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嘹亮十篇

时间:2023-04-01 10:12:14

歌声嘹亮篇1

鼓舞人民的队伍永远向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善战的前卫

我们是民众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永远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抗战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

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

奔去敌人的后方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华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岗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英勇阻击,奋起反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两年后的冬天,在延安宝塔山上、延河水边,嘹亮的歌声响起。

淳朴简练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节奏、高昂激越的旋律,这就是由著名诗人公木和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共同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歌曲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入民军队雄壮豪迈、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力量。

1939年,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郑律成同公木合作写出了组歌――《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就是组歌中的8首歌曲之一。他们把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填入了歌词,谱进了乐曲。郑律成在曲谱的卷首上题写了8个大字:献给英雄的八路军。

这年冬天,《八路军大合唱》由郑律成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作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齐唱歌曲,《八路军进行曲》因其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受到广大将士的喜爱,逐渐传唱大江南北,并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鼓舞着八路军队伍奋勇杀敌。

“如果说群众的歌声像烈火,那么郑律成就是一颗火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的歌声。”曾和郑律成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回忆道。郑律成在革命摇篮里成长,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领导的秋收起义,遵义会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打击日寇的捷报不断飞来……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年轻的郑律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源泉。

据公木生前回忆,这首歌曲诞生在延安的窑洞里。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更不用说乐器了。没有钢琴、小提琴,连手风琴也没有,他们坐在昏暗的窑洞里,借着一根灯芯的小油灯微弱的光亮,神情专注地哼唱着,打着手势,绕着桌子踱步。有老战友说,他们是在窑洞里“敲着盆、拍着腿”写出来的。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创作,这首激昂有力的进行曲诞生了。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进行曲》。1949年10月1日,这支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演奏曲目,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88年7月25日,这首歌曲被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军歌。

“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作诗篇。”如今,两位创作者都已与世长辞。公木的墓碑上,没有生卒年月,只刻有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命有限,而歌声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著名歌唱家克里木说,《八路军进行曲》是他最喜爱的歌曲之一。“一唱起这首歌,就有一种被鼓舞向前的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70多年来,这首铿锵澎湃的进行曲不仅鼓舞着人民军队的昂扬斗志,更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拼搏奋进。

《大刀进行曲》

炮火战歌民族呐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加紧了对长江流域的攻势。上海遭日军轰炸后,满目疮痍。1937年8月8日,在上海的文庙,成百上千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首次唱响一曲名为《大刀进行曲》的炮火战歌。

《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节奏铿锵有力,语言简单炽热,再现了当时白刃格斗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勇守喜峰口的英勇事迹。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逐渐占领了东三省,他们气焰嚣张并逐步将侵略范围向南推进。为了守住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军事关隘――喜峰口,前来支援的二十九军决定后方突袭,所有战士手持大刀夜袭日营,取得大胜。1933年喜峰口大捷之后,二十九军将领宋哲元特意写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的条幅,立即被多家报纸制版刊载,成为传遍全国的壮语,更激励了全国的抗日热情。4年后,卢沟桥事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可歌可泣、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再次传遍祖国各地。作曲家麦新当时23岁,1933年二十九军及其大刀队在喜峰口长城奋勇杀敌的事他也曾听说过。大刀在卢沟桥再次扬威的事迹一传到上海,就让年轻的麦新热血沸腾,彻夜不眠,一气呵成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时代战歌。

“《大刀进行曲》首次唱响正是在现在的上海文庙,当年的上海市民众教育馆。”84岁的顾延培告诉笔者。顾延培是原上海市南市区文化局副局长,长期研究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民俗。

当年的《申报》也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下午2时,国民救亡歌咏协会成立大会音乐会在文庙举行,麦新走到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露台上带领群众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有劲,越唱情绪越激昂。

顾延培在上海文庙一边“扮演”23岁的作曲家麦新,一边向笔者还原78年前的那一天――

麦新走上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露台上,大声说:“同胞们,在音乐大会正式开会前,由我指挥几天前创作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好吗?”“好!”群众高声响应。于是麦新拿起指挥棒指挥千余人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群众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激昂,有人喊:“麦新,我们看不见你的指挥!”麦新就一步跨上石栏杆,站在上面指挥。

