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续写十篇

时间:2023-03-21 21:02:32

孔乙己续写篇1

在一个下午,冷的浑身哆嗦的人们挤在酒店里喝酒,只见一个穿着崭新的长衫,满面红光的长衫客人缓缓走进来。“咦!这不是孔乙己吗?”他这副打扮,一定是偷很多钱我心想。孔乙己的到来吸引了所有喝酒的人的目光。“孔乙己他不是死了吗?”一个人惊讶道,又一个人说:“你们有没有看见他真死了,不过依我看,他一定是偷很多钱吧。”孔乙己不理会他们,他抖了抖崭新的长衫,缓缓的走着,鞋子和地板接触发出哒哒的声音,他走到我面前,高声说道:“给我温两碗酒,上几道好菜。”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二十文大钱,一个个排开。这时候有人说道:“孔乙己,这次偷得钱可真够多的啊!一次就二十多文的往外掏,也不怕以后没钱偷东西时,再被何家人吊着打。”“哈哈哈哈”整个酒店被就酒客们的讥笑声所充斥着。孔乙己看着他们露出不写置辩的神气。

这时掌柜来了,看了看桌上的二十文大钱说:“孔老爷,您中了举,我还没有上门道贺,您今日来喝酒又怎好意思要您的钱呢?这样吧,这顿就算我请了。”说完又指着我说:“你快去上两瓶好酒,再上几道好菜,我要和孔老爷慢慢喝……”话音刚落便想起了酒客们的惊呼声。孔乙己理了理崭新的长衫说道:“说得什么话啊,以前我每次来喝酒不都是要付钱吗?现在我对这点小钱还看不上,而且读书人怎么能喝酒而不付钱呢?”我看着掌柜一脸尴尬的样子,又看了看孔乙己得意的神情心里觉得:这讨饭的刚翻了身就这样子,以后那还了得。这是酒温好了。我把酒端上酒桌。后来又来了一些长衫客人,他们其中一人说:“孔老爷,您这次中了举,我们也没什么好表示的,钱那些东西都太俗气,所以我们这次便敬您一杯,以后望孔老爷多照应这点。”孔乙己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抿了一口酒就没有动作了。随后有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批长衫客人来敬酒但孔乙己依旧每次只喝一口,绕是如此一杯酒也见底了,我正要去满上酒,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闯了进来喊道:“丁举人驾到!”之间一个头戴纱帽,身着葵花色圆领、金代、皂靴的人走了进来。想必这就是丁举人吧。丁举人以来就对孔乙己说道:“你我身在同乡,又同时举人出身,你我二人如此有缘,今日我带了十两银子作为贺礼。”说完就从家人手中拿过一封银子递给孔乙己,孔乙己再三推辞,但禁不住丁举人的热情相送,只能拱了拱手道谢。这是丁举人又道:“弟在酒店对面有一所空房,有三间,虽不太轩敞,可以还算干净,就赠与孔先生吧。”孔乙己这次没有过多推辞就收下了。

孔乙己和丁举人相谈甚欢,言语之间没有一丝不当之处。两人聊到很晚才回去。

孔乙己续写篇2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 秋风萧瑟,候鸟南飞。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去。

“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再偷,怕连手也打折了!”

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的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

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后面的山坡上坐下来,小腿疼得厉害,他看了看,又红又肿,有碗口那么粗,有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他哭了,泪流满面。他想到孙膑和周文王。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吾“四书五经”皆通,此难一过,天岂不降大任于吾乎?……”他痴痴地想,昏昏地睡去:他的腿好了,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上京赶考,竟中了头名状元,接着又入赘宰相府,位极权重显赫一时。那天,孔乙己忽然想起要回鲁镇看看,知府、县令诚惶诚恐,肃立两旁,丁举人、掌柜的坐卧不安。孔乙己走出八抬大轿,款款步入咸亨酒店。掌柜和丁举人以及众人三拜九叩请安,孔乙己两手一抬,说:“算啦,本官不与你们计较些须小事。”众人齐呼:“孔大人真是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哪!”孔乙己看着旁边低着头的众人,心里得意之极,放声大笑。笑声惊起一群夜鸟,“哑哑”怪叫着飞向远方。孔乙己大惊,睁眼看时,但见秋雨飘零,暮色浓重,断腿处阵阵揪心的疼痛,孔乙己惨笑:“人生就像一场梦。我这五十多年,就做了一场科举梦……哈哈……哈……”便又鼓足劲,拖着断腿向前“走”去。

