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1:42:20

凤仙花的作文

凤仙花的作文篇1

凤仙花又叫金凤花、指甲草、假桃花……它不像牡丹花那样有姿,也不像喇叭花那样可爱,更不像迎春花那样精巧.可它的生命力、作用、观赏却不亚于那些人们常见的花。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它的理由吧。

它的生命力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赖。到了春天,把它的种子随便撒在地上,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有了小芽。

这时,它的叶子只有两片。茎是红色的,特别可爱。渐渐的,它慢慢地长大了,就长出了花苞。慢慢地就开出了花儿,花有红色,有淡粉红色。漂亮极了,花瓣很薄,但摸起来质感很棒!不久,花就凋谢了,不过种子很有趣,种子长成熟后,用手一碰种子,它就立刻崩裂了。里面的小颗粒四处滚落。不久,这些散落的种子就又会长成凤仙花,瞧,它的生命多么顽强呀。

就说作用吧,它的作用可多啦,它可以入药,捣碎可以治毒虫咬伤。把花瓣捣碎涂在指甲上可以使指甲变红,而且颜色不易褪落,还对指甲有好处。

它的观赏力也很棒,我家来的客人大多都会去看看我家的凤仙花。我家的小花园里全是凤仙花,时间长了。我都觉得我家小花园都有点小了。

凤仙花的作文篇2

(1.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 530002;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 凤仙花科(Balsaminiaceae)拥有丰富的花卉资源,具有进行花卉新品种培育的优良条件,对当前凤仙花科植物花卉的品种培育、快繁、栽培、花发育、分类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该科花卉资源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在凤仙花育种中的应用、资源保护、遗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 凤仙花科(Balsaminiaceae);花卉资源;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S6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2-026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03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一直以来,不同的花卉资源是花卉品种的重要来源[1,2],因此,加强对现有品种和野生种类花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一直是新品种培育的研究重点。凤仙花科(Balsaminiaceae)不仅具有不同类型的栽培品种,同时也有将近1 000个的野生原种,而且它们花型、花色和株型种类丰富多样。虽然目前已有凤仙花、非洲凤仙花和何氏凤仙花等不同品种被广泛栽培,但其实际品种数量和花色并不能满足花卉行业的需求,因此,对其花卉资源的充分认识和研究仍十分必要。本文就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景进行了论述。

1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研究现状

1.1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的系统分类研究

凤仙花科植物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类群,由于其野生种类较多,并且因为其花和叶片在蜡叶标本制作和保存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因此,该类群的分类一直是一个较为麻烦和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野外考察工作大量进行、标本采集手段的改进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凤仙花科植物的分类才获得较大的进展。最早对凤仙花进行系统分类的是Hooker和Thomson,他们在19世纪对东亚和印度大陆的凤仙花进行了系统分类,后来Grey-Wilson[3]和Fisher[4]对非洲、美洲、印度大陆等凤仙花科植物进行了分类和修订,近几年Janssens等[5,6]从分子系统学的角度对凤仙花的系统分类进行了研究。中国凤仙花分类研究起步较晚,最早陈艺林等对国产凤仙花进行了系统分类[7],近年来,有学者分别从形态和分子系统学角度对凤仙花的系统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修订。然而由于凤仙花科植物复杂多变的花器官结构、类群的快速演变、种间杂交以及可能的网状进化,使其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非常复杂,因此,现有的分类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1.2 凤仙花科花发育的研究

凤仙花植物花发育的研究不仅对理解该类植物花的发育和进化问题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其形态和分子发育机制的理解,能为现在改进分子育种手段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有关凤仙花发育机制的研究首先集中在花器官起始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方面,例如有学者对凤仙花在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营养器官和花器官之间的相互转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8-10],而Ordidge等[11]对花器官起始过程中LEAFY、TERMINAL FLOWER1和AGAMOUS等基因表达的变化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其他研究者们也对凤仙花不同花器官发育的形态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例如Caris等[12]比较了Impatiens columbaria、I. hawkeri和I. niamniamensis三者的花器官发育,Yu[13]对赤水凤仙花的花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Parcy等[14]、Liljegren等[15]对LEAFY、APETALA1和AGAMOUS基因在凤仙花花器官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在凤仙花花色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上,Tooke等[16]对其花色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且证明其花色可能由单基因控制。

1.3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保护的研究

针对凤仙花植物花卉资源的保护,英国的邱园和美国的密苏里植物园在20世纪就进行了世界各地野生凤仙花资源的迁移保护,非洲的一些植物园对非洲野生凤仙花资源也进行了部分的迁移保护工作[3,4]。中国在凤仙花栽培品种的保护方面,一些园艺学家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一些凤仙花品种进行了收集和保存[17,18],保护了中国不少的原创或传统栽培品种,同时也为凤仙花的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育种材料。然而,中国野生凤仙花的保护研究却面临较大困难,一些种类甚至濒临灭绝,例如海南凤仙花,只有在海南一两个保护区的局部地区有少量存在,而且现状令人堪忧。另外还有一些种类尽管还待命名,但其数量已很稀少且面临可能灭绝危险,例如花距很短的一些类群。

1.4 凤仙花科花卉品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作为优良花卉品种,凤仙花栽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开始有凤仙花的栽培,并且培育了不少的优良品种,尤其是清朝园艺学家赵学敏所著的《凤仙谱》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几乎所有凤仙花品种180多种,同时赵学敏本人也培育了大量品种,对凤仙花育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18]。相比国内,国外凤仙花的栽培历史并不长,在19世纪新几内亚凤仙被人工驯化栽培后,才把凤仙花作为一个重要花卉品种广泛栽培[19]。现在园艺工作者对凤仙花的育种主要集中在对花色、花型和株型的改良和多样化上,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培育出了不同花色的凤仙花新品种,汤泽生等[20-22]培育出的重瓣性强、类似蔷薇型的大花等,而他们主要应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是传统的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分子育种或诱变育种,张涛等[23]通过向凤仙花种子注入低能N诱变剂获得了高茎和矮茎两个变异系,而通过多倍体诱变已经获得了茎粗、抗性强的四倍体何氏凤仙和非洲凤仙花[24]。但是,尽管现在市场上凤仙花的品种多达上千种,然而其基本来源于3个野生种,即凤仙花、非洲凤仙和何氏凤仙,而其他大量凤仙花科植物并没有被用作为人工培育新品种的资源。

1.5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的快繁技术研究

在凤仙花植物的栽培中,种子繁殖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但是对一些优良的栽培品系,由于其很少产生种子或种子活力低,因此,营养繁殖成为其主要的繁殖方式。当前,对于栽培品种,由于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扦插均能够获得良好的种苗,但是对于其他凤仙花种类,绝大多数的扦插繁殖尚存在一定的困难。组培快繁技术目前在生产中较少应用,但是已经在不同的栽培品种中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并且技术也已较为成熟,例如凤仙花、几内亚凤仙等,同时,这已成为进行凤仙花转基因育种的一种关键技术手段[25-27]。然而,同样对于其他更多的凤仙花种类,其组培技术很少被研究和尝试[25],但是这对利用其他凤仙花资源作为育种材料尤其是作为转基因材料是必需的。

1.6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的栽培技术研究

针对凤仙花的栽培,不少园艺工作者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总结。凤仙花栽培较多的是采用直接地面栽培,而对非洲凤仙花和何氏凤仙花的栽培主要是无土栽培,而且针对这两种栽培方式的技术措施也已经非常成熟[28-31]。也有部分园艺工作者尝试水培凤仙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扩展了凤仙花的栽培技术方式和利用空间。然而上述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现有栽培品种。

2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研究展望

2.1 加强凤仙花科野生花卉资源和传统品种的收集、保护

中国有着栽培凤仙花的悠久历史,在赵学敏的《凤仙谱》中有180多个品种,但多数的品种现在已经消失,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个人或机构对这些品种进行收集和保护,因此必须充分而有计划地收集保护现有凤仙花品种,尤其是一些稀有品种。对于野生凤仙花种类,有些种类已经相当稀少,例如海南凤仙花、贵州凤仙花等,因此加强这些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是对当前这些野生凤仙花种类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2.2 开展不同凤仙花种类之间遗传关系的研究

在品种培育过程中,弄清不同育种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是开展育种工作的基础。所有的凤仙花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均经历了快速的物种形成过程,不同种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种间杂交和网状进化现象在凤仙花植物中非常普遍,因此,在凤仙花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弄清不同种类之间的遗传关系是顺利进行新品种培育必须的基础性工作。例如育种的过程中,要将野花卉种类的黄色特征通过杂交转移到某个红色凤仙花栽培品种中,就很有必要寻找到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黄色种类进行杂交,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可育的F1杂交种子和可育后代,否则将会大大增加杂交育种的不确定性,增加育种周期和成本。所以,开展不同凤仙花种类之间遗传关系的研究是进行现代凤仙花育种的前提和基础。

