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十篇

时间:2023-04-05 22:43:59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丘、燕台,亦即传说中燕昭王为求贤而筑的黄金台。幽州,唐时幽州治蓟,是古代燕国的国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大兴县。

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如燕昭王、乐毅等。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悠悠: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怆然:伤感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评析

这是诗人于神功元年(697年)随建安王武攸宜远征契丹,在幽州时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由于武攸宜在军事上的无能,刚一接战,先锋王孝杰等全军覆没。为了挽救危局,陈子昂请求分兵破敌,为国前驱,结果不仅没有得到武攸宜的支持,反而遭到降职处分,忠而见弃,悲愤填膺。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的时候,举目四顾,大地苍茫,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古往今来多少历史兴亡的惨痛,一齐涌上心头,迸发出了这样一首声情激越,气韵沉雄悲壮的诗篇。这首诗虽只寥寥四句,并且还是化用了《楚辞・远游》中的诗句:“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但陈子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着身世的强烈感受,用朴实苍劲有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封建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个尖锐而严肃的主题,即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岁月易逝而功业难就。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来说,该是怎样的难以忍受啊!黄周星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唐诗快》卷二)

写作手法

《登幽州台歌》在艺术上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可讲的。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这首诗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2

关键词: 赏析; 宣泄; 孤独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111-01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运熙曾评价这首《登幽州台歌》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像这么一首小而又小的小诗,竟成为千古绝唱,为我国历代文人所传诵,所叹赏,应该说,这是一个奇迹。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登幽州台歌》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这个时候的陈子昂已经三十五岁。陈子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华,一直关注国家政治,心系民生疾苦,屡次上书言政,先后写过近十篇“犯上直谏”的谏文。然而,却未得武则天重用,反而因言及祸,受“逆党”案株连而下狱,他担任武枚宜幕僚,因坦直进言得罪了武而被贬抑,由参谋降为军曹。因此,诗人是怀着深沉的人生忧愤来到幽州台的。

昭王是历史上有名的燕昭王,曾在易水东南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揽天下人才。诗人渴望燕昭王那样知人善用、礼贤下士的明主,羡慕乐毅、郭魄等人幸运的知遇,可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明主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又不及见,真是生不逢时啊!诗人感慨万千,登台远眺,宇宙茫茫,地老天荒,又怎不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简直不是诗,而是诗人发自灵魂深处的与喟叹,是诗人郁愤不平的生命的呼喊!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总共不过22个字,全篇没有铺叙,没有比喻,也没有用典,有的只是大声咏叹,直抒胸臆,蕴含着大诗人理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这首诗语言苍劲奔放,似火山喷吐,似江河奔流,不但倾泄了这一代诗风开启者心灵的苦闷,而且更代表了我国七世纪末那“鼎盛时代”的中坚知识分子们壮怀激烈的思想感情,为此它一直保持着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从形式上讲,这首诗属于“骚体”,它是由《楚辞・远游(一)》“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化来。作者陈子昂联系自己的身世背景,使这首诗意境更苍茫遒劲。整首诗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是诗人灵魂的叹息,不讲求形式,没有羁绊,束缚。

从内容上讲,这首诗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孤独感。这种伟大的孤独感,穿越时空,成为一种永恒的情绪。这是一代文学先驱者,改革者,伟人,在茫茫荒野上独自奋进,开拓中孤独、悲凉的感觉。在陈子昂以前,历史上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孤独;其后有李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还有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荷戟独彷徨”茫然地要追求出路而又不可得的情绪。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则集中表现了这种孤独情绪。从表层,浅层次看,这种孤独感情绪,表现在政治上:报国无门,他的远大抱负无人理解,不遇知己而产生的孤独,这是他孤独感产生的最初动因。陈子昂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和卓越的政治才能的人,他一直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愿望寄托在武周政权之上,但是,他和武周政权之间又存在着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一直得不到武周政权真正得理解和支持,和武周政权处于油水交离之中。公元696年,契丹王李尽忠、孙万荣叛变,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参谋军事。武攸宜是一个轻率、少将略的人,所以出师不利,致使前军覆没,陈子昂此刻满怀热忱,向武攸宜进谏,并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想出战杀场,为国立功。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几天之后,他不忍见危不救,再次进谏,激怒武,武反将他贬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此时诗人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赋下了这首诗。

