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故事十篇

时间:2023-03-17 07:33:04

环保故事

环保故事篇1

在以前,动物都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着、工作着,因为森林氧气多,垃圾少。树上还结满了果子,动物们饿了就可以吃一些果子,填饱肚子。所以,动物们就是这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森林里。

可是,近几年,人们破坏资源,乱砍乱伐,乱杀动物们,而且把垃圾都放在森林里。幸存在森林里的动物,它们为了生存便开始了动物之间的互相残杀。还把树叶都摘光,把垃圾乱丢,甚至还吃树根,把森林弄得乱糟糟的。

有一只小鸟,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准她出门。有一天,她的父母都出门了,那小鸟想出去看看,一开门,就看到这样一副景色:树木都变成了树根,草地上有许多垃圾,动物都没东西吃,有的动物吃动物,还有些动物活活的饿死了。于是,她立刻行动起来,一是告诉人们不要再破坏森林,乱丢垃圾。二是号召森林里的动物行动起来,在森林里种了许多小树苗。夏天,小树苗长成一棵棵大树,秋天,树上结满了果实。动物们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动物高兴地去吃果实,森林好不容易才得已平静。人们听了小鸟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在砍树,不乱丢垃圾了。一年以后,森林已经和平了,人们也善待动物。那只小鸟也好象忘记了那件事。可是有一天,小熊想起那小鸟,好久都没见到她了。就是她号召大家种树苗,还阻止人们乱砍乱伐、乱丢垃圾的。小熊召集了所有的动物开了一个欢庆会。小熊找来小鸟,对小鸟说:“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小熊把小鸟带到欢庆会现场,。大家对小鸟说“谢谢你救了我们。”小鸟万分感激。

从此以后,大家快乐的生活在森林里。

坪山中心小学

环保故事篇2

大自然,多么圣洁的名字。对,就是大自然哺育着现在的我们。正因为大自然创造的环境,才使各种植物繁殖,正因为植物的繁茂,才使各种动物迅速繁殖,因此人类才会将昌盛一代代传承下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

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1地球母亲供给我们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食品,她是一个关心儿女、爱护儿女的好母亲。然而,你看工厂里的废气和污水随意排放,一片片森林遭到乱砍乱伐,城市里的垃圾散发着臭气……

如果有一天,地球母亲问道:“孩子,我给了你蓝天、碧水、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原野,你是如何生活的?我让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里的鱼虾与你为伴,你是怎样与他们为邻的?”

我想,除了叹息和沉默,我们还能说什么?我们能告诉她天已不再蔚蓝,水已不再清澈,森林和原野已不复存在吗?我们能告诉她由于乱捕乱杀,我们已经孑孑自立吗?

现在,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政府也早已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将落在我们新一代的肩上。同学们,当看到未关的水龙头在滴水时,你是不是能够随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你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你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

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了你强烈的环保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再来看看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真的很美,无愧于“全国绿色学校”这一称号。你看,校园里五彩缤纷,百花争艳,诱人的花香在校园中肆意弥漫,一排排树木也都积极向上生长,一片欣欣向荣。你听,欢快的小鸟正在枝头高唱赞曲热情讴歌,我们的校园,它的乐园;每一处的音律都充满着新的希望,那既是往事留下的一点一滴的精彩,也是勇往直前的号角声。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校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每天早晨起床后,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校园里一次性餐具、方便面盒随处可见,少数同学废纸乱扔乱丢。尽管垃圾箱近在眼前,我们却偏偏吝惜自己的脚步。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气质、有修养的人,但这些习惯却阻断了我们迈向高尚情操的步伐。我们都是一中学子,我们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校园。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把环保当作自己的天职,共同建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和谐校园吧!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校园,也为大家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保护环境,我们的天职!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环境,捍卫校园,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

朋友们,我们还在犹豫什么?Let’s go from now on!

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2地球,一个充满生机和传奇的蓝色星球;是它,养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但我们要有意识,这蓝色的类球体并不如想象之中那么的平静无波澜,上面正有各种各样的灾难始终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强震、洪水、飓风、火山喷发……时刻汹涌呼啸着!

人类是渺小的,若灾害真的要来,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恐怕还远远抵抗不了,但所带来的损失是不是可以尽量减小呢?我们的生命之球之所以会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可少不了人类的巨大“贡献”。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虽是在飞速提高,可成反比下降的却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能再让生态自然成为换取发展的代价,因为地球已被折磨得百孔千疮!像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大面积土地沙漠化等等自然灾害何不是由于人类过度乱砍滥伐酿成的悲剧。我们的生活处处受到灾难的狂轰滥炸轰炸袭击,但这能怨谁呢?地球未必不比我们委屈啊!灾难灾难,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但既然后果是自己造成的,人类是应该完全有这个能力预防的。我认为人们有必要记住这句话:若需砍树,必须植树;循环使用,反复利用;塑料制品,控制使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保护地球。也许灾难听起来很可怕——但也并非无可逆转,所以不能坐以待毙。做到保护好自然环境,让我们的地球不再超负荷运转,这是我们人类所能够做的。

在科技飞速的发展中,遥望我们的不远未来依然是那么美好。不过,在这茫茫宇宙之中,地球可是个脆弱的小家伙,如果你稍稍触痛了它,它就会非常生气,一个劲和你过不去,脾气可倔啦!不过呢,如果你愿意好好保护它,它会慷慨地给你意想不到的馈赠;但不可避免的,它偶尔也会小恙。只轻轻地一咳嗽,就成了一些人类很难防备的天灾了。这时,我们不仅需要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还需要学习一些重要的防灾知识和自救本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这些一定都要牢记在心,有时一个简单的行为甚至于一句话都会成为脱离险境的救命稻草!但还有一个观点很重要:灾难并不可怕。我们要能勇敢面对它,只要你不放弃生命,生命也不会放弃你。

怎样和灾难的地球相处?其实也很简单。“真正的天灾”是极少数的,因为大部分还是人类恶毒行为的并发症罢。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即可,真理就这么简单。

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3人们常说城市是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可自从这次到爷爷家之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因为我发现农村的“白色污染”也很严重。

那天,我回到了贺家坪老家。姑父邀上我去挖红薯,我提着篮子,一蹦一跳地紧跟着他。突然,一个东西套在了我的脚上,“唰”的一声又被扯破了。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塑料袋。小山村竟然还有塑料袋!我非常吃惊。于是,我向姑父提议:“不如我们清理一些垃圾吧!”“不错不错!”姑父连连称赞。于是我们匆匆挖完红薯,赶回小院,拿着火钳和小篮子开工了。

说干就干,我们沿着上山的小路前进。垃圾到处都有,一些是瓦片和碎砖块,一些是花花绿绿的农药瓶,还有一些是白花花的塑料袋。其中,“白色污染”最为严重。小路上到处都是,农田里也有它们的“倩影”,甚至小溪里石缝间也随处可见。这次收集垃圾,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村污染的严重。那条小路上捡到的垃圾不少于三篮,塑料袋最多。为什么农村会有这么多垃圾呢?仔细想来,那是因为农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爱护环境的习惯,才让污染如此严重。

