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3:20:09

用能企业

用能企业范文篇1

为进一步夯实企业节能管理基础,切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十二五”全市节能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根据《市年节能监察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经研究,决定对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开展全面节能监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察范围:

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

二、监察内容:

本次节能监察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的内容:

(一)节能目标责任制等节能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二)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备案情况;

(三)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

(四)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执行淘汰制度情况;

(五)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执行情况;

(七)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和主要用能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八)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

(九)主要用能设备管理情况。

三、监察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省节约能源条例》

《省节能监察办法》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国家和省能耗限额标准

四、组织实施:

监察活动在省节能监察总队的指导下,由市节能监察支队组织各县区节能监察机构按照辖区管理的原则实施,市节能监察支队将适时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监察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企业自查。由被监察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照被监察内容,展开自查,将自查情况填入监察情况表,并形成本企业《自查报告》,报所在辖区节能监察机构。本阶段于6月30日前完成。

(二)书面监察。由辖区节能监察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调阅被监察企业有关文件、报表、台帐等纸质或电子文档,和企业《自查报告》、《监察情况表》对照检查的方式,对其实施书面监察。本阶段于7月31日前完成。

(三)现场监察。在书面监察的基础上,由辖区节能监察机构按照监察程序,赴企业现场,采取查看帐物是否相符、查阅原始材料、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对被监察企业展开现场监察,并形成《监察报告》。本阶段于8月31日前完成。

(四)跟踪整改。由辖区节能监察机构针对被监察企业存在的问题,下发有关法律文书,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本阶段于10月15日前完成。

(五)总结上报。由县区节能监察机构将本县区监察总结报告、对各被监察企业的《监察报告》、《县区五千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情况汇总表》,加盖公章后,连同下发的相关法律文书,一并报市节能监察支队(同时报电子版)。由市节能监察支队汇总后,形成全市节能监察总结报告,连同全市五千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情况汇总表,一并报省节能监察总队。本阶段于10月20日前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区节能监察机构要切实提高对全面监察工作在加强企业节能基础管理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节能监察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保证监察工作取得圆满效果。

用能企业范文篇2

一、进一步加大节能监察力度,严格执行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定额、限额标准

节能监察检测中心将对重点用能企业逐户进行实时监测,对用能企业现有工艺、装备、在用设备进行检测,全面分析耗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并对照国家、自治区及行业标准,针对重点耗能生产装置、辅助耗能设施及附属环节对标考核,挖掘节能潜力。对超过标准的企业要限期责令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要下达《征收超限额消耗能源加价费告知书》,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号文件超限额加价相关政策或责令停产。

二、加强淘汰工艺及设备的监督管理

重点用能企业严格按照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年本)》文件要求,对现有装备及设备认真检查、并确定淘汰设备清单,及时上报市经信委。凡未报、隐报的企业经监察发现后,要严厉处罚或停产整顿。

三、落实节能目标考核责任制

重点用能企业严格落实市政府下达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任务,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企业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并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要给予处罚且不能参与任何方面的评优选先,新建项目、技改项目不予审批。

用能企业范文篇3

关键词:电能计量技术;电力企业;节能降耗

随着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开始更加的激烈,与此同时,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也开始更加严重,这实际上和国家所提倡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不断降低供电的成本,通过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有效利用电能计量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根据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其不仅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还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完整、准确的电能计量数据。

1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应用的必要性

电能计量技术就是通过电能计量装置,来确定电能量值,其可以为实现电能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性,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不仅可以体现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还能够有效体现用户的用电情况。电能计量技术能够通过各种科学的技术方法、计量器具,准确计算电力系统的负荷和电量等参数,同时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将电能表中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传达到相应的终端软件中。之后在由各种终端软件传输到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利用其强大的功能,能够在统一时间单位,对所有用户和关口计量点的电流、电压、电荷等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可以说,电能计量技术相较于人工抄读的参数不仅效率更好,其准确性也更高,另外其不仅可以计量各种计量点的电量,还能够为电力企业制定各种决策,提供良后完整的数据支撑。所以电量计量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电能计量表的专业性,还可以保障电能资源的科学应用,减小各种电能损耗的情况。并且还能够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防窃功能,利用新的计量技术,能将计量装置直接安装在产权分界点,并搭配铅封的防窃电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各种违法行为的产生,杜绝各种窃电情况的出现。

2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分析

2.1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误差相对较小。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都是直接采用机械表等计量装置,这种装置虽然也可以实现电能的自动计量,但是这种计量方式,经常会造成较大的计量误差,这对于电能计量来说是很不利的。那么电力企业在实现自身节能降耗目标中,积极应用电能计量技术,就可以有效减小各种误差情况的发生,保证电能计量工作更加的精准。尤其对于一些大型用电户来说,单纯运用传统的机械表电能计量方式,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偏差,这就容易引发企业和用电户之间的各种纠纷问题。那么积极采用智能电能表等计量装置,就可以在有效减小各种误差情况的出现,保证用户用电计量的准确性,从而也帮助用电企业更好的分析电能的整体运行状况,并制定一个良好的节能降耗措施。

2.2电能计量技术能够减小电能损耗。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不仅需要配备先进的智能电能表,还需要结合科学的计量检定技术,可以说,这种计量检定技术的应用,也是整个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电力企业节能降耗的基础。因此在电能计量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相关的标准,保证能够及时跟换电能计量装置,坚持从源头上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电能计量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电能计量工作的有序性,将检定工作程序化、日常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电能损耗效率的提升。另外在实际计量检定过程中,还要积极提升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必须要对计量检定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查和定期的培训,这也是计量检定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3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策略

3.1积极提升电力企业人员的节能意识。可以说,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是紧密相关联的,如果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都没有良好的节能意识,不注重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就无法提升基层员工的节能意识,更无法真正有效落实各种节能降耗措施。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尤其是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带头作用,将自身的眼光放长远,全面了解节能降耗工作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企业各项决策和经济目标制定过程中,要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当中。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积极落实节能降耗工作任务,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最后才能够在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客户的节能宣传工作,确保企业和用户都能够做到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目标,从而有效落实节能降耗的工作任务。

3.2不断优化电能计量管理制度。要想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有效应用,就要注重不断优化电能计量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相关工作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对于计量的管理,就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相关计量标准的溯源工作,对于没有建标的计量标准坚决不能投入使用,保证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健全国家相关计量检定工作的规程,紧密结合时展趋势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定规程,确保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还要注重积极淘汰各种落后的计量技术,严禁生产不符合节能环保规定的落后产品,从源头上杜绝各种高耗能问题的出现。

3.3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只有不断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才能够保证计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那么这就需要电力企业要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电能计量装置,并尽量选用精度相对较高,质量较为可靠的厂家,保证能够奠定电能计量技术的基础。对于各种新的计量装置进入电网,都需要对其进行提前的入网检测,只有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之后,才能够准许其进入网区,计量装置在进行安装使用之前,也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检定。在检定工作开展过程中,检定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确保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标准和规程来进行计量检定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鉴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投入应用之后,为了避免电力系统因为用电高峰,而出现负荷的情况,甚至引发各种电力故障,那么电力计量部门就要加强用电监测力度,引导用户进行错峰用电,从而不断提升电力设备的利用率。

3.4定期开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为了保障电力企业各种计量活动的有效性、科学性、合法性,国家相关计量管理部门和企业,都要不断加强对于计量活动的质量、技术监督力度,保证通过相应的技术监督检查工作,促使企业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落实计量检定工作。计量人员也要注重结合检定规程,科学制定一个良好的周期检,结合我国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要求,电力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对各种电力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以此更好的保障对电力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另外在实际的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电力计量活动进行科学的计划,并通过加大对于计量工作的业绩考核力度,更好的规范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能计量技术对于实现电力企业的节能降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为了不断推进电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发展,就要注重对电力计量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电力企业节能降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伟民.电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中电能计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18):155-156.