从深层,文化上的原因看,陈子昂是中唐诗歌改革的一面旗帜,他的改革,尽管前面有“初唐四杰”作了大量工作,但复古革新主张并未被广泛接受,改革并未真正完成。他的改革主张并未被广泛承认,仍是少数派,虽然得到激进者的赞同支持,但也遭到守旧者的激烈反对,从而产生孤独感。文学反映文化心理,文化意识,比之政治孤独更深。

从更深层次上讲,是人生的孤独。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有了清醒认识而产生的忧患意识。政治与文学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从悠悠的时间与空间讲,人生短暂,人生与事业的比较,更为突出人生的短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着眼于时间,感叹自身生不逢时,前代的明君贤士不可复见,后来的明君贤士也来不及见到。生不逢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作者从历史、时间的角度,反映出自己的遭遇。

“念天地之悠悠”侧重于空间角度。广阔天地,却无自己的立锥之地,于是乎动了真情“独怆然而涕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独”在此有两层意思:一是一个人登上高台,没有同行者。(客观上)二是更表现了一种主观上一种心理的孤独,因为仕途失意,文学改革失败,人生的短暂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忧患意识的孤独。

中国古人对孤独感是常有感觉的。因此,悲叹人生短暂已成为中国文学一个不朽的主题。所谓“人生如梦”悲叹的是对人生最基本的生命短暂的叹息。所谓“沧海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表现了人的这种孤独的感觉,悠悠无尽的客观世界与人生命短促二者之间的对比,使人产生了孤独、悲郁、苍凉的人生感受。陈子昂把这种感受表现得集中而又鲜明,关键在于他有效地把时空观念统一在了一起。

从整体的表现方式上看,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之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人的孤独既能在时间中感觉到,又能在空间中感觉到,当把时间和空间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而构成统一的时空结构之后,这种感觉便更加集中有力地得到了传达。

悠远无尽,广大无边的虚空(无尽的时间,无尽的空间。)作为主体的诗人就这样孤零零地存在于这样一个虚空中,这时,孤独地感觉就已经存在了。“独”又将这种感觉凝聚在了一起,“怆然而涕下”则把主体感觉一泻如注般喷射出来。前三句情感蕴育聚和,后一句宣泄,产生审美。

整首诗笼罩着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一副北方原野的茫茫广阔图景,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的诗人形象,此刻呈现于我们面前。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3

1、《登幽州台歌》。古诗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来源:文章屋网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4

关键词:关联论 汉诗英译 人称指示语 《登幽州台歌》

1.关联论简介

关联论由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关联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人用明示行为(如话语)把信息意图展现出来,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推理的过程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推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大。

关联论指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也就是说,“明示交际的每一个行为都存在这样一个前提,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听话人付出一定的推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即为最佳关联。

Wilson的学生Gutt最早将关联论系统地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翻译关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限于篇幅,不作介绍。

2.汉诗英译中的人称指示语

指示语属于语用学研究范畴,这一术语源自希腊语,意为“指示”或“标示”。指示语可分为五种,包括人称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话语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涉及言语事件中的对话者或参与者角色的识别”,可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言语交际中的说话人,第二人称指言语交际中的听话人,第三人称指言语交际中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其他角色。人称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称呼、名字、头衔、职业名称等不同表达方式。

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在汉诗英译中极为常见。汉语古诗简明扼要、寓意深远,对语言形式有较高要求,对人称信息的表达方式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称指示语。相比之下,英语则更注重语言结构和语法,在英译汉诗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多。

汉诗英译中人称指示语的主要作用为:明确人物指称信息,便于对诗歌的理解;完善语句结构,达到语法规范。下面我们就以《登幽州台歌》为例,从关联论的视角对翻译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3.《登幽州台歌》英译的人称指示语分析

《登幽州台歌》篇幅虽短,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作者陈子昂,唐代诗人,富有政治见地且才华横溢,但由于其政见常常针对当朝弊政提出批评,多不被采纳。《登幽州台歌》作于诗人随军征讨契丹期间,当时军队战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屡次进言,不被采纳,反被降职。诗人觉得报国无门,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在今北京市),写下《登幽州台歌》,以此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本文所选《登幽州台歌》三个译本的译者分别为许渊冲、Burton Watson和翁显良。许渊冲,当代翻译名家,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其译文尤其注重音美、意美、形美。Burton Watson是当代美国著名翻译家及汉学家,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对中国古代哲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他的译文具有准确、优美、流畅的特点。翁显良,诗歌理论、英汉诗互译等方面专家,他对诗歌的翻译多用散体,意境优美,不拘形式。

下面是《登幽州台歌》的原诗及三个译本。

登幽州台歌

[初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渊冲译本(以下简称“许译”):

On the Tower at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Burton Watson译本,华满元、华先发,2014:297):

Song on Climbing Youzhou Terrace

Behind me I do not see the ancient men,

Before me I do not see the ones to come.

