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敬礼十篇

时间:2023-04-05 17:02:31

此致敬礼

此致敬礼篇1

1、此致敬礼一般用于入团,入党等比较正式的申请文书,使用规范的文章格式同时也表达了对作者的敬意。

2、第一种写法,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3、第二种写法,正文之后紧接着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此致敬礼后面不能加任何标点,敬礼后加感叹号以表示诚意。

(来源:文章屋网 )

此致敬礼篇2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此致敬礼怎么写“此致”的意思是到此为止 “敬礼”是对收件人表示敬意。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 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此致”单独成行运用的比较广泛。

此致敬礼篇3

古代中国堪称“礼仪之邦”,历代礼制最为推崇的致敬方式主要是跪拜叩头和作揖。这两种礼仪显然最能体现儒家理想的礼的精神。礼的本质,在古人看来是“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事实上天地主要是陪衬,重要的只是用礼来诱导和强制人们敬畏尊崇祖先和君主师长。敬畏尊崇还是轻慢蔑视,往往藏在子民的脑袋里,口说无凭。先贤对此颇多感触,为防范口是心非,特别规定:“畏敬之意难见,则著之于享献辞受登降跪拜。”说白了就是,不论你心中如何想,我非要强迫你对畏敬之心有所表现,而有所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跪拜叩头。

跪拜叩头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创造,但是说到跪拜叩头的多样化和规范化,我们的祖先却可以当仁不让。据《周礼》记载,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官方规定的跪拜已有九种不同名目的样式: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花样层出不穷,却不允许任何人自由选择,各行其是。每种跪拜叩头如何动作,适合何种场合与何种对象,当时都有明白规定,从而防止任意妄行的自由化倾向。

跪拜的名目和样式如此之多,说明跪拜曾经是一种相当多数的人普遍实行的主要礼仪,必须加以详尽细致的区别,以免混淆错乱和偷工减料。事实上在远古时期,至少在孔老夫子最为留恋的尧天舜日时期,跪拜是全体炎黄子孙人人不能免的礼仪方式之一,王侯将相与贩夫走卒概莫能外,这是由当时的起居方式决定的。

在魏晋以前,中国人还没有发明或引进桌椅板凳,只要不是家徒四壁,可以称为家具的不过是质地不同的席子和矮几而已,所以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只能一律席地而坐。汉代以前的中国人也还一律穿开裆裤(当然有外衣遮挡),所以在公共场合的坐姿只能是双膝据地,以臀部置于脚后跟上,不能盘腿而坐,更不能两腿向前平坐,否则就可能不雅观。《仪礼》因此规定“坐则视膝”,禁止东张西望,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文明规定。这样坐着的古人对人表示敬意时,上身挺起、伸直腰股,当时称为跪,弯腰低头,则称为拜,进而以低头的不同程度和不同的辅助动作区别为不同的跪拜名目。头不至地为空首,是君对臣致意专用;头至地稍事停留为稽首,是臣对君的稍重的礼;头至地即起为顿首,是平等相待的礼;等等。

不论何种名目,以当时席地而坐的姿势而言,跪拜是一种动作较少、省力而又方便的相互致敬的普通礼仪,所以古代中国人不论尊卑一律跪拜相待,行之若素。秦王何等威武尊严,对范睢照样跪在地上恭恭敬敬。

唐代的中国人逐渐发现坐到床上比较舒适,到宋代,人们更认识到一个人坐椅子,有靠背扶手,更为惬意。双脚垂地而坐至此取代了跪坐,于是席地而坐和在床上跪坐的礼节都需要革故鼎新,站在地上作揖因此成为常用的礼仪,跪拜反而成为费力而又繁琐的礼仪。这时的跪拜可以从心理上抑制致敬者的人格、从形式上拉大尊卑距离,因而成为表示特别尊崇的重礼,违反者会被视作大逆不道。

