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碰石头十篇

时间:2023-04-11 10:03:29

鸡蛋碰石头

鸡蛋碰石头篇1

1、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为一句歇后语,鸡蛋碰石头的意思是,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2、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3、这句歇后语为了警示人们不要做不自量力的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鸡蛋碰石头篇2

前段时间,我把我的QQ个性签名改成:先开枪,后瞄准!远方的朋友问我说这种打法打得准吗?我笑笑说,等你瞄准了,枪都没了——被敌人抢去了……

虽然上面是笑谈,却是我从《请给我结果》一书中体会最深的一个道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老爸教我骑自行车时说的一句话:“不要总是想着等车稳了才敢骑,而要骑着让车一直不停地转才能稳下来”,而惠普CEO卡莉也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滑水冲浪,如果没有足够快的速度,就不可能让自行车平稳地行驶或站在水面上尽情地水上冲浪,当然,这与胆量有关。

鸡蛋有胆量碰石头吗?没胆量?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物理学已经告诉我们:物体的动能既取决于质量,也决定于速度。鸡蛋虽然碰不过石头,但只要给鸡蛋足够的速度,就足以让坚硬比无的石头感到害怕。而这,也是为什么卡西欧能从日本一个默默无闻、规模颇小的企业,能够在计算器领域内击败索尼、松下、日立、东芝、夏普等大型企业的原因,卡西欧采用的即是“先开枪,后瞄准”的速度策略,她能以比对手快50%的速度更新品种,以200%的速度拉高产量,以100%的速度拉低售价。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我在智通人才连锁南昌公司的老总办公室和财务室看到的计算器品牌都是卡西欧品牌的计算器。

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反应速度慢,而小则决定了“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利器就是“以速度抗击规模”: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快的速度更新产品,以更快的速度调整市场策略。比如英特尔,她的产品未必完美,但她创造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英特尔让CPU的运算速度以几何数倍增一次,这一策略,成就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著名营销专家、《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副总编刘春雄先生曾著文称,市场快速突破是代价最低的营销方式。这就如同在十分钟内用猛火烧开水,比两天时间用温火烧水更节省能源一样。而这,也从侧面佐证了“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的执行真谛,因为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第一位的,战场上兵戎相见,商场上斗智斗勇,谁先出手,谁就可能赢得战机,赢得胜利。

鸡蛋碰石头篇3

早晨,我在巧面馆吃完早饭后,一不小心就把一小块鸡蛋饼给掉进了巧面馆附近的石头缝里。恰巧有几只小蚂蚁从石头缝里经过。我想:它们会不会把这一小块鸡蛋饼搬到蚁穴里面去呢?

这时,一只小蚂蚁东张张,西望望,看看有没有人?它见没有人,便把这一小块鸡蛋饼当作一块化石,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认真地研究着。不一会儿,那几只小蚂蚁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好像在互相讨论着什么。随后,我看见一只小蚂蚁直朝蚁穴的方向“跑”去。我又想:“这一只小蚂蚁一定是叫蚂蚁军队来帮忙了!”果然,那只小蚂蚁跟着一支蚂蚁军队一起浩浩荡荡地来帮忙搬运鸡蛋饼了。而且,我还发现,领队的那一只蚂蚁是蚁王呢!

那几只在鸡蛋饼旁守着的小蚂蚁见援兵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他们和援兵一起抬起那块鸡蛋饼朝蚁穴的方向抬去,仿佛在发出“嘿哟,嘿哟”的呐喊声。可当它们把鸡蛋饼抬到蚁穴时,麻烦又来了。因为鸡蛋饼太大,而蚁穴又太小了,鸡蛋饼被塞进去半截就被堵住了。蚂蚁只好几只在里面拉,几只在外面推。它们在里面拉呀啦,在外面推啊推,半天都没把鸡蛋饼塞进去一丁点。妈妈见它们很久都没有把鸡蛋饼塞进去,只好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木棍把蚁洞扩大一些,生怕把小蚂蚁给弄伤了。小蚂蚁们把鸡蛋饼给放到蚁穴里后,我想:它们一定在分享劳动的果实吧!这时,几只小蚂蚁爬了出来,好像在给我道谢呢!

小蚂蚁搬鸡蛋饼可真有趣呀!

