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课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8:32:07

乡下人家课文

乡下人家课文篇1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4、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5、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6、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课文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2.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还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等,具地方特色与个性的乡土史课程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

3.通过实施乡土史校本课程教学,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育功能。从微观角度加深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当地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从地方历史出发,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历史校本课程的要素及实施历史校本课程的必要的直接或间接的要素,分为校内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和校外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因此,必须注意两者的区别,以获得最实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应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史资源或者是围绕国家历史课程的拓展延伸,充分发掘国家历史课程资源中可以和时事热点相结合的内容。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所涵盖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围绕历史国家课程进行拓展、衍生也是一种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学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当然还有其他的物质资源等。

三、研究条件

1.学校驻地诸城,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山水隽永,民风淳朴,是齐鲁文化名城。这里自古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遗风千姿百态,民俗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另外,民间传说故事、地方熟语散布乡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

2.我校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关注每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其次,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实际研究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再次,学校历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至今,我校已经初步编写了《成功始于繁华》《高中人际交往指导》《身边的人文妙语》《生活中的地理》等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这都为我校进行乡土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保证。

四、乡土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与开放式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渗透乡土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根据诸城的文化背景、自然风貌、风俗人情等特色,与课堂教学密切整合,使学生产生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采用讲座、演讲、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2.实地考察与研究性学习。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1)挖掘乡史文化。诸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对诸城本土文化的挖掘,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措施:①寻访古迹。主要包括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历史遗迹,查看家乡的文史资料、图片,了解家乡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②搜集史料。主要包括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查看历史资料,甚至走进街坊、农户,请知情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风貌,了解感人的历史画卷,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③回味整理。组织学生画古迹、讲故事、写家史、拍家景,增强以做家乡人为荣的自豪感。

(2)探索民间工艺与乡土经济。①探索本地民间工艺,研究工艺流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操作,体会民间工艺的魅力。②寻访本地特色经济元素,深入工厂、企业,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变化,增强热爱家乡与服务家乡的意识。

五、乡土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意义

1.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有力补充,弥补历史国家课程资源的不足;通过挖掘丰富多样的地方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丰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

2.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推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情感。

3.通过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教师合作,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发挥个人的作用,促进专业教师的自我实现。

乡下人家课文篇3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两种。有效结合优秀家乡文化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和学习有利于拓展教学资源,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加深对家乡优秀文化资源的了解和传承。本文主要以中学语文学科为例,针对如何运用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优化中学语文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家乡文化资源 中学语文 综合能力

家乡文化资源是我们祖祖辈辈所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但遗憾的是很多中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却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家乡文化进行传承教育,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为了对这些优秀的家乡文化进行传承教育,笔者尝试将语文教学与家乡文化资源相结合,希望可以起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和传承家乡文化的双重作用。

一、家乡文化资源与中学语文课堂整合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家乡文化资源与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可以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在大语文观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相关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在课本之外寻找新的教学资源。而家乡文化资源的引入则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增光添彩,因为在我们的乡村深处到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等多种文化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家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完美整合,从而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仅仅局限于学校资源所造成的,其训练范围过于单一。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而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都离不开家乡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乡土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寻求家乡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可以促使学生更热爱家乡

由于中学生的年纪不大,他们对家乡文化资源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多学生的心中很难燃起对家乡的热爱。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入家乡文化资源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当地的家乡文化资源,由于家乡文化资源的本土性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他们可以在这些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当中体验到家乡的文化,了解到家乡的文化之“源”,进而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家乡文化资源传承教育

1.多角度挖掘优秀家乡文化资源

要想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优秀家乡文化资源传承教育,我们必须要多角度的挖掘家乡文化资源。例如,在农村做宣传的标语(例如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建立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加强水土保持等),农民家里的的春联(从春联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成语,例如“万象更新、龙凤呈祥”等),都可以反映出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对其进行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教育。

2.在课文教学中传承优秀家乡文化

引导学生走访周边的地方,访问老人,了解当地的家乡文化资源,并根据人们口口相传的叙述把我们县的客家文化资源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的口头描述,然后以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这些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非常感兴趣。

