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所十篇

时间:2023-03-21 15:39:42

村卫生所

村卫生所篇1

     永和村卫生所位于五大连池市区南20公里,承担着全村1036人口的基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村医1名:于洪波,女,具有乡村医生证书。永和村卫生所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定点单位。

    目前卫生所新建面积60平方米,开展全科医疗科,房屋分区合理,设备符合卫生所标准,近年来卫生所不断提高整体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承担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村卫生所篇2

这里开展农村卫生室建设会议,今天。贯彻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刚才,特区社会事务局局长作了工作演讲,总结了去年全区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对今年农村卫生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安排,内容比较全面,也很符合实际。会上,对年度村卫生室先进单位进行了惩处,此,谨代表特区管委会向受到惩处的先进村卫生室表示热烈祝贺!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卫生战线的同志们致以高尚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年,全区卫生系统在特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和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全区卫生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村卫生室的建设与考核,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与医疗双重功能得到强化,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二是农村初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保率86.03%,36名乡村医生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全区改水受益人口2000多人;新增无害化户厕250多座,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3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具备了传染疫病网络直报功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五苗接种覆盖面达99.23%。

年是“十一五”规化实施的第一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今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卫生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着力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握“一个统领”,做到“五个坚持”。把握“一个统领”,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把发展是硬道理和遵循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态度促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卫生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科学发展观对卫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科学发展观给卫生事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努力做到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发展,不断开创卫生工作的新局面。做到“五个坚持”,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惠民为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努力促进城乡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相协调;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有利于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卫生服务和监管,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关于的全区卫生工作,在这里,我想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切实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贯彻《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体系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区、乡一体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指挥信息网络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努力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防护屏障。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上争,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抓紧做好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立项和建设等工作。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各单位要制定相关计划,定期安排一定比例的人员参加公共卫生知识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卫生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农村卫生工作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农民的健康、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区农村卫生工作,特别是村一级医疗卫生机构还比较薄弱,投入不足、缺乏人才、设备简陋的情况仍然存在。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关注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切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改变基层农村卫生发展滞后的状况。今年要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要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医院经营者改善医疗设备设施条件,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二是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制定优惠政策,落实相关资金等措施,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区合管办要强化监管职能,加大对合作医疗资金统筹使用情况的督查力度,不断提高资金利用率。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既要防止因报销标准收得过紧造成资金沉淀,影响农民实际受益,又要防止发生透支现象。三是加快农村工作的落实。要规范村卫生室的设置、建设和管理,逐步落实乡村医生报酬,用3-5年时间,使我区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水改厕计划,并积极筹措启动资金,加快实施进度。卫生行政部门、爱卫办要积极协调自来水公司及各村组,帮助解决过程改水改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尽快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三、高度重视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对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蔓延。要切实加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抓住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两个重要环节,把病例的发现、报告、治疗、管理等措施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加强艾滋病检测能力建设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同时,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实施预防干预,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和关怀,努力控制和消除艾滋病危害。

四、规范发展城区社区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推进分层次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城镇医疗资源的战略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结合社区分布状况,合理调整布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兴办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多元化兴办模式,通过提供廉价房屋,减免规费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全科医师的规范化教育培训,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人事、业务培训、职称晋升等相关配套政策,通过推行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加强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统一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

五、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老百姓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群众反映的看病难是难在高质量的医疗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看病贵是贵在药品价格下降幅度太慢。各级医疗机构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真心为民解难,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医疗服务时,务必优先考虑到群众的健康利益,考虑到群众的受益程度。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要在卫生系统弘扬白求恩精神,把学习吴登云、李素芝等先进典型,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用宣传典型的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崇尚医德,廉洁从医,努力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维护医护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对极个别以医谋私,拿“回扣”,收“红包”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

村卫生所篇3

自去年以来,叶县卫生局枪抓机遇、克难攻坚、多策并举,强力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工作,全县581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卫生所于2008年11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的村卫生所四室(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分离,美观整洁,并统一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瓷片板面,配备了被褥、诊断床、身高体重仪、工作服、出诊箱等必需品。基本实现了全县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有病及时治的目标。该项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周边市县专程来此学习者络绎不绝。

叶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8个乡镇,58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387平方公里,人口87万,其中约74万人为农村人口。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大部分村级卫生所医疗设施比较简陋,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比较差,还有10多个行政村没有卫生所,就医难、看病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农民群众。

2008年6月,平顶山市标准化卫生所建设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各县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地把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叶县卫生局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在取得上级领导支持后,立即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实施方案,并报请上级批准。

加强领导 宣传先行

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在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初期,该县专门成立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导组、技术指导组,并安装了专线电话。办公地点设在县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的日常服务和督促、指导工作。专门制定了《叶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室)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同时,还召开了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动员大会,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各乡镇长分别做了表态发言。此外还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重要意义,跟踪报道建设情况。县领导小组要求把项目建设匹配资金落实到位,进行专户管理。各乡镇、行政村根据要求,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明确了主抓领导人员。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为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澄清底子 合理规划

