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名句经典十篇

时间:2023-04-04 04:35:36

中秋节名句经典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1

关键词: 典籍英译 汉语音乐美 缺失 《天净沙・秋思》 个案分析

一、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字与文化传统独具魅力,而作为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浩若沧海、灿似明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典籍英译――把中国典籍翻译为英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西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来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典籍英译

中国典籍通常文字精练、思想深邃,具有浓厚的本国文化的底蕴和色彩。因此典籍英译具有穿越历史时空和跨越地域文化两大特点,既需用异国的文字再现出本土的传统文化,又要使译入语读者领略异国文化的瑰丽美妙。在典籍英译中如何忠实地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使异语读者不仅了解中国典籍的“名”,而且能够体味中华文化的“道”,也成为了典籍英译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符号,中国典籍作品是意义、风格和功能的总和。典籍的美是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文体、韵律、选词和语气等合起来构成典籍文本独特的风格。只有在尽力再现这些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三、汉语言的音乐美

典籍中语言形式美的一大特色就是极富音乐性,其音乐素质异常突出,而构成音乐性的主要因素为声韵、声调、音步。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通常一个音节一个汉字,单念时,每个音节的时值大致相当。它的音节都能分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结构简单而整齐,而且全由乐音充当,声韵组合规律性,没有清浊塞音,这使得它在使用押韵这一节奏方式时,韵与韵之间的相互响应比较明显、响亮、和谐。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到元曲,句句韵、隔句韵、一韵、换韵、交韵、首句入韵与首句不入韵、平声韵与仄声韵等,押韵的方式不断变化,但押韵这一汉诗的基本特征在古典诗歌中一旦形成,便从来没有改变,以至对汉语文学来讲,基本上是“无韵不成诗”。汉语元音音高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了声调。汉藏语系中的语言是有声调语言,音高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而印欧语系中的语言大多是无声调语言,因而很难利用音高这个十分重要的语音要素形成其语言的音乐性。四声高低曲折,富于变化,而在音高变化的基础上,汉语言就出现了平仄律、抑扬调。平声字发音时间长,仄声字发音时间短;平声字是高调、扬调,仄声字是低调、抑调。平仄的搭配调节,实际上是声音的抑扬、高低、长短的搭配调节。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汉语诗歌特别重视平仄、高矮,高矮相间,如同颜色的斑斓,这样拼成的诗句才好听,才优美。所以要谈汉语构成,先得说汉字,先得说汉字的声调。高高矮矮、抑抑扬扬的汉语诗歌是有音乐性的,诗句的音乐性正来自单字的音乐性。”[1]频频出现的明亮元音,高低起伏的声调,明快协调的节奏,使汉语言犹如音乐旋律,富有入耳动听的美感。

中华典籍虽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但均对格律要求较为严格,如《诗经》基本上是四字一句;《楚辞》以六言为主,每句中衬以“如、之、而、其、于、兮”等虚字,节奏舒展活泼;乐府诗中有杂言,但五言是主流;《古诗十九首》全部采用五言形式;唐代以后形成的近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分律诗和绝句,每首诗句式整齐划一,律诗还要求对仗;后来的词曲虽有长短句的变化,实则为格律诗的变体,仍未脱离整齐的局面,不过是整齐中略显变化,以求更加和谐;赋也是如此,它吸收了散文的结构和一些散句,多用骈体,形成一种散、韵文的混合体。此外,我国古代散文中经常出现排偶句,这是汉语言形式美在整齐中求变化的典型手法。不少散文佳作,如庄子《逍遥游》、李斯《谏逐客书》、李密《陈情表》、韩愈《进学解》等都以排偶句式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字句形式整齐,句间节奏整齐,句末协韵整齐,加上声调的高低起伏、口型的开合齐撮,所以典籍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优美,富于音乐美。

在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上,产生了汉语十分丰富的节奏形式。古典诗歌与散文充分利用了汉语这一优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音音乐性传统。

四、典籍英译中音乐美的缺失

本文拟以《天净沙・秋思》英译为研究个案,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及是否能传递原曲的意境两方面分析,说明典籍英译中音乐美的缺失。

1.《天净沙・秋思》的原文分析

下面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原文:

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总共二十八个字,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小令前三句全由名词词组铺排而成,共十八个字,九个名词词组,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无需一个动词,不借助语法的凝聚力,却勾画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九种景物,从动静的角度看,“枯藤老树”是静物,“昏鸦”则是发声的动物;“小桥、人家”是静止的,“流水”则是动的。随着视线的移动,景物动静不断变化,相互交迭,不同的场景天衣无缝地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衬托出了断肠人的那种颠波流离、孤苦无依的境遇及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使得下句“夕阳西下”能够很好地承接连贯下去,只用笔锋轻轻一转,自然而然地导出了诗人的心理感受:“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胸扼腕,潸然泪下。整首小令在句式上整散互用,结构上长短交错,语气上缓急谐调,读来朗朗上口,嘤嘤成韵。

2.《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分析

作为脍灸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天净沙・秋思》有好几种英译本。由于原作者在诗中不拘于语法,仅用名词建构意象,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不同的译者对该小令有不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本文选取了其中两种译本进行分析。所有这些译本,均乃大家之作,各有特色。笔者仅就译文在“音乐美”的缺失方面谈一点看法。

译文1: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2]

(tr:翁显良)

翁译是带诗意的散文释义,共由三个句子组成,没有了明显的韵律和节奏,失去了原文外在的美。原文的前三句,共十八个字,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在结构上,原文前三句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句式工整,是一个鼎足对。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后二句是散句。这就使得整个曲子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显得节奏明快又曲折迭宕,从形式上显示出了人从清爽舒逸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造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种形式体现在翁译中全都被掩盖了。翁译将前三句九个名词词组之间平行、并列的关系变成了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并将事物的铺排变成了情形的罗列。如果把翁译的第一句回译过来,就变成了“乌鸦在盘绕着枯藤的老树上翱翔――天快过去了。”译文所表达的意义与原文的意义相去甚远。原文的“小桥流水人家”回译过来,即“那边闪闪发光的小溪上有一座小桥,在远处的河岸边有个小村庄。”原文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译文中成了一句话。译文把原文中隐性的词语连接变为显性,增加了许多表动作和状态的词语以及介词、连词等,有的地方甚至还作了内容的增添或修改,各部分环环相扣,形态外显,表现了叙述的层次顺序和思维过程的轻重缓急,从而失去了原文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音乐美感。

译文2:Autumn Thoughts

Withered vines,olden tree,evening crows;

Tiny bridge,flowing brook,hamlet homes;

Ancient road,wind from west,bony horse;

The sun is setting,

Broken man,far from home,roam and roams.[3]

(tr:赵甄陶)

