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随声附和的人十篇

时间:2023-04-01 17:27:51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1

1、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2、依阿无心:依阿:随声附和。随声附和,没有主见,曲从不察。

3、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4、众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

5、以水济水: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6、水母目虾: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7、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8、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9、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10、唯唯连声: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2

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言语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3、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5、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6、密云不雨: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7、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8、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9、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10、开云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11、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12、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13、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14、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15、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16、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17、平步青云: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18、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1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0、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21、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22、腾云驾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23、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24、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25、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26、衣冠云集:衣冠:古时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引申为世族士绅;云集:如云聚集,形容人多。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

27、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28、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9、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30、咏月嘲风: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31、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2、烟消云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33、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34、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35、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36、风云开阖:阖:关闭;开:散开。风和云聚散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37、风云际会: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38、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39、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40、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41、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42、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43、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44、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

45、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46、风云变态: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47、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48、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49、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50、云起水涌:形容众人像云聚、像水涌一样从各处涌来并聚集在一起。

51、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52、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53、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54、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55、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56、如坐云雾: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57、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58、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59、景从云集:景:同“影”。如影随形,如云聚集。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

60、云起龙骧: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61、浮云蔽日: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62、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63、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64、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5、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66、烟云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67、彤云密布: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68、云合影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众多的人从各处涌来并会合在一起。

69、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70、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71、闲云野鹤: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3

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几年之后,其声越来越大。有道士见了大吃一惊,说:“这是应声虫,长久不医治,会殃及妻子儿女。应该去读医书《本草》,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就服用此药。”此人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再应声,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

【拍马屁】比喻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相沿已久,有的人就一味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世。

【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大其词。

相传,从前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当地人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

皮筏由几个牛、羊皮口袋联结而成,使用时用嘴给皮筏充气,于是就有了“吹牛皮”一语。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谈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后来,就以“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夸其谈。

【孺子牛】原指甘愿给小孩子当牛的人。后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春秋时齐景公宠爱儿子荼,一次,景公跟儿子游戏,自己口衔绳子当牛,竟被儿子拉动绳子而折断牙齿。景公死后,大臣依照他的旨意,立公子荼做了国君。另外几个公子逃往国外。大臣陈僖子想废掉荼,就暗地里将公子阳生接回国内。大臣鲍牧(鲍子)反对,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用“孺子牛”说齐景公对他的幼儿很宠爱。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用了这个典故并为其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他甘为人民大众之牛,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4

1.爱憎(zēng)分明:

【解释】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态度十分鲜明。憎:恨,厌恶。

2.安然无恙:

【解释】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安然:平安;恙:疾病。

3.拔苗助长: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

4.跋山涉水:

【解释】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5.百看不厌:

【解释】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6.班门弄斧:

【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知,又是也做自谦词。班:巧匠鲁班。

7.搬弄是非:

【解释】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

8.变本加厉:

【解释】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本:原来;厉:猛烈。

9.变幻莫测:

【解释】变化多端,无法揣测。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10.别具匠心:

【解释】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11.不耻下问:

【解释】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耻,耻辱。

12.不可救药:

【解释】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13.不可思议:

【解释】不可想象,难以理解。

14.不能自已(yǐ):

【解释】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15.不屈不挠:

【解释】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屈:屈服;挠:弯曲。

16.不速之客:

【解释】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17.不屑置辩:

【解释】认为不值得辩论。屑:认为值得;

18.不言而喻:

【解释】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了解。

19.不约而同:

【解释】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20.不折(zhé)不扣:

【解释】不打折扣,表示十足彻底。折:折扣。

21.畅所欲言:

【解释】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

【解释】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hèn)心如意:

【解释】指完全合乎心意。称:适合,相对;如:适合。

24.承前启后:

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25.诚心诚意:

【解释】心意很真诚。

26.触景生情:

【解释】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7.唇亡齿寒:

【解释】比喻双方利害相关。

28.春和景明:

【解释】春风和煦,风光明丽。和:温和,和煦;景,日光。

29.春华(huā)秋实:

【解释】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华:同:“花”。

30.当之无愧(kuì):

【解释】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当:承当,承受。

31.道听途说:

【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2.得不偿(cháng)失:

【解释】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偿:抵补。

33.滴水穿石:

【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34.断壁残垣(yuán):

【解释】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垣:墙。

35.风调tiáo雨顺:

【解释】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36.峰回路转:

【解释】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

37.赴汤蹈火:

【解释】比喻不避艰险。汤:沸水;蹈:踩。

38.高屋建瓴(líng):

【解释】形容居高临下,占有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39.刚正不阿(ē):

【解释】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阿:迎合,偏袒。

40.各持己见:

【解释】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持:坚持。

41.各得其所:

【解释】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处所。

42.各尽所能:

【解释】每个人把自己的才能限度地贡献出来。

43.各行其是:

【解释】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行:行动;是:对,正确。

44.根深蒂(dì)固:

【解释】根扎得深,花和瓜果就长得牢,比喻基础稳固,不易动摇。蒂:植物的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45.骇人听闻:

