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十篇

时间:2023-03-18 20:58:20

荆轲刺秦王篇1

一辆马车缓缓前行,车轼上坐着两个人,皆披发,着素衣。忽然一阵寒风袭来,一人道:“夜晚风凉,进去避避风吧。”另一人道:“不必了,我还想再看看故土。”车依旧前行着。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荆轲与秦武阳。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刺杀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想起白日送别时壮烈的场景,兀自吟唱起这两句慷慨之词。但此时毕竟是夜晚,万籁俱寂,这一声长叹不仅使人浑身颤栗。秦武阳强压着心中的惊恐,问道:“此去凶多吉少,敬请难道不怕吗?”荆轲笑道:“怕?不就是赌上自己的一条性命吗?有什么好怕的?”秦武阳面露寒色,嘴唇动了动,却迟迟没有发出声音。荆轲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句的道:“你,怕了?哈哈…想不到十三岁就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也会…怕?”荆轲放肆的笑着,直笑得树叶沙沙的颤动,直笑得秦武阳面上的寒色凝结成厚厚的霜。

车上恢复了原有的死寂,只有前进的马车吱呀吱呀地发出一点声响。

过了片刻,秦武阳不禁又问道:“荆卿既知此行有性命之忧,为何还能如此坦然?”荆轲平淡地说道:“你可曾听说过秦国的士兵是怎样上阵打仗的?”不等秦武阳回答,荆轲就继续说下去:“他们从不披甲戴盔,上阵杀敌,却无人退缩,这也是秦军为何能够所向披靡,称霸天下。而今,燕国就要被秦军的铁蹄践踏,身为燕国子民的我,怎能不像秦兵那样,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呢?”秦武阳被荆轲的话震的一惊,却又问道:“荆卿,我们此行就算能够成功刺杀秦王,可秦王还有兄弟子嗣可以继位,这样秦国就会把燕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我们此行又何谈是救燕国呢?”荆轲轻笑了一声,说道:“你可知秦国现在虽看似和平稳定,实际上却内乱频繁。如果我们成功刺杀秦王,秦国势必大乱,而燕国,就可以藉此得到发展,甚至强大起来,不求称霸天下,但求相安无事。所以,用我的命来换取燕国的复兴,岂不是很值得?”荆轲说完,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而此时,秦武阳面上的寒色也荡然无存。

二人不再说话,车还在前行着。

天空已渐渐出现鱼肚白,二人一夜未眠,疲惫之极,可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容。

忽然荆轲从车中拿出一个酒囊,自己一口未喝却全数倒在地上。然后仰天大啸道:“樊将军,我们定不会辜负了你!”说罢与秦武阳放声大笑,可那笑声中,分明有一丝悲壮。

荆轲刺秦王篇2

1、荆轲刺杀秦王是因为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之后逃回燕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危,于是太子丹计划谋杀秦王,让荆轲去执行这项刺杀的任务。

2、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刺客,喜欢读书和击剑,为人也慷慨侠义,游历各国的途中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之后荆轲来到燕国,正好太子丹在找刺客,于是荆轲就被推荐给太子丹。

3、荆轲知道了太子丹的计划之后,便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准备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为了不让秦王发现端倪,太子丹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交给荆轲让他献给秦王,这样一定会让秦王放松警惕。

4、于是荆轲带着礼物和秦舞阳一起出发,但是面见秦王的时候,秦舞阳胆小露出了破绽,让秦王嬴政提前提防,荆轲不仅没有刺杀成功,还被秦王拔剑所杀,自己最后也以身殉国了。

(来源:文章屋网 )

荆轲刺秦王篇3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2、翻译:秦国的将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

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

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于是出发了。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悲凉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卫上前,斩杀了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3、作者简介: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其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荆轲刺秦王篇4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历史发展;人物颠覆

究竟怎么样来看待历史。电影与文学一样,在面对历史的时候都有着艰难的选择。历史主义认为看待事物必须放在历史的背景之中,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思想体系、各种现象、各类艺术作品,包括电影作品,文学和历史之间是前景与背景的关系。但是新历史主义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文学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局面,认为历史和文学都具有文本性。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在其《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中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本文,也不是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了解以本文形式存在或叙事模式体现出来的历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结构才能接触历史。”[1]这就是说这些历史事实确实曾经真实的存在过,但是作为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不可能再以感性的方式重现。我们要了解历史,仅仅只能通过有关过去的种种记录或者是通过建立在这些记录上的某些叙述来“接触”历史。海登・怀特说“所谓历史,其实是借助一类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的论调。”他明确的指出了历史只有被写出来才能被了解和阅读,并且后来的读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与过去发生关系。但是每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每个写作者的思想和觉悟也大相径庭,无论是谁一旦想要对历史进行某种叙述或是分析的时候,或者说对任何过去的事实进行任何形式的编码或解码,都意味着以隐喻的方式对过去进行“重写”并且会陷入这种自身的局限中无法自拔。《荆轲刺秦王》就是一次导演对历史的重写。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了荆轲刺秦的悲壮,荆轲也一直被人们视为英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荆轲的评价是“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是说荆轲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但历史上真实的荆轲是怎么样的即使是司马迁好像也不太清楚,《史记》中只粗略的记载了荆轲的生平,大部分在说荆轲刺秦的前后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部分还是司马迁听说而来“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2]

1999年陈凯歌根据《史记・刺客列传》拍摄《荆轲刺秦王》,但对于荆轲个人的表现却更加丰满。影片一开头荆轲接到任务去杀铁匠一家,并且与雇主讨价还价把酬劳从五千钱涨到了十千钱,说明荆轲也爱财,并且可以为了钱财去杀一家人。《史记》记载荆轲在得到燕国太子丹重用之前一直不得志,而荆轲作为当时有名的刺客以杀人为生虽然秉承“士为知己者死”但是为钱杀人的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那么这种与雇主讨价还价的情节也是很有可能的。只是我们知道的荆轲是壮士是英雄而忽略了英雄也是要生存的。而后在杀死铁匠一家时候因为被看到了长相而多杀一人,说明荆轲也是有私心的他知道杀人灭口的道理,但最后因为铁匠失明的女儿不想一辈子跪下乞食以自杀的方式创造杀死荆轲的机会深深触动了荆轲让他放弃了刺客生涯并且隐姓埋名。仅仅是一个情节的展开就颠覆了荆轲在人们心目中的那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伟大形象。而且这种形象深入人心这点从众多赞美荆轲的诗歌中不难看出。左思的《咏史》中赞美荆轲“重之若千钧”,陶渊明的《咏荆轲》中赞美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陶渊明对荆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从古至今荆轲的伟大形象深入人心而《荆轲刺秦王》用了开始的十分钟就将这种伟大形象来了一个巨大的颠覆而且电影中的情节完全有可能是荆轲当时的所作所为。后来使荆轲下定决心去刺杀秦王的原因不是为了报答燕国太子的知遇之恩,而是因为太子丹命令赵姬劝说荆轲去刺秦王,赵姬因为倾慕荆轲的为人而拒绝去劝说,太子丹一怒之下便将赵姬关押起来,荆轲为了救赵姬出来才答应去刺秦王。《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的原因是“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是太子丹坚决诚心的请求荆轲才答应去刺秦王。自古就有“一怒为红颜”的说法,电影中的表现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电影则着眼于人物本身的塑造,不但打破了原有的“高大全”的伟人形象,对人物进行立体化塑造关注其自身的情感和心理,并且具有强烈的小人物的视角和人民意识,反复挖掘深埋于底层群众的原生态生存状态。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首先都是一个人的存在,那么他们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爱恨情仇,对这种人的真实感情和欲望的表现让人物变的丰满和真实,使观众更能容易接受,因为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中那个冷冰冰的人物,开始有血有肉有感情了。

《荆轲刺秦王》以《史记》为模板构筑了一个刺秦的故事,但与之不同的是导演似乎害怕整部电影全成为一部男人戏,害怕演绎成几个男人暗地里谋划刺杀另外一个男人的故事因此在其中加入赵姬这一虚构角色,让她回旋在秦王、燕国太子和荆轲之间。并且通过秦王和赵姬之间的故事(坑杀全部的赵国孩子,将赵国人吊死或者绑在柱子上射死)将《史记》中对秦王的描述“少恩而虎狼心”很好的体现了出来。虽然以《史记》为模板但是电影中对刺秦的故事也进行了重构。首先荆轲为什么刺秦,电影中建构了一场政治阴谋。因为秦王需要一个攻打燕国的理由,古往今来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理由来宣称自己是正义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正当的理由才能得到大臣乃至全国的支持,才能让士兵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如若不然不仅得不到大臣的支持皇帝还落下残暴不体恤民心的坏名声。而赵姬就是要去为秦王找这样一个理由,让燕国太子找人来刺杀秦王,于是她主动跑到牢里受黥刑在脸上刺了字让燕国太子相信她带她一起回燕国然后她帮助燕国太子找刺客来刺杀秦王,也就是说赵姬蛊惑了燕国太子让他的刺杀秦王的念头放大并且帮助他完成刺秦,以此来为秦王找到攻打燕国的理由。当最后赵姬认识到秦王的残暴,认识到秦王和其他国家的王没有区别的时候改变了想法不想让荆轲去刺杀秦王,但是荆轲为了就她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刺秦的道路。

