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文学艺术十篇

时间:2024-03-28 17:40:47

通俗的文学艺术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1

关键词:文学视角;通俗歌唱艺术;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79-01

文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还是一种审美标准,一种情感体验。优美的文字能够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文学作品中构造的已经和故事情节又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或是欢欣鼓舞,或是催人泪下。通俗歌唱是一种现代的声乐演唱方式,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又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

一、关于文学的视角

(一)审美角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主要是通过文字构建的意境来实现的。如陶渊明代表作《桃花源记》中有对桃花源的描写,文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二)话语蕴藉角度。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中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话语蕴藉文学语言意义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简单来说,就是文学能够通过文字表现出多种意思,一种文字也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意思,即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常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有两种,即含混和含蓄。含混通常又被称为“歧义”、“多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能够带给读者无尽的回味;含蓄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它是通过对字面上的意思进行体会加工之后得来,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三)情感体验角度。文学是一种主要以文字为承载形式的艺术,因而文学的情感体验也要靠文字来实现。文学的情感体验就是文字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何种变化或是文字引起了读者的内心共鸣,这一种状态就被称为是情感体验。通常来说,文学的情感体验方式有多种,主要形式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就是用读者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作者构建出来的景物,从而领会其中的情感,或是将自己代入其中的角色,从而进行情感体验。

二、通俗歌唱艺术情感体验的基本特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令人满意的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反之则是不好的体验。情感体验并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直接反映,二是透过事物的表象作用于人的内心的一种主观性的感受。

一是依存性。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不同,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验与歌曲本身的内容有着重要联系,是一种依存于通俗歌曲的情感体验形式。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歌曲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之上,找到情感相通之处,才能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出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排除自身因素的干扰,将自己的情感与歌曲要表现的情感相融合。

二是差异性。通俗歌曲在演唱过程中,由于歌唱者的个人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一样,对于歌曲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细腻程度和对情感色调的把握度上。

三是交融性。通俗歌唱艺术是一种将感情融入歌曲之中通过歌唱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声音和情感的艺术。要达到较好的演唱效果,演唱者必须将声音和情感进行交融,做到“以声动人,以情感人”,演唱过程也就是歌唱者情感与歌曲交融的过程。

三、文学视角中的通俗歌唱情感体验

(一)基于审美视角。在通俗歌唱艺术中,构成歌曲审美意境的主要是歌词,即通过歌词内容向歌唱者和听众展示了一个特定的审美意象。如周杰伦作曲、演唱,方文山作词的歌曲《青花瓷》中,通过将中国古典的瓷器文化融入到现代曲调之中,从而出现一种“中国风”的审美意象。

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中国瓷器文化的理解,从而构建了“天青色等烟雨”的传统中国风的审美意境。

(二)基于话语蕴藉视角。通俗歌曲由于其歌词内容一般较为直白,要在其中体现出话语蕴藉属性颇为不易,但是依然有这样的歌曲存在。谢军的代表歌曲《那一夜》中,有歌词写道“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你满脸泪水”歌词中三个“那一夜”形成排比,既达到了情感的高潮,又不禁使人浮想联翩。

(三)基于情感体验视角。歌唱艺术是声音和情感的艺术,与文学一样,也能够通过其歌词之中构造的情感气氛表现出来。通过歌词内容,歌唱者和听众能够感知歌曲之中蕴含的情感,而歌唱者只有将自身情感与之交融,才能够将歌曲唱得打动人心。如吴克群《胡闹》之中的歌词写道“我彻夜胡闹,跟寂寞胡闹,我知道我自己有多渺小……”体现了一个游离于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的人的苦闷与烦恼。歌曲通过缓慢低沉的演唱方式,将苦闷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文学角度来讲,这正是歌词给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俞桂英.浅谈声乐演唱中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华章.2011(18):1545-1547.

[2]赵雅晴.论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处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2035-2036.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2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雅俗艺术;审美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定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他认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日常生活进入审美的领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逐渐凸显。消费社会的形成,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的普遍,使得人们的审美活动愈加的多元化、世俗化、大众化和生活化。从过去的吃饭吃饱就好,到如今的讲究菜品的色香味;从过去的简单住房到如今的讲究室内装潢;从过去的穿衣暖和就好,到如今的讲究衣服的颜色与款式,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被美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渐模糊。

(二)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状

在国内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是陶东风教授,他提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认为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所谓纯文学艺术的范围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但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实。美好与高雅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需要阶级与经济的积累,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了社会中少部分人群的文化。有学者因此而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必将从对现实物质的追求上升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影响

第一,审美的泛化。审美,顾名思义,是指欣赏和领会事物的美,即主体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动的情感观照活动,有时也泛指一切美的存在形式。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日渐模糊,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美息息相关,我们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充满艺术设计的美感。审美将不仅仅出现在对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的欣赏中,而可能出现在一件商品或是一个广告中。审美的泛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与高雅。但与此同时,审美的泛化,使人们的生活中充满美,从而降低了人们对美的感受性。

第二,审美求异心理。审美求异心理是指在对比中探索对象与对象,主体与客体,自己审美感受与他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立的心理运动与特征,又称‘对比心理’,是审美探索心理的一种恒常方式,并生发出审美求新、求奇、斥异等心态。美的泛化,使艺术走进了日常生活中,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一个本子或一支笔的设计都充满着艺术感。过多美的刺激,将使得人们对美的感受性降低,人们将不满足于现存的审美活动,而寻找更新的、更与众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求异心理便产生了。

第三,审美的商业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人们对美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也有了更多更新的需求。面对一家饭店,人们的评价将不再仅限于饭菜的口味,而提升到了对饭店档次的定位上。因此,为了迎合大众、提升自我,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有了对美的需求,审美活动也变得愈加商业化。过去的文人学者被重新定义为了传媒人,过去潜心学术的画家、作家现在也可以有自己的包装者,一个个传媒集团正在兴起和壮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审美的商业化将变得更加普及。

