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新材料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新材料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路新材料新技术

篇1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新技术 新材料 运用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051-01

1 公路工程中预应力锚索、锚杆新技术应用

公路工程建设中锚杆处置施工水平直接对锚杆承载性能、公路边坡稳定可靠性形成作用影响,因此在施工前期应依据地质状况、工程建设条件科学选择施工处置方式,创新施工工艺。锚杆施工阶段中首先应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全面核查相关施工资料,做好锚固工程施工规划,汇总边坡岩土状况、设计图纸相关信息资料。同时应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深入核查,明确施工建设可能对交通状况形成的影响。应对施工用电、水源状况进行核查,对公路边坡工程四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科学明晰作业施工条件标准、限制状况、环境制度政策可能形成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作用。还应对施工便道、安全状况、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做好锚杆新技术应用实践的科学准备。

1.1 创新施工工艺技术应用

公路工程预应力锚杆、锚索创新技术应用应进行锚杆孔方位的准确放出,合理搭设脚手架,稳固潜孔钻机设备安置。可利用先进仪器进行钻机导向架具体倾斜状况测定。倘若在钻进施工阶段中发现严重塌孔现象,则应中断钻进,实施注浆固壁优化处置,在完成注浆36h后,方可再次继续钻进扫孔。应引入回转钻进处置模式,并利用泥浆进行良好护孔处理。当钻孔符合设计标准后,应超钻出20~50cm,而后用高压风将孔道残余杂物全面清除。应确保在该施工处置阶段中锚杆钻孔符合设计长度、倾斜度以及孔径标准,引入创新钻孔方式提升操作精度,令后续杆体插入以及施工注浆良好开展。在施工钻进阶段中应参照地层波动状况进行钻进参数的优化调节,有效预防孔斜偏差现象。

1.2 优化锚杆制作与锚固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公路工程制作锚杆实践阶段中,对于棒式锚杆应依据标准长度进行钢筋切割,位于外露一侧将其加工形成螺纹,进而为螺母放置提供便利。而后应位于杆体,相隔1~3m位置设计隔离件,进而令杆体居中于孔内。再者,还应对杆体实施必要的防腐处置。在处置多股钢绞线锚杆锚索阶段中,应实施必要的防护操作。进行锚固注浆施工阶段中,应良好保障注浆技术水平,可引入水泥浆及其砂浆实施灌注,依据设计规范优化选用施工材料。在注浆操作阶段中应保持紧密连续,途中不应断档,确保注浆管深入至浆液面之下50~80cm。应严格杜绝拔出导管于浆液之外,进而有效预防断杆不良事故。常压一次注浆应由孔底启动,一直到孔口外溢浆液为止,二次高压锚固体注浆则应待一次注浆水泥体强度在五兆帕标准时方可实施。应依据锚固体具体体积明确注浆处置时间与标准压力,遵循由下至上顺序逐步实施。锚杆锚索锁定张拉处置,应位于锚索边坡引入优质强度、松弛度适宜的钢绞线,进行加固处置,确保锚索张拉管控超出百分之十张拉标准力水平。整体张拉阶段中应合理选择相关技术设备,进行规范标定、可靠安装,实施张拉荷载优质等级划分,进行荷载锁定,确保实现精细化联测目标,提升张拉控制质量水平。

2 公路工程中新材料科学应用

2.1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用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引入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可优化施工处置效果,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可应用后掺外加剂方式,在拌合阶段中掺加细集料、矿物、水泥材料以及外加剂至搅拌机,而后加入标准水量,进行砂浆良好均匀且充足的搅拌。而后应加入凝胶材料以及相应外加剂与水分,继续展开匀称搅拌。各个搅拌处置环节均应持续在30s以上时间,总体搅拌不应低于两分钟,并应科学控制在3min以内。该类处置方式可提升外加剂综合利用率,优化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效果。再者,我们可采用净浆裹石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处置方式,将一定比例胶凝材料、基于低水平水胶比进行掺制拌合,形成净浆,并添加石子实施首次搅拌。而后应掺入砂子,引入剩余胶凝料并基于常态水胶比实施二次拌合。首次拌合应位于砂石料首层构成较低水胶比的良好水泥浆保护裹层。而在二次拌合处置阶段中,则构成混凝土过渡层氢氧化钙,令其不形成富集以及取向属性,进而有效降低孔隙率,提升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用实践水平。在混凝土进行入模前期,应对其坍落程度、综合温度水平、包含气体量进行精细量测,控制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水平在两米以下。倘若该标准超过两米,则应引入辅助设备进行混凝土输送处置,确保其不形成离析变化。同时浇筑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阶段中应引入持续分层、逐步实施方式,控制浇筑时间阶段间隔在90min之内,并应监督施工缝预留,控制随意留设现象。

2.2 玻纤土工格栅新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科学运用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路基施工以及维修养护阶段中,均可引入玻纤土格栅新材料,提升工程施工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可利用该新材料处置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基于其特有功能,可良好代替以往土工织物材料,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建设需求。通过其大模量、强刚度效能,可位于沥青罩面之中将其作为硬夹层,进而有效抵御应力,进行应变释放,并提升加铺层抗剪、抗拉水平,实现抑制裂缝目标。路基施工阶段中,可利用玻纤土工格栅提升基层强力,实现良好的加固处置,令土体水平与垂直向应力显著下降,并优化提升其剪应力,令抗剪强度有效完善,进而强化土体应对变形、裂缝的能力,提升路基整体承载力、抗震性与可靠性能,预防不均匀沉降现象。

2.3 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

基于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大粘性、显著弹性、抗变性能、抗氧化能力、涵盖较高标准的软化点,油模层厚度适宜,较难形成泛油或析漏现象,因而可显著提升公路工程路面抵御反射、疲劳裂缝的综合能效,显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因此可良好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发挥优质应用价值。其混合料拌合处置应在高温度标准下开展,且有效预防沥青形成不良焦化现象,应通过温度水平的合理严格掌控,提升混合控制质量水平。应用该混合料进行公路施工前期,应备好一比一的水油混合料,采用胶轮压路机展开初步压制,同时引入钢轮压路设备进行复压震动处置。通过该类施工处置方式,可有效预防温度损失、降低喷水量,优化施工效果。

3 结语

总之,伴随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充,其迫切需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符合市场竞争需求,应对日益显著的交通运输压力,优化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环境。因此我们只有科学探讨如何树立创新意识思维,科学应用预应力锚索、锚杆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玻纤土工格栅新材料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辅助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才能真正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延长公路项目服务使用寿命,并创设显著效益,促进公路工程经营建设及服务管理的优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试验检测 公路工程 应用