陈凯歌正是借助对历史记载的零散插曲和趣闻轶事将电影与历史连接起来,将历史引入电影,然后用电影参与对历史的构建。在电影与历史二者的张力场中,凸显了电影与历史的本质关系,即电影对历史加以阐释的时候,并不是要求恢复历史的原貌,而是解释历史“应该怎样”。陈凯歌在就《荆轲刺秦王》答记者问的时候说:“从今天社会来看‘士为知己者死’已经是一个很陈腐的观念。除了为国家为了自己所相信的事业,很少有人会‘只为知己者死’或‘我为你死’……荆轲在那样一个历史潮流中去刺秦,不是出于一个概念、出于一个简单的民族大义,或者他只为燕国,只为太子丹本人。他是一个自发、自觉去刺秦的民族英雄。”[3]这就是导演对历史的发展。《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的原因的时候也仅仅是燕国太子请求,荆轲不去,坚决请求荆轲才答应,与这种冷冰冰的历史记载比起来电影中那种阴谋论的表现似乎更能让人津津乐道,更能让观众接受。

克罗齐说:“人类真正需要的是现在想象重建过去,并从现在去重想过去,而不是使自己脱离现在,回到已死的过去。”正是这样《荆轲刺秦王》带来了历史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对历史的挖掘,这种合理的想象以历史事实为基本依托,在历史框架和时限中展现出艺术的风采。这也为当下每一个编剧和导演提供了对待历史的态度的模板。(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荆轲刺秦王篇5

时间: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27年(秦统一六国前六年)秋。

地点:燕国京都薊城和秦国都城咸阳。

人物: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曾做为人质出使赵国和秦国,因不忍秦王的侮辱而逃回燕国。

鞠武——太子丹的老师。

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了秦王而逃到燕国。

荆轲——卫国人,善于击剑、唱歌,为反抗秦国吞并诸侯而周游列国。

高渐离——燕国人,以宰狗为业,擅长击筑(即古筝之类的弦琴)。

秦舞阳——年仅15岁,善于击剑,因年龄小而略显怯懦。

秦王——嬴政,后为秦始皇。

蒙嘉——秦王的宠臣,官拜中庶子(即在朝中管理车马的小官人)。

夏无且——秦王的侍医。

燕国、秦国文武官员、随从若干人。

第一幕

太子丹正厅,太子丹正与老师鞠武议事。

太子丹:(叹气)自我从秦国回来后,嬴政的气焰更嚣张了,天天出兵山东,攻打齐、楚和三晋,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吞各国。眼下战火将及燕国,身为太子我却毫无办法。

鞠武:殿下,嬴政暴虐,只顾满足吞并天下的野心,不知害了多少百姓。但秦国的实力委实强大,它的土地遍天下,(拿地图铺在桌上,以手指之)背面有甘泉、谷口坚固先要的地势,南面有泾河、沩水流域肥沃的土地,据有富饶的八郡、汉中地区,右边有陇、蜀崇山峻岭为屏障,左边有函谷关做要塞。他们人口众多而且士兵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绰绰有余。如果秦国来攻打燕国,恐怕……

太子丹:所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鞠武:但如果主动出击,我们几乎没有胜算。他们的地形易守难攻。如果隐忍一下说不定还会有变数。

太子丹:(怒)忍,忍可以解决问题吗?秦如虎豺,他早晚会毁了燕国。

随从报有人求见,樊於期上,身长八尺,留密髯,百姓打扮,脸上带有因长途跋涉留下的憔悴,但仍可以看出此人气质非凡。他一进厅就跪倒在地,作揖状。

樊於期:太子丹救我!

太子丹:(惊讶,纳闷)阁下是……

樊於期:(抬头)太子丹不记得在下了吗?

太子丹:(恍悟,惊讶,慌忙上前扶起)樊将军!快快请起,你怎么如此打扮?

樊於期:(叹气)因我一次战斗失利,秦王便要赐死我,适我在外有人及时通知了我,我才得以逃出,但我的父母家人都已经……咳!

太子丹:(愤怒,以掌击桌子)真岂有此理,樊将军鞍前马后,兢兢业业,衷心为秦国立下了不少功劳,仅一次失利,便要诛族。(鞠武以目示意太子丹,太子丹不加理会)将军不用担心,你就暂住在燕国。

樊於期:(跪地,叩头)我得罪了秦王,眼下的形势已是穷途末路,我曾投奔多处,都因惧怕秦王而拒绝收留我。殿下今日救命之恩,樊於期永生难忘,我愿终生为太子效命。

太子丹:(扶起)将军不用多礼,想当初我在秦国作人质时,秦王不顾和我在赵国的情谊,反过来三番五次的侮辱我,樊将军却待我如己。现在将军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将军沿途劳累,请早歇息。(对外)来人,带樊将军去上房休息。

樊於期谢礼,由仆人领下。

鞠武:(急切)哎呀,殿下,你这不是把肉放在饿虎经过的路上吗?秦王本就有意找燕国的茬,现在你收留了得罪他的人,他必然要来进攻。这场祸患一定不可挽救,就算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呀!你不如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让秦国好没有攻打燕国的借口。

太子丹:(愤怒)老师,您还不明白吗?就算我不收留樊於期,秦国一样回来攻打燕国。我最了解嬴政的野心。何况樊将军和我在秦国时就是挚友,我怎能抛弃我的朋友呢?

鞠武:(叹息)事已至此,多说无用,现在只有请您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联络齐、楚,向北与单于和好,这样便有可能抵挡住秦国。

太子丹:(眼望门外开阔处,叹息)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第二幕

燕国街市,太子丹因心情烦闷独自于街市一酒楼上饮酒。酒楼临街,太子丹坐的位置可以看到街市。荆轲与高渐离在街上饮酒、歌唱,高渐离击筑。荆轲一手拿酒壶,摇摇晃晃,跟着筑击的节奏旁若无人的歌唱,街上的人都以目侧视之,避开他,改道而行。

荆轲:大风起兮云飞扬,壮士豪歌兮诉衷肠:

心怀天下兮志高远,壮志未酬兮奈凄凉,

世无伯乐兮知己难求,英雄舞剑兮我心茫茫。

唱罢,仰天大笑,既而有泣声。高渐离停止击筑,扶着荆轲的背也自叹息。太子丹在楼上听得歌声不凡,看荆轲形容伟岸,便下楼志荆轲面前。

太子丹:(作揖)听壮士歌豪情万丈,不知可否上酒楼与在下一叙。

荆轲:(豪爽地)既然欣赏我的歌,就算朋友,走,喝他个一醉方休。高兄,走!

一人走来,抓住高渐离。

那人:渐离,还不快回去卖肉,你娘忙不过来了!

高渐离:二位失陪了。

说完匆匆离去。

荆轲:(笑)他是我兄弟,卖狗肉为生,击筑的高手。走,咱俩去喝。

二人至酒楼上,太子丹亲为荆轲斟酒。

太子丹:还不知壮士高姓大名。

荆轲:在下荆轲,本是卫国人,来燕国已有几月。

太子丹:是否都呼为荆卿者?

荆轲:正是在下,不知阁下贵姓?

太子丹:(掩饰)在下燕丹,燕国人,家住城外。刚听壮士歌中似有不平意。

荆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哎,我生于卫国,无甚爱好,只爱击剑、无事饮酒,也略读些书。本想得到卫元君的赏识,有一番作为,不想却被忽视。秦国攻打卫国,家不家,国不国,我只好到处漫游。到了邯郸,与鲁勾践搏戏,却因路数发生争执,遭他怒斥,我不想做无用争执伤了和气,就走他处,不想却招来非议,说我怕了鲁勾践。真是偏见,偏见!当下秦国暴虐,害得民不聊生,我却找不到一个知己来诉说衷肠,做一番轰轰列列的事业,也不能为天下百姓做什么,真是惭愧,惭愧呀!

太子丹:(大喜)真壮士也,真英雄也!

荆轲:(冷笑)英雄?我算什么英雄?喝酒的英雄吧!来喝!

荆轲狂饮,太子丹劝不住,终醉倒。

第三幕

太子府后花园,荆轲醒来,听花园中有击剑声,遂入而观之。太子丹与樊於期对决正酣。

荆轲:(忍不住)好剑法!

