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十篇

时间:2023-04-11 21:34:47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篇1

⑴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掌握求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化简比。

⑵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⑶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流程:

一、回忆引人,适当铺垫。

⑴教师谈话。

教师:昨天学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回忆1分钟,准备交流。

⑵班级交流。

学生可能会交流:比的意义;比值;比的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不能是0;……

⑶教师小结。

教师: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关比的知识。

二、提高素材,探究新知。

⑴呈现例3.

下面是小冬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表。填写下表,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质量/g体积cm3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第一瓶45

第二瓶1620

第三瓶5050

第四瓶4050

()∶()=()∶()=()∶()

⑵自主填写。

理解填写的要求,自主计算,自主填写。

⑶探究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4∶5=16∶20=40∶50。

略停片刻,“和以前学的什么知识有些相仿?”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同桌互说,合情推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练一练:

8∶5=32∶()15∶25=3∶()0.3/0.5=3/()

继续合情推理: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作为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推想比的基本性质的用处(化简比)。

⑷学习化简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整数比的化简12∶18练习:21∶35

尝试练习;说说化简过程中的根据;掌握化简的方法;注意策略的多样化。

分数比的化简5/6∶3/4练习:5/6∶4/9

策略:先将分数比转化成分数比在化简。注意策略的多样化。

小数比的化简:1.8∶0.09练习:1.25∶2

策略:先将小数比转化成分数比在化简。注意策略的多样化。

三、完成作业,积累经验。

⑴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⑵积累知识、经验。

完成练习十三第7~8题。

比的基本性质篇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32~34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4.通过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牵引旧知,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板书课题)

2.媒体出示1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生:(有可能会根据课本上的答案回答,如果学生说出课本上答案,教师可点击课件,显示四幅图下的规格;也有可能会根据网上查找的信息回答。)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同学们不妨自主观察、讨论或计算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我发现国旗的长总是宽的1.5倍;换句话说,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总是3比2。)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课件显示3)

操场上的国旗:2.4∶1.6=■

教室里的国旗:60∶40=■;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所以,2.4∶1.6=60∶40,像这样的式子就叫比例。什么叫比例?请大家看课本第33页顺数第四句,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读一读。

师:在图上这四幅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4(第33页做一做1,让学生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师总结:通过上面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你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项的名称

A.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4页的第一段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课件出示5)

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桌之间说说自己写的比例的各项的名称。

B.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学生试将自己写的比例换一种写法。(课件出示6)

■=■

C.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了解比例和比的联系和区别。(生汇报后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7

D.自主练习,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下面的括号该怎样填?为什么这样填?你有其他的发现吗?

(1)媒体出示8 独立完成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填?你有其他的发现吗?

8∶4=( )∶( ) 15∶10=( )∶4 12∶( )=( )∶5

(2)学生观察以上式子,自主思考,尝试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集体交流,发现性质。

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观察自己写的其他几个比例,验证发现。

(5)小结性质。

教师:谁能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媒体出示生的发现,教师指出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补充完表格)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基本练习

判断,媒体出示10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和■∶■ ■∶■和■∶5

2.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课件出示11见课本第36页第二题。)

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12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总结全课,升华认识

比的基本性质篇3

一、 宪法法院的地位及其任务

现代国家宪法监督制度共有三类, 即: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监督制,司法机关监督制和特设机关监督制。其中特设机关监督制是指有特设机关根据特定程序审查法律,法规及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并有权撤消违宪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等监督制度。这类制度主要实行于大陆法系国家,并以德国为杰出代表。德国的宪法法院与立法,行政,联邦总统,参议院 并列,以防权力功能的失调 .因它是在行使宪法司法之中来推动法律进步的,所以宪法法院不仅是最高一级法院,而且是其它法院所难以代替的。它是按宪法的原则对国家权利进行国家法治式的控制,以保护宪法并使宪法适合新的现实。这种地位并不是其它的机构人员枵腹从公,以增加其机构的功能所能代替的。德国宪法法院应在国家的宪法机构中行使其终审判决权,同时也应涉及国家的政治领导及国家意志形成的领域。因为后者也是宪法规范的范围。它的主要功能应体现在保护宪法上。保护宪法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 保护宪法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

这是由于国家相对于公民的地位的绝对优势,因而法制国家必须保护公民的符合宪法的权利不受国家强制力的侵犯。宪法法院通过审查具体的法律的宪法性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方面 保护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

这种保护往往是指对国家宪法机构之间宪法性争端的解决。具体地说,在国家层面上,有德国议会与联邦政府在权利与义务交叉时的争端,联邦政府与州之间关系的争端以及法规与规章司法复审。宪法法院与行政法院的管辖是有区别的,行政法院是除宪法性争议之外所有涉及公法的争议,尤其是对行政行为表示异议的案件。

二、宪法法院的审查范围及具体的诉讼程序

就宪法法院的审查范围及具体的诉讼程序而言。宪法法院在宪法的范围中来审查被指控的国家法规及地方法规和各地区机关之间的有关权利与义务的争议,指控侵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的各种申诉。它的判决不受制于其它法院的判决理由。它可以在其判决中确认某一法规与宪法不符,并宣布其无效。这种宣布应该对所有的宪法机构,对各级法院与行政当局均有法的拘束力。需要明确的是,在此程序中宪法的司法遵循的原则与行政司法的遵循原则不一样。在行政司法中往往有一般条款(General Klausel) , 而在宪法司法中宪法法院的管辖权不是因有宪法性质争论就有管辖权,而是其管辖必须符合由宪法或国家法规明确规定的程序种类,也即:只有法律规定的宪法诉讼程序的许可条件符合,才有管辖权 .

