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3 12:42:36

增资报告

增资报告篇1

【关键词】财力资源;增值管理;会计报告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问题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已有的研究多是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合理配置、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问题及如何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等研究,对于针对现有的财力资源管理是否增值及增值情况如何报告等问题研究的甚少。因此研究财力资源增值管理报告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正如文献[1]所指出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不全,不能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基本需要”,而且大部分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支业务,现行事业单位的财务与过去全额预算拨款的事业财务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及时向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管理实务中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资源增值管理情况,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来呈现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管理情况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更能体现高校履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因此有必要探讨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管理的会计报告。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是对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研究的深入,也是对高校及其他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制度研究的深入,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先分析了高校财力资源内涵和管理的报告方式,参照高等学校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恒等式关系“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确定“资源+支出=收入+负债+净资产+资源公积”这一恒等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反映高校财力资源增值情况的资源增值报告的具体编制方法的设想。

二、财力资源增值内涵及管理的报告方式

广义地讲,高校财力资源是高校各项资源消耗的货币形式[2],是投入的基本体现[3]。但对高校财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者来说,这个概念不太好操作。因此,有必要分析高校财力资源的不同形式。对高校财力资源的细分有助于对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管理的细化。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财力资源具有不同的分类形式。从资产负债表项目来看,高校财力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应收及暂付款、材料、对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项目。从收入取得途径来看,高校财力资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收入、向金融机构取得的商业贷款、政府专项贷款、横纵向课题经费的沉淀资金、校友及企业捐赠资金、校办企业上缴利润、合作办学创收分配资金、校内场馆设备有偿使用资金等形式。从支出角度来看,高校财力资源包括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固定资产构建和大修支出、自筹基建支出等形式。

由于高校现有财务制度的局限性,高校的会计报表项目并不能完全记录财力资源的形式,为了适应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的管理,所以本文从资源的呈现形式将高校财力资源分为资金、房屋设备、土地、人力资源、生态资源、智力成果、数据信息、品牌声誉等形式;其中资金、房屋设备、土地等是现有会计报表项目已有体现的内容。而人力资源、生态资源、智力成果、数据信息、品牌声誉等是目前高校关注程度较弱、且在会计报表项目中没有涉及的内容。人力资源包括高校的教师、学生、校友等;生态资源包括高校的树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智力成果包括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成果、作品等;数据信息包括学校收集到的数据、学校的相关数据、师生员工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品牌声誉学校、师生员工所获荣誉,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社会美誉度)。除智力成果、数据信息、品牌声誉是高校看不见的无形资源外,其它的资源都属于有形资源。

高校财力资源的呈现形式不同,其增值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从会计报告的角度来讲,财力资源增值的表现形式即是财力资源金额的增加或价格的提升。

财力资源增值管理报告是以类似会计报表的表格形式反映上述的各种财力资源的原始成本、公允价值,进一步对比反映出财力资源的金额(价格)增值情况。

三、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管理会计报告方法概述

目前高等学校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方式,在此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是基于收支情况、某时点的呈现。实际工作中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必须按照使用者角度进行调整。譬如,从财力资源管理者角度,资产负债表数据反映不了资源的详细情况;从绩效评价角度,现有财务数据更注重原始成本,而忽略了现有资源的估值。所以我们可以依据财力资源的来源和运用情况,结合高等学校资产负债表月报表的形式,提出编制财力资源增值表的设想:

(一)财力资源增值报告工作底稿的设计

财力资源增值报告工作底稿的,可以根据现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中资产负债月报表的思路来设计。工作底稿报表内容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反映财力资源的来源情况,可以设计负债、净资产、收入及资源增值部分等几项内容;左边反映资源的应用情况,可以设计资源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支出等2项内容,这样可以详尽列示资源的具体形式,避免报告数据不完整的缺点。左右两栏分别设置期末数、调整分录、调整后金额等三列内容。工作底稿设计原理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资产负债月报表恒等式“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修改,即工作底稿中恒等式为“资源+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资源增值”。并且工作底稿右边项目根据其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金额比重和重要程度进行了相应的顺序调整,按照收入、负债、净资产、资源增值从上往下的顺序排列,依次直观地反映各项目变化。

(二)编制资源增值调整分录

对现有资产负债表中项目进行调整是调整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业务的判断规则,可以消除现有会计信息的屏障作用。仿照企业会计中资产增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会计科目,为了编制资源增值报告需要,现暂定义资源增值部分计入“资源公积”会计科目;将资源当成资产类科目看待,以方便编制一些调整分录。具体的调整分类分为三种:

1.补充记录未入账的资源的价值,

假设此步骤是建立各项资源的公允价值在市场存在相应的评估机构,并能合理准确地评估出相应的公允价值。补充记录未入账的资源的价值时,存在资源的原始购入成本的,按照原始成本补充登记入账;无原始购入成本的,按照资源的评估公允价值补充登记入账。如:

借:土地

无形资产

商誉

人力资源等

贷:资源公积

2.将生态资源、部分无形资产等已经费用化的资源从支出科目调整成资源

借:教育事业支出 (红字)

借:生态资源 (蓝字)

无形资产等

3.当产生重大资源增值时,根据评估机构评估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录资源增值价值

借:土地等

贷:资源公积

(三)将资源增值调整分录计入报告工作底稿并汇总计算调整后金额

该步骤先将本报告期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过入财力资源增值报告工作底稿中,然后将调整分录计入工作底稿调整分录栏;最后汇总计算调整后各项目内容的调整后金额。

(四)根据工作底稿完成财力资源增值表内容

财力资源增值报告是在工作底稿报表的基础上保留期末数、调整后金额等2列数据内容的一张表格。该步骤只需要删除不需保留项目的数据内容,留下需要保留的数据内容就可以了。

如表1是某高校在资产负债表基础上设计的增值报告工作底稿,左边列示了财力资源的表现形式和支出的各项目,右边列示负债项目、净资产项目、收入项目和资源公积。首先是根据报告当期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填列各栏目的期末数;其次在调整分录栏对应的补充入账和调整入账数据,如土地评估增值10000万元,调整时要调增土地入账价值10000万元,表1中类似附(1)标记的调整均是财力资源无购入成本入账和评估增值的补充入账调增,表1中类似附(2)标记的调整均是调增费用化的资源;然后根据“调整后金额=期末数+调整分录借方金额-调整分录贷方金额”公式计算出报告工作底稿中的调整后金额;最后根据“资源+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资源增值(资源公积)”公式倒挤报告期资源公积数据,填入资源公积调整后金额栏。删除工作底稿中调整分录内容,保留期末数和调整后金额数据,便完成了财力资源增值报告。

四、结论

财力资源增值管理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管理者使用,是一种更为简明扼要的新思路反映管理工作的方法。它既借鉴现有了高校资产负债表报告的模式和思路,又完善了现有会计报表没有完全记录体现财力资源表现形式的缺点,是对对财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的一种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玉荣,冯毅.事业单位会计报告改进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56.

[2]唐万宏.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策略[J].教育评论,2007(6):11-14.