群众唱得更有劲,而麦新的指挥也更有力。突然,指挥棒折断了,麦新丢了指挥棒,干脆用双手指挥。群众唱到最后,情绪更高涨,并呼喊:“冲啊!”“杀!”事后,麦新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对《大刀进行曲》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等。这样一改,这支歌的概括力更大、战斗力也更强了。

此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而《大刀进行曲》也伴随着八年抗日战争传遍大江南北,与《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诸多抗战名曲一起,成为烽火岁月中最典型的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军民大生产》

七十余载传唱不衰

解放区呀么嗬嗨

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齐动员呀么嗬嗨

兵工队呀么嗬嗨

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满山川呀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

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吱咛吱咛吱咛吱咛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呀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

又能文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

(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嗨

自己动手么嗬嗨

丰衣足食么嗬嗨

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为抗战呀么嗬嗨

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军民大生产》至今仍传唱不衰。

“这首歌是从大凤川诞生,后来成为了全国几代人都会唱的名曲。”军民大生产博物馆馆长王有功说。这个博物馆坐落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凤川,这里正是当年八路军开展军民大生产的地方。

上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在同志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后,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1943年春,129师385旅770团的千余名战士进驻大小凤川,开展生产活动。在军民齐心的艰苦奋斗下,当年开荒就达3.4万亩,曾是野山僻壤的大凤川成了“万宝川”。

同年,音乐家张寒晖来华池采风,深受军民劳动热情感染。他以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高亢的劳动号子《边区十唱》。王有功说:“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把它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在华池县南梁红色景区,讲解员王芳每天要向游人讲述70多年前的军民大生产往事。“由于缺乏劳动物资,八路军就用废铁铸造生产工具,加上大风川位于子午岭林区边缘,耕地开垦相当艰难。”王芳说,“尽管条件有限,但据当年《解放日报》报道,大凤川地区开展军民生产竞赛,每天每人平均开垦荒地2.3亩。”如今的这片土地,已是陇东粮仓。

对于更为年轻的一代人来说,《军民大生产》仍能勾起他们的兴趣。“80后”杜源虎是庆阳市西峰区电视台编导,他曾在2011年拍摄了一部关于陇东民歌的专题片。“在我小时候,父辈们下地劳动时吼的就是《军民大生产》。除此之外,《万丈高楼平地起》和《春节序曲》等一批唱响中国的名曲都来自庆阳革命老区。这些歌曲不仅再现了当年的劳动情景,也表现了我们老区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

歌声嘹亮篇2

歌唱家母亲生命倒计时,“不靠谱”儿子放下工作归来

2010年7月30日,蒙古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花在家中吃饭时,突然觉得胸部和腹部隐隐作痛,她以为是老毛病胆囊炎犯了,就吃了两片消炎药,没想到却疼得越来越厉害。金花的爱人见状,忙打电话给两个儿子,让他们赶快回家。正在内蒙古歌舞剧院参加演出的小儿子巴特尔接到电话后,马上联系上哥哥火速赶回,哥俩将金花送到内蒙古医院做胃镜检查。半个小时后,医生神色凝重地走出来,对哥俩说:“根据我的经验判断,百分之九十可以断定是贲门癌,你们快去北京吧。”金·巴特尔顿时觉得脑子“嗡”的一声。

1973年出生的金·巴特尔是金花的第二个儿子,他出生时,金花已经是大草原上大红大紫的民歌手,被牧民誉为“草原上的百灵鸟”,先后获得过7次接见。由于金花工作很忙,巴特尔从出生第57天开始,就跟着妈妈四处演出,成了她最忠实的听众。天长日久,他会唱妈妈的许多歌,对唱歌也渐渐痴迷,从几岁开始,就自己抱着马头琴,每天弹奏几个小时。

2001年,时年28岁的巴特尔迷上了通俗歌曲,他参加了全国最受听众喜爱的歌手大奖赛内蒙古地区选拔赛,获通俗组唱法第一名。2002年,他成为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一名通俗独唱演员。

随着巴特尔人气的飙升,他的演出活动也越来越密集,一年到头很少在家。好不容易在家,也是电话不断,金花想跟儿子说句话都得抢时间,有时候巴特尔明明答应了妈妈回家吃饭,可到了吃饭的点却不见人影,如此反复多次之后,金花明白了,这个儿子“不靠谱”。