总体上来看,赵译保留了原文结构和形式。如译文仍然采用原文“adj+noun”的结构,九个意象之间仅用逗号连接,全诗基本上与原文词序相同。但未能在韵律方面译出原文的神。原文中,鸦、马、涯押尾韵ā,家、下押尾韵iā,从而形成1、3、5句押韵,2、4句押韵的隔行押韵,而且平仄相间,韵律辉映,如果用原曲调唱出,苍凉凄切,一定会令人拊胸掩面,催人泪下。这就从形式上体现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和沦落他乡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而赵译除第4句外,1、2、3、5句全用/s/音押韵,读起来让人有微风轻拂的感觉,失却了原文的悲切之情。恰如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日卒语》中所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汉英两种语言的音和韵均能表现出一定的意义,如低元音给人以低沉、圆润感。高元音则表示轻微、清晰、遥远和尖锐等意思。长元音具有暗示空间宽阔、时间较长、速度缓慢、态度庄重和思考深沉等特点,而短元音则有空间狭小、时间短促、生动活泼、心情愉快等特点。[4]所以,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也当讲究韵律和韵脚,以体现原文的音乐美。

五、结语

众多典籍之所以能传诵千古,其语言的音乐美功不可没。汉语对音乐性的追求这一传统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恰如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文气”,其很大程度上是由音节间的平仄搭配、声韵重叠,音步间长短、抑扬、缓急的合理组合,句子间的对偶、排比及段与段之间的协调等因素体现出来的。这种音乐美在深层次上体现出中国人“生命的神采姿致,精神的照射”,其美好神奇,正如苏联著名诗人吉洪诺夫所言:“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出中国语言的声音,只有用音乐才不会把它损伤;从这声音里,可以隐约地听到钢铁的沸腾,猛虎的低啸,奔流的浩荡。”[5]

通过以上对《天净沙・秋思》译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典籍翻译中,要想传递中国古籍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要想保留中国古籍所蕴涵的特有美学价值,要想使译语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中国古籍所传递的原发信息与异域文化,以便使西方读者能从中窥见一点“中文原文的模样”(宇文所安,2003:14),蕴涵着丰富形式符号的典籍英译除了考虑词、句、语篇等的意义之外,汉语言的句式、音韵、节奏、形体、格调、韵致,即语言的音乐美也需进行审度。只有显出原文的形,逸出原文的味,才能表述中国文化中个性化的精神内容和形态,在译语读者面前再现原文本的美学价值,再现中国的艺术和创作语言水平,使汉语语言文化渗透到他者文化之中,并与之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J].文学遗产,2000,(1).

[2]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中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21-23.

[3]顾延龄.马致远《天净沙》英译赏析[J].外国语,1993,(2):12-14.

[4]傅惠生,李林.典籍英译应注意有意味形式的研究[J].中国外语,2007,(5):107-111.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2

简单的20xx中秋节灯谜及答案中秋的明月怎样才能出现在手中呢? 答案: 掬一捧水

中秋夜再次握手(打一电影) 答案:第二次握手

中秋的月亮(打一IT术语) 答案:软盘

中秋大家一起看月亮(打一旅游术语) 答案:观光

嫦娥的漂亮衣服(打一服装术语) 答案:水袖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旅游用语一) 答案:集体观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打山西地名一) 答案:大同

中秋赏菊(打成语一) 答案:花好月圆

中秋月饼(打电脑名词一) 答案:软盘

明月照我把家还(打流行歌曲一) 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中秋佳节结良缘(打我国城市名一) 答案:重庆

月儿圆圆喜开镰(打成语一) 答案:丰收在望

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答案:软盘

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答案:第二次握手

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一节复一节

春末夏初(打一字)。 旦

冬初秋末(打一字)。 八

包头界首(打一字)。 甸

古文观止(打一字)。 故

争先恐后(打一字)。 急

20xx中秋节灯谜及答案今世孔夫子(打古文篇名) 答案:后出师表

东张西望缘何事?(打六字常用语) 答案:两方面看问题

中秋相邀,灌吧(四字环保用语) 答案:节约用水

同心改革为祖国|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心已决断不宜迟|休把旁人抬太高(四句各打一个字) 答案:中秋快乐

卷帘人道雨过天晴(打一七字常言) 答案:打开天窗说亮话

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答案:月

老华侨重返故里(打数学名词一) 答案:求根

两鼎足势成魏蜀吴(打数学名词一) 答案:三角形

两情经由恳谈来(打一物理学家及其理论) 答案:爱因斯坦相对论

木兰之子(打食物名) 答案:花生

两别相思又十载(打食物名) 答案:豆豉

夜夜看落花(打一礼貌用语) 答案:多谢

北京午夜(打一动物) 答案:燕子

东征西讨(打一字) 答案:证

彼此各有一半(打一字) 答案:跛

善飞者必飞珠峰(打一句唐诗) 答案:会当凌绝顶

面透风(打一六字俗语) 答案:气不打一处来

推开又来(打一字) 答案:摊

此路不通!(打一打成语) 答案:令行禁止

20xx经典的中秋节灯谜及答案十五的月亮(打成语一) 答案:正大光明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旅游用语一) 答案:集体观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打山西地名一) 答案:大同

中秋佳节大团圆(打电影名一) 答案:喜相逢

佳节团圆笑哈哈(打花名一) 答案:合欢

中秋赏菊(打成语一) 答案:花好月圆

中秋月饼(打电脑名词一) 答案:软盘

明月照我把家还(打流行歌曲一) 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中秋佳节结良缘(打我国城市名一) 答案:重庆

月儿圆圆喜开镰(打成语一) 答案:丰收在望

十五月亮照海滩(打成语一) 答案:一盘散沙

望星空(打成语一) 答案:高瞻远瞩

中秋旅游度蜜月(打成语一) 答案:喜出望外

一轮明月照窗前(打礼貌用语一) 答案:光临舍下

举杯邀明月(打礼貌用语一) 答案:请光临

抬头望明月(打外国首都名一) 答案:仰光

皓月当空(打广东市名一) 答案:高明

月光普照(打五字俗语一) 答案:大白于天下

吴刚捧出桂花酒(打歌曲名一) 答案:迎宾曲

中秋赏月晚会(气象用语一) 答案:明天夜里多云

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 答案:八归

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 答案:日涨盈亏

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 答案:明月清风

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语) 答案:花好月圆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 答案:观光

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 答案:单人舞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 答案:赏光

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 答案:归有光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答案:花好月圆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答案:月季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下联各打一常用物件) 答案:油灯秤

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上下联各打一四字词语) 答案:敬请指导欢迎光临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上下联各打一字) 答案:秃驴