[3]张锋,但琦,黄立川.边际效用理论在后方油库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中国储运,20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组织资源增值理论与实践研究(BIA090037)”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财力资源增值研究(2010SJA630009)”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增资报告篇2

一、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

农村集体资产是由乡镇、村、队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集体资产表现为下降趋势,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情况令人担忧。

沉淀着大量集体资产的镇、村、队集体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大部分已改制为私营企业,一部分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前集体企业的集体资产,改制后大部分用来安置职工和偿还企业的债务,加上少部分资产的多渠道流失,许多地方已所剩无几。而农村集体资产中数额最大又最具价值的就是土地资产。但随着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资产也越来越少。常言到:“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在相当多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行的却是“先外后内,排斥自己”。到郊区农村征地搞开发的单位,绝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和外省市、外区县的内资企业,而本镇、本村的一些单位除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外,要安排建设用地十分困难,群众叫作“守着金饭碗没饭吃”。就这样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永久性地丧失了。

在一些撤制村、队,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现有的集体资产,除上级政策规定不能分配而上缴以外,其余资产都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把数额巨大的集体资产分光,这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也随之消亡。如果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在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随之产生的几种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影响,农村发展经济的支柱力量会削弱。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公有制经济来完成的。在公有制经济中有两大板块:一是国有经济,二是集体经济,而在集体经济中最主要的成份是农村集体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的郊区各区县农村集体经济均占了全区县经济总量的70%左右。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基本方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如果在公有制中缺少了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必定会有所降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力量也必定有所削弱,而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是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它可以与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共患难,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经济力量。

二是农民的实际利益受到影响,中央要求在开发地区的失地农民,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开发前的实际生活水平。但实际上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收入无保障的窘境,再加上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技术、年龄等因素,从事的新工作往往是低收入的工作,而吃住的支出却在增加。因而造成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极少数仅靠征地养老金或低保维持生活。

三是镇村日常资金来源减少,公益事业建设和维护资金日趋紧张。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居民住宅区越来越多,公用道路越来越多,文教、卫生、文化、体育、福利等公益事业越来越多,而且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开支盘子由此越来越大,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支撑,而将担子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压在财政收入一个支点上,其承受能力必将岌岌可危。

二、农村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集体资产增值保值最佳的选择

农民增收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是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全面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为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从集体资产增值中获取长期直接收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要按照“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福利性资产抓保护”的基本思路,坚持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理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经营机制,提高集体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受益分配中的所得份额,促进农民增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使农民变股民,让农民从集体资产增值分配中增收。

(二)通过土地入股、租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搞以地生财,资源开发增收。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开发、有序流转,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建立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集体的厂房、仓库、房屋等资产搞租赁或承包经营,盘活存量资产,促增值、促增收。

(四)通过土地开发、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等项目,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外力拉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引进项目、资金、技术等,鼓励和促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对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进行利用,不仅可以拓展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增值的空间,也可以使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加积累,促进增收。

最近,在本市的浦东、闵行等区,在邻近的昆山、苏州、无锡市,在南方的东莞和深圳等地,一些乡镇、村已探索一条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村集体资产不使流失消亡并不断保值、增值的新路子。综合他们的经验,那就是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成股份合作的实业公司,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同一开发区内同其他各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同时,股份合作实业公司将原有的集体存量资产量化给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个人,产权变股权,真正使农民群众成为集体经济的主人。不仅维护了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并不断得到增值,农民利益得到根本保障,并长远受益,就是让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而且使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并不断优化,社会公益事业有了切实经济保障,并源远流长。

三、决策建议

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在普遍推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地区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

当前,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村级集体资产将不再是“说起来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份”,市农委日前透露,本市正在全面推进郊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率先进行改革试点的闵行区,计划5年内基本完成全区村级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撤队、撤村、撤镇的单位也越多,在这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郊区的农村集体经济是任其消亡,还是通过改革使其重新换发青春活力,已到了需要各级领导当机立断,果断决策的时候了。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对农村原有的集体资产产权如何明晰,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如何改革创新,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城市化地区,由于集体存量资产数额比较大,农民普遍关心这笔资金的合理处置,因此,努力寻找既能够合理处置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又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度发展的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改革课题。我们认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最佳的选择。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积极宣传引导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先行单位的干部群众认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又一大改革。我们要向干部群众大力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现状,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集体经济巩固发展,确保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特别要通过宣传教育,克服干部怕麻烦,农民怕失利的思想。原来有的干部认为土地征光、资产分光,干部工作轻松了,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现状改制为股份合作公司,工作又要加重了;有的农民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农民认为,现在把集体资产分掉,大家把现钞拿到手得实惠,担心以后这些资产部吃光用光。因此,只有搞好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才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2、贯彻自愿原则,因地制宜,积极认真进行试点。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说到底是资产的股份化。对集体资产进行清理,并由取得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同时搞好资产界定工作,把集体资产的家底搞清楚,将集体存量净资产量化到人后,个人量化所得的集体资产产权作为股份,拥有收益权和继承权。这项改革要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各地经验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一般宜在村一级推行,要按规范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量化的资产入股、募集现金新股等问题,都应贯彻自愿原则,重大事项均需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3、明确目标,规避经营风险,正确选定投资经营项目。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合作经济以后,要选择正确的经营项目和管理方式,规避经营风险,确保集体资产绝对安全,并不断增值,投资标准厂房,集贸市场、商务办公楼,现代化仓库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每年收取租金,这样做收入可靠,风险较小,增值较快,管理简便,安全程度高。

4、规范分配机制,健全治理结构,还权、还利于民,有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后,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成为股东,要制定章程,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信度高的企业决策机构、经营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通过股东代表会议、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的运作,股东——资产所有者对股份合作公司的经营管理具有参与权、监督权、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及收益分配权,做到还权、还利于民,使劳动群众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的原则,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财务账目。要按股份合作制章程规范企业的分配机制,增强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五、与时俱进,制定相关政策,热情予以扶持

增资报告篇3

1、经济类型中,国有、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增加明显。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27772人,同比增加2225人,增长2.57%;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7575人,同比减少254人,下降2.22%;其他单位从业人员54555人,同比增加2227人,增长2.47%。

2、三产中,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上半年,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78822人。其中:第一产业单位从业人员4827人,占总人数的2.5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5520人,占总人数的24.55%;第三产业228274人,占总人数的52.75%,三产仍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

3、行业中,从业人员分布不一。在国民经济十九个行业中,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三大行业,教育业40245人、制造业2728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0%以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5457人,占总人数的28.20%;而居民服务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人数较少,分别为40人、250人、2020人,占总人数的0.02%、0.22%、0.52%。

4、县(区)从业人员中,经济开发区增长较为明显。各县(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增减依次为:县8272人,同比增长2.22%;县24058人,增长7.22%;县27204人,增长0.75%;县20222人,增长2.77%;区78722人,增长2.74%;县22057人,下降25.25%;区42425人,增长5.52%;经济开发区2522人,增长20.22%。以上从业人员数据可以看出,除县下降明显外,其余县区均为增长态势,而经济开发区人员增长较为明显。

县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全部统计单位进行了核查清理,清理出私营单位25个,减少2242人,所以影响到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呈减少趋势。经济开发区人员增长较为明显,至本季度末,园区新开工企业2家,新增加从业人员405人。

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持续提高

至本季度末,市共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27282.7万元,同比增加27220.0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20727.4万元,增加25255.0万元,增长22.55%。

1、在所有制性质中,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高于国有和集体。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55427.5万元,同比增加25422.2万元,增长22.02%;城镇集体单位报酬为7222.2万元,同比增加2774.8万元,增长57.52%;其他单位报酬为45542.0万元,同比增加7822.0万元,增长24.22%。

2、在企业、事业、机关中,企业劳动报酬增速最快。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22075.0万元,同比增长27.84%;事业单位报酬为87222.7万元,同比增长20.20%;机关单位劳动报酬为25782.5万元,增长5.77%。

3、在县区中,除略有下降外,其余县区均呈增长态势。县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22252.2万元,同比增长20.25%;县为27702.5万元,增长8.78%;为22872.5万元,增长2.75%;县为25245.4万元,下降0.40%,主要是人员减少所致;为22500.8万元,增长22.72%;区为74224.5万元,增长22.22%;经济技术开发区为2852.8万元,同比增长27.72%。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整体上升,行业差距逐步缩小,但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较高,人均报酬最高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7750元)高出收入较低的住宿和餐饮业(5257元)近2倍;

