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原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8:59:47

蒹葭原文篇1

1、原文: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来源:文章屋网 )

蒹葭原文篇2

关键词:《蒹葭》 问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引导

教师:有一首诗歌大家可能都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学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教师:三千年前,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传来了先民的低吟,优美的音符跳跃在广袤的大地上。三千年来,历经了历史的沧桑,接受着岁月的洗礼,如今这优美的音符仍然响彻中华大地,只是,我们已无法听见这乐,只能吟诵这词,在内心深处去谱一首优美的曲。刚刚大家一起吟诵的《雎鸠》就出自于这部作品集。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这部作品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学生:《诗经》。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诗经》,学习名篇《蒹葭》,走进苍苍蒹葭营造的蓬莱之境!

二.背景导入,辅助诗歌解读

教师:《诗经》这样一部充满魅力的作品,历经三千年,它究竟包括了哪些内容这样引人入胜,孔子也作出“思无邪”的评价。而在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它与后世的诗歌是否不同,或者说有其独特性。作为名篇的《蒹葭》是否也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呢。为了更好的解读《蒹葭》,走进苍苍蒹葭营造的优美意境,先让我们一起导读背景知识。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中的背景知识,了解《诗经》内容,总结归纳《诗经》形式及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教师总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称为《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光辉的起点,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诗经》内容分三部分:风、雅、颂。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反复咏叹。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赋,即“铺陈其事”;比,即“以此物比彼物”;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三.感性阅读,交流感情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品读《蒹葭》,走进苍苍蒹葭构筑的艺术之河。

1、播放配乐朗读带《蒹葭》,指导学生一边仔细聆听读准字音,一边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齐读《蒹葭》,教师校正读音。

教师:文学作品是审美的、非功利的,需要感性地去阅读。通过感性阅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大家读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经过充分交流讨论后,随机听取学生的感受。

教师:这首诗歌是我喜欢的一首诗,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阅读它,但是每次阅读它都觉得很美,是一种享受。全诗首先引人注目不是多么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从头到尾流露着一种淡淡的感伤,在苍凉凄迷的氛围中,感受着一种迷离朦胧之美。这种美到底源于何处?

四.问题引导,深入挖掘

教师:感性阅读之后,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分析,诗歌用来营造氛围的有哪些景物?

学生对照注释、阅读提示等进行文字疏通,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分组讨论诗歌营造氛围的景物后,教师随机听取学生答案。

教师理解:主要景物有蒹葭即芦苇、霜露、水。(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蒹葭、霜露、水等景物图片,形象直接的进行展示)通过深入研读,我想大家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有一副以上景物勾勒出来的场景,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教师点拨:蒹葭指什么,有霜露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季节,两者联系起来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再加上这个季节的流水。

分组交流讨论,教师随机听取答案。

教师:“蒹葭”就是芦苇,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芦苇就是其中之一,它与秋水结合,往往能营造出凄凉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全诗通过蒹葭、霜露及秋水等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营造就是这种朦胧迷离的氛围。

教师:单独的景物能否达到这种艺术效果?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将这些景物放在一起才能勾勒出这样的场景或表达出这样的意境呢?

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理解: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意象;而大家能感受到的那种情感氛围是以上景物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即意境。二者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是情与物的产物,二者又有区别,从形式上,意象与词句有关,意境与全篇对应。一般来说,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

教师:既然诗中的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那么,这些景物是融入了谁的主观感情,诗歌中除了这些景物外,还有没有其他意象?

学生:诗人的主观感情;还有“伊人”。

教师:景物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除了景物,还有诗人所追求的“伊人”。这种凄凉迷离的秋景与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如痴如醉以及追求不获的失望惆怅是和谐统一的。

教师:通过诗歌的意境,我们能否感受到诗人的主观情绪?

教师点拨:学生仔细阅读《蒹葭》,找出每节诗歌文字的不同之处,看能否通过变化的文字找寻到一些“蛛丝马迹”。诗歌每节相同位置的哪些词语有了变化,分别指出。

学生指出,教师进行课件展示: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水中央

凄凄 未睎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涘 且右 水中沚

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通过景物的变化,把握时间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伊人所处位置的变化、追寻之路的变化以和最终的结果,换位思考,体会诗人的主观感情。

教师:诗人这样锲而不舍进行追寻的伊人,他到底指什么?

学生:心爱的姑娘。

教师:只能是女性吗?

学生:也可以是男性。

教师:除了人,还能否可以指其他的。

学生:可以。理想。

教师:再想想,除了这些,还能否指代其他。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理解:“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是一种崇高的理想……。除了明确的一个指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种可望而不可及,那么,对伊人的追求也可以看出是一种人生哲理的凝练。闻一多曾说:“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可以说,这里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伊人”。

五.跟随问题,分析特点

教师:这么优美的诗篇,是百读不厌的,让我们再朗读一回吧。

教师:再次朗读后,大家发现这首诗是否押韵?