跪拜从上古的普通礼仪发展演变到后来的重礼,其间历经变化。后来的君主因为地位日隆往往跪而不拜,所以“空首”就逐渐消失了。跪拜变化到后期以花样翻新的稽首为主,先是增加数量,有一跪三叩、三跪九叩,后来又延长时间和增加力度,到清末有“碰响头”,必须撞地有声才合规矩,而在重要场合,稽首还辅以歌唱舞蹈、山呼万岁等等。跪拜发展的主旨是尽可能抑制致敬者的本性,突出尊卑的差距。汉代大将军卫青允许应该行跪拜礼的汲黯行揖礼,康熙帝允许外籍钦天监南怀仁觐见时不跪拜,他们都受到史家称许。这就从反面说明致敬者和受礼者都知道跪拜有背人的本性,而跪拜的作用也正在于尽力贬低致敬者的人格。

跪拜变化的一个例外是肃拜。肃拜是古代的军礼,军人因甲胃在身无法跪坐,只能“肃手至地”,后来的揖可能即由此演化而来,成为地位和等级相近的人相互致意的礼仪。在古代中国,揖作为“敌体礼”运用非常广泛,但远不如跪拜更受重视。“男儿膝下有黄金”“宁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和“屈膝投降”“俯首称臣”,正是从两个极端说明跪拜往往和生死荣辱有关,因而特别重要。

跪拜延续到近代,成为显示尊卑、突出社会地位和身分不平等的有力手段,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跪拜叩头不单是所有中国人必须熟悉和尊行的社交礼仪之一,而且推延到来华的外国人。清王朝曾经长期坚持要求外国使臣向清帝行三跪九叩礼,为此一再和以鞠躬握手为礼的西方列强发生争执,烈强以武力为后盾,傲慢无礼,但礼仪之争确实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与近代文明的冲突。

此致敬礼篇4

单位婚假的请假条范文一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定于年月日结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天婚,现申请于年月日?至年月日休婚假。 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婚假的请假条范文二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X年X月X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婚假的请假条范文三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X年X月X日登记结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计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婚假的请假条范文四

XX公司XX领导:

兹有你单位员工XXX,已年满XX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条款。本人决定于XXXX年XX月XX日举行婚礼,并 依法享受婚假,望领导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请假人:xx

20xx年x月x日

单位婚假的请假条范文五

公司领导:

我已和未婚夫商定于**月**日结婚,需从**月*日起请假**天,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此致敬礼篇5

尊敬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兹介绍我公司任职项目经理XXX同志,前往贵局办理二级建造师证,敬请接洽并予以协助。

此致

敬礼

公司名称(盖章)

20XX年X月XX日

2二级建造师证书领取介绍信

×××:

兹介绍×××,×××等××名同志(系×××),前往贵处联系××××××××××××事宜 ,敬请接洽并予以协助。

此致

敬礼

××单位(公章)

××××年×月×日

3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领取介绍信

××市职称处:

兹有我单位同志XXXX,前往你处办理申领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事宜。

请予以接待。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单位:(公章)

20XX年X月XX日

4二级建造师办证介绍信

尊敬的濮阳市人社局职称科:

兹介绍我公司任职项目经理XXX同志,身份证号:000000000000000000,前往贵局办理二级建造师证,敬请接洽并予以协助。

此致

敬礼

此致敬礼篇6

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显示,当前,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总在世界各国排名的倒数后十位徘徊,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的礼仪之邦哪里去了?中国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固然,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诸如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建设的滞后、礼仪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本应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完成的礼仪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所谓的“远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许多孩子的言行举止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为才能礼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处世。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教文化资源,当下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应从中吸纳有益的滋养。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t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

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此致敬礼篇7

学生晚上请假理由大全【1】李老师:

我因病请假两天,但仍未痊愈,还不能上学,需要继续治疗,只好再续假两天,望能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

年月日

学生晚上请假理由大全【2】尊敬的______老师:

我因____________(请假缘由),无法在准时到校上课。特此向您请假____________(请假时间),望您批准,谢谢您的理解和帮助。

此致

敬礼!