二是不同经济类型间工资存在差距,国有单位人均报酬(2,2845元)高出其他单位(7255元)近2倍;

三是从产业看,三产平均工资比二产多出2027元;

四是企业工资虽然有所改善,但水平仍然较低,机关高出企业平均工资7272元;

五是全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虽然增长较快,各县区工资较上年也都有所增长,但与全省其他地州市相比,我市工资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四、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逐步缩小工资差距,加快经济发展,才是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的关键。

一是抢抓当前各种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以此提高全员报酬;

二是继续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发挥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作用;

三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加大困难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增资报告篇4

[关键词] 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利益相关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格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财务报告模式随着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建设得以不断改进,但是现阶段,对财务报告的变革仍然相对缓慢,在信息披露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许多局限性。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因为不直接参与交易活动,它们因计量方面的原因很难在财务报表上得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却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意义深远;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及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都得不到反映,甚至导致企业被迫破产;现行会计制度对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予确认,这就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币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的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现行财务报告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现行财务报告还缺少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传统的企业目标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从而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等。

(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及时性不足

及时性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灵魂,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然而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投资人、贷款人往往需要经过及时地、连续地分析与评估方能做出相关决策,这对现行财务报告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想而知,这样的信息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经营组织的需要,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出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投资及信贷决策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地分析与评估方能定夺,失去了时效性的企业财务报告对于使用者来说毫无价值,甚至会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模式灵活性不强

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信息相同的报告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它假定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但不同使用者的具体决策及其模式千差万别,它们所需的信息也必然各不相同,因为就使用者个体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用文字信息,有的用图表等直观信息,若只采用单一的模式,通用财务报告显然难以同时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个性化信息需要,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普及率。另外,由于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二、财务报告改进对策

(一)完善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容

1.重视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

丰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方式。其一,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在某一时点上无形资产存在状况的信息应该全面揭示无形资产价值、累计摊销价值和无形资产净值;其二,在利润表中,改革现有损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无形资产损益的情况,对于无形资产转让收益和外投资收益较大的企业,可以在“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和“投资收益”项目下各设明细项目,或者通过设计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来进行直接披露;其三,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无形资产摊销”项目应单独列示于主表内,并将投资增加的无形资产价值和处置无形资产收回现金的价值单独列示,以披露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另外,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企业根据内部管理与外部需要,也可以编制“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开发研究成本明细表”等,作为正式报表的附表,与报表同时报送。

2.重视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经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成为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披露。要解决人力资源信息披露问题,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的确认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需要,建议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增添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说明报告。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报告包括:人力资源的投资报告,它主要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人力资源的流通报告,它反映企业当年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人力资源的效益报告,它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定期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滞后性不仅降低了信息的相关性,也为会计造假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信息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年报告一次,属于年度报告。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等统称为“中期报告”的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新兴课题。企业应尽可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月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地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此外,要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还必须解决会计信息的传递效率问题。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导致信息产生、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实时呈报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网络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也就是财务报告的及时化、网络化。

(三)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方式

增资报告篇5

【关键词】 业绩预告; 上证50指数成分股; 市场反应模式

一、引言

业绩预告的目的是提前释放业绩风险,避免在会计报告正式公布时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以保障中小投资者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上证50指数成分股是上海证券市场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强,又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价值投资时代,上证50已成为蓝筹股的代名词,也是主流机构持仓的风向标,历来是机构投资者投资标的的首选,机构投资者往往重仓持有。机构投资者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主体,被监管部门期望为稳定市场的力量。那么,由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的上证50指数成分股在业绩预告披露后会出现什么反应?是否如大多数观点所述: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增大了股市的波动水平?作为机构投资者主体部分的证券投资基金自产生以来一直被认为倾向于短线操作,那么,通过业绩披露事件是否能观察到些许迹象?孟卫东与陆静(2000)以年报为样本,从年报披露前后反应系数差别提出市场存在深厚的投机成本,机构投资者有利用内部信息操作市场的空间。蒋义宏等(2003)对2001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会作出反应,预告类型与预告前后平均累计超常报酬率的符号和高低存在逻辑上合理及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得出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的结论。国内关于盈余信息披露的研究大多关注信号传递效应及所体现出的信息含量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赵宇龙,杨德明与林斌,宋璐与陈金贤等。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业绩预告起到了提前释放风险、避免股价波动的积极作用。但是,预告业绩的优劣是否导致上证50指数成分股股价波动的差异?波动的模式是否存在共性?业绩优劣能否通过市场表象提前辨认?机构投资者在股价波动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样本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所有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业绩预告。之所以选取此时间段是因为上证50指数在此期间完成了牛熊转换的一个周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上证50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根据新股上市交易后的影响力也可进行临时调整。研究期间上证50指数样本股共调整12次,涉及28只股票,占上证50指数样本股的56%。

研究期间共业绩预告144次,有效样本(公布具体变动数据)129个,15个没有具体数据。依据有效样本中的预告业绩变动幅度,分为三组,组1是增长幅度大于100%,有49个;组2是增长幅度大于0小于100%,有56个;组3是负增长,有24个。这些数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和讯网。股价、成交量、上证50指数数据来自中原证券交易系统。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来分析业绩预告对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价格、交易量的影响。业绩预告事件窗口的选择:以业绩预告的公告日确定为事件发生日,如果公告的日为非交易日,则事件发生日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事件窗口共选41天,选取公告日前15个交易日和公告日后25个交易日;对股价的影响用个股超额报酬率表示,计算方法是股票的超额报酬率等于该股实际收益率减去“正常收益率”,正常收益率指上证50指数在该时段的收益率;对交易量的影响用平均成交量比率表示。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业绩预告披露在事件窗口引起股价超常波动

组1股价波动最剧烈,标准差为0.005,平均超额收益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1%;组2股价波动最小,标准差为0.003, 平均超额收益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4%;组3股价波动居中,标准差为0.004,平均超额收益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5%。与杨德明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业绩预增的组1和组2,在事件窗[-15,25]获得的累计超额报酬率为正,业绩预减的组3,在事件窗[-15,25]获得的累计超额报酬率为负,但是,均未通过显著检验(图1)。这主要因为上证50指数在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走出了由牛市到熊市转换的行情,资金供给等非价值因素对股价影响较大,机构投资者采取了趋势投资策略。

(二)业绩预告披露日及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反应显著

上证50指数成分股股价对业绩预告披露反应强烈,尤其在公告日当天及后一个交易日,平均超额收益率发生了明显变动。业绩预告当天,三个组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2%、0.9%、-0.8%,组3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对业绩预减的成分股投资者采取了以卖出减持为主的策略,导致股价疲软。业绩预告后一个交易日,三个组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1%、0.1%、-0.8%,组1、组3分别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投资者对预增一倍以上的成分股进行了买进,而对业绩预减的成分股进行持续抛售,导致股价一强一弱。市场反应显著的原因是,业绩预告将公司的经营情况准确地披露给所有投资者,吸引噪音交易者积极参与,或买入或卖出,达成或涨或跌的走势。业绩预告前一个交易日,三个组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0.7%、0.1%、-0.04%,与业绩预告披露当天及后一个交易日比变动值最小,都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此种原因可归结为,噪音交易者尚不能完全预见公司财务的准确情况,参与交易谨慎。

(三)业绩预告披露在事件窗口反应模式相同

不管是组1、组2还是组3,在业绩预告事件窗口累计超额报酬率均呈现近似“M”形状。组3以业绩预告日为左右倒“U”形的分水岭,组1以业绩预告前一交易日为左右倒“U” 形的分水岭,组2以业绩预告前六交易日为左右倒“U” 形的分水岭。股价由上升到下降再由上升到下降产生了一次交易性机会,机构投资者完成了由收集筹码再到派发的过程。这既反映业绩预告信息存在信息提前泄露问题,也反映机构投资者是短线交易的参与者。

