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白居易十篇

时间:2023-04-03 11:52:22

草白居易篇1

白居易赴任途中乘舟夜泊,读到好友元稹重病中写就的《闻乐天左降江州》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读罢潸然泪下,写下《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愁苦之情跃然纸上。

元和十一年(816年)深秋夜,瘦马长衫的白居易到浔阳江湓浦口送客,听到江舟中有琵琶声声,弹到动情处“别有幽愁暗恨生”,触动伤心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唐人为纪念白居易,在江边建有“琵琶亭”,清代毁于兵火,现在的“琵琶亭”为后来重建。

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初八,白居易与好友十七人登庐山游大林寺。山麓桃花早已开尽,此处桃花却正盛妆绽放,惊喜之余口占绝句《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自此以后,这里被称为“白司马花径”,白居易亲笔写下“花径”两字,命人刻制为碑。这珍贵的题刻日久淹没,1929年被石工挖出,转年被隐居大林寺的学者李拙翁发现,考证为白居易手笔。现在古字、古迹犹存,供人凭吊。

离“花径”咫尺之遥的白莲池边,就是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元和十一年(816年)秋,白居易游览至此,十分喜爱,遂决意营造草堂隐居。翌年三月草堂落成。四月,白居易与朋友二十二人斋具,有美文《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草堂记》洋洋洒洒千文,后人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谢灵运的《山居赋》、白居易的《草堂记》同誉为中国古代自然园林文学的代表。

草白居易篇2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诗人中有三位最著名的大诗人,那就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他的诗歌豪放雄奇,想象丰富,感情热烈。他是唐朝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称为“诗史”,他也被后人誉为“诗圣”。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走近这三位名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大唐的风韵。

选文1

李白的江油

韩作荣

江油是一座小城,其声名远播,是因为李白的缘故。一座城市,一处建筑,因名家的诗文而名垂千古、家喻户晓,已数见不鲜。李白与屈原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其故里江油也被誉为“天才的哺育地、光明的源头”。

在江油,你会感到这里的山川风物、民风民俗似乎都被李白的诗魂所浸透。青莲乡的陇西院被称为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颇多,从“其母食红鲤而生李白”到“铁杵磨针”,乃至“诗镇石牛”“井洗笔砚”“勇斗白龙”“匡山习剑”等,都和诗人的“谪仙”之名相符,亦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

李白二十余岁时离开蜀地,倚剑远游。但李白毕竟在蜀乡长大,蜀人之聪慧、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都给他心灵以滋润……巴蜀多奇诡之才,多孤傲之士,锦官城又是销金纵酒重感官享乐之地,这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场所,给了他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终成为“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狂客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

也许与诗人了无羁绊的狂放性格有关,也许与异域文化的精神熏陶和老庄、魏晋玄学的影响有关,也许与包容古今万物的盛唐时代有关,这位“凤歌笑孔丘”的诗人,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极少写受格律束缚的律诗,而擅乐府。古人论诗,多论比兴,并不提倡在诗中言事,可李白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言事。目前,当代诗人的新诗在厌倦了抒情、象征、意象的经营之后,也已回归了晓畅明白,喜叙述和细节的捕捉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看来,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人单纯以及细节的叙述手法已为今天诗人的探索提供了典范。当然,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李白逝世已一千多年了,今天,人们不仅仍能从他的诗中感受那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和诗人的人性追求。在李白的故里,人们还能看到哺育这位天才诗人的灵山秀水及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领略至今尚存的一些诗的语境。

江油这座小城,到处都有李白的遗迹,到处都有李白的诗文,到处都有李白的传说,看来江油应当称之为“李白的江油”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情感共鸣

江油这座小城,因为李白的缘故而声名远播。这个地方有很多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也充满了故乡人对李白的尊崇与热爱。也因为蜀地之青山绿水和天梯栈道,给了李白充分张扬个性的空间。因此李白活得潇洒自然,诗也奔放不羁。

阅读思考

1.简要说说李白诗歌的特点,并分析李白诗歌的现实意义。

2.文中关于李白的民间传说有什么作用?

3.文中说“李白的诗更多的是呈现豪迈洒脱、旷达飘逸风格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请举例说明李白的这种风格。

选文2

草堂读杜甫

李伟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城西,风景优美的浣花溪,碧水环绕。在成都这座浓郁文化气息与现代喧嚣并存的都市中,杜甫草堂显得那样的幽远古朴、宁静闲适。来到这里,人们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要与一位远去的历史巨人谋面与对话。

步入草堂正门,首先来到大廨,只有一尊杜甫铜像悲怆地伫立在大廨的中央。

我驻足端详这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的杜甫铜像,不禁心潮起伏。望着眼前的杜甫,看着他那历经沧桑而修长羸弱的身躯,看着他那饱经忧患而炯炯有神的双眸,看着他那手中紧紧握着的一卷诗书,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心中正在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波澜,仿佛听到了诗人为社稷民生发出的千古呐喊。这时,我想起了杜甫在他的长诗《北征》中反复咏叹道,“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是诗人在贫病交加之中,面对国家满目疮痍发出的愤怒呼声。于是,我俯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杜甫的雕像,隐约感觉到他躯体的血液仍在流淌,脉搏仍在跳动,余温仍然尚存,他似乎有许多的积郁与愤懑要宣泄,要以一己羸弱的身躯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大任啊!