2010年的春节,巴特尔和妻子回来过节,吃完饭后,金花提议和儿子一起高歌一曲,巴特尔却觉得民族歌曲和现在的通俗唱法根本无法相融。见儿子有些不情愿,金花有些受伤:“看来你是嫌我老了、落伍了、不入流了。”巴特尔见状,连忙一边哄着她,一边陪她唱了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可他的心不在焉,让这首歌曲唱得寡淡无味。从此,金花再没有提出和儿子一起唱歌。

巴特尔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妈妈竟然被诊断为癌症。看着妈妈昏睡中疲倦的面容,巴特尔懊悔得肠子都青了,在心里暗暗地骂着自己:“你忙得都不能坐下来听她说说家常,忙得她让你陪着唱首歌的时间都没有?”随后,他又自己回答自己:“其实你不忙,你只是太关注自己的世界了,忽略了这份永远不变的温暖。”想着想着,巴特尔的泪就控制不住往下掉。他悄悄退出去,和家人在现场开了个紧急的家庭会议。最后决定送妈妈去北京治疗,并达成统一口径:就说是胃溃疡,因为它容易反复,所以医生建议去北京大医院治疗。

金花醒来后,大家将这个爱心谎言告诉她,见妈妈没有意见,巴特尔向单位请了假,和父亲、妻子、哥嫂一起陪金花进京治疗。其实,金花的心里非常纠结,尽管儿子说得轻描淡写,但金花心里是有数的,一个胃溃疡,值得全家全体出动来北京吗?

8月1日,北京医院最终确诊金花的病为贲门癌,医生建议马上进行手术。在摊牌的前一天晚上,巴特尔依在妈妈的床边,母子间有了这样一番对话:“妈,等你好了,我和你天天一起唱歌好不好?”“唱什么呢?”“唱你最喜欢的歌,我配合你,你用民族唱法唱,我用通俗唱法唱?”

这个创意让金花悠然神往。此时,她已经很虚弱,根本无法引吭高歌,她淡淡地问儿子:“你小时候想要一样东西时,总是先给我两颗甜枣,做个铺垫。说吧,是不是我不太好?”面对清醒的妈妈,巴特尔只得战战兢兢说了实情。金花歪着头想了半天,轻轻地笑了:“看在你说要和我一起唱歌的分上,算了,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吧!因为,我还想唱歌,还不想死!”看母亲想得这么开,巴特尔由衷地欣慰。

8月7日,金花被推进手术室,胃部和食道被部分切除,手术非常成功,巴特尔悬着的心平静下来了。12天后,金花顺利出院了,只是每半个月要接受一次化疗。

在歌声中忘掉恐惧和忧伤,母子组合隆重登场

化疗前期,金花回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一天,当年金花曾经演出过的牧区代表千里迢迢来看望她,还献上了她在那里演出的照片。看到照片中那熟悉的大草原和年轻的自己,金花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张嘴就唱:“牧民感谢共产党……”没唱几句,她惊恐地发现,怎么自己用了很大的劲儿,声音就是爆发不出来呢?好像是哑巴说话,嘴里干着急,就是说不清楚。在几十年的演唱生涯中,音乐早成了金花的第三个孩子,她对它的信任和依赖,已经根深蒂固,但现在,她却再也触摸不到那熟悉的旋律,金花的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惶恐。

一连好几天,她都闭门谢客,更拒绝去北京接受后续的化疗。巴特尔深知这次她能很听话地去北京看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还想唱歌。唱歌不成,这个打击对她来说太大了。如果不能帮助她重新树立唱歌的信心,那么任何后续治疗都会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巴特尔安慰妈妈:“你现在刚做完手术伤口还没愈合,当然会受到一定影响。等你的声带恢复弹性,自然就能像以前那样唱歌了!”看到这么孝顺的儿子,金花感觉非常的温馨。

看到妈妈情绪不稳定,心情低落,巴特尔向单位请了半年的长假陪伴妈妈。巴特尔的哥哥觉得过意不去,提出和弟弟一起轮流照顾,巴特尔诚恳地道:“哥,以前我很忙,一直是你替我承欢膝下,直到妈妈病了,我才发现其实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能在一起,所以以后,让我多尽一点孝吧!”见弟弟如此说,哥哥表示理解。怕妈妈担心,巴特尔便和她说要在家专心搞创作,所以这半年就不上班了,金花没有怀疑他。巴特尔又顺势以要和妈妈探讨为由,和妻子一起搬回家陪她住。

