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个小目标十篇

时间:2023-03-30 10:17:17

先定个小目标

先定个小目标篇1

关键词:目标规划;生产计划;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35-03

引言

目标规划是应用于工业和公共决策问题中的第一个多目标方法。目标规划问题本质上是寻找达到多于一个目标的线性规划问题。目标规划的发展以应用为主,其在国民经济管理各行业、各部门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在决策支持系统中、工程优化设计中、统计学中及经济学中等。在当代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从重品质转向了重效率、重成本、重管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得不注重在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绩效与管理绩效,不断增强自己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成为时代的强势主体,而如何制订生产计划便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管理者在拟订生产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总产值,而且要考虑利润、产品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等,如何统筹兼顾多种目标,选择合理方案,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目标规划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决策的实际,其方法灵活,有能力处理互相冲突的经济问题。较线性规划来说,目标规划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体现了其优越性,已成为解决现代管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标规划的原理

1.决策变量。决策变量,又称控制变量,用x1,x2,…,x3表示,即模型最终要求的解。

2.偏差变量。根据最终计算出的目标值与目标预定值之差称为偏差。引入偏差变量可以确保原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转化为目标约束。偏差变量分为两种,负偏差变量和正偏差变量。第k个目标的负偏差变量记为dk-,它代表目标计算值未达到目标预定值的数值,目标规划模型中规定dk-≥0。第k个目标的正偏差变量记为dk+,它代表目标计算值超过目标预定值的数值,目标规划模型中规定dk+≥0。偏差变量的取值有3种可能: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超过原先设定的预定值,即超额完成预定目标,此时,dk-=0,dk+>0;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未达到原先设定的预定值,即未完成预定目标,此时,dk->0,dk+=0;第K个目标的计算值正好达到目标的预定值,此时dk-=0,dk+=0。

3.系统约束和目标约束。系统约束是指对某些资源(需求)进行限制的原始约束条件,也称为刚性约束。目标约束是目标规划特有的一种约束,指的是原目标函数在确定目标预定值,并增加偏差变量后转换成的新的约束条件。由于这类约束包含允许不达标的负偏差变量d-,也包含允许超过目标预定值的正偏差变量d+,所以目标约束也称为柔性约束。

4.目标函数。由目标规划问题原始各个目标构成的函数,目标函数实质上是一个关于目标优先等级和偏差变量的线性组合。对于满足系统约束的目标约束的满意解,从决策者的角度看,判断其优劣的依据是目标的计算值与其预定值的偏差的大小。目标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min Z=

f(d+,d-)。目标规划问题各原始目标因要求不同,引入偏差变量后的目标函数有如下三种基本形式:(1)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等于目标的预定值,或对于经求解所取得的目标计算值心中无数,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两个偏差变量之和为最小(最理想的结果是都等于0),具体的形式为:min Z=d++d-。 (2)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不超过目标的预定值,即允许达不到预定目标(例如,对于某种资源的使用,允许有剩余),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正偏差变量为最小。具体的形式为:min Z=d+,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类目标,决策者并不关心负偏差变量取值的大小。(3)决策者希望目标的计算值超过目标的预定值,即允许超过预定目标(例如,对于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提供量,允许有超额),这时,可以这样构造目标函数:使计算结果中相应目标的负偏差变量为最小。具体形式为:min Z=d-,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类目标,决策者并不关心正偏差变量的取值的大小。

5.优先等级和权重系数。人们在解决目标规划问题而构造数学模型时,为了满足多个决策的需要,就要设立多个目标。这些目标的重要程度不可以完全相同,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给不同的目标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这种优先等级为计算求解提供不同的判别标准。在同一个优先等级下,如果存在多个目标,则可以通过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来确定其重要程度。(1)优先等级。设目标规划问题有k个目标,分为s个优先等级,分别用优先因子p1,p2,…,ps 来表示,规定pt>pt+1,优先因子的序号越小,说明等级越高。目标的优先等级是个定性的概念,不同的优先等级无法从数量上加以衡量和比较。优先因子可以理解成用来区别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的一种符号,表明无论w值有多大,都不能使wpt+1>wpt,即低位目标无论如何都不如高位目标重要。(2)权重系数。权重系数是指各目标中偏差变量的系数,是一个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指标。对属于同一优先等级的不同目标可按其重要程度(这由决策者根据偏好或政策因素等特征来决定)分别给予不同权重系数,以此来反映各目标重要程度的差异。应该注意的是,处于同一优先等级中的不同目标,其计量单位必须相同,否则,目标函数值就无法比较和衡量。

其模型如下:求minZ=Σpt(ftk-dk-+ftk+dk+) (t=1,2,…,s),(k=1,2,…,r)

Σckjxj+dk--dk+=ek, (j=1,2,…,n),(k=1,2,…,r)

Σaijxj≤bi (i=1,2,…,m),(j=1,2,…,n)

xj≥0(j=1,2,…,n) dk-,dk+≥0(k=1,2,…,r)

在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中,s为目标函数Z中优先等级的个数,r为目标约束的个数,s≤r。通常情况下,s=r;当存在几个不同目标属于同一个优先等级时s<r。

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式中的元素说明:xj:决策变量;aij:系统约束的系数矩阵;ckj:目标约束的系数矩阵(或当前目标约束中未含偏差变量的系数矩阵部分);bi:系统约束的右端常数;ek:目标约束的预定值(或目标约束的右端常数);pt:目标的优先等级;dk-:各目标约束对应的负偏差变量;dk+:各目标约束对应的正偏差变量;ftk-:目标优先等级pt中对应于负偏差变量dk-的权重系数;ftk+:目标优先等级pt中对应于正偏差变量dk+的权重系数。

ftk-,ftk+所代表的权重系数通常为1(缺省值为1),只有当多个原目标属于同一个优先等级时(即多个原目标合为一个目标时)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专门指定。

6.目标规划模型的解。一般而言,求解目标规划模型所得到的最优解,使其各个目标都实现最优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所谓的最优解只是优解,实质上应称为原目标规划问题的满意解。满意解又称为可接受的解,对应地还存在不可接受的解。(1)可接受的解。如果所求得的最终解,主要目标已经实现(Z1*=0),而其他某个(或某些)等级的目标函数值ZK*=a≠0(2≤k≤s),则说明pk等级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则这个最终解就称之为可接受的解。可接受的解其实就是充分考虑优先级较高的目标并权衡其他一般目标的满意解。(2)不可接受的解。如果所求得的最终解,主要目标(优先等级为p1的目标)没有实现(Z1*≠0),则这个最终解就是不可接受的解。此时,一般做法是适当放松有关约束或降低p1目标的预定值,然后再进行模型的调适和计算,直到最高等级的p1目标完全得以实现。

二、目标规划在制定企业生产计划中的应用

1.问题的提出。四川省成都市A预制厂是一个生产销售各种预制板和小件的小型工厂。长期以来,该厂只凭简单的经验制订生产计划,虽然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没有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该厂急需一种合适的方法为其制定一个更佳的生产计划。

将该厂生产的预制板归类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小件归类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各类预制板的成本和利润(如表1所示)。各类小件的成本和利润(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已知该厂每月最多生产预制板900件,小件1 500件,且每月支出水电费及设备维护费等3 000元。月初规划时考虑如下几个目标:第一优先级:月利润不得低于14 000元;第二优先级:生产的小件数量宜为预制板数量的1/3;第三优先级:企业用于生产两类货物的成本不得高于65 000元;第四优先级:生产的大型预制板不得超过300张。

试确定该厂的月生产计划,即确定其每月生产的各类预制板和小件的数量。

2.建立数学模型。设该厂生产各型号预制板的数量为X(i=1,2,3),生产各型号小件的数量为X(i=4,5,6)。

生产能力限制:

x1+x2+x3≤900 (1)

x4+x5+x6≤1 500 (2)

利润约束:10x1+15x2+20x3+7x4+9x5+53x6+d1--d1+-

3 000=14 000 (3)

数量约束:x1+x2+x3-3x4-3x5-3x6+d2--d2+=0 (4)

x3+d4--d4+=300 (5)

成本限制:53x1+68x2+83x3+15x4+31x5+150x6+d3--d3+=

65 000 (6)

目标函数为:minZ=p1d1-+p2(d2-+d2+)+p3d3++p4d4+

(7)

由上可得目标规划模型:

minZ=p1d1-+p2(d2-+d2+)+p3d3++p4d4+

x1+x2+x3≤900

x4+x5+x6≤1 500

10x1+15x2+20x3+7x4+9x5+53x6+d1--d1+-3 000=14 000

x1+x2+x3-3x4-3x5-3x6+d2--d2+=0

53x1+68x2+83x3+15x4+31x5+150x6+d3--d3+=6 000

x3+d4--d4+=300

3.求解模型。目标规划的求解有多种方法,例如:单纯形法、图解法、Excel电子表格法等。本文选用管理运筹学软件求解。只要在目标规划中输入目标规划的子模型中输入目标规划的数据即可得到结果。需要注意输入栏中决策变量的个数是不包括偏差变量的决策变量的个数,绝对约束个数是指不含偏差变量的约束条件的个数。

模型经求解后,各变量取值(如表3所示)。

可见,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都达到了。

由上可知,该厂的月生产计划(如表4所示)。

表4

若该厂按此方案生产,所用的生产成本为60 432元,可获得月利润16 984元,收益率为28.1%。经过规划后制定的这个方案符合该厂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厂的经济效益。

结论

用目标规划方法制订生产计划,可使工厂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即使在其他条件变化时,管理者也能够合理地安排生产。实践使人们意识到,用科学方法比简单经验好。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市场、原材料等方面的限制较多,竞争性较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求得企业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去经营显得更为重要。目标规划方法是科学的规划方法,特别是对那些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的小型工厂,具有特殊的适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宣家骥.目标规划的特点和进展[J].运筹学杂志,1993,(1):34-432.