2.3 深入研究凤仙花科花发育的分子机制

目前针对凤仙花科植物花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已经有相当工作开展,但是,和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需求相比,这些研究工作还远远不够。例如仅仅就栽培凤仙花在不同光周期下营养结构和繁殖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机制来讲,现在还没有发现能真正控制这种转变的分子路径和机制。同样,对于花色控制的分子机制,也并没有真正发现控制花色的分子机制,其他包括花器官发育的确切机制也并不能清楚地理解,因而,目前的研究现状已经限制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凤仙花品种培育中的应用,例如在花色的调控中,如果人们清楚了这些基因,就可以通过转基因或其他分子手段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或转移,从而获得新的栽培品种。所以深入研究花发育的分子机制是顺利开展分子育种的关键之一。

2.4 加大野生凤仙花花卉资源的利用

尽管现在的栽培凤仙花品种均由野生种类培育得到,然而与将近1 000种的野生种类凤仙花相比,目前被用于凤仙花栽培品种培育的野生凤仙花种类却很少;因此,充分利用野生凤仙花资源进行新品种培育是当前凤仙花育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例如目前栽培凤仙花常常容易患白粉病,而野生凤仙花种类却很少见到白粉病的发生,因此可以利用野生抗白粉病的凤仙花近缘种与之杂交而产生能够抗白粉病的凤仙花新品种。同样,也可以利用野生凤仙花所具有的特异花部遗传特征,例如花色、花型和花的大小作为和其他种类杂交的遗传资源,来培育具有特殊花色、花型等新奇特征的凤仙花品种。因此,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充分利用野生花卉资源作为育种材料将会是凤仙花新品种繁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5 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凤仙花新品种的培育

传统的育种手段已为凤仙花新品种培育做出了极大贡献,现在凤仙花品种几乎全部是经过传统育种手段所获得。然而,传统育种存在育种周期长和种间不亲和的限制,因此,要更快更好地培育凤仙花新品种,必须充分利用现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可以使育种目的性更强,大大地缩短育种周期。同样,通过转基因和细胞融合技术可以打破种间不亲和障碍,使通过传统育种手段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特征成功地组合到一个品种中。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凤仙花新品种培育是实现快速高效育种的必需途径。

总之,今后凤仙花花卉资源的研究,必须以资源保护和收集为基础,并对其花分子发育机制和种类间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充分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达到快速而精准地培育凤仙花新品种。

参考文献:

[1] 郝培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开发与利用——以姜科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7(4):90-93.

[2]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花卉研究中心.南亚热带珍稀花卉繁殖与栽培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1999,28(1):29-30.

[3] GREY-WILSON C. Impatiens of Africa: Morphology, Pollination and Pollinators, Ecology, Phytogeography, Hybridisation, Keys and a Systematic Treatment of all African Species: with a Note on Collecting and Cultivation[M]. Raton: CRC Press, 1980.3-45.

[4] FISHER E. Balsaminaceae[A]. Kubitzki K.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Vol 6)[M]. Berlin: Springer, 2004. 20-25.

[5] JANSSENS S, LENS F, DRESSLER S, et al. Palynological variation in balsaminoid Ericales. II. Balsaminaceae, Tetrameristaceae, Pellicieraceae and general conclusions[J]. Annals of botany,2005,96(6):1061-1073.

[6] JANSSENS S, GEUTEN K, YUAN Y M, et al. Phylogenetics of Impatiens and Hydrocera (Balsaminaceae) using chloroplast atpB-rbcL spacer sequences[J]. Systematic Botany,2006,31(1):171-180.

[7] 林 镕,陈艺林,石 铸.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1-61.

[8] TOOKE F, BATTEY N H. A leaf-derived signal is a quantitative determinant of floral form in Impatiens[J]. The Plant Cell, 2000,12(10):1837-1847.

[9] TOOKE F, ORDIDGE M, CHIURUGWI T, et al.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of flower and inflorescence revers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5,56(420):2587-2599.

[10] POUTEAU S, TOOKE F, BATTEY N. Quantitative control of inflorescence formation in Impatiens balsamina[J]. Plant Physiology,1998,118(4):1191-1201.

[11] ORDIDGE M, CHIURUGWI T, TOOKE F, et al. LEAFY, TERMINAL FLOWER1 and AGAMOUS are functionally conserved but do not regulate terminal flowering and floral determinacy in Impatiens balsamina[J]. The Plant Journal, 2005, 44(6):985-1000.

[12] CARIS P L, GEUTEN K P, JANSSENS S B, et al. Floral development in three species of Impatiens (Balsaminacea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6,93(1):1-14.

[13] YU S X, ZHOU X R, XU G F, et al. Floral development in Impatiens chishuiensis (Balsaminaceae): formation of two well-developed anterolateral sepals and four carpels[J].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10,286(1-2):21-26.

[14] PARCY F, BOMBLIES K, WEIGEL D. Interaction of LEAFY, AGAMOUS and TERMINAL FLOWER1 in maintaining floral meristem identity in Arabidopsis[J]. Development, 2002,129(10):2519-2527.

[15] LILJEGREN S J, GUSTAFSON-BROWN C, PINYOPICH A, et al. Interactions among APETALA1, LEAFY, and TERMINAL FLOWER1 specify meristem fate[J]. The Plant cell,1999, 11(6):1007-1018.

[16] TOOKE F, POUTEAU S, BATTEY N. Non-reversion of Impatiens in the absence of meristem commitment[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1998,49(327):1681-1688.

[17] 夏奇梅,舒迎澜.凤仙花育种的经验教训(上)[J].园林,1999(3):33-34.

[18] 李玲玉.中国民间凤仙花选粹[J].中国花卉盆景,2000(1):8-9.

[19] MORGAN R. Impatiens: The Vibrant World of Busy Lizzies, Balsams, and Touch-me-nots[M]. Portland: Timber Press, 2007.53-54.

[20] 汤泽生,杨 军,陈德灿,等.航天诱变凤仙花SP2代形态变异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6,15(1):31-34.

[21] 汤泽生,杨 军,赵 燕,等.航天诱导的凤仙花突变株性状及减数分裂过程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4,18(4):289-293.

[22] 汤泽生,杨 军,赵家贵,等.姹紫嫣红的西航1号、西航2号凤仙花[J].技术与市场,2006(2):21.

[23] 张 涛,王淑芳,褚仲杰,等.低能N+注入凤仙花的变异检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42(2):171-173.

[24] 陈德灿,杨 军,汤泽生,等.航天诱导凤仙花SP3代植株形态及生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34-1836.

[25] 向太和,王利琳.凤仙花离体培养再生植株并试管内开花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293-294.

[26] 王 越,刘 燕.大旗瓣凤仙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3):510.

[27] 刘 涛,陈 伟,赵博生.新几内亚凤仙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1):103-106.

[28] 李一平,林沛林,王燕鹂.非洲凤仙花立体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8(14):26-27.

[29] 苏 慧,兰艳荣,德力格尔.凤仙花无土育苗[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46-48.

[30] 何会流.不同氮素形态对凤仙花生长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7):163-165.

凤仙花的作文篇3

摘 要: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素有“华夏一绝”的佳誉,不同品种的花灯针刺图案体现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心理映像。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载体,花灯的图案在传播民间故事、文学作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仙居无骨花灯 针刺图案 文化意蕴

无骨花灯是仙居独特的文化遗产,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灯品》中云:“所谓无骨灯者,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玻璃球也。景物奇巧,前无其比。”[1]流光溢彩的仙居无骨花灯周身皆由各种针刺花纹图案的纸片粘接而成,通体无一根骨架,娇小玲珑,古朴雅致。

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每一年进贡仙居“皤滩花灯”十对,寓意“十全十美”,尔后宋元明清历代均循此例向朝廷进贡花灯[2]。仙居人把无骨花灯称为“神灯”。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一位仙女看见一个秀才在山里迷了路,就把一盏小小的花灯送给了他,助他安全回家。秀才到家后,凭借着记忆制作了一盏小巧玲珑的无骨花灯,使得这种技艺在当地流行开来。在现存的部分古民居窗框上,仍雕刻有仙女送灯图案。甚至在当地很多大户人家的老宅等都嵌有木刻的花灯,就是为了纪念神灯[3]。但也有人说其制作工艺是在唐代“安史之乱”时,由两名逃难至仙居的宫女所带来的。这些说法都为花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历经千载,花灯针刺图案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刻反映和鲜活记录,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

一、不同种类的花灯针刺图案与民俗文化的心理映像

花灯的针刺图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作出来的民间文化,是劳动者对某些事物的共同认知,通过其外部的形态和心理映像相结合进行一定的展现。它的产生和传承适应了人们在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是民众美好愿望的一种真情流露。花灯图案蕴藏了地方文化空间视域下丰富的种族记忆。

仙居无骨花灯的图案丰富多样,有图腾崇拜的龙凤花纹、有生殖祈盼的石榴生子图样、有传统的“福禄寿”的吉祥图样、有讲究阴阳相生的八卦图纹、有神话传说人物形象,还有各类花鸟、人物图案等,极具民俗文化意蕴。

(一)龙凤图案与图腾崇拜的民俗文化

龙凤图案在针刺无骨花灯的图案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如有龙凤贡灯、龙凤台灯、龙凤宫灯等,都有龙凤图案,寓意龙凤呈祥,是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生活安乐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与企盼。

