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标准格式十篇

时间:2023-03-21 00:42:40

借条的标准格式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1

二、一定写明“今借到***现金***元,注明大写***圆整。特别注意:核实大小写相一致,如果大小写数额不一致,司法实践中会以大写金额为准;

三、一定写正确出借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同时一定要写明借款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避免发生纠纷时再去核实借款人身份是否重名等问题;

四、如果不能确定要求借款人什么时候归还,建议出借人不写归还日期,这样时效上可以保证20年,而不会由于一时忘记导致时效超过不能收回。懂得法律的人都知道,写上归还日期与不写归还日期差别不大。

五、如果要求给利息,一定要写明,法律规定:不明确约定支付利息的,归还时要求利息的是不予支持的;

六、借条最好是在a4纸上先将借款人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纸张的右下方,然后在上端书写借条,另外,注意:签字后最好请他或(她)以右手大拇指(我国无论是法院或律师等司法实践中都是严格执行右手大拇指)捺指印。

七、因为他在向你借钱,主动权在你手上,所以在借钱之前完善手续是不成问题的。

借条样式如下:

借 条

今借到张三(身份证号码:1234567890)现金123456元,大写:壹拾贰万叁仟肆佰伍拾陆圆整,年利率7.56%,XX年2月30日前本息一并归还。

此据

借款人:李四

身份证号码: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2

民间借款时应该怎么写借条1、借款时宜写借条,不宜写欠条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而欠收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合同关系。因此借款时宜写借条,而不宜写欠条,以省去诉讼中解释欠款原因、用途的举证责任。

2、借款时双方约定的利率宜写入借条中;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在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事实上,法律规定民间借款双方可在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范围内约定利息。法律依据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护。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的规定。如果没有将利率写入借条中,出借人一起诉,借款人不承认双方约定,出借人的利息请求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3、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

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题理解不一,有人主张适用2年诉讼时效,也有人主张适用20xx年诉讼时效。各地法院对此问题的把握也不尽相同。

因此,从债权安全回收的角度考虑,借款时宜将还款期限写入借条中,如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出借人应当在借款到期后2年内向其主张权利(包括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由借款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

4、借款时借条宜写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

实践上,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较密切,也不泛亲戚关系,借款时将日常习惯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张兄将借款人写成阿三四妹之类等等,万一借款人逾期还款,出借人想到法院起诉借款人,往往会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被法院拒之门外。

5、借款时借条应表述清楚明确,没有歧义。

民间借款如何计算利率民间借款也即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利率可由借贷双方自行约定,但约定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无息借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刊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也就是说,如果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属于谋取高利的范畴,超过部分法律不予保护。

借条注意事项借贷手续要全

债务人和债权人关系再好,借钱时也一定要打借条。不打借条是最大的法律风险。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条,无书面借条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没有证据的请求,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因此,在借贷时,借款人应主动写出书面借条,出借人也应提醒对方写出借条,如遇特殊情况,当场无法定出借条的,应有第三人作证,事后补上借条。还款时还款人要注意收回借条,或共同销毁借条。如果出借人声称借条丢失或损坏,还款人应要求出借人出具收据,还款人应妥善保存收据。

1、借条要当面写,出借人要亲眼所见借款人签字,不要接受已经提前写好的,因为借款人用他人之手来签字,这个借条就失去了证明力!必须当面看着写!

2、不要写借条原因!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借钱,这个与借条本身无关,如果加入就可能产生附带条件的借贷民事行为,导致借款人引用该条件进行抗辩。

3、借条简洁明了,无文字陷阱,比如A借B100元 或者A借了B100元都不完全,前者是不明确出借跟借款人关系,后者A借到多少不知道,所以应该写 A借到B100元借到表示已经收到!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3

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_________住房困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为解决中青年科技骨干的住房问题、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实现知识创新工程的目标,甲方对符合条件的中青年科技骨干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在乙方为甲方工作未满十年的条件下,本补贴款暂以借款形式发放,鉴于此,甲乙双方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借款人的资格条件

借款人应为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现在岗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包括所属(控股)公司人员。其资格由借款人的工作部门和所任教处共同确认。

第二条 借款人的购房补贴标准

根据《方案》的规定,借款人的购房补贴面积为_______平方米,全额/差额补贴金额为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__元整

第三条 借款的用途

本借款是为解决住房困难的一次性达标补贴款,需专款专用,乙方只能用于购房,不得挪作他用,不以现金兑付。

第四条 借款的程序

乙方持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填写购房申请表,经所在部门和甲方人事处认定资格后,与甲方签定本借款合同,凭上述材料到甲方财务处领取购房补贴借款,由甲方以支票形式给付。

第五条 借款人所购房屋的产权归属

借款人购买的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在乙方能保证为甲方工作满十年的前提下,乙方可以自由处置。

第六条 乙方工作年限的具体计算方法

乙方为甲方工作十年即取得本购房补贴借款的所有权。

本十年工作年限,以创新后实际工作年限为准,创新前即在甲方工作的人员,三年工龄折抵创新后一年工龄(具体计算方法见《方案》)

第七条 经计算,乙方尚须还款__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元整。

第八条 乙方为甲方工作年限未满的处理

乙方无论因何种原因,实际为甲方工作年限未满十年,则不能全额取得购房补贴,调离时需按不足年限的比例退款。

第九条 担保

乙方持因私护照出境而暂时离开甲方的工作岗位,如果乙方对甲方的十年服务期未满,则乙方在办理出国手续之前,需向甲方提供担保人,作为归还甲方借款的担保。如果乙方不能继续履行与甲方的劳动合同,又不归还借款,由担保人负责归还本合同第七条规定相应比例退款。

担保人应限定为甲方的正式员工,由甲方、乙方、保证人三方签订担保合同,担保人的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

第十条 乙方因各种原因调离甲方,不及时偿还甲方借款余额,甲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并收回借款本金及利息。利息的计算标准按借款余额与借款年限来计算(利息按国家规定计)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4

向别人借款时都会给出借人出具欠条,借条、欠条、收条在生活中都很常见。那么出具借条、欠条、收条要注意什么呢?小编针对这个问题整理了下述文章,请阅读进行详细了解。

一、借条怎么写?