Thinking of the endlessness of heaven and earth,

Alone in despair, my tears fall down.

翁显良译本(以下简称“翁译”):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have been ―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will be ― I see them not.

The world goes on, world without end.

But here and now, alone I stand ― in tears.

首先,关于诗歌标题的翻译,原诗标题《登幽州台歌》的意思是诗人登上幽州台所作之歌。许渊冲和Watson都选择了介词短语作为译文,认为标题中的地点,即幽州台,是诗歌的关键,以此作为译诗的标题能够较好地传达原诗的信息意图,构成与原诗的关联。而翁显良的译法则不同,从用词可见,他认为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是更重要的因素,因而使用人称指示语为信息编码,用第一人称表现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将诗人的交际意图传递给读者。可以说,翁译的标题在字面上与原诗并不构成关联,但在交际意图上,仍然保持着与原诗的关联性。

下面来分析诗歌主体部分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

第一句“前不见古人”,包含两处人称信息,一处是省略了的主语,另一处是“古人”。这句诗是一个无主句,根据语境,通常认为所省略的主语为第一人称,即诗人自己,这一理解符合语境,以最少的推理努力达到与原诗的最佳关联。因此,在三个译本中,但凡补译出主语,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指示语I,只有许译将原诗的陈述句译为疑问句,从而无须译出主语。对另一人称信息“古人”的理解,是这句诗的关键。“古人”的字面意思为古代的人,但结合诗人的身份与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可知“古人”实际上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这层意思才是诗人的交际意图,与原诗构成最佳关联。三个译本都使用了名词短语形式的人称指示语,但信息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许译为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虽未点明是贤明君主,但用great一词也与原诗的意思基本对应。Watson的译文用the ancient men,完全是与原诗的字面对应,或许由于译者没有考查到“古人”的具体含义,理解没有到位,类似的情况在西方译者的翻译中是屡见不鲜的。翁译用men there have been这一含有后置定语的名词短语,这符合翁显良译诗的自由奔放的风格,但同样在语义上没有明确到位。相比而言,许译的关联性更佳。

第二句“后不见来者”句式和第一句一样,所包含的人称信息也类似。一处是省略了的主语I,三个译本的译法都与第一句一致。另一处是“来者”,与上一句的“古人”相对,前代的贤君既不可见,后来的明主也无由相见,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失意的苦闷之情。三个译本都使用了人称指示语。许译用those of future years,其中those即为上一句的the great men,语义连贯而下。Watson用the ones to come,仍然是字面关联,但语义有些流于浅显。翁译用men there will be,风格与上一句一致,但语义同样不够明确到位。相比之下,仍是许译的关联性更佳。

前两句诗涵盖古今,状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则是诗人在感慨古今后,回到眼前的实景,极写空间的壮阔。这句诗仍然是一个无主句,“念”的主体应是诗人自己,但三个译本不约而同地没有补译出这一主语。许译和翁译都直接描述客观事物,甚至没有译出“念”,其原因或许是译者认为这句诗的侧重点更强调空间的广袤,同时在语言形式上多一些变化。Watson的译文同样没有使用人称指示语,但是很忠实地译出了“念”这一信息,即thinking,这一现在分词作为独立主格结构,与下句的译文正好连成一句,其逻辑主语也由下一句带出。对比三个译文,Watson的译文与原诗的关联性更大,而许译和翁译都在语义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转化,尤以翁译的转化更大,虽更显其译诗的自由风格,但与原诗的关联性恐怕也因此有所削弱。