龙凤图腾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的图案文化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充满特有的神秘色彩和浓郁的民俗气息。龙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的凝结和沉淀,已渗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深入国人的潜意识中[4]。除了龙,凤在民间也有着和谐、和美的民俗象征。“P凰来仪”、“凤凰”,这种理想化的灵兽被视为祥瑞。花灯中龙图案的大规模出现与皤滩镇当地深厚的“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条古街经依然保留着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而形成的龙形古街,恰似一条蜿蜒而卧的巨龙,西龙头,东龙尾,中间段则弯曲成龙身,而龙头所对之处也恰巧是五溪的总汇合点,这正巧和了古人的图腾崇拜之说,是带有意向的审美文化观点。在龙尾之处的一座座飞檐马头墙与砖雕牌坊的门罩上雕刻着一组组龙凤呈祥的图案。可见龙凤图腾崇拜对皤滩本地的影响之久,这种民俗文化图腾崇拜体现在花灯针刺图案的创作上。

(二)“生子”、“送子”图案与生殖崇拜的民俗心理映像

中国人十分注重生殖观念和子孙观念,祈求子孙满堂。这种生殖观念体现在民间艺术家对花灯图案的设计与创作上。在花灯的图案中,不乏此类的文化心理寄托,在一些仙居古花灯的图纸中就能发现“石榴生子”、“麒麟送子”等寓意生子的针刺图样。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吉祥话:“旭日东升,麒麟送子。”人们把麒麟送子看成了生子的美好象征。

石榴生子的针刺图样蕴含着民众浓烈的对生命的崇拜意识,是一种生子、多子的祝福和祈祷。《北史》载,北齐的高延宗纳赵郡李祖收的女儿为妃时,其岳母就赠了两个大石榴。大臣魏收便说:“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5]人们以这种类比的方法,用石榴表达多子的祈盼。

(三)“福禄寿”的图案表达与喜庆吉祥的民俗意蕴

根据皤滩镇当地的宗谱记录,在明代万历年间,古镇就已经有极为隆重的闹花灯的活动。同时,当地还有科举考试时门口挂盏状元灯的习俗,以此祈求家里的读书人能够高中科举。元宵节则会选择吉祥喜庆的图案,配以花草、动物。结婚时的图案则多配以红双喜、“福”字等图案。由此可见,花灯在当地人的心中有祈愿的用途,这便造成了许多花灯的针刺图案具有丰富生动、喜庆吉祥的特点。

1.“福”的憧憬

在仙居花灯中,“福”的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古瓶壁灯,整盏灯的刀凿图案都是以“福”作为主题,再配上梅花、吉祥花草等图案,设计精妙,古韵浓厚。福到家花篮灯则采用十二片灯片六面造型制作,篮身针刺六个倒着的“福”字,使人不论站在哪个角度看都能够欣赏到“福”字,表达了天下万家都能福气临门、幸福到家的良好意愿。

2.“禄”的追求

江南第一书院“桐江书院”就坐落于山下村与板桥村之间,相传为晚唐诗人方干的后人于宋乾道年间兴建而成,理学家朱熹曾送子就学,对皤滩镇当地科举风气的兴盛有着促进和引导作用。古街上不缺乏士家大族们的存在,走进何氏里大学士府,与天井相对的捷报厅的高高的墙壁上至今还贴着十七张科举捷报。

此番浓厚的“官禄”之气在花灯图案的应用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著名的状元宫灯由来已久,如今在古街的大明堂,学士府的梁柱上仍雕有这种花灯的样式。其针刺图案有“燕子报春”、“虎啸山林”等。仙居花灯中有一款著名的“鲤鱼跳龙门组灯”,就以其豪放的气势,抒发了古人渴求读书飞黄腾达、金榜题名的情趣意味。

3.“寿”的祝祷

自古至今,人们对“寿”的祝祷,追求是绵延不息的。延年益寿的祝愿是中国传统民俗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长寿,人们往往会想到“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是一种长寿的仙禽。《淮南子》记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珠篮灯等品种的灯面图案就配以“松鹤延年”的针刺图案,将松花与仙鹤相结合,取其美好寓意,祝祷长寿,体现了当地人们追求长生的意愿和强烈的生命意识。

(四)“佛”字、“八卦”图案与宗教文化

皤滩镇在明清时期佛教文化十分盛行,在喜庆灯的针刺图案上有着传统的佛像造型。另外用于寺庙、佛堂的花灯,则配上“佛”字,观音,佛祖等佛教文化图案[6],具有很重要的典范性意义。在中国本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传统道教文化对花灯图案的影响更深广,其中以龙凤八卦灯为代表,主D案为龙、凤和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八卦图的寓意十分丰富和深刻,是人们对世间万物观念的一种符号反映。

二、以花灯的图案作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传播

据《仙居志》记载,明万历年间,仙居皤滩镇就已经有了盛大的闹花灯活动[7],可见花灯在当时的一种流行趋势。花灯的图案除了传达民众本真的生活情趣外,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的传播方式。从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看,仙居花灯的图案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符号,有其重要的传播价值。

(一)民间神话故事的传播

仙居与八仙的渊源颇为深厚,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八仙故事。仙居百姓把原本吃饭用的四方桌子改称为八仙桌,可见八仙的神话传说在仙居的影响力之大。仙居花灯对八仙的传说进行了传颂。相传大家熟知的八仙均来自人间,他们成仙后仍会在春节期间与人间的百姓欢聚过春节、闹元宵,八仙闹春组灯的创作灵感就由此而来。相传为古时皇宫饰物的花篮灯,在有的纸片上也会刺上“八仙过海”、“十二生肖”或是“天仙配”上的人物图案,展现出一派祥和温馨之气。元宵节所选用的花灯中有时也会采用“白蛇传”的传说,展示了白娘娘与许仙的凄美爱情。

(二)文学作品的传播

文学作品以仙居无骨花灯的针刺图案作为载体,在民间得到传播。正因为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使得文学作品不再只是文人间附庸风雅的工具,普通民众也能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文学样式。如被称为“富贵灯”的大花篮灯,其花灯片上就刺有《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人物花鸟图案,栩栩如生。仙居花灯有一个单灯品种被称作花篮生肖灯,其中有一款猴灯,其针刺图案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有着密切的关系。金猴手持金箍棒,腾云驾雾,火眼金睛,保护着唐三藏去取真经。花灯图案凭借形式的通俗活泼、人物的鲜明生动,使文学作品在民众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三)文化精神的传播

仙居花灯在图案的设计运用上,对深厚的文化精神进行了传播,组灯中的一款大型组灯――南峰塔组灯,在其图案上就配以仙居的岩画、木窗、蝌蚪文等,其中的蝌蚪文图案更是悠久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的典型代表。

蝌蚪文出土于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皤滩古街的西北五公里处,据光绪《仙居县志・地理志》记载:“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险不可升,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8]蝌蚪文就如我们熟知的甲骨文一样,是一种象形文字,它起源于生活,有着动人的生活审美感受,是人们在感受这种形式美的过程中,加想从而产生,化外在的景物为内在的情思。这种长达上千年的古文字也在仙居花灯的图案上出现。现代社会,古老的文化记忆日益被人们忽略,蝌蚪文这种古老的文字甚至连很多当地的居民都没有听说过,仙居花灯却一直坚持着自身传播文化精神的使命,将蝌蚪文的图案配在花灯上,让这种古老的文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得到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来仙居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

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针刺图案作为民俗的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是地方民众情感记忆的积淀,是一种特有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美学所强调的主客观的统一意识是相符合的,展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这小小的花灯图案蕴藏了当地千年的深厚文化内涵,折射出祖辈们的生活情态与意趣,从而成为一种经典化的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1]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42.

[2]中共仙居县委党校课题组.浙江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J].当代社科视野,2013(10):26-30.

[3]陈可易,陈朝华.仙居花灯[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12.

[4]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28.

[5]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33.

[6]黄虞婷.浙江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技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7]陈可易,陈朝华.仙居花灯[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13.

[8]仙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居县志[Z].北京:中华书局,2013:1.

凤仙花的作文篇4

水梅花跟凤仙花本质上就不是一种植物,长相也不是很相似,它是夹竹桃科、倒吊笔属的一种常绿灌木,或是小乔木,经常栽种作为绿篱植物。

凤仙花不同于前者,它是属于仙花科、凤仙花属的一种植物,别称还是比较多的,又叫做急性子、女儿花、指甲花等。

二、叶子不同

水梅花的叶子形状为披针形,叶子的边缘为波浪状,颜色相对于后者来说比较的浅,类似于草绿色。

凤仙花的叶子跟前者叶子形状不一样,偏长一些,形状除了披针形,还有倒披针形,或是狭椭圆形,边缘为锐锯齿,长度大约4-12厘米左右。颜色比较的深,呈现出深绿色。

三、花朵不同

水梅花的花朵颜色为白色,具有五片花瓣,花瓣与花瓣之间的间隙比较的大。

凤仙花的作文篇5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凤仙花; 抗菌肽; 分离纯化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小肽,具有抗细菌或真菌作用,有些还具有抗原虫、病毒或肿瘤细胞的功能[1]。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杀伤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却又不破坏动物体内的正常细胞[2,3]。因此,抗菌活性肽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昆虫学、植物学、生理学、药理学研究的热点。