那么法律上规定了哪些宪法诉讼程序呢?第一 侵犯人的基本权利的诉讼程序;第二、国家机构争议程序 ;第三、联邦与州政府争议程序 ;第四、抽象法规审查程序 ;第五、具体的法规审查程序 ;第六、党派禁止程序(Parteiverbotsverfahren) ; 第七、公诉程序(Anklageverfahren),例如议会和参议院对总统的指控 ;议会对联邦或州法官的指控 ;第八、选举审查程序(Wahlpruefungsverfahren),比如指控议会关于选举有效性的决议 ;第九、国际法条约作为联邦法组成部分的定性审查程序(Verfahren der Qualifikation von Regeln des Voelkerrechts)等等。

但就保护宪法的两个方面内容而言(第一方面是保护宪法规定的人的基本权利;第二方面是保护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侵犯人的基本权利的诉讼程序及其实质性比例原则的适用十分重要,至少在德国的法律制度中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讨论题。以下将论述侵犯人的基本权利的诉讼的形式与实质审查:

三、侵犯人的基本权利的诉讼程序以及与比例原则的关系

需要明确的是,此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在此宪法诉讼程序之前,权利受害人必须考虑程序和实体法上的问题,即:宪法诉讼是否允许;受害理由是否成立。

第一、宪法诉讼是否允许

对第一点,首先要作正规的书面诉状,电报也可适用 , 并在诉讼中声明权利受害理由,要求当局作为与不作为,这儿不必具体引用立法,只要涉及宪法条款内容就行。其次,一般说,每个人均可提起宪法诉讼,但要注意诉讼能力。这儿可借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思想与规定,但是宪法中已有此规定除外。 民事诉讼法不能划定绝对界限,主要看权利受害者是否被法律认可为成熟的人,即在被保护的基本权利范围中,他能否自负责任地行动,比如一个精神病人和被监护人在涉及裁决其精神病与禁治产时有诉讼能力 . 第三,宪法权利受害人的控诉对象是每个公共强制力的行为,即行政,司法行为与法规。这种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如有多级法院的强制判决,受害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加以起诉 ,而且每次起诉只能针对一个强制力对象。 第四,在此宪法诉讼程序中起诉的许可受到一定的限制, 比如基本权利的受侵害, 并不是纯主观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可能性。同时起诉人必须是因自身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起诉。在其它诉讼法中,某一人允许以自己的名义在诉讼程序中维护他人的权利,这在宪法的基本权利受损害的诉讼中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比如一家公司不能为其股东的基本权利而起诉,因为基本权利受害者必须是公共强制力所为的直接接受者,再者自身的基本权利受到损害,是以一个受害者的主体权利为前提的,这里不仅仅只是涉及客观的法律范围的问题。此外,这种基本权利的损害必须是现已存在的损害,而不是指将来的损害,除非现有的公共强制力使将来对损害的纠正不但无法进行,而且无法弥补。第五,在宪法法院提起诉讼,必须是用尽法律的救济,即受害者必须先使用所有对他而言是允许的并且是能承受的诉讼可能,以先排除对其的损害,但必须提醒的是“不能承受的情况”还有:如受损害者的用尽救济的努力与最高法院的判例相悖,或者最高法院给权利受害者错误的判决以至无法律救济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为,在相关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受害者已用尽救济了。最后,是否能在宪法法院起诉也要求有诉讼期限的限制。

第二、受害理由是否成立。

比的基本性质篇4

关键词:屋顶绿化;栽培基质;高羊茅;抗旱性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22-0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有限城市空间范围内,要增加建筑用地就必然会减少绿化用地,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屋顶绿化成为了解决建筑与绿化争地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屋顶绿化具有提高城市绿地面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1]。但屋顶绿化技术推广受到许多因素限制,栽培基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屋顶绿化栽培基质,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屋顶的承重限制,已经开发了对应的屋顶栽培基质,如沸石、熔岩、碎瓦等[2]。赵定国等研究认为,荷载小于100kg/m2的轻型屋顶绿化有利于屋顶绿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3]。

根据屋顶绿化选用的植物类型和景观特点,将屋顶绿化分为草坪式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两大类。草坪式屋顶绿化以种植低矮草本植物为主,形成贴近屋顶表面植物层的屋顶绿化形式[4],具有成本低、建造速度快、重量轻、不需要过多维护等优点,比屋顶花园更为普及,也易被推广。目前关于草坪式屋顶绿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少数景天科(Crassulaceae)植物上[5-6]。本试验以抗干旱、耐贫瘠、抗病、适应性广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为实验材料,旨在探寻一种适合禾本科草坪式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为丰富我国现有的屋顶绿化类型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市售高羊茅种子,栽培基质:泥炭、珍珠岩、蚯蚓粪、普通田园土,无孔栽培穴盘(22cm×15cm×6cm),量筒,游标卡尺,天平、分光光度计、喷壶等。试验设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1.2 试验方法

1.2.1 调配栽培基质 基质体积处理为6种配方(表1),并测定其理化性质。

1.2.2 播种 每个无孔栽培盘内分别装1.5L配制好的栽培基质。3次重复,共计18个处理,每个处理贴上对应标签。7月20日播种,每个播种盘播种面积约300cm2,播种量约为9g,用电子天平称取。将称好的种子均匀撒在栽培盘表面,并用少量相应基质覆盖,用手轻轻压实后浇入自来水,使基质完全湿透。将处理好的栽培盘放置于实验楼楼顶。

1.2.3 草坪生长高度及抗旱性的测定 在种子播种10d,后开始测量幼苗高度,以后每隔3d测量1次。每个处理取4株幼苗,共进行12次测量,时间从7月31日至9月6日,此期间除下雨天气外每隔2d浇水1次。后期抗旱性实验从9月6日开始,此期间除自然降水外不进行人工灌溉,每隔3d每个处理取0.1g新鲜叶片,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参考李合生的方法[7]。

1.2.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比栽培基质的基本理化性质 由表2可见,与对照田园土相比,混合基质的容重明显较小,均小于0.35g/cm3,不到田园土的1/5。由于屋顶绿化要尽量减轻荷载,因此尽量选用容重较轻的基质。实验中的混合栽培基质的容重相差不大,基本都可满足作为屋顶绿化的基质要求。混合基质的含水量除组六相对较高达78%外,其他各组都在50%左右,比对照组田园土11.76%的含水量高出3倍以上,说明混合基质的持水性远远优于田园土。草坪草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故混合基质更适合草坪草的生长。一般说来pH值在5.5~7.5都能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混合基质的pH值为6.6~7.1,呈微酸性至中性,符合屋顶绿化对基质pH的要求,并且不同混合基质之间的pH值差别不大。

2.2 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高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详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高羊茅幼苗高度始终比混合基质中生长的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照组与混合基质栽培的幼苗高度差距逐渐变大。5组混合基质栽培的幼苗在前16d高度差别不大,长势较为一致;16~22d之间出现一个小波动,可能和外界环境条件的波动有关;之后各混合基质的幼苗生长速度基本稳定;25d之后组三长势开始优于其他各组,且生长速度基本不变;43d时比其他混合基质栽培的幼苗高出4cm以上,比对照组田园土栽培幼苗高出9cm以上。组二、组四、组五和组六的生长幼苗高度和生长速度基本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4个混合基质下的幼苗生长趋势线基本重合。