【解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惊吓,震惊。

46.好意难却:

【解释】善良得心意难以拒绝。却:推辞,拒绝。

47.厚此薄(bó)彼:

【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对待。厚:优待,重视;薄:轻视,慢待。

48.豁huò然开朗:

【解释】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49.鸡犬相闻:

【解释】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

50.记忆犹新:

【解释】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犹:仍然,还。

51.家喻户晓:

【解释】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道。

52.坚定不移:

【解释】形容毫不动摇。移:改变,动摇。

53.见异思迁:

【解释】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迁:改变。

54.今非昔比:

【解释】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昔:从前。

55.斤斤计较(jiào):

【解释】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斤斤:过分计较。

56.津(jīn)津有味:

【解释】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津津:有滋味,有趣味。

57.惊慌失措:

【解释】害怕、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措:安排,处置。

58.精打细算:

【解释】(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59.精雕细刻:

【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60.井然有序:

【解释】整齐不乱,次序分明。井然:整齐的样子。

61.迥(jiǒng)然不同:

【解释】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迥:差得远。

62.居高临下:

【解释】占据高处,面对低处。居:处;临:面对。

63.举世闻名:

【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举:全;闻名:有名。

64.举一反三:

【解释】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举:提出;反:类推。

65.可歌可泣:

【解释】令人歌颂赞美,感动流泪,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66.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67.扣人心弦(xián):

【解释】形容诗文,表演等感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心弦: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

68.夸夸其谈:

【解释】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69.脍(kuài)炙人口:

【解释】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爱好称赞。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烤熟的肉。

70.滥竽充数:

【解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滥:与真实不符的;充数:凑数。

71.理直气壮:

理由充足因而说话有气势。直:公正的,正义的。

72.力挽狂澜:

【解释】比喻尽力扭转险恶的局势或制止不正的风气。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

73.历历在目:

【解释】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74.两全其美:

【解释】做事顾全双方,使两者都得到好的结果。全:保全,使完整不缺。

75.流连忘返:

【解释】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流连:迷恋于游乐;返:同“反”,回,归。

76.流离失所:

【解释】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77.络绎(luòyì)不绝:

【解释】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络绎:接连不断;绝:断绝。

78.落英缤纷:

【解释】落花繁多而凌乱。英:花;缤纷:繁多而凌乱。

79.满载(zài)而归:

【解释】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80.买椟(dú)还珠:

【解释】比喻取舍不当,也比喻舍本逐末。

81.漫不经心:

【解释】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受约束,随便。

82.茅塞sè顿开:

【解释】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顿时理解、领会。

83.美不胜收:

【解释】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84.门庭若市:

【解释】门口和庭院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十分热闹。

85.名副其实:

【解释】名称或名分与实际相符合。名:名声;副:符合。

86.名列前茅:

【解释】指名次排列在前面。名:名次。

87.名正言顺:

【解释】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名义。

88.莫名其妙:

【解释】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89.漠不关心:

【解释】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漠:冷淡。

90.默默无闻:

【解释】不出名或不为人知道。

91.难以置信:

【解释】难于相信。

92.迫不得已:

【解释】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迫:逼迫,*。

93.破釜(fǔ)沉舟:

【解释】比喻下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

94.其乐无穷:

【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穷:穷尽。

95.其貌不扬:

【解释】形容人或貌很平常或丑陋难看。扬:容貌好看。

96.气象万千:

【解释】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97.恰如其分:

【解释】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98.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99.牵强(qiǎng)附会:

【解释】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牵强:勉强把两件没有关系或关系很远的事物拉在一起。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

100.前赴(fù)后继:

【解释】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赴:去;继:继续,接着。

101.巧妙绝伦:

【解释】精巧奇妙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绝伦: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102.轻而易举:

【解释】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举:往上托,往上伸。

103.情不自禁jīn:

【解释】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忍住。

104.情真意切:

【解释】感情真挚,心意殷切。切:急切、殷切。

105.全神贯注:

【解释】全副精力高度集中。神:精神、精力集中;全:整个。

106.人声鼎沸:

【解释】人声喧闹。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煮东西的器物;沸,水开。

107.忍俊不禁jīn:

【解释】忍不住笑。禁:忍住。

108.任劳任怨:

【解释】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怨:责怪。

109.锐不可当(dāng):

【解释】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锐:锐利;当:抵挡。

110.三顾茅庐:

【解释】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顾:拜访。

111.赏心悦目:

【解释】因欣赏美好的景色而心情舒畅。

112.舍生取义:

【解释】为正义牺牲生命。义:公正合理的道理,正义。

113.身临其境:

【解释】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地方、境地。

114.深恶wù痛疾:

【解释】厌恶、痛恨到了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115.声色俱厉:

【解释】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色:脸色;俱:都;厉:厉害。

116.失魂落魄:

【解释】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117.诗情画意:

【解释】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118.世外桃源:

【解释】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119.势不两立:

【解释】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势:状况,情势;立:存在,生活。

120.守株zhū待兔:

【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比喻企图不通过主观努力而侥幸成功的心理。

121.:

【解释】扳指头记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屈:弯曲。

122.首当其冲:

【解释】比喻首先受攻击或遭灾难。首:最先;冲:要冲,交通要道。

123.水落石出:

【解释】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大白。落:下降;出:显露。

124.水乳交融:

【解释】水和乳汁混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

125.水涨zhǎng船高:

【解释】水位上涨,船体也随着上升,比喻事物随着他所凭借的基础而增长。

126.四面楚歌:

【解释】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127.素不相识:

【解释】向来不认识。素:向来,素来。

128.随波逐流:

【解释】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水流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着别人走。逐:追赶。

129.随声附和hè:

【解释】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随:跟随;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用于贬义。

130.谈笑风生:

【解释】形容谈话时又说又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131.叹为观止:

【解释】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号到了极点。叹:赞叹;止:停止;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

132.甜言蜜语:

【解释】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而说的让人爱听的话。

133.铁杵(chǔn)磨针:

【解释】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很成功。

134.推陈出新:

【解释】推去旧的,产生新的。后多指在文化艺术方面去掉旧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来。推:排除;陈:旧的。

135.完璧归赵:

【解释】比喻将原物完好的归还原主。完:完整,完好;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

136.万籁lài俱寂:

【解释】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宁静。籁:从孔*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

137.亡羊补牢:

【解释】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也指出了问题才想法补救,已经太晚了。亡:丢失;牢:牲口圈。

138.妄自菲fěi薄:

【解释】过分地看轻自己。妄:不合理的,无根据的;菲薄:瞧不起。

139.闻鸡起舞:

【解释】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闻:听到。

140.唯利是图:

【解释】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唯:只,仅;是:复指代词,指前面的“利”;图:贪图。

141.温故知新:

【解释】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142.无边无垠:

【解释】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143.无动于衷:

【解释】内心毫无触动,指对于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衷:内心。

144.无精打采:

【解释】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采:神采。

145.无缘无故:

【解释】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46.息息相关:

【解释】呼吸时进出的气息相互关连,形容关系或联系非常密切。息息:呼吸进出的气息。

147.洗耳恭听:

【解释】形容专心而恭敬地听,常用作请人讲话的客气话。

148.喜不自胜:

【解释】高兴得自己都承受不起,形容非常高兴。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9.喜出望外:

【解释】出乎意料的高兴。望:希望、意料。

150.鲜(xiǎn)为人知:

【解释】很少被人知道。鲜:少。

151.闲情逸致:

【解释】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逸:安闲;致:情趣。

152.相得益彰:

【解释】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益:更加;彰:明显。

153.相辅相成:

【解释】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辅:辅助,帮助。

154.相提并论:

【解释】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提:提出,举出。

155.小心翼翼:

【解释】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认真。

156.心驰神往:

【解释】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驰:(心神)向往。

157.心旷神怡:

【解释】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158.心平气和: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和:平和,和缓。

159.心悦诚服:

【解释】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真心。

160.欣喜若狂:

【解释】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

161.星罗棋布:

【解释】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

162.胸有成竹: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63.栩栩(xǔ)如生:

【解释】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164.轩然大波:

【解释】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轩:高。

165.悬梁刺股:

【解释】形容刻苦自学。梁:屋梁;股:大腿。

166.鸦雀无声: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67.言简意赅(gāi):

【解释】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赅:完备,全。

168.眼花缭乱:

【解释】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169.杳(yǎo)无音信:

【解释】没有一点音信。杳:远得不见踪影。

170.夜以继日:

【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继:继续,接续。

171.一碧万顷(qǐng):

【解释】形容青绿无际。

172.一筹莫展:

【解释】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173.一鼓作气:

【解释】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174.一劳永逸:

【解释】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逸:安乐,安闲。

175.一望无际:

【解释】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际:边。

176.一语双关:

【解释】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177.依然如故:

【解释】指人没有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

178.依山傍(bàng)水:

【解释】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靠近。

179.怡然自乐:

【解释】形容高兴而满足。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180.义不容辞:

【解释】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让;辞:推辞。

181.异口同声: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182.异想天开:

【解释】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奇异。

183.抑扬顿挫:

【解释】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184.饮水思源:

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185.油然而生: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86.与日俱增:

【解释】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与:跟,和;俱:全,都。

187.再接再厉:

【解释】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接:交锋,接战;厉:磨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

188.载(zài)歌载舞:

边歌唱,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且。

189.张灯结彩:

【解释】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张:陈设,铺排。

190.郑重其事:

【解释】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郑重:审慎,严肃认真。

191.中流砥dǐ柱:

【解释】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砥柱山,在三门【解释】峡,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192.枝繁叶茂:

【解释】枝叶繁密茂盛。

193.装模(mú)作样:

【解释】故意做作,故作姿态。样:模样、姿态。

194.壮志未酬chóu:

【解释】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酬:实现。

195.谆谆(zhūn)教诲huì:

【解释】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196.自得其乐:

【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197.自给(jǐ)自足:

【解释】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198.自强不息:

【解释】自己地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199.走投无路:

【解释】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5

关键词:莫言;《蛙》 ;比喻;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蛙》是莫言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他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作品看似是在讲述“计划生育”这一主题,但作者并非要写计划生育事件发生的过程,而是通过事件来塑造人物,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这部作品于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在《蛙》这部作品中,莫言使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来丰富作品内容,其中比喻修辞的运用随处可见。本文将仅从作品中的比喻修辞着手,通过对比喻修辞的分析,来领略作品的语言艺术。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者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比喻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表达中的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特点”,著名作家秦牧称比喻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由此可见,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二、《蛙》中的比喻辞格基本类型的运用

比喻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组成的,根据这三个成分的隐现和比喻词的不同,可以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个基本类型。在小说《蛙》中,运用较多的主要是明喻和暗喻。

(一)明喻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犹如、仿佛、一般……”等一类的喻词。这类比喻在作品中最为常见。如:(1)她跑起来身体摇摇摆摆,重心不稳,像个初学走路的婴孩,很是可爱。(2)群众的喧闹声犹如拍打岩石的浪潮。

(1)句中,“她跑起来的身体”是本体,“婴孩”是喻体,“像”是喻词,借初学走路的婴孩的样子,形象的表现“她”跑起来可爱的样子。(2)句中,“喧闹声”是本体,“浪潮”是喻体,“犹如”是喻词,用拍打岩石的浪潮来形容现场群众的喧闹声,令读者感受到大会现场群众喧闹带来的混乱场景。

(二)暗喻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于……”作为喻词。如:(3)我是泰山顶上一青松,抗严寒斗风雪胸有朝阳!(4)痛什么?跟蚊子叮一口差不多。

例(3)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人物王仁美,她把自己比喻成“泰山顶上一青松”,用“是”做喻词,来表达自己身体好,不怕冬日里的风寒。例(4)中,用“跟……差不多”的形式,来比喻痛的只是像“蚊子叮一口”,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叙述的“痛”的程度,把抽象的感觉形象化了。

三、《蛙》中比喻辞格的多样化用法

比喻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有的在结构上有变化,有的比喻中喻体和本体不只是简单的打比方的关系,有的一个比喻中又包含若干个比喻,这些都是比喻的变式。《蛙》这部作品中比喻的运用也并不仅限于明喻和暗喻这两种典型格式。

(一)倒喻

倒喻一般是明喻,它的结构形式是由喻体充当本体的修饰语,变“甲像乙”的格式为“乙的(地)甲”,语序上倒过来。如:(5)两行蜂蜜般的泪水,从他枯干的眼窝里流出来。(6)我听到周围一片雷鸣般的喊打声。

例(5)例(6)中,用喻体作本体的定语,实际上是说“两行泪水如蜂蜜般”和“喊打声像雷鸣一样”。通过改变本体和喻体的语序,使作品语言更加丰富。

(二)较喻

较喻是含有本体与喻体互相比较的附加意义在内的比喻。较喻分为两种:如果本体强于喻体是强喻;如果本体弱于喻体是弱喻。如:(7)她的心眼子,全村的人加起来也不如她多;她的心劲儿,比七尺高的男儿还要高。

例(7)中,作者描写“她”的心劲儿高,用她的心劲儿和“七尺高的男儿”进行比较,借此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知到她的心劲儿,该句的比喻是强喻。

(三)博喻

博喻是比喻连用的形式之一,它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比喻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又名复喻。其表现格式是“甲像(是)乙,像(是)丙,像(是)丁”。例如:(8)我是一头鹿,一只黄羊,一个登上月球表面因而身轻如燕的超人。(9)那像沉闷小牛叫声的蛙鸣,那像忧伤的小羊叫声的蛙鸣,那像母鸡叫蛋一样清脆的蛙鸣,那像初生婴儿一样响亮和悲伤的蛙鸣……

例(8)中,用鹿、黄羊和登上月球表面的超人三个为喻体来形容本体“我”,通过三个连续的比喻,作者表达出“我”在奔跑时的状态。(9)中分别用小牛叫声,小羊叫声,母鸡叫声和婴儿哭声作为喻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蛙声,使读者也仿佛听到了千万只蛙在同时鸣叫。

(四)排喻

排喻又称类喻,是两个以上的比喻连用,而它们的本体各不相同,但是本体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例如:(10)我们站在煤堆前,低头弯腰,像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像从废墟中寻找食物的狗。(11)真实的情况是,我气喘吁吁,喉咙里喷火,心跳如鼓,胸膛膨胀,头大如斗,眼前一阵阵发黑,仿佛血管随时都要崩裂。

例(10)中,把“我们站在煤堆前”的状态比喻成“地质爱好者发现了奇异矿石”,“我们抽动鼻子”,比喻成“寻找食物的狗”,这两组比喻都体现了在缺少食物的特殊年代,作为孩子的“我们”在看到一堆煤后的连续反应。例(11)中,通过排喻表现了“我”在经过一段追逐的长跑后心跳剧烈,头昏脑胀的状态。