一、试验检测与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检测手段,对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公路工程中也不能缺少试验检测的辅助,以提高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的评定工作。具体看公路试验检测技术是一门刚刚兴起的新学科,主要的思想就是将试验检测的理论和测试操作融合到一起,并结合公路工程特有的施工技术知识、理论对工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实现对工程设计参数、施工质控、施工验收、养护、技术规范、规程改进等诸多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二、检测试验对公路工程的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中的试验检测是对公路工程质量的高效率评价手段,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试验检测,并通过检测的数据对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以此保障工程质量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因此,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技术对于工程来说已经成为了质量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程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从具体的作用看,试验检测技术对公路工程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中试验检测可以帮助工程实现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如:在施工中采用的砂石材料是数量较大的一个基础性材料,技术人员可以借助试验检测技术,确定当地材料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工程需求,如能实现就地取材,那么节省的运费、人工等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在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帮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因为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快速的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现现场测试,通过试验判断其是否可行,是否可以推广等,并将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提供给技术人员。这些无疑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效率帮助巨大。

3、试验检测技术可以为公路工程提供必要质量检测参数。在施工中试验检测技术可以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进行较为科学的检测,以此判定材料对工程的适用性和合格与否。这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4、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还将对工程验收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试验检测技术在工程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明显,同时在最后的质量验收中也可以发挥其优势,帮助确定工程的质量情况,通过试验检测技术对竣工后的公路工程进行简单、灵活、有效的检验无疑可以提高竣工验收的效率和质量。

三、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试验检测技术因其明显的优势和作用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加以介绍。

1、对施工用材料的检测

前面已经提到过公路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就是砂石即筑路材料,因此对筑路材料的检测是试验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一环。在施工中筑路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够进入施工环节,所以在试验检测中技术人员要对筑路用材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测。例如:试验检测首先要保证的是土场情况符合施工要求,路基填料要求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其次,工程用砂的质量控制,应保证其颗粒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规范要求且级配良好。再有,对碎石的检测需要对轧制过程严格掌控,对密实度、压碎值、级配、坚固性、损耗等也要检测,特别是压碎值一定要满足规范要求。另外,在对石灰的检测中应当控制的是有效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级数,并检测消解率、用量等是否符合工程需要。综合的看,试验检测技术在对材料的检测中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就地抽取材料进行随机检验,实现动态的检查并及时的提供改进意见和要求,这是材料检测应用的真正价值。

2、试验检测中的标准试验

标准性试验主要针对的是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工艺等是否能够达到国家规范或者行业标准而作的试验检测。这一类检测一般都是在施工开始前进行。其主要的检测目标就是施工用的材料、配合比等,对拟用的材料和配合比进行试验性检测,评定材料和工艺是否符合国家规范。例如:粒径小于38mm的路基土的检测,按照规范的要求利用重型击实的方法检测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的含水量。在对半刚性的基层材料、石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和水泥稳定粒料等材料的检测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在这里应注意的是配合比的准确和含水量测定方法的正确使用。

又如:沥青的试验检测。沥青路面在较高温度下,处在塑性变形的状态,容易变软,强度的值也就最低,在低气温的状况下脆性增大,因此路面在冬季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沥青的检测应当对其规范和标准进行全面了解,明确沥青的技术性指标主要取决的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混合料中既有一定的粗骨料作为框架,也有一定量的细骨料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即骨架密实度结构是沥青的理想结构。国内外的沥青混凝土规范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高温强度和稳定性作为检测的基本指标,其测定的方法是马歇尔试验。这种方法除了可以测定稳定度外,还可以检测流动值、空隙度等。在实际的试验检测中除了利用该实验外,还可以通过对沥青混料密度、饱和度等指标综合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保证施工的技术指标符合规范。

综合以上的两个试验检测的实例可以看到,利用标准和恰当的试验方法达到对工程技术性要素的检验是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层面。

3、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的动态监控

对公路工程的质量监控应当是动态化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试验检测对工程进行动态的质量监控也是试验检测应用的另一个层面。例如:对工程压实度的检查,常用的方式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湿度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对公路工程的压实度进行检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再如,对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的检查,常用的是回弹弯沉值,其值越大承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这些试验检测的方法简单,效果明显,以此能够对公路工程的动态监控作出帮助。

四、总结

综合的看,试验检测的突出优势就是快速、准确、灵活,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明显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只要在检验中注意控制试验的标准、环境、操作等环节,就可以达到对工程全面动态监控的目的,因此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篇3

【摘要】: 随着新工艺的推广普及使低碳养护成为可能。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泡沫沥青冷再生、多锤头碎石化、共振碎石化等低碳养护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养护,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在公路养护和实现低碳养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道路 ,低碳养护 ,材料应用

【 abstract 】 :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of popularization to make low carbon maintenance becomes possible.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geothermal regeneration, foam asphalt, hammer head cold regeneration broken petrochemical, resonance broken petrochemical and other low carbon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highway maintenance, these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new material of the application in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achieve a low carbon maintenance,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 key words 】 : road, low carbon maintenance, material used

公路养护应根据不同季节的养护特点,及时处置路面病害,针对每一条裂缝、每一个坑槽、每一处水毁都建立路面病害档案和及时养护处理。按照分类养护的管理理念,对新建成的公路实施“精心呵护”;对正常路段实行“重点养护”和“全面养护”;对超期服役路段实施“维持养护”。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实施预防性养护。通过路况调查,及时完善公路病害基础数据库,科学分析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和衰减规律。同时,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坚持春、夏、秋、冬四次对路面进行病害调查,定期委托公路检测中心对路面进行检测,建立详细路面病害档案和维修处理记录。以下重点进行道路低碳养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分析。

一、道路实现低碳养护的新技术

1、引用“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法”节约耗材效益明显

根据以往公路建设经验和测算,公路线段工程中都会应用较多的水泥,“振动成型法”这项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和传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相比,减少了20%的水泥用量,配合比增加了粗骨料的量,并且采用振动碾压(传统的是静压)方法,不仅没有影响抗压强度,还能控制干缩裂缝过多的情况。另外,“振动成型法”除了通过增加压路机来提高压实程度外,最重要的还是材料的配比得到了改进。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法,应用于路面基层施工,克服了普通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水泥剂量越大、越容易产生严重的收缩裂缝、对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而导致车辆行驶质量降低、加速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等缺点。振动成型法水稳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从而减少了因裂缝产生的病害,并且可减少水泥用量(可减少水泥剂量1.0%至1.5%),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半刚性基层的优势,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2、就地热再生技术降低养护费用和施工周期