秋风夹着秋雨,无情地拍打在孔乙己身上。“行乎哉?疾行也。”他一边催促自己,又一边向前爬去,又冷又饿的孔乙己爬不动了,冻僵的手再也无力支撑那满是泥浆的身子,孔乙己在一条深谷边停了下来。夜幕中,一个枯瘦的身影像一截木桩,颓然栽倒下去……

孔乙己续写篇3

孔乙己被打断腿后,他离开酒店,,一拐一拐地匍匐前进。这时,不远处一片锣鼓声,还伴随着一阵阵的贺喜声和鞭炮声。“是新官上人啊!”孔乙己回过头,原来是丁举人的管家在说话,他问,这个新官是谁?丁举人的管家瞥了他一眼,说:孔乙己,你以为是谁啊!你有资格问我吗?被我家老爷打断了腿,现在想和新县官攀关系吗?你有什么本钱啊?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孔乙己不语。孔乙己转过头看着县官,他觉得这个县官甚是眼熟,只是想不起在那里见过。这时县官看见了他,立即下车走到他身边,高兴的对他说孔先生还记得我吗?”孔乙己一脸疑惑地望着他,他又说:“一年前,我上京考试,被山贼抢劫,路过这里,孔老先生省下喝酒的钱,送给我当作盘缠,助我上京。我考试高中状元,一个月前被调到这里当官。”孔乙己渐渐回忆起来,点了点头。县官拉他上了一顶新轿子,并公开拜他为老师。孔乙己的事不知什么时候在鲁镇传开了,第二天,丁举人就带了几百两银子和一份房契来拜访孔乙己。孔乙己再三推辞,丁举人却硬塞给他。又因自己打断了孔乙己的腿,不住地给孔乙己赔罪。留了半日,笑眯眯地走了。有了钱,他先去医院把它的腿治好,过了不久,他出院了。丁举人听说他的腿痊愈了,特意去接他,当孔乙己出来时,丁举人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丁举人说:孔先生,请上轿,走到半路,对丁举人说:我要去咸亨酒店,我还欠那里的掌柜十九个钱呢,我到那吃顿饭顺便把钱还清。到了咸亨酒店,他穿着整齐华丽的长衫,要了几碗酒和一碗荤菜。过了好一会儿,他叫来掌柜,问:“一共多少钱?”掌柜恭恭敬敬地说:“五十个钱。”孔乙己说:“上次一共还欠十九个钱吧,这次一次清了吧。多余的就不用找了。”说完,一个仆人手一扬,扔出了一百多个钱,搀扶着孔乙己走出了大门。掌柜跟在后面,笑眯眯地送走了孔乙己,笑嘻嘻地回到房里数钱去了。不久,孔乙己考上了秀才,紧接着就考上了举人。不久。他也成为了一个县官,众人对他刮目相看。不过,它比别的县官好得多,一次,一个人来他家,发现他家有许多书,想偷一本,正巧被孔乙己的管家看到了,于是将这个人带到孔乙己面前,孔乙己看了一眼这个人,发现这个人也穿着破旧不堪的长衫,脸上也有伤痕。他想起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他的生活一定跟我过去一样,我不能像丁举人把我的腿打断那样打断他的腿,于是,就慈祥的对他说,您想看哪本就拿去看吧,不过,我要告诉您:做事不要小偷小摸,要先想结果再去行动,否则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个人一脸疑惑,于是,孔乙己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一遍,这个人才明白。自此,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安定和谐的城市

孔乙己续写篇4

【关键词】孔乙己;悲剧;喜剧;笑

《孔乙己》一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片小说之一。据说小说写成后鲁迅甚为满意,亲自翻译成日语。鲁迅先生用极简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弱者的孔乙己形象。小说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课文共出现十三次“笑”,而每一次都意味深长,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以乐写哀,哀更显哀。同样,以喜写悲,更添悲色。《孔乙己》一文所表现的悲剧性内容,就正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展开并得到强化。“笑”纵贯文章始末,作者把“笑”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本文就文中的五次“笑”作肤浅的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即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孔乙己的出场做一个引线。“掌柜是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主顾姿态蛮横,掌柜严厉冷酷,通过掌柜和主顾态度描写,暗示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是第一次写“笑”。孔乙己还未出场,我们就从中知道,他之所以被人记得,就是因为他是众人单调无聊和苦闷生活的一个笑料。众人生活反正无聊,孔乙己来了取笑一阵,仿佛觉得快活,骨子里还是无聊。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带有冷酷无情的意味,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的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他既被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因此,他一到咸亨酒店,就变得尴尬不安,与周围的人对立起来。所以,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一个“又”字一个“新”字,说明孔乙己因偷窃而挨打受伤已不是新鲜事,也不止一次了,这样取笑孔乙己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孔乙己不想搭理他们,但短衣帮不放过开心的机会,“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对于读书人要讲自尊的孔乙己这次正面回击:“你怎么污人清白……”“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在那个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读书是最高尚的事,任何事情只要和读书有关,就值得尊敬了。甚至像偷窃这样丑事,一旦和读书发生关系,也不丑了,甚至有些光荣。今天看来,孔乙己所言是为了自己开脱罪责的托辞,因为“偷”与“窃”是一个意思,并无实质区别,只是一个口语一个文言罢了。至于他后面说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什么“者乎”之类的词,纯粹是阿Q那一套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罢了。一时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这是第二次写“笑”。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众人就拿他伤疤取笑,拿他的不幸和痛苦取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勾画出短衣帮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同时,也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愚蠢的丑恶嘴脸。