(五)接喻

接喻是几个比喻连用,后一个喻体是在前一个喻体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联喻、贯喻。例如:(12)失眠多年的大师终于在马槽中睡着了,睡得深沉,犹如无忧无虑的婴儿,就像多年前那个躺在木制马槽里顺河飘来的赤子。(13)我们看到河上有一艘装修得大红大绿的豪华游船在缓缓行驶,如同一座移动的牌楼。悠扬的乐声飘来,有古装女子,如同画中人物,在船舱里抚琴吹箫。

例(12)中“就像多年前那个躺在木制马槽里顺河飘来的赤子”这个比喻就是在前面“犹如无忧无虑的婴儿”的基础上顺承出的一个比喻关系。例(13)中也先是有了像“移动的牌楼”的豪华游船,才有船中“如同画中人物”的古装女子,这二者是承接关系。

以上对莫言先生作品《蛙》中比喻修辞的举例分析只是这部作品中比喻修辞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作品对比喻修辞在的运用之广泛,同时也能够看出比喻修辞对丰富作品内容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6

【关键词】改革思路;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大力推行,高中音乐教师需紧跟时代形势,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创设情境,选择合适乐器和有效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升他们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比喻和趣味语言,形象讲解、传授知识

这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啄食的鸡嘴:顿音号、像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像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做“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学生辨认。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2借助其他艺术形式来感知和欣赏

即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例如,在中国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在对该作品风格、旋律、特点等简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部分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同时,让学生欣赏表现《春江花月夜》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诗与画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入到一种音乐与想象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

藤守尧在其《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说到:“想象就是通过把感知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存储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新的意想的过程。”

3适当运用教学媒体,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利用多种途径与方式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欣赏体验音乐时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迅速地感染上音乐作品的情绪色彩。如在教授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一课时,在教室的墙壁上挂几幅中国的山水画和琵琶、笛子、箫、二胡等一些民族乐器,大屏幕上布置渔民在夕阳下捕鱼归来的图片,随着《春江花月夜》那深沉、优美、古朴、典雅的旋律在教室中回荡,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诵唐诗《春江花月夜》,这样学生就会被这诗情画意的情境所吸引住,深深地陶醉在音乐声中,体验到中国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神韵。再如:运用多媒体做课件,将文字、图像、照片、VCD、音乐、语言、录像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大大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益。

4让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教学课堂

流行音乐进课堂已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象,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已经不是音乐教师可以控制得了的,一味的禁止只会抑制学生心灵深处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回避不如引导,由音乐教师将流行音乐带入课堂,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这种积极心态,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习和体验音乐。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流行音乐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作用。例如,在上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时,用周杰伦的歌曲《十一月的肖邦》作为引入,就可有效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不同种类、国度的流行音乐引入世界各国及各民族音乐,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习、接受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虽然,流行音乐没必要写进教材,但应该留出适当的课时,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选择适当的优秀作品进行教学。

5选用适合于课堂器乐教学的乐器

课堂器乐教学的特点:一是集体训练,课堂器乐教学和课外器乐教学不同,以群体训练为主要形式;二是教学时间有限,目前课堂器乐教学已是中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不能长时间地单独进行乐器演奏技能训练。根据以上两个特点,课堂器乐教学的乐器选择的标准应该是音高固定、简单易学。

5.1音高固定:课堂器乐教学应尽量少用非固定音高的乐器。中学阶段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数量较多,如果选择非固定音高的乐器,那么单单调音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选用音高固定的乐器,则会大大增加有效的教学时间。此外,运用音高固定的乐器,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音高概念。

5.2简单易学:课堂器乐教学一般不宜选用演奏技能过于复杂的乐器。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最基本方法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乐器,提高其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素质。因此,选择简单易学的乐器,既能使学生易于感受到运用乐器表现音乐的乐趣,又有助于教师学要求和教学进度。

6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演唱、演奏、舞蹈、律动、视听、创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自己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享受音乐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如在教授《音乐与舞蹈》一课时,选择《走进新时代》前奏为素材,要求学生按小组创设一定的舞台造型。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讨论,反复体验音乐的节奏与风格,最后在音乐声中展现了“人民英雄”、“迈步向前”等与音乐十分贴切的舞台造型,感动了在场所有听课的教师。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可以使学生深刻体验音乐,领略音乐艺术无穷的魅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师生的音乐特长,为学生进行现场表演,使学生与音乐“零距离”接触,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参考文献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7

1、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2、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3、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4、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5、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6、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7、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8、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9、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10、吞炭漆身: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11、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12、鬼哭神嚎: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13、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4、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15、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6、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17、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8、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19、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0、朗朗上口: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21、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22、作金石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23、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2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2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26、宛转悠扬: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27、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28、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29、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30、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31、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32、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33、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34、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35、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36、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37、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38、音容笑貌:指死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39、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40、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41、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42、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3、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44、神号鬼哭: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45、剑头一桑航M罚褐附;吠沸】祝桑合笊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46、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47、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48、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49、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50、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51、群雌粥粥: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5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53、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4、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55、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56、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57、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58、乳声乳气:形容说话声音象小孩子那样尖细。

59、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60、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61、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62、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63、咄咄逼人: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64、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65、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66、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7、死声活气:阴阳怪气的声音。

