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十篇

时间:2023-04-07 16:47:35

不假思索

不假思索篇1

不假思索造句

1、看见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听得大家啧啧称赏。

2、我长大想干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要上大学

3、每次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4、小明在看到有人落水后不假思索的跳下水去,令不少旁观者深有感触。

5、面对朋友的求助,他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6、当同学们问到我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想当主持人!

7、小惠对于这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提出她的疑问。

8、我狠下心来,终于决定要向小明借钱,谁知他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真让人感到意外。

9、儿子急需用血,爸爸立刻不假思索的伸出手,给医生抽血。

10、他见义勇为是出了名的,遇到需要解救的人,他总能不假思索,奋不顾身。

11、孩子是有天然的选择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假思索的

12、这种人人畏惧的事情,他竟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13、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4、对任何问题他都不假思索,有时却起到了反作用。

15、如果你问到我,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一定会选择一幅画。

16、这次的题目真难,我们几个都迷惑不解,可是,那小子却神气十足,晃了晃题目,不假思索,就动笔答起题来。

17、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在看到有人落水后不假思索的跳下水去,令不少旁观者深有感触。

18、每次同学有困难请求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义不容辞。

19、要问我最喜欢的一门艺术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最喜欢的一门艺术是写作。

20、听到河里有人在呼救,救生员不假思索地就跳下去救人。

21、小红问我她漂亮不,我不假思索地说他不漂亮

22、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23、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24、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25、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26、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7、看到路旁摔倒的女孩,王飞不假思索的上前把她扶了起来。

28、我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就不假思索地说:那当然,这还用问吗?

29、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30、李教授是个化学专家,你请教他任何有关化学的问题,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31、老师布置的题目,他读都没读完,就不加思索的动手开始做了。

32、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

33、我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你的问题,不知道对不对啊。

34、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不假思索得说:我是班长。

35、小张不假思索的说:“这件事已经谈了很多次了,如果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办吧!”

36、用户不假思索就能懂,才是纯正的互联网时代基因

37、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38、提起他,同学们都不假思索的一致称赞。

39、在这个年代,遇到小便宜,不假思索就要占,往往会吃大亏。

40、遇到难题,不假思索的向他人求教,这是错误的。

41、今天我在精品店看到了一个玩具,我不假思索得就把他买下来了!

42、好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拿起笔就写,即兴发挥。结果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43、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会不假思索回答——小姨。

44、看到微博上广为流传的爱心捐助信息,他不假思索的捐出了100元。

45、每次面对老师的提问,班长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46、当老师又提出问题时,我生怕别人抢了先,不假思索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47、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明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老师,老师听了点了点头。

48、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不假思索篇2

1、不假思索这个成语出自《黄勉斋文集》意思为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其中假的意思为假借,依靠。

2、不假思索【出自】: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近义词】: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脱口而出。

4、【反义词】:再三考虑、绞尽脑汁、左思右想。

(来源:文章屋网 )

不假思索篇3

关键词 欺诈 目的解释 社会公益

中图分类号:D923. 8 文献标识码:A

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在法学界讨论的顶峰时期虽距今已久,但仍值得法律人继续深思与再思考。在《消法》修改之际需着重思考三个问题:(1)知假买假求双倍索赔行为是否为《消法》所支持;(2)知假买假求双倍索赔是否应该得到法律认可;(3)《消法》的修改应在哪个部门法理论指导下进行。

一、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违反《消法》的规定

知假买假双倍索赔是否适用《消法》,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考察。首先,《消法》中双倍赔偿条款是否只适用于消费者。其次,该行为人是否属于《消法》所指的消费者。再次,该行为人在购买时是否受到欺诈。

1、双倍赔偿条款只适用于《消法》界定的消费者。法律的解释应该严格尊重并符合立法者目的,否则就会造成法律曲解和法律不稳定。《消法》起草人梁慧星先生曾说“我们只是想以经济利益调动受欺诈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惩罚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根本没有想到有人会利用这条去牟利”。可见《消法》的双倍赔偿条款只适用于消费者。