2.3 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高羊茅抗旱性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不仅是草坪草的评价指标,也是草坪的重要质量指标,其大小反应了草坪的观赏质量和草坪草的生育状态[8]。图2显示停止人工灌溉之后在各混合基质栽培条件下高羊茅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对照组从开始测定至测定结束叶绿素含量始终处于最低状态,且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说明田园土不适合作为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5组混合基质在开始控水的前6d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且各组的叶绿素含量基本一致,6d以后各组的叶绿素含量开始出现差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显著。在停止人工灌水的24d中组四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最小,仅下降0.1mg/L,组二、组三、组五的变化较一致,最后一次测定较第一次测定叶绿素含量下降约0.3mg/L,而组六在前18d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和组二、组三、组五较一致,但18d后其叶绿素含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最终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对照组叶绿含量接近,下降了约0.4mg/L,说明组六的基质配比在长期的干旱情况下保水性能较其他组差。

3 结论与讨论

屋顶绿化的环境是一个半封闭系统,具有不能与大地进行水分交流的特殊性,且屋顶具有早晚温差大、空气流通较大、水分散失快等特点,因此屋顶绿化对基质的要求和地面有所区别,其要求基质既要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水保肥性能,且容重不宜过大。

本次实验采用的混合基质主要为泥炭、蚯蚓粪和珍珠岩。泥炭是湿地条件下死亡植物残体不完全碳化形成的产物,具有通气性良好、保水性强、富含有机质、保持养分能力强和容重小等特点[9]。蚯蚓粪作为一种良好的有机质改良剂,具有结构性良好、持水量高和表面积大等特点,利于许多有益微生物的生存[10]。同时,蚯蚓粪富含腐植酸和促进生根的赤霉素(GA)、生长素(IAA)等多种植物激素和酶[11-12]。在基质中添加蚯蚓粪还可以调节基质pH值,且蚯蚓粪养分含量高,释放缓慢,可以替代草坪肥料节约成本[13]。珍珠岩作为一种栽培基质,其颗粒表面的许多空洞为保持水分和养分提供了丰富的表面积,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导液及通风条件,梁志卿等的研究表明,当珍珠岩加入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改善基质的性状,基质容重明显降低,加入珍珠岩的比例会把基质中分散的泥炭颗粒结成团粒,使基质孔隙度增加,更好地调节基质中的固液气三相比,改善基质的水、气、热状况[14]。本试验采用的基质配比各理化性质都较接近,根据前人对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的研究,都基本符合屋顶绿化基质的条件。

幼苗的生长高度与速度能够非常直观的反应各混合基质对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采用混合基质栽培的高羊茅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田园土,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基质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关系,田园土的保水保肥性和通气透水性都较混合基质差,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不能为幼苗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导致幼苗长势较差。混合基质栽培的高羊茅在前期长势接近,后期组三明显体现出生长优势,说明泥炭∶蚯蚓粪∶珍珠岩为3∶1∶1时基质能更长效的为草坪草生长提供营养,这样就可以减少后期屋顶草坪的养护成本投入。

植物的抗旱性是指植物通过一定的抗旱方式在长期干旱胁迫状况下生存的能力[15]。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被作为抗旱性的一种测量手段[16]。本次试验,对照组的长势明显较其他各组都差,其叶绿素含量从开始测定都较其他各组低,这主要还是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少有关,N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叶绿素的合成,其含量不足将直接导致叶绿素合成量低。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各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说明干旱胁迫导致了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造成叶绿素含量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质膜透性、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有关。电解质和某些有机物质的大量外渗,同时MDA的不断积累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了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加速了叶绿素的降解[17]。组四的混合基质栽培的高羊茅叶绿素含量下降的最少,且较其他组有较明显的优势,说明该配比的基质保水能力较其他各组要强,更适合在长期干旱的地区作为屋顶绿化的栽培基质。组六后期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可能与该组基质中混合了大量的珍珠岩有关,珍珠岩的比例过高对栽培基质的保水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组三(泥炭∶蚯蚓粪∶珍珠岩为3∶1∶1)能够较长时间为草坪草生长提供营养,使得草坪草长势优良、更加美观,组四(泥炭∶蚯蚓粪∶珍珠岩为2∶1∶1)有较好的保水性,在外界长期处于干旱情况下能较长时间保持草坪草不失绿,使得屋顶草坪能够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军利.屋顶绿化的简史、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04-306.

[2]Getter K L,Rowe D B.The role of extensive green roof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Hortscience,2006,41(5):1 276-1 285.

[3]赵定国,吴树芳,彭光途.轻质人工土壤在屋顶绿化中的运用[J].现代园林,2006(3):40-43.

[4]赵玉婷,胡永红,张启翔.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4,02:27-29.

[5]张黎,路洁.景天繁殖与育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6(7):42-43.

[6]张飞飞,刘春江,胡永红,等.用于屋顶绿化的中华景天草毯生产的基质筛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27(3):215-218.

[5]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4-155.

[6]韩烈保,因地,牟新待.草坪建植与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7]任志强,焦晓燕,孙景桐,等.国内外泥炭农用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31-133.

[8]Edwards C A,Burrows I.The potential of earthworn compost as plant growth media [M].EDWARDS C A,NEUHAUSER E F.Earthworms in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Hague,the Netherlans:SPB Academic Press,1988:21-32.

[9]Tomati U,Crappelli A,Galli E.The hormone-like effect of earthworm casts on plant growth [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1988,5(5):288-294.

[10]胡佩,刘德辉,胡峰,等.蚯蚓粪中植物激素及其对绿豆插条不定根发生的促进作用[J].生态学报,2002,22(8):1 211-1 214.

[11]王小治,王爱礼,王守红,等.蚯蚓粪作为草坪基质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3):64-68.

[12]梁志卿,赵瑞,孙吉娜,等.基质中不同比例珍珠岩的添加对番茄穴盘苗的矮化效应[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4):72-76.

[13]Levitt J.Responses of plant to environmental stress[M].New York:Acadmic Press,1980.