明月一钩云脚下,残花两瓣马蹄前(打一字) 答案:熊

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历史名词) 答案:八一五光复

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 答案:一节复一节

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 答案:第二次握手

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 答案:软盘

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 答案:当归

中秋清辉照百家(三字新词) 答案:爱民月

月到中秋(数字) 答案:0

中秋之夜开香槟(三字民俗) 答案:团圆酒

年年月月讲勤俭,户户家家盖新房(上下联各打一京剧名) 答案:千秋节嘉兴

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上下联各打一三国人名) 答案:法正孔明

曲率半径处处相等,摩擦系数点点为零(嘿嘿..这个大家把横批也写来了谜底也就出来了) 答案:越圆越滑

老马奋蹄驰千里,大鹏展翅腾九霄(上下联各打一名人) 答案:马致远张天翼

你共人女边着子,怎知我门里添心(上下联各打一字) 答案:好闷

曾有傲骨随人转,犹有童心只自忙(打一玩具) 答案:不倒翁

口中含玉确如玉,台下有心实无心(上下联各打一字) 答案:国怠

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打一四字成语) 答案:喜出望外

留取丹心照汗青(打四字称谓) 答案:名誉会长

中秋过后又重阳(打郑板桥诗句) 答案:一节复一节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3

关键词:王维 山居秋暝 语言 景色 境界 典雅性

王维的山水诗作《山居秋暝》是一首融诗情、画意、乐理,禅趣于一体的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研读这首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王维诗歌的精妙,更可以达到对整个唐代山水诗歌的意趣的体会。

一.诗意的语言

《山居秋暝》描绘出的绝美景色是通过诗意的语言进行的,而语言的诗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迷人的意象。诗人列举了“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多个景象。这些景象多为充满着诗意与美的自然景象的代表,无一例外,全部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千百遍歌颂的,兼具外在美和内涵美的意象。二是音韵的美感。王维曾经做过“大乐丞”的官职,可见他是个精通声乐的人。在《山居秋暝》中,对仗工整,物象清雅,是本诗音韵和谐的显著特点。[1]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竹喧对莲动,浣女对渔舟,清丽自然,典雅多韵,读来朗朗上口,值得品味。善于捕捉天籁之声与人间乐音,是本诗音韵和谐的又一个特点。[2]清泉流动的声音是自然之音,而竹林里传来的喧闹是人为的声音,人的存在给自然之景增添了一丝灵动与生气,自然之景又给人的存在补充了原始的,生命本源的气息。作者此时创造出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大和谐,进入了心灵的“大雅”之境。

二.醉人的秋景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言非虚。《山居秋暝》就是这样一首诗意里透着画意,读来眼前满满的画面感。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便超乎寻常:通常,我们写景都是先写时节,再写这个时节的景色。王维他开头就告诉大家“空山”刚刚下过一场雨,雨过天晴,山中之景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不是时节造就了景色,而是景色体现了时节的妙不可言,景色提前,让人感受的是景,是扑面而来的画面感:刚下过一场秋雨的干“净”又安“静”的大山,正在层林尽染的美好的时节。诗人走出寓所,见到了美丽的大自然。颈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又是一番妙不可言的景色:明亮的月光如水银之幕,笼罩在万顷挺拔的青松之上。透过那枝枝杈杈,倾泻在树下的是斑g光影。潺潺的流水,月光下一闪一闪地在石间流过,发出悦耳的流水声。一静一动,动静结合,妙不可言。再看颔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又是千古名句。前两句写实景,此句写虚景:诗人听到竹林传来嘈杂的人声,猜测在溪水边浣洗的女子正结束一天的辛劳,心情愉悦地回家。诗人看到莲花在摇动,猜测一定有人乘一叶扁舟,在接天连叶中捕捉灵动的鱼儿。为什么看不到人呢?那是因为山实在是太高深了,太安静了。一个听觉,一个视觉,一个近,一个远,这就不仅是画面感,而且具有立体感了。一句一景,一景两物。[3]两个景物相映成趣,是自然的大和谐,是心境的大和谐。

三.超然的境界

众所周知,王维有着“诗佛”之称。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王维从小受到这样的熏陶,他的心里长出了一颗“禅”的种子。在这里,诗人并非是在单纯的描摹自然山水的田园风光,而是试图要从清美的山水中营造世外桃源的氛围,想从宁静清幽的景物中表现一种任兴所之、自得其乐的情趣。此时,诗人在这种沁人心脾的美景中超然物外,早已忘记自我。这样的景色之所以让我们也沉醉不已,那是因为这个景色被作者的“禅”心点化了,所以我们看到了空灵清静的自然之景。这里体现的是作者的心性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清澈,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禅意的集中体现是“空山”这个词。很多教材对这个“空山”的解释是“安静的山”,其实不然。诗人信佛,而“空”是“禅”的宗旨。“空”,并不是没有任何东西,而是指有物而无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新雨”、“明月”、“松”、 “清泉”、“石”、“竹”、“莲”、万类霜天竞自由,就是没有人的出现。

《山居秋暝》是一首相当典雅的诗。它的景典雅、人物典雅,诗的语言和境界也是很高雅的。王维的佛学思想通过诗歌,超脱了时代的局限,回归到生存和生命的本源,其感染力穿越千年,直到现在还直指人心,不愧是一首传承千古、有着无限生命力的佳作。

注 释

[1]谢虹光.王维《山居秋暝》的审美意蕴.名作欣赏[J].

[2]谢虹光.王维《山居秋暝》的审美意蕴.名作欣赏[J].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4

关键词:《吕氏春秋》被动句;施事者;受事者;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H1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1.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古汉语学界对被动句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关于古代汉语被动句式,学者们多倾向从它的发展演变、典型的标志和类型、结构形式、语义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也有些学者以对某一部著作中的被动句式研究为基础,以进一步展开对古汉语被动句式的整体认识和深层次的思考。而关于其中的古汉语语法研究特别是被动句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想以研究《吕氏春秋》这部典籍的被动句式为重点,并试着结合现代汉语被动句,来阐述和分析被动句由古至今的发展演变情况,希望以此来更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认识。

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2.1被动句的类型

目前在学术界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有关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类型划分的观点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所谓形式被动句,指的是有明确结构标志的被动句,通常是在谓语动词的前后用一些特定的词语或特殊的结构形式来予以标志被动的形式①。如“于”字句、“见”字句等。而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使用任何特殊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里的“挫”和“削”都是被挫败和被削弱的意思,但只有被动的意思,并没有被动句的结构标志。

2.2比较分析被动句的特点

顾名思义,被动句是和主动句相对而言的,两者都是就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来说的。在主动句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是动作的发出者和实施者。相反,在被动句中,其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是受事。而同样是被动句式,在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中,也可看出古代汉语被动句自身所具有的某些特点。