往常每天早上,金花会早早地起来练声。如今,她却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巴特尔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暗中去找医生,得知这类病人一般差不多一个月就可恢复发声。巴特尔心中有了数。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金花刚起床,他就将妈妈拉到钢琴前:“要不您先小声地练练试试?”受到儿子的鼓舞,金花已熄灭的欲望又重新燃烧了起来:“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她放声唱起那熟悉的旋律,虽然声音还有些沙哑,但声带明显比上次顺畅许多!看着儿子冲自己竖起大拇指,金花竟有些羞涩地笑了。

在儿子的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下,金花渐渐恢复了以前的精神状态,音色和音质也逐渐得到恢复。2010年8月底,在巴特尔甜言蜜语的进攻下,金花愉快地跟随儿子到北京接受化疗。化疗虽然不像手术那样疼痛,却比手术还要难受,病人要接受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折磨。巴特尔知道,这个时候的病人心态最重要,于是,在不化疗的时候,他就会拉着妈妈到医院的休闲区去散步,感受鸟语花香。

巴特尔还挖空心思说着“漂亮话”:“妈!我小时候最爱听您唱歌,只要您一唱,我无论再烦躁的心情都会平静下来。”“真的吗?”儿子的话哄得金花满心欢喜,她当即就坐在石凳上一首首地给儿子唱歌。周围的病友听到歌声纷纷围过来,有些老人是金花的歌迷,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一下子认出了金花,感动得热泪盈眶。

巴特尔知道妈妈一直为短期内不能再上舞台而郁闷,看到围拢过来的老人,他灵机一动,对妈妈道:“不如以后你就在休息区搞个个人小型演唱会,专门给这些粉丝唱歌。”金花兴奋得直点头。于是,每到傍晚,就有一批金花的铁杆粉丝到这个休息区静候她的到来,有时候看妈妈唱得高兴,巴特尔也热烈地加入进来,与妈妈搞个母子二重唱。因为心情好,金花的治疗也非常顺利。两个月后,复查结果下来,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好。

一天,一位北京的导演到医院看望金花,正赶上金花和儿子唱得很入神,听完他们的歌后,导演对巴特尔说:“你们母子配合得很默契,不如来个母子组合,一定会更火!”巴特尔眼前一亮,对妈妈道:“以前我答应过你身体好起来后和你一起唱歌,现在我们可以试试啊。”金花也兴奋了,但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人家两个都是民族唱法,一个类型。我们两个一个民族,一个通俗,不搭调啊!”巴特尔忙接过话来:“搭调,太搭调了!现在不是流行混搭吗?我们一起唱,一定能行。”

看着儿子那急切的样子,金花笑了:“原来求你和我一起唱你都不唱,现在怎么倒过来求我了?”巴特尔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搂着妈妈的肩,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多想告诉妈妈,当初他不懂事,不知道有妈的感觉有多好。感念于儿子的热情,回到呼和浩特后,金花就开始积极筹划组合的事情。他们的组合起了个既民族又现代的名字,叫“博唯母子组合”。博唯在蒙语中,是“宝贝”的意思。

让幸福贴满记忆的墙,我们只要今生的缘分和盼望

一个是民族唱法,一个是通俗唱法,怎么样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是让母子俩很头疼的事情。最终,金花提出以儿子为主,把以前唱过的民族歌曲都重新改造成通俗唱法。毕竟时代不同了,歌也要与时俱进。经过母子二人的反复商议,他们决定先把蒙古族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作为首个改造对象。于是,金花请来蒙古最专业的作曲家为歌曲重新谱曲,为老歌赋予了时尚元素。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就像会骑自行车的人未必会骑三轮车一样。用民族唱法唱了五十年,现在忽然要改通俗唱法,金花还是感觉很拗口。尽管儿子耐心调教,认真指导,但她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第一次录音出来,金花听了一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再也不想唱了。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母亲失去了信心,心情就会郁闷,抵抗力就弱了,病情就会加重。

巴特尔愁得不得了,最终决定自己改变一下。于是,他又亲自动手把曲谱修改,让它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同时,多保留一些民族的元素,这样妈妈过渡起来就容易了。

果不其然,这次改动,让金花感觉不那么拗口了,唱起来容易得多了。她非常振奋,一天到晚不停地练,吃饭、穿衣、外出买东西,嘴里都不停地哼哼。

在巴特尔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录音获得圆满成功。在当年自治区春节联欢晚会上,母子二人第一次正式亮相,他们以新的形式演唱的《牧民歌唱共产党》《干一杯草原的美酒》等歌曲获得了满堂彩,受到观众的青睐和追捧。从此,中国第一个母子组合——博唯组合开始走上康庄大道!

