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十篇

时间:2023-03-23 05:12:36

乡下孩子

乡下孩子篇1

撒娇的宝贝。

曾是爸爸背上,

欢跳的小兔。

采一束野花,

打扮自己的房间。

抓一把泥巴,

捏出了可爱的泥人。

捞一把田螺,

逗乐了活泼的小鸭。

割一篮青草,

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哦,

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

乡下孩子篇2

星期天来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外婆家。

早晨,天还没有大亮,睡梦中的我就被外婆家的那只大公鸡叫醒了。不一会儿,远处又传来了鸡叫声,乡村的早晨就在大公鸡的啼叫声中开始了。

我和妈妈起了床,来到屋外,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啊,早晨的空气多新鲜,甜甜的,湿湿的,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又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来了。这时,远近的树木、房屋、庄稼、清清的河水都披上了霞光,好看极了!我弯下腰看到聚在鲜绿的叶片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剔透,微风吹来,叶片轻轻地摇动了一下,有些小露珠调皮地躲进了草丛中,再也寻不着它了。我抬起头看到了家家的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我对妈妈说:“乡村的早晨真美呀!”

吃过了早饭,我和邻居家的孩子玩开了。我们来到小河边,河水清清的,不时有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还吐着小泡泡。我们忙找来鱼竿,挖了几条蚯蚓,吊起鱼来。不一会儿,浮标动了,我用力往上一提,呵,还真吊到了一条鱼!我们忙拿着鱼去逗外婆家的那只猫咪,一看见小鱼,它的眼睛就紧紧地盯着,“喵喵。。。。。。”地叫了起来。我们故意把小鱼放得离它远远的,它就迫不及待地扑向小鱼,我们又把小鱼拿了起来,它就跳了起来,想吃我手里那条小鱼,我就把小鱼举过头顶。我们就这样和它逗了好几次,它有点恼羞成怒了,嘴里凶凶地叫着。看它那个样子,我们都笑了。把小鱼扔给了猫咪,我们又去逮蚱蜢了。我们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高兴啊!

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上!

乡下孩子篇3

中图分类号:G4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60-0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生:学芭蕾、学弹琴……)这些是我们城里孩子的生活。乡下孩子是怎样生活的?想知道吗?(生:想知道。)让我们来读读《乡下孩子》这首小诗,一起走进乡下,去了解乡下孩子的生活吧!请大家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板书:20、乡下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书中的拼音读读认认,也可问同桌,还可问老师,要把字音读准。(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2.自己读完后,同桌互相读读,要把课文读正确。

3.刚才大家读得都不错。现在请四位同学“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乡下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

4.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谈乡下孩子的生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并相机板书:编故事、吹歌曲、挖野菜、逮小鱼、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

三、展开想象,精读品味

屏幕显示第一小节

1.老师读第一小节,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请同学们把想到的画面用诗中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

3.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1)你读的真好,为什么把“欢唱”、“盛开”这两个词读的较重?(生答:这两个词写出了乡下孩子高兴的心情。)

(2)谁再来面带微笑地读读这一小节,要读出欢快的心情。

4.大家想一想:第一小节为什么用了两个“曾”字?(生答:因为这是乡下孩子小时候的事情,现在已经过去了,所以用了“曾”字。)说的好,现在,乡下孩子长大了,又干些什么呢?

屏幕显示第二小节

1.指名读,师生共同闭着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朗读,屏幕显示“美丽”、“动听”、“撑圆”、“乐坏”这四个词(变颜色),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气读这一小节,要读出乡下孩子高兴的心情。

3.乡下孩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他们生活在哪儿呢?齐读第三小节。

屏幕显示第三小节

1.再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想:乡下孩子“在阳光下,在旷野里”干些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后,可自由地说,也可在本上、黑板上画画你想象的画面。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乡下孩子的生活幸福、快乐!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小诗吧!

(1)先让男生齐读。(2)再让女生齐读。(3)全班学生齐读。

2.大家读得很有感情。诗写得太美啦,我们把它背下来吧!老师背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大家基本上都能背诵了。好,全班起立!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小诗,不会背诵的地方,可悄悄看书。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以“连线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乡下孩子》这首小诗。下面,让我们做个连线游戏一起来回忆一下!

二、识记生字

课文我们会读、会背了,文中的生字会写吗?

屏幕显示书中生字表中的生字。

老师把这些字打乱了顺序,大家观察有什么特点。

1.左右结构:怀、编、织、猪、阳。

(1)让学生观察字形说特点。

(2)师指导:左边写得窄一些,右边写得宽一些,两部分要写紧凑。

(3)让学生试着在书上描一写二。

(4)指三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师生共同分析字形)。

2.上下结构:盛、含。

(1)让学生观察字形说特点。

(2)师指导: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挨紧凑些。“含”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

(3)学生伸出手指书空。

(4)学生在书上描一写二,男女生各推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板演。

3.独体字:事。

(1)师指导在黑板上示范写:这个字的每部分要写得扁一些,中间“”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2)学生用脑袋当笔来书空。

(3)学生在书上描一写二。

三、拓展学习

1.阅读《海边孩子》。

《乡下孩子》一诗为我们描绘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快乐的生活。这儿,有一首描写海边孩子生活的小诗,想读读吗?(生答:想)让我们来看看海边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1)学生自由读《海边孩子》一诗,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可问同学,也可问老师。

(2)找一、两位同学读诗。

(3)学生齐读小诗。

2.小练笔。

《乡下孩子》和《海边孩子》分别为我们描绘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快乐生活。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想不想把它写下来,让乡下孩子和海边孩子看看呢?课下把它写写,要写上自己名字,我们把它们订成小册子,这就是我们的作品了,我们给这本书起个什么名字呢?(生:城里孩子。)

四、板书设计

评析: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精神的享受,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这节课老师借助美的语言,通过美美地诵读,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课堂上老师感情投入,以真情打动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共同满怀激情地学习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课文,和作者情感交流、碰撞、共鸣,情意浓浓。

认读、书写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感悟、积累语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这节课老师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并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其识字、写字的能力。

课堂上书声朗朗。老师注重让学生读书,以读促悟,而且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有方法、有指导,形式多样、目的明确、训练有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从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到同桌合作互帮互助,把文读正确,再到自由练读、指名读,把文读流利;精读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感悟后美读。要求在逐步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情、读出形、读出神、读出味;在读中求知、感悟;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乡下孩子篇4

城里儿子回乡体验生活“水土不服”