[2]张继学,胡翠碧.刍议电能计量技术在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7):73-74.

[3]刘玲,李莹,曹辉.节能降耗的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6-7.

[4]国家电监会《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标准出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6):5.

[5]电监会.严控电力企业节能降耗指标推进低碳电力发展[J].宁波节能,2012(5):1.

[6]电监会.严控电力企业节能降耗指标[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0):42.

用能企业范文篇4

【关键词】电网企业;IT基础设施;服务器;智能巡检;移动巡检;IT运维

1引言

随着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部署了大量的IT设备,给IT基础设施运维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力行业企业网点分布广,IT设备类别繁多、数量庞大,为了提高IT设备的运维和管理,传统巡检方式是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采用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方式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管理。手工纸质记录的巡检方式存在无法及时掌握隐患情况并跟踪管理、无法真实掌握IT设备和周边设备安全运行的状况及可靠的记录存档和无法进行数字化分析管理等问题,这时就需要一套自动化系统支撑日常巡检工作。

2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2.1设计原则

针对现有的手工巡检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能根据不同设备类型的巡检需求动态生成巡检界面,自动匹配设备类型,结合多个关联的IT管理系统综合对比分析,融合IOS设备与Windows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的IT设备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方法,我们在设计该系统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1.1松耦合原则为实现根据设备类型动态生成巡检界面并自动匹配设备类型,将现有资产数据与ITSM系统中的IT设备基础信息收集汇总,对IT设备基础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将设备分类,从而实现设备类型的自动匹配,根据不同的分类又可定义出不同的巡检项目与要求。这就需要将各个不同平台的异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根据设备分类定义不同的巡检项来自动生成IOS应用界面。2.1.2强内聚原则电力行业一般先期已建设好各种类型的IT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如果简单提出建立一套全新独立的IT集成设施智能巡检,所有数据和关联关系重新导入建立,整个流程数据在系统内封闭流转,明显不符合电力行业企业提出的循环节能思想要求。因此必须以电力行业企业先期建设好的系统为数据基础,比如ITSM(信息管理系统)、IT集中监控系统、桌面管理系统等,通过IT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的强内聚融合,统一把这些系统的数据和关联关系抽取出来,进行融合关联统一呈现,实现数据同步工单自动流转,才能达到运维人员定时巡检、配置检查、工单自动生成和故障发现等工作要求。2.1.3便携性原则由于设备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物理位置,因此需要借助移动设备的便携性,提高运维人员的巡检效率,使巡检结果更为客观真实,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这原则可采用基于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实现。

2.2系统框架

(1)该系统通过移动终端,采用二维码技术,结合ITSM的配置信息,自动生成巡检工单和自动生产故障事件单,实现设备故障的事件单的闭环管理。结合IT集中监控系统对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故障日志信息、安全日志信息和性能进行统一的监控,告警信息通过制定规则过滤,并与邮件和短信集成,实现有效的紧急预警。集成桌面管理系统,对计算机终端的配置实现统一呈现和巡检管理,配置差异项和ITSM自动对比同步。(2)该系统通过ITSM管理系统和桌面管理系统提供IT基础设施配置信及产生工单,IT集中监控系统提供性能数据,巡检人员使用Ipad通过3GAPN\WIFI网络接入,结合域身份认证通过后扫描二维码标签开始巡检,巡检人员结合基础信息及性能数据进行巡检,巡检过程中出现问题,实时在ITSM管理系统开相应的事件单,巡检完成后,后台实时生成巡检异常、执行情况汇总、巡检报表事件单等详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图设计如图1。

2.3功能设计

为了提高IT设备的运维和管理,通常需要投入了大量的资源通过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传统工作方式。手工纸质记录的巡检方式存在各种弊端,因此构建以下功能组件实现智能化的巡检管理。(1)采用基于IOS系统的IPAD作为便携电子化巡检设备国内外部分现有巡检管理系统产品需要同时使用PDA与PC客户端,而本系统则采用IOSAPP、NET、SSIS相结合,使用三层构架,基于NET4.0与IOSAPP技术开发平台,采用迭代式的方法进行开发。系统创建了一种自定义JSON描述标准实现IOSAPP应用界面与JSON字符串的双向转换;通过SSIS对原有的ITSM系统与IT集中监控系统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通过Webservice与JSON相结合实现IOS设备与Windows服务器间的数据交互,可以直接通过IPAD应用直接访问服务器端的计算分析后的汇总结果。(2)集成ITSM管理系统结合二维码技术实现数据采集电力企业大多已成功推行ITSM管理系统,对IT设备和事件管理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方法。IT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将ITSM系统中的设备资产编号生成二维码标签来与实际物理设备一一对应起来;通过二维码识别自动从ITSM中获取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巡检人员需要巡检的设备清单,方便巡检人员检查巡检任务完成情况,降低漏检的可能性,避免基础配置信息、巡检工单的重复录入和管理,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开事件单,更好的确保问题解决性。(3)集成IT集中监控系统性能监控数据,判断IT设备健康状态IT设备的健康状况并不是简单通过外观就能判断出来,便携终端又不能像PC终端一样通过远程访问来查看IT设备的性能指标,该系统通过二维中读取到的资料编号与IT集中监控系统中的监控数据建立关联并获取对应设备的性能参数。巡检人员通过现场查看与性能指标相结合就更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出设备健康状态。

3结论

该系统通过集成移动终端技术、ITSM系统、IT集中监控系统,建立开放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统一巡检管理系统,实现面向业务的统一的巡检可视化、监控标准化、流程自动化,确保巡检到位率100%、紧急故障预警及实现IT基础设施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全方位管理,让IT基础设施运维和管理人员掌握企业IT基础设备的基本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故障和性能瓶颈,提高预防、应急响应、故障定位处理能力。

