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课件十篇

时间:2023-03-20 00:56:45

找规律课件

找规律课件篇1

课题:找规律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主要是发现生活中熟悉事物的隐含规律,这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也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也是本教材第1次出现找规律这一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方面认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而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把握不到位,那么将会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三维目标,主要围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1.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后涂,加深对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中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不断地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

为了使教学达到效果,还将在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了水彩笔、各种颜色的图形以及装有“入场券”的信封袋。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方面,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另外,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这就为课堂上认识数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游戏导入法,并构建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索,动手实践,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规律。

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认知“规律”;第二环节发展“规律”;第三环节创造“规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这三个环节,从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出了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也落实到了“三维”目标。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一开始,先做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看哪位同学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我分别做了两组动作,我的第一组动作是嗒嗒

拍拍肩、嗒嗒

拍拍肩;哪位同学能接着做?学生做后问他做得对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又做了一组动作,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拍手)。又问谁来接着做?并让大家一起做一次。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有规律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规律知识的兴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这两个游戏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也可以说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板书:“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课题:找),通过做的两组游戏,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揭示课题《找规律》。

(一) 认知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素材。因此,创设了同学们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就是在每年元旦孩子们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情景(点击出示主题图)通过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图上情境,孩子们会说出小朋友在唱歌、跳舞,图中还有小花、彩旗和灯笼。说后先夸奖学生们观察得仔细!并紧接着提出你从这些彩旗、花朵、灯笼中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说一说,后面的彩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是黄色吗?看看对不对?

(点击,出现黄旗)真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呢?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接下去应该是黄旗。

师:你们真会观察,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来分?谁来说说?

生:红色、黄色一组。(课件配合)

③课件出示花朵、灯笼图

师: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你还发现了什么?请把你发现的秘密很清楚的与同桌交流。(生讨论、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课件并提问引导。

师: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呢?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彩花是按照红色、绿色、红色、绿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

生2:灯笼是按照红色、紫色、红色、紫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你来给花朵和灯笼分分组,让大家把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

④课件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同学们真能干,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

生:图上围成圈圈的小朋友们。

师:对了,老师请这群小朋友们排成一行,猜一猜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答案)

(二)发展规律

动手实践、应用规律

师小结:联欢会真热闹呀,看来规律能给我们的联欢会增添不少色彩,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他们的节日联欢会吧!你们看(出示入场券)这里有一张涂有颜色的入场券,可是还有好几处图形没有涂。只要你能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色,就能参加联欢会了。

师:请大家取出信封袋里的入场券,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赶快涂一涂。

(学生涂色,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生:第1排正方形是按照黄、绿、黄、绿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我第1个问号涂上黄色,第2个问号涂上绿色。

第2排的三角形是按照蓝、黄、红、蓝、黄、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他说得对吗?和他涂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师:谁接着来说说下面的三组?

师:恭喜一(2)班同学们已顺利拿到入场券,欢迎来到联欢会场,节目正式开始。

(三)创造规律

1、火眼金睛

师:第1个节目是“火眼金睛”。游戏的方法是:看谁能在短时间里看清楚画面所出现的小动物,并且记住他们的排列顺序,再来说一说下一只动物朋友是谁?准备好了吗?

(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下一只是什么小动物?

师:下一只呢?

师:再下一只呢?

2、点星星

师:第二个节目,点星星。

师:谁来说一说,这颗星星是什么颜色?(学生说,教师点)

同上。

3、欣赏美

师:节目好看吗?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可见呀,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给我们带来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1)美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有规律的;

(2)动听的音乐旋律和节奏可以是有规律的;

(3)我们的动作可以是有规律的,大家看看,他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4)自然界的动植物,它们的颜色或形态也是有规律地,就像斑马,还有绿叶。

(5)规律使我们生活中建筑物的装饰变得很漂亮。

(6)连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因为规律而显得格外美丽。

欣赏完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你还能找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吗?

4、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造规律吧。请大家拿出信封袋中的小图片,自己排列一组有规律的图形。

请同学在投影上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规律。

5、律动

师:不仅图形、图案的排列有规律,连声音、动作也是有规律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跟着老师边唱歌边做有规律的运动吧!

(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

师:在我们的音乐与动作里,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拍手、跺脚、拍肩、拍手、跺脚、拍肩)

6、表演规律游戏

师小结:你们也能象这样创设其他的动作或声音的规律吗?

生:能!

师: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先讨论按什么规律进行表演?想好了,可以站起来排练排练。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其余的小朋友当评委,一起来发现他们创造的规律。

师:你们表演得太精彩了,评得也很好。老师认为,每个小组都能按一定的规律表演,大家都是创造规律的小能手,把掌声再一次送给自己吧!

(四)全课总结

看来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只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规律会让我们周边的一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下课以后请同学们在校园里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评课

陈素兰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找出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还要通过涂、摆、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堂课陈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各个教学环节紧凑,又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泼设计,下面谈谈几点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以游戏情境带学生进入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陈老师设计“找规律”这一课时,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猜一猜”,让学生看着屏幕画面猜下面出现的是什么水果,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老师的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在猜测中意会,学生也马上会用流利的准确的语言回答“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以活泼语言形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陈老师能关注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整节课组织教学中,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动听,例如陈教师根据插图内容提问:如“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真棒!”“你很聪明”等等,老师因此因势利导,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总结,教师恰当运用引导性的语言,通过学生亲身的感受,较好较快地接受了新的知识,学习印象也特别深刻与自己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这样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从中发现或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而另一面也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更重要是有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热情。

三、把握好教学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动手操作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陈老师能很好设计教学环节,把握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最佳时机。一年级学生课堂集中注意力有限,对知识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陈老师巧妙设计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基础上动手操作,通过摆图形、设计手链等环节,投其所好,抓住童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物体排列的规律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找规律课件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出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过程,激发探索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谈话: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会变的盒子,猜猜它会变出什么?。(生猜略)盒子到底会变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

提问:为什么前面猜不准,后面却能准确猜出呢?

