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聘请十篇

时间:2023-04-10 19:17:47

律师聘请篇1

一、律师在甲方对内对外经济事务中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参与审查、修改、起草各种法律事务文书,参与经济合同的谈判和签定活动。

二、律师在参与调解、仲裁、诉讼活动中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三、甲方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向乙方交付费用每年____元。

四、若律师为甲方去外地工作时,差旅、食宿等费用由甲方负责。

五、本合同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__年。

六、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样法律效力。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签约日期: 一九 年 月 日

委托合同

()京融律代字第号

__(以下简称甲方)因__纠纷一案,委托北京市京融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的律师出庭,经双方协议,订立下列各条,共同遵守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__律师为甲方与__纠纷案的第__审人。

二、乙方律师必须认真负责保护甲方合法权益,并按时出庭。

三、甲方必须真实地向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证据。乙方接受委托后,如发现甲方有捏造事实、弄虚作假行为时,有权中止,依约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四、如乙方无故终止履行合同,费全部退还甲方;如甲方无故终止,费不退还。

五、甲方委托乙方权限:

六、根据双方协商,甲方应向乙方缴纳费__元。

七、本合同有效期限,应自签订之日起至本案本审结止(判决、调解、案外和解及撤销诉讼)。

八、如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需再协议。

甲方:

乙方:

一九 年 月 日

注:本件一式三份,法律、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各存一份。

聘用(兼职律师)合同参考样本

甲方:______(聘方)

乙方:______(受聘方)

甲乙双方已相互介绍了涉及本合同主要内容的有关情况,在自愿平等和相互信托的基础上,签定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自愿申请到甲方从事律师工作,甲方决定聘方乙方为本事务所律师。

第二条:乙方的聘任职务是____律师,其工作范围为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各项律师业务。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甲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可行使以下权利

(一)为乙方安排工作,分配任务;

(二)监督检查乙方工作情况;

(三)在乙方工作成绩突出或对事务所有重大贡献时,给予奖励;对乙方工作中发生的违章违纪行为,予以处罚;

(四)确定或调整乙方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五条:甲方须履行的义务:

(一)使乙方及时获取劳动报酬;

(二)使乙方合理享受事务所的劳保福利待遇;

(三)为乙方履行职务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

(四)依法维护乙方在履行职务时的合法权益;

律师聘请篇2

()京融律顾字第号

____(以下简称甲方)由于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

例》的有关规定,聘请北京市京融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律师____为法

律顾问,双方设立以下条款,共同遵守履行:

一、律师在甲方对内对外经济事务中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包括提供法律咨

询,参与审查、修改、起草各种法律事务文书,参与经济合同的谈判和签定活动。

二、律师在参与调解、仲裁、诉讼活动中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三、甲方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向乙方交付费用每年____元。

四、若律师为甲方去外地工作时,差旅、食宿等费用由甲方负责。

五、本合同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__年。

六、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样法律效力。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法定代表人:

签约日期:一九年月日

委托合同

()京融律代字第号

__(以下简称甲方)因__纠纷一案,委托北京市京融律师事务所(以下简

称乙方)的律师出庭,经双方协议,订立下列各条,共同遵守履行: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__律师为甲方与__纠纷案的第__审

人。

二、乙方律师必须认真负责保护甲方合法权益,并按时出庭。

三、甲方必须真实地向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证据。乙方接受委托后,

如发现甲方有捏造事实、弄虚作假行为时,有权中止,依约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四、如乙方无故终止履行合同,费全部退还甲方;如甲方无故终止,

费不退还。

五、甲方委托乙方权限:

六、根据双方协商,甲方应向乙方缴纳费__元。

七、本合同有效期限,应自签订之日起至本案本审结止(判决、调解、案外和

解及撤销诉讼)。

八、如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需再协议。

甲方:

乙方:

一九年月日

注:本件一式三份,法律、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各存一份。

聘用(兼职律师)合同参考样本

甲方:______(聘方)

乙方:______(受聘方)

甲乙双方已相互介绍了涉及本合同主要内容的有关情况,在自愿平等和相互信

托的基础上,签定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乙方自愿申请到甲方从事律师工作,甲方决定聘方乙方为本事务所律

师。

第二条:乙方的聘任职务是____律师,其工作范围为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各

项律师业务。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甲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可行使以下权利

(一)为乙方安排工作,分配任务;

(二)监督检查乙方工作情况;

(三)在乙方工作成绩突出或对事务所有重大贡献时,给予奖励;对乙方工作

中发生的违章违纪行为,予以处罚;

(四)确定或调整乙方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五条:甲方须履行的义务:

(一)使乙方及时获取劳动报酬;

(二)使乙方合理享受事务所的劳保福利待遇;

(三)为乙方履行职务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

(四)依法维护乙方在履行职务时的合法权益;

(五)为乙方更新知识,进修深造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有以下权利:

(一)依法履行律师职务;

(二)获取劳动报酬;

(三)对事务所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四)依事务所规定的条件申请加入合作律师;

(五)辞职(须提前三个月提出书面申请);

乙方须履行的义务:

(一)遵守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事务所的领导和监督,服从工作安排

(二)在履行律师职务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违背职业道德;

