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有的人十篇

时间:2023-04-08 22:26:53

臧克家有的人篇1

高唱战歌赴疆场

1937年10月,臧克家从山东省第十一中学(校址在临清)回到了家乡诸城臧家庄。这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莱阳乡村师范的吴伯萧校长正准备带领全体师生经诸城迁往临沂。

在诸城,吴伯萧邀请臧克家担任学校的国文教师,臧克家接受了吴校长的邀请。到达临沂以后,已被抗战激情燃烧得热血沸腾的臧克家又决定带发妻王深汀(慧兰)和妻弟王斐一起,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徐州,参加抗战。他说:“我要去从军,到徐州去,因为那儿最接近敌人。”

那时,季宗仁正想招贤纳士,为自己增添力量,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消息:凡马寅初、孟超…等先生的朋友和学生,请留在徐州。其中就有臧克家的名字。

李宗仁当时想办一个青年军团,收容训练从北方各省流亡来的青年学生,作为抗战的一支队伍。当李宗仁知道臧克家到徐州后,就让臧克家的五舅哥王深林约请臧克家到他的官邸一谈。

臧克家来到李宗仁的官邸,两人对坐寒暄,李宗仁态度十分和蔼地对他说道:“臧先生能来徐州,我感到很高兴,现在有很多青年才俊来到徐州,希望能在这里从事抗战工作。我想办个青年军团,先生或能助我一臂之力,不过眼下这个青年军团还处于筹备阶段……”话虽如此,但青年军团的成立之事,在臧克家看来尚属虚无缥缈。李宗仁也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实际的工作。

过了几天,臧克家感到在徐州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又决定去延安参加抗战。于是,他又带着王深汀和王斐到了西安。在西安,他见到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秘书李初梨,本想通过他的介绍进入延安。就在这时,王深林发电报到西安,告诉臧克家尽快返回徐州,因为抗敌青年军团已经成立。于是,臧克家在把王斐送过黄河,参加游击队后,又和王深汀一起从西安返回了徐州。

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成立之初,军团长由李宗仁亲任,原广西“绥署”中将参谋长张任民任副军团长,潘宜之中将任教育长,郑昌繁少将任军训处处长,黄季陆少将任政训处处长(后为刘世衡),陆选之为团部秘书。青年军团有四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辖4个区队,每个区队分为4个班,每班15人。第一大队大队长是梁松樵少将,第二大队大队长是陈大中上校,第三大队大队长是陈步藩上校,第四大队大队长是张敬上校;女生队大队长是曹汝慧少校。

臧克家和王深汀回到徐州以后,臧克家在王深林任科长的军团宣传科谋到了一份工作,其时,和他一起在宣传科工作的还有美术家王寄舟和王景鲁等。王深汀则担任了女生队的指导员。

随后,徐州会战开始,司令长官部转移到了河南信阳潢川。青年军团的学员也随司令长官部迁到了潢川,臧克家和夫人王深汀也来到了潢川。

1938年3月,臧克家觉得宣传科的工作并不能和抗战发生直接的关系,于是在递交了辞职信后,离开潢川,去到武汉。

臧克家在武汉的旅馆里住了几天,碰见了王深林留学德国时的同学韦永成。韦永成是李宗仁颇为信赖的人,后来他还当过第五战区的政治部主任。臧克家在武汉有名的璇宫饭店和韦永成见了面。韦永成对他说:“台儿庄正在激战,我想请你赶快回去,写些报道,鼓舞军心,也鼓舞人心。”随后,他将他写给李宗仁的一封介绍信和封好的路费交给了臧克家,并说:“你明天就起身吧。”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请李宗仁给臧克家一个秘书的名义,允许他到台儿庄前线去采访,写一些战地报遭。

赴台儿庄战地采访

1938年3月底,日军第五、十两个精锐师团分击合进,进攻台儿庄。当时,在这个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的小城,敌我双方血战了16天,直战至美丽的运河小城——台儿庄房无完房,墙无完墙,尸横遍野,日军的钢盔堵塞了运河的河水,手榴弹的木柄碎片积存了一寸多厚……

臧克家从武汉回到徐州,一天晚上,八九辆小汽车载着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几个国军高级将领,趁着夜色,向台儿庄东南的车幅山开去,臧克家也在其中。

当时,国军的前敌指挥部就设在距离台儿庄不远的一个村子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副总参谋长白崇禧都在那里。臧克家在这个小村子里稍作休整,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地采访之中。

时在台儿庄的国军主力部队是第三十军,臧克家到达前敌指挥部的时候,三十军和日本侵略者正在台儿庄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他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冒着随时有可能被流弹击中的危险,赶到三十一师师部的,三十一师的师长是池峰城。臧克家看到师部所在寨子早已被打得墙倒屋塌,池峰城师长嗓子嘶哑,眼睛里全是血丝,看样子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

当时,守寨的兵力只有一个团,几次死拼,伤亡早已过半数,王震团长也挂了彩。王冠五旅长代替了他的职务,他的镇静和勇敢,使得士气高涨。臧克家采访了池峰城,一边了解台儿庄战况,一边还和他谈论起了扩充青年军团,收容当时从北方流亡来的青年学生,培养抗战军队的主力和骨干的事。

三十一师有一个战地服务团,由丁行负责领导。团员有蒋牧良、叶以群、李辉英等。臧克家和他们一起谈台儿庄的战争形势。午间,他们常靠在草垛上一起聊天,看蒋牧良和丁行两人下棋。他们两人都性格耿直,有时为了一步棋会大声争吵,直争得面红耳赤。吃饭时,大家聚在一起用大粗瓷碗蹲着吃饭,筷子都是高粱秆做的,吃得又香又甜。此后,臧克家又冒着日机的轰炸,两次深入前线,去到三十师和二十七师进行采访,采访对象从战役最高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张华堂到普通士兵,乃至当地的老百姓。

台儿庄战役时,日军首先进攻的是中正门,当时许多中外记者、诗人、作家都来过这里,臧克家在此写了一首轰动一时的《红血洗过的战场》: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

臧克家有的人篇2

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臧克家先生,不仅是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也是当代三大耄耋文豪(巴金、冰心、臧克家)之一,更是养生有术的大寿星。

1996年,已91岁高龄的臧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把自己的长寿之道归结为:“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这是他几十年来与疾病斗争的写照,也是养生经验的总结。