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套路可走,许多事情都是边摸索边进行。在建设初期,诸多问题相继而来,如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村两所、一村多所问题,个别行政村没有因乡医而成了空白村的问题,村支两委班子不健全,村民不支持村所建设等问题。为此,该县卫生局局长柴宝鑫亲自率队,对全县各行政村卫生所现状、执业医生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重新登记造册。县卫生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依照《建设方案》,结合乡、村实际,对全县标准化村卫生所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对执业医生资格重新进行了审核。对制定的村卫生所建设方案,在报请县领导小组研究后,进行逐一定点并确定了开工时间。县领导小组充分尊重乡镇政府意见,以乡(镇)政府加盖公章上报的资料数据为依据,在市里下发“标准化村卫生所(室)示意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拟定了面积分别为80平方米、60平方米的村卫生所两种方案,还聘请城建部门规划设计人员为卫生所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平面示意图。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有能力新建的就按设计标准进行建设,没有能力新建的,可以利用集体现有房屋或者在村医自己原有卫生所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卫生局带领相关人员先后到舞钢市、方城县实地参观考察村级卫生所的建设情况,借鉴经验,取长补短,组织村医到比较好的村卫生所学经验、长见识。此外,还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对建设标准化村卫生所的认识,想方设法共同把卫生所建好,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干好。县领导小组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按照政策规定,减免相关费用,积极帮助乡、村和村医解决有关问题,搞好职能范围内的各项服务;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及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督与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尖问题,确保本乡、本村标准化卫生所按时建成并投入使用。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在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过程中,该县做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避免了一刀切。如:常村乡将村卫生所建设纳入全乡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程,与村委会、党员宣教室、计划生育村室、乡村超市及文化娱乐广场建在一块,做到了标准高,进度快。旧县乡为落实国债村的建设用地问题,经与村支两委班子反复商定,最终将一块准备开发的临街土地划归村卫生所使用,老百姓对此非常满意。水寨乡在确定村卫生所及卫生人员时,进行逐村把关,逐人审查,很短时间内就确定了村医与场地问题。邓李乡在召开县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动员会后,组织全乡村医到舞钢市学习考察,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高标准规划,使得该乡的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质量好、标准高、进度快。

村卫生所篇4

XXX,男,XX县XX镇农业行政村卫生所乡村医生,1953年出生,是位土生土长的壮家人。 在长期的探索中,XXX还拜副主任药师、广西草药王张超良为师,得到了张超良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为了识别壮族草药,掌握壮药的药性药理及资源分布,XXX随张超良老师多次到广西大瑶山、大苗山、猫儿山、大明山、十万大山等地识别、采集壮族草药。经过不断深入地实践、挖掘、总结,XXX已成功掌握1000多种壮族草药治疗骨科疾病及常见病。

1981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解散。为了生存,更为了让自己一技之长为民造福,XXX带头坚持创建卫生所,然而,面对XX本地几十家个体医疗诊室机构的激烈竞争要立足就必须迎难而上。事业的发展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的信任离不开自身精湛的医技,为此,他从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时刻注意提高充实自己。

首先抓住各种进修函授的机会,参加各地院校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学习。他带着临床中的各种疑问、难点、虚心向导师求教,对把学到的技艺付诸实践,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于病人,而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XXX,从未进过正规的医学院校,启蒙于师传口授,在多年的“赤脚医生”临床中,带着临床实践中的疑问参加短期医学培训,在临床中自学,自费购买了几万元上千册的医学书籍,订购二十余种医学杂志,一有空余时间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摘抄各种医学知识图卡。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学,1985年参加了光明中医大学骨伤科系统函授学习,坚持一年中抽四个月时间到南宁听面授课,经四年系统的函授学习后,取得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骨伤科急救学、骨伤科基础理论等14门单科合格证书,终于1989年毕业,成为一名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毕业后,把学到的中医骨科理论用到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认真地辩证诊断,严格按国家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观察制订临床资料,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1989年,XXX的《脚踏整复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论文首次获国际中日骨科优秀论文奖,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突破。近几年,卫生所负责XX镇解放社区、永安东路一段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时填好各种表册。并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病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几年来,计划免疫工作都走在各社区、村委的前列。

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落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吴医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做好参合群众的费用收缴,全村委2007年至2008年共收上参合金64370.40元,参合率达88.30%。

为了更好地解除骨伤患者病痛,提高发掘壮族骨科医药遗产,1993年10月5月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筹建了XX农业骨科医院(与农业行政村卫生所同时并存),XXX担任骨科医院院长兼卫生所所长。业务发展后,XXX更热情地为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骨折、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根据“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挥自身壮药治伤接骨医技,同时引进先进现代医技,开展了手术整复内固定,颈肩腰腿痛等专科业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