过渡:看来,没有规律,我们只能胡乱瞎猜,有了规律,我们就能一猜就中。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探索规律。

提问:看到这一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什么是规律,怎样探索规律)

二、认识规律。

谈话:刚才会变的盒子给我们变出了喜羊羊和美羊羊,它还会给我们变出什么来呢?

1.

课件出示三角形图:

(1)在感知中推出后面三角形的颜色——感知规律

提问:看(板书:看)这些三角形,后面是……?为什么?接着是……

预设1:红过了是黄,黄过了是红,

红过了是黄,黄过了是红……

预设2:这些三角形是按照红黄红黄的规律出现。

指出:看这些三角形,红黄过了又是红黄、红黄、红黄,像这种,后面的跟前面的一样,叫重复出现。

(2)把三角形分组——寻找规律

提问:在这些重复出现的三角形中,你认为谁和谁分为一组?(板书:分)

提问:怎样才能看出红黄是一组呢?

(圈起来、在下面画横线、一组后面画竖线、中间间隔,下面打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一一展示)

评价:孩子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把这些三角形分组?

提问:谁和谁分一组?

指出:一组图形,重复出现,这就是规律。谁来说说这组图形的规律?

过渡:会变的盒子变出了红黄重复出现的规律,它还变出什么什么规律?

2.课件出示第二组图形——进一步理解规律

(1)思考:哪些图形在重复出现?怎样分组?这组图形的规律是怎样的

汇报:把(

)分成一组,这组图形的规律是(

)在重复出现。

(2)比较:这两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一组图的规律是两个一组重复,形状相同,颜色不同。

第二组图的规律是三个一组重复,颜色相同,形状不同

小结:图形排列,可以2个一组重复,也可以3个一组重复,还可以……在排列的过程中,有的是形状相同,颜色不同,形成颜色变化的规律,有的是颜色相同,形状不同,形成形状变化的规律

过渡:认识了规律,你能找规律吗?

3.及时练习:把下面的图形分组,再说出规律。

(1)

(2)

(3)

口述:谁和谁一组,它的规律是谁和谁重复。

评讲第三题:

提问:这组图形都是三角形,你是怎样找的规律?(从点的位置来找规律)

提问:这些点是一个一个重复出现,还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指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一组一组重复出现,这就是规律。找到了规律还不够,还要用规律。

(齐读:找规律是为了用规律)

三、运用规律

1.出示例2

(1)抽生读题。要求:先找出一组再填空。

要求:先找出一组,再填空,每条线上只填一个数、一个字母或一个图形。

(2)汇报结果,再说出理由。

(3)比较这三道题的规律,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的规律相同,都是三个一组,每组的前两个一样,第三个不同)

(4)多种形式表达规律

同样的规律,可以用数字表示、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图形表示,当然,我们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比如……

小结: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同的形式可以表示同样的规律。

现在你能用规律来接受更难的挑战吗?

2.用规律猜一猜

(1)绿黄一组,绿黄重复,按照这样的规律,猜猜第六个图形是什么颜色?你怎么猜的?

(2)绿黄红一组,按照这样的规律,第六个图形又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不是黄色?怎样才能使第六个图形是黄色?如果黄色放在第三个位置,哪些位置一定是黄色?

按这样的规律,第10个位置是什么颜色?怎么想?第14个位置什么颜色?怎么想的?

过渡:同学们运用规律可以准确地猜测,判断,太了不起了,那你能自己创造一条规律吗?

四、创造规律

1.4人一组,想出一条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做动作、可以用声音、可以画图形、可以用语言

2.汇报交流。

孩子们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的规律。其实,规律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律呢?

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五、欣赏规律

找规律课件篇3

一、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白兔。(课件出示)看到小白兔找规律,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有以下回答:找什么规律?怎样找规律?规律的作用?等等。

接着,引导学生看,小白兔做什么。小白兔带着蘑菇一起去参加表演,他们是怎么排的?(让学生说出两个小白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他们一起来到了舞台中间,小白兔很聪明,他们在前面用木桩和篱笆围成了一个舞台,后面用手帕和夹子当作舞台背景。他们聪明吧。

好,现在问题来了。用课件出示问题:“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要求:

1.先独立思考,再两人一组交流。

2.用学具摆一摆你的发现。

找学生说一说,先说兔子与蘑菇,再说一说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这三幅图,都是几个几个地排在一起。(两个中间夹一个,也可以说,一个兔子一个篱笆。)像这种排列,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刚才让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你的发现,接下来让学生展示,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摆。那么一一间隔排列就这么简单吗?那我们要不要研究?我们来看看怎么研究。

(课件出示表格与要求)

1.仔细观察情境图,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完成以后,同桌交流发现。

两个物体的数量之间是有差距的。相差几呀。(板书)这就是我们在图中发现的规律。(两个物体数量相差1)。

两个物体数量相差1,有没有疑问,为什么相差1?老师也想问,多1的,这个是谁?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那怎么能一眼就看出多的是谁呀?有什么办法?(1只兔子和1个蘑菇一组,可是最后1个兔子后面没有蘑菇。)有什么办法把1只兔子和1个蘑菇一组看作1组。(画圈圈)好,现在你们选择其中的一幅图,圈一圈。(展示学生的画法)选3个不同图的圈法。

那么,多出的一个与前面的第一个有什么关系?(指名说)最后一个是兔子,第一个也是兔子,怎么样,是一样的。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也是一样的。

那看来呀,在这幅图当中,除了一个一个间隔排列以外,它还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头和尾都相同)头和尾都相同,这在数学上叫做“两端相同”(板书)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一间隔排列,它们的规律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两端物体相同,两种事物的数量相差1。

好,那刚才同学们摆的学具,把摆法分分类。看,谁比谁多1个。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那为什么不是谁比谁多1个,就是谁比谁少一个呢?(因为我们观察的顺序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这一个不是多1,也不是少1呢,不多也不少呢?那么我们把这个叫做两端?(两端不多)那么,那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一样),我们在数学上叫做“数量相等”。(板书)

好了,老师又有疑问了。如果像这样一只兔子、一个蘑菇、一个兔子、一个蘑菇,还有好多好多,这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三、拓展迁移,运用规律

如果按两个兔子中间一个蘑菇,这样排。有20只兔子,蘑菇有几个?那如果有20个蘑菇,兔子有几只呢?好,现在换一个图,如果两个木桩中间有一个篱笆,有20个木桩,篱笆有几个?如果有20个篱笆,木桩有几个?

