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十篇

时间:2023-03-29 01:57:30

找规律

找规律篇1

一、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谨逻辑性的学科,这种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与小学生的那种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模式、以及擅长于片段式思维的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学科特点与学生思维特征的冲突,就难以有效地将学科知识传承给学生,就难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数学的共鸣,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情感的懈怠。为此,在“找规律”的教学时,我们就要防止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漠视,努力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一年级“找规律填数字”的练习。找规律填数字是一年级“找规律”教学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经常训练的内容:如2,5,8,11,___,17,20……以此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养成数字规律的直觉,然而这样的练习练久了之后,学生对“规律的本身”渐渐失去了兴致,更对“寻找规律”的过程失去了兴致。这样“找规律”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继续用这样的题型进行操练,势必会引起学生情感的懈怠,为此,我改变练习的样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如下图:

这里的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故而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如何完成这样练习,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其规律?我将这个表格拆分成下面图表,有了这样图表,学生们一下子明白过来。

二、找出能帮助学生思辨的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找规律”编排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探索过程中,形成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习方式。

例如“看数字比记忆”比赛练习。有一次,我与学生进行一次“看数字比记忆”比赛练习,要求男生识记我左手上的数字,女生识记我右手上的数字,都给相同的时间,比比谁的记性好。左手的数字为65827401016,右手上的数字为654456654456。这个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女生基本上都报出了数字,而男生基本没有一个人报出来。这样的结果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女生为什么能很快地记住,男生为什么基本没能记住?于是大家从这两组数字中找出了规律,男生所识记这组数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而女生所识记的数字是一组“颠倒循环数”她们只要识记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这个过程,让学生很快地明白,把握住事物的特征重在找寻其规律特性。

三、找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

“找规律”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深刻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规律,还更应关注学生在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中所养成的对数学的“融会贯通”,以及对数学思想的吸收与把握。因为数学思想比数学知识更有生命力,正如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所说:“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常常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这些却是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在“找规律”的教学时,我们还要将蕴藏在规律的数学思想给找出来,让学生有所收获。

找规律篇2

知识指针:按特征找规律,一步搞定图形计数问题。

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常见题型,不少薯条喜欢用数个数的方法来解答,这样容易漏数或错数。为避免这类错误,我们可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直接计算。

线段上的计数

例1: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

由图可知:线段AE被B、C、D3个点分成4条基本线段。从左到右,按端点顺序依次分类,以A点为端点的线段有AB、AC、AD、AE 4条;以B点为端点的线段有BC、BD、BE 3条;以C点为端点的结段有CD、CE 2条;以D点为端点的线段有DE 1条。所以,图中一共有线段4+3+2+1=10(条)。由于此条线段上共有5个点,恰好构成4个间距,求图中有多少线段实际上就是求4+3+2+1的值,因此可直接利用公式求解:

方法点睛

一条线段上若有n个点(包括两个端点),那么这条线段上所有线段的总数就是 (条)。这个规律同样适应于角的计数和三角形的计数。

长方形中的计数

例2: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

由例1可知:图中长方形长边上共有6个点,恰好构成了5条基本线段。以长边来看,可组成的线段条数是

=15(条);短边上共有4个点,恰好构成了3条基本线段。以短边来看,可组成的线段条数是

=6(条)。图中一共有长方形的个数是15×6=90(个)。

方法点睛

任意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如果长、短边上分别有a、b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过这些点分别作邻边的平行线,可形成许多小长方形。这些长方形的总数是

正方形中的计数

正方形中的计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a×a形式,另一类是a×b形式。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分析正方形中的计数问题。为了研究方便,不妨假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

例3:数一数图中的大正方形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分析

由图可知: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5(5?)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6(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9(3?)个,边长为4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4(2?)个,边长为5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个,所以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5?+4?+3?+2?+1? =55(个)。

方法点睛

在a×a的方格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a?+(a-1)?+(a-2)?+…+1? (个)。

例4:数一数下列方格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分析

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6×4=24(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5×3=15(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4×2=8(个),边长为4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1=3(个),所以上图中正方形的总数就是24+15+8+3=50(个)。

找规律篇3

(一)使学生初步熟悉最简单的数列.

(二)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在熟悉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找规律,按规律填数.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1.按要求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四十数到五十二.

(2)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3)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

(4)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在横线上填数.