(三)不得从事有损于事务所声誉的活动;

(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第七条: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按事务所制定的〈劳动工资和

福利待遇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在下列情况下,事务所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一)应聘律师违反事务所规章制度,不积极履行义务,经劝阻不改时;

(二)应聘律师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或违背职业道德;

(三)应聘律师因违法乱纪被撤销律师资格;

(四)应聘律师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履行职务时;

在下列情况下,合同自行解除:

(一)应聘律师应征入伍,出国定居或留学;

(二)应聘律师因病或人身意外事故无法继续履行职务满六个月;

(三)无故不上班工作满一个月;

(四)经批准成为事务所合作律师;

(五)事务所自行撤销或破产

在下列情况下,合同可以变更:

(一)双方协商之;

(二)因国家政策法令发生变化时。

第七条:合同解除后一个月内,乙方须立即交出有关文件,案卷材料和律师工

作执照,并办理业务交接手续停止履行律师职务。

第八条:合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为__年,从合同签字生效之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合

同期满时,双方可以另行办理续签事宜。

第九条: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报司法行政机关备案一份,三

份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条:本合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律师聘请篇3

对此,有个说法,且让我们来听听。在法庭的最后陈述阶段,悔罪:“原来我作为一个省委书记,以为什么都懂,但通过这次法庭审理我才发现,我其实是个法盲。我现在非常懊悔,曾经作为一个省委书记,我却不懂法。在民主法治国家,省委书记不懂法,这是很大的问题。不懂法,就抓不到点子上,不仅不利于省委书记本人的工作,更不利于全省人民。” 原来,他认为自己是个法盲,所以作出聘请律师等于对抗组织这样的理解当然不足为奇。

但是,事实上他是个法盲吗?恐怕不能这样理解。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刘的主要犯罪事实是收受677万余元的贿赂。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这是在幼儿园时老师就会教的一个朴素的道理,、等等贪官的案件相信也是如雷贯耳,所以说不知道不能收受贿赂、收受贿赂是犯罪,没有人会相信。

想必他不是不知法而是不信法、不敬畏法,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真话。身居省委书记的高位,溜须拍马的多,监督的人少,也许在他看来,法律之剑惩罚的只是那些官位比他低或倒霉的人,并不会指向他。有事例为证,在监狱开始了真正的认真学习和等中央领导的讲话,特别是关于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讲话认真保存下来,仔细阅读,并做了很多记号。他说“我以前看报纸,看领导人的讲话,只是把它当作官样文章在浏览,完了就完了,不会认真去想,顶多就是将其中的一些话变成自己作报告时的一些套话,但现在不同了,我认真看过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法治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有多重要。”原来,他以前并非没学过法,不知道法律,只是没想到法律的锋芒也会指向自己。

然而,他是虽知法但又事实上并没有深刻领悟和感受法的精髓,并不真正懂法。从这一角度上讲,的确是个法盲。还是从聘请律师的话题说吧,他当然知道法律赋予了他聘请律师的权利,但他并不清楚,法律之所以要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律师的权利是因为法律要实现公平与正义,聘请律师才能是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能充分有效地为自己辩护,而这种有效的辩护更能有利于澄清事实,保护人权,也是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表达意见的正当程序。因而,任何聘请律师为自己进行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可能被法庭从重或加重处罚。但是,说到这,我不禁为贵州省的父老乡亲感到后怕,有这么一个把聘请律师等于对抗组织的省委书记,当年他们万一有什么冤屈,还能有效为自己辩护吗?

不过,我更担心的是不知现在还有多少貌是知法却不信法、不敬畏且又不懂法的领导还堂而皇之坐在台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律师聘请篇4

    [案例简介]

    仇某,男,16岁。因涉嫌侮辱妇女,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仇某被逮捕后,向县公安局提出聘请本县某律师事务所律师邱某的要求,公安局予以批准。但不允许邱某与犯罪嫌疑人仇某见面,认为如果他们会见,将不利于侦查工作的进行。

    〔评析〕

    根据我国《刑诉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所谓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质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能因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和处理意见需保守秘密而作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本案仇某已被公安机关逮捕,所以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了。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可以自己聘请,也可以由其亲属代为聘请。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的,看守机关应当及时将其请求转达办理案件的有关侦查机关,侦查机关应当及时向其所委托的人员或者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转达该项请求。犯罪嫌疑人仅有聘请律师的要求,但提不出具体对象的,侦查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律师协会或者司法行政机关为其推荐律师。本案仇某已明确提出聘请邱某,县公安局应及时向邱某所在律师事务所转达该项请求。

律师聘请篇5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聘请方与受聘方经友好协商,就聘请私人律师的相关事宜订立协议如下:

聘请事项及期限

第一条 受聘方接受聘请方的聘请指派__________律师担任聘请方的私人律师。

第二条 聘请期限为__________年,自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止。

私人律师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第三条 私人律师的职责是:为聘请方就涉及商务有关法律事务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聘请方的合法权益。工作范围如下:

(1)解答日常生活中涉及商务、个人财产权益、人身权益的有关法律咨询,诸如债权债务、置业、消费、继承、婚姻、劳动、名誉权、交通事故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等等;