凤仙花是一种较早开发的药用植物。中医认为, 凤仙花子能通经活血、软坚散结;根叶有散血通络、祛风止痛、解毒疗疮之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凤仙花还有抑菌、消炎和抗癌等作用。本试验采用的材料是普通凤仙花种子搭载“神舟四号”航天飞船绕太空运行6天18小时后播种,由凤仙花航天突变植株获得的第四代种子(sp4)。研究[4~7]证实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由于宇宙射线、交变磁场、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影响,其染色体出现了大规模不规则变异,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影响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航天诱变凤仙花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航天诱变育种、抗菌肽的大量生产以及抗菌药物的开发等具有实际意义,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1 材料

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sp4)由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泽生教授提供。

供试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由实验室保存;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购自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存中心,绿脓杆菌(p.aeruginosa)由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提供。

2 方法

2.1 粗提物的收集及抑菌作用称取适量航天诱变凤仙花干种子,磨成粉末,采用磷酸缓冲液于4℃冰箱浸提24 h后离心取上清液。沉淀反复浸提数次,合并上清液,于4℃采用硫酸铵(80%饱和度)盐析收集沉淀的蛋白质,并透析脱盐,获得种子总蛋白质。

将种子总蛋白溶液用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做抑菌实验。

2.2 抗菌肽的初步纯化采用millipore小型切向流超滤系统对脱盐后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离,选用使用截留量为50 kd,10 kd和5 kd的膜包经过3次分级分离,获得了抗菌肽粗提物。

将上述各提取物上样c18柱,以99.9%乙腈和0.1%三氟乙酸tfa为洗脱液,以3.0 ml·min-1的流速进行洗脱,紫外检测仪器检测其od210处的吸光值。收集具有抑菌活性的样品冷冻真空干燥至粉末,-20℃保存。

同时参考孙雪文等[8]的方法,采用改进的tricine-sds-page电泳系统检测每步产品的分子量并进行抑菌试验。

2.3 抗菌肽的纯化用0.2 μm的一次性滤头对超滤分离出来的分子量小于5 kd的小分子蛋白质样品进行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采用安捷伦c18制备柱进行抗菌肽的纯化,流动相99.9%乙腈与0.1%三氟乙酸tfa,流速3.0 ml·min-1,柱温23℃。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为210 nm下测紫外吸收值。收集各峰,冷冻真空干燥至粉末。将冻干品稀释后做抑菌试验,有抑菌活性的峰就含有抗菌肽。

2.4 抗菌肽抑菌活性的测定采用纸片法来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细菌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在直径为10 cm的平皿内倾倒培养基;待平板冷却,吸取调整好浓度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供试菌悬液100 μl于平板上,用无菌涂布器均匀涂布于平板表面。每种供试菌涂布两个平板,每个平板贴4张直径为6 mm的无菌纸片,其中两片加滴加20 μl抗菌肽样品,另外两片滴加无菌水作对照。在37℃培养24 h(绿脓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4℃),测量各抑菌圈直径,以表示抗菌活性。

2.5 抗菌肽的电泳检测以分子量73,50,35,25,16,8,2 kda蛋白质为标准蛋白。因此本课题组参考孙雪文等[8]的方法,采用改进的tricine-sds-page电泳系统,对提取的小分子多肽的分子量进行检测。

3 结果

3.1 蛋白质粗提结果由图1可以看出,蛋白质粗提物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在29 kd附近存在有染色较深的条带,说明粗提物中含有小分子蛋白质,且含量较高。图1中条带2~5是第1次超滤,用50 kd的膜包截留得到的分子量小于50 kd的蛋白质。

3.2 抗菌肽超滤初步纯化结果经过超滤对种子总蛋白质进行初步分离,得到的分子量小于5 kd的小分子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检测,分别用考马斯亮蓝和硝酸银染色法对凝胶进行染色,在2 kd左右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清晰的小分子蛋白质条带,在图上还出现了8 kd以上的蛋白质条带,这是由于5 kd超滤膜在截留的过程中,在压力的作用下,5 kd的膜包可以通过3倍分子量以上的蛋白质。

3.3 抗菌肽纯化结果对超滤得到的小分子蛋白质采用高效液相再进行分离纯化。

①首先采用c18制备柱来分离分子量小于5 kd的蛋白质,根据峰的情况,分段搜集分离出来的物质,冻干,溶于无菌蒸馏水中。经过tricine-sds-page电泳和抑菌活性鉴定后发现,搜集的a-b段在2 kd左右有条带,也具有抑菌活性。由于超滤分离出来的小分子蛋白质杂质太多,需要进一步纯化a-b段物质。

②按照高效液相第1次制备的方法对搜集的a-b段进行再纯化,结果见图2,可知第2次分离制备的蛋白质相对较纯,杂质含量少。搜集主峰,然后进行电泳及抑菌活性检测,检测发现主峰分子量在2kd左右,且具有抑菌活性。

3.4 电泳检测结果对高效液相制备过程中,各步骤产品冻干粉溶解,进行电泳鉴定其分子量。结果见图2。电泳检测说明此从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中提取的物质分子量在2kd左右,带型清晰,紧凑,结果非常理想。

3.5 抑菌活性检测结果与分析抑菌实验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从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中提取出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对金黄色葡萄杆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抑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分别观察48 h和72 h后,抑菌圈没有被感染。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不太明显,抑菌圈较小,对枯草芽孢杆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表1 抗菌肽抑菌实验结果(略)

4 讨论

本实验选用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aeruginosa) 和植物源性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4种菌株来做抑菌试验,发现提取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比较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在接种的过程中发现,随着低分子量蛋白质溶液量的增加,抑菌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而证明种子中确实存在具有抗菌作用的分子量大约2 kd左右的小肽,即抗菌肽。但是其抗菌机制和抗菌谱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立。

通过对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总蛋白质的粗提、分离和纯化,经电泳获得了分子量在2 kd左右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推测航天诱变的凤仙花种子中存在抗菌肽。1997年,tailor等首次从凤仙花种子中分离出4种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宽范围的抑制作用,而对培养的人细胞没有毒性的肽-ib-amp1、ib-amp2、ib-amp3、ib-amp4,而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出来只有一种小肽。一方面说明,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中抗菌肽的基因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这4种基因编码的小肽分子量接近,在电泳时不易分开,要想彻底弄清该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实验表明,从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中直接分离纯化小分子抗菌肽,由于材料比较少、分离纯化过程繁琐、成本高、不易检测以及容易失去活性等。因此,要获得大量抗菌肽进而研究其抗菌机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等,还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dna文库和抗菌肽基因工程菌,为筛选抗菌肽基因和大量生产抗菌肽奠定基础。

目前,凤仙花抗菌肽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并未见报道。绿脓杆菌是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能引起化脓性病变其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通过本实验发现,航天诱变凤仙花种子中纯化出的小肽对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以后开发肽类抗生素、特别是针对耐药性细菌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表明,在诱变的凤仙花种子中,抗菌肽的基因可能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有可能增强了抗菌肽的活性,对以后研究诱变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云龙, 赵学忠, 屈贤明. 抗菌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进展, 1997, 17 (3): 14.

[2]李恩民, 刘维全, 殷 震. 抗菌肽的特性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8, 14 (3): 209.

[3]marshall sh, arenas g.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chemical antibiotics and a potential for applied biotechnology[j]. electronic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3, 6(2): 1542.

[4]汤泽生, 杨 军, 赵 燕,等. 航天诱变凤仙花sp1代花、果实和种子的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1): 47.

[5]李海涛, 汤泽生, 彭正松, 等.航天诱变凤仙花sp1代多分孢子现象的回归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3): 79.

[6]赵燕, 汤泽生, 杨 军, 等. 航天诱变凤仙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04, 21(6): 32.

凤仙花的作文篇6

关键词:李商隐 虚拟 意象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盛世唐朝江河日下,比至晚唐,统治者大都寻仙问道,及时行乐。诗坛上,雄美壮阔的盛唐气象渐行渐远,文人更加注重自我心灵体会,呈现出细美幽约的新审美特征。“我系本王孙”(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的李商隐,少年丧父,中年失妻,儿女远寄,常年漂泊,沉沦下僚,困窘一生。李唐宗室身份,并未给予李商隐高贵的生活,反而令其倍感家国之痛,他四处奔走,结识了各色女子,却聚散匆匆,故其诗作往往深情绵缈。

李商隐深情绵缈的艺术风姿是以一个“虚拟世界”为载体的。该“虚拟世界”以道教神话人、物为主体,辅之以历史传说人物、鬼灵精怪,并与传说中的生活场景结合,亦真亦幻,兴寄深微。如李诗名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中用“蓬山”即传说中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岛来借指对方所居之地,以神话中西王母使者“青鸟”来借指信使,虚化诗境,含蓄隐秀。

李商隐存诗600首左右,绝大部分关系神话传说,本文试图以此类诗歌为对象,探讨虚拟意象、虚拟原因及虚拟特点。

一、虚拟的意象

笔者以郑在灜《李商隐诗集今注》为统计对象,现列李诗中明确出现的虚拟意象如下(不包括内容涉及但未出现在诗句中的虚拟意象):