为了保护农村环境,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各个村委会给每户人家印发手册,向农民宣传爱护环境的好处与随手乱扔垃圾的后果。另外,村委会给每户人家分配一块卫生管理区,由每户人家负责管理这块区域。一月一评,评比出卫生之星并给予奖励,对于排名靠后的家庭进行提醒。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应该做到爱护环境,亲近自然,提高保护环境意识,把“共创蓝天白云”这句话传播到每个宜昌人的心中。不爱护环境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大宜昌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4经过上亿年的演变,地球变成了今日一片旺盛的模样,人类利用大自然的宝贵资源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新事物,在急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虽然人类认识到了自己严重的错误,极力挽回,可是,那些日久生成的环境问题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因为过度的开发采伐,造成了这些危害:全球变暖、土地沙地化、森林滥伐、动物开始迅速灭绝……所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我们虽然不能立即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地上的塑料盒、包装纸、用过的餐巾纸可以随手捡起,丢入垃圾桶中。也许,我们少丢一个垃圾,就会保护一点环境。

为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一节用完的电池丢入一块土地中,一个月后来查看,电池已经完全生锈,白色的物质布满了电池全身,不要小看那白色物质,那可含有许多化学毒素!由电池为中心,方圆60平方米的地方都被污染了,含有大量的化学毒素。不仅如此,周围的植株都已失去了生机。一节电池的危害力如此之大,我们怎能忽视现在的环境问题呢?

在一些地方,就是因为开发过度,污染严重,环境到达了不堪入目的境地。在我们中国就有这样的地方:桐乡,原本山肥水美,人民幸福美满。但由于后来开发严重,工厂太多,排出许多有害的液体和气体,导致在街上行走都会闻到刺鼻的烟味;自家的自来水重金属超标,漂白粉味呛人;生长在河道的鱼虾不是畸形,就是死的……

人们啊,停止破坏大自然的愚蠢行为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没有大自然,没有好的环境,便没有我们人类了。如果我们人类继续靠污染来满足自己的利益,地球将会变得千疮百孔,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保护环境不能光说不做,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环境正等待着我们保护,地球正等待着我们挽救……

保护环境的简短故事5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安徽芜湖。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从前,我的家乡是一个幽静美丽的小山村,村里的小河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小河四周绿草如茵,花儿姹紫嫣红,艳丽无比,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树木郁郁葱葱,美丽极了!

现在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山村从原来高矮不一的房子变成了现在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以前泥泞的土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以前的街上人烟稀少,现在我的家乡新建了商业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这一切,使我的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环保故事篇3

环保议题已成大家关注的焦点,时尚界也早已响应推行绿色营销,想把绿色营销做得好,关键在建立品牌的绿色形象,这样不仅提升品牌的正面价值,也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质量为上

Vivienne Westwood 一向反对过度消费,她提醒大家购物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注意物品的耐用性,时刻秉承“低碳“的环保理念,而她也很明确地表明对快销时尚的反对态度。的确,有不少奢侈品牌本着社会及企业良心,在生产过程中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比如以皮制品著称的LOEWE,在认识到长久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之后,便坚持使用天然物料,并以具环保意识及负社会责任的方式生产,依循动物采购原则(Animal Sourcing Principles),遵从皮草使用限制条款。品牌承诺不使用非法饲养动物的毛皮,不猎杀动物;于鞣制过程中,要求供货商设有最高的环保设备标准,即是化学品的使用和耗水量等都有严格控制。人性化的生产概念虽然会限制了产品的数量而令其价格高昂,但这正是奢侈品的价值所在。

天然制造

采用天然或可持续物料是绿色营销法则的基本内容,例如GUCCI Bamboo手袋,手挽柄由日本进口青竹加热屈曲而成,是物资短缺下设计变通的经典;Vivienne Westwood使用回收的帆布、铜和剩余皮革料,做成Africa系列包袋;H&M Conscious系列采用有机棉、Conscious Denim系列则请来西班牙的牛仔服装顾问Jeanologia评估牛仔布的水洗程序,评核耗水量和能源用量,尽可能减低污染。也有不少品牌在循环再造方面做出努力,LOEWE声称他们的销售包袋具有认证的 FSC标签,所有纸张和纸板的材料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森林,橱窗装饰品会储起再用,或以折扣价售卖给员工,所得资金会捐予非营利社会机构。LVMH于内部推出“亮灯运动”(Lighting Project),以鉴定和评估电灯泡的性能是否过于耗电;也着重售后维修等服务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顾客已购买两年的货品,还是可以获得免费维修的服务。这些都是品牌在鼓励消费时不忘环保的策略。

人性化设计

手工朴实、态度真诚成为过度消费下追求人性化的另一种生活态度。用料上乘的产品讲究耐用,符合环保理念。BRUNELLO CUCINELLI的克什米尔羊毛以手工采集,多取自羊喉与羊肚附近羊毛极细的部分,再送往意大利用植物染料进行手工染色,因此出产的羊毛触感柔软纤细,而且是全天然材料,不会令肌肤过敏;而棉料部分,BRUNELLO CUCINELLI则选用来自埃及的顶级长绒棉,羽绒则收集来自奥地利的白鹅绒,并非使用人手直接拔取,而是选用自然状态下所脱落的白鹅绒。此外,科技同样有助环保,例如 NIKE 以废弃的水樽制成再生聚酯纤维球衣,又以可再生的PebaxR RNEW蓖麻籽制作最新的GS2球靴,时尚且环保。

以“时尚”之名

不少设计师希望借个人的名气参与环保运动,以唤起更多人的响应,具代表性的有Stella McCartney和Vivienne Westwood。前者推广绿色时装、有机护肤系列,以身作则奉行乐活;后者积极参与绿色运动,号召名人参与拯救北极,又与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国际贸易总行)合作,借生产手袋之机支持边缘化的非洲小区妇女自力更生。

具设计意义的概念也可让品牌获得肯定,RE:CODE便以设计概念令旧衣循环再增添新意:重用剩余的布料、汽车椅套和安全气囊、军用降落伞和帐篷制服等,进行全新改造,设计功能性好又时尚的产品,独一无二。另外,2014年春夏季KENZO的作品亦与海洋生物保护组织Blue Marine合作,于设计中注入海洋生活的元素,提醒人们需注意过度捕捞海洋生物的现象。

Talking Sustainability

意识到时装衣物过剩,被丢弃而造成严重的纺织废料问题是世界性的议题,Christina Dean因而在2007年组织了“Redress”,这个非牟利机构的使命是教育公众减少浪费,推广时装的可持续性利用,减少时尚对环境的影响。

自2007年来,Christina 曾举办不少运动推广“不要丢弃”的理念,创立了“The EcoChic Design Award”和推出如“The Get Redressed Challenge”运动等,致力令大家改变穿衣习惯。她又身体力行参与“时尚挑战365”运动,重新搭配废弃的二手衣物,示范如何把旧衣变新装。在1年中,Christina穿着由合作伙伴地球之友(香港)提供的废弃二手衫,每天以不同造型示人,展示如何经由重新搭配、造型、修补以至正确处理衣物等方式,达致时装的可持续利用。