第一次演出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母子俩的士气,他们又一鼓作气改编了十几首原来用民族唱法演唱的经典老歌,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些被岁月遗忘的经典名曲又焕发了新的生命。

2011年6月13日晚,内蒙古准格尔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永恒的旗帜》大型红歌专题文艺晚会隆重举行,金花和儿子共同演唱的《牧民歌唱共产党》《北京的金山上》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著名词作家克明听后激动地说:“原本以为那些老歌会永远埋葬在沙漠里,没想到他们又见到了阳光!我希望巴特尔这一代年轻人不仅要传承我们草原音乐,还要传承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化及我们草原人的高尚品质。”

2011年7月,金花再次和儿子去北京复查,发现癌细胞几乎不见了。从医院出来,金花挽住儿子的胳膊,看着儿子感慨万千,已经有几十年了,他们母子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相依相偎过,直到这场病,才让他们发现,其实都是在瞎忙,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能随便聊聊天都是好的。但是,她也明白,儿子还年轻,总还是要奔一个前程的,不能总陪着她这个老太婆唱歌啊!

2011年8月,金花在和儿子以母子组合形式参加完一场演出后,决定解散博唯组合。巴特尔一听急了:“妈妈!刚开始我的确是哄你开心,但合作后,我才发现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有传承才有发展,两者并不矛盾啊!我已经想好了,新年我要发行两张专辑,一张是我们组合歌曲专辑,以翻唱民族经典歌曲为主,名字就叫《传承》;一张是我个人新创作的歌曲专辑叫《送您一首吉祥的歌》!”

歌声嘹亮篇3

5月20日下午,暮春时节,清风白云,绿荫如海。“我向党来唱支歌”红歌演唱比赛在东台市富安镇富东小学礼堂隆重举行。本次红歌演唱比赛是学校“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我校全体同学以班为单位参加了比赛演出,用歌声来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和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唱着爱国主义歌曲,歌颂祖国。同学们为了这次比赛可谓是费尽了心思,利用音乐课、早自习、中午休息的时间,抓紧排唱,力求取得好成绩。

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激情昂扬,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歌曲。他们用嘹亮的歌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时代。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学生们的心声:“祖国,我爱你”、“党啊!亲爱的妈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展示了学生们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聆听着雄壮激昂的红歌,同学们心潮澎湃,那是长江黄河奔腾不息的旋律,那是炎黄子孙奋进自强的呐喊,每一个音符都包含着力量,每一个节拍都孕育着激情。

这次活动各班精心选择歌曲,师生共同努力排练,每个年级评出一个一等奖,分别是一(1)、二(1)、三(3)、四(2)、五(2)和六(3),其余班级都是二等奖。班级比赛结束后,部分老师也登台演唱,师生情绪激昂。

这次红歌大赛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嘹亮歌喉的平台,还弘扬了革命传统精神,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让同学们对红歌精神,对红色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次红歌演唱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音乐素养,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歌声嘹亮篇4

升旗仪式开始了,第一项,奏乐,随着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庄严、嘹亮的《我们的祖国》的歌声响起,两排穿着军装的同学,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他们和军人一样,走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正步,还真象那么回事。一位护旗手的手里擎着五星红旗,他把国旗递给升旗手。第二项升旗奏乐、敬礼,同学们齐刷刷的向国旗敬了个少先队队礼。国歌奏响了,国旗在国歌声中随风飘扬升起,它顺着高十几米的旗杆一直升到顶。我们的国歌这时也唱响了,嘹亮的歌声再尉蓝的天空中久久回荡。这时我想到了原来抗日战争的英雄,舍己为人,精神不韦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回报。

每周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待每个班的同学都到操场上后,三位升旗手伴着进行曲的乐曲声,擎着鲜艳的国旗向领操台上走去。随着他们的方向,那儿正挺立着一根铁旗杆。2000多人的目光随着他们向铁旗杆走近,再走近,然后把国旗端端正正地插入旗杆。