[2] 陈意平,张幼蒂.用目标规划方法优化露天矿生产计划[J].化工矿山技术,1992,(3):10-144.

[3] 赵金鹏.目标规划在煤矿生产计划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1):46-543.

[4] 陶青平,何诗兴.马钢中板厂生产计划编制模型[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3,(3):61-645.

[5] 赵雁,贾小刚.目标规划法在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8,(2):25-296.

[6] 管理运筹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The Application of Goal Programming in Making Enterprise Production Plan

LONG Chun-tao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Institute,Urumqi 830012,China)

先定个小目标篇2

泊头市王武镇后河高小刘坤认定目标是目标教学课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做到积极有效地认定目标呢?

一、认定目标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对照认定,加深整体认识。一节课的目标系列,通常都有多个目标组成,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目标。课前只对重点目标进行强化认定,其它目标则在讲课过程中边学、边认定。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目标先导的规律,即先认定目标再学习,充分发挥目标的激疑启思功能,在导学达标之后,还可以对照目标再次认定。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目标系列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认定小学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一课的目标时,对于重点目标——知道海滨小城的景色特点和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的,我在学前重点认定,学文中反复提醒,导学达标之后,又对照认定。而对于其他目标,如“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知道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则采用了学中认定的方式。这样,学生便对本课重点目标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标也在学中逐一认定,立即达成。

二、认定目标方式要简易,方法要灵活。认定目标应该以口述为主,以简化认定形式,方便教师操作。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引出目标的灵活性,如果堂堂课教师都采用“直展示”,认定目标前总是一句“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课课如此,机械刻板、单调乏味,长期下去,必将消弱学生认定目标的兴趣,影响目标认定的效果。而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展标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认定目标。

具体说来,可采用“情景式”、“设问式”、“温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认定目标时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在课前绘制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把3个目标分别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三道险关上,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等于帮小蝌蚪前进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标达成,小蝌蚪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采用了“温故式”来认定目标。学文前,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于狼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狼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我适时地引出本课目标:“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的本性会改变吗”?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达成了本课目标。这样的认定方式,有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认定目标方式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掌握。讲读《荷花》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前提,采用了“承启式”的认标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从前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让全体学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颜色、形状,这就为本课目标的达成垫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课目标: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他又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积极探求目标的达成。

三、对于中高年级认定教学目标的三种方法。

(一)提前认定目标。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来看,他们已具备了自己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适合于在始教阶段认定目标。同时,提前认定目标对于“自学辅导课”也很合适。如在《粜米》一课中的几个目标分别是: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背诵课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过重点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课的教学目标最好提前认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这篇课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课后出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起始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比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学目标,目标中涉及到某些概念、术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所以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先逐层讲授,然后再结合课堂小结,滞后出示目标,这样效果会更好。如讲《种子的力》一课时,其中一个目标是“理清文章脉络,看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并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在小学课本中,议论文出现的很少,对议论文的结构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把道理讲清的,进而渗透关于论文的定义及议论文的结构等写作知识,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先定个小目标篇3

(1)党支部要以积极主动、进取向上的精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来突出先进性,是在先进的组织中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竞赛活动。因此要把整个活动的立足点放在“争”和“创”上,党支部作为一个参加竞赛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精心组织,精心指导,真正在党内造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风气。要通过竞赛,使党支部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使之充满活力。

(2)要使创先争优活动制度化

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制度规范下来,坚持下去。要建立健全考核、检查、评比、表彰等一整套制度,为这项活动经常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保证。

(3)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确定每个时期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要把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积极努力作为评先选优的根本标准,从而保证党支部的创先争优活动沿着健康轨道发展,通过活动,促使党支部及党员更好地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4)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结合本支部党的建设的实际,把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作为重点。要把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严密党的组织生活,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等列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竞赛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的目的。

(5)要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

首先,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党支部委员会至少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形势,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抓,党支部组织委员要具体抓。其次,党支部委员要在活动中起带头作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同时,通过参加活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要抓典型,带动一般。不仅要宣传本支部的典型,而且要宣传其他支部的典型,以此教育党小组和党员向高标准看齐,不断步入先进行列。

2.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

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是在党委统一组织下,依据党委制订的先进党支部条件,在各支部之间开展的以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为目的的竞赛活动。

(1)先进党支部条件

先进党支部的条件主要是依据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本单位的实际制订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先进党支部条件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先进党支部的条件是:

①党支部领导班子党性强,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坚持改革,勇于开拓,能够开创工作新局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的组织生活严密,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核心团结,坚强,党风端正,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②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抓得扎实,成效显著。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坚持“”制度,效果显著。党员党性强,作风正,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密切联系群众,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有一支以党团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紧密围绕生产、业务工作,联系职工思想实际,运用多种形式,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职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初步形成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④坚持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保证新党员质量,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和年龄结构。

⑤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能够带领群众积极

投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所在行政单位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跨入先进行列。

(2)争创先进党支部的途径和方法

①加强党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一是要健全党支部委员会。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选举,改选,党支部委员会有了缺额,要及时补选。二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要建立党支部委员会的学习制度,坚持经常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每个党支部委员的理论、政策和文化水平。三是要严格组织生活。党支部委员除了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外,每三个月要单独过一次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要搞好团结。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心通气,交换意见,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工作。五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制。除上述五条以外,还要求党支部书记当好“班长”,加强自身修养,带领“一班人”前进。

②树立力争上游的思想,发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党支部委员会首先要端正态度,统一认识,克服“先进难当”、“争不争无所谓”的消极思想,明确目标,积极为之奋斗。其次,要教育党员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维护党支部的荣誉,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自觉地为创先进党支部作贡献。三是要有一股不甘落后的劲头,坚定信心,团结奋斗。

③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和方法。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学习,谈心,民主生活,“”等项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二是要把党员遵纪守法,发挥作用,完成任务等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纳入竞赛指标中,使党员明确目标,积极努力。三是要运用目标分解,定期检查等方法,加强对活动的宏观指导,使活动内容更加目标化。

④要注意向其他党支部学习,经常与党委沟通情况,请示汇报。党支部开展创先进党支部活动,要力戒闭关自守,要主动到其他党支部学习好的经验,有条件的也可以走出本单位学习。自己关起门来,看不到别的党支部的进步,不了解周围的变化,就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另外,党支部还要经常通过向党委请示汇报,取得上级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掌握新的精神,不断赋予活动以新的内容。

3.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

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是在党委、支部统一组织下,在党小组之间开展的,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活力为目的的党内竞赛活动。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它对团结、教育和管理党员,指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指示和党支部决议的贯彻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好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对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搞好基层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先进党小组的条件

一般来说,先进党小组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组织党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用党员的模范行动和表率作用,团结、带动群众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②能积极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

③组织生活严密,定期开好党小组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及时解决本小组党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能调动本小组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党员的精神面貌好,进取心强,模范作用突出。

⑥积极组织党员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和决议,围绕改革和生产(工作)实际,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干部、群众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所在行政单位团结好,风气正,干劲足。

⑥协助党支部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和接收新党员工作。

⑦协助党支部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本小组党员无违法乱纪的。

(2)开展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有计划有目标。年初,党支部要制订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的计划或方案。计划或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具体要求、表彰办法等。制订计划的目的是使各小组明确目标和基本要求,把各小组纳入竞赛活动中。

(2)有检查有初评。党支部要定期检查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一般来说,半年要进行初评。初评不是评出先进党小组,而是按照先进党小组条件,对照检查每个党小组,帮助他们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以推动这一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③有总结有表彰。年终,要根据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

评选出先进党小组,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总结。总结主要是找出成功的经验,肯定成绩,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评选出的先进党小组,要进行表彰,表彰形式有通报表扬,颁发奖状证书和奖品等,对事迹突出的党小组,党支部还可向上级党委推荐,提请上级党委表彰。

(3)开展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党支部要组织本支部各小组走出去,认真学习兄弟支部小组的经验,使竞赛活动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这是因为一个党支部所属的党小组毕竟是少数,如果局限在本支部开展这项活动,容易降低标准,影响活动质量。

②要充分发挥党小组长的作用。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能否开展好,发挥党小组长的作用很重要。首先,要调动党小组长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力争上游,唯旗是夺。其次,要使党小组长明确方法,掌握要领,以便组织好这项活动。三是,加强对党小组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党小组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学赶帮。

③要认真搞好评选和总结。评选要坚持标准,不能搞平衡照顾。评选可采取自荐的办法,由各小组上报事迹材料,党支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委会讨论决定。也可以根据年初制订的目标,采取打分的办法,以得分多少评定先进党小组。活动的总结一定要全面,既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尤其要根据一年来开展活动的情况,总结出经验,提出进一步搞好这项活动的意见。

④搞好有关材料的归档。党支部应把开展活动的方案,半年初评的情况、年终总结以及事迹材料认真整理好,归档入卷。

4.争做优秀党员活动

争做优秀党员活动,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党内高层次的竞赛活动。它是争先创优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搞好争创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活动的基础。它对增强党的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优秀党员的条件

一般地说,优秀党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

③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④革命事业心强,积极进取,勇于改革,自觉地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在生产(工作)中贡献突出。

