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扩股协议十篇

时间:2023-03-27 08:18:11

增资扩股协议

增资扩股协议篇1

住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真诚、平等、互利、发展”的原则,经充分协商,就双方对_________公司的增资扩股的各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有关各方

1.甲方:_________公司,持有_________公司_________%股权(以下简称“_________股份”)。

2.乙方:_________公司,将向甲方受让_________公司_________%股权(以下简称网络公司)

3.标的公司: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信息公司)。

第二条 审批与认可

此次甲乙双方对_________公司的增资扩股的各项事宜,已经分别获得甲乙双方相应权力机构的批准。

第三条 增资扩股的具体事项

甲方将位于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证号为_________)投入。

乙方将位于号地块的房产所有权(房产证号为_________)投入。

第四条 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与股本设置

在完成上述增资扩股后,信息公司的注册资本为_________元。甲方持有信息公司_________%股权,乙方持有的信息公司_________%股权。

第五条 有关手续

为保证信息公司正常经营,甲乙双方同意,本协议签署后,甲乙双方即向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按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六条 声明、保证和承诺

1.甲方向乙方作出下列声明、保证和承诺,并确认乙方依据这些声明、保证和承诺而签署本协议:

(1)甲方是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并已获得增资扩股所要求的一切授权、批准及认可;

(2)本协议项下的投入信息公司的土地使用权不存在任何抵押、担保、留置及其它在法律上及事实上影响甲方向乙方转让的情况或事实;

(3)甲方具备签署本协议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本协议一经签署即对甲方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4)甲方在本协议中承担的义务是合法、有效的,其履行不会与甲方承担的其它协议义务相冲突,也不会违反任何法律。

2.乙方向甲方作出下列声明、保证和承诺,并确认甲方依据这些声明、保证和承诺而签署本协议:

(1)乙方是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并已对此次增资扩股所要求的一切授权、批准及认可;

(2)本协议项下的投入信息公司的房产所有权不存在任何抵押、担保、留置及其它在法律上及事实上影响甲方向乙方转让的情况或事实;

(3)乙方具备签署本协议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本协议一经签署即对乙方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4)乙方在本协议中承担的义务是合法、有效的,其履行不会与乙方承担的其它协议义务相冲突,也不会违反任何法律。

第七条 协议的终止

在按本协议的规定,合法地进行股东变更前的任何时间:

1.如果出现了下列情况之一,则甲方有权在通知乙方后终止本协议,并收回本协议项下的增资:

(1)如果出现了对于其发生无法预料也无法避免,对于其后果又无法克服的事件,导致本次增资扩股事实上的不可能性。

(2)如果乙方违反了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并且该违约行为使本协议的目的无法实现;

(3)如果出现了任何使乙方的声明、保证和承诺在实质意义上不真实的事实或情况。

2.如果出现了下列情况之一,则乙方有权在通知甲方后终止本协议。

(1)如果甲方违反了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并且该违约行为使本协议的目的无法实现;

(2)如果出现了任何使甲方的声明、保证和承诺在实质意义上不真实的事实或情况。

3.在任何一方根据本条1、2的规定终止本合同后,除本合同第十二、十三、十四条以及终止之前因本协议已经产生的权利、义务外,各方不再享有本协议中的权利,也不再承担本协议的义务。

第八条 保密

1.甲、乙双方对于因签署和履行本协议而获得的、与下列各项有关的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但是,按本条第2款可以披露的除外。

(1)本协议的各项条款;

(2)有关本协议的谈判;

(3)本协议的标的;

(4)各方的商业秘密。

2.仅在下列情况下,本协议各方才可以披露本条第1款所述信息。

(1)法律的要求;

(2)任何有管辖权的政府机关、监管机构的要求;

(3)向该方的专业顾问或律师披露(如有);

(4)非因该方过错,信息进入公有领域;

(5)各方事先给予书面同意。

3.本协议终止后本条款仍然适用,不受时间限制。

第九条 免责补偿

1.由于甲方违反其声明、保证和承诺或不履行本协议中的其他义务,导致对乙方或它的董事、职员、人的起诉、索赔或权利请求,甲方同意向乙方或它的董事、职员、人就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和费用提供合理补偿,但是由于乙方的故意或过失而引起之责任或造成的损失除外。

2.由于乙方违反其声明、保证和承诺或不履行本协议中的其他义务,导致对甲方或它的董事、职员、人的起诉、索赔或权利请求,乙方同意向甲方或它的董事、职员、人就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责任和费用提供合理补偿,但是由于甲方的故意或过失而引起之责任或造成的损失除外。

3.本协议终止后本条款仍然适用,不受时间限制。

第十条 未尽事宜

本协议为双方就本次增资行为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其中涉及的各具体事项及未尽事宜,可由甲乙方在不违反本协议规定的前提下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 协议生效

本协议在双方授权代表签署后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___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增资扩股协议篇2

本协议各方当事人

甲方: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法定代表人:

所:

编:

乙方: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

法定代表人:

所:

编:

本债权转让协议由下列各方于****年**月**日在云海市订立:

鉴于:

1.甲方为***有限公司(增资前为国有独资公司,简称“海洋公司”。增资后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公司)惟一出资者,其合法拥有海洋公司的所有股权;

2.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海洋公司拟实施债转股;

3.根据甲方、乙方、海洋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股权协议》,海洋公司拟增资扩股,海洋公司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将在剥离相关非经营性资产及不良资产后核定为甲方对公司持有的股权,乙方对公司的债权将转变为其对公司持有的股权;

故此,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方之间的债权转股权协议,经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内容如下:

第一条

公司的名称、住所及组织形式

(1)公司的中文名称:云海海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公司的注册地址:云海大道122号

(3)公司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4)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二条

公司股东

公司由以下各方作为股东出资设立:

云海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法定代表人:

所:

编: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

法定代表人:

所:

编:

第三条

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

3.1

公司的经营宗旨为搞活市场增加经济效益,并确保公司债转股股东之股权依照《债权转股权协议》规定的期限和方式从公司退出。

3.2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再生与利用;海洋产品贸易与进出口。

第四条

股东出资

4.1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千万元。

4.2

公司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比例:

云海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出资额:4000万元,出资比例50%;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出资额:4000万元,出资比例50%。

4.3

股东的出资方式

(1)对海洋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将评估后的资产在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及不良资产后作为甲方对公司的出资,其出资额共计人民币4000万元;

(2)乙方享有的对海洋公司的债权转变为其对公司的出资,其出资额共计人民币4000万元;

(3)各方同意,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评估的确认值与上述评估值有差别,则各方的实际出资额及出资比例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认值进行相应调整。

第五条

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5.1

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

(1)按照其所持有的出资额享有股权;

(2)依法获取股利/股息及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权;

(3)参加股东会议并行使表决的权利;

(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债权转股权协议书》的规定转让、赠与、质押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

(5)公司终止或者清算时,参加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6)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5.2

乙方除享有上述股东权利外,还有权要求公司依照《债权转股权协议书》及本协议的规定按期回购其持有的公司股权,或向任何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其他股东放弃就上述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5.3

公司股东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公司章程;

(2)按期缴纳出资;

(3)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4)在公司登记注册后,不得抽回出资;

(5)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5.4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有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或有其他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行为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未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公司股东有权要求公司经营管理机构执行;对于因公司经营管理机构不执行前款规定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甲方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5

在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全部回购完毕之前,乙方依然就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权(包括已回购的和尚未回购的)享有上述股东权益,但其享有的分红权应于公司每次回购完成后相应递减。

第六条

股权的转让和/或回购

6.1

公司将自成立之日起2年内分批回购乙方持有的公司股权,各年回购股权的比例及金额为:

(略)

6.2

公司回购上述股权的资金来源为:

(一)公司的全部税费减免和/或与其等额的财政补贴;

(二)甲方应从公司获取的全部红利;

(三)公司每年提取的折旧费的××%。

上述回购资金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分两期支付。

6.3

公司在全部回购乙方持有的公司股权后,应一次性注销已被回购的股权。

6.4

若公司未能如期回购任何一期股权,乙方可在通知公司和甲方的前提下,向第三人转让公司未能回购的股权,甲方承诺放弃对该等股权的优先受让权。

6.5

在回购期限内,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转让其所持公司股份。

第七条

承诺和保证

7.1

在本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债转股完成日止的期间内,甲方保证:

(1)公司将按照正常及合理方式维持并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公司的所有资产处于良好状态;

(2)公司的经营活动将不会对今后公司的业务及资产产生不利影响;

(3)除已向乙方披露的负债以外,公司不存在任何的其他经营性或非经营性负债以及引起该等负债之威胁;

(4)公司的主营业务不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5)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乙方将向甲方提供一切合理必要的支持和便利,并协助办理必要的审批、登记手续;

(6)公司财务及经营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如有可能发生此类情况,甲方将在此做出声明,或在事发后三日内书面通知资产管理公司;

(7)公司未经乙方事先书面同意,将不会自行出售、出租、转让其任何资产,也不会将任何资产和权益进行任何形式的抵押、质押或保证;