虽然杜甫对仕途已经心灰意冷,但却依旧心念民间疾苦和国家安危。杜甫草堂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源于对生活深深的爱、对黎民百姓深深的爱、对国家深深的爱,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大爱,使得诗人创作出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成为一代“诗圣”。

杜甫草堂,还有一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这便是草堂的标志性建筑――茅屋。这是一座竹篱为栏,黄泥涂壁,茅草做顶的农舍。在绿荫下,茅屋显得那么宁静、安谧。进入院落,可以看到杜甫为我们描绘的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眼前的五棵桃树、四株小松,依旧挺拔,生气勃勃。在茅屋的侧前方,还有一株高大的楠树。据说,杜甫当年茅屋的选址,正是依于一株古楠之旁。此时,恰巧一阵微风吹过,古楠树影婆娑,将整座茅屋完全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之下,正是靠着这株楠树的庇佑和保护,才使得草堂茅屋成为杜甫蜀中度日的安稳之所。可以想见,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杜甫带着一家老小,翻山越岭,从荒凉贫瘠的陇右流亡而来。一路上,他目睹国家动荡、生灵涂炭的凄凉景象,他在寻找着一种安宁,寻找着一丝温暖。正是成都这座静谧秀美的草堂成全了诗人的愿望,他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安稳心灵的地方,使得一家老小能有一处安定的栖身之所。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草堂建好的第二年秋的一天,狂风忽起,风雨交加,茅屋前的楠树被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秋风卷走,茅屋无处不漏雨,杜甫一家老小彻夜不得安眠。诗人面对自己如此凄凉的境遇,推想到天下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不由得引发了悲天悯人之心,遂提笔写下了那篇流传万世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是诗人发出的千年不朽的呼喊。此时此刻,我面对着这座曾经温暖过诗人的茅屋,耳畔仿佛又响起了诗人的伟大呼唤。

愿伟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一伟大呼唤,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永远回响!

(选自《包头日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作者写杜甫草堂,可谓精心裁剪,刻意描绘。所写之处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一代诗圣杜甫的敬仰之情。先写来到大廨,作者面对杜甫铜像的感受,然后步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好像又在聆听诗人发出的感天动地的呼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闪烁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

阅读思考

1.在作者看来,杜甫是怎样的一位诗人?

2.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在蜀中成都建一座茅屋呢?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情怀?

选文3

情圣白居易(节选)

韩静霞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虽然长眠龙门,可他的情采、情韵、情肠、情泪、情话,永远撼动着我等后辈的心灵。当然,他自己也为情所累,为情所伤。他生活的那个虚伪的官场,人人须戴着假面具,感情用事必招致祸端。官场藐视诗人,诗人越是情怀激烈越糟糕,名气越大越容易遭致嫉恨。几千年历史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历朝历代,嫉妒是国粹,流言是国器,小人的舌头磨成锋利的箭镞,穿透了许多风流才子的胸膛!被流放的屈原抱石沉江;被诽谤的坡锒铛入狱;被陷害的嵇康弹罢千古绝响《广陵散》,身首异处……天才们一个接一个在我们眼前悲哀地走向绝地。比起来,白居易是很幸运的,没有招致灭顶之灾,保了个全尸。

我们不能不提到长安城中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雨。那是公元815年6月3日拂晓,天地一片混沌,长安还没睡醒,浓雾在街衢拥塞。宰相武元衡率随从去上早朝,骑马刚走出家宅靖安坊不远,突然有冷箭嗖嗖飞来。几乎与冷箭的速度同步,昏暗中冲出刺客,把马拉住,一刀削下了武元衡的半个头。刺客提着宰相鲜血和脑浆齐迸的半个头,像提着个椰子壳。刺客扬长而去的时候,逃散的随从还没来得及叫出声来。与此同时,当朝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用暗器击中头颅,坠马渠沟。“六三暗杀”震慑朝廷,卿相一时间全傻了,觉得杀机四伏,自身难保,噤若寒蝉。正在没人说话的时候,白居易为宰相惨死的国家奇辱情怀激昂,痛愤呼号,当日中午就上书皇上,奏论“扑贼雪耻”。他根本没想过在他之上的谏官御史说没说话,也不管轮没轮到他这个“赞善大夫”小吏发言,就“出位”上书了。

在卿相们看来,白居易“出位”,比“暗杀”也许更具危险性,更有威胁。白居易,你小子不顾一切“出位”,你高出卿相一头,你争宠邀功,你逞能你狂妄你不守本分你野心勃勃!可是,白居易的激昂陈辞,两日内满城争传,定他的罪过不再找点岔子,难平民心。于是,官员们翻腾起了四年前白母的死因。白母陈氏寡居,素有心疾和神经病,曾因忧愤癫狂自杀。因婢女看护疏忽,坠井死亡。白居易最后得到的罪名是:不该再作赏花和新井的诗,“甚伤名教,不应在朝”。上方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诏令出京,不必等家眷收拾停当,一个人立刻滚蛋。

是年,白居易43岁。忧国忧民的诗人,40岁开始滋生白头发,贬谪这年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面瘦头斑”。到了第二年,一下子就“两鬓半苍苍”,一半的头发白了。白居易离开长安是八月初秋,旱路到襄阳,水路由汉水入长江,一路风雨,到江州已经是十月深秋了。

整整一年以后,又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白居易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对于白居易来说,江州恰恰是他必经的走向大成功的人生驿站。试想,倘若不是贬谪,北人白居易哪能到得浔阳江头?不到浔阳江头,怎么听得着水上琵琶如怨如诉?不听长安故倡的琵琶,心中何由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没有这番彻骨透髓的至情的感叹,哪会有《琵琶行》?《琵琶行》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就是《琵琶行》。这首空前绝后的叙事诗篇充满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匠之碑。88行诗句,唐代文人与故倡两个阶层的感伤史,一部复调式长篇小说的容量。

他的哀伤与京都故倡的悲怨,揉在一处,那种情感的穿透力不可抵挡!