作者:罗伟峰 单位: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用能企业范文篇5

关键词:啤酒企业;氨制冷;节能技术

近年来,通过国际货币资本不断涌入,国内各啤酒企业规模显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制冷系统在各啤酒生产企业中是用电的耗能大户,因而制冷节能技术的应用从经济、节能方面考虑对于啤酒生产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企业氨制冷系统总体生产用冷需求

1.130万t啤酒企业氨制冷系统生产冷负荷需求(如表1)1.2各生产系统用冷具体工艺及用冷要求糖化制冰水工段要求需采用2℃的冰水进行热麦汁的冷却;脱氧水工段要求能达到2℃的出水温度,发酵清酒工段及酵母培养酵母贮存等采用的是-7℃的氨液冷却;啤酒激冷工段要求能达到-1℃的出酒温度,酒花储存库要求2℃~5℃的室温,由冷冻站氨泵供-7℃的氨液去酒花库冷风机,供氨站氨泵出口压力约为0.75MPa。

2啤酒制冷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

2.1制冷系统采用氨液直接冷却用冷终端。在啤酒的生产工艺中,为使整个制冷系统能达到节能、高效的运行,对啤酒生产工艺的重大用冷点如发酵罐、清酒罐、酵母及扩培系统均在设计中采用用低温的氨液直接和需冷却的用冷端进行直接换热的模式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这同比采用二次热交换的载冷剂间接冷却将使系统更加节能。其中发酵、清酒及酵母培养贮存等,均采用-7℃的氨液,由冷冻站氨泵供液,供氨压力约为0.75MPa。氨的热工性能较其他制冷剂热性能好,单位容积制冷量高,氨直冷系统最为省电,系统如果采用氨与酒精水经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需要求蒸发温度低将导致综合能效高于氨直冷,氨直冷系统同比氨间冷却系统将节约电耗30%以上。2.2啤酒糖化制冰水系统采用复叠式制冷系统。按啤酒企业制冷系统的用冷分片,其中糖化系统的制冰水所消耗的电耗又是占整个制冷系统的半壁江山,考虑到节省综合能耗的需要,故对糖化制冰水采用复叠式制冷技术加重力供氨形式相结合的模块式制冷系统。具体制冰水过程为利用高温、低温两套制冰水模块式制冷换热装置先将30℃酿造水降至15℃,再将15℃冷水制成4℃冰水。以糖化用冷需求每小时制200t的4℃冰水为基准进行能耗核算,制冰水高温段采用高温机制冷,蒸发温度在13℃左右,具有比低温机更高的制冷效率,而总需冷量的58%在高温段完成。由计算可知,一段法制冰水在满足制冷需求并有14%裕度的情况下配置制冷机总电机功率为1750kW,而两段法制冰水在满足制冷需求并有15%的裕量的情况下,配置制冷机总电机功率为1254kW。采用直接制成4℃冰水设备每m3冰水耗电约7.5kWh,采用复叠式制冷模式制冰水每吨冰水耗电约5.3kWh,每吨冰水耗电量降低了2.2kWh。从功率配置的角度可以看出,采用两段法制冰水更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2.3啤酒发酵、糖化、高浓制冷资源整合,实现机组高效运行。啤酒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用冷需求是动态结构的,糖化生产所需求的冰水用量会伴随投料每锅冷却之间的生产间隙而有所调整,而发酵系统的用冷的总量也会伴随着发酵罐、扩培罐等用冷终端的急降温或保温而出现不同的用冷负荷的波动,面对两个原本独立的制冷与用冷系统,如何进行系统资源的整合而达到机组高效运行,可采用将发酵制冷机组与糖化制冷机组进行系统的联通,通过机组的回气管道的相联通来达到系统的相互之间的共享互通,当某个系统的制冷压缩机不在满载状态下运行时,可通过管道系统的相关阀门的开启联通来达到制冷机的满负荷、高效率的投入运行。2.4采用电网的错峰用电加冰水储冷技术相结合节能模式。高峰期用电,会造成电网负荷的骤增,会让电网不堪重负发生停电事故等,影响企业的正常和安全生产。国家供电部门大力倡导企业能根据电网负荷的周期波动特性,通过企业自身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将企业自身用电高峰期的部分负荷转移到用电低谷期,并给予企业特别优惠电价以平衡电网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的符合落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啤酒糖化工艺生产所需的4℃低温冰水是制冷站电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制冰水电耗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系统采用了储冷技术与错峰用电相结合的模式。2.5系统中设置自动型空气分离器。在制冷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制冷剂或者在何种压力或温度条件下,制冷系统中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不凝性气体。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会导致制冷系统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制冷量降低、系统运行费用增加。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空气的存在甚至可能使得冷凝压力过高而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确保氨制冷系统的设计制冷量并防止系统各区域出现不凝性气体的集聚,因此氨制冷中设置能自动运行并连续不断的将系统中不凝性气体从制冷系统中分离并排出系统的多点自动空气分离器设备,对降低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维持系统在最经济性的状况下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氨制冷系统大,需排放不凝性气体的点多,其中单蒸发式冷凝器21台、高压储罐5台,因此我们采用世界制冷专家DANFOSS的2台自动空气分离设备,通过自动空气分离设备的连续运行,大大减少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的存在,使系统达到节能的效果。2.6氨制冷系统选用高效节能蒸发式节能冷凝器。氨系统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原理就是利用喷淋水蒸发吸热,将管内的制冷剂由气态冷却为液态。它与传统的风冷相比较,在噪音控制、节水控制和换热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蒸发式冷凝器在设计制作的时候,把冷却塔、冷凝器、循环水存储池、水泵和水管设计成为一体,进行有效的结合。一方面选用蒸发式冷凝器综合运行能耗低,它与传统的风冷式冷凝器相比较,冷凝温度在湿球设计温度8.3℃以内压缩机功率节省至少10%的功耗,风机功率为风冷式风机功率的1/3,水泵的功率大约是冷却塔水泵功率的1/4。另一方面蒸发式冷凝器整体运行费用低,它将冷却塔、水泵有效的结合为一体,降低单独部件的安装费用。整套设备功耗降低,维护费用和设备消耗费用相对减少。

3结语

随着啤酒行业的迅速发展,其生产所配套的制冷节能技术在企业的实体应用也将越来越显重要。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分析,啤酒生产企业制冷电耗的运行成本的降低在选择制冷系统的节能技术有非常紧迫的社会意义,它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啤酒企业氨制冷系统应尽可能选择更多的国内外的先进节能技术应用到制冷系统中,以使制冷的综合运行电耗达到20kWh/t,甚至更低的国际先进消耗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占臣.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变化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J].化工装备技术,2002,23(2):15-16.