⑤有坚强的党性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共产主义道德,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端正党风中,表率作用突出。

⑥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2)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①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党支部要把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作为党支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日程,加强领导。要对这项活动做出全面规划,制订相应的措施,保证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一般情况下,应明确一名支委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党支部书记要经常过问,经常听取汇报。

②明确标准,树立标杆。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首先要使每个党员明确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并对照这些条件,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党支部可以组织党员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党员心中树立起优秀共产党员的标杆,使其赶有目标,学有榜样。也可以开展争创优秀共产党员的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教育党员高标准,严要求,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③督促检查,及时指导。党支部要定期检查每个党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党支部要认真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④目标分解,量化标准。党支部可依据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确立每个党员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小项目,逐项地进行考察,然后打出分数,以得分多少作为评定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⑤民主测评,支部考核。在年终总评时,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一般可采取民主测评的方法。搞民主测评,应首先把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交给大家,防止用低标准衡量党员。党支都要进行全面考核,把工作实绩,群众意见,目标完成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最后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

⑥表彰优秀,弘扬正气。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或党委要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向他们学习,以此弘扬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激励党员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3)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防止标准不高的倾向。开展争做优秀党员活动,一定要坚持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一般的党员标准,而是比党员标准更高的标准。决不能采取“矮子里面拔大个”的办法评选优秀党员,那样必然使整个活动失去意义。

先定个小目标篇4

党支部的创先争优活动,是指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创先进党小组、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它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项重要措施。

2、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

(1)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通过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创先进党小组、争做优秀党员的活动,可以鼓励先进,提高中间,鞭策后进,激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进取精神,在党内掀起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这样,就能够在党支部这样一个小环境里,形成一个人人争上游,个个赶先进的气氛,从而使整个党支部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2)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对党员潜在的精神力量的开发,有利于启动党员的内动力。党员学习有了榜样,前进有了目标,进取有了决心,必将有利于提高其全面素质。在政治上,党员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新时期党的总任务而奋斗;在思想上,党员会更加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净化自己的灵魂;在学习上,党员会更加自觉主动,不断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在工作上,党员会更加积极主动,钻研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创高指标、高效率。总之,党员会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努力创造优秀共产党员条件的过程中,提高其素质。

(3)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必将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行动,使他们在生产、业务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党员的作用,还会带动,影响周围群众,这样,就会更有力地促进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

(4)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党支部的活力增强了,党员的素质提高了,在工作中的模范作用突出了,这就必然使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强的核心,提高地位和威信,更有力地吸引党内外群众,更有力地去推动党支部各项工作,发挥更坚强的战斗力。

3、创先争优活动的方案

(1)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的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的内容主要有指导思想,评选条件,考核办法,评选办法,表彰办法和组织领导等。

(2)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的产生

①党支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经支委会议论后,拿出初步意见。

②指定一名委员起草活动方案。

③支委会讨论草稿,然后再次修改,最后拿出初稿。

④将初稿发至党小组或党员征求意见。

⑤集中党小组和党员的意见,修改后定稿。

⑥报党委(总支)批准。

(3)制订创先争优活动方案须知

①标准要高。制订评选条件要依据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党员条件以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不能随意降低标准。

②要具体可行。不论是评选条件,还是考核,评选,表彰办法,都要尽量做到具体化,以便于操作执行。同时要紧密结合本支部实际,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党员队伍状况,防止脱离实际,无法实施。

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创先争优活动是一项制度化、经常性的活动。每年年初制订方案,都要认真总结上一年的经验,认真修订,使活动方案更加完善。

4.创先争优活动的方法

(1)制订措施

要做到党支部、党小组、党员都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以保证这项活动能落到实处。党员的措施应报党小组或党支部,党支部的措施应报—卜级党委,以便于检查指导。

(2)定期检查考核

坚持平时考核和每月集中考核相结合,做到日常对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的有关情况,随时加以记载,积累,每月根据考核内容,作出全面记录,坚持逐级考核,党支部考核党小组,党小组考核党员,每季度对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对照创先争优标准,找出主要差距;分析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情况,找出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措施。检查时,一般采取逐级检查和自检相结合的方法。

(3)半年初评

要求党员对照优秀党员条件,全面进行自我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党员之间要认真进行讲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支部和党小组也要对照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条件,搞好总结,并发动党员搞好评议。在普遍总结和讲评的基础上,推选出表扬的党小组和党员,作为年度评选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的基础。党支部在半年总评时,还要对创先争优的全面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提出要求。党支部应将半年初评情况向党委汇报。

(4)年终总评

①评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订评选方案,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长会议进行布置安排;掌握情况,收集材料,做到心中有数等。

②党员个人总结。评选时,党员对照、《准则》和创先争优的条件,进行认真检查,作出全面总结,

③大家讲评。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以党小组或党支部为单位进行讲评。讲评时,要求党员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标准,实事求是。讲评要注意防止单纯评选先进典型,忽视对大多数党员进行教育的倾向。

④党支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选出先进党小组和优秀党员的推荐名单,经党支部研究决定后正式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5)命名表彰

主要由上级党组织命名表彰。党支部应做的工作有:形成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的事迹材料(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还应形成党支部的事迹材料),找受表彰的党小组长和优秀党员谈话,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关于命名表彰方面的任务。

(6)做好总结

党支部要对全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作出总结,向党员大会报告,并要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总结一般应包括;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今后开展好这项活动的打算和要求等。

(7)传达上级党组织命名表彰大会精神,学习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

党支部要及时将上级党组织关于创先争优的工作报告和命名表彰决定传达给全体党员,并要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利用先进典型,对本支部党员进行教育。

5、创先争优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党支部要以积极主动、进取向上的精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来突出先进性,是在先进的组织中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竞赛活动。因此要把整个活动的立足点放在“争”和“创”上,党支部作为一个参加竞赛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精心组织,精心指导,真正在党内造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风气。要通过竞赛,使党支部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使之充满活力。

(2)要使创先争优活动制度化

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制度规范下来,坚持下去。要建立健全考核、检查、评比、表彰等一整套制度,为这项活动经常地、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保证。

(3)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确定每个时期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要把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积极努力作为评先选优的根本标准,从而保证党支部的创先争优活动沿着健康轨道发展,通过活动,促使党支部及党员更好地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4)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创先争优活动一定要结合本支部党的建设的实际,把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作为重点。要把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严密党的组织生活,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等列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竞赛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的目的。

(5)要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

首先,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党支部委员会至少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形势,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抓,党支部组织委员要具体抓。其次,党支部委员要在活动中起带头作用,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党员,同时,通过参加活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要抓典型,带动一般。不仅要宣传本支部的典型,而且要宣传其他支部的典型,以此教育党小组和党员向高标准看齐,不断步入先进行列。

6.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

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是在党委统一组织下,依据党委制订的先进党支部条件,在各支部之间开展的以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为目的的竞赛活动。

(1)先进党支部条件

先进党支部的条件主要是依据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本单位的实际制订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先进党支部条件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先进党支部的条件是:

①党支部领导班子党性强,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坚持改革,勇于开拓,能够开创工作新局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的组织生活严密,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核心团结,坚强,党风端正,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②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抓得扎实,成效显著。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坚持“”制度,效果显著。党员党性强,作风正,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密切联系群众,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有一支以党团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紧密围绕生产、业务工作,联系职工思想实际,运用多种形式,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职工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初步形成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④坚持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保证新党员质量,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和年龄结构。

⑤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能够带领群众积极

投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所在行政单位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跨入先进行列。

(2)争创先进党支部的途径和方法

①加强党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一是要健全党支部委员会。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选举,改选,党支部委员会有了缺额,要及时补选。二是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要建立党支部委员会的学习制度,坚持经常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每个党支部委员的理论、政策和文化水平。三是要严格组织生活。党支部委员除了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外,每三个月要单独过一次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要搞好团结。党支部委员之间要经常交心通气,交换意见,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工作。五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制。除上述五条以外,还要求党支部书记当好“班长”,加强自身修养,带领“一班人”前进。

②树立力争上游的思想,发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党支部委员会首先要端正态度,统一认识,克服“先进难当”、“争不争无所谓”的消极思想,明确目标,积极为之奋斗。其次,要教育党员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维护党支部的荣誉,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自觉地为创先进党支部作贡献。三是要有一股不甘落后的劲头,坚定信心,团结奋斗。

③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和方法。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学习,谈心,民主生活,“”等项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二是要把党员遵纪守法,发挥作用,完成任务等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纳入竞赛指标中,使党员明确目标,积极努力。三是要运用目标分解,定期检查等方法,加强对活动的宏观指导,使活动内容更加目标化。

④要注意向其他党支部学习,经常与党委沟通情况,请示汇报。党支部开展创先进党支部活动,要力戒闭关自守,要主动到其他党支部学习好的经验,有条件的也可以走出本单位学习。自己关起门来,看不到别的党支部的进步,不了解周围的变化,就很难在竞争中取胜。另外,党支部还要经常通过向党委请示汇报,取得上级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掌握新的精神,不断赋予活动以新的内容。

7.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

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是在党委、支部统一组织下,在党小组之间开展的,以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活力为目的的党内竞赛活动。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它对团结、教育和管理党员,指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指示和党支部决议的贯彻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好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对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搞好基层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先进党小组的条件

一般来说,先进党小组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指示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组织党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用党员的模范行动和表率作用,团结、带动群众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②能积极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

③组织生活严密,定期开好党小组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及时解决本小组党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能调动本小组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党员的精神面貌好,进取心强,模范作用突出。

