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人生十篇

时间:2023-04-11 15:03:31

舞动人生

舞动人生篇1

仙游二中 八年(1)班 戴宇涵

我,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我的周围,却有了一点不起眼的绿;我,是一个轻轻的音符,但这首歌,却有了一个轻轻的旋律!生活就是一出戏,而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题记

生活就像一支舞,总是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而旋转,跳跃。如果这一支舞跳得出色,总会有人啧啧称赞,演绎吧,尽情地演绎……

“前奏”

“哗啦啦,哗啦啦……”雨下得真大啊!这天气可真怪,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却下起了雨。幸好我带了伞!正当我暗暗窃喜时,玲走了过来:“我没带伞啊!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把伞递给了她,她惊喜万分,抱着我又蹦又跳,看着她开心的样子,瞬间我也十分欣慰,满足,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过门”

“我的书包又坏了!”妍正在为自己那个“十元书包”而叹息!“便宜没好货啊!”我附和着。“你回家时不是路过缝纫店嘛,帮我带去补一下吧!”妍说。我想:今天我有事不回家啊!算了吧,我答应了妍,一放学,我特地跑到缝纫店里帮她补书包。第二天,我把补好的书包递给妍,妍高兴得大叫:“跟新的一样耶!”虽然特地跑一趟很累,可是看到妍如此开心我也有说不出的快乐……

“高潮”

舞动人生篇2

人大附中郑州分校高三-9班

郭丰瑞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抛物线,从零到零的轮回,不同的是你的人生弧度。

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败,仍滴水穿石,江流入海;辱,胯下韩信,雾底苍松.。

史铁生,一个肢体上的矮人,行动上的巨人。上帝收走了他行走的权利,却给了他磨练的机会:“死,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活着就要对得起这美好的时光。他战胜了疾病,战胜了死亡,他紧握着如椽巨笔,跨进文学殿堂。他双手转动轮椅,在与地坛对话的日子里,领悟了人生真谛,遥望天上云卷云舒,笑看人间风风雨雨。

李清照,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她以心抗世,以笔换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她,他,本是两条没有焦点的平行线,却因为对命运的不屈,对困难的回击,舞出了属于他们美丽的人生弧线,在璀璨的星空相交,共同照亮今天的我们。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他们用顽强的精神筑起一道道美丽的人生弧线,让生命在斗争的逆境中不移!

舞动人生篇3

看电影,怎么可以没有爆米花呢!

舞动人生

今天我们来观看英国影片《舞动人生》吧。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芭蕾艺术执着的爱,使他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实现梦想的故事。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等多项大奖。

电影中充斥着戏剧冲突,一波三折,跌宕(dàng)起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如何设计矛盾冲突,让作品鲜活生动,引人入胜呢?

矛盾与冲突

电影一开始,就把11岁的小男孩比利置于一个矛盾之中:比利的妈妈早逝,他的爸爸和哥哥都是矿工,正在为了大家的利益,跟矿主斗争,他们是罢工的积极分子。罢工,就意味着家庭没有收入来源,一家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可爸爸还是挤出钱来送比利去青少年俱乐部学习拳击。

矛盾之二,比利因为好奇,无意间走进了少年芭蕾舞训练场,他的眼前铺开了新的画卷,他迷上了芭蕾。以后的每一天,比利都装成去练拳击,实际偷偷地练芭蕾。冲突就是在这时产生的,爸爸发现了比利的秘密,他强烈反对比利去跳舞,觉得这很“娘娘腔”。比利十分苦恼,但依然在老师的鼓励下,偷偷训练,并准备去伦敦参加皇家芭蕾舞学校的选拔。

新的冲突接踵(zhǒng)而来。哥哥因为罢工的事被拘留了,比利也错过了选拔。圣诞节到来了,家里却连取暖的柴火都买不起,爸爸将妈妈遗留下的旧钢琴砸了,填进壁炉中。

比利的人生陷入了巨大的绝望之中。

矛盾与冲突会使电影与文章充满戏剧的张力,但必须合理。比利的妈妈是一个文艺爱好者,爱弹钢琴,爱看戏剧。而奶奶呢?虽然记忆力衰退,但依然牢牢记得自己年幼时学跳舞差一点成为专业芭蕾舞者的往事!对舞蹈的热爱,早就随基因深埋于比利的心中!这就是矛盾与冲突的基础所在,它们不是凭空而来的,电影如此,文章也如此。

转机

电影也好,文章也好,有矛盾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就要一直冲突到底,就像一张弓,不能一直拉得满满的,必须要有张有弛。因此,要有转机。

转机出现了,苦闷的比利在圣诞之夜跟同学一起到俱乐部跳舞散心,却被爸爸撞了个正着。比利勇敢地舞动起来,用舞姿向爸爸表达自己对舞蹈的热爱。爸爸被触动了,为了给儿子凑够来年参加舞蹈选拔的钱,他违心地复工了,成了矿工们眼里的叛徒。