用能企业范文篇6

关键词:电力能源;电力企业;电能;电能计算;技术

1传统电力企业在电能计量技术方面的落后

(1)手段落后。计量方法不科学。在过去在面对电能计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安排抄表员进行抄表作业,通过抄表结果进行人工统计。这种做法非常笨拙,同时还极易出现差错。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进行适合电能计量的设备进行引进,同时在管理层面也暴露了相当巨大的问题[1]。(2)缺乏对线损统计的准确率。线损统计工作在过去的依靠人工查表抄表方式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员工可能存在着抄表不严谨不全面的情况,并不能从根本上反应出具体的用电状况。对于线损率来说,缺少相应技术的革新单靠对于用电状况判断这一侧面方式也存在以偏概全的片面性,无法全方位地反映出具体的线损情况[2]。(3)用户违章用电以及窃电情况的监管不到位。在我国使用自动化设备之后,目前的状况下要求抄表人定期对电表进行抄写作业,以便及时发现违章用电以及窃电等现象。

2新时代电能计量技术的革新及应用

(1)电能计量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相较于传统人工抄写的落后方式,电能计量技术需要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首先通过信息技术及时对电量数值进行共享,从源头避免人工抄写过程当中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以及落后的工作效率。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功能将分散的工作内容进行集中的处理和统计,同时转变变电站核装置,将其主线设定为电能计量,再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跟踪。(2)电能计量的通信技术实施。在电能计量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对于电能状况及线损情况的信息采集必不可少。通过前文我们得知,传统的信息采集工作还是靠笨拙的人工抄表方式进行采集,并通过侧面分析的模式进行状况评估。而通过技术的革新,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通信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对于信息采集来说,通信技术可以分为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两个方面来实施。其中,本地通信可以使用系统采集终端和客户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利用RS-485方式进行总线通信,其所具有简单方便的操作特性可以使对于公用或者专用变压器电能信息采集更加快捷。如图1:除此之外,远程通信在数据采集过程当中也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无线通信包括两个部分,公网通信和专网通信。公网通信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通信手法,其中有有线电话网、移动GPRS或者联通CDMA等通信技术;而专网通信则是由国家无线电委员会规定的基于230MHz在早期电力负荷管理当中进行应用的网络制式。其具有通信环节少,通信效率高的优点,利用双工频点或者一频半工模式,可以直接在主站和终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在电能计量当中,可以充分发挥通信的优势,使电能计量方式更加科学合理[3]。(3)监测和遥测。除了通信技术的开展外,还可以进行地网遥测以及配变监测。地网遥测指的是在面对不同变电所电能表规格不相同时,通过建立超标通道终端系统,对电能表数据进行遥控测量。这一技术的实现,需要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实时接口的技术同步进行支持,同时还需要利用专门的太网专线保证主站变电站之间通信正常。而配变遥测则主要面对的是用户用电量的监督,利用优秀的监督手段避免在用电过程中出现诸如违章用电、窃电等情况出现。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法是先将智能化的无线网作为基础,使其在主站系统与配变监测终端之间构成通信信道,实施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利用具体的电能数值变化来分析用电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用电可以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如图2: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采取选购配变监测终端来对公变用电负荷进行计量。

3结论

面对技术发展,电力企业在电能计量当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足,积极投入到技术革新和应用当中来。技术改革为社会发展服务,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模式依据技术改革进行合理的革新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价值的。从技术层面来说,积极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技术设备是与现代技术接轨的最直接的手段。

作者:卢磊 张娟 单位:国网灵宝市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谈电力企业电能计量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23):194.

用能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智能科技;财务技术;数字化企业;企业转型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其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财务也开始趋向智能化发展,将智能化科技融入财务工作中,对企业的转型具有重大作用。财务掌管着企业的资金,是企业流动的血脉,直接管控着企业的核心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实行财务管理是企业长远经营的必要工作。在企业转型为数字化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挑战,而实现智能化财务便是企业转型的一个开端,是企业开始转型的关键点。

1智能化财务的具体含义

财务的智能化对企业的转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作为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财务的智能化发展。智能财务从其文字意义上来看,便是指融入数字手段的财务工作。通过财务技术与数字科学技术进行相互融合,使传统的财务工作朝向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智能财务将最基本的财务知识和财务理论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网络模型,并通过大数据收集平台进行智能匹配,建设相对应的数据库,再通过数据库与面向对象技术,围绕企业内部的财务模型运转,利用计算机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从而深刻剖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运用智能财务的最大优势为,将公司内部繁多复杂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通过网络平台实时调动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更加直观真切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一系列程序都是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不需要依靠手工计算方法减少了人力成本,加速了计算速度,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在新时代的经济推动下,智能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渗透到每一经济市场中,在社会发展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存在。智能化财务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而且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能降低人力成本,使得有更高财务知识的人可以从事更加专业的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同时,还防止人员发生财务舞弊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成功转型。

2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

2.1企业内部人员缺乏数字化转型思想认识

时展得很快,但是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其内容的充实量还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数字化转型这个词汇对于大部分群众来说,都是陌生的一个词条,就算有些人听过,但是却没有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大部分人都存在着观望的态度。但在新时代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长远发展所必经的过程,如果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状态不进行改革创新,难免会被市场所淘汰。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思想认识,不仅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连高层的管理者也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对数字化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深刻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成长价值。从当前的发展潮流来看,企业趋向数字化发展是大势,如果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整体来说,企业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思想提升,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经济市场缺乏足够的敏锐度,导致企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错失时代机遇。

2.2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较高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阶段,但是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对于企业转型来说,需要引进科技和设备,采用大量数字化科技手段,这就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采购资金。当然配备了新的科技设备,还需要招聘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还要考虑对设备的日后维修调整,必须保证企业内部有充足数量的科技人员。所以,企业对于人员的留用也要注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薪酬和住宿安排等条件,对他们进行日常技术培训,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巨大的开支。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所需要的成本开支,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巨大的。资金作为企业的学业,如果不能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很可能会使企业内部周转发生重大风险,甚至出现破产重整。所以企业十分注重经济效益原则,对于资金的流动去向十分关注,对如此大的开发成本,管理者在进行转型过程中,经常会犹豫不决。

2.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成长没有体现显性价值

真正转型成功的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企业还是处于犹豫状态。因为数字化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十分艰难长远的过程,虽然有一些企业走在改革的前路上,但是改革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成果并不是那么明显,没有带动其他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效仿。总之,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显性的体现,对企业的利益贡献不够外向化。

2.4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专业科技人员

对于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除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引进科技带来的成本、资金流动等因素,企业内部专业的科技人员配备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数字化科技是一个新兴领域,能够深切地洞察时代的机遇,利用科技化手段对企业进行改革的管理者少之又少。另外,数字化科技其所涉及的内容较广,复杂性较高,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导致专业人才的数量也是十分稀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此时就需要利用内部的科技人才,对设备进行管理操作。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工作者对数字转型的意识还没有建立,对企业的发展并不能提供专业的决策判断,此时,专业科技人才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3构建智能财务治理体系

智能财务体系的构建作为企业转型的第一大关,企业一定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系统作为企业的主干系统,支撑着企业的运转。智能财务体系的构建,包括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与项目信息适配的会计核算系统等。