拓展:课件出示黑色、白色珠子,露出一端,问白珠子多,还是黑珠子多?课件出示另一端不同的珠子来验证。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好,那我们再看,珠子都藏到里面去了。这时候,白珠子10个,黑珠子( )个。让学生先猜一猜,再说一说。打开盒子学生发现这与刚才的不一样呀,前面是一排,现在串到一起,怎么办呢?(让学生说一说)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变成我们刚才学过的?(剪开,看两端相同,还是不同)。

四、回顾总结,培养素养

那我们再看开始上课时的三个问题。第一个研究的是什么?谁来告诉我。(告诉我,就把这个问题拿下来,好不好)什么规律?说具体一点到底是什么规律?

规律是怎么找的?让学生说一说,师概括通过“看”(观察),后来又用了什么方法。刚才做了哪件事不能忘记。(“圈”)还有什么方法呢?还有“数”。数了以后,你怎么知道多1还是少1。(“比”)

那么,在以后学习中,我要记住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其实,我们只要肯动脑筋,通过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发现很多的规律。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呀?有,在哪里呀。(学生自由说)老师出示一些生活的间隔排列图片。还有很多,我们下课再去找,回家再去找。

参考文献:

找规律课件篇4

一、引导如溪水浅流

(在引导出兔子问题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了两遍题目,可是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师:这种题咱们实话实说和以前遇到的问题有点怎么样?

生:难

师:有点难对不对?那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怎么办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介绍一位老人,介绍一位古代的老人,介绍一位古代的非常智慧的老人。――老子。老子说过一句话,也许对我们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所帮助。

(教师板书:天下难事作于易)

师:来,读一遍。(生读)带着语气再读一遍,(生读)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遇到难事就躲开,咱们选择一件容易的事做呢?

生:就是把一件难事化成一件简单的事再进行计算。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师:如果这件事咱们要做起来的话,那么,你会觉得前几个月易,还是后几个月易呢?

生:前几个月!

师:对!前几个月相对要容易一些,那咱们就从前几个月开始研究吧!

在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感觉有点难。刘老师没有急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而是呈现一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作于易!“让学生读一遍!带着语气再读一遍!”当学生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教师追问:“是不是说遇到难事就躲开?”“你会觉得前几个月易,还是后几个月易?”教师的这几句简单易答的引导,看似浅水溪流,一目了然,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已随着老师的引导在脑海中萌发:原来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从简单入手。

二、追问似涓水细流

(学生集体通过前5个月推导出后面的数后)

师:停,我们没有贴8,没有贴13,更没有贴21,你怎么看出后面就是8,是13,是21呢?先说说这8是怎么来的?

生:我们可以从前面找到规律,就是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所以说3加5等于8.

师:他说了一句非常非常有价值的话,也说出了许多同学共同的心声。就是从前面的研究当中,我们找到什么啦?

生:规律!

师:对!我们发现规律了,这太重要了!(教师板书:发现规律)我们发现规律,同学们我们注意到我们是从哪个阶段发现规律的?在哪个过程中发现规律了?是难的部分还是在容易的阶段啊?

生:容易!

师:对!我们是在易当中发现规律的!孩子们,发现规律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吗?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规律是吗?

生:不是!

师:当然不是,发现规律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手段。发现规律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发现规律不是就停滞不前了,我们在发现规律后,还要再前进一步,还要运用这个规律。刘老师说了四个字很重要是什么?

生:运用规律!

师:我们发现规律,我们第二步要运用规律(板书:运用规律)我们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加以运用就可以解决难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将12个月的兔子数量全部展示出来。

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如水点滴渗透,细致浸染。上述教学片段,在感知天下难事作于易后,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从易中发现规律,再将从易中发现的这个规律运用到难中。刘老师问:“我们是从哪个阶段发现规律的?“孩子们,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规律吗?”“我们第二步要运用规律,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加以应用就可以解决难的问题。”这几个追问和强调,帮助学生在易与难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体会怎么样从难找到易,从易入手,发现规律后,再运用规律回头解决难的问题。

三、思维像静水深流

师:有一个问题好像对刚才有一个颠覆。刚才我们好像都说1月到12月当中,前几个月研究起来好像比较易,可是到现在为止,我怎么感觉后几个月倒比较易了呢?

生:因为找到规律了!

师:对,我们找到规律,发现规律是在哪里?

生:前面

师:在易中发现规律,然后运用这个规律,把这个规律运用到难的部分当中去,难的也就变得易了,所以难与易这两者有一种这样的辩证关系。难不是绝对的难,易也不是绝对的易。方法好了,难的也就变成易的了。

找规律课件篇5

关键词:法律教学;案例研习;智能技能

法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智能技能”,即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能力。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律教学,主要是“课堂讲义式”教学[1],由教师依托教科书进行法理阐释,偶尔举几个案例讲解一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也许是有效的,但不足以培养智能技能。原因在于,智能技能属于隐性知识,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在做中学。从各国(地区)的教学实践来看,培育智能技能的最理想方式,当推“案例研习”,因而有必要对此作深入研究。