68、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69、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70、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71、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72、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73、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74、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75、绕梁三日: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76、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77、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78、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79、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80、在谷满谷:《庄子·天运》:“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此谓奏乐时声音遍及各处,形容道的无所不在。后以“在谷满谷”形容人物众多。

81、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82、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83、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84、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85、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86、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87、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88、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89、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90、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91、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92、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93、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94、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95、无声无臭: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96、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97、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9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99、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10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01、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102、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103、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104、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105、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106、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107、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08、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109、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10、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111、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112、有气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113、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14、^啼鬼啸:像^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115、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116、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117、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118、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19、声如洪钟: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120、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121、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122、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123、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124、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125、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126、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8

隐字联,亦称缺如联、藏字联,即在联中故意略掉需要突出的一些字,含蓄巧妙地传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隐字联含而不露,曲径通幽,读之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相传北宋名相吕蒙正少年时家境贫寒,某年除夕,见家中一贫如洗,便写这样一副对联贴于大门两旁: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上下联故意缺“一”和“十”横批故意缺“东西”,谐“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之意。此联立意奇巧,以含蓄诙谐的手法表现出作者的穷困酸楚之况。

某人嘲讽一名叫“吉生”的庸医联:

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

此联分别隐去成语“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中“吉”“生”二字,隐去庸医“吉生”之名,讽刺庸医医病不“吉”无“生”

明代冯梦龙《古今谭概》中记载:某书生家贫,无酒为友祝寿,遂持水一杯,谓友人曰:“君子之交淡如。”友人知其意,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这一问一答恰好构成一副对联:

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

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主人有意隐去“酒”字,足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和高雅的志趣决非泛泛的“酒肉”之情可比。

清代某人讽刺鄂州候补知府续立人联:

尊姓原来貂不足;大名倒转豕而啼。

《晋书·赵王伦传》有“貂不足,狗尾续”之语,隐其姓“续”字;《左传·庄公八年》中有“豕人立而啼”之语,“人立”倒转即为“立人”。全联暗射“续立人”之名,隐刺其为人如猪狗一般。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撰一隐字联: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上联写读经书,而不见“书”,下联谈栽青竹,却不现“竹”。联语通畅明了,举重若轻,实乃大家手笔。

清朝宗室王士卿因贪污而被革职处死,有人赋隐字联以嘲:

士为知己;卿本佳人。

上联出自《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下联出自《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该联联首嵌名,联尾歇后,直呼其名,巧妙地讽刺王士卿是“死人”和“贼人”。

清末,军阀袁世凯窃国称帝,遭到全国人民唾弃。有人送他一隐字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隐“八”,意喻“忘八”,谐“王八”之音;下联隐“耻”,意喻“”。联语唾骂袁世凯“王八”“”,大快人心,令人拍案叫绝。

三字成语

【应声虫】比喻胸无主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之人。

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几年之后,其声越来越大。有道士见了大吃一惊,说:“这是应声虫,长久不医治,会殃及妻子儿女。应该去读医书《本草》,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就服用此药。”此人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再应声,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

【二百五】指带有傻气、做事鲁莽的人。

古时银子五百两为一封,二百五十两为半封,谐音“半疯”。因此,用“二百五”借指那些头脑简单、做事莽撞、傻里傻气的人。

【拍马屁】比喻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相沿已久,有的人就一味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

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世。

【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大其词。

相传,从前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当地人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

皮筏由几个牛、羊皮口袋连结而成,使用时用嘴给皮筏充气,于是就有了“吹牛皮”一语。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谈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后来,就以“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夸其谈。

【孺子牛】原指甘愿给小孩子当牛的人。后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孺子:小孩子。)

春秋时齐景公宠爱儿子荼,一次,景公跟儿子游戏,自己口衔绳子当牛,竟被儿子拉动绳子而折断牙齿。景公死后,大臣依照他的旨意,立公子荼做了国君。另外几个公子逃往国外。大臣陈僖子想废掉荼,就暗地里将公子阳生接回国内。大臣鲍放(鲍子)反对,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用“孺子牛”说齐景公对他的幼儿很宠爱。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用了这个典故而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他甘为人民大众之牛,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破天荒】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苏轼与“东坡鱼”的故事

“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

坡不仅是一个大文豪,据说还是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个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既然把鱼搁在上面不行,那就把鱼拿下来吧。”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

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边的罄里。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9

关键词:剪辑;音画合一;节奏;蒙太奇

1 要了解短片的剪辑手法和特点我们先来了解剪辑的概念定义,作用和分类

1.1 剪接的概念

电影的初创时期,只需要将一段胶片与令一段胶片粘接起来,就可以放映,这种连接胶片的技术工作。剪接是剪辑艺术的萌芽和前驱。剪接是电影艺术初创时期使用的名称,它偏重于技术性,是剪辑艺术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有了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等专业部门的分工,形成了一整套电影的特殊叙事方法和表现手段的理论,即蒙太奇。于是剪辑应运而生了。剪辑:在电影艺术发展都成熟阶段才产生的,它着重于艺术性,同时也包含着剪接技术。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电影剪辑已经经历了剪接与剪辑两个阶段。