(2)提供______小时多渠道咨询服务(包括:电话、email、传真),一般问题立即解答,疑难问题_____小时内解答;

(3)为您从事各种经济、民事活动提供规范化的合同文本格式;

(4)根据您的需要提供最新法律法规信息;

(5)为您提供全年免费律师见证服务;

(6)对涉及个人的有关法律文件进行起草、修改、审查或协助与第三方就涉及个人权益之问题进行谈判;

(7)帮助您策划、分析判断所涉及个人的法律事务,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

(8)以委托律师的身份维护您个人的名誉、人身、自由、财产、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等个人合法权益;

(9)协助您与有关部门交涉,通过媒体发表声明、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函等;

(10)办理个人财产(房屋、股权等)的转让、质押等手续;

(11)免费办理涉及财产(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的民事、经济诉讼案件二件,或无财产争议的诉讼案件三件。

律师费的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四条 聘请方向受聘方支付私人律师费标准为__________rmb元/年,半年为__________rmb元,由聘请方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三日内一次性支付给受聘方。

第五条 本协议第三条第(1)-(11)项,聘请方不必另办委托手续,除按本协议书第五条支付个人律师费用外,不再另交付费用;超出上述服务范围的法律事务或聘用合同期满正在办理续约手续,须另行办理委托,律师费按照本律师事务所规定的标准内给予聘请方__________%的优惠。

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六条 聘请方的权利

1、有权监督律师工作,对律师失职行为提出意见和投诉;

2有权对私人律师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但违背事实和法律、法规规定,或因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规定),或根本不能实现的事件除外;

3、如因私人律师重大失误或故意损害聘请方利益的,聘请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第七条 聘请方的义务

1、聘请方应按照本协议第五条约定支付律师费;

聘请方应于本协议签订之日提供下列文件:

聘请方身份证明复印件;

向受聘律师签署《授权委托书》,明确私人律师的权限范围和期限;

2、应聘请方的要求,私人律师在进行项目谈判或进行调查、非诉讼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以及需要私人律师现场办理等活动时,相关差旅费及其他直接有关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机关收取的费用,复印费等)由聘请方负担。受聘方应就该等费用的发生提供必要的单据和说明。

3、为了使私人律师能依法执行职务和更好地提供法律帮助,聘请方应积极配合律师工作,并向私人律师真实详细地介绍有关情况,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的副本或影印件,以及相关证据线索,必要时应提前邀请私人律师参加有关的会议、谈判及研究等。

4、经私人律师参与草拟、谈判或审查、修改的各类合同,聘请方应将其(包括修改后的合同稿和正式签署的合同文本其副本或影印件)及时送交私人律师留存备查。

第八条 受聘方的权利

1、有权拒绝聘请方要求办理涉嫌违法的法律事务;

2、如聘请方不及时支付私人律师办案相关费用,受聘律师有权暂停法律事务的办理,因此而引发的所有后果均由聘请方自行承担。

第九条 受聘方的义务

1、 受聘方接受聘请担任私人律师后,对聘请方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负有

保密责任。任何从聘请方获得的信息或资料,未经聘请方书面同意,受聘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透露给第三方或用于本合同以外的任何目的。若受聘方泄密而导致聘请方遭受损失,聘请方有权要求依法赔偿。

2、受聘方为聘请方开通____小时法律热线,为聘请方随时解答法律疑问,一般服务响应时间为_____小时内;如需私人律师现场办公,____市内一般在三小时到达;重大事项由双方适时商定。

3、因受聘方律师重大过失或故意损害聘请方利益,造成聘请方经济损失的,聘请方有权要求赔偿。

违约责任

1、聘请方没有按照本协议第五条约定支付律师费,除支付全额律师费外,还应向受聘方支付违约金(计算比例参照银行逾期付款罚息计算);

2、聘请方无故解除本协议,应向受聘方支付违约金__________元,受聘方已收取的律师费不予退还;

3、因受聘方律师工作失误而导致聘请方遭受损失,聘请方有权要求依法赔偿及单方面提前终止本协议,且受聘方应按本协议实际履行天数进行折算后将剩余法律顾问费退还聘请方。

争议的解决

如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讼。

其他约定

第十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所签订的补充协议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聘请方、受聘方各存一份。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生效。

协议签订方:

聘请方:(签字)

受聘方: (签字)

地址:

地址:

电话:

电话:

签约日期:年月日

签约日期:年月日

律师聘请篇6

受聘方: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出生年月日: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

第一条 合同依据:

_________。(说明:根据《北京市律师事务所聘用合同管理办法》及《聘用合同标准格式及必备条款》、本律师事务所《_________规定》制定本合同。)

第二条 受聘方申请在聘用方从事下列工作:

_________。(说明:内容限定为专职律师、兼职律师、特邀律师、实习律师、律师助理及行政辅助人员。)

第三条 聘用方同意受聘方的申请,并负责为受聘方办理律师执业证及律师助理工作证、实习律师证。如因受聘方未能如实依规定提供有关个人资料或隐瞒事实致使聘用方无法为受聘方申请政府有关部门的从业许可,则本合同终止。且聘用方可以保留追偿因此而发生的法律责任的权利。(说明:如因法律规定或政策变化致使受聘方所欲从事的工作无法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则本合同终止。但如果受聘方系申请行政辅助人员工作,且受聘方自愿在无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行政辅助人员工作证的情况下继续为聘用方工作,则本合同仍然有效。)