后来,爸爸卖掉了妈妈的首饰,加上朋友们的资助,他终于陪着比利去了伦敦。选拔场上,比利紧张得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清楚。

恰到好处的悬念

优秀的文章和电影,都是需要悬念的。也许大家会觉得,悬念是侦探作品中才需要的。其实不然,悬念是大多数题材的文章或电影都需要的,它是吸引读者与观众的“点”,像前方一盏忽明忽暗的灯,引人猜想,那里到底有什么?但是,悬念的设定,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要为悬念而悬念。

《舞动人生》里的悬念就是自然的,合理的。人在考试之后,都会对结果有期待。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电影是如何将“等待考试结果”这个悬念用到最佳的吧。

从伦敦回来之后,比利的生活似乎回归原样,上学,放学,照顾年迈的奶奶,日复一日。突然有一天,当他回到家,看见全家人都坐在桌边,神情严肃而紧张地看着他,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信封。

爸爸把信交给比利,这个时候,观众和比利家人一样,心被拎得高高的。可是,聪明的导演就是不把悬念揭开,他让比利关上房门,独自一个人看信。观众一下子站到了比利家人的视角上,一同紧张地盯着紧闭的门。爸爸实在忍不了了,拉开了门,看到了眼中含泪的比利,终于,导演把谜底揭开,比利说,我被录取了!

14年后25岁的比利站在舞台上,他的爸爸、哥哥和童年的伙伴迈克坐在台下。高大的比利跳上舞台,高高跃起。这个姿势正与影片开头比利玩乐时跳起的姿势一模一样,是一种强烈的呼应,用于文章之中,叫点题。

煽(shān)情的魅力

电影中还有一个表现手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如何煽情。煽情并不一定有泪有笑,有拥抱或是其他动人的姿态。这部电影教会我们,有时平淡与克制之下的感动,有更强大的感染力。

在比利最苦闷的时候,导演没有让他哭泣,只是夜晚让他在厨房中,看到去世母亲的幻影。母子间也没有眼泪与拥抱,妈妈只告诉他,要把牛奶倒在杯子里喝,喝完要关好冰箱门。

舞动人生篇4

(编 者)

作家档案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著有《掌心化雪》《唯一的橘子唯一的灯》《浪漫是情场的》等文集22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曾连续3年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十大散文家”“中国内地十大散文家”。原野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比做一个作家更重要。”因此,在他繁星般的散文篇章中,纯真和善良始终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间。《月光手帕》《雪地贺卡》《善良是一棵矮树》《跟穷人一起上路》等作品流传得最为广泛。

作品选读

月光手帕

鲍尔吉・原野

很多年以前,我在医院为父亲陪床。病人睡熟之后,陪床的人并没有床可睡。时间已在后半夜,我散步在一楼和三楼的楼梯间。这时的医院没什么走动了,几个乡下人披着棉袄蹲在楼梯口吸烟。偶尔,有系着口罩的护士手执葡萄糖瓶轻盈往来。

我下到一楼,又拾阶上楼,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姑娘,约莫是个中学生,行走间蹲下,捡一样东西,旋又走开了,回头瞅我一眼。她走开后,地上一个薄白之物仍放着,像一个手帕。

我走近看,这不是手帕,而是一小片月光摊在楼梯上。为什么是一小片呢?原来是从被钉死的落地长窗斜照进来的,只有一方手帕大的小窗未钉死。子夜之时,下弦月已踱到西天。这一片月光射入,在昏黄的楼道灯光下,弥足可贵。

小姑娘误以为这是奶白色的手帕,她弯腰时,手指触到冰凉的水泥地上便缩回了。她瞅了我一眼,也许是怕笑话。

我不会笑她,这一举动里充满生机。小姑娘也是一个病人的家属,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忍受怎样的煎熬。但她是这么敏感,心里盛着美,不然不会把月光误作手帕。

在她发现这块“月光手帕”前,我已将楼梯走了几遍,对周遭懵然无动于衷。正是因为她弯腰,才诱使我把这一小片月色看成是手帕,或者像手帕。但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的空灵,走过来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炼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此事有了新的想法。多么喜欢她把这块“手帕”捡起来,抖一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替月光遗憾,它辜负了小姑娘轻巧地半蹲捡手帕的样子。