二、雅俗审美

(一)雅俗艺术

艺术史上存在着两类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较为相左的艺术作品,即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对雅俗艺术的区分,学者们一直存在着争议。我认为,雅俗艺术的区分有着动态性,即在不同时代,对雅俗艺术的区分有着不同的标准,但总的来看,雅俗艺术间仍存在着一些本质差异。高雅艺术,也被为严肃艺术或精英艺术,其目的在于表现艺术本身的内在魅力,传达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具有非功利性、严肃性及深刻的思想性。与此相对应的,通俗艺术,也被称作大众艺术,它来自于民间并服务于大众。与高雅艺术相比,通俗艺术没有严格的规范体系,多以日常生活为取材,以世俗性、功利性和娱乐性为特点。

(二)雅俗审美心理阶段及特点

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审美阶段,即审美期待期、审美体验期及审美延留期。雅俗艺术的不同价值功能,决定了两者对人们精神产生的影响将大相径庭,同时,雅俗艺术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对雅俗作品进行审美时,在审美活动的三个阶段上都将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

第一,审美期待期。在进行审美活动之前,人们会对审美对象有一个前期理解,即把艺术作品的基本信息与自身的艺术常识对接起来,形成对作品的基本认识,并产生对审美对象的预期。在面对高雅艺术时,由于高雅艺术有着较深的思想内涵及较高的艺术境界,人们通常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对高雅艺术的审美过程也常需要审美主体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审美过程中。对于通俗艺术而言,由于通俗艺术的通俗性及娱乐性,人们在面对这类作品时,心理上往往是十分放松的。通俗艺术作品创作就是为了满足普通人的种种心理需求的,因此审美者只需抱着接受的态度,等待通俗艺术的迎合。

第二,审美体验期。审美体验期是审美心理的第二个阶段。由于雅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刻、严肃、非功利性,人们在对这类艺术进行审美时,思想境界也将被提升到另一高度。对高雅文艺的审美体验,往往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如对一幅名画的赏析,通过对名画线条、色彩、构图的直观感悟,结合对作者经历及创作意图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获得沉思或顿悟,沉醉或震撼。对俗艺术的审美则完全不同。通俗艺术来自于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且由于通俗艺术的世俗性与娱乐性,对通俗艺术的审美体验多是愉悦、放松、惊奇等心理感受。如现在许多电视台的综艺娱乐节目,通过主持人对嘉宾的调侃、主持人自己的动作搞笑等方式来起到取悦大众的作用。

第三,审美延留期。审美的延留期是审美心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由于高雅艺术的非功利性和非世俗性,雅审美的对象往往与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有相当距离,因此,其美感也来得困难、缓慢,也较复杂,如上述的沉思、顿悟、沉醉或震撼。这种体验可能对人的心灵产生深度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不同于雅审美,俗的审美对象往往与世俗生活直接相关,因此,其审美心理也较接近日常心理,许多就是生活心理的简单满足,如快乐或激动。在多数时候,这类审美感受琐碎、短暂、简单,并以被动接受为主,因此,俗审美带来的体验对心灵的塑造影响十分有限。例如一部经典的电影和一部搞笑的电影。经典电影需要观影者投入大量的精力思考影片所要传达的思想,体会其希望表现的情感。在这中间可能枯燥乏味,让人困惑或疲惫,但只要坚持看完整部电影,观影者必能有巨大收获,对于这部电影,也会有深刻的记忆。而对于一部搞笑电影而言,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中,观影者都处于一种愉悦和放松的心态,但在看完之后,观影者甚至不能回忆起刚刚开怀大笑的是电影中的哪个镜头,其对观影者整个人生态度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通俗艺术的泛滥

(一)审美的泛化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审美的泛化,使人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气息,如现在稍微好一点的餐馆或酒店,老板不仅注重饭菜的口味,同时也注重餐馆的装潢,将饭店设计得如宫殿般豪华的餐馆随处可见,还有一些餐馆或酒店将世界名画或雕塑的仿品放置于室内,以此提高餐馆或酒店的品味。从对高雅艺术的审美特点中可以看到,在面对高雅艺术时,人们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而审美的泛化使得这种高雅艺术带来的紧张感及距离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这将会带给人们审美疲惫感。这种疲惫感将使得人们渴求通俗艺术带来的感官上的放松与愉悦。因此,虽然人们在思想上承认雅审美的种种益处,但在行为上却更倾向于选择俗审美,从而使得通俗艺术更受人们喜爱,也越来越泛滥。

(二)审美的求异心理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美随处可见,人们对美带来的刺激的感受性将随之降低,这时,人们需要更多更新的刺激来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在过去,审美被认为是对美的事物或艺术品的赏析,而如今,神曲《忐忑》、网络歌曲《伤不起》,凤姐和芙蓉姐姐以及网络上的咆哮体、秋裤体等比比皆是,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对美的需求,而加入了求新、求异的行列中。通俗艺术本身的功利性和世俗性等特点,使得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异化心理需求。因而,通俗艺术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求异心理将使得俗审美更加泛滥。

(三)审美商业化对通俗艺术的影响

审美的商业化,使得审美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品的赏析中,而更多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通俗文艺的创作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是大众文化在文艺领域的反映。通俗艺术自身的特点,将使得商业化的艺术更多的偏向于通俗艺术,即取悦大众。高雅艺术所带来的利益是十分缓慢的,对于渴望精神放松和愉悦的大众及讲求效率和利益的文化商人而言,通俗艺术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冠军.雅俗的消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必然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9(22)