一、智能技能的涵义及培育要求

智能技能属于法学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1958年,英国学者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以能否编码为标准,将知识区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2]。其中,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个体或组织网络中,具有情境依赖性而难以被编码的知识”[3]。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人性、意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隐性知识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法学领域的隐性知识,即为“法学隐性知识”。如果说,法学显性知识是关于实体法、程序法等方面的知识,那么,法学隐性知识则是如何适用法律处理问题的知识,它实际上是一种法律技能。根据何美欢[4]老师的观点,这种技能包括两个部分:智能技能和实务技能。其中,智能技能是指“使用符号的能力,是一种程序上的认知”,是“知道怎样”,换言之,这是一种处理法律概念、条文及其他法律资料的能力,其核心是进行法律解释和适用;实务技能虽然涉及法律,如草拟法律文件、谈判等,但它的核心是处理法律业务中的人际关系。在法律业务中,必须兼有智能技能和实务技能,才能成事。但是,要形成实务技能,必须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人情世故的透彻理解,故其培养的最佳途径不在学校,而在学生毕业后的执业中[5]。因此,学校培养法律技能的重点,应当是智能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智能技能的培育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传授。即对实体法、程序法和法律实务等知识的传授。由于它们属于显性知识,课堂讲授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本文对此不作讨论。二是技能训练。具体包括:(1)认定和核实任何与法律问题相关的事实的能力;(2)分析事实和就被争议的事实构建或批评某论证的能力;(3)认定法律问题和就法律问题构建有效和中肯切题的论证的能力;(4)明白任何法律的基础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的能力;(5)明智地运用一切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6)分析和阐明抽象概念的能力等[6]。质言之,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这种技能,是典型的隐性知识,仅靠讲课是培养不了的,其惟一的培育方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练习。由是,案例研习成为最佳选择。

二、案例研习与“智能技能”培育要求的契合

案例研习肇始于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于1870年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德尔(C.C.Langdel)教授首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分析案例来阐述法律规范和法理。由于英美法系国家有判例法传统,案例教学历来受到重视。但是,这一教学法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因为案例总是有限的,不可能覆盖整个法域,仅凭案例教学不足以系统掌握法律知识。于是,人们根据大陆法系的特点对其改进,即在系统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形成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这种方法始被称为“案例研习”。案例研习在大陆法系诸国,如德国、日本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法律教学,而且用于法官培训,效果显著。我国台湾地区因为继受德国法的缘故,对案例研习亦甚重视,尤其是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其在大陆学界讲学或授课,基本上都采用案例研习的教学方式[7]。近年来,案例研习受到我国大陆地区重视,一些精英法学院纷纷引入,如从2009年起,清华大学开设“刑法研讨与案例分析”课,中国政法大学开设“民法案例研习课;2012年,北京大学开设民法、刑法案例研习课;2013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案例研习系列教材等。案例研习何以广受青睐?原因在于,它与“智能技能”的培育要求几乎完美契合。案例研习的重点在于“研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讨论,融入案件情境中,得出处理意见,并撰写研习报告。案例研习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认定事实、解释和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过程,其至少具有如下功能:其一,沟通知识与技能的桥梁。培育智能技能所要解决者,无非是适用法律处理案件,其要害是,使学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处理案件的技能。案例研习的实质,就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事实和法律处理案件,正好为知识与技能搭建一座桥梁。其二,实现角色转换。学生在动手处理案件中,其角色已经转换,他(她)必须把自己当作一个律师,“像一个律师那样去操作”(do like a lawyer),沉浸于案件处理中,通过认定事实、寻找法律依据,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其三,有效的纠错机制。案例研习中有多个互动反馈环节,包括老师的引导,小组的讨论,全班一起研讨,以及老师的点评、总结,它们构成案例研习的纠错机制。最关键的是,案例研习属于“纸上操作”,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例多次做,针对同一案例反复做,从而使不足之处一个个暴露,找到差距,寻思解决之道。这些纠错机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检验中反思自己的做法,保证学到正确的技能,而不至于误入歧途。最后,批判、反思意识的萌生。对于智能技能的培育,案例研习的功能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对象,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它还使学生萌生对现行规范进行批判、反思的意识。原因是,学生在适用法律解决争议中,必然会碰到现行法律规范本身在解决争议中的合理性、有效性问题,这就为其批判、反思现行规范,进而优化、完善现行规范提供了合适的进路[8]。正是由于案例研习具有上述功能,使其能够几乎完美地契合智能技能培育的要求,以弥补现行“课堂讲义式”教学的不足,因而受到广泛重视。

三、以案例研习培育“智能技能”的步骤

案例研习课涉及学生个体研习,撰写法律文书,小组讨论,班上讲述和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大致分四个步骤:1.个体研习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面对教师发放的案例原始材料,通常是既新鲜又害怕,想接受挑战,但又担心不能胜任,需要老师(也可以安排有经验的研究生)适当指导。在研习中,学生要完成如下工作:(1)研究案情。根据现有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2)理解争议。找到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并将案件中的生活事实“翻译”为法律概念,以法律概念来把握争议问题;(3)寻找请求权基础,或称“寻法”。根据争议问题寻找据以支持当事人权利主张的法律规范,即“请求权基础”。这是一个在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使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相互阐明、相互验证的复杂思维过程:一方面,是从案件事实出发去寻找法律规范,根据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来判断该规范是否适于案件事实;另一方面,是尝试将法律规范适用于案件事实,判断案件事实是否符合该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9]。(4)寻找抗辩事由。寻找请求权基础后,应进而研究是否存在足以反驳当事人主张的抗辩事由,以维护他方当事人的权益。个体研习的成果,表现为学生个体撰写的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或词。2.小组讨论个体研习完成后,应组织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上述研究案情、理解争议、寻找请求权基础和抗辩事由四个方面,意在通过互相对比、讨论,丰富认识、纠正错误。小组讨论后,各学生完善自己的法律文书。3.班上讲述各小组派代表1-2人(也可由老师随机指定,或自愿上台)面对全班讲述,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关系分析,请求权基础、抗辩事由的判定,以及适用法条的论证。讲述时要求尽量脱稿,以锻炼心理素质和在压力下的思维能力。4.教师点评、总结教师先点评各组情况,分析各自得失,然后按照案例研习的四方面内容逐一分析、点评,重点在于展示规范的法律思维方式,总结案件研习的规律,为学生以后研习案例提供参考。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一步修改法律文书,形成案例研习的最终成果。