太子丹与樊於期停舞,太子丹上前。

太子丹:荆卿,你醒了,昨天你喝醉了,我只好将你扶到了我家。

荆轲:惭愧,酒后有失礼之处忘见谅。

樊於期:太子,这位是……

荆轲:(吃了一惊)太子?您是燕太子丹?(回想状)噢,燕丹。(赶忙作揖)荆轲不知是太子,请太子见谅。

太子丹:(扶住)不用多礼。我不便当时就说出身份,忘壮士见谅。我来介绍这位原是秦国大将樊於期,樊将军。这位是我新结识的英雄荆轲,原是卫国人。

荆轲:噢,樊将军,听说嬴政要以黄金千金、封邑万户来购求樊将军的首级,早就听说你到了燕国,果然。

樊於期:正是,多亏太子丹收留,却也给太子惹了麻烦。

太子丹:这有什么,樊将军是个大义英勇的人,嬴政却因小小的失利容不下他。我最了解嬴政,当年我在赵国作人质的时候,他也在赵国,那时他还不曾暴露凶残的本性,我俩还是好友。他当了秦王之后,我又去秦国作人质,刚开始还待我无甚异样,但随着权力的膨胀,野心也跟着膨胀。他早就有吞并诸侯的想法,还多次因我是人质而侮辱于我。我不能忍受才回到了蓟城。现在他连连出兵,侵吞各国,害得民不聊生,眼看就要打到燕国边境,哎,我却对此一筹莫展。

荆轲:(跪下)看的出太子是个大义之人,我荆轲自离开卫国后就为了反抗秦国吞并诸侯而周游列国,他们大都因为惧怕秦王而采取保守的态度。今闻太子言语,有意反抗秦国,我荆轲愿意追随太子,干一番大事。

樊於期:(跪)我的命都是太子的,樊於期甘愿鞍前马后听太子调遣。

太子丹:(上前,扶起二人,诚恳的)若得二位相助,真是幸事。你们都先住在太子府,与我共议大事。

荆、樊:是。

第四幕

荆轲独自于太子府花园一听上饮酒、叹息,高渐离后背着筑,一手拿狗肉,一手提酒壶上。荆轲没注意。

高渐离:老弟,为何一个人喝闷酒。

荆轲:(惊起,拍高肩)高兄,你怎么来了?

高渐离:我听说你被太子留在了府中,今天就来看看你,怎么不欢迎?

荆轲:高兄,哪里话。来,坐。

高渐离:(看桌上酒)怎么,一个人喝闷酒呢,被太子丹赏识可是难得,你还有什么不顺心的?

荆轲:咳,你有所不知,近来秦国大将王翦已经攻破了赵国,并且将赵国的大片土地俱归秦国所有。太子丹因收留樊於期而激怒了嬴政,他很快就会派兵北上,进犯燕国边境。太子日夜烦忧,我也不能想出应敌之策。

高渐离:(将狗肉摆上,到酒)我也听说了此事,直到你这几天一定很发愁,所以才跑来给你解解闷,来,不用愁,喝。

半酣,高渐离击筑,荆轲操起剑,在亭子下空地处舞了起来,并伴着筑的节奏歌唱。时值秋天,剑舞处树叶飘落。

荆轲:秋风萧瑟兮木叶落,

战事连连兮遍烽火,

君主烦忧兮客添愁,

拔剑四顾兮心茫然。

荆轲舞至一半忽然停下,奔至高前大叫。

荆轲:高兄,我想到一个办法!

高渐离:(停止击筑)什么办法?

荆轲:(不答,激动,脸色即而转凝重,忘园中远处)也只有这个办法,我要博一搏。

高渐离:(预测带什么)莫非……

荆轲:士为知己者死。

第五幕

太子丹正厅,荆轲从外面突然闯入。

荆轲:太子殿下!

太子丹:荆卿,何事,如此匆忙?

荆轲:我想到一个破秦之法。

太子丹:(大喜)何法可破?

荆轲:我想向太子借两样东西。

太子丹:若可破秦,十件东西也借给你,不知你要的是什么?

荆轲:第一件,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

太子丹:(大惊,气愤)你,你竟然要割地求和解,算我看错了你。

荆轲:殿下,并非如此。我只是假意献图。

太子丹:(狐疑)假意?

荆轲:没错,秦国来势汹汹,装备精良,加上王翦骁勇善战,若他们攻来,则如以石击卵。要擒贼就要先擒王,如果……

太子丹:(吃惊)难道……

荆轲:没错,我要去刺杀嬴政。但只是地图还不足以取得他的信任,我想向太子要第二件东西。

太子丹:(感动)什么东西?要我的命都可以。

荆轲:不用殿下的命,(停顿)我要樊於期将军的人头!

太子丹:(大惊)不行!

荆轲:太子收留了得罪嬴政的人,他一直怀恨在心,如果杀了樊将军,再加上燕国富饶之地督亢的诱惑,就更容易接近嬴政。

太子丹:不行,樊将军是我的挚友,我怎能杀他?

荆轲:太子,死了樊将军却能救的天下人,我相信樊将军也甘愿……

樊於期从门外冲入。

樊於期:没错。(跪)太子对我的大恩,樊某永生记得,士为知己者死,我甘愿。荆壮士,万事就摆脱你了!

樊於期起身,拔剑,自刎。

荆轲、太子丹大惊,太子丹伏尸大哭。

荆轲:(扶起太子丹)太子,现在不是哭得时候,樊将军深明大义,我们不能辜负了他。

太子丹:(悲痛万分)没错,荆卿,你一定不能辜负了他。

荆轲沉重的点头,取樊的头装于匣中。

第六幕

次日早晨,靠近蓟城不远的易水边。秋风萧瑟,易水滔滔。荆轲身着白衣,后背督亢一带的地图,腰挎樊於期的人头匣子。太子丹引文武百官送别。

太子丹:荆卿,你这次使命重大,只身前往恐有不测,我派一名勇士副手给你。秦舞阳!

秦舞阳从百官中出。

太子丹:这位是我的贴身护卫秦舞阳,今年刚满15,年纪虽轻,却武艺非凡。

荆轲:15岁……

秦舞阳:(坚毅地)舞阳虽年纪尚浅,但愿为燕国和太子赴汤蹈火!

荆轲:(抚其肩)好!

太子丹:(亲自递上一匕首)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把匕首。你带上它。

荆轲:(接过)谢太子!

太子丹:这可不是一般的匕首。

荆轲:噢?

太子丹:它削铁如泥,而且见血封喉。

荆轲:嗯!(收起)

太子丹:(递上一个包袱)这是一千金,你做路上使用。(荆轲谢过,太子丹又递上一个包袱)这也是一千金,我听说嬴政有一个宠臣蒙嘉,此人贪财成性,你将此金送与他,可助你成大事。

荆轲收起,这时高渐离报筑上。

高渐离:(伤感地)贤弟,我不能为你做什么,再为你寄一次筑吧!

高击筑,声悲凉,荆轲面对易水站立,风吹来吹起他的白色衣衫。荆伴筑的节奏歌唱。

荆轲:(悲壮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第七幕

秦国,咸阳宫内,嬴政坐于一书有特大“秦”字的屏风前,身后站立四名侍从,身旁站的是侍医官夏无且。堂下站有两排文武官员。

蒙嘉:启奏大王!我听说那燕国惧于大王的声威已派使者来想献上他们最富饶的督亢之地。

秦王:哦,哈哈,我了解太子丹,他决不会这么做。

蒙嘉:大王有所不知,如今大王声威镇天下,四方诸侯谁敢不服。想那燕国,区区小国,怎会不惧?

秦王:哼,现在来了也没用,他明知樊於期得罪了我,还敢收留他,现在因惧我军队才来送地,必不真诚。

蒙嘉:大王,使者以带樊於期的狗头来了。

秦王:哦。哈哈,太子丹,太子丹,原来是我高估了你的品格,你不满于我的奚落逃会燕国,现在又怎么样呢,哈哈!

蒙嘉: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王:哈哈,使者可来到?宣他进来见朕!

蒙嘉:来了,(向外)传燕国使者!

荆轲捧地图,秦舞阳捧人头匣子上殿。荆轲走至蒙嘉前,以目示意蒙嘉,点头。蒙嘉恐被人看出,不应。荆、秦跪叩。

荆轲:我乃燕国使者,今逢太子丹之命,将督亢之地送于大王。还有樊於期的人头,他冒犯大王罪当诛。

秦王:好,先将樊於期的人头呈上来!

太监将匣子呈上,秦王看闭。

秦王:哈哈,樊於期,你终于有今天。(厉声)来人,拿去喂狗!这就是得罪于我的下场!

满朝文武都变色,吓得直哆嗦。秦舞阳也变色,低头。

秦王:将地图呈上!

太监欲从荆轲手中拿地图。

荆轲:慢!

秦王:(狐疑)怎么……

荆轲:大王有所不知,地图繁密,很是难认。我本燕人,熟识地形,请大王让我为您指来,也让我可以近睹大王龙颜。

秦王:(放心)哈哈,也好,上来!

荆轲上台阶,阶下秦舞阳因紧张脸色大变,秦王发现,大惊。

秦王:下面那位使者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荆轲:(止步,回望后转头,长揖)启奏大王,我们是北方藩属野人,今睹大王龙颜,故而紧张,望大王宽恕于他,使他能在大王面前尽到他使者的责任。

秦王:原来如此,快把地图呈上来!

荆轲将地图放于嬴政面前桌上,慢慢打开地图,图尽,露出匕首。嬴政大惊,慌忙站起,荆轲左手拉着嬴政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向他刺去,因嬴用力躲闪,衣服都拽破了。荆未刺中,嬴像阶下逃去。文武百官皆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秦舞阳也惊得瘫坐在上。夏无且急得将手中药囊掷向荆轲,荆轲挡住,去追秦王。至阶下柱旁,嬴政惊得拔剑不出,荆轲再刺,嬴躲闪未中。

夏无且:大王,把剑推到背后!