2、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人不是《消法》中的消费者。《消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可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者行为的目的是获利,其不是法律规定的消费者。

3、知假买假双倍索赔人在购买时未受到欺诈。根据《消法》规定,双倍索赔的前提是消费者受到经营者欺诈。欺诈是指经营者故意制造虚假或扭曲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引起消费者做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购买的行为。而在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中,行为人没有做出信以为真的意思表示,其并未受到欺诈。总的来说,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者既不是《消法》界定的消费者也未受到欺诈。知假买假并不适用《消法》的双倍赔偿条款,不为《消法》所支持。

二、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应受到法律支持

法律是一个逻辑的统一体,不同法律之间有不同价值追求。对于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的思考应从经济法的角度而非民法角度。从经济法学角度需考虑三个问题:一是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是否有利于《消法》立法目的实现;二是该行为的负外部性是否可控。三是该行为是否可以得到法律支持。

1、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的价值评价是公益保护。每一个部门法体系都有特定的法律价值作为其内在品格和支撑,对法律价值的把握既是弥补立法与法律适用之间的隔膜的手段也是评价法律效果的标准。民法的价值重在保护私利,经济法的价值侧重保护公益,二者的价值区别决定了该行为的价值评价应侧重于公益保护。

2、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有利于消法立法目的实现。《消法》惩罚性赔偿是利用利益激励机制调动消费者积极性打击并遏制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行为进而保护消费者其自身权益。现实情况却是消费者权衡维权成本与维权收益后更多的是放弃维权。但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者本身更具有商品识别能力,更能发现并打击假冒伪劣生产销售,进一步保护了潜在的消费者群体。

3、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的消极面具有法律可控性。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会出现行为人敲诈经营者的情况,但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预测,高违法成本会有效阻却该行为。

4、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得为立法机关认可。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其有若干全国人大代表组成,每个代表又代表一定人民群众的意愿。该行为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可以说代表多数人意愿的代表们是支持该行为合法的。只是人民的意愿还未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法律意志。

三、《消法》的修改应遵从经济法理论的指导

现行《消法》对社会公益的实现途径是鼓励每个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这就暗含着只要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可促成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意思。但是,这种途径仅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有效,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公益的实现需要公权力介入才能实现。正是这种立法指导理论的缺少造成了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无法实现其具有的正外部性。

众多人支持知假买假双倍索赔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即从整体上减少假货销售数量,减少购买到假货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自己的选择成本。这个正外部性体现的就是该行为的社会公益性,这正是经济法价值理念所在。追求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实现社会公益,保护消费者权益,要做的应当是规制该行为的负外部性。

(作者: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经济法学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魏志义.民法与经济法价值之比较分析.时代法学[J],2004(3):82 .

[2]蒋悟真.迈向法理学的中国经济法学.法商研究[J],2008(3):71-78.

[3]陈秀萍.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7):149-150、159.