(8)甲方将及时通知乙方任何可能对公司资产和权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活动或事件,其中属于公司拟实施的举措将事先征得乙方的书面同意;公司的财务及经营若发生重大变化,或任何不利变化,甲方将及时通知乙方并提出解决或处理的方案或措施。

(9)及时处理除上述条款所述之外的公司的一切历史遗留问题,并保证不会因这些问题对公司的设立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7.2

为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甲方应协助公司将公司的非经营性资产从公司资产中剥离,而不作为其对公司的出资。在债转股完成日,如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尚未完全剥离,则甲方应协助公司于债转股完成日后2年内将未能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从公司全部剥离出去。在上述期限届满时,如公司的非经营性资产未能全部剥离,则应相应核减甲方在公司的股权份额,核减的份额应等值于未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

7.3

甲方应协助公司于债转股完成日后3年内全额收回由公司持有并被计入甲方出资资产的应收账款人民币300万元。如上述应收账款届时未能全部收回,则应相应核减甲方在公司的股权份额,核减的份额应等值于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价值。

第八条

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股东会,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依出资比例在股东会行使表决权;

公司设董事会,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公司设监事会,监事分别由股东会及公司职工选举产生。

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组成及其议事规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确定。

第九条

公司的财务与分配

9.1

公司执行国家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9.2

利润分配

公司的税后利润在弥补亏损和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按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第十条

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如果违反其在本协议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或其他义务,而使其他各方遭受损失,则其他各方有权要求该方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

保密

一方对因本次合作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二条

补充与变更

本协议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协议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不可抗力

任何一方因有不可抗力致使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或迟延履行本协议,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自事件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

第十四条

争议的解决

本协议各方当事人对本协议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果经协商未达成书面协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后继立法

除法律本身有明确规定外,后继立法(本协议生效后的立法)或法律变更对本协议不应构成影响。各方应根据后继立法或法律变更,经协商一致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但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十六条

生效条件

本协议自各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在本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各方应在协议正本上加盖骑缝章。

本协议—式**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执**份,其他用于履行相关法律手续,

甲方:

乙方:

增资扩股协议篇3

关键词:增资扩股;法律机制;形式机制;实质机制;立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081-05

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扩股,是指有限责任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优化股权比例和结构,提高公司资信度和竞争力,依法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行为。增资扩股有三种方式:(1)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2)公司原股东增加出资;(3)新股东投资入股。其中第三种方式涵盖了前两种方式的内容和法律要求,最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所研究的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即是围绕新股东投资入股的方式展开。根据现行公司法第44条、35条、179条的规定,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对于新增资本,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设立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然而在实务中,存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股东会决议以及原股东的优先认缴程序,擅自增资扩股的情形。我国公司法仅设置了增资扩股的构成要件,却缺少法律效果规则。法律界为了解决现实中发生的公司擅自增资扩股的问题,依不同的视野推理法律后果。这一过程也暗含了法律界对增资扩股法律机制的不同理解。

一、不同视野下的增资扩股法律机制

我国公司法理论界对公司擅自增资扩股的关注极少,而法律实务部门为了回应丰富多彩的实践,在公司法欠缺法律效果规定的情况下,将目光转向合同法或民法的一般规则。

(一)合同法视野下的增资扩股

这种视野以分析投资协议的效力为起点,将增资扩股看作投资人和目标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关于公司擅自增资扩股时投资协议的效力,有三种观点:

1.投资协议有效如某法院在判决中认为:虽然投资人股协议所涉增资扩股事宜均未由B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B公司作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企业法人有权对外签订合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亦未规定必须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后才能对外签订增资扩股协议。公司股东会最终是否能够通过增资扩股决议影响协议能否履行,但并不影响公司对外签订合同的效力。

2.投资协议无效 在株洲正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朱明文股权确认纠纷一案中,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须由股东会作出决议。上诉人株洲正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东会未就增加注册资本作出决议,上诉人株洲正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朱明文之间的入股合同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应认定无效。

3.投资协议效力待定 有律师认为有限公司擅自与他人签订的增资扩股协议是一个效力待定的合同。该合同在未经股东会追认前没有法律效力。如经股东会追认,该合同自然产生效力。

以上观点从合同法的角度来考虑增资扩股协议的效力问题。强制性规定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投资协议有效的观点将公司法中增资扩股必须由股东会决议的规定认定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从而肯定投资协议的效力。投资协议无效的观点恰恰将该规定认定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从而否定投资协议的效力。投资协议效力待定的观点无异于将投资协议看作公司无权处分时所订立的合同。如果认为投资协议有效或效力待定,尚存在公司通过召开股东会和原股东放弃优先权而履行投资协议的空间。若认定投资协议无效,则发生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的法律后果。以上观点将增资扩股看作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的合同行为,因而将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理解为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的合同机制。

(二)民法视野下的增资扩股

这种视野的着眼点并非是投资协议的效力,而是增资扩股行为的效力。如在重庆梁农食品有限公司与张晓南公司增资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增减注册资本必须经股东会决议,梁农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收取张晓南投资款11万元未经股东会决议,其增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属无效。该判决的基础在于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这一民法观念。在民法视野下,民事行为的生效需要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当一项民事行为缺少生效要件的时候,即造成该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民法视野下,股东会决议是增资扩股生效的法律要件,该要件阙如即增资扩股行为无效。概言之,这种视野将增资扩股看作传统的民事行为。

然而,公司法与合同法、民法相比,毕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不仅涉及公司与第三人之间的投资关系,而且涉及公司组织运行的复杂性。求助于合同法或民法的规则并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增资扩股法律机制的特点。而且,以上视野不仅不能很好地对原股东优先认缴的权利作出合理的解释,反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优先权的问题。因此,以上对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的认识,不得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增资扩股法律机制的基础

探究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应分析增资扩股的特点,包括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

(一)增资扩股的一般特点

由于法学界的忽视,虽然增资扩股并未发展成为公司法条文中的严格法律术语,但是已经为人们在日常的法律经济活动中所广泛使用。增资扩股作为常用的融资方式,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点:

1.增资扩股是一种股权融资行为 增资扩股不仅增加公司的注册资本,而且增加公司的股东人数。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融入资金,既可以保障公司对资本的需要,又不会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财务负担。而投资人通过投资入股,加入公司成为公司的新股东。因此,增资扩股既是资金结合行为,又是包含人的结合的公司组织行为。

2.原股东对新增资本享有优先认缴的权利 确立原股东优先认缴的权利,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原股东的利益。在增资扩股的时候,需要对增加份额进行定价。如果定价过低,新股东将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所积累的盈余,稀释原股东的权益。优先权是保护股东权利不被稀释的一种快捷的自动手段。因此,为了保护原股东的利益,需要赋予原股东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购的权利,使原股东享有相应的盈余。

3.公司法对增资扩股有严格的程序要求如前文所述,增资扩股决议必须要经过公司股东会2/3以上表决权通过。原股东有优先认缴新增资本的权利。增资扩股应当按照公司设立时的规定进行验资,变更注册资本。

4.增资扩股可能会引起控制权的变化 新股东的加入会引起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既有的权力格局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公司控制权的变化。

投资人可以分为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战略投资人以取得公司的控制权为目的。财务投资人虽然以追求投资利润为目的,但是也可能在无意之中影响公司的控制权。

(二)增资扩股的过程特点

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民事行为的过程。一个正常的增资扩股,从投资人与目标公司磋商、股东会进行决议开始,一直到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登记,投资人取得股东资格结束。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专业性的股权投资机构,在利用增资扩股进行股权投资时比较规范,参考其作法,增资扩股的过程一般如下:(1)投资人与目标公司达成初步意向;(2)公司股东会作出增资扩股的决议;(3)开展清产核资、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工作,作为现有资产作价的依据;(4)合作各方签订增资扩股的协议(包含原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的内容);(5)缴纳资本并进行验资;(6)变更公司章程,履行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即使小型的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时并非如此严格与规范,在清产核资等方面可能会简化操作,但是主要过程并不可少。因此增资扩股并非是单一的民事行为,而是一系列民事行为之和,并且包含民事行为中的意思形成机制和表达机制。

增资扩股的后果之一是投资人取得股东资格。就取得股东资格的方式而言,投资人还可以通过设立公司与股权转让等方式取得股东资格。增资扩股的过程与另外两种方式的过程相比,具备自身的特点。为了简明扼要比较三者的区别,凸显增资扩股的特点,特制作下列表格:

从意思形成机制来看,增资扩股与公司设立都需要通过决议形成相应的意思,但是对决议通过的要求不同。股权转让原则上并不需要形成公司意思。从表现形式来看,公司设立时,全体投资人一致通过公司的初始章程,初始章程可以看作是全体投资人的一份协议。增资扩股时,投资人与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股权转让时,投资人与原股东之间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从工商登记来看,公司设立时,需对注册资本进行登记。增资扩股时,因增加了注册资本而应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股权转让时,不需要对注册资本变更登记。从行为的涉他性来看,公司设立不具有涉他性,而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涉及控制权的变化以及原股东的其他利益,故法律安排了原股东的优先权。

