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十篇

时间:2023-03-16 01:30:19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篇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力的分解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高中物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因此,力的分解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情分析:

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够在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分力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分解并计算;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的原则;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实际需要进行力的分解。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会等效替代的思想;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的条件

五、教法和学法

情景激发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提供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的机会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给学生演示细绳悬挂铁球并随着角度的增大而断掉的实验。

2.叫两名力气比较大的男生拔河,然后再成鲜明对比地找一名女生去拉绳子的中央结果却是一名弱小女子拉动了两个“大力士”。

不急于马上给学生解答。在课前设置这两个谜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新课推进

1.在新课展开时,主要采用了回忆法,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其目的是回忆旧知,推进新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引出三角形法则。用橡皮绳实验让学生们明确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关系。

2.围绕难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1)难点一的突破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也就是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那么力的分解是否是唯一的呢?

将学生分组,不给学生任何限制条件,只要把橡皮筋的节点拉到O点就行。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可以有很多组不同的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呢?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已知两个力的方向;已知一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实验后找几组学生谈谈体会,并对结论进行比较。

(2)难点二的突破

在具体情况中怎样进行力的分解?学生最难以把握的是力沿什么方向进行分解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层层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通过视觉和触觉去感知力的作用效果,其间给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们体会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领会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学有所得

例题:斜面上的人或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平行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个是在垂直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紧压斜面。(给学生强调紧压斜面的力并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从这个例题可以提出正交分解来。最后呼应引入课题的两个实验。

4.总结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情况

(3)用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力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分力力的分解两个分力的方向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摇有唯一性的情况实际情况中如何分解力

八、预计效果

力的分解篇2

实验一(教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名称:木楔子桢紧松动的凳子腿桄.

实验器材:松动的凳子腿、木楔子.

实验材料的准备:家庭、学校或旧货市场找废旧的凳子腿,在卡口处削掉一小块,让其变得松动,再削一小木楔子.

实验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阶段,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松动的凳子腿,请一位女生演示很轻松地将凳子腿与腿桄分开,然后教师偷偷地将木楔子桢紧凳子腿和腿桄,嘴里喊着“变”,然后叫一位男生再试着将凳子腿与腿桄分开,一般情况是不能将它们分开的,即使分开了也是要费很大力气.接着教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探究的问题.”引入课题――力的分解.

实验设计思路:本节课开始教师利用变魔术的方式演示一个简单的实验,给学生新颖、出乎学生意料的实验现象,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产生一些疑问,并且渴望得到解决,从而快速切入主题,引入新课.

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突破难点)

实验名称:探究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实验器材:长薄木板、重物、细线、橡皮条、铅笔等.

实验材料的准备:到正在装修处找废弃的面板当长薄木板,铁块当重物(重砝码盒).实验室找几根橡皮条,学生用的铅笔等.

实验教学过程:本节课的难点是:“怎样找到一个具体力的作用效果?”.在探究斜向上的拉力,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支架末端向下拉力等都会产生哪些作用效果时,学生分组进行科学猜想,相互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学生可以用书垫起软木板的两端(图1),(也可以两个学生配合,一个学生两手端着木板的两端,图2)让木板水平,将重物放在木板中间,然后用绳斜向上拉动重物, 根据重物的运动情况以及薄板形变变化情况就能理解斜向上拉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实验时教师作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

接下来,教师只要让学生抬起木板的一端,让重物沿木板下滑.学生通过观察重物的运动情况和木板的形变情况.就可知道斜面上物体重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最后,给支架末端施加向下拉力时,学生通过手指及手掌的感觉体验就能明白这个力产生的两个效果(图3).

实验设计思路:在探究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时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策略,让学生动手实验,直接观察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轻松自然地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助能力等.

实验三(学生演示实验加强知识的巩固应用)

实验名称:仿造拱桥、弹簧秤拉重物、逆风驶船等.

实验器材:几块截面为梯形的木砖、木底座、弹簧秤、钩码、细线、自制帆船等.

实验材料的准备:几块截面为梯形的木砖、木底座、自制帆船、弹簧秤、钩码、细线等.

实验教学过程:一名同学上台利用老师准备几块木砖和木底座搭建一座拱桥(图4).搭建好后可以请另一位同学站在拱桥上,拱桥不会坍塌.

教师提问:拱桥上的砖靠什么紧紧压合在一起?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展示原理(化重力为侧压力).

接着,学生用两个弹簧秤拉起一重物,随着两弹簧秤张角增大,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图5).

学生讨论回答其原因,教师课件展示原理(化小力为大力).

最后,学生上台模拟逆风驶船,调整自制帆面,用吸管利用侧逆风吹动帆船前进(图6).