3.《吕氏春秋》被动句的特点

在《吕氏春秋》中,意念式的被动句最多,一般都是动词本身就带有被动的意义。其次是“于”字式,用“于”来引出主动者,有时也用“乎”来代替“于”。再次是“见”字式,一般是“见”字后面直接加谓语动词来表示被动。最后是“为”字式和“被”字式用的相对较少。下面就列举出《吕氏春秋》这本书中被动句的主要例句来对古汉语被动句式进行详尽的分析。

3.1“见”字式(共6例)

在“见”字式的被动句中,“见”被看作是助动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带有被动的意味。但“见”字本身不能引出施动者,所以有时也用“见……于……”的形式,由介词“于”来引出主动者。举例如下:

(1)文学虽博,犹不见听。(《孟秋纪・荡兵》)

――引用的文献典籍虽然广博,仍然不被人听取采纳。

在“犹不见听”这个句子中,从语法角度看,“见”放在了谓语动词“听”的前面,同时又有否定性副词“不”来修饰“见”,这更可明了“见”是一个助动词,再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析可知,若按主动句式来理解句子意思,会发现句子缺少主语,所以由此可断定该句子是被动句,又因为这里的“见”是个助动词,所以“见”带有被动的意思,可译为“被”。在此句中,主动者和被动者均未出现,而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是前半句所提到的“文学”,主动者则是句中隐含的主语,指广泛意义上的人们。

(2)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季冬纪・士节》)

――过了不久,晏子被齐君猜忌。

在这个句子中,“见”仍然是一个助动词,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的含义,并由介词“于”引出主动者。主动者和被动者均在句中出现,使人一看就能对“见”字式被动句的结构一目了然。“见+及物动词+施事”也是古代汉语中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3.2“被”字句

在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中,人们用的最多的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就是“被+施事+动词”,显然这里的“被”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介词,但其发展过程又是极其漫长的。在先秦时期,即在《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被”多是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的,读作“pi”,而“被”字用来表示被动的用法,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两汉时期使用较多,六朝以后,渐趋成熟。在《吕氏春秋》这本书中,“被”是作为动词出现的。有这样一个例句: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先识览・去宥》)

在这个句子中,“被”是一个动词,穿戴的意思,它和“披”是古今字的关系。可见在先秦时期,用“被”来表示被动的句子几乎是不存在的。“被”作为动词,除了有穿戴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意思,即遭受、蒙受。如《汉书・赵充国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身被二十余创”,这里的“被”就是遭受的意思。

3.3几个特殊的被动句式分析

(1)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孟夏纪・劝学》)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最后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

这个句子乍一看,“匡”像是被介词“于”引进来的施动者,但仔细推敲才知,“匡”是一个地点名词,“于匡”在句中作地点状语,旨在说明孔子被囚禁的地点所在,它和我们所讲的“于”字式被动句虽然结构相似,但其实并不是,而是谓语动词“畏”本身带有被动的意思,属于意念式被动句。

(2)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慎行论・慎行》)

――使太子建出亡,连尹奢被杀,掩蔽国君的耳目。

这个句子乍一看,像是主动句,但若将其理解为主动句,就颠倒了主谓关系,只有理解了句中各个动词的用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句意。联系上下文,就动词“杀”来说,“太子建”并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其实主动者并未出现,而“太子建”和“连尹奢”是并列的两个名词,它们分别是动词“亡”、“杀”所指涉的对象。所以,这里的“杀”带有被动的意思,属于意念式被动句。

4.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知,《吕氏春秋》这本书的被动句式可谓是集中反映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秦时期的被动句同两汉乃至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的异同之处。了解了《吕氏春秋》中被动句式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古代汉语被动句,使我们在阅读其他古代文献典籍时能够减少障碍,做到文通句顺

参考文献:

[1]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许维.《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4]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张爱卿.从变换分析看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发展演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4).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5

一、正龙拍虎

典出:陕西镇坪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从一开始便在网络遭到强烈质疑,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宣布,华南虎照片系周正龙造假,华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之后,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将犯罪嫌疑人周正龙依法逮捕。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监察厅决定撤销省林业厅作出的“经鉴定周正龙提供的华南虎照片是真实的”和“对周正龙奖励2万元”的行政决定,对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相关公务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释义: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做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②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③比喻无中生有。

例句:汉芯造假者正龙拍虎,最终咎由自取。

三、秋雨含泪

典出:余秋雨2008年6月5日在其博客发表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余在文中含泪劝告要求惩处豆腐渣校舍责任人的请愿灾民,说他们在地震中死亡的孩子全都成了菩萨,已经安宁,不要因为请愿而横生枝节,以免被反华媒体利用来进行反华宣传。余秋雨的含泪劝告被许多网民批评为腐败的政治帮闲和谄媚的文化口红,余秋雨含泪也被形容为鳄鱼的眼泪。

释义:指假惺惺的、不怀好意的鳄鱼眼泪。

例句:我是真想帮灾民做点事,不然,岂不成了秋雨含泪了。

三、兆山羡鬼

典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王兆山2008年6月6日在《齐鲁晚报》发表《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一词:“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释义:面对6万多死难者竟作诗道:“纵做鬼。也幸福。”“兆山羡鬼”被引申为冷血动物的代名词。

例句:人家家中出了人命,如果你都不去看一下,你这不就是兆山羡鬼了吗?

四、林貌杨音

典出:在万人瞩目的第二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当林妙可小朋友高高地站在台上对口型时,我就诧异怎么是录音的。后来才知道问题比我想象的更为严重,原来是另一个小朋友杨沛宜的配音。

释义:指为了某种原因和目的有意犯下冒名顶替的错误,没有代人受过的意思。“林貌杨音”这个新成语还揭示了两个新的含义。一个是为了追求完美无缺而以假乱真。另一个是以所谓的“国家利益”的名义就可以干任何违背常理常情的缺德事。

例句:我们做什么事都应堂堂正正,切不可为达目的而林貌杨音。

五、聚打酱油

典出: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采访一个过路市民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时,那个有趣的市民回答道:“不关我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之后成为了网友集体的表达方式。“(聚)打酱油”指一些人对新事物漠不关心,甚至无知。

释义:言外之意,只是过路而已,所以没有什么意见。这跟“路过”“飘过”的意思是一样的。

例句:如果公众对社会问题都抱着一种聚打酱油的态度,那是很危险的。

六、月球挖坑

典出:又为“欧阳挖坑”。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由于有人质疑这幅图是抄袭美国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对此作出澄清时,提供了首张嫦娥一号卫星所摄月面图像,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而美国2005年最新确认的月面图像上,同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坑,并以此表明中国的图片是自主的。

欧阳自远院士说,多出来一个小坑,或许是美国图像的分辨率还不够高,或许是在2005年至2007年问月球遭受新的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但还有一种可能性:据说有人对照片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找到了图片完整的错位拼接线,长约一百多公里,错位约3公里半。网友似乎倾向于认为两个坑是拼图人员的无心之失。欧阳院士一不小心,坑就挖到月球上去了。“多出来一个坑很可能”,不过,这个结论似乎与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很不符合。