[2]罗能生.审美道德功能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34)

[3]吴楠楠.日常生活审美中的审美心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4]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99

[5]李凤亮.文化视野中的通俗文艺与高雅文艺[J].兰州大学学报.2002:6(30)

[6]朱斌.雅俗的审美心理比较及其审美启示[J].南昌大学学报.2011:5(42)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3

岁月衍长,时潮隐退,人类历史沧桑变迁,饱含人类精神造物起点和逻辑思维模式印痕的民俗艺术依然鲜活留存[1]。民俗艺术,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2]。民俗艺术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在表现形式上它是生活的剪影,其剪影符号是我国不同地区民俗文化生活中吉祥、祈福的寓意象征。目前,我国的广告设计在汲取民俗文化元素的设计运用上,还处在模仿和学习阶段,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性理解远远不够,较少考虑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审美协调问题。有时加进去的设计元素,其效果与初衷出现差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民俗艺术的展现和保护,表明了数字技术对文化艺术领域的重大影响,各种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化媒介交流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主体的数字资源。广告设计的发展已经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升其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广告作品的审美需求,探索如何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到广告设计中,是广告人的时代责任。

2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2.1将民俗艺术元素作为消费情感的切入点,提升广告的文化设计内涵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各显风采,例如民间工艺品、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建筑雕塑、刺绣染织、舞蹈艺术、服饰、玩具、剪纸等等,各类民俗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如何运用现代媒体的技术手段,展现民俗文化的设计元素,广告设计者应注重跨地域消费者的心理感受,着眼于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通过民俗文化的符号元素设计,在广告中推动市场化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因此,广告设计应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在创新设计之中,立足于体现民俗文化的时代精神。在触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赋予更多的“情感”表现力。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指使用者在接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3]。广告设计运用现代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情感化的表达,重新诠释民俗艺术元素的内容,从现代设计观念的角度获取新的表现形态,为广告设计增添了新的趣味。例如剪纸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本色内容,常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接运用剪纸元素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将剪纸艺术造型特点或者构图形式转化为广告表现的内容。如剪影表现技巧,就是运用阴刻和阳刻的两种塑形手法,使画面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洁细腻、空灵剔透的特点。第二种是运用民俗元素所表达出的精神层面,以情感表达为设计目的,调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表现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广告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共鸣,由此达到突出主题,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的目的。例如乌江榨菜的广告设计,运用剪纸的单色表现,采用具有象征性的色彩———红色,红色集吉祥、喜庆等于一身,色彩的象征性触动了受众的心灵,美好的寓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造型上选用京剧人物形象,并配以京剧的发音,生动形象的人物配以我国传统腌菜,相得益彰,剪纸这样一个传统技艺映射出产品本身悠久的文化。通过在广告设计表现中诠释民俗艺术元素,使得广告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2.2民俗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意境构成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构想,在设计作品中的真实流露,形成一种视觉表达语言。通过这种视觉语言,表述广告设计中独特的文化意境,形成独具风情的审美艺术画面。例如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皮影的表现方法。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曲样式,民间也称其为“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羊皮戏”“人头戏”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折射出西汉悠远的历史文化痕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剧场的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及诉说的戏剧故事,在广告设计的表现上极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视觉设计上,通过运用光影随机移动的方式,可以展现其剪影图像。把皮影的光影对比效果与视觉设计的通透效果相融合,给消费者以幽古的审美满足,使他们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思乡怀旧的情感共鸣。这种主题意境的营造与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灵感体现。意境设计语言,其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反映出现代派的抽象审美需求,也能体现出后现代派对传统文化解构的现解。因此,广告设计语言在运用境界表现设计主题时,这种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式形象[4]。意境并非受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而是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氛围。正如水井坊电视广告(金狮篇)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形态,以雄狮为图腾,通过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体现出广告对意境的表达,庄重醒目,烘托出产品的历史感。将意境与广告设计相结合,是将中国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赋予广告设计作品中[5],是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内涵的作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充满民俗文化的意境。

3发展趋势

广告艺术在设计构思上,赋予了民俗艺术更多更新的设计理念,它把民俗艺术元素的传播方式带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境界,使民俗艺术元素在运用中得到创意的诠释和技术的升华,体现出民俗文化在艺术传承中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的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有创意广告的设计支撑。创意广告的设计作品,其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语言,用户通过设计语言才能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内涵。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表现民俗艺术元素特色主题的广告设计,直接表现或者间接表现,以民俗艺术元素为主题的广告设计作品会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民俗艺术元素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挖掘和探究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元素的艺术设计符号与广告设计理念达到高度统一,是创新型广告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4结语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4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 美术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57-01

民族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体,在美术教育中挖掘民族艺术,有助于促进民族艺术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我们美术教育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只有充分意识到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一、在艺术教育中发展民族艺术的必要性

1.发展民族艺术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期沉淀,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使文化与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将会丰富课堂,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只有深刻了解、应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后,才能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才会有合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才能更广泛、更深刻地弘扬民族文化。

2.l展民族艺术是审美与情感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艺术则滋养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艺术带来的精神体验可以引起美好的情感,而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与探索,可引发学生对民族、对祖国的积极情感。

3.发展民族艺术是教学创新的需要

创新是教育进步的灵魂,创新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现实中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效果不理想的客观事实。民族艺术题材丰富,能带给人独特的视角,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民族艺术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一定会使艺术教育的诸多功能被发挥出来。

二、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1. 国画课程教学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风韵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国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尽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依靠感觉,从不同的视角来抓住事物特征, 尽可能地让他们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得到肯定和鼓励,他们就会更努力学习。应让学生反复欣赏大师级别的作品,深入摸索感受大师们的作画风格。然后让学生选出自己偏爱的作品反复临摹,这有助于他们水平的提高。