中学课本当中很多课文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对课文中的很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后补充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家乡文化资源进行说明。组织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搜集整理,调查历史名人的生活和家乡文化环境保护的状况,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写作教学中传承优秀家乡文化资源

把家乡文化资源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创作出更优秀的习作。我们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贴近家乡文化,零距离感受这些生活资源,来搜集写作素材。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或者安排学生去搜集与家乡文化资源相关的素材,从而为孩子的习作勾勒出更美好的画面。而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浓厚的家乡文化资源,无形中也对他们进行了家乡文化资源教育。例如,我们县的客家文化是很多学生所熟知的。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写一个或多个关于家乡文化的习作,让学生在习作中把家乡文化完整的表现出来。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传承优秀家乡文化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逐步开展起来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结合优秀的家乡文化资源进行。

乡下人家课文篇4

《画家乡》一文以五个孩子画自己的家乡为内容,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一《画家乡》一课在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的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难得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学生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教学思路: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挑自己喜欢的段落加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揭示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并找找课文写了哪些人的家乡。(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读后,找到了“涛涛的家乡在海边。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平平的家乡在平原。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京京的家乡在城市。”(课文的段落结构相似,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力有一定的发展。)

三)、再读课文,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指导平原这一段

师:“你能说说,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吗?”学生的回答范围过于狭小,只说了个小地名。我告诉他们,我们的家乡跟课文中平平的家乡一样,也在平原。除了书上写到的这些平原的特点,如: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等。我们这儿还有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如:春天有桃花、梨花、竹笋……夏天有荷花、西瓜……(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二《画家乡》一文以五个孩子画自己的家乡为内容,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从课前谈话引出“家乡”,让孩子们感受自己家乡“大洋”的美好,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家乡大洋导入,原意是想从身边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进入学习,但从实践操作来看,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很好。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这一环节,重点学习“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学习生字时,我创设过关游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再读词语,再读通课文,最后走进课文。生字教学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节课重点学习6个生字,这6个生字贯穿读文,读句的各个环节。在课中操中也有所体现。为了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巩固生字,编排课中操,正好是课文5位小朋友的家乡,以一问一答式展开。但课中操的内容有点长,我让学生边拍手边读了2遍,有些疲劳,如果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出现,可能会更好。

在研读课文时,让学生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读好大海的“宽”,记住“宽”字,用一句话把“宽”字的形和义结合在一起。(把看见的东西全都包括在里面了,连水草都在内。)除了“宽”字讲解比较仔细,还有“捡”字,做做动作,“提手旁”和手有关,这一只张开的手就像“捡”。说一说用手捡过什么?联系生活说话。像“贝”字教学,露出的“撇”和“点”,就是贝壳的小触角,让孩子感受贝壳的美丽,学写“贝”字,从而注意起“贝”字的写法。贝壳的触角长在什么地方,这在造字上可能有歧义,我自认为形义的结合会让孩子们容易识记,可是语言的规范还是需要注意的。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低段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行为上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语文教学允许学生犯错,但不允许教师犯错。

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教学是重点,如何激发兴趣,让孩子乐学,把单调乏味的生字变成动听的音符,这将是我一直追求的。这次的大洋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生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把一课中孤零零的生字编成句子,编成儿歌,让孩子可以换个语境学习生字,只有扎实的生字教学,才会有缤纷多彩的阅读天地。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三在我校本次赛课决赛中,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一课。本课描写了浩瀚的大海、辽阔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以及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孩子们通过欣赏,能够从中懂得从小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用五彩的画笔,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这次我教的是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的愿望和行动。根据低年级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及认识,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感受家乡的美丽。这一教学重点在课堂上做得还不够,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花更多的时间让同学去朗读、去感悟。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模仿课文我也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这一教学难点我却没能去突破它,能上来说的学生寥寥无几,真是这节课的一大遗憾,因为本来还想以此做为突破点,来升华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真是亮点不成反成缺点啊。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去深究,也许是我平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得不够;也许是我引导的方法不科学;也许……

根据本课特点,我以课件设计教学为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利用课件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形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本课课文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指导学生精读一段,从中习得学习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