(一)仙人

1、男性

萧史天帝上帝牛郎王子乔

徐甲茅君许掾羲和扶桑翁

冯夷萧史洪崖斫桂人

玉郎海若玄元祝融云中君

子晋河伯赤松子

女性

姮娥宓妃楚女星妃太君

楚神楚妃紫姑青女王母

素女秦娥江妃玉女素娥

阿环神女洛神麻姑圣女

嫦娥星娥瑶姬月娥南真

月姊毛女湘灵凤女阿母

湘灵洛水妃两皇子杜兰香萼绿华

清溪小姑上元夫人

3、不分性别

明神天人神仙侍香双童

勾芒巫贤星使湘灵龙伯

灵匹宝灯泉客高禖众灵

三官河鲛仙翁仙人仙曹

九真君姑山客

(二)动物

龙凤鸾蟾虎

螭蛟兔鸡青雀

獬豸海鹏灵犀灵鳌赤鳞

天马阳乌伏鬼青鸟麒麟

填海鸟日中乌

(三)仙地

阳台玉山紫府瑶台帝宸

蕊珠瑶池仙檐仙路蓬山

玉楼水宫三岛十洲三山

玉京龟山玄圃碧城阆苑

女床萧洞三清仙岛珠馆

玉房星关云梯天河西河

凤楼丹丘阊阖九阍金华

阿阁鼎湖凤城太清银汉

瀛洲绛河龙潭秦台贝阙

凤楼凤穴桂宫龙宫紫云阁

芝田馆青枫岸白石湫黄鹤矶大罗天

沧海路黄金阙白玉京紫云苑琼瑶宫

中天台武夷洞白玉堂丹山路十二层城

(四)仙物

仙药碧桃仙衣神鼓玉桃

仙诀紫芝梧桐湘泪九閤

桂子云浆扶桑琳华火棘

科车骞树神禾星机月杵

鲛绡桂露神方九转灵药

神剑玉笙绛雪朝云暮雨

楚雨瑶林琼花麟角虎翅

赤箫玉管金书神光龙竹

板桥犀角仙书灵药月钟

湘瑟秦箫仙舟桂花回生草

不死香仙翁壶宓妃袜绿穷辀金芙蓉

白云杯照妖镜五铢衣三素云三株树

华岳莲蓬莱树

(五)鬼灵、精怪

鬼神山鬼冤魂鬼疟群魔

以上所列略去了同一名词前的不同修饰词,“凤”有雌凤、威凤、紫凤、赤凤、羁凤、别凤、鸾凤、彩凤等(另:凤作为修饰词,如凤巢、凤纸、凤诏、凤簪等也不在此列,下同);如“龙”有雄龙、青龙、蛟龙、女龙等;“鸾”有彩鸾、轻鸾、离鸾、紫鸾等;“蟾”有凉蟾、金蟾、彩蟾等。但保留了同一人或物的不同称谓,如姮娥、月娥、月姊、素娥、嫦娥实为同一神话人物。由于人工检索,李诗所用虚拟意象还可能存在一定遗漏。

在仙人虚拟意象中,嫦娥、宓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直接写到嫦娥的诗句有:

姮娥无粉黛 月里谁无姊

嫦娥照玉轮 不见姮娥影

凤仙花的作文篇7

关键词:传统纹样;剪刀;黄金饰品;生活用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经验和技艺。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创新,由古至今,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传统风俗的一部分依然存在,传统纹样就是其中的一个宝藏。传统纹样应用广泛,我们常常能在身边的物品中发现它的身影。传统纹样的寓意大多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文章从传统纹样的象征性入手,在此举例两种生活用品,分析和阐述传统纹样在其当中的运用

一、传统纹样的种类

从祖先们烧制陶器开始,就产生了为其装饰的纹样。最初的纹样只是为了让物品不显得单调,随着人类思维日趋成熟和文明的形成,慢慢形成了具有寓意的图案,统称为传统图案。我国传统纹样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几何纹样,几何纹样一般由点线面构成的具有审美价意义的图形,属于抽象图形。除了在最原始的陶器上用几何纹样做装饰,春秋战国时期,几何纹饰也被作为主纹样,常见的有连珠纹、云雷纹、菱形雷纹等。

二是动物纹样,动物纹样是指以动物形象为题材装饰在器皿、服饰、兵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见的有螭纹、龙纹、凤纹、饕餮纹。

三是花鸟昆虫纹样,花鸟昆虫纹样多是简单概括花鸟走兽的外型而产生,例如荷花、牡丹、桃子、柿子、孔雀、鸳鸯。其中花卉纹样在日常生活中较常出现。花本来就是一种极为美丽的植物,国有国花,市有市花,不同花有不同花语,代表不同的精神,牡丹的富贵、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样,运用花纹的时候,设计师已经开始注重精神层面。

四是吉祥纹样,从古至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从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产生不难看出,从始祖开始,我们便有一种独特的信仰。这种信仰能通过吉祥图案表现出内心的希望。甲骨文创始的初衷是为了记载祭祀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历代统治者和民众迷信鬼神,在做任何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而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寓意平安、富贵等,便会把象征着这类意义的图案通过刺绣的方式绣在服装、手绢、屏风上。在制作器皿时也会加入吉祥纹样。

五是人物纹样,新石器时代彩陶的特色装饰,常用彩绘、刻划的方法表现人面形象。眼睛睁或闭。例如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有一种舞蹈纹――描绘人的舞蹈场面,以人物为主,常与几何纹样一同出现。还有农耕图和八仙纹。八仙纹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以八仙为题材,也有用八仙手持之物作为代表,称为暗八仙。民间祝寿多以八仙为题。

二、生活用品中传统纹样的运用

1.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是浙江杭州市知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做工严“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写下时的一首赞美诗。

张小泉剪刀除了做工严格,在剪刀的外型上也独具传统特色。有松枝仙鹤纹 云纹 龙凤纹 藤条纹等。

云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古人的眼里,这种自然现象被神秘化,有“祥云”的说法;同时,云游天空,谈云即谈天,云又代天。这样,云就从双重的角度被视为吉祥。“云纹”是以云的卷曲为图,早期常出现在青铜器上。又有“青云”的说法,比喻高官爵位,故有“平步青云”、“青云直上”等,都是祝福官运亨通之意。张小泉剪刀则是把云纹和剪刀的造型融为一体,颜色是经典的古铜色。剪刀下层是典型的手拿圆环,上层用勾云纹巧妙地把剪刀和下层圆环连在一起。在夸张化处理的勾云纹处正好能放入一只手指,更方便使用。

龙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纹样,描绘龙与凤相对的飞舞的画面。中国古代把龙比喻权威,神圣,而仪态俊美的凤却比喻仁爱和祥瑞。龙与凤结合则是太平盛世,高贵吉祥的含义。仙鹤寓意延年益寿,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龙凤纹和

松枝仙鹤纹都采用浮雕的方式,放置在剪刀手柄处。两种花纹均在银底的剪刀手柄上用金色装饰。或打破原来封闭的构造,把整个手柄变成一条龙,上方弯出龙头,下方露出龙尾,生动了不少。这种让整个手柄处都采用金色,颇有富贵大气的感觉。还有一种藤条纹,腾条纹通常放在剪刀手柄中间,或是以镂刻的方式出现。

张小泉剪刀正是把传统纹样融入剪刀外型的设计,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生活。

2.老凤祥等黄金饰品

在老凤祥黄金手环里有以荷花图案为主,采用镂空的形式制作,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与女性的传统美德相符合。男性手链则采用龙的造型,龙头与龙尾相扣,龙身是象征财富的铜钱花纹。还有一种,手环中一条张嘴的龙与一只凤共同围绕着一个“帧弊帧K喜字在手环正中间位置,龙凤纹面对“帧弊郑身体随着手环形状收缩。手环采用半镂空、半开合形式。龙凤的头、双喜字、以及周围的祥云图案为实,龙凤的身体和其他部位则是镂空状态。三种吉祥纹样寓意着龙凤呈祥和双喜临门

除了手链,项链挂坠也是人们最喜爱的饰品之一。黄金常和玉石搭配在一起,且多是黄金作为纹样,用浮雕的方式印在玉上。周大生珠宝中就有这样的设计。以和田玉为底,周围镶上金边,玉石的下半部分是鲤鱼跳龙门纹样,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另一种挂坠,同样用和田玉作为底,呈圆柱状,一只龙纹样盘绕着圆柱,龙尾在圆柱底部,龙头在圆柱顶部,有一种环绕着向上飞的动感。还有一种特别的设计,上面是黄金为底镶嵌一颗圆形翡翠,两条细小的链子连接着下方,下方是扇形和田玉底,浮雕着荷花纹样。整个挂坠用的是古时君子所持的折扇外形,又纹以荷花。看上去颇有文人的气质,一看就能联想到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君子。

除了这种金、玉结合的挂坠,纯金吊坠也很多。大多也是采用镂空、浮雕、雕刻的制作方式。孔雀图案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黄金吊坠中的孔雀图也很多,通常简单的表现孔雀头部及身体,开屏时的羽毛占据五分之四那么多。孔雀头部在上方,未开屏的羽毛一片一片有规律的垂直向下。或是头部在下方,形象的表达开屏时羽毛向上张开的动感。

结语

传统纹样是种既简单又复杂的文化。简单之处在于,我们生活与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对此滔滔不绝;复杂之处在于每种纹样中的故事,不深入研究很难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人,在追求现展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运用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宝藏。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中创造出让中华文化屹立与世界之林的作品!