嬴政急把剑推到背后,终拔出,刺荆轲,斩断荆轲左腿,荆卧地,掷匕首于嬴政,嬴躲闪,匕首击中柱子。嬴政疯狂的拿剑刺荆轲,荆轲被刺中八处,血肉模糊。

荆轲:(知大事不成,倚在柱子上大笑)大事之所以不成,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的土地的契约来回报太子丹。早知现在,我刚刚真应该刺死你。

嬴政大怒,刺荆轲胸口,荆轲死。

秦王:来人来人!将这狗贼的尸体挂在城楼上,暴尸三日!

秦舞阳吓得不能动弹,被士兵拖出。

秦王:(从惊吓中缓过来,用手指文武官员)一群废物,要你们何用?(上台阶,执夏无且手)无且爱我,才用药囊掷荆轲啊。

夏无且谢恩,秦王重新坐好。

荆轲刺秦王篇6

首先是荆轲本人行刺秦王前后的对比。行刺秦王前,司马迁极力铺叙荆轲的“懦弱”:“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与鲁勾践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在一般事情上显得如此懦弱、胆小、毫无勇士之胆识、智谋的荆轲,在对待刺杀秦国君王一事上,却一反常态。当田光把已向太子丹推荐他出使秦国刺杀秦王的消息转告他时,作为与燕国毫无相干的卫国人荆轲,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个极其艰难、危险的使命,但他毫不犹豫,“谨奉教”,只三个字就一口应承了下来;到了秦廷之上,面对戒备森严的秦王君臣、卫士,荆轲谈笑自若,从容追杀秦王;当事败身受八创之时,荆轲仍然倚柱而笑,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的勇士之勇敢,义士之胆识。司马迁设制的这鲜明的前后对比,使荆轲不计小事得失的大丈夫精神和不畏、锄强扶弱、抱负远大、足智多谋、勇于牺牲的侠义性格跃然纸上。

其次是荆轲与太子丹的对比。关于荆轲与太子丹的对比,司马迁从两个方面进行设置。一是对待“亡之燕”的秦将樊於期。荆轲为了刺杀秦王、铲除强秦的大事成功,想用樊於期的头和督亢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而太子丹却从私人感情出发,不忍杀樊於期,认为“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一副妇人的仁慈心肠。荆轲得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向樊於期陈述以将军首级除去强秦,为将军报仇,为燕等国解除危险的利害,使樊於期欣然自刎,献出首级。而太子闻知,却“伏尸而哭,极哀。”这一对比,通过燕太子丹对事情的失于谋划、拘于私情,更反衬出荆轲的抱负之大、谋略之深、性格之沉,充分表现了荆轲的“智”。二是关于刺杀秦王的出发时间。在一切具备之后,“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为了万无一失,他在朋友未到之时,尚未出发;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急急催促荆轲出发,并要先派秦舞阳前往。对此,“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侧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一催一待的对比,表现了燕太子丹报仇心切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突出了荆轲遇事冷静、考虑周全、三思而行的深沉多谋。荆轲的“智”又再次得到了体现。

再次是荆轲与秦舞阳的对比。秦舞阳是燕国勇士,“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被燕太子丹令为荆轲刺秦王的副手。而就是这所谓的“勇士”,刚到秦廷前的台阶,就被吓得“色变振恐”,神态失常。而荆轲却随机应变,谈笑自如,镇定自若地“顾笑舞阳”,朝前代舞阳向秦王道歉,请求宽容,从而消除了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与秦舞阳在秦廷之上表现的对比,突出了荆轲机智多谋,胆识过人。在这里,荆轲的“智”和“勇”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四是荆轲与秦王、群臣的对比。在秦廷之上,荆轲消除了秦国君臣的怀疑后,“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当是时,荆轲“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当秦王“自引而起”逃避时,“荆轲逐秦王”。荆轲身受八创,自知事不就时,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在强敌面前荆轲是何等的凛然无畏,视死如归。相反,秦王在荆轲持匕首刺过去时,惶急得连剑都拔不出来,只得“环柱而走”;群臣们更是“皆愕”“尽失其度”正当“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时,群臣慌乱之中高呼“王负剑”,秦王这才惊醒过来,把剑推到背上,“遂拔以击荆轲”,群臣们也才“既前杀轲”。秦王和群臣是何等的紧张慌乱,狼狈不堪,丧魂失魄。这里通过凛然无畏、视死如归的荆轲与紧张慌乱、狼狈不堪的秦王、群臣的对比,充分表现了荆轲的沉着、勇敢,进一步体现了荆轲的“勇”。

荆轲刺秦王篇7

[关键词]《荆轲传》;叙事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叙事理论认为,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其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一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二是共时性向度,即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称为表层结构,即由叙述的顺序所确定的字面意义层次的文本自身结构;后者称为深层结构,即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本文试对《史记·荆轲传》(以下简称《荆轲传》)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探讨。

一、《荆轲传》的表层结构

一般情况下,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的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的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做叙述句。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对故事结构简化提炼的结果是形成若干叙述句,这些句子之间是不可任意错乱的结构关系,即序列。《荆轲传》的主要故事内容可以用以下几个叙述句构成一个基本的单线序列:(1)荆轲是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2)太子丹辗转结识荆轲,两人共同谋划如何对付秦国;(3)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4)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灭亡;(5)高渐离筑击秦王,鲁句践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

《荆轲传》首先用几个片断简要介绍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荆轲“好读书击剑”,文武兼修,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在其父母之邦卫国受到秦国兼并威胁的形势下,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可见他关心时势,以天下为己任。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在邯郸与鲁句践争赢局,都在别人的怒目或怒叱下逃去。尽管这样会被别人视为胆小懦弱,但荆轲都没有为了逞一时之强而意气用事。到了燕国后,“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荆轲始终胸怀天下。这里再次提到他“好书”,可见他不仅仅是胸有大志,而且有真才实学。“好书”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说明荆轲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另外,作者写荆轲的交游,还特别提到“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通过这些描述,作者已为我们粗略勾画出荆轲个性深沉、志向远大的特点。

在介绍了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后,作者接着写燕太子丹谋划如何对付秦国。荆轲因田光的推荐而去拜见太子丹,被太子丹委以劫刺秦王的重任。面对太子丹的“刺秦”计划,荆轲先是沉默,继而是推辞,在太子丹的恳请之下最后才应允。劫刺秦王首先要能接近秦王,荆轲提出要用樊於期之头和燕国地图作为入秦的信物,这两个信物实际上代表了燕国表示归顺秦国,所以何时奉给秦王有个时机问题。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荆轲才开始行动,体现了荆轲选择时机的良苦用心。樊於期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避难,太子丹不忍伤害他。于是荆轲面见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在与太子丹谋划刺秦的过程中,荆轲深沉的性格特点再次得到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荆轲足智多谋的一面。

易水送别的场面突显了荆轲的英雄气概。荆轲入秦,太子丹及那些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戴着“白衣冠”来为他送行。在易水边,祭过路神之后,就要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悲凉凄怆的音调,让送行的人都被感动得流泪哭泣。荆轲一边前进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在群情激愤的气氛中,荆轲登上车连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悲壮的情景,充分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荆轲的英雄本色。先是“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色变振恐”,引起秦王“群臣怪之”。眼看就要露馅,荆轲回头笑看了秦舞阳一眼,向前对秦王谢罪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荆轲在如此紧急的关头能镇定自若。并在谈笑间就消除了秦王君臣的疑心,充分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接着写荆轲向秦王进献地图,当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完全展开、匕首露出来的时候,荆轲顺势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同时右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但秦王的反应也是出奇地快,荆轲的匕首还没有接触到秦王身体的时候,秦王在惊惶中抽身而起,一下子就把衣袖挣断了。于是荆轲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拼命奔逃。由于秦王群臣“以手共搏之”,加上“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让秦王有机会拔出剑来反击荆轲。荆轲的左腿被砍断了,倒在地上,便举起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秦王再用剑刺荆轲,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创伤。荆轲知道事情办不成功了,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秦王左右的人上前杀死了荆轲。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荆轲刚毅勇敢、无所畏惧的性格。

在传记的最后,作者写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成被杀以及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再次烘托了荆轲的英雄形象。

作者就这样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大智大勇、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荆轲的赞美之情。从传记的结构来看,作者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荆轲到燕国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从他们相同的志趣里,可以看出高渐离也是荆轲式的人物。易水送别时,作者再次写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进一步表明他们胸怀的一致。而传记最后写高渐离视秦王如寇仇,借击筑之机扑杀秦王,与前面的叙写正相呼应。又如写荆轲入秦前,太子急于行事,便找了一个“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荆轲似乎在出发前就已看出秦舞阳不行,所以他要等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去。这与后面写到秦廷之后“秦舞阳色变振恐”,不能起到助手的作用,又是遥相呼应的。另外,传记开头写荆轲与鲁句践下棋争道,鲁句践怒而斥之,而最后写鲁句践引咎自责,也互为照应。这样写,不仅使得结构严谨,而且也有助于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二、《荆轲传》的深层结构