2. 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以剪刀为工具,纸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种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非常普及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剪纸艺术,可以感受剪纸艺术的吸引力,促进艺术审美情趣的养成。所以在剪纸课程教学中应尽量引入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否则教学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容易失去内涵而变得枯燥无味。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我国民间艺人通过手工、刀雕等手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通常是包括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艺术历史悠久,颇具民族特色,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皮影技艺,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学习和认识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讲解民族艺术。民俗欣赏课还应该因材施教,层次分明。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5

中国民俗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1.对艺术家的心理影响

艺术家在成长和发展当中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以意志为转移,艺术家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影响且作出回应。在我国民俗文化当中,诸如众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喜庆;在过年也有吃鱼的习俗,寓意着年年有余;喜欢喜鹊,代表吉祥;热爱牡丹,崇尚高贵大方等。除此之外,我国人民还会信仰神灵,膜拜历史人物。这些民俗心理和信仰,都集中体现了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而艺术家作为广大人民当中的一份子,即便职业不同,也同样会受到这些民俗文化的影响。比如郭润文的《本命年》、顾黎明的《吉祥如意》等作品,都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受到民俗文化影响,进而通过油画创作反应出来。

2.民俗和艺术家的审美欣赏

早在洞穴时代艺术就开始萌芽,这充分的说明人类和艺术是无法分离的。每个艺术家都存在客观世界当中,相应的客观世界就会对艺术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民俗文化作为当中的一个部分,自然也会对艺术家造成影响。油画艺术家在进行创作当中,必然无法缺少对民俗美的需求,并且将这种民俗美通过画笔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每个人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性,所以针对每一种美的欣赏品味也存在不同。同样的艺术家自我的修养和个性,决定了作品品味。比如王沂东的作品《新娘》,整个画面色彩以红、黑、白为主。其中对于红色的突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民俗体现,代表着红火、吉利等含义。

3.民俗和艺术家的情感洽合

部分人认为民俗不登大雅之堂,属于平民文化,和油画几乎不可能产生联系。从某些方面来说,油画并非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的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然而将两种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非但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反而使得两种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达。油画艺术家利用民俗文化进行油画创作,还和其的艺术情感有所联系。情感是孕育艺术的源泉,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感悟,并且通过油画创作表现出来。艺术家在感受民俗文化之时,受到某个形象、动作等的感染,进而在创作当中抒发这种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用油画传达民俗感悟

首先是本土文化的影响。艺术家通过民俗感悟人生、生活等,在当中发现美感受美,然后产生一种冲动,想要通过自己的油画技巧将其表达。比如王宏剑由于长时间的生活在河南,加之中原文化发祥于河南,所以其对于中原民俗文化非常了解。在《冬之祭》这个作品当中,就展现了当地的丧葬礼仪。其次,对异地风俗的猎奇。部分油画作家好奇心强烈,常常前往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地,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进行采风。由于长期的居住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大,比如刘秉江的《塔吉克族婚礼》。最后,喜好民间美术,进行研究并运用在创作当中。这些艺术家在研究当中进一步的传承了民间美术传统,同时和油画的结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费正的《元宵夜》,则是融合了剪纸艺术,以及色彩元素。

油画和民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1.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需求

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我国不仅在经济之上受到各种冲击,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在文化之上同样如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传统文化就是精神支柱,是不同的民族之间最大的区别。为了保障在全球化之下完好的保持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继承和发扬。而艺术家在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继承和发扬。

2.中国油画的创新需求

中国的油画创作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拓展,摆脱西方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艺术家自己个性的创作风格。因此将民俗文化加入油画创作当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题材上、方法等方面融入民俗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传承方式,也是我国油画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油画创作当中加入民俗文化具有其必要性,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油画发展当中一种创新需要,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文化而言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6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动画创作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广大普通劳动人民所创造并继承的一种民间艺术文化,是在相同的区域、共同的生活习性下形成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点的、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民俗通过描写普通的民间活动,揭示民俗现象,反映民族的感情与心理特点。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民间歌曲、音乐舞蹈等等,这些都对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者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相辅相承,而且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动画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在创作上要求具备对生活较强的洞察力,而民俗文化是在普通劳动者中长期形成的。能直接反映民间的各种生活习惯,因此是动画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能为艺术创作增添无穷韵昧与色彩,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借助动画艺术向世界更加广泛的传播。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镇馆之宝”。一幅巨大的电子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就是根据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清明上河图》被放大30倍,高6.3米、长130多米,图中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人民民俗活动与商业活动场景,从普通的民俗生活现象中提取素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王朝都城开封的繁华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商人、小贩、屠户、官宦、船夫、游者、铁匠、脚夫等等,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行各业的人皆被描绘出来,还有骡马、箩筐挑担、茶楼摊点等等都被刻画得细致人微。整个动画以4分钟为一个循环,当你驻足观看时,整个连续的画面呈现了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街景,令人惊叹不已。文学版的梁祝在民间流传已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取材于此,是民俗文化与动画艺术良好结合的一个典型,片中人物的衣食住行都可看出中国传统民俗的特点。

剪纸动画片是借鉴南宋流传至今的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术电影片种。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1958年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之一的万古蟾在美影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艺术家采用各种绘画和造型手段,形成了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渔童》《猴子捞月》《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狐狸打猎人》《火童》等。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如江苏惠山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等都是典型的泥塑艺术作品。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吴、陕西风翔、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等地仍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泥塑艺术的创作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现的是民众的信仰、习俗和戏曲、传说、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和民俗艺术特点。木偶动画片《神笔马良》就是受到中国泥塑艺术的影响。