XXX所师承的壮医药疗效确切,为他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壮医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现实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是口授师传,没文字记载,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为了对壮医药深入的研究,以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XXX虚心对师传的壮医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整理壮医药。

首先是整理壮族草药治疗骨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辩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的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骨折早、中、晚期的内外用药是传统中药。而壮药在治疗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应用中更优于中药。

在探讨治疗颈肩腰腿痛范畴中,XXX医生先后拜北京光明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秘书长韦以宗教授,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韦贵康教授,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等各名家流派为师。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等地多次进修手法推拿及小针刀疗法,吸取各家之长。

通过从师学习进修,认识到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脊柱软组织损伤与其出现的脊柱相关疾病已由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治疗理论,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力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脏器病变,仅颈椎病就有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异常、肩痛手麻、血压异常、心律不整等。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大学课程中尚未开设,许多医院亦没设立此科室,再加上媒体对这门新学科宣传甚少,故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对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疚病的临床实践中,XXX医生着重以现论为指导,则重运用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治疗,辅以壮族草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大批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如壮医药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中,XXX制定了壮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措施,自拟壮药内外治疗类风湿疾病方剂,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壮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理论。即:一是采用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二是辩证论治;三是壮族草药的应用。故在临床上XXX采用西壮医结合办法探讨治疗风湿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经验,在参加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交流会上,多篇论文获奖,卫生所被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接收为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及杂志社联合行文给XXX医生,建议向当地政府申办“风湿、类风湿病研究所”,在运用壮医壮药医疗风湿、类风湿病经验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传统疗法的科学性,以利向国内外推广。

XXX的三篇论文《壮药吹风藤汤、吹风藤酒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568例临床报告》、《壮药治疗骨关节炎》、《壮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荣获世界中医骨科最高成就奖的尚天裕国际科学二等奖。

村卫生所篇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的光荣任务。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积极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谋福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为了配合区政府、区卫生局完善我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促进我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我院就此问题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

××镇位于××市东北部,与××区、××县、××区相邻,辖区个自然村,目前有常驻人口万人。××镇内有卫生院一所——×××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共个。除××村卫生所人员比较集中外,其他卫生所的人员较分散,而且××村的卫生所已经停业多日,具体原因暂不清楚。各村对卫生所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不够,农村社区卫生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我们觉得各村应把加强农村卫生所建设当做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应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卫生工作做好了,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应把散在的乡医集中起来,统一成立村卫生所,集中管理,为两级组织管理和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在时机成熟时可以将部分农村卫生所转型为社区服务站,由卫生院统一管理,社区服务站或卫生所在药品管理上还做到了二个坚持:一是所需药品及医疗器械一律由卫生院供应或监督购进,基本杜绝了乡村医生私自进药现象,有效地保证了药品质量;二是坚持规范管理,药品分类存放,定期检查,有效地避免了药品的霉烂变质,过期失效,使农民吃上安全放心药。同时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内部管理,提高档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农村卫生所或社区服务站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巩固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加强乡村医生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强化对乡村医生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及道德修养。对乡村医生一律实行聘任上岗。卫生院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确保全年培训不少于天,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要在乡村医生中开展《刑法》及《执业医师法》的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危害公共卫生罪的含义、犯罪构成及量刑标准,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遵守医政规范,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且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卫生所的投入,为以后的卫生所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并且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真正让农村卫生所的乡医享受到保护措施,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在岗位上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隔离消毒,规范处方书写,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各卫生室都要建立门出诊登记簿等台帐,积极配合卫生院搞好儿保、妇保、防保及防病治病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各类传染病比较复杂时期,禽流感还没有过去,农村卫生所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单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农村卫生所的优势,做好对村内居民的健康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在全区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区的大潮中,我镇各村卫生所还应保持在中医药上的更新和利用。

农村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院要与乡村医生搞好配合,加强对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把乡村一体化管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工作做好,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区域性卫生保健网络。我们认为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全面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村卫生所篇6

一、深入细致开展工作,顺利完成村级换届选举

村级换届选举,是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我所驻村干部与工作组一起,积极协助镇党委和选举委员会,深入细致依法开展各项选举工作。4月份顺利完成了村“两委”的选举及1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选举工作,村“两委”人员从原来的14名精简为7名,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村干部素质。

二、完善和规范村务工作制度

村“两委”领导班子换届后,驻村干部积极协助当地镇党委及村委新班子对村务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重点加强了对各自然村的财务账目监督、管理和公开制度,明确了各自然村村民小组长的财务审批权限,并将各自然村的财务账目和公章集中到“村委会”统一管理。

三、逐步推进,合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驻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及完善建章立制之后,驻村干部立即向村委班子提出了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合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并提出发展的两步计划:第一步应以农贸市场及风湾货运码头建设为起步,因市场和码头具洼地效应,能吸引周边客商的聚集,从而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第二步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镇党委也十分重视寨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的规划给予支持,对货运码头的招商引资大开绿灯,同时强调筹建中的风湾货运码头是全镇唯一的货运码头,要加快建设进程。目前,该两项工程已进入征地筹建中。