⑥积极组织党员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政策和决议,围绕改革和生产(工作)实际,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干部、群众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所在行政单位团结好,风气正,干劲足。

⑥协助党支部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和接收新党员工作。

⑦协助党支部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本小组党员无违法乱纪的。

(2)开展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有计划有目标。年初,党支部要制订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的计划或方案。计划或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具体要求、表彰办法等。制订计划的目的是使各小组明确目标和基本要求,把各小组纳入竞赛活动中。

(2)有检查有初评。党支部要定期检查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及时加以指导。一般来说,半年要进行初评。初评不是评出先进党小组,而是按照先进党小组条件,对照检查每个党小组,帮助他们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以推动这一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③有总结有表彰。年终,要根据各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

评选出先进党小组,在此基础上,要做好总结。总结主要是找出成功的经验,肯定成绩,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评选出的先进党小组,要进行表彰,表彰形式有通报表扬,颁发奖状证书和奖品等,对事迹突出的党小组,党支部还可向上级党委推荐,提请上级党委表彰。

(3)开展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党支部要组织本支部各小组走出去,认真学习兄弟支部小组的经验,使竞赛活动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这是因为一个党支部所属的党小组毕竟是少数,如果局限在本支部开展这项活动,容易降低标准,影响活动质量。

②要充分发挥党小组长的作用。争创先进党小组活动能否开展好,发挥党小组长的作用很重要。首先,要调动党小组长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力争上游,唯旗是夺。其次,要使党小组长明确方法,掌握要领,以便组织好这项活动。三是,加强对党小组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党小组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学赶帮。

③要认真搞好评选和总结。评选要坚持标准,不能搞平衡照顾。评选可采取自荐的办法,由各小组上报事迹材料,党支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委会讨论决定。也可以根据年初制订的目标,采取打分的办法,以得分多少评定先进党小组。活动的总结一定要全面,既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尤其要根据一年来开展活动的情况,总结出经验,提出进一步搞好这项活动的意见。

④搞好有关材料的归档。党支部应把开展活动的方案,半年初评的情况、年终总结以及事迹材料认真整理好,归档入卷。

8.争做优秀党员活动

争做优秀党员活动,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党内高层次的竞赛活动。它是争先创优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搞好争创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活动的基础。它对增强党的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优秀党员的条件

一般地说,优秀党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及业务知识。

③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④革命事业心强,积极进取,勇于改革,自觉地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在生产(工作)中贡献突出。

⑤有坚强的党性原则,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共产主义道德,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端正党风中,表率作用突出。

⑥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党员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2)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①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党支部要把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作为党支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列入日程,加强领导。要对这项活动做出全面规划,制订相应的措施,保证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一般情况下,应明确一名支委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党支部书记要经常过问,经常听取汇报。

②明确标准,树立标杆。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首先要使每个党员明确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并对照这些条件,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党支部可以组织党员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党员心中树立起优秀共产党员的标杆,使其赶有目标,学有榜样。也可以开展争创优秀共产党员的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教育党员高标准,严要求,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③督促检查,及时指导。党支部要定期检查每个党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党支部要认真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④目标分解,量化标准。党支部可依据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确立每个党员的目标,然后把目标分解为若干小项目,逐项地进行考察,然后打出分数,以得分多少作为评定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之一。

⑤民主测评,支部考核。在年终总评时,应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一般可采取民主测评的方法。搞民主测评,应首先把优秀共产党员的条件交给大家,防止用低标准衡量党员。党支都要进行全面考核,把工作实绩,群众意见,目标完成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最后评选出优秀共产党员。

⑥表彰优秀,弘扬正气。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或党委要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向他们学习,以此弘扬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激励党员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3)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要防止标准不高的倾向。开展争做优秀党员活动,一定要坚持标准,这个标准不是一般的党员标准,而是比党员标准更高的标准。决不能采取“矮子里面拔大个”的办法评选优秀党员,那样必然使整个活动失去意义。