动画片背景设计、人物设计与道具设计等都离不开民俗艺术的影响,都与中国传统民俗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人们会依照当地的民间民俗进行建筑活动,同时人们对建造好的房屋也会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装饰。动画片《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中的楼台亭榭,就利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艺术宝库里一块绚丽的瑰宝,民俗文化对动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善于运用民俗元素,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勇于尝试和探索,采用电脑高科技的手段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及民间文化。让动画与民俗结合,与民风交响,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民族动画。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耿波编著,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孙立军张宇编著,世界动画艺术史,海洋出版社。2007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7

“民艺”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少见到,现代艺术界使用的也不多,只是近些年才被研究民间艺术的学者认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其基本上是作为“民间的艺术”的简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柳宗悦先生取“民众”的“民”与“工艺”的“艺”,从而创造了“民艺”这一词汇。因此,我们按其字面理解,“民艺”就是“民众性的工艺”,再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民间艺术”。它与统治阶层或者文人的文化相比,代表着普通民众这一阶层特有的文化特点。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器具即民艺品,简而言之,也可被称为“民器”。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日常用品,如衣服、家具、餐具、文具用品等均可被列入民艺品范畴;俗语中的“杂货”、“手工艺品”、“俗物”等零星杂物,皆属于民艺品之列。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艺”有两个属性,一是实用品,二是普通品。在日本,理论家常把“民艺”作为“民众艺术”的简称,或是“民间工艺”、“民间手工艺”等。而在中国,“民艺”这个词在内涵上与日本的“民艺”相比要宽一些,内容也不尽相同,除了民间工艺之外,也包括民间的以精神活动为主的艺术作品,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甚至与民间信仰、民俗活动等相关的艺术表现。通常情况下,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传统技艺和民俗艺术等,都用“民艺”来统称。也就是说,民艺之“艺”,既包括“工艺”之艺、“技艺”之艺,也包括“艺术”之艺、“民俗”之艺。从字面上看,民艺即民间的、大众的,但“民间”一词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并无严格规定,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民艺的分类

根据其不同的性质,民艺可以被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艺术性的;二是民俗性的;三是生活性的。我们一般采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分类方法对其分类,或予以综合。从广义上分,艺术的门类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电视等;而狭义的艺术即指美术,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等。如果简单地以“民间的”来看,民间美术即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工艺等,而作为“民艺”的民间美术涉及的内容、观念、品类、特征却又远远超过了这些分类的内涵,因此我们并不沿用约定俗成的“民间美术”这一概念,因为这样的分类往往容易造成概念的生硬套用。例如,民间绘画也有塑作的成分,民间雕塑又多以绘画作装饰,它们无法被严格区分,也就谈不上具体的分类。西方的艺术分类有其科学性,但只限于艺术形式的划分,而中国民艺的确无法被概括,也就是说。西方的艺术分类是以艺术形式为标准的,而中国的民艺则更体现出艺术的内涵、民俗的过程和生活的体验,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分类方向上的区别。如果按民俗学的分类形式对民艺进行分类,则往往以民俗事象中的艺术品类为依据,形成了简单的礼仪民艺、节令民艺、生产民艺等以民俗活动为主体的形式,并没有脱离民俗学自身的范畴,带有较强的附属性。因此如何将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分类形式整合重组、打破提取,按民艺的属性,即文化性、艺术性、生活性、民俗性的规律加以有序的分类,则是民艺学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不解决将有碍于研究的深入。当然,学科的分类是对某一方面的主观规定,有其局限性。

民艺学本身就带有多学科交叉的性质,在如何寻找一种具有民艺特点的分类方法的问题上,我国一些学者以其所学学科为基础,提出了一些分类方式和原则,为民艺学的分类提出了重要参考意见,也为民艺分类的准确性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民俗学者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在多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其中不乏美术作品通过各种造型艺术表现深刻的民俗观念。张紫晨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民俗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艺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这种观点从民俗意识、民俗观念入手研究民艺,强调民俗的题材及功能。对民艺作品的分类,我们可以采用综合分类方法,即不严格从某一尺度或某一角度划分,而是依据作品的性质、主次、用途等将其分为九个类别。第一,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第二,纸马。又称“甲马”或“甲马纸”。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了区别于其他的书籍版画等。一般被称为民间版画,其中还应包括门画等。第三,剪纸、皮影。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以纸为加工对象,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皮影,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其中人物也可用剪纸作品来展现。第四,陶瓷器皿。包括各地的瓷器、陶器、沙器及砖陶等用品。第五,雕刻彩塑。彩塑是在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再着色描绘而成的作品,雕刻彩塑包括木雕、石雕、面塑、泥塑等。第六,印染、织绣。印染,又称“染整”,是一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其中包括蓝印花布、彩印花布等。织绣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有刺绣、桃花、织锦等。第七,编结扎制。主要是指通过传统编制技术展现的艺术,其中包括竹编、柳编、藤编以及灯彩、风筝、纸扎等。第八,玩具。主要是为儿童制作的玩具,包括用泥、陶、竹、木、布、纸等材料制成的各种玩具。第九,其他。指以上八种分类都不能概括但很有艺术特色的作品。从生活的角度,我们又可以将民艺分为若干种,如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抒情纪念、儿童玩具、文体用品、劳动工具等。而根据民俗特点和艺术风格来综合分类,则是强调了民艺的人文特征,从民间美术诸门类入手,注重民艺的意识、民俗的用途和艺术的样式诸多因素,使其分类更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张道一先生把民间美术分作三大类属:第一类以欣赏、装饰和点缀生活环境为主;第二类与民间传统仪礼和岁时节令相关;第三类以日常生活实用为主。这种分类方法更贴近民艺学的分类。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8

