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规收费自检自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14 17:0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违规收费自检自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违规收费自检自查报告

篇1

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们接受XX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人,参加今天的诉讼活动。庭前我们查阅了被告提交的答辩状和证据材料,刚才又参加了法庭调查,对案件事实有了清楚的了解,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被告的行为是否越权、处罚程序是否合法、处罚依据是否合法、处罚幅度是否适当。现依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意见:

一、原告有权收费且无需办理收费许可证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实施收费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非企业组织。”非常明显,应当办理收费许可证的是非企业组织,针对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申请人属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组织,属于集体企业,收取的“凭证工本费”不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因此不属于应当办理收费许可证的范围。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银行办理各项支付结算业务,根据承担的责任和业务成本以及应付给有关部门的费用,分别收取邮费、电报费、手续费、凭证工本费……”。申请人收取凭证工本费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属于违法收费。

主要针对经营者价格违法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详细规定了对经营者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任何一条、一款和一项,都没有对经营性收费或者经营性收费的违法行为作出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都没有银行收取“凭证工本费”需要办理收费许可证的规定。

被告要求原告办理凭证工本费收费许可证,原告需要向被告缴纳凭证工本费收费许可证的工本费,被告等于为自己设定了凭证工本费收费许可证工本费这一行政性收费项目,但被告没有提供实际也提供不出这一项目的收费许可证和收费依据;没有收费许可证和收费依据,要求原告办理凭证工本费收费许可证,被告只能自己把自己置于违法的境地。

二、被告行政处罚严重超越职权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确授权,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授权的事项,行政机关无权插手和处罚,这是行政法的基本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价格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该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因此,价格法授权被告管理的范围只能是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违法行为,而不包括经营性收费行为。

《国家计委关于价格监督检查证办法使用管理范围》第四条明确规定:“价格监督检查证适用于监督检查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国家机关收费行为”,对原告收取的凭证工本费不在价格监督检查证使用的范围之内,被告人员持价格监督检查证对原告收取凭证工本费的行为进行所谓的监督检查,明显超越了法定职权。

《河南省物价监督检查条例》第二条规定:“价格监督的范围包括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健身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很明显,凭证工本费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健身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那么凭证工本费是否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首先,被告没有提供凭证工本费属于中央定价或者地方定价的证据,应当视为对凭证工本费是否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没有证据予以证明;其次,被告在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认定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属于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庭审中即使如此辩解也不能作为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再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7月4日的《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明确排除了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第四,即使被告现在提供了包括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的地方定价目录,也因超出了行政诉讼的举证时限和该地方定价目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八条而无效。因此《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没有授权被告对金融机构凭证工本费进行监督检查,被告依据该条例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均属于超越职权。

三、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不足

《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二十一条针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收费规定的违法行为”,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收费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被告认为不管是针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还是针对经营收费的规定,只要符合该条规定,都可以处罚,是对法律的片面理解。在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经营性收费应当办理收费许可证的前提下,“无收费许可证”针对的只能是非企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而非原告收取的“凭证工本费”的所谓经营性收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经营者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并没有包括无收费许可证收费,很明确地说明经营者不存在“无收费许可证收费”这种所谓的违法行为。同时该法只规定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没有授权地方性法规对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做出补充。《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针对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退一万步说,即使针对经营性收费,也因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相抵触而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河南省物价局作为省政府的下属部门,没有立法权,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规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河南省经营性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河南省经营性收费许可证制度实施范围的通知》依据国家物价局(1992)价费字458号文确定金融机关凭证工本费应当办理收费许可证,但国家物价局(1992)价费字458号文已被计价费[1996]184号文明文废止,河南省的规定自应同时失效。

四、豫价费字[2000]第115号文不能作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和证据

1、该文件的制定者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备机关法人资格,没有制定或者联合制定收费文件的权限,该文件的制定主体不合法。

2、该文件明确规定其制定依据是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计价费[1996]184号文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但查遍上述两个文件,都没有关于金融机构需要办理凭证工本费收费许可证的原则规定或者具体规定,因此该文件属于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无效的规范性文件。