学生:

年 月 日

学生晚上请假理由大全【3】老师:

您班学生,因突然高烧呕吐,要上医院治疗。今天不能到校上课。特此请假。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

年月日

学生晚上请假理由大全【4】尊敬的______老师:

我的孩子xxx因生x病需要在家调养(必须住院).故不能来校上课.我代请假x天.望请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此致敬礼篇8

病假请假条学生范文

张老师:

您班学生孙浩,因突然高烧呕吐,要上医院治疗。今天不能到校上课。特此请假。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病假请假条范文关于学生

_____老师:

我因患__________病,故不能来校上课。我请求请假_____天。望请批准。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学生病假请假条怎么写

_____老师:

我因昨日感冒发烧,现在体温仍达39°c,故今天不能来上学,请准假一天为盼。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学生病假请假条范文

______老师:

我因感冒发烧,不能坚持到学校学习,特请假____天(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请予批准。

此致

敬礼!

此致敬礼篇9

仁乃是“中心之忧”的发用,秉承上天的“好生之德”,出于对人的真诚的爱与同情,致力于人间的快乐与和谐,是“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关心他人的忧乐和民间的痛苦,与他人同忧同乐……” (23) “仁”在四行中最重要。因为,“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与圣成为“五行和”的道理一样,“仁”是“四行和”的关键和枢纽,是“四行”中最重要的一行,“仁统四德”。(24)由此可看到《五行》形而上体系中所贯穿的一条主线:天—德(天道)—圣—仁—善(人道)—人。在此线索中,仁是上承圣、德(天道)及天,下抚善(人道)及人的关键的行,是与德、善、圣一脉相承而层面不同的四行之最重要的一行,对于成善与成圣而言,仁又是关键,是成圣与成善的关键环节即“中心”。可以说,在此线索中,如果不看层次的区别,则仁与德(天道)、圣、善(人道)当属同一意义:“中心”(内)。从前面所述来看,德、圣、仁分别作为其自身所在层面的中心及其自身所在层面与上下层面交融的关键和中心。因此,德—圣—仁构成整个天人体系的关键枢纽和中心。与前面所说的天—心—人联系起来, “心”即是德—圣—仁这一环节的具体承担者,德、圣、仁“形”成了心的内涵,“德—圣—仁”即心。心既是“天之心”也是“人之心”,“天心”即天道,“人心”即人道,因为心乃天之天道作为德化入人心而成。德、圣、仁便是“天心”与“人心”通达融合与融汇的枢纽,是化为彼此与合一的枢纽。有圣即是“天心”,无圣即是“人心”,而有“天心”才有“人心”,“天心”成就“人心”,人心及人心的“所有”与“所知”乃天所赋予,是“天心”于人心中呈现。在“德—圣—仁”中,圣是上下联络的中心与关键。“人心”、人道是对“天心”、天道有限的呈现。如果有“圣”则有限可化为无限,人道可融通天道,与天道合而为一。如此,“天心”便是“人心”,“人心”即是“天心”,“天心”即“天道”,“人心”即“人道”。人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心”与“心”相通而合一,即是天人合一。

智对于成圣与成善来说同样必不可少,只不过智是种有始有终的条理的知,缺乏与天冥契的能力。它的认识有限,是陷于有限的世界的有限的认识。因为对于神妙莫测的天道而言,只能以“圣之思”与“圣之听”(即当前一些研究《五行》的学者所称的“圣智”)去体知而不是去推理。虽然智不能了悟天,但它也是内在于圣的一个范畴,也是德所化为的五行之一。圣也需要智的辅助去了解和透视人道。但圣与智不是同等概念,圣智与智也不同。圣智是圣把握天道的能力,且圣智高于智;智是五行之一,也是圣的一个组成要素。这是几个内涵、层次都不一样的范畴或概念,混淆它们可能会给整个体系乃至整个儒学带来混乱和不可理解。

在成善上,仁与智必须兼备而不可或缺,缺一则不可为善或达不到致善向善的目标。为善要爱,即要有仁;而施予仁德要有个对象,即要知其所爱。“不知所爱何所爱?言仁之乘智而行之。”(25)但智只是认识,成善的关键在于仁,因为“四行和谓之善”,而仁即是“四行之所和也。”所以,作为贯穿整个体系的线索中的一环的“仁”应居于比智更重要的地位。而且,没有仁的智也是没有方向的智,是没有爱的智,只是于物而非于人而言的冰冷的智。