关键词:民族艺术;美术教育;价值;教学形式;时代感

一、民族艺术在现代生活得到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口号在现今已被提上了日程。在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中,民族艺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艺术在现代的地位也在提高。一个个宣传民族艺术的、研究民族艺术的、发扬民族艺术的个人或机构在不断的成立涌现。

(一)传统服饰艺术的延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国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装化、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世界服装界曾把旗袍誉为中国的国装,这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的形成可说是汉、满、蒙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的结晶。它的演变又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杰作,因此它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国际性,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旗袍在现代生活中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以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民族艺术也会转化为世界性,在“洋服”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民族服装更应视为珍宝,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二)岭南民俗艺术的延续

岭南地区的“跳禾楼”是一种古老的祭祖和庆丰收的仪式,由岭南地区的瑶族所创,以后逐渐失传。六年前,云浮市文化局找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根据他的记忆和一些史料,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终于复活。在第三届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中,《禾楼舞》经过了再次编排,音乐和动作也更丰富,使岭南民俗艺术得以延续。

(三)四大名著的延续 

中国古典名著商标正在狂遭日本网游企业抢注,2006年3月初,当这则消息在中国人间传播开来的时候,四大古典名著只剩《红楼梦》没有被日本企业抢注了。其中,日本巨摩公司向我国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的“水浒传”商标已通过初审进入公告期,而《三国志》为期三个月的商标异议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去年,端午节域名遭一家韩国公司抢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不知道有多少体现我们民族艺术文化在消失。

既然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我们就只用考虑怎样将民族的再发展。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却既不能脱离当前国际的环境,又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本,更不能有违历史的洪流。也就是说要把重点放回到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民族艺术

(一)“技”的传授方式

“技”的传授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呈严密的封闭状态。这种师徒相传、父子相承的教学方式,利弊相衡,得失互抵。一方面,它有助于某种技艺向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封闭保守,拒斥新意的机制,甚至导致某一技艺的失传消泯。

目前, 这种“技”的传授仍然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口诀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口诀往往言简意赅,要领突出,既利于学习,又便于记忆。

(二)“艺”的传授方式

另一种属“艺”的那一类具有某种学术层次,受到官方的垂青和文人墨客的推崇。早在三国时期的画家曹不兴就已留名青史,晋代画家顾恺之则因提出了“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的“传神论”,更是名播遐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许多才华横溢的艺匠,纵然创造了精妙绝伦,价值恒久的艺术珍品,也只能落个寂寂无闻的佚名者。我们可以看到,以官方和文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是倚重怡情悦性,陶冶情操的。

在中国,纯精神意义的美术之所以受重视,自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重视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1]

三、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反映

在现今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一)民族艺术在课程内容上的体现

1.国画课程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爱国内外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只有当学生开始明白自己的表达得到重视时,他们才会以更大的兴趣去努力学习。美育专家说: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性,对孩子潜在的创造意识有启蒙作用。因此,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师作品,了解国画大师们的作画风格及生活小故事。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直接临摹,让学生一下子就开始触摸艺术顶峰的作品。

2.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是民族民间风俗活动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而剪纸教学必须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不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以剪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纸虽植根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相当深广,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往往跟民间的生活、风俗紧密联系,并在寓意丰富的剪纸中,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学生通过了解剪纸,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下,生活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剪纸的魅力,健全人格,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中华文明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其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的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于皮影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中国是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的美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艺术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收集的图片向学生讲解,教师要根据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呈示的教具,包括范作、图幻灯、电视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2.对当地民俗文化参观考察

组织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参观考察,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接受教育。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南京文化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南京民俗文化”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故居古建筑群,了解南京民居特色;观看南京地区民俗、民艺系列展演活动;聆听中华古典诗词楹联协会袁裕陵老师精彩的、深入浅出并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古典诗词楹联趣味》知识讲座;欣赏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现场演奏会和传统皮影戏、口技表演;品尝南京传统风味小吃的同时,进行南京民间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吃的同时,对民间饮食文化有所了解;现场向南京地区民间老艺术家们观摩学习剪纸、折纸、葫芦画、魔术等民间传统艺术,极大地扩充了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把民俗文化夏令营作为时光隧道,把营员们带回到已远去的岁月,亲身感受我们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束语

我们现在在社会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信心,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9

本论文关键词商品社会价值两面性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俗歌曲也以它跳动的节奏烙入各阶层的成长记忆中。我们不仅耳濡目染中国通俗歌曲这股文化气息,而且青春年少的我们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使我们欣然接受这股文化潮流的冲刷与洗礼。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通俗音乐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通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用金钱来衡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笔者认为: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具有两面性。

1通俗音乐应该是商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艺术与宗教、道德、科学等称作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他认为艺术等精神生产虽然受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它们是一些特殊的生产。这表明艺术特殊的生产也同样存在生产力问题,艺术生产力则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1.1艺术生产力的特征

(1)艺术生产力水平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性,艺术生产力不是脱离历史和主体存在的自然三物,它深刻地蕴含在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奔腾不息、延绵不断的过程。一种艺术传统、艺术成果不可能在一无所有、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凭空创造,而一个时代的艺术生产力和艺术成果又会沉积为新的艺术生产力。

(2)艺术生产具有社会综合性,普烈汉诺夫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他的心理所决定的,他的心理是因他的境况所造就的,而他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定的。”艺术生产振动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综合性特征。