3、计价费[1996]184号文件对银行汇票和支票的凭证工本费作了具体的规定,该文只授权省级物价部门会同人民银行制定其它凭证工本费的标准,而没有授予其对银行汇票和支票的凭证工本费做出同该文不同规定的权限,因此河南省物价局、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对银行汇票和支票的凭证工本费作出不同规定,超出了该文的授权,属于越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根据法律规定,越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法律效力。

4、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六、七十七条的规定,规范性文件应当同时在部门公报和本行政区发行的报纸上公布,但该文件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对外公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5、该文明确规定自2000年5月1日起执行,根据《国家计委关于价格文件执行日期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通过《物价公报》定期向管理相对人公布的价格文件,一般应以每月的15日作为执行日期,因此该文件应自2000年5月15日起执行。被告没有理由依据该文,对原告该文件生效日前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6、该文件被告没有在处罚决定书中没有引用,不是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应认定是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根据。

7、该文件属于规范性文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参照规章,“通知”和“答复”不是规章,不具有参照效力,当然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五、行政处罚明显失当

《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第二部分规定:“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对非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即使申请人的行为违法,被告对原告的罚款最高也不得超过10000元,被告对原告处以20000元的罚款,显然超出了法律的规定。

《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了无违法所得,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原告即使属于违法行为,也是轻微的违法行为,被告按照该条授权处以二万元的罚款,明显属于。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地方性法规和国家发计委的规章对无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标准,而国家发计委的规章有《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这一直接的行政法规依据,而《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却没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根据,因此处罚标准应当适用国务院和国家发计委的规定而不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规定。

六、行政处罚适用法律不当

既然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的行为违反了省物价局豫价房字(1995)第111号文和《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二十一第(二)项的规定,而处罚时仅仅引用了《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而没有引用被申请人认为的全部法律根据。同时被申请人也没有引用法律授权、处罚程序、处罚权限、救济途径的法律根据,实际属适用法律不当。

七、被告行政处罚程序严重违法

1、违法立案。根据国家发计委《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和《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被告只有在确认原告有违法事实的情况下附上相关材料才可立案,被告《立案呈批表》以原告无证收费立案,但在2001年4月20日前被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原告实施了无证收费行为。这一行为只有在被告2001年4月25日、2001年4月27日调查取证后才可发现。被告的立案要么属于当时无证据的立案,要么属于先调查取证后立案的行政程序倒置。根据规定,《立案呈批表》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签署意见,但被告的局长黄国民并没有签字。

2、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三个非承办人参与了执法,其执法行为是无效的。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的签字前后不一致,有明显代签痕迹,违反了执法人员必须在笔录上签字的规定。

3、被告从原告处复印的材料,根据国家发计委《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应当由资料出具人即原告逐页签名或盖章,没有签名和盖章,该证据形式不合法,没有证据效力。

4、被告调查终结报告应当报请但没有报请负责人审查,应当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而没有备案,都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规定,案件审理委员会应当由被告的负责人参加,被告的案件讨论记录没有该局局长的签字,案件审理委员会的组成违法,因此其作出讨论的程序为严重违法。

5、《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三十二条涵盖有违法所得和无违法所得两种性质的行为,被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没有明确告知原告的行为属于那一种,使原告无法有针对性地行使陈述、申辩的权利,等于变相剥夺了原告的陈述和申辩权。该告知书送达原告的副主任,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和国家发计委关于送达的规定,该送达不生效力,应当视为没有送达。

我们能够在庄严、神圣的法庭上,在审判长公证的主持下,参加今天的诉讼活动,法律赋予我们能够与地位不平等的被告在这里向法庭陈述我们的认识和意见,是我们难得的机会。

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应当按照有利于行政管理目的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有利于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标准,而不是按照有利于罚款的标准去进行。被告如果认为原告的行为属于其管理的价格工作范围,为什么第一次针对原告前后同一性质的行为,第一次行政处罚引用的是《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而第二次却引用《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呢?我们想,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条例对所谓的经营性收费设定有罚款规定,而价格法及国家发计委的规定都没有罚款的规定!《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第三十二条同时要求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同时必须给予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而被告知看到了罚款的规定,而唯独没有看到没有罚款内容的警告的规定,其处罚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根据XX县治理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部署,被告肩负治理和查处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重任,但是现在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被告的行为构成自己治理和查处的对象。在某些行政机关的眼中,监督检查也好,管理也好,其内容和实质就是收费和罚款,收费和罚款就成了他们职权的全部内容。近几年,XX县的经济为什么落后于全市其他兄弟县区,我想大家都很明白,那就是某些行政机关为一己私利、制造四乱形成的恶果!