四、排解饮用水源污染,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5月25日中午,一群众反映寨门村饮用水水源可能存在污染。驻村干部立即召集村委干部、取水点自然村小组长、自来水管理人员及反映情况的群众,一起向取水点出发。

是日,烈日当空,正午间火辣辣的太阳烤得大地灼热滚烫,驻村干部和其他同志一起,经过45分钟的艰难攀爬,来到了第一取水口,发现周围岩石分布着一层黑黑的污物,其上游正是一个果园和种养区,从而造成了水源的污染。这是极大的饮水安全隐患!为此,村委立即决定关闭该取水口,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五、排除水库险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月26日傍晚,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造成寨门紫罗山水库出现危急险情!我驻村干部与工作组及全体村委干部冒着狂风暴雨赶往水库现场。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带领镇府干部也急急赶到,与村干部一起上山排险。

到达山顶水库后,大家发现水库大堤已出现了多道裂痕,山脚下几个村庄几千人口的生命财产正遭受着洪水的严重威胁。镇领导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开闸泻洪。驻村干部立即投入到抢险之中,与水库管理人员一起合力打开大闸,水库水位迅速下降,山脚下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六、抗涝复产,保障从业生产正常运作

连续2天2夜的特大暴雨洪水淹没了村民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庄稼作物,冲毁了果树山林,迅速抗涝复产是摆在村委会面前的首要任务。驻村干部与工作组同志及村委干部一起组织村民抗涝泻洪,抢修水利设施,扶植果树庄稼作物,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将情况上报镇农办。主管农业的副镇长获悉也十分重视,亲临现场指导,落实防范措施,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正常。

七、协调沟通,化解矛盾纠纷

农村工作常因一些村民的利益碰撞而引致误会、纠纷、甚至冲突,驻村干部与同志们一起常深入群众中交谈沟通,了解情况,对村民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以情、理、法协调化解。村民群众对驻村干部也较为信任,常主动反映情况,驻村干部与工作组同志及村委干部积极调解,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了矛盾的激化和冲突。

八、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寨门是一个贫困山村,驻村干部如何更好地发挥帮扶作用?驻村干部与工作组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辖区那潭、那堤、北楼为革命老区,参加解放战争烈士及革命老前辈达十多人。驻村干部与村委干部主动与革命老前辈谈心,谈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老前辈深有感触,决心为家乡建设尽心出力,经研究决定由村委会起草报告,向省“老促会”申请扶贫修路援助资金,驻村干部立即赴之行动,起草“关于援助修建老区村级道路的请示”报省“老促会”,现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6.1儿童节”,驻村干部与工作组同志及村委会协助镇妇联联系台城个体劳协会扶贫组一行开展帮扶寨门孤儿活动,并向寨门孤儿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此外,驻村工作组还计划对农村公厕改造及市场建设等项目向上级申请援助资金。

村卫生所篇7

为进一步加快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进程,交流推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进全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召开此次会议。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对20*年以来全县乡村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估价

我县的集体办医有过辉煌的过去,鼎盛时期,全县有村卫生医疗室295个,卫生人员516人。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村集体卫生室逐步解体,到2002年,全县在册的217个村卫生室中,只有少部分村仍然实行集中办医,多数已名存实亡。村卫生室房屋、土地、设备流失严重,导致农村医疗市场混乱,非法行医抬头,游医药贩泛滥,公共卫生工作难于落实,农民就医安全得不到保障。为切实改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年以来,我们以“统一规划、理顺体制、规范建设、加强管理”为重点,以“三制、四有、七统一”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通过加强卫生所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拓展服务职能,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是建立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结构稳定的乡村医生队伍。20*年以来,我们在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以村(居)委会为单位核定村医编制,逐步建立健全了村医准入制度,所有乡村医生均通过公开考试择优招录。截止20*年11月底,全县共有乡村医生875名,保证了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有2名村医,农村配置村医比例达到了千分之一点五。其次,通过加强乡村医生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了村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目前,全县90%以上的村医参加了省教育厅和卫生厅举办的基层中专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乡村医生的教育、使用、管理逐步走入正轨。三是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县财政对村医的补助从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了100元,在此基础上,乡镇也制定了配套激励措施,如腾越镇实行“下保底250元,上不封顶”政策,明光乡从乡财政中每月增补100元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既提高了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又稳定了乡村医疗队伍,为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村卫生所建设成效显著。针对全县村卫生所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我们按照“对全面落实村卫生所建设用地,全力抓好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建设的乡镇优先;对每个村卫生所建设给予不低于2万元补助的乡镇优先;对村卫生所巩固发展认识和管理到位的乡镇优先”的原则,逐年加大了对村卫生所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20*年—20*年,实施村级卫生所建设135个,占全县村卫生所总数的62%。20*年,中央财政安排建设项目20个,省财政安排62个,所有待建村卫生所即将完成达标建设。5年来,县级以上投入村卫生所达标建设资金174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54万元;援建项目101万元;地震恢复重建项目196万元;市级配套49万元;县级配套441万元,并为每个村卫生所配备了专用冷链冰箱。村卫生所的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年,省财政决定按每村7000元的标准为村卫生所配置基本医疗设备,预计2009年可兑现。