每天变傻一点点

鲍尔吉・原野

读过好多“四十抒怀”的文章。一些是慨叹,生命常有短促之虞。40岁是很短,但若说40年则显得很长,譬如红白玫瑰战争打了40年,人们认为不可思议。罗素说,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的寿命实在太长了,因此世上许多事情是为了应付七八十年的寿限,譬如游戏与研究哲学。古人也传达过类似的意思:不为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假如人类的寿限设定为30年,吾等言行必如武侠小说写的那样,开门见山、立分胜负,决无延宕与徘徊,世界也因此减少许多无趣的事情,开会啦、钓鱼啦、评职称啦之类。因此长有长的毛病。另一些“抒怀”的文字,则对40岁发生惊愕,啊?竟然40岁了,真是岂有此理。这种恼怒宛如商品陡然涨价那种恼怒。此类人士痴迷于生,乍一回首顿生悲秋之意。有些事情,自己说破或别人说破都不好。而世间最怕说破的正是时间。人们在影院引颈观看一出波澜起伏的影片时,有人突然出现在台上,说“您所欣赏的影片只剩下一半了”。这时,观众至少会愣一下,心里不是滋味。人在40岁时“惊愕”一下的好处是到50岁不再惊愕,或惊愕之际不太痛切,顺入老境。

在“惊愕派”之外,又有“悔恨派”。这一派恨自己辜负平生,人届四十,还没有这样那样。这种感触比惊愕更令内心不安。实际上,“没有这样那样”是一种比较,而并非生活本质,也妨碍不了人们把日子过得很好。从小处说,顺利地度过漫长的岁月之后,还能写点文章不是很好吗?所谓“悔恨”大多是与同龄人比较而产生的。人的特点之一是爱与同龄人较量,而不与婴儿、老人、古人以及外国人比,人是在与自己同龄人的比较中成长起来的。7岁间,邻居阿三有一条短裤,我有两条,大胜!上学后,同窗阿四物理考80分,我90,幸福!结婚时,友人小狗子置酒5桌,我多他一倍, 痛快!但人到中年已不可相互比较,生活至此显示出无限的复杂性,性格、学历、时运、背景、地域和健康,甚至一些神秘不可知的因素一起构成比桥牌还要复杂的阵局来操纵人们的进退荣枯。逢其时者头角峥嵘,所获之物何止高官、厚禄、豪宅与华车?在这场耗时40年的比赛中,你与赢家较量胜负,就是往已经跳了40年并有些疲倦的心脏上泼了一杯毒酒。事实上,人到50岁,同辈中有可能出一位市长。60岁,你小时候痛殴过的流鼻涕的小瘪三成了一幢湖畔别墅的主人与美貌二奶的丈夫,没法比。还有,你所记得的许多年前的那个人早已在生活中变为另外的人,如电脑286变成586,他有权拥有他拥有的一切。你所记忆的,只是那张遥远的旧脸――一个生理学意义上的识别符号。因此,人不能跟脸或者符号较劲。

我所以对“四十抒怀”发出这些议论,是因为在下亦济身其中。但很奇怪,没有产生特别的想法,用黑豹乐队一首歌的歌词说“这一切都好像昨天一样”,而昨天也像昨天一样。虽无感想,我仍希望能想出一句什么话来勉励后面的人生,这句话终于想出,即题目所示:

――每天变傻一点点。

我想说的在于:一个人无论怎样锐意创新,到了此际,业已尘埃落定,换言之,所有的聪明都应该到此为止了。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可以概括为“聪明教育”。小儿尚在襁褓之中,邻里已开始比谁家孩子聪明,而上学后语文算术之类无非怕我们变傻,学而时习之,聪明再聪明。虽然中国最早与最老的智者老子反对逞智斗巧,但人们对“傻”仍然抱有深深的恐惧,怕傻的实质是怕吃亏,而生活中该吃多少还吃多少。我们却把获得的成绩记在了“聪明”的账上,忽视了品格、机遇与毅力的作用。聪明当然有一些用处,它至少帮助我们从中学里面毕业。但一个人到了40岁还聪明,也许会帮倒忙。一个心机勃勃的大脑继续聪明,心肠或许会变坏。而渐衰的身体在心机的驱使下,或许会变糟。此时,宜消闲,不宜急进;宜缓泻,不宜峻补;宜藏锋,不宜露势;宜煲汤,不宜啖肉;宜口讷,不宜激辩;宜涵咏,不宜奔呼;宜淡出,不宜雄起。比聪明更有益的是顺变的头脑,平和的心境,一些惰性与一些直觉。总之,40岁该用减法而不是加法。

心性上的单纯,对40岁以上人士的心智与身体均大有补益。当然,一下子过傻也不妥,使别人认不出你来。“每天变傻一点点”,等到80岁时,终于回复婴儿状态。到那时,我们光鲜纯洁,不亦悦乎?