不同的是,业绩预增的两个组能在以后的三周内创出累计超额报酬率的新高,而业绩预减的组3则不能超出前一个累计超额报酬率的高点。自业绩预告日起,增幅最大的组1累计超额报酬率反弹幅度最大,增幅次之的组2反弹幅度次之,业绩预减的组3反弹幅度最小。

(四)预告业绩优劣与异常交易量成正相关关系

异常交易量对预告业绩优劣有很强的解释力,异常成交量与业绩预增幅度成正相关关系,即在业绩预告披露后,业绩预增幅度越大,异常交易量越大,业绩预减的公司异常交易量最小,业绩居中的异常交易量也居中。组1的异常交易量为1.287,交易量显著大于1,且通过了显著性为0.05的检验;组2的异常交易量为1.07,组3的异常交易量为0.996。这说明机构投资者更青睐业绩增长型股票,对业绩负增长的成分股票则采取回避或减持策略。在业绩预告披露前,此种差异表现就比较明显,组1、组2交易量均出现脉冲式量堆,组3交易量总体上呈萎缩状态(如图2)。此可印证上述推论,机构投资者预先掌握业绩变动信息,提前大量买入或持续减持。从业绩预告披露日到第15个交易日,则出现累计超额报酬率增加而异常交易量比率变动平稳。同业绩披露前比较,成交量有较大下降,出现价升量平。从第15个交易日开始,三个组均出现累计超额报酬率下降,但异常交易量比率变化不同,组1、组2出现价跌量增,组3出现价跌量缩。

四、结论与建议

业绩预告披露在事件窗口对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平均成交量比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上述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变动方向态度鲜明,但对增幅比率不敏感。预告业绩增幅为正的在事件窗口的累计超额报酬率为正,预告业绩增幅为负的累计超额报酬率为负,业绩是否增长是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对业绩增幅大小机构投资者并不看重,增幅超过一倍的与不到一倍的成分股累计超额报酬率没有明显差异。

第二,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且存在信息传递效应。自业绩预报信息披露日始,不管预告的业绩增加与否都会刺激股价产生一定的正的累计超额报酬率。业绩正增长的成分股在预告日后股价表现强势(略有不同的是增幅大的涨幅稍大),待涨到某个幅度后股价反转。业绩负增长的成分股在预告日后股价也表现强势,原因是前期股价跌幅可观价值显现,与前述相同的是涨到一定幅度后股价也将倒转。上证50指数成分股在公开信息作用下,同样存在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

不仅在预告业绩后会出现正的累计超额报酬率,股价的倒转关节点也基本相同,发生在业绩预告日后的第15个交易日左右,这证明业绩预告影响股价的作用是缓慢的存在信息传递效应。

第三,业绩预增产生交易性机会。结合图1与图2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在利用业绩预增产生的交易性机会。经过披露前、披露日至第15个交易日或第16个交易日后三个阶段,机构投资者完成了筹码由收集再到派发的过程,存在利用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进行短线交易的行为。

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业绩预告产生了显著的市场反应,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及公平、公正、公开监管原则的实施,市场各方必须重视业绩预告披露,以提高市场效率。

第一,业绩预增的成分股在事件窗口获得正的超额收益,业绩预减的出现负收益。中小投资者选择上证50指数成分股若想获得超额收益,除了加强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跟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外,从平均成交量比率大于1的表象中也可提前获得利好信息,而对平均成交量比率小于1的股票应尽量回避。另外,可利用业绩预告披露带来的股价走势特点把握交易性机会。

第二,业绩预告披露造成股价在短期内的异常波动,这反映市场仍存在利用内部信息操纵股价的嫌疑。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已对定期报告披露时间进行预约,但对业绩预告尚未有时间约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可参照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安排方法,对业绩预告实行预约披露,进一步使信息公开透明。

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股价的波动,应该加强对机构投资者中重要主体的基金投资行为的监控和引导,引入差异化交易机制,在上证 50 成份股上实行 T+0 回转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市场稳定功能等。

【参考文献】

[1] 孟卫东,陆静.上市公司盈余报告披露的特征及其信息含量[J].经济科学,2000(5):55-59.

[2] 蒋义宏,童驯,杨霞.业绩预警公告的信息含量[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4):24-29.

[3]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至上海股市的经验数据[J].经济研究,1998(7):36-40.

增资报告篇6

关键词:财务报告;粉饰;识别;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财务报告粉饰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用编造、伪造等手段改变报表数据,有意图地传递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人为操作手段。在当今,非常普遍且具有一定危害性,财务报告粉饰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给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错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机构及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等,他们通过财务报告或了解企业投资价值,或掌控偿债能力及发展前景,但若企业财务报告经历粉饰,则背离真实可靠性,歪曲了使用者的客观判断,进而做出错误决策。那么,财务报告粉饰动机是什么?作为信息使用者的我们该如何解读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

财务报告粉饰往往出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压力,企业内部压力主要来源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经济利益与工作业绩相关的压力和内部员工个人发展及价值实现的压力;外部压力主要源于投资者决策,债权人评估企业偿债能力、证券市场上市及避免退市的压力等。具体的主客观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企业内部业绩考核的需要。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往往会通过财务报告中的一些指标来反映。例如,相关利润完成率、投资回报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都是可以反映业绩的重要指标;另外,应收账款中有多少还未及时收回的款项,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资产的流动性也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存货中有多少库存积压,是否存在腐烂变质的风险,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的成效。可见,基于业绩考核的财务报告粉饰是最常见的动机。

(二)税负减少的诱惑。所得税是企业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增额和调减额,将会计利润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对应的所得税税率,从而得出应纳所得税额。因此,有些企业基于少交税或推迟交税等目的,往往会钻税法的漏洞,虚增成本,做低收入,从而将利润虚减,减少税负,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基于偷税、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会采用粉饰手段。也有的企业为了减少股利,故意调整企业资产配额,将应付股利挪作他用,侵占所有者权益,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但企业管理层仍会为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当然也有的企业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等考虑,不惜采用虚构利润,调增所得税,以获取债权人和投资者信心。

(三)资金筹集的需要。企业资金筹集有两种来源,分别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当企业面临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时,往往会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通过包装财务报告,获取债权人(包括供应商及金融机构)足够信任,从而筹得所需资金;二是通过粉饰财务报告,塑造企业优良的业绩形象,积极争取上市及配股,以获取更多的股权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因此,那些经营业绩不佳,财务状况不理想的企业往往会出于此类动机进行财务报告粉饰。

(四)证券市场上市及退市。《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严格规定:企业必须三年赢利,且经营业绩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审批。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用财务包装的方式展示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以争取上市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筹资机会,这对企业未来的长期稳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企业财务报告看起来经营业绩不那么“完美”,企业高层会通过粉饰的手段让财务报告看起来漂亮。而对于已上市公司,一份漂亮的财务报告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也可以增进投资者必胜的信心,证监会也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企业亏损,那么第三年如果不能扭亏为盈的话,企业就会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这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但是,扭亏为盈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此时,企业大多会用粉饰的财务报告来美化企业实际的经营业绩,将其调整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以此避免退市,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市公司资格。

(五)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财务报告粉饰不同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最重要区别在于粉饰是企业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正因为法律法规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也才出现了财务报告粉饰。而且国家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不够大,企业相关人员也才会大胆地采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财务报告粉饰的手段

(一)借助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指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现今,资产重组已被大多数企业广泛利用,作为调节利润的“神器”,资产重组能够迅速将企业利润扭亏为盈。常见的手段有:(1)利用会计报表的时间差,在会计年度末进行重大资产交易,以确认收入;(2)借助非货币易手段,在相关公司之间进行不等价交换,以调节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告的目的。