凌弱怕强是人类天性的通病,看着比自己更弱的人受辱是有些人的乐趣。同样,对比自己更穷困却以读书人自居的孔乙己来取笑,也让短衣帮们快活不已。“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当真”一词带有挑衅的口吻。谁都知道孔乙己在鲁镇能写一手好字,这是不争的事实。可别人明知故问,这明显是讽刺鞭挞。孔乙己心理素质也不错,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短衣帮不依不饶,继续紧追猛击,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个“笼”字充分说明短衣帮的话重重的击打着孔乙己内心最伤痛之处,这是最要命地方。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科考上,比起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有过之无不及。直到胡子花白,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是孔乙己最痛的心病,是奇耻大辱,也是最难解释最难掩饰的地方,他现在有口难辩,只有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之乎者也”的话来搪塞。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是文中第三次笑,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气氛越更浓。这种把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喜剧的氛围中上演了孔乙己科考失意的人生悲剧。

孔乙己不能与大人谈天,只能找孩子们说话,寻找知音,借以补救自己精神上的寂寞。这表现在教小伙计“我”有关“茴”字的四种写法,以及分豆给孩子们吃的两个情节上。教“茴”字四种写法,暴露出孔乙己迂腐透顶的一面。其实,文字由繁到简,是一条规律。“茴”字的各种异体字写法是僵死而无用的知识,而孔乙己却视为“宝贝”加以炫耀,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行为势必不受欢迎,难怪小伙计毫不热心,要“努着嘴走远”。分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面前得意忘形,他那“多乎哉,不多矣”的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穷酸相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课文第四次笑,表现了小孩子们天真无邪。

孔乙己续写篇5

关键词: 脸色 悲剧形象 鲁迅 小说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主张以文艺为武器改变国民的精神。“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1]而真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痛苦的;因为这也是旧式社会传下来的遗物”。[2]

其中鲁迅对孔乙己的悲剧形象的塑造却以“脸色”贯穿全篇,现作一浅探,以一窥鲁迅在知识分子当中寻找“精神界之战士”的目的。

一、写脸色,懒惰、穷困迂腐的穷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揭示其悲剧序幕。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青白”脸色既是孔乙己瘦弱贫血、营养奇缺的生活写照,又是他内心窘迫、精神抑郁的含蓄暗示。孔乙己是一个备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困潦倒,四面碰壁,既“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加上生性好喝懒做,因而连温饱问题也岌岌可危;孔乙己又是一个凡人,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读书人,因此,正如众多在封建教育思想的阴魂下挣扎的读书人一样,他也就不可能认清他所学的所谓的“知识”只是毒杀他的慢性毒药,他的精神因此而麻醉,他的灵魂因此而扭曲。这样,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贵人那种红光满面、肥头胖脑的福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因为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谋杀,一种社会性的大谋杀,是谁杀死了孔乙己?这个答案不言而喻”。[3]在这个矛盾中,鲁迅先生为我们解读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一个无法逃避的“社会悲剧”。

二、写脸色,清高与偷窃,诚信与狡辩的矛盾交织,悲剧的最好注脚。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当有人肆意嘲弄他,揭发他的酸心隐痛时,他竟急得满脸通红、青筋暴露。此时满脸羞愧,惊慌失态,因为他不是惯偷,只不过是迫不得已偶尔为之而已,这种自知之明总比那些男盗女娼的面不改色心不跳来得真诚可贵。

“在封建教育思想的浸染下,这纯真与良善又是如此的荒诞与可笑:追求清高而沦为小偷,追求诚信而信口狡辩,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却又被想追求的所扼杀。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漠视,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撕裂,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扼杀,不正是鲁迅先生对悲剧的最好诠释――把美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4]