教师讲解逆风驶船的原理,课件展示.(化侧逆风为动力).

实验设计思路:通过以上这些演示实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力的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巩固和深化.

实验四(学生课外探究实验,拓展学生视野)

实验名称:轻松断钢丝.

实验器材:用铰链连接的两块木板、连着钢丝的木底座.

实验材料的准备:自制轻松断钢丝装置(图7).

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课后设计能轻松拉断一根钢丝的实验装置并亲自做一做.(教师展示图片提供一些提示)

实验设计思路:通过课后实验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力的分解篇3

一、“‘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的反思与改进

对于“力的分解”的教学,若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会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解怎样运用“力的分解”解决静力学的相关问题,比如动态分析的问题.

众所周知,可以用“力的分解”解决的静力学问题,绝大多数都可以用“共点力平衡”来解决. 而且,相比之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共点力平衡”解题的思路.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后来学生掌握了“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后,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再用“力的分解” 解决静力学问题了.

首先,“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不应该是它在解题中的应用,而应该是向学生有效渗透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即可以用两个或者多个分力来代替某一个力. 实际解题过程中,“正交分解”用得更为普遍,而“正交分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分析这个力在x和y方向各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其次,“力的分解”的教学价值还在于让学生参与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植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于“力的分解”应用的教学,应该以体验“力的分解”的实际应用为重点. 比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方案,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的两倍左右.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的反思与改进

教材上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是“拖拉机拉耙(图1所示)”,说明斜向上方的拉力F会产生水平向左的F1和竖直向上的F2两个作用效果. 明显地,大多数学生都不曾观察或体验过动态的拖拉机拉耙的情境. 因此,对学生而言,F能产生F1和F2两个作用效果是难以理解的.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图2所示的演示实验(可以用实物投影将整个实验过程展示到屏幕上,效果会更好). 当用力F朝斜向上方拉物块时,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①台秤的示数在变小;②刷子的刷毛向右弯. 台秤的示数变小说明物块对台秤的压力减小了,同时也就说明物块受到了竖直向上拉的效果,即F1的效果;刷子的刷毛向右弯说明物块受到了水平向右拉的效果,即F2的效果.

实践表明,图2所示的教学情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热情,为本节课的成功开展做足了铺垫. 自然地,学生便提出问题:这个斜向上的拉力跟这两个方向的效果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而这就是本节课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内容.

三、“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物理学给人类最重要的贡献就是物理学独特的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方法是物理学的核心,它体现了物理学的独特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从培植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学生最重要的素养. [1]因此,教师在传授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当让学生进入物理思维的世界,体验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对于“力的分解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结论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播放一段Flas视频,然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也能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但是却失去了分析归纳、锻炼思维的过程. 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只能是表面的、不牢靠的.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人云亦云”等思维惰性.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图3所示的作图过程,并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相互补充和完善. 实践表明:改进后的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更加直接的体验以及更加接近真实的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领悟了方法、发展了思维,对“力的分解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手段”的反思与改进

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平行四边形作图以及应用三角函数定量计算分力是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难点.

对于“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的教学,一般地,教师会列举大量的、类似的例题,反复地、枯燥地分析“某一个力会产生哪些效果?”试图通过这种密集训练的方法突破难点.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适得其反,会把初学高中物理的高一学生弄得糊里糊涂,滋生了学习物理的心理阴影.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采用实验探究的手段突破“分析某一个力(合力)的几个作用效果”这一难点,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探究方案是: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图4所示)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图7、图8所示). 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橡皮筋A、B各发生了怎样的形变?形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橡皮筋A、B均发生了伸长形变,这说明了拉力F可以同时产生向左拉横杆的效果(F1的效果)和斜向下压斜杆的效果(F2的效果).

教师:如果撤去F,怎样做可以让橡皮筋A、B产生同样的效果?

学生:同时使用拉力(F1)和压力(F2)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教师:拉力F跟F1的效果和F2的效果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可以用F1和F2来等效替代F,即F1和F2是F的两个分力.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合力F以及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图5所示).

学生: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出分解合力F的平行四边形(图6所示).

教师:根据学生作图的实际情况,对同学们作图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角度与合力F的大小,应用数学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安排学生参照图7或者图8所示的方法进行自主体验探究,要求学生感受拉力F的作用效果,体会怎样分析合力产生的效果,尝试作出分解拉力F的平行四边形.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要先由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再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探究呢?其原因是:实验探究也要重视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种把实验直接推给学生去完成的做法是错误的,缺少合理指导的实验探究,热闹的是氛围,冷却的是思维.