少买,不丢弃

Christina Dean表示,她对于在回收箱找到的衣物感到十分震惊,当中种类繁多,由包袋到内衣,原来大家所丢弃的东西不乏著名品牌、高品质的服饰,有些甚至连价钱卷标也未撕。“我们希望把大众视为垃圾的衣物转化成为我衣柜的一部分。正因为时装生产和消费行为愈来愈失控,我们必须教育并启发大众反思我们现今消费、穿衣和丢弃服饰的行为。”Christina这样说。其实设计师也有实行时装可持续性利用的责任,她个人就很欣赏香港设计师Johanna Ho,认为她的设计结合了有趣元素,又可突显女性美态,而且质量和剪裁都有保证。“我认同Johanna可持续性地发展自己的品牌和业务,所以穿上她的衣服时,外在和内在同样感觉良好。”

念旧

Christina自己的时装态度又是怎样呢?她说衣柜中有不少陪伴着她长大的衣服,一些由十几岁穿到三十多岁,陪伴着她由少女到成为母亲,其中有旧校服中的一件羊毛针织衫、一条19岁时买的迷你牛仔短裙、一件米色夹克,还有她十多岁时买的二手衫,现在可算是“古董”。 Christina说:“对我来说,这些衣服受得住时间和时尚的考验,他们仍然新净,无论时下的杂志怎样评论流行趋势,我还是觉得它们好看又好穿,其背后意义对我来说也重大。”

护理有道

此外,Christina认为正确处理衣物也是将心爱衣物延续下去的秘诀。洗涤衣服最重要的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她会尽量少洗衣服,因为可节约能源、水和化学品的使用。当然这牵涉到卫生问题,那么一台好的洗衣机便愈发重要。最近一次的洗衣经验令她很惊喜,她丈夫有一件橙色JOHN SMEDLEY纯羊毛外套,那是圣诞礼物,但不小心被泼到红酒。到圣诞假期结束,这羊毛衣经历了从伦敦到韦尔比耶再到香港这么长的时间,污迹更是顽固,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竟然成功地利用一些廉价的白葡萄酒清除了红酒迹,现在羊毛外套依旧如新。多得益于MIELE W1的神奇洗衣功能,蜂巢滚筒的设计不会损害衣物的纤维,最细致的衣服也可得到处理。

时尚风向标

经历不同时尚风潮的70后和90后时尚爱好者,

他们怎样身体力行地参与时装环保?

换季时,不舍丢掉旧衣,但衣柜又超载,想必这是大多数人的困扰所在。住校时认识了修读视觉艺术的同学,在他们的帮助下把衣柜的旧衣通过扎染重新上色,使旧衣变得独一无二,创意又环保。事实上外国的旧衣翻新方法更厉害,有的博主把旧牛仔裤重新缝制,变成包袋及胸针等,被弃掉的衣物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时尚配饰。若你不爱DIY,可以选择把旧衣送往回收站,现在香港18区都有不少慈善机构进行旧衣回收,把旧衣转赠有需要的人士,减少浪费。

其实不少时装品牌都支持时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论是MARC BY MARC JACOBS、VIVIENNE WESTWOOD、LEVI'S、AIGLE等都有推出环保概念时装。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快销龙头H&M,它于过去一直推出Conscious Collection系列,以有机棉、天丝和再生涤纶等环保面料生产绿色时装。除此之外,上季更于店内设置回收箱,回收的服饰并不局限于来自H&M的,同时,顾客可以获得折扣券,以鼓励客人支持“Long live fashion”(时装延续)的概念。借此活动之际,我购入一件净色有机棉T恤,面料舒服有弹性,虽然价钱稍贵,但绝对物有所值。

至今用得最久的是红白蓝间的TOMMY HILFIGER腰带,是用第一份兼职所得购买的,用了5年多仍舍不得丢弃。从今天起,购买新衣前要三思,环保之余又可省回不少置装费。

绿色生活

环保故事篇4

哥本哈根正在经历一场“绿色革命”。哥本哈根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计划,要在2025年把哥本哈根建成世界上首个零碳排放城市,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大力发展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推广绿色环保建筑等50个具体项目。

绿色能源助推绿色经济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丹麦经济造成重创,丹麦政府开始对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采取新的能源政策,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临海的丹麦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丹麦成为全球风能技术的领跑者,风电设备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丹麦有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维斯塔斯,德国西门子风电公司也在丹麦设立了生产基地。

坐落在哥本哈根海港的米德尔格伦登风力发电场拥有20台总量40兆瓦的风电机组,可以为4万户家庭提供电力。这个风电场现在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新地标和新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来观光取经。

此外,丹麦政府还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与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丹麦议会在2012年通过了《2020能源计划》,提出了全新的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全国35%的能源需求,其中风电将满足全国50%的电力需求;碳排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34%。

绿色建筑引领全球时尚

作为碳排放20年零增长的国家,丹麦一直致力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这其中也包括对低碳建筑的追求和实践。丹麦最著名的绿色建筑莫过于2009年落成的第一座零碳公共建筑——“绿色灯塔”。

“绿色灯塔”坐落于哥本哈根大学校园内,耗资3700万丹麦克朗(约合629万美元),集休闲和会议服务等功能于一身。

走近“绿色灯塔”,绿色为基调的外墙与周边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主体为圆柱形,建筑上装有的可调节百叶窗使整个建筑能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

进入灯塔内部,首先会注意到它卓越的采光效果。朝南斜切的屋顶,创造了最大的采光率。可自动调节的天窗、挑高的中庭,使得阳光可以从三楼楼顶直射到一楼。如果阳光充足,室内的LED照明灯就会自动关闭。

“绿色灯塔”是按照“积极的房子”的原则建造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实现能量自给。太阳能是灯塔主要的能量来源。灯塔顶部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能为水泵、照明、取暖等设施提供电力。该建筑采用的热回收系统、绝缘墙壁、保温玻璃等,在为建筑提供适宜温度等的同时,也高效利用了能源。据统计,“绿色灯塔”对能量的消耗降低到正常水平的75%。

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哥本哈根还以“自行车城”著称。在哥本哈根市区,随处可见骑车族宛如游鱼般穿梭于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自行车流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为了有效解决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市拥堵问题,哥本哈根市近年来大力鼓励市民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掀起了一场自行车交通革命。现在哥本哈根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而且覆盖了各个年龄层。

哥本哈根市政府为骑车一族打造自行车“高速公路”。该车道经过特别设计,尽可能减少中途的停靠,使用特别的交通信号系统,可以让骑车族享受“一路绿灯”,并且中途还设有自行车充气站、修理站和停靠站,可以使骑车族更快、更安全地抵达目的地。新建成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让哥本哈根市每年减少7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环保改造还城市碧海蓝天

哥本哈根海港的公共浴场改造项目是哥本哈根市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一个成功例子。在上世纪70年代,和世界上其他所有城市的工业化过程一样,哥本哈根的城市污水经过下水道被直接排放到海港中,海水受到严重污染。为了解决这一环境难题,丹麦政府痛下决心,投巨资建设了覆盖哥本哈根全城的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

经过系统的治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哥本哈根海港的水质得到大幅提升,海洋生态得到恢复和发展。哥本哈根市政府在2002年将治理好的码头交还给市民,开放为天然海港公共浴场。原来码头附近破旧的工业区获得了新生,被改造为公众休闲区域,周围咖啡馆和艺术画廊林立,成为节假日哥本哈根市民最爱去的亲水宝地。