从表层结构看,《荆轲传》围绕荆轲刺秦王这一中心事件,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深沉多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而从深层结构看,《荆轲传》则暗含着荆轲始终不被人们理解的人生悲剧。

《荆轲传》在交待完荆轲的身世后,即写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卫元君不用荆轲之“术”,表明卫元君对荆轲的才学不以为然。荆轲的才学如何,传记中没有具体的描述,但从荆轲后来谋划刺秦的精细准备看,应该不差。可见,《荆轲传》从一开始就暗示荆轲处于不为人所知的境地。

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因两人看法不同,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就出去了,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断言荆轲不敢再逗留,已经离开了。派人到荆轲住的地方寻找,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向盖聂报告,盖聂说:“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另外,荆轲在邯郸和鲁句践下棋,由于争执棋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不再跟鲁句践见面。后来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的事后感叹:“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很显然,盖聂“怒而目之”和鲁句践“怒而叱之”,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荆轲,而荆轲也不和他们争一时之强,是因为“志不同,道不合”,但这却被他们误认为是懦弱的表现。荆轲受人误解不可谓不深。 《荆轲传》还浓墨重彩地写到燕太子丹的“不知人”。太子丹由于质秦时受到秦王的侮辱,逃归后想报复秦王,鞠武批评太子丹只想自己个人雪耻而不顾全大局;后来得罪秦王的将军樊於期逃到燕国,鞠武主张立即把他送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的借口。这些建议都没有被太子丹真正接受。对于秦国日益严重的威胁,鞠武提出“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之策略,而太子丹认为:“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鞠武批评太子丹的行为是“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后来太子丹被杀,燕国被灭,证明鞠武所说的不无道理。另外,鞠武是个十分谨慎之人,尽管他明确反对报复秦王,但他还是向太子丹推荐了田光,认为田光“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但太子丹对老师眼中的这个大侠,还要告诫他不要泄漏他们之间谈话的秘密:“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结果导致田光以死来表明自己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由此可见,太子丹既不了解田光,也不了解鞠武。另外,太子丹把秦舞阳配给荆轲作为刺秦的助手,实在也是“不知人”。秦舞阳虽然“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但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人。太子丹以秦舞阳为荆轲刺秦的助手,意味着对他寄予厚望,结果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就已吓得“色变振恐”,在荆轲追杀秦王的关键时刻更是不见了踪影。

太子丹“不知人”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到他对荆轲的态度。太子丹把“刺秦”的重任寄托在荆轲身上,并待荆轲为上宾,“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就此而言,太子丹可说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但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荆轲。荆轲准备入秦前,在等待一个朋友的到来,想和他一起去,但由于这个朋友住得比较远,没有及时赶到,结果被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这里用“复请”二字,表明燕太子丹一再催促荆轲赶紧出发,写出了太子丹心中对荆轲的疑虑甚大。可见,太子丹对荆轲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之前对荆轲的厚望、厚遇,只不过是由于田光的原因。而面对太子丹的怀疑,个性深沉的荆轲好象一下子变得意气用事起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或许有人会说,荆轲之前不是很能忍的么,这时候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忍?这也正是让人十分感叹的地方。从田光以死“明不言”,我们也就知道,荆轲这时非如此不能消除太子丹的怀疑了。荆轲作为一个刺客,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替太子丹行事,却得不到太子丹的真正理解,实在可悲可叹!

颇有意味的是,这篇传记的末尾写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这里鲁句践为过去自己太不了解荆轲而感到羞愧,荆轲刺秦王的英勇行为也让鲁句践明白了荆轲当初离他而去的原因。至此鲁句践对荆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好像他终于明白了荆轲是个怎样的人。但鲁句践把荆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荆轲的剑术不精,从这点看来,鲁句践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荆轲的剑术如何,可从田光那里得到印证。起初鞠武把田光推荐给太子丹,上文已说过,鞠武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认为田光可以担当起刺秦的重任。如此说来,田光的剑术应该不错。而田光去见太子丹时,说自己已年老力竭,力不能任,认为荆轲可以胜任。这样说来,荆轲又是胜过田光的。而这篇传记一开始就交待荆轲“好读书击剑”。所以,荆轲的剑术应该是很不错的。荆轲在身负重伤、知道事情最终不成之后说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这么说并不是自我解嘲之词,他在出发前就曾说过:“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怎样才能活着回来呢?唯一的做法只能是生劫秦王。可见,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剑术不精。鲁句践终归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

综上所述,《荆轲传》存在“不知人”这一深层结构。那么,这一深层结构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意义呢?中国很早就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说,但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知己”与“士”之间真正做到相知的其实并不多。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悲剧所在。《荆轲传》的深层结构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体现。

三、《荆轲传》叙事结构的创作根源

《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司马迁并不是以冰冷的态度看待历史,而是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中,融入强烈的爱憎感情。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荆轲传》无论是表层结构还是深层结构,都蕴涵着司马迁的身世之感。

首先,与荆轲一样,司马迁也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司马迁在《与挚伯陵书》中曾说过:“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欲以立德、立功或立言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不朽,这正是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司马迁少年好学,二十岁开始外出游历,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元封元年(前110年),其父司马谈病死,临死前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开创的事业。司马迁在悲痛之中作出了郑重的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从此,司马迁开始肩负起修史之重任。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写道:“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五百年而代有圣人出,司马迁以周公、孔子为楷模,志向不可谓不大。他在《报任安书》中也谈到要“欲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地讴歌了包括荆轲在内的各种英雄人物,因为他们“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这与司马迁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其次,与荆轲一样,司马迁虽然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却难以得到人们的真正理解。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最后矢尽食绝,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汉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和斥骂李陵。司马迁则认为李陵杀敌过万,虽然战败降敌,但其功可以抵过;李陵也并不是真心投降匈奴,而是伺机报答汉朝。起初,汉武帝接受了司马迁的意见,派使者慰劳李陵部下生还者,并“遣因杼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汉书·李陵传》)。但是公孙敖没有等候到李陵,却从捕获的匈奴士兵之口听到李陵教练匈奴兵来对付汉朝的消息(实际上教匈奴练兵的是另一降将李绪)。于是汉武帝大怒,族灭了李陵一家。至此,司马迁之前的说法也就被人说成是“诬罔”之词,按律当诛。此时,司马迁有口难辩,“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报任安书》),最后只能屈辱地接受腐刑以免一死。本来司马迁是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讲了事实真相,希望汉武帝公正地对待将士的成败,但他的“拳拳之忠”反而给自己招来腐刑这样的奇耻大辱,使他只能痛苦地感叹“明主不深晓”。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把自己的这种痛苦表露无遗。任安写信叫他“以推贤进士为务”,尽管他自己也很想为朝廷尽点力,但觉得自己没有了这种资格:“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馀,荐天下豪俊哉”、“向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掃除之隶,在闻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呼!嗟呼!如仆,尚何言哉!”纵使自己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但“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还能再说什么呢?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荆轲刺秦王篇8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意思是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来了。该文出自刘向《战国策》中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死了。

(来源:文章屋网 )

荆轲刺秦王篇9

一、 太子丹

1 冲动刺秦与国破家亡

太子丹与嬴政原本同在赵国,后来嬴政贵为秦王,太子丹贱为人质,秦王遇之不善,太子丹便“怨而亡归”。那么太子丹所“怨”何来呢?来自人性。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结发之友,乃是因为当年寄人篱下的共同处境。也就是说当年无论是在身份上还是在地位上,他们俩都是平等的。彼此平等,他们才会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嬴政君临天下,太子丹仍为人质,这无异于蛟龙之于蛇鳝,其地位无异于高天之于深海。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难以飞跃的天堑,自然也就不可能像原来那样亲密无间了。太子丹不知道“时位之移人”②,竟然怨恨秦王遇之不善,足见其于人性之变一无所知,足见其心胸狭隘,难以容物,足见其心浮气躁,容易冲动。再来看“亡归”,既未向燕王报告,又未经秦王允许,便擅自逃归,不仅损害了燕国的国家形象,更惹得秦王勃然大怒,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太子丹的“亡归”再次证明了“冲动是魔鬼”这句格言。

回到燕国后,太子丹为了报“见陵之耻”,丝毫不听太傅鞠武的规劝与警告,执意要报复并决意行刺秦王。这又一次暴露了太子丹不冷静、易冲动的性格缺陷。他明知秦国国力强盛,秦王志在天下,秦军如狼似虎,他还要行刺秦王,岂非与虎谋皮?他明知燕国国力衰微,燕喜王苟安畏强,燕军难与抗衡,他仍要铤而走险,岂非引火烧身?太史公在文章开头寥寥几笔,就为后来的国破家亡埋下了伏笔。