学生:有些地方不押韵。

教师:为什么不押韵?

教师:经过三千年时光的洗礼,我们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今天读来《蒹葭》似乎并不押韵,可是我们相信在古老的三千年前,这首诗歌是押韵的。

教师:大家能否找出诗歌的韵脚?在形式上表现《诗经》哪些特点?

学生:这首诗的韵脚有苍、霜、方、长、央;萋、晞、湄、跻、坻;采、已、涘、右、沚。(课件展示)

学生说明诗歌的特点。

教师:本诗以四言为主,用苍苍,萋萋,采采等叠词,体现《诗经》形式上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的特点,强烈地表达诗人殷切焦急惆怅的心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的美感享受。

播放音乐《在水一方》,充分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教师:聆听音乐,我们再一次沉迷在《蒹葭》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中。全诗首先吸引我们的不是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是那种迷离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美的构造与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不开,那么《蒹葭》集中体现了《诗经》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学生回顾《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并对本诗进行分析解读。

学生:诗人用的是起兴的艺术手法。

教师:本诗每节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都是在写景,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因此,这里作者运用的是起兴手法。

六.延伸拓展

能否举例说说《蒹葭》表现主题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理解: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七.妙笔生花,诗歌译文

根据自己对《蒹葭》的理解,试用现代汉语对本诗进行翻译。

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翻译的作品。

八.结束语

蒹葭原文篇3

2、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uāng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 。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cháng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yāng 。

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jiān jiā qī qī ,bái lù wèi xī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méi 。

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8、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jī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chí 。

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0、jiān jiā cǎi cǎi ,bái lù wèi yǐ 。suǒ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zhī sì 。

1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2、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iě yòu 。sù yóu cóng zhī ,wǎn zài shuǐ zhōng zhǐ 。

蒹葭原文篇4

论文摘要:经历了一个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口头文学特点是重复叙事,该特征适应了当时传诵与记忆的需要,也适应了原始诗歌与的密切联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表现出这种三章重复的结构特点。同时,作为口头文学重要母题之一的追寻母题被不断阐释。《蒹葭》体现了以上二者的统一,已经具备了早期追寻主题叙事的雏形。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真正的叙事作品出现之前一直长时间的存在着口头叙事传统。口头叙事研究者认为,口头思维和表达的特征之一,就是冗赘或“复言”(copia)。在叙事过程中,采用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意思进行多次(一般是两次或三次)重复的方法,首先是为了适应口头思维的延续性,因为由于口头说出的东西转瞬即逝,为了记忆与传诵的需要,冗赘和重复刚刚说过的事,能使故事的传送者与接收者更好地将故事保存下来。所以,重复叙事适应了口头传诵记忆的需要。另外,重复叙事也是早期口头文学与音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见证。“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早期的口头文学表现为唱颂形式,人们以歌颂、感叹的方式来进行最初的创作,抒发生存的情感体悟,描绘周围神奇的世界。因此,民间口头诗歌完全适应歌唱和音乐演奏的需要,在结构和韵律上形成了重复叠咏的三阶段叙事模式,将本来只用一章便可以表达出来的意思铺张开去,成为三章结构。虽然是三章重叠,每章结构类似,但并不是单调重复,而是换字不换调,一节深一节,呈现出层次性的递进变化,令人有一种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感。《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就是经过采集、整理而得的,来自民间口头传诵的诗歌,因此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叙事的传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的主题一直在被评论者争论。《诗序》认为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已固其国焉。”认为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不遵守周礼,丧失了治国之本。但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似乎毫无联系,因此这一说法已经被摒弃,更多的从以下两点来解说:第一类以清人汪凤梧为代表,他认为:“《蒹葭》,怀人之作也。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庶几一遇之也。……”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三顾茅庐”求贤情境。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求才若渴的有德之人,“伊人”则是有才而隐的贤哲。主人公为了求访贤哲所在,辗转追寻,终无所获,但这种精神令人敬佩。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这是一首求爱诗。近人余冠英在其《诗经选》中说:“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伊人”便是诗人爱慕的情人,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诗歌描写的是对情人的思念与追寻。但不论是哪种解释,我们在这里都把它归入追寻主题的故事叙事,考查文本在结构上的三阶段重复叙事。[3]