第四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其中试用期为_________个月。试用期计入合同期。(说明:合同期限不得少于1年。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但如约定试用期,则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五条 受聘方的工作内容:

_________。(说明:具体内容由律师事务所自定。)

第六条 受聘方在事务所工作期间的报酬支付与计算方式为:

_________。(说明:须具体写出支付与计算方式。如按月、年领取固定工资;按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或其他计算方式领取报酬;固定工资加提成;固定工资加奖金;等等年餐、电话费等。由律师事务所自定)。

第七条 律师事务所为受聘人员设立下列保险或社会统筹保险基金:

_________。(说明: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必设外,其它保险种由律师事务所自定。其中兼职律师和特邀律师可以不设立保险条款。考虑到申请办理各类证件的期间,律师事务所可以特别规定保险条款的生效期。)

第八条 受聘人员调离律师事务所时保险的处理办法:

_________。(说明:由律师事务所自定。)

第九条 受聘人应遵守的工作纪律:

_________。(说明:由律师事务所自定。)

第十条 受聘人在合同规定的报酬外所享有的福利:

_________。(说明:由律师事务所自定。)

第十一条 合同解除条款:

_________。(说明:《北京市律师事务所聘用合同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律师事务所可增设其它内容。)

第十二条 由于受聘人原因致使律师事务所产生经济损失的赔偿方式:

_________。(说明:由律师事务所自定,但应符合《律师法》的规定。)

第十三条 本合同自_________生效。

聘用方(盖章):_________律师事务所受聘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律师聘请篇7

公民在受到刑事追诉的第一时间应该得到司法救济这是国际公认的原则。联合国制定和通过的一系列文件都把对被刑事追究人的权利保障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核心内容。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1985年《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1990年《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都规定了被刑事追究人的诉讼权利,特别是有权获得得律师及时、有效的辩护的权利。孤立的个人相对于强大的国家机器是那么的渺小、可怜,就如同泥土相对于高山。公民在受到公权攻击、从被刑事追诉的第一时间起就应该得到救济。国家有义务对受追诉的公民以及时的救济,这是现代诉讼程序正当、文明,诉讼平等、科学的要求。

我国已加入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三款要求第一缔约国承担下列义务:(1)保证任何一个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被侵犯的人,能得到有效的补救;(2)保证合格的司法、行政或立法当局或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任何其他合格当局断定其在这方面的权利,并发展司法补救的可能性;(3)保证这种补救确能付诸实施。该公约在第十四条之三明确规定,国家“在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时,人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受以下的最低限度的保证:”受刑事指控的人,“有相当时间和便利准备辩护与自行择定的律师联络”,在必要时还要为受刑事指控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不被强迫作不利於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没有救济的权利是无保障的权利。公民在受到刑事追诉,特别是人身自由被限制后,许多与人身相联系的权利无法亲自行使。在现代国家中,律师给予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是救济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公民享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基本诉讼权利。毫无疑问,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为受刑事指控的人进行救济这是被刑事指控的人所在国的国家的义务。

公民享有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基本诉讼权利应该在第一时间得到实现。所谓第一时间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时。对于突如其来的冲击,在正常、自由状态下生活的公民猝不及防,此时犯罪嫌疑人极需来自外界的帮助。此时对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是雪中送炭。但是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犯罪嫌疑人在最需要救济的第一时间恰恰得不到救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公民获得律师帮助(即律师辩护)应该开始于对他提出刑事指控时,即侦查机关对其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时。1990年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1条规定:“所有的人都有权请求由其选择的一名律师协助保护和确立其权利并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为其辩护”;第7条规定,“各国政府还应确保,被逮捕或拘留的所有的人,不论是否受到刑事指控,均应迅速得到机会与一名律师联系,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至迟不得超过自逮捕或拘留之时起的48小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控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共六部委)《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时及操作流程作了规定,即第11条:“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 上述规定已与国际法的精神不符,实际操作中的差距就更大,犯罪嫌疑人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律师的法律帮助,最快的也要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四十八小时之后才能见到律师。根据中央夫六部委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要在侦查阶段得到律师的帮助要过“三关”。

首先,要过聘请律师关,其一、谁来聘律师;其二、聘请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失去了人身自由,不可能自己亲自聘请律师,往往都由亲属代为聘请。实践中有的地方的侦查机关予以认可,有的不予认可——他们的理由是聘请律师是犯罪嫌疑人本人的权利,或“要征求本人意见”,或干脆就答复本人不同意聘请。其实犯罪嫌疑人是急切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是侦查机关不想让律师介入,有的根本没有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此项权利,有的明确对犯罪嫌疑人说“请律师也没用” ,更有甚者威胁犯罪嫌疑人“请律师没有好果子吃”。应该特别强调的是,不是律师本人受到指控需要救济,不应该是“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才安排会见,应该是犯罪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第一时间,侦查机关就应该主动安排犯罪嫌疑人的律师与其会见或联系,犯罪嫌疑人没有律师的还应该有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目前这样的规定是本未倒置。

