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十篇

时间:2023-04-11 08:08:39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1

一般人对贝多芬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很少会用上「愉悦两个字,乍听之下都会感觉贝多芬前中后期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彷佛他的音乐是在跟随他的心灵哲思,他的心灵哲思企图以音乐的抽象性陈述出来。的确,贝多芬的音乐是沈思的、哲学的、有话要说的,他的音乐对主题的铺陈与不断强调也是很有特色的。因此,听贝多芬的音乐,我们会感觉严肃、甚至有点沈重。

走进大自然的悲剧英雄

但是,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却出现了少见的类似舒伯特式的优美。

这首交响曲,后人大致有共识的标示出主标题与每乐章的小标题,完全与乡间自然之景有关。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乐器齐出的活泼,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而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也尤其别致的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但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著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正字标记。

贝多芬在「命运中,衔续著其「英雄交响曲的哲思。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包括胜利似的鼓声、法国号,沈重的断音音节,以及由雄壮走向悲壮走向睥睨似的胜利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却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著,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不可抗命运的搏斗、并人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

人/主体浮出于自然/主体

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人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的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

人/主体与自然/主体交织下获得的暂时答案

第七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暗藏著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著、按奈著、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引导到高潮,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般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

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

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跟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可是不再是精灵的舞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因著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至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但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句中最想强调的主题。

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人/主体与他者/主体的对质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

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著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不停的心灵成长的。

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看到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譬如说「庄严弥撒,贝多芬自承这首曲子不是为了宗教仪式而创作,纯粹是为了想用弥撒曲式说出自己的话。正因为这样,这首弥撒是不能被教会仪式使用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首表白心灵的纯粹音乐。

我们若仔细研究「庄严弥撒,会发现这首曲子的天人交战,绝不亚于命运交响曲。竟然过去贝多芬关心的音乐主题,重返创作中了,甚至比当年要更激烈。因为「庄严弥撒中有另一个明确的主体,就是一位「他者──上帝。当第一曲「垂怜经一出,我们立刻可以听出那种呐喊,是抗议命运不公的主体,向容许命运不公的上帝呐喊的心灵交战。

这种天人交战,到第二曲「光荣经更是明显,那铺陈上帝荣耀的华丽乐句,和祈求垂怜时的悲怆,真是天与地的差别。而贝多芬调和这天与地的距离,就是用歌颂上帝时突然声量急遽转弱的收音,彷佛是要提醒上帝,因为人仍在悲剧中,歌颂难免有点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圣哉经,我们一样可以听出贝多芬对垂怜、祈求悲悯的强调,而第五曲「羔羊经,那企望上帝赐平安的祈求呐喊,也是要透过一再反覆,才由没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书写遗书?心灵历程的跃升?

这种天人交战的声乐,只有对命运不甘的主体,遇上另一个可以被质询的主体时,才会出现。因此庄严弥撒乐句的呈现绝不像一般弥撒曲,只把焦点置于上帝。它更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对质。

庄严弥撒之后,贝多芬便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也就是知名的快乐颂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声、并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也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出来....。

第九交响曲不止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

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快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快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

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整理交代过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书写遗书,一是预备要进入另一个心灵历程。

他者/主体角色的转变

果真没多久,贝多芬谱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的沈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也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这种曲风,无宁说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他者/主体。

譬如贝多芬在曲子标题上加上「病后恢复献上感恩,用伊里安调式的赞美诗式曲风(op.132),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圣咏式的赋格(op.131)。这些迹象都显露,贝多芬是进入另一种心灵境界,就是把过去呐喊的、祈求的、高高在上威严的上帝主体,邀请进入他的心灵,参与他的告白与冥想。这个主体不再是他抗议的对象,而是跟他一齐回顾生命历程的同伴。

这是何等大的转变呢!

他者/主体进入生命后的大和解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居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的使用双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一定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在同时处理两个很关心的命题。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清楚的时间交错。

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这已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纯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弦乐四重奏(op135),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it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must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沈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itbe?与轻快的「Itmust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

那个曾被他抗议著、求告著、呐喊著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的轻快的幽默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无法言说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沈、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2

父亲及祖父都曾是宫廷中的乐师,父亲约翰是一位才华平庸的又爱酗酒的男高音手,母亲玛丽亚则是一位贤淑的女性。贝多芬从小极受在宫廷中担任指挥的祖父宠爱,可惜好景不长,贝多芬三岁时祖父就与世长辞了。1972贝多芬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曾师事莫札特,莫札特伯乐知千里马:“他会受世人注目,不久世人都会因他而骚动。”二十八岁开始耳聋,听力越来越差,曾跟好友说:“……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上帝创造的众生之中最悲惨的一个。”最后终於完全聋掉。一度想到轻生,而留下著名的《海得堡遗书》。但全聋后仍坚决与命运搏斗,开始用“心”来作曲。