首先是复习导入。一是再整体感知课文,加深了解五位小画家以及他们的家乡;二是复习巩固生字词,为后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其次是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画中感悟。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涛涛家乡的美丽,并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家乡的美丽。还让学生把涛涛家乡当成自己的家乡来介绍,巩固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接着是让学生运用从第二自然段中学到的方法(看图读文——找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图介绍)分组学习其中的一个家乡。在这一环节上,如果组长组织能力强,那么本组的合作学习还有模有样,能扎扎实实的交流互动。反之,小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看来小组建设中小组长的培养很关键。

最后是创设情境,升华感情。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我们家乡具有代表性的风光景物(正气广场、青原山、吉安大桥),在欣赏中唤起学生爱家乡,想画家乡的情感。这一环节在写话的设计上我做得不够好,给了学生一个根据家乡图片写话的框架,有点拔高难度,也有点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是矛盾呀,不给学生框架又怕学生不知从何说起,给了学生框架又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乡下人家课文篇5

地方课程中的乡土历史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本地区的历史沿革、风土民俗、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基于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新课程教材的开发中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以桂林历史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例”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的实践与探索,本文谈谈新课程教材开发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在新课程视域中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价值考量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何被强调?试从新课改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新课程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持创生取向,认为课程不是纯粹的学科或教学计划,它是一种“符号表征”,是一种“文本”,通过解读和建构“文本”,寻找意义,揭示价值。课程实施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落脚点在于创造教育经验和发掘显性课程的隐性意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契合了新课程的这一创生理念。

历史课程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遗留的历史资源各具特点。每个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均可基于当地环境中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的教育经验、所教学生的具体需要等,通过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努力开发当地的乡土历史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师生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正是创造和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合乎新课程论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二)新教学目标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知识与能力维度。乡土历史课程基于国家基本课程,是对国家基本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因为现行各版本新课标教材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描述都较为简约,甚至点到即止,显得抽象而凝练。而乡土历史课程与此相反,它感性而博大,学生通过搜集、阅读乡土文本史料,考察历史遗迹遗址,或访问长辈、历史知情人等,可以获得国家课程文本之外更为丰沛的历史知识。亲身参与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创新史论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显然,乡土历史课程能够切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维度。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我国传统的历史教育“以历史教师为中心、以历史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将学生“关”在教室,导致教育与生活脱节,师生教育体验不多、不深。而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必须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乡土史开发,在遗存的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亲自动手整理历史材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历史事件和现象为何发生,又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如何分辨可信文献和“野史”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历史问题,学生可以掌握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情感导向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建议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应从乡情教育开始,以避免历史德育渗透的生硬和牵强。实践证明,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土历史使学生倍感亲切,生成于可以触摸的历史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且能春风化雨,长久不衰。

(三)新教学方式视域下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与方法,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满足新教学方式要求的适切性,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乡土历史课程提供了一个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无论是乡土历史资料的收集,抑或是鉴别历史资料的真伪、得出历史结论,还是尝试撰写历史研究报告,都突出了历史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参与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其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其创新意识,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策略与途径

(一)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三原则

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不能违背新课标的初衷,须谨遵以下三原则。

1.辅原则。在新课改主张建设的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体现了提高公民素质的国家意志,是保障国民基础学力的底线。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倡导教育民主、张扬师生教育自的产物。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是基于尊重和保证国家课程能够落实的前提,是在国家课程的“专业引领”下的适度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只能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过于夸大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课题组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选材,采用了这样的做法:对照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的目录,确定开发乡土历史资源的方向和内容;以辅助国家课程教学的方式,优先开发和利用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与教材内容相关度高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2.针对性原则。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包罗万象,取之不竭。以桂林为例,这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城市,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说文字类史料,仅是石刻、壁书和遗址就不胜枚举。据我们调查,桂林现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46处,其中灵渠、靖江王府与王陵、李宗仁官邸与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甑皮岩遗址、桂海碑林等6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使专业学者,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对这些地方史料作出透彻研究,何况高中生短短几年的学习周期!因此,对于桂林市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我们的态度是: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资源都要开发和利用,我们只能有针对性地选取有利于高效实现新课程理念、有助于学生把握和理解具体史实和历史概念、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历史资源。