不假思索篇4

2、完整歌词

觥筹交错 时光如梭

迷失自我 享受折磨

这是你要的 物质生活

一身污浊 自得其乐

谁的命运 谁又能把握

这是种孤独 没有结果

精神虚伪的寄托 不择手段的

迷离恍惚 的假想 推翻不假思索

如果换做是我 又是何得的

变作 无趣的枷锁

肉体诚实的反驳 不合时宜的

消散太快的热度 假装不食烟火

不由分说的我 换个身份变作

有趣的恶魔

觥筹交错 时光如梭

迷失自我 享受折磨

这是你要的 物质生活

一身污浊 自得其乐

谁的命运 谁又能把握

这是种孤独 没有结果

精神虚伪的寄托 不择手段的

迷离恍惚 的假想 推翻不假思索

如果换做是我 又是何得的

变作 无趣的枷锁

精神虚伪的寄托 不择手段的

迷离恍惚 的假想 推翻不假思索

如果换做是我 又是何得的

变作 无趣的枷锁

肉体诚实的反驳 不合时宜的

消散太快的热度 假装不食烟火

不由分说的我 换个身份变作

不假思索篇5

卢梭有句至理名言:“多给孩子们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囿于别人的思想;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少让别人替他们做事。” 学生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把它引用到数学学习上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教师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低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代替学生理解;2.过早揭示问题的重、难点及矛盾,使学生对矛盾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的低层面上;3.对异于自己预设的思路、方法本能(但非故意)地排斥或抵制,与一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有探索价值的材料失之交臂;4.急于赶教学进度,提出问题自问自答,以自己的活动代替学生探究。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非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创设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他的话点到了数学教学取得成功的真谛。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 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小圈子里, 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的过程,简化了学生“破茧而出”一环,阻断了学生的探索思路。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主动探究的热情,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习惯于等待教师提醒与暗示,思维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高。下面,以教学“真分数与假分数”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教学理念的一些做法与感悟。

一、镜头回放与感悟

镜头(一):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数的意义(重视过程本身的价值)

师(出示): 这代表分数形式,大家探讨一下,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不可以填哪些数?

生1:我认为下面这个方框不能填0,如果填0这个分数没有意义。

生2:方框里只能填自然数。

生3:我见过分母是分数的分数,方框里应该什么数都可以填。

生4: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我认为这两个方框可以分别用字母a、b来表示,也就是,但b≠0。

师: 很好,对于分数,今天我们主要讨论a、b都是整数的情况,但b≠0。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在“”中填写数字,每人写出一个分数,并把它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学生把分数写在小卡片上,教师挑选几个学生写的分数贴在黑板上)

黑板上贴出以下分数:

师: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按顺序每个小组做两个。小组先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些分数,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用不同的图式或线表示分数,做好了把图贴在相应的分数下)

学生作品如下:

(一组学生用来表示)

师:请这组同学说出图意。

生5: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有这样的6份。

生6:不对。分母只表示分的份数,这个图是把1个圆平均分成2份。

师:我们想办法改一下,大家说怎么改?

生7:重新画图表示。

生8:我认为把分数改一下更快。把分数改为,这样更快。

师:很好!

……

感悟: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重视过程教学,但这个“过程”主要定位在为掌握“双基”的服务上,重视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导致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冷落。而新课标对“过程”给予新的内涵、新的定位,将“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过程”本身的价值,不能“涛声依旧”――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也就是“破茧而出”的过程。特别是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数感。

镜头(二):给分数分类(加大自主探索力度)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黑板上的这些分数,请你们给黑板上的这些分数分类。老师给你们提几点要求:A.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B.小组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C.推荐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按分母大小分类,即、;;、、 ;、;;。

生2: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为一类,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为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分为一类。(如下)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生3:我们是按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来分的。(如下)

第一类:

第二类:

师: 数学上有这样一种分类方法:、、、。这些分数叫真分数,其他的都叫假分数。谁上台用最快的方法把黑板上的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开(数图对应)?

师: 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和图,然后小组讨论:如何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真分数与假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4:我认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生5:这些真分数比1小。

生6: 我通过观察图可以看出真分数比1小。

师: 谁能说出什么叫做假分数?

生7: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大屏幕显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师:请同学们判断自己写的分数是什么分数。(小组里互相说)

……

感悟:在以往的教学中,在“经历某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流于形式,教师包办代替的多,为学生想的太周到,提供的帮助太及时,问题没有挑战性,以至于学生探索起来顺顺当当,发现结论轻轻松松。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教学行云流水,教师省心、学生省力,但经历这样的过程留给学生的只有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印象。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的发现探索活动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本节课通过分类活动,加大了学生探索的力度,使学生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镜头(三):运用真分数与假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强化体验与反思)

师:中秋节晚上,要干什么?(团圆、吃月饼、赏月等)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圆形变化,发挥你们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来叙述图意。

多媒体课件演示:有两个月饼,每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吃掉一部分,还剩个月饼(还剩1个月饼)。

生1:中秋节晚上,小明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赏月。桌上摆着2个月饼,小明吵着要吃一个月饼。爸爸想考考小明,说:“别急,分开再吃。”爸爸把每个月饼平均分成4分,爸爸吃掉了一个月饼的,妈妈吃掉另一个月饼的,小明一看不高兴了,说不够一个月饼。爸爸笑着说,再看看还剩多少月饼。小明仔细一看, 和合起来是,正好还剩一个月饼,他满意地笑了。

师(出示=1):你能再说一个等于1的分数吗?