(3)艺术生产具有社会进步性,艺术的社会进步性并非等同与科学的社会进步性,它不是后代艺术家显而易见的超越前人的成就,也不是新形式必然代替旧形式,更不是现代艺术后来居上进而否定古典艺术,艺术像科学一样呈现出逐步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通俗音乐生产力是艺术生产力的一个分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客观存在的,它符合艺术生产力的内涵,具有艺术生产力的一切特征。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通俗音乐确切地说是指游离于经典作品之外用通俗技法编写演唱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音乐。通俗音乐以它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音乐形式、贴近生活情感的内容,真真切切地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坦坦荡荡地传达着普遍的人的内心情感,容易让欣赏者接受并产生共鸣,而且其朴实的音乐风格也使人们不仅有乐可听、有歌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商品中表现为使用价值。通俗音乐不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是音乐人、艺术家对生活的体现,对生活的升华,通过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乐产品,如唱片的录音、音乐的创作都消耗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时间,凝聚了音乐工作者的成果,故它具有普通商品的价值。通俗音乐商品是音乐这种艺术品种进行社会传播的媒介物质化,是精神劳动的物质化和价值化,即音乐与音乐载体的综合,且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物质、物品的形式,如乐谱集册、CD唱片等;其二为音乐文化的娱乐服务活动形式,如在酒吧、宾馆等场所中的音乐唱奏表演和音乐厅、大剧院中各种营业性的音乐演出活动。总之,通过对通俗音乐生产力、通俗音乐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不能不说中国通俗音乐就是商品,而且理应成为商品。

2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通俗音乐也称为流行音乐或大众音乐,是20世纪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抒情歌曲、通俗易懂的器乐曲。而中国通俗音乐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在通俗歌曲的发展。

2.1通俗歌曲的类型及风格

(1)都市浪漫曲。这类歌曲一般以都市为背景,以敏锐的眼光捕捉都市人的生活、情感、思想,并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生活在都市的人的复杂内心,如《何不潇洒走一回》、《香港小夜曲》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都市人的生活和爱情观。

(2)西北风。西北风吸收了陕西、甘肃、河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信天游”、“花儿”等民间音调作为自己的基本音乐语言,并结合以摇滚乐、的士高等节奏。曲调粗犷,富有山野气息,演唱风格刚劲豪迈,透出阳刚之美,既有民歌的韵味,又有当代劲歌的风范,西北风的题材大多反映生活在贫脊土地上的农民生活不富裕的现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3)民谣。民谣的歌词具有歌谣体的特征,自然恬淡、朗朗上口,旋律较清晰流畅,吉它是它的最佳伴奏乐器,像是流浪艺人和吟游诗人的即兴创作,具有很强的歌唱形式。民谣中包括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及新民谣。

(4)新时令小调。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曲调巧妙地结合了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素材,旋律简洁,节奏规整,如《小芳》、《老玉米》等都是较出色的时令小调。

(5)摇滚乐。改革开放以来,摇滚乐激荡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灵。摇滚乐在形式上一般激越、疯狂,表演狂野、豪放,音乐上给人震撼的感官刺激,追求叛经离道、革故纳新的反叛精神,健康而富有青春朝气,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渡》、唐朝的《梦回唐朝》、何勇的《钟鼓楼》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积极向上的思想追求。

2.2通俗歌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1)通俗歌曲的歌词非常口语化。通俗歌曲比起艺术歌曲语言更加直白、坦露,不仅表现在爱情主题上,而且表现在生活中,带有人生哲理性思考,如《好人一生平安》,通俗歌曲选择口语化的歌词语言正是由于通俗歌曲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平常人的生活爱情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2)通俗歌曲表现手法简洁朴实,更具有语言性的特征,音乐与口语化歌词的结合,增加其朴实性。第一,旋律较平稳,不炫耀、不夸张,朴实而自然,具有以下表现手法: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跳动的音程较少,重复音使用频繁,通常运用回绕唱类型和同音反复类型,给人感觉像是喃喃低语或是内心的独白,很适合表达平静的心态和平静的语气,质朴而感人;通俗歌曲的旋律发展、和声逻辑的运动变化,旋律发展线条较少体现功能逻辑,启承转合的乐句思维也被忽视,和声语言灵活自由。通俗歌曲的旋律气息较短促紧凑。第二,通俗歌曲的节奏规整,一段音乐通常重复一两个节奏型,更加适合表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通俗歌曲易于流传,因为它音域较窄,音区较低。第四,通俗歌曲的曲式简单,大众化,大都采用一段体、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

(3)通俗歌曲演唱方法语音化。通俗歌曲是一种大众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它的歌词通俗,表现手法朴实,决定了语音化的歌唱方法。

(4)通俗歌曲表演形式的时代化。通俗歌手的演唱台风较为自然、随意,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包装的时代化,歌手打扮的比较前卫,舞台灯光、音响、电声乐队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生活的节奏和时代的脉搏。其他通俗音乐也像通俗歌曲一样,简洁、朴实、贴近生活,反映平民生活状况,坦坦荡荡,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总之,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即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反映出的使用价值。

2.3通俗音乐具有教育功能

通俗音乐的语言直接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而后与浪漫主义分道扬镳,形成了自己的惯用手法——和声语言。中国的通俗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具有审美性。通俗音乐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要,使人民群众在文艺艺术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它敏锐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简洁的通俗的手法传承了人类文明,如歌曲《血腥的法庭》,像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歌曲,唱出了蒙古族特殊的音乐风格,给人以粗狂、豪爽、苍劲刚硬的美感。近年来举国传唱的《走进新时代》、《好日子》、《西部放歌》、《常回家看看》等因内容贴近群众,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丰满,音域宽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再如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人民的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还有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走进群众生活,宣传了中国的政治、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人民的心态,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俗音乐具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所以通俗音乐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作品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学生对通俗流行歌手的崇拜和追随影响了青少年接受中国传统和世界经典文化,所以音乐工作者一方面要创作出精品,在商品价值与社会价值相抗争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音乐工作者要挑选有用之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3中国通俗音乐已经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中国步入一个新的商品社会阶段,中国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也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中国的通俗音乐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