3.主体性原则。在开发与利用桂林市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时,我们课题组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原则。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各个主要环节如查阅、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访问历史事件亲历者,研究历史遗址,制作历史模型,撰写调查报告等等,都由学生亲自策划、推进和完成。教师的角色还原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比如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传授甄别史料可信性的方法,组织考察历史遗迹活动,指导学生组织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等。

(二)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1.搜集整理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范畴。我们搜集整理的文字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乡土教材、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当地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一直重视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我们着重关注桂林电视台、《桂林晚报》和“桂林人论坛”上的“老城记忆”板块。有时是直接收录有关的作品,有时是以其为线索补充完善相关乡土历史资源。课题组成员余敬敏、陈潇老师坚持发动学生养成剪报的习惯,凡与我们拟定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库相关的材料,都督促学生及时地剪辑下来,并分门别类,建立材料档案。三年下来,他们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几百页的素材。

2.实地考证非文字类的实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实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指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它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有历史文物、历史遗址等。老师们时常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我们以朝代为序列,在课题组成员钟奕平、何红梅、陈潇等老师的具体组织下,近年来先后带领学生实地考证了宝积岩(桂林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宋代城墙与护城河、靖江王府与王陵、孙中山桂林足迹、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地方,并指导学生以调查报告、考察日记、考察视频、历史图片、主题汇报(历史课件)等形式记录和整理了这些物质形态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遗迹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实地考证乡土史课程资源,既增强了学生对地方历史的感性认知,又启迪了他们的人生智慧;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和使命感。

3.采访整理口碑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口碑类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主要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历史见证人、历史学者(历史专家和教师)和阅历丰富的长者身上所蕴藏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他们是素材类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为了了解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变迁,课题组成员韦永容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访问长辈、了解家史”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收集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家庭的珍贵口碑史料、史实。

4.以研究性学习和主题活动带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围绕研究主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搜索相应资料,采访历史见证人,并及时把所得到的历史资料、历史遗迹、历史故事、口述历史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拍成照片、录像,再将研究成果集中进行展示,比如举办历史图片、历史论文、历史习作展览等。近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以“盘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桂林古建筑调查及保护”“灵川九屋江头洲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等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借助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发相关主题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届高一学生徐剑、吕开端等在完成了“灵川九屋江头洲古民居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之后,在学习报告中写道:“我们从活动中收获了那么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由此,通过阅读建筑这个特殊的实体课本,我们管窥到了建筑历史的小小一角,也了解了九屋这个小村通过建筑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小村兴衰的曲折故事。就历史学习来说,我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地实地考察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方法。”2011年,由刘旭老师牵头,课题组教师积极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发现身边的历史”的征文活动,共收集到本校学生的历史小论文30多篇,涉及“恭城文庙”“灌阳月岭古居”“桂林抗战”“访问抗战老兵黄海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桂林”“桂林西山隐山石刻”等多方面的历史话题。其中,王兴海、周梓萌等同学撰写的《口述历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桂林憶岭村》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三)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1.在现行教材中进行嫁接、拓展。国家课程标准鼓励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这给我们及时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大便利。在使用国家课程资源的同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了一些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它们与国家教材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补充教材史实、印证史论、拓宽教学内容和让历史生动、感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韦永容老师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课时,曾发动学生通过翻阅老报刊、采访“老桂林”、整理资源库等方式获得该历史时期的乡土史资料;在学习完教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的成就和失误”的基础上,她安排了一个“讲述你所知道的桂林历史”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展示“桂林的浮夸风”“桂林的”“桂林各中学停课炼钢”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学生对“成就与失误”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教学效果非常好。

2.开设乡土历史专题课。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专题讲座可结合历史纪念日或结合当今时事开展,也可以结合历史教材中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例如,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抗日战争史的授课刚好收尾,课题组何红梅老师便借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上了一节《桂林抗战》的主题公开课。由学生亲自收集整理的珍贵照片经幻灯片放映出来以后,在课堂上引起了学生更强烈的震撼。清明扫墓之际,课题组老师苏秋红、何山涛带领高一年级学生到七星公园开展了“凭吊英魂,缅怀先烈”祭扫烈士墓活动,结合研发有关抗战中桂林保卫战的相关资源,两位老师成功地整合出一节《抗战桂林城》的乡土历史课。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展示搜集来的有关桂林抗战的乡土课程资源,既是师生研究性学习的好机会,也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情感熏陶。