超级链接

关于自己

(拟明星答记者问)

身高:1.75米(未扣除驼背因素)。

三围:极尽干瘪,略。

来源:父,那顺德力格尔。母,乌云高娃。

去向:女儿鲍尔金娜。她是我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和主要去向。

优点:记忆力不好。

缺点:悲天悯人与撒谎。

理想:自由地思想着。

尴尬:误穿老婆的裤子上班。

民族:蒙古族科尔沁部,出过嘎达梅林与僧格林沁。

视力:左眼远视,右眼近视。可将远近利益相结合。

头发与眼珠颜色:一片漆黑。

喜读书籍:连环画。

喜读杂志栏目:征婚启事。读之扭捏多情,十分可喜。

喜听音乐:各族各地之民歌。

喜欢颜色:如景泰蓝般又有些稀薄明亮的蓝色。

自拟联:好读书不求甚解,喜饮酒唯取微醺。又有一联:作文烟茶酒,读书手眼心。

最难忘之影视:《米老鼠与唐老鸭》。

最想去的地方:敦煌与南太平洋。

喜爱的诗人:惠特曼。

喜爱的小说家:舒克申。

喜爱的散文家:纪伯伦。

喜爱的歌手:哈扎布(蒙古族)与佐田雅治。

喜爱的哲学家:圣・奥古斯丁。

喜爱的作曲家:吕远。

喜爱的画家:克里木特。

童年恐怖的事情:看电影以为是真的。

童年快乐的事情:星期六走出幼儿园。

喜欢的书法作品:颜真卿之《裴将军帖》。

厌恶:虚伪。

苦恼:字写得不好看。

庆幸:无特异功能。

舞动人生篇5

舞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清晨,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群群的中老年人、有的随着锣鼓点在扭"秧歌"、有的跟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跳"迪斯科"、还有的人在优美的旋律中跳着自编的"健身舞";晚间,在剧场可以欣赏到舞蹈或舞剧作品的演出、也可以到舞厅或联欢会去跳交谊舞;节日期间还可以在一些公园等旅游点举力的"游园花会"看到各地的民间舞蹈表演;如果有兴趣和需要、你还可以到各种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舞、民间舞、国标舞……来提高自己的舞艺。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舞蹈?我们将怎么回答呢?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三、舞蹈的起源--舞蹈艺术是从哪里来的?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

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四、舞蹈有哪些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五、舞蹈欣赏

舞动人生篇6

排舞(Linedance)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它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也叫牛仔舞。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融人了欧洲宫廷和拉丁式的舞步,舞步多元,风格创新,简单易学,是一种既可个人独享,又可与团体共乐的新型舞蹈。近年来,排舞风靡世界,受到不同国籍、性别及年龄的人们的参与和喜爱,已成为一种“国际健身语言”。近年来作为全民健身项目引入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逐渐开展起来。由于其时尚性、健身性、娱乐性和群众性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排舞运动在我国还未普及,但在大学校园中推广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我国大学生目前存在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柔韧、灵活、协调性较羞的特点,十分有必要发掘研究排舞的健身价值及在高校推广排舞的可行性,以推动排舞运动更好地普及与发展。

1、捧舞的项目特点

1.1 舞蹈内容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

排舞最初来源于方块舞、圆圈舞、欧洲宫廷舞和当时流行的DISCO舞蹈以及美国西部乡村的民族、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排舞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舞蹈和音乐元素,并在不断创新之下形成了如今这样丰富格多样的排舞风格。现在,排舞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舞蹈,仅仅经过国际排舞协会认证的排舞就有3000多支,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挑选和创编而成,风格各不相同。此外,许多国家还把具有本地民族风格特色的舞蹈和音乐元素融入到排舞中,大大丰富了排舞的内容。

1.2 舞步的规范性与身体动作的自由性

排舞的每支舞曲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独一无二的舞码(节拍数)。因此,同一支舞曲,排舞的舞步全世界完全统一,由国际排舞协会确定和认证,并对舞步的步位、脚法、行进、方位和转度等动作作了严格的规范。虽然排舞的舞步动作要求垒世界统一,但是排舞对舞者的身体及手臂的动作并无统一要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编动作。因此,每一位舞者对同一支舞曲的排舞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的形式不拘一格,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动作随韵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练习者可以尽情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风格。相比其它的一些健身休闲项目,跳排舞更具趣味性和自由性。

1.3 参与形式的灵活性

排舞摆脱了舞伴的束缚,既可以和舞伴跳,也可以单独跳,可以数十人集体跳,也可以成千上万人齐跳,它不受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条件的限制,只要学习者产生并保持这一兴趣爱好,就会终身受益。此外,排舞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块空地即可,即使没有音乐,还可以用拍手或吉它伴奏的形式进行起舞,非常便于普及和推广,因此这项运动具有非常灵活的参与形式。

1.4 表演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排舞的动作多数简单大方,侧重于身心的健康发展,人们在排舞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愉悦的情感抒发和宣泄,具有一定的自娱自乐性。另外排舞也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美、服装美和体态美,三者相互交融,增强了排舞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排舞既可以自己参与又可以作为表演欣赏;既有“下里巴人”的通俗和大众,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和美丽。排舞动作是具有内涵美的形体动作,是美的精神气质的展现,在服装和音乐的衬托下,男士跳起来气宇轩昂、风度翩翩,女士跳起来秀丽端庄、典雅大方。因此,排舞的美是内和外,形和神的统一体,好的排舞作品表演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2、在普通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可行性

