了二十三年前,积攒了一辈子的爱,像给对方活下去的信心和理由一样,深深地拥抱在一起,然后在一句“始终有人惦记着你”的话中,微笑着离开对方。

想到这里,老人重复吟咏着那朴素而脱俗、充满悲怆意味的诗歌:“多少人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假意,或者真情,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老人反复吟咏着,仿佛二十九岁的叶芝又回到她的面前,英俊的脸膛,微卷的褐色头发,飘扬的鬓角,黑色的眼影,两个传神的眼眸闪烁着诗歌般轻盈、深邃的灵光……

炉火也燃烧得正旺,好似当年。一切爱与恋的情愫都远远地消逝了,却又似乎在夕阳照耀下的回眸中,走向永恒。老人的小木屋浸沉在这种永恒里。

吟咏花木的诗篇5

摘 要:本文从余光中的风物诗中挖掘出其特点,对诗的表现手法和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使人更深刻地理解余光中风物诗的意境。

关键词:余光中;风物体;散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4006605

一

所谓风物,一是指风光景物,二是指风俗物产。前者如晋代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代张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后者如宋代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于今有贡虵。”中国历代诗歌作品中,风物诗或咏物诗占有相当的比例,含义往往也相当广泛,有人甚至将咏人之作也列入其中,但通常还是以一般意义的物为吟咏对象。因此,除了吟咏动植物如花鸟虫鱼以及生活器物、服饰、建筑等类作品之外,一些写景诗、山水诗以及咏怀自然现象的诗歌都可以归入。

余光中先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一生写下了许多可以归为风物之咏的诗作。本书选录了其中九十五首,第一首是1953年写的《鹅銮鼻》,最后一首是2004年写的《永春芦柑》,跨度达半个世纪。这些诗以1980年代最多,约六十首,1970和1990年代各有十余首,其他年代则比较少。全书依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车过枋寮”咏山水风景,第二辑“红叶”咏花果草木,第三辑“雨声说些什么”咏时令天象,第四辑“漂水花”咏生活器物,有些组诗兼有不同类别则依其主要内容归类。

余光中对地理兴趣浓厚,自幼养成看地图画地图的习惯,他曾谈到:“在现代诗人之中,我自觉是甚具地理感的一位。在我的美学经验里,强烈而明晰的地理关系十分重要,这特色不但见于我的诗,也见于我的散文。”[1]。他在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中说其中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2],他和夫人游踪遍布世界,其歌咏风光景物之作数量多,内容广。其中,当然尤以歌咏大陆数量为多,在本诗丛怀乡卷及怀古卷中已有收录,举其要者,如咏北京的《访故宫》、《登长城》,咏东部的《藕神祠》、《重登中山陵》《厦门的女儿》,咏中部的《桂子山问月》、《汨罗江神》,咏西部的《漓江》、《望峨眉金顶》、《嘉陵江水》、《成都行》,还有咏大江大河的《大江东去》、《黄河》;另外,咏香港的则有《九广铁路》、《看山十年》、《老火车站钟楼下》、《火车怀古》,等等。至于本书未收录的外国题材的同类作品也有不少。和其他各卷平衡选目的结果,本书台湾比重更突出一些,第一辑除最后一首《地平线》外,全收咏台湾风光之作。余光中的笔下既有闻名遐迩的台北、高雄等城市和玉山、兰屿、鹅銮鼻等名胜,也有枋寮、惠荪林场等带有乡土气息的景观,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正是通过他的诗,才得以知道其中一些地名和它们的故事。第二辑所咏水果及花木也多以台湾为主。其中水果诗全是诗人移居高雄初期的作品,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从定居高雄以来,我就一心归命做定了南部人”,[3]“岛之南部,素有水果王国之美誉,一位诗人在齿舌留香之余分笔歌颂一番,该也是应尽的本分。”“也算是一点‘本土化’吧”[4]。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热络,作者写到的槟榔、莲雾、石榴、芒果、荔枝、柚、桃等台湾水果,不仅早已在大陆登堂入市,而且大陆游客入岛也可随处尝鲜,诗人对其美形美味的描写及其中寄托之意蕴,不免激起大陆读者的共鸣,这或许是诗人写作之初所没有料到的。第三、四两辑的作品因题材所致,没有明显的地方背景,但也不时流露出对特定地方的情愫。如《邮票》中,作者自香港思念台湾,称后者为“一座长翠的灵山福岛”,从而“细细地咬着乡愁”;《一把旧钥匙》中,作者自台湾牵挂香港,表达了对居住十年之久的香港的特殊眷恋和对其未来命运的惆怅;而《六把雨伞》中对江南、四川等地的儿时记忆也是那么清晰和亲切。