3.实地教学。乡土历史资源有一种直接的开发利用方式,就是与地方历史资源点合作,建立教学基地,开展实地教学活动。目前我校与桂林市历史博物馆、八路军办事处、靖江王府与王陵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友好单位支持我校利用其历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2012年3月12日,值孙中山先生忌辰,课题组王德利老师带领学生走上桂林街头,开展了“寻访中山先生桂林足迹”的活动,并在孙中山先生北伐驻跸处——王城进行了现场教学。

4.开设选修课。《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学校应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有选择地开设选修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题组将搜集来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资源库,并借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库,满足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修习。近年来,由贝桂鸾、李林波老师主讲的“桂林市乡土历史”选修课,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关于在新课程中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议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知识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复制,而且其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悖,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进行历史学习。乡土历史课程教学已被证明是符合经典教育理论的一种教学范式,它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论。

目前,国外的乡土史教育已经走在了前面,美国的历史课程设置的模式都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他们的历史教育通常都是从社区和乡土历史开始的。美国各州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必须开设本州的历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历史科教师倡导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去亲身感受历史,他们把教学安排在博物馆、图书馆、历史专题展览馆,或者直接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战场、古城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历史教师还十分注重组织学生开展乡土史方面的史料收集和编写工作,以亲身参与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他们由带领学生考察开始,之后再要求学生以调查报告、考察日记等形式汇报个人心得,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安排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宣讲,而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培养全体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尽管乡土历史教学的价值已被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充分论证,其效果也已被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所证实,但是,纵观国内已经推进课程改革的各省区,乡土历史教学依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地位,哪怕是辅助的地位也未可得。这就使得高中历史学科践行新课程理念被大大地打了折扣,诸如建设“历史校本课程”、实施“差异化教育”和“个性教育”等理念,明显无从落实。

乡下人家课文篇6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乡下人家课文篇7

一、“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国家公立学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认同整合的主要手段,国家正是通过编写教材的内容和组织教学来开展本国的“民族构建”,推行以国家为单元的新型“民族认同”。作为国家的成员和未来公民,中国各族学生无疑需要了解全国整体性系统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由于教材容量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通常国家课程教材中对这方面知识主要介绍的是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中原皇朝的历史,但汉族学生需要了解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少数民族学生也需要了解汉族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因此,我们的国家课程必须包含与各边疆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教材的内容必须包括一定程度的关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乡土知识。

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的内容也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狭隘的“本土性”,应当在地域和族别方面具有更宽的涵盖面。如果只包含本地(本省、本自治区甚至本自治州、自治县)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学生们的“乡土知识”将只局限于本地,如果西藏的藏族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只了解了西藏,江苏的学生只了解江苏,“乡土教材”设计思路上的这种地理区隔将使学生对家乡地区以外的“乡土知识”知之甚少,这对他们建立有关“整体的中华民族”的“乡土知识”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时,应把两者看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是彼此割裂与分离的关系,不能把这一分野看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以各自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哪部分“过度”或哪部分“不足”。地方性知识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中也应当包含一定的乡土——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各地区的乡土教材可以对局部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给予更多的介绍,但是其主脉和基本精神必须与国家课程相协调。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必须涵盖“局部”,由于整体容量的限制,有关“局部”部分的脉络可以是粗线条。同时,乡土教材必须彰显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乡土教材应当在“中华民族”整体框架下叙述介绍本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二、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课程与汉族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提到“乡土知识”时,人们有时认为“乡土知识”就是一个地区或当地土著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是一种多少有些偏狭的认识。其实,一个地区的乡土知识,除了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地区历史、民族史、古代文物、传统民间习俗、传统民居建筑等)之外,也应当包括该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起来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如新式灌溉系统、交通体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文化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特色产业(新开发的地方食品、手工艺等)等。这些系统在其发展与运行中带有相当的“地方性”,是该地区社会—经济一文化体系的特色与组成部分。所以,在“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乡土知识”应当比“传统文化知识”更为丰富,因为它包括了新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知识内容。