三、形式与实质: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

从增资扩股的特点来看,增资扩股不仅具有人合性、组织性等方面的内在要求,还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本文将增资扩股的法律机制分为形式机制与实质机制。

(一)增资扩股的形式机制

增资扩股与公司设立或股权转让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有限公司设立时,投资人共同制定公司章程,经过验资、登记注册等方式设立公司,同时取得股东资格。在此过程中,因公司尚未成立,未取得法律上的人格,所以投资人并不与公司通过一份投资协议来取得股东资格。在股权转让的情况下,投资人与原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经过履行一定的手续,投资人即可取得股东资格,一般不需要公司同意。而在增资扩股中,投资人需要依赖“投资人一公司”的合同机制取得股东资格。

然而,这种“投资人一公司”的合同机制只是表现增资扩股的形式,属于增资扩股形式上的法律机制。投资人与每一个股东签订协议的成本过高,故需要通过股东会决议形成公司的意思,由公司与投资人签订协议。“投资人一公司”合同(投资协议)属于古典合同。伊恩・麦克尼尔(Ian Macneil)将合同区分为古典合同、新古典合同和关系合同。“古典合同法以几种方式实施离散性和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身份被认为无关紧要、合同性质被仔细界定、赔偿有严格规定,第三方参与并不被提倡”。然而在增资扩股中,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签订投资协议后,不仅与公司发生权利义务关系,还借助于公司的独立人格与其他股东发生法律关系,完全打破了古典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投资人未来的权利义务不可能在投资协议里完全规定,投资人与公司、其他股东之间会发生长期的、不断更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增资扩股的法律关系已经超出了古典合同的特点,投资人与公司、其他股东之间将出现“一个具有更大专用性和持久管理特征的调整过程”。

如果将增资扩股的机制等同于合同机制,那么在合同法视野下:若采取投资协议有效说,将不考虑新加入的股东与原股东之间的人合性的问题,这会增加有限公司股东内部冲突的风险。若采取投资协议无效说,则将公司自身治理不善,内部控制缺失的风险转嫁给了善意的第三人。若采取投资协议效力待定说,由公司股东会决定投资合同的效力,容易引起公司的投机行为,造成不公平的后果。因此在合同法视野下将会纠结于投资协议的效力而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合同机制只看到投资人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忽略了投资人与其他股东的法律关系。公司的负责人虽然是公司的人,但与股东之间并无关系,因此在增资扩股中也不能适用表见或越权原则,将投资协议的效力强加于股东。

(二)增资扩股的实质机制

1.公司组织机制

公司法中的组织法是第一位的,行为法是第二位的。公司的组织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公司物质基础的资本和人员结合方式的组织性;二是作为公司运作方式的决议的组织性。公司的增资扩股机制也是一种组织机制。首先,公司增资扩股不仅涉及资本的集中,还涉及公司的人合性,各国公司法普遍将增资扩股的权力归属于股东会。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而且多属于熟人型关系,公司内部磋商、商议的成本比较低,维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具有现实的意义。如果不考虑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新加入股东的可能会陷入与原股东之间的战争之中,形成一种“敌对”的状态,反而有悖于公司制度的本意。投资人通过增资扩股加入公司并长久地与公司、其他股东之间发生权利义务关系。这种行为在本质上属于组织行为而非一般的民事交易行为。其次,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意思形成机关,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多数决的方式作出是否增资扩股的决议,也体现了增资扩股的组织性。

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与程序无缘的理论,欠缺对行为过程(包括意思形成过程和意思表示过程)的关注,导致了大量程序性规范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中找不到归宿。在传统民法中,“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或者说,是旨在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民法理论以意思表示为中心,着眼于法律效果,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忽略对行为、过程和组织性的关注。因此民法视野会对增资扩股的组织机制视而不见,无法包容公司的人合与资合性质以及股东会决议的过程。增资扩股的过程在民法视野中成为一个“黑箱”。而且,根据民法理论的生效要件说,将直接否定擅自增资扩股的效力而不给予程序上的救济机会。因此,若将民法规则适用于增资扩股,就会展现出一幅“模糊而又僵硬的面容”。

2.股东保护机制公司存续期间资本的每一份额所包含的净资产及其价值,与公司设立时并不相同。在增资扩股时,需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评估资产的价格,对增加的股权进行定价。如同前文所讲,如果增加的每一份额的价格低于每一份额的价值,那么原股东的利益将被稀释。然而,对每一份额进行定价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虽然现行的股票定价方法已经很多,在财务上有市盈率估算法、现金流贴现法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近似地衡量股权份额的价值。原股东无论如何都面临着权益被稀释的风险。因此,除了依照客观的财务方法来确定份额的价格之外,还应尊重股东的主观判断。当股东认为发行份额的价格低于价值时,原股东可以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增资扩股可能会引起原股东在公司中投票权比例的变化,从而可能引起控制权的变化。为了维护原股东既有的地位,也需要赋予原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的优先权。

四、增资扩股的制度改进

增资扩股协议篇4

【关键词】增资扩股;控股合并;风险防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于多元化经营或者快速扩张的需要,对没有股权关系的企业进行收购合并,可以采取定向增资扩股的方式来实现。增资扩股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优化股权结构和比例,主体是标的公司和增资扩股接收方,标的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增加了注册资本引进了新股东,增资扩股接收方通过股权支付成为标的公司的子公司,两者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增资扩股不会引起原有股东所持股份数量的变化,但由于标的公司总股本增加,相应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下降,增资扩股的比例越高,股份比例下降越大。

仅发生股权置换的增资扩股,是指仅发生股权的置换,不涉及现金、实物的增资。操作方式一般是:标的增发新股,目标公司的股东以其对公司的股权对标的公司投资,取得标的公司增发的新股;而标的公司取得目标公司相应的股权,实现控股合并。

一、存在的风险

1.增资扩股前的风险

第一,出资财产的价值或权属存在瑕疵风险。公司法许可股东用一定的非货币财产出资,但未明确规定非货币财产出资的相关标准及程序,所以,在对非货币财产进行评估值价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如未评估作价的非货币财产其实际价值可能与章程所定价额并不相符、财产虽然交付但权属未变更。同时,非货币出资中的知识产权、职务技术成果、软件职务作品等的权属争议等等,将会影响出资的成立。

第二,股权受让中的风险股权受让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标的公司存在未知的或有债务,如标的公司对外偿债,将影响受让股权的价值。其二,“零对价”股权存在风险。股权受让中的风险点和问题比较多,如转让的股权是否具有完全、合法的处分权、是否已履行法定程序、获得相关授权或者批准等。其中,容易被忽略的是标的公司的或有负债。“或有债务”不仅包括已经约定的条件或允诺的责任,待条件成就时,就可能发生的或有债务,如担保债务,而且包括具有偶发性的,不可能在会计报表上有所记载的或有债务,如产品质量债务等。

2. 增资扩股中的风险

其一是流程风险。在增资扩股的程序流程中,《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增资扩股的程序,防范在增资扩股的过程中,存在有悖于《公司法》关于增资扩股的程序性规定。其二,董事、高管未尽勤勉义务的风险。公司法解释三规定,增资过程中股东未尽出资义务的,违反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三,恶意摊薄小股东利益的风险。增资扩股时应当尊重小股东的意见和利益,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小股东反对的情况下,尽量通过借款等其他方式融资。

3.增资扩股后的风险

增资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更的法律风险提示。增资后,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原股东的股权被稀释,对公司的控制权力有所减弱;公司股东的增加在日后公司内部管理和日常经营中,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和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与管控

1.增资扩股前的风险管控

第一,对于出资财产的价值或权属存在瑕疵风险管控,(1)选择一家信誉良好的资产评估公司,在一个尺度下对标的公司和目标公司进行资产评估。(2)在资产评估前,对评估公司的资产,进行必要的清理核实。(3)在签订协议前最好能做到:“各投资方保证,与之相关的各项财产权利是完全的、充分的并且没有任何瑕疵”,并约定投资方违反承诺的赔偿责任。

第二,对于股权受让中的风险管控,股权受让方可采取如下风险防范对策:一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公司的或有债务进行询问或调查。二是,受让协议中列明出售方的保证清单。受让方通过保证清单确保自己获得预期的收购对象,确保所承担的责任等不利因素限于合同明确约定之部分,即锁定风险。三是,协议预留部分股权受让款。在一定期间内,如承担了或有债务,则用预留的款项承担。四是,通过司法救济请求损害赔偿。受让方可以出让方违反缔约过失责任或瑕疵担保义务为由提讼,请求法院判令出让方赔偿其经济损失。

第三,用于投资的实物为投资人所有,且未做担保或抵押;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对其拥有所有权;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拥有土地使用权;注册资本中以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其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实物出资金额不得高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70%;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的须经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公司章程应当就上述出资的转移事宜作出规定,并于投资后及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过户手续,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2.增资扩股中的风险管控