1.2 剪辑的分类和方法

1.2.1 有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画面附加技巧(种类的特性和功用)

(1)显/渐显/渐明/淡人;(2)隐/渐隐/渐暗/淡出;(3)化/溶化/溶变;(4)划/划变/MASKi(5)甩出,甩人;(6)翻转画面;(7)倒正画面I(8)多画面/多银幕/画幅分割;(9)定格画面;(10)画面叠印短片中多次使用了这几种有附加技巧的剪辑方法。

1.2.2 无附加技巧的剪辑跳切

跳切的转场(方法)(1)利用语言转场;(2)利用动作转场;(3)利用景物镜头转场;(4)利用特写转场;(5)利用情绪转场;(6)利用音乐转场;(7)利用音响转场这些都是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的各种方法。

跳切,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和剪辑手段,较为符合现代人欣赏影视艺术的节奏感觉和思维方式。无论是有附加技巧的剪辑,还是无附加技巧的剪辑,其功能、作用和目的都是转换时空,不过,有附加技巧的剪辑转换时空运用的方法是技巧,无附加技巧剪辑转换时空运用的方法是跳切。

2 处理声画关系

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剪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信息,提供了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

(1)短片拍摄结束后,短片的类型方向基本确定,然后就是背景音乐的搜寻。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可以对画面起到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并赋予画面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力。人们在影视节目的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上进行了许多的创作,力图使声音的形象更加鲜明、完整,与画面高度统一。一般按影视中声源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即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画对位。

①声画合一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声画结合形式,它是指镜头中的视觉形象和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透和互为补充,使观众的感受变得更为深刻、真实。

②声画分立是指镜头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它发出的声音互相离异的声画有机结合形式。人们在听觉上的感受习惯与视觉上的感受习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画面的突然切换在感觉上可以很自然,但当声音突然消失、出现和转换时,往往会在观众的身上产生很大的困扰,但有的时候要求一切声音与画面机械一致反而会降低作品的信息量或艺术感染力,而采取声画分立的方法,则可增加作品的信息量或艺术感染力。

③声画对位是指镜头画面中视觉形象和声音分别表达内容,二者按照各自的规律去发展,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涵义的声画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强调声音与画面的独立性与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对列效果,产生某种声画自身原本所不具备的新的寓意,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很多的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都是专门配乐。

3 节奏

(1)所谓“节奏”,中国古书《礼记.乐记》中的“节奏合以成文”就揭示了节奏于止起、静动的实质及其艺术感染力。而纵观自然万物可,一切有生命的物质,只要存在运动,不管其形式如何,就都有节奏。

①节奏本身就是自然界各种运动物质、物质运动和生物机体各项功能交替的均匀性变化与表现形式。音乐与电影之间在手法的运用规律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只是电影在以声画为表现形式时。节奏更多的体现在时空表现上和时空变化形式的重复和分布上。

②电影摄影的节奏最终是在剪辑上完成的。英国著名的电影剪辑师勃来苏曾说过:剪辑电影百分之九十是节奏。电影摄影剪辑中还牵涉到两个与节奏有关的因素。它们分别是每个镜头的长度和景别的大小。

4 蒙太奇

说到剪辑不得不说的就是蒙太奇,可以说剪辑是蒙太奇的一个手段。“蒙太奇是电影剪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可以说电影剪辑与蒙太奇是同时产生,同时并进的。剪辑与蒙太奇在艺术创作上是同义词。所以,当有人将影视剪辑编辑称之为蒙太奇工作者,也确实有其一定的道理。”

4.1 画面蒙太奇的分类

根据画面内容的叙述方式和表现形式,画面蒙太奇又可分为两大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它们又可以细分为各种类别的蒙太奇形式,它们各具特点,结构方法和表现效果也迥然不同。

4.1.1 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她以交代情况、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问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和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连贯的剧情,重在动作、形态和造型的连贯性。

叙事蒙太奇包括连续式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颠倒式蒙太奇。

连续式蒙太奇的优点是有头有尾,脉络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观众的姐理解方式、认知习惯等基本思维逻辑,但它不宜处理多条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不利于省略多余过程,有时易造成平铺直叙感,缺乏艺术表现力,在实际运用中经常与其他形式交叉融合。

交叉式蒙太奇,它是平行蒙太奇的发展,由著名导演格里菲斯首创。平行式蒙太奇一般只注重情节的单一、主题的统一,重视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平行发展。而交叉蒙太奇强调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其中一条线索往往影想或决定其他线索的发展。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不断强化矛盾冲突,引起悬念,推动剧情发展。

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时间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结构。

叙事蒙太奇是画面组接的基础和主体,是电视节目的基本结构方式。不论是同一时空的事件按时间顺序交代,还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时空的事件,用平行手法或平行交叉手法进行叙述,都是为了让观众了解事件的进展或全貌。