先定个小目标篇5

关键词: 德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协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拆分招标 内容提要: 各国政府采购法普遍含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我国《政府采购法》仅原则性地规定政府采购应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尚需细化,同时还须考虑未来加入《政府采购协定》承担相关条约义务的要求。德国政府采购法明确地将拆分招标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以规则-例外要求保障其有效实施。其有关规则的嬗变表明,拆分招标不会违反非歧视等《政府采购协定》规则。德国政府采购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则值得我国借鉴。 一、他山之石可攻玉 政府采购规模巨大,对各国经济影响显著。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政府采购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至15%。我国政府采购市场潜力巨大,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对进入这一市场寄予很高希望。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之时,一些国家便要求我国一并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以下简称GPA),我国也作出了相关承诺。 2008年初,我国提交加入GPA的初步出价清单,正式开启加入GPA进程。因此,在未来加入该协定及承担相关条约义务后,我国如何充分利用其例外规定,继续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服务于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研究课题。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政府采购法》第9条规定,政府采购应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法》第34条也要求政府采购应当优先安排向中小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它们都只是原则性的规定,亟待相关具体措施加以落实。为此,有关部门制定的《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即将出台。尽管如此,“暂行”一词说明其仍需完善。特别是在遵守GPA规则的基础上,在未来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的完善中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仍需继续探讨研究。而了解与分析其他主要WTO成员政府采购法律的有关规定,既有助于我国判断其在GPA谈判与实施中的立场,并制定相应策略,也可为我国立法的完善提供借鉴。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德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尤为突出。虽然在德国对中小企业的概念与规模划分仍存在理论分歧,但根据其官方标准,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下且年营业额不足5千万欧元的是中小企业,其中小型企业的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且年营业额不足1百万欧元。以此概念为据,中小企业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大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由中小企业贡献,中小企业实现德国国内净投资的45%,并提供全国超过70%的就业和约83%的培训岗位。因此,中小企业被视作德国经济的命脉。德国政府明确地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几乎每一个州都制定有中小企业法,甚至一些州的宪法还明确规定,应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包括政府采购法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则。 二、德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叠床架屋 为研究与理解德国政府采购法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规则,有必要先对其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作一简要介绍。由于历史传统以及为实施欧盟相关法律而进行的拖泥带水的改革,德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十分复杂。 德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法是联邦的《预算原则法》第30条“公开招标”,以及据此制定的《联邦预算条例》以及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预算条例,统称为“联邦预算法”。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规定于《建筑招标与合同条例》(以下简称VOB)与《货物及服务招标与合同条例》(以下简称VOL)之中。划分两个条例的缘起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当时,由于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的原因,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别负责建筑工程的招标和其他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并各自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章程。这一体制被继承下来,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上述两个条例。这是德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传统的国内法体系。 为工程项目招标专门立法的方式最初也为欧共体政府采购法所借鉴。欧共体在1970年代制定的《货物采购指令》和《公共 工程采购指令》,加上1992年的《公共服务采购指令》,直到2011年才一并为第2004/18号《公共采购指令》所取代。 为实施《公共服务采购指令》,德国在1997年专门制定了《自由职业服务招标条例》(以下简称VOF)。1998年,德国又颁布一个统一实施欧盟政府采购法的法律,通称为《招标法修订法》;并在2001年制定《招标条例》,作为一个非常简短的指引性质的条例,用以连结《招标法修订法》和前述三个原有条例。此后,《招标法修订法》被纳入《反限制竞争法》,成为今天的《反限制竞争法第四部分》。 为实施2011年以来欧盟政府采购法的诸项新指令,德国又启动了国内政府采购法律的改革。经过数年的争论之后,改革终于在2009年完成,其结果是:第一,以专门的《公用事业条例》来实施欧盟2004/17号《欧盟公用事业指令》。第二,对于第2004/18号《公共采购指令》的实施,仍然保留划分三个条例的传统体系。其中,因《自由职业服务招标条例》原本就是为实施欧盟法而制定,故被基本保留。另外两个条例,即《建筑招标与合同条例》与《货物及服务招标与合同条例》,在基本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有条款放到条例第一部分;此外,为实施欧盟法,另设条例第二部分,虽然其规则大多与第一部分的规则相同,但第二部分专门适用于应在欧盟范围内公告的政府采购活动。概言之,《建筑招标与合同条例》与《货物及服务招标与合同条例》的第一部分适用于未达到欧盟门槛价(即不必在欧盟范围内公告的)政府采购项目,两个条例的第二部分以及《自由职业服务招标条例》、《公用事业条例》则是实施欧盟政府采购法的结果。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拆分招标 《反限制竞争法第四部分》名为“公共项目的招标”,其第1条(即《反限制竞争法》的第97条)规定了政府采购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其中第3款便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则和具体办法。在2009年完成的政府采购法律改革中,该第3款规定是法律修订的重要内容,条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新规定是在旧规定及相关司法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为更加准确和深入地理解现行规则,了解2009年修订前的第3款之规定十分必要。 第97条第3款在2009年修订以前的表述较为简短:“中小企业利益应优先通过专业分工或分批方式招标而得到适当照顾。” 据此,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被确立为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照顾中小企业利益成为政府采购活动的一个合法考量因素。相对于第97条第2款所规定的平等待遇的一般原则而言,第3款构成其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第3款要求的是对中小企业利益的“适当照顾”。这意味着立法机构并没有赋予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中一般性的优先地位,尤其不能违背第97条第5款规定的最经济标的原则。那么,如何照顾为“适当”呢?立法者在借助这个模糊概念为行政与司法实践留出斟酌空间的同时,又明确规定了实现“适当照顾”应优先采取的方式,即拆分招标。 拆分招标指的是将一个采购项目细分成若干小的项目进行招标。如果按照空间或者数量的标准拆分,则是所谓“分批招标”,例如将某项地下隧道工程分成多个路段进行招标。如果按照特定的专业领域或者行业来拆分,则是“专业分工招标”,如将该隧道工程的不同种类的任务分别进行招标。 从上述第3款的措辞来看,拆分招标只是为照顾中小企业利益而应“优先”采取的措施。由此可能产生两个问题:第一,除了拆分招标外,法律是否允许其他措施的采用?第二,“优先”不等于“应该”,那么,应根据什么条件决定是否拆分招标?对于在实践中如何适用第三项的规定,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德国司法实践和学术讨论对此多有阐释,而在此基础上2009年的政府采购法改革对第3款的规定作出了修订。 修订后的第97条第3款的规定是:“中小企业利益应在公共项目招标中得到优先的照顾。项目应按数量或按专业领域拆分招标。如果经济的和技术的原因要求,多个这种拆分 项目可以一并招标。” 关于前述第一个问题,尽管旧规定没有排除采用其他措施的可能性,但在实践中,拆分招标是唯一没有引起法律争议且得到有效实施的措施这一实践在新规定中得到了确认。根据新规定,“照顾”的限定语不再是“适当”,而是“优先”;“优先”一词限定的不再是拆分招标这一方式,而是“照顾”。易言之,新规定一方面要求对中小企业的利益予以“优先照顾”,而不再仅仅是“适当照顾”,但另一方面,拆分招标成为了唯一得到明文规定的“优先照顾”中小企业利益的措施。因此,虽然在条文用语上与旧规定不同,新规定并没有改变而是确认了既有实践,且在法律上消除了实践中因其他方法的采用而产生的争议与疑惑。 然而,新规定的措辞可能带来新的疑问:如果拆分招标是唯一的“优先照顾”措施,那么,第3款第一句可能丧失单独存在的必要;因此,根据有效解释的原则,第一句是否要求除拆分招标之外(即在授予合同时)也优先照顾中小企业,进而违背平等原则呢?对此,有学者指出,根据修订《反限制竞争法第四部分》的立法说明,立法者仍旨在招标程序的设计上——通过拆分招标的招标方式——给予中小企业优先照顾。[11]因此,“优先照顾”一词不应解释为在授予合同时也给予优先。第3款的宗旨仍然是,让中小企业不会因为规模的原因而丧失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平等机会,合同的授予依据的仍然是最经济标原则。 四、拆分招标措施有效性的保障:规则-例外 关于依据何种前提条件决定拆分招标与否的问题,虽然旧的第97条第3款言之不详,但在其时的两个招标条例中有着进一步的规定。 原VOB第4条规定,大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尽可能拆分招标;分属不同手工业、商业行业的工程任务通常应按专业领域或者行业拆分招标,但基于经济的或技术的原因可一并招标。 原VOL第5条则规定,只要按照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系属合适,采购人即应拆分招标,以使中小企业也能参与此等拆分部分的招标;有关安排应以避免非经济的拆分为准。 根据上述两项规定,拆分招标应是通例,不拆分招标是例外,采购人有责任作出特别的解释和说明,即拆分与不拆分之间是一种规则-例外关系。对于可以据之放弃拆分的具体理由,原有的各项规定并不十分明确和一致。学说认为,采购人不能仅仅一般性地表示,不拆分对于达成项目的目标更有利,而是必须说明确切的理由;采购人也不能仅仅指出,拆分招标会带来额外的协调困难以及相应的管理负担,因为立法者的意图是愿意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承担这些负担。而一个德国法院的判决认为,只有当分批采购将造成不成比例的费用增加或将严重拖延项目的完成时,方可放弃之。[12] 现在,这一规则-例外在修订后的第97条第3款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得以确立,并且按照该修订的条文,VOB和VOL两个招标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也进行了相应修改,新的VOB第5条第2段与VOL第2条第2段使用了与第97条第3款第二句和第三句基本一致的措辞。此外,VOL的解释性说明进一步就放弃拆分招标作出了两点阐释:第一,它例举了允许放弃分批采购的理由,包括:不成比例的费用增加、严重拖延项目的完成、协调费用的降低、更容易实现担保和保证的承诺、因分批采购而造成的非经济性的拆分。对于最后一个理由,该解释特别指出,当项目本身的金额已经足够小,使得中小企业的参与本来就可行之时,再进行拆分便是非经济性的。第二,在条例第20条所规定的招标过程的记录要求中,解释明确指出,记录内容必须包括放弃拆分招标的理由。藉此,采购人的这种举证责任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五、拆分招标与有关国际法规则的相符性:以欧盟法为参照 通过拆分招标的措施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否符合国际法特别是GPA有关规则的问题,对于我国是否借鉴德国政府采购法的做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德国学界甚少关注拆分招标与GPA的相符性,但不乏对该措施是否符合欧盟法的讨论。而以欧盟法为参照分析拆分招标的合法性,既有助于把握欧盟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也能为拆分招标与GPA的相符性分析提供借鉴,因为欧盟政府采购法的原则和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与GPA相似,基于欧盟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示范效应,WTO规则的解释常常借鉴欧盟法的规则和判例。 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保护残疾人就业等一样,是大多数国家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在政府采购中应予考虑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对此,欧盟第2004/18号指令第26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人可以为采购项目的执行规定附加条件,只要这些条件与共同体法律相符且在招标公告或文件中明确说明。这些条件尤其可以与社会的和环境的考量相关。”该条明确承认社会的和环境保护的因素可以在采购活动中得到考虑,却没有提及中小企业发展。[13]但该指令多次提及拆分招标,如第9条第5款。这表明,欧盟法中虽没有和德国政府采购法相似的规定,但至少拆分招标这种方式本身符合欧盟采购指令。德国在政府采购中采取此种方法,系在欧盟成员国实施指令所拥有的酌处权范围之内,与欧盟指令并不相悖。 上述指令第26条还要求,有关条件必须“与共同体法律相符”。其所指为欧盟基本法即欧盟基本条约的相关规定,其中主要涉及“四大自由”[14]特别是货物流通与服务自由的规定。德国政府采购法关于拆分招标的规定,既没有限制参加投标的中小企业的国籍,也没有限制大型企业的参与。唯一或可质疑但并不充分的理由是,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在其他欧盟成员国的比重,可从这一规定获益的企业中德国企业将占更大比例。 拆分招标与欧盟法的相符性还可以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则嬗变为佐证。在2009年修订之前的VOL中,除了拆分招标之外,还有另一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其要求,在限制性招标中,作为通例,在合理范围内采购人也应邀请中小企业参与。该项规定为中小企业参加此类政府采购提供了保证,实际上赋予中小企业一种优惠待遇。与拆分招标不同,此种邀请中小企业参加的规定,在欧盟指令中没有提及,即没有通过该方式得到欧盟法的承认。尽管从法律规定上看,其并未与企业的国籍相联系,也没有要求在授予合同时优先照顾中小企业,似乎不存在对外国供应商的歧视。但是在实践中,采购人通常会邀请为其所熟悉和了解的中小企业——以常理而言,自然多为来自本地或附近区域的企业。因此,这种实践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事实上的歧视,甚至构成一国内不同地区企业之间的歧视。由于这种“符合常理”的实践可能违反欧盟法,在2009年的法律修订中,该项邀请中小企业参加的措施被删除,而拆分招标的规定得以保留和澄清。由此可见,与邀请中小企业参加的规则不同,立法者相信拆分招标经得起欧盟法的考验。 最后,各欧盟成员国适用欧盟政府采购法、在欧盟范围内招标公告,是以达到欧盟法所规定的门槛价为限的。因此,如果拆分招标导致项目低于门槛价而规避了欧盟法的适用,则也可能与欧盟法不符。对此,欧盟第2004/18号指令第9条第3款禁止为规避指令而人为降低项目价值。而且针对拆分招标,指令第9条第5款作出专门规定:一般情况下,在考虑是否适用指令时,应将拆分招标的各项目价值累加计算,如果累计值达到门槛价,则指令适用于每个拆分后的项目。因此,在遵循这些规则的前提下,拆分招标不会引起规避欧盟法适用情形的发生。 六、启示与借鉴 目前,各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其中一些措施与GPA的相符性甚为可虑,例如,中小企业应获政府采购合同的最低份额、在评标时给予中小企业投标一定百分比的优惠等规定。[15]有些措施即使没有明确限制可获得优惠的企业国籍,也有可能构成事实上的歧视。而前文分析表明,德国政府采购法中的拆分招标规定不违背欧盟法的有关规则,基于同样的理由,拆分招标这种方式既得到了GPA的承认,[16]其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亦应符合GPA中非歧视、合同授予标准等规则。因此,此种措施应为我国政府采购法所采用。具体而言,德国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具有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德国政府采购立法不仅含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则性条款,而且明文规定应以拆分招标为具体措施。在我国,相关立法仅包括以政府采购手段促进中 小企业发展的原则规定,对具体实施的手段尚处于探索实验及积累经验的阶段,《政府采购法》尚未规定具体措施。在此背景下,确立像拆分招标这样与GPA规则相符的具体措施意义尤为重大。因此,我国应考虑修订《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以拆分招标的手段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第二,法律规定需要相应机制保证其得到切实遵守。德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拆分招标是常例,不拆分是例外”,要求政府采购人明确说明和记录放弃拆分招标的理由。这些规定能够有效约束采购人,使其不能轻易规避拆分招标的要求;如果说明理由不充分,很可能在事后审查程序中因此败诉,承担赔偿责任。就我国而言,尽管拆分招标会给公共采购人带来一些协调和管理上的负担,但其应服从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符合GPA规则的需要。因此,在《政府采购法》中增加拆分招标的规定的同时,宜相应作出此种规则-例外的约束。 第三,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德国法律规定也有一个从原来的未禁止其他措施到现在仅允许拆分招标的渐进发展过程。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我国《政府采购法》也可考虑在明确规定拆分招标的同时,暂不禁止其他措施的采用,允许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其他措施的有效性及其与国际法规则的相符性。 注释: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gproc_e/gproc_e.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关于我国加入GPA对策的总体性研究,可参见肖北庚:《WTO〈政府采购协定〉及我国因应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办法即将出台”,载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http://www.chinabidding.org.cn/NewsDetails_nid_8437.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例如在美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一半的就业岗位,载美国小企业局网站http://web.sba.gov/faqs/faqindex.cfm?areaID=24,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中小企业政策”(“Politik für den Mittelstand”),载德国经济技术部网站http://www.bmwi.de/BMWi/Navigation/Mittelstand/mittelstandspolitik.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关于德国政府采购的行政管理体制,参见白留杰:《德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载《中国政府采购》2007年第10期。 第97条第2项规定:“应平等对待招标程序参与者。本法明文规定或许可差别待遇者,不在此限。” M.Kaltenborn,Mittelstandsfrderung im Konflikt mit europischem Vergaberecht?,in:Gewerbearchiv 2006:8,322. 第997条第5项规定:“应将合同授予最经济的投标。”该最经济标即GPA所规定之最有利标。 例如,根据德国法院的有关判决,以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参加投标的方式代替拆分招标,不足以实现立法目的。 [11]A.Kus,Losvergabe und Ausführungskriterien,in:Neue Zeitschrift für Baurecht und Vergaberecht 2009:1,22. [12]M.Kaltenborn,Mittelstandsfrderung im Konflikt mit europischem Vergaberecht?,in:Gewerbearchiv 2006:8,323. [13]当然,以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由,或可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纳入社会因素的范畴,但其在更大程度上是一项经济政策。 [14]即货物流通自由、人员流动自由、开业与服务自由以及资本与支付自由,参见曾令良:《欧洲联盟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5页。 [15]参见王海滋、梁勇:《扶持我国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之道》,载《中国政府采购》2008年第11期;赵会平:《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解读》,载《中国政府采购》2010年第2期。以美国为例,为扶持中小企业,其《联邦政府采购法》第19.5节及其他相关立法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必须向中小企业采购,联邦采购合同的23%应给予中小企业等。 [16]1994年GPA第1条、GPA2006年修订第2条。