金立斌,1976年4月出生在湖北仙桃农村。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大哥金立文比他大5岁,二哥金立武比他大两岁。金立斌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王玲拉扯他们哥仨长大。金立文和金立武读完初中后,均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把读书机会留给了学习成绩优异的金立斌。金立斌对哥哥们的牺牲感怀在心。

1995年9月,金立斌考上江苏一所大学。1999年6月,他大学毕业,进入江苏镇江一家外贸公司从事销售工作。1999年10月底,他拿出与大学女友赵伊君一起积攒的两万元钱给大哥金立文结婚,金立文娶了同村的女孩李霞为妻。2000年8月,李霞生下儿子金彪。

2000年5月,金立斌与赵伊君领了结婚证,因没钱故没办婚礼。2001年春节,赵伊君生下儿子金锦辉。

2003年,金立斌自办了一家外贸公司,很快就步入正轨。赚钱后,金立斌在老家县城帮二哥金立武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并资助他娶妻。2003年,金立武有了儿子金凯。

到了2009年,金立斌跻身千万富翁行列。金立斌夫妇无暇陪伴儿子,只好在经济上补偿他。金锦辉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攀比的坏习气。

2012年6月,金锦辉向金立斌索要2000元钱,称暑假与同学去旅游。金立斌决定暑假把儿子送回湖北老家,让他去接受“吃苦教育”。赵伊君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两家哥哥嫂子们常年在外打工,金彪和金凯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重担,是该让锦辉向他们学习。”于是,金立斌不顾金锦辉哀求,强行开车把他送回了老家。

刚开始,金彪和金凯对金锦辉回乡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欢迎。可这天早晨6点多钟,金彪出门放牛的声音把睡梦中的金锦辉惊醒,金锦辉竟破口大骂,斥责金彪是“放牛的命”。金彪自尊心受到伤害。此后,金彪和金凯再也不敢轻易接近金锦辉了。

没玩伴又无所事事的金锦辉只好抱着座机给同学、朋友打电话。金彪每次给父母打电话,匆忙地汇报完情况后就挂了电话,生怕浪费长途电话费。如今,他见金锦辉煲起电话粥来没完没了,心痛却又不敢言。这天,金锦辉聊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仍没停的意思,金彪坐不住了,冲上前去“啪”地按掉了电话。金锦辉恼羞成怒,金彪寸步不让:“长途电话费很贵的,你这样聊下去得花多少钱啊?”

金锦辉哈哈大笑:“你跟我谈钱?你也不看看你们家,哪样电器不是我爸出钱给你们家买的?用了你们家一点电话费就跟我算账啊?”金彪无还口之力,只觉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压得憋闷。

一天晚上,金锦辉和金彪因为电视遥控器再起争执,扭打在一起。王玲及时赶来,好不容易才将两人拉开。

王玲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金彪骂了一通,并嘱咐他凡事要让着弟弟金锦辉。金彪气得扭头冲回卧室,委屈得默默抹泪。

此后,金彪再也不和金锦辉一起看电视了,还阻止金凯和金锦辉玩。有时,金彪和金凯一起去河里捉鱼,金凯想约上金锦辉,金彪就会制止他:“他是城里人,金贵着呢,怎么会和我们一起玩呢?你把他带上,只怕又会招奶奶骂!”金凯只好作罢。

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矛盾重重

金彪并没有成功地孤立金锦辉,金锦辉很快就有了拥趸。原来,金锦辉带回乡下的手机里,有他在城里下载的若干电影、歌曲和游戏。乡下的其他小伙伴看到这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无不惊奇称赞,纷纷讨好他想玩他的手机。

一天,金锦辉见金凯也在他身旁对“愤怒的小鸟”游戏垂涎三尺,便把手机递给他玩。金凯玩得上瘾,没留意金彪约他去割猪草。当金彪割完一担猪草回到家,见金凯还捧着手机在玩,气得夺过手机,狠狠地摔到地上,教训金凯道:“就知道玩这破玩意,你还干不干活了?”

金锦辉见手机被摔,扯过金彪的衣领,要他赔偿。金彪这才回过神来,自知闯下大祸,低下了头。

幸亏手机没有摔坏,但事后,王玲还是狠狠地训斥了金彪,并要他向金锦辉道歉。见金锦辉仗着奶奶的偏心,一副趾高气扬样子,金彪对他起了恨意。

金锦辉经常被赵伊君送去上各种补习班,眼界自然比乡下孩子开阔许多。这天,金凯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向金彪请教。金彪绞尽脑汁想了一个上午,也没想出解题方法。这时,从一旁经过的金锦辉,只瞄了一眼,就把解题步骤写了下来。

此后,小伙伴们如果谁遇到了难题,都会来请教金锦辉。金彪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前大家有难题都会找他帮忙,如今他见大家都找金锦辉去了,对金锦辉的恨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

被小伙伴们崇拜的金锦辉,已从趾高气扬上升到了嚣张跋扈。他在指导小伙伴们写作业时,常常不自觉地辱骂他们是“蠢货”、“笨蛋”、“土鳖”。渐渐地,大家不愿意再请教他了。

因乡下学习条件有限,金彪和金凯便采取对话的方式练习英语。金锦辉听到他们夹杂着方言的英语,笑得直不起腰来,讥讽道:“你们学英语干嘛啊,即便学好了,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的命?”

金锦辉没想到这句话竟捅了马蜂窝——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村里曾出了几个二三类大学的大学生,找工作都不顺。于是,许多人读完高中就外出打工了。金彪听说,现在到城里当保姆、做快递员比当白领的薪水要高。金立文也有意让金彪高中毕业,和他一起外出打工。金彪心有不甘,唯有努力读书。如今,一向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却被金锦辉骑在了身下,说他是“打工的命”,他怎能不生气?