臧老年轻时体弱多病,曾多次因病休学,长期住院,因此,臧老以前是个视“药物为救星”的人。经多年实践,臧老认识到,药物只能医病,不能强身,欲求身体健康,锻炼最为重要。于是,臧老于1959年一次重病住院治疗痊愈后,便请了一位拳师每天早晨教自己打太极拳,还坚持每天早中晚到林间小道散步,雷打不动。臧老自己介绍说:“我能活到九秩,每天坚持散步两小时,可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老作家年过八旬就宣布停笔,可臧老不这样。他几十年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年过八旬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这也是臧老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饮食方面,臧老一辈子保持清淡,但偏爱大葱大蒜。臧老说:“也许我来自山东农村,吃惯了粗茶淡饭,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三不爱鸡鸭鱼肉,可离不了大葱大蒜。我觉得大葱大蒜辣乎乎的挺开胃也下饭,每天吃个七成饱,没听说‘吃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吗,我一向瘦巴巴的不挺壮实吗!”

臧老认为,淡泊名利,保持心境平和对养生至关重要。有道是“心境静时身亦静”,一般人心情不悦、心境不佳都是由于希冀得到的东西未能如愿,因而烦闷、苦恼、心理失衡而损害身体健康的,所以他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几十年来,他经历过坎坷,也曾面对过辉煌,都能做到泰然处之,荣辱不惊。同时,臧老也认为,心境平和不等于出世超脱,心若枯井。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要满怀激情去做,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则大可不必去计较什么。他和老伴曾多次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还负担了贫困山区两名儿童的学费。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四个大字,表现出这位著名诗人的激情和爱心。

臧克家有的人篇3

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得意门生,1930年夏,闻一多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到青大主持文学院工作,臧克家也于当年报考青岛大学,当时入学考试中国文出了两个题目,一为《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为《杂感》,两题任选一道,但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写的《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杂感虽然短小却饱含哲理,闻一多对此极为欣赏,一向判分极严的他竟给了98分的高分,将数学考试吃了鸭蛋的臧克家破格录入了青大。

臧克家开始读的是外文系,后转到闻一多先生的国文系,在闻一多的精心教导下,臧克家成为青大国文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很快就在《新月》、《现代》等杂志上发表了《罪恶的黑手》、《忧患》等作品,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成为诗坛上的一颗新星。

(来源:文章屋网 )

臧克家有的人篇4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路径大致有二,一是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国(浮屠),二是印度——中亚新疆小国——中国(佛),“浮屠”源自大夏语,我出生之地所在乡镇就叫白浮屠镇。佛教因为宣扬落发为僧,与儒家的守孝道为逆,后来中国的佛教也就把儒家的纲常融进教义中,佛教大乘空宗主张“一切皆空”,这和道教认为的世界的本体是无,现象世界只是本体世界的外部表现相类似,一个说空,一个谈无,魏晋时期佛教与道家黄老学几乎是合流的,王粲的孙子王弼的玄学很有成就,信奉的就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思想,“竹林七贤”这类的诗群,在当时也很有高度。当代山水大诗人孔孚先生就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道意远而难识,达之者寡”,从哲学的高度看,道家比儒家走得要远,儒家于诗信奉“思无邪”,过于强调社会作用;道家曾明确反对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庄子的“天籁之音”主张的都是本色美、自然美,这一点倒和今天的现代诗学相近。“希声”并不是没有声音,老子解释说“听而不闻,名曰希”,乃普通人不能感知的声音,“天籁”亦是如此,陶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他这么做倒还真是道家的本意。

近读《孔孚论》透视本,看孔孚先生评点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有“钱镇鍠诗话亦称沧浪所论为入魔之语”一句,先生在此句下面手写道:“此人类臧诗人”,说钱这个人有点像臧克家,从中可看出先生对臧克家是不感冒的。

臧克家有的人篇5

他也要干出一番事业

臧彩楼1963年生于内蒙古一个破落的村庄。在那个年代,草原的辽阔与富足,被长年的自然灾害席卷成了饥饿的荒漠。迫于无奈,1981年,臧彩楼父母带着15岁的他和弟弟,以“跑盲流”(没有当地户口)的身份,来到了大兴安岭牙克石市乌尔旗汗镇。

20世o80年代,正赶上国家大力开发林区建设的好形势,臧彩楼父母本以为凭着草原人浑身使不完的力气,只要肯干,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让全家过上好日子。然而,就因为没有户口,找一份固定工作竟成了奢望,更别提安排正式工作了,全家人只能继续艰难度日。

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臧彩楼不得不在17岁时终止了学业,全家人指望他考上一所正规大学,获得一份正式工作的愿望,终因家境贫寒而成泡影。臧彩楼只能选择到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当了一名临时工,跟师傅学包沙发。期间,因为他善于钻研业务,平时又爱帮助人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悄悄赢得了漂亮姑娘韩秀玲的芳心,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一样的芳龄,一样的热心,两个年轻人一恋就是八年。然而,家境殷实的韩家根本看不起臧彩楼,全家人都不认可这段姻缘,尤其韩秀玲的两个姐姐,处处与臧彩楼作对,企图将两人拆散。

真正的爱情若来临,一定势如洪水,任何声音都无法阻挡两人要在一起的决心,他们冲破一切阻力,决定于1991年3月举办婚礼。谁知,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却被韩秀玲的两个姐姐掀翻了所有的酒桌,打碎了所有的酒杯,赶走了所有的亲朋。最终两个新人抱头痛哭,婚礼潦草收场。

当时的臧彩楼死的心都有了,但看着眼前泪眼迷蒙的娇妻,他强忍怒火,顶着巨大的羞辱,新婚当天便带着爱人投奔了更远的伊图里河林业局的朋友。他发誓一定要干出点模样来,让韩家人看看,他就不信,只要努力,还愁没好日子过。

真正的朋友,是在你危难的时候,肯出手相助的人。臧彩楼很幸运,他遇到了这么个好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朋友非但没有嫌弃他们夫妻二人,还组织很多哥们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先帮他们找到一个小屋安顿下来。因为臧彩楼学会了包沙发,大家又帮他们集资,很快,一个承载着臧彩楼全部希望的沙发家具厂开业了。