增资扩股融资一般需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第一,取得同意进行增资扩股的批准文件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增加公司资本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的2/3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第二,开展清产核资、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原有企业和作为增资的资产进行财产评估。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资产评估报告需要逐级报送审查,并办理备案。评估报告经备案后,作为确定增资扩股时资产作价的参考依据。

第三,合作各方签订增资扩股协议。

第四,缴纳资本并验资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按照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第五,变更公司章程,履行相应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概言之,务必注意有关增资扩股的法律规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增资扩股的操作。

3.增资扩股后的风险管控

第一,应通过积极行使知情权、异议股东请求公司回购权、股东代表诉讼等法定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二,对于控股的企业,其风险在于内部人控制。应行使好选人用人权、监督权等股东权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奖惩机制。第三,对于公司僵局的风险管控。应通过《公司章程》的约定,采用“金股”制度(赋予某一方在僵局时的决定权但不影响利润分配)、风险分类制度(参照分级基金中的一部分股权承担固定收益;一部分承担风险收益)。

作者简介:

1.台稷(1981―),女,回族,安徽金寨,国网安徽蚌埠供电公司审计部副主任。

增资扩股协议篇5

“在引入V C/P E的合作中,连锁企业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签订对赌协议。”这是国内一家已经成功引入外部直接投资的连锁企业CEO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对赌协议”这门功课的特殊性在于:这是一门V C圈内“秘而不宣”的课程。而且,只有在“真金白银”将要打入企业账户之前,V C才会亮出这把雪亮、锋利的刀。

永乐“输”蒙牛“赢”

在国内已经使用过对赌协议的案例中,家电连锁公司永乐和奶业的后来居上者蒙牛是两家典型的企业。而且,这两起对赌已经有了明确的结局:永乐“输”,蒙牛“赢”。当年同样是两家雄心勃勃的企业管理层,为什么最终却落得了迥然不同的命运?

2005年1月,摩根士丹利投资永乐之时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事实上,永乐管理层的后悔来得很快。仅仅在与摩根士丹利和鼎晖签约不到三个月,永乐的老板陈晓就曾公开对外表明,如果能够重作选择,他更希望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当时所选择的财务投资者。

随着时间推移,永乐输掉对赌协议已成定局。时任永乐家电连锁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的周猛在事后感叹:“当时与摩根士丹利签订对赌协议时,我们的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了。”

所谓“ 对赌协议” , 是对“ 估值调整协议”(Valuation AdjustmentMechanism)的常用称呼,指的是投资方与接受投资的企业管理层之间所达成的一项协议,其内容通常是这样的: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够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某一额度,投资方在获得投资股份大幅增值的前提下,将向公司管理层支付一定数量的股份,反之,如果公司经营无法完成合同规定的业绩指标,则必须向投资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股份,以弥补其投资收益的不足。在这样的对赌协议中,协议双方赌的是公司的经营业绩,而协议双方手中所持的股份则成为这场豪赌中的赌注。

这个经典案例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事实:按照对赌协议中关于业绩的要求,永乐的复合增长率要达到40%左右,才能达到协议中的净利润指标,这个要求还不及当年蒙牛对赌协议中50%复合增长率的指标。那么,为什么蒙牛最终赢得了对赌,而永乐却走向了相反的结局?

对于像蒙牛这样的生产型企业,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个优秀的产品、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都可以促进其业绩的飞速增长。因此,对于一个发展初期的工业企业,选择对赌协议,尽管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拥有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仍然会具有相当大的成功机率。

但是,就中国的连锁企业来说,无论目前国内流通及商贸企业的竞争格局、盈利模式,还是社会居民需求都决定了在下一阶段,中国相当一大部分行业的连锁企业已经很难像发展初期那样得到超高速的业绩增长。

尽管连锁企业拥有复制能力带来的高成长性,但是其业绩除了充裕的资金之外,还是有很多前提和门槛的,比如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寻找到足够多的、合乎要求的实体店面和专业管理人才,足够强的后台支撑体系和跨区域管理能力,等等。而且,这些前提条件和稀缺资源还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完善并发挥作用。所以,国内的连锁企业签订对赌协议之前,一定要高度慎重。

对赌协议的玄机

近几年,对赌协议在中国的企业融资、兼并重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对赌”一词其实和无甚关系。由于形式上类似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赌”,或许这是人们称之为“对赌协议”的原因之一。

对赌协议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在西方资本市场,估值调整几乎是每一宗投资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原因很简单,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对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如何都不能做100%的判定,两方的不同预期导致不同的估值。因此,投资方往往倾向于在未来根据实际情况对投资条件加以调整。

“对赌协议”名为“对赌”,实际上对双方的影响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投资方来说,其结果是稳赚不赔,只不过是“赚多”与“赚少”的问题。而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对赌协议”对其压力要沉重得多。赢了“对赌”,企业管理层自然可松一口气,而输了“对赌”,企业不仅要割让给投资者一部分股份,甚至面临丧失企业控制权的风险。在完成对赌协议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疲于奔命,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更加陷入被动,屈服于业绩和资本,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被并购的结局。

任何一家接受投资的企业都不应该冒着丧失控股权的风险而签署对赌协议。永乐签订的对赌协议的危险性在于――如果永乐输了,就至少要割让总股本的4.1%给摩根士丹利,致使管理层控制的股权比例将低于50%,失去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因此,有观点认为,永乐之所以被国美并购,就是这个对赌协议惹的祸。

绝对不能丧失控股权――这是在签署对赌协议时的底线。因为签订了对赌协议,国内已经出现了几家企业丧失控股权,进而改变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的案例,甚至企业被卖给竞争对手。企业在决定是否签订对赌协议、签订什么样的对赌协议时,管理层应该事先算清这笔账:当对赌协议的最坏情况出现,企业管理层在向投资人割让股份之后,自己是否还占有绝对控股权或者相对控股权。

那么,对赌协议是否应该签订?如果要签订,又该如何签订?

企业在签署对赌协议之前不能仅靠初步的了解和讨论,而应该进行“精算”――主要是精算弊端和最坏情况出现时对企业控制权是否有本质的影响。在出售公司股权时,创业和经营团队要真正意识到企业出让超过25%、超过33%、超过50%股权分别对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意味着什么,要真正搞清楚所出让的股权超过这三个临界点之后分别会给企业控制权带来哪些本质的影响。

现实的投融资交易中已经出现了对赌协议的“改良版本”:如果企业完成每年董事会和对股东会确定的经营目标,并在确定时间内顺利上市的话,投资人可以给核心经营层一定的奖励;如果企业不能完成经营目标并不能在确定时间内上市的话,则企业创始股东要根据约定的条件回购投资人的股份。这个版本同样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区别在于变“进攻式保护”为“防卫式保护”,对企业的控股权没有了威胁。

慎签对赌协议

包括连锁企业在内,当前国内签订过对赌协议的企业中,有赢有输。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签订对赌协议?

在签订对赌协议之前,企业管理层除了准确判断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外,还必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有良好的把握,才能在签订对赌协议时有更大的胜算概率。一般说来,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决定于其所处的

行业发展阶段、竞争者情况及核心竞争力,这三方面的差异基本决定了对赌的不同结局。

我们仍然以蒙牛、永乐两个案例来说明对赌协议输赢的内在、外在约束条件。

首先, 从行业发展阶段来说。2004年,乳品行业正延续着1998-2003年年均33%市场规模增长的浪潮,市场面临着需求大爆发的绝好机遇。而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蒙牛快速占领更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其后有市场调查表明,蒙牛所销售的主要产品UTH奶中,有相当部分为过去没有订奶习惯的新消费者。

而永乐签署对赌协议的2005年,家电市场已经经历过了一线城市的疯狂扩张,各主要大城市已被国美、苏宁这类全国性企业及包括永乐、大中在内的地方性企业所瓜分,单店收益下降,市场趋于饱和。同时,二三线市场的开拓时机尚不成熟,市场正经历着第一轮快速扩张后的平台期,大规模新兴市场的开拓需要资金及时间的准备。事实证明,永乐最终不得不选择并购其他地方性企业扩张市场,遇到了更高的成本和更艰难的管理问题。

其次,从竞争者情况来说。蒙牛是幸运的,在其发展最关键的初期、在其签订对赌协议前后,市场上只有伊利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而包括光明、三元等在内的乳业企业仍受制于奶链和传统国企思维惰性而举步不前,这给了蒙牛足够宽松的空间去大举开拓市场而较少遇到抵抗。

而永乐所面临的对手则要强悍得多。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和房地产背景,国美、苏宁两家公司同时具备了侵略的野心和能力。2005年时,国美、苏宁已基本抢占了国内沿海城市及中西部大城市市场,而这两家企业直到现在仍以一种百米跑的心态继续着疯狂扩张的步伐。在这样一个强势对手的市场中,永乐要在遍地都是“敌占区”的情况下快速扩张,其难度不言而喻。