排舞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可以健心、健美,还能培养终身锻炼的理念,十分符合大学师生的需要,适宜在高校进一步加以推广。

2.1 增强体质、抵抗疾病

排舞属于耐力性有氧运动,练习时需要垒身的动作配合,锻炼部位比较多,因而称得上是一项“全身运动项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动作的节奏感。参与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运动,可以改变人体安静状态下的生理状况,促进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的活动状态,把安静时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提高消化系统机能,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抵抗疾病的产生。

2.2 缓解心理压力

排舞丰富的音乐、多变的舞步、自由的参与形式,使大学生在参加时能最大限度地放松身心,产生出幸福和自我满足的个人情感,增强参与者积极的自我想象。参与排舞练习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产生亲密感,消除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有效降低心理负荷,增强健康信心。

2.3 塑造健美体型

由于排舞包含许多拉丁、爵士、街舞、舞厅舞等风格的舞蹈动作,在练习时腰腹部及髋部的动作较多,因此排舞练习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经常参加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对于塑造优美形体具有极大的帮助。

2.4 终身锻炼价值

排舞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学练的门槛较低,“凡是会走路的人都会跳排舞”,这句话说明了即使没有舞蹈基础,也能进行排舞练习,每一个舞曲都有精心设计的动作规范。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较为适合的运动量和强度。青年人比较喜欢热情奔放、激情洋溢的舞曲和舞蹈类型,就可以选择拉丁舞、爵士舞、街舞、舞厅舞等舞蹈风格,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舒缓、柔情的华尔兹、恰恰等舞蹈风格。

3、在普通高校推广排舞运动的途径

3.1 纳入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为普及推广排舞运动,更好地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可以在低年级基础体育课中安排4-5学时的排舞课程,其教学内容从简单的排舞人手,力求学生掌握排舞的一些基本步伐,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排舞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高年级开设排舞专项课,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程,其教学内容从形体、姿态等人手,力求让学生能掌握中等难度的排舞5-5个,使学生对排舞有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3.2 定期举行排舞比赛

组织大学生和教职工排舞比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将排舞纳入学校运动竞赛计划之列,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作用,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学校通过排舞比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鉴赏水平,并且让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对促进排舞在学校的普及与提高无疑是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3.3 成立校园排舞协会

通过成立学生排舞社团和教师排舞健身团队以及排舞健身俱乐部活动,带动广大师生的日常健身活动,从而在校园全面推广,校园排舞协会要经常开展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让对排舞感兴趣的广大师生有进一股提高的机会,还要经常举办表演、交流推广活动,绘排舞爱好者提供很好的展示机会,并让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舞动人生篇7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舞动人生篇8

关键词:舞蹈舞感舞蹈教学培养

舞蹈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的走位为手段,通过舞蹈运动本身表达作品意图及个人对作品、对生活的思想感情、理解诠释,舞者的身体神态、动作韵律、舞蹈气息、化装扮相等随着音乐的起伏传递给观众其表演作品的深邃,传递舞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共鸣震撼。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舞蹈是生命的情调,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最体现作品与舞者的是舞蹈感觉,舞蹈感觉好像是看得见,又不是人人都能捕捉得到的精灵,它是对舞蹈理解所体现出来的感受,有的舞者的舞感是得宜于先天舞感天赋好,有的则是后天的引导培养。舞蹈教学中的“舞感”培养可以说是舞蹈艺术永不衰竭的生命源泉之一,我们通过教学中得到舞感后能够去掌握舞蹈的风味,追寻舞蹈的内涵,找到真正用心舞蹈的感觉!

一、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舞感”

舞蹈是人肢体的动作艺术,动作中律动的“动”是舞蹈的核心。正因如此,舞蹈技艺的难度往往被视为衡量舞蹈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样的要求标准致使有些舞蹈教学较偏重肢体素质的训练,而对于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培养、艺术涵养的培养不够重视。随着舞蹈理论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强调舞蹈编排的美感和内涵性,重视舞蹈者本身的表现力和内在的情感渗透。因此,在许多舞蹈教学中,舞蹈课的教学也在不断更新理念,在对学生肢体基本功动作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舞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舞蹈素养。对于舞蹈具体表现来说,一般分为舞者外部肢体动作和内心情感两个部分。外部肢体动作指的是舞蹈的动律、动态;内心情感是指表演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意识等因素。这两部分不分先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让学生在动作上与思想情感上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舞蹈的艺术魅力。

1.提高学生感官反应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敏锐力

舞蹈感觉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人们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它首先是建立在有肢体动作的“动感”基础上的,所以说舞蹈的动作动感是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者个人动作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这个舞蹈者舞蹈水平好坏的根本前提,每个人都有先天反应的差异,都具有先天的不同。有人天生应变能力强,协调性好,有人就较弱。因此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提高舞蹈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是关键中的关键。