(1)3连续加3,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2)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3)48连续减4,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二)学习新课

1.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只小兔参加了一百米赛跑,它们参加比赛的号码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可是教练员点名时,发现有两只小兔迟到了,这两只小兔子的号码各是多少呢?你们能猜出来吗?(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教学例1.

(1)出示:1471013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在投影仪上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前面的数加上3得后面的数.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边说边板书)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指名说规律)

(3)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同桌互相说说后回答)是16,19.

(4)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

a.37111519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b.15129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里填(),().

3.教学例2.

(1)出示:按规律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01030________100

(2)探索: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数的差都一样吗?算算看.

生:每相邻两数的差是10,20,不一样.

师: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间相差1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间相差20,那么第三个数与第四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30.

师: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生:相差30.

师: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之间相差多少呢?

板书:

师:从整体和相邻两数的差的变化看,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每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面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10.(边说边板书)

(3)填数.

师:现在你们知道横线上的数是多少吗?

生:是60.

师:怎样计算?

生:用它前面的数30,加上它与前面一个数相差的数30,30+30=60.

师:想一想,怎样检验?

(4)尝试练习,找规律填数.

124711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每一对相邻两数的差总比前一对相邻两数的差多().

里填().

4.教师小结:

找规律填数就要先从数列的已知数中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再按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找规律填数:(投影片)

(1)357913

(2)81114

(3)35302515

(4)171513

2.你能在每朵花中写上一个数,使这些花也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吗?

3.按规律填数,使每组数列不一样.

4.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红、黄、绿三组,持相同颜色数字卡片的按规律排列.

红色:0369…

黄色:14710…

绿色:25811…

4.按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2358

(2)16163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找规律篇4

人教版(2011新课标)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涂一涂和摆一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规律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能够使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完整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水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猜测中感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宝盒”(老师先拉出一朵绿花在“魔术宝盒”口外),猜猜老师接下来会变出什么颜色的花?

[教学意图:猜一猜活动既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点,又让学生巧妙地接触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

师出示:“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 边出示边让学生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

师(猜活动结束后,把花展示到黑板上):刚才在猜的时候,老师发现,开始同学们猜的答案不一致,后来同学们为什么越猜越准,能告诉我吗?

生:它们是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一朵红花一朵绿花的顺序出现的. (生边说师边画虚线圈)

师:你说得真棒,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生:是)像这样一朵绿一朵红花地排列着叫有规律的排列(板书:规律).

师:有规律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师:这是王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布置的客厅,因为他的生日就要到了,爸爸妈妈要在家举办一次生日派对呢!还邀请了好朋友进行派对前的排练呢. 看,多热闹!

[教学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日派对情境为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师:王明布置客厅时都用了些什么?

生:有彩花、彩旗、彩灯笼.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图案和同学们的排列有规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 (板书:找)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生1: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板书: 重复 排列 )

生2:彩花是按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顺序重复排列的.

生3:彩灯笼是按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顺序重复排列的.

生4:如果以女生开始,就是一女一男一女一男一女一男重复排列. ( 如果以男生开始,就是一男一女一男一女一男一女重复排列. )

师:请你用笔在书上第85页圈出一组重复的部分.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掌握简单图形排列的规律知识. ]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王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为生日派对做好了准备,他们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

师:想不想去参加呢?请你把入场券拿出来吧,做对了,我们就可以凭这张入场券参加王明的生日派对了!(集体讲评. )

师:同学们你们都做对了吗?做对的同学坐端正,准备好,有错误的同学赶快订正,派对马上开始.

师:现在我们来参加第一个节目:“请你学着做一做”.

师:老师拍掌2次――拍掌3次、停顿(重复3次,老师停止拍掌),学生接着拍(重复3次).

师:拍掌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拍呢?

生:拍掌2次,拍掌3次为一组重复拍的.

师:谁能编有规律的动作带着大家做一做吗?

师:同学们这名同学做的动作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做的呢?

生:回答. (掌声鼓励)

师:再让全班同学,跟着重复做三组.

师:刚刚我们做了有规律的动作,想不想自己创造一组规律呢?(第二个节目)

师:出示创作要求.