比的基本性质篇5

关 键 词: 初中化学 基本概念 学习法

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学生只有扎实的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才能真正学好化学,考虑到初中许多化学概念在教材中集中出现,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学习时往往感到困或。如何才能做到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呢?根据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着重从归纳、类比等方面谈谈学法。

化学基本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务必要准确把我概念的内涵,全面掌握概念的外延。例如,元素概念定义为: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我们学习该概念时就应该紧紧把握“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和“同一类原子”两个关键要素,这就抓住了“元素”的本质。然后明确两点: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 同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原子(离子)。这就掌握了“元素”的适用范围。

训练题1下列微粒:H2O、 NH4+、 Na、 Na+都含有11个质子,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吗?为什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接触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学习时若不注意严加区别,就容易产生混淆、模糊的认识。其实化学概念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在牢固的把握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要善于深入挖掘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着力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归类,精心对比,使概念网络化、系统化,以利于牢固、扎实的掌握概念。

在繁多的化学概念中,我们发现,它们中有的内容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存在着并列的关系;有的概念包含一个或多个概念,概念间存着从属关系;有的概念纯属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有的概念本质相同,只是名称不同,存在等同关系。必须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根据概念的可比性和学习需要,充分运用概括、归纳、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将其分类,以便比较。例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可将它们归为一类对比学习;物质的组成中许多概念存在从属关系,可以用图示归类:

元素物质混合物纯净物 单 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再对比学习;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这一对概念内容交叉,相互包含,可比性强,可归类比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均属于对立关系,知其一便知另一,化学中此类概念最为常见;溶解与潮解本质不同,说法不同,应予明确。

将概念科学归类后,接着进行比较。“对比”是认识概念、掌握概念以及运用概念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只有对比,才能有鉴别,才能区分。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是这个道理。比较的内容不外乎找出各参比概念的异同点和相互联系。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何种方法一般根据学习需要和概念的可比性等因素确定。书面比较通常有表格法和图示法。

1.表格法:将参比概念通过列表的形式逐项比较异同点,并列出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此法针对性强,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例如:比较分子、原子和离子。

又如:比较悬浊液、乳浊液、溶液三个概念。

名称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组成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溶质分子或离子、溶剂分子、水和分子、水和离子等物质

类别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特性 不均匀,不稳定,静置有沉淀

不均匀,稳定,静置会分层

均匀,稳定,不都无色

2.图示法:将参比概念通过图线有机地联系起来,标出其主要特性和相互关系的方法。此法系统性强,突出相互关系和主要特性,一目了然。

例如:分子、原子和离子也可用图示进行比较。

又如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比较。

训练题2请将下列化学概念先归类,再比较;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固体的溶解度。

比的基本性质篇6

【关键词】生物概念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25-02

1.概念的分析

概念是人脑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和改造的产物,科学认识的成果首先是通过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生物学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作为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逻辑思维的依据,来揭示这门学科的基本规律。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学科思维的基本单位。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2003年6月第一版)的附录上就有211个生物概念,其中必修本有154个,选修本上有57个。《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概念是指同类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具有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牢记它,应用它。如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1)从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2)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3)从结构上看:基因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构成;(4)从位置是上看: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结构单位。其外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等。通过这样详细、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这是一种很常规也很实用的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对科学概念正确阐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很多教师经常会罗列并发散出一系列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增强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2.概念的学习

概念的学习意味着学生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由于概念的正例除了共同本质属性以外,还有许多非本质属性,甚至歧义。心理学认为,概念学习有以下二种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在学习“种群”概念时,教师往往例举一些正例:一块草地上所有的蚱蜢,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等,同时例举一些反例:太湖中所有的鱼,惠山上所有的松树等,然后请学生举例,并对学生的例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学生所接触的例子越多,越有助于他们形成“种群”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得出种群概念的关键属性:种群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变式”与“比较”对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有重要影响。从概念形成的观点看,所谓变式,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正例变化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本质特征。如果教师能举例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人,学生便能有效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所谓比较,既包括正例之间的比较,也包括正例和反例之间的比较,前者有助于发现其共同本质特征,后者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理解。

2.1 概念同化

学生原先通过例证(下位例子)得出了一个概念,新的概念被原有认知结构中概念所同化,新的定义很快被理解。在概念同化中,原有的上位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清晰,则新的下位概念同化越容易。这种能力还能迁移到规则的学习中,比如学生通过分析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现象,得出了基因分离规律这个上位规则后,在学习伴性遗传时,只要指出控制伴性遗传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这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上,学生就能迅速理解,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也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3.概念的教学

3.1剖析定义,变式训练,形成概念

生物学中许多概念定义非常严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剖析,完整准确地传授。如同源染色体是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般”两字不可去除,否则异型的XY染色体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对概念中出现的关键词要解释,如“主要、一切、一般、大多”等。变式训练是概念教学的较常用方法,如介绍减数分裂时,教师除提供各种正例外,还应不断变换正例的无关特征,如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数目、位置等,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关键特征,形成精确、稳定的概念。

3.2提供材料,化难为易,讲清概念

生物学概念的获得与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极大关系。教师应尽量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丰富的表象,从而形成正确概念。如介绍“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时,可以例举学生熟悉的胰岛素等外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的例子。鲜艳的图片,精彩的录像能轻松地让学生理解诸如突触,化学信号、单向传递等具体概念。

3.3加强比较,突出本质,深化概念

比较是概念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时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比如异化作用,呼吸作用,需氧型和厌氧型这四个概念,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新陈代谢的一个方面,但它们又有区别。异化作用是共性的,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具体表现,需氧型和厌氧型是异化作用的个性表现。

3.4随时总结,以旧促新,同化概念

旧概念(上位概念)是学生同化新概念的基础,只有从旧概念出发,去认识和理解新概念,才能真正掌握新概念。学生如果不懂复制、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概念的建立便无从谈起,另外,要注意随时总结,使新概念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旧概念联系,比如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要及时总结动植物ATP来源有哪些,产生场所有哪些。这样做,学生的知识就会条理化,不仅有利于记忆和检索,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3.5创设比较情境,分析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法就是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启发学生找出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区别它们之间的差异以达到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比较法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明确其本质特征,克服混淆不清的毛病。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共同性和相关性。如对染色体、DNA、基因这三个概念的认识比较。有些概念进行比较,要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如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新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在教学中感悟体验,注重自身积累,建立牢固的学科网络知识体系,才能引导学生通过生物事实抽提出生物学本质的东西,以此建立科学、正确的生物学概念,在头脑中建构出合理的概念体系,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生物学教学,2005,30,(2):46

[3]徐辉.谈生物教学中对概念的处理方法.中学生物教学,2003:(10)21

[4]吴遐.探究活动中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初步研究.中学生物学,2005,(10) :15

比的基本性质篇7

[关键词] 中药;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

[收稿日期] 2013-05-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9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491);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2006)

[通信作者] *贾晓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Tel:(025)85608672,Fax:(025)85637809,E-mail:jxiaobin2005@hotmail、com