鸡蛋碰石头篇4

从前,有一个鸡蛋,它住在一家富贵人家。一天,它听到人们称赞它说:“鸡蛋,真是一个好东西呀!孩子吃了长得快,而且还很有营养。”这个鸡蛋听了,就开始骄傲起来,从此见到谁都开始吹起来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仅是这样,科学家还做过实验,一只手用全身力气捏鸡蛋,也是捏不碎的,通过这两件事,鸡蛋骄傲得不得了。

一天,鸡蛋遇见了石头,鸡蛋心想,这可是一个好时机,我可以和它较量较量呀!于是便对石头说:“喂,脏兮兮的家伙,我跟你比一比,你敢不敢呀,我可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最硬的,人们用一只手怎么捏也捏不碎我!”石头劝鸡蛋:“你还是放弃吧!你是撞不了我的,你会后悔的。”鸡蛋说:“你看着吧!”石头怎么劝鸡蛋也不听。石头只好答应。

鸡蛋用了全身的力气助滚,只听啪的一声身子裂开了,里面的蛋清蛋黄都出来了,此时此刻鸡蛋已经说不出话了。

唉!这个鸡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最后落到可悲的下场,这所谓就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呀!

鸡蛋碰石头篇5

她觉得石头和自己很般配,都有唯美的形状

于是,每天跟在石头身后,一路磕磕碰碰

她都忍耐着没有放弃,直到自己身上出现了裂痕

鸡蛋离开了石头,遇到了棉花

棉花把她拥入了怀中,一种软绵绵的温暖袭上心头

鸡蛋躺在棉花怀里流泪了,在幸福的泪光里终于明白了

不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换来温暖,而是适合自己的才可以

当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你才不会被伤害,才会觉得幸福

不管你怎么优秀,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始终无法熠熠生辉

鸡蛋碰石头篇6

课伊始,我左手拿石头,右手拿鸡蛋,并做好准备拿鸡蛋碰石头的动作,问:“会怎样?”学生说:“当然鸡蛋破呀!”

于是我边拿着鸡蛋去碰石头边说:“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学生会意地笑了。

根据这实验我先复习“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鸡蛋和石头受到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接着我问:“如果鸡蛋碰鸡蛋,大家想想看,是哪个破呀?下面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试一试。”学生纷纷举手。

本想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实践与拓展中的实验问题,再进行实验,但考虑到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好奇心,且对课题问题的探究会有阻碍,于是我先让积极主动举手的学生上台分别完成了六次鸡蛋碰鸡蛋的实验。

评析:实验虽简单,学生大部分还是没有做过的。物理规律的探究来源于简单的实验,这也是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看到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心想:课题探究活动可以准备就绪啦!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教材P3“讨论与交流”中所提出的问题:哪一只蛋会被撞?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观察看到运动和静止的鸡蛋被撞破的机率差不多,于是不能统一解释其中原因(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根据这有利的条件说:“看来,对于碰撞问题的研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下面请大家根据桌面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教材的实验探究问题。”

注:提供的实验器材:带夹子的铁架台、带线的两个小钢球、小布块、橡皮筋。

二、自主探究过程的引导

学生纷纷开始实验……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我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教材P4图1-1-4(如图1)和相关的实验探究问题:

1. 理想情况下,两小球碰撞前后的总动能是否相等?为什么?

2. 套上布套后,两小球碰撞前后的总动能是否相等?如果你认为不相等,是否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3. 能否总结出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我不停地在实验室里来回巡视。在实验进行到5分钟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在摆动着两个小球,其中有一位学生在使A、B两球发生碰撞后,两球左右晃动。

我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有学生提问:“老师,教材的图是不是有问题呀?”

评析:因为我事先已经发现教材中的图1是错的,在实验前我没有告诉学生,目的是想通过自由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根据这“难得的机会”使发现问题的学生更有成功感。

正在设想如果有学生提出以上问题该怎样回答的时候,有学生举手了,在我走过去的途中,我惊喜地发现有一组的学生改变了图1的做法,正进行着实验。我的心情突然兴奋:这就是我想要的。

评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喜欢让学生做一些演示实验来减轻我的教学负担。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动手,又可让学生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该学生问:“老师,根据图1,当由静止释放A球时,在最底端不能和B两球发生正碰呀,是不是图1错啦?”