生活连遭不幸

他失去了腿脚

臧彩楼手艺精湛,韩秀玲热情好客,服务态度好,生意异常火爆,他们的小日子终于迎来了春日的阳光。但要强的臧彩楼认为,日子仅仅好转还不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更多的钱,给自己的老婆弄上一座大房子。于是,想更快积累财富的臧彩楼,竟然瞒着妻子,趁晚上时间,偷偷赶去火车站扛木头装火车,想再赚一份工钱。

一眼望不到头的火车厢一节连着一节,一块不到50厘米宽的木头板子,搭在木马凳上,又从木马凳搭一根到火车厢侧端。臧彩楼要将一根根三四米长的大木头,扛在肩膀上,然后踩着两节跳板,晃晃悠悠地从地面走到火车厢里,再把木头顺着车厢方向一根根摆放好。一个人,一块跳板,一根木头,颤颤巍巍地送到车厢里,还不到几元钱。可是臧彩楼觉得每天赚一点儿,总有一天大房子就会气派地平地而起,到时候,看那两位姐姐还能说啥。

谁知,老天不公平。白天忙了一天,夜里又不休息的臧彩楼,终因劳累过度,神情恍惚间,竟被远处开来的小火车无情地撞倒。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臧彩楼总算捡回来一条命,可他永远失去了左腿。一夜之间,他成了二级伤残。

臧彩楼醒过来,一下便发现自己没了左腿,他一把拽下了所有输液的针头,一个打挺竟然将自己翻到了地上,一边捶打那条空空的裤腿,一边把脑袋向地上撞去。他的大房子,他的梦想,那两个姐姐的嘲讽,一时间像电影一样刺激着他那颗要强的心,没了一条腿,以后可怎么生活?怎么能让如花似玉的玲子,再跟着自己遭罪?一番死去活来的哭闹,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臧彩楼变得疯狂了,指着韩秀玲的鼻子,让她赶紧滚回家,甚至想拿刀砍了自己的双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悔恨。

然而,灾难面前,善良的韩秀玲没有抛弃他,日夜精心守护着丈夫,倾心相劝。功夫不负有心人,坚贞的爱情,终于让几度寻死的臧彩楼走出阴霾,选择勇敢地面对生活。

父母将他们接回了乌尔旗汗的家,细心的妻子鼓励臧彩楼学习钟表修理。弟弟也很快就为他们盖了一个木头板房,挂上了牌匾。拄着拐的臧彩楼勇敢地支撑起这个小店,他又可以养家糊口了,昔日的笑容终于又回到他的脸上。

为了给邻居修好一块手表,臧彩楼开了个夜车。寒冷的夜晚,小店中间烧得正旺的火盆子,难免会蹦出火星,正当臧彩楼聚精会神地安装手表零件的时候,一个火星竟然飞溅到他眼前的酒精罐里,酒精“呼”地蹿起一个蘑菇云,一下又蹿到房顶,落在屋里的草堆上。熊熊大火以无法控制的势头,燃烧了整个小店。眼看着大火即将把自己吞噬,聪明的臧彩楼竟然单腿跳起,一头扎进了墙角的水缸里。头和身子没有被烧到,可露在外面的右脚无法躲藏,脚趾和脚后跟再次被烧坏。医生不得不又一次截去他的右脚脚趾,挖掉他的后脚跟,才保住了他的右腿。臧彩楼又经历了一场生死劫,总算这次又保住了这条命。

苦难的臧彩楼,躺在病床上伤心不已,他痛恨老天对他的不公平,好在心爱的人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抚慰着他悲伤的心。

这些苦难根本不算什么,臧彩楼的弟弟一边安抚父母兄嫂,一边张罗木头材料,于1994年又给哥哥支起新的店铺。这次臧彩楼注意防范,兢兢业业,很快将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不久,妻子还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臧彩楼的日子慢慢地又好起来。

失去妻女失去弟弟

悲欢离合的人生路

谁知,好人总是多磨难,更大的不幸再次降临到臧彩楼身上。1996年正月初二,已经和岳父母们相处融洽的臧彩楼,答应陪妻子回娘家与岳父母共度佳节。因为要烧火取暖,孩子又睡着没醒,妻子就让臧彩楼先去了娘家。已过吃饭时间,臧彩楼仍不见妻儿身影。他忽然莫名地焦躁起来,赶紧喊着小舅子陪他回家看看情况。结果惊人的一幕让臧彩楼当即晕倒:妻子倒在血泊之中已经没了气息,弱小的女儿躺在地上,后脑勺还在流血,看起来奄奄一息。家中已经一片狼藉,值钱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臧彩楼像一头发怒的雄狮,抱着可怜的女儿立刻冲向了距离最近的大城市――哈尔滨。

大夫告诉臧彩楼,他怀里的女儿即使救活了,也是意识不清醒的残疾儿。悲愤无望的臧彩楼不相信命运,绝对不放弃治疗,没有钱就上街乞讨,为了要来给女儿救命的钱,他胸前挂着写满“求救”字样的大牌子,实在站不住了就跪下来,凛冽的寒风吹得他脸上冻僵了,手上通红了,但他依然像一座巍峨的大山,跪在烈烈寒风里。

这凄惨的一幕被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看到了,第二天便进行了详细地报道。消息一经发出,引起了哈尔滨当地很多好心人的关注,其中有个仅仅9岁的孩子,在妈妈的陪同下,把自己所有的压岁钱都拿给了臧彩楼。小女孩儿真诚的眼神像北斗星一样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就这样,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孩子进行了两次手术,但是很遗憾,最终她还是离开了人世。

苍天无眼,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降于一身?臧彩楼彻底被打垮了,沿街乞讨至家后,整日酗酒,喝多了就要举着斧子去派出所砍人,他说老婆孩子被砍是因为警察失职,治安管理太差造成的。无奈之下,家里人只得寸步不离地守着他。臧彩楼这次真的垮了,恍惚之间不知自己是死是活了。

已经到了人生最低谷的臧彩楼,命运之魔还是不肯放过他。1997年11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弟弟在去臧彩楼家的路上,遇上一伙正打群架的暴徒。来不及躲开的弟弟,被暴徒误当成敌人,扎了他好几刀。就这样,最关心他的弟弟也在一夜间离开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瘸腿的臧彩楼跟着老爸处理完弟弟的丧事,弟媳提出要回娘家,把两岁多的儿子留在了臧家。一连串的打击终于让臧彩楼的妈妈承受不住了,她变得疯傻傻,上街赊肉吃,回家不做饭,有时端起臧彩楼的酒杯咕咚咕咚就喝了下去。