(选自《当代》,有删改)

情感共鸣

白居易是性情中人。他自己为情所累,为情所伤。只因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白居易为宰相惨死情怀激昂,痛愤呼号,而遭小人妒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可就是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季节,写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我们可以从《琵琶行》中看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顿倾泪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阅读思考

草白居易篇3

白居易是我喜欢的中国诗人,他诗歌里的平民色彩草根意识我非常喜欢,过白园而不入是一种罪过,于是,沿着古筝锵锵的旋律,循着生长着树和花草的台阶,我向白居易墓地走去。

最先经过的风景竟然是一座由日本书法家书写和修建的石碑廊道,沿着廊道,是现代各个年代日本各地书法家的文字,那些文字飘逸精彩,深得中国书法的神韵,比我看到的中国现代许多书法家的文字养眼得多;虽然我是一个极端的反日派,但是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却让我汗颜不已。

白居易墓是一座青石围绕的高大土堆,土堆上面荒草凄凄,想象着土堆底下的诗人一杯净土掩风流,肉身和陪葬早也应该化做了黄土,唯有冢上的荒草和着季节的节奏一岁一枯荣着,让人凭生许多感慨。

草白居易篇4

想必大伙都还记得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写的是农历八月刮了场大风,把杜甫家房顶上的茅草刮走了,那些茅草被风卷着飞过江水,有的挂到了树上,有的撒到了地上。看得出来,杜甫家的房子很简陋,屋顶上只铺了几层茅草,要是铺一层瓦,也不会那么容易被风刮走。杜甫自己也明确指出,他的房子是茅屋,美其名曰“草堂”。

这所草堂盖在成都,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现在成都还保留着这个草堂,是后来重建的,搞成了旅游景点,不再用茅草盖顶了,用的是瓦,结实是结实,失去了草堂的本义――连半根茅草都没有,叫什么草堂呢?

杜甫诗里说,这所草堂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选的址,占地大约一亩(《寄题江外草堂》:“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盖了多少间他没说,估计最多三四间,因为太多了住不完,而且他的钱也不够。为了盖这处宅子,杜甫借了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钱――高适当时在成都做市长(蜀州知州),还借了一个表弟的钱(《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才算把草堂盖起来。

现在我们一说杜甫的草堂,就想起四川成都这所,其实杜甫先后盖过三所房子。

第一次盖房是在30岁那年,杜甫娶媳妇,没有新房,去河南洛阳渑池县的首阳山下买了地皮,盖了一所房子,然后就在那里安了家。他的大儿子杜宗文,二儿子杜宗武,都是在那里出生的。安家以后,他撇下老婆孩子,去当时的首都长安找工作,天天往达官显贵家里跑,拿自己的诗集给他们看,希望能得到认可,进而获得一官半职。可是他始终没能如愿,不是别人不给他工作就是给他的工作不能让他满意。在这期间,他在渑池和长安两地来回跑,每年夏秋两季待在长安求官,天冷了就回渑池和家人团聚。

第二次盖房是在43岁那年,杜甫觉得老是和家人两地分居不是办法,决定在长安买套房子,把家人接过来。那时候长安城中房价很贵,杜甫买不起,只能去郊区自建房。他在长安城南15里的一个村买下地皮,盖了第二所房子。

房子建成后,杜甫把妻儿接了过来,一家团聚,其乐融融。问题是,杜甫没有工作,几口人坐吃山空,很快就揭不开锅了。恰好那年长安阴雨连绵,庄稼都淹了,收成很坏,粮价大涨,杜甫一家的生活成本更高。那时候,朝廷为救济低收入市民,开仓放粮,半价出售大米,每户每天限买5升,杜甫就天天去城里买半价米。唐朝的“升”是600毫升,最多装半斤米,5升米也就两三斤,根本不够一家人吃,杜甫一家基本上处于半饥饿状态。无奈之下,杜甫只好把妻儿送到山西蒲城――他的妻子杨氏有个本家亲戚在蒲城当县长,算是暂时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甫自己呢,仍然留在长安,继续向达官显贵献诗求官。

他非常热切地盼望能得到一个官职,在诗里写道:“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意思是什么时候能让我做官呢?再小的官我都愿意做,再少的工资我都愿意领,我只希望做官之后能积攒一点儿微薄的收入,好回老家买一块农田,养活我的妻子儿女。功夫不负有心人,朝廷终于给杜甫安排了一个官职,让他做“右卫率府曹参军”,这是个负责管理禁军装备的八品小官,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大型国企的仓库管理员。官职虽小,起码有固定收入,杜甫表示满意。哪知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不到3个月,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叛军占领长安城,杜甫仓皇出逃。