师:拿出学具袋,开始摆一摆,看哪一组创造的规律,最特别,速度最快!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按什么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

[教学意图:渗透本节课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出有规律的动作和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找规律篇5

充分调查研究同种商品

要想取得发明成功,无论如何要调查同种商品,并努力从中寻找对自己从事的发明有借鉴作用的一切知识。

比如,佩因特想发明一种防腐性能好的瓶塞子。他首先调查在这以前人们都发明了哪些塞子。他如痴如狂,五年内共收集了六百多种塞子,其中有软木塞、橡皮塞、金属塞、螺旋塞、插入式塞、扣塞、饮料用瓶塞、药瓶塞、化妆品的瓶塞等等,并一一研究了它们的特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终于发明了用于啤酒瓶上的镶有软木的金属瓶盖。

当人们称誉瓦特为蒸汽机的发明家时,他说:“不,我只是调查了纽康门发明的蒸汽机车,并稍加改良而已。”

田熊常吉发明了有名的田熊锅炉,将外国锅炉从日本市场排挤出去,给日本带来了几百亿日元的利益。对于如此巨大的成绩,他却说:“我是调查了我国进口的所有锅炉,并将这些锅炉的优点汇集于我的锅炉上。”尽管这项工作是很费劲的,但田熊锅炉毕竟是以过去锅炉为基础而制成的。

从同种商品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一条重要的发明规律,许多人搞发明竟然不知道这一点对于发明是多么重要。

吸取同类事物的精华

现在无肩带的游泳衣极为流行。以这个新设计一举成功的美国设计师说:“为了找到设计新式样的线索,我阅读了许多杂志。在浏览中我注意到一张无肩带夜礼服的照片,便立即取无肩带这一特点设计了新的游泳衣。”正因为他从晚礼服想到游泳衣,吸取了晚礼服的新特点,所以获得了成功。

日本的井出,从事煤油炉的制造。人们都认为升降油面是调节火势的最好办法,可谁也找不到使油面升降的简便方法。他左思右想,忽然回忆起过去当兵时,炮台上有一颗螺丝,若将它拧半圈,炮台就会大幅度升降。“应该利用炮台升降的方法来调节油面!”他终于发明了一种质量优良的煤油炉。

这也是由于借鉴了其它事物中类似的功能而获得成功的一例

所以,在发明过程中碰到困难的时候,除了研究同种商品外,还应该思索一下,有些什么事物与此相似,即便是一部分相似,也许能解决你的疑难。这决不是模仿,而是创造发明的又一个重要规律。

运用联想力去发明

善于灵活运用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也十分重要。回忆往往是很有意义的。让过去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联想力。

我们常常听到:“啊!想起来了。”这短短的一句话,正是发明所需要的灵感,是过去的记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东西。

伊斯登博士说:“发明家并不是要凭空想出什么新花样,而是把头脑中已有的各种想法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东西。”盘尼西林的发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28年的一天早晨,弗莱明走进研究室看了看培养皿。不知咋的,皿里长了绿霉,显然试验失败了。弗莱明想:糟了!他一咋舌,想把盘子扔掉。

但当他仔细看时,突然叫了起来:“哎呀!绿霉周围的葡萄球菌溶化了。”他想起了少年时代的往事:每当他碰伤了皮肤时,母亲就用面包上长的绿霉擦在他的伤口上,这样,伤口可以不化脓且很快愈合。弗莱明想:“绿霉中是否有能杀死细菌的东西呢?”后来,他把绿霉放到别的培养皿里培养,并把它稀释八百倍,放在肺炎菌、白喉菌上试验,细菌都溶化了。证明他的设想是正确的。

如果当时弗莱明没有联想到小时候的事情,盘尼西林的发明也许要推迟很多年。

与此相似的另一个例子是发明听诊器。

法国的勒内·雷奈克,少年时玩过跷跷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知道:在跷跷板的一端摩擦,声音可传到另一端。他长大当医生时,最使他为难的是要把耳朵贴在患者的胸前听内脏的声音,尤其在给年轻的女患者听诊时更觉得难为情。后来,他回想起少年时代把耳朵贴在跷跷板上听摩擦声这件事。“能不能用竹筒来听胸脯?”他试了一下,效果很好。以后,他又将这一方法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听诊器。

找规律篇6

【关键词】变量 函数 规律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填空题最后一题常以找规律题压轴,考查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进行人才选拔。因此,找规律题的找规律引起了数学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本人在数学教学和探索过程中也得出了几点感悟。