三是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得到巩固和夯实。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推行,巩固和夯实了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理顺了乡、村医疗机构关系,村卫生所的产权和性质得到进一步明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现在,全县217个村卫生所基本上实现了集中办医。乡镇更加重视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强化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管理职能,有效拓展了村卫生所的职能,全县村级计划免疫工作正在逐步加强,传染病疫情得到了更好的监测和控制,项目病人跟踪管理工作开展较好,妇幼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更加到位,针对农村群众的疟疾、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战役深入推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转诊制度,扩大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范围,发挥了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和设备优势,解决了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相互补充。

四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明显改善。20*年以来,通过实行村卫生所“三制、四有、七统一”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村卫生所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大力开展非法行医专项治理,实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农村“乱办医”、“办医乱”的现象得到遏制,农村医药市场明显净化,农民用药更加安全。通过明确规范村级收费标准,村级医疗机构乱收费行为得到根本性扭转,切实减少了农民医药费用负担,改善了医患关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大为减少。

五是实现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是顺利实施新农合村级门诊补偿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基本载体,反过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加快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工作进程。2005年9月,我县被列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20*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后,我们以“小病不出村”为目标,将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向村级倾斜,引导参合农民就近就便就诊,并逐步扩大村级用药目录,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改变了村级卫生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在,全县92%的参合农民门诊患者已在村卫生所就诊,年诊疗81.97万人次。20*年以来,全县村级新农合门诊总费达5818.13万元,累计拨付村卫生所门诊补偿费21*.9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反哺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极大的增强了村卫生所的生机与活力,一些跌入低谷的村卫生所正逐步走出生存困境。同时,通过新农合采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措施,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消除了村医以铺为点、以家为点的变相行医行为,进一步巩固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内涵,离一体化管理标准相距甚远。大部分村卫生所“三制、四有、七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只管业务和人员,不管财务,导致部分村卫生所财务混乱,分解新农合处方、乱收费等套骗新农合资金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工作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与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差距还大。目前,部分村医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加之卫生所医疗设备陈旧老化,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三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部分乡镇对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卫生所的发展;部分村卫生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导致公共卫生工作有所弱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全县村卫生所的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存在流于形式、名存实亡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四是合管办管理不到位,结构不合理,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设施设备不足。

二、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加快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进程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责任。村级卫生所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和基石,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发展卫生事业意义深远。实践证明,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是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有效办法,能有效增强应对和处置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来抓,将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村(居)委会参与、卫生院组织管理、村卫生所主动实施”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乡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抓好本辖区内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全面加快村卫生所建设步伐,坚决取缔非法行医,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巩固农村卫生公共体系建设成果。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督导的力度,发现有违规行为,及时处理、上报。各村(居)委会要积极协助上级相关部门管理好本村的医疗市场,无偿提供村卫生所建设用地,并协助做好村卫生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县级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到“研究工作抓规划,部署工作抓责任,落实工作抓进度,检查工作抓实效”。县卫生局要指导好全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定期业务指导,切实抓好依法审批和医疗市场秩序管理。卫生局、食药监局、工商局等部门要加大对非法行医和违法经营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工作中,各职能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消除畏难情绪,一方面倾听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医的诉求,另一方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路子、好办法,促进此项工作的稳步健康开展。

(二)准确把握工作内涵,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围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内容,积极推行“三制、四有、七统一”管理。要抓好行政统一管理、业务统一安排、人员统一调配这个核心,增强政府抓卫生工作的能力,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村卫生所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要抓住财务统一收支这个关键,做到财务规范运行,增强医疗收费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降低农村医疗费用负担,确保村卫生所长足发展。要抓住药品统一管理、收费统一标准这个热点,严格执行药品统一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集中配送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和价格政策,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药、安全药、廉价药。要加强日常监管,抓住农村医药市场整顿这个难点,规范、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提高广大农民就医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村医合法权益,为村卫生所的发展保驾护航。要加快推进村级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人员聘用制、浮动工资制,充分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准确把握农村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突出公益性质,把履行好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职责摆在首位。要按照卫生区域规划的要求,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从严审批和控制乡镇个体诊所数量,合理布局农村医疗机构,优化农村卫生资源。乡镇原则上不设立民营医院。要加强乡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力度,加强对乡村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乡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要持续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作用,在完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在防范基金透支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率,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三)强化村级卫生服务硬件设施建设。要消除畏难情绪,克服“等、靠、要、怕”思想。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各乡镇要积极做好业务用房不达标的村卫生所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好建设用地和配套经费。涉及“8.21”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要严格资金管理,严格质量要求,确保按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不断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要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县村级卫生所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要求,规范乡村卫生所的各项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和处方管理。县卫生局要积极鼓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合作,促使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乡镇延伸,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服务向村级延伸;要继续加强乡村医生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依法执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医疗技术水平;要加强村医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管理,制定村卫生所及乡村医生的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促使所有村卫生所都具备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转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步处理的能力,让农民不出村、不出乡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