篇2

关于开展教育收费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

通    知

各市场所、各办学机构:

根据上级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按照领导要求,现就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情况,主要是2018年度、2019年度春、秋学期的教育收费情况。

二、检查重点

(一)是否健全相关制度,是否推行收费公示制度情况;

(二)是否有巧立名目、篡改规定标准情况;

(三)是否有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的情况,

(四)以特色教育为名举办各类兴趣班另行收费的行为;

(五)违反自愿、非法营利原则收取服务费、代收费等行为;

(六)不按规定进行收费公示的行为;

(七)其他违法违规乱收费的行为。

三、检查方式

一是学校组织自查;

二是各所对辖区各学校开展普查;

三是区市场局和区教育局组织随机抽查。重点采取查收费依据、标准、票据,看公示资料,开展学生及学生家长走访的形式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切实将此次检查作为一项关心民生、落实政策的政治任务,作为为民办实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二)团结协作。各市场所和教育机构要及时建立联系机制,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检查人员要严格规范检查程序,规范行为,廉洁自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对屡查屡犯的单位要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从严处罚,对拒不纠正价格违法行为的单位,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立案检查,严肃处理,切实提高检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慑力,充分发挥案件的警示作用。

(四)充分发挥12315和12358平台举报投诉的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对消费者反映的乱收费行为,要迅速开展核查工作。

(五)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情况书面汇总后上报,具体要求:各学校自查报告于9月30日前报区教育局并抄送相关市场所,各所检查对照材料于10月20号前报区市场局,市场局报告于10月23号前书面上报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

特此通知

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治理,严肃各项财经纪律,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履行好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从源头上防范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切实把“钱袋子”管住管好,斩断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通道。

二、治理范围

办、中心各处室。

三、重点内容

重点检查发现2017年7月1日一2017年6月30日期间财务管理违规违纪问题;省委巡视组巡视中发现违反财经纪律方面主要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检查《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的通知》(x财行一发〔2017〕x号)和《关于印发〈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票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x财综发〔2017〕x号)贯彻执行情况。对重点问题将延伸检查并追溯到以前年度。具体检查下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责任体系的情况。

(二)单位预决算管理情况。包括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情况;严格人员编制政策,严禁超编制安排人员经费情况。

(三)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情况。包括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银行账户开设和存款管理情况;津贴补贴发放情况;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管理使用情况;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小金库”和“账外账”治理情况;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其他管理情况。

(四)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包括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情况;对外出租、出借资产的管理情况。

(五)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单位依法设置财务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情况;会计、出纳分设,银行账户预留印鉴管理情况。

四、方法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4月初至6月中旬)。

综合处负责制定自查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主动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各处室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总责。对自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必须如实填报,不得隐匿不报或少报、漏报。2017年6月5日前,综合处收集汇总并向省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上报自查自纠报告和《财务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自查(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

第二阶段:接受检查阶段(6月下旬至9月中旬)。

综合处定期汇总上报专项治理情况,随时做好接受上级检查准备。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9月下旬至10月底)。

针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财务管理违规问题整改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要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健全完善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规范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专项治理工作结束后,综合处将专项治理情况报告及有关表格于2017年10月25日前报省专项治理工作专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治理工作专班,设在综合处,搞好组织协调和日常督办,落实工作责任,把握时间进度,不折不扣落实工作任务。

(二)搞好宣传发动。对专项治理活动以适当形式进行动员部署。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篇4

一、工作目标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开展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集中整治商业银行不合规收费行为,推动金融机构优惠政策向企业合理让利,激发市场活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二、检查对象