一、找规律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形式抽象逻辑思维和归纳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找规律问题是考查的啊学生的形式抽象逻辑思维及归纳推理能力,很抽象,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问题。初一的学生已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和各种推理能力,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初中数学找规律问题正好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通过找规律问题的探究可以发展以下几种能力:1.阅读能力,特别是符号语言、图形语言。2.观察能力:观察数和图形的变化。3.综合分析能力。4.归纳总结能力。5.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找规律与函数的关系(本文中n均为正整数)

观察下列各组数据,找出规律,并分别求出第n个数的表达式。

例1:4、7、10、13…… 第n个数是( )

例2:1、3、9、27…… 第n个数是( )

例3:1、3、7、13…… 第n个数是( )

例4:1、3、7、15…… 第n个数是 ( )

例1、2题直接根据序号n和对应的数字很容易找出规律,但是例3、4题直接根据序号n和对应的数字很难找出规律。有没有一种通用的办法可以解决以上四种数字找规律问题呢?本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验证,发现找规律就是找序号和对应数字之间函数关系的过程,且根据相邻两数差或商的情况可以确定规律与哪种函数有关。

函数的定义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y,若x有一个值,y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y与x是函数关系,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在找规律题中 ,也存在两个变量:序号n和对应的数y,且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数y是序号n的函数。因此找规律题的探索其实就是发现规律、写出函数关系式的过程。初中的数字找规律题的函数关系主要是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有密切关系。

(一)等差

观察一次函数y=kx+b,当x1=n时,y1= kn+b,当x2=n时,y2= k(n+1)+b,则y2―y1= k(n+1)+b―kn+b= k,发现一个数减去相邻的前一个数差为常数k。

发现相邻两数差分别为:6、18、54…… 差中等商,商为3,即y=ax+k中底数a=3。

n 1 2 3 4

例13:1、3、7、15…… 第n个数是

分析:先在对应的数字上方写出序号1、2、3、4……相邻两数差分别为:2、4、8,差中等商,商为2。第n个数是2n-1。

试一试:

例14:2、5、14、41…… 第n个数是

注意:对于等差和等商这两种类型可以只列出三个数即可,但为了区别差中等差还是差中等商,应列出四个数来分析,比如例11和例14题。

三、掌握好以上四种类型可以解决更多的找规律问题

1.图形找规律问题:只要把图形问题转化为数字问题即可

例15: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可以将平面分成两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七个部分……

找规律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例一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例一情境图的课件。

学具:例一中的彩旗、彩花、灯笼等。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老师发一个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

师:拍拍手,拍拍手,跺跺脚。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接下去该做什么呢?

师:哇,你们真聪明,猜得很准,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象这样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事物,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做规律。(板书:规律)

师:下面,我们来做第二个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这里有红、黄、绿等几种颜色的爱心,老师先出示一张红色爱心,你们大胆猜一猜,老师第二张会出示什么颜色的爱心呢?老师出示第二张黄色的爱心后,在让同学们猜一猜第三张,依此类推,直到完全猜到为止。

师:同学们开始猜得不准,后来猜得很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开始没有规律,后来有规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一组、重复出现)

二、探究新知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一定很高兴吧,大家是不是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过一个开心的儿童节呢。这是我们实验小学六一儿童节时要把教室布置成的样子,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学例一,大家说,好看吗?

师:大家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

生:有彩花、彩旗、灯笼,还有男女同学围成圈跳舞。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1,学生自己观察一会儿。2,小组合作探究。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一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生:彩旗的规律是一面黄、一面红,又一面黄、一面红不断排列的

师:我们能不能用更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彩旗的规律呢?教师指导。

彩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一面红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师:大家说的真好,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老师现在要在彩旗的后面再摆一面旗,按照彩旗的规律应该摆什么颜色的呢?

生:黄色的。

师:说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因为彩旗的规律是一面黄、一面红,所以红旗的后面肯定是黄旗。

师:真好,老师如果让你用画圈的方式给彩旗分组,你会吗?学生画圈后,教师总结,彩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

课件出示彩花情境图

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有什么排列规律呢?给他们怎么分组?如果在后面加一朵,应该加什么颜色的呢?

生: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如果在后面加一朵,应该加红色的。

课件出示灯笼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灯笼有什么排列规律?

生:灯笼的排列规律是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图中你还发现其他有规律的物体吗?对,围成一圈跳舞的学生也是有规律的。

课件展示跳舞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跳舞的学生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们是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接着往下画一组吗?