然而,舞蹈的动感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动感,而是对舞蹈这全身各部位动作的高度敏感力和协调性,这就是舞蹈感觉的基础。舞蹈训练实际也就是这一简单道理的延伸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规范的专业训练逐步扩大舞蹈形体技术范围,这样可以不断地提高肌肉组织、关节韧带之间的协调性与感受力。规范的基础训练是在不断地增进这种动感的敏锐度、协调性和准确度,例如:舞蹈训练中常规的“擦地”动作,舞蹈者长期练习“擦地”,不仅加深了对绷脚、外开、延伸等腿的形态的准确感觉,而且还加强了脚底、脚尖对于地面相互关系的敏感程度。系统大量的科学练习,不断地接受器官与外界信号的反馈,使得舞蹈者能对自己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舞者都需要一个规范系统的训练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训练技能,一方面是对自身动感准确性的培养,这也正是提高自身感官反应准确性和敏锐力的正确途径。

2.外部肢体动作的培养

作为表演者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协调性强、敏锐力强、匀称的外部形态。通过系统基本功的形体训练,最大限度地美化学生肢体的线条,增强学生的肢体灵活性和协调性,扩展其自身素质。有了这个基础,舞蹈表现力就容易找得到。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化。我们要在肢体训练的基础上,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潜力作为舞蹈教学的出发点,把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确立为教学的重要标准,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舞蹈肢体的表情有时不单单是靠某一个动态的部位来表现,在一抬手、一投足等动作过程中,气息也是贯穿作品的因素,培养学生身韵中的呼吸协调是做动作的学生去领悟作品的重要途径。

3.内心情感的培养

舞蹈情感的表达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包括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的。它通过各种面部的表情、手脚走位、身体的摆扭等来统一传递内在情感。舞蹈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悟性入手,通过长期观看欣赏舞蹈作品达到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用心领悟,用情表现,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作品中去。在内心情感培养中,眼睛的表情非常重要,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叙述舞蹈及本身的内心情感,所以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眉目传情。教学中还可以用不同心情、场合的眼神来训练怒眼、喜眼、哭眼、怨眼、哀眼等多种表情,要求学生通过眼神来表达内心世界。

4.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自找题材、自找音乐、自我设计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的内在创作激情一旦点燃,就会突破自身而大放异彩。这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舞感能力,提高舞蹈综合素质。

二、舞蹈教学中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俄国著名舞剧编导家罗·扎哈咯夫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可以看出舞蹈都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跟音乐之间存在共同点,舞蹈需要音乐作为铺垫后对其作品进行激化与强化,舞蹈的动作创作都要对应音乐来进行。舞蹈和音乐都直接表达感情,而音乐的表达更具备抽象性,它不会对舞蹈表达产生重叠干扰,而是更进一步的烘托,特别是音乐中的抒情性更是舞蹈生命力的升华。舞蹈教学中,除了舞蹈系统的基本功训练外,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舞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舞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前提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群杰,王淑香.舞蹈感畅想[J].舞蹈,1997.

舞动人生篇9

傣族,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是水孕育和延续了她们的生命。同时她们用泼水节这样的特殊形式表达着对水的特殊感情。这种爱水、赞美水的民族性格,同样孕育了像水一样纯净、柔美的傣族舞蹈。

舞蹈意境是舞蹈编导营造和构思、舞者准确生动表达和展示并由观众接受三方面组成。“舞蹈意境,是由舞蹈编导和舞者共同创造的情意交融的艺术形象和由它所引发的观众所产生的联想的总和” (摘自舞蹈2006年第10期 百晓虹著:谈舞蹈艺术作品的意境)

一、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宣泄意境

在傣族舞蹈的原始艺术中,原始氏族乐舞受到氏民的格外尊重和最广泛的参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围鼓而跳”的自娱性舞蹈。人们在跳“嘎光”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动作随意。身体自然舒畅,举臂投足、扭臀卸胯、目转神注皆是舞。那韵味、那氛围、那风格皆以真为主,美为尚,在手舞足蹈之间宣泄着真情实感。这里,人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欢快和无遮掩的宣泄意境。任何多余的添加和刻意动作都会破坏这种意境。正是这种意境,也只有这种意境时,当人们竞相起舞时,才拥有了与神灵交流的神力。天、地、人、鬼、神才能融于一体,赋予舞者“神”力。“是‘舞’给原始人提供了一种契机,让原始人在神、人交汇的乐舞中得到心灵的安慰与满足” 。(摘自舞蹈2006年第6期 司冰琳著:浅谈原始乐舞的图腾性与氏族特色 )