以当时永乐的年收入值来看,要实现对赌协议中所规定的利润指标,在未来两年永乐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至少要达到40%,如果永乐能够保持当时略高于2%的净利率水平的话,至2007年底,永乐的市场份额必须占到国内家电零售市场的5%以上。而在当时,国内家电零售业的行业老大国美也仅有7%的市场占有率,永乐要完成这一任务,几乎不可能。

再次,从核心竞争力来说。可以说,除伊利、光明外,蒙牛当初的对手们是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各企业品牌优势不明显,营销模式单一,产品差异化极小。奶源及供应体系扩张困难,即使开拓出市场也面临产不出奶和运输的问题。而虽然是行业初入者,但蒙牛通过极为激进的广告营销模式迅速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需求。同时又在内蒙古建立了大量奶源基地,并主打保质期较长的U T H奶,一举解决奶源和运输的问题,为其在全国范围的超速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最终,营销策略、奶源充足、冷链需求小成为了蒙牛的竞争优势,使蒙牛成长为乳品龙头企业。

增资扩股协议篇6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成的广场协议为中心的国际协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纠正当时呈扩大趋势的主要国家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根据广场协议,美国特别强烈要求日本通过日元升值和扩大内需来缩小本国的经常收支顺差。在这样的要求下,日本实施了以金融扩张为中心的内需扩大政策,并基本认可了日元的升值。这样的政策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了维持,而转向金融紧缩政策则是在1989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日本经历了不动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也就是所谓的资产泡沫现象。而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后,将近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的金融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本文以最小篇幅记述资产泡沫破灭给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金融、经济所带来的严峻的通货紧缩现象,以及广场协议等国际协调给此后的国际货币制度运行所带来的影响。

广场协议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日本经济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虽然受到国际货币体系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日元升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但仍然实现了年均5%左右的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后遗症,从1980年到1983年日本连续四年保持3%左右的低增长。另一方面,日元汇率一改之前的升值趋势而开始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的贸易收支顺差急速扩大(从1980年的21亿美元升至1984年的440亿美元)。

这一阶段,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采取了相应的宏观政策措施。在金融方面,日本银行改变了为防止第二次石油危机可能带来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紧缩政策,开始放松金融政策,多次调低官定利率(从1980年的9%降至1983年的5%)。在财政方面,虽然采取了公共事业追加措施,但因为继续坚持了缩小赤字的方针,日本政府的财政收支均衡状态得到了改善(财政赤字占GDP之比从1980年度的4.0%降至1984年度的1.8%,其中还包括社会保障费用)。

广场协议的国际背景

1985年9月,在纽约广场饭店召开了西方五个发达国家(美、日、德、英、法)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就各国的外汇政策及金融、财政政策运行等达成了协议,这就是广场协议。

谈论该协议的国际背景,首先必须提到美国的贸易收支逆差的扩大。美国贸易收支逆差是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即“尼克松冲击”)的导火索,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美元汇率的疲软,这种逆差一直保持缓慢增长态势。但是,进入80年代,美国高利率导致的美元汇率上升使逆差迅速扩大,到1984年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与此相反的是日本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同期顺差达到440亿美元)和德国贸易顺差的渐增(同期顺差达到220亿美元)。

对此,美国认为,这种对国际不平衡现象的放纵将严重影响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运营,也会助长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当时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已经下降至年均2%左右,同期世界贸易额也下降了近一成。为此,美国强烈要求尽快实现在七国集团会晤中达成广场协议,即要求与会各国对美元汇率下跌进行联合干预、相互协调旨在促进增长的国内政策,而且在日美两国的双边协议中还强烈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在此期间,美国议会下议院和上议院分别通过了《1987年贸易及国际经济政策改革法案》和《1987年贸易、竞争力综合法案》,1988年更达成了包括超301条在内的综合通商法案。

广场协议的内容

七国集团整体的承诺

“主要国家的对外立场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美国存在着数额巨大且呈增长之势的经常收支逆差,而日本和德国却持有大量且不断增加的经常收支顺差。与会部长及行长就采取措施对此前产生的大规模且依然呈扩大趋势的对外经济不平衡进行纠正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部长及行长们都认为汇率应该在调整对外经济不平衡中发挥作用。为此,汇率必须在目前基础上更好地反映基本经济状况。期望那些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有序的上升,部长及行长们准备采取紧密协作促进这一目标实现。

各国的承诺

日本的承诺

金融政策:“在切实注意日元汇率的同时,实现金融政策的灵性调整。”

财政政策:“在削减国家财政赤字的框架中,如果地方团体打算在1985年度中增加投资的话,可以适当给予其所需要的许可。”

其他方面:应保持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畅通渠道、实现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日元的国际化、消费者金融和住宅金融市场的扩大、管制放松等。

德国的承诺

财政金融政策:“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金融政策要继续确保能够实现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的稳定环境。”

其他:劳动市场规制和惯例的重新调整、向有效率的金融资本市场发展。

美国的承诺

财政政策:“为了缩小财政赤字,继续努力降低政府支出在GNP中所占的比重,有效实施1986会计年度的削减赤字计划(削减占GNP1%以上的预算赤字)。”

其他承诺包括促进储蓄、抵制保护主义等。

广场协议后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变化

美元在1985年9月广场协议前不久就出现了急剧的疲软,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了1986年秋天;但从以稳定汇率为目标的卢浮宫协议(1987年2月)前后开始到1989年,就一直在1美元兑换120~150日元左右中徘徊。如果从外汇储备余额和当时的文献来考察日本当局对汇率市场的干预,可以发现1985年以后日本当局依据广场协议同美国、德国当局实施了联合干预,采取了抛售美元的举措。这一举措受到了外汇市场的高度评价,正像前文所提到的,美元升值(日元贬值)趋势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减缓这一进程,日本当局从1986年开始扭转政策,大量买入美元,这一措施一直持续到了1988年。而在1989年美元出现升值反弹的时候又再次实施了美元抛售措施。综合汇率市场的变化和汇率干预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汇率市场次次都能非常敏感地反映包括日本金融扩张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协调行动。

日本政策承诺的实施状况

本来,如果是对广场协议进行评价的话,还应该详细探讨美国、德国等的政策承诺的实施状况和成果,但考虑到本文的目的,则主要集中论述日本的相关内容。

金融扩张政策的进展

从1986年到1987年,日本当局连续五次下调官定利率(利率从5%下调至2.5%。其中,有两次是与美国等国进行联合下调,还有两次则是与日美藏相会议以及卢浮宫协议同时实施)。之后转向上调则是在一年半之后的1989年5月,原因在于清楚地认识到1987年10月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一)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这与美国和德国相比晚了近一年。这其中既有国际协调的考虑,也不能忽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国内产业界因日元升值而造成的日益严峻的通货紧缩压力。

财政政策

另一方面,日本当局虽然采取了公共事业扩大措施,但在财政收支方面还是坚持贯彻改善路线,1984年占当年GDP1.8%的财政赤字(包括社会保障费用),到1989年实现了2.1%的财政盈余。

日本实体经济的变化

在认可日元升值和金融扩张两大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升到了年均4.5%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3.1%)。而且,在其构成因素中民间消费和设备投资成为了主导力量。另一方面,对外经济剩余(出口减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转为负数。经常收支顺差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3.7%缩小至1990年的1.5%。也就是说,仅从宏观层面来看,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经济已经实现了向国际社会所期待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的转变。(但是,如果考虑到贸易收支一般都以美元来进行计算的话,日本的进口几乎都使用美元计算,而出口则用日元计算,所以以美元计算的顺差额的减少还需要不少时间,这一点是值得留意的。事实上,日本的贸易收支顺差从1985年的560亿美元激增至第二年的近千亿美元后就开始转向缓慢减少,到1990年时还不满700亿美元。)此外,上文所提到的民间设备投资激增,虽然和后面所要论述的资产泡沫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但还是造成了90年代初的设备过剩,导致了日本经济的不景气。

日本资产泡沫的表现和原因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资产泡沫的表现

土地价格暴涨

在日本,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土地价格的上升率高于名义GDP增长率的倾向,进入80年代后期的地价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甚至扩展到了全国各地(1990年的城市地价指数示1985年的3.1倍)。

股价飙升

股价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良好经营业绩,也说明地价的上涨促成了企业所持用资产的升值。1986年,日本股价上涨的速度开始加快,达到顶峰的1989年年末时,日经平均股价达到了大约39000日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这是1985年股价水平的3倍,股价收益率超过70%,即使在国际上也是处于显著高水平的。

资产泡沫发生、扩大的原因

关于泡沫发生、扩大的原因和背景,众说纷纭,不可能归结到一点上。如果要强行对其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经济整体因素和金融层面因素。

实体经济因素

首先从实体经济因素来看,日本经济在过去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使其人均GDP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所谓“日本第一”的幸福感贯穿了整个80年代。在这种氛围下,在整个日本社会中,日本特别是东京的有限土地的价格因为外国企业的入驻将必然呈上升趋势的看法占据了支配地位。而且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制造业转产海外不断增加,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被定位为着力于第三产业的内需依存性经济发展。这种想法本来并没有错,而且随着规制的缓和,日本经济结构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80年代末存在的问题在于在过短的时间里,过于集中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开发等不动产投资。

金融层面因素

在促成以上潮流真正实现为具体投资的过程中,金融层面的作用非常明显。

首先,随着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大企业资金借入需求低下趋势的日益明朗化,银行开始致力于扩大对第三产业的融资和面向个人的住房贷款。其中,日本传统的银行融资基础即重视担保的融资手段,充分发挥了其通过不动产和股票等担保价值的上升而使贷款增加正当化的作用。而且,从80年代初就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特别是存款利率的自由化,使通过积累高利息存款积极推动融资成为可能。事实上,80年代的日本银行贷款以每年12%左右的高水平持续增加。仅仅都市银行的贷款,在泡沫时期就增加了约80万亿日元。结果导致这一余额占GDP之比大约上涨了18个百分点,达到了48%。初步估算一下,这个增长率,可以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问题产生的原因即该国在过去十年内住房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的合计总额占GDP比重的增加率(约为20%)相匹敌。

其次,股价的上涨,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使日本的骨干企业能够以极低的价格(某些场合下甚至是负成本)实现资本配置。

增资扩股协议篇7

可是,当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姓私的民营资本就只能眼红,这不合市场规律,不是资本的天性,那么又该如何出击呢?