笔者在“力的分解”多次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完善教学. 改进后的教学,以培养探究能力、领悟思想方法为目标,以实验活动为载体,将观察、实验、讲授和应用和谐统一,使学生的兴趣、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乐学、会学中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力的分解篇4

【摘要】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影响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素质化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来谈谈影响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影响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一: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分析和解问题的前提,是对已知条件的全面认识,是学生将书面文字转换为逻辑推敲的过程,审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后续的解题。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指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能挖掘题目的本质问题,并找出隐含条件,将问题进行必要转化的能力。

主要因素二:综合应用知识、方法、思想的能力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方法、思想等内容非常繁多,能否综合地应用知识、方法、思想来解决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迁移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对知识、方法、思想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才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运用好知识、方法、思想才能使问题解决的更顺畅、准确。

(2)当a取何值,能使f(x)在[0,+∞)上是单调函数。

这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单调性等基本知识,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并配合一定的推理和运算能力,才能完整的解题。因此,综合应用知识、方法、思想的能力是影响影响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主要因素三:数学建模能力

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会影响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数学建模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手段,学生将问题转换为自己熟悉的模型便能快速解决问题。

例3.企业内一台碾压机的示意图如下,材料从一端进入,经过若干工序,逐步压薄后从另一端出来。

若待碾压的材料厚度为α,设计需要厚度为β,每道工序对材料的减薄率不超过r0,问碾压机至少需要多少道工序来碾压?

这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在理解“每道工序对材料的减薄率不超过r0”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等比数列模型,也就是平均变化率模型,否则此题容易出错。因此,数学建模能力是影响影响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1.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

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是建立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是学生经过思考和训练之后形成的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是数学意识的体现。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是经过归纳总结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数学技巧的传授,要引导学生经常总结归纳数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在数学概念方面,应用分类思想,可以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按公比q分类,对直线方程按斜率k分类等等;在解题方面,可以在含参数问题中对参数的分类讨论,对解不等式组中解集的讨论等等。又如,不同数学方法的匹配选择。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中的配方法,含参数问题用的待定系数法等等。这些方法和思想都是通用的,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能提高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来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应用教学,提高模型辨识度

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高考数学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在新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题解决能力。在考试中,是借助各种实际问题中包含的各种数学原型,来考察学生的数学模型解决能力,而不是直接考察数学模型。所以说,学生对不同数学模型的辨识,是做题的前提。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模型的辨识度。

例如,最近几年考试中出现的“生产成本问题”考察的是函数和均值不等式模型;“游泳池问题”是立体几何、函数和均值不等式模型;“碾压率问题”是不等式、数列和方程模型;“买卖问题”是二次函数和分段的一次函数模型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应用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各种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对模型的辨识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做题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加强开放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对数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反应在考试上是出现了更多的开放性题型,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开放性题型中是通过减少题目已知条件,缺少固定的结论来考察学生,这会对学生的理解题意上造成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开放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在考场上的思维发散能力。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例3中“碾压机”问题,题目中的“每道工序对材料的减薄率不超过”这对学生理解题目造成一定的障碍,需要学生先理解“减薄率”才能进一步解题。在日常训练中,就需要强化学书对题目中出现的“新概念”的理解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类比已学过的相似概念的方法来尝试理解“新概念”。

总的来说,学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杨昌举.浅谈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11(05):21

[2]齐胜.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教育科学研究,2013(07):29

[3]刘强尚.论高中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月刊,2012(08):32

力的分解篇5

关键词:分析; 综合; 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十分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在解题中,组织学生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突出思考途径,加强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通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还可以加深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解法讲解中,既要力求符合学生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过程,更要引导学生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即分析“已知”探索“未知”寻找“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为此,根据认识程序,不妨将解题过程分为四步,即“审题”、“分析”、“解答”和“讨论”。其中以“分析”最为关键。

1.“审题”: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包括已知和未知两个组成部分,此外还有这个数学问题所属数学知识部门的已知概念、定理、公式和方法,以及问题中已知和未知的各种关系。这些都是解题的依据。因此,每讲一个例题,应引导学生首先审题。仔细看清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设与所求。总之,要养成学生审题的习惯,做到每题必审,先审后做。学生解题错误往往是由于不细心审题,没有弄清问题的已知、未知、条件以及有关知识就急于解题所造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抓紧时机指出这种错误并分析其原因,使学生及时汲取经验教训,从而重视审题。

审题也要根据习题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习题属于某种典型数学问题,这类问题的已知、未知、条件往往比较明显并且有一定的解题通法。如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多项式的最高公因式,解最简三角方程等属于典型数学题。对于这类典型题,在审题时,只是弄清楚题目所属类型及其解法就可以了。但是,对一些综合性较强,已知、未知、条件比较复杂,或者条件隐蔽的数学题,审题时往往要把原题目变形或化简,或者要转换为已知其解法的典型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的能力,要特别着重锻炼学生分析隐蔽条件和转换化简数学问题的能力。下面举一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审题方法。