在前三句状写出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孤寂哀苦的情绪在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中跃然纸上,“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对于这句诗的翻译,三个译本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指示语,许译和翁译用了第一人称代词I,Watson则用了物主代词my。相比前三句诗,这句诗虽然也是无主句,但其人称信息可谓非译不可。因为前三句诗从时间和空间上为第四句诗做了铺垫,只有第四句诗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直接抒发与描写。因此,补译出人称信息,可使诗人的交际意图得以明示,减少读者的推理努力,构成与原诗的最佳关联。

对比原诗与三个译本,可见人称指示语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大不相同。原诗从标题到诗歌主体部分,句句所言皆为诗人,但却不着一字,全诗四句皆为无主句,没有使用任何人称指示语。而三个译本中,许译出现了3处人称指示语,Watson译本为7处,翁译则为9处。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重意合,但凡推理可知的信息,通常可以省略,这是因为“说汉语的人对语句的理解常常是凭着他们对语义关系的敏感性和语境才达成的”。(刘重德,2006:152)汉语古诗又要求字数精简,根据语境可推理而知的人称信息,通常无须明言,因此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少。英语重形合,强调句子结构的完整,语义的连贯依赖于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主语通常不能省略,而在诗歌中出现在主语位置的信息又多为人称信息,因此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较多。是否补译主语,以及补译出的主语是否为人称指示语,则可根据关联性并结合语境进行判断,其衡量的标准是使读者能够以较少的推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了解原诗的交际意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5

关键词:诗言志;思想情感;主题;方法;归类;知人论世;意象

诗歌是用来表达志向、抱负、情操和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的核心灵魂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技巧等都是为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是为言志服务的。因此抓住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抓住了鉴赏诗歌的关键,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那么如何理解领会把握住诗歌的主题思想呢?

一、归类法:同一类诗歌,表达的主题也基本相同

1.谈禅说理诗:此类诗一定蕴含着很深的寓意。如“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变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表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2.山水田园诗类:品质正直高洁的文人厌恶官场的污浊黑暗,洁身自好,离开官场,归隐田园或山林,于是欣喜若狂,写诗以明志,表达自己对污浊的官场的厌恶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过劳动过程的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3.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中,史实是情感的载体,因此弄清史实是鉴赏这类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后揣摩作者的意图,达到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还是借古人写自己要搞清楚。例如李益感叹隋之灭亡的《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气杨花愁杀人。”诗作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中唐已是国运动荡,李益借隋朝的覆灭来感叹现世的没落,有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戒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而重蹈前朝覆辙,有借古伤今、引起时人思考之意。

此外,还有边塞诗、游子诗、咏物诗、闺怨诗、爱情诗等。

二、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及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环境,辨明作品的写作背景

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武则天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幽州台典故可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情。

三、意象分析法: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言志抒情的,而诗歌中很多意象的象征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

1.蝉: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所以把蝉视为高洁的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兴的身世。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之人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力量才被重要的表白。

2.猿:猿的叫声凄切,令人泣下,古民谣有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古诗中常用猿鸣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通过猿猴哀伤、凄厉的叫声营造出悲凉凄清的氛围。

3.燕子:由于燕子春秋迁徙,因此多用来写初春或变迁,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燕子还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6

2、原文:《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翻译: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7

“终日成章,涕泣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盈盈一条天河隔开一对有情人牛郎和织女,互相只能含情脉脉地遥望而不能相见,不禁泪如雨下,哪里还有心思弄机织布,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尽了人间有情人的相思之深,相思之苦。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诗人杜甫登上岳阳楼,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想起杳无音信、远在天边的亲人,贫病交加,以孤舟为伴,再想到国家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不禁悲从中来。倚着栏杆老泪纵横。此句将诗人思亲忧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这是乐景写悲情的典范诗句。安史之乱使京都满目疮痍,一片荒凉,百姓妻离子散。杜甫感时伤怀,加之思念亲人,面对鸟雨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是欢喜激动的眼泪,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战乱,而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初闻”仅承“忽传”, “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加的逼真表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蓟北极目远眺,不禁感慨万端:时光匆匆,天地宇宙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暂,有生不能建功立业,这怎能不悲伤叫人怆然泪下呢!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这是乡思旅愁之泪,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的作者,便想登高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又使他倍感孤独和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他又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酒入愁肠,思乡之情更涌上心头,不禁黯然神伤,流下一行热泪。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大漠边关,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又怎能抵御万里乡关之思?久困孤城,将士们早已归心似箭。但壮志未愁,功业未就,还乡之计又从何谈起。万般思绪萦绕心头,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读来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这是离别之泪。一对有情人即将离别,河岸边,他们双手相拥,泪眼相看,竟一句话也说不出,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柔情蜜语,依恋祝福,都在泪花闪烁间。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8