在所谓“乡愁诗人”余光中的心中,乡愁所系当然首先是祖国大陆的山山水水,但对于自己长期生活的台湾以至客居多年的香港,他都饱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情思。以对台湾而言,他对宝岛山川景物、草木花果的一叹一咏,无不寄寓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把这种对乡土的情怀,与对国家的深切热爱结合在一起。《垦丁十九首》的《灰面鹫》中,即使是匆匆来去的候鸟,他也希望它们能“带着温暖的记忆回去∕‘我到过一个,哦,可爱的岛屿’”。《埔里甘蔗》把甘蔗比作“仙笛”,把吃甘蔗比作吹奏“一支可口的牧歌”:“每一节都是妙句∕用春雨的祝福酿成∕和南投芬芳的乡土”。在《初嚼槟榔》中借画家君鹤的话“不咬槟榔,怎么会晓得∕南部的泥土有什么秘密”。诗人在诗集《安石榴》的后记中曾写道:“这些作品在题材上虽然多般,但是在主题上仍然辐辏于三大焦点:中国结、台湾心、香港情。”[5]这也正反映了诗人风物诗的主题焦点。

二

诗人1985年到高雄定居,十五年后,他在编辑诗集《高楼对海》时写道:“无论如何,这寂对海天的场景,提供了我诗境的背景,让我在融情入景的时候有现成的壮阔与神奇可供驱遣,得以事半功倍。”诗人在高雄时期写了不少以海天一色为背景的风物诗,他的其他风物诗也表现出与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世界的种种关系,构建出形形的诗的境界。

吟咏花木的诗篇6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达到的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其中就包括人对言语声音形式的感受、领悟;对言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把握。因此,诗歌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

在朗诵格律诗《春晓》时,我引导学生这样处理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眠、觉、闻、来、知”作为平声,稍微延长处理,而“处、落”作为仄声,则短促处理,念到韵脚“晓、鸟、少”时,字音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这样处理,言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就立即在他们的诵读中表现出来了。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音质感和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层次分隔感悟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另外,通过“诵读”,学生心、眼、口、耳并用,对符合的语法规则也会形成直觉的判断,例如把 “处处闻啼鸟”改成“鸟闻啼处处”,学生就会感觉不顺,这主要是语法感在起作用。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背诵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

二、品读,在反复的推敲中形成语感

语感还包括对言语内容的感受或领悟。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义感、语像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品读诗歌中的语义。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熟读精思”,也就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涵咏中,逐渐领悟书理。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诵的方法时说,先生“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也只有多加品味,学生才能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体验语文材料,进而形成语感。《木兰诗》的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诵读者可以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感受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

(二)品读诗歌中的语像。语像感指人对言语描述形象的感受。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着极丰富的内容。在学习诗歌时,我就常常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如品味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就可以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感受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进而联想到江南春天的美景――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如果说“绿”字把江南的春天写活了,那么“又”字则道出了作者对家乡的魂牵梦绕――如今,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也吹绿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景色是否是原来的样子?此时此刻作者身在瓜洲,看着江南却不能回到故乡,因此,心里该充满怎样的思念、向往、期待、无奈和惆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江南之“绿”、江南之景进行描述,对作者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进行揣摩,就是学生语像感的外在表露。

三、美读,在独特的审美旅程中形成语感

语感还包括对言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的感悟。诗歌字里行间总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心中的琴弦总能轻易地被文章所拨动,沿着披文以入情的这一条路去进行诗歌教学,它还将成为一次审美的旅程。