《蒹葭》一诗分为三章,每章以“蒹葭”起兴,描写主人公对“伊人”的不断追寻,形成三阶段式的重叠反复。与民间故事的叙事一样,诗歌的三章结构虽然完全相同,但并不是一味重复。诗歌中变化与重复、灵活的元素与稳定的结构、自由与规则等等都融为一体,在变化与发展中又伴随着重复叙事结构。“重复”稳定了故事延续的传统,“变化”则赋予了故事自由灵活的时代气息。这首诗在重复中有各种因素的替换现象,比如时间、空间、过程等的变化,使得故事层层深入,递进发展,在变化中给人一种悠渺深远、意味无穷的意境。

(一) 时间的流逝

时空是主角采取行动的时间、地点等背景,在故事中时间流逝的置换成分经常与情节进展结合起来,推动故事往前发展。民间故事中时间的计算很多以“三”为基本数字,如:走了一天、两天、三天;漂泊了一月、两月、三月;住了一年、两年、三年。如此等等。《诗经·采葛》中分别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组织结构,极言彼此思念之深切。《蒹葭》一诗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来组织章节的。这首诗选择了清晨的露珠作为时间流逝的参照物,意境清新而自然。从白露的“为霜”到“未晞(开始融化)”、“未已(未完全蒸发)”,露珠结成了霜,又化成水,水在慢慢消融,直至完全蒸发,通过露珠形态的三次变化来标示时间的推移,这种时间上的延伸既连接了全诗内在的统一,又暗示出追寻过程的延续、漫长与辛苦。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此时“白露为霜”,说明时间是秋天的清晨,因为时间尚早,露水凝成寒霜。而就在这霜寒露重的清晨,主人公开始了他(她)对“伊人”的追寻。许多民间故事也是通过这种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情节,把事件的开端定在第一天或者早上,接下来依次是第二天、第三天或者中午、晚上。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第一天邪恶的王后打扮成一个老婆婆的样子来向公主推销漂亮的丝带,借机将公主勒死;在典型的追寻主题故事中,写主人公第一次踏上寻找之路,或者三兄弟中的老大开始寻找,等等。

次章“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晞”,《毛传》解释为“干也”,而“未晞”指的是露珠虽开始渐渐融化成水,但还没有干涸。时间已经来到第二阶段,主人公第一次的追寻没有成功,进入了第二次的尝试。民间故事中第二阶段往往与第一阶段非常类似,甚至只是第一阶段的重复,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放在第三阶段进行。《白雪公主》中,第二天,恶王后又打扮成老婆婆来向公主推销漂亮的发梳,借机将有毒的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里;追寻故事中,三兄弟中的老二开始寻找,结果跟老大一样仍然是失败的。“三顾茅庐”情节中,刘备对诸葛亮的第一次、第二次追寻过程基本类似,同样是以失败告终。

[1]

尾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未已”,还没有完全消失。此时太阳渐渐升高,阳光普照大地,露水即将干涸。经过前两次的失败,主人公的追寻进入了第三阶段。我们几乎可以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日渐紧迫,心情亦仿佛那即将融化的露水,在争分夺秒,希望尽快赶到“伊人”的身边,盼望奇迹的出现。但是,在这首诗中,主人公的追寻仍然没有结果,仍然停留在可望不可及的追寻中,留给人无限的怅惘。这一开放的结局正是诗歌不同于一般民间故事之处。在大多数的故事中,主人公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到了第三阶段终于获得成功,《白雪公主》中王后就是在第三次将公主成功杀死(虽然还是不彻底),三兄弟的追寻由最小的弟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第三次拜访时刘备终于感动诸葛亮,访得帮助他三分天下的贤才、英雄人物。

(二) 空间的转换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的追寻过程还有空间、方位上的转换。民间故事中可能表现为主人公需要到三个地方分别找到某一宝物才能最后成功,或者直到第三个地方才发现目标。《蒹葭》一诗同样带有空间、方位上的变化。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伊人”和主人公的空间方位都在发生变化。初看时,“伊人”“在水一方”,等到诗人靠近,却又“宛在水中央”。马瑞辰《通释》曰:“方、旁古通用,一方即一旁也”,意思是,诗人看到的“伊人”一开始明明就在河的一旁,但好不容易赶到了,却发现不知怎么“伊人”又好像到了水中央一样。“宛”字指不确定,因为人不可能到水中去,但水中缥渺不定的影子又好像是魂牵梦绕的“伊人”,莫不是凌波仙子、水中神人?主人公为了追寻“伊人”的身影也发生空间的转换,经过“溯洄”、“溯游”,从原来的观察地点来到“伊人”出现的地方,这与民间故事中主人公四处寻找经历的空间转换是类似的。