3.1财务管理一体化系统

智能财务软件以用友平台为例,通过软件系统,给予不同的管理部门操作权限,形成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让信息数据全部储存于企业内部数据库中,通过管理人员的监督审批,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系统搭建过程中,将管理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财务管理、成本管控、项目管理。三个层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数据共享效应,为企业提供精确度较高的数据成果,供数据决策使用。

3.2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数据的精确性与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设,为企业财务分析奠定基础,企业需要建立智能化财务核算系统。将项目管理数据与财务核算系统连接起来,按照管理标准,形成统一化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保持数据的统一性。并且配备不同的管理层级相应的管理权限,提高财务平台内部的监督力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有效性。

4智能财务对企业数字转型的推动作用

4.1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科技理念,推动财务智能发展进程

财务智能发展就是将数字科学技术与财务工作进行深度融合,这也是企业数字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财务作为企业的发展基础,如果能够对财务进行智能发展,这便意味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在这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和基层工作者身处改革进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数字科技带来的便捷性和精确性,深刻体会到数字科技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从而让企业的工作人员由内而外的建立数字化科技理念,提升对数字科技的认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让公司内部的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进入,这不仅能让企业的管理者对数字转型有新的体验、新的认识,确定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推动改革进程,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能让全体员工对企业转型引起重视,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改革进程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凝聚工作人员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

4.2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智能财务对企业的管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企业财务通过网络技术收集数据,并将数据归纳整理进入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对数据资源进行调动,采取分析措施实时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决策,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科技的支撑下,许多人力无法达到的工作效果已经被智能科技所取代。计算机技术的精确性是人工计算无法企及的,利用精确的数据,导入到决策分析平台,为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另外,智能化财务体系也提升了财务工作的速度,一些琐碎复杂的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计算机完成,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使企业内部的财务系统得到升级。

4.3彰显数字科技价值,调动企业数字转型积极性

企业发展是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没有深切地感受到数字化科技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企业是不敢推动改革进程的。这也是大部分企业停留在等待阶段的原因。财务的智能化发展,无疑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让企业深切地体会到智能科技融入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一旦市场有了一个开口,为企业提供改革动力和改革信心,便会吸引其他企业纷纷模仿,推动自身的数字转型进程。

4.4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现阶段,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开展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人才市场的缺口较大。企业内部缺乏专业的数字科技人才,阻碍企业进行财务智能化。企业进行财务改革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提升自我能力的一个阶段。企业根据成长发展的内部需求,在财务改革过程中培养科技人才,通过实战经历,让科技人才有更好的技术体验,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让技术人员不断地参与企业的改革发展,提升自身能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高科技人才。

4.5增强企业的发展竞争力,推动企业规模化成长发展

智能财务融入了信息共享技术,从多角度进行数据采集,提高数据内涵价值,促进企业项目建设的发展。智能财务还能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并通过信息共享,加强项目与会计核算之间的联系性,保障项目发展过程中财务信息的正确以及安全。科学管理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能,为企业创建更多高技术管理人才,降低企业的发展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快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速度。利用智能财务平台,制定规范交易秩序,按照法律标准,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实行严格监督,降低舞弊风险。通过从采购到销售形成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使项目与财务的适配性更高,形成数据实时共享系统,智能形成财务凭证,财务报表提高信息质量。财务智能系统的有效运行,可以为企业实时提供精确的财务指标,在专业数据分析结果下,推动企业快速做出决策判断,推动项目的发展进程,提高企业综合发展能力,使成本开支得到有效控制,让企业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发展。

5运行智能财务系统的建议

5.1优化财务运作流程

智能财务的创建,就是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精确性与便捷性。在智能财务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需要对财务运作系统进行智能优化,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纳,设计模块运行,提升信息处理的便捷性。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对财务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改进,以确保其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

5.2加强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

智能财务系统的运行并不是完全脱离了人员的控制,还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后期进行维护研发。智能财务系统通过网络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并利用信息共享技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全面化地利用项目信息,加快项目工作的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智能财务系统会根据项目特点出现兼容问题,降低企业项目开展的效率,这时候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后台系统进行开发升级,增强其与项目工作的匹配性,更好地发挥智能系统的应用。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技术专业能力,为企业智能平台的构建贡献力量,促进企业的智能化发展。

6结语

企业在发展改革过程中,必须顺应时展要求,朝向数字化转型方向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一个新兴理念,大部分企业不敢贸然前行,处于等待阶段。财务智能化发展对企业转型来说算是一个突破口,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吸引着企业不断地跟随市场脚步,向数字化阶段发展。智能财务不仅能为企业的数字转型提供经验,还能为企业培养专业的科技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罗苑.智能财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21(29):187-189.

[2]章丹.智能财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7):108-110.

用能企业范文篇8

在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贯穿整个生产过程,通过采用缩短生产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一次能源的消耗和需求是降低化工生产能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经过多年来化工专业技术人员对节能型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开发研制出一些节能效果显著的新技术,应用到化工生产中证明,节能效果优异。比如目前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干法乙炔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化工生产中的用电量,且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质排放为零。

2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使用最多的能源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电能等,不过每种能源在化工生产中利用率差别较大,为了能够实现化工企业节能生产,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各种能源的利用率是最为重要的措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装置对能源的品质要求不同,为了能够节能能源,只要所提供的能源满足生产需求就可以,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更多的高品质能源。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能量品质很好地同化工生产有机结合,在降低高品质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又能满足化工生产需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化工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改进和改造。我们知道能源在化工生产中用作生产原料时,同时为化工生产提供能量,如果将能量和原料概念有机结合,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一般能源作为化工生产原料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选用高效装备,将化工生产中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用于其他生产工艺使用,可实现完成生产目标的同时又能通过收集的能源满足其他生产工艺能量供给双重目的。

3余能资源再利用技术

能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过反应产生能量除了供化工产品生产需要外,其余的一部分会通过散热等形式排放到空气中或随冷却水等介质排放到外界。就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能占有量分析,其中随冷却水等介质排放占有的比例最大。加强减少随冷却水等介质排放的能量是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化工生产工艺中通常需要在一定压力条件和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余压和余冷等资源,将这些余能资源回收利用是化工企业实现节能生产,创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比如充分利用余压代替电能为机械提供动力,利用余温代替蒸汽能或电能供化工企业其他方面使用;利用余冷供化工企业冷却高温产品降温使用。基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余压、余热及余冷等资源都同相关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紧密联系,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所以,应根据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实际情况,开发余能回收技术。当前在化工企业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是利用60℃以上的低温余热制取冷冻水,如溴化锂制冷。

4节油、节气技术

我国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相比其他资源而言比较匮乏,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一次能源产量中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在我国总资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和5%左右。为了能够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8月30日了天然气利用政策,政策内容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化工企业对天然气使用基本是在限制类范围内,除有少数情况下允许化工企业使用天然气。但提供的天然气量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产需要,如果化工企业希望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所以,就当前利用天然气为原料或能源的化工企业若想扩大生产规模,能源及原料又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话必须要另选其他的能源和原料来替代天然气。煤炭资源相比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而言,相对比较丰富,所以,化工企业对天然气和石油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为了能够实现化工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开发其他能源替代天然气和石油是将来化工企业节油、节气技术开发的方向和热点。