四、以案例研习培育“智能技能”的策略

案例研习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智能技能。但是,由于各校情况不一,不同年级的学生法律素养差别甚大,因而在实施案例研习时,应当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取得实效。这些策略包括课程的设置、规则的制定、案例的选择和授课人数的控制等。1.课程的设置案例研习本身属于技能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解释和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其课程性质应定位为专业实践课。在开始阶段,以设置选修课为宜,待条件成熟后,再调整为专业必修课。有效的案例研习,以掌握一定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为前提,因而其开课时间不宜过早,不建议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以免因难度过大打击学习信心。比较理想的开课时间,以高年级为宜,最好是在学生实习之前一个学期开设,这样可以使案例研习与实习相得益彰。2.规则的制定案例研习必须依一定规则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案例研习前,教师应拟定研讨、评价的规则,并督导学生遵守。具体包括:学生有积极参加研习、讨论和撰写法律文书的义务,不允许“搭便车”;学生应公平分享发言机会,如有观点分歧,应彼此尊重;发表意见应当客观、真诚,讨论和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并通过不断归纳,逐步修正错误,形成最终的思考结果[10]。在研习中,指导老师应适时进行干预和引导。3.案例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案例,对研习效果有很大影响,故须精心选择。大体上,选择案例最好符合两个原则:(1)真实性。真实案例来自于现实生活,还只是一些原始的素材,学生必须从中分析和抽象出案例事实,从而使案例研习更接近于“实战”。这不仅利于技能训练,而且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育人文情怀。(2)适应性。案例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相适应,不能太难。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适当控制所涉知识领域和内容的广度、深度,使学生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增加研习信心。当然,如果所选案例是主讲教师亲自办理的案件,则更佳。这样的案例,即使在情感上,也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研习;此外,选择自己办的案件,老师在点评、总结时,还可以与学生们分享办理此案的心得和经验,对学生的帮助更大。4.人数的控制案例研习的特点,决定了参与授课的人数不能太多,必须实行小班授课。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比较充分地参与研习、讨论,如果达到40人,就难以组织,而效果亦受到影响。我们之所以主张,在初始阶段只把案例研习作为选修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师资限制,尤其是在地方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蕾.“案例研习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44.

[2]朱继胜.论法学隐性知识的传授[J].教育评论,2016(8):138.

[3]何美欢.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J].清华法学,2006(3):113-116.

[4]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303.

[5]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01-102.

[6]王康.对民法案例研习教学实践的思考[J].法学教育研究,2015(1):177.

[7]刘铁光.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人的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174.

[8]唐孝辉.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1.

找规律课件篇6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生物技术时代,同时带来诸多法律问题,目前生物技术相关法律尚在探索阶段,但须认真对待并亟待发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该领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与生物技术、医学、环境科学、法律等相关学科交叉的专门学科。该课程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相关国际公约、区域条约和国内法的背景下,归纳、整理、分析和研究生物技术时代的法律问题,帮助理解生物技术、法律和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1教学内容与实施方式

生物技术法律法规课程主要介绍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人类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医药生物技术应用的法律控制和管理,基因资源的法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与政策,转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控制等几方面内容,旨在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应用性强,概念相对抽象,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另外,有关生物技术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尚无一本合适的教材,现有的参考书仅刘银良主编的《生物技术的法律问题研究》,内容较为单一,我们结合本科生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不断完善教学大纲的修订。具体在理论教学方面,确立以PPT授课结合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启发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系统讲授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及法规知识的同时,设计了指导学生撰写相关课程论文、引导学生展开课堂大辩论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生物技术法律法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2.1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其实践应用性在生物技术法律法规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对着PPT照本宣科,老师再苦口婆心的讲,学生也难以集中精力认真听,只有联系学生关注的问题,将陌生的法律法规知识与《生物技术法律法规》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胡丽莉张帆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当前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时,讲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之一是外来物种入侵,以珠江水面最常见的水葫芦和大学城绿化带里的薇甘菊为例,简要分析了水葫芦对水产品的危害,直接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薇甘菊覆盖绞杀一切植被甚至灌木丛,对当地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并以此类例子为牵引,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外来物种,查找其来源、特性、对本地生物环境的危害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掌握。

2.2“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表现出被动性与盲目性,对课程不够重视,积极性不强,认为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没有什么帮助,直接导致了授课的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进了“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实行了“问题解决”或“问题定向”的学习,将学生分成两方,分别代表某一问题的正方和反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例如,在医学生物技术的法律控制和管理中讲到克隆技术对生命伦理的冲击,提出克隆人是否合情合理,能不能克隆人,以及基因治疗等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辩论,教师在一旁引导启发,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讨论学习和辩论,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和辩解答疑的能力。通过辩论,学生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生命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不仅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也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过程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而教师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方式,仅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化。此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深刻。

2.3把学生请上讲台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开发学生智能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培养目标,改变灌输式讲课,引导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充分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基因资源的法律保护一章时,我们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告诉学生每个组负责讲解一个基因资源保护的案例,课下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再上课时每个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其余组员可以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全面锻炼了学生的查找搜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讲生物专利时,就可专利性的三个条件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实际查找几个专利,以分析其可专利性,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专利的申请与审查程序、专利的相关要素等情况,使学生对专利有了感性和理性的全面认识。

2.4多种手段结合,寓教于乐现在的PPT课件比常规的黑板书写要素丰富,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明显,但如果仅仅是文字图片类的讲解,学生也还是有填鸭式的被动接受嫌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以发挥其作用,寓教于乐,我们适当的引用一些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电影在课堂上播放,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思考、学习和掌握。例如讲到基因歧视一章时,播放《千钧一发》,在讨论克隆技术伦理性时播放《逃出克隆岛》、《第六日》等。

找规律课件篇7

 