金彪把满腔的憋屈和怒火对准了金锦辉,他推了金锦辉一把:“你别仗势欺人,我到时一定要考上大学给你瞧瞧!”金锦辉毫不示弱:“如果你能考上大学,那一定是个冷笑话!不知道等我出国留学那天,你会在哪个工地挑砖头呢!”金彪被激怒成一头小狮子,扑上去与金锦辉扭打在一起。

等王玲赶来时,金彪的脸已被金锦辉抓破皮,留下三道血痕,而金锦辉的鼻子也已被金彪打出了血。

王玲见状,轮起扁担就对金彪挥了过来,金彪躲闪不及,被打倒在地,许久才从地上爬起来。王玲为金锦辉出了气,金锦辉仍不甘心,随即把在乡下受到的欺负添油加醋地打电话告诉了父母。

赵伊君火速开车赶到乡下。她心疼儿子,忍不住数落金彪:“小彪,婶婶以前是怎么疼你的,你忘记了?你怎么能这样欺负弟弟呢?”金彪没好气地说:“难道金锦辉没错吗?凭什么只怪我一个人啊!”赵伊君气得浑身发抖。

王玲见小儿媳生气了,对金彪又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训斥。

那天傍晚,金彪一个人躲到后山,任山风吹拂脸上的泪水和伤痕……

孩子们不和引爆父辈间悲情惨祸

那些曾被金锦辉辱骂过的小伙伴们纷纷为金彪抱不平,一个报复金锦辉的计谋出炉了。

2012年7月21日,小伙伴们约金锦辉到后山玩耍。金锦辉想到第二天要返回镇江,便欣然应许。

在后山,见许多小伙伴们在水牛背上玩出各种花样,金锦辉羡慕不已。金凯便怂恿他也上水牛背玩耍。金锦辉有些犹豫。金彪和金凯却不由分说将金锦辉连抱带推送上了水牛背。

金锦辉还未坐稳,金凯就猛地踢了水牛后腿一脚。顿时,水牛挣脱了缰绳,发疯般乱窜,金锦辉吓得连哭带嚎。

水牛癫狂了近5分钟,跑出了很远,金锦辉被它甩下田埂。被吓傻的小伙伴们跑去叫人。一个过路村民赶到田埂,金锦辉已陷入昏迷。

金锦辉醒来时,已躺在镇卫生院的病床上。经医生检查,金锦辉除了精神上受到惊吓外,并无外伤。第二天,赵伊君就带金锦辉回到了镇江。

金立斌听完儿子在乡下受到的委屈和欺负,当即打电话给金立文和金立武讨说法。金立文和金立武这才得知孩子们闯了祸,连忙向金立斌道歉。金立斌的怒火平息了几分。

李霞得知儿子金彪也是受害者,心疼不已,她想:城里的孩子是个宝,难道自己的儿子就是根草?她见丈夫对金立斌低声下气,不禁来气了,便背着丈夫打电话给金立斌理论:“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事怎么能全怪我儿子呢?我儿子的脸还不是被你儿子抓破了皮吗?”

案发后,据金立斌交代,自从他用大量的金钱和物质回报哥哥们当年为他所做的牺牲后,两个哥哥已在不知不觉间对他毕恭毕敬。他的心态逐渐异化,他对他们不再是感恩戴德,而是施舍和颐指气使。况且叱咤商界多年,从来都是他教训别人,怎甘心被一向“温顺”的大嫂顶撞?

于是,金立斌再次打电话给金立文,指责李霞不贤惠。金立文忍不住帮妻子说了几句话。很快,兄弟俩在电话里争吵了起来。

令金立斌愤恨难平的事还在后头。金锦辉常常在睡梦中大喊大叫:“牛来了,牛来了!”金立斌送金锦辉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经过诊断后说:“孩子在青春期受到的过度惊吓,或许会成为阴影,伴随孩子一生。”金立斌夫妇对金彪和金凯两个侄子的恨呼啸而来。

此后,虽然金立斌夫妇多方求医问药,但金锦辉心头的恐惧仍未减退半分。

2013年2月9日农历除夕夜,金立斌夫妇忙完工作带着金锦辉开车赶回了老家。当晚团圆饭,王玲像往常一样张罗了一桌子的饭菜,然而大家食不甘味,各自闷头喝酒。

没过多久,赵伊君直截了当地对金立文说:“我儿子的创伤因金彪而起,这半年来却不见你们给个说法,枉我们帮助你们那么多!”

李霞“腾”地站起来,说道:“这事我早说过了,金彪有错,难道你儿子就没错?还有,什么叫你们帮我们?难道当初金立文没有帮助金立斌读书吗?如果要论帮助,我倒真要与你好好地算笔账。”

紧接着,李霞又说道:“金立文作为老大,为这个家、为金立武和金立斌没少付出吧?可你金立斌发家后,回报我们又有多少呢?你给金立武在县城买了房子,给了我们什么?”

赵伊君打断李霞的话,说:“你们家的电器哪样不是我们出钱买的?”

李霞见赵伊君始终以“恩惠”来打压自己,气愤至极情绪失控地端起汤锅泼向了赵伊君,赵伊君被烫得龇牙咧嘴。

金立斌见妻子被欺负,顺手拿起可乐瓶装的用于烧汤锅的酒精要泼李霞,金立文从中阻止却被泼了一身。金立斌又迅速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酒精。顿时,大火吞噬了金立文。

等大家回过神来,将金立文身上的大火扑灭,金立文已没有了声息。很快,派出所民警和村干部赶来,控制了现场。后经法医鉴定,金立文系大火烧了气管窒息死亡。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王玲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

编后话:

据新浪网调查显示,每年寒暑假,高达75%的城里家长将孩子送回乡下老家。其中,37.5%的原因是因孩子在城里无人照看,46%的原因是想把孩子送回乡下体验生活,进行“吃苦教育”。这些城里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否料想到,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在生活背景上的差异,会引发一些难以挽回的事端?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已将城乡教育差别拉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考大学跳龙门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越来越艰难。在这种差距下,城里孩子的优越感,带给乡下孩子们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悲剧可能就在所难免了。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新课题。城里孩子下乡体验生活本是好事,但如何下乡、下乡做什么,这些问题却没人仔细考虑。往往是家长将孩子往乡下一丢,就不管不问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自然产生。孩子下乡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引导。

乡下孩子篇5

家乡――对于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来说,那里都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也一直在提倡每一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可是我们对家乡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一次我和班上的老师在偶然的谈话中提到自己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名胜古迹等,忽然突发奇想,想看看孩子们对我们的家乡了解多少。

以下是教育情景片段:

师:你们知道咱们新乡市哪些地方?

幼:(争先恐后地)“公园 ”、“牧野公园”、“平原公园”。

师:还有别的地方吗?

幼:(思索一会儿)“超市”、“胖东来”、“百货大楼”。

师:还有吗?

幼:没有了,没有了。

师:你知道我们新乡市哪些著名小吃?

幼:“肯德基”、“德克士”、“薯片”、“烤鸭”。

师:我们新乡市在哪个省呀?

幼:河南省。

师:你还知道河南省的哪些地方?