逃出长安后,杜甫一路寻找先一步逃走的皇帝唐肃宗,在陕西凤翔见到了皇帝。唐肃宗很感动,提拔杜甫做“左拾遗”,这也是个八品的小官,不过地位和薪水都要比杜甫之前做的“右卫率府曹参军”要高一些,而且整天跟皇帝打交道,很容易升迁。事实上,唐朝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很快白居易就升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财政局局长。

杜甫的运气没有白居易好,他在左拾遗的位置上不但没能升官,还因为惹恼皇帝,被降了级,杜甫愤然辞职,他短暂的官场生涯就此结束了。

丢了官的杜甫把家人安排到他最初在洛阳渑池首阳山下盖的那所宅子里居住,自己出去寻找生计。他听说有个侄子在甘肃天水混得不错,就去了天水。到了天水以后,杜甫到处找地皮,想盖起第三所房子,再开垦一片荒地,把家人接过来务农为生。可是他没钱,在诗里嘲笑自己说:“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钱包里就剩一个铜板,还怎么买地盖房呢?他原本打算向侄子借钱来着,岂料他的侄子也在为经济问题困扰,没钱借给他。

草白居易篇5

风气开放、血脉酣畅、元气淋漓的唐代,尽情尽性的光辉照耀之下,花花朵朵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开得从未有过的鲜润、艳丽、恣肆,而且“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并不是“都付与断井颓垣”,直至今日,她们依旧在唐诗里盛开着,芳香四溢――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娇俏可爱的桃花、梨花、李花、杏花,风韵天成的荷花,香染衣襟的桂花,孤标自持的梅花,花中君子的……

历朝历代,爱花的人何其多!

杜甫。这位“肠热心清,圣德之至”的诗圣,是多么喜欢花草啊。在他笔下,简直花影处处,花香不绝:“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因为惜花,难免伤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因为爱花,自然抗议折损花木:“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底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集中体现他一片爱花心肠的,当数《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中一首是这样的:“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面对满树盛开、娇艳动人的桃花,白发苍苍的杜甫居然产生了一个孩子气的问题:到底要爱深红色的,还是要爱浅红色的呢?另一首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茂盛浓密的花朵,那被压得低垂下来的枝条,那时时飞舞的蝴蝶,那客来正好啼鸣的黄莺,组成了一幅动感迷人的春日画卷,蕴含着欣喜之情。

最见诗圣爱花之情的是这首:“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第一句解释自己是爱惜流年时光,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其实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后面两句说,花一旦盛开就会纷纷凋落,所以还没开的可要商量斟酌着慢慢地开啊。这两句是他对花爱怜的叮嘱,他甚至觉得花苞们懂得“商量”,这里的花不但解语,简直是一群机灵乖巧的小精灵。

白居易。仅看他诗集的标题,便能感觉到他对花的感情到了何等地步:《京兆府新载莲》《赏花》《惜牡丹二首》《秋题牡丹丛》《山石榴寄元九》《大林寺桃花》《采莲曲》《惜花》……而他脍炙人口的名作《忆江南》第一首就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美景不胜枚举,但在白居易的记忆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江畔的鲜花。对花的眷恋,已不需要更多的证明。

在我看来,爱花的白居易的另一个伟大功勋,就是他影响了苏轼。凡喜爱古典文学的人,几乎没有不热爱苏轼、崇敬苏轼的,大家都习惯称他“坡”,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东坡”二字恰恰和白居易有关。元和十三年,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几年后改任忠州刺史,任期三年,忠州是个偏僻的小地方,诗人自然思乡且寂寞失落,但他能自我排解,他排解的方式就是种花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种桃杏》)在没有花草和园林的地方,自己种下桃和杏,耐心地等待它们开花。他还写了《东坡种花》,其一为:“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自己种花,自己赏花,独自在花树下终日徘徊,这是何等诗意而忘忧的境界?他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终日流连,关切的无非是东坡之上的花花叶叶。就是这些诗,让苏轼给自己取了“东坡”的号。《二老堂诗话》载:“白居易为忠州刺史,有《东坡种花》二诗,又有《步东坡》诗……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王直方诗话》亦载:“东坡平日最爱乐天为人,故有诗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又,‘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坡。这位“赏遍洛阳春”的大文学家,写到花草的笔墨分外清丽动人:“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萱草》)“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赏花》,这是一首回环诗)而《次韵子由岐山下诗》是组诗,共21首,其中写花木的占了14首,诗前有序,说他到了岐山下,要居住一个多月,因为所住的地方北边有一块空地,于是他在这里既凿池又建亭,同时遍植花木。诗人特意说到,“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如此苦心经营之后,诗人就在这个世外小桃源中与花共语、细推物理、乐而忘返了。

坡最钟爱海棠花。在 《记游定惠院》一文中,开篇就是:“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诗中也多次写到:“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被贬黄州后,他仍然对海棠旧情不移、爱之更甚:“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痴绝,亦韵绝,遂成赏花惜花的千古绝唱。