荆轲刺秦失败,秦王果然震怒,先派王翦破燕蓟城,又遣李信追击燕王,最终太子丹身死,燕国灭亡,这就是太子丹行刺秦王,“批其逆鳞”带来的后果,更是对太子丹盲目冲动的惩罚。太子丹的悲惨结局,告诫我们:盲目冲动只能带来灾难,一意孤行只能自取其祸。

2 浮躁多疑与事殊难成

如前所述,是太子丹的盲目冲动导致了燕国的毁灭。但笔者要指出的是如果太子丹与荆轲能够将行此计划想得更加细致周密一些,也许刺秦之事就会成功。但这也仅仅是历史的假设而已,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种假设没有变成现实的呢?就是太子丹的浮躁多疑。太子丹的浮躁多疑主要表现在四件事情上:一是面对鞠武合纵之谋,太子说:“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二是向田光咨求对策,临行前对田光说:“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三是秦将王翦灭赵,兵临易水,太子丹恐惧,请求荆轲说:“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四是荆轲等待朋友,太子丹疑其改悔,请求说:“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如果将上述四件事稍作分类整理,我们就可将一、三归为一类,二、四归为一类。一、三主要表现了太子丹的急不可耐,二、四主要表现了太子丹的生性多疑。

先来看太子丹的急不可耐。

鞠武合纵之谋固然迂阔而不切实际,但仍不失为治本之药,因此太子丹若徐图缓谋,未必不能成功。但太子丹却说鞠武之计“旷日弥久”,“恐不能须臾”,未免太急于求成了。凡事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若急功近利,其结果恐怕就会适得其反。秦军兵临易水,形势确实危急,但越是危急之时,越要沉着镇定,不能自乱阵脚。太子丹根本不懂这一点,他一看兵临城下,黑云压城,便惊慌失措,于是急吼吼地去找荆轲,委婉地催促荆轲早日动身。太子丹此举是典型的直奔目标,不问过程。他不知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细致周密的谋划,丝丝入扣的实施,更不知道行刺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变数,对于这些变数都要尽可能有事先预设的应急方案。他只是一味地催促,就连取信秦王的信物都未具备,又怎能贸然出发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太子丹是典型的“”。

再来看太子丹的浮躁多疑。

田光是韬光养晦的隐士,荆轲是激昂慷慨的壮士,就其本质来讲,他们都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侠士。他们一旦承诺,便会生死以之,绝不容别人怀疑。但太子丹恰恰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告诫田光保密,怀疑荆轲改悔。告诫田光保密,就是担心田光泄密,就是对田光言出必行的人格的侮辱;怀疑荆轲改悔,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对荆轲慷慨激烈的人格的极大侮辱。面对着人格的侮辱,两人表现各异:田光垂垂老矣,饱尝炎凉冷暖,历尽人世沧桑,表现出了深沉淡定的君子之怒;荆轲则正值盛年,虽隐忍退让,志虑深沉,却表现出了不应有的血气之勇。田光选择了引颈自刎,以表明清白;荆轲选择了勃然大怒,以维护尊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丹的怀疑之举,无疑就是对荆轲行刺计划的扰乱与破坏,这就给此后的刺秦行动埋下了隐患。

太子丹急不可耐,想一蹴而就,动机虽好,却“欲速而不达”;太子丹浮躁多疑,让人激怒,失却理性,最终只能导致失败。〖JP2〗果不其然,秦舞阳浑身筛糠,荆轲独刺秦王,最终独木难支,寡不敌众,身遭巨创,壮烈牺牲。太子丹急不可耐、浮躁多疑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事殊难成的结局。正可谓“成亦萧何,败亦萧何”。

二、 荆轲

1 论剑离去与刺秦未果

荆轲与盖聂论剑,论剑不合,盖聂怒而目之,荆轲便驾而离去,荆轲此举固然表现了荆轲的君子之勇,但同时也表现了荆轲剑术的粗疏。而剑术只有在切磋中分出高下,所以荆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面对而不是逃避。切磋则能让自己看到差距,找到不足,然后缩小差距,弥补不足,而使自己的剑术日益精进;逃避只能让自己的剑术停滞不前,难有精进。既然荆轲选择逃避,那么其剑术必然难有精进,那么荆轲刺秦必然力不胜任。以力不胜任之身去完成几无可能完成之任务,必然是勉为其难,几无胜算。事实也果真如此,荆轲在与秦王近乎零距离的情况下,居然一击不中,看来荆轲并没有一招制敌的独门绝技。在秦廷大殿之上,众多文武之前,一击不中就意味着他就再无机会,其剑术粗疏的短板终于突显了出来。正是剑术粗疏的短板使得刺秦行动功亏一篑,荆轲最终还是失败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剑术粗疏是因,行刺失败是果,前因后果,遥相呼应,使得文章情节的发展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 仓促出发与功败垂成

如前所述,荆轲也确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剑术粗疏,所以他另外约请了自己的朋友来做自己的帮手。但由于“其人居远未来”,所以荆轲才迟迟没有出发。但太子丹已经急不可耐了,进而对荆轲产生了怀疑,正是他的急迫与怀疑彻底打破了荆轲的既定计划。荆轲原本准备与自己的朋友联手刺秦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秦王就绝对没有活命的机会。但由于太子丹的催促与怀疑,自己只能带“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的秦舞阳上路了。这一切都显得太过仓促了。

荆轲行刺的准备原本是极其充分的,制定的计划也是极其周密的。整个行刺计划环环紧锁,丝丝入扣,犹如一副多米诺骨牌,只要牵一发便可以动全身。但由于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助手环节出现了断裂,最终导致整副多米诺骨牌向前扑倒之势戛然而止。此不也是有前因必有后果吗?古人云:“但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荆轲刺秦功败垂成,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三、 鲁勾践——争道怒斥与感叹惋惜

鲁勾践与荆轲博戏争道,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鲁勾践因为博戏争道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勃然大怒,充其量也就是“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不足道也。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鲁勾践不仅是锋芒毕露的,更是极其感性,极其情绪化的。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极其容易冲动,而且恣行无忌,为非作歹,因此他也就是个张牙舞爪,蛮横无理的街头混混、市井无赖。但就是这样一个混混无赖,在听到荆轲刺秦的壮举之后,内心受到了极其强烈的震撼,于是发出了一声长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在这声长叹之中,他“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指出剑术粗疏是荆轲刺秦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与文章开头写到的论剑不合不正一脉相承,遥相呼应吗?他感叹自己不仅没有自知之明,更没有知人之明,感叹荆轲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为自己的粗鲁莽撞而感到羞愧,为自己的言语冒犯而充满歉疚,更为荆轲的惊天之举而由衷敬佩。鲁勾践的前后表现发生了巨大转变,其主要原因就是荆轲惊天壮举的震撼,高尚人格的感化,这也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荆轲崇高伟大的形象。

四、 秦舞阳——张牙舞爪与色变震恐

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其之所以被称为“勇士”,原因有二:其一,“年十三,杀人”;其二,“人不敢忤视”。十三岁,尚未成年,便手刃数人,充其量也就是血气之勇;行于闹市,人们睥睨斜视,躲之惟恐不及,充其量也就是恃强凌弱。一个人凭借着血气之勇去恃强凌弱,看上去张牙舞爪,蛮横无理,实际上仍然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更何况他只是在蓟城闹市这样的自己的地盘上横行无忌,充其量也就是在小渠沟逞强的张牙舞爪的螃蟹,而不是在大海中凶残生猛的鲨鱼。没见过大阵仗的秦舞阳,一旦遇到大场面,势必会两腿筛糠,瑟瑟发抖。果不其然,秦王设九宾大礼以迎燕使者的钟鼓雷鸣的壮观场面、仪仗如林的森严气象,让秦武阳这只螃蟹“色变振恐”。钟鼓雷鸣,使得秦舞阳心惊肉跳,仪仗如林使得秦舞阳瑟瑟筛糠,原来的张牙舞爪之态荡然无存,蛮横无理之态浑然不见。如此看来,秦舞阳哪里是什么勇士!秦舞阳如此反常的表现,确凿地证明了太子丹是瞎了眼,竟然选这么一个色厉胆薄的家伙来充任荆轲的助手,刺秦不失败那才怪呢!秦舞阳前后表现的巨大反差,不仅揭示了刺秦失败的重要原因,更“反衬了荆轲的从容镇静、言语适度、机智勇敢,以及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③。

五、 高渐离——击筑和奏与筑击秦王

荆轲“好读书击剑”,文武兼备,高渐离,击筑抚琴,风流潇洒。共同的沉沦处境,共同的情趣爱好,使得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所以高渐离经常与荆轲、狗屠“日……饮于燕市”,慨叹命运不济,怀才不遇,沉沦下潦,人生多艰。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酣畅淋漓之时,曾经的郁闷一扫而光,原有的怨艾荡然无存,所有的只是慷慨悲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音乐烘托歌声,歌声深化音乐,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在音乐与歌声的交融中,高渐离与荆轲“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了“高山流水”般的知音。