(一)美读,欣赏诗歌中所展现的意象美。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往往能将他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美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我引导学生根据其诗想象其画面: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此时,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浣纱女子洗衣归来了;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那是乘着月夜捕鱼的渔人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再现,形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以此将学生带入诗中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从而有节奏、有感情地读出诗歌的韵味,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美读,体味诗歌中所闪耀的人情美。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在心中形成“内心视象”,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放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浮现在眼前的是千山万径都被白雪覆盖,没有飞鸟、没有人迹的寂寥空旷的意境,以及身处孤寒之界、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的渔翁形象;吟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的是诗人“铁马冰河”的拳拳爱国之情;而浅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则可以通过美读细雨、飞尘烘托出的边境古城,体味满眼的荒漠、凄凉,吟诵客舍、绿柳渲染出的送别气氛,感受朋友摆酒话别的依依不舍。试想当时元二即使有最好的马,过去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更何况,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何年才能回来?此刻引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杯酒里饱含的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别绪,这杯酒外则是诗人对朋友别后生活的关怀牵挂。

吟咏花木的诗篇7

新年伊始,欢乐祥和,正是文人骚客大发感慨的时候。自古以来,诗人无不在元旦抒情言志,吟诗作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宋代王安石《元旦》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寥寥二十八个字,便将新年放爆竹、贴春联、饮美酒这三种特有习俗写得有声有色,堪称千古绝唱。

当然,古之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与公元纪年的元旦不应“同日而语”,但都作为岁首,吟诗之情当是一致的。宋代宋伯仁《岁旦》诗云:“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十丰壤。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反映出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元旦是人们辞旧迎新、走亲访友、来年憧憬新生活的时刻。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旦》:“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诗意清新淳朴,大有陶渊明遗风。唐代刘长卿亦有诗云:“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老人儿童各得其乐的情景。唐代朱鹄《早春》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写出人们燃放爆竹、集庆满庭的欢乐场面。唐初诗人骆宾王咏道:“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人们在元旦的早晨常常会互相祝贺新年,唐代薛逢就曾咏道:“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元旦代代有绝唱,元旦诗出自现代名人之手,其意境和情趣更为别开生面。 1930 年,行军途中写下《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全词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气概。 1924 年元旦,董必武在重庆国统区工作时吟诵的一首诗,表达了他高风亮节的革命情操和对战友的祝福:“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女士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也写有一首动人的春节观花诗:“迈街相约春花市,却看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此诗妙就妙在最后一句,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当代新年的无穷意蕴,耐人寻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也有意境新颖的新年诗:“东风又入新年,迎来春色无边。”

吟咏花木的诗篇8

[唐]刘 禹 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妖:艳丽,妩媚。格:品质,格调。)

池上芙蕖净少情。(芙蕖:荷花。净:洁净。情:情趣。)

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一国中容貌最美丽的女子。)

花开时节动京城。(动:振动、轰动。)

解读:

庭前的芍药过于艳丽而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过于洁净而缺少情趣。百花园中只有牡丹最为美丽,花开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竞相欣赏,甚至惊动了整个京城。

背景:

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大方,有“百花之王”的美誉。据记载,从隋朝起牡丹就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到了唐代观赏牡丹的场景更是盛况空前。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的描述即可说明。随着牡丹花在唐朝社会的备受宠爱,咏牡丹诗也随之大量出现。刘禹锡的《赏牡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据资料显示,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吟咏和涉及牡丹的诗词130首左右。但传诵至今让后人见到牡丹便情不自禁吟咏的大概就是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了。

赏析

在举国上下争宠牡丹的大背景下,众多文人骚客已描绘过牡丹之美,抒发了喜爱与尊崇之情。如王维的《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元稹的《牡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禹锡今又“赏牡丹”,怎么别出心裁、写出新意呢?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诗人下笔没有开门见山去形容牡丹的花色、花形,而是将牡丹置于百花园中,与“庭前芍药”、“池上芙蕖”这些花中的佼佼者相比。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而是把两种花的美和不足之处都点了出来。诗人认为芍药花娇艳美丽,但过于妩媚而格调不高;芙蕖即荷花洁净淡雅,但过于清高而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芍药和荷花这些此前备受人们青睐的名花在牡丹面前不免黯然失色,牡丹愈发显得气质华贵、风姿卓绝。