其次,要过“安排”关。(1)中央六部委的文件规定律师会见一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用了由侦查机关“安排”的提法,其意在于重申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会见一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侦查机关“批准”。但是实际上“安排”与批准无异,名为“安排”,实为批准。对外是“安排”,对内是批准,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的地区现在还要求律师填写“申请单”,由律师提出会见的申请,然后层层报批,经有权领导的批准之后才允许律师会见。即使不要求律师填写“申请单”,“安排”的主动权也不在律师手里。普遍的做法是:侦查机关取得了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之后才让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律师即使会见过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发生了变化,侦查机关会“要求”律师 “配合”做犯罪嫌疑人认罪的工作,如若不然就会拒绝律师再次会见。(2)关于安排的时间。据抽样调查,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三成左右,即使这三成左右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只有4.6 %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三曰之内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42% 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五曰之内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44% 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十曰之内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9﹒4% 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十曰以后才办理聘请律师的手续办理了聘请律师的手续(约分别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1.38%、12.6%、13.2%和 2.82%)。只有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与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委托关系,受聘的律师才能持有关的授权委托书、专用介绍信等文件到侦查机关去联系会见。即使是聘请律师的犯罪嫌疑人也只有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的七天之后才能见到律师,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律师的帮助(包括应该提供法律援助的到审判阶段才介入)。根据目前的规定根本不可能做到犯罪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第一时间得到律师的帮助。在调查的个案中甚至有的犯罪嫌疑人“失踪”三个月之后都查不到下落,即使聘请了律师安排会见也无从谈起。

最后,要过会见关。犯罪嫌疑人(其亲属)聘请了律师,侦查机关也确定了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间,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仍然是困难重重。会见次数、会见时间、会见内容的限制不一而足:律师联系安排会见时,常常被告知“办案人员工作忙,时间实在安排不过来”、“领导不在”;有的地方规定侦查阶段只准会见一次,一次不能超过卅分钟;有的地方的侦查人员对律师的会见随意打断干扰;有的地方则不让律师了解案情,等等。

1990年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8条规定:“遭逮捕、拘留或监禁的一切个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不迟延地、在不被窃听、不经检查和完全保密情况下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这种协商可在执法人员能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根据联合国文件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向律师咨询、与律师联络属于公民的隐私权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所谓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时间茯得律师的帮助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刑事指控的第一时间应该享有获得律师完整的辩护的权利,即获得案件证据材料的权利、调查取证的权利、抗辩的权利等等。这些理应由接受委托的律师行使的权利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是缺失的。在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的权利最终还是来源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从本质上说反映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体现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辩护权是被刑事追诉者基本的诉讼权利,是被刑事追诉者基本的司法保障。目前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无例外有侦查人员在场,侦查人员近在咫尺,不仅要看着、听着,还随意打断、干扰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谈话,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无密可保;律师在侦查阶段看不到案件的证据材料,不能进行调查取证,无法进行有效辩护,其作用形同虚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基本上没有什么诉讼权利,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什么帮助。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联合国文件中提出的人道主义最低标淮的差距实在太大!如前所述,在现实中犯罪嫌疑人极其有限的会见律师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要想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诉讼权利还要经过相当艰苦的努力。

律师聘请篇8

[关键词]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信号传递;法治

一、导言:教师资格制度及获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人员最基本要求,是我国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共分为七类)。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以后,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能在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法》第十条还规定了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在《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五条中,这些条件被细化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申请人除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之外的其他证明或者材料:(1)身份证明。即证明申请人的中国公民身份。(2)学历证明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即表明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是否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3)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这是对“有教育教学能力”在身体条件方面的细化。(4)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这是对教师法中所要求的“遵守宪法和法律 ”以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反映。除此之外,还可能需要以下条件:(5)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6)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7)普通话达到一定水平。这一条件在《教师法》与《教师资格条例》中均找不到充分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普通话水平证明(这或者可解释为对“有教育教学能力”的细化)。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为了形成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二、对教师资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资格制度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公民以其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这种公共信息作为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的招聘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传递信号的手段,以表明其具备从事相应教师工作的最基本条件。由于应聘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师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属于私人信息,招聘人员并不了解,但应聘者是否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却可以成为公共信息。于是,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其拥有的教师资格证书就向招聘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教师工作的最基本条件。这样,招聘人员就可以把未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应聘者(也就是可能不具备从事教师工作最基本条件的应聘者)拒之门外。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的招聘成本。

但是,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传递信号的一种手段,其传递的信号十分微弱。这可以从申请和认定教师资格所需具备的条件看出。下面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身份证明。此仅证明申请人的中国公民身份,为此只需要求申请人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凡年满十六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以其持有的居民身份证来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证明这一点,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此条件并没有向招聘机构传递有价值的信号,它与是否具备从事教师工作的最基本能力无关。另外,以中国公民身份作为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并不合适,因为这把外籍教师拒之门外,从而不利于各国学术的交流,尤其是不利于中国人对外语的学习。