借条的写法一般来讲包括三部分。

(一)标题

借条的标题可以由两种方式构成:

1、直接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写上“借条”或“借据”字样。

2、在第一行空两格后写上“今借到”作为标题,而正文的其它内容放在下一行顶格写,其实这是一种省去标题的借据的写法。例:

今借到

刘志东同学的《辞海》(上册)壹本,一月后送还。

此据

借书人:周水刚(签名盖章)

×年×月×日

(二)正文

正文要写明下列一些内容:

1、从哪里得到了什么东西,数量多少。要写出所借的钱物的数目及物品的品种、型号、式样、规格等。借出方也需写清楚。从单位借出的钱物要写上所为何用。

2、写明归还的具体日期或大致时间,有较为复杂的情况,则要写明具体归还的方法。

(三)落款

要写上写借条者的单位名称和经手人姓名或借方个人的姓名。必要时需加盖公(私)章,以示负责。单位、个人名称前一般写上“立据人”或“借款人”字样。

在署名上还要写上借钱物的具体时间。年月日要写齐,不要只写月日。

二、出具借条、欠条、收条要注意什么?

出具欠条、借条、收条的注意事项有:

(一)内容要相对完善。

欠条要写清欠款的数额币种、或者物品的数量以及名称、品质、规格或者型号等基本自然属性,拖欠的原因,返还的日期,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还要写清债权人、债务人的准确名称或者姓名,最后要由债务人署名或者签章并写清出具的日期。借条除了要写清上述事项外,还要写清借期、利息(或者租金)及逾期不还的罚息(或者违约金)等事项。收条除了要写清上述相关事项外,要特别写明法律后果是什么,比如“至此,双方债务结清”,“至此,双方委托合同终止”等。

(二)用语要准确。

杜绝使用模糊用语,如“大概”、“估计”、“可能”、“差不多”、“算是”、“或许”等等;含义要清晰明确。笔者碰到很多人这么写借条:“A借B壹万元”,从字面上分析让人糊涂,到底是A借了B的钱还是B借了A的钱呢?其实写清楚并不难,比如可以写“A借给B壹万元”或者“A向B借壹万元”就不会产生歧义。

(三)条据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确认方式,一般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写并签章,但现实中也不乏由债权人、出借人、送给人撰写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签字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里边没有一张同样的条据,撰写者对仅存的一张条据上作了手脚,比如加了借款的数额,那么签字的人如何去抗辩呢?相反,如果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一式两份)条据,双方作手脚不但是徒劳的,而且还会因此伤了感情

(四)主体身份要确认。

如果是公司,查一查公司是否已经注销,公司名称是否准确(公司名称差一个字就是另一个公司了,比如“北京志诚科技公司”和“北京市志诚科技公司”就是两个不同的公司),自然人是否成年(判断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姓名是否与身份证相符合(特别注意:同音异字也会留下麻烦)。此外,主体的基本身份信息也要留下,比如自然人的年龄、住址、民族、职业当然还有联系方式,公司的住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等。最好的是双方互相留下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是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五)数字一定要有大写。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5

论文摘要:评估是图书馆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评估内容、指标、体系作了阐述,提出了评估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评估是评估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评估就是科学地制定图书馆评估标准,以其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图书馆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考核和评价的过程。

一、图书馆评估的内容

评估的最终目的就是改进和完善图书馆服务策略,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图书馆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馆条件

首先看一个图书馆的人员、经费、馆藏文献,馆舍建筑与布局和设备(现代化的程度)等。

(1)文献资源的采访、收藏、加工和整理水平。文献资源包括文献数量、学科覆盖面、侧重点、登记切合度、内容新颖度、载体多样性,数据完备性、规范化、准确率以及健全率。它反映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它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部分。

(2)图书馆科学管理水平。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高度严密的科学管理工作与之相适应,组织管理系统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有效安排工作程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岗位责任制,这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3)现代技术的应用水平、设备布局。图书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自动化系统、文献缩微技术、声像资料、复制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布局是否合理。

2.工作、服务水平及绩效

评估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l)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一定的文献媒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的行为过程。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是服务行为的主客体。因此,评估的标准,既要考虑施事主体努力程度表现,也要考虑受事客体的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因为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的体现在实施服务上,因此,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是评估的最重要的指标。

(2)服务水平主要看工作人员思想素质、责任心、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业务工作的熟练程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微机的检索、组织、整合运用能力。服务方式指便捷性、多样性,培训指导性。便捷性指开馆时间、开架程度、借阅手续繁简程度、特色化服务程度;多样性指媒体形式、服务手段、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程度;指导培训性指文献检索指导、运用、培训、咨询导读,网络导航、文献宣传力度等。

(3)实际的工作绩效。衡量图书馆的馆藏设施、人员、水平,不是评估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实际的工作绩效,即投入与产出的比分。工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对文献资源利用的程度,信息宣传教育的方式,知识情报提供的深度、广度以及达到预期目的、得到所需文献信息、拒借比例等。

(4)图书馆的科研水平。图书馆内良好的学术空气、丰硕的专业研究成果,都会对图书馆的文献管理、读者服务等项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图书馆办馆条件,服务水平和实际工作绩效构成图书馆评估的内容体系。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没有办馆条件,谈不上服务,更谈不上工作绩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办馆条件,服务内容才有更新,突破,才能产生相应的工作绩效。

二、图书馆评估指标、基本形式、等级划分和体系

图书馆评估指标是指反映评估内容本质特征的标准值。评估指标是评估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构成评估内容的整体。

1.措施制定的依据,图书馆评估指标以图书馆标准为依据。如果没有统一的文献信息分类法、主题标引规则、文献著录条例,统一的机读目录格式和信息存储与处理标准,就难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和图书馆网络。因此,图书馆评估指标必须体现图书馆标准的基本要求。只有标准与指标的高度一致,才是评估的发展方向。

2.评估指标的两种形式:(l)定性指标。如:科学管理中规章制度(2)定量指标。是以评估内容本质特征为依据,而对其数量方面的确定。在进行图书馆评估时,:必须确定评估项目、评估标准和评分标准,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

3.评估指标的等级:(1)评估最基本的指标。它反映了图书馆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基本方面。(2)评估的主干指标。它是在一级指标基础上展开的、有广泛适用性的评估指标。(3)评估的实用指标。它是在主干指标基础上进一部细化了的、能够实际应用的具体评估指标。也就是评估的具体内容。

4,图书馆评估体系:依据评估内容要求所形成的各评估指标构成的系统,就是评估指标体系。

(l)评估指标体系规模。主要是指这个体系的繁简程度。必须具有简洁、实用、高效的工作统计与定量评估模式。使评估指标数据采集量小,运算统计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指标的定量具有科学性和动态反应性和可比性。