可以说孔乙己又是一个人格分裂的矛盾统一体。这种人格的分裂看似让人难以理喻,实则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悲剧的最合理设计。正是孔乙己的这种纯真与良善激起了我们内心对他的悲悯,而这种纯真与良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又是多么的无力与苍白。在掌柜的无情嘲讽中,它在“短衣帮”的快活的笑声中,在“我”这个少不更事的伙计的冷眼中被撕裂,又在丁举人的毒打下灰飞烟灭”。[5]

三、写脸色,折射人物形象内心的寂寞,精神的麻木,深掘悲剧的客观根源。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孔乙己在人们的哄笑中喝酒寻乐,酒过半碗,胆壮心定,脸色复原,本想心平气和地喝上一阵,可是,就连这点可怜巴巴的祈愿别人也不恩赐,他们连珠炮式地对他追三问四,极尽讥讽之能事。孔乙己生活的背景是1919年间,正是民国七年,社会动荡不安,先后爆发了许多运动,当时的人们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黑暗、充满恐惧的社会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6]孔乙己悲剧的客观根源即在于此。

四、写脸色,旧知识分子灰色心态昭然若揭,浮出悲剧的主观缘起。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是一介书生,醉心于“学而优则仕”的科举道路,因自己科场落第受人奚落而落得一脸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出孔乙己此时此刻失望、颓唐、尴尬的悲凉心理,也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所形成的头脑僵化、思维愚钝、迂腐不堪的习性。

孔乙己的时代,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

五、写脸色,受尽摧残,苟延残喘的形象惊现眼前,悲剧画上了一个省略号。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孔乙己挨打致残,双手“爬”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非人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酒店掌柜认钱不认人,仍是寡廉鲜耻地挖苦他,旁人也是情绝义断,冷眼讥笑。孔乙己悲苦无奈,绝望之余只好“爬”出酒店。这别具匠心的一笔脸上抹“黑”仿佛预示了孔乙己生命的危在旦夕,在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摧残下,孔乙己终于成了封建社会“人肉筵席”上的牺牲品。至此,一个悲剧性的旧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还有多少孔乙己式的知识分子在延续这样的悲剧命运呢?

当我们读毕全篇,不能不深思造成孔乙己悲剧一生的原因何在。可是,当这个虽然迂腐,却又善良,虽有坏脾气,又具好品行,有几分可厌,有几分可笑,却又有几分可怜,有几分可悲的人物,在咸亨酒店里,得不到半点同情,却只引起一阵又一阵的哄笑时,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作者“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本意了。作者写的是一个人的遭遇,我们却可以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北冈正子.《摩罗诗力说》材源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页.

[2]鲁迅.鲁迅选集.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363页.

[3]洪宗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4页.

[4]陈根生.《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语文月刊,1989年第7、8期合刊45页.

孔乙己续写篇6

话说那天孔乙己爬着去了酒店,没有了往日的神气,颤颤巍巍地摸出了四文大钱,哆嗦着递给了我,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下了他半世的浮沉。

看着他凄惨的样子,我端上了满满一碗酒,外加几颗茴香豆,同时把四文大钱推到了他的一边。

孔乙己接过碗,猛喝一口,闭上眼,显得无比陶醉的样子。慢慢地,脸上也有了血色。见我不收他的钱,他摇了摇头,断断续续地向我讲起了他的那件陪伴了他无数个春秋的长衫。

原来孔乙己在年少的时候很是聪明伶俐,家中人大喜过望,庆幸祖坟上冒了青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于是,就给他请了师傅,专门教授“四书五经”。除读书外,家里人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的唯一任务就是读书再读书。当然了,读书人就要有个读书人的打扮,长衫、书箱是少不了的。这些,当然都要配齐。

可是,孔乙己时运不济,考了一年又一年,结果家里人都没了,他也没有弄个一官半职。没有了家人的支撑,孔乙己便成了只会读书写字的“废物”,为了养活自己,他只能卖书,卖笔纸。但有一样不能卖,那就是那件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

实在没有东西可卖了,孔乙己走投无路时,便开始偷东西。弄些值钱的东西卖钱换碗饭吃,但他依然穿着那破旧的长衫。

那是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孔乙己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他眼冒金星。他在街上无聊地逡巡着,希望能够找到一点值钱的东西换一口酒喝。看到一个灯红酒绿的大院,门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灯笼,他就悄悄地走了进去,没走多远,就被管家发现,通报主人。出来的是丁举人,穿着长衫,也是个读书人。看到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先是让家丁把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撕下,扔到火里,然后便把他吊在了大树上,命令家丁狠狠地打。大半夜的痛打让孔乙己疼晕了好几次,最终被扔在了大道上。等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一个早起的孩子见他这样,把自己的四文铜钱都给了他。有了这四文大钱,孔乙己便慢慢地爬着来到了咸亨酒店。

这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孔乙己,虽然老板多次唠叨他还欠十九个钱,但是,真的,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至今,谁也不知道他孔乙己过得怎么样了。

孔乙己续写篇7

一、阅读,以提取信息为开始点

阅读首先是从文本的语言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即阅读首先在文本内容中循环。

用一节小学语文课《螳螂捕蝉》来说,可能更清晰,其推动教学进程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结合关键词(老师提供,略)复述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王是攻打楚国好,还是不打好?