参考文献:

凤仙花的作文篇8

在小餐厅里,和邓颖超亲切地与严凤英、王少舫两位艺术家交谈。总理一再赞扬《天仙配》编得好,演得好,使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在全国大放异彩。席间,谈到了他对电影《天仙配》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电影中有不少镜头拍得极美,特别是七仙女姊妹在天上琼楼眺望人间的那一幕镜头就拍得极为传神,给人一种天上仙境的感觉。严凤英告诉总理,这些镜头都是1955年在庐山含鄱口拍摄的。去年她又一次到庐山演出,那里处处是美如仙境,令人印象深刻。听后笑着说,他多次上过庐山,对庐山很熟悉(民国时期,曾多次上庐山与当局谈判)。严凤英和王少舫还聊起几年前在庐山拍摄《天仙配》过程中的种种趣事,和邓颖超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庐山含鄱口美如仙境

1955年5月初的一天,两辆大客车在蜿蜒的山道上向庐山山城驶去,车中荡出一阵阵欢快的黄梅戏声。原来是电影戏曲片《天仙配》的摄制组上庐山拍摄相关实景镜头。

时任庐山文教处办公室副主任张琴是此次《天仙配》剧组在庐山拍摄期间的联络员,她专程去九江接剧组。汽车停在庐山宾馆的甲号楼前。严凤英一下车,猛吸了几口气,连声说道:“啊!这空气可真清新,真爽人呐!”她环顾着长冲河谷错落有致的别墅,惊喜地说道:“想不到庐山山上竟有这么漂亮的山城。”严凤英告诉张琴,原来她以为庐山也和其它名山一样,只是风景秀美的峰峦,至多有几座庙宇、道观。没想到庐山的山间竟有这么宽阔平坦的街道,有这么多座风格独特的别墅隐藏其中。更少见的是,山中还有长年居住的山民,俨然就是一个云中山城。张琴听后知道严凤英可能是第一次来到庐山,于是向她介绍说,庐山现有西式别墅近千栋,代表了19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四大别墅胜地”之一;庐山上有常居人口两万余人,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严凤英看着张琴羡慕地说,别的名山看风景,看完了还得下山去,你们却常年住在画儿里,真是世外桃源啊!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多来。

下午,剧组成员不顾旅途劳累,前往庐山含鄱口看外景。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南部,五老峰、含鄱岭、汉阳峰逶迤相连,犹如锦屏。群峰的山麓偎依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波光鳞鳞,渔帆点点。湖畔良田千顷,阡陌纵横,绿色盎然。鄱阳湖的前方,长江象一条洁白的绸带,轻盈舒缓地流淌着。山因湖而更显阳刚雄伟,湖因山而更显娇媚柔美,名山、名湖、名江如此珠连璧和,相互增辉,在中国绝无仅有。含鄱岭和汉阳峰之间的巨大山谷犹如一个巨口含着鄱阳湖,所以这一带景区叫“含鄱口”。

含鄱岭的最高处建有“望鄱亭”,亭名为郭沫若所题。望鄱亭为二层四方石亭(说是楼台也许更为确切),上层由12根大红圆柱撑起亭顶,亭顶绘有精美的图案,四个雕龙画凤的檐角向着蓝天飞耸。望鄱亭是观望湖光山色的最佳处所,长江、鄱阳湖、万亩良田历历在目,一览无余。尤其是春末夏初之际,云雾飘渺,景色变幻不定,恰似在九天之上的琼楼玉宇俯瞰人间美景,充满神奇迷人的魅力。这正是《天仙配》剧组要来庐山拍摄实景的原因。

张琴向众人介绍说,民国时期,每年上“夏都”庐山避暑、办公的、宋美龄经常邀请国内外政界要员、各界民流来此观赏风景、月景,宋美龄常和客人在亭中翩翩起舞。兴致极高的剧组成员都被含鄱口的美景所深深陶醉,他们都渴望、也都有信心能在庐山拍出极有艺术感染力的理想镜头。

不看“仙人”听“号子”

剧组上山的第二天上午,严凤英便和其他6位“仙女”化好妆,前往含鄱口拍摄。谁知天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含鄱口一带浓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等了一个多小时,浓雾也没有散去的意思,摄制组只好打道回府。

下午,虽然雨停了,天空仍然是阴云密布,达不到拍摄的要求,剧组成员们便乘车去仙人洞游览。在仙人洞大门前刚下车,严凤英就听到公路右侧的山谷里传来一阵阵时高时低的号子声。她凝神听了一会儿,向张琴问道:“这是什么号子?很动听,怎么还有一点黄梅戏的味道?”张琴告诉严凤英,这是庐山石工号子。那边山谷里有一个大采石场,是石工们工作时的唱和。庐山的石工大多来自与赣北相邻的湖北黄梅、武穴、安徽宿松等地,在九江、庐山这一带,黄梅戏特别流行,远远超过江西本土的赣剧和采茶戏,所以石工们唱的号子都带有较浓郁的黄梅戏腔。张琴还告诉严凤英,庐山石工号子的变化很多,韵味悠长。大诗人徐志摩1924年来庐山时,深为庐山石工号子的唱法所吸引,曾多次到采石现场聆听石工号子,并且深入石工中间进行采访。他认为庐山石工号子是中国的“伏尔加船夫曲”,反映出了“中华民族血赤的心声”,他因此写下了风格迥异的著名诗篇――《庐山石工歌》。在庐山居住多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对庐山石工号子颇为着迷,在她的作品中多次提及,并赞誉有加。

严凤英听了张琴的介绍也来了兴致,提出想过去看看。张琴说这里离采石场还有一段距离,来去要一段时间,恐怕会耽误参观仙人洞。严凤英说,我听这石工号子实在是有韵味,很想近前听一听。她马上去和导演石挥请假,石挥叮嘱她们不要耽搁太长时间,免得影响回程,晚上还有很多工作。严凤英做了保证,就由张琴带着,前往采石场。绕过两个山坡,一个大采石场出现在眼前:几十名石工正忙着将炸崩的大石头从山上抬到公路边上,小的石头4个人抬,大的有8个甚至十几个人抬,号子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严凤英拉着张琴,走到山道旁,仔细观察和聆听石工们的劳作和号子声。听了一会儿,严凤英便能跟着号子哼上几声了。张琴说我们走吧,免得晚了看不成仙人洞了。严凤英连连摆手说,“不急,不急,看不成仙人洞没关系,我还想多待会儿。你听这石工号子唱得多好,跟石工们的步伐多么协调,这里面一定有些门门道道”。严凤英又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说:“小张,你听出来了没有,石工们上坡的时候,号子声特别高亢、嘹亮;走平路的时候,号子声便十分欢快、轻松;下坡的时候,号子则短促、铿锵,节奏感特强。你想,唱号子也是要花力气的,越是上坡使劲的时候,号子声便越高亢,我想这不但不会增加石工的负担,反而能帮助石工调解气息,化解石工肩上的压力,使全身的力气都迸发出来;而下坡的时候,人的重心是往前倾的,因此保持身体平衡、步伐稳定特别重要,号子声就显得短促、铿锵、节奏感特别强。”严凤英说着,还将右手握成拳头,放在右肩,好象在抬着石头,脚步和腰肢不断扭动。张琴不禁点头说:“严姐,您观察得真细。”严凤英说:“艺术大都是起源于劳动的,尤其是歌舞艺术起初都是劳动人民在繁重的劳作中自发地创造出来的,和劳动有密切的关系。这石工号子能一代代相传下来,首先不是因为它好听,而是因为它对石工们的劳作有极大的帮助。任何艺术只有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要把艺术搬上舞台,首先就要透彻地了解艺术形式和劳动、生活的关系,才能演得逼真,为观众认可。”

当严凤英和张琴两人回到仙人洞大门前时,剧组成员已经游览回来了,正准备登车返回。他们见严凤英还未去仙人洞参观,便叫她快去看看,他们在车上等她。严凤英笑着摇摇头说,可不能为她一人耽误大家时间,这次就不看了,以后有机会再来参观。她还说她今天的收获可大了,比参观仙人洞还开心。