5节电技术

化工企业生产中对电能的消耗比较大,为了能够降低生产用电量,减少用电开支,化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节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当前的化工企业节电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1)变压器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保证企业配电网能够经济运行;(2)将传统的电动机替换为高效电动机或对传统低效发电机进行节电技术改造;(3)选用耗能较低的水泵或风机、空调设备;(4)根据化工企业经济实际情况,将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到化工设备中,减少化工设备在不生产产品时空转或高速运转对电能的消耗;(5)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对电机进行技术改造,照明工具选用绿色节能型产品。

6结语

用能企业范文篇9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为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落实《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做好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

截止目前,我区31家省重点用能企业已有20家企业完成了能源审计,除11家企业因破产关停或年耗能不足5000吨标准煤等原因未进行能源审计外,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都已完成了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做好市55户、区26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要制定审计工作计划,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将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年度能源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列入节能降耗工作考核内容。

二、能源审计内容

1、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

2、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状况审计;

3、能源计量和统计状况审计;

4、主要用能效率的计算分析;

5、核算综合能耗指标;

6、能量平衡分析;

7、用能单位能源成本分析;

8、节能量和节能潜力分析;

9、提出节能改进建议,并对技改项目作出财务和经济评价。

三、能源审计方式

省经信委推荐的能源审计机构负责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采取集中培训分别审计的方式。

四、时间及要求

列入能源审计的企业应于年11月底前完成,企业的能源审计报告由区经信局节能业务科报市节能办审核报省经信委备案。对属市重点用能企业年耗标煤不到5000吨的,要上报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出具年能源消费量证明。

用能企业范文篇10

主题词:冶金,天然气,焦炭,替代能源,经济效益,分析

一、钢铁企业用能特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钢铁占18.2%。钢铁工业是耗能大户,每吨钢综合能耗为0.7~0.9t标准煤;联合企业每吨钢消耗电能400~600kw.h。

钢铁生产所用的能源主要有炼焦煤、动力煤、燃料油和天然气等;而钢铁生产工艺主要使用的是焦炭、电力、气体燃料和蒸汽等。在各种燃料中,气体燃料的燃烧最容易控制,热效率也最高,是钢铁厂内倍受欢迎的燃料。钢铁生产的燃料消费成本占总成本的41%,投入的一次能源约有40%转变成为工艺副产煤气,其中焦炉煤气为46%;高炉煤气为45%;转炉煤气为9%。钢铁企业的生产车间基本上都使用各种热值不同的气体燃料,气体燃料在钢铁生产的热能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烃类气体,热值高,经转化后可得到以H2和CO为主的还原性气体,供铁矿石还原培烧、高炉喷吹和铁矿石的直接还原等,是气体燃料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通常钢铁企业的炼铁系由焦化、烧结、高炉工序组成,&127;所消耗的能源占钢铁生产总能耗的30%以上。特别是要用焦炭。我国的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用于冶金的焦煤资源不足,保有储量中焦煤仅占5.9%,而且地理分布不均。焦煤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是限制我国钢铁生产发展的薄弱环节。80年代以来重点企业冶金焦炭质量不断下降,近十年中,灰分由13.58%上升到14.58%(比国外高3%~4%),含硫量由0.66%上升到0.72%。焦炭的质量成了影响我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内冶金企业对焦炭的需求使弱粘结性和高挥发份的气、肥等配焦煤在炼焦配比中不断增加,导致焦炭碎焦增多,强度质量下降。炼焦煤中,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20.0~28.0%,煤气产率Vt=270~310m3/t;肥煤Vdaf>28.0~37.0%,Vt=310~410m3/t;气煤Vdaf>37.0%,Vt=410~1000m3/t。由此,也使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方式在冶金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这些都为天然气以低成本优势进入冶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天然气与炼铁高炉喷吹技术[3~5]

高炉炼铁是目前钢铁冶炼获得生铁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为缓解优质炼焦煤的不足,发展了综合喷吹技术。高炉可以喷吹气体、液体、固体等各种燃料。气体燃料有天然气、焦炉煤气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90%以上),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55%以上),液体燃料有重油、柴油、焦油等;它们含碳量高,灰分少,发热值高。固体燃料有无烟煤和烟煤,其成分与焦炭基本相同;缺点是灰分高,硫含量高。1981年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炼铁大多数喷吹重油,此后政策性改油为煤,目前全部为喷吹煤粉。

为提高炼铁高炉燃料利用率和热效率,降低后续炼钢炉外脱硫等工序成本,目前又发展了炉身喷吹高温还原气体工艺。该工艺是将碳氢化合物燃料先在炉外分解,制成高温(1000℃左右)、还原性强的气体,再从炉腰或炉身下部间接还原激烈反应区喷入高炉,减少高温区的热支出,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高炉燃料消耗。国外炼铁高炉喷吹由天然气(150m3/t铁)高温转换的还原气体,使焦比(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量。K=每日燃烧焦炭量/日产生铁,kg/t)降到了300kg/t铁以下,高炉利用系数(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的生铁吨数。ηV=日产量/有效容积,t/m3.d)提到2.4以上(我国平均600kg/t铁,高炉利用系数1.7)。

前苏联地区因天然气资源丰富,高炉冶炼一般都是喷吹天然气。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天然气的大量开采、有效输送,以及价格相对平稳,使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也有相当部分高炉炼铁选用了喷吹天然气工艺。日本钢铁企业高炉炼铁喷吹燃料主要为优质重油,兼有天然气。

现有的各种固体燃料因含有灰分等杂质,气化方法都不能提供合格的冶金还原煤气。以重油为主的液体燃料对部分氧化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存在较多问题,尚需进一步试验发展。冶金还原煤气的主要气体燃料是天然气、其他还有石油气及焦炉煤气,其转化反应的目的是把CH4变成可利用的CO和H2。焦炉煤气的转化尚无定型方法。我国因存在天然气供给问题,使炼铁高炉喷吹高温还原气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无疑,天然气在高炉炼铁中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三、天然气与钢铁冶炼直接还原技术[5~6]

全世界炼焦煤仅占煤总储量的10%,随着逐年大量开采,储量锐减,价格上涨。据联合国环保组织调查,传统的钢铁工业是严重的污染源,所排放的有害气体(CO2、CO、NOX、SO2)造成使全球变暖,海洋扩大的“温室效应”。90年代以来,国内外逾来逾严格的环境污染排放标准,促使企业选择新的生产流程。