课件展示绘图内容,

先个人思考,再合作探究,然后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象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们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准确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一组)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规律。

三,知识应用

1,(课件展示85页的做一做),师:请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笔涂一涂。

完成后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相互判断并欣赏大家创造的规律。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涂色时是怎么想的。

2,做动作,猜规律,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3,找规律,画一画,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并说一说他们分别是按什么分类的。

他们是按形状分类的,上面应画圆柱,下面应画三角形。

4,找规律,涂一涂。课件展示作业内容,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找规律篇8

关键词:细致观察;生字书写;寻找规律

在写字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抱怨学生没有看老师怎么写,没有照着书本写。其实,作为教师,我们也要细致观察和善于总结,寻找生字书写的规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字的结构,随后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基本字的组成部分能够写到位,但是字的间架结构写得不好,整个字也就不好看了。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寻找生字书写的规律。下面,我以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及独体字三类生字为例,说说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一、两部分相同生字的书写规律

两部分相同的生字,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可是每个部分在书写的时候有点小小的不同。

1.左右两部分相同的生字手拉手。当一个字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是一样的时候,在书写时候的规律就是:左边部分窄点,右边部分宽点。例如,苏教版二(下)课文《蜗牛的奖杯》中,我们要学习一个生字“翅”,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把支字底托起来的部分单独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羽”的两个“习”有什么不同,细心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告诉我,左边的“习”窄一点小一点,右边的“习”则要宽一点高大一点。

这个时候我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左右两部分字都适用这个规律呢?随后学生就开始思考,有心细的学生就发现了“林”这个字,虽然左右都是“木”,但是在书写的时候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而右边的“木”则不需要变化。乘着这个势头我又出示“双”“从”字,便得出:左边的部分要礼让,把“脚”收一收,右边的部分才有位置摆好自己。最终得出规律:左右两边的字最后一笔如果都是“捺”,那么左边的“捺”要变成“点”。

2.上下两部分相同的生字叠罗汉。当一个字的上边部分和下边部分是一样的时候,在书写时候的规律是:上边部分小点,下边部分大点。例如,在学习课文《学棋》中,我们遇到了“能”这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右边部分的写法,学生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这是两个“匕”的组成,上面“匕”写得小一点,下面“匕”写得大一点。于是,我让学生说说同类字,学生找到了“吕”“圭”,我表扬了学生的细致观察,又把“炎”这个字出示了一下。学生看了看又说,上边“火”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而下边“火”则不做变化。为什么“火”要变化而“口”“土”等没有变化?原来又是“捺”在影响着这些字啊!

通过以上字的观察,学生可以掌握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字的两部分是相同的,书写的时候左边窄右边宽,上边小下边大,当左边、上边最后一笔是“捺”的时候,“捺”要变化成“点”。

二、两部分不相同生字的书写规律

在生字的王国里,最多的是两部分不相同的生字,我选择代表性的了“同偏旁”的字作为例子。

1.同偏旁的字,偏旁在不同的位置。上学期,在学习课文《北风和小鱼》中,我们遇到了“知”“和”“吹”三个字,重点让学生观察“口”所摆放的位置,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得出规律:当“口”字在一个字的右边部分时,要写得偏下一点,即横中线上面只能出一点头。那“口”字在一个字的左边部分时又是怎样呢?我继续出示了“叫”“喊”两字,学生把这两个字同“吹”比较了一下,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口”字在一个字左边的时候,要写得偏上一些,即横中线下面只能出头一点点。

通过这样的观察比较,学生在学习其他带“口”字的生字时,可以准确把握“口”的位置;而写“双耳旁”时双耳作左旁,左收右放;双耳作右旁,左放右收。发现规律以后,自己的字写起来才更加得心应手。

2.同偏旁的字,偏旁要不同的写法。偏旁的世界也是个变化的世界,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其中有趣的东西。在苏教版二(下)练习4中,要求学生找一找“根”“柳”“桑”三个字中“木”的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根、柳”两个字中“木”的写法应该是相同的:短横长竖捺变点;而“桑”这个字中“木”的写法是:长横短竖撇捺要舒展。为了验证学生的推测,我们又拿“杨”“枝”“梨”这几个带“木”的字进行比较,发现相同偏旁的字偏旁出现的位置不同,写法也是有区别的。

找规律篇9

例1:1,1,2,6, ,120……中所缺的那个数是多少.