3.历史上因劝谏而获罪处死的例子有不少,但文中的少年却对吴王说了一个故事,不仅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而且幸免一死,你能生动形象地说说这个故事吗?

4.少年的故事仅是成功的一半,阅读2―8段思考,他还做了哪些准备?

5.少年表面上是在讲故事,实则是在劝谏,他与大臣的劝谏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显然是阅读教学课,但这节课教了什么?或者说在老师带领下学生做了什么?

第1个环节是复述情节,学生只需从文中筛选和抽取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这些要素即可回答。第2个环节也是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的“课文内容”。同样,第3、4、5个环节都是大同小异,虽然也有说的能力的培养,但主要都是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提取。

这些从文中筛选与抽取出来的内容叫什么?当然是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内在于句子里能从句子里抽取出来的内容。因此,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在老师精心策划下的听说读写训练的阅读活动,主要培养的是信息提取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好像是沙中淘金,做的是力气活。而不像蜜蜂采蜜,把花粉酿造成新的事物――蜜,做创造的活。阅读只是在文中的内容中循环,拒绝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而不能创生出作品的“意义”来。

二、阅读,以创生意义为落脚点

阅读当然不能只在文本的内容中循环。意义不是什么内在于文本中的内容,而是文本引发的读者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所呈现的结果。而每一个读者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阅读心境以及阅读期待不同又影响着阅读的程度。或者换种表达方式,信息回答的是“它是什么意思?它说了什么?”意义回答的是“它做什么”,问它特定的语言和审美结构在读者的具体阅读中会引起什么反应。从内在机理上说,就是读者借助推理、想象等手段,对内容加工、提炼,因此,它是读者和文本共做的一场事件,意义是此一事件的结果。

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带领学生把解读引向了小说的审美结构:

孔乙己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人组成,你能否列举一下并且归个类?

有长衫主顾,有短衣帮,有“我”,小孩子,有掌柜,还有丁举人等。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成年人,并且成年人中也有两类,一是长衫主顾,包括丁举人,一是短衣帮;第二类是大孩子;第三类是小孩子。

每类人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什么问题?带领学生向社会根源、向作品主题漫溯。

小孩子闻得笑声,就到店中来,孔乙己则可以分几颗茴香豆给他们,站起身来,俯下身去,在“多乎哉,不多也”得些许快乐。

关于大孩子,即“我”,小说中有两处描写。一处是教“我”识字,“我略略点一点头”,爱理不理,心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不让孔乙己靠近。第二处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决不靠近孔乙己。

短衣帮以嘲笑、挖苦孔乙己为乐,或者说是在孔乙己身上尽情找乐。而掌柜除此之外,只是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丁举人本是与孔乙己同根,中了举了,就富贵了起来,对没有中举的孔乙己,对偷了书的孔乙己则是“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致使孔乙己最后只能用手“走”去生活。

把这几类人连在一起看,有什么发现?

小孩子天真无邪,纯真可爱,没有受到社会与文化的浸染,所以对孔乙己是“无忧无虑”,孔乙己能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些许快乐和解脱。但只能走进他们的“笑声”,显然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小孩子长大一些就成了大孩子,大孩子显然正受着浸染,社会与文化的陋习正侵蚀着他们,他们的灵魂正遭受着褪变,所以也瞧不起孔乙己,鄙视与厌弃孔乙己,因此孔乙己显然已不能从大孩子身上寻得快乐,甚至也不能与他们交往或交谈。对大孩子的世界也只能远远地看着,想走近显然已不可能了。大孩子进一步成长便成了成年人,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孔乙己连看客也不是,只是笑料。他们或者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肆意嘲弄,并比赛嘲笑不幸者的痛苦与伤疤的能力,以重拳出击迅速给出致命一拳为荣的,来寻找一时的快乐与“陶醉”,这就是“穷开心”,穷极无聊;或者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肆意的摧残与伤害。总之,孔乙己成了这个社会的唯一,成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敌人”,为这个社会的所有阶层的人所不能接受,因此,他的死是“的确”的,当然至于什么时候死,则是“大约”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意图在于,揭露整个社会与文化,悲剧就应该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因为这个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体的愚昧与麻木和人性的扭曲,它的本质就是“吃人”。