广东华美投资集团,不仅跨越了身份门槛,而且以不到7000万元的投资,控制了70亿市值的资产……,但最终身陷囹圄。

投资机会显现

故事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青海盐湖集团面临严重资金缺口,决定增资扩股10亿元,其中一方定为中化集团,由其投资8亿元,而另2亿元则作为战略投资者待定。

这时和华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深圳兴云信,开始张罗了。兴云信得知盐湖集团要引进投资后,马不停蹄地就向上级(祖母公司云南烟草)报告了,最主要目的是想获得资金支持。可上级的调查人员回去后报告表示,对这个项目印象不好,最终投资议案也被否决。

然而,兴云信的意愿强烈,在没能得到上级的支持下,依然认准了这个投资,于2006年7月和9月,与盐湖集团分别签订了《增资扩股框架协议》和《增资扩股协议》。

协议的签订意味着,需要筹集多达3亿多元的投资款,该从哪里去找这笔资金?

就这样,华美系被拉了进来,获得了这个合伙投资的机会。如图一所示。

投资方式的确定

但项目是别人拿下的,华美系作为后来者,也只能按游戏规则行事,即通过深圳兴云信来间接投资盐湖集团。

在2006年11月份,华美系与深圳兴云信签订了投资盐湖集团的投资协议。

最终以华美丰收为主,深圳兴云信的母公司兴云投资、宋世新的妻子王一虹、此外还有民企深圳禾之禾,四方共同凑足3亿多元,从而完成了对盐湖集团的投资。

如图二所示,一方面由于现实门槛原因,另一方面是先来后到的游戏规则问题,华美系等出资方,最终是采用通过中间企业—兴云信,即挂名的投资方式进行的。

这种通过中间企业的投资,显然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比如,中间企业的道德风险,以及中间企业因自身债务问题,自身财产面临被查封、执行等风险。

由此,为了减少和控制这种风险,华美系经考虑,又做了进一步的安排。

投资风险的控制

据悉,由于当时投资比较着急,在通过挂名兴云信的投资方式开始执行后,华美方面也考虑收购兴云信,如此便可将所进行的投资收归到自己名下。

由于兴云信是国有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华美系收购国有企业,在程序上必然很复杂。所以,尽管华美系与兴云信的母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但仍然在协议里约定,如果收购不成功的话,那么各自的投资算各自的。

然而在成功入股盐湖集团,获得7.56%股权不久,即200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退市的ST数码重组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同盐湖集团签订了重组协议。

也就是说,盐湖集团借壳ST数码上市可期,加上中国股市的一路高涨,华美这笔投资的价值迅速显现,由此,华美方面也越来越担心通过兴云信持有盐湖股份的安全。

基于这种担心,华美系经周旋后,于2007年10月,火速和兴云信的股东兴云投资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即使溢价三成也在所不惜(据悉,兴云信自有资产被评估为6000多万元,最终双方商议,兴云信溢价到8050万元),只有把兴云信的股权拿下才能放心。

至2008年初,工商登记变更完毕,华美系顺利成为兴云信股东。如图三。

按理说,至此,华美系的投资可以完美收官了,对挂名中间企业投资的安全性的担心,也可以放下了。

孰知,世事多变,这一手笔却成为华美系掌门张克强等人命运转折的伏笔。

一不留神身陷囹圄

2008年3月11日,盐湖集团在重组ST数码、并与盐湖钾肥合并后复牌,股价暴涨,当初3个亿的投资所获股份,如今市值已超过50个亿,是近17倍的投资收益。

于是,最初通过兴云信投资盐湖集团四家资本就商量,并达成了一个协议,即谁投了多少,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把兴云信的股权,按份额划分到各家的名下去。也就是说,原来通过兴云信投资的各路资本都将成为兴云信的股东。

那么,到此这一次曲折的投资,本应算做圆满成功,投资比例最多的华美系是最大受益人。

但高兴之余,是不测风云,上一步的收购却出了问题。

根据书的描述,华美在受让股权协议签订后,兴云信通过中介人员,伪造国有资产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和产权交易证明等,在深圳市工商管理部门,骗取了工商变更登记,而这被认为是华美系张克强等人,蓄意非法占有盐湖钾肥股份的一个环节。

由此,当初参与投资的民营企业投资人张克强、宋世新等人因“非法占有国有股份”被控诈骗罪。

在庭审中,尽管控辩双方各执一词,将案情推演成了一出“罗生门”,但基于基本事实,我们从投资角度来说,这完全就是风险控制的问题,在收购的合法审核上马前失蹄。

增资扩股协议篇8

收购三部曲,意在控股

8月16日,苏泊尔公告,与SEB签署了《战略投资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拟通过“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三种方式,引进SEB的战略投资,同时在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第一步,SEB协议受让苏泊尔25320116股,占苏泊尔现有总股本的14.38%。股份构成为苏泊尔集团持有的17103307股、苏增福持有的7466761股以及苏显泽持有的750048股。该协议转让已获苏泊尔董事会同意。

第二步,苏泊尔向SEB全资子公司定向增发4000万股股份,苏泊尔的总股本增加到216020000股,SEB将一共持有苏泊尔65320116股,占增发后苏泊尔总股本的30.24%。该增发方案也已获苏泊尔董事会同意。

第三步,SEB通过上述投资触发要约收购义务,SEB将向苏泊尔所有股东发出部分要约,预定收购股份数量为66452084股,生效条件为预受要约数量高于或等于48605459股,针对此条款框架协议做出承诺:在获得相关批准的前提下,苏泊尔集团持有的53556048股苏泊尔股票将不可撤销地用于预受要约。因此预受要约的股数超过48605459股已无悬念,要约完成后SEB将占苏泊尔总股本52.7%-61%之间,成为控股股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收购的协议转让价、定向发行价和部分要约收购价,都是18元/股,为苏泊尔最新每股净资产的4倍多。

该方案是在利益的争夺与博弈的同时,为符合新的法律环境而得出的解决方案,既有主观选择因素,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为了达到在新的法规环境下顺利实现股份转移、利益瓜分的目的,SEB与苏泊尔将收购方案如此设计,足见其用心良苦。

通过协议转让,苏泊尔创始人部分股份退出,获得合理创业回报,按照18元/股的简单计算,作为原大股东的苏增福和苏显泽父子将直接套现1479万元,并通过苏泊尔集团套现3亿多元;外资通过协议转让获得股权,持股比例超过10%,根据《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协议转让是外资可采用的战略投资A股上市公司的方式之一,而10%则是分期投资过程中首次投资的最低比例,此外,SEB承诺在2010年前,将不转让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出让、出售其在苏泊尔的股份,并且在本次战略投资完成后的10年期间内,将至少保留苏泊尔现有或未来总股本的25%股份,亦符合法律规定的外资战略投资条款。因此通过第一步SEB成功实现对苏泊尔战略投资。

然后,在协议转让的基础上选择定向增发,这也是外资可采用的战略投资A股上市公司的方式之一,增发使上市公司获得资金注入,大概为7.2亿元,此笔资金计划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总股本的增加使原股东股权稀释,风险下降;外资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达到增发后总股本的30.24%,从而让第三步――部分要约的登场顺理成章。

最后,SEB以协议收购、定向增发分步走的方式刚好超过30%警戒线,并成功实现不触发全面要约义务而获得选择部分要约的权力。从方案的设计及股东大会通过情况来看,SEB可以选择以非简易程序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申请,但在当前对外资垄断质疑之声四起的情况下,即使SEB选择申请豁免也很有可能无法获得通过,反而不得不面临减持,或者以全面要约方式增持的尴尬局面。