接下来,次章和尾章同样存在空间上的变化。主人公不停的“溯游”、“溯洄”,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为了追赶“伊人”的身影,紧紧“从之”。而“伊人”也从“在水之湄(水草交接之处,即岸边)”到“在水之涘(水边)”,从“在水中坻(水中的小沙洲)”来到了“水中沚(水中小沙滩)”,身影忽近忽远,恍惚迷离,难以确定。这种空间上的转移与前面时间上的流逝都显示出追寻过程的曲折与艰难,“伊人”这一理想目标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在这艰难的追寻中,主人公毫不退缩的勇气、对“伊人”热情的渴望,却如追赶太阳的夸父般执着坚定。人类无数美好的东西不就是在这一看似无望的坚持中获得的吗?“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上下求索,尽管前方的身影如此模糊,但那毕竟就代表着希望,激励着心中怀有希望的人继续前行。而诗歌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构成了的丰富性。

(三) 过程的曲折

在民间故事中,为了情节的丰富戏剧化考虑,主人公的追寻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当然会有阻碍他前行的力量存在。阻碍的形式有很多种,或者是高山急流类严酷的自然,或者是强盗恶魔等险恶的外部势力,又或者是其自身的懦弱、懒惰等性格弱点,这些都会增加追寻的难度,令主人公经历失败甚至死亡。弗莱在论述到罗曼司传奇时说到,罗曼司传奇的基本情节与追寻故事也是紧密相连的,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情节中主人公的冒险旅行往往要经过三次尝试,“获胜的英雄总是第三个儿子,或往往是由第三个承担探求使命的勇夫,或在第三次较量时才旗开得胜。”[4]主人公的历险探求都安排两组人物,即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就集中在二者的对立冲突之上,引起读者关注的正是英雄怎样克服重重困难,与恶魔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取得宝物或救出公主。因此,成熟的追寻探险故事非常注意铺张追寻过程的曲折,在结局到来前做足功夫,让读者替英雄捏了一把汗。伴随着英雄一步步深入魔窟,与恶魔斗智斗勇,善、恶两方面的人物形象不仅越来越鲜明,读者对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有了更深切的理解,直至达到情感上的认同。相信,多数读者之所以喜欢欣赏传奇冒险故事,很重要的一点正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惊险,而惊险的情节就意味着主人公需要具有常人难以具备的胆识与勇气,才能化险为夷,最后取得胜利。而英雄取得成功,还有着坚如磐石的毅力与意志,在面对挫折、失败时永不言败。我们所欣赏的正是英雄身上的无畏精神。

《蒹葭》一诗尚不具备成熟追寻故事的丰富情节,故事中主人公面临的阻碍属于第一类,相对来说危险性还是比较小的,戏剧性当然也就差了很多。为了追寻“伊人”的所在,主人公经过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的探寻过程。“阻”指险阻、障碍,“长”指道路漫长遥远,“跻”指登高,形容道路高低不平,而《郑笺》解释“右”为“言其迂回也”,形容道路曲折漫长。“溯洄”指的是“逆流而上”,“溯游”指“顺流而涉”(《毛传》),描写主人公追寻过程中需要逆流而上、涉水而过,才能找到寻找的对象。虽然短短几个字,没有惊险百出的戏剧情节,但诗歌描绘出了诗人追寻之路不但漫长遥远,而且山高路险,迂回曲折,从而说明了追寻的难度之大。在此基础上,诗人没有放弃对“伊人”的追寻,其形象渐渐鲜明起来,特别是性格中的毅力与勇气也就得到了充分表现。所以,这首诗可以让我们较早地体会追寻主题故事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激励我们同样为了心中的“伊人”而开始自己的追寻。

随着民间与文人文学的联系日益密切,文人创作中已经普遍应用这种三章重复叙事。读者们会很容易发现,无论哪个朝代的作家,他们在安排情节时,总会把内容相似、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设置在相关的时空领域内,巧妙地形成三阶段重复叙事,而故事主题、情节发展和形象塑造,往往通过人物、时间、空间、色彩、事件等在重复中的递进变化来充分展开,并达到推进矛盾冲突,渲染强烈气氛,深化小说主题的目的。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中就随处可见。《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是典型的追寻主题故事。刘备是追寻者,也就是不断追寻的英雄;而孔明则是“伊人”,行踪难寻。刘备前两次拜见孔明,都扑了空,过程非常相似,期间经历了时间因素的变化,空间、人物等则没有改变。直到第三次,孔明被其诚心感动,同意会面,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成就一段佳话。至此,刘备的追寻有了圆满的结果。此外,《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都注意运用了情节的三章重复叙事。“三阶段重复叙事”,越来越成为古代小说构造情节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5]如《蒹葭》一样的三章叠咏结构在《诗经》中普遍存在,但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蒹葭》所表现出的三阶段式追寻故事模式则非常独特。简短的三章、二十四句,已经初步具备了追寻故事中时间、空间、探险过程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三阶段的追寻情节模式,与民间故事的三阶段追寻叙事有着共同的口头叙事传统。至于《蒹葭》中那位“伊人”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一定找出其实指为何,在追寻主题故事中,无处可觅的“伊人”不就是人类心中难以满足的欲望,也是吸引人类不断进步的那个希望吗?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我们在这里将诗歌与民间故事连接起来,对它们共同的口头叙事传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在新的理论视野中重读《诗经》是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2]祝秀丽.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J].民俗研究,2005,(3).