(五)加强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县卫生局、合管办要认真执行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监管措施,加大对村卫生所的监督管理。要畅通农民投诉、举报渠道,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村卫生所挤占、贪污、挪用、截留、骗取、瞒报、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决不手软。

村卫生所篇8

一、指导原则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乡村医生中全面推行聘任制、工资制和养老保险制,工资福利原则自愿协商解决,对村级卫生组织的行政、业务、财务和药品及房屋产权实行统一管理,将村卫生所室(所)的经营管理直接纳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范畴,力求通过完善以“三制五统一”为基本内容的村级卫生管理体制,建立符合要求的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以逐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满足农村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和强化村卫生室(所)一体化管理,使我农村区域卫生规划更趋科学,卫生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增强乡村卫生组织的优势互补性;使村级卫生组织的设施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使药品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促进农村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充分保证农民用药安全;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健全完善,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搭建好医疗平台,使农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保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发展,全面规范村级卫生组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强化区域规划。各乡(镇)、街道办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卫生设施、技术力量、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确定村级卫生机构的布局。总的原则:1、以行政村为单位一村设置一所。2、地处边远山区或人口较多(超过4500人口),具备办医能力和符合办医条件,且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可考虑增设一个村卫生所医疗点,其所有行政、业务统一归卫生所管理。3、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进入一体化管理后原乡村医疗机构一律取消,未进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其原医疗机构执业证取消,其本人乡医资格随之取消。4、新设立村卫生所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村卫生所新建业务用房选址及建设用地应与村委会、村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相邻,方便群众。其基本功能是以保护农民健康为目标,以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为主,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方便的综合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各乡(镇)、街道办制定的村卫生所设置方案,须经市卫生局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村卫生所名称统一规范为:乡(镇、街道办)村卫生所。

(二)狠抓配套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省、市关于村卫生所建设标准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农村卫生室(所)建设实际,除已通过市级达标验收的卫生室(所),今后规划新建的卫生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20平方米。卫生室(所)要分设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注射室、药房、预防保健室,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立中医诊室、功能康复室、健康教育室;要配备急诊电话、必要的急救设施、医疗器械和180种以上的常用药品;要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工作台帐、中西医健康教育专栏等。基于村卫生室(所)属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其业务用房原则上以村委会集体提供为主,或村委会提供建设用地,建设资金由乡医自行解决或私人提供房屋等多种形式组建,报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房屋设备及药品资金等由卫生所自筹解决。卫生所人员配备应以精干、适量和高素质为原则,每个室(所)一般配备3—7人为宜,其中最好有1名女乡村医生或女执业助理医师。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国家法定的执业资格,从业人员必须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专业证书,并逐步取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其他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要在许可的执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

(三)实施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负责本辖区村卫生室(所)一体化管理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与村卫生室(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具体管理上实行“五统一”:

一是统一行政管理。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所)统一设置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考评奖惩,统一监督管理,对工作人员统一聘任、评议、培训、考核和调配使用。乡镇卫生院每月对村卫生室(所)相关工作进行一次督查指导。

二是统一业务管理。村卫生室(所)业务上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并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真正做到制度健全、记录齐全,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转诊有记录,医疗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要实行24小时应诊制度和逐级转诊制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等单位指导下,认真履行公共卫生各项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所)所需工作人员经乡镇卫生院聘任后,要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和考核;村卫生室(所)要抓好各类档案的建立及管理,统一处方笺、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消毒登记、健康档案登记、出生人口登记、死亡登记和各种统计报表,各项记录要清楚、详细、完整。