环保故事篇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39号)、《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

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号)精神,加快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污染风险管理制度,现就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的工业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因此,采取综合手段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置工作,成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利用保险工具来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有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促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

有利于发挥保险机制的社会管理功能,利用费率杠杆机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时获得经济补偿,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国际经验表明,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

因此,加快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是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迫切要求,是环境管理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各级环保部门和各级保险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的重要性,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研究及试点示范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履行职责,推动本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实施。

二、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下原则,逐步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地环保、保险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进本行政区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环保部门会同保险监管部门从防范环境风险出发,提出投保企业

或设施的范围以及损害赔偿标准等;保险监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推进环境责任保险市场的规范;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环境责任险产品,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保险人的责任;投保企业加强环

境风险管理,主动如实报告有关信息。

——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期重点选择环境危害大、最易发生污染事故和损失容易确定的行业、企业和地区,率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现阶段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标的以突发、意外

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损失为主。逐步建立配套的标准和法规制度;逐步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系列制度。

——严格监管,稳健经营。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促进企业提高防范污染事故的水平;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保险机构的监管,督促保险机构认真履行保险合同,为投保企业提供

保障;保险公司要完善内部管理,完善费率、理赔等制度,力争取得良好的业绩。

——互惠互利,双赢发展。环保部门、保监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履行监管职责,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和壮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有效化解污染事故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矛

盾;投保企业利用责任保险机制,抵御污染事故带来的经营风险,承担社会责任,维护企业利益;保险从业机构提供适合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力争取得良好经营业绩;广大群

众共享市场化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期间,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录以及污染损

害赔偿标准,探索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相结合的环境管理制度,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补偿的功能。到2015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保险覆盖面逐

步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机制不断健全,使该制度在应对环境污染事故带来损失的事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在建立这项制度的起步阶段,建议各地在地市以上区域开展试点,由政府

统一组织进行,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国家立法和地方配套法规建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涉及到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投保企业等。为规范管理,环保和保险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确

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立法权的市可以在有关地方环保法中增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二)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要根据本地区环境状况和企业特点,以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等为对象开

展试点,尤其是对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行业,具体范围由环保部门商保险监管部门提出;在此基础上,国家和省环保部门制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投保目录,并适时调整。保险公

司要开发相应产品,合理确定责任范围,分类厘定费率,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试点地区保险企业应加强环境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

(三)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勘查、定损与责任认定机制。环保部门与保险监管部门应建立环境事故勘查与责任认定机制。在发生环境事故后,企业应及时通报相关承保的保险公司,允许保险公司对环

境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在环境事故勘查过程中,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保守国家机密和信息。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相关保险公司、环保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公开污染事故的有关信息。环

保部门要通过监测、执法等手段,为保险的责任认定工作提供支持。在条件完善时,要探索第三方进行责任认定的机制。

环保部门制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算标准和相应核算指南。在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环境污染事故核算标准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定损,根据现

有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核定。

(四)建立规范的理赔程序。保险监管部门应指导保险公司建立规范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程序认定标准。保险公司要加强对理赔工作的管理,规范、高效、优质地开展理赔工作。赔付过程要保

证公开透明和信息的通畅,受害人可以通过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获取赔偿信息等,最大程度的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五)提高环境污染事故预防能力。保险公司要指导投保企业开展环境事故预防管理,提高企业环境事故预防能力。承保前,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根据企业生产性质、规模、管理

水平及危险等级等要素合理厘定费率水平。承保后,要主动定期对投保企业环境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指出隐患与不足,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督促投保企业加强事故预防能力建设,并将有关情

况报送当地环保部门。具备条件的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国家的要求或地方的规定,把部分行业或企业是否投保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结合起来。

四、切实提高工作支持和保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机制的建设

各级环保部门、保险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当地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完善相关地方法规,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作为强化高环境风险企业环境

管理的手段,并纳入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当前要重点提高环保部门监管能力,特别是对环境风险源监控能力、对污染事故调查和损失评估能力、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等,为环境责任保

险制度实施提供基础支持。

(二)各司其责,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开展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公平执法,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等职责。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要开展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企业和工艺设施的调查,充分评估其环境风险和影响

,制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行业与工艺指导目录,积极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开展事故勘查、定损、理赔等工作。

各级保险监管部门要高度关注各保险公司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有关情况,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对投保企业的污染事故预防能力审查。

保险公司要把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企业防范污染事故的指导,合理确定费率,事故发生后及时介入,认真执行环境污染事故承保和赔付程序,确保赔款

及时支付给事故受害者。

(三)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宣传工作

环保故事篇6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为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危险度或缓解后果的严重性,保护环境,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市人民政府制定本预案。

(二)原则

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以下辐射事故:

1.核技术应用事故。

(1)放射源的丢失、被盗或失控。

(2)放射源的辐射屏蔽丧失。

(3)放射性物质泄漏。

2.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1)严重的撞击,致使包装系统破坏。

(2)严重的火灾,致使包装的屏蔽、包容物丧失。

(3)包装上存在缺陷,致使放射源的辐射屏蔽丧失。

(4)放射源在运输途中丢失。

3.核恐怖袭击事故。

4.其它类型的辐射、放射性污染事故。

二、辐射事故的分级和放射源分类

(一)辐射事故的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重大辐射事故是指I类、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较大辐射事故是指III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一般辐射事故是指IV类、V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二)放射源分类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I、II、III、IV、V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I类放射源: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II类放射源: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III类放射源: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IV类放射源: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类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V类放射源: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本市辖区内发生较大、重大和特大辐射事故,由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三、机构与职责

(一)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

市政府成立**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长由市政府主管市长担任,市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局长任副指挥长,事故发生地政府主要领导、事故单位主管部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交通局、建设局、财政局、民政局、监察局、总工会、市委宣传部、报社、广电局、供电、通讯以及**军分区、武警支队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

(二)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和省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要求;

2.按照本《预案》,统一领导、集中指挥、组织协调全市各方面力量,处置本市辖区内的一般辐射事故,配合上级机关处置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力争使事故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上级机关报告辐射事故。

(三)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1.市环境保护局

(1)按照规定及时向**省环保局报告辐射事故;

(2)按照上级环保部门要求配合上级机关进行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县(市、区)环保部门处置一般辐射事故。包括: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放射源及被污染物品的处置、事故调查和影响评价,确定辐射事故的性质和级别等;

(3)对重大和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在上级机关到达现场前,进行初步应急处置;

(4)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

(5)置备、管理应急设施和设备。

2.市卫生局

(1)参与辐射事故监测、调查、应急处置综合协调等工作;

(2)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工作,并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

(3)配合上级机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市公安局

(1)参与辐射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综合协调等工作;

(2)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并配备相关人员及设备;

(3)负责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及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

(4)协助卫生部门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5)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收集有关证据工作;

(6)负责事故区域(包括相关区域)的安全警戒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

(7)负责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等;

(8)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监控,以及逃逸人员的追捕。

4.事故发生地政府

(1)建立当地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机构,配置必要物资;

(2)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辖区内辐射事故;