以上写出了贝多芬的一生非常悲惨。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有:

1、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

2、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3、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英雄)

4、降B大调第四号交响曲

5、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6、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7、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8、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

9、战争交响曲(威灵顿的胜利)

10、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11、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

12、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

13、D大调钢琴奏鸣曲(田园)

14、降E大调英雄变奏曲

15、D小调钢琴奏鸣曲

16、C大调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

17、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告别)

18、E小调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3

贝多芬在28岁时听力逐渐减弱,到了45岁的时候听力完全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比这一打击更沉重了。虽然贝多芬的耳朵失聪了,但他坚持不懈的完成了《第二交响曲》,说明贝多芬还深爱着音乐事业。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奏曲。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成为他作为音乐家的特殊品质。

我崇敬他的坚强性格,崇敬他那坚持不懈的意志,崇敬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4

一、创作背景

贝多芬于1800-1801年冬天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直到1802年末才完成,经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而在这两年中,贝多芬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他被日益严重的耳聋所折磨,迫使他在1802年10月写下了那封被称作“海利根斯塔特遗嘱”的信件,而《第二交响曲》正是在他写下这封信件之后才完成的。那么贝多芬何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写出这部显示出明朗乐观音调且充满大胆敢为的气魄的交响曲,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曲式结构及分析

在《第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中,贝多芬第一次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的标题,这是贝多芬对交响――奏鸣套曲的又一重大贡献。“谐谑曲”,这个词本身就有“逗趣”的意思,是一种性格活泼、轻松活跃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三拍子声乐曲或器乐曲。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如下:

这首谐谑曲篇幅比较短小,全曲由A、B两个部分构成,虽然仍是四三拍,但比传统的小步舞曲要快得多,是复三部曲式结构,主调回到D大调上。全曲的再现是在乐章的结尾标记的从头反复(da capo),这是完全符合古典主义做法的。

呈示部是一个单三曲式,基本主题A(见谱例1)在呈示时十分简朴,在第一小提琴上由三个音的上行分解和弦反复而成,并且以跳音的形式出现,在小节间采用瞬间的力度对比(由F到P),这个锐利的动机以不同乐器用问答式的竞奏方式不停地变换音色,即由弦乐组器和木管组乐器争相演奏主题的一部分,使用了模仿的手法,从而使整个主题显得五彩缤纷,也使听者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的舞蹈场面。

谱例1: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呈示部A主题

呈示部中的展开段A’(见谱例2)是使用A段的三音动机材料展开,但旋律声部使用了八度的跳进,所以A’段的展开比A段的呈示更活泼、欢快。在三段曲式的再现段比呈示段有很大扩展,除了再现开始主题外,还出现A’段更加活跃的材料,再现段最后还出现了长达23小节的小结尾(见谱例3),在结尾中还出现了上行音阶的新材料,这个新材料包含乐章中段主题的骨干音,为中段主题的出现作了很好的预备,只不过这里的音阶比中段主题低一个八度。

谱例2: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呈式部A’主题

整个第三乐章呈示部中的A、A’段音乐几乎全是向上进行的跳音旋律,给人的感觉是内心充满活力,乐观,积极向上。

谱例3: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呈示部结尾第61-66小节

这一乐章的三声中段主题是由双簧管在D大调音阶上奏出的一段民谣式的流畅曲调(见谱例4),运用了呈示部结尾第61-66小节中已经出现过的上行音阶材料,旋律优美、抒情,与A段诙谐的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

谱例4: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三声中段主题

在将要结束时,音乐又原始再现开始的段落,整个乐章在轮生动活泼的场景中结束。

第三乐章以其变化多端的转折及其素材选用上的多样性而闪闪发光,乐曲的后半部已不像前面那样经常变换音色,活跃的和声布局以及某些复杂的曲调弥补了音色的平淡。而谐谑曲本身突发的强弱对比的特性,情绪变化上更为丰富,谐谑曲以其性格的活跃与情绪的奔放使这一乐章焕然一新。

第三乐章完全是贝多芬自己的,其中的三声中部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段音乐更进一步预示了《第九交响曲》的相同地方,尤其是当大管的对位旋律出现时。《第二交响曲》三声中部的主题是由本管奏出的,这一点与《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谐谑曲的相同部位有类似的构思。