我高兴地说:“很好,你观察得很仔细!”接着,我肯定了根据图1是不能按教材提出的问题来完成实验的,同时问:“有没有改正的办法?”

和本组同学讨论交流后,他在铁架台的夹子上移开了拉A球的细线,如图2所示,这时,我发现旁边越来越多的同学把头伸过来……

评析:在刚开始尝试探究活动教学的时候,我曾不让其他组的学生参与我的指导过程,并经常会顺口说:“做自己的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往往学生会很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实验。随着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深入理解,我才认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当的。

在肯定了该组学生的实验改进方法后,我回到讲台,总结后表扬了该组学生,同时表扬了首先改正图1进行实验的那组学生。

评析:在当时的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图1的疑问,我打算耐心发现,看有没有学生用改正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全部学生都没有改正的话,我则准备等实验完成后,让各组代表总结发言,并根据“正碰”的概念,逐步引导使实验继续进行。

看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的同时,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然而,真的有学生这样地“帮”我,使我能按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活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等到实验完成后,我补充总结了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投影)问题1:按教材图1-1-4两球碰撞,将其中一球拉开一定角度,释放后能否与另一球发生正碰?

通过课件演示(图3)分析说明:根据图1不能按教材的要求完成实验探究。根据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作进一步分析说明(如图4),同时点明A、B两球的球心竖直距离为小球的直径d。

(投影)问题2:如何确保两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具体方案怎样?

其中有一位学生大声回答,但又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我及时请其站起来回答,听他的意思是说:每个球用两条线……

其实,我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见,为了节省时间,于是投影出图5,问:“是不是这样呀?”

该学生高兴地笑着说“是的!是的!”这时全班学生跟着笑起来。

在解决以上问题后,我让没有完成探究实验的小组继续进行实验,完成的小组则进一步整理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小组代表发言各自的实验感受,分析解决了教材“实验与探究”提出的各个问题。

离下课还有10分钟,于是我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得出碰撞的特点:相互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峰值大等。另外根据碰撞的特点给出了碰撞的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对速度的物体,在相遇的极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遇就是碰撞(collision)。

接着,提出问题:两个穿孔小球用细线连接,中间夹有一根已被压缩的弹簧,剪开细线,小球将分别向两侧弹开,这种现象是否也属于物体的碰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实例?

我投影出根据题目情景绘制的图6,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思考片刻,有学生回答:“老师,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属于物体的碰撞。”

评析: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着急想:你就不能根据碰撞的特点来分析吗?哎!又快下课了,我还没有总结这节课呢……

马上,我意识到如果要总结的话,时间肯定不够,还是先处理练习的问题吧。

很好,根据我们所看到的碰撞的现象,两物体总是相向运动而发生碰撞的,于是请学生重新回忆碰撞的定义,问:“当剪开细线的瞬间,两球是否有相对速度呀?”

学生马上醒悟,兴奋地回答:“是呀!”

虽然时间紧,但看到学生的表现,紧张的心情还是平静下来了。

“当线被剪短的瞬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如何?相互作用时间长还是短?”我接着问。

学生较快地回答:“相互作用力大、作用时间短。”

我意识到问题解决了,高兴地说:“好,现在你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否属于物体的碰撞呀?”

“那当然!”一学生大声地回答。

评析:为了能顺利地引导学生理解回答问题,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我另外说明:小球与地面的摩擦力与弹簧中的弹力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我想这是引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总认为:学生不会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差,或是学习接受能力差等,但从这节课堂的表现看,进一步说明了学生的潜力要挖掘,教师还是要善于引导。

果然,还没来得及课堂小结,下课铃响了。

在本节的第二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总结,完成了碰撞的分类、碰撞的过程分析和介绍历史对碰撞的研究等教学内容。

三、教学效果简述

鸡蛋碰石头篇7

赞可夫曾说过:“教学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性,都应该是有吸引力的,使学生感到兴趣的,否则就无法施加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到演示实验多时,学生兴趣就增大。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教学内容,除教材中的实验外,还增设了一些色彩浓厚的,实验性强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不难,难的是让他们的兴趣保持持久和稳定,初中生的兴趣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兴趣的稳定程度是和学科的重要性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在逐渐明确物理课的重要性的同时,就会对物理课产生持久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一些随手可做的小实验来进行教学。例如我在平时上课时做过的几个典型的实验:

1.气球会爆炸吗?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掉!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炸掉。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像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实验:用手掌使劲握一个鸡蛋,鸡蛋很难破碎;而用手同时握两个鸡蛋,鸡蛋会容易破碎,把鸡蛋在石头上轻轻一碰,更容易破裂。因为:用手握一个鸡蛋时,鸡蛋和手的接触面积很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鸡蛋很难破碎;而用手同时握两个鸡蛋或在石头上轻轻一碰,鸡蛋与鸡蛋(鸡蛋与石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会很大,鸡蛋会容易破碎。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一只灯泡掉在水泥地上会打破吗?人站在水泥地面上,手拿一只灯丝烧断的旧灯泡,把灯泡的金属部分朝下,然后松手,你想这只灯泡准摔烂了,是吗?错了,灯泡安然无恙,并没有摔破。这是因为灯泡落下时所受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灯泡的金属部分,而在这种情况下金属部分是不会破的。金属灯头保护了灯泡的玻璃部分。虽然灯头落地时灯泡会略微跳动一下,但这小小的力是不能把灯泡打破的。注意:为安全起见,请不要把灯泡往地上摔。因为这样做会使灯泡的其他部分着地,摔碎灯泡。

4.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在一广口瓶底放一些沙子,点燃瓶内蘸有酒精的棉花,待棉花燃烧时,迅速将一个剥去蛋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鸡蛋要比瓶口稍大),鸡蛋很快会被吞进瓶内,出现有趣的“瓶吞蛋”现象。分析:由于瓶内棉花的燃烧,造成瓶内气压小于瓶外的大气压,在瓶外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很快会被压进瓶内,从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5.还有很多小实验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自己触摸咽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两手相握,体会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手在桌面上推动,体会摩擦力的存在,随按压桌面压力的变化,体会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将砂粒与黄豆分别从斜面上滚下来理解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通过绕几圈的实验来理解绳子的摩擦与绕的圈数有关;通过“大力士捏鸡蛋”的游戏来体会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硬币“跳高”比赛、机翼模型实验、软吸管竖起向上吹乒乓球、自制喷雾器等实验,体会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堵住耳朵听课,体会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生熟鸡蛋的旋转、拍掉身上的灰尘、套紧钢笔帽、投递书本等可以认识理解惯性。

鸡蛋碰石头篇8

那之后,弗朗索瓦多次来电,催问希拉克安排公开辩论的事。希拉克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了,他在公众面前直言不讳地说:“弗朗索瓦很勇敢,可是说实话,他太没名气了,跟我竞争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弗朗索瓦是谁?竟敢挑战声名显赫的希拉克!人们经过反复打听,这才了解到他在国家审计法院上班,资历尚浅且业绩平平,只是因党派内没人有信心跟希拉克竞选,担心鸡蛋碰石头会丢脸,他自告奋勇地报了名这才意外获得提名。

这家伙真是不自量力!人们争相讥讽道。

希拉克根本没把弗朗索瓦放在眼里,他私下里对其他人说:“弗朗索瓦准是太闲了,他这样做是浪费时间。”

直到有一天,希拉克在市政厅被弗朗索瓦拦住,又被要求安排辩论。希拉克以活动需提前预约为由想拒绝,弗朗索瓦却紧追不放:“我曾专门致信与您预约的。”希拉克圆滑地推托:“准是打印稿吧?按规定,我不必回复手写之外的信件。”弗朗索瓦信以为真地承诺:“我马上写好送给您。”可是一转身,希拉克已消失得没了影踪。

第二天,多家媒体都报道了两人正面交锋的消息,人们都纳闷这个毫无名气的年轻人哪里来的这么大勇气,竟然敢挑战政坛大腕,却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弗朗索瓦·奥朗德。

最终,奥朗德在首轮就毫无悬念地输给了希拉克,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羞耻,反而对媒体骄傲地说:“通过参加竞选,我展示了政治理想,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更将给我带来看不见的巨大收获。”

鸡蛋碰石头篇9

那一天,吃完了饭,看完了书。我无聊的坐在软绵绵的的沙发上,想起童年往事来。

一个,两个,三个……一件件往事想放电影一样放映在我的脑海。啊!这件事!我在许多“电影”中挑出了一个电影。瞧,我多大方,“电影票”全包,让你们免费看一场电影吧!