关键词:法学教育 诉讼法学 法律适用  

    诉讼法学课程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是独立的一门课,行政诉讼法和行政法合成一门学科。对于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哪些应当固守、哪些应该拓展,笔者谈一点个人己见。 

一、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组成与固守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诉讼法学统编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就会发现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两个基本的特点:第一,体例和知识点与法典几乎是同质同构;第二,理论内容主要是对法典条文的注释。例如,陈光中先生主编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其第一编“总论”主要对应《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教材第二编“分论”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三编“审判”、第四编“执行”。[1]再如,宋朝武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教材“理论编”包含了《民事诉讼法》法典第一编“总则”的第一章“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教材“制度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一编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教材“通常审理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审判程序”的第十二章至十四章、第十六章;教材“特殊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二编的第十五章、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教材“民事执行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三编“执行程序”;教材“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编”主要对应法典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这样安排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是科学合理的,它的好处在于便于学生迅速地掌握国家法律规定,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现行法律法规。 

以法典为基础、着力注释法典内涵其实是诉讼法学教学的传统风格,在大陆法系各国以及旧中国都存在着这种现象。例如,民国时期陈瑾昆著述的《刑事诉讼法通义》就与当时的“刑事诉讼法”法典有紧密的对应关系。[3]再如日本学者松尾浩也著述的《日本刑事诉讼法》与日本刑事诉讼法典也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4]在西方,中世纪后兴起的法学,首先一个流派就是注释法学派。通过对罗马法的注释,传播法学知识、灌输法律理念,对西方法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进行包括诉讼法学在内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应当坚持这个传统,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当然,言讲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与法典同质同构、以注释法典条文为主,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就是简单的法条释义。理论的铺垫、理性的解剖、理智的批评、理想的建议,在诉讼法学教学中是随时都存在的。比较而言,本科教育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则以“为什么”或“应该怎么样”为主。笔者认为,可以把我国现行以法典为基础、结合理论论述的诉讼法学教学内容分解为四大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1.基础理论 

该部分主要讲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若干诉讼原理和诉讼理念等。[5]台湾学者的教科书也有这部分内容,尽管有人阐述得多,有人介绍得少。[6]??? 

2.基本原则 

这部分基本都是把相应法典中的基本原则加以详细介绍。稍微复杂一点的会增加外国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学理上主张但立法尚未采纳的一些基本原则。从法的要素角度看,法律原则是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并列的组成部分。从法的适用角度分析,法律原则有助于准确理解法律、正确运用法律,以及可以弥补具体规则之漏洞。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其实非常重要,但常被学生所忽视。 

3.诉讼制度 

诉讼法学对诉讼制度的介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三大诉讼法共同的、内容基本一致的诉讼制度,往往称之为“基本制度”,例如回避、合议、两审终审、公开审判、陪审等;另一类是某诉讼法独有的,或者其制度安排有特色的诉讼制度,例如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强制措施制度,民事诉讼中的和解制度等。诉讼制度作为比较集中的规则安排,对于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4.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是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版块。以民事诉讼程序为例,首先,它可以分为国内诉讼程序和涉外诉讼程序;其次,国内诉讼程序可以分为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第三,审判程序可以分为通常审理程序和特殊审理程序;第四,通常程序又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特

[1] [2] [3] 

殊程序又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海事诉讼程序等;第五,一审程序可以分为一审普通程序和一审简易程序。如此众多的诉讼程序构成一个严谨的体系,内容复杂,学习难度也大,但是也最重要。 

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教学内容都是诉讼法学应该固守的。但是,除此之外,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拓展。 

二、诉讼法学教学内容的拓展与理由 

笔者一直主张且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施行,诉讼法学应当拓展法律适用技能的讲授。 

.在诉讼法学中增加法律适用的教学内容的理由 

()这是司法裁判的本质要求。陈光中先生指出:“司法”从中外的词义来说,具有以下三项相关的内涵:其一,实施法律;其二,解决狱讼;其三,体现公正。而作为司法中心的审判,则是指法院或者法庭对案件通过审理,认定事实,适用相关法律,加以裁判的活动。这充分表明,诉讼活动是一个法律适用的活动,就是把相关法律规则作为大前提、把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运用三段论推理得出裁判结论的过程。诉讼法学作为研究诉讼活动的法学学科,为什么重视事实认定而轻视、甚至忽视法律适用呢?为什么看到裁判推理的小前提而忘却大前提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事实认定困难、法律适用容易,是法官就自然会法律适用。其实,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 

()这是诉讼程序救济的审查内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条、《民事诉讼法》第条、《行政诉讼法》第条都规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二审法院维持一审裁判的必要条件之一;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是二审法院更改一审裁判的充分条件。可见,在程序救济的体制安排中,一审中的法律适用是与事实认定、程序规范一样作为审查的内容的。毫无疑问,诉讼程序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事实认定,它要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二是程序操作,它要求规范合法;三是法律适用,它要求正确、准确。既然都是程序的组成部分、都要面临上级法院、社会大众的监督,为什么只是关注程序操作和事实认定,偏偏又忘却了法律适用呢?

    ()这是有效解决疑难案件、遏制司法错案的具体措施之一。什么是疑难案件?无非是事实认定难、法律适用难,或者案件事实与法律法规结合难。什么是错案?也无非是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如何解决这些疑难案件或者错误案件?当然应当采取包括提高法律适用技能在内的各种综合措施。如果仅仅解决了事实认定中可能出错的地方,而忽视法律适用中的错误,同样会发生疑难案件和错误案件。 

有人认为,外国和民国时期的诉讼法学教育也没有法律适用的专门内容,不是照样培养了许多合格的法律人才,这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法科学生,他们本身的教育模式就是以法律适用为教学依归,那么诉讼法学教科书中有无这个内容就不重要,因为他们每堂课都在学习着活生生的法律适用。美国的判例教育法就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科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必修的法律适用方面的课程,那么诉讼法学也可以忽视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可以在其他课堂上学习到法律适用的技能。德国注重法律方法论的学习就是如此。假如这两类情形都没有,试问:法科学生何以获得法律适用技能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呢?仅仅在法理学课程中讲一点就足够了吗?笔者认为不够。而我国法科学生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恰恰就是欠缺这方面技能学习的。所以,作为诉讼法学教师,笔者主张应当首先在诉讼法学教学内容中拓展法律适用技能的学习。