(2)评估指标体系的类型。由于各类型图书馆承担的任务有所侧重,各馆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条件有所不同,在制定标准上也要有所区别,不同对待。通常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通用指标是图书馆评估技术的发展出路。而专用指标是通用指标的延伸和补充。评估中应尽量做到“通用”和“专用”指标相统一,相协调。

(3)评估指标的量化程度。定量指标越多、定量指标在全部指标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也就越高。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共同构成完整的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4)指标体系的统计。图书馆统计必须对图书馆工作的动态及成果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也就是说,图书馆馆藏、用户以及流通的数量、质量、增长速度,以及工作过程是否均衡,都必须在图书馆统计中反映出来。

①馆藏文献量指标包括图书、期刊、音像资料、计算机文档等的数量、品种、质量、价格指标等。一个完善的馆藏文献量统计必须反映出文献的如藏书量、入藏时间、价格、文种、来源和入藏文献按内容分类的类别数量等。

②用户量指标。包括对内、对外的用户数量及其构成,本馆固定用户与临时用户的数量及其构成等。一个完善的用户统计必须反映出用户的构成及其数量、用户数量的状态、及与馆藏文献的比例关系。

③借阅量指标。包括文献借阅的分类数量及其与用户数量的比例关系等。一个完整的借阅统计必须反映出借阅文献动向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是衡量图书馆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

①图书馆深化服务指标。指参考咨询、文献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指标。在图书馆管理中,因某些限制条件,不可能对总体进行全面考察,抽样方法捷径。为了使抽样的样本特征更贴近总体特征,就必须随机抽样。例如,在某一书库随机抽取某个或某几个书架进行检查,即被随机抽查的书架中,乱架图书占被抽查图书总量的百分比。三、评估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1.评估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图书馆定量评估对藏书保障率、藏书利用率、书刊流通率、图书拒借率、读者借阅量及自动化设施等众多参数进行评估,以此来衡量一个馆的藏书、利用、服务的整体水平。但是,根据上述的一系列评估指标,是否就能对图书馆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价,这里有一定的出入:

(1)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量大,达不到精确性的要求。例如图书乱架率被定义为某一书库中乱架图书占该库藏书总量的百分比,为了得到这一统计数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明该库乱架图书的数量,对于管理者来说,工程量十分浩大。

(2)统计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反映图书馆工作的动态变化操作不便,对管理决策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例如读者阅读率被定义为全年借阅的总册数与读者实际借阅人数的百分比,其统计的时间段为一年,这对于图书馆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间题并迅速做出调整不相适应。

(3)缺乏有效的数据采集机制。例如图书拒借率被定义为未借到的书刊资料的总册数占读者所要借的书刊资料的总册书的百分比,而在实际的书刊流通工作中,我们纪录的常常是读者借阅图书的册次,而很少记录读者未借到的书刊册次,尤其是在开架借阅的情况下,借阅到的书刊册次更是一个不明数据。

(4)某些指标只表征概念性意义,而无法直接统计。例如在文献检索中,查全率被定义为实际检出的相关文献数占全部相关文献的比率。如果一个文献检索系统知道用户所需要的全部文献数,何不直接全部将其提供给用户呢?这种指标不进行转移处理,是无法直接操作的。

(5)即使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但是各个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内各个部门因人力、物力的配置不同而在该参数上存在某些差异。同时,评估的既定标准与现实状况之间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也存在着或多或少不匹配现象,存在着对各种统计指标的实际应用困难重重,相应缩短评估指标和图书馆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

(6)各种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估计报表、神仙数字,也是图书馆统计与定量评估无法科学进行的原因之一。

2.几点建议:

(1)应由有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图书馆专家和各图书馆代表共同组成检查评估小组,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注意评估标准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制定任何一个标准都必须与其他一切有关的标准协调一致。如制定有关文献自动化方面的标准,不仅要与有关目录著录、出版格式、分类主题标引协调一致,还要与信息处理、各种标码系统、硬件设备等有关标准协调一致。

制定评估标准时必须注意使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定标准时不宜盲目追求过高的标准参数,而要注意使标准处于适当平衡状态。标准订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标准的稳定性。

(3)评估应该包括对实用性的评估。评估者与决策者不仅要在研究的目的上达成共识,而且要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对象、服务宗旨、任务、目标确定具有实用性的评判标准。这样以来,即使是非正式的评估也能对图书馆今后的管理和服务发挥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6

关键词:外债;短期外债;统计监测

长期以来,我国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门槛较高,借款条件严格,与外资企业之间存在着非公平待遇,致使中资企业的融资能力受限,融资渠道不畅。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不同所有制中资企业经营与投资规模日渐扩大,融资需求增强。但目前银行放贷对抵押担保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对于四证不全的企业很难发放贷款,中资企业境外融资倾向日渐突出,甚至某些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公司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因此,鼓励优质或有潜在发展前景的中资企业扩大经营与投资,允许其从境外借用短期外债,已成为政策层面改革与支持的重要内容。

一、中、外资企业短期外债政策现状

就目前中资企业借用外债的政策监管看,无论在监管方式、资格条件、资金使用还是业务流程、办结时间上,均表现出外资企业宽松、灵活、便捷而中资企业严格、单一、繁琐的差异感:

(二)借用中长期外债还另需列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借款项目在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等。监管方式“差”管理;自行举借外债。余额管理和逐笔管理;事先审批。资金使用可结汇,也可用于付汇。原则上不得结汇,只能用于付汇业务,即借外汇用外汇。业务流程借债后,于15个工作日内在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借用短期外债:需外汇局分局审核批准。

借用中长期外债:需事前经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和申请指标。办结时间1-2个工作日。1个月左右。

二、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的必要性

(一)统一国民待遇,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势在必行。国民待遇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通行惯例,也是关贸总协定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而此原则一直未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对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实质上形成了对内企的歧视性待遇。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经常项目已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稳步进行,外汇管理方式日渐完善,在新的外汇体制下,以“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的方式已显滞后。因此,允许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缩短中、外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的差距,有利于增强中资企业融资能力,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势在必行。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要求,企业有权力参加公平竞争。长期以来,由于借用短期外债的政策差异,在融资渠道上中资企业一直处于劣势。对于“娘家”背景雄厚、“夫家”青睐有加的外企一旦急需资金,便可顺利便捷地从境内金融机构、境外关联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等渠道进行融资;而作为草根出身的“柴禾妞”中资企业若出现相同境况,其正规的融资渠道仅为境内的金融机构。因此,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环境艰难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之一。为了给所有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更好地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放宽政策、鼓励中资企业便捷高效的借用短期外债已经刻不容缓。