2.学历证明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现在看来,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偏低(这并不奇怪,成文法通常有僵化、滞后的缺点)。在高校扩招后,具有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公民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各教育机构纷纷提高了学历要求。因此,即使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也并不表明应聘者具备了符合教育机构所要求的学历条件。所以,教师资格证书并未向教育机构传递多少有价值的信号,它不能证明应聘者一定具备该教育机构所要求的学历。因此,这纯粹是多此一举,还不如直接要求应聘者出示其学历证书来得简单。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条件下,教育机构的挑选余地越来越大,要求相应也会越来越高,达不到法定学历的申请人可以说就根本不在招聘机构的考虑之列(老少边穷地区除外)。因此,根据《教师法》规定的条件——“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而取得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并无多大作用,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并不会看重这个(尽管在近期由于贯彻实施《教师法》,会要求达不到法定学历的教师或应聘者取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3.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由于教师资格属于职业资格,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公民可能并不会立即受聘于教育机构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即使应聘者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时身体符合要求,但等一年半载甚或更长时间后再去应聘教师工作时,身体状况可能有了变化,变得不适合教师工作了。所以,应聘者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并不一定能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传递其身体条件符合教师工作要求的信号。因此,招聘机构往往要求应聘者重新进行体检。如此,以前的体检就成为劳民伤财之举。即使公民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立即受聘于教育机构从事教师工作,这个体检也可以按照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的要求来做。因为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想成为教师只需一次体检,而无需有可能的两次。

4.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由于“遵守宪法和法律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又由于《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所以, 应聘者拥有的教师资格证书能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传递其在思想品德方面、在遵纪守法方面符合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的信号。但是,这个信号的传递并不需要教师资格证书。因为,招聘机构可以要求应聘者提交与此一样的鉴定及证明材料。而且,这样做并未增加应聘者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几乎每一个获得某种学历的公民都有档案,在档案里有其思想品德、在工作或学习期间的表现、有无犯罪等等方面的记录。因此,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只需调入并察看有意向的应聘者的档案,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

5.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由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就向招聘机构传递了信号,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然而,仅通过一次面试和试讲,根据什么标准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况且,仅通过一次面试和试讲,很难判断一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尤其是其以后发展潜力的大小。另外,有的申请人在试讲时,由于面对的是“专家”,很难有激情,从而使其试讲表现平平;但如果面对的是充满求知欲的学生,则可能激情澎湃,表现良好。因此,教师资格证书在证明应聘者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传递信号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招聘机构一般并不会把这个信号当回事,仍然会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和试讲,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应聘者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其以后发展潜力的大小。由此看来,教师资格证书亦有些多余。

6.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从这个条件似乎可以看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人由于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考试,因而更适合做教师。但是,申请人在未做教师以前,学习教育学之类的课程,仅限于纸上谈兵。由于没有教学经历,对教育学所讲授的理论并无切身感受,往往流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已,考试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一个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手,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源于对过去教过他(她)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模仿;其次,也许是更重要的,在于“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从干中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揣摩,逐渐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在于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钻研,这时再研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退一步说,即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可或缺,也不必借助申请和认定教师资格的手段,而可以由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自主决定其新聘的教师何时接受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说,具有相应学历的人几乎没有人通不过这些课程的考试)

7.普通话达到一定水平。申请和认定教师资格的这一条件也没有传递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如何,其一开口即昭示于人,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无需多少成本即可知晓。况且,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只要不影响交流,无论是讲普通话(抑或水平的高低),还是讲方言,都无关紧要。试想,在双向选择的情况下,教育机构肯定不会招聘这样的教师,其语言严重影响到与学生的交流。由此看来,申请和认定教师资格证书的这一条件对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并无多大意义。相反,还不利于教育机构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如果某应聘者仅因为普通话不太好(但不影响与学生的交流),尽管其他方面十分优秀,却因没能获得教师资格而不能被聘用,这对双方来说,都十分遗憾(这也把“外教”拒之门外)。

三、结语:教师资格制度的危害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虽然可以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公众传递某种信号,但是这种信号对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来说并无多大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机构对受聘者的要求往往高于教师资格对申请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应聘者向招聘新教师的教育机构提供与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相同的材料甚或更高要求的材料,并不会因此而增加应聘者的应聘成本和招聘机构的招聘成本。由此可见,教师资格制度对于其要实现的一个目的——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来说并无多大作用。而且,教师资格制度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形成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也并不能靠教师资格制度来实现,而根本在于扩大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聘用新教师的选择权。尽管从短期来看,在我国教育部门现行的半封闭式僵化人事制度条件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确实有利于打破教育人事制度壁垒(主要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扩大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招聘新教师的选择面(但能否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主要在于优秀人才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是高还是低)。然而,从长期来看,教师资格制度却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聘用新教师制造了新的障碍,并不利于它们自主选聘人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我们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眼前,而应该看长远些。