.诉讼法学中增加法律适用部分的内容 

如果说在诉讼法学教学内容中增加法律适用的部分是有必要的,那么我们应当给学生讲授哪些具体内容呢?笔者主张最低限度应当告诉学生如何找法、定法、释法、用法。 

()所谓找法就是三段论裁判大前提的寻找与确立。找法可以分找到、找不到、找到不太适合的等情形,出现这些情形时法官如何采用体制内许可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笔者认为:找到合适的法律规则需要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找不到法律规则就要进行诸如漏洞补充的措施;找到不太合适的法律规则就要进行诸如利益衡量的措施。 

找规律课件篇8

一、例题呈现

例1:下表的红框中的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3)如果在上表中每次框出4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5个数呢?先试一试,再填写下表。

二、初次尝试

按照例题的设计,我制作了1-10的数表,让学生框一框,思考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和?学生很快得出答案9个,接着每次框出3个数呢?4个?5个?学生一一动手框一框,得出答案填入表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平移的次数,平移的次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所以得出规律: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一直用这个刚得到的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模具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改进教学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入例题,使例题教学自然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材料必须是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本节课,教材对新知的处理是直接进入例题的学习,出示例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研究的学习程序,我认为如果直接进入难免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到达头脑兴奋激动的状态,我决定增加一个置疑的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希望和一起看电影的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是吗?老师这里有18张天文台的入场券,邀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天文台,请你拿三张连号的券,你想拿哪三张?

生:我想拿左边的1、2、3三张!

生:我想拿中间的三张。

师:一共有几种拿法呢?

学生皱着眉头想了会儿,有的学生说15种,有的学生说16种。

师:到底是几种呢?

学生仍然不敢肯定,急切地等着老师的答案。

师:像这样拿连号的券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一类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找规律。

师:我们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都是从比较简单的情况入手,我们先来研究有10张券,取2张连号的券的情况。

说明:这个拿券的题目原本是书上练习十的第1题,教材的本意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进行练习巩固所用,我分析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觉得完全可以用此题激趣置疑,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动手操作—交流总结—解决疑问的完整过程,也是满足学生自我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挖掘例题的生长点,使例题教学深入化。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例题的功能,引导学生以原有例题为生长点,组织积极的迁移,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采取步子大一点,即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细节问题深一点、精一点的方法,积极启发,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得到培养。

在学生进行了操作后,例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把操作的结果填到例题的表格里,以便于进行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我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这个表格与教材没有任何冲突,却比教材上的表格多了两个思维点:

1.进行完试一试的教学后。

师:这个表格还多了一行呢!你有办法填一填吗?

生:每次拿6张券,平移9次,得到10种不同的拿法。

生:还可以每次拿7张券,平移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

生:多呢!可以填无数种呢!

生:不对!最多拿15张,超过15就不够拿了!

师:你的回答真好!看来并不是有无数种填法的,总张数有多少张就最多可以拿多少张!如果拿15张还能平移吗?

生:不能!只能得到1种拿法!

说明:表格最下方多出来的一行让学生自由填,引发了一次思维的撞击,让学生知道了并不是任意填法都可以的。

2.继续进行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为什么同样是拿2张券,上面平移了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下面却平移了13次得到14种不同的拿法?

生:因为数字不一样。

师:什么数字不一样?

生:因为上下的总张数不一样。

师:对了。大家看,上面是在总张数为10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而下面是在总张数15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平移的结果就不一样,这个对比提醒了你什么?

生: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总张数是几!

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在学生独立解题时却经常忽略,这个大表格把总张数不一样的例题和试一试结合了起来,挖掘出例题中能让学生更清晰看见两题区别的生长点。

三、充分准备学具探究例题,使例题教学自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第一次试教,我没有准备学具,只有一套简单的教具和PPT课件,每个学生只能看老师的演示,课件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一呈现,学生仅仅记住了这个表格,只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肤浅的结论,印象不深刻。教材的内涵应该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重新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了课件,增强了交互性,也方便了我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同时我把例题需要用到的红方框,用透明胶片打印了50张,也设计了练习纸,让每个孩子都亲自体验了平移的过程,感知了用小红方框平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和这个细节引发的思考。(学生操作好,填好了表格,并讨论了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是从左往右平移的。我发现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先在最左边框住了几个数,没被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师:为什么没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生:比如,我框住最左边两个数,这时后面还有8个数,就意味着还能往后平移8次,所以只要用总个数-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

师:你从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真了不起!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移的次数再加1,就是一共有几种拿法。

师:为什么要加1?1在哪里呢?

生:1就是我们一开始框住的那一种拿法。

师:你们同意吗?你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一种拿法是一开始框住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啊!

找规律课件篇9

【活动目的】

1.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学生领悟记忆的规律及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记忆规律并制定自己的记忆招数,增强记忆的信心。

3.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总结出的招数运用于自己平时的学科学习之中。

【活动准备】制作课件,布置教室,制作记忆测试卡片

【活动形式】活动体验、分组讨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记忆力小测试,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测试。(教师课件出示材料,上有两行数字,每行8个。要求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两行中记住的数字写出来。)

(1)出示数字材料。

63、56、34、27、59、52、92、85

59、52、92、85、63、56、34、27

(2)教师和学生同时读一分钟。

(3)隐藏数字后,教师和学生一同默写,要求把自己记住的数字写在测试卡上,顺序不可颠倒。

(4)记忆自测结果检查。再次出示数字材料,教师和学生对照材料检查各自的记忆成绩。(学生中没有人可以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正确地写下来,最多就是能写下4~5个,并且次序颠倒。更多的学生则是只能记住1~2字。教师则把每一行中的8个数字都正确地写下来。)

在学生的一片惊呼声中教师说道:同学们不必惊讶,其实记住这几组数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的。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

二、记忆术解密

(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1.教师随机抽取几个记忆成绩较好和记忆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采访:你对你的记忆成绩满意吗?为什么不满意?这组数字你是怎么记忆的?