评价完芍药、芙蕖,牡丹到底如何呢?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还是没对牡丹作更多的描述,只用“真国色”三字加以概括,“惟有牡丹才是国内最美丽的女子”,表达精炼而又到位。在诗人眼里,婀娜多姿的牡丹哪里还是什么草木,只有把它比作“国色”才能写尽它的美好。诗人紧接着补充,不要笑他花痴,不止他一人觉得牡丹最美,不仅他一人钟爱于牡丹,牡丹花盛开的时节人们轰动京城的赏花场面就足以证明牡丹花容是如何倾城倾国的了。

由此可见,《赏牡丹》的别致之处,一是在于构思之巧。诗人带着一种陶醉之情来写牡丹之美,却只字不提花色之绚丽、花容之丰腴、花姿之婀娜、花香之馥郁,而是用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的美中不足反衬出牡丹的风姿与多情,用热闹的观花场面、痴迷的赏花情景烘托牡丹的美好。全诗没有一个字正面描写牡丹的美丽,但字字句句都在绘牡丹美景、抒赞美之情。花开时节牡丹到底“国色”如何,赏花人又是如何“动”京城的,诗人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读者去丰富、去延伸……这正是刘禹锡的高妙之处,也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赏牡丹的诗作中不落俗套。

二是在于立意之妙。自古以来,诗人们往往很少为了写花而写花,而是重在托物言志,即通过咏花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个人的人生理想。在这首对牡丹的赞美诗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诗人刘禹锡的理想人格。诗人认为芍药格调不高、芙蕖缺情少趣,因而不感兴趣,而对既有外在姿态、又有内在气质的牡丹如此钟爱,可见牡丹花象征了一种尽善尽美的理想人格。刘禹锡几十年来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正是对这一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实践。刘禹锡富于理想,前半生积极参与政治革新,渴望施展抱负建立功业。后来失败遭贬,仕途坎坷,但不改初衷。在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中,他不仅写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等千古佳句,还在地方官任上取得了显著的政绩。这就使得后人从刘禹锡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拓展阅读:

牡 丹

[唐]王 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吟咏花木的诗篇9

【关键词】史达祖;咏物词;形神俱备。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南宋泰嘉开禧年间权臣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颇擅权用事。韩败后,史达祖受黥刑,死于贫困中。今传有《梅溪词》,存112首,而其中咏物词共计23首,约占词总数的六分之一,分别有《绮罗香》咏春雨,《双双燕》咏燕子,《海棠春令》咏海棠,《东风第一枝》咏春雪,《玉楼春》咏梨花,《乐》咏鸳鸯,《祝英台近》咏蔷薇,《西江月》咏木犀珠,《桃源忆故人》咏桃花,《菩萨蛮》咏玉蕊花、软香,《夜合花》咏笛,《留春令》咏金林檎(沙果)、梅花,《瑞鹤仙》咏红梅,《兰陵王》咏碧莲,《风入松》咏茉莉花,《隔浦莲》咏荷花,《齐乐天》咏白发、咏橙,《惜奴娇》咏梅,《龙吟曲》咏雪,《醉公子》咏梅。

其咏物词作成就之高,向来为人称道。姜夔曾评曰:“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清人邹祗谟称:“咏物固不可似,尤忌刻意太似。取行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宋词至白石、梅溪,始得个中妙谛。”笔者通读梅溪之咏物词,认为其词“形神俱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穷形尽相,巧妙化用前人神思。