宣泄意境,即纯自然、原生态。是自然的生命中的一部分,用舞蹈表达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来了情绪想啥时候跳就啥时候跳,舞者始终处在一种自在和自为的状态中,轻松自如地实现自我宣泄、自我陶醉、自得其乐的极具人本意味的目的”。(摘自舞蹈2006年第10期 孙玥著:关注民间舞的原生态)这,也是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与生俱来和表达的意境。

二、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婀娜多姿梦幻意境

次生态舞蹈一般是指在保留原生态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舞蹈的再创作,用于在一些旅游景点、民俗生态园、民族风情园表演的舞蹈。那是在充盈着浓浓民俗氛围中展现着傣族舞蹈婀娜多姿的梦幻。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礼貌温和,智慧聪颖又幽默谈谐,性格像水一样,时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时像大河洪流,迅涌而澎拜。次生态傣族舞蹈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水”民族性格。

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大多反映和展现的是傣族舞的婀娜多姿、柔美舒展。时而节奏缓慢,时而轻快明朗。使人驻足流连,难以忘怀。此时的舞象水一样,赋予变化。此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表演时,舞者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的表演。在孔雀舞的表演中,随着伴奏的变化,舞者动作节奏时而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流畅,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如,吸引着观众顿足忘返。

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每个动作组合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追求,无不是以傣族舞的婀娜多姿、柔美舒展抓人眼球。强烈的人体动律情绪化,使观众受到了舞蹈艺术家的巨大感染,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真挚情感的赞美和向往。看着那婀娜多姿、柔美舒展的动作,舞者表现着人的情感、理想、愿望,描绘着人的精神世界;表现着爱情、劳动、生活,以舞蹈形象展示着人的内在生命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化, 因而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具有诱人的审美力量和感染力量, 更容易激发起作为欣赏者的观众的情感共鸣。

柔情似水、婀娜多姿,正是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所表达的梦幻意境。

三、再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唯美

再生态舞蹈一般是指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舞蹈形式。其意境反映的是 “唯美”。

再生态傣族舞蹈的动作大多阿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既潇洒轻盈又灵活骄健,且充满阴柔之美。以展示细节和动律为其“唯美”之本。

再生态傣族舞蹈通过舞蹈编导刻意提取的傣族舞中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 身体“三道弯”造型特点最为引人。细节决定全部。舞者运用头部、腰部、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表现出仿生形态的自然流。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挺胸、收腹与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以及柔中带刚的舞蹈韵律,使傣族舞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而源于高原的劳动生活,来自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的“一顺边”的体态,都强烈地再塑了再生态傣族舞蹈“唯美”的意境。

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傣族舞蹈(即再生态傣族舞蹈),以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极富有的表现力抓住观众,舞者下体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细节造型感染观众。其“舞韵”如微风中的柳条,体现着女性妩媚神情的舞姿。舞蹈动作中那每一处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 型。不论手腕的旋转、指尖的凸凹和脚步的起伏;还是上身的挺胸、收腹与头部、眼神的节奏韵律,都使人感受到傣族人生活在那秀丽河川的自然律动美,使人沉浸在傣族人生活的宁静祥和氛围里。于是也形成了傣族舞既有的动态韵律美,静态的“亮相”造型美,凸显傣族舞“唯美”意境。

舞动人生篇10

关键词: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特色

广西瑶族地区的民族特色不仅体现在地方风俗习惯上,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在民族地区教育中,中小学舞蹈教育是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基础教育,同时还要承担中小学生民族素养培养的责任。人们通过对中小学生实施舞蹈教育,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1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概况

在广西瑶族分布的6个瑶族自治县和49个瑶族乡中,民族舞蹈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瑶族舞蹈与当地的宗教密切相关,是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结果。例如,金秀瑶族自治县坳瑶的黄泥鼓舞、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长鼓舞、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的香龙舞等,这些舞蹈已经成为瑶族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内容。舞蹈伴随着节奏,使舞场景逼真,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天性体现出来。依赖于舞蹈教育,瑶族舞蹈得以顺利传承。[1]在开展中小学舞蹈教育的过程中,瑶族地区将最具宗教特色的舞蹈作为中小学舞蹈课堂的重要内容,一些地区还针对瑶族传统文化建立了瑶族博物馆和传承民族文化统战基地等,且成立了“文工团”,吸引中小学师生参与到文工团中,接受专业的瑶族民族舞蹈培训。

瑶族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是对瑶族文化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保留瑶族舞蹈文化,就要将舞蹈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出舞蹈的价值。目前瑶族的聚居地中,一些中小学校已经着手于瑶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2]他们不仅将瑶族舞蹈引进了校园,还将瑶族的传统节日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特色发展策略