思路分析:第二个数1是第一个数1的1倍,

第三个数2是第二个数1的2倍,

第四个数6是第三个数2的3倍……

则这组数的排列规律是:从第二个数开始,后一个数分别是前一个数的1倍,2倍,3倍,4倍,5倍…….

所以,第5个数应是:6的4倍=6×4=24.

例2:有一组数据:,,,,,,,,,,,,,,,,……

问:(1)是第几个分数?(2)第400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思路分析:(1)这组数中,分母是1的分数有一个;

分母是2的分数有3个;

分母是3的分数有5个;

分母是4的分数有7个;

分母是5,6,7,8,9的分数分别有9个,11个,13个,15个,17个.

所以分母为1,2,3,4,5,6,7,8,9的分数共有1+3+5+……+17=81(个).是分母是10的分数中的第7个和第13个,81+7=88, 81+13=94.

也就是是第88个分数和第94个分数.

(2)分母是1,2,3,……,19的分数共有1+3+5+……+37=361(个),接下去是分母是20的分数,共有39个.361+39=400,则第400个分数正好是分母是20的分数中的最后一个,是.

例3:计算:1-----…….

思路分析:

1-=;

1--=;

1---=;

1-----……-=

例4:在数列1,2,3,4,3,4,5,6,5,6,7,8,7,8,9,10,9,

10……中,第2003个数是( ).

思路分析:这组数可分组为:(1,2,3,4),(3,4,5,6),(5,6,7,8),(7,8,9,10),(9,10……)

则这组数的规律是:每四个数为一组、均为连续的自然数,并且第n组以第n个奇数即(2n-1)开始.

2003÷4=500……3

所以第2003个数是第501组的第三个数是:(2×501-1)+2=1003.

例5:x1+x2+……+xn=x1x2……xn是否一定有整数解.

思路分析:

方程x1+x2=x1x2的整数解为x1=x2=2;

方程x1+x2+x3=x1x2x3的整数解为x1=1,x2=2,x3=3;

方程x1+x2+x3+x4=x1x2x3x4的整数解为x1=x2=1,x2=2,x3=3;

方程x1+x2+x3+x4+x5=x1x2x3x4x5的整数解为x1=x2=x3=1,x4=2,x3=5;

方程x1+x2+……+xn=x1x2……xn的整数解为x1+x2+……+xn=x1x2……xn .

例6:有一个四等分转盘,在它的上、右、下、左的位置分别挂着“众”“志”“成”“城”四个字牌,如图1.若将位于上下位置的两个字牌对调,同时将位于左右位置的两个字牌对调,再将转盘顺时针旋转,则完成一次变换.图2,图3分别表示第1次变换和第2次变换.按上述规则完成第9次变换后,“众”字位于转盘的位置是( ).

A.上 B.下 C.左 D.右

思路分析:“众”字在转盘上的位置变化规律是本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先来总结前几次变化后,“众”字到底在哪.

如上图规律:“众”字的位置变化规律是“左下右上,左下右上……”,每4次变化一个循环.因为9=2×4+1,所以第9次变化后,“众”字应在转盘的左边.

例7:在凸多边形中,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五边形有5条对角线,经过观察、探索、归纳,你认为凸八边形的对角线条数应该是多少条?简单扼要地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思路分析:

找规律篇10

[关键词]东乡铜矿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37-1

东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西省的中北部距东乡县城北东约7公里处,是在上世纪5、60年现并建矿投产的中型矿山企业,伴随采掘生产的进行,目前已开采殆尽,进入了资源危机状态。自赣东北地质大队发现铜矿以来,省内外有关地质单位均对东乡铜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成矿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1成矿规律

(1)褶皱控矿: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2组,一为北东东向的褶皱,在矿区东北部的小璜一带尤为发育,而矿区中部与西南部则比较少见,且隐伏于白垩系的红层之下,沿着这一方向的褶皱所形成时代比较早(印支期),最初其轴向主要为东西向,受到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转为北东东向,尤其是经过南北向的褶皱横跨叠加后从而形成了盆地状或鞍状构造;另一组为北北西向褶皱,表现开阔,被后期构造改造而呈北西西向,其形成时代稍晚,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对早期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具明显的叠加改造作用的该组背斜的轴部往往形成虚脱或滑脱空间.