易水岸边,秋风萧瑟,秋水凄寒。“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音乐低回哀婉,歌声悲伤苍凉,直令高山为之静穆,江河为之呜咽。高渐离沉浸在生离死别的伤痛之中,他撕心裂肺,不能自已。他的情绪通过音乐的渲染表达出来,让送行的太子丹与众宾客也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突然之间,音乐陡转高亢,如天风海雨,荆轲也“复为羽声忼慨”,裂石碎金,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曲“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满江红”。这一曲“满江红”高亢入云,令太子丹与众宾客怒发冲冠,壮怀激烈。于是原来的哀婉凄凉,就一转而为慷慨悲壮,曾经的悲悲戚戚,一转而为同仇敌忾,高渐离的音乐,荆轲的歌声,唱出山东六国人民不畏,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唱出了众志成城,共同御侮的精神。

荆轲刺秦失败,燕国国破家亡,太子丹身死衍水,秦王海内一统。秦王余怒仍在,下令通缉门客,渐离隐姓埋名,亡命宋子做傭,闻客击筑臧否,击筑暴露身份。秦皇“乃矐其目”,击筑娱乐视听,渐离灌铅筑中,举筑扑击嬴政,惜乎一击不中,遂诛渐离以殉,秦王心胆俱裂,不近六国之人。继承荆轲遗志,完成未竟之功,前仆之又后继,高举义旗反秦,民心不可欺侮,尊严难以撼动,山高水长之风,充溢天地寰宇中。

如果说高渐离两次击筑,都是烘托荆轲的话,那么举筑扑击嬴政便是荆轲刺秦的延续,六国反秦的余响。这余响虽不及荆轲惊天动地,也足以让秦王寝食难安,坐卧不宁。高渐离的三次行动,不仅依次展开,犹如常山之蛇,首尾呼应,活泼灵动,而且从慷慨击筑到扑筑击秦,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得文章谨严中有变化,浑然中多曲折。

六、 小结

《刺客列传(节选)》一文的前后呼应,或形成对比,反差强烈,或层层递进,步步走高。前后呼应不仅使整篇文章更为活泼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使文章细针密线,前后勾连,法度谨严。至此,我们不能不惊叹于太史公自出机杼的独特构思,不能不惊叹于太史公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

参考文献:

①清吴见思《史记论文》

②清周容《芋老人传》

荆轲刺秦王篇10

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话剧《我们的荆轲》上演,引起广泛关注。莫言在《我们的荆轲》中凝聚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所感受到的人生价值失落的困惑,又寄托了他对于突破人生困境的渴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传统框架里的现代内涵

荆轲刺秦的故事,最早可见于《战国策》。自此以后,荆轲意象在两千多年间被反复书写,在历史著作、小说、诗歌、戏曲、影视等多种体裁中频繁出现,“构成中国文艺史中最突出的形象谱系之一”。其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记载,自觉删除了“天雨粟、马生角”等虚妄不实的传言,使得荆轲刺秦的历史记录显得切实可信。

莫言沿用了《史记・刺客列传》的故事框架,没有过多地虚构情节,仅仅虚构出燕姬这一角色。这似乎不太符合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但是,在固有的框架下,《我们的荆轲》却不断探讨荆轲刺秦的动机和荆轲的内心感受,情节不变,内涵迥异。莫言有意识地反叛历史,颠覆传统,体现出他“探索热情和挑战传统的勇气”。莫言认为,“历史剧,其实都是现代人借古代的事来说现在的事”。莫言借古说今,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建构了荆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处境;二是剖析荆轲的内心,关注他的痛苦、矛盾而非功业,使之接近现代人的内心感受。

(一)阴险的燕丹

荆轲是刺客,受雇于太子丹。太子丹决定了荆轲的身份和命运。莫言以浓重的笔墨描绘太子丹,通过太子丹和荆轲之间的交锋,显示出荆轲艰难的社会处境。

太子丹这一文学形象,从古至今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贤达刚毅,这是对统治者的美化讴歌,如小说《燕丹子》。虽然这篇小说突出荆轲的魅力,但不乏对太子丹的褒扬,甚至以之为题。《燕丹子》分三节,第一节称燕丹之运,第二节书田光之节,第三节才写荆轲之勇。小说描写太子丹逃归,“乌即白首,马生角”“桥为不发”“众鸡皆鸣”,异象频生,上感于天,有圣贤之相。太子丹虽然不纳鞠武的兴国良策,不知合纵以抗秦,执意求勇士刺秦以雪耻,显得急躁冒失,但仍属性情刚毅。太子丹礼贤下士,更是得到大书特书。他接见田光时,“侧阶而迎,迎而再拜”“膝行而前,涕泪横流”。对待荆轲,极尽讨好之能事,“黄金投蛙,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盘”。这样的上位者,能够满足下层士人、武夫的美好幻想。因此,尽管节侠田光因太子丹有所疑而自尽,但死前仍嘱托荆轲:“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

第二种是怯懦无能,这是就事件对人物性格作出的客观评价。司马迁认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太子丹的优秀品质开始退化。鞠武斥其“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形势危急时,太子丹总是慌乱失措,优柔寡断。他与荆轲的关系并不融洽。荆轲待客未发,他就心生怀疑,出言试探,导致荆轲呵斥太子。司马迁对太子丹,是一种藐视的姿态。太子丹在司马迁笔下,懦弱、寡谋、多疑,衬托出秦国的强盛暴虐,更衬托出荆轲的神勇无畏。

《我们的荆轲》塑造了太子丹的第三种形象:阴险冷酷,虚伪狡诈。莫言对他既不青睐歌咏,也不藐视鄙夷,而是保持了怀疑和警惕。《我们的荆轲》在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推测太子丹的心理动机。他掌控众人的生死,冷酷无情,又惺惺作态以笼络人心,虚伪狡诈。田光就是第一个牺牲品。《战国策》《史记》认为田光自尽是为了刺激荆轲为太子丹卖命,《燕丹子》认为是田光个性刚烈。莫言却对事件背后的原因有新的推测。太子丹嘱咐田光不要泄密,田光认为:“太子所言,另有深意也。”即太子丹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对其进行暗示和胁迫。第二个牺牲品是燕姬。太子丹曾非常宠爱燕姬,但为了讨好荆轲,把她“当做物品一样”送了出去。接着登场的秦将樊於期,不是主动自尽,而是太子丹命他送空匣给荆轲,暗示其当死。樊於期迫不得已,悲凉自尽。

太子丹的形象,对荆轲而言具有某种社会性:他掌控着荆轲的命运。莫言通过描绘太子丹的阴险,展示出荆轲被人掌控、利用的处境。被人利用,谈不上受恩;助无道刺秦王,也谈不上正义。荆轲仗义轻生的行为失去合理性。于是,荆轲不再一往无前、西行不顾,而是犹豫彷徨、中心摇摇,反复追问刺秦的动机。

(二)庸俗的荆轲

荆轲这一形象,自然是莫言改造的重点。“为了信仰舍生忘死的人……往往显得假,因为他们离我们自己的生活太远。”《我们的荆轲》的焦点,不是荆轲刺秦的结果,也不是刺秦的过程,而是荆轲刺秦的动机,从而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荆轲为什么刺秦?在剧中,荆轲和燕姬进行了大段的辩论,一一批驳了历史的旧论。传统观念中荆轲刺秦是为了报答太子丹。太子丹给了荆轲名利富贵,又对他十分恭谨,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荆轲应该殁死以报。燕姬却说:“不是什么知遇之恩,只能算作豢养之情;就像主人豢养着一条狼狗,随时都可以放出来咬人。”关于为樊於期等受害者报仇雪恨的理由,莫言认为权力的斗争本来就充满血腥,没有公道和正义,每一个统治者都带着罪恶,不该专刺秦王。至于为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居等大义凛然的理由更是遭到燕姬有力的反驳:秦王横征暴敛,太子丹甚至荆轲同样在鱼肉百姓;秦国穷兵黩武,但“春秋无义战,列国皆争雄”,其他诸侯国一旦强盛,也必然攻伐弱国。最后,荆轲“总算是说到了事情的根本”,“为了侠士的荣誉”而战。荆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出名。

明确刺秦的目的后,荆轲与燕姬谋划,如何用“这点唯一的本钱,赚取更大的利益。”燕姬认为,刺秦失败,能够给秦王这支潜力股一统天下的机会。刺杀威震天下的皇帝,口碑远胜刺杀偏居一隅的诸侯。荆轲的名气和秦王的成就捆绑在一起:秦王帝业有成,荆轲就会声名鹊起。另外,功败垂成能够塑造悲剧式的英雄,更有噱头,更引人关注。荆轲采纳了燕姬的建议,决定戴上铜指甲撕裂秦王衣袖,故意功败垂成,谋取名声最大化。

荆轲刺秦是“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具有一定合理性,而故意刺秦失败的一番盘算则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样的分析,绝非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更多地在表达作者的主观认知和感受,并且带有夸张的成分和象征的色彩。这个为了名利而绞尽脑汁的荆轲,与那个仗义轻生的荆轲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庸俗!荆轲既受外部条件胁迫,又被内心贪欲驱使,带有现代人的特征。古老的英雄从崇高的神坛跌下,落入嚣嚣尘世,成为“我们”中的一个。荆轲刺秦的故事,脱离了原有的轨迹,引发出我们对“当下社会乃至自身命运的联想与思考”。