一.诗意起航

由《登高》想到杜甫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感受他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生情怀;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上高处的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此类诗或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的《沁园春·长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和旷茫无边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二.主脉悟意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的。说其“悲凉”,因“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其感情抒发得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都应让学生自己感悟。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拎出诗中的一些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呢?为什么“鸟”儿这样低飞徘徊?这些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映射诗人生命中的无限凄凉。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的境界,“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我们难道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和悲切的哀音吗?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能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不止。颈联用大数目的词,来写壮阔景象,正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一个“苦”字,就可以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四.联读升华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9

十四岁的我们,正值花样年华,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感动。

有感而生,怦然心动。只是一刹那间,一瞬间,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为之震撼;最湿润的地方为之懦湿;最昂扬的部分为之激荡。

还曾记得,翻阅《红楼梦》,当读至“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树榭,落絮轻沾扑秀帘……”为屋中女儿愁绪满怀无处诉,而感动。她(林黛玉)一个柔弱女子,家门不幸,寄居于外婆家。她美,美得超凡脱俗;她雅,雅得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她痴,为一个混世魔王所痴,所累,所狂。就是这么一位美女、才女,却因忧成疾,早早地去了。那一刹那,我眼中的泪水喷涌而出。为什么?为什么她的命运会如此坎坷?为什么?夜深了,灯灭了,泪还在流,只因感动。

还曾记得,吟诵陈子昂的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少年壮志,一心为国,想建立功勋。却苦于终不得志,终日郁郁不乐,望着窗外的天空,灰??鞯模?槐橛忠槐榈鼗孟胱牛?谀强瘴抟蝗说挠闹萏ㄉ希??弁ぬ?ジ螅?魍?斗剑?蠼稚希?顺稻奂??伤?帜芏??男乃迹课也恢?牢腋盟敌┦裁矗?睦镒苡幸恢值??纳烁小B?槐Ч??疚薮κ梗?鐾?短欤?闶瞧镜跛?伞c扳曛???灰蚋卸?

还曾记得,德国的一个矿中发生意外事故,13个人被埋在井下。12 个人已经确定还活动着,只剩下一名矿工了,却还一点音信都没有。但那位矿工的妻子却坚信丈夫还活着,她就不分日夜的,在矿井入口的地方呼唤着丈夫。6天后,她丈夫成功获救,其他12人全部遇难。是爱,是爱的力量,使他坚持了下来。闭上双眼,任泪水流淌,只因感动。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篇10

关键词: 唐代 幽燕诗文 内涵 成因

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幽燕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民族交流频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唐代文人,幽燕地区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资源,也承载了他们的文化憧憬,所以唐代的幽燕诗文十分繁盛。唐代的幽燕诗文,涉及各种诗体和文体,在整体上表现了一种慷慨浩瀚之气和大国风范,反映了朝廷的统治经略,包罗了安史之乱时期的壮志悲歌,也表现了幽燕尚武的边塞文化。

一、幽燕诗文的地理方面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幽燕”这个行政区域,可见“幽燕”并不是官方名称,那么,它从何而来呢?

“幽燕”中的“幽”指的是幽州,而“燕”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指代燕地。从西周的诸侯国燕,到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再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和后燕,人们早已习惯把河北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地区称燕地,其中便包括幽州地区。

第二,单指燕州。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恒州北部、幽州北部置燕州①,公元525年废;唐初置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归德郡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燕州③;建中二年(781年)废入幽都县④。

在各种诗话、诗集校注中,对幽燕的解释各不相同: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幽燕:齐贤曰:“唐幽州范阳郡。幽都县,武德元年为燕州。”)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三十一》⑤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幽燕,幽州也。幽皆燕地,故曰幽燕)

――(元)杨士弘编《唐音・卷三》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幽燕,州名)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卷四十》

故“幽燕”有两种解释,一为“幽、燕”,即代表幽州和燕州二州,这种解释必须以燕州的存在为前提。更多的则是第二种,它只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一个名词,并不是幽州、范阳这一类固定的行政区划名称。所以,幽燕既可以指代幽州,又可以代表更大的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和辽宁部分地区。