(2)断裂控矿:矿区内断层十分发育,按断层发育程度及其走向可分为北东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三组.其中,北东东向断层为区域性大断裂的组成成分,为矿区内控岩、控矿的主要构造.该组断层中F1,F2,F3断层规模较大,工程控制程度较高且与成矿密切。

(3)地层岩性控矿

区内矿体受控于壶天群的下亚群(C2-31)下部和梓山组上段(C1z2)上部两个层位.由于这两个层位不同岩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导致层间断裂带异常发育,形成了有利于成矿的导矿和储矿构造条件.区内所有矿体都严格控制在这个岩层组合范围内发育的近于层间的断裂带内.在矿液存在的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岩性具不同的被交代性与蚀变特征,导致矿区不同岩性的矿化程度差异很大,其选择代作用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如:泥灰岩>页岩;碳酸盐胶结的砂岩>粘土质胶结或石英化砂岩;粗粒石英岩>细粒砂岩,前序列的相对后序列的易受矿化或矿化程度更强,铜品位较后者富.

(4)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

矿区内发育的岩体主要有2种: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它们对成矿控制的作用是不一致的.花岗闪长斑岩多分布在赋矿构造带的,较少有矿化现象;花岗斑岩具有富铝高钾贫钠的特点,属于钙碱性S型花岗岩,一般呈脉状、扁豆状、圆筒状产出。岩体或本身就是矿体,或与矿体侧向相生相伴.而花岗斑岩在空间上与矿的关系较为密切,往往在有矿体的部位及其附近,就有花岗斑岩的分布,而且花岗斑岩的规模越大,发育越强烈,则矿体就厚大、矿化也越好.如在Ⅴ号矿体的-235m中段31~35线之间,在矿体受花岗斑岩小岩体-岩枝穿插构成的包围-半包围部位,常有以原生为主的富铜矿体赋存。

(5)次生富集对成矿的控制经内生成矿作用形成原生矿体后,在长期氧化淋滤和强烈的次生富集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硫化物富集带,从而大大提高了矿床的品位,扩大了矿床的工业价值.

2找矿预测

(1)找矿标志依据东乡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可以将地层岩性、岩体、构造、原生矿化、围岩蚀变及氧化带铁帽等归为直接的找矿标志.。

(2)找矿模型根据前述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和矿区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等)、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等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东乡铜矿的综合找矿模型为(图4):三带:构造破碎发育有利地带、岩浆活动有利地带、硅化蚀变带;二层:中-上石炭统壶天群(C2-3h)下段、下石炭统梓山组(C1Z);三异常:铜元素的异常浓集区、物探重磁异常区、物探电磁异常区.

(3)找矿预测主要区段

1) 矿区内51线隐伏向斜、31线隐伏背斜等的轴部及在初期勘探阶段确定为“无矿带”的57-65勘探线范围内,是本次进行找矿预测找寻富铜矿体的首选地段。

2) 矿区内含SiO2为60%~66%的小型中酸性岩体,也是找寻富铜矿体的重要区段。

3) 白垩纪红色砂砾岩层与石炭系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凹陷部位,也是次生富铜矿的重要预测地段。

4) 矿区内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矿化现象和矿化异常区段,也是找寻富铜矿体的重要区段。

5) 4对找矿预测区段今后工作的建议:

①采用磁法面积测量方法,找寻小斑岩体的边部可能存在的富铜矿体。

②采用浅层地震方法,找寻区内有利富铜矿体就位的特殊构造部位。

③采用电磁测深方法,找寻富铜矿体。

④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加大在硅化角砾岩破碎带范围内的找矿力度;对已有勘探和科研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争取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⑤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建议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摸边、探底工作,切实保证生产与勘探的有机结合,用勘探成果指导生产过程,让生产过程及时为勘探工作提供更多信息,从而达到快速找寻和发现隐伏矿体的目的,解决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结语

本文阐述了**铜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有关区域成矿学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理论,通过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表明,其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基底岩系;石炭系地层主要作为赋矿岩石,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区内岩浆活动和深层卤水的运移更是使“初始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得到进一步交代、改造和富集的主要原因;矿体的最后定位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有关.其矿床成因主要为以晚古生代同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为主体,并伴有其它成矿作用为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参考文献

[1]裴荣富.中国矿床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