为减少新料开采使用、避免旧料堆弃污染、100%利用旧料、养护费用明显降低、施工快速、交通干扰小等优点。开展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使原本废弃的混合料得到了循环再利用,节约了沥青、建材资源,避免了废料处理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的路面具有较好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沥青面层使用寿命。与传统铣刨加热技术相比,沥青再生新技术既节省加热能源60%以上,又减少了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节能、环保、高效是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根本原因。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一般会采用重铺罩面、挖补等方式。而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可以采用表面层再生、表面层再生加重铺罩面等方式,能有效解决车辙、裂缝、泛油、松散、老化等。传统工艺中1公里4米单幅车道的养护一般会产生废弃料400吨,这些废弃料需要运送、存放。这部分成本在采取热再生技术后,全部再生利用。以4厘米的路面为例,传统挖补每平米成本是70元,热再生的成本为50元,减少成本29%。采用就地热技术的效益远不止这些,首先,传统挖补需要封路1000米,热再生只需要封路400米,并且只需封闭一条车道,完全可以边施工边修改封锁线,几乎不会引起拥堵。其次,在施工进度上传统挖补每天最多900米,热再生平均每天1400米,工期大大缩短。热再生技术能将路面裂缝控在10公分以内,相比采用前的开裂30公分,质量自然是大大提高。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适合于沥青路面表面层连续修复的维修技术。它的原理是在原有的沥青路面上通过加热软化,以机械方式翻松旧路面,根据需要添加再生剂、新混合料,对其进行搅拌,并将所形成的再生混合料就地重铺、压实,从而达到消除路面病害、恢复路面性能的目的。

3、“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使低碳养护水平不断升级

引进“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对路面进行大中修养护;不仅有效提高了干线公路养护的整体质量、延长了使用年限,而且实现了变废为宝,为节能减排和低碳交通建设开辟了道路。

使用一般的工艺进行日常养护,路面抗病害的能力明显较弱。引进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柔性基层技术后,干线公路路面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抗疲劳度、抗水性较传统路面更胜一筹,一般自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柔性基层技术养护完工一年多时间里,车辙、裂缝等常见病害基本销声匿迹。这项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将废弃的路面铣刨材料再生使用,重新激活沥青铣刨材料中的老化沥青,而且大大降低了碳排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按照传统方案,80公里的大中修养护需要消耗约70万立方石料、8万吨水泥,产生旧油石垃圾1.7万立方米;而采用这项技术后,可将原有路面材料进行充分再生,减少因开采料场和开挖土基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全程只需消耗约6万方石屑、1万吨水泥,不会产生任何旧油石垃圾,工期也由原来的6个月减少到了3个月。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柔性基层技术施工有着严格的标准,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石屑和水泥撒布、再生机预热流程、设备作业推进速度、碾压遍数等都必须照章办事。

二、推进低碳公路养护的新设备

为加大公路预防性养护力度,将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应用于公路养护中,积极推动公路养护向科学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公路段企业引进冷铣刨机铣削路面。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路面病害,将损坏路面切除掉,由新材料填补原有空间,经压实后与原路面等高,使路面保持平整。同时对铣刨后产生的沥青旧料还可以利用“热再生”或“冷再生”的方式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加以重新利用。这不仅仅消除了施工过程中废旧沥青对环境的影响,还大大节约了宝贵的沥青资源,即符合了当前交通“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又合理的减少了施工全程废料的排放,同时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冷再生机、改装后的水车、可以保温的油罐车、平地机、单钢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等器械也必须一应俱全,同步到位。短期投资增加不可避免,但新技术带来的长远效益却十分可观:后期养护费用大大减少,施工中的环保效益显而易见。

三、道路低碳养护应用的新材料

1、海母(HiRM )乳化沥青的应用

通过旧沥青路面铣刨材料重新利用,极大减少了路石垃圾,节约了成本。公路大修,垃圾成山。路面大修产生了旧沥青路面铣刨料严重,海母沥青应用于旧沥青路面大修,可实现废料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和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

2、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的应用

除了研发应用海母沥青外,在道路施工中同时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然后在上面撒布碎石经碾压后形成新的磨耗层。类似在新建道路基层和面层之间加铺了一层具有高弹性和高强度的防护网垫。在公路养护中还可以推广应用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等预防性养护技术。

3、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改性沥青

采用的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改性沥青,用于实施新型路面结构,具有抗高温低温稳定性、良好的水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表面功能(抗滑、车辙小、平整度高、噪音小、能见度好)。沥青用量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用量减少1.2%,沥青用量同比降低28%。因SMA路面耐久性好,故养护工作少,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4、旧轮胎、橡胶粉碎料的应用

黑色橡胶,废胶皮,废旧橡胶输送带下脚料,汽车垫带,废密封胶条,杂胶,废电缆皮,废胶鞋底、胶面、胶帮、胶条,废橡胶板、橡胶管、橡胶片,废旧胶皮手套等橡胶下脚料。凡是黑色的杂胶下脚料和其他橡胶制品(要求没有铁和白线)都可以进行有效粉碎,橡胶下脚料混合沥青进行路面的养护应用,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

四、总结

节能新技术的运用,不仅节约了能源、资源和施工工时,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公路建设养护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公路沿线环境的污染。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路面防水、防滑、抗磨耗性能和平整度提高了,公路变得更加有韧性、有弹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应用于公路养护中,积极推动公路养护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于庆革,田新宇,舒跃. 浅谈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公路,2010,(10).

篇4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f cold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and discussed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ld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in the 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examples, summarized that the cold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new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关键词: 公路养护;就地冷再生;机械;材料

Key words: road maintenance;cold in-place recycling technology;machinery;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18-01

0引言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国外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路保养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我们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就地冷再生技术,该技术的研究,推广对于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1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1.1 就地冷再生技术内涵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含义是: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科,材料包括面层与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骨料,并根据一定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主要有水泥、泡沫沥青、水泥稀浆、乳化沥青、石灰、粉煤灰等,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基层的作业过程。

1.2 就地冷再生技术特点道路就地冷再生归属道路改造与养护领域,它在高等级公路、乡间公路及一般道路的改造和养护中都比较适用,主要对沥青路面上基层损坏的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实践证明,就地冷再生技术有诸多优点,主要包括:①成本大大降低。就地冷再生技术食用的材料全部是旧的铺层材料,从而节省了处置旧的铺层材料的费用,更节省了购置新材料的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②高的质量水平。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设计时能够依据不同道路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采用不同的添加剂,再进行正确的配置后,保证了好的施工质量,通过就地冷再生技术对公路进行保养后可以保证以后的使用期限,质量提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寿命。③具有高的效率。道路施工的铣刨、破碎、添加、拌和及摊铺,通过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④具有很低的干扰。冷再生机械组合能够全部处在同一条车道内,对另一条车道车辆的通行不产生影响,在路宽较窄或交通量较大情况下的道路施工中尤其适用。⑤污染非常低。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基本没有废弃,避免了污染,被称作绿色施工技术。