在马各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徽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商业银行。

三、检查方式和抽取比例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和重点检查对象。市区商业银行收费检查由市综合执法支队负责,按不低于10%的比例抽取重点检查对象;县域商业银行收费检查由各县市场监管局负责,按不低于5%的比例抽取重点检查对象。

四、检查内容

结合《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要求,重点检查近两年来(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商业银行以下违规收费行为(具有连续性的重大价格违法行为可追溯至上一年度):

(一)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

(二)不落实小微企业“两禁两限”政策的;

(三)不执行总行价目表的;

(四)违规收取有关信贷资金管理等费用,将信贷业务中开展的尽职调查、贷款发放、支付管理、贷后管理等应尽的工作职责转变为有偿服务,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或者降低服务标准的;

(五)利用贷款强势地位捆绑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的;

(六)将商业银行自身应承担的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转嫁给企业承担的;

(七)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五、工作安排

(一)抽查准备阶段(2020年7月1日—7月15日)。市、县市场监管局要向辖区内所有商业银行告知2020年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工作,摸清底数,针对本地的突出问题制定检查方案。市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统一抽取检查对象,并根据各县具体情况随机分配到所辖县。市县之间、县县之间检查对象所属商业银行不重复,切实提高检查覆盖面。

(二)实地检查阶段(2020年7月16日—10月15日)。市、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与银保监部门沟通协调,按照突出重点、严格标准,对随机抽取的商业银行进行实地检查。

(三)整改规范阶段(2020年10月16日—11月15日)。

市、县市场监管局要按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好案件处理及整改规范工作。对违法违规收费案件要依法依规处理,对典型收费案例要公开曝光。同时,要督促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经营服务水平。

(四)梳理总结阶段(2020年11月16日—11月18日)。各县市场监管局和市综合执法支队要及时总结检查经验、成效及不足,梳理存在的主要违规收费问题,剖析难点、研判形势,及时形成专项检查报告,并于11月18日前将总结报告及典型案例以电子和书面形式报市局执法稽查科(邮箱:maszfjc@126.com)

六、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提高认识,充分领会开展商业银行收费专项检查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确保不摆形式、不走过场。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要认真梳理近年来银行收费检查情况,充分关注社会和群众反响强烈的违规收费行为,力求做到查准查实,切实规范被查单位的收费行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市局将加强工作调度,对重大典型价格违法案件进行督办,必要时直接查处,并对各县工作开展情况予以通报。

(三)加强联系,及时反馈。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市县之间加强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在检查中遇到的困难和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市局反映。