另外要说明的是,《五行》首章“五行”的排列顺序是仁、义、礼、智、圣,但这样的顺序并不说明智最不重要、地位最低,也不说明智与圣相连而去拔高智的地位。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去理解仁、义、礼、智、圣这个顺序:前四行即仁义礼智与圣分开。因为如前所述“圣”是五行中之中心的行,是最高的一行,所以它应与前四行有层次上的区别,所以就是仁、义、礼、智与圣。而四行中“仁”最重要,所以“仁”在最前。而“智”是与仁共同内在于圣的共同成就“圣”与“善”的除仁以外的最重要的一行,所以它其实是与仁并举的,只是地位稍次于仁因而放在仁之后。而义、礼是仁之所生,所以将义礼置于仁之后而夹于仁与智之间,并非是它们比智重要,而是将其置于仁的制约下。所以五行的排列顺序应是仁(义礼)、智,圣。

“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第十八章31简)义、礼都包含于仁之下,二者虽也有其形上性,但较仁与智而言又处于更低的一个层面,因为仁智直接与圣相连。而义礼则是经过仁而与圣相通,因为,义、礼是仁之所生。义是发自于“中心”的“形于内”的出于自我的意志和德性的“行”,而礼则是出自于德并直接由仁化成,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原则性的把握和规范性的指导。义与礼都由德化成而又存在于人间与人道中。同样,二者也都是形上与形下的结合。

义直接归属于“四行和”之仁,但它也可由圣直接证成并达致德的层面。“圣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义也。行之而时,德也。”(第十七章27简)因此,一个人可以缺乏仁与智的自觉,也没有经过学习,但天赋的纯朴真心在其身上的自发发动促使他在不知不觉中行义。即是说,君子可以成就义举,“下民”、“百姓”也可不自觉的行义。因此,由义直接成德是可能的,这也更加说明了成德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中心”的发动,是中心的自我自然无饰的坦率(肆)、毅然(果)的流露。不论“上智”、“中人”、还是“下愚”,天赋的良心与本心都一样,只要发自内心(中心)的冲动(实是德性本身的冲动),即使没有认识和善的自觉,也是可以为德的。

仁、义在《五行》中也是一对并举的范畴。“简,义之方也。匿,仁之方也。强,义之方也。柔,仁之方也。”“仁者爱人”,在人道中企图实现善,但除了以智作为仁的认识上的指导之外,仁还需要义来作为行为上的保证和提供行为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义的特征是“简”,“简”即“有大罪而大诛之”,(第二十二章35简)又“简”的前提是“果”,“不果不简”、“肆而不谓强圉,果也。”(第二十二章34简)“仁”是爱人,其特征是匿。匿是“有小罪而赦之”(第二十二章38简)而“有大罪而弗大诛之,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赦也,不察于道也。”(第二十二章38-39简)因此,仁要成善也需要义的辅助,而义如果没有仁以内在则是“不察于道也”。仁、义相辅相成,才可“不强不絿,不刚不柔”(第二十二章41简)而共臻善境。