梅溪的咏物词多采用白描手法,将所咏之物细腻刻画出来,用词轻盈绰约,极妍尽态。如咏燕子“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虽短短的十二个字,却将燕子活跃季节、轻盈体态、尾似双剪的特性细致地刻画了出来。诸如此类细致穷形尽相的状物描摹,在梅溪咏物词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但一首好的咏物作品,除了追求形似之外,神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咏物词字里行间鲜少出现所咏之物的字词,更多是巧妙地化用前人咏物名句或典故所蕴含的神思,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物态神韵,翻新旧意,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赋予它们独特的意蕴与风姿,贴切自然,如同己出,了无痕迹,又见工巧。虽然没有点破所咏之物,但却能使读者阅读过程既可会心明意理解所咏之物,又能回味此间的无穷韵味,尽情领略诗歌言不尽意所带来的审美。如《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沈沈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这是一首咏春雨的词作,而遣词造句,却不露一个“雨”字,而字字均与“雨”关涉。其十分巧妙地化用的了前人吟诵“春雨”的名句与典故:“千里偷催春暮”化用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春潮晚急”化用韦应物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新绿”化用韦庄词“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门掩梨花”化用秦观词“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化用李商隐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其中最为巧妙的则属词作的最后一句“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咋看似平平数语,细细品来,却饱含着无限情思。“门掩梨花”出自秦观词《鹧鸪天》:“枕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樽,安排断肠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此词写流莺相催时节,闺房女子泪湿沾巾,千里之外的意中人却断无消息,便只有在梦里飞越千里关山去追寻那人了。无奈也好,无语也罢,春暮时候,只能是“雨打梨花深闭门”。“剪灯深夜语”化用了李商隐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描写诗人雨夜寂寥,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能寄托将来。待他日返回故乡,便可共妻子在西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剪去蜡烛结出的蕊花,倾诉今夜的思念之情。梅溪此处化用,虽短短九字,但却承载着绵绵情意,不仅均与“雨”相关,更是了无痕迹地将前人的微妙的感情、神思也融入其中,丰富了“雨”的感彩,增加了“雨”的感情容量,开拓出一种新的意境与神韵,使物不再是死物,而是生动多情的活物,给人留下无限联想。正如词评所云:“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在佳期,尽为所误,而伊仍浸淫渐渍,联绵不已。小人情态如是,句句清隽可思。好在结二语写得幽闲贞静,自有身分,怨而不怒。”

能在化用前人诗作的同时,将其神思也一并化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是梅溪咏物词的一大特色。此外如咏桃花的《桃源忆故人·赋桃花》,语不涉桃花,而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渔父,借此故事表现桃花与世无争、隔绝俗世的气质,下片化用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桃花情事,使其笔下的桃花多了一抹风流色彩,多了一股伤感气息,形似而神俱,生动多情。再如咏梨花,化用了李重元《忆王孙》“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的闺怨情怀;咏海棠,化用《太真外传》里唐明皇称赞杨贵妃的典故;咏软香,化用了汉代班姬失宠所作的《怨诗》等等。

二、语间传神,咏物而不滞于物。

张炎《词源·咏物》:“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可见,一首好的咏物诗,不能单单停留在对物体的描述上,更应该有所拓展深化,借物抒情。梅溪咏物词之所以能形神俱合,栩栩如生,很重要一点便在于其“咏物而不滞于物”。

如《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是一首咏燕子的词,上片描绘一双燕子温馨多情、无忧无虑,快活自在,尽情享受着春日回归家园的喜悦,“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说尽了双燕限快意。下片写燕子玩乐完了,就恬然入睡了。这时候看燕子双飞的闺人出场了,她盼着燕儿归时带来远方的音信,而燕儿却自顾着快活,是它忘记了,还是远人根本没有托燕传情?无限怨念至此而生。双燕越是多情缠绵,越衬托出闺人的孤令哀怨;双燕越是快活无忧,越衬托出闺人的心酸无奈。这种人、燕、冷、热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闺思怀远的不堪心情。可谓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词作名为咏燕,“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已经把燕子形态雕琢得精巧无双,空前绝后了,况还借燕儿传情的惯例,将笔锋转向等待天涯芳信的闺人的愁思,其情其韵其神油然而生,跃然纸上,咏物而不滞留于物,形神俱备,令人读之回味无穷。

吟咏花木的诗篇10

关键词:梅溪词;竹屋词;史达祖;高观国

史达祖,号梅溪,南宋著名词人,梅溪词收集了他的一百一十二首作品,内容多为感怀身世和抒发政治抱负的不得志。高观国是和史达祖同期的词人,号竹屋,二者生为挚友,词作品常相唱和,对于二人不同的词作品风格,冯煦《蒿庵论词》有云:“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馀,超逸不足。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本文就从咏物、咏怀、恋情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作品的不同之处。