篇5

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税工作秩序,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工作方针,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税法律、法规等不法行为,进一步加大税费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二、工作原则1、加强征管与堵塞漏洞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手抓强化征管,一手抓堵塞漏洞,严厉打击偷税(费)、漏税(费)、骗税(费)、欠税(费)和抗税(费)行为,建立良好的财税工作秩序。2、综合治理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综合治理活动中,重点查处房地产和建筑开发企业、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三资企业和机动车销售企业存在的偷漏税问题,依法严厉打击。3、批评教育与依法查处相结合的原则。对违反财税纪律的一般行为,坚持批评教育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惩罚手段;对触犯法律的行为,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4、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由责任部门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及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工作方式,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审查稽核相互配合的财税监督管理模式。同时,对群众举报反映的财税问题,必须认真接待,严肃查处。三、治理范围本次财税秩序综合治理的范围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含中、省、丹东市直单位),社会团体,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个体工商业户。四、治理内容监督检查被检对象的财务收支以及财税法规、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税收方面1、排查纳税主体的偷税、漏税、骗税、欠税和抗税问题。重点检查房地产和建筑开发企业、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水产品冷藏加工企业、涉外企业和机动车销售企业存在的偷、漏税问题;出口企业退税骗税问题;丹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收购未完税矿产品的资源税缴纳情况;个人转租浅海、滩涂、虾场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征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私款公存问题;餐饮服务业偷漏税问题;利用虚假运输发票抵扣税款或虚列成本问题;企业虚假申报税费问题。2、排查税务机关的征管漏洞。主要包括:增值税起征点政策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定额征收或定率征收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征缴漏洞;出租房屋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相关税收的征收漏洞。3、清理不符合条件的合资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二)非税收入方面重点检查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情况。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性基金(资金、附加及专项收费)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罚没收入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部门按照国家规定集中的收入(含提取的管理费、收入分成、上解资金等)管理问题;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含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估价入股及海域、场地、矿区有偿使用)管理问题;价格调节基金收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费征缴问题;以政府或部门和单位名义接受的捐赠资金管理问题;广告收入管理问题;利用国有资产办学、办幼儿园收费存在的问题;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资金和乡统筹资金及上述资金的利息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三)财务管理方面具体包括:现金管理混乱、白条列支、乱发钱物及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帐外账和开具各种银行卡等问题;动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和挪用公款问题;借用公款长期未还问题;擅自截留、挪用财政下拨各项专项资金、周转金问题;违反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等问题;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应纳入法定账的资产未纳入或转为账外问题;违反规定将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问题;低价发包或出租出售国有资产问题;截留、转移、挪用和坐支非税收入问题;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体外循环问题;随意调整收费标准及擅自减免问题;违反行政事业收费票据规定,收费无票据或采取非法印制票据、其他专用收款票据问题;丢失或不提供专用票据问题。(四)财政预算管理方面主要检查各乡镇在拉税、混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工作程序本次综合整治工作要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集中组织实施。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可组织和协调纪检、检察、法院及监察、司法、公安、税务、审计、物价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联席办公制度。1、实施检查时,一般应提前3日向被检查单位送达检查通知书。特殊执法机关认为事前向被检查单位下达检查通知书对检查成效有明显不利影响时,检查通知书可在事前适当时间下达。2、检查人员到被检查单位实施检查时,必须依法按程序进行。实施检查和对检查事项进行调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3、检查人员有权检查被检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在涉嫌违法的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在规定时限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理决定。4、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要按时出具检查报告,经征询被检查单位意见后,上报组织检查的机关。检查机关对检查报告必须按时、依法做出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并将检查决定书送达被检查单位和有关单位。六、处罚措施对被检单位违反国家财税制度、行政法规的行为,应予以制止,责成其纠正,并依法实施处罚。1、对被检单位在自查自纠阶段没有发现或没有进行查处的问题,一经市级检查机关查实,将对违规违纪款项全部予以收缴。属于市本级财政供养单位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有权停止财政拨款;属于中、省、丹东市驻港单位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局有权提请银行扣缴入库;属于乡镇级存在的税收征管问题,除要求全额补缴到市本级财政外,还将等额扣罚财力。2、对收入征收机关越权减免或不征、少征预算收入的,责令其自行撤消越权作出的决定,并补征应征的款项;拒不撤消的,由市财政局向市政府提出处罚建议。3、对拉税、混库行为,市财政局应通知其予以更正,并依法进行处罚;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由市财政局向市政府提出处罚建议。4、对擅自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应责成其立即改正,追回违规支出,并依法实施处罚;被监督单位在规定期限拒不执行的,市财政局

有权停止或扣减对该单位的拨款。5、对于被检单位违反《税法》、《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法规,或经认定存在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以及在检查过程中不予配合,或有意弄虚作假,必须依法实施处罚。6、对存在问题的被检单位在规定期限拒不整改,将依法追究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对已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7、对不符合条件的假合资、假民政企业,必须取消其合资企业和民政企业资格,并责令其补缴本年度的应纳税金,同时依法予以处罚。8、对依法向被监督单位追缴的应缴未缴款项、违规违纪支出及罚款等财政资金,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库。9、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一经查实,将按规定给予举报人适当的奖励;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10、若被检查单位及当事人对检查机关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在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财政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七、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20日-31日)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相关责任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各种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扩大影响面,使各单位、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一步明确此次财税秩序综合治理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同时,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公安局、政府办等部门都要设立公开举报电话。(二)自查自纠阶段(9月1日-10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各部门和社会团体要认真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和整治工作重点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未造成国家资产和资金损失的要及时纠正,对已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要及时报告。同时,要以书面形式向财税秩序综合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自查自纠情况。(三)集中整治阶段(9月11日-11月30日)市政府将抽调专门人员成立联合检查组,对本次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各种违反财经法纪问题,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进行处理。八、组织领导为保证本次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市政府成立财税秩序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姜秀福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副组长:李明久市财政局局长王兆忱市国税局局长王立特市地税局局长陈洪萍市审计局局长赖建华市公安局局长陈学勤市物价局局长方林浩市监察局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李明久兼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篇6