2.教师再次出示数字材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排在1、3、5、7位的数字比排在其后的数字都大7,我们只要记住排在1、3、5、7位的数字,然后再各自减去7就可以记住整排数字)

(第二行:前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后四个数字;后四个数字依次是第一排的前四个数字。我们只要按顺序记住第一排的数字,然后再颠倒位置即可)

教师总结:记忆是指对信息的识记、保持、提取的心理过程,并且记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记忆效果必然会很差。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其规律的话,我们是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的。

(课件出示)记忆术之一:在找出规律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会更好。

3.方法验证

教师: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再次来记这一组数字,看你能记住多少。测试结束后同桌交换卡片,进行检查核对。(结果是99%的学生都能正确记住)

(二)分割记忆

1.活动:词语记忆

教师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说话、早上、青山、阳光、良好、陆地、手掌、看书、劳累、愉快、美丽、榜样、同意

(1)让全班学生自己默写,请4~6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

(2)默写结束后,让学生找出自己记住的这些词语在材料中的位置。(记住的词语大多处于开头或者结尾的位置)

教师引导总结规律:记忆一段材料,两头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中间部分较难。

2.方法对策

(1)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即在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分批分段的记忆。这样,每一个段落都会有相应的开头和结尾,从而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的条件。

(2)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加强中间材料的记忆。

(教师总结出示)记忆术之二:分割记忆法

(三)学习过的东西要及时复习

1.活动:数字再现

教师:下面我们再次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再次默写一下上课之初要求大家记忆的两组数字,看哪位同学记得最准确。

教师再次课件出示数字材料,同桌二人交互检查默写结果。(没有一人能够全部写对)

教师: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背诵的内容,经常是前面刚记了,后面马上就开始忘。等到了第二天基本就会全部忘光。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呢?

教师:这是遗忘现象(出示曲线图)

(1)请学生讲解遗忘现象

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教师补充)

(2)请学生举出实际的例子,验证遗忘现象。

(3)教师总结记忆规律:遗忘在学习后立刻开始,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4)教师: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位教育家提出了记忆的这一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位教育家是谁,他提出的记忆策略又是什么?(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教师: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脑有四个记忆高峰期,分别是:早晨起床后,上午8点到10点,下午6点到8点,晚上临睡前一小时。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些时段记忆效果是最佳的。知道这个规律后我们大家应该怎样去做?

教师引导总结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中午12点以前――思维力、精力、体力等都达到最佳水平(聚精会神上课);中午1~2点――脑力和体力的活动水平都比较低(午休);下午3~6点――脑力又活跃起来(聚精会神上课);只有早晨和晚上时间相对空闲。所以可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这样效果较好。

(四)记忆方法训练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大家已经总结出了记忆的一些规律,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规律?看看大家这次能否再用很短的时间找到心理学家长时间研究的结论呢?

教师:既然刚才大家自己已经总结了这么多规律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练习看看。

(1)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

5028841971…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自己自由背诵,另一组尝试采用教师给出的记忆方法背诵)

(2)两组学生各派代表进行背诵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相互介绍经验、介绍方法,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评价。

(3)教师介绍谐音法:“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

(4)学生练习

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

马克思生于1818,逝于1883(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三、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老师这里简单总结了一个十二字诀,供同学们参考。

整理――于混乱复杂中寻找规律。

重复――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趣味――把所记内容与趣味性的内容联系起来,在玩味中记忆。

简化、重组――记忆大篇幅的材料时,对材料进行分割、组块记忆,人为地制造增进记忆的条件。

背诵――记忆的根本,所有记忆方法最后都要靠背诵来实现记忆的目的。

【点评】

学生传统的记忆方法“死记硬背”, 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记忆负担的同时也严重挫伤其自信心,因而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发展,已刻不容缓。

本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逐步认识到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随后在实践中逐一验证,既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之乐,又能在玩味中加深理解和学会应用。

点评人:孙奎泽,中学高级教师 ,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找规律课件篇10

一、整体把握

课内与课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从课外获得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借助这些生活经验获取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应用到课外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比比在较短时间内谁记的数据多,先出示一组规律非常明显的数据让女生记,再出示一组规律隐藏的数据让男生记,结果可想而知。伴随着男生不公平的呼声,我没有解释,只是追问:“真的没有规律吗?”学生在不服气、不明白和期待中,开始了“找规律”的学习。在学生懂得如何找规律时,我再次出示第二组数据:“回过头来看看,这组数据真的没有规律吗?试着找一找。”学习了找规律的知识后,学生很容易地找出了这组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开心地享受数学的神奇美。课后,我让学生去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规律,如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等等。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实践、去体验,使之和谐共生,恰到好处。

二、课堂中学生活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教学中一旦把应用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意。如到商店购物,看打折的广告宣传牌,到家电市场买家电……学生如身临其境,与其说是解答数学应用,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是在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生活。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一套故事书共四本,甲书店打八折出售,乙书店买三本送一本,小军要买这套故事书,他到哪个书店去买可以便宜一些呢?”学生们兴趣盎然,这就是数学生活化所带来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们看到各种车轮都是圆的,杯子、水管、井盖等的外形也是圆的。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仅仅是因为圆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吗?带着这些问,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学习“圆的认识”。

三、课堂外过数学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长短、位置、分类、加减关系等数学信息。“我们去植树”“测定方向”“你能跳多远”“小小商店”“愉快的周末”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活动不以下课铃声结束而结束。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后,我布置了一个实践活动:“放学后,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超市自己试着买东西、付钱,好吗?”通过活动,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的能力。再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寻找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实现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数学阅读成就课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