释义:网上多用来形容拥有一定身份的人说话不严谨,下结论极不负责任。

例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不要月球挖坑。

七、范跑郭跳

典出:在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视点对立方的郭松民几次暴跳如雷,并用“”“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情绪异常激动,中途甚至一度愤怒离场。结果,郭松民被人视为道德伪卫士,受到普遍嘲弄:而范美忠则颇受拥戴,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的希望”。

释义:范跑郭跳意喻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

例句:你别看他说得头头是道,其实他是范跑郭跳,自己也是一身毛。

八、黔驴三撑

典出:2008年7月1日晚,贵州省公安厅对“瓮安6・28严重烧突发性事件新闻会”上的说明。其中在说明“关于李树芬溺水死亡事件的事实”时,有这样的描述:“约十分钟后,陈某提出要先离开,当陈走后,刘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很快,这一细节中的三个俯卧撑就成为极具娱乐精神的网民关注的热点,在网民恶搞之下, “三个俯卧撑”很快火了起来。

释义:比喻有强大的本领就可以自由发挥。含贬义。

例句:他现在表面上好像黔驴技穷了,但实际依然黔驴三撑。

九、谁死鹿手

典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紧急开展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并对相关企业做出依法处理。

释义:三鹿奶粉事件,造成不少婴幼儿身体m现问题,民众对食品安全事件再度紧张。传统成语的“鹿死谁手”被网友改成“谁死鹿手”,以表达对食品安全的无奈以及焦虑,隐约表达的还有个体在无良商业面前的一种脆弱感。

例句:这方便面的添加剂超标,吃多了谁死鹿手?

十、猪涂口红

典出:2008年9月9日,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州莱巴嫩的竞选集会上说,麦凯恩开口谈变革,声称要改变华盛顿,但他根本和布什没有两样。奥巴马说:“你可以为猪涂上口红,但它仍然是一只猪。你可以拿一张纸包装一条旧鱼,然后称之为变革。但经过八年后,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6

李清照因其词擅用“瘦”字,如《点绛唇》《醉花阴》《如梦令》等,故而被人们称为“李三瘦”。下面就其三首以“瘦”入词的词作进行赏析。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一个天真活泼、豆蔻年华的少女,倦离秋千后的情态。主人公荡开秋千,站起来慵懒地拍拍自己的纤手,晶莹的露珠在肥厚的绿叶上滚动,花儿已然退损红颜,小姑娘微微,单薄的罗衫儿已被汗珠浸湿。自个儿敞开衣襟想透一透气,见有人来,自己这副衣冠不整、鬓发散乱的“丑”态怎能落入他人眼中,慌得赶紧走避,匆忙间连鞋都没顾得上穿,跑得罗袜染尘,头上的金钗已掉了下来,真是狼狈极了。这时,忽又念及这副狼狈相多难为情,而那位不速之客到底是谁也没看清,不妨索性放大胆些。于是跑到门前又蓦地顿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悄悄打量来人,为了掩饰窘态,还顺手折过一支青梅来嗅着。整首词刻画出一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而又略带几分俏皮的少女形象。动作描写生动感人,特别是一个“瘦”字,用得妙极。不说花“残”、不说花“萎”,一个“瘦”字,足见词人炼字功夫。

李清照很重视词作艺术的审美趣味。她在《词论》中就提出了一些创作主张,如填词要协音律、有铺叙、勿破碎、尚故实、多典重等。协音律,是说词要适应音乐效果,要讲究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一句话就是词要有听觉美感效果。而这首词不说平仄、声律,光说韵脚,如“手”、“瘦”、“透”、“溜”、“走”、“首”、“嗅”等字,押“欧”韵,整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和节奏。有铺叙,意思是抒情笔法上讲究情景的渲染和浑成,整体结构中讲究层次的推进和呼应。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叙述;“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情景渲染;“溜”、“羞”、“嗅”的动作――层次推进(呼应)。勿破碎,是说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应当着眼于词之意境的完整创造,语言材料的组织应浑然一体。《点绛唇》在结构上如行云流水,无斧凿之痕。尚故实,主张词要讲究典故、史实,含蓄蕴藉。《点绛唇》一词中,“袜”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描写婚前与小姨子小周后私期密约,为怕脚步声惊了旁人,故而“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还有“金钗溜”也出自李后主《浣溪沙》“佳人舞点金钗溜”一句。另外“青梅”一句出自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词中三处用典,含蓄地表现了少女怀春的美好情致。多典重,李清照提倡词要高雅、典重,要有精神格调,思想道德内容要健康,而不落低俗。

正因为如此,《点绛唇》写得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其人物形象情窦初开、娇憨可爱。一时间词人才华名动京城。

李清照18岁嫁给了当朝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赵明诚饱读诗书经史,尤喜收藏金石书画、玉器典籍。这对佳偶志趣高雅、情投意合。当此时,李清照又写了一首以“瘦”入词的佳作: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写别情。丈夫外出,夫妇小别,主人公独守空闺,无限相思,值此重阳佳节,难以排解,于是借酒借词,抒内心之闲愁。上片首句,渲染气氛。稀薄的雾气浓厚的云层,使人愁闷。天气阴沉,主人公的心情也更为阴沉。铜香炉里的瑞脑香渐渐烧完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一个“消”字,表明了时间流逝是那么的缓慢,相思孤寂是那么的难耐!这天正好是重阳节前,“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渺渺,翘首以盼,亲人还是没有来。不觉已是傍晚,把纱帐放下来,靠在玉石的凉枕上,半夜时分,凉意袭人,那既是秋天的凉气,又是思妇闺中的凄凉。此阙借物托情,情景交融。下片写排遣愁绪,而愁上添愁。首句写黄昏过后,主人公独自端着酒杯,在菊园中饮酒。不觉菊香阵阵袭来,遍身都是花香。“东篱”用典,菊园之意。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阳饮酒赏菊,本是古代才子佳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而愁自在其中。紧接着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别说忧愁不伤人啊,当西风吹动帘子时,你瞧,屋里的人比篱边的还要消瘦呢!”)这三句是词的高潮――以花喻人,花因西风而消瘦,人因相思而愁损芳容。手法含蓄,意境动人,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据伊世珍《琅瑗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此言未必真实,但表明《醉花阴》的艺术感染力的确非同凡响。