成立XX县林业局财务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第一检查组成员:

第二检查组成员:

车辆安排: 第一组车辆

第二组车辆

二、检查的具体内容

1、是否设立单独的财务核算机构,担任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2、是否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是否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相应的分工管理职责。重点检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和财务报销制度是否健全。

3、现有银行账户是否符合开设账户的规定,未经批准的银行账户和过渡户是否及时取消,银行留存印件是否由财务人员分开保管,是否按月与银行核对经费余额。

4、会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完整,编制与报送是否及时。下拨的林业各项资金报账是否及时。是否形成项目资金堆积情况。

5、是否制定了单位票据领购、保管、使用、核销等具体的管理规定,重点检查票款是否相符,必要时将开展延伸检查。

6、是否存在转让、出借和代开财政票据情况,是否存在伪造和使用伪造财政票据、收据等情况,重点检查使用“三联单”情况。

7、各林场(站)是否每年进行年初经费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超预算、超标准支出情况,重点检查项目经费支出是否严格按照《作业设计》使用资金。

8、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按照物价、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收取,重点检查自立项目收费、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和提高标准、扩大范围进行收费。

9、森林植被恢复收入、育林基金收入、森林病虫害防治费收入、各项罚款和没收财物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是否存在乱罚款现象。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是否存在擅自减免、降低标准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收支两条线”,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是否存在截留、决策管理坐支、挪用情况;是否存在收款、收费收入不入账,重点检查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10、国有资产处置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降低变价收入。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重点检查房屋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将单位有关费用直接冲抵租金收入。固定资产帐、卡、实物是否一致。

11、是否存在单位、个人乱拉赞助、乱摊派等不合理收入支出情况。

12、借节日假之便是否存在乱发钱、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手册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13、政府采购项目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重点检查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和未经审批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车辆和办公设备等有关资产。

14、林业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支出延伸检查,具体到户、到个人情况是否真实合理。特别是涉农资金的到户情况。

15、会计档案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16、每转自k560年对历年往来款项,特别是单位、个人借款的催收催缴工作是否在进行。

17、其他与财务管理活动有关的事项。

三、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采取自查自纠阶段、重点检查阶段、整改处理阶段、建章立制阶段相结合的方法,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20xx年3月20日至20xx年3月30日各林场站所资金自查阶段。由各单位对照本次有关规定认真进行自查,填报《财务检查自查情况表一、表二》(见附件)。针对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写出自查报告。表格和自查报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于4月5日前报XX县林业局财务股徐红燕处。自查率要达到100%.

第二阶段,重点检查阶段(4月6日-4月26日)检查组到各林场站所检查资金阶段。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林业局成立检查组对各林场站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对象:1、自查不认真、数字不真实、情况反映不全面和整改不落实的单位;2、群众举报财务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单位;3、检查组认为应实行重点检查的单位。重点检查率不低于80%.

第三阶段,整改处理阶段(5月1日-5月20日)。处理的依据和原则:1、对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XX县林业局财务管理办法》(香林【20xx】34号文件,《会计法》,等林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篇7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其依法开展活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1号)和《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17号)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组织为我县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三条成立社会组织,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四条县民政部门是县人民政府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县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各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主管单位)。

第五条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登记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能: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社会组织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或备案。

(三)对社会组织实施年度检查。

(四)指导社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

(五)依法对社会组织实施监督,对社会组织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

第七条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组织筹备申请、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等申请事项提出审查意见。

(二)监督、指导社会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核准的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对社会组织年度检查进行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