生:、、……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这个圆可能看成几分之几?3份呢?这些分数都等于几?

(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并相应的出现分数、、、……随后画上等号== =……)

填空:1===

多媒体课件演示:有3个月饼,每个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个吃掉, 剩 (或2个)。

=2

师:谁能再说一个等于2的分数吗?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200 ……

生2:我发现分子是分母的2倍,这样的假分数等于2。

师: 黑板上哪些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整数?

生3: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可以改写成假分数?

师:你很爱思考。

师:对分母固定是5的分数或分子固定是5的分数分别进行分类,并说明各类分数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生:写不完,有无数个。

师:谁来说说分类方法?

生4:把分母是5的分数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分数,有4个;一类是假分数,有无数个。分子是5的分数,真分数有无数个,假分数有4个。

生5:我把分母是5的分数分为三类,一类是真分数,一类是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还有一类是不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也有无数个。

师:或者说(b≠0)是个什么分数?

生答后师生共同总结:b≠0 ,a>b(真分数)a=ba<b(假分数)

……

感悟:为了避免数学课堂缺乏“过程”设计,缺乏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意识,此环节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反思,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对于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理解也终于“破茧而出”。

二、让学生经历“破茧而出”的价值

在经历数学的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从“独奏者”逐步过渡到“伴奏者”;教学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教学过程由单向控制向双向或多向交流转变;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 “活”起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以充分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形成、发展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中学会分析,掌握方法。

数学教学中,决不能把数学教学作为“结果”来进行,而应该作为“思维活动过程”来进行。那种不讲背景和条件、不讲思路和过程、忽视思想和方法、照本宣科、将结论塞给学生的做法,无疑会抑制学生的探索、发现及创新思想,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装傻”的艺术,学会把自己“藏”起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不假思索篇6

【关键词】词语教学,阅读教学,准确,深厚,意境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领略词语的魅力,就能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文本,对阅读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画龙点睛的作用。

1.品出词语的准确

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的语言精巧、优美,用词准确,堪称经典。在教学中,通过品析,让学生体会到词语运用的精准,对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使用起到示范作用。例如:人教版语文第八册《乡下人家》中有一段话:“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文中的“探”非常传神,拟人的手法将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的可爱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读,感受用词的精巧、准确。

师:如果我把这句话中的“探出头”改成“长出来”,好不好,试着读读,体会体会。

生:我觉得用“探出头”比“长出来”好,“探出头”让我感觉到这些竹笋就像小孩一样,很可爱!

师:来,做做“探”的动作。(学生做动作)这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你体会得好。

生:我觉得这些竹笋好像在和人们捉迷藏,现在看,还没有,可一会儿就从土里钻出来了。而“长出来”就没有这种感觉。

生:这些竹笋特别有生命力,给人感觉生机勃勃。

(出示雨后春笋的画面)

师:此时,这些可爱的竹笋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又好像和我们捉迷藏。看着它们,你想说点什么呀?

生:春笋充满了生机,我很喜欢它们。

生:让我想到了“春意盎然”。

师:大家真会读书,从“探”这个词我们读出了春笋的可爱顽皮,读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读出了作者的无限喜爱。让我们将这些理解和感受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去。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探”这个词,理解其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在之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课文中词语运用准确精妙的经典语句,如《荷花》一课:“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的“抽”等。这样的品读、积累,强化了学生对词语使用准确的认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悟出词语的深厚