(3)组织对辖区内一般辐射事故进行及时处置。

5.其他部门

市发改委负责协调和调集事故应急所需物资、设备等;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辐射事故现场的设备处置的技术支持;

市交通局负责所辖道路运输中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市建设局负责提供辐射事故中建筑物的相关技术支持,对受污染的建筑物的评估、鉴定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财政预算,配备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设备所需资金财政预算的调整和资金支持;

市民政局负责辐射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安置、抚恤工作,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市总工会负责维护辐射事故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稳定工作;

市委宣传部组织报社、广电局负责辐射事故的报道工作,确保稿件的客观、真实;

供电、通讯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供电、通讯联络需要;

邮政部门负责邮寄放射源中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步骤

(一)放射源失窃事故

1.事故单位应当保护好现场,立即向当地公安、环保部门报告。

2.公安、环保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市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定放射源可能去向。

3.公安部门负责立案、侦察、追缴,尽快找回丢失或被盗的放射源,防止放射性污染蔓延,减少事故损失。环保部门协助。

4.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放射源的辐射事故

1.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根据辐射事故等级采取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隔离和应急救援等措施,并立即向市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报告。

2.市环保局、公安局、卫生局应当立即报告**市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组织采取有效措施。

3.市环保局负责迅速确定放射源的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4.市卫生局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救治。

5.市公安局负责对现场进行封锁,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解除封锁。

6.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公众,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五、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组织

(一)辐射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拖延不报。

(二)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报警电话:市环保局:0319—2024465

市卫生局:0319—5905073

市公安局:110

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事故单位应当填写《辐射事故报告表》(见附表),报送市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

(三)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并在4小时内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

(四)环保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初步应急处置,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向市人民政府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指挥长做出决定。

(五)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全面统一领导、集中指挥。

(六)事故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指挥部通知后,应当根据本部门的职能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和市政府要求,立即启动各自的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尽量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应急终止和恢复

(一)应急终止条件

1.当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由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免受污染,使事故的长期后果可能引起的照射降至尽量低的水平。

(二)应急终止程序

辐射事故应急状态的终止,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事故处理机构批准后终止。

(三)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市环保局会同事故处理有关成员单位整理相关资料;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事故,评价应急期间采取的行动。指示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位查出原因,防止重复出现类似事故。根据实践,修改现有的应急计划和程序。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辐射事故,组织有计划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区域去污计划和并负责因事故及去污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2.事故单位应急终止后20日内,编制辐射事故总结报告,交事故处理有关成员机关。

3.对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发生事故的单位,由负责审批放射源安全许可文件的机关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环保故事篇7

关键词:环境污染 责任保险 推广完善

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简介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具体来说,排污单位作为投保人,依据保险合同按一定的费率向保险公司预先交纳保险费,就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在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由保险公司负责对污染受害者进行一定金额的赔偿。

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从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联合开展的绿色GDP研究数据来看,我国环境污染的不完全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2.1%~7.7%;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5%~13%。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02~2006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及破坏事故11706起,平均每天发生两起污染事故。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估算,我国2007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所属某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上百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引发特别重大水污染。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上限规定只对其进行了100万元的罚款,污染事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绝大部分由政府来承担。面对环境事故频发带来的高风险,我国迫切需要保险工具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处理。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又称绿色保险,是继“绿色信贷”之后推出的第二项环境经济政策。它将改变我国过去“企业违法污染获利,环境损害大家埋单”的局面,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侵权责任社会化,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现状

(一)2007年12月前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起步较晚。1991年我国的保险公司和环保部门联合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先在大连试点,后来在沈阳、长春、吉林等城市相继开展。2006年6月,国务院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环境责任保险。

但这段时期环境污染责任险开展的范围很小,仅限于几个城市,投保的企业也很少,赔付率也很低。大连市1991~1995年的赔付率只有5.7%,沈阳市1993~1995年的赔付率为零,远远低于国内其他险种50%左右的赔付率,而国外保险业的赔付率为70%~80%。

(二)2007年12月后

2007年12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意见》的为转折,全国各地环保和保险部门开始积极进行环境污染保险的推进。2007年12月,华泰保险公司正式推出“场所污染责任保险”和“场所污染责任保险(突发及意外保障)”。湖南省2008年将化工、有色、钢铁等18家重点企业作为投保试点,2009年1月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等五家企业又投保平安保险公司的环境污染责任险。江苏省2008年7月推出了内河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由人保、平安、太平洋和永安四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承保。湖北省2008年9月率先在武汉进行试点,武汉市专门安排200万资金为参保企业按保费50%进行补贴;2009年3月中石化武汉分公司等五家企业与中国人保财险武汉分公司签订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协议。浙江宁波市2008年已有4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上海一些保险机构也在2008年设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深圳市2009年2月龙善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签订了深圳首份环境污染责任险保单。沈阳市率先在地方立法中明确规定:自2009年1月起,支持和鼓励保险企业设立危险废物污染损害责任险种,并鼓励相关单位投保。

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险赔偿案例发生在湖南株洲。2008年7月,株洲一家农药生产企业购买了平安保险公司的污染事故责任险,投保额为4.08万元。2008年9月,该企业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引起周边120多户村民到企业索赔。平安保险公司接到企业报告后,迅速派人到现场,经过实地查勘,依据保险条款与村民们达成赔偿协议,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将1.1万元赔款支付到位。环境责任保险有效地维护了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当地社会的稳定。

三、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现状

环境责任保险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英国核装置法,其中规定安装者必须负责最低限额为500万英镑的核责任保险。1970年开办声震保险。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频频出现,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案,企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索赔的巨大风险,迫切需要将风险转嫁出去,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成为各国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美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分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和自有场地治理责任保险两类,对有毒物质和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可能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实行强制保险制度。1976年的《资源保全与恢复法》规定由国家环保局长行政命令,要求业主就日后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进行投保。1980年的《综合性环境响应、赔偿和责任法》规定危险物质运载工具的所有人或经营人,都必须建立和保持保险等形式的财产责任。1988年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保险公司,于同年7月开出了第一张污染责任保险单,这是国际保险行业承认的最早的污染保险。

德国的环境污染保险起初采用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相结合的方式。但自1991年1月起,随着《环境责任法》的通过和实施,开始强制实行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该法以附件方式列举了存在重大环境责任风险的设施名录,对于高环境风险的“特定设施”,不管规模和容量如何,都要求其所有者投保环境责任保险。

芬兰在环境责任保险立法领域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走在了世界前列。芬兰实行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1998年1月生效的《环境损害保险法》规定,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企业都必须在保险公司购买环境保险,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的程度,保险金额从1000至3000万芬兰马克不等。该法规定所有芬兰领土上发生的环境损害都必须得到赔偿。据此,即使受害者无法确定环境损害的

来源,也可以从环境保险公司得到赔偿。

法国的环境污染保险采取以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投保环境责任保险,但法律规定必须投保的,则应依法投保。1998年5月颁布的《法国环境法》规定,油污损害赔偿采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对环境责任险,法国采取了由保险行业联合承保的方式。1977年外国保险公司和法国保险公司组成污染再保险联盟(GARPOL),制定了污染特别保险单,除偶然性、突发性的环境损害事故,还承保因单独、反复性或渐进性事故所引起的环境损害。1989年法国保险业组建了高风险污染集团(ASSURPOL),由50个保险人和15个再保险人组成,承保能力高达3270万美元,在抑制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建议