[3]郑洋.《蒹葭》意象的符号学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4]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蒹葭原文篇5

关键词:《蒹葭》 “秋水”意象 中国古代婚姻礼仪

《蒹葭》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歌,写的是一个男子强烈的追求一位美丽的女子。抒情主人公在水边芦苇丛中寻找心上人,“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心上人就在水的对岸,而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却始终未找到心中深深思念着的她,因为道路的艰难、曲折,“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是影响主人公寻找新上任的客观原因,同时,又说明了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历尽艰辛。到底在哪里才能找到我朝思暮想的伊人呢?伊人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b”,明明“在水一方”,却可望而不可及,因此,男子寻伊人而不得的主要原因应该不是因为道路的艰难险阻。

抒情主人公在天刚放亮就来到秋水边,直到太阳东升,也未找到伊人。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河滨,面对茫茫的秋水,等伊人等不见,寻伊人寻不着,心情何等焦急和惆怅!既然这么焦急,那为什么不渡过河去寻找伊人呢?阻隔主人公寻找伊人的主要还是眼前的这条“秋水”。只要渡过眼前这条秋水就一定能见到伊人吧?何况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求是那么执着!可见,眼前的这条“秋水”并不是一条普通的河,如果是普通的河水,凭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满腔热情和执着,一定会想办法渡过去,或是游过去,或是乘船渡岸,偏偏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心愿,可就是不能实现,因为这条“秋水”它在诗歌中是阻隔抒情主人公见到伊人的主要障碍,就如同是阻隔牛郎和织女在一起的银河一样,它是一种象征,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象征,和中国古代婚姻礼仪有着直接关联。

“秋水”的意象在《蒹葭》中象征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也就是说,真正阻碍男子和女子在一起的并不是现实的“秋水”,而是婚姻礼制。在我国古代的阶级社会里,男女婚姻讲究合礼、合仪,《礼记》中就有记载:婚姻者,合二姓之好。婚姻的成立是男女双方,两个家族的事情,讲究门当户对,同时,由家长决定婚姻的成立和解除,也就是说,在古代婚姻中男女双方无自由成婚的权利,而是要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时,成婚时也要明媒正娶,非媒不娶。在《诗经・氓》中“弃妇”婚前推迟婚期,约定“秋以为期”的主要理由也是“子无良媒”。由此,可见的诗歌中的“秋水”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河,而是作为一种意象,象征着当时的某种社会力量,即阻碍男女自由恋爱、自由成婚的社会力量,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封建婚姻制度。

从“水”意象的原型意义看,水是生命诞生的源泉,是孕育生命的宝地,水象征着生命的孕育,而古代男女的婚姻也有着传宗接代的使命,所以,在婚恋诗歌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往往发生在水边,《蒹葭》中的“秋水”意象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从“水”意象的原型意义看,一条河水,隔开两岸,水自然就有阻碍男女随意接触的原型意义,因此,在婚恋诗歌中,“水”的意象有时象征着男女恋情“柔情似水”,有时则又可作为阻隔男女在一起的阻力的象征。《蒹葭》这首诗歌中的“秋水”意象恰好将这两种象征意义同时包含,而且又将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对男女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限制表现出来,“秋水”表面看是男女主人公不得相见客观的阻力,实际上古代婚姻制度才是男女主人公不能在一起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古诗中的水意象[EB/OL].百度文库.

[2]胡山林.文学欣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讲师 担任《文学理论》、《古代文学作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蒹葭原文篇6

所以宋朝的诗人开始讲“理”,发表议论,也是不得已的套路,情趣上不能和前辈一较高下,就在“理趣”上下功夫,殊不知讲理并不是诗歌的强项,所以宋朝的诗歌就显得羸弱了。不过也有一些诗人能够写出具有唐代风格的诗歌,但是甘做人后,不成气候。关键还是被唐人框住了手脚。最近读到张咏的一首诗《访人不遇》,觉得很有说一说的念头。

旧径莓苔合,儿童独闭门。

踏霜归远店,凉月照空尊。

雁响蒹葭浦,风惊橘柚村。

知音在何处,凝寂欲销魂。

张咏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钞票”(宋代称为“交子”)的发明者。英格兰银行的院子里至今种着一棵桑树,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中国人发明纸币这件事的。这首诗有晚唐时候那种萧索落寞的气质,顺便说一下,这种萧索落寞的气质,被后人定义为“文艺”了,似乎文艺就应该是这样落拓的样子,其实这是后人将文艺看得狭隘的结果。