阅读文本,就是要透过语言文字,去感知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人文熏陶。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词语,领悟词语深刻的内涵,将词语“读”深,“读”广,才能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了铺垫。如人教版语文第八册《花的勇气》一课中的句子:“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拔地而起”原本指的是山峰、建筑物等从地面上矗起,形容的是高大的物体。在课文中用来形容小花,不仅写出了小花们在冷风冷雨中挺立的样子,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小花高大的形象。低矮的小花却有高大的精神品质,敢于任冷风冷雨吹打,这样的勇气令作者肃然起敬,不敢小视!对“拔地而起”的深入解读,使学生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领略词语的魅力,从而深入到文本之中,切实体察作者的内心,理解文章的中心。

对人教版第六册《一次成功的试验》中“不假思索”一词的教学:

师:“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生:不用思考,脱口而出。

师:请大家来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你叫什么名字?同学捡到了你的本子,还给你,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

为什么你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

生:平时同学们捡到我的东西,我就会说谢谢。

师:看来对于熟悉的答案,平时就是那样做的事情,我们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那么文中的女孩为什么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教育家的问题呢?

生:因为女孩平时就先人后己,所以她才能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师:“不假思索”让我们看到了女孩先人后己的举动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平时养成的习惯。正是女孩具有这样珍贵的品质,所以在危险来临的危急关头,她才能做到先人后己;才能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真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啊!

对“不假思索”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学生掌握得较容易。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发掘出这个词语背后所蕴含的人物的品质,从简单中看出深刻。

3.读出词语的意境

想象画面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训练的一项能力。借助词语这个意象,进行再造想象,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形象,进入到词语所蕴含的意境之中,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再通过朗读,表现出词语的画面、意境,这样的想象――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表达的思维过程。

师:(出示词语)这些都是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优美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一组一组读。

(学生读词串,引导学生想象月夜的画面,不时范读,读出感觉。)

师: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看: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生:我看到了:静静的月夜中,月亮沉浸在水中。

师: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到月亮就浸在水中?

生:静影沉璧。

师:静影沉璧指的就是……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师:是啊。你知道那个“璧”指什么?

生:指――

师:“璧”下面是个什么字?(玉)猜一下,这个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觉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样皎洁,皎洁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师:太好了,那么月亮,那样的皎洁,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美玉一样。真美,大家把它读出来。(生齐读)

师:很好,把这八个词和两幅画读到心里去了。再读。

师:这八个词语仿佛变成了什么?

生:一段美妙的话。

师:美妙的话就是一首……

生:诗。

师:诗啊。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问另一生)

生:一幅美丽的画。

师: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

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词语变成了画面,变成了诗,对词语意境的把握不仅解决了词义的理解,更让这些词语变得鲜活,赋予生命。

总之,抓词语教学,就是抓阅读教学的细节。引导学生领略词语的魅力,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从而走向深入,走向丰富。

参考文献

[1] 赵黎英.《词语教学,为阅读教学撑起一片蓝天》.

[2] 管建刚.《抓几个词就够了》.

不假思索篇7

近义词: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犹豫不决;

示例: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

近义词: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反义词: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不假思索篇8

[关键词] 自主探索 多媒体 能力 素质

“自主探索”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然而,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当今情况下,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学习氛围,就是如虎添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就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必将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本领

指导学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而多媒体呈现知识内容,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再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系统。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掌握、理解的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方法,使理性的抽象知识延伸到解决具体问题中,促进知识迁移,使知识得到深化、巩固和扩充。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手段,逐步进行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比,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词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于是我立刻借助多媒体使句中的感叹号和问号不断闪烁,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使学生了解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造机会,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

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业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发,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水淹死在河里?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而多媒体能够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运用多媒体,确切地评价学生,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

不假思索篇9

关键词:R统计软件;假设检验;U检验;t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13-02

两样本假设检验问题在生物医学、质量检测等领域常常遇到。如研究两种不同饲料对雌鼠体重增加是否有差异,两种不同药品对病人疗效是否相同。在讲授两样本假设检验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将统计软件的应用作为一个重点,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门统计软件。目前,可用于统计分析的软件有很多,如Excel、SPSS、SAS、Eviews、Minitab,S-plus以及R等。由于R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与图形展示功能、更新迅速以及自由免费等诸多优点[1-5],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在统计教学中将R软件作为教学软件。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R统计软件在两样本均值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一、两样本均值假设检验及R语言实现