同样,礼也是德所化成的五行之一,也是“形于内”和“不形于内”的一体两面。与义的勇气与决心不同,礼是对道与根本即天的尊重与敬意。“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礼记•乐记》)“礼所以修外也。”(《礼记•文王世子》)这说明礼自外作且动于外,以修外。“不远不敬,不敬不严,不严不尊,不尊不恭,不恭无礼。”(第十四章22简)礼由“远”而来,“远”意味着距离与分离,没有分离和距离礼就不会存在。这是自我内部的分离,是自我远离自我;又是自我与人即主体间的分离,是人天的分离,这分离确立了自我、主体、人与天,而这正吸引对自我的寻求而最终对天的寻求而归于天。在天人合一的体系中,这种分离或分裂在人道的层次是必然的,但这并不导致自我内心的孤独和主体间的对立、外在与异化,而是引发一种相互间的敬意与尊重,这形成对天之“敬”及一种超越的“形上”之礼、对天的“礼”,它规定了礼的本质是“恭”、“敬”。主体间的分离则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恭”与“敬”,因为“不恭不敬”便无礼,便会去否定人而不能达致人间的和谐。“闻道而恭者,好礼者也。”(第二十八章50简)主体间的分离或分裂即是《五行》篇21章所提及的“外心”,“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简36)所以,“远”即“外心”即主体间和自我内部的分离与分裂,是人天分离、分裂的开始,是“礼”的开始。从“远”经过“敬”、“严”、“尊”、“礼”、“恭”而至礼。“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远而庄之,敬也。敬而不懈,严也。严而畏之,尊也。尊而不骄,恭也。恭而博交,礼也。”(第二十一章36-37简)人道中“礼”即“恭而博交”。“恭”内在的包含了“敬”、“严”、“尊”,“博交”意味着以“外心”与人交,周遍而广远也。孔疏:“溥,谓无不周遍;博,谓所及广远。”那么,礼的内涵和本质即可认定为是以“恭敬之心”去实现个体间的交融与和谐。在现实中则是个体间、个体与社会整体间的行为之规定,即“以礼节和”。礼是和的原则和基础,必须以礼去调节和协调个体间个体与社会整体间的和谐,而顺应礼的规范也就能真正地取得和谐。没有这种源于“恭敬之心”的礼,和谐就是无原则、无规定性的,这实际上是 “同” 而不是 “和”。和谐也成了混沌,天人合一的意义也被认为是人与原始混沌的自然杂乱无序的混杂。因此,礼对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和谐”的观念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儒家重礼的原因之一,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礼所由生的“仁”对于天人合一的整个体系的重要意义。礼强调个体,体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敬意,这种敬意与对天的敬意是一致的。如没有这种“恭”、“敬”,个体与自我的保持就有困难。

义、礼与智是知与行的关系,此三者都是对“应知”与“应行”的人道之“仁”与“善”和天道之“德”及至“德”之“圣”的把握与身体力行,“德”、“圣”、“善”、“仁”是义、礼、智的根本和目标,后者为了前者的实现而在,而前者是后者所由化生之处。在此前者与后者间又体现了另一种“天人合一”与形上、形下的合一,前者与后者之间的交融是整个天人大融和的又一环节。义、礼、智三者之间也同样有交融互动。礼的实行需要有义的参与,而礼能让义的行为更加具有原则性,更加符合德的和谐本性而摒除义本身所具有的由“简”、“果”、“肆”、“直”等所带来的破坏德的和谐要求的不敬、不智的行为的可能。智让义、礼的行为更加明确和具有方向性,义、礼是“行之”的两个原则,使“智”的认识化为现实。“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第十八章30-31简)而“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和则同,同则善”,(第十八章31-32简)智、义、礼归于仁、致力于仁,而仁则统四行而为人道,使人道的融合实现,最终实现和完成了第三个层次的大融合与和谐,即以“圣”为中心的第三个层次的大融合与和谐的实现。第三层大融合承接和接纳了第二层与第一层即天与人的大融合并开始了向天的回归,开始了整个双向流动中的第二个流向。第三层的大融合即五行的融合实际是德本身的呈现,因为,“五行”即是德所展开和化生。由此,第三层与第二层即“德—善”这一层合一,而“德—善”这一层的合一又源于“天道—人道”这一层的合一,由此而回归融成最后的整个天人体系的合一,形上与形下的区分也在此回归的过程中最终消解和融化。

至此,整个天人体系的融合与和谐便告完成,这是一个由天出发,经由德、圣、仁、智、义、礼(这些又都归之于人及人心)而至人,最后又由人自己的回归而铸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个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乃天与人的大融合与和谐;第二层乃德(天道)与善(人道)的大融合与和谐;第三层是以圣为中心的五行的大融合与和谐。天人合一,德、善(天道、人道)合一,五行合一,这是天的三个层次,每一层、每一范畴及范畴间的互动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根本和伟大力量,其中渗透形上与形下的合一。天人合一贯穿整个体系,又是其最后的归宿,天人合一以强大的力量和源发力将万事万理融会包涵于其中,构成完备的儒学形而上体系的基础。