人们谈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时,有时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家课程”看作是中国主流群体(汉族)的文化知识体系,而把“乡土课程”看作是各地少数族群的文化知识体系,所以发展“乡土课程”似乎就是要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以与“国家课程”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什么是“汉族文化”?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改穿“汉装”即标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其实,现在汉族民众穿的服装无论是正式的西装皮鞋还是休闲的夹克体恤衫,都是来自西方国家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的“国际服装”款式……

现在“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外语等整套知识体系和教学程序虽然是用汉语文在讲授,但内容都是自清末民初废除科举制后从外国学来的,是西方的知识文化体系。由于沿海汉人社会对外开放早一些,对这套知识体系的教学经验多一些。中国传统的算学(如珠算)、地理(如阴阳五行,风水堪舆)、植物学(如《本草纲目》)等并没有系统进入“国家课程”。来自西方国家的这套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中国、印度、非洲国家) “国家课程”的核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在学习全球化的现代知识体系,而不是在学习“汉人知识体系”。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因此政府在—些地区建立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体系,在这个民语教学体系中把汉语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学习。

乡下人家课文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文

1、出示“乡”,组词,再练习( )的家乡

2、揭题《画家乡》,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突出“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家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生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位小朋友的家乡

2、交流,划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及读准字音。

4、跟录音轻轻试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标有拼音的词语。点名读;齐读;

2、擦去词语中的拼音。点名读;齐读

3、四人小组学习生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

4、单个生字变序抽读

四、再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段落练一练

五、巩固练习

1、圈出正确的拼音

奔(ben beng )宽(kuan kan )市(si shi )原(yuan yan )

2、比一比

四----匹 下-----虾 贝-----见 现------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点名检查

2、抽个别词语检查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教学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平平的家乡美在哪里?

(2)交流,师指导并板书:

海边

美丽的家乡 山里

平原平坦、宽广(风景美、物产丰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读。练读;录音

3、四人小组自由尝试学习其他段落

4、交流,师指导,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板书:

海边 蓝 宽

山里 山高水清

美丽的家乡 平原 平坦宽广 风景美 物产丰富

草原 一眼望不到边

5、整体朗读课文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

3、背诵

四、语言文字训练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五、书写指导

乡下人家课文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作用

一、巧用乡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应用乡土历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如何,既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又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这就需要历史老师从多个层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编历史教科书虽然设计了许多插图和学生活动,直观性强,形象生动,但所讲的历史知识仍然离学生有点遥远,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乡土历史都是土生土长的,是学生经常耳闻目睹的散发家乡味的历史。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让学生对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善于运用叙述历史事件的方法,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不断扩展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用高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补充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广度,加深学生理解的深度。比如我在讲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人口大规模的迁徙”这一节时,巧妙地提出以下问题:“你是高台本地人吗?你知道你的祖上是从哪儿迁来的吗?在什么时候迁来的呢?为什么迁徙而来呢……”很多学生回答,据父母说他们祖上是从陕西大槐树下迁来的,至于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迁来众说纷纭。这时我就巧抓时机,适时而上,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一下被激发了,课后很多学生仍兴致勃勃,又通过访问长辈、查阅族谱、网上搜索查找自己家族的渊源,并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对家乡历史向父母做翔实精彩的解说,在父母面前展示其学识,博得家长的夸奖,使其成就感得到满足。同时也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有亲近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的探究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为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奠定基础。