除了《醉花阴》,李清照写“瘦”的词还有: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主人公因“雨疏风骤”而郁闷、惆怅,于是只得借酒浇愁。酒过了量,夜里睡得深沉,天亮时,酒意还没有完全消散。即使这样,还是惦记着庭院中娇媚的海棠花,心情焦虑不安,赶紧问一声正在窗边卷帘的侍女:“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没想到小丫头漫不经心地随口答道:“还是老样子吧!”这下女主人不高兴了,责备道:“知道么?知道么?应是叶肥花谢了吧!”词作很短,但很有情趣。首句写景叙事,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以酒写愁,自然、妥帖。“试问”一句,问得突兀,问得焦急真切,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主人公爱花至极的心理。侍女的回答态度淡漠,不懂主人心态。着一“试”字,境界全出,笔力不凡。“却道”二句,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主人公对卷帘人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不满。一问一答,对比鲜明。侍女的粗心大意更衬托出主人明知故问的惜春深意。最后一句,语气急切,充满责怪,真实、自然。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确是写人心理的上乘之句。尤其是“绿肥红瘦”四字,比喻新颖,前无古人。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7

一、活动准备充分。

学校按照区社会事业局的部署制定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方案,各班班主任支部学生搜集有关中秋的来历、民间风俗、经典诗词以及新中国成立x周年、改革开放x周年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利用班晨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全体学生知国情,爱祖国、爱家乡

二、活动丰富多彩。

1、开展了“迎中秋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师生精心准备,以诵读传统经典诗句,齐唱名谣的方式来欢庆中秋佳节,诵读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在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秋习俗,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开展“祖国万岁”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班班支部,班班共唱节日歌,同学们感受到浓浓的中秋文化氛围,用歌声抒发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3、开展“致远方父母的一封信”活动。支部留守儿童向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和渴望团圆的殷切之情。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8

—、选地构造

中国明代园林理论经典《园冶》的开篇提到:“凡结园林,无分村郭。地偏为胜……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搂凭远,纵目皆然……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初读此篇便觉熟悉非常,常有似曾相识之感,遂浮想联翩,念及唐宋诗歌,才豁然开朗。所谓“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其中“通幽”“深”“空”“万籁”“俱寂”讲的正是“地偏”,“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写的就是“梵音到耳”。而常建名句“香云低处有高楼”(此句实为反语,虽为低云,但见楼与云接,可见虽为低云,然则高楼)则无疑对影响并促成园林艺术中“山楼凭远,纵目皆然”以及“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藻”等造园原则不谋而合。

有关置景理论方面,可从“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讲起——这是王安石书赠自己在金陵时的邻居杨得逢的一首名诗,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全诗写尽园林艺术的借景、隔景的移天缩地之能,诗的末两句可直译为“小河一条,绕田而转,翠色郁茵;两山远望,推门而至,送翠吐青。”此类诗句的批评作用,暗合于明清之际成熟的园林构造学中“借景”“障景”的源头和理论基础,《园冶》后云:“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讲的正是此理。

造园选址方面,早溯于屈原《九歌》就已有这样的记叙:“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撩,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楱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其中的“筑室水中”“播芳椒成堂”以及南北朝时期的“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残杌千代木,蝤窣万古烟。禽鸣丹壁上,猿晡青崖间”“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I都是我国后来所形成的园林选址的原则依据。此外,“步翠麓崎岖,

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控梅人过溪桥”“探奇不觉远,因以寻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等词句,则几乎完全与中国传统园林理论中所倡导的“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情境相匹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园林艺术中所极力营造的曲径通幽、婉转回环的美学效果。至于“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紫箨开绿筱,白鸟映青畴。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已经是颇为详细的造园方略了,园林营建原则亦可从中窥见一斑。

二、草木栽培

说到草木栽培,对园林艺术而言,首先是草木的选择。那么中国古典园林中喜闻乐见的草木,是如何被选中并经久不衰的呢?在一定程度上,务应归功于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的文人雅士:他们的好恶,赋之予诗作之中,饱读诗文或附庸风雅的园主人,或往往邀请当地知名文人来“相园”“观园”“赏园”,毋庸置疑,此类诗作评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园林艺术中苗木的选用与发展。暂举几例,予观之:“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点的是松,“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赞的是梅,“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咏的是桃李,“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评的是兰和菊……此外,“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是张九龄遭谗言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此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同时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这类诗作使得兰桂赋予了一种文人高洁的气质,从而在园林花木中传为佳话。又如苏东坡诗云:“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疑是对竹的人格特性给予了至高的评价。

这些中国园林庭院中喜闻乐见的植物,绝大部分都是经过诗人的点评,将其赋予人格化,而园主人的精心排布与栽培,也正是在这类艺术批评的导引下,借物明心,表达自身的某种内在气质与品格。唐宋诗人中写花木至多者,以白居易为最,仅以植物命名的就有《紫藤》《庭松》《桐花》《庭槐》《溢浦竹》《答〈桐花〉》《涧底松》《惜木有(李花)》《亚枝花》《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戏题木兰花》《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感白莲花》《洗竹》……事实上,白居易也是有记录的历史上最早的造园家之一,他的“庐山草堂”“草堂记”均在古代志书上有所记录,其中《草堂记》详尽地记录了庐山草堂的营建过程。而这里,他的诗则是作为艺术批评出现的:“南方饶竹树,唯有青槐稀。十种七八死,纵活亦支离。何此郡庭下,一株独华滋?蒙蒙碧烟叶,袅袅黄花枝。”®原本是白居易借槐思乡之诗,却另一方面成就了槐树在园林中的知名度与栽培地位。而他的另一首“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0则借枣木,点出了园中花木从“绕指柔”到“悦目艳”的各自特色。事实上,正是古代诗词文人对于这些植物的偏好,潜移默化地导致了后来的造园原则,也正是“插柳沿堤,载梅绕屋,结茅竹里”@的理论源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对“古木”的倾慕,这与传统诗词(尤其是唐以来)对古木的反复推崇是分不开的:陈子昂有“古木生云际”和“古树连云密,交峰人浪浮”®之句,僧志南则云“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高适作“白帝城边古木疏”,王维有“古木官渡平”,李贺写“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卢纶有言“树老野泉清”,杜甫更是爱古极深:“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总之,木要老,水要声,是园林后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审美定则。以至于在后来的造园理论中,甚至可以改变造园布局以迎合古木位置®,而后叹“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

三、水石经营

关于上节提到的“水要声”,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罗列出对“石泉有声者为佳”的诗文评论,如“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流泉不可见,锵然响环玦”®“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以及“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叙述的都是水石的听感,而“泉石多仙趣,岩壑写奇形。欲知堪悦耳,唯听水泠泠”评的则是“泉”唯以“水泠泠”为妙;“岩壑”应以“奇形”为佳。此外“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更是在风声、雨声、泉声、动物啼鸣声的综合作用下,来评论传统园林中的声感。这些都是后来中国传统园林所一向注重的“闻”,也正是水石营构中要求做到的“风中雨中有声”的听感程度。此类词句都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础。