此时此刻,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在国旗抛向天空的那一瞬间,所有同学都抬起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国旗。在雄伟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上升,大家抬头瞻仰着这鲜红的国旗。这时,所有人恐怕都是热血沸腾,想起了62年前战争的胜利,那个振人心憾的时刻。升国旗完毕,国歌再次奏响。“起来……”唱着国歌,我们必定会感叹:现在的生活真美好,我们要认真学习,为祖国更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升旗仪式过后,总会有老师在国旗下讲话。那一个个故事,一句句道理,一段段令人沉思的话,总能给我们或多或少带来一些道理。当我们为故事而陷入沉思时,升旗仪式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了天空。只听见指挥老师说:“降半旗,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

从上学至今,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升旗仪式,但是今天,我参加了由生以来的第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因为今天是全国追悼日。

今天早晨,我们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集合整队来到操场上,参加升国旗仪式。我们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了天空。只听见指挥老师说:“降半旗,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刚才还有声音的操场,顿时变得雅雀无声。只见同学们一个个低着头,默默地哀悼四川地震的遇难者。我心里想到了汶川县和我一样大的孩子现在有多少丧失了生命,还有多少失去了亲人,有多少已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了。此事此刻,我还想到了许许多多的官兵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从废墟里抢救难民,最终,人民群众一个个地被救了出来。然而有的解放军战士却被落下来的大石头砸死了,还有的战士被下滑的泥石流掩埋住了,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追掉完毕后,只见很多同学泪流满面,接着,校长说:“从今天起、明天、后天这三天中午的2点28分追悼3分钟。”接着开始了红旗下的讲话,并且讲了全国各介人士都纷纷的伸出了援助之手,还有美国、日本、等等国家,这真是人们所说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通过这次特殊的升旗仪式,我感受到了,我们和灾区的孩子们相比已经够幸福的了,我们应当抓紧今天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长大以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每个星期一的早上,同学和老师就一大早来到学校,做升旗仪式前的准备工作。时间到了,同学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宽敞的操场上。

升旗仪式开始了,第一项,奏乐,随着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庄严、嘹亮的《我们的祖国》的歌声响起,两排穿着军装的同学,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他们和军人一样,走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正步,还真象那么回事。一位护旗手的手里擎着五星红旗,他把国旗递给升旗手。第二项升旗奏乐、敬礼,同学们齐刷刷的向国旗敬了个少先队队礼。国歌奏响了,国旗在国歌声中随风飘扬升起,它顺着高十几米的旗杆一直升到顶。我们的国歌这时也唱响了,嘹亮的歌声再尉蓝的天空中久久回荡。这时我想到了原来抗日战争的英雄,舍己为人,精神不韦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祖国回报。

每周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待每个班的同学都到操场上后,三位升旗手伴着进行曲的乐曲声,擎着鲜艳的国旗向领操台上走去。随着他们的方向,那儿正挺立着一根铁旗杆。2000多人的目光随着他们向铁旗杆走近,再走近,然后把国旗端端正正地插入旗杆。

此时此刻,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在国旗抛向天空的那一瞬间,所有同学都抬起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国旗。在雄伟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上升,大家抬头瞻仰着这鲜红的国旗。这时,所有人恐怕都是热血沸腾,想起了62年前战争的胜利,那个振人心憾的时刻。升国旗完毕,国歌再次奏响。“起来……”唱着国歌,我们必定会感叹:现在的生活真美好,我们要认真学习,为祖国更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升旗仪式过后,总会有老师在国旗下讲话。那一个个故事,一句句道理,一段段令人沉思的话,总能给我们或多或少带来一些道理。当我们为故事而陷入沉思时,升旗仪式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了天空。只听见指挥老师说:“降半旗,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

从上学至今,我参加过无数次的升旗仪式,但是今天,我参加了由生以来的第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因为今天是全国追悼日。

歌声嘹亮篇5

它很长,它的一头联系着敬爱的教官,一头联系着正在军训的我们。它长得像一条线,串连起每一颗跳动的心,每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每一颗挥洒泪汗的心。

它很短,短得让我们感觉到教官是如此的亲近,如此的平易近人。它让我们忘却了羞怯,忘却了陌生。

它很尖利,但不刺耳,它直接触动着我们的脊梁。我们没有弯腰,没有低头,我们将胸膛挺起,将背挺直,昂扬地站着……

它只有一个音,却包含着无尽的语言。你听见了吗?它包含着教官耐心的教导声,那里面满是责任;它包含着我们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那里面满是团结;它包含着我们响亮的口号声,那里面满是豪情;它包含着指导员亲切的问候声,那里面满是关爱……这些,你都听见了吗?