SEB很明智地放弃了此种权力而主动选择了部分要约,进而通过部分要约、设定生效条件及不可撤销预受要约条款这些手段,以确保SEB的持股比例将达到50%以上,在不危及公司上市地位的情况下获得绝对控制权;另一方面,苏氏家族既部分退出,变现资金,又不失去上市公司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仍保持第二大股东的地位,依然分享公司发展的权益;同时,普通投资者也有机会以18元/股的高价出售部分流通股。可以说是一个“取巧”、“多赢”的方案。

由于内容众多,许多环节都需由苏泊尔股东大会审议,并须由中国商务部进行审批和中国证监会进行核准,但任何一步的成功都是阶段性的胜利,通过环环相扣的收购程序,最终实现创业者的退出和控制权的转移。

一拍两合,各取所需

虽然苏泊尔所在的小家电行业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后,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其仍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这样的一个行业,昨天的辉煌很容易在今天成为历史。实际上,苏泊尔苦心经营多年,在炊具市场上所形成的强势地位,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有力挑战。尤其是国内的爱仕达,其在不粘锅、甚至在苏泊尔连续八年市场销量第一的压力锅领域直逼苏泊尔,同时在某些卖场中,爱仕达产品的销量已经超过苏泊尔,这是苏泊尔尤为心悸之事。

当然,这一切并非苏泊尔负重的全部,更为沉重的担子是要成为世界品牌,利用5年的时间打入世界同行业前三。当代市场以速度制胜,抢得先机就意味着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苏泊尔若想持续其竞争优势地位,并在回应挑战中占据上风,最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率先完成规模化,进行技术创新,实现阶梯跳跃至关重要。但是,以苏泊尔当前之力,完成这个跨越所需时日将是漫长的,最后很可能因为延误战机,无疾而终。

首先,苏泊尔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利用若干年的原始积累和自有技术提升奠定了国内龙头老大的位置。然而时移事异,加之国内企业先天的技术创新匮乏,实现规模和技术两大核心优势的飞跃,在短期内远非自身积累所能够逾越。重要的是苏泊尔将自己定位于以炊具和厨房小家电为基础、以家庭整体智能厨房为发展方向的国际一流厨卫产品制造商。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实现阶梯跳跃,坐稳国内老大的位置,而是要顺利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成就一流企业。

其次,苏泊尔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困境:生产线的扩张和多元化正在吞噬其财务资源。2002―2005年间,苏泊尔的长期资本净值在2003年突破3亿后,开始走下坡路,到2005年降至2.4亿元。同期,苏泊尔的销售收入则一路走高,并在2005年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46.22%。我们知道,维持销售收入的增长,必须要有足够的增量资金作后盾,而苏泊尔的增量资金多数依靠外部融资。一般情况下,可持续成长企业对于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应该呈下降趋势,反映到衡量指标上就是对外融资依存度逐渐缩小。然而,苏泊尔的该项指标在经过2004年的扭转后,在2005年反弹并爬升至历史新高,达到37.28%。这表明苏泊尔已经从财务平衡状态落入增长陷阱之中,当务之急必须要提升经营绩效。

在这种背景下,苏泊尔选择了已经交往12年的SEB集团进行深度合作,毫无悬念。按照苏泊尔的设想,首先,此番战略合作成功后,可以在迅速扩充资本实力的同时,分享到SEB集团150年来所积累的技术、专利资源和管理经验,大幅提升苏泊尔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这样一来,苏泊尔不仅可以迅速扭转经营绩效,走出财务困境,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而坚实的基础;其次,SEB集团会将旗下的相关品牌在中国交由苏泊尔统一经营,并大量增加对苏泊尔的产品采购订单,促使苏泊尔规模迅速扩大;此外,苏泊尔可以借助于SEB集团在全球50多个销售公司和12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迅速地拓展海外苏泊尔品牌产品的市场,显著提高其炊具及小家电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

作为产业投资者的SEB,在此次收购苏泊尔案中的收购动机上就凸显其战略性色彩。它以不取得上市公司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不替换管理层及保留苏泊尔品牌为交换条件,目的是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制权,以此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证或者快速收割市场份额。这也是其必然的投资战略选择和新的崛起途径。

SEB集团是炊具和小家电业务领域中知名的国际大型企业,善于通过并购扩张实力,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多年,但业务发展缓慢、无所建树。它对同业国内龙头企业苏泊尔的关注由来已久。苏泊尔作为一家民族品牌知名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在国内炊具行业确立了龙头老大地位,压力锅市场占有率(国内)为47.04%,2005年销售额为9.9亿人民币,出口额为5.6亿人民币。经过12年的等待,SEB终于有机会获得苏泊尔的控制权,将生产、销售中心成功“嫁接”至中国。

收购之百里路半九十

根据协议,收购案获苏泊尔股东大会同意后,还要得到商务部对战略投资的原则批复、证监会对定向发行新股的核准、以及对部分要约收购报告表示无异议之后,才能生效。从当前形势来看,短时间内SEB对苏泊尔的收购还不能有明确结果。

虽然苏泊尔所处民用制造行业并非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性行业,所占市场份额到底有没有达到20%也尚未确定,其民营企业身份与徐工的国企身份相比所受限制也小得多,但在当前国内抵制外资垄断、保护本国行业情绪高涨的情势下,作为国内驰名商标的苏泊尔,其控制权的转移同样遭受了与双汇、徐工收购案类似的质疑,尤其是以爱仕达为首的几大同业公司上书行业协会进行联合抵制,与三一重工反对“凯雷收购徐工”的做法如出一辙,无异于火上浇油。

苏泊尔收购案例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之前的徐工案、双汇案等涉及行业垄断的收购事件联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象,商务部、证监会在做出决定时必然会考虑到它的社会影响,不可能轻易地给苏泊尔案开绿灯。因此,从目前来看,苏泊尔收购案的前景并不明朗。

苏泊尔案例反映的是新环境下创业者的价值体现、收购大潮的流动方向,由于发生在敏感时期,它的成功与否对于我国外资并购的未来意义深远。同时,通过苏泊尔案也提醒着众多中国企业,在竞相追逐国际资本,以股权换技术、管理、渠道,以求“借船出海”曲线扩张之时,利益的瓜分永远是内外资交易中的主题,我国企业应该清楚把握环境及认识自身的价值,这样才能在以收购为主流的交易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案例解读:

本案涉及《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相关条例及解读

第五条 投资者进行战略投资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以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上市公司A股股份;

(二)投资可分期进行,首次投资完成后取得的股份比例不低于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但特殊行业有特别规定或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除外;

(三)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

(四)法律法规对外商投资持股比例有明确规定的行业,投资者持有上述行业股份比例应符合相关规定;属法律法规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投资者不得对上述领域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解读:根据《办法》,针对第五条第(一)点,SEB收购中板上市公司苏泊尔的三步走方案中,先后采用了协议收购和定向增发的方式;针对第(二)点,第一步协议收购后,SEB取得苏泊儿14.38%的股份比例,超过管理办法要求的10%;针对第(三)点,SEB承诺在2010年8月8日之前,将不转让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出让、出售其在苏泊尔的股份,并且在本次战略投资完成后的10年期间内,将至少保留苏泊尔现有或未来总股本的25%股份。这也符合管理办法只能感关于”外资投资股份公司”的规定。

第六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申请:

(三)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

解读:在实施前两步的情况下,SEB触发要约义务,根据《办法》第六十二条,SEB的收购方案只要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则可以提出要约豁免申请,但是一旦申请未获得通过,它则必须减持或者必须全面要约方式继续增持,SEB直接选择了部分要约方式,采用了部分要约的方式,使持股比例超过50%,最高达到61%。

本案还涉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者应就所涉情形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告:

(一)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二)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

(三)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

增资扩股协议篇9

(一)JA集团的基本情况

JA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原浙江JA纸容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A公司),JA纸容器公司是由三人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2002年5月28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 万元。JA公司以2011年4月30日为基准日,采用整体变更方式设立股份公司,2011年7月20日,JA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93,600万元,股份总数93,60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

(二)SY纸业的基本情况

SY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SY造纸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月,SY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6,000万股,并于2001年12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5000万元和47000万元,在2012年5月,SY纸业股份将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此时公司股本由75,52462万股增至158,60170万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552%,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9448%。

二、借壳上市过程

根据《重大重组管理办法》,借壳上市是指自控股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的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对标的资产净利润标准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二是对标的资产持续经营标准为“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

2002年,JA集团成立,满足持续经营时间超过3年,并且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累计金额为1596503万元,直到2012年年末资产总额为895,31177万元,占SY纸业2012年度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1433%。因此,SY纸业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借壳上市。

在本案例中,借壳上市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TY公司以现金收购SY纸业75%的股权,第二步是SY纸业定向增发股票购买JA集团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详细介绍如下:

(一)受让股份

从2012年10月8日开始,SY纸业股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SY集团和TS实业于2012年12月20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TS实业以261,757,834,80元现金协议收购SY集团持有的SY纸业118,980,834股存量股份,该股份占SY纸业总股本的75%,价格22元/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确定协议转让SY纸业国有股股权受让方相关议案,该省国资委也已批准该方案。