例:已知正数成等差数列,

求证:

这个题目的已知条件比较明显,但求证比较复杂。可考虑把求证化简,求证的等式的左边比较复杂,先考虑把左边的式子化简,又等式左边各分式的分母是根式,可考虑把等式左边各分式的分母有理化,即把求证化为:

另外(是公差),以此代入求证的等式,并将其在化简为这个等式实质就是:

即(隐蔽条件),这样,从化简中就可获得证明的方法。

2.“分析”:审完题后,进一步对条件和结论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开展思维活动,借助已学知识,探讨“已知”和“未知”的内在联系。这时,可采用“分析法”的推理程序。因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比较自然,符合学生的认识程序,既由未知(结论)找须知再找须知推到已知(题设),容易找到解题途径。所以,每讲范例,定要分析,重点突出思路,启发学生思维。

如讲解“空间平面与直线”的例题时,要紧紧抓住平面的法矢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这两个关键,用失量分析空间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在几何示意图上设计解题途径,先在图上把题“解”好,余下的,只是分部列式而已。再如,讲解二元复合函数求偏导数的例题时,若

,求或。

切不要让学生死套公式,而应多画如下的函数复合关系图:

教学生先画“线路图”,从图上认清函数间的复合关系,求偏导数也就不难了。

若把简练的“公式”比作“诗歌”,“几何示意图”与“函数关系图”犹如“图画”,则“诗情画意”,图文并茂,相互结合。借助于形象思维和几何直观,就更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一个题目,若经审题和分析后,还未找到“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可设法简化原题,即化简或转化“已知”和“未知”。如交错级数的判敛,有时要直接判断“未知”:“是否大于?”比较困难。可将旧未知转化为新未知:考察

“是大于1还是小于1?”或“是大于0

还是小于0?”,因为相邻两项相除或相减,可约去或抵消某些部分,从而使“未知”简化,易于求得。

3.“解答”:经分析找到解题途径后,要用“综合法”的形式加以叙述和书写,既由已知推可知再推可知直到未知。综合法的形式简明,层次清楚,便于书写,给人以严密完整的映象。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和学习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要解决新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必须具有机敏灵活、富有创造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就不能停留在解答一些固定的常见的数学问题,而应在解题中,提倡“一题多解”与“一法多用”。很多函数极限的计算都是通过一种或几种极限运算方法的联合使用计算出来的。

如计算极限

至少有三种方法求出函数的极限值:

方法一 变换原式 原式=;

方法二 由罗必达法则

原式=;

方法三 由泰勒公式

原式=

=

这样的练习对于那些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更为需要。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我们的教学,往往侧重算法程序的讲解,有些学生在考前复习时,连自己过去作业都看不懂了。这是由于学生在计算中,光死背算法程序,而不懂得算理。所以,教师在讲解例题时,无论是计算或作图,都要注意根据,讲清算理,逐步使学生养成“步步有据”的思维习惯。只有让学生懂得了算理,在算理指导下解题,才能真正理解和记住算法程序。也只有灵活运用算理,解法才能熟练自如。

4.“讨论”:解完题后不算完,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每种解法的“个性”特点、繁简优劣和使用规律,力求从中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使学生养成“反刍”的习惯,每做一题,回味咀嚼,强化映象,小结讨论。使学生做一题会一题,做一个题有一个题的体会与收获。

最后注意,在解题的技巧训练中,千万不能把学生引向某些用处不大的所谓“奇招”、“怪招”上。在数学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应当提倡把学生的注意点主要集中到解常规问题的训练上来[1] 。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分析已知探索未知形成技能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所以,即便是一个范例的讲解,也要遵循认识规律,突出思考途径,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力的分解篇6

关键词:听力理解;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46-02

在外语教学中,听力理解能力日趋成为重点培养的语言交际能力之一。根据研究表明,在日常交流中听力占45%以上,口语占30%,阅读约占16%,而写作仅占9%左右,因此听力是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技能。在外语学习中,听力的地位较为特殊,它是学习者获得语言信息的基础和主要手段,是影响整个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听力却是学生觉得最难、最迫切需要提高的一项技能。然而,在听力学习中存在诸多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因素有听者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