一声声哨声,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

我们就在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下,集合,军训。

我们集合军训,不再沉迷于“温一壶阳光酒”的柔情中,不再醉心于“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因为我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我们身上,于是,满怀着“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雄心壮志,在嘹亮的哨声下,我们站着军姿,用铮铮傲骨抒写下雨季光阴的华彩篇章;我们走着齐步,用一声声响彻云霄的“一二三四”吐纳出磅礴大气;我们迈着正步,用全身的热血沸腾出一个恪守不渝的信念——报效祖国。

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激励着我们在重重困难中也豪情不灭。

骄阳似火,我们黝黑的脸上涌动着豆大的汗珠,但我们并不忙着擦拭。我们要用汗水洗尽身上的娇嫩与轻狂,我们要用汗水抚平队友的累累伤痕,我们要用汗水滋润教官沙哑的喉咙,我们要用汗水告慰指导员疲惫的心灵。我们的汗水,不苦,不咸,我们的汗水是甘甜的,它流到哪里,哪里就有顽强拼搏的身影,它是我们辛勤付出后上帝颁发的勋章!

雨丝飘飞,淋湿了翠绿色的军装,透明的雨珠顺着帽檐哗哗滴下,冰凉着我们的身体,却把我们的意志磨砺。我们坚挺地站着,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唱出一支支气势雄壮的军歌;我们打着军拳,将拼搏的斗志溶进细密的雨丝,在团队中汩汩流淌;我们奋力奔跑,将勇往直前的跑步声定格为一段深情的青春赞歌。淅淅沥沥的秋雨哗啦啦地下,洗尽了我们骨子里的稚嫩与躁动,涤去了我们心灵的脆弱。它让我们多了分成熟,多了分自信,多了分舍我其谁的气概。

那一声声哨声下,“团结奋进”的军队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完美注解。

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啜泣,没有多余的动作。无言的寂静啊!然而寂静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虽然我们此时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饱含着青春激情的心在跳动,在沸腾,就证明有力量的存在。这股力量,在寂静的团队中弥漫着。它源自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越聚越多,最终,这股力量将无坚不摧。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坚忍不拔的力量,这是气壮山河的力量。它涌动着,奔腾着,在略带草香的军训场上传播着。原来,那就是中国军队的军魂啊!

在那一声声嘹亮的哨声下,多少人挺起不屈的脊梁,多少颗心默默凝聚,多少人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啊,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

口哨吹响,那一声声哨声回荡在天地间。

心在感动,在震撼。那怎么仅仅是一声声哨声呢?那更是一声声嘹亮的呼唤啊!

我们分明听见,那是辛勤的教官在喊着口令,呼唤着“凝聚”;那是军训连队向前迈进的步伐声,呼唤着“进取”;那是整个中国军队在呼唤着坚毅,呼唤着拼搏,呼唤着奋进……

歌声嘹亮篇6

迎着梦想的方向

凝聚决心和力量

集合在复兴伟大的旗帜下

赤子之心已经滚烫

为了光荣与梦想

自强意志势不可挡

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前进的歌声多么嘹亮

前进 向前进

跟着必胜的信仰

前进 向前进

实现复兴的伟大梦想

迎着梦想的方向

凝聚决心和力量

集合在复兴伟大的旗帜下

赤子之心已经滚烫

为了光荣与梦想

自强意志势不可挡

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

前进的歌声多么嘹亮

前进 向前进

跟着必胜的信仰

前进 向前进

实现复兴的伟大梦想

前进 向前进

跟着必胜的信仰

前进 向前进

实现复兴的伟大梦想

向前进

歌声嘹亮篇7

(标题)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正文)“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六一节这天上午,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以大合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表达心中对祖国无限的崇敬与热爱,也拉开了“歌唱祖国,欢庆六一”为主题的歌曲演唱活动帷幕。