(三)为防止中资企业违规变通,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势在必行。为了使企业能够度过资金难关,部分在境内不能成功融资的中资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违规变通的方式,变相从境外融资。如通过引进外资股本、股权转让、甚至是假合资的方式,由中资企业变身为外资企业,以达到方便举借外债的目的。个别企业甚至自行调配资金流和货物流的匹配关系,通过预收货款、延期付款、高报出口等方式,以获得境外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外汇局监管的难度。因此,为使有真实资金需求的中资企业能从境外融资,同时便于外汇资金的监管,外汇局有必要出台具体可行的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政策。

(四)为了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势在必行。以境内银行发放的一年期国内外汇贷款为例,经对几家境内银行调查发现,其资金价格一般会因企业的规模、盈利水平、财务状况等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大多数处于3%― 4%的区间内。而国际借贷市场的短期资金价格明显低于此水平,以日本为例,其对企业的贷款一般采用成本上浮50―130个点左右的利率水平,也以一年期贷款为例,近期一年期LIBOR为094%,上浮50―130个点后利率水平基本处于144%―224%的区间内。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国际借贷市场的短期资金价格明显偏低,若内资企业能从国际市场上成功融资,则其融资成本可大大降低,从而使企业减轻压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管理模式

中资企业办理外债登记可参考外资企业借用外债的管理模式,适当放宽目前对于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的条件约束,如可采用地区规模控制和企业净资产比例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由总局每年核定各地区中资企业短期外债指标,中资企业主要依据行业性质、净资产比例、注册资本、盈利情况、信用状况等作为借债条件。

(一)借用短期外债的中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目前对于中资企业借用外债的条件约束相对严格,应予以适当放宽,具备以下条件的中资企业即具备借用短期外债的资格:

1不属于国家限制性行业;

2近三年内未发生过外汇违规行为,经营趋势良好;

3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已足额到位;

4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100%;

5对外借款和对外担保余额之和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

(二)业务审批及操作流程。为了有效管理中资企业的短债规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可以同时借鉴境内金融机构的短债指标管理和外资企业外债管理的规定。

1外汇管理总局下达年度指标。年初由外管总局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及各地区发展状况,下发给各地分局中资企业短债指标,已使用完毕且确有需求的可再行申请。

2分局进行企业额度审批。在指标范围内,各中资企业根据自身的融资需求及双方达成的借款意向,提交相关材料到当地外汇局进行资格确认及额度审批。

3企业办理登记。外汇局审批后60日内,企业签订正式借款合同,到外汇局办理短期外债登记手续。

4资金使用。短期外债资金到账后,可以结汇和对外直接付汇,其中结汇需经外汇局批准。短期外债资金仅能用于企业的流动资金和进出口贸易,不能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行业。

5账户管理、还本付息和注销手续,可参照外资企业外债管理方式执行。

(三)统计监测及监管

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数据统计可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进行,外汇局应加强对中资企业短期外债的跟踪监测。

1加强短期外债余额的管理和灵活调配。对于短债指标使用率偏低的,外管总局可适当收回,以分配给短债指标使用率较高即将发生不足的地区使用,从而保证指标的灵活调配、充分使用,同时也有利于对外债总规模的监控。

2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到其盈利能力、偿还外债能力、信用评级以及短期外债的使用效果,甚至会关系到我国企业未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信誉、融资能力及规模。因此应建立健全借用短期外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一步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时监控中资企业短期外债的使用效果。定期采集企业财务报表相关数据,系统中设定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资产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财务结构(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的相关比率以及预警指标值,对于已经达到预警值的企业应予以关注,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外汇管理的角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渡过难关,同时为将来进一步加强短期外债管理、完善中资企业的短期外债政策提供依据。

3进一步规范中资企业短期外债展期及逾期行为。对短期外债展期实施期限控制,具体可参照《贷款通则》规定,明确短期外债展期时限,规定每笔短期外债只可展期一次,累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1年,避免出现“短债长用”现象。到期后仍不能偿还的,列入“关注企业”名单,永久取消该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的资格,同时对该企业其他资本项下和经常项下业务实施严格监管。

参考文献: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7

1.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初步学会写借条、收条和领条。

二.教学重点

懂得三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

三.课前准备

投影片每位同学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懂得借条的用处,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借给李四三千元钱,说好一年以后还给他。可是没想到,李四做亏了生意没钱还,死活不认帐。于是他们闹得十分厉害,谁也说不清他们的事情,到最后,这个事情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在法庭上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法官对他们说:你们以后千万记住,借东西要给别人打借条,收了别人的东西可要打收条呀!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学会一项本领:学写借条。

二.学写借条

1.知道借条的用处。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马老师为什么请赵玲写一张借条?

2.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

(1)投影出示借条范例,读一读.

(2)自读课文第2--5段,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

(3)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

a.第一行,中间写借条,表明这是一张借条。

b.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正文: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数字要大写。还要写明物品什么时候归还。

c.最后,写上借东西人的单位、姓名和借东西的日期。

(4)再读书上的借条。

(5)学了这一张借条,还有什么问题?

3.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4.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投影出示)

今借到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

三(1)班实验员张红3月1日

(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

教室里有一把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向学校总务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归还。

学生各自仿写;集体交流评议;自我订正。

(3)巩固练习

学校体育室有很多体育用品,许多同学到那里去借。三(2)班的体育委员平华借了三只篮球、十条绳子、一个排球。借用时间是12月11日,准备第五天归还。请你代平华写一张借条。

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互相借看一个星期。练习写一张借条。

互相批改,纠正,收存。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不同用处,区别这三种条据的异同点。练习写收条和领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借条的用法和借条的基本格式。

2.朗读课文。

二.学写收条

寒假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2月15日那天,三(1)班的图书管理员赵玲把书还给了马老师。马老师对赵玲说:我写一张收条吧!他拿起纸和笔写了起来。请大家也替马老师写一张收条吧。

1.学生试写(请一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交流,评议。

2.修改有错误的收条。

今收到三(1)中队上缴的支援灾区捐款90元。

少先队大队部12月6日

3.说说借条和收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小结。

借条、收条、领条是三种不同的意思。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写借条,还给别人时,一般地说别人收到你归还的钱物应写收条,表示已经收到。领条,一般是向公家领钱物,或是公家按规定发给你钱物,不用还。当然领到公物应注意保管。