除了声之外,园林对于泉的要求还有“清澈”和“灵动”两点。关于“清澈”,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明确的记录“相彼泉水,载清载涿”,而为了显示泉的清澈,故泉之周围必布以石材,其道理想必得自名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屈原《九歌》中的“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萌松柏。”所以泉石两者总是形影相随,只因本身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离分。至于“灵动”,古人的诗词批评里,则往往在泉的“流动”与“活性”上做文章,如“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以及南宋杨万里脍炙人口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些都是当世及其后世对园林的水石营造的重要理论来源。

四、谐合变幻

中国古典园林历来还注重各个造园因素与四季、天气的配合,某种程度上讲,这与我国古诗词的反复强调是分不开的。比较著名的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加人了雨的杏花和参合了风的杨柳,侧面评价了杏花借雨而弥香、杨柳接风而愈柔的景观特色;《古柏行》中的“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则在古柏的基础上,配合引人了云与月;而“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既指出了季节变化时园林植物的变化,又描写了雨天对庭园景象的影响;“雨涤莓苔绿,风摇松桂香。洞泉分溜浅,岩笋出丛长”则评点了恰当的园林布置,在雨后园林内可发生的一系列美的变化:“莓苔绿”一“松桂香”——“泉分溜”——“岩笋出”;朱熹云“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又把雨天对庭园景象的影响拓展到了感受层面,“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是在司空曙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写明了季节与植物、天气与建筑、甚至心境与园林小品之间的关系。而白居易《庭松》一诗更把四时朝暮园景中的松之变化写得分分明明:“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其中“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一句,直接点出园林中植物的四时各有特色,同时亦各有不足,暗示只有把握了植物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才能一年中尽得“四时之趣”。这就是后来造园理论所言:植物配置,要做到因四时不同,而能四时之景不同,花木“四时不谢”,并得四时之乐也。

在园林的谐合变幻方面,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光影”。古人对于光影的重视不下于季节变化:“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着意于花影、云阴;“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则描写在风的作用下影的曼妙变化与迷离景象;“风止松犹韵,花繁露未干。桥形出树曲,岩影落池寒”是无风尤动的松,结露的繁花,配合之下的曲树、岩影;而“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更是白居易的大手笔,直接将“窗户虚邻……受四时之浪漫”和“动涵半伦秋水……凡尘顿远襟怀”的造园思想娓娓道来,秋景、夕阴、宴坐小池、清风动襟,使“四时”“光影”“景物”“天气”精妙匹配,谐合变幻跃然于诗上。再有王昌龄诗云:“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让我们细品诗中的意境:“我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月儿。淡淡月光倾泻在水上、树上,轻悠悠的粼粼波光涟漪映入窗户……纵千里迢迢,可否共赏,这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床”“帘”“窗”“月”“影”,加上“水”“波”“光”“思”“香”俨然一个浑然的通感意境,园林的美丽,必须是一个综合感受叠加的产物,而园林艺术的高劣,也是“视景”“听景”“嗔味”“触感”“神思”(或游行)五者共同决定的,缺一则不能全其美。在这些因素的协和作用下,才形成了艺术价值极高的中国古典园林。

五、意境导引

如果说,前面讨论的诗文价值是幕后的艺术批评,具有阅读的延时性,是客观的。那么接下来的这一节,独有不同,它是主观的、以协助欣赏为目的的当面的艺术批评。此类诗文,或悬于堂上,或题于壁间,或对联于左右,或书于屏上作为园景的评价与点题,暗暗充当了全园意境的导引者。这里我们分三个方面来论述。

其一,自比。自比即是借园名、匾额:对联等引申出园主人自己的人生遭遇、人身际遇以及志气报复等内涵,最终引导其与全园的意境相统一。此类情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屡见不鲜,比较著名的比如拙政园之园名,拙政二字本来自于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以其取为园名,暗喻自己把农事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借以表达躬心世俗之外、不问政事的人生态度。而经历一百二十余年后的崇祯年间,拙政园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曾将“拙政园”易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归来去兮》。再有同在苏州的网师园、沧浪亭,则分取屈原《离骚》中的“渔隐”和名句“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以表自己的隐逸之志,此类皆为自比。

其二,点题。所谓点题,即是将造园的创意亮点展示出来,便于欣赏者理解。如颐和园“知春堂”。所谓知春,其实来自于“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全诗的意思是,在春意将尽之际,众花竞放的晚春时节,而杨花、榆钱都后知后觉,还未及反应就已经随风如雪片般漫漫飘落了。“知春堂”就是说此堂设之处,必然春花烂漫,是春去春回皆先知的院落厅堂,暗示其春日之时,必姥紫嫣红、争奇斗芳。又如拙政园中“远香堂”,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每至夏日,池中荷叶婆娑,远风扑面,携来缕缕清香,匾虽无“荷”字,而荷香自现,则处处有荷。另一方面,园主又可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

其三,两者得兼。事实上,很多园林是“点题”与“自比”兼而有之的。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个圆”,其园名“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个园”点明主题。而对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则来自于杜甫名句,园主人则借竹形、梅影阴喻自己的高洁。此外,另一大特色——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取自“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正是这种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象征手法),借助文学语言(园林题咏)手法,被赋之予匾额、题对,最终将园林的意境美无限扩大,延伸至文学作品创造的画面和意境,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催化作用。

六、结语

春华秋实,中国诗歌仿佛一把无形之尺,悄悄地规划着园林的审美取向,继而在形成的园林审美中继续深化、层层推进,不知不觉中,在园林艺术领域中结果,从而成为后来的模样。园林艺术的生成与演进,也正是园林创造者在这些抽象的意境中反复咀嚼,将诗文中对山山水水的反复描摹、指点江山,逐步凝练成写意的画,真实的园。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9

春: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的“春”字,本义是季节,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春暖花开的季节,农民播种的季节,即“春季”。荀子说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周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这里的春夏秋冬,指的就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字也可以单独作“年”字用,比如高适的诗句“一卧东山三十春”,这里的“三十春”,实际上是指“三十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字本身,以及由“春”字构成的词和成语,既单纯,又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如说“春风化雨”“春雷滚滚”“春潮涌动”“春意盎然”以及“雨后春笋”等;还有“妙手回春”“枯木逢春”,这里的“春”也都透露出一股生机。就连表现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恋之情,也用“春”字,如说“春情”“春心”“怀春”等,这里面同样包含着与生机和生命力有关的比喻意义。