2就地冷再生技术原理及施工工艺

2.1 就地冷再生技术原理就地冷再生是一种沥青路面再生工艺,能够对各种道路病害进行修复,它的原理是:运用专用的再生机械来翻拌、再生及重新摊铺原路面,原路面主要用作底基层或基层。利用专用的再生机械来完成就地冷再生,它的核心为一工作转子,工作转子有大量硬质合金刀具装备,转子旋转时,铣刨现有铺层材料并拌和再生新旧材料,冷再生工艺仅在必要时有很少的新材料的加入,加强和再生现有铺层材料,将路面工程一次性完成。就地冷再生技术有两种实现途径,以泡沫沥青为粘结剂,以水泥为粘结剂。

2.2 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就地冷再生技术有两种施工方式:①使用专用再生机械在就地破碎、铣刨、加入新料、拌和、摊铺和预压,再由压路机迸一步压实。②洒布再生剂于旧路面上封层,再生剂能渗入路面约5mm,表层被氧化沥青恢复活性,并形成封层抵抗燃油泄漏,可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3年以上。

3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介绍在某公路的养护中使用就地冷再生专用的乳化沥青新材料、新技术及Roadtec CIR就地冷再生机组新工艺。

3.2 实验分析使用就地冷再生专用的乳化剂,室内添加化学添加剂, 自制就地冷再生专用的乳化沥青。并采用RAP和添加的新粗集料进行筛分。

3.3 设计再生级配根据各种数据,并结合技术规程,采用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料由80%RAP+20%新粗料组成,425#水泥用量为3%。再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浸水劈裂试验,确定采用乳化沥青含量4.2%、4.4%进行性能试验验证。

3.4 施工要求施工对气候有很大的要求,要求最低温度控制在10度,这是因为温度太低,难以保证混合剂辗压充分。同时,杜绝在雨天施工,会对再生混合剂成型过程产生影响。

3.5 施工程序及其准备经过讨论施工程序方案定为:①预先处理;②施工前准备;③洒铺添加料;④冷再生施工;⑤摊铺;⑥碾压;⑦养生;⑧开放交通;⑨罩面。施工准备主要有:统计裂缝位置,挖补处理,清洁原路面,放样划线等等。

3.6 材料准备和机械准备材料准备主要是:①施工用的集料、水泥与乳化沥青等都要进行检查,与规定的要求相符,才能使用。②要对含水量和集料的级配做取样分析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以便现场施工。机械准备主要是保证施工机械各项功能完好,不能在施工中出现故障,同时再生机乳化沥青计量系统也要做到精确控制。

3.7 再生作业这是施工中的关键一环,先采用人工打方格均匀撒布,多次撒布,保证计量准确。采用CIR系统进行就地冷再生时要遵照要求确定设备次序。把每项再生相关数据正确输入到Roadtec CIR再生机的电脑控制面板中。并且可以以现场再生混合料拌和工作时间为依据来确定摊铺机与再生机之间的距离。然后,再经过摊铺,辗压,接缝等工序,有条不紊的完成施工作业。最后进行养生作业:冷再生层在罩面或加铺封层之前,必须进行养生,气候条件较好时,养生期为2-6天。且养生期间要封闭交通,所有车辆不得通行。

4总结

就地再生技术与现在公路工程大、中修选用的传统方式相比,可以对路面废料百分百加以利用,对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改造技术水平、节约资源、节省养护资金及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节省大量的原材料,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做到了废物的再利用,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大大减轻了一线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沥青熬制对人体的伤害,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参考文献:

篇5

要】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产生大量沥青废料,废旧沥青的利用是我国道路建设中节约资源,减少成本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旧路面沥青混合再生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该技术的经济性和技术难点,并且阐述了旧路面沥青混合料技术的主要方法,最后阐明了我国利用该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旧路面沥青混合材料;技术特点;可行性

1、旧路面沥青混合再生技术的发展状况

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铺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艺。沥青路面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受交变应力、循环应力以及沥青老化和冰冻、高温的交替作用,会出现断裂,破损,粉碎等一系列状况。而这些破损的路面会产生大量废旧沥青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如果能得到良好的利用,会大大降低我国道路的建设成本。以我国为例,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到2002年底,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正以每3年新建104km的速度增长。但是由于交通荷载等原因,其面层慢慢变薄并逐渐老化,会出现诸如网裂、沉陷、车辙、拥包等各种病害并逐步扩展,严重影响行车,而一般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15年左右。以往维护处理的方法就是对出现病害的路面进行铣刨,然后重新铺筑。这样会造成三大问题:一是堆放占用场地;二是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大量沥青和石料将使我们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三是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旧路面沥青混合技术就应运而生。[1]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省工程投 资,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这项技术最早产生于1915的美国,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补充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2、旧路面沥青混合再生技术的主要方法

2.1沥青路面工厂冷再生技术

工厂冷再生技术主要应用于农村公路的建设之中,可以解决农村公路在修建时资金短缺,并可以将废旧材料加以再利用。沥青路面工厂冷再生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其中材料性能包括乳化沥青、RAP料等,再生混合材料比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包括乳化沥青,含水量、水泥含量、矿粉含量百分比以及RAP料的级配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所有这些都应在设计的控制指标范围内,以确保设计的再生混合料有效可行;另外还有施工过程,包括施工设备及其标定、施工工艺、碾压方式和压实度的控制等;并且该系统还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QC/QA),以确保工厂生产的混合料确实是实验室配制的混合料。[2]

另外旧公路沥青工厂冷再生技术还需要强大的现场技术支持,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跟随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直至开放交通的全过程。定期取料进行测试,并及时调整参数使冷拌混合料满足沥青路面工厂冷再生系统规范中要求的有关沥青裹附、开放交通、混合料强度和水稳性的相应指标。