世界各国冶金工作者致力于开发用天然气作还原剂,发展了不用焦炭的非高炉直接还原炼铁法(以下简称直接还原法)。将铁矿石在固态还原成海绵铁,也称为直接还原铁DRI。

直接还原是在固态温度下进行的,得到的直接还原铁未能充分渗碳而含碳量较低(<2%),因此海绵铁具有钢的性质,而且实际上也多作为废钢代用品使用。直接还原法具有直接把铁矿石炼成钢的一步法特征。由于直接还原渣铁不能分离,实际生产中直接还原铁仍需要用电炉精炼成钢,但电炉精炼的作用主要是熔化脱出杂质和调整钢的成分,而不是氧化脱碳。由于是直接还原和电炉精炼生产钢,就产生了新的钢铁冶金生产短工艺流程。直接还原对于15×104~30×104t/a特钢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直接还原工业化试验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后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1968年美国Midrex法成功,直接还原才得到迅速发展。尽管近年来世界钢铁生产一直徘徊在8×108t/a左右,但采用直接还原法的短流程钢铁企业产量自1975年以来,却以平均每年12.31%的速度增长。日本学者认为,2020年直接还原-电炉法将与高炉-转炉法冶炼平分秋色,达到45%以上。

1.直接还原发展的背景

直接还原发展生产海绵铁客观原因有:

(1)世界多数国家严重缺乏焦煤,其中不少国家有优质丰富的铁矿以及天然气和烟煤资源,它们因地置宜地借助本国资

源发展直接还原工厂,如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有丰富天然气及优质铁矿,主要发展气基竖炉,以1995年统计为准产量达2829×104t/a,占DRI总产量的92%。

(2)随着电炉流程生产线的发展,电炉钢产量日益增长,1997年世界钢产量7.8×108t/a,氧气转炉钢产量占57%,电炉炼钢占33%,平炉钢占13%。近年来世界制钢生产中连铸比迅速增长,已占72.7%,钢铁联合企业自产优质废钢减少,发展中国家由于废钢量不足,势必发展直接还原;发达国家涂层钢用量日增,使拆除返回中有害杂质急增(据美国材料咨询局统计,美国近25年内废钢中锡、锌增加两倍,废钢中铜增加20%),必须采用掺入30%~50%的DRI海绵铁来稀释。

(3)近十年来钢铁工业受到高分子材料及硅酸盐材料的竞争,世界钢的总产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自1988年达到7.83×108t/a后,始终未有突破。但以质量、性能及品种产品取胜的小型特殊钢厂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电炉钢选择原料,自然更多地选择直接还原铁,如不锈钢厂首先选择低碳粒铁或低碳海绵铁作原料。为发展精品,提高附加值,直接还原低碳海绵铁用于直接生产电工纯铁、铁氧体及工业铁料。

2.气基竖炉直接还原

气基Midrex法由供料系统、还原竖炉、烟气处理、天然气处理、天然气重整炉组成。铁矿石经计量后从炉顶布入炉内。经过预热,在还原区与工艺燃料天然气反应,反应约6h即完成冶炼,再由冷空气直接冷至100℃以下,最后产品由炉底排出。冶炼产生废气仍含约70%CO+H2,通过重整炉,加入补充天然气裂化处理,使气体中CO+H2浓度上升到90%~95%,温度为900℃,重新进入竖炉循环使用。其反应式为:

CH4+H2O→CO+3H2↑(天然气裂化反应)

Fe2O3+3H2→2Fe+3H2O

Fe2O3+3CO→2Fe+3CO2↑

气基法的能耗低,效率高,质量好,易操作,作业温度低,产品无需再分选。气基法生产DRI对于天然气丰富地区具有生命力。

3.气基DRI法主要指标及技术经济优越性

(1)钢中有害元素Sn、Sb、As、Bi含量大幅度降低,提高了钢材断裂韧性、热加工塑性、冷加工可塑性。

(2)钢中S、P含量降低,提高钢材冲击韧性,降低脆性转变点温度。

(3)缩短电炉精炼期,提高Ni、Mo等有价元素收得率。

(4)降低钢中[H]及[N]含量。

(5)用DRI炼优质合金钢热变形能力良好,适合于作深冲钢板(见表1)。

气基DRI指标表1

项目气基DRI单炉生产能力/(万t/a)15~16窑利用系数/t/(m3·d)9~12燃料天然气400m3/t电耗/(kw·h/t)约100热能(GJ/t)11TFe/%>93金属化率/%>93.4C含量/%0.77~1.07S含量/%<0.003

4.我国应用直接还原法的情况

我国具有一定的DRI资源条件。并先后在福建、辽宁、吉林和河南等地推广了直接还原技术,但受制于天然气来源的限制,全部采用的是煤基回转窑炉,且生产能力较小。

90年代初与长庆陕北气田同步建设的某大无缝钢管工程,引进英国戴维(Davy)公司关键技术及关键设备,兴建了年产30×104t,两条φ5×80m煤基回转窑炉。全套工程投资135亿元,仅形成了56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尽管采用了国外进口优质矿石,但由于受华北地区煤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投产至今没有达到生产优质钢材预期的经济技术指标(日本输油管的Sn+Sb+As杂质元素水平仅为0.0035%,而该无缝厂生产的钢管目前为0.018%,相差5倍以上)。

四、天然气市场价格比较及冶炼应用增效推算[3~7]

在冶金还原反应过程中,碳烃能源兼有夺取矿石氧量的还原剂及提供反应热量的燃料热载体两个作用。天然气进入冶金流程主要是作为还原剂,代替部分焦炭使用,因此按能源热品值计价惯例(热值及灰、硫分),按比较合理原则,可以焦炭为基准,与天然气热值市场价进行比较,以及推算炼铁高炉喷吹天然气效益。

1.天然气价格比较

按优质洗精煤和焦炭含灰分12%,含硫0.7%;以及冶炼还原含硫每增加0.1%,影响效率2%;天然气不含灰分,特微含硫等因素,可推算比较主要地区焦炭与天然气的价格(表2)。

对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与作为工业部门炉料及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且价位较高的的焦炭对比可看出:

(1)市场可接受的天然气高端价格与焦炭的简单无灰热品值比较价基本一致;说明一般工业燃料用户基本上仅仅是简单认可了天然气高热值、易控制、无灰分等优越性。

(2)以化工原料为主的低端定价低于焦炭的简单热品值比较价;受计划调拨政策影响,化工用天然气价格严重扭曲,广大南方及其沿海地区普遍低于当地焦炭的热值价格,貌视高价的天然气实为当地优质廉价的原燃料。

(3)目前天然气的接受价格偏离了国家制定的能源按热品值比较计价体系;说明天然气作为精料的工艺技术优势未被充分开发和应用,并为社会所共识。

由表2可看出,天然气价市场调节初期与焦炭的简单无灰无硫热品值价挂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用户可接受性。如果先期注重开发冶金用还原气为代表的精料应用市场,体现天然气无灰,无硫或易脱硫,易转换,燃烧完全且稳定等诸多优势,发挥有助于工业产品质量上档、生产效率提高等精料优点,市场调节下的天然气价格则可能更趋合理。