二、军事上的幽燕诗文

在军事方面,幽燕地区位于中原和突厥、契丹等胡族的交界处,这个地理条件注定了幽燕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唐代很注重对这个地区的经略统治。在唐玄宗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安史军队的老巢就位于幽燕地区,在平定叛乱之后,朝廷更注重幽燕地区的安定。

(一)安史之乱中的幽燕诗

天宝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很多诗人从不同层面写下了对幽燕的感慨,形成了具有特殊情怀的幽燕诗文。在长安陷落之后,原本客居于长安的文人纷纷到各地避难,其中就有很多文人来到了幽燕,为幽燕诗文的繁盛做出了贡献。

受到国家战乱的影响,很多诗人的诗歌风格都受到影响,不再是盛唐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苦闷沉郁和消极颓废,这种变化在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反映尤为明显。

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留下了多首诗歌作品,战乱给这些诗歌蒙上了一层深沉凝重的面纱,与过去飘逸洒脱完全不同,呈现了沉郁幽怨的格调。如他创作于安史之乱初期的《北上行》:“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f岩凌穹苍……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全诗基调低沉苍凉。太行山上的道路险峻曲折,由于战乱不断,“烽火连朔方”,百姓只能绕行太行山避难,“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诗人沉痛地描绘着他们的惨状,表达了诗人的哀切与同情。

再如他于公元752年北游幽州时所作的《出自蓟北门行》,首句“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是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随后写道,战火四起,英勇的战士们奋起杀敌,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交锋过后,安营扎寨,寒风飒飒,风餐露宿,赞颂了将士们的勇猛无畏。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生活十分困苦,经历一系列磨难之后流落到蜀地,靠朋友的接济度日,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正是在这期间成熟的。

如《恨别》一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为避乱入蜀,流落他乡,安史之乱已持续六年之久,叛军肆意践踏中原地区,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凉的,诗人离别家乡,叛军长驱中原,思念亲人。最后又听说叛军于河阳大败,收复幽燕的日子近在咫尺,遂转悲凉为希望。

“司徒急为破幽燕”中的“司徒”指的是唐代大将李光弼,据《旧唐书》记载,乾元二年(759年)十月,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洛阳,“破贼于城下”⑥。次年(760年)四月,“李光弼奏破\于怀州、河阳”⑦,十一月,收复怀州。在这之后,杜甫写下了《散愁二首》,这两首诗同样寄托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早日平定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二)幽燕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唐代的各种诏书、奏折、论说、表、碑文等有多处从正面提及或侧面烘托幽燕的军事地位。安史之乱能持续八年之久,安禄山一直占据幽燕这个军事重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者,唐时的河北地区已经高度开发,“河北贡篚征税,半乎九州”⑧,经济发达,军事地位变得更重要。

1.幽燕与镇冀

在唐代幽燕诗文中,有很多幽燕与镇冀相提并论的例子,例如:

顾朕小子,获承丕图,上赖祖宗之灵,下股肱之力。先定镇冀,次来幽燕,皆吾日月之所照临,车书之所辙迹,失之则有以自愧,得之则何足以自多。

――元稹《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

魏徵对太宗以守成之不易,兹朕小子,抑又何知?而镇冀克和,幽燕复古,夙夜,不遑安宁,实惟祖宗之休,尚赖股肱之力。

――元稹《处分幽州德音》

伏以陛下自临大位,及兹二年,无巾车汗马之劳,而坐平镇冀;无亡弓遗镞之费,而立定幽燕。仁和一薰,犷骜尽化,不可谓睿文乎?

――白居易《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

镇冀,即成德,又称恒冀,是唐代的一个藩镇。在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河北有著名的河朔三镇,即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的合称。就地理位置来说,范阳即幽州,是河北北部地区;镇冀是现在的河北中部地区;魏博包括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在上面三篇文章中,镇冀和幽燕不是递进就是对偶的关系,所以,幽燕在这些文章中指的就是幽州,幽州在镇冀北部,只有幽州才能和镇冀既是递进关系,又能并列而提。

2.幽燕与河洛

除镇冀之外,河洛也是一个常与幽燕一起谈论的地区,例如:

今将略高阙,以出云中,驱蚊蚋于幽燕,扫偾褂陟洛,削平天下,混一车书

然后献凯清庙,策勋盟府,克宁区夏,岂不盛欤!