3.1媒体型音乐商品化

(1)视广告音乐。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是全方位演绎企业形象的方式,广告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通俗音乐在广告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可以将整个信息编成歌,如力波啤酒的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音乐不仅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而且用整首歌表现了上海二十年巨大而惊人的变化,最后画龙点睛,在众多喜欢上海的理由中有一条特别醒目——上海酿造的力波啤酒。二是原创歌曲,如可口可乐的广告音乐——我想叫这世界一起唱,这种也成了流行歌曲,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运用到电视广告中,滥用或盗用他人的音乐创作电视广告的现象逐渐减少。音乐在电视广告中被广泛运用,在令广告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渲染上浓浓的商业气息,广告音乐已成为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主要形式。

(2)影视音乐。无声的电影到有声电影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音乐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从实践中认识到为电影配乐的实质是为电影的节奏在作注释,其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作曲家,通俗音乐也在其中迅速发展。如铁达尼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以及《人猿泰山》、《星球大战》、《狮子王》等电影音乐深入人心,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乐曲曾获奥斯卡奖项,在格兰美奖项的评选中也榜上有名。音乐为电影带来如此之大的影响和效应,出版商当然不会放弃牟利的好机会,影视原声音乐出版的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也成为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时代比想像中来得还快,信息的大量产生和转移,使数字音乐的流通成为可能。数字音乐有MP3音乐、rm音乐、手机音乐等,他们的出现加快了通俗音乐的商品化进程,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商品化是它的本质特征。

3.2唱片音乐商品化

世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使音乐录音与商品化成为可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家生命延续的保证,唱片商品销售使唱片制造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音乐创作、演奏向唱片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商用录半日模板加工制作,并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张唱片投放到市场销售,唱片商从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制作、演奏者获得相应报酬。在“售”与“购”之间的介入者还包括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经纪人等等行为都表现出音乐商品化了。

4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以它必将走向商品化的道路。它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通俗音乐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其他商品一样明确目标,着力服务于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因此,通俗音乐商品化在某种程度上为通俗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正面、有力的作用。

通俗的文学艺术篇10

一、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民俗活动内容

选择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民俗活动内容是开展艺术课程的首要任务。教师要精心筛选出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又适合幼儿学习的民俗内容作为活动素材,并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

1.“云和板龙”

正月舞龙是云和民俗活动的一大亮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云和的“龙”和其他许多地方的“布龙”不同,不是用布制作的,而是用板凳、竹篾、纸等材料制作成的板凳龙,分“纸板凳龙”和“插花板龙”两种。

2.“舞狮”

云和正月的民俗节目还有“舞狮”,用意是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狮子通常由两人合作表演,一人站立舞狮头,另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

3.包山花鼓戏

云和包山花鼓戏是在安徽“凤阳花鼓”的基础上,经历代艺人的嫁接创新衍变而来的,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自成一体,长期以来在浙南山区一带享有盛名。

二、根据选择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1.设计和创新民俗艺术活动课程。

以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为目标,根据选定的民俗内容设计活动课程,注意开发同一民俗内容的教育价值,将某个民俗内容作为系列活动,采取纵向螺旋式的教学形式,加强各教学活动的纵向联系,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了解、学习某种民俗艺术形式的操作过程并尝试创作作品。如以“云和板龙”为主要内容的大班主题活动,有音乐、舞蹈动作、道具、服装等多种艺术元素,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设计以下活动课程:说唱欣赏“美丽的龙传说”、绘画活动“画龙”、手工活动“制作龙头”、舞蹈活动“舞龙”。幼儿通过亲手操作、亲历创作作品的方式感知、理解、体验,从中丰富“云和板龙”的相关经验。

有些民俗活动随意性较为突出。如包山花鼓戏是云和的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主要依靠口传心授,民间相传,这不仅给我们搜集整理民俗艺术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民俗艺术作品本身内在的构成也往往变化无常。花鼓戏音乐中的唱腔音域跨度大、舞蹈动作难度大,幼儿难以掌握,这给教师编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只有创新和改编花鼓戏中的内容和戏词,把花鼓戏中的方言改成普通话,才能让幼儿听懂并易学。

2.设置特色民俗艺术活动区域

设置特色民俗艺术活动区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创设的活动区有美术区、音乐区、表演区。在投放材料时,我们既考虑到民间艺术特色,又考虑到本园的特色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颜料、画笔、木棍、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等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在这里,幼儿已渐渐流露出对民俗活动的迷恋,并尽情地享受民俗艺术美的熏陶。在音乐区和表演区,我们摆放了锣、鼓、服装、扇子等道具,播放民乐,引导幼儿大胆运用道具进行表演。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加强观察指导。丰富的材料和开放、自由的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参与的机会。

3.创设富有民俗气息的艺术环境

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民俗艺术中的美,我们为幼儿创设富有民俗艺术特色的视觉空间环境,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加强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引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如利用走廊楼梯等墙面或过道展示师生艺术作品、民俗艺术介绍、园内民俗艺术活动剪影等;各班富有特色的民俗艺术区域设置和园内民俗艺术专用室的开辟为幼儿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在活动室的墙壁上装饰五彩缤纷、形态万千的各种龙和狮子形象,在墙柱上挂了龙头、灯笼等,让幼儿在环境中对民俗艺术增强了认识,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全园性亲子民俗艺术活动展示

民俗艺术活动展示可以作为幼儿园特色传统项目,如元宵舞龙节、亲子小戏院。家长和幼儿身穿绚丽多彩的服装,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板龙”“狮子”进行舞龙舞狮表演,唱包山花鼓戏、做游戏等,共同享受着民俗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5.收集民俗活动设计方案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