幼:安阳(这个孩子是从安阳转来的)、洛阳(这个孩子的姥姥家在洛阳)、郑州(这个孩子刚刚去郑州玩过)。

师:还有吗:

幼:(无人回答)。

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每天都处在电视、电脑的层层包围之下,每天生活中接触到的就是动画片、洋快餐、各种的零食、假日去公园游玩等,对于这些耳濡目染的东西,孩子接受的特别快,在脑子里印象也特别深刻,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却往往熟视无睹。今天老师的提问,孩子们只是依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人喜好进行回答,却没有区分正确与否的能力,才会闹出不少笑话。现如今家长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忽视了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总认为孩子现在还小,没有区分是非的能力,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具备这些品质了,殊不知,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是要从小培养的,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家乡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无怨无悔的为家乡做出贡献呢?所以,热爱家乡的教育更要从小做起。

教育策略:

1.召开家长会,如实的向家长反映这次谈话活动的内容,家长在倾听时,不时的发出笑声,但笑声过后更多的是反思。大家一致认为确实应该好好的让孩子了解家乡、了解河南。我趁机对家长说:“作为家长,你们知道河南的名胜古迹可能很多,但你们给孩子讲过多少、又让孩子了解有多少?”“你们知道我们河南籍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吗?”“我们河南有哪些文化精髓呢?”一系列的问题也难倒了家长。是啊,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成人对我们的家乡特别熟悉,但想要全面介绍家乡时就会发现,我们对家乡的了解也仅限于已有的经验、与人交谈获得的资料或从电视上得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说是支离破碎也可以说是只言片语,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特别制作调查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河南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河南的各个城市(包括各城市的市名、著名建筑、名胜古迹、著名产品等)河南的历史名人、河南的饮食文化、河南的土特产、河南的戏曲名段、河南的民间工艺品等,在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收集过程中无形的让孩子受到了教育和熏陶。家长非常配合,纷纷上网查询资料、下载相关图片、寻找孩子游览河南的照片等,充实到孩子的个人成长小档案之中,有的家长还精心的把自己和孩子收集的有关河南的内容做成了大大的海报,我们张贴在教室里让孩子们观看、讨论、加深印象。

2.为配合爱家乡爱河南的教育,专门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爱家乡、爱河南》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周一个侧重点来进行相关活动,如:第一周的重点是河南的名胜古迹,每个孩子都展示自己搜集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照片,向大家进行介绍。第二周的重点是河南的历史名人,孩子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名人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既注意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又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孩子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在兴趣中学习。

3.组织孩子们到我们新乡市附近的旅游景点参观游览,如:小冀的京华园、辉县的百泉、卫辉的比干庙、凤泉区的潞王陵……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足迹,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我们河南名胜古迹的魅力。

4.请家长带领孩子们亲自去尝一尝我们河南的著名小吃,如:逍遥镇的胡辣汤、开封的灌汤包子、新乡市的红焖羊肉……

乡下孩子篇6

然而“家乡”在4~5岁孩子的心中是什么?答案恐怕难以描述。他们对家乡常州的了解甚少,诸如一些著名人物(三杰)、有名景点(洗砚池、穿月楼、篦箕巷)等几乎是一无所知,家乡的情感更谈不上。另外,作为一个开放城市,班里真真正正的常州后人已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的孩子都是随同父母工作而迁移来的新市民,他们对于常州的了解更少,深深地家乡情感更是难以体验,因而对孩子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可谓迫在眉睫。如何利用地方文化、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呢?

一、用整合、创造性的眼光去传承地方文化,让孩子体会常州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何传承?在此我们共同探索、查阅资料,利用日常生活和各种媒体获得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老常州市井风俗》一书给我们打开了了解常州的一扇大门,电视台的《老常州》栏目也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常州名人趣事有所帮助,成为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个基石。根据孩子对龙城文化的零星知识,在收集、了解一些龙地名的由来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生成了三句普通话,半句常州方言的地名文化原创作品,三句半《龙成龙地名》,孩子们不光在园内表演得起劲儿,讲得顺溜,回家表演更是带劲儿,(因为爸爸妈妈不如他,他们不会说常州话);锡剧《双推磨》的欣赏、学习、表演,大大地激发了孩子对地方戏剧的好感。最为精彩的是用纯方言讲述的笑话故事《蚂(mo)蚁gao象鼻头》,诙谐幽默的故事内容,让孩子们深深喜爱,他们方言水平虽为蹩脚,但一份勇于表述、敢于表达的热情却欣然跃出,孩子学方言、讲方言的热情被激发;社会《老职业》和《叫卖声》的回味、体验,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染,孩子们模仿的叫卖声甜美、悦耳,从中感受到了常州人民勤劳、朴实、节俭的品格。

二、老游戏、新玩法,激发幼儿参与热情,让孩子体验常州民间游戏的童真乐趣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也是孩子最乐意参与的活动方式。常州民间流传着许多浓浓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风俗和游戏,它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这些风俗、游戏自然而然地担当了我们主题活动中的主角。给老游戏以新的生命活力,注入新的内涵是我们这次班本主题开展中的一大特色。“打弹子”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之一,场地小,投资少,只要几颗弹珠,孩子们就可以三五成群地自由游戏。传承、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经过重新思考、改编、巧妙设计生成了数学活动《打弹子》《拍墙头》等,将数的分合、单双数、顺倒数的学习融入其中,把以前纯属娱乐的游戏,给了它新的玩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让孩子的学习不觉枯燥。得雀子、划虎跳、鞭抽陀螺、跳皮筋、挑世界、斗田鸡等民间游戏的习得,既丰富了课程内容,让孩子体验了童趣和欢乐,更多的是对常州的地方游戏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把空间留给孩子,去感受、表现地方文化,营造具有新的地方文化的活动环境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对于孩子来说一种真实的体验比说教更有价值。为了让孩子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家乡,除了力请家长用国庆长假,带领孩子游玩龙城外,我们将活动室的主题墙、空间都留给了孩子,利用创意美术的手段有选择性地将教育活动与环境的创设溶于一体,根据孩子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手法把龙城的名胜古迹等搬进活动室,营造成常州的缩影,美术活动《牌楼》《千果巷》《文亨桥》《明城墙》的创作;典故引领下的特色课程小组合作画教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常州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常州人民聪颖智慧。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感性认识,又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同时增加了孩子对家乡的一份浓浓深情。

乡下孩子篇7

一、对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的理解

乡土文化德育资源是指特定地域环境中能影响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从三个要点去理解:一是这种资源是学生脚下的、身边的、可接触的资源;二是有助于学生道德健康成长的资源;三是乡土的文化资源。要理解这种资源的关键点在于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1.乡土文化,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社会文化基因