三是统一财务管理。村卫生室(所)要设立财务收支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帐、药品进销明细帐。建立健全各类帐、册、卡、薄,要票据统一、印章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款有单据,收支有明细,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接受各级财务监督检查,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是统一药品管理。村卫生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规范管理、使用药品,根据《关于印发市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府办字〔号)的规定采购药品及耗材,所需药品及卫生耗材由乡镇卫生院代购或者由有资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储运安全的药品批发企业直接配送,做到票货同行,并建立进、销、存帐制度,按要求存放保管,对药品、卫生耗材每日进行盘点登记。严禁卫生所私自采购,严禁私自提高药品收费标准,堵塞假冒伪劣药品流通渠道,保证药品质量,严格执行药品购进验收制度,并认真做好登记,确保农民用药安全。对药品购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五是统一产权管理。对今后达标建设的村卫生室,原则上实行由村委会提供用房,国家对村卫生室建设的资金统一下拨村委会用于卫生室建设。对原有政府投入村卫生室(所)建设资金形成的资产为国有资产,下拨给村卫生室(所)的资金和医疗设备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村卫生室(所)使用的管理体制,要建立建全“三账一卡”的制度,即市卫生局的财务机构设立村卫生室(所)固定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乡镇卫生院和设备管理部门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村卫生室(所)设立台账或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设备有效使用,安全完整。

四、完善机制,全面推行聘任制、工资制和养老保险制

(一)实行聘任制。按照《乡村医师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村卫生室(所)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聘用。具体聘用程序为:由个人申请、群众评议、乡镇卫生院审查、卫生局考试考核批准后,由乡镇卫生院聘任,并颁发聘书。村卫生室(所)所长由乡镇卫生院择优任用。被聘用的工作人员在乡镇辖区内实行统一调配使用,对拒不服从管理的,或出现重大医疗、防保责任事故的,给予解聘或不予续聘处理。年龄超过65岁的乡医原则不予聘任,对村卫生室(所)工作人员,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进行定期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职业纪律、医德医风及其他有关业务知识。

(二)实行工资制。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切实落实好村卫生室(所)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具体形式与标准由各村卫生室(所)自行制定,报卫生院备案。

(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制。要从解决村卫生室(所)人员后顾之忧,稳定村卫生室(所)工作出发,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尽快建立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可从村卫生室(所)的业务收入、乡村医生的工资中各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统一为乡村医生办理养老保险。各村卫生室要积极参与医疗责任保险,尽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村卫生所篇9

一、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所建设原则:

(一)因地制宜,填补空白

全市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至少有一所卫生所,每个村卫生所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含取得临时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边远山区、海岛、人口稀少或经济收入比较低的行政村,可因地制宜,采取“邻近挂靠、定点应诊”的措施,由临近村卫生所乡村医生联办、乡镇卫生院巡诊等多种形式,解决村卫生所空白村农村居民就医和公共卫生信息传递等问题。通过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力争实现卫生所1*%覆盖全市行政村。

(二)集体举办,政府扶持

坚持集体举办、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等多种筹资方式,加强村卫生所的设施设备建设,村民委员会应无偿提供合适的医疗用房(面积不低于40m2)。在省级对空白村卫生所建设补助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经费,加强村卫生所建设,特别是加强新出现的边远山区或海岛空白村卫生所建设。

(三)明确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职责

村卫生所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规定预防保健任务,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乡村医生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农村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农村‘五大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委办〔20*〕6号)要求履行职责。

(四)坚持村卫生所非营利性质,保障乡村医生合法权益

按照卫生部等4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233号)精神,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优惠政策,减免村卫生所有关税费。有关执法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既要加强对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的管理,也要根据乡村医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巩固和健全乡村医生队伍,防止出现重复培训、检查。禁止假借培训、体检、抽检验证、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私立名目向乡村医生乱收费和行政执法中的乱罚款行为,切实减轻乡村医生负担。

二、乡村医生冿贴对象与范围

(一)津贴对象:依法取得乡村医生证书(含取得临时乡村医生证书)、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并承担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

(二)津贴范围: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可配置1-3名乡村医生。以镇(街)为单位平均每个行政村按2名乡村医生核定津贴补助。乡村医生津贴遵循重点扶持、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向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海岛村卫生所倾斜,提高津贴补助水平。

三、乡村医生津贴标准与经费筹集

(一)津贴标准:从20*年1月开始,乡村医生政府津贴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提高到1*元。对于在人口较少的行政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的津贴补助水平可适当提高。

没有享受津贴待遇的乡村医生,也应当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经费筹集:乡村医生津贴补助经费由省和*市两级财政共同承担。除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转移支付形式补助外,其余部分由*市级财政承担。

四、享受政府津贴乡村医生的确认与考核

各镇(街)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采取公开择优的办法,选择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佳,农民群众就医方便,能够胜任当地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作为津贴对象。对享受政府津贴待遇的乡村医生的名单及其需承担的工作任务由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予以张榜公示,报市卫生局、财政局备案后,再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确认。签订《乡村医生农村卫生工作责任书》,加强乡村医生工作的考核,实行乡村医生津贴对象的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离开乡村医生队伍,或不承担农村公共卫生任务的,应当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予以处理并及时取消其享受的政府津贴待遇。