一、影响听力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听者本身的影响听力理解效果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听者自身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个方面。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语言技能、记忆、与听力任务相关的语言和社会知识等。①语言技能。听者自身的语言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理解的效果。在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几项语言技能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关键指标,这几项指标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语言水平的发展的。因此,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会对其他的技能造成影响甚至产生阻碍的作用。一般说来,听力水平的高低和听者的辨音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听力最初的感知阶段是对重音、语调和节奏等超音节音位的感知,对这些因素的感知能力是下一个理解层次的基础,也是听力理解的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具有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学生在识别输入信息时相对于辨音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也就能取得更好的理解效果。而且辨音能力强的学生对输入信息的连读、重音、节奏、和语流等较为敏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音素―单词―句子这个过程的识别,因此相对于辨音能力差的学生,他们的辨音过程是基于更大语音单位的有意义的识别,而辨音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只能进行单个单词甚至是单个音素的识别,有时还会出现错误的辨音现象,这常常导致理解失败或者理解错误。此外,听者的词汇量也是影响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词汇量大的学生在信息输入时能更快地感知信息的表现形式并且和储存在自己记忆里的词汇信息匹配起来,能大大缩短信息处理的时间。而词汇量较小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辨别输入信息的意义,常常在个别的单词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错失很多重要的信息,导致理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②记忆。听力由于是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对输入信息进行解码的认知活动,因此对个体的记忆能力要求很高。按照先后阶段顺序,记忆分为感官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在听力过程中,理解是在这三种记忆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信息最初被输入时,听者是通过感知来辨别信息的最初表现形式,一旦这些被感知的信息被进一步处理后,就进入到短时记忆中。然而这两种记忆的时间都非常短,因此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并激活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储存在这些记忆中的信息很快就会被后来的信息所覆盖。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与听力理解水平都有密切的关系。听力理解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受制于他们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非语言知识―即关于世界的常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1]。③与听力任务相关的语言和社会知识。与听力任务相关的语言和社会知识对听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认知领域内,心理学家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称为个体的图式结构。在听力过程中如果听者能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对所听到的内容解码,然后进行筛选、过滤、整理、和分类,听力效果将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那么听者就只能过多地依赖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进行解码,这对于理解关于异国风俗、地理等方面的材料是很有难度的。

2.情感因素。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情感因素会对学习产生过滤的作用。听者的情感因素在听力中主要表现为动机、兴趣、焦虑等。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因此动机强的学生在听力中往往表现出积极的听力态度,并且能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同样兴趣也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听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听力练习,积极完成各项听力任务,充分发挥在听力过程中的主动性。相反焦虑则会阻碍听力理解效果。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情绪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情绪都是因为听前对所听内容无思想准备而担心听不懂所产生的[2]。

二、影响听力的外部因素

在听力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听力任务、说话者和听力环境等几个方面。

1.听力任务。听力任务对听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的呈现形式、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等。听力任务的难度如果超过了听者能驾驭的范围,必然会造成听力失败或者达不到听力目标的要求。任务的呈现形式主要是指听力任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例如是一般的问题还是需要推理的问题;是判断正误的问题还是在一系列选项中进行选择的问题等。一般说来,能根据听力材料直接进行回答、判断或选择的问题比需要进行推断的问题要简单得多。

2.说话者。说话者对听力理解的影响主要是指说话者的语速、语音、表达方式等。说话者语速过快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听者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处理说话者的信息,造成相关信息、甚至是重要信息缺失,也就不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Griffths通过研究发现,每分钟200个词的语速对中下水平的学习者将造成较大的理解困难。对于这类学习者来说,他们的理解正确率在语速为每分钟127个词时达到最高[3]。同样说话者的语音也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此外,在英语听力中,如果说话者应用大量的俚语也会增加听者理解的难度。

3.听力环境。听者所处的听力环境是影响听力的外部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环境是否安静,是否存在噪音都会对听者产生干扰。此外,据研究表明外部环境中光线的强弱,以及周围物体的位置,都会通过感觉器官影响大脑对目标信息的接收。

综上所述,影响听力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哪种因素是影响其听力理解水平的主要原因,尽量克服这些因素在听力过程中造成的干扰。同时通过选择合理的听力任务,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来避免外部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贾新艳,杨亚丽.短时记忆与听力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144-146.

[2]邓媛,阳志清.听者因素在二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4,(2):9-13.