(二)人为的变更会计政策。《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一定自主性。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加速折旧法会使当期成本费用增加,利润虚减。再如,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当存货成本逐步上涨时,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将先购入的价值稍低的存货先发出,当期成本偏低,利润虚增,从而达到财务报告粉饰的效果。还有资产减值准备,如果企业对资产多计提了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净值减少,费用虚增,利润减少,从一定程度上也能认为调整企业的财务报告。

(三)利用“报表时间差”调节利润。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对于同一笔经济业务,企业可能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选择,进而产生不一样的会计利润,对于急于包装财务报告的企业而言,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无疑是一种手段。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为权责发生制,有些公司会通过与客户协商在会计报表期内签订假销售合同,变更销售收入的确认方式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增加应收账款,次年再以质量问题为由进行退货冲回。更有甚者,虚构客户,虚拟销售,从而虚增销售收入,达到优化财务报告的效果。也有的公司通过合同中先虚抬交易价格,后期再调低价格以补偿客户的方式来做高报告期销售收入,虚增当期利润。还有的企业会从材料的源头着手,通过少记原材料采购数量,从而低估了存货成本,做低存货价格,避免企业库存积压,生产周转欠佳的嫌疑,也有企业在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调整中做文章,将收益性支出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费用减少,资产增加,做到财务报告粉饰的效果。对于期间费用,也有通过调低的方法,企业业务招待费,企业的职工薪酬都有一定的计提比例,若在范围内可以税前减免,而超过部分则只能计入税后了。

(四)利用虚拟资产人为调节会计利润。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待处理资产损益或递延资产项目,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是损失或费用又不具备资产本身的能够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总流入的项目称之为虚拟资产。比如,已不具备生产能力达三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三年及以上未收回的应收款项,超出受益年限的长期待摊费用,等等。这些列为资产的项目实际上早已不具备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仍将其挂在资产中,企业管理层为了增加企业的业绩,往往利用这些虚拟资产人为粉饰调节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最终目的。

四、财务报告粉饰的识别

鉴于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诸多手段的分析,笔者分析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企业的财务报告,用技术手段看穿财务报告的真面目。

(一)慎析关联交易。鉴于企业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财务报告,可借助关联交易剔除法来识别。所谓关联交易剔除法,就是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在确认后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关联交易收益常常体现在“主营业务利润”以外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账户中,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关联收益占企业总收益的比重,借以分析企业关联交易的依赖度及存在的必要性;另外,也可以观察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这一基础,是否存在价格的不公允性,从而判断和识别财务报告粉饰。

(二)辨别业绩真伪。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企业存货是否积压毁损,固定资产是否闲置过时,生产车间是否运转正常等现象,如果这些情况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那么或许存在业绩包装的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可疑原始单据,账簿记录判断是否存在已入账的收入未开具发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有无大额退货记录,分析这些退货记录中是否存在年末集中入账部分,从而辨别企业经营业绩的真伪。

(三)关注虚拟资产。利用虚拟资产粉饰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所以要识别财务报告,虚拟资产项目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将虚拟资产对比正常资产来鉴别,如果虚拟资产波动较大,则企业利用虚拟资产虚增利润的可能性较大,这时应该从源头进行查找,包括虚拟资产明细账、虚增资产确认和摊销的会计政策是否有变动,特别留意增加幅度较大的项目。

(四)透析减值准备。分析财务报告时,不能忽视企业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而言,处于盈亏临界点或者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大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可以利用与同行业其他行业企业类比,观察其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存在巨大的差别,若差别较大,则基本可以确定存在异常。

五、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一)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将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组成一个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2008年6月28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离开了人的能动性作用,无论制定多好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也都无法产生作用。人员素质控制包括了:知人善任;加强对员工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员工的技术进行考核和业绩抽查评分;制定奖惩制度;进行岗位轮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并能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企业还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增加粉饰难度。从上市公司的挂账虚拟资产,变更会计政策以及用应收应付的手段来看,我国会计制度有待完善。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常常给报表粉饰提供一定的机会。另外,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行为还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相关监管部门应重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意见,同时也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根据审计报告调整后的有关会计数据。

(三)建立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励是企业高管通过支付报酬的形式让被管理者自愿付出,从而满足其利益需求的一种手段。要防范财务报告的粉饰行为,必须转变思路,将关注点从单一的财务报告转为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财务报告粉饰本质上是一种趋利行为,经理层收益和经营业绩相关,就会自发地激励经理层摈弃粉饰,转而关注企业经营,从而削弱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

(四)加强对公司的外部监管。加强对企业的外部监控,是抑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防范手段。通过强化外部的监管,强制性地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进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才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改革相关政策,强化信息披露。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应着力于:政府不干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不单从数字,利润衡量,而应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同时要求财务报告的提供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强化信息披露,有利于估计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方向及金额大小,剔除粉饰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应作为提高市场对有关公司管理当局财务报告粉饰了解的理论依据。

(六)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目前,配股条件只有“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在10%以上”,指标的单一化致使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操纵利润以获取配股权。所以建立货币实物双指标、财务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多参数控制体系尤为必要,它可以综合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公平、公正地确认配股资格,避免因指标单一操纵利润的行为。

(七)加大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任何法规都要严格执行。同样,加大会计法律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是根本。目前,关键要明确粉饰的严重后果,进而将粉饰行为扼杀于萌芽中。监审中,依法行政,违者必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坚决对责任人追究责任。同时,建立投资者的赔偿机制,当他们面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时,提供法律支持,这也是加大粉饰成本,从根源解决动机问题。

六、结语

综上,通过对上市公司报表粉饰在动因、类型、手段、识别及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财务报告的粉饰行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顽疾。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时期,还未成熟,而这一不成熟的表现交织在一起,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提供了机会。财务报告粉饰问题的防范和治理也是一个涉及证券和会计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使公司本身和其管理层、会计人员没有粉饰的可乘之机和空间;规范高管人员行为,改善业绩评价方法,要改革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增加粉饰难度,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通过这些方式,使相关人员不愿意再对报表进行粉饰;最后还要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加大粉饰操作的惩罚力度,使其不敢进行粉饰。从而系统性地确保对财务报告的粉饰进行有效的防范。

主要参考文献:

[1]梁琳.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识别及其防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

[2]王小红.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与治理对策[J].中国商论,2015.28.

[3]彭进军.财务报告粉饰:识别与防范[J].会计之友,2011.6.

增资报告篇7

财务报告粉饰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用编造、伪造等手段改变报表数据,有意图地传递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人为操作手段。在当今,非常普遍且具有一定危害性,财务报告粉饰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给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错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机构及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等,他们通过财务报告或了解企业投资价值,或掌控偿债能力及发展前景,但若企业财务报告经历粉饰,则背离真实可靠性,歪曲了使用者的客观判断,进而做出错误决策。那么,财务报告粉饰动机是什么?作为信息使用者的我们该如何解读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

财务报告粉饰往往出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压力,企业内部压力主要来源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经济利益与工作业绩相关的压力和内部员工个人发展及价值实现的压力;外部压力主要源于投资者决策,债权人评估企业偿债能力、证券市场上市及避免退市的压力等。具体的主客观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企业内部业绩考核的需要。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往往会通过财务报告中的一些指标来反映。例如,相关利润完成率、投资回报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都是可以反映业绩的重要指标;另外,应收账款中有多少还未及时收回的款项,产生坏账的可能性,资产的流动性也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存货中有多少库存积压,是否存在腐烂变质的风险,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核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工作的成效。可见,基于业绩考核的财务报告粉饰是最常见的动机。