孔乙己续写篇8

关键词:诵读 品读 研读文本

所谓诵读、品读、研读,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能够在平淡质朴处挖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有些作者生活的时代不够了解,对其文章也是理解的不够准确,我就从初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有关文章引导学生去诵读、品读、研读来理解文本内容。

一.诵读

在鲁迅的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才能理解其中的真知灼见。

1.鲁迅先生在《孔乙己》的第五段中是这样写的:“――但他在我们店里,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但在第十段却写到:“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作者在后面也多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我让学生查阅了词典,对“拖欠”一词的解释,基本的意思是“长久不还”。前面第五段中的“暂时”、“间或”和“不出一月,定然还清”,充分说明孔乙己只是偶尔欠帐且时间不长。而后面的“长久”和“的确长久”,以及掌柜多次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些则又说明孔乙己欠帐的时间之长,绝非是一个月或一年。所以我们认为前后两处内容明显相互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且与“从不拖欠”照应不起来,在文脉上难以贯通。

2.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这样写道:“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照此推算,闰土与“我”见面时的年龄应该是40多岁了(至少也应是40岁),可是作者在后面写到闰土来“我”家,介绍他带来的孩子水生时,又是这样写的:“――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按前文所写,闰土应该是40多岁,而这里介绍的水生“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来计算,水生就应该是20多岁了。水生既然是孩子,且与宏儿的年龄相差无几(当时宏儿是8岁),那年龄理应是10多岁,怎么可能是20多岁呢?这应该说是一处明显的时间上的失误,但一直没有人注意它。

联系全文和诸多背景材料来看,《故乡》前后所写的是毫无疑义的,而失误的只能是后文的“廿”年,我认为若将“廿”改为“卅”,前后文也就相吻合了。

3.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学参考书上所说,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陈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有批判的味道,我在教学中一直不敢苟同。我所能感觉到的是不亚于对百草园的温情的回忆。

究竟是鲁迅先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三味书屋”的呢?还是他一来就飞快的与这里的一切建立了感情。总之,他能将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写的这么精雕细琢、有滋有味,说明“三味书屋”已经镌刻在他的生命里了。你看,书屋后面的小园里的寻蝉蜕之乐;扯起嗓子比谁的嗓门大的读书之乐;先生读书入神时候的画画儿之乐等,都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鲁迅先生描写得最详细,同时也倾注了最多激情的是私塾的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虽然号称是本城中最严厉的老师,鲁迅却将他描写的十分和蔼可亲,而并未将他写成封建教育制度形象化的代言人,哪怕先生身上难免会透露出封建教育的酸腐性,作家依然是手下留情,未将他一贯擅长的讽刺笔法施与这位憨厚慈祥的长者,这应该是出于作家对老先生的深深敬意吧!

可以确定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试图在此文中批判旧时“三味书屋”的教育,恰恰相反,他将“三味书屋”的喜爱与怀念铭刻在心,绵延出一份令人敬佩的故人故地之情,这正是我们要反复阅读不断体味的文章精华之所在吧!

二.品读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字词句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真情。

1.吴敬梓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塑造了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多种描法,一针见血而又活灵活现地刻画出范进利欲熏心的丑态。其中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实在是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辛酸泪。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一番“疯言疯语”的分析,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此“疯言疯语”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疯人疯语”实为“哲人哲语”。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2.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一文中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且反复提到,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

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我们知道这三次是不平常的三次。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部是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就这样,孔乙己在人们的一次次嘲笑、讽刺下走向死亡的,直到死后还成了一个欠债鬼。

3.鲁迅先生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原来,鲁迅写的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而不是随便想就写什么就写什么的。

三.研读

在教学鲁迅的文章时,文章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进行研读,才能从中找到对文章的不同看法,从而理解作者的意图。

1.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时,在同学们读懂课文内容后,我说:“孔乙己是清末下层知识分子。他热衷科举,苦读半生,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结果‘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但他又死要面子,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劳动,又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不免做些偷窃之事。作者在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时,用孔乙己的‘偷’来贯穿全文。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写这个‘偷’是为了写什么?”