二、深挖乡土资源,提高学习能力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我在结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后,要求学生设计一项“高台历史文化寻踪”活动,让学生把高台古代史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地点串联起来,制作一份高台旅游文化宣传名片,推荐给旅游部门。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让学生寻访高台县域内经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老人并请他们讲述高台县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名胜古迹、文化遗址及未来的建设蓝图……面对丰富的乡土资源,学生在与历史课本的整合探究中将面临如何筛选信息,如何筛选对自己解决问题有用信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团队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和强化过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最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并且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乡土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对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探索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发乡土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乡土历史资源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离他们最近、感觉也是最亲切的。“乡亲”的故事最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追求,乡土人物本身就是一方水土的骄傲,在教学中要经常穿插一些乡土文化知识,注意调动学生探究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空间。高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山水秀丽,风土人情独特。如我在讲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节历史时,结合历史沿革,引用高台县志的有关史料,向学生介绍魏晋时期高台县骆驼城位于今天甘肃省高台县城西20公里处。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建立的北凉国都。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骆驼城不但是北凉初建时的国都,而且是汉代乐涫县、唐代建康军的故址。明代诗人沈青崖过高台留诗道:“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风景绘屯庄。两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衔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当年画舸中流处,谈笑行兵寄羽觞。”这首诗写出了当年高台古城山清水秀,阡陌纵横、人丁兴旺盛世景象,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台骆驼城的由来,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关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避免历史课的空洞乏味。比如讲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高台县中国红西路军纪念馆参观,收集了解红四军不畏艰险、北上抗日的曲折历史资料,把这一经历作为贯穿本课的线索,创设教学情境,拓展教学空间,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可以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机结合,让学生从感知家乡、了解家乡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乡土历史中汲取智慧、坚定信念、培养情感,从而为学生形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打下基础。把乡土历史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对增强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历史教学中很注意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中学生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紧紧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如讲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大一统》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参观高台县的许三湾城及墓群旧址,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真实性。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镇许三湾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许三湾城及墓群。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是汉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址,对研究当地的历史、经济及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样历史画卷仿佛就在眼前,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乡下人家课文篇10

一、梧州疍家歌介绍与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彩的乡土音乐资源的文明古国,梧州疍家歌则是广西乡土艺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梧州疍家歌是藤县地区随着元宵歌而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水乡民间歌谣,出现于清朝末期,由一代代藤县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疍家歌对浔江地区以及西江流域水上居民的水乡本土音乐和水上渔民生活习俗的研究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梧州疍家歌主要分布在太平、蒙江、和平、天平、藤州等浔江、濛江沿岸船家聚居区。疍家歌有着固定的演唱方式,水上船家民间生活、语言非常丰富,用藤县本土白话诉说演唱,朗朗上口,常用夸张、比拟、诙谐的修辞形式。迎亲送友、相互问候、掌舵撑船这些日常生活在藤县老人们的记忆中,都可以歌代言。

梧州疍家歌属于平腔民歌,它的旋律平稳舒缓,以同音作为重复1、2进行为主,旋律偶尔有5度6度音的跳跃,梧州疍家歌2拍子和4拍子是常用的拍子。梧州疍家歌具有吟唱性强的演唱特点。水上船家娶嫁和水路歌过程中所唱的歌谣,速度基本在中速之下。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渔民上岸了,很多疍家渔民已经脱离水上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渐渐向陆上人靠近,疍家歌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今,了解疍家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一部分年龄稍大的长辈会唱,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传承的缺失,疍家歌可能很快就在时代的潮流中渐渐消失。值得庆幸的是,梧州各个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危机,并重视起来,为保护梧州疍家歌,梧州的文化部门从2006年就设立机构,安排专员开始收集、整理疍家歌。其中梧州藤县的水上民歌更是在2008年成为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二、乡土音乐资源与小学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要想把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需要数代人不懈的努力、保护、传播。梧州疍家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而小学艺术教育是乡土音乐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乡土音乐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加强乡土音乐方面的音乐教育,把老一辈留给我们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让乡土音乐开枝散叶。并且,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从小学开始就对小学生开展乡土音乐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培育的需要。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音乐元素,这些音乐元素常常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思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各民族的不同乡土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增强学生对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小学生通过欣赏来源于我国各民族的乡土音乐时,逐渐能用自己的体会去感受当地的文化精神,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观念。利用乡土资源和原有的小学教学结合教育,可以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二)乡土音乐传承的需要。乡土音乐的传承是源远流长的。音乐传承的分类一般有两类,即无意识传播和有意识传播。民间艺人的艺术表演或者其他活动这样的无意间造成的文化传播就是所谓的无意识传播。而像学校音乐学院之类的教育部门进行的音乐推广就是有意识传播。有意识传播是通过教育手段,利用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蒙思想来对乡土音乐进行传承。小学生可能并不懂音乐,但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还有欣赏音乐的意识,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所起到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小学生还会表达自己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事半功倍。首先,学校应该重视音乐课程,提供音乐教室以及所需的音乐器材,并上足、上好音乐课。其次,音乐老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鼓励小学生去欣赏乡土音乐,并在课上多放乡土音乐,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小学生养成欣赏乡土音乐的良好习惯。