另一方面,三声中部的展开段中,弦乐声部上强烈而肯定的。F音,是B小调的属音。这种D大调和b小调的关系与第四乐章的结尾的终止是有关联的,从中也体现出“田园”奏鸣曲的一个特征。

《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三声中部的主题的音调和调式也和“欢乐颂”类似,尽管我们无法确定《第二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之间的这些联系是否是贝多芬有意识做的,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贝多芬早在青年时期就想为《欢乐颂》谱曲。

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4日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曲》(作品115)。在这以前,贝多芬曾在1794――1795年间根据G・A・毕尔格的诗《互爱》创作歌曲。这首歌曲和《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欢乐颂》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

如果说歌曲《互爱》中的旋律是《欢乐颂》的前身,那么《第二交响曲》谐谑曲中的三声中部主题无论在音调还是调性上看,都更接近《欢乐颂》的主题。

三、思想内涵及创新性

贝多芬在《第二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实现了“名与实”的变革,用“谐谑曲”的标题取代了“小步舞曲”。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当时他个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以及“遗嘱事件”相矛盾。实际上,贝多芬在第三乐章使用“谐谑曲”,既符合音乐发展的逻辑,也反映了贝多芬个人在经历了前一乐章的困惑、思考以及斗争后,终于获得了思想上的解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而欢乐的个人情感。正是由于要表达这样一种“劫后余生”的状态,所以,此时的贝多芬深感在交响曲中小步舞曲情绪变化的单调与风格上的平庸,遂在《第二交响曲》中引进了谐谑曲,使交响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将交响曲的整体表现功能、思想深度、情绪变化及织体结构等都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一做法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乐章由小步舞曲到谐谑曲的演变,说明了谐谑曲巨大的情绪包容量和精神内涵。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5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可是,他的家庭并不如普通家庭一般温馨,美好,他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是一个爱酒如命的酒鬼,常常无辜殴打他,给贝多芬童年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黑暗。他的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个神童便谎报了他的年纪,去参加音乐会,可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天才哪有这么容易,于是,那是的贝多芬最终并未像莫扎特那般闻名于世。

可是贝多芬自身也喜好音乐,便拼命的掌握一切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这时的他正式跟尼福学习音乐,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水平渐渐进入了成熟阶段,创作了《月光》《悲伤》等着名的作品。可是老天就是这样不公平,在贝多芬正开始发光发热时,他的耳朵竟然开始听力下降了。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可怕的词语啊,我无法想象,当贝多芬听见这个噩耗时,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啊。是无助,是难受,是痛苦,是抱怨上苍的不公……

但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我喜欢贝多芬的坚强,喜欢贝多芬面对苦难的毅力,因为它的品质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前进的心,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我们无疑比贝多芬幸运,我们并没有失聪,并没有一个残忍的父亲,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活呢?我的无助,我的伤痛,我的狼狈,那又怎么样,擦干眼泪,继续大步向前走,像贝多芬那样,坚强,勇敢。

一位伟人说过:“并不是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砺了我们的人生,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是,生活就是这样,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生活,生活就永远不会放弃我们。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6

而波恩人对这位“波恩的儿子”更是深爱有加,波恩一年一度的贝多芬节,就是对这位一代乐圣的最好纪念!

贝多芬成为一代乐圣,有着必然的因素。音乐世家的遗传基因为他提供了先天的条件,而超越常人的非凡的努力与勤奋则是贝多芬成为一代大师的后天因素。然而,一代乐圣的光环背后,谁能体会贝多芬童年时的辛酸、青年时的绝望、暮年时凄惨呢?

贝多芬的父亲对儿子寄予了厚望,希望贝多芬成为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把才4岁的小贝多芬逼着站在椅子上练习弹钢琴,甚至在下半夜,小贝多芬经常被父亲从床上拉起来,练琴到天亮。常常酗酒的父亲成为家庭的一个沉重的负担,贝多芬在10岁时,就在教堂弹琴挣钱,以减轻家里负担。后来,贝多芬17岁时,母亲去世,养家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尚未成年的贝多芬的柔弱的肩上,一路风雨,贝多芬坚强走来,然而,人生的道路究竟还有多少坎坷?贝多芬不得而知。