由“春”字构成的词中,还有一些专用名词,比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老百姓又称“过年”;“春联”是春节贴的对联;“春荒”是指春季青黄不接时的饥荒,多发生在旧时的农村;等等。至于“春试”这个词,又称“春闱”,指的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会试在春天举行,因此叫“春试”。还有,“春秋”这两个字含义较多,一是指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如说“苦度春秋”;二是指年龄,如说“春秋正富”,意思是年纪很轻,来日方长;三是指“史书”,即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经过孔子修订;四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成语“春秋笔法”指的是一种写作手法,相传孔子修《春秋》,一字含褒贬,后来指文笔曲折、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春”字本身,以及由其构成的“春风”“春雨”“春色”“春宵”“春江”“春城”“春草”“春花”等词,无一不流淌着诗意,一经入诗,便大放异彩。在古典诗词中,由“春”字打头的诗句多得数不胜数,诸如“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在溪头荠菜花”“春风得意马蹄疾”“春雨断桥人不度”“春色恼人眠不得”“春宵一刻值千金”“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草还从旧处生”“春花不愁不烂漫”,等等,无一不堪称名句、佳句,美得令人心醉。

由“春”字想到通常用来描写江南美好春光的“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字。一些汉字研究专家,喜欢用这六个字来证明汉字的组词能力和表意能力有多强。你瞧:“杏花春雨江南”,可拆成“杏花雨”“江南春”,也可拆成“杏花”“春雨”“江南”,还可拆成“杏”“花”“雨”“江”“南”“春”。不管三个字也好,两个字也罢,即便一个字也能自成一词,并且有着完整而明确的含义。汉字使“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的理想得到了实现,这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望尘莫及的。

秋:秋月春风

当原野上的高粱红似火的时候,人们知道:秋天来了。

“禾”与“火”组成“秋”字,这完全合乎逻辑。《说文解字》也说:“秋,禾谷熟也。”“秋”的本义是“收获”,《尚书》中就有“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的说法,意思是:农夫只有尽力耕种和收割,才能有收获。“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

在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民族来说,庄稼成熟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秋天也是人们喜欢的季节。古人用“秋红”来形容熟透泛红的果实,用“秋登”来描述谷物登场的喜悦。在收获季节举行的祭祀社稷的活动,也叫“秋报”;在收获季节举办的婚事,叫“秋期”,“秋期”也就是“婚期”的同义语。《诗经》中就有“秋以为期”的诗句,意思就是把“婚期”定在秋天。甚至连美丽的女子都用“秋女”来借代。秋天又是美好的季节。人们用“秋高气爽”形容气候宜人,用“秋月春风”比喻时光美好。白居易的诗句“秋月春风等闲度”,杨万里的“秋月春风耽搁了”,这里的“秋月春风”,指的都是美好的岁月。

基于“秋”的季节特征,在谷物的收获给人们带来喜庆和美好的同时,草木凋零又给人带来伤悲之感。古籍中就有“秋,愁也”的说法,把“秋”说成“愁”,正是这种悲伤意识的体现。于是,形容人的悲愁的面容,用的是“秋颜”;“秋怀”则用来表示秋天的思绪情怀,“秋愁”用来表示秋天的悲怨情绪;“秋闺”指的是容易让女子引起秋思的场所;“秋士”指的是怀才不遇日渐迟暮的人生失败之士。至于“秋审”“秋刑”“秋决”等词,更让人感到了有一股肃杀之气。古代诗人描写伤秋情绪的诗就更多了,最有代表性的诗句是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和柳宗元的“秋来处处割愁肠”。《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尽管不是诗人,但她写的《秋窗风雨夕》一诗,也把秋天的肃杀景象和人的悲凉情绪写得淋漓尽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秋”字的用法也有一些引申或转义。比如,由“秋”又可以引申为“年”,《诗经》中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意思就是:一天不见,好像隔了三年。“秋水”一词,本指秋天的水,王勃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秋水”,用的就是本义;而杜甫的诗句“秋水为神玉为骨”,这里的“秋水”用以比喻“清澈的神色”,显然是转义了;李贺也有一句诗叫“一双瞳人剪秋水”,这里的“秋水”与“秋波”同义,意思是“清澈的眼波”,就更是转义了。到了坡的诗里,就直接称作“秋波”了,他有“佳人未肯回秋波”的名句。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10

一、抓住背景语句,拓宽知识面

教学古典名著,离不开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离不开事件和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名著的节选部分由于篇幅所限,用来揭示历史背景的笔墨通常比较少。那么怎样才能深入历史背景呢?

如《晏子使楚》中的开头一句:“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看似简洁,传递出来的信息却非常丰富。众所周知,“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你攻我伐,“春秋五霸”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外交官频繁出使,奔走于各国之问,这是时代的大背景。还有一句“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更值得揣摩。这话意味深长,大家都知道“弱国无外交”,晏子最终受到礼遇,除了本人的外交才能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齐国。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对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就得到了提升,看待这个历史问题也就能够更全面,更准确些。

二、紧密联系原著,进行延伸阅读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明明周瑜让鲁肃探听诸葛亮的动静,鲁肃也已经知道诸葛亮向他借船之类的信息,他为何不向周瑜汇报,反而私自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箭的计划?”

课文《草船借箭》只是节选。要弄清楚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必须带领学生延伸阅读与课文相关联的《三国演义》第42-46回。阅读后,大部分学生认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心看诸葛亮计谋失败而获罪。这些观点体现了学生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基本认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的确是忠厚老实、慷慨大方的。但仔细一想,似乎仍有疑问。比如鲁肃是否一贯都是忠厚老实呢?《单刀赴会》不是他为除去关羽而亲手导演的吗?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反而成全了关羽的美名。鲁肃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朋友呢?是否就仅仅是以上原因,才让他选择了帮助诸葛亮?要彻底解开这个结,要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还要延伸到《三国演义》原著中。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不战而降荆州,一时气势极盛。在刘备奔逃于江陵之际,曹操的“会猎于荆襄”的檄文也传到了孙权手中。江东人心浮动,孙权害怕曹操消灭了刘备后,又跨江而来,毁了自己三世基业。却又不敢现在就翻脸,公开对抗曹操。紧要关头,主战的鲁肃请命出使荆州,游说刘备,带回诸葛亮,制订了“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到了周瑜军中担任军师,诸葛亮也就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试想,如果让周瑜定了诸葛亮的罪,乃至军法从事,杀害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先前定下的国家战略也就落空,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东吴极为不利。鲁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屡次劝谏周瑜不要对诸葛亮动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可见要让学生准确认识鲁肃的形象,离不开对原著的延伸阅读。

三、捕捉还原点,彰显“文言”特色

许多名著,编者在将其选人教材的过程中,为了适合学生阅读,对其文字进行了处理,让其更接近学生现有的阅读习惯和水平。但就是因为这一处理,语言便失去了原来的魅力。此时,我们把原文与课文对比阅读,不难发现,原文有的语言似懂非懂,不似课文这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恰恰彰显了语言的魅力,更能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