一夜苍老的父亲,在臧彩楼妹妹的帮衬下,勉强支撑着仅剩四个人的家。终日浑浑噩噩的臧彩楼,忽然在腊月里的一天,发现邻居大哥正对着糊涂的老妈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仔细一听,原来是老妈欠了他肉钱,他正逼着老妈还钱。

看着老妈满头白发,唯唯诺诺的样子,臧彩楼眼前闪现着曾经给这位邻家大哥修表的情景,他热心助人,根本没要他的钱。真是世态炎凉啊,如今家里落魄,邻居大哥毫不顾及邻里情谊,为十几元的肉钱上门讨债。一蹶不振的臧彩楼幡然觉醒了,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让老母亲受到如此欺辱?他瘸着身子从手臂上摘下一块价值三百多元的手表,说:“大哥,这块手表够不够肉钱?你记住,我臧彩楼从今天开始站起来了,拿了手表赶紧给我滚!”

萎靡不振快四年的臧彩楼,竟然就这样冲出了心里的阴霾,他拉过老母亲的手说:“老妈你放心,儿子绝不会再让您赊肉吃!”

再创业

他成了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

沉醉酒精四年的臧彩楼终于再坚强地站起来。他喊过来父母和妹妹,正式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说要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那天,他抱着小侄子来到弟弟的坟前,说:“从此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臧家有后了,日子就得像个日子才对。”

带着亲戚朋友为他凑的两百元钱,臧彩楼决定南下广州,学会修手机这门手艺。在这个连正常人都充满竞争的年代,一个瘸腿之人谈何容易,南下无望,臧彩楼便一路乞讨,辗转回到了北方城市哈尔滨。他的虔诚,终于感动了一位修手机的老伯,收留他做了徒弟。

2001年,臧彩楼学成归来。一向坚强的他再一次集资,很快在牙克石市开了一家手机专修店。因为态度好,技术精湛,臧彩楼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仅用两年多时间就积累了7万多元,因为惦记父母和孩子,而且家乡的小镇里还没有修手机的店铺,臧彩楼关了生意红火的小店,回到乌尔旗汗镇,开了自治区唯一一家镇级甲等资质的眼镜店,随后他又注册了一家眼镜公司。

好事总要趁热打铁,2003年,臧彩楼又在牙克石投资开设了一间网吧,因为他的事迹突出,2007年,臧彩楼又被联通公司聘为分公司经理,在镇政府帮助下在乌尔旗汗镇开了一家手机大卖场。

至此,那个曾经嗜酒如命的臧彩楼再一次挺直腰板站了起来,他时常对别人说:“生活赐我悲欢离合,我还生活自信微笑。”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臧彩楼的几家店铺经营得越来越好,生意如日中天。曾经在背后总是对臧彩楼说三道四的异样声音,又不时传来。“臧彩楼再也不是那个大酒鬼了,即使整天瘸着条腿,也不甘心,就喜欢开店,一个接着一个开,何必把自己弄那么累呢?”可是臧彩楼不这么认为,他说上有七旬的老父母,下有听话懂事的儿子,自己没有理由自暴自弃,不是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活一天就该充满信心地折腾一天。

臧彩楼知道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自己已经勇敢地站起来了。镇上的几家店铺远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愿,经过多方考察,他再一次将目光盯在了大兴安岭天然野生资源――蓝莓。饮料公司不同于别的行业,审批手续实在太难,臧彩楼为了办齐所有手续,跑了很多单位。201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经过多方考察,臧彩楼果真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饮料公司。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600余万元,年产值1500万元,还安排16名残疾人就业。直到2016年年末,公司一改往日玻璃瓶装饮料的各种不便,将产品外包装设计成了易拉罐的方式,这又一次大大提高了效率,为大兴安岭的天然蓝莓饮料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致富不忘回馈社会,这位安了假肢的草原硬汉挺直腰板又站起来了,成了大兴安岭地区响当当的大老板。臧彩楼勇敢与生活抗争的精神引起了当地多家媒体和政府领导的关注。2014年5月16日,只有一条腿的臧彩楼,荣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3月他又被评为“感动内蒙古的人物”。

臧克家有的人篇6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物价飞涨,纸币贬值,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

臧克家在余心清家遇到。臧对李说:“久仰了。”余介绍说:“这是新诗人臧克家先生。”李双眼紧闭,点头道:“唔,唔,大狗叫,小狗跳跳。”一句打油诗把臧克家气得转身离去了。

辛亥革命时,金岳霖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并仿照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写了一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刘半农非常喜欢写打油诗,自号“桐花芝豆堂大诗翁”,人皆不解其意。他作出说明:“桐者,梧桐子;花者,落花生;芝者,芝麻;豆者,大豆。此四物均可以打油,而本堂主人喜为打油之诗,故遂以四物者名其堂。”有一首题为《抬杠》的打油诗:“闻说杠堪抬,无人不抬杠。有杠必须抬,不抬何用杠?抬自由他抬,杠还是我杠。请看抬杠人,人亦抬其杠。”另外,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流行全国后,许多人都以为刘半农是风度翩翩的俊男,一位女青年在见了刘半农本人后大呼失望,刘写了一首打油诗自嘲:“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共吃杯茶?原来这样一老朽,教我如何再想他!”