――《郭子仪都统诸道兵马收范阳制》⑨

惟神使阳侯卷波,羲和奉命,楼船先济,士马无虞。扫妖孽于幽燕,斩鲸鲵于河洛。惟神v我,降休于民。敬陈精诚,庶垂歆飨。

――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自幽燕称乱,伊洛内覆,爰我舅党,举族东迁。

――于邵《送从舅赴阳翟序》

河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河洛地区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地处中原地区,古时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拥有着灿烂丰富的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洛”、“伊洛”指的都是河洛地区。

三、独特的幽燕文化

(一)劲武文化

在唐代的幽燕诗文中,关于幽燕民俗文化的描写,总逃不过一个“劲”字,例如:

将军以幽燕劲卒,耀武穷发。俘海夷,虏山羯,左执律,右秉钺。

――乔潭《裴将军舞剑赋》

某月日,某官某谨奏记令公阁下:……近知辇下人无动摇,复闻朝廷劳师薄伐,朱相公以幽燕劲骑,先启戎行,而令公以朔汉旧军,暂分兵要。

――于邵《为崔仆射与郭令公书》

朱滔以幽燕劲卒,獯虏骁骑,将欲横行咸阳,崛强中原。

――穆员《相国义阳郡王李公墓志铭》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杜甫《昔游》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显而易见,幽燕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就连普通百姓都“盛用武”。形成这种文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幽燕北接突厥、契丹,这些少数民族一直以游牧为生,具有惊人的战斗力;南临中原地区,人民主要以农耕为生,物质文明发达。而幽燕地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两大文明相互碰撞。

2.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和契丹各族后,为加强对他们的统治,将他们向内迁至河北一带,河北就成了胡人汉人杂居之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不仅如此,唐代允许各族人才做官,甚至连日本大食人都可以在朝为官,有着海纳百川的自信和大国风度。在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王朝赢得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敬仰,促进了中华大民族的融合,丰富了唐朝文化的内涵。

(二)边塞文化

在唐代的幽燕诗文中有很多边塞诗值得我们注意。早先时期的幽燕地区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物产不足,对那时幽燕人来说,活命是首要的大事,可为一饭之恩两肋插刀,人人讲究义气,渐渐形成了幽燕“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

幽燕地区位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界处,自古以来,战乱频发,这里也是承载文人想象与憧憬的地方,具体作品如曹丕的《燕歌行》、卢思道的《从军行》等,还有曹植在《白马篇》中塑造的“幽并游侠儿”的游侠形象,这些都启发了唐代文人。

唐代的幽燕边塞诗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抒发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卢象《杂诗二首・其一》

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昭王》

2.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张说《幽州夜饮》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一》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五》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3.对保卫边疆战士的赞颂、边塞苦寒的描写和对百姓的同情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崔颢《赠王威古》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四》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一》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对幽燕奇景异俗的描绘等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

――李白《送崔度还吴》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

――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五》

除此之外,文章中也有幽燕景色的描写,“寒关月壮”、“云横朔塞之前,雪满天山之上……风蓬蓬而出海,波漫漫而腾天”。(《古骏赋》牛上士)“沙”、“雪”、“云”、“关”、“月”等都是在这些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由此可以想象出当时幽燕一望无际、黄云万里的边塞景色。

唐代的幽燕诗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幽燕不仅是地理名称,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引人注目。幽燕地区承载了无数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无尽遐想和唏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唐朝的政治经略和爆发的战争,赋予了幽燕灿烂的军事文化和边塞文化,令人为之赞叹。

注释:

①[北齐]魏收.魏书・志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②③④刘d.旧唐书・卷四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⑤[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S,删补.分类补注李太白集[A].[清]永,o昀,编纂.四库全书[C].北京:中华书局,1990.

⑥⑦[后晋]刘d.旧唐书・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唐]李华.安阳县令厅辟记[A].[清]董诰,等.钦定全唐文・卷三一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⑨[北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参考文献:

[1]刘d.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陈尚君.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董诰.钦定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詹A.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J].杜甫研究学刊,2003(2):1-11.

[8]韩成武.燕赵文化精神与唐代燕赵诗人、唐诗风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9(6):96-103.

[9]张天虹.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2011(6):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