力的分解篇7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矢量的一种运算,有矢量代数运算法和几何做图法。矢量代数运算法是利用直角坐标系,如分解时用正交分解法,即求一个矢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几何做图法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分解和合成 的。因此,要学好力的合成与分解,就必须生学好怎样设坐标系系、三角函数、和力的做图法及受力分析。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力的分解篇8

关键词:教学;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08-0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使他们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合格社会劳动者,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读死书、死读书。学习目的不明确,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不到实践中去,根本谈不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去年春天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到公园去划船。租船的方式有两种:大船每只能坐8人,每小时12元,小船每只只能坐6人,每小时1O元,咱们班共有54名学生,不妨你当一次生活委员,计划一下同学们怎样乘坐最省钱。大家分组讨论,很快计算出,大船一小时每人需1.5元,小船每人每小时1.7元,乘大船便宜,54÷8=6(条)…6(人)但是剩下6人,若乘大船花1.2元,就不便宜了,必须再租一条小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要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发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学而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是要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操作、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把原来的只为学而学的学习方法,改为学用结合,以学促用,转化为技能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以后,我就带领学生去县城西关的花园小区,因花园小区楼前的长方形空地想在正中间建一圆形花坛。我让学生自愿结组,进行实地操作,当一次设计师,为施工队设计一份图纸。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组组都能画出比较理想的图纸。这样经过探讨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巩固了已学比例尺的知识,既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又使学生初步体验了学好数学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方式很少自然涌现,它主要取决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新的理论知识之后,应有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对周围事物,经常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与教学理论有关的实际问题,应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实地“演习”。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之后,我们学校正在铺四楼微机室地面,我及时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自动手,测量每块方砖的边长及微机室的长与宽,并问学生应用多少砖块?学生们均能准确应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知识,计算出方砖的块数。然后我又问如果改用长为14厘米,宽为9厘米的长方形砖铺这一房间,能用我们所学知识解决吗?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应用房间的总面积一定,块数与每块方砖的面积成反比例这一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使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我又引导学生,如果用这样的方砖铺上咱们的教室,能用多少砖块?学生们议论纷纷,很快又应用每块方砖的面积一定,房间的总面积与所需块数成正比例这一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我带领学生走回教室,看课本(12册)120页第七题,学生们经过审题,联系实际问题,很快知道了“解第一问哪个条件是多余的,要应用哪些条件;解第二问,要用哪些条件,哪是多余的条件。”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题意,化难为易,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巩固了所学知识。

六、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材料,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力的分解篇9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及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承担用户直接供电任务的供电配网,电力部门尤其应注意保障其安全经济运行。对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以及对工程的规模、特点与建设意义等有初步了解,旨在使工程项目技术达到最佳标准,实现良好社会效率。

一、配网系统技术主要特点

在电力系统中经常提到的配网系统就是指一个具备有效统筹管理的完善系统,它能够将整体输配电网络中的电网接线图、地理图形以及各级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便实现合理的电力配置和时时监督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在应用配电系统以后,能够实现有效地离线管理,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管理经精力。但是相对于其他系统来说,该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集成度作保障,以确保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种方式的通讯方法,并且实现在光纤、配电线截波等通信手段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地无线通讯。并且,该系统具备易用性、开放性、可靠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电力输配网中比较实用的技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大的便捷。但是当前我国输配网的电力工程技术还不够完善,在运行的机制中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尤其是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上急需得到优化与改善。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应该全面系统的进行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不断应用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尽最大的可能有效地保障其运行的可靠性。

二、网配电力工程技术的问题

1、电源分配不合理

当今城市的网配电力工程基本上都是成环形状,这就会导致有些地区继续用电,增加了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状况会对电源分配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电源的分配涉及到电力工程的全局,它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分配电源,既能保证电源的供应,也尽可能节约工程的资源。对于电源的分配问题,一方面电源分布区和各种生活、工业的运用管线集中地带交叉混杂,很容易出现状况,检查维修的时候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就是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变电站一般距离电源供应站较远,对输出工程带来一定的麻烦,长距离输电带来很多的不便捷;还有就是电源的供应工程量设备不够充分和完善,不能确保每一个供电分布区域得到充足的电源,很容易影响到网配电力工程的全面协调和正常运转,是有些偏远地区出现停电甚至断电的现象,给人们生活点来很多的不便。

2、输电线路受外因破损

在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见到的很多配网电力都是以电线杆为支持,然后进行空中运输,这些电源大都是成辐射状的单端电源。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居民区和工业区以及商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庞大的用电体系,给电力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直接就从电线杆上去接电,这样接的线本身就是临时的,不能够持久,并且容易出现漏电和短路的现象。此外,很多时候看到的电线就像是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完全没有章法。还有就是很多的配网电力的线路设置是许多施工地段,这种情况就会造成线路的外在伤害。在化工厂附近的外露线路,由于化工厂周围空气和环境的污染情况都会导致线路的破损,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污物存积引起闪络