要说民国大师中最爱写打油诗的,非鲁迅莫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被誉为先生的写照,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他打油诗中的一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为了声讨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及其帮闲文人对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的迫害,鲁迅写了《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对于国民政府的虚伪奸诈,鲁迅写下了《崇实》:“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臧克家有的人篇7

商界弄潮儿:巾帼不让须眉

天津,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五大道,天津欧式建筑保存最为完整且集中的地方,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历史风貌建筑230多幢。1960年代,臧秀云就出生在这天津五大道的一座小洋楼里。臧秀云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一直到学业结束,她都没离开过五大道。她说:“记忆中全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幽静深邃的街道,还有家里随处可见的古玩和字画”。

身为独生女的她自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有人以为像这样长大的女孩子一定是娇生惯养的,可她却一点都不娇气。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臧秀云从小就是男孩子性格,爱打抱不平,爱帮助别人;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从小父亲给她的教育是:做人就要有一个原则,要诚实,不能骗人,不能做对别人不利的事。吃饭、走路、站着、坐着都要有规矩。殷实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为她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可能因为祖上有经商的传统,臧秀云从小耳濡目染,年纪轻轻便走上了经商之路。早在1980年代,她就以时装和室内装饰,赚足了人生“第一桶金”。随后臧秀云充分发挥了她对商机的敏锐感知力,做外贸,饲养宠物,并进入到房地产行业。尽管不是所有的经营都一帆风顺,甚至在金融危机中也遭遇过一天赔数百万的重创,但臧秀云总能重整旗鼓,于困难中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每次分享这段经商往事,臧秀云总很少抱怨那时的种种困难,感受最深的是她敢为天下先的一种冲劲。“我做贸易的时候曾做了一件全国轰动的事,咱们国家那时候没有出口过动物,美国人给我们下订单,要一万只相思鸟,想在圣诞节时卖给情侣们,接到单子以后,面临的是你怎么去办这些手续,出口卫生检疫的人说,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来没有出口过活物的记载,因为国家目前还没有这个先例!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批文跑下来了,所有的手续办齐了,人家说,你把这项纪录给破了!订单成功飞向大洋彼岸……我就为天津市赚了第一笔出口动植物的美金,所以当时政府也特别高兴,给了我很多荣誉。”二十几岁就将中国的相思鸟出口到美国,在那个年代,出口动物,没人敢想,更没人敢做。臧秀云就是凭着一股子执着和倔强的个性,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全国做成了第一笔动物出口生意,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商业战场上,臧秀云个性鲜明,绝不从众,她认为,从商之人应该有胆、有识、讲诚、讲义。胆,是面对风险的承重能力;识,是把握市场、瞄准方向的魄力;诚,是坚守自己的信誉;义,是赚合理的利润,对消费者负责。明天道,了人道,开启商道。就是这种价值观一直推动着臧秀云的事业旅程。

如今的臧秀云尽管在商业上叱咤风云,但丝毫没能改变她的善良本质。2008年12月,汶川地震的阴霾压抑在臧秀云心头,她捐出一件收藏多年的清代粉彩瓷器,拍卖后完全用于灾区的灾后重建;2009年8月,“博爱女生”慈善项目打动她的心,又捐赠出欧洲古董马车……,两名优秀的大学生上不起学她出资赞助,很多弱势群体需要各种公益捐款,臧秀云慷慨解囊。直到被评为“天津市慈善之星”很多人才开始认识她、了解她。其实,在臧秀云看来,善行天下,帮助他人也是她莫大的快乐。

收藏界能手:只为一片家国情怀

1990年代初,臧秀云移居香港,同时拜大师学习古董和艺术品收藏,开始走上正规化的收藏之路。对于臧秀云来说,进入收藏领域也是一种必然。“我也是受家里的熏陶,从小看到家里的那些古瓶呀,字画呀,首饰呀就感兴趣。我还记得我们家有一对古瓶,是乾隆年间的,是家里祖上传下来的。我那时候虽然不懂,但一看就非常喜欢。就觉得我和这些东西有缘。还有一些玉呀,字画什么的。”青铜器、瓷器、珐琅彩等古玩是臧秀云的最爱,不过就像选择衣服一样,她收藏古董的类别虽很广泛,但件件是臻品。

她收藏了从各处淘来的大件紫檀及黄花梨家具、瓷器、玉器和木器,以及历史名人的书画,甚至明清皇帝的诏书。为了更多的回购海外文物,为大家展现回流文物的魅力,她走遍世界各地,到过各大拍卖行。每每提及于此,臧秀云便激动不已,“清朝末年,外国列强入侵中国,抢走了我们不少珍贵文物,作为收藏爱好者,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尽可能多地回购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让国宝回归祖国。在国外,只要一看到一些特别好的东西,就能一眼认出是我们的,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亲切!所以我就要想方设法把他们回购回来,让这些流失文物认祖归宗!”

臧秀云的私人收藏更多放在天津鼓楼南街一处精美别致的私人博物馆里,名为“格格府”,占地1.9亩,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四合院之间由箭道连接,属于典型的晚清时期天津风貌民宅建筑。

臧秀云说:“当初买下‘格格府’是机缘巧合,此房当时归龙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所有,对方在老城厢开发过程中,获得了房子的销售权。这座四合院曾是电视剧《五月槐花香》的外景地。听说张国立也曾想买,但因种种原因搁浅,最终被我买下了。最初买‘格格府’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它是格格府,就是觉得这是个很漂亮的四合院子。而且它的雕花、它的工艺、它的四梁八柱保护得都很好,它就是清代的一个建筑物。但到办手续的才听说鼓楼南街30号是格格府。我说怎么会是格格府呢?他们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它档案就这样写的叫‘格格府’”。

等到买到房子以后,臧秀云才知道这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被称为“和硕格格”的府邸。后经多方考证,原来,这里曾是清光绪年间,和硕格格逃婚来津的居所。和硕格格本名裕德龄,是清宫第一位女翻译官。其父裕庚为清朝驻日法使臣,其母为法国人,由于深得慈禧喜爱,被封为和硕格格。1904年秋,和硕格格得知太后有意将她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在光绪皇帝帮助下以种种理由长期居住在这座格格府里,拖黄了这桩婚事。格格府也因为这个传奇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2004年国庆节期间,臧秀云比较储秀宫的格局布置了“格格府”的正房,并把家人也接了进来,一住就是两年。无论是四梁八柱的气派格局,还是无处不在的精美雕刻,无不诉说着原主人的显赫身份,加上新主人的精心装饰,整个院落显得既古典又温馨。