主要城市焦炭与天然气价格比较表2注

城市焦炭

(元/吨)焦炭热值价格(元/GJ)理想焦炭热值价格(元/GJ)天然气接受价(元/GJ)无灰无灰无硫一般工业用户化工用户简单价标准价简单价标准价呼和浩特市41016.9418.9731.1721.6335.5318.79~21.4718.25兰州市450西安市410重庆市54021.2023.7439.0127.0644.4721.47~24.1518.25成都市520天津市45018.5220.7434.0823

.6438.8521.47~24.1521.47石家庄市530济南市420合肥市460郑州市455沈阳市53722.1824.8440.8128.3246.52长春市541大连市580哈尔滨市560杭州市56029.1132.6053.5637.1661.0629.52~37.5726.83厦门市810深圳市890南京市760广州市619

注:计算参数:

1.焦炭热值25MJ/kg,含灰分12%,含硫0.7%。

2.天然气热值37.26MJ/m3。

3、理想焦炭热值价格计算依据:

a.无灰简单升值:+12%;

b.无灰标准升值:+84%(参照国家物价总局1992年11月制定的《最新煤炭出厂价格汇编》提供的计算方法: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与价格的比值为1:7,即每降1%的灰分,价格升值为7%);

c.无灰无硫升值:在无灰基础上+14%(冶炼还原含硫每增加0.1%,影响效率2%)。

2.炼铁高炉喷吹天然气效益推算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一般说高炉焦硫分每增加0.1%;焦比即升高3~6%,而生铁产量则降低5%。高炉焦灰分每升高1%,焦比约上升1~2%,而生铁产量则降低2%左右。天然气在炼铁高炉中作为部分代焦还原喷吹使用,由于上述因素,国外经验表明高炉系数可由目前的1.7提高到2.4,提高生产效率41.2%(见表3)。

天然气代替煤粉高炉炼铁喷吹效益推算表表3生产指标\喷吹燃料焦比(kg/t铁)喷吹比高炉系数(t铁/m3.d)说明煤粉55085(kg煤/t铁)1.7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指标天然气400150(m3气/t铁)2.4有关文献[3]提供国外高炉冶炼指标冶炼燃料参考价焦耗成本(元/t铁)煤/气耗成本(元/t铁)工效成本(元/t铁)生铁成本(元/t铁)降本增效(%)焦炭450元/t煤粉200元/t247.517535.5800天然气10.8元/m3180120314.9614.923.1天然气21.0元/m3180150314.9644.919.4

由推算表可看出,尽管炼铁高炉喷吹天然气较煤粉增加了燃料消耗单位成本,但由于工艺过程总效能的提高,仍将增加20%以上的综合效益。说明天然气冶金应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建立互惠“双赢”市场的可能性[8~10]

天然气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易储存的特性,决定了资源一旦开发就要相对连续地消费,天然气开发利用是一项上下游一体化、跨地区、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规律受制于市场的约束远比石油强烈。

用户不足,始终是制约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目前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大多集中在讨论改善大气环境和发电方面,而城市建设改造的复杂性、电力工业的垄断性和居民用户的多样选择性,使得这一市场的开拓举步维艰。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而言,将天然气作为原料

发展其加工业,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产品的销路还将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独立的天然气电业,在中国的西部和北方地区与煤电、水电比较没有更多的价格优势。从商品经济学的观点看,优质产品应当首先满足社会终端消费,而不是再进行加工转换。天然气用于发电和化工都是加工转换过程,增加了能源利用的工序和投资,忽略了发挥天然气作为少有的可为终端用户使用的一次能源的优势。

世界天然气市场上,冶金工业用气占很大的比例,如俄罗斯冶金工业用气占总量15%,发电40%;欧佩克国家冶金建材用气为27%,发电32%;均仅次于发电的比例。而冶金工业同时又是电力的最大用户。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2000年达到了1.25×108t/a,但由于结构性相对过剩,每年的进口却有增无减,有关资料表明,1997年进口钢材1100×104t,1998年1380×104t,1999年1500×104t,2000年1596×104t,2001年预计将达到1700×104t。虽然石油行业不是钢铁消耗最多的用户,但由于石油材质要求较高,却是进口钢材的第一大户,占到40%左右。“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带来优质钢材消耗的高峰,利用优质原料生产合格的替代进口的钢材,无疑会给国内钢铁企业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双重的机遇和效益。

在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早期,需要确定发展方向,即在众多的可以利用天然气的领域中,选出首先可发展的市场。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各国天然气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早期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方向相差较大。美、英等发达国家,由于煤制气十分发达,因此,天然气工业发展初期,往往是首先用天然气逐步置换煤制气并最终取代煤制气,就是说首先发展民用市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民用煤制气不发达,因而缺少相应的可利用煤制气的基础设施。天然气发展初期,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发电等。前苏联天然气发展早期,也是走的这条路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供应市场富裕;而化工生产利用天然气毕竟有限(世界大部分国家小于10%),同时产品还面临着WTO入关后的竞争;煤制气的基础设施则更为薄弱。因此照搬国外经验并不适合实际。面对国内优质焦煤资源的缺口,钢铁生产的量大而质不高,需求精料入炉的市场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天然气市场早期发展方式是必要的。

具有高炉、转炉、焦炉生产系统的钢铁联合企业,由于焦炉、高炉和转炉等煤气以及分离空气阶段高产的特性,大多数都拥有完备的气体分类净化厂、大型的燃气平衡贮气柜,以及完善的工业与民用输配供气系统;其气体原燃料的平衡和回收利用能力一般都高于常规的化工企业,更有利于与天然气开采企业建立起平稳的供配关系,具有实施天然气市场营销“照付不议”的客观物质条件。若实施炼铁以气代焦工艺后,可以合作将其部分设施直接置换为天然气所用,减少管道建设调峰和工业与民用供气设施的投资。

“西气东输”实施过程中,开发冶金用天然气市场,改变原燃料结构,只需要门对门的管输自身投资。天然气生产企业和钢铁企业若能成为直接的耗材和耗能互供配循环系统,可以形成紧密的互惠关系,加速驱动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直接的互惠贸易,会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可使拥有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上游企业直接实现末端市场增效。

结束语[8~11]

新疆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已确定为西起轮南,途径库尔勒、鄯善、哈密、柳园、武威、中宁、靖边、柳林、郑州、南京至上海,选用管道钢材等级为X70级,输气压力10MPa,设计推荐为Φ1016mm双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初期输气量120×108m3/a,管道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第一期工程投资约为1200亿元。沿途九省市钢产量占全国的1/3,如果3000×104t/a的高炉炼铁综合喷吹由目前的煤粉改为天然气,1000×104t/a电炉炼钢掺用40%气基直接还原海绵铁,天然气的消费量可达61×108m3/a。“西气东输”首先开发冶金用气,具有启动天然气早期市场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