问题提出后,学生先是沉思,接着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一学生答道:“写‘偷’是为了写酒。孔乙己读书不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却偏偏好喝。有钱时,‘便排出九文大钱’来‘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没有钱时,便‘摸出四文大钱’来‘温一碗酒’。为了喝酒,即使被打折了腿也要用手慢慢‘走’到酒店去喝。假如他愿意劳动,凭他‘高大的身材’来维持自己的生计还是不成问题的,但他偏偏用‘偷’来喝酒。作者这样写充分地表现了他好喝懒做的性格”。我在黑板上板书:由“偷”引出“酒”。

“写‘偷’是为了写‘笑’”。又一学生答道:“孔乙己受封建教育毒害很深,被科举制度摧残得不会营生。他迂腐,假斯文,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好‘笑’,加之他‘偷’,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笑柄,所以他一到场,人们就‘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的‘偷’是他的缺陷,但也是生活所迫,然而人们不能理解他的处境,反而取笑他来获得无聊的片刻的快活。这充分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人们精神的麻木”。我板书出:由“偷”引出“笑”。

另一个学生答道“写‘偷’是为了写‘打’。孔乙己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干些偷窃的勾当。但他每次‘偷’之后,又免不了挨打,轻着是‘脸上又添新伤疤了’,重着‘打折了腿’,这充分表现了封建社会对他肉体地摧残”。我板书出:由“偷”引出“打”。

又一学生答道“写‘偷’是为了写‘情’。孔乙己没有进学,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但他偷了东西被打之后,还不以此为戒积极进取,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最后落了个被打折腿的处境。作者对他的命运表现出了既怨又哀之情”。我板书出:由“偷”引出“情”。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我小结道:“孔乙己好喝懒做,爱酒如命,只要他还活着,一定还会来喝酒的,但不知他为此还会做出多少令人发笑而又可叹的故事来――”

这堂课,我教学生紧紧扣住“偷”这个字,由此来讨论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之目的。

2.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把其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都安排在人群熙攘的咸亨酒店门口,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没落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细致描绘、反复渲染了社会人们对这个可怜虫的逗弄赏玩,取笑作乐。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可是作者却在文中反复写道人们的“笑”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幸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他们那来一点儿同情心?孔乙己是人,且是个读书人,当然不乏自尊心。但他越是自尊,越遭到人们的嘲笑。“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在“短衣帮”的心目中当然是读书人中的劣品,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那么,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平常,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已身残气微,生命危在旦夕,稍有同情心的人绝不可能再取笑他。然而,掌柜已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采取了最卑劣的取笑手段,实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也时常“附和”着,围着孔乙己笑,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小孩天真无邪的笑,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孔乙己的表现是“可笑”,然则又是多么可悲啊。一面是灾难、痛苦和不幸;另一方面是无聊的取笑和取乐,含着眼泪的笑,以喜剧的形式出现更能震撼人心。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通过热烈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3.鲁迅在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小说以写景为主,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异地谋生,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心中总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

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那时,每到春节,他就会到“我”家来,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是难以忘怀的,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而20年后,“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结果是不同的,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我”也知道,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说出她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必现在好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孔乙己续写篇9

近日阅读美国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不禁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用失败的标准考量孔乙己

威廉・格拉瑟博士认为失败有两种――爱的失败与获得自我价值的失败,同时他认为,这两种失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要将他们绝对分离开来那是很难可能也是很武断的。

(一)孔乙己是爱的失败者吗?

综观全文不难发现,自始至终,孔乙己都是极其孤独的,更无从谈起别人对他的关爱。当他来到咸亨酒店这一文中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时,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是友好的笑吗?非也。短衣主顾中有一个人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是对孔乙己关切的询问吗?显然不是,这句话运用了感叹号结尾,且是用“叫”的方式说出来的,不难看出此人说话时是很兴奋的,兴奋于自己最先发现了孔乙己今天呈现给他们的笑料。接下来孔乙己被一次又一次揭短后神态的急遽变化引得短衣主顾们哄笑起来,其实孔乙己偷不偷东西这事是不是做得不对以及是不是有损孔乙己的形象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话题,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件事可以引发孔乙己一系列像小丑一样的言行,这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结果,这足以让他们快活一阵子。短衣主顾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对孔乙己的关爱何以谈起呢?

威廉・格拉瑟博士认为让失败者不再失败所做的努力中,关键一点便是不要提及之前当事者觉得是失败的经历,这样,失败者才有可能拥有避免失败的信心,从而振作起来。可无论是丁举人、酒店掌柜还是短衣主顾,他们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孔乙己偷窃这一曾经的事实且无一丝一毫善意的关怀,促使孔乙己一步一步失败下去。

(二)孔乙己是获得自我价值的失败者吗?