张岱。这位小品文集大成者,本就是明末的贾宝玉,极性情、极风雅妙人,对花草自然不会不耽溺。《陶庵梦忆》中《天台牡丹》描写牡丹花团锦簇之美;《朱文懿家桂》记载了一株特别茂盛、自开自谢的桂树;《金乳生花草》写种花高手金乳生,勾勒传神;《梅花书屋》记录自己的梅花书屋四周为牡丹、海棠、茶花、西番莲、蔷薇等密密环绕;《不二斋》的内外则有翠竹、腊梅、建兰、茉莉、、水仙、芍药;《一尺雪》写芍药的异种(珍稀品种);《菊海》是赏菊的惊叹;《范与兰》写植兰高手与他的兰花……张岱是如此的爱花,以至于即便是写风土人情时也常常花影摇曳、花香漂浮:“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深惬。”(《西湖七月半》)

周瘦鹃。当代爱花而得名者,大概就数这位苏州文士了。可怜他生不逢时,亲手创建的“周家花园”在“”的风暴中被摧毁,他本人也如兰草被风雨摧折,但是他深爱过的花草们至今在他写的《花木丛中》一书里径自芬芳,风雨不惊。幸亏这位爱花人、种花人,不然国人爱花的风雅传统,要中断更多年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终于进入可以光明正大种花、堂堂正正爱花的时代。人性回归,性灵复苏,花草明媚,摇曳春风,尔来三十年矣。到今天,谁能说清天下有多少爱花人?

比起祖先和先贤,今天的爱花人是更有福了。不用说可以踏遍世界各地的千山万水寻芳赏花,单说今年秋天,盛大的第八届花博会就在江南开幕――恍若仙笛一声,云霞飞降;花径花山,花岛花田,花溪花谷,满眼花光,目不暇接;呼吸之间,香沁肺腑,举步之际,如入梦境。

草白居易篇6

【中图分类号】11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135-01

马居里教授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陕西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三十年,学识渊博,医理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随诊,聆听教诲,颇有感悟。现将其运用温胆汤之验案两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临床验案

1.1梅核气

岳某,女,52岁。2012年9月16日初诊。咽喉部异物感10年,加重一月余。患者自述咽喉部有异物似痰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常于情绪波动时加重,伴不易入睡,多梦,怕冷。大便偏干,小便量少,耳鸣,不欲饮水。舌质淡,苔黄腻,脉弦。马居里辨证为气滞痰凝,痰气交结证;拟开结化痰,理气和胃安神法;方用柴芍温胆汤合桔梗甘草汤加减治之。柴胡10g,白芍15g,陈皮12g,姜半夏12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桔梗10g,生甘草6g,元参10g,麦冬12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酸枣仁20g,远志10g,夜交藤30g,太子参15g。14付,水煎服。二诊(2012年9月30日):患者咽部症状大为好转,夜寐可,余症同前,前法已经奏效,现乘胜追击,以截其根。拟方:柴芍温胆汤合桔梗甘草汤加减。柴胡10g,白芍15g,陈皮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桔梗8g,生甘草6g,麦冬10g,元参10g,夜交藤30g。再进7付,收效。

按语:梅核气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其发病涉及肺、脾、肝等脏器功能失调,其中与脾土功能失调关系尤为密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重楼玉钥·诸风秘论》载:“咽主地气属脾土”;《诸病源候论》载:“夫咽喉者,为脾胃之候”。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协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及气血津液的转输敷布过程,故谓之后天之本,津液之源。足太阴经脉络于胃,上挟咽喉,脾胃之气血津液直接煦养咽嗌,使其濡润通畅。现细究其病因病机,乃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失于布散,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似痰感,吞咽不利;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故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此外,情绪波动,使少阴失其冲和之气,则疏泄失职,影响脾胃运化而致痰湿内生;而痰饮内阻日久,则痰热上扰,故寐差。每遇此证,马居里立开结化痰,理气和胃之法,疗效尚佳。方中半夏辛温而燥,取其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麦冬化痰除烦止呕,清膈上虚热,君臣合用,既化痰浊,又清痰热。枳实、陈皮理气行气化痰;太子参、茯苓益气健脾利湿,使湿去痰消;更加柴胡疏肝,调达肝气,白芍缓急,舒理气机;玄参、桔梗、生甘草清利咽喉,《本草纲目》载:

“玄参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远志、夜交藤镇静养血安神。全方共奏开结化痰,理气和胃安神之效,故收效速捷。1.2风疹伊某,男,52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患者自诉怕冷恶风易感冒,无汗出,四肢末端发凉,大便偏干,小便频多,纳可,口干不欲饮,遇寒冷刺激即起寒栗,瘙痒剧烈。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马居里辨证为痰湿内阻,阳气闭束证;治以祛痰化湿,益卫固表止痒;温胆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陈皮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枳实10g,生黄芪30g,生白术15g,防风10g,白鲜皮12g,蝉衣6g,山药15g,山萸肉10g,当归12g,生地12g,桂枝10g白芍12g。7付。二诊(2012年11月16日):患者诉服上药后遇寒冷刺激起粟粒已减少,余同上诊。继用上方去白鲜皮,蝉衣,当归,生地,再进7付,以图巩固之。