(一)以《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方针,分步实施

2010年之前,初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试点。到2015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相对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承保范围逐渐由现阶段偶然性、突发性的污染损害事故扩大到因单独、反复性或继续性事故所引起的环境损害。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侵害可能具有相当长时期的持续性,如果索赔时效太短,受害人的权利主张难以保障;如果采取终身索赔,又不利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日落条款”,即约定自保险单失效之日起最长多少年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通知索赔的最长期限的条款。我国也可以采用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单中将索赔时效规定为30年。

企业环境污染对第三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为清除污染物所付出的费用一般都十分巨大,所以保险公司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风险很大,国外通常都采用责任限额制,即保险人依照保险单约定的限额进行赔付,在赔付限额之外,污染企业仍然要承担不足部分的赔偿责任。2009年1月中石化巴陵石化投保平安保险公司的污染责任险,投保金额为10万元,每次事故赔偿限额60万元,累计赔偿限额120万元。其中,每次事故财产损失赔偿限额35万元,每次事故人身伤亡赔偿限额20万元(每人赔偿限额lO万元),每次事故第三者清理费用限额5万元。2009年2月,上海保监局正式启动了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试点,保险责任包括:危化企业因人为疏忽或者过失造成的火灾、爆炸、能量意外泄漏等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除污费用的损失及产生法律诉讼的费用。据悉,该项保险的责任限额根据投保企业的责任大小分为300万元、600万元、2000万元和5000万元四个档次,其中每次事故人身伤亡赔偿限额为30万元/人。

(二)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经济政策激励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型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担当着“风险事故救火员”和“重大环境损害赔偿埋单者”的角色,对环境责任保险的作用认识不足,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政策支持不够,保险业整体税负偏重。发达国家通常向保险公司收取很低的营业税,日本、新加坡等国每张保单只收取1美元的营业税。而我国是按保费收入的5%收取营业税,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自我积累能力。国家可以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给与一定税收上的优惠,鼓励企业参与投保。

目前的污染责任保险费率是按行业划分的,不是按照污染风险等级确定的保险费率,不符合“高风险、高保费、高赔付;低风险、低保费、低赔付”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污染保险责任费率,可以由国家环保部门牵头,保险、司法和医学等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出科学的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事故的数据库。2008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调查表》和《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明细调查表》已经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

(三)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法律地位

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责任险的发展历程来看,越来越倾向于实行强制保险制度,而且大都以立法形式作出明确规定。我国《保险法》第11条第2款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不得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这也明确了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才有权强制推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结合我国目前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推动国家和地方环保法的立法工作,规定建立以强制保险为主、自愿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特别是针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和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行业实行强制保险;对污染较轻的行业、企业实行自愿保险。

(四)合理组建承保机构,提高保险公司承保能力

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保险业务。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初具规模。2004年我国保险业务量突破了1万亿元,这为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巨大风险使得单个投保人难以独立承担赔偿责任。2003年12月中国保监会颁布了59号公告,允许外资保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等西方国家在环境责任保险方面的模式,由政府出面引导保险公司建立共保联合体,联合承保环境污染责任险。

(五)建立环境事故评估定损机制,提高环境污染事故预防能力

环保故事篇8

近期发生了多起由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20*年*月*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由于对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而且没有事故状态下阻止含有大量苯、硝基苯等物料的“清净下水”进入松花江的设施和要求,也没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有关防止污染的规定,致使事故现场地面水进入“清净下水”排水系统,流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20*年*月*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长征化工有限公司六氯车间一反应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该公司利用已有的雨水回收系统和废水预处理池,收集了事故污水,经预处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没有造成环境次生污染。两起事故都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两个公司在事故状态对环境影响的不同结果表明,必备的防污设施和措施对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件至关重要。

各级安全监管、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类化工生产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化工生产企业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处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面查找在工艺设计、设施设备、应急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迅速制定、落实适合企业实际的针对性措施,提高预防事故和事故状态下防范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当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即完善事故状态下防范环境污染的措施

各类化工生产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本企业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污染环境的措施进行“会诊”。“会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事故应急预案和环境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操作人员岗位操作技能培训考核、非正常工况处置程序、应急预案演练的管理工作等是否已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及其实际效果。

(二)关键生产装置、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和仓库是否配备事故状态下防止污染事件的围堰、防火堤等设施及其维护情况。

(三)是否有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引发环境污染的设施和措施。已经有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处置设施和措施的,要评估其是否科学有效,适应应急需要。

各类化工生产企业要在20*年*月*日前完成本企业的“会诊”工作。“会诊”后,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迅速组织落实整改措施,中央企业要在*月*日前完成,其他企业要在*月*日前完成。

二、开展在建、新建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审查

对已经开工建设的化工项目,要对设计方案中安全与环保措施进行专项再审查。审查的重点之一是项目设计方案是否有事故池或缓冲池等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没有收集、处置措施的,都要补充设计予以完善,与工程主体设施一并建设和验收。

对未开工建设的化工项目,设计方案都要充分考虑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处理不合格不得排放。对已经通过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评价机构要对项目的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收集、处置措施进行专项安全补充评价和环境影响风险补充评价,组织审查的机构要对评价报告进行再审查,确保评价报告明确此项具体措施。

三、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自主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监督和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处理非正常工况的能力;督促企业加强夜间、节假日领导值班、关键装置和岗位巡查,规范和落实处置非正常工况的报告制度和确认制度。

环境保护部门要组织开展环境安全检查,督促各类化工生产企业特别是沿江河湖海的化工生产企业,立即开展环境影响风险评估;指导和监督企业制定并落实满足实际需要的环境应急处置措施。

环保故事篇9

关键词:环保监测 应急系统 发展探析

一、国内外环保监测应急系统的发展

1.国外环境监测应急系统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面对突发的环境污染,全球各个国家都相继制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果最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89年就提出(地区级紧急事故的意识和准备);随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对环保监测应急体系出台法律条文。如:美国环保局在1993年了《化学品事故排放风险管理计划》,英国与1996年制定了特殊垃圾处理规定,2005年有害垃圾处理规定,和两个关于的包装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工业部门必须回收商品包装,和在商品包装设计中必须使用最少的资源。2007年还颁布了电子垃圾处理法案,明确了电子产品制造商回收产品的义务。在这些环境污染防护方案制定的基础上,各种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急决策系统也应运而生了。其中包括法国2002年开发的seans.软件包可向突发水污染进行应急决策,Desimone等通过海上溢油事故模拟引入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很好的对环境污染做出应急处理。

2.国内环境监测应急系统的发展状况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早期对环境污染只是进行监测、发现情况立即向上报告,不向国外那么先进,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环境监测应急系统取得了一定的严究成果。在我国的污染事故一般是比较复杂,牵扯面较广。如果发生紧急事故,环境系统的内外因素均处于动态化中,并且恶化比较快,一般是来不及做出反应,已经彻底恶化了。很难对污染事件进行控制。我国现阶段建立起来的环境应急系统也只是单一的对其应急监测。未来我国的应急系统应该具备辅助决策的功能,结合污染事故的相关案例,无需专业人事就可以根具分析来判定污染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佳的应急策略。