先定个小目标篇6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专师范生‘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3YB127),主持人:汪伟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62-04

陶行知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时,因缺乏“先生”,创立了“小先生制”,创造性地用“小先生”担负起了“先生”的使命。他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做先生不限定师范毕业”[1]。“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2]那么,什么样的小孩子能当小先生呢?陶行知这样说,“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3]陶行知还认为小先生有教前辈和同辈的责任,他说小先生“应当负起责任,把你所学得的知识提取精华,教给劳苦大众和他们的小孩。死读书不肯教人的学生是忘恩负义的守知奴。”[4]小先生能教什么就教什么[5];小先生要“即知即传”[6]。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先生”能在教学辅助、技能培训、教育管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7],尤其在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收效显著[8]。我们课题组在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小先生”实践空间,在两年多时间里,选择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2010级五年制大专师范生中的六个班为实验班,六个与实验班各方面条件基本相似的班为比较班,开展了大专师范生“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实验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五年制大专师范生毕业后普遍回家乡小学任教从事教师职业。根据目前江西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状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拥有一专多能本领的同时,还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甚至具备一定的学校管理能力。依据这一实际,构建了“小先生制”班?管理模式:

(一)按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建立活动小组

活动小组是“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实验的基础。按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我们确定活动小组,在人员组成上分全员组和部分组。全员组是全班学生必须参加的组,如小班主任学习活动组、品行生(即品德、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常识,下同)学习活动组等,部分组是部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报名参加的组。部分组成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加强型成员,一种是提高型成员。如文化课学习活动组,成绩优异的学生是提高型成员,反之则是加强型成员;而在技能性学习活动小组中,已经熟练掌握技能的学生是提高型成员,而尚未熟练掌握技能的学生是加强型成员。不同类型的成员视具体情况有时统一开展活动,有时分组活动。

在活动内容上,活动小组分六种类型:一是班主任工作活动小组,全员轮流参与;二是品行生活动小组,全员同步参与;三是课外书籍阅读活动小组,全员同步参与;四是课程学习小组,按开设的课程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参与;五是教师技能学习小组,根据学校的安排结合学生自身实际选择参与;六是特殊爱好活动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学习训练活动。

(二)与活动小组相对应配齐“小先生”

首先,设置“小先生”岗位。与上述六种学习活动小组相匹配,根据文化课、技能课开设情况,在实验班设置了16-18个“小先生”岗位,有的班为加强寝室管理,还特别设置了“寝室生活小先生”岗位,实验组也予以认可。

其次,按岗选举“小先生”。“班主任小先生”全班学生都要轮流担任,各学科的“文化课小先生”由课代表担任。其他“小先生”选举产生。在选举小先生时,各实验班都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有的学生被重复选为多个岗位的小先生;二是有的岗位有两个以上的学生被选为小先生。对于第一个问题,总揽全局通盘考虑,确实优秀的学生可以担任多个组的“小先生”。对于第二个问题,在相同条件下,对已被选为其他岗位“小先生”的学生让其礼让,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减轻其负担。

(三)从满足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出发制定小组活动目标

在制定小组活动目标时,从满足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出发,把小组活动目标分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即根据学校规定的各课程学习目标和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技能要求,制定每个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里达到的目标。这一层次要求在各课程学习方面,时间上与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步,但学习质量上高于教师提出的标准;在教师技能掌握方面,完成时间比学校规定的提前三分之一,节余下的时间集中用于弱项练习。二是提高层次,这一层次主要针对“班主任小先生”、“品行生小先生”和诸如“寝室生活小先生”活动小组而言,因为在这些方面没有具体的标准,实验组提出不断有进步就是标准。三是超越层次,制定的目标是:班级工作和“品行生”方面,平时经常有表扬,评比时有锦旗和奖状;在学习和教师技能练习方面,以前没获奖的项目要获奖,以前获奖的项目要提升获奖档次;在自我意识上,以陶行知“每天四问”来衡量,营构人人感觉过得充实、愉快、有进步提高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氛围。

(四)科学安排开展活动

首先,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每个实验班16个以上的活动小组在5天内必须开展一次活动,要尽最大限度做到人员、时间不冲突,合理安排好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并指定人员做好“缺课”人员的“补课”工作。

其次,科学布置活动内容。根据每个小组的活动目标,以学期为单位编写每周活动内容。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每个组员掌握活动进程,自我要求按时完成活动规定的任务,如有耽搁自行弥补,以保证活动质量。

二、“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

(一)班级工作充满生机,工作和学习积极性高涨

首先,实验班班风明显转变,班主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减轻。实验工作开始之初,班主任不仅要辅导“班主任小先生”开展班级工作,还要帮助其他“小先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小先生”之间、活动小组成员之间因开展活动产生的矛盾也要协调处理,用忙得不可开交来形容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形一点也不为过。但班主任们也表达了乐观的情绪,认为班级风貌在悄然发生变化。有一位班主任这样介绍班上的情况:她在向学生进一步介绍陶行知“小先生制”蕴含的“即知即传”、“文化共有”、“教育民主”、“人人有才”的理念,申明“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包含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先生”在全班学生不能者中选能者,能者中选优者的做法,班上炸开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摩拳擦掌,很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两个月后,六个实验班分别有65%、58%、54%、49%、67%、61%以上的学生在推荐别人当小先生的同时作了自荐,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要求参加“小先生”活动小组活动,而且,活动小组成员最少的都在12人以上。班上出现了争当“小先生”,“小先生”争当好先生,每个人都是“小先生”,非“小先生”紧跟“小先生”,人人都要体现自身在某方面的积极价值,学生们的守纪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互帮互学和比、赶、超的竞争意识蔚然成风。班主任们感觉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开始减缓,工作成效逐步增大,享受到了实验工作初见成效的喜悦。

其次,实验班班级检评成绩普遍跃升。以学校学生工作处对全校班级工作的检查评比结果为蓝本,我们对六个实验班的检评成绩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

1.纵向比较。将六个实验班上学年9月-12月份的检评总平均成绩与开展“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实验后同时期检评总平均成绩进行对比(见表1)。

2.横向比较。将六个实验班和实验班各高面条件基本相似的六个非实验班2013年9月~12月的检评总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非实验班(见表2)。

(二)实验班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进步迅速

首先,文化课考试成绩普遍提升。对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见表3、横向比较见表4。

其次,该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承办部门把教师应该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渗透在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通过三个学期的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艺术节各项比赛的获奖数和获奖等次上都明显优于非实验班学生。

不仅如此,实验班学生课余兴趣爱好学习活动成果喜人。六个实验班的“小先生”活动小组里,都不同程度地涌现了一些学习佼佼者和课外兴趣活动能手,不少学生被选拔参加省市举行的各项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其中爱好书法的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一名学生加入省书法家协会,六名学生加入市书法家协会。