2.2废旧路面工厂热再生技术

工厂热再生法就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后运回拌和厂,再将其集中进行压碎处理,再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的配比,确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向拌和机中加入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形成新型混合材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重新铺筑路面。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路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强,沥青层的铺设效果和新的一样,分别按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耗的不同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回收料的添加比例。[3]工厂热再生法在工厂中对回收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集中处理,是一种实用、灵活、简便而又能保证质量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由于旧材料是通过吸收新材料而升温的,所以新材料与旧料的配置比例、新集料经烘干筒加热后的温度、旧料本身具有的温度有关。为了使RAP材料能够达到足够的温度,必须首先提高新集料的加热温度,通常是采取新集料过热(220~250℃),因此,该方法又称为过热集热法。

2.3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就地冷再生法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沥青道路旧铺层材料包括面层与基层必要时加入部分新材料,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水泥、水泥稀浆、泡沫沥青等材料,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材料的破碎、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从而修筑出具有所需性能质量的新型道路工程。就地冷再生技术有很多优点,包括成本低,运用了原来道路上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质量好,可以根据当地道路情况进行设计和原料的添加,效率高,所有工程可以一次性完成,污染小而且对周围的干扰低。

2.4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型沥青或者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对路面进行再生它可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种。

(1)复拌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摊铺、压实成型。掺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

(2)加铺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并且和再生剂等材料混合,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压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压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4]

结束语

利用旧路面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改造,不仅结余成本而且保护环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在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其配套设备上进行研究,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生产实践,已证明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福建,青海,以及各大高速都大量运用此项技术,而且我们对环保社会的意识加强,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由于这小技术环保,节能,对外界干扰小等特点,旧路面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一定会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启安.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初探.工程建设机械出版社[M].2005

[2]张得勤.石油与沥青的生产与应用[M].中国石化出版社[M].2001

篇6

【关键词】 道路工程;新材料;新技术;路面结构;施工技术

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用于道路建设的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大量的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项目中,也都出现了例如: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EPS(聚苯乙烯泡沫板)、DCPET(路用工程纤维)、CE(玻纤格栅)等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面对着这么多的新材料以及新技术,作为一名工程的建设者,倘若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就不能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甚至也无法对技术工人的操作进行具体的指导与指挥。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有一个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

一、SMA的发展和应用

在1992年,我国才真正开始认识SMA,当时由于条件所限,还无法进行自主的研究开发,而是直接从奥地利引进了“Novophalt”沥青技术,并在1993年第一次在广佛高速公路以及首都机场的高速公路上使用SMA铺筑了5 cm厚上面层,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路面状况比较良好。之后,又先后在厦门的机场跑道、八达岭的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吉林梅河口、江苏宁连一级公路、河北307国道、沈大高速公路、山西平太高速公路、宁通公路等采用SMA来铺筑路面。到了1998年,全国累积使用SMA铺筑的路面已经高达上千公里。

从上述SMA的使用情况来看,SMA在北方城市中的应用比较较广,而对于上海等沿海多雨的城市来讲,应用的并不是很广泛。特别是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当时还没有SMA,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乎,在1998年8月,在同济大学以及上海的各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的主进场道路上第一次铺筑了第一条SMA的试验路,同年的9月又在外环线修建了一段3 km的试验段,此后开创了在沿海潮湿区域采用SMA的先例。之后,随着SMA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该项技术在浦东乃至是整个上海市的重点工程道路干线上被全面展开,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二、 EPS的发展和应用

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在道路以及桥坡建设中EPS工程板材就已经被大量普遍的运用在了其中。但我国则是从90年代初期才开始将该项技术引进来,并在同济大学与上海其它科研与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在桥坡高填土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等工程中应用EPS。从1992年至今,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上海滨江大道、沪宁高速公路、上海F1国际赛车场等重点工程中都采用了EPS,大量工程实践已经表明,对于湿软路基来说,使用EPS来替代原土控制沉降,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特别是目前大多数桥头跳车问题,通过采用EPS基本上都能够得到解决。这主要是因为EPS工程板材具备抗压强度高、质量轻、吸收冲击荷载的能力强等特征,在汽车的荷载集中作用到桥坡上时,在路面以下铺砌的EPS板材可以将上部的荷载均匀分布到路基上(EPS是整个板体受力),从而让减少道路路基单位面积的荷载,进而实现控制沉降的作用。

EPS的施工也比较简单。例如,某个桥坡施工,首先根据设计的要求把需要处理的桥坡段进行开挖,将湿软土基清除,整平基底面,铺上10 cm碎石以及15 cm的黄砂来找平层,之后把EPS板材象砌墙砖一样一块一块进行错缝拼砌,每砌好一层,就采用EPS专用的联接件把每四块EPS板材相接的角扣紧咬牢固,而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拼砌,以此类推,一层一层,一直砌到设计标高要求的高度为止。最后,再在EPS板材的上面浇筑10~15 cm钢筋混凝土进行封层,到这时,EPS的施工就可以结束了。

三、DCPET的应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它一般的设计使用年限是8~15 a,但是大多数路面实际上在还没有达到设计年限时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现象,一般在3~5 a就要进行一次大修,有的年限甚至更短。当然导致路面提前损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也不乏交通流量过大、车辆重载以及道路的施工质量和路用的材料不合格等原因,然而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导致路面损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道路结构本身的构造有关的。

沥青混凝土是由矿粉和级配碎石以及适量的沥青互相混合拌制而成。碎石是一种松散的材料,因此虽然在拌制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入沥青使其互相胶结在一起形成一种板体,然而在遇水浸湿后,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颗粒和颗粒之间就非常容易使胶结质断裂,碎石互相离散,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由于胶结质与沥青在低温以及遇水的情况下会变得十分脆,其抗拉以及抗剪切的强度都会降低,因而,如果要想克服沥青混凝土存在的这些缺陷,就必须在沥青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一些纤维类物质,以便使其抗拉以及抗剪的强度得以增强。DCPET路用工程纤维,就是一种专门添加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以增强道路强度的一种物质。

ECPET路用工程纤维主要是以高分子聚脂类材料为主要原料,运用了独特的生产工艺,纺制成为直径为0.02~0.03 mm的单丝纤维,经过超倍拉伸工艺以及特殊的化学剂表面涂层处理后,使得纤维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更好的弹性模量、更好的吸油性能,且同时具有易分散、耐高温、抗变化、抗低温等优势,把它加入在沥青混凝土中,会对路面起到十分明显的加筋作用,从而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四、CE(玻璃格栅)的应用

CE(玻璃格栅),在有些资料中也被称作是土工格栅或者是玻纤格栅,它是由聚丙稀和高密度聚乙稀为主要原料,经过挤压以及拉伸制成的一种呈孔片状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E玻纤格栅。这种材料的抗变形以及增强结构层强度的功能比较好,它主要是铺设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底部和中部或是基层,它能够使上层路面传递下来的荷载进行均匀的分布,使路基以及路面的整体抗拉和抗变形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现今,在道路改造工程以及路基的加固方面,该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其中。特别是在白色路面改为黑色路面的工程中应用的是最为广泛。玻纤格栅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施工方法。一种是自粘形施工。该方法主要是用于来修复原有的路面。比如,局部损坏基层处理和填缝处补强以及坑塘处理后为其表面进行铺设加固与路基表面找平等。另一种是固定形施工。该方法主要是用来对原有道路进行大面积和全路段的修复。

五、结语

我们通过了解这些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情况,会使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把握,从而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勋.公路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J].科技资讯, 2012(26).