(五)指导社会组织的财务、资产、人事管理、研讨活动、对外交往、接受捐赠资助等活动。

(六)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组织单位的清算事宜。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以上管理职责,不得向社会组织直接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社会组织应当保证其收入来源的合法性,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应当根据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用途合法使用。社会组织应当向指导单位和登记机关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社会组织要按《》规定建立党组织,每年定期积极开展活动,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十条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接受登记机关的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社会组织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主管单位报送上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机关接受年度检查。

(一)社会组织年检内容:

1、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情况;

2、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3、财务管理和经费收支情况;

4、办事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情况;

5、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6、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变化情况;

7、重大事项报告情况。

(二)社会组织年检程序:

1、登记机关发出年检公告或通知;

2、社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领取《社会团体年检报告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报告书》及其它有关材料;

3、社会组织按要求准备材料并经主管单位初审后,报送登记机关;

4、登记机关审核有关材料,作出年检结论。

(三)社会组织接受年检应提交下列材料:

1、上年度工作报告和本年度工作计划;

2、上年度财务决算和财政、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

3、《社会组织年检报告书》;

4、《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副本);

5、其他需报送的有关材料。

(四)登记机关在对社会组织的年检过程中,可会同主管单位或财政、审计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或进行财务审计监督。

(五)年检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年检结束后,登记机关在《社会组织年检报告书》及《《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副本)上签署年检结论并加盖年检印鉴。登记机关对各社会组织的年检结论要及时予以公告和反馈,公告费由社会组织承担。对不接受年检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根据社会组织处罚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六)符合下列情形的社会组织,确定为年检合格单位。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2、依照章程开展活动,无违法违纪行为;

3、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收入和支出符合有关规定;

4、及时办理有关变更登记和机构设置备案手续;

5、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

6、在规定时限内接受年检。

(七)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社会组织,确定为年检不合格单位,并限期整改。

1、未开展任何业务活动的;

2、经费不足以维持正常业务活动的;

3、违反章程规定开展活动的;

4、违反财务规定乱收会费、乱摊派的;

5、无固定办公场所一年以上的;

6、未办理有关变更登记或机构备案手续的;

7、内部管理不善,造成恶劣影响(或混乱)的;

8、无特殊情况未在规定时限内接受年检的或年检中弄虚作假的。

(八)对严重违犯法律、法规或连续两年年检结论为“不合格”的社会组织,登记机关应予以撤销登记或建议主管单位对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一条社会组织统一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一)各社会组织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

(二)各社会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要真实、完整,会计人员要具备从业资格。要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单位法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三)社会组织在银行只能开立一个基本账户,基本账户只供本组织业务活动范围内的资金收付,不准出租、出借或者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第十二条社会组织在收取会费、接受捐助款(物)、划转经费时,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辖区内各社会组织不得擅自变更、扩大各种票据的使用范围。

第十三条社会组织实行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制度。

(一)社会组织重大活动包括:1、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2、召开大型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承接研究课题和调查课题、接受捐赠、举办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3、涉及重大政治、经济、理论等方面跨组织、跨领域的活动,召开涉外研讨会、组团出国出境、与境外社会组织交流交往、接受境外捐款等涉外活动。4、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比赛活动;5、社会组织变更地址、法人、名称;6、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印章丢失等。

(二)社团召开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应提前5个工作日将会议内容和有关事项向登记机关报告。

(三)社会组织召开大型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承接研究课题和调查课题、接受捐赠、举办展览会、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应经业务主管单位和上级宣传、外事部门同意后,在活动开展前10个工作日报登记机关备案。登记机关如有异议的,应于收到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回复。

(四)社会组织涉外研讨会、组团出国出境、与境外组织交流交往、接受境外的捐赠等涉外活动的,应报相关职能部门和外事审批,并于活动开展前5个工作日报登记机关备案。

对开展重大活动不按上述规定报告、不办理备案或报批手续,以及借举办活动名义乱收费、乱摊派的,一经发现,登记管理机关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或者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内未开展活动以及业务主管单位撤消批准的,由登记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第十五条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涂改、出租、出借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组织印章的;