(三)实验班学生实习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学生

在2010级学生实习总结会上,非实验班学生普遍谈到在实习初期班主任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而检查实习的校领导反馈实习学校的意见时称,有不少实习学校并没有提到学生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存在问题。经了解,这些学校都是实验班的学生在实习,他们有过当班主任“小先生”的经历,在实习时开展班主任工作比较得心应手。由此,我们特意对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实习评语也作了统计,实验班学生的优秀、良好、合格率分别为28%、69%、3%。而非??验班学生优秀、良好、合格率分别为15%、72%、13%。

三、实验研究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首先,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已有30余载,学生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较为熟悉,学生对自己能亲身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实践活动,充满使命感和自豪感,增强了他们参与“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实验活动的热情。

其次,“小先生”符合大专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因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是“先生”,所以他们现在乐于当“小先生”,我们在实验中充分感受到了学生的这一情绪。

再次,实验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时亲历亲为,尤其在活动初期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给学生做出了表率,这也是实验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复次,实验活动不仅使全体学生的学习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几乎所有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明礼仪日常生活知识方面都颇有收获,使实验活动产生良性循环。

先定个小目标篇7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目标规划; 向量数学规划; 分层多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O226 文献标识:A

0 引言

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是由相互冲突和影响的多个目标组成。人们会经常遇到使多个目标在给定区域同时尽可能最佳的优化问题,也就是多目标优化问题。优化问题存在的目标超过一个并需要同时处理,就成为多目标优化问题。

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工程应用等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并且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实际问题通常非常复杂、困难,是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多目标优化问题吸收了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研究人员的注意力,因此,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际意义

1 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

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也称为向量数学规划。对设计者或决策者而言,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几个设计目标可能存在重要性的差别,但是不存在优先权的差别。

比如,欲把直径为d的圆木加工成矩形截面的梁,如何设计其截面尺寸,使其强度大且重量轻?

分析研究:设截面的宽和高分别为 。由于其强度取决于截面的惯性矩 ,其重量取决于截面面积 ,因此该问题可看作是两个设计目标的优化问题:

该数学模型就可归结为一个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梁的强度大可能与重量轻同等重要,也可能比重量轻更重要。但是在把它作为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的时候,并不因强度大比重量轻更重要,而先考虑强度指标后考虑重量指标。 的极小化将同时进行。

2 目标规划问题

目标规划问题与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有多个设计目标,但是每个设计目标并不是使目标函数极小化,而是使每个目标函数同时逼近各自的预定目标值。

比如,某工厂生产n种产品,第i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ai吨/小时,其利润为ci元/吨,预测第i种产品下月的最大销售量为bi吨。该工厂下月的工时能力为t小时。在避免开工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安排下月计划才能使:1)工厂所获利润最大;2)员工加班时间尽量少;3)尽可能多地满足市场对第1种产品的需求?

分析研究:设下月计划用xi小时生产第i种产品,并用 三个函数分别表示工厂所获利润、员工的加班时间以及第1种产品的产量,该问题就可看作是三个设计目标的优化问题:

假设此例的问题对工厂利润、加班时间以及第一种产品的产量分别有预定的目标值 ,该问题就归结为下列目标规划问题:

目标规划问题与普通多目标优化问题也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有多个设计目标,各个设计目标可能存在重要性的差别,但是不存在优先的差别。

3 分层多目标优化问题

分层多目标优化问题与上述两种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几个设计目标不仅可能存在重要性的差别,而且存在优先权的差别。也就是说,设计者优先考虑某些设计目标,在这些设计目标已经达到的前提下,才考虑其它设计目标。这类问题的设计目标被分成不同的优先层次,在对它求解的时候,先对优先层次较高的设计目标求解,后对优先层次较低的设计目标求解。

假设m个设计目标被分成L个优先层次,各层次的目标函数个数依次为 。如果以各层次的目标函数作为该层次的向量目标函数

的分量,即

第一优先层次:

第二优先层次:

……

第L优先层次:

那么分层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式(3)可被缩写为更简洁的形式:

在第二个问题中,假设计划制定者在首先考虑工厂如何获得最大利润之后,才去考虑减少加班时间和增加第一种产品产量,该问题就是一个具有两个优先层次的分层多目标优化问题:

4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求解优化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优解,然而多目标优化问题有多个不同的设计目标,设计目标之间可能发生冲突,这时一个可行解对某一个设计目标是最优的,对另外的设计目标却不是最优的,这就造成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概念的复杂化。

比如,对多目标优化问题

实际上,多个目标函数具有相同最优点的情形是极为少见的。对大多数多目标优化问题来说,绝对最优解并不存在,或者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绝对最优解集大多数是空集。由于各分量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集的交集通常是空集,所以要找到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绝对最优解一般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如果想在它的可行解中进行比较,找到其中的最优解,就不能把最优解局限在绝对最优解集当中。换言之,如果想在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时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就需要对最优解的概念作出不同于绝对最优解的定义。

[参考文献]

[1] 严升明. 机械优化设计[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 孙靖民.机械优化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 钟海燕. 线性代数与最优化方法[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先定个小目标篇8

【关键词】节日灯;控制器;缺陷模式

1.前言

节日灯电子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是节日灯的主要部件,由本体、盖板和固定架组成(图1)。2012年欧盟非食品类危险消费品快速警报系统(RAPEX)通报我国产节日灯安全警报44起,占照明产品总通报数45%;44起节日灯案例中,因控制器安全缺陷导致通报的有30起,占节日灯通报数68%。控制器的安全缺陷已严重影响我国产节日灯的安全质量。

2.控制器缺陷风险评估和目标风险因子的筛选

2.1 缺陷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原理

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伤害或损失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综合。

产生风险的原因或触发风险的因素称为风险因子(r)。伤害或损失(Si)可表示为一系列风险因子(r)和时间(t)的函数:

缺陷是指产生或触发风险的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缺陷是风险因子的子集,在只研究产品本身而不考虑外部环境的场合,风险因子来自于产品缺陷。本文研究控制器产品本身风险,缺陷与风险因子等同。特定产品的缺陷集及其特征构成其缺陷模式。

风险评估(risk estimation)方法用以评估缺陷所产生或触发的风险的程度。风险评估可以筛选出风险度大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的缺陷集(称目标风险因子,记为Ri,i=1,2,…n)。对于目标风险因子,必须采取措施使其风险充分减小。

风险充分减小定义为采取改进措施后由缺陷产生或触发的风险(final risk,记为Fi,i=1,2,…,n)降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acceptance risk limit,记为Aci,i=1,2,…,n)。逐个判断各缺陷风险充分减小的充分条件可表示为:

累计判断缺陷集总风险充分减小的充分条件表示为:

判断风险是否已充分减小的活动称风险评定(risk evaluation)。对严重程度较高的缺陷应优先采用逐个判断的风险评定方法。

缺陷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分析产品可能产生的缺陷模式及其对系统造成的可能影响,并按缺陷的严重度、发生频度和检出难易度分类的归纳分析方法,其目的是由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确定目标风险因子进行改进及决定改进的缓急程度。FMEA原理可归纳为表1。

2.2 基于FMEA的控制器缺陷风险评估和目标风险因子筛选

基于FMEA原理建立如图2所示的控制器缺陷风险评估和目标风险因子筛选模型。分析系统构成,依据技术规范、风险通报及技术经验等识别缺陷模式;分析缺陷影响,确定严重度(记为S);分析缺陷产生原因,确定发生度(记为O);明确现有控制措施(记为Tg),确定检出度(记为D);得出各缺陷模式的风险优先系数:

对RPN从大到小排序;应用帕累托(Pareto)分析,依据管理学的二八原理评估累计风险度大于临界值的缺陷集为需要控制的缺陷集(目标风险因子Ri),必须采取措施使其风险充分减小,RPN越大越应优先采取措施;累计风险度不大于临界值的缺陷维持现有控制措施Tg。

2.2.1 控制器的系统描述

电源电压≤250V,连接在电源和灯串间,用来变换电压电流和提供预定发光规律的控制信号;与灯串组装成节日灯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包括儿童)购买后自行安装并可能频繁操纵,其电击风险和着火风险如不充分减小可能造成极端严重的伤害。

2.2.2 控制器缺陷模式的识别

依据风险通报、技术经验、技术规范(参考文献[2]-[5])识别缺陷模式,见表2。

2.2.3 风险评估

应用表1的量化规则,依据表2的分析、风险通报、技术经验和技术规范(参考文献[2]-[5])进行发生度O、严重度S、检出度D赋值;按式4得出各缺陷的风险优先系数RPN;然后对RPN从大到小排序(见表3),RPN越大的缺陷说明其风险越大。

2.2.4 目标风险因子的确定

应用帕累托图,依据二八原理对缺陷(风险因子r)进行筛选,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拉力和扭矩不足”、“机械强度不足”、“带电件可接触”和“锐边毛刺”的累积风险率达0.828,大于临界值,由此确定需要控制的缺陷集(目标风险因子Ri)为:“拉力和扭矩不足”(记为R1)、“机械强度不足”(记为R2)、“带电件可接触”(记为R3)、“锐边毛刺”(记为R4)。必须采取措施使R1/R2/R3/R险充分减小,其中RPN越大的越应优先采取措施。

3.减小风险的策略

可以考虑单独或同时减小风险的发生度和严重度,基本策略可采取下列措施的组合:

(1)改进产品设计(记为Di,i=1,2,…,n);