一、咏物词对比分析

咏物词的出现、变化和发展,经历了对静物外在的描写,到借景抒情,最后到借物寓情、以物抒情的过程;其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也从直白描写铺叙,发展到后来的物我融合,最后实现了物我合一的审美追求。宋代词人在咏物词的写作上,也同样经历了情感主线的变化,比如史达祖的著名咏物词《双双燕・咏燕》全词如下: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首小词描写的是燕子双飞双宿和筑巢依存,看似只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词,然而,全词末尾点出一句“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一瞬间词人的寂寞和空虚之感直铺而来,全词基调也从描摹燕子呢喃软语的状态,转变为通过燕子的“竞夸轻俊”和“应自栖香正稳”来感慨作者自己的孤寂和寥落。同时,将“愁损翠黛双蛾”的忧愁与燕子的活泼恋春进行对比,通过含蓄婉约的表现手法,寄情于景,使整首词从内容到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作为擅长咏物词的词人,史达祖精通于细节描写和对细节神态的传递,在《双双燕・咏燕》当中对于燕子神态和动作的把握,作者通过“度”、“相”、“软语商量”、“竞夸轻俊”等等细节的描写,将燕子的轻巧、活力、极具生命力的亲昵和狎戏灵动地表现出来,极为生动传神,为之后点睛和寄情铺垫了浓厚的情感基础。

而同样是南宋著名词人的高观国,在其流传下来的三十三首咏物词当中,描写的对象除了常见的自然景物之外,还有一些虽然常见却很少描摹、较难着墨的事物,比如“轿”和“帘”等等。其《御街行・赋轿》词中云:

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红红白白族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如何描写一顶轿子?高观国在这首词中巧妙地使用“藤筠巧织花纹细”来描写轿的做工精湛,外观细巧美型,“称稳步、如流水”则形容的是在抬轿者高超的技术之下,轿子的稳健、律动如行云流水般前进的情景。为何描写一顶轿子?全词之后的八句才是表达的重点内容,坐轿的妇人外出踏春,在雨后的山间,享受清新空气的同时,沐浴阳光的普照,但是娇媚的妇人既怕弄脏鞋袜不雅,又怕游玩困顿败兴,所以以轿代步,能够“逢花须住”,又能“更不把、窗儿闭”,随时欣赏沿途的景色。“归来时晚”、“扶下人微醉”,将妇人游玩一整天尽兴而归的神态生动地传递了出来。虽然是一首咏轿词,但是作者意不在此,游玩的市民和轿夫才是这首词的描写重点。

高观国的词作更重视描写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市民的生活方式。史达祖和高观国的咏物词虽然在描写对象方面大相径庭,史达祖细致入微,高观国生动传神,二者各领千秋,不相上下。

二、咏怀词对比分析

咏怀词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咏怀,发自词人作者的内心,另一种就是词人之间的酬唱和应和之作,南宋时期特殊的文化生活环境,推动了酬唱词的发展,使其地位卓然。虽然后世论者对酬唱词的认同程度并不高,认为宋代词人筵席赋词,内容上不仅缺乏真实情感,更带有无病、过于矫揉造作的“硬伤”。然而史达祖的咏怀词多数抒发的是自己在仕途上的追求,还有一些是与高观国之间的酬唱,例如《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一词: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这首词是作者留别高观国和其他社友的作品,词的上阕透露出作者对高人隐士洒脱狂放的向往之情,并对昔日游戏于上流社会的奢豪发出了喟叹,虽然自身意趣超凡但是面临国难不免愤懑忧心,字里行间充斥着拳拳爱国之心,“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便是对这种情感的形象诠释。正是因为有“神州未复”的忧虑时刻伴随,作者才能甘于慷慨登程、甘饮风露的生活。史达祖的这种忧国情怀并不是特例,而是南宋整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病――“神州未复”。