短衣帮们嘲笑孔乙己所说的话中,最伤人的是这一句:“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的,可是这样的愿望并没能实现,文中“但终于没有进学”中“终于”二字已为他的读书生涯作了一个了结,从此他也不再读书,通过科举进学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就此结束。

那做做其他事呢,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啊。可是孔乙己除了读书之外并不会筹划如何生活,即使写得一手好字可以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是好喝懒做的,做不到几天,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便无人叫他抄书了。文中描述孔乙己“身材很高大”,再不成干些体力活也可以啊,可他偏偏又受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错误思想的影响,不肯从事体力劳动,以致最后因偷窃招致打折了腿,连从事体力劳动的资本也没有了。

依据威廉・格拉瑟博士所认为的失败的标准看来,孔乙己既是爱的失败与获得自我价值的失败者,而他的死亡又宣告了他的一生是一个无法挽救的失败。

二、用成功的指征反观孔乙己

威廉・格拉瑟博士认为:只有注重参与、相关和思维才能打破失败循环,塑造成功。

(一)孔乙己是极其孤独的

“一个儿童或成人无法通过既定的途径获得成功同一性和实现其需要,是因为他孤僻。”“他的基本问题是,在他的家庭或所在的社区里他没有找到他能够成功地与其交往的人。”“如果他继续孤独,他就实现不了他对同一性的需要,在别人眼里有价值的爱的路径与自我价值的路径对他是封闭的。”

孔乙己在别人的笑声中出场,又在别人的笑声中死去,掌柜、短衣帮与他交往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他当作笑料,即使与他交流也只是为了让笑料更丰富些,交谈越深入对孔乙己精神上的伤害也越大。小说中写道:“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作为一个成人,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与他交往,更不要说是有意义的交往了,这又怎么能够使孔乙己拥有获得成功的自信呢?

(二)所学知识与生活脱节

小说在介绍孔乙己时有这样的一句话: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从短衣帮嘲笑孔乙己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的话语并结合小说创作背景可知,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从孔乙己在科举考试中未能如愿,他所读的那些书对于他今后的生活却又毫无帮助,唯一带来的好处便是练就了一手好字,可他偏偏又没有好好利用,弄到将要讨饭了。

(三)非理性思维指导行动

威廉・格拉瑟博士说:失败者依靠情感指导他们的行为,成功者则依靠理智和逻辑。

孔乙己一再以自己是“读书人”自居,这便是深受封建文化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了,这种思想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几乎成为他活着的全部意义,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等级观念。威廉・格拉瑟博士认为,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失败后又找不到解决的途径,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做两件事:犯罪和退缩,用情感而不是用理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孔乙己续写篇10

一、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感知美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审美情境,利用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审美元素,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让他们产生审美体验,获得美的享受。

创设审美情境,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借助集图形、动画、影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它以富有真实感和色彩感的画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以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执教《听潮》一课,可用多媒体展现“海睡―海醒―海怒”的画面,并用音频配上不同的海浪声,让学生完全陶醉在大海的刚柔相济之美中,激发他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是渲染审美气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审美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应以大方朴素、庄重文雅的仪表美,准确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美,慈祥舒展、平易近人的教态美,充沛激昂、丰富真诚的情感美,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法美,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产生美的情趣,并为之萌发激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审美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也会“如坐春风里”。

二、升华审美感悟,引导学生鉴赏美

审美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依次可分为“观”“品”“悟” 三个阶段。“观”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来完成对形象感性直观的鉴赏。“品”主要表现为欣赏者披文入情,对作品对象的解读和体会。“悟”,就是欣赏者在“入乎其内”和“入乎其外”之际的思索和领悟,使欣赏感受得以升华。

朱自清曾说过,好的文章“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密的滋味”就是蕴涵在作品中的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作品所包含的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就是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理趣,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感悟作品深层的美,提高审美鉴赏力。

三、发挥审美想象,鼓励学生创造美

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想象力是审美创造能力的翅膀。古人把想象称作“神思”,说有了它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于笔下生花,用优美的文字准确地传情达意。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审美练笔。练笔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缺乏想象力,就难以有创新。教师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思考价值的课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审美想象,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审美创造训练,把美的形象通过情感表现出来。

如《孔乙己》课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针对这个结尾,可让学生探讨:孔乙己是怎样死的?然后要求学生以“孔乙己之死”为题,展开想象,为课文写个续篇;或以“孔乙己中举”为题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设想一下,假如备受奚落的孔乙己正在咸亨酒店喝酒,忽接喜报中了举人,会是怎样一个场景;或以“今天的孔乙己”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想象一下“孔乙己若还活着,在当代社会中,他会怎么样”;还可以联系其它课文,以“孔乙己与闰土的一席话”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抒写独特的感受,展现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