我们很难对乡土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大致可以理解为同一地域中的人相对一致的生存理念及其外显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风习俗、方言、民间文化艺术、建筑样式、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它们是这个地方历代人持续努力演变而来的,是可以遗传的社会文化基因。如地处于长江口的崇明岛,已有近一千四百年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崇明岛没有相对固定的地域与地形,大小沙洲,涨涨坍坍,逐步延展扩大。这块神奇的水土,使历代崇明人始终处在“抗坍”“围垦”与“相对隔离”之中。崇明人始终走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路上,养成了特殊的精神品格:对大自然特殊的敬畏之心,“天人合一”的朴素生存哲学,不断垦拓新的生存空间,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坚韧。这块与外界相对缺乏交流的岛地,使崇明地域文化走了一条相对独立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不少特殊的民俗、民间艺术、方言、生活习俗等,特色鲜明,代代相传。

2.乡土文化,蕴藏着激发孩子家国情怀的特殊潜在功能

对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来说,“世界”“国家”等概念是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可触及的生活才是具体的、可体验的、可理解的。“知”是“情”的基础,乡土是孩子脚下的这块土地,是生他养他的“母亲”,是孩子最亲切、天天生活其中的家园。对崇明孩子来说,崇明是认识中国的一个最易懂、最直接的样本。崇明孩子真的认识了脚下的“崇明岛”吗?据以往的调查来看,多数孩子是浅认识,部分孩子甚至对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有陌生感,这就必然导致情感上的疏离。有了乡知,才会有乡情。从乡知开始进而认识中国,乡情就能逐步迁移到民族情、中国心。这是乡土文化对孩子最突出的德育功能。

3.乡土文化,在演化中正离我们而去

现实中,乡土文化远远没有我们意想中的强大。随着全球一体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崇明岛高度开放,外来强势文化对本土文化的生存挤压日益严重。如崇明乡土文化中,不仅许多乡土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甚至连我们的乡音――崇明话都在丢失之中,崇明人特殊的精神品格也在被漂白。渐渐地,“崇明人”只留下地理概念,退去了其作为一个文化概念而存在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不仅要用好乡土文化资源,更有责任保护和发展好乡土文化,使之得以健康发展。

二、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的类别

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种类繁多,不同资源作用于学生道德成长的过程机制存在着较大差别,对此作多维分类将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与开发利用。

1.生存时态的类别

乡土文化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不断互动中流变演化。随着全球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外来强势文化影响下,乡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大浪淘沙、历经磨砺,同时,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又在整合打造着新的乡土文化。在这双重作用下,乡土文化呈现出以下四种时态。一是记忆中。不少乡土文化已经只存在于先人或前辈的记忆里,如崇明人的“谚语猜天”“四汀头宅沟”。二是丢失中。大量的乡土文化正在离我们而去。如崇明的“土布制作工艺”“民间健身游戏”“芦苇制作工艺”“竹子制作工艺”“崇明方言”“灶花艺术”等。三是生活中。当然,也有不少乡土文化不仅没有丢失,而且得到发扬光大。如“崇明菜的制作工艺”“崇明糕的制作工艺”“崇明老白酒制作工艺”“间作套种的耕作模式”等。四是期望中。崇明正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岛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生态致富成了崇明乡土文化演变的追求方向。

2.情感空间的类别

台湾师范大学吴明清教授认为:“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个定义,提供给了我们认知“乡土”的一个逻辑架构,即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及以这个半径土地上所承载的“东西”(家与生活、人与事、景与物、历史与文化)为具体内容。

那么,这个情感半径究竟是什么?有多大呢?这依然是一个让人难以把握的问题。从我们的已有实践来看,这个情感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别。一是生活的情感半径。即学生日常生活可以触及的范围。从实际看,这个范围不大,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可触及的真实生活狭窄。但这种生活才是学生日常可真实体验的,有真情实感的。问题在于这个情感半径所涉及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并不完整具备了解中国的标本意义。二是乡爱的情感半径。有专家认为,对于具体的人而言,省县之域,尤其是县域最合乡土称谓。对学生而言,县域对于自己是近的,但不少内容不是日常生活可及的。三是国爱的情感半径。知国才能爱国,乡爱的情感半径有其狭隘性,尤其是大城市的乡知,或农村的乡知都有偏见之处,都不能完整地了解中国。所以不少上海城市学校牵手云南、陕西等外省学校及崇明等郊区学校,开发异域乡土文化课程,这种课程对爱国情感的培养是重要的。

3.价值量级的类别

乡土文化资源众多,但每种乡土文化所隐含的潜在德育功能却有很大差别。那么以什么标准去鉴别其潜在价值究竟是什么,价值有多大呢?在我看来,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判别。一是看是不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要求。二是看是不是有这块乡土特有的文化特质传承要求。崇明乡土文化特质是“垦拓”“绿色”“鸿志”,如“芦苇恋歌”课程,不只是学有关芦苇作品的编制工艺,更要把其背后崇明人的垦拓精神挖掘出来。三是看是不是适合这一年龄段、这群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与特点要求。如“瀛洲琵琶”是中国三大琵琶流派之一,诞生在崇明岛,其传承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这是一个高技巧要求的项目,只能适合少部分人群去练习。

以价值量级为标准,可以把乡土文化德育资源划分为三类:一是价值有争议。如2015年12月24日,重庆某小学举办了“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特意从乡下买了两头猪,当着学生面杀猪,边杀边讲猪年的习俗,这一活动的价值受得很大争议。二是价值需要文化挖掘。一种民俗或民间工艺,其文化精神已经不被人关注。如“崇明糕制作工艺”,多数人把它纯粹看作是一种民间工艺。其实,这种糕大而实,主要是用于崇明先辈离家较远去围垦或在渔船上打鱼充饥的方便。三是有经典意义。如崇明先辈种养结合的生态型生产模式,今天已经得到发扬光大,是一种能够很好体现崇明人“天人合一”生存理念的生产模式。

三、乡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

几个关键点

1.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的潜在功能唯有通过德育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功能

乡土文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孩子的道德成长。一种是日常生活的浸润。即同一地域内相对一致的生存理念及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俗等文化力量让人的生活浸润其中,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让孩子获得道德感悟。二是在学校或家长主动设计的乡土文化活动中给孩子作有向的道德生长引导。总之,不管是何种乡土德育资源,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开展,才能对孩子的道德生长发生作用。