在这场活动中,同学们着装整齐、精神饱满,以声情并茂的演唱,抒发了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三四年级代表队也闪亮登场了,虽然事先没有彩排,但我们很快就跟着旋律放声唱出了《红星歌》和《春天在哪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嘹亮的歌声、一张张神采飞扬的青春脸庞,展示出我们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充满激情的心声,“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歌声嘹亮篇8

明天就是祖国妈妈的六十岁生日---十月

一日国庆节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可激动了,它的意义非凡。

为迎接国庆的到来,今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童声嘹亮,迎国庆的合唱比赛,”全校师生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走进礼堂。我很荣幸自己成为我们这个年级的指挥手,这一天,我也精心的打扮了一番,为能更好的在台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也在努力着。终于开始比赛了,同学们都在认真仔细地观看着表演,首先是全体老师们,他们的演唱曲目是《歌唱祖国》,老师们精神饱满,唱得十分响亮,十分悦耳。接着到了一年级的同学,他们的歌声优美动听,唱得有声有色。接下来就要到我们表演了,我心里非常激动,轮到我们了,当报幕员说道四年级表演时,我听到“指挥孙婉婷、……”。我的心七上八下的跳个不停,但我又一想:“没什么,不用怕,一定要表演成功!”在我的指挥下,同学们展开歌喉,齐心合力,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我们的歌声迎来了阵阵掌声,比赛结束时,我还沉浸在快乐的气氛当中。

这次比赛,我们只得了个三等奖,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觉得它很有意义。这次比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对祖国的祝愿,更使我懂得了要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因为我相信团结就是一种力量。

西湖小学四(3)班

歌声嘹亮篇9

“如果骄傲没被现是大海冷冷拍下,又总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小的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

那匆匆忙忙的脚步,每天早早地上班晚上来来往往的回来,人们忘记了身边的艺术忘记了天籁之声,忘记了倾诉自己的心情。那匆匆忙忙的脚步,每天早早地上班晚上来来往往的回来。成了忘记了身边的艺术的“罪魁祸首”

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让我们雅俗共赏,去品味她的天籁之音,沉醉在想去的地方这首歌这首歌鼓励我,勉励我。梦想只要持久,就会得到现实。在我失败时安慰我,我好喜欢这首歌,每天都会唱15分钟的“艺术”。

歌声嘹亮篇10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感受】

读着这首诗,你有没有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呢:夏天的傍晚,太阳已收起它那刺眼的光芒,柔和的橘黄色余晖照耀着大地,田野的林荫道上,一个头戴斗笠的小牧童,穿着短衣短裤,光着脚丫,那脚上、腿上、身上到处都沾满了泥土,连脸上也未能幸免,但那双眼睛却又黑又亮,充满了天真无邪的光芒。他手里拿着根嫩绿的柳条,随意地转动着,悠闲地骑在黄牛背上。那黄牛长得背阔腰圆,身上的皮毛油光发亮,很是干净。黄牛慢慢悠悠地走着,不时甩动着尾巴。牧童坐在牛背上摇摇晃晃的。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边舞着手里的柳条一边高声地唱着,歌声清脆响亮,回荡在茂密的树林里。

忽然,歌声停下来,只见小牧童挺直脊背,紧闭嘴巴,伸长了脖子,两眼在高高的树上搜寻着什么。“知了,知了,知了……”原来,

他看到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顾自地唱呢。那黑黝黝的小身子,躲藏在浓密的绿叶间,斑驳的深色树干为它做了很好的掩护。它当然不知道树下正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自己,还在纵情地放声高歌。牧童用手在黄牛的背上轻轻地拍了一下,那黄牛便像接到命令似的停下了脚步。小牧童摸着下巴在想:我怎么抓住它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看小牧童,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的自在;后来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

古代儿童的游戏大多离不开与自然的亲近:捕鸣蝉,捉黄蝶,放纸鸢等等。不像我们现在,整天不是守着电视,便是抱着电脑,这样的生活习惯很不好啊,尤其对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来说,伤害更大。看看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同学小小年纪鼻子上便架起了眼镜,你是不是也是眼镜族的一员呢?戴着眼镜多不方便呀!大自然无限美好,还充满了无限的奥秘,只要你愿意亲近它,也许你能写出另一部《昆虫记》呢。即使写不了一本书,也能从中获得很多乐趣,你大概已经感受到了吧!

顶尖阅读•名家show场

本期,我们来认识三位名人,古今中外的都有哦。第一位是伟大的、了不起的、让各位乐豆绝对佩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