与史达祖出使金国时期的代表作《惜黄花・九月七日定兴道中》、《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相呼应,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问寅斋同赋》、《凤栖梧・湖头即席,长翁同赋》、《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这几首酬唱词可谓是“有约清吟”的酬唱之作,抒发了对史达祖深切的怀念之情。高观国对史达祖《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的回应之作《雨中花》(旆拂西风),作于史达祖出使前夕,意在为其饯行。词云: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叠烟尘,有泪应弹。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高观国借着送别友人出使的契机,展开了对出使后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关注国家兴忧、期望友人建功立业的热情期许,并流露出作者渴望国家安定的情怀。以词显志,高观国无疑是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国家的,他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却郁郁不得志,抱负无法施展。不过,由于其求仕之心并没有史达祖热切,未能出仕的愤慨也不及史达祖激愤,所以他的咏怀词中的思想性以及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也不及史达祖那样深切动人。

三、恋情词对比分析

恋情词由于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在我国词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婉约派词人无疑是恋情词创作的中坚力量。史达祖、高观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后世论者对其出色的恋情词也多有研究。史达祖恋情词作品分为两部分:悼亡词和普通的恋情词,他的悼亡词数量之多、艺术魅力之上乘,是我国词坛上十分罕见的。

《忆瑶姬・骑省之悼也》、《寿楼春・寻春服感念》、《三姝媚》等11首都是其非常著名的作品。在他的悼亡词中,不少都是自度曲,前面提到的这三首就是作者在写词时自度的曲子,其中《忆瑶姬・骑省之悼也》中,史达祖所表达的情绪与潘岳悼念妻子的感情是一致的: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沉沉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十年未始轻分。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空余双泪眼。到旧家时节,慢染愁巾。神仙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似君。

词人先描写往日与妻子甜蜜的回忆,待情绪渐入时笔锋直下,将作者最沉痛的心情通过悼亡铺叙出来,整首词哀伤婉转、如泣如诉,浓浓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读者不仅感同身受,更沉浸在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中无法自拔。

高观国本人的个人情感之路不像史达祖那样专一,他的恋情词作品描写的对象比较广泛,有不少是描写闺阁妇人的怨怼之情,也有替人的作品,基本都是与本人无关。虽然不如史达祖的悼亡词那样情真动人,但是这些作品中同样有值得关注的地方。《恋绣衾》便是代表:“黄花惊破九月愁。正寒城、风雨怨秋。愁便是、秋心也,又随人、来到画楼。因缘幸自天安顿,更题红、不禁御沟,待写与、相思话,为怕奴、憔悴且休。”

虽然是闺中幽情,作者亦写出了哀婉动人的情绪,虽然不如史达祖词中感情抒发的浓烈专注,却也是值得后世一读。另外可圈可点的作品,如《生查子》:“天暖气清,风柔雨沥。香气薄雾润湿了玉阶尘与纱窗。”环境气氛刻画的十分生动。钿筝和宝箧两句寄寓了主人公的离思,将梦魂到江南的思念之情刻画的真切婉转。而贴合韵律、朗朗上口的四个联句自然和谐,虽然情感方面较史达祖略逊一筹,但是艺术技巧和写作手法上仍然称得上是词作大家。

其余如“归雁不如筝上柱,一行常见相思苦。”(《凤栖梧》)、“年华晚,月华冷,霜华重,鬓华斑。也须念,闲损雕鞍。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此情天阔,正梅信,笛里关山。”(《金人捧露盘》)、“小桃也自知人恨,满面羞红难问。”(《杏花天》)、“梦冷不成云,口率奎外情。”(《菩萨蛮》)、“一春多少相思意,说与新来燕子”。(《杏花天》)等等都是非常动人的作品。因此,对比二者的恋情词,高观国作品所欠缺的是一种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表达,以及感人深厚的艺术魅力。

小结:经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从其二者的词风方面来看,梅溪词更注重抒情,其词作以托物言志为主,诗风豪放,往往表达的是豪放的大爱,无论是咏物词、咏怀词或者是恋情词,都表现出了洒脱的诗风特性,对成功的追求以及对失败的沮丧,都表现在词作里。而竹屋词更倾向于描写叙事,描写身边的小事,从细节处着手,高观国本人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所以,他的词作往往没有对成功和失败过于明显的表达,词作情绪波动不大。(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批准号:CSCXY2013021)

参考文献:

[1]黄正红.论“史梅溪之句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2):24-25

[2]陈磊.从梅溪词婉风看南宋幕僚文人词风心态(上)[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