三.学写领条

1.课本141页内容。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8

一、买卖形式担保与买卖合同的区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民间借贷规定》”)第一条、第十一条、第十条确立了企业间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地位、有效效力,并赋予了法人之间诺成性民间借贷的可能。

企业间民间借贷常以买卖形式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其外观表现形式就是买卖合同。但作为担保形式的买卖合同和一般性买卖合同具有诸多本质差别。首先应明确:买卖形式担保并非传统和规范意义上的担保。规范担保方式包括也仅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买卖形式的民间借贷担保因无第三人介入,所以排除保证性质;不涉及担保合同、登记或交付,并非法律规范使然更不属于物权,所以排除抵押、质押或留置性质;有关联款项流动但其给付系借贷合同成立标志(实践性)或履行本体(诺成性)而非用于买卖等债权担保,且无法吻合标的额20%的上限规定,所以排除定金性质。这种担保属非规范的债权担保,即签订买卖合同并以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可能性后果作为震慑,压迫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借贷本息。常常因不愿或无法办理不动产他项权登记而无法设定抵押担保、不愿或无法交付动产或办理股权等登记而无法设定质押担保、不属于法定适用范围而无法适用留置担保而发生,又常常以约定超低买卖价格等方式发生担保震慑效果。其与一般性买卖合同差异迥然。

1.目的不同。担保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保证债务履行的方法和手段[1],买卖形式担保目的是保证民间借贷债权的实现,而与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并不直接相关。买卖合同目的是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而与民间借贷等其他法律关系并无牵连。

2.性质不同。买卖形式担保具有所有担保共同的从属性,即附从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包括发生上、变更上和消灭上的从属性,其命运决定于民间借贷关系的状态。买卖合同则具有绝对的独立性,不附从于任何其他法律关系。

3.内容不同。买卖形式担保大多附有条件或期限,约定有回购权并对回购期间买受人的权能设有一定限制,回购适用购买价格原值(多在利息预扣或依约支付情况)或原值附加一定额度的溢价(多在利息未扣或未按约定支付情况而描述为违约金)。买卖合同则集中于标的物交付与价款交付、所有权转移及风险转移、标的物瑕疵与所有权瑕疵等方面。

4.价格条款不同。买卖形式担保的标的物价格一般远低于实际应然价格,动辄“腰斩”甚至议价更低,且大多由债务人提前声明放弃撤销权。买卖合同虽在价格方面也强调“自愿”原则,但毕竟受到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制约,且在“显失公平”情况下当事人大多享有《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撤销权。

5.履行要求不同。买卖形式担保大多不以标的物交付为履行要求,尤其在不动产或特殊动产场合更几乎不要求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买卖合同则以交付标的物、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为出卖人的基本义务[2]。

6.变更和转让的限制不同。买卖形式担保大多不允许出卖人即债务人对合同进行任何变更或债权债务转让。买卖合同则基本适用《合同法》对应的常规性规范。

7.违约责任不同。买卖形式担保大多仅约定出卖人即债务人违约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偏向性至为明显。买卖合同则出于平等和公平原则大多约定有彼此相对的违约责任,基本会达致接衡的效果。

8.解除条件不同。买卖形式担保的解除原因集中于外部的民间借贷关系消灭或内部的“买受人”行使回购权。买卖合同的解除原因则执行《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的一般性规定。

9.文本份数不同。买卖形式担保经常存在债权人同时持有民间借贷合同和担保买卖合同且文本份数较多,而债务人不持有相关文本。买卖合同文本份数几乎没有例外都是双对数量且大多各方所持份数相同。

例如,甲公司向乙公司签约借款100万元六个月,月利2%;另外签订有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价值280万元的一栋别墅作价100万元卖予乙公司,向乙公司出具《商品房买卖合同》及房款全额交款票据但无须实物交付,甲公司并在六个月内享有以112万元回购该房的权利,六个月内乙公司暂不进户或进户但不装修、不转让、不出租、不?O定担保,如甲公司违约则需承担标的额24%的违约金。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将价值280万元的一栋别墅以260万元卖予丁公司,向丁公司出具《商品房买卖合同》及房款全额交款票据,承担房屋质量和所有权瑕疵担保义务,六个月内完成交付并配合进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交付日起丁公司可自主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该房,如一方违约则需向对方支付标的额24%的违约金。甲乙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显然是买卖形式对民间借贷所为的担保;而丙丁公司签订的是独立的买卖合同。

二、实务中准确辨析的必要性

实务中对买卖形式担保和买卖合同准确辨析,对案件的具体裁判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法律实质公正价值的实现和司法活动引领作用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前例,甲公司逾期未清偿借款,乙公司依借款合同诉请甲公司还本付息,人民法院确定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则可依《合同法》、《民间借贷规定》判决甲公司偿还本金100万元,并依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直至清偿完毕之日止。甲公司逾期未清偿借款,乙公司依担保买卖合同诉请甲公司履行合同交房过户,人民法院经审查该合同系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确认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并释明需变更诉请为还本付息,如乙公司拒绝变更则裁定驳回起诉;如乙公司相应变更诉请则可判决甲公司偿还本金100万元并依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直至清偿完毕之日止,甲公司不履行生效判决债务时乙公司可申请拍卖别墅以偿还债务(拍卖得款与债务间差额返还或补偿)。设定借款之日起十一个月后判决生效,则甲公司应偿还122万元及相关诉讼费用。若无能力还款将别墅转让变现272万元,将可剩余约150万元;若被强制执行将别墅拍卖变现222万元,将可剩余约100万元。

如人民法院对在后情形受理后确定案由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则可能判决甲公司交付别墅、配合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至乙公司名下,甚至还可能判令甲公司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如此,则甲公司不但没有了“剩余”财产,还要失去别墅,甚至另行承担违约责任。这种显失公平的结果在客观上造成实质公正缺失,同时也对“通谋的虚伪表示”、“隐匿行为”(在当事人之间应当确认为无效[3])进行了司法确认,也等于变相支持了类同于“绝押”条款效力而规避了规范性抵押担保物权的限制性规定(绝押合同的禁止是严格意义上的禁止[4]),形成消极的引领效应。

三、民间借贷买卖形式担保与买卖合同的辨析

不能否认的是,生活中确实存在甲乙两公司同时建立有100万元民间借贷合同和100万元房屋买卖合同关系的可能,所以准确辨析从而客观认定就成为维护实质公正的必要课题。而进行辨析的一般性前提是被告提出买卖合同系民间借贷关系的担保抗辩,基础依据是当事人陈述的买卖合同形成过程及各方举证。