“我觉得这就是天意”,臧秀云说,“本身我就有很多藏品,当我碰到格格府这个清代院子的时候,我觉得圆梦的机会来了,我要把我的藏品放到格格府这个平台里,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历史的文化魅力,我觉得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收藏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久,作为天津市首座经文化部门批准的私人博物馆——格格府正式对外开放了。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格格府博物馆不仅保留了院落的原有格局,就连地砖、墙砖、门窗等也都是当年保存下来加以整修的原件。前院及后院的东西厢房作为展馆,分别展示字画、青铜器、瓷器、珠宝、杂项等文物,第一期就展出258件古董,部级文物17件。其中,青铜器馆的春秋蟠龙纹圆鼎,战国时代的错金代购、扣环,王明阳的稀世手卷,雍正熊窑的珐琅彩盘,大雅斋对瓶,溥仪在天津居住时使用的红木莲花宝座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后院的正房则恢复了和硕格格当年在津居住时的原貌。为了还原和硕格格生活的真实场景,臧秀云专程从法国购置了全套法国路易十六的古董家具。一座完整的格格府就这样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里面就是一个近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走进去,历史就在身边。现在博物馆的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工作就是文物的更新及保护,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俨然已经成为展示天津历史文化的一个新的景点。

就在记者采访前夕,第十五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在北京落幕,经过层层筛选,天津格格府典藏博物馆最终以其馆藏丰富,展品精美,所展官府文物豪华荣登“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金榜。另外据悉,位于滨海新区一座两倍于现址的新的格格府正在兴建,计划明年五月份正式开业。届时,格格府将发展成为天津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演艺圈名人:文化产业“凌云”梦

臧秀云从小就有明星梦,在她的骨子里,这个梦想的种子一直深深的埋藏着。“小时候学过戏,本想从事这个行当,却被长辈们阻止了”,臧秀云说:“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到文工团做演员。我从小唱歌就特别好听,也特别喜欢。老师认为我有搞文艺的天分,希望我能干这行,我上小学4年级时,首先戏校就把我选中了,但是我父亲不允许,说咱们家的孩子不能唱戏。我在学校经常演出,唱歌跳舞。初中毕业时,部队文工团来考试,我考了一轮之后让填表,人家一看我是独生女就不要了,于是又凉了”。

现在,由于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基础,加之天生一副好嗓子和好身材,又凭借格格府的有利条件,臧秀云终于可以在文化影视领域大展手脚了。2009年,臧秀云的格格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由她投资拍摄的电视剧一部一部的在中央银屏上演,包括《津门烟云》《远古的传说》《聊斋》《孔雀东南飞》《穷爸爸富爸爸》等等。而且,几乎每一部她都会参演角色。

首次“触电”即在《津门烟云》玩票饰演了一位风姿绰约的督办夫人,随后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牡丹亭》中,臧秀云与张铁林合作并亲自出演皇后。和王志飞、张国立都有对手戏的《草根王》,她在剧中扮演钰格格。《孔雀东南飞》剧中她扮演了一个老鸨,前段时间,天津电视台播出的30集电视剧《警中英雄》也由她投资拍摄并在剧中饰演了一个大毒枭……谁能想到在商场中叱咤风云睿智内敛的臧秀云,在镜头前,却有着过人的表演天赋和清丽脱俗的儒雅气质。

一提起拍戏的事,臧秀云就特别兴奋,一串串的行话脱口而出,与那些明星大腕更是熟得不行,俨然一个圈里人了。“很多人问我拍戏的感受,我说我做过生意,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与做生意相比,拍戏只是温室里的一种工作。拍戏时也有人问过我:你是中戏的,还是上戏的?我说我什么戏的也不是……”年轻靓丽的臧秀云永远都是这么自信洒脱,敢于尝试,敢于突破!臧秀云说:“然后我就走上了又一个新的领域,开始做文化,就一部戏接着一部戏的投资、拍摄、参演。这种感觉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快乐,而且在这一全新的领域又能学到很多东西,长了见识。”

臧克家有的人篇8

从1978年起在香港湾仔码头开始卖手工包制的水饺,到投资设厂轰轰烈烈抢滩华南、香港半壁速冻食品的江山;从一位朴实的山东妇女,到成为演绎“水饺王国”传奇人生的商界女杰,臧健和只是淡淡一笑,“我并不是什么聪明的人、或者能耐的人,我就是拿一颗心,让水饺新鲜、香甜,做出妈妈的温馨味道。”

“我们因应时节、地域挑选蔬菜和鲜肉”,臧健和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照顾饺子的冷链运输问题,这不能仅仅依靠超市的冷藏箱,目前很多供销商和经销商没有冷冻库这个平台,导致了速冻饺子冷链断链,严重影响了饺子的质量。”“这就是小饺子中的大学问”,臧健和说,“冷链问题一直是头痛的问题,一次顾客的投诉让我至今刻骨铭心。”

能把“妈妈的温馨”味道传递给每位吃到速冻水饺的顾客,臧健和从一只饺子的“诞生”到端上台桌这“最后一公里”煞费苦心。

13年钻研 化解技术难题

“冷链是保证速冻水饺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臧健和说,“美国人耻笑我们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和冷链设备,日本人也为他们的保鲜技术和机械洋洋得意,为什么外国人都认为我们中国的速冻饺子技不如人?”

“我们要把高标准的科学技术和我们的优势配合起来。” 臧健和一直在为中国速冻食品的冷藏保鲜等现代化设备及技术寻求出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13年对水饺的中国技术的漫长钻研,臧健和已经做出了一只“完美的速冻饺子”。臧健和为了达到这个梦想,成为了一个半路出家的“食品质检员” 。

“水饺的诞生过程真的是一环扣一环” 臧健和说,“从挑选地里的蔬菜,一直到把这个水饺打到整个生产线上之后进冷藏,然后从冻仓到冷冻车运输、货柜车,乃至销到各大经销商终端。这些我们都有追踪的。”在生产线的上游和配送环节,臧健和自认为对速冻饺子质量的把关滴水不漏,但是一次收到顾客严厉的投诉“你说的那么好听,但我觉得买回来的饺子简直是垃圾”。

“有顾客写信给我,他说听了你的故事我觉得很感动,我也相信你们好饺子的,我的朋友介绍说你的饺子好吃,但是我买回来的饺子就那么差劲。” 臧健和说,“这是我接到最多的投诉,顾客说买到的饺子实在是太好吃了,所以经常买。可有一天出事了,拿回家去一煮,什么情况?就是咬开没有味了”。“然后顾客把饺子连信找人送给我。我看到后我心情真的很难受,因为我觉我们的产品不是这样的。”接到顾客的投诉,臧健和开始感到很难受,也很无奈。