2.记忆中和丢失中的乡土文化德育资源需要作价值甄别和资源抢救

由于乡土文化在演变着,需要对已经丢失和正在丢失的资源作丢失原因及其德育潜在价值的挖掘。在确认其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合适可行的方式,尤其是以乡土课程的方式对其作抢救,让其相对固化下来,情境再现出来,然后,通过教师对相关德育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从中感悟学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抢救与再现有时需要原汁原味,但有时则需要对其作适当的改造,使之能适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如“猪八戒背媳妇”是“崇明扁担戏”的经典曲目,这种艺术样式可以传承,但其内容可以选择反映学生当下丰富有趣的生活题材。

3.挖掘乡土文化德育资源真正的文化内涵

不少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浅进”活动,即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对孩子的道德生长意义不大。如让崇明孩子学习芦苇作品制作,多数情况下,我们偏重于对具体制作技能的训练,偏重于工艺。其实,这种工艺隐含着崇明先辈在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恶劣的围垦生活中,利用滩涂芦苇资源建房、架床、织帘。这是崇明先辈的一种生存智慧、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韧不拔、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有了这种文化内涵,学生的芦苇工艺制作活动便有了更丰富、更有意境的情感体验,也不再是纯粹传承一种民间工艺,更重要的是传承了崇明人的“垦拓精神”。

4.异域乡土文化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德育资源

极端的本土意识会妨害我们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再进一步可能还会出现民粹思想。崇明是一个认识中国的样本,但中国太大,世界太大,也太多样复杂。只是从崇明看中国看世界,就窄化了崇明孩子的视野,不利于培育大国青年应有的豪情与鸿鹄之志。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过程之中,大量随迁子女的涌现,也给异域乡土文化带来了新课题。我县前哨学校一个班级中只有3至5个本地学生,其他都是随迁子女。学校开展了“秀秀我家乡”系列活动,孩子们为了要“秀”家乡,查资料,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家乡时作访谈、考察,多数孩子对自己家乡的名人、名胜、特产、民歌与民间艺术有了丰富了解。这一“知乡”过程,使这些孩子虽然身在崇明,但也心爱故乡。孩子们“秀”出来的乡土文化对各地孩子来讲都是异域乡土文化,但“秀”的结果却让每个孩子都对真实的中国有了更多认识。

5.为乡土文化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乡下孩子篇8

数十年来,上海人将苏北、内地的外来者统统称呼为“乡下人”。不单上海如此,在大文豪巴尔扎克的笔下,巴黎人也称呼外省人为“乡下人”。

乡下人的概念多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形成――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常常会瞧不上不发达的地区,日本四国、北海道的人就因此被东京、奈良、大阪的人视为“乡下人”。

何处为乡下,谁是乡下人,这些答案并无一条泾渭分明的画线,“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凡事怕比,怕立标准。

以前那些“高雅”之士,为乡下人立了所谓的标准,最典型的就是:“土”和“拙”。

然而,乡下人=土+拙?

咱先聊聊这个“土”。

在很多人眼里,乡下人的“土”首先反映在相貌。被烈日炙烤成炭色的皮肤,一笑那脸上能游动出一大垄子梯田来。即便是不下地的,像那些天生就挂十顷地牌子地主家的少爷,也是大红裤子配黑皮鞋、焦黄头发杀马特造型,金耳环金链子无论多么粗也会让人联想到纯铜镀膜。

但,这就是“土”吗?

城里那些脑洞大开的新新人类内衣外穿,“好好的牛仔裤”剪上些破洞,冬天穿丝袜,夏天着皮衣,还自我批斗一般顶个阴阳头发型。

难道这就叫“洋”?

其次,在言谈举止。方言俚语,听上去就透着一股土腥味。可古代的官话、现在的“京片子”就一定是雅言吗?和“土”就天壤之别了吗?如果是,象牙塔里一大波语言学界的老先生皓首穷经,毕生致力于研究各地的方言,是什么魅力让他们如此执着地往“土”里钻?莫非“土”里面竟有“雅”趣?

说乡下人土,重要“依据”之三在于乡下人没见过大世面。

早年间乡下人进城卖菜,出力气的人容易口渴,赶上头一回喝汽水,咕咚咕咚喝,然后呼噜呼噜吐,为啥?没喝过这么辣的猫尿!

而那时的城里人(包括现在)特别喜欢吃红薯叶。下乡郊游,总会特意买几捆红薯叶带给亲戚,还高声地说:“这在城里是难得的美味,放到火锅里是最好吃的,你们乡下人不知道吧?”几个小孩童言无忌:“阿姨,俺们这里红薯叶是用来喂猪的。”

大家说,到底谁“土”?

这里面恐怕是由于先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赋予”了城里人居高临下并任性定义“土气”的权利,其实就是话语霸权的结果。

再说“拙”。

城里教授们的孩子初入学堂,认字多,学得快,奖励的小红花开满墙,奖状论沓赢,这就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比乡下人的孩子智商高吗?反过来说,乡下的孩子搂草打兔子,没学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也个顶个多面手。城里孩子全心全意干一件事,还常上演个血溅青草痕什么的,到底谁比谁脑壳灵光?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打猪草、割麦子干不过乡下孩子,就像天平的两端,筹码相当,地位相同,相当于5根香蕉的重量等于3只苹果,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并无高下之别。

试想,教授们的孩子从小在翰墨书香中长大,对于舞文弄墨开蒙识字当然比较在行。而乡下孩子净耍镰刀了,对于笔墨纸砚基本无感,缺乏必要的练习,接受起来难免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底,这种能力上的不同是环境和生活模式决定的,不是人与人本身的区别,更不能把它简单粗暴地归结为智力的差异。知识结构的亮点不同,盲区不同,这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相信假以时日,乡下孩子在认字上会得以长进,城里孩子在农活上也会得心应手。

一直在说乡下如何,城里如何,似乎就是圈子不同,无法相融。然而,乡下和城市真的就是割裂的吗?

那些高端写字楼里的Linda、Mary、Vivian、George每年春节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铁岭的疙瘩里、回到青岛海边的小渔村、回到湘西的吊脚楼,回到塞北的帐篷里,名字又变回桂芳、翠花、秀兰、狗蛋。

只要不是太忘本,他们也乐意脱下职业套装,穿上娘亲做的贴身衣裤,吃几顿原汁原味的乡土饭。平时工作时优雅得倒胃,一句话恨不得带三个英文词,回到家乡也乐得梦回童年,“原形毕露”撒丫子跑跑,在发小面前张牙舞爪扯扯淡。此为一度融合是也。

而更深度的融合已经融化在气质里,流淌在血液里,生长在骨子里。即便都市人身在都市,即便再看不起乡下人,也不知不觉自带“乡土”基因。不信,你看――

晚上回到家,先生敲门,屋内太太问:“谁啊?”门外先生答曰:“我!”