[作者简介] 张明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物质基础研究,Tel:15952034451,E-mail:jdyx0701、111@163、com

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管是中药材、中药饮片还是制剂,若要成为与临床相关的药用产品,势必要达到优质、安全、有效、稳定等一系列标准,在此基础上,中药质量控制必然成为提高中药质量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标准的建立在质量控制上占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现有中药质量标准不够全面[1],既难以确认治疗效果与中药质量相关性,亦不能阐明中药质量优劣的根本内在,中药质量控制始终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提高中药质量,保证中药生产质量规范,确保中药的疗效已成为当今的热点。

众所周知,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多成分协同的整体性是中药的最主要特色;对于更为复杂的中药复方,多味药材配伍协同作用的疗效更是反映着中药多成分的内涵。换言之,中药中任何效应物质都不应看作是单一的个体,而应是一系列化学成分协同作用的整体效应:单体成分是组成中药的最基本单元,各单体成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按照一定的组分结构组成某种组分,而不同的组分也具有不同的组分结构,以稳定有序的比例构成中药的物质基础“多维结构”整体性[2]。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研究应阐明其中药各成分/组分的结构关系,结合组分结构构效关系实现中药质量控制。

1 “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核心思路

中药的研究及深入开发,归根到底是将其作为产品,运用于临床实践。在严格践行GAP,GSP,GMP的基准上,中药产品的推广并不能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来概括,其产品的质量还涉及多个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其内在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基于此,需要从过程动态的对中药的有效甚至是优效成分进行跟踪检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质量可控。因此,笔者基于课题组曾提出的组分结构理论,提出中药“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从立体的角度实现符合中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质量控制,对中药质量从宏观到微观整体系统的控制,从“组分”的层面到“组分构成”层面,针对组分及组分中各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配比在中药的质量控制方面做进一步的规定。其核心技术包括:与临床防治疾病相关的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的多维特性,其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具有“3个层次多维结构”;与安全性相关的物质基础特性,中药(制剂)产品质量还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控制与安全性相关的物质基础是中药(制剂)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特性,临床用药都以一定剂型形式,剂型是临床防治疾病功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剂型特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过程多层次动态质量控制,药品是生产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进行生产过程中过程动态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因此,从原料到产品即药材、制剂全部环节、工艺关键点、中间体(中药制剂原料)、成品,进行的多层次动态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获得质量稳定均一的终成品。其示意图见图1。

图1 “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

Fig、1 Core technology of quality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mult-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process dynamic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theory

2 “多维结构”物质基础本质实现中药优效监测

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发挥防病治病的功效是物质基础多组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中药物质基础研究进展缓慢,成为限制中药现代化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化的瓶颈问题。因而,基于中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贾晓斌教授提出“3个层次多维结构”理论[2]:单体成分作为组成物质基础的最基本单元,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同一化学类别成分构成的组分,组分中各单体成分之间存在结构关系;由多组分构成的整体即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其各组分间存在结构特征。于此,中药(复方)展开了从“单一”的量变观点向“多个”的量化控制的综合研究,即从单体成分研究转向多成分构成的组分内及多组分“全面”“多层次”整体组成结构内在特征的解析。基于中药物质基础的“多维结构”,刘丹等[3]提出既然中药材的物质基础是多种多样的,对其质量标准的践行必然要体现中药整体性内涵,构建多层次综合评价体系,在“多维结构”水平上实现单成分分析向多成分/组分整体构成的跨越,以稳定结构比范围的“可控范围窗”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标准。作者认为用这种微观的量比结构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是有效且可控的,能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其主要思路体系见图2。

3 中药的“多维结构”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中药要完成现代化,同时走向国际化,必然要有其明确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中药质量标准,因此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体系是一项严峻的挑战[4]。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实践证明,不管一个成分,亦或是多个成分,其本质都是化学物质;仅以单一指标作为中药的质量评价以及疗效特征与中药整体性特

图2 中药“多维结构”质量控制研究思路

Fig、2 Research id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点相违背,也导致中药临床用药有效性难以重复和安全性无法保证。随着对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多成分组合的组分是中药防治疾病的本质基础[5],仅用单一的指标成分代替中药整体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另外,相对于成分/组分之间,忽略组成结构比而强调含量差异仅在一小部分研究中得以证明,大部分的研究还不能支持强调含量差异的观点。

作为成分复杂的中药,只注重有效组分甚至是优效成分并对其进行单因素水平成分含量的浅层次剖析远不能从根本阐明其本质,忽视了组分及成分之间的组成结构,无法科学地阐述中药物质基础整体性的化学本质,也不足以用来衡量中药的质量标准。“多维结构”无论是从成分还是组分效应,均可控地说明了中药的内在实质,为中药的质量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优化配比,从不同层次展示中药内部的真实“多面化”构成,基础地剖析中药乃至其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特征性。因此,基于“多维结构”的中药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可以说是对中药质量的独特性解析,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研究成果。

4基于“多维结构”的中药优效性综合质量控制研究

4、1环境等因素对中药药效组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从药材本身来讲,优质药材是中药临床防治疾病疗效好的保证。在中药的生长过程中,因受季节、采收期等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中药材的品系、品质差异很大,往往这就是造成中药疗效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在原药材选择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药材,为何会因季节等产生截然不同的品质?影响其自身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其自身物质基础如何决定其药理效应?李世旭等[6]为指导中药娑罗子提取物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建立可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娑罗子在开花结果后的生长过程中,随着七叶皂苷A,B,C,D含量的不断增加,其成分比例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见,在药材的不同生长时期,其主要成分含量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可完全体现于其总量的多少,其成分间的内在组成结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不仅在“量”上控制了娑罗子的不同时期质量,更从其“组成构成”的多维协同效应上对娑罗子的有效性实现突破。赵胜男等[7]以黄芩中19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比例为指标,采用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考察不同采收期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发现春秋两季黄芩从1年生到3年生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比例各不相同。可见,优质黄芩可以通过“多维结构”从成分间协同配比分析控制其质量,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为临床用药安全标准及优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4、2道地药材优效性的“多维结构”本质特征与质量控制 “药材好,药才好”,药材的道地性是中医药临床长期使用经验的总结,其道地性本质是具有独特的成分组成结构特征。因此,从“多维结构”加强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将有助于提升临床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保证其可重复性。殷莉等[8]在研究道地丹皮与非道地丹皮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时,发现两者疗效各有优势,但为何有道地与非道地之分?作者认为其不同之处可能来源于化学成分的含量比例区别,为道地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依据。贾晓斌等[9]在“多维结构”指导下,探索夏枯草各组分结构比与防治肺癌活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江西和四川夏枯草对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差,而江苏和安徽的药材虽然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但是两者酚酸、黄酮、三萜3组分的结构比相似。同样,Feng等[10]在研究具有最优抗癌活性的安徽亳州和江苏南京夏枯草时,发现两者疗效活性物质咖啡酸、迷迭香酸、芦丁、槲皮素、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组成结构也具有相似的构成特征。道地药材“道地性”的本质就是其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的“构成比”决定的,基于“量”的配比关系的“多维结构”成为了疗效好坏的关键所在。