二、环保应急系统的指导原则

1.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是当前首要任务,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污染事故时,能迅速调取污染事故的预案材料,指导应急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包括:建立企业档案,主要指危险品仓储(各地的大型化学试剂、油库、储气罐);重点工业污染事故排放隐患;污染事故高发的饮用水源地事故隐患;建立本地区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及应急监测技术方案;建立本地区的重点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场内、场外应急预案。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预防措施,积极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力争减轻或消除其危害。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监测并作出安全评价。

2.有备无患、应急迅速

应急办公室:是应急组织中的常设机构。为便于日常工作,可由环保部门各科室和监测站的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和落实应急计划,建立技术储备,接收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报警;处置一般污染事故,重大污染事故在报告应急委员会的同时作先遣处理。成立机构,落实人员,配置装备,储备技术,明确程序。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能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系统,快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妥善处理污染事故。

3.政府牵头、协同作战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一般靠某一部门或单位是无法快速有效地妥善处理的,因此,遇到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当地或上级政府部门,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做到责任到人,尽心尽职。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根据各省各地的产业结构,污染事故类型的特点,突出重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开发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法,逐步形成完整的应急监测能力。

三、环保监测应急系统的建立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与处置的特点,要求一旦事故发生就进行监控预警,必须尽快进行有效现场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小或消除事故造成的损失。为了能够让整个事故的应急指挥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就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程序,为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五个子系统。

1.监控预警系统

监控预测系统主要对突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信息采集与预警。该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去实现对重点污染与环境质量进行的实时监控.从而才能有效避免潜在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突发环境事件争取足够的处理时间。

2.现场应急处置系统

现场应急处置系统最主要负责提供突发事件所应用的工具,通过根据监测仪器与设备实现应急监测的实施,及对现场到底是什么污染物,到底属于哪一类的进行确定,把污染的程度进行预测等。

3.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全天24小时随时待命的应急系统,他主要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处理,去分析突发事件的性质做出急时反应。该功能主要有:应急接警、指挥命令调度、车辆监测调度等应急指挥。

4.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分析,协助指挥领导及帮助工作人员对事情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同时及时对以往不同事件处理的方式结合现存事件提出参考意见。

5.灾后评估系统

灾后评估是环境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灾后评估系统主要对事件处置完毕后的评估工作,通过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恢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并进行评估,找出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让人们进行改善。以免以后发生类似的突发事件。

四、结束语

总之,环境保护监测应急系统是一个日常环境的实时监测分析,对突发事件可以进行预报,让人们能尽早应对所要发生的环境问题,让损失最小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不断增多,它对社会的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国家环保总局指示:建设既能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快速监测和应急处理,又能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警告的应急响应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国盛.李利国.移动式自动气象站设计及其在应急气象环境监测服务中的应用[J].湖南社会科学,2010(2):70-76.

环保故事篇10

陈柏安,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法研究所,12级硕士研究生,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修改的亮点有:删除了污染环境罪的空间限制范围,扩大了污染环境罪的污染物的范围,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门槛,明确确立刑法对环境权的直接保护。但不足之处在于其所保护的额法益存在争议,没有明确本罪的罪过形式,建议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为过失类犯罪,对故意污染环境的添加经济刑。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环境权;罪过形式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所保护的法益争议

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后,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是否同样发生了变化呢?目前在学术界还是存在一些争议。

1、有学者认为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其理由有:首先,该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没变,依旧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子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必然包括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其次,“严重污染环境”应以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为衡量标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为该罪所保护的隐形法益。

2、有学者认为发生了变化,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是环境权。其理由是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后,该罪所保护的焦点由“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变为“严重污染环境”。

3、“严重污染环境”应包括二种情况,第一种是单纯的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这意味着污染行为只是破坏了自然环境而没有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第二种是污染行为既破坏了自然环境又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第二种情形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最主要的情形。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后,说明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已经扩大化,提前化,不再单纯的只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而更加注重对环境本身的保护。

对于第三种观点笔者要提出相关质疑。区分法益和明确法益的目的在于区分此罪和彼罪,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所保护的法益是国家环境保护制度、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此时笔者认为所保护的公私财产权和生命健康权的法益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彼罪的区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构成此罪:一是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制度会构成此罪;二是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构成此罪,而此时之所以会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显然是因为违反国家环境保护制度所导致的。所以不管是有没有造成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都不影响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其他罪的区分。

相比之下,笔者认为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是环境权与其间接保护的国家环境保护制度。首先污染环境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子罪名,子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受类罪名的限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个类罪所保护法益是社会管理制度,具体到污染环境罪应是指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管理制度。其次,污染环境罪依旧是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违反的规定就是指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管理制度。所以,污染环境罪所保护的法益是环境权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管理制度。再次,由于是否侵犯财产与人身安全不能有效区分此罪与彼罪,不能将之作为污染环境罪的法益。同时,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后,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入罪门槛。这意味着只要行为人的污染行为单纯的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即使没有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事故,同样构成污染环境罪。

二、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影响分析

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理论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有学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过失①。第二种是有学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过失或者故意②。第三种是有学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是故意③。第一种观点是主流学说。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有:首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事故类犯罪,事故类犯罪的主观罪过一般都是过失。其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定刑较轻。较轻的法定刑只有与过失犯罪相称才能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再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结果犯,要求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过失犯主张的是结果无价值论,本罪是结果犯,故本罪的主观罪过是过失。最后,罪过形式的不同是区分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根本。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超过过失的主观意图就是故意,故意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第二种观点的理由是:由于法律没有明文的规定,故本罪的罪过形式即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第三种观点的理由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是故意,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本罪罪过因其不明确和重要性,却是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为过失。

第一,从正常经济主体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理性的主体,设立各种形式的单位进行生产经营,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污染环境的后果往往是经济利益的附加品。若将其认定为故意犯罪,实践中难以确定区分间接故意与过失,根据对犯罪人有利解释原则的运用,可能直接要求单位加大经济赔偿数额以赔代罚,更为司法寻租提供了温床。而且《刑法修正案八》修改本罪的目的在于降低定罪门槛,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将该罪罪过形式认定为故意,只可能更多的遗漏污染环境者,与立法本意相违背。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④和第十五条⑤的规定,刑法以行为主体对于刑事犯罪结果发生的态度作为区分过意或过失的条件,违反国家规定是故意,但并不代表犯罪是故意。

第二,主张过失论的学者认为污染环境罪的法定刑较轻,较轻的法定刑只有与过失犯罪相称才能体现刑法的谦抑性。这种理由是有问题的,它混淆了定罪和量刑这两个基本问题。定罪解决的是犯罪行为的事实问题,而量刑解决的是犯罪行为的责任问题,我们不能用责任问题反推限制事实问题。对于一个犯罪行为,一般只有先认定事实问题,才能确定责任问题,不能先确定责任,再认定事实。虽然支持过失论,但该理由不能推出此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

第三,过失类犯罪一般主张结果无价值论,并将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定罪的基础。从该罪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并不能明确的得到该罪是否将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定罪基础,但是2013年6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⑥,可以看出我国司法机关将犯罪结果认为是本罪的成立要件。