可能有人会说,教师资格制度的作用并不限于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教师资格制度还有一个作用,这就是避免教育机构的领导用人唯亲,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把自己并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最基本条件的亲朋好友弄到教师队伍里来。这确实不错。但是,就此问题而言,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也是治标不治本。要想解决用人唯亲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这是个复杂问题,简要地说,一方面在于切实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在于强化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另外,由于不称职的教师并不难鉴别,而且不称职教师(还不至于到违法乱纪的程度)给学生带来的短暂影响也不会太大,所以,只要能建立起一种纠错机制(这种纠错机制主要在于灵活的教师聘用制度,而不在于教师资格制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称职教师误人子弟的程度。

由此看来,对教师资格制度几乎众口一词的正面评价,并不是没有值得商榷的余地(实际上,别的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也不是没有争议,但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政治上的考虑,这一制度很难废除[1])。为了进一步阐述笔者的观点,下面再对教师资格制度的负面影响给与简要说明。

1、教师资格制度给教师资格申请人带来的成本

由于教育机构对应聘者的要求普遍高于教师资格认证对申请人的要求(以及因时间流逝可能导致的身体条件的变化),因此,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应聘者还是得再一次承担和申请教师资格差不多的应聘成本,从而使其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为一种浪费(因为如果无需教师资格证书的话,这笔投入是可以避免的)。同时,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有些人可能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不愿或者没有机会应聘教师工作,这样他们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也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2、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教师资格所付出的成本

认定教师资格,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不付出代价,如花费其工作人员的时间。可以说,这部分时间并为创造社会价值(如果教师资格证书没用的话),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损失。

3、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导致的寻租

当初提出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初衷可能是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就不那么善良了,这是因为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过程中会导致权力寻租,譬如收取高额资格认定费(这可能教育行政部门热衷于教师资格认证的最主要原因),以及在指定体检医院、组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的考试、组织面试和试讲、收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工本费”时的寻租行为。

4、教师资格制度对公民经济自由权的干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赖于公民经济自由权的确立和保障。公民的经济自由权是指公民在运用自己的财产(包括自己的知识和劳动)时享有不受其它公民和政府机构具体干预的自由,而仅受普适规则(如不应妨害他人等)的约束。教师资格制度不仅增加了人们的服从成本,而且侵犯了人们自由择业的权利,从而伤害了公民的经济自由权。

再多说几句。近些年来,不少政府部门打着“规范化”、“加大市场管理力度”的旗号,对劳动力市场过度规制,规定了种种“上岗证”、“许可证”、“资格证”(现在,《行政许可法》使它们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但是,这些证都是与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相违背的(不过,也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有些“证”还是需要的,尽管很少,如行医执照。然而,米尔顿·弗里德曼不同意此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精彩的辩驳[1])。它们不仅侵犯了公民的经济自由权,而且窒息了经济的活力,十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5、教师资格制度有违法治精神

也许有人会说,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依法办事,《教师法》不是规定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吗?这确实不错。然而并不是无论做什么事均按法律办(即形式上合法)就是法治。按法律办事只是“以法治国(rule by law)”(中国先秦法家所倡导的‘任法而治’即可以归于此,其特点是君主位于法律之上,他以法律作为对官吏与百姓、尤其是百姓实行统治的手段,其目的和实际效果,则是专制与极权),而不一定是“依法治国(rule of law)”。“依法治国”才是法治。如果一项法律赋予某个组织或个人按其意志行事的无限权力,那么该组织或个人的一切行动在形式上均是合法的,但这能叫法治吗?法治不仅要求形式上合法,而且“法治是这样一种原则,它关注法律应当是什么,亦即关注具体法律所应当拥有的一般属性……它还要求所有的法律符合一定的原则……法治因此不是一种关注法律是什么的规则,而是一种关注法律应当是什么的规则,亦即一种“元法律规则”或一种政治理想”[2]。由于法律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包括公民自由权和经济自由权),所以,保护人们的自由权就构成了对政府的权力和立法机构的权力的限制。因此,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律,不应该侵犯公民的经济自由权(除非其妨害了其他公民的自由权)。显然,《教师法》规定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违这一精神。

参考文献:

律师聘请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管理,保障注册安全工程师依法执业,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注册以及注册后的执业、继续教育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专业服务工作,并按照本规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证(以下简称执业证)和执业印章的人员。

第四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对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部门注册机构)对本系统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称省级注册机构)对所辖区域内煤矿安全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执业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委托安全生产中介机构选派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服务。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专业服务人员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以下统称聘用单位)应当为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继续教育提供便利。

第二章注册

第七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经注册取得执业证和执业印章后方可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名义执业。

第八条申请注册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资格证书;

(二)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专业服务工作。

第九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实行分类注册,注册类别包括:

(一)煤矿安全;

(二)非煤矿矿山安全;

(三)建筑施工安全;

(四)危险物品安全;

(五)其他安全。

第十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注册,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向聘用单位提出申请,聘用单位同意后,将申请人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申请材料报送部门、省级注册机构;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经安全监管总局认可,可以将本企业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直接报送安全监管总局;申请人和聘用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部门、省级注册机构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应当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部门、省级注册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将初步核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安全监管总局;

(三)安全监管总局自收到部门、省级注册机构以及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报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内完成复审并作出书面决定。准予注册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颁发执业证和执业印章,并在公众媒体上予以公告;不予注册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申请初始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册申请表;

(二)申请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申请人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文件(复印件);