4、3药材炮制对“多维结构”效应物质基础的影响 中药的临床功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炮制、工艺、贮藏等。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因加工方法的改变,常常会使与药理效应相关成分的含量发生差异,于此“量化”研究就缺乏其可靠性,基于“组分结构”的“量比”关系就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本课题组通过比较鲜药与干品在化学成分有效组分和药理活性等物质基础方面差异,提出了基于多维结构理论的鲜药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11],表明传统以鲜品入药的处方表现出特殊的功效,有着干品不可替代的更优疗效,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中药鲜药资源、鲜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陈斌等[12]分析了鲜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鲜药的物质基础包括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多维结构”来进行鲜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开辟了一条鲜药研究的新途径,为鲜药质量控制描绘新思路。

4、4“多维结构”与药材功效的对应性控制研究 中药防病治病的疗效是多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而这种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量比”,也就是说多成分/组分的“多维结构”协调配合才是构成中药优效性的内在本质,是其发挥疗效的根本。在中药防病治病治疗体系中,研究者对“多维结构”的中药质量控制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临床实践中,一种药材可能具有某一功效,也可能具有多种功效,这种功效的根本在于其物质基础的组成结构的差异性。贾晓斌等[13]申请发明夏枯草防治肺癌组合物的大规模生产,成功地将“多维结构”用于中药防病治病研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实质性创新。马利华等[14]分析了繁缕属植物抗病毒作用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指出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可能是由多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开发抗病毒新药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陈云华等[15]研究甘草时发现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一定的配比使用保肝效果比单独使用保肝效果好,体外试验显示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素比例为1∶4、01∶0、11或1∶10、38∶0、11保肝作用最强。Wagner等[16-17]在试验研究中发现,当银杏内酯A与B的含量达到一定范围的比例时,其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疗效最好。赵海平等[18]对红管药的抗慢支作用进行了成分配比,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在红管药总皂苷、总黄酮部位总量恒定的情况下,2类组分不同配比的祛痰作用具有总皂苷比例依赖性,而止咳作用却不完全取决于总黄酮的比例变化,可能两者在1∶1,1∶2时还存在协同增效的配伍关系。因此,研究“多维结构”与药材功效之间的关联性将有助于与药材功效相关的组分进行质量控制。

对于有些药材,在成分/组分的不同组成结构下,疗效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对卡瓦胡椒(kava)的疗效实验中,Lebot等[19]发现不同产地的卡瓦胡椒疗效有所区别,6种主要内酯(卡瓦内酯)相对比例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生理作用,如产生短暂兴奋、愉快,引起治疗泌尿生殖道的炎症,产生持久的兴奋效果等。因而,在“多维结构”基础上的整体配比研究可充分展示中药疗效的独特与迥异,为药材的药效控制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新的见解。

4、5 “多维结构”在中药复方质控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复方与单味药材相比较,具有更复杂的化学构成,更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范围,因而其药效物质基础更为复杂。秦泗涟等[20]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局限性,以桂枝茯苓方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多维结构”的中药复方组分结构质量控制模式,以期为深入研究桂枝茯苓方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新的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朱妙琴等[21]研究发现左金丸及反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分别为6∶1,1∶6,为两者的疗效差异提供质量保证。贾晓斌等研究了由夏枯草、白花蛇舌草、仙鹤草、墨旱莲、山茱萸组成的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中药复方――三草方,进行了三方草不同组分及其配伍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黄酮类、萜类组分间的配伍为最佳配伍,有明显的协同抑瘤活性,为三方草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依据。在“多维结构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陈彦等[22]成功推其广到“痛经宝”的生产,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示范性和普适性的新理论和解析技术体系。

5结语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中药的有效性甚至优效性是中药防病治病的关键保障,是解决临床药效的综合前提。因此,基于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从“多维结构”角度对中药实施全方位质量控制,将真正体现中药整体性的多角度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也是对中药质量控制的一个创新性突破,极大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将“多维结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作为中药发挥药效的深层次解析体系,促进中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国安, 王义明, 曹进, 等、 建立我国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2(4): 5、

[2] 贾晓斌, 陈彦, 李霞, 等、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23(5): 420、

[3] 刘丹, 贾晓斌, 郁丹红、 基于“组分构成”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思路[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6): 865、

[4] 任天颖, 郑大恒、 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7(10): 63、

[5] 张贵君, 张春晖, 刘炎、 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的科学发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1): 15、

[6] 李世旭, 王玉静, 范艳丽, 等、 娑罗子生长期成分分析研究[J]、 齐鲁药事, 2012, 31(3): 147、

[7] 赵胜男, 李守拙、 不同采收期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比例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21): 86、

[8] 殷莉, 乐智勇, 陈桂林, 等、 道地丹皮与非道地丹皮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 25(3): 292、

[9] 贾晓斌, 刘光敏, 陈彦, 等、 基于中药组分结构理论的夏枯草属药材防治肺癌物质基础研究[J]、 中药材, 2010, 33(7): 1105、

[10] Feng L, Jia X B, Jiang J, et al、 Combin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Prunella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 Molecules, 2010(15): 7893、

[11] 贾晓斌, 郑智音, 黄洋, 等、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鲜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18): 2595、

[12] 陈斌, 贾晓斌、 鲜药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策略[J]、 中草药, 2012, 43(3): 592、

[13] 贾晓斌, 陈彦, 刘光敏, 等、 取自夏枯草和/或山菠菜的防治肺癌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中国: CN 200910036300[P]、 2010-09-01、

[14] 马利华, 陈斌, 谢东浩, 等、 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研究[J]、 中草药, 2012, 43(4): 799、

[15] 陈云华、 不同来源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效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6] Wagner H, Ulrich-Merzenich G、 Synergy research: approach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hytopharmaceuticals[J]、 Phytomedicine, 2009, 16: 97、