在惊愕之余臧健和开始反思,原来并不仅仅把关好上游环节,就能百分百保证速冻饺子的完美质量。“看了这封信以后我就拿了这个东西去超级市场,就找到了多个超市的总经理,请他们去找检查这个问题出在哪里?” 臧健和回忆,“我总结的是冷链断链的问题。很多超级市场没有冷冻库这个平台,冰箱的温度控制的不好,在顾客挑拣商品的时候,看到上层融化了的速冻饺子就不买了,把下面好的放到顶上,把不好放到最底下,然后又结冰了。明天来的顾客又把他当成是好的又买回去了。但是其实这一盒已经变质了,无论是细菌口味各方面,最大的变化是绝对不可能鲜甜了。”

“在我的顾客拿回家去煮出这样的饺子来,我会很心痛,但事实上目前多数超级市场没办法做到冷链平台,仅靠冰箱的控制还是不行。” 臧健和说。她跟超级市场的采购经理和品质经理很耐心的讲解,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分店要求得到经销商的品质允许时候,臧健和遇到了很多的制约,毕竟超市流动性又大,工作量大,在排除了不负责任的商家外,有时候做起来是有心无力。

“从1998年我们就一直对上游环节一丝不苟的把关,但是我还是接到很多投诉,说实在我很欢迎顾客给我投诉和建议,但不管怎么做都一定会有投诉。” 臧健和总结,“问题的症结在于销售终端的冷链缺失,而这恰恰是很多商家忽视的根源。但是有问题,只有在投诉建议中我才有办法改进。”

冷链导致 “二次污染”

“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吁,冷冻车会带来明天的饺子更大的利润和收益。”臧健和说,“在同行以及经销商讨论这些问题,制造商深有同感,供应商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应该更好的注意。”如果超市收到供应商的产品特别好,自然对产品特别去推广。从运输过程中应用冷冻车,到终端销售的保鲜冷冻监管,需要一套透明完善的保障。“我在经常呼吁相关协会及行业组织多向政府去反映,让政府听听我们生产商与顾客的呼吁,让消费者吃到更好的产品,让我们生产的产品更好地送到顾客手里。尤其是超级市场政府监管需要特别严格执行。”

“我希望中国能够像日本一样,做到一条完美的冷链,让冷冻产品的弊端逐渐消失。”臧健和是政协常委,她每年都会就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的大小问题提案。她笑言,“因为我发言都是关于吃的,因此大家笑我是唯一一个在政协会里光谈吃的委员”。但谈及食品安全的前景和严峻性的时候,臧健和又变得非常严肃,“我们的食品和外国比确实是差,但是我们有好多很好的也没被发扬起来,因为坏的把好的拖低了。”

臧健和认为,做药就是做良心。殊途同归,这也应该是做食品的人的方向和的要求。食品安全不仅要从制造开始把关,还要落实到“餐桌”上的最后一程。这是所有做食品的人需要考虑和克服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对制作、运输、仓储、销售、保鲜的环节以“吹毛求疵”的姿态做到至善至美。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生产好东西到外国就是买不起价钱来?我觉得我们不是做不到,我们一定做得到。我们中国人做的饺子比日本的好吃。”臧健和说得很朴实,“湾仔码头的柔情,来自那个手一弯的感觉,这个是机器到现在都生产不来的。当年日本的专家来了摇头,美国的专家来了摇头,所以直到现在,13年都破不了这一关,我们所有的饺子都是用手包装,这样更能吃出妈妈温情的味道。”

“我需要老师,我需要一个领着我怎么样把家庭食品走到工业食品战线上,而且食品能做到真真正正的像在自己家里包出来的、像自己妈妈包出来的好吃的东西。” 臧健和说,“其实我心里很着急,就是怎么样能把这些饺子真正的做成工业产品,我一路做就一路知道我不够。”

一只好饺子的“最后一公里”

“我觉得我就是研发人员,我发明一个什么样的饺子好吃的话,顾客一定接受,那就是倾注温情、保证在途运输质量和走好最后一公里路。” 臧健和回忆了多年前参观一家美国企业研发中心的经验,自此加大了对饺子的研发力度。

“美国人曾经找我合作做饺子,我就哈哈大笑,我想这美国人怎么会做饺子?但当我参观了他们的研发中心时,现代化的机械,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操作,让我开了眼界”, 臧健和说,“当年他们投入7000万美金的研发费,现在有差不多1亿5000万就让我目瞪口呆。我站在工厂的外面我都已经感受到那个新鲜的空气,绿茵的草地,整个工厂像一个花园。工厂工人的制服干干净净。然后当我扎进他生产车间的时候,我当时这的感觉就是原来我这的是一只井底蛙。”

“我并不是什么聪明的人、或者能耐的人或什么挑剔的,我觉得一定要去拿出一份心意来,做出像妈妈手包的饺子。让我们咬一口感受到浓浓的温馨,这样才会有人脉,而我们32年来也确实真真正正地按这样的要求去做。” 湾仔码头水饺在所有的冷冻产品中没有一种水饺煮出来和自己在家里包的一样 。“这点我们攻破了”。

“一般人觉得冷冻产品顶多填填肚子、应应急,也上不了餐厅,上不了餐桌,也请不得客,送不得礼。今天的湾仔码头,好多朋友拿他来送礼,拿他来请客,拿他来宴请所有的朋友,其实是非常好吃的一个美食了。在香港构成了我们家家户户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

臧克家有的人篇9

香港七元墨收得汪近圣尔臧氏制“圭璧光”墨一套,共八锭,长条形。锭长7.8厘米,宽2厘米,厚0.9厘米,重22~25克。各锭面以不同字体书“圭璧光”三字墨名,及署制者名号、印章,背之绘画及题铭则各不相同;侧题“大清乾隆年造”六字;顶题“贡品”二字,皆楷书阳识(见第四锭特写)。布盒装,盒已敝。质似乌玉,边如利刃,叩之砰砰然,虽年久老旧,略见灰黯,仍通体黑润而有光,麝气袭人。

圭、璧系古代贵重玉器,墨名“圭璧光”,是形容此墨如圭璧一样名贵、美好,光彩四照。“圭璧光”墨为汪近圣名牌产品,《鉴古斋墨录》有载,每银十一两,殊不廉宜。此牌子的产品,最初是汪近圣任职曹素功墨肆时所造,七元墨藏墨一锭,其上即具“徽城汪近圣监制”(面)、与“曹素功制”(侧)名可证。