闪络问题是由于外在因素而形成的一个对配网电力工程产生威胁的技术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配网电力的线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间一长,就会存积各种各样的尘埃和污垢,这些尘埃和污垢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含有一定的盐分。这些盐分如果再遇到下雨天或者是雪天,污物上的盐分和空气一接触就会发生反映,再加上线路内输送的电力所产生的压力,这时配网电力的线路就会出现严重的闪络情况。出现闪络的后果就会单相电压和两相电压出现严重的两极化,两相电压将会升高,这样就造成了配网电力系统地不正常运行。除了污物所造成的闪络,还有就是相绝缘闪络,这种情况的闪络就会引起两相接地,出现短路现象。

4、不科学的使用无功补偿设备

在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应用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那就是无功补偿设备,由于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电力的消耗,而无功补偿设备恰恰能够减小输送过程中电力消耗这一问题,并且保障配网电力的持续、充足的供应。而谐波干扰是无功补偿技术的天敌,谐波会干扰无功补偿设备,让它不能够正常的工作,所以,必须要科学的使用无功补偿设备。

三、解决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有效措施

1、进行合理的电源分配

由于电源分配问题是配网电力工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所以,针对电源分配不均问题,应该进行合理的电源分配,从而使电源进行高效的供电工作。怎样进行电源分配才是合理的呢?首先,就是要梳理好线路,规划好每条线路的路线,避免出现线路混杂,横七竖八的电网交错现象。其次,应该在建设变电站的时候,尽量缩小变电站和电源之间的距离,把变电站建在电源的周围。最后,就是要给配网电力工程配上充足的电源设备,从而保障电网工程的充足、持续的进行输电工作。

2、缩小配网故障停电区域,提高其转供电能力

对单端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谢性接线,其沿线挂接有许多分枝线和配电变压器,该线路通常长达数公里,一旦其中一处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全线停电。对此可使用联络开关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缩小停电区域的同时也使得安排停电区域有所减少。一般建议选择柱上式SF6联络开关,它是一种具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智能开关,其优点在于性能优越、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简易等,值得在故障停电过程中推广使用。不但能够自行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还能用作建立馈线之间的联络,最大限度缩小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能力。

3、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有效解决污闪问题

由于闪络引发的相间短路及过电压导致设备烧毁是影响配电网安全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有效解决污闪问题,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穿墙套管、连杆瓶、刀闸支柱瓷瓶等安装防污罩,母排可以另外加装绝缘热缩管。有相关运行实践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防污能力,还能避免小动物导致的短路。此外,在变电站的开关室还可采取其他相关措施以防止闪污问题。例如,在开关室安装吸湿器来降低空气湿度,破坏污闪条件,以最经济简单的方式来保障设备健康运行。

4、科学使用无功补偿设备

无功补偿设备能够保障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运行。但是,无功补偿设备在使用不科学的情况之下,容易受到谐波的干扰,导致配网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所以,在使用无功补偿设备的时候,应该先对供电系统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供电系统的需求再选择无功补偿设备。在供电系统和无功补偿设备匹配的情况下,如果还会出现谐波的干扰,那么就需要我们安装监测配件。

5、安装良好的避雷设备

在电力的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电的影响,发生各种电力问题。比如,线路中存在部分的过电压等。这就需要给配网电力工程安装良好的避雷设备,将避雷设备安装在能发挥防雷效果的地方。不仅可以避免雷击,又能避免过电压问题,给配网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结束语

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王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网配电路工程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了很大的便捷。相信在我们不断努力的前提下,我们的电力工程会越来越发达,网配电力工程技术也会越来越进步,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放方便的生活,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提升我过国的经济实力。

力的分解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

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力市场开始改革,迄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电力垄断的局面已转变为自由竞争的状态,这种电力行业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电力行业市场化的持续深入加剧了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唯有基于客户实际需求提高电力营销效率才能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目前电力营销的重要性已在所有电力企业达成了共识,但在电力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仍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有效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度不断增强,进而得出了一系列的营销策略,甚至是构建与企业发展同步的电力营销体系,进而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由于受传统思维、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仍存在着以下普遍性的问题。

(一)产品问题

电力企业的产品主要体现于电力生产与供应质量,从近年来电力企业95598服务热线所受理的综合业务统计数据来看,故障抢修占50%左右,主要是由配网电压低所引起的,这充分说明电力电力生产与供应质量有待提高。而且重过载馈线、台变等问题的出现也充分说明电力供应已无法满足地区生产、生活对电力增长的需求。具体原因主要是电力建设资金不足、配网建设标准较低、配网维修技术水平较低等等,制约了电力企业电力生产及供应质量的提高。另外,一些电力替代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对电能产品使用产生了冲击。这就要求电力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来改进和完善电能产品。