五、津贴发放办法

乡村医生津贴补助实行半年发放、年终考核制度。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乡村医生津贴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由各镇(街)政府组织辖区内乡镇卫生院负责对乡村医生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负责检查乡村医生执业情况,收集乡村医生执业所在村的村委会和村民对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建议,接受村民对乡村医生的投诉,建立乡村医生个人评价体系,建立考核档案。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乡村医生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融卫〔20*〕86号)规定,对考核合格者给予足额发放乡村医生津贴,不合格者按考核分数比例降低发放标准或不予发放,并将扣发部分奖给优秀乡村医生。为保证乡村医生津贴足额发放,市卫生行政部门应设立资金专户,于每年第6月和第12月的25日前将半年津贴划入乡村医生的个人银行帐户,不得委托乡镇卫生院以现金发放乡村医生津贴补助。

六、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给乡村医生发放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津贴,是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将此项目列入日常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上、资金上、措施上予以保证,并根据我市的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要不断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确保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统筹协调,实行责任制管理。财政部门要落实好乡村医生津贴补助经费,将乡村医生津贴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

村卫生所篇10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调查;思考

党的十七大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强调要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此,赣州市卫生局党组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整顿和改善医疗执业环境,切实改善医患关系。确定了“着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工作思路,努力改变农村卫生落后状况。近年来赣南老区卫生改革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赣南老区农村基层卫生的现状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 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74.52 亿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71元;城市(章贡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0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28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9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42%。

2007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54个,其中,医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个,卫生院31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个,卫生监督所18个。卫生技术人员1.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4万人,注册护士0.59万人。卫生机构床位1.42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0.4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53万人。全市有15个省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县(市),覆盖人口达到553.68万人,475.24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由于赣南老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人口比重大,在赣州877.04万人口中,其中农业人口696.03万人,占79.36%,贫困人口近30万。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就医环境差。

1、医疗业务用房紧缺、破旧。 极大多数基层卫生院房屋简陋、年久失修,有些还仍在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平房。如赣南的信丰、大余、上犹、安远等4个县有乡镇卫生院62个,只有61462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其中需要维修的房屋面积27755平方米,占45.16%。需要改造的房屋面积28963平方米,占47.12%。个别县,如大余县需要维修的房屋面积达到62.63%。安远县乡镇卫生院 现有危房面积7715平方米(占乡镇卫生院房屋总面积12259平方米的63%),有的乡卫生院为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土木结构房,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现早已破烂不堪。

2、村级卫生所(室)极大多数不符合“三室分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开)要求。我们调查的赣南信丰、大余、上犹、安远4个县,共有村卫生室1368个,其中符合“三室分开”要求的只有202个,占14.77%;有1166个村卫生室不符合“三室分开”要求,占85.23%。信丰县有657个村卫生所(室),不符合“三室分开”要求的有607个,占93%;符合“三室分开”要求的只有50个,占7%。有的县如安远县没有一个符合“三室分开”要求的村卫生所(室)。有些村卫生所(室)是利用自有房屋开设的个体诊所。

3、医疗设备陈旧老化、简陋不全。

4、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赣南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队伍存在“两低两高”的现象,即学历层次低、职称级别低、无学历人员比例高、无职称人员比例高。

学历层次偏低,南康、宁都、于都、瑞金、寻乌等5个县(市)乡村医生人数为3901人,中专以下学历2710人,占69.47%,中专926人,大专253人,本科以上学历12人只占0.31%。有的县本科以上学历为0;

职称级别低,我们对南康市、于都县、寻乌县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显示 2005年,有卫生技术人员103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人占0.48%、中级职称161人占15.56%,初级职称667人占64.44%。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太低、初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极高。高、中、初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呈“宝塔形”结构。who推荐的一个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是1∶3∶1,按who推荐的标准,相差甚远。此外还有许多村级卫生所(室)的医务人员无学历、无职称。

二、努力改变农村卫生落后状况的对策

1、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按照《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基本配备标准》和《江西省村卫生所建设标准》加大人员、技术设备、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明确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比例,保证投入的合理增长,确保卫生事业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一无三配套”(无危房;人才、房屋和装备三配套)目标。

2、加快村级卫生所(室)的建设,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目标。农村村级卫生所(室)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村级卫生所(室)条件差,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有的无固定的用房,有些村还没有卫生所(室),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突出。政府要加大村级卫生所(室)的建设力度,按照每个1万元的标准和三室分开的建设原则,加快村卫生所(室)改造和村级卫生服务点建设步伐。首先,做到村村有卫生所(室),一个行政村原则上设立一所卫生所(室)。其次,有固定的医生,村级卫生所(室)必须配备一名村医。再次,有基本的诊疗设备,改变“老三样”,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器,一个体温计的状况。

3、加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灵活的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每年引进和吸收一定数量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加强与医学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比如赣州市与赣南医学院合作招收订单式全科医生大专班,计划共300名,分三批,每批100名在2006、2007、2008三年内完成录取工作,工作开展两年来,订单培养生的招生、录取与培养在社会上引起普遍关注和广泛好评,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鼓励在职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保证外出进修和学习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