为何不报名字?

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城里也有社群,只不过这个社群相对小一些。所谓声气辨人,其实就是这种熟人社会形成的乡土文化在城市人中的自然投射。

家长领着孩子出门,见到邻居会让孩子叫“哥哥”“姐姐”或者“叔叔”“阿姨”,根据年龄辈分叫出一个相对合适的称谓,尽管那可能就是一个不久就会搬走的租户,是一位终生都不再会有交集的过客。这里面也不乏乡土文化的影子。农村群居生活,重称谓、讲关系、礼尚往来显得特别重要,都市虽已褪去诸多烦琐,但仍然保留中国乡村这些基本礼节。

中国,自古耕读天下。城市化的进程刚刚开始,倒推三代,每个人的祖辈都是乡下人,恐怕谁身上都难逃“乡下人”的基因。

乡下孩子篇9

一、更新观念,打开幼儿全面、协调发展之门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传授各种知识和培养小画家、小琴手、小明星,而是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做准备、打基础,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儿童。当前,学前教育面对的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群体,他们往往缺乏许多必要的感性知识、交际能力、情感体验、团队精神,表现出五谷不分、孤僻自私、感情贫乏等不良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掌握了大量书本知识和各种技能,也是失败的教育。1998年,我市实验幼儿园为解决这一问题,与村里集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城乡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换位体验生活,相互结交朋友,极大地发挥了城、乡两个方面的学前教育资源优势,形成了互动互补的良好态势。这一活动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局对这种“手拉手、结对子”的城乡学前教育联谊活动进行了面上推广,要求每所农村幼儿园必须与一所城区幼儿园建立联谊合作关系,以幼儿之间的互访活动为重点,加强沟通联系,为全市幼儿开辟城乡联谊“大课堂”,扭转了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状况,打开了幼儿个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大门。近年来,我市幼儿园不仅能给孩子们提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机会,而且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良好的交际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较强的团队精神。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对高山大海、花草树木、春种秋收、现代工业、高楼大厦等感性认识,个个“见多识广”;大家都交了不少好朋友,学会了与人交往、分享快乐、自尊自爱、团结合作。许多家长反映,联谊活动让孩子找到了朋友找到了乐趣,孩子懂事了,有爱心了,知道节约了,性格开朗了。尤其农村的自然景色为城区孩子打开了一个广阔天地:绿草、麦苗、小河、梨花,这一切在孩子眼中都是极新鲜的。当结对子的小朋友手拉手来到农家小院,孩子们的那份欢欣着实让人感动,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小伙伴的友谊,还有他们对山、对水、对人、对物的认识和感情,这一切将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二、加强指导,让城乡联谊产生巨大的整合效应

为产生更大的整合效应,我们注重加强对城乡联谊系列活动的宏观指导,适时给幼儿园出一些题目,让他们带着主题去设计、组织、完成联谊活动。如:每学期进行的两次联谊活动,我们都以“做个山里娃、做个城市小公民、亲近大自然、看大海、手拉手交朋友、珍藏友谊、爱心结伴行、听山里故事、看市区新貌”等为主题,每学期末,由托幼办组织召开一次城乡联谊活动汇报会,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在为孩子们构建“大课堂”的同时,我们还惊喜地发现许多连带效应。如:城乡幼儿园之间的许多资源得到共享,农村孩子得到了城区幼儿园和城里小朋友的帮助,玩上了过去见所未见的玩具,不少城里孩子也学会了种花养鱼、做农村孩子的各种游戏。城乡幼儿教师之间的协作、交流日趋紧密,一些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向城区教师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还相互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了队伍素质提高。尤其是广大教师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每次活动的设计、组织,我们都能推出一批富有创意的精品工程。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在他们还不具备理解能力之前,指望向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灌输认识和思维是不行的,关键在于训练,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均隐含着教育机会。城乡联谊活动,正是挖掘了这种隐含的教育机会,通过交往,一些孩子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一些孩子发现了来自他人的温暖,一些孩子不再做“小气鬼”,一些孩子学会了尊重他人……而这一切正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几年来的城乡联谊活动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拓展教育空间是做好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整合资源,形成许多连带效应,足以让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办出理想的学前教育。

三、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学前教育联谊活动向深层发展

乡下孩子篇10

1992年盛夏,22岁的杨爱军从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毕业,他的档案已经转到了教育局,可他执意要求调到老家獐子岛任教。因工作出色,杨爱军被评为大连市十大农村优秀教师、2008年辽宁教育年度人物。不料,他的梦想最终因为一场病,恒止于2009年。

日前,以杨爱军为原型人物改编的电影 《烛光之约》(又名《海岛教师》)在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活动上首演。片中杨老师的最后一课是在病危中为孩子们讲述《故乡》,“故乡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唯一的”,编剧史壹可将杨爱军回归故乡解读为“一个非常本分的选择”。《诗经》中,“乐土”是人们幻想的一片理想国土;在史壹可心中,乐土就是每个人的故乡——唯有脚踏土地,才能以王者的霸气成为大玩家。

“回归故乡,不仅仅是路程上的回归,更是内心追求的回归。”史壹可如是说。

《农家书屋》:片中有许多杨老师家访劝说孩子重返校园的镜头,岛上的教育实况如何?

史壹可:獐子岛上多数建筑不奢华,但镇办幼儿园、中心小学及养老院是建得最漂亮、最显眼的。为了让海岛孩子一个不落进入课堂,杨爱军骑着自行车颠簸在山路上去家访,面对冷落,拒绝、误解,甚至嘲讽,他还是不断游说。

獐子岛周边有很多小岛,很多渔民认为有渔可打就够了,加上交通不便,最初孩子失学情况较多。杨老师的家访非常艰难,为了到周边小岛上把失学的孩子呼唤回来,他经常半夜三更才回到家;有时吃不上饭只能挨饿,到了学生家还没进门,他在院中饿得拽下黄瓜和西红柿就吃,进门后没说一句话,抓起人家桌子上的花生壳没有扒干净就往嘴里塞。