这首诗写的是访友人不遇之后回旅馆一路上的感受,很多细节都写得有意味。比如第一句,一句话就把“访人不遇”的意思都写完了。首先是“旧径”,隐含了“访”的意思,隐含了“友人”的意思,也暗示了“不遇”的意思。这就是汉语美妙的地方了。旧,就是曾经来过,也有敝旧荒芜的意思,既提供了信息,也表达了情感。而“莓苔合”也就是久无人迹,则更增添了这种荒凉感。“儿童独闭门”,一个“独”字,将友人不在、自己怅然而回的意思申述完毕了。既破题入扣,又富有意境,而且起笔就有一种情调在,实在难得。――但是如果允许我细思的话,我觉得似乎有不合情理的地方:旧径长时间没有人踩过了,说明主人不在,而且也很久没有访客了;但是主人既然久不在家,那个独居的童子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童子在家,自然还是要进进出出,那么“莓苔合”又没有落脚处了,这就很费猜详了。而我以为这就是宋人讲究诗歌的章法,急欲在首联破题造成的问题,为“意”造“境”,已经不是圆融自然,而是刻意营造,这就是唐人和宋人的差别了。――一样艺术有了套路之后,技巧再高明也会沦落为技艺或者手艺的。

但是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都是写得比较有味道的。店是“远”的,月是“凉”的,踏霜,说明诗人一大早就来到友人家,其急切心情,我们自然可以想见,但是却没有能够遇上,然后又踏霜而回,一个“远”字把其中的失落之情表达殆尽。而凉月,既表明时间,又暗示时令――几乎一整天都因为访人不遇而怏怏不乐,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月凉如水的深秋时节。那个“空”字,既是酒樽实景,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而更具有情绪性的是“雁响蒹葭浦,风惊橘柚村”,如果说从“踏霜”到“凉月”,还体现了一定的纪实性的话,这一联就纯粹是用画面来抒情了。

风致,真的是一个好词,这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地让人感受到的,中国文学的好处,就是将这些心中有口中无的东西,变得如此真实,仿佛触手可及。比如说“雁响”,首先是一个宁静的背景,一只大雁的鸣叫破空而来。大雁这个意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蕴,再加上宁静背景下的一声长鸣,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人,或许会为此而流下两行清泪,更何况还有一个“蒹葭浦”。蒹葭,已经不再只是芦苇的别称(我认为它们根本就是两样事物),它具有太多诗意的象征了,而“浦”特殊的地理位置,更让人有许多对生命的感喟。而所有这一切,让那一种悲凉甚至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而后一句的“风惊橘柚村”,最传神的莫过于那个“惊”字了,这个“惊”字几乎可以和杜审言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中的“惊”字相比肩了,都是那种忽然意识到生命消逝的刺痛感,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季。橘柚累枝,原本是一个美好的形象,但是在“雁响蒹葭浦”的前提下,这个橘柚累累的景象只有让秋风感到惊瞿,其实就是让诗人的内心感到惊瞿了。――这是将生命无穷的感慨化为两个具象的场景,对场景本身理解的开放性,赋予了诗句更丰富的情感内涵,让这两句诗更有韵味了。这就是所谓的“风致”。

蒹葭原文篇7

《诗经》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国风》和《小雅》的诗歌,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常常采用一种复叠的手法,即诗歌的章与章的内容和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对应的地方更换几个词而已,这种手法就是重章叠句。《诗经》的作者巧妙地利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地进行吟咏歌唱,借以营造氛围,深化主题,淋漓尽致地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诗歌得以传达出无穷的魅力。

一、营造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使欣赏者感到回味无穷。营造意境的手法有多种,在《诗经》中,一些诗歌正是利用重章叠句这样的形式创造了浓郁的氛围和意境,达到了绝好的效果。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诗歌。全诗3章24句,只更换了几个字词,作者反复吟咏,表达了对“伊人”的执着深情及不可求得的怅然情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歌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幅苍凉幽渺的画面:深秋的清晨,茫茫的河边摇曳着茂密的芦苇,天气寒冷,露水在芦苇叶上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这是诗人在河边所见景物,也为主人公抒发内心的情怀提供了一个相适应的空间。紧接着诗歌指出“伊人”在水的另一方,任凭诗人如何上下求索,但“伊人”始终可望而不可即。二、三两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在章节中变换了几个词语,进一步宣泄其惆怅之情。因此,《蒹葭》所描绘的景和所抒发的情是相谐相生的,全诗通过这样复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朦胧凄婉,情真意切的艺术境界。