七仙女“抢”指人间

剧组上庐山的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张琴就起床。她走出宾馆大门,听到旁边的竹林中传出唱黄梅戏的声音,不由边听边向竹林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严凤英在练唱。只见她不断做着各种动作,反反复复唱着几段。张琴入迷地听了看了好一会儿,严凤英发现了她,笑着向她走过来。严凤英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张琴说昨晚下了一阵大雨,今天预报是晴天。雨后初晴,含鄱口一带清晰度会很好,又会有云雾缭绕,增添神奇色彩,应是拍摄的好时机。严凤英抚掌笑道:但愿如此。张琴有些好奇地问道:“严姐,我看了您好一会啦,你还在琢磨《天仙配》呐。您都演了几年了,还在全国获了大奖,早已是烂熟于心了吧。”严凤英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艺术哪有个止境呀,啥时琢磨啥时都会有新体会。演戏是个细活,演员的内心活动、内心情感都要通过唱腔和动作细腻地表现出来,一句一腔、一招一式,不同的人演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都要力求能最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吃完早饭后,剧组直奔含鄱口而去。站在望鄱亭上,山上山下的景色果然十分清晰,连鄱阳湖中的渔帆、长江中的轮船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导演石挥还是不满意,嫌景色过于清晰,没有云雾的点染陪衬,缺乏从九天之上俯瞰人间的神韵,艺术美感欠缺一些,还是要再等等。几台摄影机都架好,演员们都进入临战状态,耐心等待最理想的情景出现。终于,美景出现了。半个钟头后,汉阳峰的山背后爬上大堆大堆的白云,翻过山巅,又象瀑布一般倾泻下来,犹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极为壮观。众人惊叹之声未落,倾泻的浓云便在望鄱亭下汹涌成一片波涛翻滚的云海,将鄱阳湖、长江、湖畔的万顷良田遮盖得严严实实。云海来了是好事,但是又太厚重了,无法拍摄。正当众人由惊叹转为惋惜、不免心生焦虑时,“倏”地吹来一股天风,将厚厚的云层剪开一道宽宽的口子,云层之下的湖泊、良田顿时一览无余。好一幅绝妙的人间天堂图啊!石挥导演兴奋地大叫:“开机,开机!快快抢拍!”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七位仙女簇拥在望鄱亭的栏杆旁,叽叽喳喳,争先指点着美妙的“人间”,随后又在宽敞的亭中,尽情地载歌载舞,但见长袖飘飞,彩带旋转……

“仙女”在庐山倾情演出

1958年6月,望鄱亭上又响起了优美的黄梅戏声,几名青年女子边歌边舞。不少游人寻声登上望鄱亭观看,“哦,那不是演七仙女的严凤英吗?”人群中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在歌舞的女子中,果然有一位正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严凤英。越来越多的游客闻讯往望鄱亭涌来,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庐山文教处办公室主任张琴站在望鄱亭入口处,大声对游客们说:“大家不要挤了,不要挤了,严凤英老师马上要去植物园的大草坪,和专家、劳模们联欢演出,请大家去植物园草坪观看。”人们一听,发出一阵欢呼声,又向邻近的植物园涌去。

这是严凤英第二次来到庐山,是应江西省有关部门的邀请,率安徽黄梅剧团前来庐山演出的。庐山文教处和交际处特意安排黄梅剧团的主要演员和在山疗养的专家、劳模、伤残军人在植物园的大草坪上举行一场联欢活动。严凤英和演员们特意提前来到望鄱亭,重温三年前拍摄外景的场面。面对着壮美无比的湖光山色,姐妹们兴奋无比,情不自禁地歌舞起来。

在植物园宽大的草坪上,剧团的演员们为专家、劳模、伤残军人和游客们表演。先是几位演员演了《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会》等几个小戏。几位苏联专家也唱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三套车》等苏联著名歌曲,还跳了本民族的舞蹈。一些疗养人员也分别唱了京剧、越剧、赣剧,采茶戏,还说了相声。

在观众的期盼中,简装打扮的严凤英、王少舫走到草坪中央,演出《天仙配》的精彩片断。当严凤英唱起:“大哥休要泪淋淋,我有一言奉劝君……”时,四下里立刻响起叫好声。严凤英那清甜柔美的嗓音早已通过电影、广播为广大人民所熟悉、喜爱,今天能亲耳听到这宛如天音一般的歌声,怎不令听众兴奋。两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并不因是在草坪上演出而有丝毫忪懈,和在正规剧院演出一样极为认真。严凤英的乖巧善变、王少舫的憨厚质朴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将“七仙女”和“董永”内心的情感变化极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草坪四周一会儿寂静无声,一会儿又响起阵阵笑声。当最后两人情意绵绵地唱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时,全场沸腾了。坐在前面的人都站了起来,所有的人都跟着高唱起来:“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两位外国专家和几位小朋友甚至跑进草坪,跟在严凤英、王少舫后面,边唱边学着他们的动作,扭扭捏捏,装模作样,引得全场哄堂大笑。一曲唱完,围观的人纷纷聚拢过来,争相和两位艺术家合影留念,还有不少人请他俩在笔记本上签名。严凤英和王少舫始终是面带笑容,尽量满足观众的要求。最后,严凤英、王少舫和剧组成员与专家、劳模以及游客们一起在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集体舞,将联欢会推向了高潮。

安徽黄梅剧团原计划在庐山演出两场《天仙配》、三场《白毛女》,后应观众的强烈要求,又加演了三场《天仙配》,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凤仙花的作文篇9

安徽 鲍亚民

在一些常用辞典中,“弄”字条下面列出的是“做”、“摘”、“玩弄”、“作弄”等几个常用义项。但运用在成语或诗句中,“弄”字便会演绎出神奇美妙、活泼灵动的“不定性”用法来。

这些成语有“拨弄是非”、“弄巧成拙”、“弄口鸡舌”、“搔首弄姿”、“卖弄”、“弄鬼掉猴”、“舞文弄墨”等。运用这些成语画脸谱则形神兼备,揭本质则入骨三分。

古人爱把生男、生女说成“弄璋”、“弄瓦”。“璋”是玉器,“瓦”是纺锤。古人希望将来男孩有美玉般的品德,女孩能成为女工能手。相传秦穆公为爱女取名为“弄玉”。据刘向《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人们传说用箫演奏舜乐多遍,就能引来凤凰,并能一睹凤女“弄玉”仙客。至今,人们依然爱在箫管上镌刻“引凤”二字,悠悠呜咽的箫声,似乎涵贮着一个永远的期待;箫韵几成,凤凰来仪。

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让月下之花有了知觉与生气。月光由暗而明,花枝似乎也有了感应,颤悠悠地将婆娑的倩影洒在地上,如诗如梦,显示出一种迷人的朦胧美。难怪清代王国维要赞叹:“着一‘弄’字,境界全出矣!”

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减华烛兮弄晓月。”“弄”字放在“晓月”之前,巧妙地传达出作者玩赏月色的娴雅情致,并且点化出一种清冷恬淡的环境氛围,可谓情境俱佳。

凤仙花的作文篇10

飘在秋季晨雾中的凤凰山,漫山遍野,五花山色,端的是秀丽而妩媚的。不过千万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游这里绝不是赏花赏月赏秋香的悠闲之旅。自古以来,仅靠双脚,不四肢并用是无法走完凤凰山全程的。

打开百度的搜索,你会发现"凤凰山"这个名词有多达56个地名重复,这就好像名字中含着"龙"字的山水在中国同样广泛分布一样,几乎每个长期受着汉文化支配影响的省份都会有着若干个龙龙凤凤的山水名胜。如果说,凤凰山名的由来多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意向的顶礼膜拜,那么从众多的凤凰中独树一帜,成为"凤中翘楚",则足可以体现出凤城凤凰山的卓尔不同,让人真真有些"万里长城第一山"的龙凤气象。凤凰山以奇绝险峻著称,以最高峰处"老牛背"的惊险而闻名。近年来,也常常听到"西有华山,北有凤凰山"的声名,不过要说此凤凰非彼凤凰,且听我慢慢道来。

凤城的凤凰山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北方向六十多公里的地方,一路穿过辽东的丘陵地带,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凤城市的入城公路前就来到凤凰山景区的大门了。来的路上远远地便能望见一座座影影绰绰飘逸在山雾里的秀峰,即便在处处青山的辽东山间也显得与众不同,直到来到山门前,才发现,绕了好半天,终于才来到这座大山的脚下。飘在秋季晨雾中的凤凰山,漫山遍野,五花山色,端的是秀丽而妩媚的。不过千万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游这里绝不是赏花赏月赏秋香的悠闲之旅。自古以来,仅靠双脚,不四肢并用是无法走完凤凰山全程的。

据说凤凰山名得自于唐朝太宗凤凰拜祖的传说,不过我还是更倾向于另一个神奇的故事:后"平辽王"薛仁贵为了威慑各附属国,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牵强附会,神乎其神几乎是每个风景去民间传说的通病,不过好的故事确实有些让人闻之会心一笑的作用。这故事说的箭眼就位于凤凰山顶的神马峰和箭眼峰之间,南北通透于绝壁崖间,端的是造化奇绝。

酷爱登山的人都不会错过凤凰山这么一座山中奇葩,较之关内赫赫有名以险著称的华山,她的惊险更贴近于一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原始状态,据朋友说,最惊险处的几个地方的护栏也就是近二三十年才安装上的,原因是当年数次有学校的年轻人从山崖上跌落身亡。饶是如此,有着两侧护栏相扶持的老牛背,走在仅有十几厘米的山脊上,低头看两侧皆是近千米的陡立悬崖,寻常人物,想来也都都是要抖上三抖的。老牛背这个称呼,不仅仅是远观望有如老牛脊梁一样的形状,攀援其上,才知道老牛的脊梁瘦的让人心惊胆寒。

在凤凰山景点最为集中的西山景区,从凌空栈道绕到最东侧然后沿着山脊一路向西最高峰不断挺进,你会发现一路上惊险刺激无数。每当你喘口气,心里想着--唉呀妈呀,这地方可算过去了的时候,一抬头,你知道怎么着,还有一个更高更险的山峰横亘在路的前方。当你觉得这"小牛背"的小牛真是个营养过于不良的坑爹犊子的时候,走到后面的"老牛背"你会发现,原来瘦骨嶙峋竟然是凤凰山上牛家的一脉相承。即便你感觉过个"罗汉峰","烽火台"算是挑战了自己心跳的极限的话,那么不好意思,你可知道后面有一座"神马峰"的名字由来就是――"神马!?都走到这儿了,还有一座这么高山峰?!"