二、迷茫荆轲的逐步觉醒

《我们的荆轲》通过追问荆轲刺秦的动机,层层深入现代人的内心,引发观众对于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在剧中,荆轲这个角色并不能涵盖现代人生存的全部层面。燕姬和高人这两个角色,推进剧情的发展,促进了荆轲的逐步觉醒。同时,燕姬和高人还象征着生命的其他层面,与荆轲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一)入世的荆轲

荆轲在剧中的所作所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每到一地,就提着小磨香油和绿豆粉丝去拜访名人。哪里有名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为了出名奔波劳神,患上了失眠症。荆轲看中秦舞阳的听话和无能,选他做副使,方便实施计划,更能反衬出自己的风采。他为了出更大的名,故意刺秦失败。

功利的荆轲不能认清自己,处于盲目昏聩的状态。他不明确刺秦目的,在燕姬的引导下,才认清自己的真实意图。为了出名,荆轲展开了表演式的刺秦活动,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同类的侠士狗屠和高渐离紧随其后,开始刺杀表演,形似闹剧。人生追求的盲目,显示出生命价值的失落。

不论是剧中的荆轲想出名,还是侠文艺中的荆轲“敢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才高贵地表现出一个民族延续千百载所需要的血性”,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价值,都遭到了莫言的否定。“这样的人,有时候能够推动历史进步,有时候会成为反人类的人。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歌颂所谓的‘侠义’,这种东西,有很大的负面性。”莫言通过燕姬之口,试图在剧中解构侠义:“你们这些所谓的侠士,其实是一些没有是非、没有灵魂、仗匹夫之勇沽名钓誉的可怜虫。但这毕竟也算是一种追求,做到极致,也值得世人尊重。”

荆轲在剧中处处显示出他的困惑和痛苦。在拜访名人以求名利时,在受命于太子丹获得机遇时,在获赠燕姬、一起谋划时,在即将出发而踟蹰不行时,甚至在刺杀秦王结束时,他总是感到矛盾和痛苦,犹疑不决。荆轲不能够独自推进故事的发展,这时燕姬参与到他对自身命运的选择中来,与荆轲组成了奇妙的组合。

(二)出世的荆轲

燕姬是剧中唯一不存在原型的虚构人物。历史故事中,太子丹送美女笼络荆轲。这里的美女,没有详实记载,不曾发挥重要作用。而燕姬则谋划了刺秦失败的重大事件,引导了困惑的荆轲走向初步的觉醒。甚至有学者认为:“就《我们的荆轲》这出戏而言,燕姬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包括荆轲在内的所有角色……在先前的历史叙述中,荆轲是主角,他人都是配角;而在莫言笔下,他人还是配角,燕姬成为主角。”

燕姬与荆轲形成了互补,展示出另一种人生:荆轲迷惑,燕姬清醒;荆轲痛苦,燕姬淡然;荆轲追名逐利,燕姬向往真情;荆轲积极入世,燕姬消极避世。莫言明确提出了“镜子”的比喻,两个人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互相照一照”“合起来就是我”。

燕姬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与她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燕姬本是秦王侍女,备受恩宠,但几年过去就被秦王转赠给了太子丹。“太子丹穷困之时,与我相劬以湿、相濡以沫”,但为了利益,太子丹又把她送给了荆轲。燕姬长期处于权力和阴谋的漩涡之中,见多识广,自然能够指导荆轲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她也看清了上位者的虚伪冷酷和社会的阴暗面貌,体会到名利的虚幻、无意义,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名利的厌恶和对真情的向往。她不忘让她动过真情的故乡羊倌,出谋划策后,她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欲做副使,中途逃离,去追寻“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燕姬冷眼旁观太子丹的虚伪表演,冷淡回应荆轲的痛苦迷惑,拥有一份难得的清醒。她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引导荆轲弄清了刺秦的动机,反思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了初步的觉醒。她也给荆轲指出了避世的人生道路,却没有得到荆轲的认可。燕姬的最终命运,是被荆轲所杀。这是因为荆轲认为燕姬过于神秘,立场难明:她可能是秦王的奸细,来刺探燕丹的动向;也可能是太子的卧底,来监视荆轲的言行。因此,荆轲杀了燕姬以排除后顾之忧。但若从燕姬的象征意义来看,则是入世的荆轲消灭了出世的荆轲,在矛盾中斩断了出尘之念,决然地走向了追逐名利的道路。荆轲在出行时说道:“看起来杀的是她,其实杀的是我自己。”荆轲杀死燕姬,象征着普通人无法保留头脑中的一份冷静和淡然,依旧被名利裹挟的无奈。

(三)理想化的高人

燕姬比荆轲更加地清醒,想要摆脱争名夺利、明争暗斗的世界,然而她的抗争太过被动无力,身不由己,她的信仰也过于虚无缥缈,她对真情的渴求寄托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燕姬并不能够摆脱人生的困境,并不是人生的至境,只是荆轲的反面。

《战国策》和《史记》都记载了一段奇特的情节。万事俱备,荆轲却不出发,在等人。“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出言催促。荆轲怒斥太子:“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言下之意,这个人是荆轲的有力助手,与之同行,劫持秦王的成功率更高,甚至还能功成身退。这个神秘来客显示出了荆轲的周密部署,加深了人们对荆轲功败垂成的惋惜。莫言充分利用了这个角色的神秘特点,用这个“高人”代表人生真正的至境。

即将出行,高人未至,荆轲不走,展开了全剧最长的一段独白。荆轲倾诉了自己对高人的仰慕,诗意地描述高人是“我心中的神,理智的象征,智慧的化身”。荆轲也倾诉了自己失去人生意义的痛苦:“在这场戏尚未开演之前,我已经厌恶了我所扮演的角色,可怕的是我半生为之奋斗的东西,突然间变得比鸿毛还轻。”在呼唤高人的那刻,荆轲终于从梦中醒来。燕姬引导荆轲看到了世界的残酷和阴暗,但荆轲仍然无法解脱,高人则让荆轲彻底看清了自我的渺小与卑微,使荆轲实现了彻底的觉醒。

高人不是营利谋名、昏茫困惑的荆轲,也不是清醒冷静却又逃避闪躲的燕姬。高人既不积极入世,也不消极避世。高人不为尘世所羁绊,超然物外,飘逸神圣。高人,是觉醒者荆轲对于逃脱现实人生困境的美好想象,是理想人生和理想人格的实体化身。然而,高人始终不曾出场,难易描绘。荆轲似乎触及了一缕禅机,感受到了这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境界,但终究看不真切,无法企及。高人“飘然而去,仿佛化为一缕清风。”荆轲则陷入了绝望、无奈,只好“登上了西行的破船,去完成他的使命”。荆轲的悲剧不再是功业不成的遗憾,而是觉醒后无可解脱的悲哀。

三、人生困境中的精神救赎

逐步觉醒的荆轲,依旧身不由己,只能完成既定的表演,充满无奈和悲哀,犹如铁屋中清醒过来的人,“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到底怎样才能打破命运的铁屋,实现自我救赎,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莫言揭示了觉醒者的人生困境,是否也给出了走出困境的途径呢?莫言“经历了这种过程,之后发现,名利皆虚,‘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总要有一种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人都是有缺陷的,你不可能达到完美,但你至少可以追求纯粹。”莫言所说的这种“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生命的纯粹又如何追求呢?

通过将《我们的荆轲》与莫言的其他作品相比较,我们会发现,莫言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发生了变化。莫言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没有伟大功业,甚至常常违背伦理道德,但他们敢爱敢恨、有血有肉,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的纯粹。如《檀香刑》中的放浪的孙眉娘,与知县钱丁有私情,却突出了她的敢爱敢恨的真性情。《生死疲劳》中作恶多端的西门金龙,善钻营、好投机,但又彰显出某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红高粱家族》中的土匪于占鳌为了占有戴凤莲,杀死她的公公和丈夫。这种血腥的行为,却又表现出他的抗争精神,散发出独特的光辉。与这些角色相似,重义轻生、蹈死不顾的荆轲,追求生命的烈度,展现出中华民族刚毅勇敢的一面,这正是荆轲意象流传千古的魅力之所在。然而,莫言对待荆轲的态度却与对待以上人物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不同。莫言否定了荆轲的人生价值,着力表现他的困境和无奈。这种转变反映出步入晚年的莫言,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对早年的信念和追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不同的理解。奔腾的热血已经随着时光渐渐流逝,冷静的沉思犹如迟暮的岁月积累沉淀。荆轲的成长与觉醒,是《我们的荆轲》所要表现的核心问题。他并没有突围的行为,只是通过逐步的觉醒获得了清醒的意识,了悟名利的虚幻,也看清了自己的渺小。这就是《我们的荆轲》所要表现的纯粹,意识的觉醒决定人生的价值。“当荆轲持图携剑走上刺秦之路时,他依然是个小人;但当他在易水河边呼唤‘高人’,看到了蝼蚁样的自己时,他已经成了英雄。他没有等到来自于他力的拯救,但是他已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这种觉醒,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歌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