1.辨析合同目的与文本。如买卖合同文本直白写明为借款提供担保之立约目的,出现或涉及民间借贷、借款、本息、担保等正常买卖权利义务之外的措辞或内容,则应认定系担保形式买卖。

2.辨析合同价格。如标的物价格明显偏低(大多会达到或超过30%的可容忍价差幅度)而出卖人预先明确放弃撤销权,则有较大可能系担保形式买卖。

3.辨析款项流动。如合同约定一次性支付买卖价款,买受人付款“规律性”不足(差额常常可以折算出标的额为本金基数的利率,多为预扣利息所形成),或全额付款但同时或短时间内出现出卖人“规律性”回款(回款额常等同于借款期内利息或部分利息),或出卖人在收取价款后多次向买受人“规律性”付款(多为等额支付周期性利息),则因违背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作为收款方地位和无理由反向支付的生活常识而有较大可能系担保形式买卖。该种情形有时会表现为出卖人从买受人处收款,而向买受人之外的第三人(多为买受人指定)以各种名目回款或付款,如无充分的向第三人支付依据或基础法律关系,则不应影响认定结果。

4.辨析费用负担。众所周知,买卖合同尤其不动产买卖合同从惯例上由买受人承担变更所有权的过户费用。虽也可以特约由双方负担或出卖人承担,但毕竟极少发生且多纳入标的物价款中统一核算,故如约定由出卖人承担过户费用,则有可能系担保形式买卖。更有一些情况下会出现买受人再售标的物时由出卖人无偿协助更名换件(多为尚未登记的不动产)或由出卖人承担再售交易费用的条款,此时系担保形式买卖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5.辨析权能限制。如合同约定买受人在购买后一定期限内不进行实际占有、使用、收益或处分,或对该等权能进行部分限制,则有较大可能系担保形式买卖。

6.辨析回购条款。如合同?s定有一定期限内出卖人可以原价或“规律性”加价价格(加价额大多即利息额)回购的条款,则有较大可能系担保形式买卖。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9

一、NPL概念

NPL 为Non-performing Loan之缩写,意为不动贷款,我国业界的流行表达为不良贷款。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以前,不良贷款的口径在《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第34条中作了界定。该条将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业界所谓“一逾二呆”)均列为不良贷款范畴。对于上述三种不良贷款,《贷款通则》第34条第2、3、4款分别作了界定。其中,除了逾期贷款指(按)借款合同约定(已)到期(但)未归还的贷款外,呆滞贷款为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呆账贷款则为按财政部有关规定列为呆账的贷款。可见,上述界定除了逾期贷款的界定是明确的外,其余两种贷款的界定都不是自足的,它们都需不同程度地依赖所谓“财政部有关规定”。其中,呆滞贷款的界定部分不自足,呆账贷款的界定则完全不自足。

与上述不良贷款种类及其界定形成对照,《指导原则》采用国际通行分法,将贷款根据风险状况与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为不良贷款。根据《指导原则》第4条第1款第3、 4、5项,损失类贷款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有极少部分能被收回的贷款,可疑类贷款与次级类贷款则分别为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上述界定中,损失类贷款界定采用的是一种客观标准,其余两类贷款的界定则采用了相对主观的标准。对于次级类贷款而言,需要判断的是何种或哪些情形构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对于可疑类贷款,需要判断的则是何种或哪些情形算“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①深一层说,“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否存在互相说明的关系?特别是,前者是否需由后者来说明?如何说明?

依照《指导原则》第5条第2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借款人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因素),因此,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需在分别分析上述各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结果作出。而借款人是否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更为明确的说法应是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没有能力为不能,为无法。因此,在上述问题的回答中,还款能力是一个有用的概念。

至于次级类贷款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的判断中,是否应由“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来说明,依照上述借款人还款能力概念说明,正常营业收入属现金流量范畴,因此,仅为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否出现明显问题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NPL概念引起的法律问题

由NPL 概念本身引起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律(广义)对NPL不同界定的协调解决,另一个则是NPL的法律性质。

如上所述,对于NPL,《指导原则》与《贷款通则》作了不同的界定,这就引起了法律上应以哪一个界定为准的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指导原则》对NPL的界定侧重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贷款通则》的界定则侧重于贷款本身的清偿状况。这种界定的不一致引起的法律问题是:对于中资商业银行而言,界定和统计 NPL时,是依照《贷款通则》的相关标准,还是依照《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换言之,中资商业银行是否可以继续采用《贷款通则》的相关标准来界定和统计其 NPL?

对此,现行《立法法》第83条提供了否定的答案。换言之,《贷款通则》中的NPL判断标准已经被《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取代了。

另一方面,NPL作为一种贷款,商业上体现为一种交易,法律上属于法律行为之一种,记载这种行为与交易内容的法律载体则为合同。作为由贷款人发动的合同,实为NPL在法律上的最直接说明。由此,买卖NPL的交易在法律上首先表现为一种合同交易。而作为有偿的合同交易,则属现行《合同法》中的合同转让。

可见,合同是对NPL进行法学转换得到的初步结果。对于贷款人而言,合同的意义在于贷款人自身在合同中的地位,亦即他在合同项下的具体权利义务。这些具体的权利义务,既是贷款人最关心的,也是NPL在法律上的最终说明或最终状态。在这个意义上,NPL的法律性质为贷款人在借贷合同中的地位,虽然这个地位在法律上是可以被再分解的。

三、NPL交易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NPL交易的不同模式

上已述及,NPL交易属于现行《合同法》中的合同转让。这是就NPL本身②而言的。作为权利义务的组合,NPL不仅可以被整体出售,而且可以被部分出售。

1.整体出售

严格地说,上述“合同转让”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合同本身的转让,而是指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而且,由于合同至少是由两方缔结的,合同项下权利义务分属于不同的缔约方,转让的实际情形只能是具体缔约方分别转让其在某一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因此,所谓的整体出售,应是借贷合同中贷款人有偿出让其在借贷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

由于法律对义务转让与权利转让的不同规定。NPL的整体出售理应由贷款人分别履行法定的使义务转让生效的通知义务和使权利转让生效的取得同意义务,由于这两项义务履行的相对方都是借贷合同项下的债务人,这种生效要件要求未免不便交易。为了提升效率,法律对这两种义务互相间关系处理的技术和结果分别是认为取得同意包含了通知、要求出让方履行取得同意义务以使自己在合同项下权利义务之概括出让发出效力。我国现行《合同法》对此有相应肯认,具体条文为第88条。在该条中,值得推敲的问题是,须被出让方征得同意的“对方”是否包括向出让方提供保证担保的保证人?就NPL而言,贷款人出让其在借贷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是否需征得提供本息清偿保证的保证人同意?