二、深化诗歌的主旨

《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可以渲染氛围和意境,同时可以利用这种复叠的形式,反复歌咏,突出诗歌的主题。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是一首控诉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诗歌,全诗共三章,诗人在每章开头就把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阶级比作贪婪肆虐的大老鼠,并愤怒地大声申斥。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传达出劳动者对奴隶主贵族的憎恨,并热情的歌颂了他们向往的理想乐土,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加深了诗歌主题思想的发挥。

三、加强诗歌的抒情性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走向,特别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结构短小的抒情之作,这些歌曲多表达人们日常的情感,这些情感或快乐或悲愁或愤怒,对吟唱者来说,有时往往情不能自已,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由此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抒情艺术。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内容基本相同,只变换了六个字。这是一首深情的恋歌,一位男子怀念正在采葛的情人。有情人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别,也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相思。虽然只“不见一日”,就仿佛隔了“三月”、“三秋”、“三岁”那么漫长的时间。通过诗人反复咏唱,他心中缠绵尽致的相思之情也层层加深。这种相思之情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得到充分展现,必定也能深深打动读者。

四、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诗经》本身是一部音乐歌集,它的作品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尽管它原先的乐谱已经失传,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中体会到《诗经》的音乐特点,即韵律和节奏。如《周南・》:

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

采采,薄言掇之。采采,薄言捋之。

采采,薄言之。采采,薄言之。

这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三章诗歌采用重叠的形式,选用简洁明净的语言,特别是“采”、“有”、“掇”、“捋”、“”、“”这六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妇女们采集时从少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却没有雕饰的痕迹,相反这几个字自成音韵,再加上贯穿诗歌始终的两个叠字“采采”,使诗歌充满了音乐美和节奏感,成功地渲染出轻快的劳动气氛和劳动者愉悦的心情。再如《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这首诗写一群采桑女在劳动结束时呼伴同归的情景。两章间变换的八个字,但每句诗歌之后都使用了语气词“兮”,既表现出一种悠闲轻快的情调,这正和诗歌内容非常吻合,同时,“兮”字在每句诗歌相同的地方出现,又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这种袅袅的韵律正体现了《诗经》的音乐性。

蒹葭原文篇8

在每次夜晚降临的前,夕阳洒下最后一抹余晖后,我总会看着地平线将一切都渲染上悲伤的釉质的地方。莫名的惆怅。

在蜀绸上绣出一缕香,在灯前桌上勾勒着你的模样。触摸着你临摹的,送给我的书签。袅袅炊烟升起,如血残阳西坠的地方,依稀有你陪伴。

流年描绘的水墨画,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细心抹平韶华的水墨,有着淡淡的芬芳。好似要渗透进食指,有着刻骨铭心的痕迹。

有好几天了,残月总是散发着微弱的丹红的光芒,身旁伴随的北极星迷失了方向,惨淡的光,散发绝望,逝向远方……

枕着月光斜晖笼罩的地方,有着你的发香的妆台。泪浸透了思念,空气开始变得的湿润,被北西风吹往很远的地方,昏黄的路灯,挣扎,一闪一灭,有着暖色的圆晕。被时间,拉长的孤独的影子,浅唱没人听见的悲伤,重复着歌谣,享受着自己的悲伤。

在转角时,溢出眼角的泪,染暗每一寸大地。如深渊般的迷离,哀伤。不忍触摸,怕泛起一丝涟漪,怕断弦再染红尘。

梧桐叶,在三更天美丽,被时光渲染出枯黄的殇,每片梧桐叶都会往不同的地方,飞翔,却为同一股悲伤,绽放。

你送我的书签依旧夹在你最爱的那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天,你笑的很美,轻轻盖上书本,并威胁我说:一天最少看三遍,不,是好多好多遍,不然……

不然……不然会怎么样呢?好像只看到嘴巴在一张一合着,失去声调。于是就模糊了盛夏的模样。

笑靥还停在昨天,却没想到转眼到了初秋的天。

我开始,陪着影子孤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是你早就合上的亲笔书写的命运么?

为何把我遗忘在另一端,永远追逐不到你的方向。每日独自一人看着地平线,惆怅。

蒹葭原文篇9

对于古诗词的引用和化用就是使对象陌生化的过程,对于从小背诵的古诗词,人们已经对其失去了审美感受,接触到这些古诗词时有的只是感觉而不是感受。而陌生化就是“通过反常或陌生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品里的陌生或新奇的对象,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在《何处似樽前》中“葬往世山海间,兵荒一万年,打马而过,不辨容颜。问命途日月前,歌舞还上演,浮华背后,一样花开遍,不知年华转瞬,白骨红颜,缥缈万世沧海桑田,谁又绝艳天纵,惊鸿一现……”就是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陌生化运用,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古风歌词的引用和化用并不是改变古诗词原有的意思,而是用一种新的形式,即歌词的形式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重新传达和书写,在这种新的困难的形式下增加听众的审美感受过程、增强审美感受力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从而让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已经沉睡在记忆中的经典古诗词以焕然一新的面孔面世,用全新的词汇表达古老的情思,陌生化效果跃然纸上,增加了读者和听众的审美。