“楠楠,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

只听妈妈的一声大叫,那时才7岁的我慢慢的在周末的早晨醒来。为了不再走楼梯时因为没力气而摔跤,我已摇了摇头,搓了搓脸,清醒了一会儿,走到客厅。

“Goodmorning。”我有气没力的说,已得到了有气没力的回答:“morning。”

我走到洗手间,快快的洗脸刷牙。这时,我的肚子发出了警报声。哦,它饿啦!

我跑到厨房,打开门,看见桌上摆着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和一个圆圆的鸡蛋。

我可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

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

“哎呀我的妈呀!!”我大叫一声,声音彻霄云底。

在鸡蛋里面,有一个硬硬的“石头”,把我牙齿碰的有够呛!

妈妈急忙问“:你怎么啦?”

“鸡蛋里有石头!”

“傻孩子,鸡蛋里怎么会有石头呢?”

“嗯……不知道。”

我也满脑子的问号。

我带着疑问和一点儿的愤怒,把手放进嘴巴里,想把那颗“石头”给挖出来,好好教训一顿。

“哈哈哈哈……”

顿时,妈妈和大家都大笑起来。嘻嘻,原来那所谓的“石头”就是我那掉下来的牙齿啊!

鸡蛋碰石头篇10

有个故事很经典,其主题是这样的:两只老鼠寻找食物时,窜到了鸡窝里,发现了鸡蛋。它们想当场就吃了,可滑溜溜光秃秃的鸡蛋真难为了这对窃贼,作案的时间不允许它俩在鸡窝旁徘徊拖延,要是老母鸡一回窝它们的美食就要落空。于是两家伙形成共识:无论如何也得将鸡蛋搬回自己的老洞子里去分享。要搬走这只鸡蛋,两只老鼠一合计,咱们得抓紧时间磨蹭不得,咱们得小心翼翼磕碰不得。于是这两个啮齿类的家伙并不怎么愚蠢,雌雄二角色立即分工:你母鼠力气小些但胆大心细,就抱紧鸡蛋吧,我公鼠力大行动敏捷,就拖拉着你逃走吧。

母鼠抱紧了鸡蛋一骨碌从鸡窝里滚落出来,虽摔痛了身骨但鸡蛋安然无恙。公鼠拽起母鼠的尾巴,立马就拖。母鼠说不行不行,我得倒过来,仰着身子,让鸡蛋朝上别碰着石子木碴,于是母老鼠脊背贴地,四只爪死死抱住鸡蛋马虎不得,仰着脸伸直长尾,让公老鼠死命往自家老洞里拖。经过十几分钟的艰辛配合,鸡蛋完好无缺地弄到了手。公老鼠累得筋疲力尽,可是母老鼠更惨,在拖拉过程中,脊背的皮毛损伤好重。但是,他们成功的搬运了一只鸡蛋,改写了胆小如鼠的不光彩历史,创下了鼠界搬运史上的迪尼斯纪录。

老鼠偷蛋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事实:两只老鼠平时呆头笨脑的样子,但凑合起来的计谋,加在一起就是智商。如果机灵加上胆略,便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老鼠之所以能成为十二生肖之首,大概是因为它具备了聪明才智的素质吧?

现在一些人太注重个人的利益得失,在两人或三人面前出现唾手可得利益的时候,都在算计让谁来多出一份力,都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省事省心,责任意识实在淡薄。因此,办一件事即使是简单的事,越是人多越是扯皮越是推三推四。惭愧的是,我们人的智慧和行动都比老鼠强,但团结协作能力不及一只老鼠。老鼠要么遇险不惊,舍生取义;要么正视危机,安全防范。我们为什么会在一些集体行动中出现“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论据大抵有三条:一是人的相互依赖太强了,二是人的主动付出太少了,三是人的利他精神没了。要是那两只老鼠都不愿担风险,都在为各自利益扯皮,都有害怕自己在拖运鸡蛋的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利益,那么,还有什么密切配合行动默契可言?人啊,不要太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有时两只老鼠的计策加起来,足以超过我们中任何一位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