(2)改进生产过程控制(记为Pi,i=1,2,…,n)(包括改进检验措施(记为Ii,i=1,2,…,n));

(3)遗留风险的处理(记为Ei,i=1,2,…,n)。

3.1 目标风险因子成因分析

3.1.1 设计不良和装配不良。例如导线固定架的固定牢度不够、盖板的固定牢度不够。

3.1.2 原材料质量低劣。例如外壳材料机械强度和厚度不够。

3.1.3 检验失控。例如外壳锐边毛刺没有剔除。

3.1.4 合格评定标准选用不当。例如:⑴控制器标准IEC 61347-1对固定架牢度未作规定;而节日灯标准IEC 60598-2-20要求进行固定架试验。⑵IEC 60598―2-20规定外表应无端或锐边,IEC 61347-1未明确;⑶IEC 61347-1对外壳机械强度的要求低于IEC 60598-2-20。

3.2 减小目标风险因子风险的策略分析(见表4)

3.3 减小关注风险因子风险的策略分析

严重度最高的缺陷,如例行检验很难检出,即使其发生度极低,也应关注(关注风险因子Ra)。采取措施减小表3中Ra风险:型式试验(记为I5);提供遗留风险的使用信息(记为E5):不防水控制器增加“只能在室内使用”警告。Ra风险评定可参考Ri,但因Ra发生度极低,依据证据假设可忽略评定。

3.4 减小风险的策略组合

归纳减小控制器缺陷风险的策略组合见表3“建议行动”。Tg为原有控制措施。

4.控制器缺陷风险评定及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

风险分析确定了需要控制的缺陷集(目标风险因子Ri),通过采用策略分析决定的改进措施使缺陷消除或使由缺陷产生的风险减小,然后通过风险评定判断采取措施后风险是否已充分减小,如风险已充分减小,则认为达到了风险控制目标;如果风险未充分减小,则重新确定改进措施以充分减小风险;如此重复减小风险的迭代过程,直至风险充分减小。

4.1 风险评定模型的确定

FMEA方法的输入(如缺陷的发生度)需要一定时间段的积累。实际应用中需要尽快判断采取措施后风险是否已充分减小,此种场合的风险评定一般不宜采用FMEA。型式试验、例行检验和抽样检验的组合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和快速的风险评定方法。型式试验(Type Test,Tt)是按强制性技术规范对样品进行全项目的合格评定试验。例行检验(Routine Inspection,Tr)是对一定量的产品100%进行预先设定的关键项目的合格评定。抽样检验(Sampling Inspection,Ts)是按科学的抽样规则(如ISO2859)在一定量的产品中抽取样品,进行预先设定的关键项目的合格评定,包括与型式试验合格确认样品的一致性检查。预先设定的关键项目应根据已识别的目标风险因子Ri确定。

采取改进措施后缺陷的风险用按预定检验规则检出的缺陷数(Fi,i=1,2,…,n)量化。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用按预定规则确定的可接受最小缺陷数(Aci,i=1,2,…,n)量化。因为型式试验(Tt)是检验产品设计与强制性技术规范的符合性,而产品不允许不符合强制性要求,所以Tt的Aci值应设为0;Tr和Ts的Aci值可由样本数量和合格质量水平(AQL)决定(如ISO2859提供了可选择的抽样方案和相应的AQL确定原则),对于安全缺陷、材料和制造的不可接受的变化,其Aci值均应设为0。

基于型式试验、例行检验和抽样检验的组合的风险评定和风险控制模型如图4所示。采取改进措施后的产品,如果型式试验、例行检验、抽样检验发现的缺陷数(Fi,i=1,2,…,n)小于或等于可接受最小缺陷数(Aci,i=1,2,…,n),即满足式2(Fi≤Aci)或式3(∑Fi≤∑Aci),则认为风险已充分减小,达到了风险控制目标;如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Fi>Aci或∑Fi>∑Aci,则风险未充分减小,要重新确定改进措施以充分减小风险;如此重复减小风险的迭代过程,直至风险已充分减小,则认为达到了风险控制目标。

4.2 控制器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方法

基于FMEA的风险评估已识别出控制器的目标风险因子Ri(R1/R2/R3/R4,见表3);经策略分析,决定了减小风险的改进措施;采取改进措施后生产的一定量的产品按IEC 60598-2-20等技术规范进行型式试验、例行检验和抽样检验(或三者的合理组合,应至少包含根据控制器目标风险因子Ri确定的关键项目的合格评定。例行检验和抽样检验的实施可参照参考文献[5]附录Q提供的指南,还应包括与型式试验合格确认的样品的一致性检查);因R1/R2/R3/R4严重度均属最高级别(不允许出现的安全缺陷),应采用逐个缺陷判断的风险评定方法,且Aci(i=1,2,3,4)值均应设为0;如检验没有发现表3所列需控制缺陷R1/R2/R3/R4,即Fi=0(i=1,2,3,4);由Fi=Aci=0,按式2,可认为风险已充分减小,风险控制目标已达到;如检验发现有表3所列需控制缺陷R1/R2/R3/R4,即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Fi>0(i=1,2,3,4),由Fi>Aci=0,按式2,可认为风险尚未充分减小,需重新进行减小风险的策略分析,重新确定改进措施Di、Pi、Ii和Ei以充分减小风险;如此重复减小风险的迭代过程,直至风险已充分减小,则认为达到了风险控制目标。

5.结语

FMEA方法能有效识别目标风险因子,基于Tt、Tr和Ts组合的风险评定方法能有效判断风险是否已充分减小,通过策略分析实施减小风险的迭代过程,最终可实现控制器的安全风险控制。本文构建的风险控制模型对其他电子电器产品的安全风险控制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云徽.检验检疫符合性条件筛选及预警研究[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2]江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灯具质量分析[Z].2010-2012.

[3]Report of RAPEX Notifications,2011-2012.

先定个小目标篇9

关键词:自主预习;小组合作;拓展延伸;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29-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从而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激发探索创造性,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自主预习――先学后教之源 高效课堂之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课前预习是"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先学后教"的关键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前提。

1.1引导学生定预习目标。在"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中,导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地点拨,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制定好学习目标。

(1)根据导读定目标。每个单元课文前都有一个导读,我们可引导学生根据导读要求来制定目标。

(2)根据题眼定目标。一些课文的课题就是一个浓缩的目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题就是文章的题眼。"为什么称自己的伯父为先生?"这就是情意目标。"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先生?"这是知识目标。因此,有时我们可根据文章的题目引导学生来制定目标。

(3)根据课后习题定目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一般都提示了本课所要掌握的内容,我们可引导学生将这些思考练习落实到目标中去。

当然,在引导学生自主地制定目标时,应注意层次性,做到由易到难、由扶到放。

1.2引导学生学预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获得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是提高预习质量、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面对导学案、教材,一部分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学生可能变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根据导学案的学法提示,针对课文的具体问题进行点拨,同时教师要对预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以下几点:(1)要控制好时间,以提高效率;(2)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3)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看书,边看边思边批注,反复推敲,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并做好预习笔记。这样学生带着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问题,在小组学习中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先学后教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自主互助之法 高效课堂之核心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为自主互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2.1合理构建,相互促进。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不仅使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2.2营造氛围,主动探究。"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如在学习《长城》这一课,想像"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如何将几吨重的巨石搬到高山上?"这一环节中,笔者趁着学生兴趣高涨,气氛活跃时,安排小组合作讨论,这时,学生就畅所欲言,有的说用肩膀抗上去的,有的说用木头一点点撬上去的,甚至有的说使用巨型木头吊上去的……这些想法虽然幼稚,但可以看出各组同学是经过积极地探究、合作得出结论,有一定道理,显现出科学探究的萌芽。

2.3开展评比,激励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但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等待别人的帮助。所以开展小组评比活动,给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积极认真学习的好办法。比如回答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回答的人次多,质量高,有创意。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知道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差一点的组员;差的学生也会觉得不能拖小组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这样,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也给了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还可以开展"夺红旗"、"接力赛"等小组活动,促使学生愿意学习。

3.给足时空――自主自悟之需 高效课堂之延伸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理解文本,还应以文本为基础,以自主自悟为手段,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内自主探究,学会拓展和延伸,获得新知,得到升华,尽显高效课堂的风采。

3.1给足时间 质疑悟情。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提升是"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推行的目标之一。实践证明,给足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有质量地提出问题,从而逐渐提高质疑能力。如学习《詹天佑》这一课时,当学生合作交流"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你?"这个导学目标之后,学生对詹天佑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描写有关时代背景的段落,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后,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外国报纸会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说明了什么?清政府凭什么阻挠,要挟我们……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让学生悟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而且进一步加深了课文的理解,领悟了文章的精髓。

先定个小目标篇10

1.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三维目标之所以将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正是教学基本目标和任务的体现。教学的过程和方法首先是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任何教学目标总是在一定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系到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认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培养的,可见,小学数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仅体现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

2.小学数学目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和多次听其他老师上小学数学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时,我们的教学目标常常存在 问题:首先是目标不明。这种目标不明的教学现象在练习课中较为常见,有些老师把练习课当成了自习做作业的课。有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教学目标,但表述却不够明确。这样做,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其次是目标过大。我们有些老师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些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教师若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

3.根据教学内容选定教学目标

现行的目标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目标,要有意识地、主动地使上课时使用的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性,我个人觉得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而在我们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目标教学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学目标要适当,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3.2 目标要有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余地,不要教师一味地讲,也不赞成学生一味地练和学。

3.3 目标要符合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内容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