(四)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复印件)。

第十二条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在申请注册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聘用单位申请注册的;

(四)安全监管总局规定的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注册有效期为3年,自准予注册之日起计算。

注册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注册的,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满30日前,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注册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注册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申请延续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册申请表;

(二)申请人执业证;

(三)申请人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文件(复印件);

(四)聘用单位出具的申请人执业期间履职情况证明材料;

(五)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在注册有效期内,注册安全工程师变更执业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办理变更注册手续。变更注册后仍延续原注册有效期。

申请变更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册申请表;

(二)申请人执业证;

(三)申请人与原聘用单位合同到期或解聘证明(复印件);

(四)申请人与新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文件(复印件)。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期间不得执业。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及时告知执业证和执业印章颁发机关;重新具备条件的,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申请重新注册或者变更注册:

(一)注册有效期满未延续注册的;

(二)聘用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三)聘用单位被吊销相应资质证书的;

(四)与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第十六条执业证颁发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执业证和执业印章收回,并办理注销注册手续:

(一)注册安全工程师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有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未申请重新注册或者变更注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执业

第十七条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

(一)安全生产管理;

(二)安全生产检查;

(三)安全评价或者安全评估;

(四)安全检测检验;

(五)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

(六)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第十八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由聘用单位委派,并按照注册类别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执业,同时在出具的各种文件、报告上签字和加盖执业印章。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一)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第二十条聘用单位应当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执业活动档案,并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第四章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一条注册安全工程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使用注册安全工程师称谓;

(二)从事规定范围内的执业活动;

(三)对执业中发现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参加继续教育;

(五)使用本人的执业证和执业印章;

(六)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七)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二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保证执业活动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执业水准;

(三)在本人执业活动所形成的有关报告上署名;

(四)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

(五)保守执业活动中的秘密;

(六)不得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和执业印章;

(七)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受聘执业;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章继续教育

第二十三条继续教育按照注册类别分类进行。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应当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8学时。

第二十四条继续教育由部门、省级注册机构按照统一制定的大纲组织实施。中央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可以由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组织实施。

继续教育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承担。

第二十五条煤矿安全、非煤矿矿山安全、危险物品安全(民用爆破器材安全除外)和其他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大纲,由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建筑施工安全、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大纲,由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对申请注册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颁发执业证和执业印章。

第二十七条安全监管总局对准予注册以及注销注册、撤销注册、吊销执业证的人员名单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活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发现申请人、聘用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注册的,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注册;申请人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第三十条未经注册擅自以注册安全工程师名义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一条注册安全工程师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执业证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执业证颁发机关撤销其注册,当事人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第三十二条注册安全工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执业证颁发机关吊销其执业证,当事人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二)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收取费用的;

(三)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和执业印章的;

(四)泄漏执业过程中应当保守的秘密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利用执业之便,贪污、索贿、受贿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提供虚假执业活动成果的;

(七)超出执业范围或者聘用单位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三条在注册工作中,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律师聘请篇10

一、文职人员人事争议解决机制

(一)调解

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调解主要依据的规范文件是2006年1月9日由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联合签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以附件形式下发的《军队文职人员人事争议调解办法》。

1 申请时间: 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发生人事争议,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后10日内向有权机关申请调解。

2 主管机关:主管调解人事争议的机关是按照聘用文职人员的单位级别来设置的。如果聘用单位是师级以上(包括师级),调解机关就是该聘用单位;如果聘用单位是师级以下的,调解机关则是该聘用单位的上一级机关。主管机关按照人事争议涉及的内容具体指定相应业务部门承办。

3 调解期限:调解应当在受理当事人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军队文职人员人事争议调解协议书,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项、调解请求、有关事实、调解结果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由调解承办人员和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并加盖调解承办部门印章。

4 法律效力:调解协议的效力,按照《军队文职人员人事争议调解办法》第9条,“调解协议书经有关各方签字盖章后,即发生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承办部门应当督促检查争议双方当事人认真执行……”的规定,该调解协议书没有强制执行力,只能期望于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或承办单位的督促检查。

如果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按照规定向聘用单位所在地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二)仲裁

调整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仲裁的主要规范是2007年8月9日由中组部、人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

1 申请时间: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发生人事争议,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主管机关: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人事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州、盟)、县(市、区、旗)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用)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受聘人员代表以及人事、法律专家组成。

处理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的仲裁委员会,一般由聘用单位的级别决定。军级以上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由该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师级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由该单位所在地的地(市、州、盟)、副省级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师级以下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由该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旗)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但是驻京部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则一律由中央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3 仲裁期限: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一般应当在受理案件之日起九十日内结案。需要延期的,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也就是说仲裁委员会须在120日之内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庭成员署名并加盖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印章。

4 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作出后,并不立即发生效力。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逾期不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裁决书具有既判力。当事人不能就同一争议事项再向人民法院,也不能再申请仲裁委员会仲裁。二是裁决书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和调解的区别在法律效力上尤为明显。调解书即使生效也没有法律强制力,而生效的仲裁裁决则有法律强制力。

(三)诉讼

军队聘用单位或文职人员对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向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予以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军队聘用单位或文职人员的人事争议,主要依据是200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