尽管有很多困难,杨老师仍带着一颗美好的心跟学生一起玩、一起跳绳,不只是尊重,更是一分融入。他让我感觉到老师不是苦难的,他的激情足以点燃所有孩子的内心。我看过他的部分日记,他希望在孩子心中根植一分信念:虽然最初处在一个不是特别好的境遇,但大家跳一跳就会有希望,努力一下就能更好。

在日记中,杨老师写了一句话:“金奖银奖,都不如海岛人的夸奖。”他特别看重故乡人对自己的认可,可能因为成长过程中,母亲独自带着他不容易,乡邻给予了较多帮助。他认为自己能走出海岛学习,全靠大家的帮助。正因为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从师范学院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大连教育局工作,档案都调过去了,但他依然要求回乡当一名教师。

当一名教师,是杨老师认为回报海岛人、反哺故乡的最好方式,他希望更多孩子能够像他一样在外面的世界看到精彩,再回来。所有这一切,他视为一种本分,因此无怨无悔。当他把这份真正的开心、快乐传递给学生时,也是最有力量的。

杨老师后来当了副校长,他当年带的那些老师都非常用心,而家访的形式也延续至今;即便再远的小岛,老师们都会坐船去家访。这两年,岛上孩子失学的情况很少,海岛人也开始重视教育,不再因为出于谋生考虑,放弃孩子的教育。

《农家书屋》:在您看来,乡村教育有何独特的优势与困境?

史壹可:乡村教育的课堂更大,因为有辽阔的天地,完全可以在自然中教育孩子。乡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优势,不用固定在某个小院子,完全可以领着孩子在田野上讲解植物、动物、土地,让孩子融入自然,这是最大的优势。乡村教育也不用局限于学校教育,村中的老人、父母都可以给孩子各种原始、自然的教育,且是随处都可以进行的。

一个优秀的乡村教师得有艺术家的天性,他不只是传授一种专业知识,更是传递一种心怀,一种心智。杨老师是语文教师,他一直在用解读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热爱故土的信念。每一个字都有个性和能量,他正是通过一个个文字来引导、培养孩子的心性。

最初,杨老师就带领学生在沙滩上认识“海”和“岛”这两个字,因为海岛就是他们的故土,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岛,却始终只有一个獐子岛。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生养我们的故乡是唯一的。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孩子都写出了跟“海”有关的各种词,一个叫于大龙的学生长大后研究海洋微生物,就和小时候杨老师的教育有关,这就是教育的延展性。

杨老师在引导于大龙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转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大龙离开家,跑到破败的灯塔下晃荡。杨老师找到他以后,并没有说教,反而跟他谈怎么玩。

好好体味一下这个“玩”,如果没有一个王者的气概,没有那种“很二”的精神(笑),说实在,你是学不会玩的。一般人其实玩不好,所谓大家,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玩家。

事实上,一个“玩”字,也足以丰满地体现杨老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真正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就像杨老师在孩子心中根植的信念,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开启。比如有个学生把“炕”错写成“坑”,杨老师在旁边注上一句:“母亲应该坐在‘炕’上,而不会坐在‘坑’里,如果坐在‘坑’里,很冷。”他传递的是一种情感,让孩子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字,并且知道该怎么关照自己的母亲。

至于如何让乡村教育发展得更好,我想可以发挥母亲教育的作用,每一个人最早的老师就是母亲,这是第一个环节。我最初的梦想就是能在所有村庄、社区里设一个母亲学堂,以传统教育润泽女性心灵。同时,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孩子们完全可以利用大学的寒暑假回乡设一个教学班或开展实践活动,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实践中。

《农家书屋》:片中有一场海边毕业纪念会,杨老师对学生说:“希望你们走出去,走得越远越好,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回故乡看一看,这是生你养你的地方。”还有最后,杨老师在病危中为孩子们讲述了最后一堂课《故乡》,您如何理解?

史壹可:最有文化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故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回去,谁回?

每个人首先要认识故乡。多数人既不认识故乡,也不了解故乡。可以做个小调查,看看有多少人了解自己故乡的传说、历史,有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姓氏、家族都不了解。其实,我们所忽略的这些,是真正支撑我们内心力量和信仰的根本。

杨老师对孩子们说:“你们先得走出去,才能再回来。你不认识你的家,出门就容易迷路,你站在哪里,大海都是你的背景。”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黑夜里那一点光亮的重要。他鼓励孩子们:你也可以成为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我在面对杨老师返回故乡的选择时,就一直在反思,这个世界上最有诱惑、最有知识、最富庶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我们总在往外走,但最终追寻的地方是哪里?我想,它真的就是我们的故乡。就像影片最后所展现的,因没法亲临课堂,杨老师用录像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那就是《故乡》。其实真的如此,我们在看完外边的世界后,不知不觉中走得越来越远;实际上只有回归故乡,才不会迷失。

如果很多人都无法意识到故乡是最有知识的地方,那真的是一种损失。外面世界的天空终究是被分割的,我们不能越界,只能处于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浮状态,那样既得不到施展,也无法飞翔。唯有在生养我们的故乡,才有我们最辽阔的天空。假如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会主动想到将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建设好了故乡,才能建设好天下。

我曾想做一个地球村网站,每个人介绍自己的村庄,这样全国的村庄都可以连接、互动并互通,我甚至希望一些村庄能够请孩子回来办学。当然,前提是我们得了解自己的村庄,那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建设村庄的未来。再小的乡村都应该有村志、故事和乡规乡约。目前乡村普遍缺乏这样的启蒙者去编撰地方志和村志。

只有了解村庄的历史,我们才能背负使命,外出学习时也会自发寻找各种机缘、机会,重新建设乡村。村庄也应该提供启蒙教育,督促外出的孩子重新返回故乡,这也是我们给自己定位的一个坐标:不管走得有多远,叶落总要归根,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农家书屋》:怎么让我们的内心回归到村庄?

史壹可:很多人喜欢写自己的故乡,如刘亮程写的《一个人的村庄》,就很美好。村庄中每一个在土地上扎扎实实生长的人,他就是一个王。可是很多人就迷失了,他宁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悬在半空中,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来当一个王。这是一种错位,也是一种迷失。

回归故乡,不只是路程上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精神上能够回归到内心来追求真正的初衷和梦想。很多人在年老之后叹息:“想回故乡,都回不了了。”回归的路太长,是因为我们都已经走得太远。

如果内心不能回归村庄,那是因为没有力量。比如说,我们容易被诱惑,但各种名利能让生命更充实吗?又能充实多久?一个人在一个悬浮状态、挣扎状态下,他是无力的,精神也是无法振奋的,那就不能够舒展,也发挥不出潜在能量,更谈不上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