篇7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必须做好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做好公路路基施工就要做好路基的维护、施工、设计和检测,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问题,施工过程时间较长,对工艺也有特别的要求。而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对于正常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不断的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严格的把好质量关,保证公路路基施工有序的进行。

一、公路路基施工特点和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一)路基施工的特点

第一,对路基的要求很高。路基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不同的地区,对路基的要求也不同。新疆地区地形田间复杂,有盆地、山地,在这种环境下,对路基的要求格外严格。如果在施工的进程中便出现了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说明我们的施工技术比较低,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这就影响了整个的施工进程。

第二,对施工统筹规划。公路的施工必须综合的、全方位的进行考虑,必须统筹兼顾。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外界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如说气候问题,新疆地区属于大陆干旱气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路面可能会存在的变形度要做出估算,再根据模拟的数据设计路基。所以,要全面的考虑路基的施工方案和干扰因素,对施工进行统一的管理,调整路基施工的进程,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实现整个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

第三,对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施工是在露天的户外作业,由于新疆地区多盆地、山地,土质性能较差,且工作环境恶劣。所以,我们在路基施工的时候,要加固路基,防止变形过大,这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性有了较大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就会由于偷工减料而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影响到路基的质量。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新疆地区的地形多种多样,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高原冻土、戈壁等地形,这不同的地形对路基的要求也不同,造成了路基的施工存在难度,对于这些不同的土质,在路基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设计好应对策略,不能直接在原有的土质上进行施工,由于原来的土质不良,会产生不良的的稳定性,地基坍塌,影响公路施工进程。所以,为了提高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就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地的实际土质状况,把握好实际施工环境,做好路基的保护工作,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防护措施,确保路基施工有序健康的进行。做好公路路基简单地说,就是要对公路做足够好的稳定性能和足够的刚度强度。

二、要控制使用路基的施工材料

要想有一个好的路基施工质量就要把握好路基的施工材料,这是公路施工工程进行的基础。不同的路况,就要用不同的施工材料。在新疆的山区,由于地势陡峭,岩石存在较为严重的风化现象,会出现山石的滚落,砸到地基上产生较大的冲击,会影响路基的结构,所以就要求我们控制好路基填充料的材料和厚度,把一些不合适的材料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去掉。技术人员在采用并实施路基填充物之前,要进行相应的物理实验,按照我国的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分析现场的土质状况,考虑土质的干容量,拟定合理的科学的方案。

要使用质量过关的高质量的路基材料,选用合理的材料样本,满足路基施工材料的施工要求和有关规定。分析力学方面的特性,结合实际的土质状况,土质颗粒越小,土质中的砂性土的弹性模量越高,土壤的弹性模量反而越低。所以,我们要尽量采用砂性土弹性模量高的材料。此外,选用材料对材料的石方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要控制好材料中所含石方的强度特性。

(一)路基的排水技术

在公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新疆地区存在着高原冻土,一旦冰融化就会流向地基,使地基受到侵蚀,在冰水的侵蚀下,路基难免就会出现坍塌的现象,会严重破坏路基的结构稳定性,特别是一些冰水较多的地区,设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格外重要。另外,公路路基的排水也要充分的结合公路表层的排水,做好集中排水、分散排水、边沟和急流沟的工程,保证公路正常的排水。此外,在路基进行填充的时候,会形成路拱,可以利用这方面的特点在这些重要的地方设立排水的措施,让冰水得到很好的排放,提高公路路基排水的质量,保证公路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形。

(二)路基边坡的施工

一般来说,若是路基边坡较高,路基坡度较为合理,就能够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然而,路基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路基很容易因为当地的地质和地形而受到干扰,片面的只考虑路基的边坡高度和路基坡度,在公路全线竣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和地形问题。对路堤的不稳产生的路基滑沉现象,要采取定向定量的控制填土率的方法进行松填料的清除,然后再对路基松软的地段进行加固。在这之前,为了更好地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还要分层填充和压实路基。我们还可以采用轻质的路堤进行减少路面的受压力。

(三)路基冻土的保护

为了防止路面变形,使路基得到充分的稳定性,我们通常采用保护路基的方法。这是由于路基竣工后,冻土层仍然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要对路基进行保护,可以提高路堤的坡度和高度,建立保温的护坡和建立抛石路堤。这可以减慢冻土的融化速度,保护好多年冻土。在低温的条件下,热导性会下降,随着温度的降低,把冷量转移到地基中,抛石可以缓解热冷交换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施工的建设要与公路路基本身的特性相结合,采用高技术的施工技术,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客观条件,严格把握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对公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条件,推动新疆地区的公路事业长足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洪. 有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分析[J]. 城市建筑,2014,06:285.

[2]勾乐.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探讨[J]. 江西建材,2014,16:169+171.

[3]韩耀伟.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125-126.

[4]刘序,刘华. 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2:91+93.

篇8

关键词:公路桥梁 试验检测 存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26-01

绪论

随着对公路、桥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部门均完善了对质量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体系,加强了对试验检测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规范试验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试验检测行为,促进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经过试验检测能够充分的实现对新材料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新设备被的使用以及当地材料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同时,还能够通过定量的方法对各种材料的质量以及规格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

一、公路桥梁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1.1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包括试验检测基本理论、测试操作技能和公路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涉及工程参数、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验收评定、养护管理决策等方方面面。

1.2只有通过试验检测,才能更充分的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以便于就地取材,节约工程成本。而对于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材料也可以借助试验检测手段,以确定当地的建筑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这样以来,不仅便于就地取材,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

1.3通过试验检测手段,这样更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及时有效的对某一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以鉴别其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提高工程进度、质量等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提高工程效益提供有利的途径。

1.4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科学地评价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从而拥有一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可以完成一材料的检测,从而评定其合格性。这样对于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目前公路桥梁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人们对试验检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在施工前,部分管理人员在还未拿到检测结果之前就擅自开工,不重视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单位不仅没有及时报告、获取相关检测数据,更有甚者在进行试验检测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流程进行,未对试验检测工作引起应有的重视。