(二)税负减少的诱惑。所得税是企业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增额和调减额,将会计利润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对应的所得税税率,从而得出应纳所得税额。因此,有些企业基于少交税或推迟交税等目的,往往会钻税法的漏洞,虚增成本,做低收入,从而将利润虚减,减少税负,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基于偷税、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会采用粉饰手段。也有的企业为了减少股利,故意调整企业资产配额,将应付股利挪作他用,侵占所有者权益,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但企业管理层仍会为自身利益铤而走险。当然也有的企业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等考虑,不惜采用虚构利润,调增所得税,以获取债权人和投资者信心。

(三)资金筹集的需要。企业资金筹集有两种来源,分别为债权人和所有者。当企业面临发展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时,往往会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通过包装财务报告,获取债权人(包括供应商及金融机构)足够信任,从而筹得所需资金;二是通过粉饰财务报告,塑造企业优良的业绩形象,积极争取上市及配股,以获取更多的股权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因此,那些经营业绩不佳,财务状况不理想的企业往往会出于此类动机进行财务报告粉饰。

(四)证券市场上市及退市。《公司法》对企业上市有严格规定:企业必须三年赢利,且经营业绩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审批。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用财务包装的方式展示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以争取上市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筹资机会,这对企业未来的长期稳步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企业财务报告看起来经营业绩不那么“完美”,企业高层会通过粉饰的手段让财务报告看起来漂亮。而对于已上市公司,一份漂亮的财务报告不仅可以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也可以增进投资者必胜的信心,证监会也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企业亏损,那么第三年如果不能扭亏为盈的话,企业就会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这对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但是,扭亏为盈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此时,企业大多会用粉饰的财务报告来美化企业实际的经营业绩,将其调整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以此避免退市,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市公司资格。

(五)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财务报告粉饰不同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最重要区别在于粉饰是企业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正因为法律法规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也才出现了财务报告粉饰。而且国家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不够大,企业相关人员也才会大胆地采用这种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财务报告粉饰的手段

(一)借助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指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和组织重新组合和设置。现今,资产重组已被大多数企业广泛利用,作为调节利润的“神器”,资产重组能够迅速将企业利润扭亏为盈。常见的手段有:

(1)利用会计报表的时间差,在会计年度末进行重大资产交易,以确认收入;(2)借助非货币性交易手段,在相关公司之间进行不等价交换,以调节利润,达到粉饰财务报告的目的。

(二)人为的变更会计政策。《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一定自主性。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加速折旧法会使当期成本费用增加,利润虚减。再如,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当存货成本逐步上涨时,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将先购入的价值稍低的存货先发出,当期成本偏低,利润虚增,从而达到财务报告粉饰的效果。还有资产减值准备,如果企业对资产多计提了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净值减少,费用虚增,利润减少,从一定程度上也能认为调整企业的财务报告。

(三)利用“报表时间差”调节利润。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对于同一笔经济业务,企业可能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选择,进而产生不一样的会计利润,对于急于包装财务报告的企业而言,会计政策的选择性无疑是一种手段。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为权责发生制,有些公司会通过与客户协商在会计报表期内签订假销售合同,变更销售收入的确认方式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增加应收账款,次年再以质量问题为由进行退货冲回。更有甚者,虚构客户,虚拟销售,从而虚增销售收入,达到优化财务报告的效果。也有的公司通过合同中先虚抬交易价格,后期再调低价格以补偿客户的方式来做高报告期销售收入,虚增当期利润。还有的企业会从材料的源头着手,通过少记原材料采购数量,从而低估了存货成本,做低存货价格,避免企业库存积压,生产周转欠佳的嫌疑,也有企业在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调整中做文章,将收益性支出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费用减少,资产增加,做到财务报告粉饰的效果。对于期间费用,也有通过调低的方法,企业业务招待费,企业的职工薪酬都有一定的计提比例,若在范围内可以税前减免,而超过部分则只能计入税后了。

(四)利用虚拟资产人为调节会计利润。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待处理资产损益或递延资产项目,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是损失或费用又不具备资产本身的能够给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总流入的项目称之为虚拟资产。比如,已不具备生产能力达三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三年及以上未收回的应收款项,超出受益年限的长期待摊费用,等等。这些列为资产的项目实际上早已不具备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仍将其挂在资产中,企业管理层为了增加企业的业绩,往往利用这些虚拟资产人为粉饰调节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最终目的。

四、财务报告粉饰的识别

鉴于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诸多手段的分析,笔者分析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企业的财务报告,用技术手段看穿财务报告的真面目。

(一)慎析关联交易。鉴于企业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财务报告,可借助关联交易剔除法来识别。所谓关联交易剔除法,就是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在确认后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关联交易收益常常体现在“主营业务利润”以外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账户中,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关联收益占企业总收益的比重,借以分析企业关联交易的依赖度及存在的必要性;另外,也可以观察交易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这一基础,是否存在价格的不公允性,从而判断和识别财务报告粉饰。

(二)辨别业绩真伪。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企业存货是否积压毁损,固定资产是否闲置过时,生产车间是否运转正常等现象,如果这些情况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那么或许存在业绩包装的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可疑原始单据,账簿记录判断是否存在已入账的收入未开具发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有无大额退货记录,分析这些退货记录中是否存在年末集中入账部分,从而辨别企业经营业绩的真伪。

(三)关注虚拟资产。利用虚拟资产粉饰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所以要识别财务报告,虚拟资产项目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将虚拟资产对比正常资产来鉴别,如果虚拟资产波动较大,则企业利用虚拟资产虚增利润的可能性较大,这时应该从源头进行查找,包括虚拟资产明细账、虚增资产确认和摊销的会计政策是否有变动,特别留意增加幅度较大的项目。

(四)透析减值准备。分析财务报告时,不能忽视企业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而言,处于盈亏临界点或者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往往会大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可以利用与同行业其他行业企业类比,观察其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存在巨大的差别,若差别较大,则基本可以确定存在异常。

五、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一)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是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将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组成一个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2008年6月28日,国家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离开了人的能动性作用,无论制定多好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也都无法产生作用。人员素质控制包括了:知人善任;加强对员工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员工的技术进行考核和业绩抽查评分;制定奖惩制度;进行岗位轮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并能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企业还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二)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增加粉饰难度。从上市公司的挂账虚拟资产,变更会计政策以及用应收应付的手段来看,我国会计制度有待完善。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常常给报表粉饰提供一定的机会。另外,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行为还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相关监管部门应重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意见,同时也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根据审计报告调整后的有关会计数据。

(三)建立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励是企业高管通过支付报酬的形式让被管理者自愿付出,从而满足其利益需求的一种手段。要防范财务报告的粉饰行为,必须转变思路,将关注点从单一的财务报告转为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财务报告粉饰本质上是一种趋利行为,经理层收益和经营业绩相关,就会自发地激励经理层摈弃粉饰,转而关注企业经营,从而削弱会计信息造假的动机。

(四)加强对公司的外部监管。加强对企业的外部监控,是抑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防范手段。通过强化外部的监管,强制性地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进入规范和法制的轨道,才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改革相关政策,强化信息披露。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应着力于:政府不干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不单从数字,利润衡量,而应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同时要求财务报告的提供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强化信息披露,有利于估计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方向及金额大小,剔除粉饰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过程,应作为提高市场对有关公司管理当局财务报告粉饰了解的理论依据。

(六)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目前,配股条件只有“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在10%以上”,指标的单一化致使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操纵利润以获取配股权。所以建立货币实物双指标、财务数据和生产数据的多参数控制体系尤为必要,它可以综合衡量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公平、公正地确认配股资格,避免因指标单一操纵利润的行为。