4.1.2 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与叙事蒙太奇相反,它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某种表现需要,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在一起,产生不曾有的新的含义。它不注重事件的连贯、时间的连续,而注重画面的内在联系。表现蒙太奇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对比式蒙太奇,对比式蒙太奇可以采用多种对比性因素:画面内容,包括真与假、美与丑、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画面形式,包括景别大小、角度仰俯、色彩冷暖、光线明暗、声音强弱等等。

积累式蒙太奇,北京申奥片和上海申博片中大量采用积累式蒙太奇的表意,比如前面的“微笑”段落,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笑”迎各方宾朋的情感。

比喻式蒙太奇,通过镜头画面的对列,用某种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借助另一现象所固有的特征来解释另一现象或象征某一意义,从而含蓄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感情色彩。“深藏在下意识里的联想可以通过这种蒙太奇手法而浮现或激发出来。”

“蒙太奇诱发的联想不仅能激起情感和创造气氛,而且能使我们产生明确的看法,逻辑的归纳与结论。”

比喻式蒙太奇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作品的主题,让观众接受深层的思想内涵。在具体运有用象征式蒙太奇时应注意贴切自然,不宜用得过多,因为影视片主题思想的揭示,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所以蒙太奇手法必须为表现人物的行为和性格服务。不能过多地使用象征、隐喻、比拟,否则易脱离形象的具体性,成为一些理性的抽象和概念性的图解。

重复式蒙太奇,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场面或类似的内容在关键的时候反复出现,构成强调,形成对比,表达事物内在和本质的发展。

重复式蒙太奇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内涵由浅入深,意境由淡变浓,艺术表现力由弱变强。重蒙太奇的构成元素是多种多样的:人物、景物、场面、动作、细节、语言、音乐、音响、光彩、色彩等等。

4.2 画面蒙太奇的基本原则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篇10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语言

初中化学本来就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若教师的教学语言毫无新意、枯燥乏味,那么构建高效课堂便是天方夜谭。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知识点在学习化学平衡时显得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后面学生对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概念的理解,因此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在进行该知识点的讲解时,笔者运用比喻的方式浅显易懂地用碰撞理论进行解释。在解释压强对物质浓度的影响时,我将其比喻为一个特殊的运动队,这个运动队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上级部门要求他们多去或少去几个水平差不多的队员,那么该队赢得奖牌的机会也随之加大或减少,而这里的赢得奖牌实际上就代表有效碰撞,也就是说有效碰撞的几率会随着队员的增多而上升,减少而下降。在讲解温度影响活化分子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时,笔者将其比喻为没有被查出的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而毫无疑问,因为这个运动员,全队赢取奖牌的几率也会随之上升,全队人员数量未变,但是赢得奖牌的几率上升了。经过这番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这对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讲,这种能够激发积极性的教学语言,十分有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语言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对那些比较抽象的化学原理。

二、合理幽默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艺术并不代表随便调侃,乱开玩笑。不合理的幽默、不恰当的比喻,会引起学生的认知误解。同时要避免为了幽默而幽默,无聊庸俗、牵强附会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找不到合适的比喻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指出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的差别。比如上文所讲的跳高运动,我们可以假设运动员是一流水准的,否则部分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就会诘问,这些运动员去不去都是一样的,他们的水平根本与奖牌无缘,而最终全都是无效碰撞。当然了,课堂上很少会遇到这样学生,因此教师要明白比喻的目的和重点在哪里。要是让学生产生认知误解,那么教学就显得很失败了。当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要适当采取分层教学,既不要刻舟求剑,也不要画蛇添足。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合理幽默、恰当比喻,并非一件易事,首先,需要教师对幽默和比喻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熟练把握,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知识储备,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肢体表达能力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备课时要综合考虑,知己知彼。只有如此,教学语言才能逻辑紧密、浅显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进行“核外电子运动”的教学讲解时,我这样讲到:其实你们就是电子,学校操场就是原子核,而那一圈圈的跑道便是电子层,能跑的在外圈远离中心的跑道上跑,而不能跑的则在内圈贴近中心的跑道上跑,要不你们出去试一试?看看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在充分理解核外电子运动规律后,都开心地笑了。

三、节奏感鲜明的教学语言

我们都知道,人身处于行进的汽车中非常容易睡着。生物学观点认为,单调的声音对大脑兴奋有抑制作用。通常有两种风格的教师,一种是讲课声音非常低,软绵绵的毫无力气。另一种是讲课声音非常高,放开喉咙讲。而这两种教师在语调方面都呈直线型,毫无曲折变化,非常单调。初中化学课往往被安排在下午的时候居多,本来就是学生最容易瞌睡的时间段,若教师再不重视语调的变化,就很容易让学生开小差,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语调的节奏变化。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时,最好采用商量的口吻;在知识重难点讲解时,要加重语气,放慢语调;在纠正学习错误时,就要慷慨激昂,引起学生的注意;当遇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听课质量不高的现象时,在讲解过程中要出现停顿。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节奏鲜明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此要加以重视。

总之,语言艺术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但语言表达形式必须新颖、有创意、有时代感,才能充分发挥为教学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宇钱.浅谈化学教学艺术[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1).

[2]卞茂华.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