当然也有人提出该解释第一至第五项没有提到具体的污染结果,该罪也可能是一个行为犯。但是行为犯与过失犯罪的区别在于,行为犯根本不考虑结果发生与否,但是过失犯罪将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其实解释第一至五项,主要考虑到环境污染危害结果的长期性潜伏性,有必要对部分与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相当因果联系的行为,即使该污染危害没有以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也应该将其认定为犯罪。否则,等到显现出来时,那个污染企业可能早就不在了。

环境污染危害结果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即使是鉴定机构也能难区分污染企业行为导致危害的原因力大小。而且我国虽然存在环保三同时制度,但是实践生活中治污往往是边污染边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很难分清到底是哪个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利用恶劣行为推定结果,从而定罪也是基于当下司法实践的权宜之举。故而,我认为该罪应当是以结果发生作为成立条件,属于过失类犯罪。

三、故意污染环境的定罪分析

我们提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若某个企业为了追寻经济利益进行排污行为,放任严重污染环境结果的发生时,应当定何罪?为此,我们必须先了解两罪的区别。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污染环境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法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污染环境罪侵犯的法益是公民的环境权和国家的环境管理制度。二是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是自然人,而污染环境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三是行为方式有所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行为是行为人基于各种动机和目的实施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投放在公共场合,危害公共安全。污染环境罪中,行为人的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有放射性的废物、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以及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四是犯罪对象不尽相同。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是放射性的废物、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以及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对象是危险物质。有害物质的范围明显大于危险物质的范围,这意味着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比投放危险物质罪宽广。五是两罪发生的场合不同。污染环境罪多发生在公司、企业及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投放危险物质罪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六是罪过形式,在投放危险物质罪罪过形式是故意,而污染环境罪罪过是过失。

上述六点区别中,客体的区分是相对的,某种意义上说侵犯环境权也可能涉及公共安全,因此客体对于区别两罪意义不大。两罪的行为方式在理论上界限清晰,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区分,只有根据犯罪发生的场合和罪过不同来区分两罪。

以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为例,分析不同利益主体为自身利益所做的利己的认定。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的基本情况是:2002年5月,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经盐城市环保局审批建设年产500吨氯代醚酮项目(公司位于二级饮用水保护区,盐城市饮用水取水河癖蛇河上游)。2004年8月通过验收,系“零排污”企业。根据验收报告的要求,母液应外售,钾盐水、酸性废水、间接冷却水均应经过中和、吸附后回用,但标新化工自生产以来,从未使用过活性炭处理设施。除在2006年至2007年部分钾盐废水(共50吨左右)外售至阜宁新宁助剂厂外,标新公司生产产生的钾盐废水及其他废水均直接通过明暗管道排放至厂区北侧或东侧的河中,导致盐城市城西水厂、越河水厂等水源遭受严重污染,近20万盐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供水被迫中断66小时40分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32100元,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将此案判决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该案一时成为热议,也引发了法学界对于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思考。

主张污染环境罪,主要是认为主观罪过形式难以确定为故意,即使故意的情况下罪责刑不相适应,根据“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的司法原则应当认定构成污染环境罪从重处理。而主张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要认为该事件性质比较严重,危害到公众利益,而且在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犯罪的情况下,故意进行环境污染并不构成本罪,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进行处罚。

就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应当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在司法实践中,确定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并不能仅仅以主观罪过不能直观确定,而鲁莽的依据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推理认定为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罪过指引着行为人进行犯罪行,我们只需要从犯罪行为中即可有效推断出罪过。

就本案而言,标新化工应当采取活性炭设备处理污水,而未进行处理,并不是一时而为之,是自投产运行以来,一直没有进行污水处理,足以明确其间接故意。

第二,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虽然从表面上分析故意污染环境与过失污染环境仅仅是主观罪过不一致,但主观罪过不一致就足以从七年有期徒刑变成死刑。本质上来讲,刑法惩罚重点的不是行为,而是意志。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与人不同,也是取决于不同的行为意志。故意与过失体现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程度是截然相反的,主要是频率所决定的,故意污染环境的频率远远大于过失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在实质性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相同的情况下,故意行为的危害必然大与过失。

从量刑上看来,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⑦与污染环境罪⑧的刑罚大体相当。即是认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与环境污染的危险程度也是大体相当的。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可以推测,没有将故意污染环境另行规定罪名,是为了避免故意污染环境与投放危险物质两罪的竞合,避免刑法适用上的不一致。

再者,危害结果的严重与否并不影响到定罪,这只是一个量刑情节。

第三,从犯罪场合来看,其实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包括污染环境罪的。污染环境罪犯罪场合是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但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没有特别说明犯罪场合即为所有场合均可能成立投放危险物质罪。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有法律明文规定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能认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在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故意类型污染环境罪时,我们只能从其他与之有重合的犯罪中进行认定,故而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从法理上是成立的。

之所以对一个本无争议的犯罪事实会产生争议,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选择利益”的不同。该案的行为人为了自身利益,力主构成污染环境罪。倘若该行为被定为污染环境罪,他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仅仅相当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刑事责任,总体上刑事责任较轻。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是明确环境污染的罪过形式。

四、完善污染环境罪的建议

目前,随着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造成的严重损害,污染环境罪的立法缺陷已引起法学理论界的普遍关注。通过修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状,来完善我国刑法关于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规定,确立科学、合理的污染环境犯罪的刑法控制机制,通过这种控制机制的正当运作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既是理论界的共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确认污染环境罪保护的法益是环境权并且应当间接包括国家环境保护制度。污染环境罪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子罪名,子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受类罪名的限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个类罪所保护法益是社会管理制度,具体到污染环境罪应是指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管理制度。

(二)污染环境犯罪主观要件的完善,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类犯罪。即行为主体在开发、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持过失的心理态度。

(三)如果行为人基于故意,积极追求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其行为不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而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故意环境污染罪,所以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

(四)适当的加大污染环境罪的刑罚处罚力度。刑罚的目的在于报应和预防的统一。在污染环境罪刑罚方面的完善中,首先要做的应是提高量刑标准,按照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以使罪责刑相适应。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民事责任。这样才会使犯罪人因预见到自己行为后果的无利可图性,而降低其犯罪的可能性。

(五)将故意污染环境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上没有罚金。我国没有成熟的公益民事诉讼,污染治理机构无法获得民事赔偿,在法理上确有不足,我们还是有必要单独确定故意类型的污染环境罪。(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2] 张穹.刑法适用手册(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3] 周道鸾.刑法的修改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

[4] 冯军.刑法修正案(八)立法评论与司法适用――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 郭健安,张桂荣.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M].法律出版社,2009.

[6] 付立忠.环境刑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山版社,2001.

[7] 杜澎.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山版社,2000.

[8] 刘红.环境权应为环境犯罪客体之提倡[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5).

[9] 李卫红.环境犯罪论[J].烟台大学学报,1996(2).

[10] 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J].法学评论,2001(5).

[11] 赵秉志,王秀梅,杜.环境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注解:

① 参见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7页。

② 参见张穹主编:《刑法适用手册》(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1页。

③ 参见周道鸾主编:《刑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91页。

④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⑤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⑥ 第一条 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⑦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