一方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22条第2款规定“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由此,保证人与借款人同为借贷合同中贷款人的(相)对方,这至少在表面上能成立。另一方面,虽然保证合同与借贷合同之间存在从主关系,但这一关系并不能使贷款人出让其在借贷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行为产生其在保证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一并出让的法律效果,因为“解释”仅在其第28 条明确了除非有相反的约定或法律规定,否则,贷款人在保证期间内为上述出让行为产生其在保证合同项下权利同时出让的效果,而对贷款人在保证合同项下义务是否也一同出让,并没有相关法条明确。这种不明确在法律上的状况是,义务转让应取得对应权利人即保证人的同意方为有效。

可见,上述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另一个问题的处理,即保证合同是否可被借贷合同吸收,或者,保证合同项下义务是否可被借贷合同项下义务吸收,特别是在保证人仅在借贷合同中以保证人身份完成保证意思表示这种情形下。

显然,保证合同作为另一种合同,其独立性不可能因其从属性受到影响,也不可能因其没有独立的书面合同受到影响。保证合同项下义务因此不是借贷合同项下义务。贷款人出让其在借贷合同项下权利义务因此无须取得保证人的同意。

2.部分出售

逻辑上,部分出售有三种情形:部分权利义务出售、权利出售、义务出售。事实上,义务出售不可想像,部分权利义务出售的问题已在上面讨论过,因此,本部分讨论的是权利出售。

就NPL的贷款人而言,其在借贷合同项下的权利主要是本金、利息、违约金等金钱债权的受清偿权。对于这种权利的出售,需注意的要点有:

(1)除非其专属于出让人(贷款人),否则从权利如担保权益随上列权利之出让而一并出让,换言之,受让人在取得上列权利的同时也取得从权利,除非该等从权利专属于出让人。

(2)欲使NPL买卖对借贷合同项下债务人产生约束力,出让人应当就该买卖对借贷合同项下债务人为通知义务。应该说,出让人的这一通知义务也是NPL买方的利益所在,因而,该等义务应成为NPL买卖合同项下卖方的义务。

(3)债务人的抗辩。债务人一经接到发自NPL出让人的转让通知,除产生上述向受让人清偿NPL项下义务的效力以外,还有权向受让人主张原来可以向出让人的抗辩。这种抗辩不仅来自NPL合同,还可以来自于债务人与NPL出让人之间在NPL合同外产生的对NPL出让人的债权,只要该债权的行使时间不迟于被出让的 NPL债权行使时间,债务人可以就其对NPL出让人享有的该等债权向NPL受让人抵销抗辩。

可见,上述可能的抗辩,构成NPL受让人为受让交易的风险之一。

(4) NPL出让人的无瑕疵担保义务。与NPL受让人的上述风险相对应,NPL出让人在出让其权利时,应向受让人完整披露其对NPL项下债务人所负有的所有义务及其履行情况,以使受让人判断债务人可能提出的抗辩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或潜在损失有充分的信息依赖,不但如此,基于此充分披露义务,NPL出让人对于其出让的权利性标的对受让人负有无瑕疵担保义务,即除了已披露给NPL受让人的义务外再无别的义务之义务。

由于我国现行《合同法》主要参照的是“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对无形权利的交易未予充分关注,这样,该法虽在总则中对合同(项下)权利的转让作了原则规定,但未涉及上述无瑕疵担保义务。因此,NPL交易中的受让人应将出让人的上述义务嵌入NPL买卖合同中,以便在出让人违反该义务时,受让人能得到应有的救济。

3.以上两种不同交易模式的比较

上述两种不同交易模式除了转让标的、生效条件、抗辩空间及无瑕疵担保义务不同外,尚有定价机制的明显不同。这种定价机制的不同表现为如果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同一NPL如果作权利转让比作权利义务一起转让,其转让价格为高。

(二)影响NPL交易价格的合同条款

NPL交易价格的确定一直是金融市场中的难题。尽管如此,作为权利义务的集合体,NPL得以藏身的借贷合同,其内容及其构成应为影响NPL交易价格的因素,具体来说,能影响NPL交易价格的合同条款通常有以下条款:

1.担保条款。③

借贷实务中,主要的担保方式有抵押、保证、质押三种。无论设定了上述方式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有担保的NPL,其价格高于无担保的NPL.

2.知情权条款

该条款指债权人有权知道债务人的业务情况与财务状况。这一权利同时意味着债务人有告知义务,不仅如此,当债权人要求查阅有关资料时,债务人有配合义务。可见,债权人的知情权包括被告知权和查阅权两项内容。

反观我国银行从业机构的放贷实务,借贷合同中少有知情权条款,直接造成债权实现过程中之障碍,使得债权人在明处、债务人状况在暗处,助长无信用的趋势。可见,知情权的设定有如灯光的安装,其行使的结果将使债务人无法或很难躲在暗处,正因如此,设定了贷款人知情权条款的NPL,其交易价格将高于无知情权设定的NPL.

对于贷款人的知情权,我国法律上尚有两个问题应予研究。一是如何确定《贷款通则》第22条第1款第3项④的法律效果;二是在保证贷款情形下贷款人的知情权是否及于保证人?