“贡品”,清例,每年三大节元旦、万寿(皇帝生日)和端阳,地方官府需以当地土特产进贡朝廷,安徽产墨甲天下,徽墨成为当地上贡之一。被指定为贡品的墨品,均系著名墨肆所制,因属常年例贡,墨肆必须随时生产,以备官府采办。部分贡品亦供市售,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为墨肆做宣传。经市场销售的贡品称“市品”。因商誉所系,市品质量一般不敢稍异,然装潢却不讲求奢华,如采用彩绘木盒、锦盒、特制漆盒诸类,汪近圣这套贡品墨,用的是布盒装,包装殊为简朴,当即属之。

以下系各锭面、背图文简说(横行从右至左):

首锭,面楷书“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题“汪近圣法制”五字,行草阳识。背横题隶书“镇圭”二字,阴识填金,下绘海中一柱石,耸峙直逼云天,浅浮雕,柱石涂金。镇圭,古代朝聘时天子所用信物。背所绘巨石擎天,象征王者权势威力,足以安天下。

次锭,面行草“圭璧光”三字,阴识填金,钤篆文“鉴古斋”圆章,及“尔臧氏”方章,白文填红。背隶书“有其香邦家之光”八字,阴识填金,阳识,蝇头小楷。“有其香,邦家之光”,,祭祀的酒食,语出《诗・大雅・周颂・载芟》篇,是篇描写王侯家众子弟率万千佣工,于田间勤力稼穑,得到大丰收,于是准备了芳香酒食,祭祀先祖先妣,是邦国的荣耀。钤“尔臧氏”印,表明此套墨为汪尔臧所制。其时当是乾隆初,汪近圣可能已年老退休,墨肆由长子尔臧主理,这套墨仍可归入“鉴古斋”第一代产品。“氏”有表嫡系意,若墨肆已易手非嫡系经营者,则称“记”,此为清代墨业界习惯。尔臧自幼助父业墨,能深究墨法,及长自然制作精良,这套墨应是其代表作之一。

第三锭,面籀书“圭璧光”墨名,阴识填金,题“徽城汪近圣监制”七字,楷书阳识,背隶书“桓圭”二字,阴识填金,其下绘一宽袍大袖执圭端立人物,浅浮雕,饰金。桓圭,古诸侯即位,天子赐以命圭,长9寸者为桓圭,公所执。桓,取“桓楹以架屋”之意,墨背所绘即执桓圭的人物。

第四锭,“圭璧光”墨名下钤“近圣”篆印,填红;背篆书“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八字,阳识。“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出《诗・国风・卫・淇奥》篇,本为赞赏秉质良善、德行斐然的君子,此处用以形容“圭璧光”墨,言其精好美善而有光泽,同时亦为墨名之所出。(第四锭特写即此锭)

第五锭,面草书“圭璧光”墨名,下小字“汪近圣按易水法制”,楷书阳识。背双钩画兰一本,花叶挺秀,填红填绿。易水,在今河北省,宋以前为墨重要产地,民多业墨,奚姓人家所造尤其精好,南唐时获赐国姓李,李超父子即是。其料用松烟,胶用鹿角,杵以万计,墨成质量特优,其法被称为“易水法”,后世名墨家造好墨多采此法。

第六锭,面“圭璧光”墨名下题“徽城汪近圣按易水法制”十字,楷书阳识。背饰切花二枝,涂金、红、绿诸色,状甚鲜活。汪近圣为歙县人,歙县乃徽州府城所在地,故汪氏籍贯有时亦写作“徽城”。

第七锭,面双龙拱“圭璧光”墨名,涂金。背刻铭文:“玉阙分圭,文坛拱璧。动静双清,诗书世泽。伊今之人,相古之质,一年一寸啜香汁。”落款赵青藜,皆楷书阳识;钤“然乙”篆印,填红。赵青藜,字然乙,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玉阙分圭,文坛拱璧”二句,都是形容“圭璧光”墨之美好、珍贵。“一年一寸啜香汁”,极言墨极坚韧耐用,书者年用一寸已足够。相传南唐后主常侍徐铉得李廷墨一锭,长不过尺,细如箸,兄弟二人(弟徐锴,累官内史舍人,与兄铉同有文名于江左)日书五千字,十年方尽,平均一年一寸,赵青藜句本此。赵氏亦曾为汪近圣“新安大好山水”套墨题句(见拙著《明清古墨研赏》附录四“集锦彩墨四种略说”)。

臧克家有的人篇10

知识与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难点: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课前准备: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背景常识,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作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我国文学史上有两位大家:闻一多,臧克家,我们同学当中,有知道的吗?

屏幕出示图片学生介绍。(介绍不全的,教师可补充。)

(如:闻一多是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臧克家介绍老师闻一多的散文,共同探讨闻一多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幻灯出示)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三、积累词语(幻灯出示):

目不窥园群蚁排衙兀兀穷年潜心贯注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气冲斗牛弥高锲而不舍诗兴不作沥尽心血

(1)、找到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动手把它圈画出来。

(2)、指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初步感知内容:

1、从标题来看,本文围绕人物的哪些方面写了哪些事情?

2、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3、讨论交流。

五、走进文本,体察丰富的内心感情: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他是怎样做的?

指说板书:做了不一定说

2、我们作为学生,从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中,应当学到什么?

体会交流

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又是怎样做的?

指说板书:说了一定做

4、在险恶的环境中,闻一多先生临危不惧,大胆指责反动派。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当你面对不良行为时,你应当怎样做呢?

自由谈体会

六、品味语言: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意味深长的句子或优美典雅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指读,评价。

(2)配乐朗读。

(3)小组赛读。

七、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平时在说和做方面有不恰当的事吗?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谈谈今后如何打算做得更好。(交流、指说)

师:对!言行一致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你想让自己拥有高尚的人生吗?老师个人认为,高尚的人不仅仅能做到这些,所以,我送给大家一句话:

人生是一种追求,一种不懈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高雅的情趣,宽阔的胸怀,大度的气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芳邻,以希望为哨兵,认准自己的目标,义无返顾勇往直前。(齐读)

八、课堂总结:

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和疾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饱含激情值得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治学态度和革命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九、布置作业:

①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②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十、板书设计:

学者:做了不一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