按语:患者遇寒冷刺激即起寒栗,瘙痒剧烈,而多从风寒湿论治,马居里结合患者体质,从湿治之,选用温胆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收效颇佳。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佐枳实、陈皮理气消痰,使痰随气下。黄芪、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固表渗湿,并且茯苓可杜绝生痰之源,且有宁心安神之妙,以达到“治痰之要,惟在于使之不再生成”的目的。桂枝、白芍既通阳,又敛阴,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防风走肌表而散风御邪。《景岳全书》亦指出“诸痛为实,诸痒为虚”。热郁于内,易耗伤阴血,湿热相合,易瘀阻血脉,故加生地、当归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诸药相合,化湿而不过燥,温通而不过热,使痰湿得化,瘙痒得除,胃气得和,共奏祛痰化湿,益卫固表,止痒之功效。2结语

草白居易篇7

日本人借陈三立的好友,另一位诗坛巨匠郑孝胥之口,传递了邀请其出任日伪政府要职的信息。陈痛骂其“背叛中华,自图功利”,与50年的好友割袍断交。愤懑不已的陈三立开始绝食拒药。(图1)

不忍离去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如果是回忆,那么在庐山松林别墅“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的5年时光,无疑是老人生命里一段甜美的记忆。乱世之中,这里的一草一木,给诗人的心灵极大抚慰。

遗憾的是,老人自抗战前离开庐山便再也没有回去。

1937年,爱国诗人陈三立于北平寓所含恨离世。

同年岁末,陈家三公子陈寅恪离开北平辗转南迁。(图2)

翌年,郑孝胥在国都长春神秘死亡,据传,系日本人所为。

1945年4月,抗战胜利曙光依稀可见,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在流亡地成都百感交集地写下了《忆故居》“……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出生于江西修水的陈氏父子,一生中只是偶尔寓居于庐山,然而,和中国历史上难以计数的先贤一样,他们都把心留在了匡庐之山。

几千年来,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涉过历史险滩时,就像无根之草,找不到归途,也寻不见去路,有人死忠,有人随流,有人奋力挣脱去寻找心灵的自由。他们持守着“修齐治平”的理念,也怀着“隐逸山水”的梦想。

而对于这些行走中的赤子们来说,庐山,一如千年不变,默然守候的知己,抚慰他们孤独的心,陪伴他们求索的路。(图3)

人与山,交相辉映,给整个民族文明史挥洒出闪亮的传奇。

公元383年,正在弈棋的东晋宰相谢玄,接到前方捷报,8万晋军在淝水力胜前秦80万大军,淝水之战让来自中原的文化体系得以保存发扬。而庐山,这座已经与儒释道结下了深远渊源的大山,也因此得以继续它的文化薪火……

公元411年,谢氏家族的一位后人登上庐山,和他前辈不同,这位名叫谢灵运的土族子弟并未延续位列公卿的家族传统。

在崇山峻岭之中,谢灵运吟诵着“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把胸中无尽的丘壑化做诗歌和丹青。

肆意遨游山水的谢灵运,在不经意问,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一大流派――山水诗。

谢灵运为庐山写下了11首诗。自那时起,江西成为中国山水诗派的主要策源地。而庐山,也因为“前有陶令,后有谢公”,渐渐成为历代诗人的磁场和诗歌的温床。

2007年,庐山管理局组织各界学者,着手编纂《庐山历代诗词全集》,这是一个试图将有史以来,所有关于庐山的诗歌全部收罗的巨大工程。在繁重细致的编纂梳理过程中,一座诗词圣山的形象越发清晰起来。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字纸中,人们发现了一位诗人伟岸的身影――他从25岁~57岁,曾经5次登临庐山。这是一个痛饮狂歌、扁舟破浪、乱发当风的独行者。

当代台湾学者余光中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而后世的人们给予他的称号――诗仙。

今天庐山脚下的秀峰瀑布,因为李白的诗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图4)

对于庐山,那次相遇也许只是恒河细沙的一瞬,然而,就在石破天惊的一刻,盛唐气度、诗人情怀和天造奇观,把28个普通的汉字化成珠玑,永久洒落在民族文明的银河中。

因为有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庐山瀑布才得以名扬天下。但人们却不知道,在李白命运多舛的一生中,庐山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坐标。

胸怀天下的儒家人世观点,归隐山野的道家隐遁思想,仗剑天涯的侠义精神,李白的一生都在与这3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反复羁绊纠结。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出川,开始他大济苍生的梦想。他沿长江流域,东至庐山时,被山中景色深深吸引,便萌生“吾将此地巢云松”的愿望,有心若干年功成身退终老于此。

公元745年,45岁的李白南下漫游金陵,第二次游览庐山。就在一年前,他发誓永诀官场。这次,他看中了庐山一处名叫屏风叠的地方。

公元750年,李白携夫人――清丽雅致的名门之女宗氏,第3次登上庐山。当他远眺最为钟爱的五老峰时,“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诗句横空出世。

从那时起,庐山成为李白夫妇共同的寄居之所和精神家园。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经历了一次致命的动荡。三道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翌年便攻陷都城,国号大燕。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2年,已下定决心再也不问世事的李白携夫人第4次登上庐山。这一次,他在庐山九叠屏修筑草堂住了下来,并自我鼓励说:“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看上去,年近6旬的他似乎真的彻悟了。