(二)定向增发和募集配套资金

SY纸业于2013年3月12日召开了五届第八次董事会,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相关议案。协议双方于2013年5月31日签定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补充协议》,在补充协议中,SY纸业将本次发行股份购买的股份调整为与24名自然人合计所持JA集团9985363%的股份。

通过询价的方式,SY纸业向符合条件的不超过10名(含10名)特定对象,以非公开的方式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为991,546,57051元,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的25%,所募集的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产。2013年7月18日,证监会给予了批复,核准了此次资产重组,标志着借壳上市的成功。

(三)SY纸业控制权的变化

此次资产重组前,SY集团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有SY纸业118,980,834股股份,占SY纸业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750%,MAS市人民政府是SY纸业的实际控制人。本次资产重组后,TS实业将持有SY纸业127,39949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3382%,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因此,此次交易导致SY纸业控制权发生变化。

三、JA集团重组成功结果分析

(一)扩大公司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进行资产重组之前,SY纸业与JA集团在2011年产量分别为 8936 万吨和 6962 万吨,与行业龙头的差距较大,市场占有率偏低。通过并购重组,资源结构优化,JA集团及合并后上市公司将从一家地区性的造纸企业变为跨地区的全国性造纸企业,未来其造纸生产能力将大幅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将大幅提升。

(二)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我国的造纸企业的产品结构类似,部分高档包装用纸供需不平衡。并且JA集团拥有欧美先进设备和国际领先造纸工艺技术。通过资产重组,重组企业的优势产品和资源将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并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改善工艺技术与装备,使主营产品结构更能满足消费结构需求,由量向质的转变,提高高档纸及纸板的供给能力。此次集团成功重组后,新的SY纸业已成为国内一流造纸行业。

(三)实现协调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JA集团与SY纸业都是以纸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大型造纸企业,有相似也有不同,通过两者的重组能实现强强联合,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例如,SY集团没有废纸收购系统,不能从根本上增加对废纸的利用度。而JA集团拥有HY集团,该公司专门负责海外废纸的采购,有充足的海外废纸资。两家企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能实现双赢,达到上游废纸收购,中间原纸生产,下游纸箱制造协同发展,实现均衡。利用这种资源互补的优势,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实际影响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并且通过资产重组能够提升两家的生产能力、完善销售渠道,合理利用资源,对华东地区造纸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利。另外,形成的这种规模效应有利于企业更好实现清洁生产。

四、小结

增资扩股协议篇10

关键词:股权流动性 新三板市场 “做市商”制度

一、引言

2006年我国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起由该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市场。该市场成立至今,挂牌企业已经由最初的23家企业扩展到现在的1572家(截至到2014年12月31日)。这其中还包含了两次重要的挂牌企业扩容,第一次是2012年将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扩充到上海、天津和武汉。第二次是2013年,新三板试点突破高新技术开发区限制,规定只要符合新三板挂牌条件的企业均可以进入融资。也就是说挂牌企业已经不只是局限于高科技企业,还包含了符合挂牌标准的其他类型企业。同时还将新三板范围扩容至全国。2015年初新三板在审企业还有500多家,已经被券商签约的拟新三板挂牌企业有3700多家,可以说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公司数目在迅猛增加,并在未来具备赶超A股市场的实力。

仅考虑2014年的全年数据。从行业分布上看,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占比最多的两大行业,而其他行业挂牌公司的数目都没有超过一百家。制造业挂牌企业共有883家,占总数目的56.17%;而排第二位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的挂牌公司总数为360家,占总体22.9%,;这说明新三板市场更倾向于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而并不是满足对所有类型公司的融资。

从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的主要分布地是北京、江苏、上海和广东。在北京挂牌的公司有362家,占总数比例为23.0%;在江苏挂牌的公司有171家,占比10.9%;在上海挂牌的公司有166家,占比10.6%;在广东省挂牌的公司有149家,占比9.5%。但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并不活跃,在甘肃、内蒙古、青海三省总共挂牌的公司仅7家。因此,挂牌公司在地域分布上明显不对称,这可能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总体上看,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数量在跳跃式的增加,且主要服务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可以说,新三板市场不仅为我国的基础行业发展贡献出强大的力量,还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融资支持。但随着数量增加、范围的扩大,新三板市场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融资功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正是想通过对股权流动性这一指标的分析,来评述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股权流动性的含义,是指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上,即时完成一定数量交易,并且还要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小的交易能力。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出市场中股票交易的参与者的充足程度,市场融资能力是否强大等。

二、新三板市场股权流动性问题评述

股权流动性一般可以通过四个指标进行测度,一是换手率指标;二是月度交易额指标,三是股票价格波动的振幅,四是价量指标。本文拟选取换手率指标和月度交易额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整体上看,新三板市场2011年的股票换手率为5.57%,2012年和2013年均为 4.47%,较2011年略有下降。但是2014年统计的股票换手率为19.67%,不但接近了2011年的4倍,还达到了2012年及2013年的4倍之多。因此,非常明显,2014年是新三板市场最为活跃的一年,也是股票流动性最好的一年。从定向增发的总额上看,一月份已经有18家公司完成19次定增,合计发行7335.5万股,总额度为4.35亿元,而二月份完成定向增发金额已经超过2.8亿元。因此, 两个月的合计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013年全年融资额的半数。

(一)月度平均换手率指标

从图1中看出新三板市场月度平均曲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市场上交易次数将变得更加频繁,人们对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持肯定态度。而且非常明显,2013年的市场月度换手率要低于2014年,这说明市场在2014年的情况要好于2013年,市场融资能力变得更强。其中月度平均换手率最多的是2014年的11月。

(二)月度交易额指标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3年月度成交额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直到2014年3月之后才稍见起色。2014年9月处于高位平稳状态,2015年1月之后开始迅速攀升,新三板市场月度成交额开始增加,在2015年3月达到最高点,并随后向下延伸。这可能是“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使得机构投资者通过协议转让交易制度企业股份,并为未来做市提供股份储备。

通过以上两个指标的图标描述,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新三板市场股票流动性高于2013年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大量资金流入新三板市场,二是“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推出。三是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的兴趣与日俱增。

首先资金的流入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场内的企业得到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换手率也越高。其次,在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之前,大部分公司都采用的是协议转让制度。这种交易制度要求的是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对股票价格进行协商,以议定价价格进行买卖。当然这会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是股东和机构投资者之间需要建立联系,然而这一联系又缺乏第三方搭桥;二是因为是协议的股票价格,因此对于同一支股票可能存在多钟价格,造成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而“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则充分地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因为“做市商 ”制度是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所以“做市商”制度就非常完美地解决了协议转让制度中出现的两个问题。即由做市商作为第三方为投资者和股东之间牵线搭桥,同时它所报的价格又是市场中公司股票的唯一价格,这就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因此,“做市商”制度的推出能够提升市场上整体的股票流动性。提高了换手率。同时机构投资者为不断增加成交额,为未来做市提供股票储备,这一行为也使得股票的成交额在不断增加。

由于新三板市场的不断扩容,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投资都纷纷涌入市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看到了这个市场能够带来的丰厚利润,使得他们对新三板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随着金融产品的更新和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相结合的理财产品,这就会让那些受到投资限制的投资者通过购买金融产品间接参与到新三板市场的股票交易,这就会使得新三板市场中的股票交易越来越活跃,股票流动性会越来越好,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三、提高新三板市场股权流动性的建议

(一)扩大“做市商”制度的使用范围,提升股权流动性

就目前情况看,“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为新三板市场注入了非常强大的活力,但是现在的新三板市场并不是所有挂牌公司都实行“做市商”制度,拟做市转让的企业大约有265家,而拟使用协议转让制度的挂牌公司共有2570家,可见未使用“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挂牌企业数目还是很多。前面的流动性风险评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做市商”制度要优于协议转让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扩大“做市商”制度的使用范围,并利用这项交易制度的优势为自身获得更多的融资。

(二)提高信息披露速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于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不断扩容,导致公司前后挂牌的时间不一致,也就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时间,往往是有的公司披露了相关信息,而有的公司并没有披露,这就导致投资者并不能及时地通过公司的相关信息来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投资判断。最终会延误公司的未来发展,无法在新三板市场上得到有效融资。因此应该建立起统一的信息披露时间,并采取一定的监督措施,将不及时披露信息的行为与公司的转板机制挂钩,强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放低投资者参与门槛,提高市场参与度

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能力离不开市场内资金的充裕程度和投资者的参与,目前,我们从高风险的角度考虑并没有将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纳入到新三板市场的投资队伍中,这就会缩减了新三板市场的投资参与范围,造成市场不能持续性的活跃。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放开新三板市场投资参与门槛,逐步地让个人投资者加入到投资队伍中,为新三板市场提供新的活力,让挂牌企业得到充分的融资。

参考文献:

[1]田娟娟,邢天才.扩容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风险[J].金融论坛,2014(11):22―28

[2]涂云花.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