二、表达技巧特点古风歌曲歌词

为了达到多样的审美效果常综合运用诸多的表现手法。

(一)含混意义

含混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对于诗歌的一种常见的批评方式,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是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使之大致接近“丰富”、“巧智”。在古风歌词之中常常出现意义含混的现象,歌曲《姻缘劫》之中的歌词“临水照花”就有两个以上的含义,首先“临水照花”有形容女子貌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意;其次,“临水照花”展现了一幅女子顾影自怜的画面,表达了时光易老,容颜易憔的无限的感伤与无奈之情;最后,胡兰成曾言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他用“临水照花”一词来形容女子孤傲、敏感、卓尔不群,但是却逃不开心灵之篱栅的宿命。由此可见由于词句凝练带来的含混使古风歌曲的歌词产生了多样的解读的空间,使古风歌曲歌词呈现出一个多样的、丰富的、融合的内涵状态。

(二)张力与隐喻

蒹葭原文篇10

关键词:兴;原始意味;再生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在解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时认为:“孔雀向东南飞,每飞五里就流连一阵。徘徊,流连往复。汉代诗歌,常以鸿鹄比喻夫妻离别,此时开头也有这个意思,用这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边的故事,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这种解释把比兴混同。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胡寅《斐然集》卷一八《致李叔易书》载李仲蒙语:‘索物以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触物”似无心凑合,信手拈起,复随手放下,与后文附丽而不衔接,非同“索物”之着意经营,理路顺而词脉贯。”在举例子时,就明确认为孔雀东南飞即是用兴。可见兴与比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随手拈来,看似无心,实际上却蕴涵着深层的原始意味。李泽厚《美学三书》:“已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或普通的‘起兴’如鸟鱼植物,都有其特定的氏族―巫术―宗教的远古历史背景。例如鸟与祖先崇拜,鱼与生殖崇拜,树木与社稷宗室(即氏族家国)崇拜有关。――兴的起源即人们最初以他物起兴,即不是出于审美动机,也不是出于实用动机,而是出于一种深刻的宗教原因。”有些兴象甚至有了跨文化的意义。比如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里蒹葭是起兴,他与婚姻爱情有关。维柯《新科学》:“林神潘恩以同样的方式试图抓住以歌唱著名的仙女塞壬克斯,发现自己只是拥抱着芦苇;类似的有伊克什安,他钟情于天后朱诺,即掌正式婚礼的女神,想拥抱她,发现抱在怀里的是一片云。这里芦苇,意指自然婚姻的轻佻,云指自然婚姻的空虚。”因此,我们要弄清孔雀东南飞的原始意味,还是从一个古老神话开始。

“昔者,共工与帝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在讲阴阳对立的神话思维中,西北应是天界所在,众所周知的仙界神山就位于此。那么与此对立的另一方,便是一个幽冥世界。他有两个特征。无边大水,具有阴性。宋祁《宋景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孔雀向作为死亡的下界东南飞去,实际蕴含着一个死亡的主题。但是,在原始思维中,一物的死亡,也包含着他重生的希冀。正像在道教神话思维逻辑中,作为掌管生命大权的东岳大帝,也是鬼魂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现在人们常说日出东方,但汉人说过,“日出东南隅”每天太阳的重新升起,实际上可以说是他的新生。古人认为,孔雀是阳鸟,那么它便与太阳有了象征类同。东南之行,既是它的死亡,也孕育着它的再生,就如同刘焦变鸳鸯一样。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不少氏族墓地,基本都有固定的埋葬方向。如宝鸡北首岭墓地是头西面东’;王因墓地是头西脚东;大汶口墓地是东西向。在少数民族的葬俗中依然保留着这种按照日出日落的方位而规定的程式,如我国北方的鄂温克族,萨满死后,‘其尸体要从蒙古包内西侧开个洞口抬出去。’一般人死后送葬时,用牛拉车,使死人的头向西北,面向日出方向。这种定向的埋葬模式与将太阳的升起类比为诞生或再生,把太阳的落下类比为死亡的神话观念有关,使死者面向日出方向的做法很可能寄托着灵魂再生的观念。”在具有太阳崇拜的汉人那里,死亡面向日出的东南,也可能寄寓同样的信念。这样,我们便可以理解焦仲卿为何要“自挂东南枝”了。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96.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朱熹.诗经集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维柯.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