2.1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深入挖掘舞蹈文化,开发校本教材

瑶族民族舞蹈各个支系都有不同的风格。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挖掘舞蹈文化,就是让中小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了解各支系的舞蹈风格,了解舞蹈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民族情感的角度出发学习舞蹈。在瑶族民族舞蹈中,长鼓舞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要将长鼓舞的舞蹈元素提炼出来,分解为舞蹈动作,针对长鼓舞的典型舞蹈动作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学。瑶族长鼓舞的典型律动包括三种,即屈弹律动、矮弹律动、拧弹律动。针对舞蹈律动展开教学,首先要让中小学生了解相关的舞蹈文化内涵,之后实施舞蹈教学,使中小学生在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舞蹈。当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之后,舞蹈教师就可以实施系统化的长鼓舞训练。[3]由于中小学生已经在舞蹈动作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长鼓舞的系统学习中,能够以舞蹈文化的领悟力指导自身的舞蹈动作,并通过对舞蹈内容的理解,使规范的舞蹈动作连贯起来。对中小学生而言,由浅入深地展开舞蹈学习,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舞蹈动作。以布努瑶和白裤瑶的舞蹈为例,将这两个瑶族支系的舞蹈纳入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就要让中小学了解这两个瑶族支系的生活状态,让学习舞蹈的中小学生明白这些舞蹈动作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演化而来的,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使其从主观地角度出发,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布努瑶人生活在山中,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蹲颤”就类似于他们登山时候的动作。白裤瑶的舞蹈动作“勒则格拉”表现出来的是像猴子一样的佝偻体态,这是白裤瑶人日常生活中劳作的动作。这两个瑶族支系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都是低重心的跳跃和旋转。中小学生学习这些舞蹈动作的时候,如果对舞蹈动作的背景不了解,就会导致舞蹈动作难以准确到位。这就需要瑶族舞蹈教师在瑶族舞蹈的共性中把握住个性,在课堂教学中格外强调这些个性动作的准确性,以使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瑶族舞蹈的要领,将舞蹈文化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形成可操作性、趣味性的校本教材。

2.2 在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注重舞蹈动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瑶族舞蹈较有随意性,各个舞蹈动作都保留了原生态的特点。随着瑶族舞蹈被体系化,舞蹈动作都实现了规范化,这必然会导致瑶族舞蹈出现审美变化。

对中小学生展开瑶族舞蹈教学,就要将瑶族的民族属性保留下来。例如,瑶族长鼓舞舞蹈的评价是“打得越矮,且花样百出,说明敲鼓的技术越高”。长鼓舞表演的时候,重心越矮,且能够屈腿或者蹲着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包括跳跃起来、耍花鼓以及拧身等,四肢的动作也能相应地作出变化,说明技术越高。现代的瑶族舞蹈在保留了瑶族舞蹈原生态的基础上,还注入了时代元素,使得瑶族舞蹈成了二次创作的民族舞蹈作品。例如,《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瑶香火龙》等剧目,可以作为中小学舞蹈教学中的学习参考剧目,使瑶族民族舞蹈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在中小学生舞蹈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广西瑶族地区的舞蹈教育特点,并不断挖掘舞蹈的元素,根据舞蹈需要编创舞蹈动作。在具体表演中,舞蹈动作在空间的变化受到了约束。关于瑶族舞蹈的空间变换形势,常见的瑶族舞蹈动作为拜四方、走十字或者罡步等,在舞蹈动作上需要空间流动。但是,舞蹈动作无论怎样发生变化,都是形成矩形或者圆形。在中小学舞蹈教学中,要实现舞蹈教学的特色化发展,就要在保留瑶族舞蹈原生态的同时,根据时代审美需求对舞蹈动作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使中小学生在学习舞蹈时,懂得瑶族舞蹈只有创新才能够求得发展。对瑶族舞蹈的创新,主要是动作的创新,而瑶族舞蹈的原生态则要保留下来。例如,在白裤瑶族的舞蹈动作中,有一个是甩跨的动作,这个动作要让中小学生表演到位是很难的。此时,舞蹈教师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小学生领会这个舞蹈动作的渊源。由于瑶族祖祖辈辈都在山里生存,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所以山外的文明没有流入山里的瑶族聚居地,而瑶族的一些古老的生活习俗保留了下来。白裤瑶族的女子穿着裙子,但是在裙子下面并不着装。如果需要大小便,就会跨步一扭而蹲下,长长的百褶裙就会在地上。对中小学生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中小学生会感受到白裤瑶族这个古老的生活习惯与现代生活是完全背离的。当中小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原理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想象白裤瑶族女子方便时的样子,并按照这个动作进行舞蹈,从而做到动作的准确到位。这样才能将舞蹈理论与实践结合,跳出更好的作品。

综上,就舞蹈教育的角度而言,广西瑶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属于民族地区的教育,且教育发展进程中会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对中小学生的民族个性加以培养。实现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就要结合广西瑶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实际,发展本民族的优势,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惠明.呢呢喃喃动衷肠 痴痴憨憨尽真情:评瑶族群舞 《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J]. 大众文艺,2014(15):182.

[2] 钟海青,高枫,等.守望边疆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