2.2 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低、素质不高。

现在工程施工现场的试验检测人员往往没有专业知识,并且对工作的责任性差,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质量。大多数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这是试验检测技术人员的通病。公路试验检测是一项要求专业技术高、责任心强的科学严谨的工作。可是,在现实的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应付差事的工作人员,更有甚者在试验检测的技术环节利用没有专业技能的民工进行检测。

2.3 试验检测设备陈旧、老化。

检测设备的工作性能是进行试验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保障,一台缺乏工作性能的试验检测设备,就无法满足试验检测所要求的准确性,也无法达到相应的精度。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的设备中,往往一些检测设备已经失去工作性能,可却仍在使用。由于单位领导不重视试验检测工作,投入试验检测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再加上许多的企业的试验检测设备,已经好多年了,设备趋于老化、精度较差、破损严重。这些检测设备不满足现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要求,严重影响了试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缺乏科学的管理。

目前,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着检测工作不规范、质量控制科学、管理无秩序的现象。试验检验管理制度与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不符,这是阻碍试验检测工作的继续进行,也无法通过试验检测过程。忽视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检测工作不按照规定,随意进行检测。这些现象都造成了检测结果的失真。

三、提高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的措施

3.1 完善试验检测制度,提高质量管理的意识。

试验检测制度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完善的检测制度,确保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各项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公路试验检测制度,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企业领导要加强对试验检测的重视,同时还要起带头作用,和全体员工一起接受培训,一起提高工程质量的意识,并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度,每个岗位负责自己的工程质量责任。

3.2 对公路桥梁所用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对于工程所需的半成品、成品材料、原材料,沙、石、水泥等预制构件的试验检测,就可以将哪些原材料用品不合格检测出来,挑出禁止使用的材料,有效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施工时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与此同时,在进行样品的取样工作时,在场应有监督机构的人员监督和签字确认,应依据相关规范进行取样。在很多时候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某些非常规的试验,以确定这些材料能否满足施工技术需求。对于施工单位采用的技术要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这三方面,投入施工要在在试验报告出来之后再进行,施工时不能有盲目、试试看的态度。

3.3 运用技术论证程序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由于公路行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质量标准规范的不断的在进行更新,因此,工程质量试验检验的主管部门要对试验检测设备畸形不断的更新,淘汰使用依旧的仪器,同时还应该逐渐建立一套科学的计量仪器与设备的更新换代的程序。在工程使用以前,要对于那些采用新方法的和新技术的仪器设备作充分的论证。从满足工程试验检测的实际需求和公路行业的标准出发,做综合性的评价。而对于已经不满足试验检测精度要求的仪器,逐渐淘汰落后的仪器与设备,以满足实际检测工程精度的需求。

3.4 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

试验检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各地施工技术和水平参差不齐,试验检测人员很难满足施工队伍的需求。应加大培养相关方面专业人才的力度,明确试验检测岗位的职能和作用。我国有些地区已经认识到了培养人员的重要性,在培训工程中注重对试验检测人员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措施,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还制定试验检测的相关要求标准,确保试验员能够依据有关检测大纲、检测规范和实施细节进行操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对质量的管理水平。当然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出一批拥有高技术的核心人才。

3.5 引进先进试验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精度。

科学的、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工程质量,间接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使得检测工作简便可行,降低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难度、减少了检测的工作量。目前,公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新施工工艺、新材料的发展使用十分迅速,传统的试验检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规定。因此,我们要加快速度探索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确保试验的精度要求。

篇9

关键字: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公路

一、水稳冷再生技术的概念

水稳冷再生技术全称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冷环境下对破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再生的方法是将原来破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清洗破碎,按照不同的碎石规格进行分类,根据大小不同的比例要求混入新的水泥和骨料,进行拌和后就成为了混合再生材料,用这种混合再生材料进行路面的修补就可以称之为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

二、水稳冷再生的施工技术要点

使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道路维修的施工工艺流程首先是进行进行维修路段交通道路的封闭,然后进行施工放样确保施工按照图纸进行,将原道路进行清洗并准备好需要添加的原材料,准备好冷再生机组进行破碎和拌和,将混合料进行摊铺碾压,接缝和掉头处进行专业处理,在接受检查监督确认质量合格之后注意养生期间的保养,最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施工前,需要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进行正式施工。准备工作完成的好坏,决定了之后施工结果的质量好坏,在这些准备工作中,我们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对需要进行维修的破损路面进行取样分析,取样时要注意均匀取样,尽量保证取样点所分析出的数据符合道路的整体情况。在进行破旧路面的分析中应当测量出破损路面的水泥碎石各自含量,以及道路建设成功时所需要的抗压强度和最佳含水量。其次,根据已经得出的破损路面的原材料比例选择添加到再生材料中的新材料比例。新材料使用的水泥种类和碎石大小以及改变其性能的添加剂,都要按照前一部的准备工作进行配置,拌和时使用的水可以采取饮用水。然后,我们准备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所使用的机械,包括加工原材料的冷再生机、进行碾压的胶轮压路机、辅助养生的洒水车和其他推土机平地机,等等机械设备。要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运行状况,对有问题的设备要进行修理,避免出现已经开始施工,由于机械故障所导致的拖延施工时间的事件发生。

(二)再生材料配置过程

在实际现场施工时,我们会发现破旧路面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仍然很高,对于冷拌再生机来说进行一遍的破碎工作所得到的颗粒是不达标准的,因此我们按照两次进行施工。两次拌和过程中都要不断的检查再生材料的含水量以及原废料的破碎程度,一定要保证做出的再生材料符合公路路面铺设的数据标准。制作完成再生材料之后要进行其性能的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符合要求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三)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

进行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公路维修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需要租赁使用材料搬运运输车。因为在生材料是就地取得的,可以直接用来摊铺,不需要走运输这一过程,也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析现象,同时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摊铺时要注意缓慢进行,保持在每分钟两到三米的速度,不能急功近利。进行碾压是我们习惯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要注意如果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分层现象,所以要控制碾压时间,过短达不到碾压效果,过长会产生分层影响再生材料修补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四)路面养生和监督检查

路面养生就是指水泥凝结期间不能有重物压过,在养生期间(一般为一周以上时间)保持路面一定湿度,可以是用塑料薄膜也可以使用淋湿的桔杆麻布等等工具保持路面潮湿。同时要注意严禁车辆在养生期间破坏路面,只允许洒水车定期喷洒水分保持路面潮湿。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冷再生底基层监督检查不仅仅要符合普通公路建设质量评定标准来进行评定,还需要对路面的冷再生材料进行符合公路再生技术规范的质量检查,确定其施工路段的压实度、平整度、抗压强度都符合相关要求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三、水稳冷再生技术的优缺点