设X1,X2,…,Xn■~N(μ1,σ■■),Y1,Y2,…,Yn■~N(μ2,σ■■)且两样本独立。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对两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问题常介绍两种情况:(1)σ■■和σ■■已知;(2)σ■■=σ■■=σ■未知。本文仅以双侧假设检验为例,考虑假设检验问题:H0∶μ1=μ2,H1∶μ1≠μ2.下面分别介绍两种情况下的检验方法及R语言实现。

1.检验方法。①σ■■和σ■■已知,当H0为真时,可以构造U检验统计量:U=■~N(0,1)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H0的拒绝域为:U≥Zα/2.②σ■■=σ■■=σ■未知,当H0为真时,可以构造t检验统计量:T=■~t(n1+n2-2),其中Sw=■,S■■和S■■分别是X和Y的样本标准差。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得H0的拒绝域为:T≥tα/2(n1+n2-2).

2.案例分析。本节采用文献[6]中的案例来说明R统计软件在两样本假设检验中的应用。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结果如下:克山病患者(X):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健康人(Y):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该地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相同?

①假定σ■■和σ■■已知,σ■■=0.17,σ■■=0.18。两样本均值假设检验程序代码如下:##两样本方差已知的均值检验###

mean_test

n1

n2

xb

yb

u

pp

if(pp

else P=2*(1-pp)

data.frame(mean=xb-yb, U=u, p_vale=P)

}

X=c(0.84,1.05,1.20,1.20,1.39,1.53,1.67,1.80,1.87,

2.07,2.11) #输入样本值

Y=c(0.54,0.64,0.64,0.75,0.76,0.81,1.16,1.20,1.34,

1.35,1.48,1.56,1.87)

mean_test(X,Y,sqrt(0.17),sqrt(0.18)) #通过编写的mean_test函数计算检验p值

运行结果

mean U p_vale

0.4362937 2.548825 0.01080866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p-value

②假定σ■■=σ■■=σ■■未知,R软件中提供了t.test()进行两样本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关于t.test()的用法以及功能可参见文献[1]或者输入help(t.test)。程序代码为:t.test(X,Y,var.equal=TRUE)

运行结果

data: X and Y

t = 2.5237, df = 22, p-value = 0.01934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difference in means is not equal to 0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07776886 0.79481855

sample estimates:

mean of x mean of y

1.520909 1.084615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p-value

二、 探索与思考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加以实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应该启发同学去探索和思考,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两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的学习,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和思考:

1.当σ■■≠σ■■且都未知时,是否可以构造类似的t检验统计量:T=■.如果可以,在原假设成立时,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是否仍然可以用t分布逼近,t分布的自由度是多少?该问题是著名的“Behrens-Fisher”问题(参见文献[7])。

2.当σ■■已知,σ■■未知的情况在分析实际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如旧药与新药疗效的比较,通过先前的认知我们知道旧药的方差信息,但是新药的方差信息是完全不知道的,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用样本方差代替,构造如下检验统计量:T=■该检验统计量在原假设成立时的分布如何?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会遇到两非正态总体均值的比较,对该类假设检验问题如何构造检验统计量以及在原假设成立的时候,构造的检验统计量的分布如何?通过以上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毅,陈立萍.统计建模与R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星.非参数统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程新,魏赛金,江莉.统计软件R及其在《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8,4(103):29-31.

[4]王斌会.多元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汤银才.R语言与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不假思索篇10

一、企业下岗党员的现状

复州湾建材总厂始建于1975年,系鞍钢附属企业公司所属的矿办集体企业,现只有下属石材厂(现已半停产状态)和东海水泥厂维持经营。现有职工1026人(其中:在职职工346人,退休职工680人)。由于生产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职工90%长年放假,到目前为止,全厂在册职工:346人;放假职工:286人;总厂机关留守人员:6人。全厂党员57名,其中,在岗党员:18人;放假党员:39人,占党员总数68.4%。由于下岗放假党员人数较多,且多数外出打工,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加大。如何做好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离岗不离党,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也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