三、结论

以上我们讨论了由天而德(天道)以至于圣、仁、智、义、礼、善(人道)、人所构成的这样一个儒家思想的根本概念之间的互动,和儒家思想内部的形而上体系的内在结构。笔者认为,儒学形而上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性流动的和谐的结构系统,它是儒学的内在动力源和“一以贯之”的支持架构。天人分别属于这个体系的两极,并通过合一使整个结构严密完整。天人合一决定了“形于内”、“不形于内”及形上与形下的合一,“形于内”和“不形于内”又反过来决定了儒学形上体系的形上与形下及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贯穿整个体系,体现于整个体系。因此,儒学的这些概念不是孤立存在而有其内在的合理结构,儒家思想是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形而上系统的,而正是这一系统影响、鼓励了后来孟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立,并为儒学的日益系统化、理论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儒学各根本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互涵互动的存在着无限生命力的体系。虽然这些概念我们熟知,但象这样在结构、内容、逻辑上比较完美地融汇在一个体系中的情形则应是《五行》的首创,所以说它是承前启后的。《五行》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使《论语》、《中庸》等儒学经典中隐含的儒学形而上系统明晰化。《五行》篇在儒学和儒学形而上系统的建构中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继承儒学的内在精神,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原创动力和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想,这是《五行》篇的应有地位。

注释:

(1) 本文议论主要依据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五行》篇

(2) 杜维明《楚简中的新知》,《新华文摘》2000年第二期

(3) 李学勤《从简帛佚籍〈五行〉谈到〈大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三期

(4) 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书社1991年,第105页

(5) 参见庞朴《孔孟之间的驿站》,《新华文摘》2000年第三期;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书社1991年,第110页

(6) 见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书社,1991年第99-102页

(7) 见《荀子·效儒》

(8) 魏启鹏《德行校释》,巴蜀书社1991年,第98、125页

(9) (10)见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页

(11) 见庞朴《竹帛“五行”校注及研究》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6月第29页

(12) 见《吕氏春秋·精通》

(13)(16)(19)(21)(23)郭齐勇《郭店楚简身心观发微》(见《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203-204页)

(14) 见《中庸》第31章

(15) 庞朴《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101-102页

(17) 同上,第29-30页

(18)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4页

(20) 见帛本《五行》第175-176行

(22) 魏启鹏《简帛〈五行〉笺释》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7月,第147页

此致敬礼篇10

入队申请书

尊敬的少年先锋队组织:

您好!我叫xx,是一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知道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要听党的话,做党的好孩子。老师告诉我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每当看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羡慕和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一直是我入学以来最大的梦想。

我戴上红领巾后,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二)

入队申请书

尊敬的少年先锋队组织:

你们好!我是一年二班的xxx同学。自从跨入小学大门,我就渴望加入少先队,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带上红领巾。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在平时,我时刻以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我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的兴趣非常广泛,热爱围棋、音乐、体育和画画等,取得长春市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小组第一名,在吉林省段获得业余2段。

我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我会以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请学校批准我的请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关兴国

20xx年xx月xx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三)

入队申请书

敬爱的少先队组织:

您好!我是一年级一班的学生xx,今年七岁了。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要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爱护公物,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入队。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四)

入队申请书

敬爱的少先队组织:

您好!我是一年级三班的学生xx,我志愿加中国入少先队。

我知道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庄严的肃穆的。我戴上红领巾,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红领巾增添荣誉。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张文远

20xx年xx月xx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五)

入队申请书

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因为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的模范榜样,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她有着优秀的队史,红领巾象征着优秀少年先锋队员荣誉称号,所以我爱少年先锋队,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感觉自己已经够格,自己已经符合少年先锋队的标准,能够做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我觉得我各方面都很优秀,能够加入少年先锋队,愿意为同学们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但是我没有骄傲,我还会继续努力,请中国少年先锋队和老师考验我吧,批准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曹子孝

20xx年xx月xx日

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六)

入队申请书

尊敬的少先队组织:

我是一年级四班的学生xx.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知道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从小我就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所以我一直向往着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

我非常向往成为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入队后我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爱护公物,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