除了包揽奇景山色外,较之于新建设的景点我更倾向于喜爱这里的摩崖石刻。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的上一种"到此一游",当然了,你字儿写得好,词儿整的溜,合情入境,过个五十年,如果留存的下来,估计也能成为凤凰山上的一道人文风景。凤凰山上的石刻多见于形成时间于清中期以后至民国时期,这也恐怕和凤凰山的发现历史有关吧,作为一个近几百年才为人所知的辽东名山,这种文化的积淀也是难能可贵的。从山门进入山间的第一个石刻便是凿于光绪年间,曰:直上青云,沿着山路一路进山,在山崖上,在山涧里,各个位置都有些赞美这座大山的成语石刻。

虽然这些石刻的作者多是些地方名流,或者历史的烟云客,距离当年创作的时间其实也仅仅过了一两百年的时间,但这些辽东山水的早期爱好者们留下的文字却早已成了凤凰山上的一道道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致,缺了这些石刻,或许这凤凰山的奇绝也难免在茫茫辽东群山间泯然众人了。其实想想中国人的山水观从来就较老外来的更加复杂和人文范儿,毕竟,中国人对于大山的神性崇拜远自三皇五帝的年代。

中国的名山大川多少是要和佛道扯上一点联系的,哪怕是再小不过的一座山包,也得建座山寺以示深山藏古寺,暗示着此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嘞。不过话说回来,凤凰山的佛寺和道观还是有一些说法的,较人们将凤凰山作为登高望远的好山水之前,这里就已经是佛道共存的所在。

凤凰山上最早的宗教建筑是始建于明弘治初年的紫阳观,历经五百多年,数次修葺,甚至包括日本侵占凤城期间的那次维修,现仍得以保存完好。感兴趣的话,看看也是极好的事情。

赶在一个晴朗的秋天,预备好一身充足的体力,走起来吧,在五花山色中散散步,闻闻秋叶的味道;动起来吧,在奇山峻岭间听听心跳,听听山风的吟唱。趁还有胆,走趟凤凰山吧。飘在秋季晨雾中的凤凰山,漫山遍野,五花山色,端的是秀丽而妩媚的。不过千万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游这里绝不是赏花赏月赏秋香的悠闲之旅。自古以来,仅靠双脚,不四肢并用是无法走完凤凰山全程的。

凤凰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最高峰“攒云峰”海拔836米,面积216平方公里,凤凰山是奉天四大名山之一,辽东地区第一名山。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此山时,有“凤凰拜祖”的传说,遂赐此山名为“凤凰山”。

凤凰山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凤凰山以“绝”惊世,“天下绝”、“老牛背”、“百步紧”挺拔险峻,异美无比。“金蟾望月”、“石壁鹤影”、“龟猴朝圣”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凤凰山聚“仙”显名,“仙人座”、“聚仙台”翠叠丹崖,葱郁流丽;“佛池”、“丹泉”飞瀑流化,洒脱飘逸;“金龟求凰”、“罗汉脸”氤氲飘渺,浑然天成。凤凰山得“道”弥彰,明弘治初年以来,紫阳观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方圆数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朝阳寺等庙宇古刹,依山傍水。气势恢宏,三层殿内供奉着世界唯一一尊正法明如来佛,每日晨钟暮鼓,禅声悠悠。吸引着无数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千年香火不断。

凤凰山现已列为部级风景区,素以险中含奇、秀里藏幽著称,与千山、医巫闾山、药山合称为辽宁“四大名山”。

凤凰山十大美景:石棚避暑、涧水飞涛、斗母圣境、山云铺海、苍松伫月、怪石凌空、松径寻秋、天池在望、垒障留云、东地瀛洲。相传,凤凰山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 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凤凰山高度虽远逊于华山,但奇险相似。如老牛背上的岭脊,尽管光滑难行,却不凿一个台级,全靠手拉铁栏杆攀登。倘逢冬日结冰积雪,它便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绝不亚于华山的苍龙岭。而天下绝的栈道,开凿在上凸下凹的悬崖腰上,且向下倾斜,倘无铁栏杆保护,即使不结冰积雪,也成了绝路。其奇险之情景,也绝不亚于华山的长空栈道。凤凰山的山路,常似断实续、这种“绝处逢生”之妙、却是华山所无。如遇此情景,一戒焦灼不安,二须仔细找寻。当发现石隙内有铁环或石把 手时,即使仅可容身,也要攀援而进,待到尽头,便可充分品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有时,由此石跃上彼石,竟会突然发现脚下有路,这同样能品味到“绝处逢生”的意境。

凤凰山的古建筑,多建于明清,且寺观并重,反映了佛道合一的趋势。三官庙、紫阳观(明尚书刘国晋墓)、观音阁等著名寺观,黄顶红墙,飞檐翘角,点缀在山腰间,格外醒目。自清初起,即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定为凤凰山药王庙会。后来,此庙会又改为山会。每逢凤凰山山会,游者如潮,比肩接踵,笑语连天,实是热闹非凡。

飘在秋季晨雾中的凤凰山,漫山遍野,五花山色,端的是秀丽而妩媚的。不过千万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游这里绝不是赏花赏月赏秋香的悠闲之旅。自古以来,仅靠双脚,不四肢并用是无法走完凤凰山全程的。

石棚避暑

游览凤凰山,最先遇到天然名胜景点是石棚避暑,其位置在山门和检票处之间的山路上。大石棚高约三米、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展意在迎客,故称为“迎客松”。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

涧水飞涛

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丛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此时来到溪水旁,真是满目飞瀑,银珠垂落,满山泉涌喷雾来,如此胜景吸引很多游人冒雨上山,观赏涤草木秀,佳木葱茏。

斗母圣境

“斗母”则说的是“斗母宫”。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览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立台环顾,向东侧可视“紫阳观”全貌,远处东山遥迤 ,连亘绵绵。向西望去,则是“观音阁”,飞峙凌空。向南望去,则是当年凤凰向唐太宗李世民点头三礼的“拜祖石”。真乃是胜景尽改眼底。若立在“观音阁”上鸟瞰“斗母宫”就更有一番趣味,则是巨石相托,群崖拱围,峰峦相叠,绿树簇拥其间,云雾缭绕,虚无飘渺,幅幅天地会萃山水日月之秀,花卉草木之香,轩亭斋台之丽,人们故称此景为“斗母圣境”。

山云铺海

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横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如能身临其境,似乎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苍松伫月

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阴历八月十五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疏密婆娑的泻影,分外迷人,此时如临至此把酒咏志,抚琴抒怀,聆泉赏月,可谓享受一番古仙之乐。

怪石凌空

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生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每当云雾从山谷腾起,飘逸在石下时,巨石犹如凌驾浮云之上,云石相衬,欲欲而有动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凌空”。

松径寻秋

每逢仲秋之际登上凤凰山顶峰,俯视群山是别有一番景色。秋高气爽,满山枫叶红似火,艳若云霞一层层一片片间而青松配绿,真是点点青松配霜花,可谓是一个金色的秋天 ,桦枫相间,五色缤纷,站在“免耳峰”上,四处眺望,迎面山坡赤、橙、绿、青、兰、紫交织而成一幅万紫千红美丽彩绢,故乐“锦绣坡”。凤凰山的秋景是浓郁而迷人的,恰似“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境。每逢金秋时节,许多美术、摄影爱好者都来凤凰山写生和拍照刊登各种报刊的佳作层出不穷。

天池在望

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难广开眼界,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

垒障留云

过老牛背再盘旋而上,就到了凤凰山的第二高峰――箭眼峰,箭眼峰高入云端,时有云雾停留笼罩峰顶,山上望去,淡若炊烟,滚犹霭暮,时有缕缕轻雾。从高处的“箭眼”中穿过,人们将这种自然景观称为“山戴帽”。若逢久旱无 ,人们常盼望“凤凰山戴帽”。这是降雨的予兆,当地农民就喜感大雨快来了。这里流传一句民谣:“凤山戴帽大雨就到。”所以“叠障留云”就成了当地群众观察天气能否降雨的象征。

东地瀛洲

凤凰山上的“瀛洲”虽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确有“瀛洲”流传之佳境,这就是古人之所赞的“东地瀛洲”。从雄狮啸涧的古城墙,石笋峰,经杜鹃坡到小石林,立之远眺另有一小天地显出漓江石林,黄山之险峻景色,果有传说中的“瀛洲”之境。汇峰口北坡,多生“天女木兰”称“木兰峪”,西坡多生杜鹃化,故称“杜鹃坡”,每置春季,杜鹃满山红烂漫时,山雾弥漫中,石笋类似仙岛,时隐时露,凌空飞舞的彩练,五光十色,令人眼花舞。这时,东地瀛洲的景致更加多娇如画,分外壮观而迷人!

飘在秋季晨雾中的凤凰山,漫山遍野,五花山色,端的是秀丽而妩媚的。不过千万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游这里绝不是赏花赏月赏秋香的悠闲之旅。自古以来,仅靠双脚,不四肢并用是无法走完凤凰山全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