(七)加大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任何法规都要严格执行。同样,加大会计法律对财务报告粉饰的惩罚力度是根本。目前,关键要明确粉饰的严重后果,进而将粉饰行为扼杀于萌芽中。监审中,依法行政,违者必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坚决对责任人追究责任。同时,建立投资者的赔偿机制,当他们面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时,提供法律支持,这也是加大粉饰成本,从根源解决动机问题。

六、结语

增资报告篇8

一、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原《公告》和《指南》实施以来,与验资业务有关的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原《公告》和《指南》中的一些条款存在与相关法规不一致的。例如,国家工商局第44号令《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中,对验资报告的及有关附送文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原《公告》和《指南》对验资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的规定与其要求不一致。有些省市的工商局由此不认可注册会计师按《公告》和《指南》规定的格式出具的报告,使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为解决此问题,在修订《公告》和《指南》时,中注协特别考虑了验资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工商管理部门的需要,并与国家工商局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开展联合调研,最终就有关问题达成了共识。再如,原《公告》和《指南》对验资的内容和审验范围的规定与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也不尽一致,特别对变更验资没有明确规定。虽然原《指南》中对变更验资有所涉及,但对增加注册资本的审验仅规定为审验增资后的余额。而国家工商局44号令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公司变更注册资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应当对注册资本增加部分或者减少后的注册资本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新《公告》及《指南》更加明确地界定了验资的内容和审验范围。修改了验资和被审验单位的定义,扩大了规范的范围,增加了变更验资、分期出资审验的内容,并进一步明确了验资的种类。

为了促进新《公告》和《指南》的实施,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验资及登记工作,近日,财政部和国家工商局还联合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强调要统一规范验资报告的内容、格式、附件,制止验资工作中存在的行政干预、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同时,还特别明确了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分所名义与委托人签订验资业务约定书,出具验资报告,并进一步说明由此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由该分所隶属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由此较好地解决了分所的执业问题,为分所执行验资业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严格审验程序,降低执业风险

严格执行审验程序,是确保验资质量的基本保证。为了堵塞工作中的漏洞,降低执业风险,新《公告》及《指南》对于验资过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特别增加了必要的工作程序。如对货币出资的审验,原《公告》仅要求在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及银行对账单等的基础上审验,而新《公告》增加了银行函证程序;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还要求检查承销协议、募股清单和股票发行费用清单等;对于非货币出资的审验,要求获取办理有关财产权转移手续的承诺函。对净资产出资和变更验资,即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股本)的,或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出资者的债权等转增实收资本(股本)的,及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股本)的,或因合并、分立、注销股份等减少注册资本(股本)的,新《公告》及《指南》均增加了相关审验内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审计的基础上验证其价值。

为了使新的《公告》及《指南》更加、务实,我们还删除了原《公告》和《指南》中一些不属于注册会计师职责范围或不便操作、难以负责的条款。如对于出资来源合法性的审验问题,虽然对于防范验资风险很重要,但考虑到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专业能力及职权范围的限制很难审验,新的《公告》及《指南》中未提出此项要求。

三、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涉及验资的诉讼案件屡屡发生,从根本上讲,同我国实行的注册资本制度有关。但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原《公告》及《指南》,对验资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明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原《公告》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验资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要求将其写入验资报告。但对于“真实性”的理解,业内、业外人士存在较大分歧。司法界、有关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认为,注册会计师对验资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就是要求验资报告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实际上,如果出资人、被审验单位恶意作弊或与有关机构、人员通同作弊,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即使注册会计师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业,受职权及技术手段的限制,也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审验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审验结论承担责任,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在修订《公告》和《指南》中一再强调注册会计师只能合理地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审验结论与事实相符。为了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误解,我们特别删去了上述有关内容,并增加了新的条款。如新《公告》第五条明确规定: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出具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并进一步指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出资者及被审验单位的责任。

为进一步明确注册师验资的责任,在诉讼中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近几年,中注协努力和司法界进行沟通,使司法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了解不断加深。最高人民法院已就注册会计师验资的法律责任了法函[1996]56号、法释[1997]10号、法释[1998]13号等一系列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厅也于1999年对法释[1998]13号“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做了说明,提出界定注册会计师虚假验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和赔偿顺序,明确了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性。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又在对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中介机构民事责任问题进行,准备《关于审理涉及中介机构民事责任案件的若干规定》。据了解,这个《规定》将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过失标准。即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依据的基本原则应是:中介机构所指派的执业人员主观具有故意,或者依据其行业执业准则没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而具有过失。这就消除了由于出资人、被审验单位、有关机构的过错或验资报告被滥用而产生的后果,要注册会计师承担责任的不公平的现象。

四、强调验资工作的局限性和时效性,明确验资报告的作用

,验资报告被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不少诉讼案件都是由于夸大、曲解验资报告的作用而引起的。不少人士认为,验资报告中验证的企业注册资本数额代表着企业的经济实力,可作为企业资信证明使用,是对企业偿债能力的一种担保。还有些政府部门把注册资本作为考核和监管企业的指标。针对这种情况,在新修订的《公告》及《指南》中增加了相应条款。如新《公告》第十八条规定:验资报告应当合理地保证已验证的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和协议、合同、章程的要求,但不应被视为是被审验单位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这一条明确说明:第一,验资报告只能合理地而不能绝对地保证已验证的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和协议、合同、章程的要求。这是因为验资工作及注册会计师的职权有固有的局限性。如果出资者与被审验单位恶意作弊或与有关机构通同作弊,提供注册会计师不能识别的虚假证明材料,即使注册会计师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执行验资业务,也可能得出不适当的验资结论。第二,验资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应被视为是被审验单位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仅说明验资截止日这一特定时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验资截止日是新《指南》增加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时点实际上就是验资的基准日,它与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验工作的日期即验资报告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验资以后,被审验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持续进行及经营者、出资者的各种经营管理行为,包括抽逃出资,都会直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本保全情况,从而影响其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增资报告篇9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三表体系确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在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的步伐,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如证券投资、期货交易等形式),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因而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的“增容”,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步提高的客观要求。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60%,而根据1997年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其品牌价值也已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随着行业竞争风险的加剧以及高的,人们对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正日益为所关注。根据决策有用,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变动的资料”。应当认为,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的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会计信息的质量通常也就是指财务报告的质量。鉴于此,本文拟从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改进的对策,以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三表体系确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在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未能跟上的步伐,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这就是说,如果会计数据仅仅局限于对以往经营过程的简单描述,便会形成会计数据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的未来性之间的不对称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如证券投资、期货交易等形式),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因而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的“增容”,是我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步提高的客观要求。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60%,而根据1997年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其品牌价值也已达35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以至于导致当今类似英特尔、微软之类的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要高出3~8倍,从而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加大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为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外提供更短期间的财务报告就成为当务之急。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还应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状况的信息。应当明确的是,财务报告制度的改进,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扩大就业范围、维护雇员利益和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企业未来的前途是否乐观,而预测未来的变化,单凭过去按月、按年编制的会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所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不再有技术上的问题。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而对我国的许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来说,会计信息可能只是一堆读不懂的数字。因而,改进信息披露方式,比如可以将企业与诸如因特网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通过网络采取灵活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综合及明细的会计信息,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与使用上的差别与偏好。此外,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仍未脱离传统财务报表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主要是需由他们分析后才真正变成有用信息的数据,缺少来自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企业财务报告中,增加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会提高现有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易读懂。至于分析的具体内容,应视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行业特点而定,但总离不开收入、费用和成本、利润及现金流量变动等主要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35-138.

[2]朱元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J].会计,1999,(7):9-14.