对于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实质是要解决该项规定是否生成了债权人一项法定的权利?对此,一要确定《贷款通则》的性质;二要确定《合同法》施行前的贷款交易是否适用《合同法》,因为该法第202条设定了借款人的一项义务,即“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显然,由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通则》性质上是一个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否有权设定实行准入制行业从业主体在具体交易中的权利,或者它是否有权设定它准入的企业的交易对方的义务,是大可挑战的。理由很简单,这样做缺乏法律依据。试想,如果每一个行使准入权的政府部门都有权设定与它准入企业做交易的对方的义务,结果势必造成政府部门与立法机关没有差别,造成行政规章与法律没有差别,政府作为执法机关的权力将无限扩大而没有约束。至于《合同法》是否能适用其施行时间前发生的贷款交易,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了“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⑤实际上会导致《合同法》施行前发生的贷款交易在发生纠纷并且纠纷被诉诸法院或仲裁机构情形下诸如《合同法》第202条被运用的可能。因为对于贷款人的知情权,虽然《贷款通则》第22条有规定,但作为一个行政规章,《贷款通则》显然不是立法法意义上的法律。

可见,依照《合同法》,贷款人有对借款人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的知情权。⑥

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保证人是否有可能取得贷款人的地位。显然,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保证中的保证人与借款人之间并无交易关系,即便保证人向贷款人清偿了借款人的债务,他只依法取得了向借款人的追索权,而不能取得贷款人的地位。

3.接管权条款

接管权指在债务人未依约履行清偿义务的情形下,债权人有接管债务人的权利。

接管权的实质内容或法律效果是被接管人的意思表示权行使主体自被接管时点起归债权人,债务人的原意思表示机关均停止意思表示。

可见,接管权条款的设定及其运用能起到实际控制债务人的作用。这是关联企业生成的另一种具体方式。当然,这一条款在操作层面的问题是它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如何融合。

4.管辖法院约定条款

由于司法独立程度等原因造成的地方保护习惯与冲动,NPL项下对管辖法院的约定条款也成了潜在买家决定买与不买、以什么价格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管辖法院的选择不仅影响审理作业,也影响保全作业,更影响执行作业,从而,最终影响债权实现作业。

5.借款人和/或保证人不得拒签贷款人权利要求条款

鉴于实践中借款人和/或担保人拒绝签收债权人的催收(偿)通知从而造成债权人中断诉讼时效目的落空的手法频繁被使用,设定借款人和/或担保人不得拒签债权人的催收(偿)通知这一义务并以高额违约成本阻挡这一义务被违反是有用的。

6.借款人和/或保证人放弃对支付令提出异议权利条款

本条款的目的是同时节约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使事实清楚的借贷交易绕开繁琐的诉讼程序,直接进入执行作业,从而提高债权实现的效率。当然,以高额违约成本阻挡借款人和/或担保人违反本义务同样是必要的。

(三)NPL交易合同生效与债权转移

对于采用不同交易模式的NPL交易,其合同生效的不同情形前已述及。除非交易合同中有特别约定,作为合同生效的结果,债权应从贷款人转移至受让人。然而,如果合同本身没有约定,NPL交易项下债权何时、如何转移至受让人,是需要澄清的。

1.债权转移时间

(1)是否适用《合同法》第62条第1款第4项?⑦

第4项为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情形下明确履行时间之方式,由于《合同法》区分“约定不明确”与“没有约定”(见第61条),该项不应用来确定没有约定情形下的履行时间。

(2)合同生效时间即为债权转移时间

合同生效意味着合同项下权利义务产生,因此,义务人应立即履行其义务,相应地,若权利人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义务人不得拒绝。不仅如此,如果因为义务人未履行义务而遭权利人要求,权利人由此要求产生的费用,应由义务人承担。

(3)是否适用《合同法》第133条?⑧

虽然《合同法》中买卖合同章实际上是针对货物买卖合同的,但这一立法背景却不能在制定法上找到明确的支持。结合NPL交易,如要将债权排除在“标的物”范畴外,并没有制定法上的依据。

另一方面,如果NPL交易债权转移适用该条,引起的问题则是债权如何交付呢?正是因为债权交付是不可想像的,所以,NPL交易中债权转移应不适用该条。

(4)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13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下称“条例”)第13条规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后,即取得原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各项权利”,据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受让人,其是否取得了原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取决于其是否已完成“收购”,取决于“收购”的界定,而条例又没有对“收购”作出界定。况且,条例作为一个行政法规,如果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其条款又不能被运用。不仅如此,条例仅仅适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受让人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外的人,也不能适用条例。

2.债权转移的法律效果

由于债权从贷款人转移到了受让人,相应的债权凭证及相关资料也应同时或随后移交给受让人。这一“移交”是有形的,出让人应将借贷合同、借贷合同的补充合同、借贷合同的从合同、义务履行凭证、权利行使凭证等资料毫无保留地移交给受让人,否则,受让人不仅可以提出相对履行抗辩,还可以向出让人要求违约赔偿。这种“抗辩”和“赔偿要求”,并不以NPL转让合同中有关于移交的约定为条件。

注释:

① 对贷款人本息作“偿还”表达,反映了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远未认识到货币交易的本质,这一问题因与本文主题不契合,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② 对于贷款人而言,贷款既不纯粹是义务,也不纯粹是权利,既不纯粹是负债,也不纯粹是资产。

③ 包括另定的担保合同。由于担保本身构成另一种交易,其是采用从合同还是采用主合同中条款,仅是形式差别。

④ 该项规定,贷款人的权利之一为“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⑤ 该规定本身是否违反法律,是否应被作为裁判依据,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⑥ 这一结论的作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解释:上述第202条中的“按照约定”,约定的应是如何定期,而不是是否提供。这种解释的理由很简单,如果约定的不是如何定期,而是是否提供,则意味着如果没有约定,借款人就没有提供义务,相应地,贷款人就没有被提供的权利或知情权。而如果是这样,是纯粹的约定主义,第202条的规定便没有任何意义,其在《合同法》中出现也没有任何理由。因此,除非承认立法失败,否则,只能接受本文的解释。

借条的标准格式篇10

基准利率的形成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中的核心型和主导型利率,是引导和牵动其他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标杆,是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指标。

从生成机制看,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多家银行组成报价团,对各类期限的资金拆借自主报价所形成的,其不仅能反映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也能反映真实的即期资金成本,而且拆借的期限品种也更加多样化,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基准利率曲线。

以拆借利率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也符合国际惯例。国际成熟金融市场多以同业拆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人们所熟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伦敦银行间拆放利率LIBOR,就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为货币政策调控转向价格型创造了现实条件

Shibor的生成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其波动变化也反映了金融机构以至整个市场的利率预期。Shibor通过自身“参照”和“引导”作用的实际发挥,不仅使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趋于市场化,而且会对依然实行管制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产生影响,促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道理很简单:在资金可以自由流动,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有多种金融工具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面对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银行存贷款市场不可能不受任何影响而无动于衷。

Shibor的推出,也为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创造了现实条件。

Shibor推出并逐步培育成基准利率后,央行的价格型调控就有了一个支点。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基准利率变化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作用于实体经济以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可以说,Shibor的推出不仅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和质量,而且会使货币政策框架发生重要的变化,即利率可能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