父亲近乎轲刻的训练让贝多芬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加上先天的有利条件,少年贝多芬就初露出一代大家的苗头,年仅12岁的贝多芬就创作了德雷斯勒进行曲的9个钢琴变奏曲。青年时代,好学的贝多芬在奥地利皇子克西米里安 弗朗茨的帮助下,二次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求学,分别投入一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海顿门下学习作曲。天才的贝多芬遇到二位良师,犹如久旱逢甘露,如饥似渴地从二位大师那里吸收着知识的养份,终成一代大家,贝多芬与莫扎特、海顿一起,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

然而,当荣誉来临时,命运却与贝多芬开起了玩笑,似乎注定贝多芬一生将与坎坷相伴。30多岁的贝多芬竟然彻底失去了听力,伴随他的,将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与人的交流只能通过书写来进行,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作曲家来说,失去听力就是等于失去生命一样残酷。贝多芬无法理解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公?绝望的贝多芬准备以自杀来了结自己的人生,当他写好遗书准备寄给兄弟时,面对生死抉择,贝多芬冷静了下来,把遗书默默保存下来,坚强的贝多芬最后选择了继续生活和创作音乐。

我们无法想象此刻的贝多芬经受了何等的煎熬,我们更无法想象此刻的贝多芬经历了如何的绝望,但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创造了一部部伟大的传世音乐经典,无疑是惊世骇俗的!更是空前绝后的!

也许,经历了心灵上死而复活的重生,他的生命热情愈加炽热;经过了凤凰涅磐盘的生命洗礼,其神更髓,其创造力更加辉煌。贝多芬,也只有贝多芬,将心与音乐融为一体,从此,他的音乐创作不再依靠听觉,而是用心创造。也只有将心与音乐合二为一的贝多芬,才创造出世界上最伟大、最感人的传世经典——《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等。这些一部部气势磅礴的不朽作品问世,铸就了贝多芬一代乐圣的地位。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7

“田园”交响曲充满优雅的颤音,精致的和声,其中丰富的残响效果填补了大剧院音乐厅音响的缺憾,第四乐章完全没有风卷残云的气象,自始至终简单而生动,他的音乐的表达不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这使得第一天的的“贝七”让人感觉意犹未尽,感官上上迟迟不能被满足。

老实说,马苏尔的贝多芬偏于沉闷,速度比较正常,重点则在于对结构的耐心建构上,这让他的贝多芬有一种罕见的程序美感,层次清晰,细节明朗,一切按部就班和一板一眼,没有出人意料,也没有惊喜,一切都偏中性,一切都在平淡无味与朴素自然间摇摆不定。如果你喜欢富特文格勒那种涤荡万物的狂怒与性情,那你基本不会对这两天的演出来电。

虽然偶有亮点,但法国国交没有彰显任何过人之处,其所长也不沾贝多芬的边际,但马苏尔还是点画出了作曲家的神韵,倘若没有他,眼下这支乐团恐怕永远无法在贝多芬的领域中修成正果。第一晚从《费德里奥》序曲到最后的《艾格蒙特》,出现在舞台上的宛如两支不同的乐队,《艾格蒙特》伊始则基本是纯正的德国音色,运弓力道,呼吸律动全都很到位。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8

贝多芬是一个神童,他童年时期便显示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他也是个苦命人。当他在音乐界里遨游时,耳朵失聪了,这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闪电般的打击。他悲愤,他怨愤上帝的不公,他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悲剧,他的兴趣,他的爱好,他的事业即将在一念之间化为灰烬。

但是——

在抉择面前,为了自己的爱好,他毅然选择了顽强地与上帝作斗争。从此,他用非凡的天赋和毅力攀登着一座座崎岖的高山,用激昂的旋律创作了惊人音乐巨作:《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一系列的曲子。

是它们将音乐界波澜壮阔,也正是它们使世界人民震惊。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9

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曲毕。

师: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生(众):《命运交响曲》!《命运》!

周伟光:这是贝多芬作曲的!

刘帅:这是贝多芬在耳聋之后的作品!

师:好,你了解的不少,谁对贝多芬再多一些介绍?

杜志佳: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生活在一个音乐家庭,从他28岁起,耳朵就出了毛病,那时他的创作力正旺盛,30岁时,耳朵完全聋了,那时他特别苦闷。

魏月:我还知道,他在耳聋之后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知道的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明同学们在课下做了充分的预习。耳聋的贝多芬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吧!带着对贝多芬的一些了解,让我们再次欣赏《命运》,这次老师提两点要求:第一,认真听,你都听到了什么?第二,要联想,你都想到了什么?