然而,几个月后,镇守东南的永王李磷派使者请李白辅政,天真率性的李白兴高采烈地奉旨出山,不过,李白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随军不久,他就糊里糊涂被卷入了宫廷的皇位之争。永王兵败,李白背上了附逆的罪名。流放途中,遇到天子大赦,李白绝处逢生。《早发白帝城》正是那次返乡途中所写。途径九江时,他再次登上庐山。

这一次,李白以饱经风霜的心重新审阅大山,写下著名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在诗中,几乎囊括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所有庐山美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寻仙问道的心终究代替不了马革裹尸的夙愿。离开庐山回到南昌家中不久,李白以62岁的老迈之躯,又一次随军东征平乱。翌年,病逝于返乡途中。

直到辞世,李白都未尝实现自己入仕报国之梦。然而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豪迈奔放的胸怀,摧枯拉朽的热情,浩荡山河的气魄,却从未因挫折与困顿而改变。这是命运对李白的捉弄,却是历史对于中华文明的成全。

庐山的文火依旧在延续……

李太白辞世半个世纪后,另一个伟大的诗魂也走上了庐山。

公元815年6月3日凌晨,当朝宰相武元衡的官轿踏上上朝的街路。然而,杀戮不期而至。

庐山脚下的长江,唐时被称为浔阳江。816年,正在辅佐太子的白居易因为越级上疏奏请严缉凶手,给了政治对手陷害的口实,被一贬再贬,一直贬到浔阳江边,做了一个品级低下的江州司马。(图5)

对于才华横溢,满怀政治梦想的白居易来说,他的人生从此转折。

九江码头所在,在遥远的古代,是黄芦苦竹绕宅生的湓江湿地。1200年前的一个秋夜,两个不曾相识的人在这里相逢,在夜色波光中为彼此的人生以及后世的汉语言文学留下凄美的夜曲。

在冠绝全唐的《琵琶行》里,白居

易写出沦落天涯的忧伤和哀叹,从这时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成为每一个逆境中的客旅心底的咏叹。

白居易在江洲一呆便是4年,远离朝野的他夜听江水潮起潮落,昼看庐山云卷云舒,以一种逍遥而闲适的态度静观世界与人生。

在这里,白乐天的诗也变得从容优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高谷深,挡不住他的诗情。每读这样的文字,山间的春色,扑面而来。

白居易一直仰慕和崇敬陶渊明这位前辈,在庐山日久,他也和陶公一样,有了隐居于此,终老一生的念头。有一天,他发现东林寺附近一处山凹,北傍遗爱寺,南靠香炉峰。有密林有流水,景色怡人。他当即决定,在这里修筑一座草堂。

为了纪念这恬静的家同,1200年前的草堂主人白居易,写下《庐山草堂记》,“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字里行间,渗透着喜悦和惬意。

庐山的山水,让白居易受伤的内心慢慢愈合修复。对于厚待他的大山,白居易用深情的笔触写到:“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座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在群山的怀抱里,从来温婉平和,惯于以长歌描绘爱情人生的白居易,把他所有美好辞藻,聚成《庐山草堂记》,篇首的8个大字: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激越昂扬。

这里的山水,洗去了他的忧伤。他渐渐地心静,也渐渐地淡定。悄然之间,诗人的人生观也得以改变。兼济天下淡出内心,独善其身渐人人生。

公元818年冬,守得云开的白居易结束了江州的生活,前往忠州任职。行前他为草堂写下了告别诗。“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而此后,他只是经过草堂留宿了一晚。这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回归庐山。

自魏晋始,至唐宋,庐山已成为中国诗人艺术生涯中必经的圣地,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这自然的奇境,5000年的诗园殿堂该留下多大的缺憾。

在山脚下的西林寺墙壁,苏轼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出手,即成绝唱。转瞬便家喻户晓。对于面对宦海,茫然不知前程的苏轼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不识人生和世界的真面目,后世莫衷一是。

西林寺几经毁建,当初的题壁已然不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却被永久地题写在中国人的心灵中。人生百代无穷尽,然而对于世界和生命的困惑迷茫,古人有之,今人亦然。(图6)

蓦然回首,在人生的高峰或低谷,在生命的豪迈与困惑中,对这片大山心向往之的又岂止东坡一人。

欧阳修来过,大呼:“庐山高哉,几万仞兮。”

黄庭坚来过,描绘“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康有为来过,高歌:“开士诛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万松。”

徐志摩来过,概口义:“这眼前刹那问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郭沫若来过,吟唱:“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

正是这些诗人一次次完美的登场和谢幕,庐山的诗歌才在沧海桑田中聚沙成塔,蔚为大观。

在卷帙浩繁的庐山图书馆,依旧珍藏着陈三立、陈寅恪父子的大量诗词著述。在庐山人心中,他们二人和古往今来所有把心魂交付这片青山的人们一样,都是大山的赤子与骄傲。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为王国维题写的墓志铭,人们相信,这10个字,恰是庐山文脉以及中华文明薪火得以传承光大的风骨与精髓。

2009年夏天,庐山又迎来一批贵客――旅居于世界各地的陈氏后人,他们来到祖辈的心灵家园和安息之地,祭奠瞻仰。(图7)