(二)电价问题

由于我国电价的制定长期以来受政府的干预,导致各地区电价差异明显,未形成统一定价,电价市场化不够深入。一般各地区电价水平主要取决于当地上网电厂的组成情况,易受水、风、煤等自然资源的影响,自然各地区存在电价高低不一的情况,甚至是同一地区不同街道也会因为供区的不同而存在着电价不统一的现象,电价分区的矛盾不断增加。另外,虽然居民生活与农业生产已统一了电价,但对于商业用电且未实行同价,加上对商业用电、非居民照明等电价界定的困难,直接制约了电价政策统一执行。

另外,电力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电力产品的促销与分销,以及电力服务的有行展示,不利于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整体效率的提高。

二、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策略

随着电力行业市场经济趋势的不断明显,电力企业不仅要注重电力生产质量的提高,更要注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制定综合性、可行性、有效性的电力营销策略,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一)产品策略

就电力产品质量而言,关键在于电能的质量,而电能质量主要体现于电量、电压、供电可靠性等技术指标。因此,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过程中的产品策略主要就是保证电能生产及供应的可靠性,通过电力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来获得更多的竞争资本。目前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电力产品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电力营销产品策略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还影响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首先,对容量不足的变电站适当增容,并优化配网主变容量。其次,针对存在过载现象的变电站应适当增加电源点。再次,更新老化严重的相关设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关注农村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农村电能供应质量。

(二)价格策略

电力产品的价格即电价,电价的制定受政府的干预,从电价制定环节实施电力营销的空间不大,因为用电客户一般对电价的关注较低,他们关注的是缴费、欠费等相关的服务,因此,唯有从电价执行及相关电费收缴服务环节来挖掘价格营销策略。电力企业应加强与用电客户之间的沟通,并确保电费调价、缴费、欠费停电、抄表收费等电价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同时丰富客户电费缴费渠道,除了扩展传统的网点缴费、金融机构代扣代缴等渠道外,还应增加95598电话缴费、微信缴费、支付宝等其他移动缴费渠道,通过缴费渠道的多元化和便捷性来提高用户对电力企业认可度和忠诚度。另外,针对目前各地区工商业用电需求持续增大的现状,电力企业应继续执行和完善峰谷分时电价以及可中断电价等策略。

(三)促销策略

电力商品促销即通过对电力产品信息的宣传,来引导用户体验电力产品,增加使用者对电力产品的认同感,进而说服用户持续不断地消费电力产品,进而产生营销效果,以增加对电能的消费。除了与用电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标准的制定、循环发电技术的推广等促销策略实现社会、企业、客户之间的共识。

(四)营销服务过程策略

任何行业的营销活动都伴随着一定服务内容,可以说优质的服务是提高营销效率的关键,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也是如此,电力营销服务过程的优化是提高电力营销的关键,这主要体现于业务受理、咨询查询、欠费缴费等电力信息服务环节中。

电力企业应加强电力营销服务过程的管理,改善电力营销服务质量。例如加强营销服务人员服务策略的培训,强化在业务受理、咨询查询、欠费缴费等服务环节中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再如,注重用户营销服务体验的反馈以及加强营销服务失误的补救等,从各个层面提高电力营销服务过程的效率及质量。同时,在用户参与的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在企业内部共享客户信息,进而从各个环节来增强用户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体验。另外,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用户的培训,让用户了解有关电能产品的使用方法及服务流程,例如网上营业厅业务办理技巧的培养,让用户了解访问电力企业网站的方法,以及通过网络完成电费查询、缴费的技巧,让用户简单、快速、轻松完成各种自助服务,进而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这就要求制定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挽救机制,降低用户的不满意度。

(五)有形展示策略

电力营销的有形展示不仅涉及营销服务环境、顾客接待场所、企业内部环境、大型展览现场、业务受理窗口等一切与实现营销服务过程相关的地点,还包括95598电话服务平台、企业宣传册、产品样本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用户对电力企业服务的认知,也是电力营销的关键要素。为加强电力企业服务营销的有形展示,应继续完善和改进营业场所服务环境展示、服务内容展示和企业服务品牌形象展示等。在服务环境方面,应合理规划营业场所的布局,为顾客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还应合理划分营业场所的各个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展示方面,可以将电力报装、电力收费等业务的标准流程制作成书面材料,将检修、配电、保电等工作的照片和电力产品图片等印成宣传册,提供给客户,通过文字、图像、实物及现场展示向客户介绍电力服务内容,增强顾客感知。在服务品牌形象展示方面,电力企业应统一企业形象,对营业厅网点、企业网站、服务人员衣着形象等进行统一规范,提高电力用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度。

三、结语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过程,不仅需要多项营销措施并举,还需要电力企业全员的通力协作,唯此才能整体提高电力企业电力营销效率,进而增强电力企业竞争力,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