(三)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种历史遗留的音乐资源十分丰富,但很多没有受到重视,利用率很低,甚至很多音乐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2001年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辛写的《寻找家乡的歌》,其中提到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命题。因此,学校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家乡传统音乐艺术是传承和发展乡土音乐艺术的有效途径。音乐老师应该把乡土音乐带入课堂,并且增加乡土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中的比重,让学生了解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文化精粹,从而爱上乡土音乐文化,提升民族素质和爱国情操。因此,小学教育需要重视乡土音乐,通过音乐教育将我国的文化传授给学生,利用这种途径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三、乡土音乐资源与小学音乐教育融合的建议

(一)提高小學音乐教育中乡土音乐的地位。当前,要强化小学乡土音乐教育,就要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根本的音乐教育体系入手,让乡土传统音乐文化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再是局限于个别课程的改革中。

1.充分利用乡土音乐文化资源。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把民族乡土音乐加入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乡土音乐,接受乡土文化艺术的熏陶。当代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民族文化,因此,把乡土音乐带入小学音乐教学对教育学生民族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收集并整理当地梧州疍家歌这样的乡土音乐资源,再将其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学习自己家乡的音乐,感受到家乡乡土音乐的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2)积极挖掘梧州疍家歌音乐文化资源。学校可以组织本校音乐教师走出校园观摩,充实自己。例如,造访藤县地区民间艺人,学习疍家歌的演唱表演方式,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表演方式和一些道具使用,了解故事表达内容。现场可以拍一些照片和视频,通过音像加深了解和学习。教师通过学习疍家歌的演唱,收集疍家歌音乐的音像、乐谱、资料积累本土音乐知识,提高本土音乐素质,以便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

2.自己编撰乡土音乐材料。教材是常见的教学工具和文化载体,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使用最多的东西,因此教材的编撰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也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但是因为很多因素,一些地区的小学教材使用率偏低,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特别在乡土音乐教学这一模块。因此学校或音乐教师必须结合当地的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创编或改编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音乐课本。特别是创编一些含有疍家歌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音乐环境中学习音乐,学会唱家乡的歌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把原汁原味的乡土音乐彻底落实到音乐课程里,才能更好地使乡土音乐传承发展起来。

(二)构建新型的乡土音乐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感染熏陶式教育模式。感染熏陶式教学模式,需要老师模拟教学情境,创造出一种氛围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知不觉被带入乡土文化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欲望,对学生影响深远。感染熏陶式教学模式有一套流程,一般是情境感受興趣。

例如,制造疍民生产劳作的情境。教师可以将收集的音乐素材和民间艺术家表演的图片和音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给学生观看欣赏。通过整合后的音乐素材声文并茂,更加形象生动逼真,不仅在课堂中能营造出浓郁的疍家文化氛围,还能让学习对自己家乡的音乐更加了解,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乡土音乐。

2.引导探究式教育模式。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而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正确引导,给学生指明方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多种感官得到充分调动,在自由的空间里积极参与学习,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探究创新的快乐。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给出相应的学习内容后要说出课堂探讨的目标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探究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方法自己搜集补充一些研究材料。学生通过研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初步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开阔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明确要求,要求老师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并能组织课堂活动且让学生加入进来。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参与到疍家歌的表演中,进行演唱、模仿简单的动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新鲜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上身体的律动,学生充分体会到疍家歌音乐的艺术魅力,陶醉在疍家歌的气氛中。

3.融合式教育模式。融合式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去寻找素材,让音乐教学更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里就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去讲解解读课本中的歌曲、选段,还要有所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艺术需要广泛的交流来互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