[17] Wagner H、 Synergy research: approach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hytopharmaceuticals[J]、 Fitoterapia, 2011, 82: 34、

[18] 赵海平, 康林之, 任刚, 等、 基于红管药抗慢支的自身有效组分最佳配比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3): 145、

[19] Lebot V, Levesque J、 Genetic control of kavalactone chemotypes in piper methysticum cultivars[J]、 Phytochemistry, 1996, 43(2): 397、

[20] 秦泗涟, 马利华, 贾晓斌, 等、 桂枝茯苓方物质基础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3): 270、

[21] 朱妙琴、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左金丸及反左金丸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J]、 分析试验室, 2007, 26(S1): 144、

[22] 陈彦, 贾晓斌, 王丽静、 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CN 200910032823、1[P]、 2009-11-04、

Research strategy and practice of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process

dynamic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ZHANG Ming-hua1,2, GU Jun-fei2,3, FENG Liang2, JIA Xiao-bin1,2,3*

(1、 School of Pharmacy,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8, China;

3、 College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control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 As TCM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ness, their effect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s the result of multi-component synergistic effect、 Currently,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CMs is mostly measured with a single index, which can not reflect the integrity of TCMs、 As TCM components could play the rol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through multiple targets and channels, only if we expound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 among inherent components,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ratio of TCMs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and revealing their optimal efficiency, safety and stability, can we get rid of the conventional quantitative model, and realize the scientific integral quality control in a real sens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onent structure theory, we propose "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process dynamic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this article,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 the optimal efficiency of TCM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TCM preparation products、

比的基本性质篇8

合作市第一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借助转化思想正确解比例的过程,培养转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用比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

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把解比例转化为解方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认识解比例

1.复习旧知

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生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既然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那就请同学们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2.教师课件出示:

6:10和9:153:0.9=1.8:0.6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指导

3.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4:6=( ):12

师提问: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外项是4和12,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继续提问: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小组交流一下方法,然后在全班汇报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但我们要先把未知项设出来,可以设为x,那么比例就成了4:6=x:12,再把比例写成乘法的形式,为6x=4×12,解得x=8

师小结: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的过程,就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解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在引入新课中,教师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解比例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问题感知

多媒体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师谈话: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世界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例题,认真读题,找到题中的信息,再说一说你的理解。

学生读题,收集题中的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生1:通过读题,我知道了模型的高度:实际的高度=1:10。

生2:题中还告诉我们埃菲尔铁塔实际的高度是320米。

生3:题中要求的是这座模型的高度,我们可以用字母来代替它的高度。

师小结: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在比例中不知道的项就是未知项,我们可以把这一项设为x,然后再列出比例式,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析,理清题中的信息,为学生找到未知项列比例式作好准备。]

(2)解决问题.

师:根据我们的分析,试着解决问题吧!完成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后小组互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板书。

学生汇报预设:

生1:原塔高度是模型高度的10倍,我们可以列式320÷10=32(米)。

生2:我是这样想的,模型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比为1:10,可以想成模型的高度是原塔高度的1/10,所以列式计算为320×1/10=32(米).

生3:我先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然后写成一个比例为x:320=1:1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比例的外项x与10相乘,内项320与1相乘,得出方程10x=320×1,最后解得x=32,那么这座模型高32米.

师小结: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正确的,但有时候应用解比例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一些,那谁来总结一下用解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预设;先读题找到未知项,并设出未知项,然后根据题意写出比例,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进行计算及检验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限制,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多样化的原则。]

2.教学例3。

教师板书例3,2.4/1.5=6/x。师谈话;这道题与例2有什么不同?说出你的解决方案。

学生回答预设:

生1;这道题是把比例式以分数的形式呈现的。

生2;解比例时也要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只不过相乘时要交叉相乘,再用等号连起来。

生3:2.4和x做外项,它们相乘,1.5和6做内项,它们相乘,然后再解方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两名同学板演。

学生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解:2.4x=1.5×6x=3.75

师小结;解比例的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含未知数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例3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解比例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巩固方法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在教师的总结中让学生对解比例的认识有一个理性的升华。]

三、巩固练习

1、课内练习

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1、2小题,完成后再同桌交流方法及思路。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教师参与交流。全班订正答案,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使学得的方法很好地与习题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拓展延伸

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课堂小结

师:学完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解比例是比例与方程的连接线,也是学习比例其他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准确求出比例中未知项的值,希望同学们课下做好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篇9

论文摘要:根据“领会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对教学与比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讨论了如何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方向的主流,为推动和适应民族地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改革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

一、“领会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

“领会教学法”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规则和裁判法。通过领会教学,以“比赛”过渡到“技巧演示”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效果。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利用好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对搞好教学工作非常有利。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这种积极性,强调比赛必须要有基本技术,战术作保证,并且要掌握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加比赛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次成功的助攻、快攻、三分远投和运球过人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比赛的乐趣,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4·3%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促进他们学习基本技术,这是教师进行基本技术教学的最好时机。

(三)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的战术配合。参加比赛除了掌握基本的技术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学生通过配合完成一次攻防战术并获得成功,这其中的乐趣是仅靠个人能力获得局部成功无法比拟的。通过集体配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教学比赛充满了乐趣。.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5·7%的学生认为,比赛有助于他们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战术练习的跑位、传球是基本固定的,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深刻体会掌握跑位、传球时机的重要性,才懂得如何去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配合,什么时候起动、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传球及如何跑位等是进行成功战术配合的核心,仅依靠练习是不够的,必须在比赛中去实践、去领会、去掌握。

(四)教学比赛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本文研究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打过篮球,更不用说参加篮球比赛,他们对规则和裁判法了解的并不多。实践已经证明,8学时的理论讲授和对规则条文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只有通过比赛和裁判实习,结合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才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方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使他们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三、教学比赛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篮球教学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主要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并渴望掌握基本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这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努力钻研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比赛分析能帮助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学比赛既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就有必要对教学比赛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通过对篮球教学比赛的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比赛分析必须围绕教学进行。

(二)教学比赛指导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学比赛进行指导,不论是战术还是技术,必须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和指导所学的技、战术内容,必须想办法贯彻到教学比赛中去。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

(三)教学比赛能促使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辅修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了解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必须掌握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篮球教学。因此,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时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也无法在一、二次教学课中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必须进行课外练习。在教学课中,教师不但要会讲解、示范,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这样学,使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1·4%的同学认为教学比赛能促使他们去进行课外练习,利用学生对教学比赛的积极性,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练习作业,使学生尽快掌握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基本掌握脚步移动,双手胸前传球、罚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跳投技术、行进间不同方法的投篮技术,掌握和理解两三人之间的局部战术配合及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教学比赛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议。在篮球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技术动作原理和战术配合要求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领会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裘文.园艺植物组织培养[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2] 冯天哲,余舒.养花解疑10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 孙可群,张应麟,龙雅宜,等.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比的基本性质篇10