(生选择自己认为最舒适的姿势再次欣赏《命运》,有的远望窗外,若有所思;有的眉头紧锁,紧盯着一处,有的手托下颏,眼神迷离,几分钟后,曲毕)。

师:谁想说说,直接站起来。

李芳芳:我听到一种强烈节奏总是重复出现,就像命运之神在不断敲打贝多芬的家门。

段奕宏:在强烈的节奏之间又有比较舒缓的部分,那好象是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圆: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姑娘坐在树林里,身边都是美丽的花朵,鸟儿在枝头吱吱的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会儿,小姑娘站起来,一边采花一边和蝴蝶嬉戏。

(同学脸上显出诧异的神色)。

师:听了刚才的描述,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提出来。

解华民:我不同意她的这种说法,她好象是提前背好的,不符合这首曲子的实际,这么强烈激昂的曲子,小鸟早就吓跑了,花儿也得震落了。(众生笑)。

丰超:我也同意解华民的意见,应该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师:对。这是我们的一个课堂练习,你听出什么就应该把它真实的表达出来。谁再说?

于程程:(较激动,语调有些忧郁颤抖)听着这段曲子,我好象看见一匹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突然遇到了一大片荆棘林,马儿被困住了,不能前进了,浑身扎满了刺,这时小松鼠跑来了,小白兔跑来了,小鸟也飞过来了,他们给马儿引路帮助它走出荆棘林;正当马儿昂头向前跑的时候,又陷入了一片沼泽地中,马儿挣扎着,拼搏着,它不甘心就此被淹没,就在它筋疲力尽的时候,又有小动物来帮它,终于让它挣扎了上来。这时天空是那么蓝。。。(啜泣)鸟儿叫的那么欢,花儿也在向它招手。。。(趴在了书桌上)。(一片静默之后老师带头鼓掌)

师:(也有些激动)于程程把自己的经历融合在这首曲子之中,正像贝多芬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战胜命运一样,相信于程程同学也会在每位同学的关爱帮助之下,以坚持不懈的韧劲战胜不幸的命运,把苦难的生活踩在脚下,迎接自己光明的未来。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篇10

 

追星作文一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心中崇拜的名人,他就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出生于平民家庭,自幼就跟父亲学音乐,很早显露了音乐才华,八岁开登台演出。

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最终成了他创作音乐的灵感源泉。当他感觉到自己耳聋时,他几乎要绝望了。从此,他性格暴躁,觉得人生似乎活不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失去听觉是多么可拍啊!《命运交响曲》一曲雄浑,壮烈,尽显贝多芬对命运的不公。“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面对命运不屈不挠,创下多首美妙的曲子。

贝多芬,是音乐的灵魂;贝多芬,是歌曲的真实写;他,是一个音乐巨匠!

贝多芬颇具大师风范。一双有力的手,蓬松得像火焰一样的头发,似深海中蓝宝石的一双眼,那么深邃,令人深不可测。

听过《命运交响曲》的人一定知道雄浑;听过《月光曲》的人一定懂得宁静;听过《田园交响曲》的人一定明白惬意。读过贝多芬心灵的人一定知道贝多芬的顽强,一定懂得贝多芬的痛苦,一定明白贝多芬的不幸。而我,就是读懂他心声的一个人。

我心中崇拜的名人,那就是伟大的贝多芬,一个不朽的使者。

追星作文二

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追星似乎已成了一种潮流。当然,我也追星。不过,这颗“星”他不是影星,也不是歌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教授,伟大的科学家、宇宙学家,被称之为“宇宙之王”。他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霍金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6年,是因为他21岁时,不幸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当时,霍金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能够运转,后来连心肺功能也消失,演讲和回答只能通过语言合成器来实现,医生都预言他最多只能活两年。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霍金经受了这么多的磨难,上帝也似乎同情他,为他留下了活跃的思维。如果他没有经历这么多,也许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霍金了。

再说说我们自己吧!

我们有健全的四肢,活跃的思维,健康的器官,这是上帝给我们最大的恩惠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这一点,好好学习呢?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我们自暴自弃,甚至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选择自杀,倒不如把自己遭遇的一切与霍金的人生比一比,看看算得了什么呢?

也许我们真该好好反思反思。

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了全世界。

霍金不是明星,而是茫茫夜空中月耀眼的一颗明星,为人们引导生命的方向!

追星作文三

一位旷世的音乐奇才,用他的一生把音乐掀到了顶峰,他的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他用激情但又悲惨的人生创造了奇迹,成为了音乐界灿烂的明星,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到了,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