草白居易篇8

江尔逊江尔逊主任医师系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合,验证了许多看似平淡而疗效颇高的专病专方。余跟随家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中常将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紧密结侍诊二十余载,口传心授,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咳嗽一证,属风寒者居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兼之不能自摄寒温,咳嗽亦每多感受六淫病邪为患,而其中又以寒者居多。诚如程钟龄所说:“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其若及早辛散,确可药到病除。每遇此等证候,家父辄慨叹其“失于疏散”所致。毅然投以“自拟金沸草散”加减而屡获速效。盖初咳以宣散为主,故曰宣肺止咳,切忌过早服用寒凉之药。此治感邪咳嗽之要法也。

2 遣方用药,匠心独具

家父用的“自拟金沸草散”是由《南阳活人书》与《和剂局方》的金沸草散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旋复花汤综合取舍而来,药物组成:荆芥、前胡、旋复花、法夏、白芍、甘草、云苓、陈皮、白芥子(研)、杏仁、桔梗。家父常说: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金沸草散与杏苏饮,三拗汤,止嗽散一样,体现了疏风散寒,宣肃肺气的治法;而金沸草散的特性在于金沸草(现代用旋复花)、白芍、甘草三味药的关键所在。金沸草具有下气降逆,消痰行水以治咳喘的功效;芍药合甘草,能缓急止痛,在此借以缓解、松弛支气管的痉挛。三者均为方中主药,为不可挪移之品。而麻黄、细辛、五味子则以其过于温散或酸收(且方中芍药已有酸收作用),故宜慎用。

3 专病专方与辨证施治

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变化多端;或因误治、失治、传变等,故咳嗽亦常伴随他证,则务须祥审其性质、程度、体质的不同因素,辨明其咳嗽的虚实寒热,标本缓急,而灵活化裁。即在运用专病专方的同时,家父亦时刻不忘与辨证施治紧密结合。总之,须应时辨证用药,掌握好标本缓急和寒热虚实的侧重点。

4 治咳嗽必须注重调理与宜忌

4.1咳嗽必须忌食寒凉饮食咳嗽一证与肺、脾、胃关系甚为密切,因手太阴肺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除外感风寒袭肺外,若听任患儿恣食生冷瓜果、饮料,或过服寒凉药物等,致肺中郁热被遏,不得宣散而致久咳不己……。故《内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是其理也。

4.2旋复花一药味苦涩难咽,若空服或喂药不当多有呕逆或胃中饥嘈之感,因小儿难以言状,必躁扰不安,故有医者惧此药而不用。然前已述,旋复花为不可挪移之品,一般不可轻易取舍。家父细心叮嘱患儿或家属于饭后半小时左右服药,药后口含少许白糖徐徐咽下,或加1—2片生姜同煎,切忌空服之含义,其用心良苦矣!

4.3小儿剂量问题中药用量虽有一定的标准,但尚须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新久、气候变化及服药的情况(喂药是否困难)严格掌握剂量的增减,更能取得显著疗效。

4.4调养巩固患儿恢复期,除防止再度感冒及忌食寒凉外,若出现自汗盗汗、便溏纳差等症,定须续服健脾益肺,固表止汗之药,以资巩固。

病案一:

杨某,女,5岁,1987年11月3日诊,顽固性咳嗽两年余,迭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有增无减,逐渐形成哮喘。曾多次住院花去费用万余元,每次均需输液,甚至输氧。虽长期服药、打针,咳喘仍无法控制。刻诊:咳嗽频频,时而喘息痰鸣,面唇青紫,逐渐消瘦,苔白略厚,指纹浮滞,脉浮滑数,二便尚调。予以“自拟金沸草散”加减;荆芥6克、前胡8克、旋复花6克(包煎)、法夏6克、白芍6克、甘草3克、云苓10克、杏仁6克、苏子6克、白芥子8克(研)、葶苈6克、大枣10克、桔梗8克,嘱避风寒,忌生冷。二诊:进一帖喘咳大减,再剂,诸症若失。患儿父母见此方显效,恐其咳喘再作,要求续服一剂以资巩固。即予前方去荆芥,葶苈;加防风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一帖而瘥。尔后其母遂将处方妥为保存,每遇患儿受凉喘咳复作,即以此方煎服一、二帖则屡获显效,无需再输液打针或服其他止咳药。1年后喘咳便不再发作,体质亦逐渐增强。

草白居易篇9

庐山花径公园,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园中繁花似锦,亭台碑碣,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草白居易篇10

汉语词汇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儿,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所指差别很大。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中宫女的秀发是“绿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实际生活中没有天生的绿发,文献中也未见古代女子将头发染成绿色的记载。显然,“绿云”说的是黑发。用“绿云”形容女子的乌发,并非杜牧的创造,白居易《和春深》里也有“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的句子。其实,早在南北朝时代,民歌《子夜歌》里就用绿色描绘头发了:“宿昔不梳头,绿发披两肩。”

碧色就是青绿色,如碧草、碧波、金碧辉煌。但是“碧空”就不是青绿色的天空了,而是指蔚蓝色的天空。唐人许浑有一首诗写道:“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环绕楚王宫。”与“碧空”类似的词还有“碧落”“碧霄”“碧汉”等,“碧”均指蓝色,而非青绿色。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可谓千古名句。

古代青色常指黑色,但“青天”一词却显然不是黑天,而是蓝天。最早使用“青天”的是庄子,他在《逍遥游》里描写了一种叫作鹏的鸟,“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与“青天”义同的还有“青云”“青冥”。如王勃《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