增资报告篇10

从确认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种类、内容和形式来展示财务报告的演进历程,并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来分析原因。然后,介绍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即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报表的性质、特征和分类列报方法。之后,又介绍了几种关于财务报告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不同观点,包括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的新观点、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最后是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采取渐进式改革,不能盲目跟从。

关键词:财务报告;演进;现状;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43

1财务报告的演进

财务报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演进。从早期的简单记录,到复式记账再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报告信息,最后形成现在的财务报告框架: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报告的确认计量方法、种类、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改进。

1.1确认与计量方法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早期的会计主要研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后来由于委托关系的出现,又开始使用权责发生制。人们对收益的确认,也经经历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

关于计量方法,传统会计主要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后来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各方的利益,再加上美国出现通货膨胀,FASB在SFAC NO.5中提出,根据项目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就出现了几种计量属性(主要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和公允价值)同时并用的局面。后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大量运用,人们又开始倾向公允价值。

1.2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

早期是直接的、基础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增值额(期末总资产减去投入资本总额)的信息。后来由于企业的出现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就需要反映增值的原因和资本结构,就出现了资产负债表,但是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又逐渐出现了损益表,即资产负债表加损益表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不能解释资本结构变动的原因,于是又出现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并衍生了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来为了弥补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出现了全面收益表。

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由开始的资产负债表,到增加损益表,到增加现金流量表,后来又出现综合收益表。这是因为四大财务报表存在天然的勾稽关系,报表的演进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有关。

1.2.1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由上述发展历程可知,早期没有利润表,因为那时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简单,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化就能确定利润。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这样的计量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是需要一张能够反映净资产变化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报表,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所有者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易的变化及经营业绩,这就又需要一张报表能反映其变动数量与影响因素,即“利润表”。因此,按照本原逻辑的思想,利润表由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衍生的一张附表。

按照本原逻辑,收入和费用其实衡量的是净资产的变动。原本这些变动是可以直接用净资产来记录的,只是由于我们需要这样一张表来单独归集,才用“收入”、“费用”的名字表示。因此,利润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有逻辑联系的。

然而,资产负债表仅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关注。早期利益相关者用流动资本来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除了利润表,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企业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即“财务状况变动表”。由于“现金为王”的观念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就取代流动资本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即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表示方式。

1.2.2逻辑关系的瓦解与重构

由于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存在,报表种类按照上述过程演进。后来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使得确认范围不仅限于未实现损失,还包括未实现利得。既提倡未实现原则又试图固守实现原则,就导致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开始瓦解。进一步,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对会计环境变化不适应,即会计环境与目标在改变,而与之匹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随着该变化而构建起来。

由于逻辑关系的瓦解,人们就开始寻求重构的方法。现阶段只是形式上的重构,即在现有框架下,将除资本易之外,其他导致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动的因素及其影响金额,用一张报表呈现,即“全面收益表”。从而在形式上重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

所以现行的四大财务报表,它们的演进是伴随着报表之间本原逻辑关系的存在、瓦解与重构的过程的。

1.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

早期的财务报告仅反映单一主体的财务信息。由于控股企业的出现,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企业规模的扩大也需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报告的时间也由“年度报告”发展为“中期报告”。财务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全面收益表就是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报表。报告也不仅限于表内的确认与计量,而是逐步增加表外披露信息,也就形成了现行的财务报告框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

2.1财务报告的性质与特征

现行财务报告框架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这两者的性质和特征有差别,应加以区分。然而在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中,认为财务报告不是精确的表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和判断。这样的定义没有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加以区分,似乎有待商榷,也引起了广大学者对财务报告性质的研究。

2.1.1财务报表的性质

在研究财务报告性质时,基于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当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基于会计目标和基于会计职能。会计目标即决策有用性,代表的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职能反映的是财务报告的客观作用,主要是如实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义务及其变动的信息。在当前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目标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后者更重要。

会计的基本特征是由会计基本职能决定的,即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对企业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有严密的操作程序,所以,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估计,即使有时需要少量的必要的估计和判断,那也只是会计职能的补充。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提供基本的信息,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补充信息。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提供企业最主要的三大指标: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编制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所以联合概念框架中的观点,不符合财务报表的实际。

会计职能具有客观性,会计目标含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但是,职能的阐述也有主观的判断,目标也要建立在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会计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表现为决策有用性,而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仍然是固守在传统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被估计所替代,现在的市场仍然需要的是可靠的财务信息。

2.1.2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

其他财务报告的作用,就是在财务报表之外,进行补充披露。以及运用必要的估计、判断和预测,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报酬。即运用估计判断,捕捉不确定性,主要是为了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其实,如果用上述联合概念框架中的定义来评价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是恰当的。

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基本特征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主要表现为:两者的目标相同,都应当具有基本信息特征――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财务报表中财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必须先遵循会计准则,再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可以遵循会计准则也可以不遵循。在信息质量方面,财务报表是在相关性的前提下,确保如实反映,而其他财务报告,需要具有相对可靠性,突出的是相关性。

财务报表反映历史成本,其他财务报告反映公允价值。财务报表反映财务信息和历史信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陈述历史信息,显然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需要由其他财务报告运用估计判断,利用现行价格来反映非历史信息。所以,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必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属性。

2.2现行财务报表分类列报方法

现行四大财务报表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要素与流动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利润表先按照收入和费用分为两大类,再根据业务性质及收入来源对收入进行细分,根据性质或功能对费用进行细分。现金流量表则是按照业务性质和现金流来源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及筹资活动现金流。

从总体上看,现行财务报表大多是按照“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这种递进系分类列报的,体现了目标导向的原则。

现行的分类列报方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列报方式不一致。根据现行财务报告准则,都包含几种可供选择的列报方式,影响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列报信息缺乏内在一致性。各报表提供的信息没有保持逻辑一致,导致信息使用者难以理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3财务报告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3.1FASB和IASB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观点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在分类列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FASB和IASB在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即将财务报表,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体现内聚性。

(2)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有利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等。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新的财务报表分类方法,将“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调整为相似的结构。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区分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投资资产与投资负债、融资资产与融资负债等等。对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按照这样的改革思想,财务报表已然没有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重要会计恒等式。这既是对公认并使用500多年的复式簿记的挑战,也违背了IASB与FASB联合制定概念框架时坚持的要素应该引领确认与计量的逻辑关系。

目前,已有学者试图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检验改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列报方式后,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明显增加,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显著增强。但是,编制新结构的报表需要引入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必然会大大增加编制报表的复杂性以及相应的制度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外部审计的难度。因此,目前看来这一改革并不能实现,只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借鉴。

3.2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

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即经济形态的变革――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公司性质的转变――从“经纪人”到“社会生态经纪人(经济人、生态人、社会人的有机整体)”。企业的资本也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逐渐从传统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成包括财务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在内的广义资本。

所谓广义资本,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隐性或显性的交易契约在企业投入的资本。广义资本所有者也就是利益相关者,承担出资义务,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股东投入权益资本,同时也享有分配净利润和股利的权利。这种产权交易契约的签订过程,实质上是市场对广义资本进行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内部的再配置,资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就变成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有这些资源的集合,称为“泛资源”,是实现广义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益的保证。“泛资源”的价值也就等于综合权益。

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履行企业产权交易契约的结果。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经营性活动引起广义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发生“收入”、“费用”形成经济收益。非经营性活动,则形成“利得”和“损失”。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共同构成综合收益,即产权价值的增值。所有这些产权交易,就构成了会计要素。

因此,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会计基本要素体系,既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综合资产”和“综合权益”;第二层次,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第三层次,包括“经营收益”“非经营收益”和“综合收益”。

基于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也分为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报表有三个:“综合资产权益表”、“综合收益表”和“增值分配表”。这种结构也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

4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报告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面对国际化的改革措施,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理解其新发展、新观点。与此同时,关于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改革应坚持渐进式道路,在引入IASB和FASB新观点的同时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部分新观点的有用性还有待检验,改革的成本很高,而且改革会对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有重大影响。如果盲目改革,很可能会引起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