(一)大幅减少公路修补成本

公路修补所需要的资金很多,主要是原材料的购买需要大量的投入,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就大大减少了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将已经破损的水泥稳定石料基层重新投入到新的施工材料中去,最直观的优势就是原材料的使用得到了减少,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公路修补成本。在昌九高速工路的修补项目当中,通过使用水泥稳定就地冷修补技术,实际修补成本结果结算,每立方便可以节约资金四十四元,全长16公里在资金上节省上百万元。使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降低成本20%以上,并且随着公路厚度的增加节约的百分比也随之增加。

(二)施工速度快,对公路交通影响较小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使用的机械可以在施工时同时完成将破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挖出、添加新的原材料拌和、摊铺到需要修理的公路上这三个重要步骤,这极大减少了公路修补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回收技术在进行公路修补的施工当中,可以无视小雨天气,即使在暴雨结束后存在积水也可以进行施工,极大避免了公路修补时间过长这一问题。公路修补时间过长一方面耽误公路交通,另一方面增加了施工成本,对公路修补工作来说十分致命。

(三)废料回收,绿色环保

如今我们都提倡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再生无疑是最符合这一理念的方法。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存在两个方面的环保优势,第一方面是使用再生材料,就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新材料的使用,建设部门所使用的石油资源、石料资源等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再生材料的产生和应用,对于原材料的节省是对于环保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使用的再生材料是废弃的垃圾,例如沥青等废料垃圾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污染,垃圾的堆放也是一项很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再生材料可以将本是垃圾的废料重新利用起来,不仅节约资源,更加重要的是绿色环保,不需要额外的对废料进行处理,对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更好地进行保护。

(一)难以全面确定原路面施工的材料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原公路破损材料的识别和再生材料的混合比例。由于原破损公路的材料比例难以识别,进行抽样取点的材料识别工作存在误差,得出来的结果可能代表不了整个公路的材料比例情况。而且对破损公路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粉碎时,可能会打破已经识别的原材料混合比例。因此,各种各样的误差就有可能导致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材料出现预期的结构比例发生偏离的情况。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加大对破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取样,选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反复的实验调查,加大再生材料混合比例的可信程度。

(二)就地再生条件不如再生厂质量保证

为了加快公路维修进度,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施工中一般就地对已经破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破碎。但是,由于机械限制,不能保证所进行修补的公路材料符合该破碎机械,可能出现离析现象。总的来说,就地进行回收材料的制作,并不如再生材料搅拌厂的材料制作质量。

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关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希望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可以带领公路修补走向一条科学、环保的绿色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斌. 探析公路路面养护中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4,11:160+162.

篇10

关键字:公路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相比以前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公路施工过程管理却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公路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目前,我国的公路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另人担忧,本文根据施工中经济、技术、安全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公路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方面

1.1材料管理混乱

施工工地建筑材料的管理、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施工的材料管理比较随意,施工材料任意摆放,施工垃圾不及时进行处理,导致施工现场整洁度难以保证,造成材料污染,降低利用率,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和影响,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

另外,各类建筑物料的消耗量规定不明确,缺失现象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建立好清晰的限额领料制度,材料进库、出库、提料、用料人员缺乏监督管理或监管不规范,造成偷工减料现象,致使工程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同时由于对材料管理不善,出现偷卖公司材料谋取私利的现象,公司财产无法得到保障。周转材料的管理存在欠缺,采购过程管理不力,导致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过大,而这一现象没有人受到处罚。同时,运输组织不科学,在原料采购上没有做到经济购料和就近购料,运输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1.2浪费现象严重

每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是为了给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不仅给施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不利于一个施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如施工材料采集过程不透明,造成建设资金的严重超标;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按照工程情况提供材料用量,造成多购、多生产等浪费现象;由于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设计阶段的计划无法执行,实际施工过程中被迫变更、修改,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开支等等。

2技术方面

2.1忽视信息更新

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受信息的影响很大,信息是否及时更新或信息传递是否正确无误,都会对工程造成直接影响,为使公路施工的顺利展开,需要有一个完备的信息传递系统,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畅通。但是,我国的施工项目内部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因为人员理解的差异、时效性不强等各种原因导致信息传递失真。

2.2技术人员水平低下、缺乏责任心

对于单位来说,生产效益是关键,因此,对质量投入太少,忽视了对专职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人才供给跟不上,对于有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陈旧设备没有及时更换,缺乏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显得软弱无力。

不少施工单位一味注重效益,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严格,人浮于事、一岗多人的现象时有出现,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差、职业道德差,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不高,这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难以使工程顺利进行。

3安全方面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工程人员对安全的重要性、技术性等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不能严格按照工程技术和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相应的应急预案也没有得到重视,施工技术依然较低,降低料耗和能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对各种突发困难的能力不强,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安全事故常有发生。

此外,有的施工单位重视经济效益,追赶进度,不按施工规范施工,质量管理松懈,甚至粗制滥造,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二、解决措施

1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施工工程管理制度是做好项目管理的最基础的部分,所以一个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必要的,其中人员和材料的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直接联系到企业的经济利润,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制度,结合实际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材料和人员加以控制,根据不同的状况,做好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效率的提高。完善材料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加强人事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人员监督机制,从而保证工程快速平稳的进行。

2提高行业技术水平

公路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想要加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及时提升技术水平。每个行业对技术水平的定义也不甚相同,对于公路工程来说,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因此,加大力度着重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同时融合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对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表彰、鼓励优秀技术人才,加大奖励机制,不断地促进技术的提高,也只有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人员管理,保证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员充分意识到施工管理的作用,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而以对公司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重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选拔,按照企业项目的具体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提升其工作技术和能力,同时鼓励员工深造,为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奠定基础,以适应技术和项目的发展,提升项目整体的施工水平。

同时,明确分工对于职员来说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对自己的业务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清晰地认识,尽早培养出行业内的行家里手。

加强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工程项目人员充满干劲,确保工程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增强集体荣誉感,加强工作的积极性。

4 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安全保证体系,组织专家教授检查、论证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很有可能将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结语

众所周知,项目的管理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了确保项目的正常施工,企业与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问题做好认真的规划讨论,提高对公路施工管理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办法。规范,合理,科学的做好管理,有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使企业快速发展,逐步走上正轨,更好的提升公路建设的水平和企业实际的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