关键词:教学基本功 青年体育教师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41-02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所以,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的教学之基,成效之道,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更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体育教师掌握进入教师职业的基础和前提。青年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师的队伍和力量不断发挥,人们也在关注和期待他们快速走向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因此,加强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本研究对94名参加阿克苏地区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比赛成绩进行描述和分析,在分析阿克苏地区青年体育教师说课、体能、运动技能(专项和选项项)状况的前提下,探讨性别、年龄、职称等教师个体特征变量对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影响;揭示体育教师基本功以及与此相关的说课、体能、运动技能(专项和选项)的相关性,根据比赛成绩揭示的资料和信息,促进人们对体育教师基本功教师建设的认识,以期创设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系统策略,通过提升教师说课、体能、运动技能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有效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3年第三届阿克苏地区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比赛成绩为分析对象。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阿克苏地区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阿地教字〔2013〕135号参赛、报名办法,阿克苏地区各学校按照要求必须在学校举行体育教师基本功预赛,通过本校预赛选拔推荐正式在职、在编、45岁以下(含45岁)的青年教师总数的20%参加地区总决赛。10名以内青年教师单位选报2人,超过10人单位参赛人数按四舍五入计算。每项限报3人。各学校必须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全地区总决赛。2013年阿克苏地区各学校参加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中青年体育教师人数为105人,实际参赛并获奖人数(一、二、三、优秀奖)共计94人。其中男性63人,占67.0%;女性31人,占33.0%;年龄最大为40岁,最小为23岁,23-29岁为39人,30-40岁为55人。

研究内容主要为说课、体能、运动技能成绩。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来考察青年体育教师说课、体能、运动技能成绩的状况,并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与分析

1.青年体育教师说课成绩分析

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前向领导或者同行阐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具体地说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和对教材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上的指导,板书的设计等方面的观点。它有利于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吴森 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教育教学论坛,2011.5:215)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阿地教字〔2013〕135号,体育说课占40%(其中教学演讲占30%,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占10%).

不同性别组说课成绩统计显示,女性教师说课成绩均值(30.9113)略高于男性说课成绩均值(30.6996)。

通过对青年体育教师的说课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体育教师在新的“健康第一”教学理念下,对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进行说明。可以说明从根本上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教学目的确立、教学环节的安排、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控制、场地器材的安排等详细的阐述,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从入职适应期进入成熟胜任期。

2.青年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成绩分析

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如果胜任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运动技能,这也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学校运动队训练和开设选修课的需要”(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93),所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技能是不断提高的过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关注专项技能和选项技能。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阿地教字〔2013〕135号,比赛分为两类:专项技能(也称专项)和选项技能(也称选项),主要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健美操、。成绩计算:体育技能占40%(其中专项技能占30%,选项技能占10%),每项有特定的比赛方法和评分标准。

不同性别组运动技能成绩统计量和方差分析表显示,女性教师专项和选项成绩均值(分别为24.2589和7.1913)略高于男性专项和选项成绩均值(分别为21.8174和6.6343)。

体育教学工作运动技能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的展现,必定是教学基本功,反映出的则是教师是否胜任体育教师岗位的必要条件。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青年体育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运动技能。

3.青年体育教师体能成绩分析

体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通过肌肉活动表现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石作砺,于葆;陈萍,缪进昌,陈耀福;《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4),良好的体能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 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阿地教字〔2013〕135号,教师体能比赛占总分的20%,比赛内容有两项, 第一,耐力素质:1000米跑(男子组)、800米跑(女子组)。第二,下肢力量:立定跳远。评价标准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不同性别组耐力素质成绩统计量和方差分析表显示,女性教师两项体能成绩均值(分别为耐力素质均值9.0323和跳远成绩均值9.6903)均高于男性教师两项体能成绩均值(分别为耐力素质均值7.8683和下肢力量素质成绩均值9.3270)。

4.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总成绩分析

实践证明,教学基本功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工作能力,只有重视教学基本功,才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学基本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学基本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缺乏的情况下,做好教学工作主要需要通过加强教学基本功这个途径来实现。因此,教学基本功是每个中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需要。根据《关于举办第三届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阿地教字〔2013〕135号,体育教师基本功总成绩为:体育说课占40%,体育技能占40%和教师体能占20%。

不同性别组基本功总成绩统计表显示,女性教师基本功总成绩均值(81.0841)高于男性教师基本功总成绩均值(76.3466)。

5.体育教师基本功各要素关系

本研究以性别、年龄、职称等因素为自变量,考察不同教师教学基本功成绩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1。上文已分析了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成绩性别上存在主效应,比较不同性别教师在教学基本功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发现女性教师无论是专项成绩、耐力成绩、跳远成绩和总分都高于男性教师,此处不再赘述。说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引起进一步的政策关注,在促进女性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不同职称教师再说课、专项技能、力量素质成绩和总分也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也说明教学基本功是职前教育的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教师在初任和胜任这两个专业发展阶段,教学技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受到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监控及评价等方面的技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发展。(张明成,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路径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年 1 月,第 3 卷 第 1 期:122)

相关分析表明,教师教学基本功、与说课、运动技能和体能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建立在说课、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综合培养训练基础之上。相关分析表明,说课与专项和耐力素质发生作用; 耐力素质又与说课成绩、力量素质、专项成绩发生作用;专项成绩予耐力素质和说课成绩产生作用。这反映出教学基本功与说课、运动技能和体能之间影响的多样性和影响关系的复杂性。

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说课、运动技能和体能三者构成一个动态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结构整体,所以,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建设必须对三者从总体上加以把握。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可以从说课、运动技能和体能三个方面考量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状况;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在性别、年龄、年龄和职称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别和职称在说课、运动技能以及体能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女性教师基本功成绩均值略高于男性教师成绩均值;不同职称教师再说课、专项技能、力量素质成绩和总分也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基本功是职前教育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与说课、运动技能以及体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课、运动技能以及体能之间呈现影响的多样性和影响关系的复杂性。

2.建议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认识,学校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青年体育教师提供教学交流研讨、保持和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制度保证和环境支持,引导教师把教学新理念与教学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水平和有“知”和“能”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