(三)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四)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五)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六)侵占、私分、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七)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

(八)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由登记机关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未经批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机关依法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并处以500至1000元的罚款。

(一)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

(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或者以社会组织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义进行活动的;

(三)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组织名义进行活动的。

违反前款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社会组织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被撤消登记的,由登记机关收缴登记证书和印章。

第十八条登记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附则

篇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4号)精神,创造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好国家、省、市及各级管理部门有关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制度与措施,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增强房地产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意识,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营造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市场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二、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监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石鑫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实施。

三、整治范围和重点

围绕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交易中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对拟建和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有投诉举报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

一是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对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销售或以“内部认购”、“内部认定”、“内部登记”等形式收取费用的行为给予严肃查处。

二是加强对商品房销售活动的动态监管,严厉打击恶意炒作行为,包括违法虚假销售广告和虚假宣传销售进度、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现象。

三是加强对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价格与收费方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包括乱加价、搭车加价和乱收费等行为。

四是严肃查处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如随意降低设计标准,建筑材料以次充好,不如实向消费者告知出售房屋实际情况,诱骗消费者签订不公平买卖合同等行为。

五是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经营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未取得相应资质、资格证明擅自从事房地产市场经营活动的行为。

四、专项整治的步骤

(一)宣传动员。制定《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部署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公开举报电话,发动社会各界对各类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二)企业自查

各房地产企业在认真学习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主体资格、土地取得、房屋拆迁、项目规划、施工建设、房屋交易、产权登记、物业服务、依法纳税等方面对拟建和在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自查。自查结束后,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自查结果。

(三)重点检查

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所有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检查,对有投诉举报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企业自查清理中隐瞒未报的问题,检查组应依法严肃处理。

(四)警示教育

根据企业自查、重点检查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情况,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向社会通报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总体情况,对整改效果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对整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五)巩固完善

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研究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案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修订、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五、专项整治工作职责

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本部门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工作。具体分工为: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查处房地产开发用地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查处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方案和调整容积率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查处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发建设;将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查处房屋拆迁、商品房预销售、物业服务、房屋交易以及中介服务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查处房地产违法广告、无证无照经营、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查处房地产交易过程中违反价格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征管职责对房地产企业纳税情况开展专项税务检查,查处隐瞒应税收入、虚列成本、不及时开具不动产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要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专项整治行动,积极主动地参与此项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各部门分别承担的任务落到实处。

篇9

一、重要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卫生健康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在主题教育期间集中力量开展整治,以纠正整改为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专项治理目标及内容

(一)治理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强化各医疗机构价格收费政策意识,加强内部价格收费管理,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防止侵害患者利益的违规收费行为发生,推动党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治理内容

重点检查治理全县21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纳入治理范围)自2018年1月1日以来的价格政策执行情况,重点内容包括:

一是严禁通过分解项目,重复收取已包含在某些医疗服务项目中的费用。二是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设立项目或将部分项目合并后打包收费。三是严禁未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进行收费,部分项目不得超过价格主管部门核定价格。四是严禁医疗服务价格不透明,公示不规范,让病人无法查询和投诉。

三、方法步骤

本次专项治理活动由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参加,按照职能分工、分级管理、属地管辖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组织实施。

(一)自查自纠阶段(4月25日前完成)。各医疗机构要成立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重点治理内容制订本单位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违规或不合理收费问题,限时全额予以退还患者,对于无法清退的违规收费款项应按照法律法规及时上缴。各医疗机构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报告及《县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疗机构违规收费问题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于4月28日前报送县乡镇卫生院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自查自纠阶段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到位的医疗机构不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及医疗机构的责任。

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

(二)复核检查阶段(5月31日前完成)。县乡镇卫生院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根据各医疗机构自查自纠情况,采取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复核检查工作,对群众的价格收费举报投诉件逐一调查核实,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转交、转办举报线索,实现举报线索核查全覆盖,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对发现经过自查自纠仍存在的违规收费行为,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医疗机构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严格责任追究,对执行不到位的单位进行追责;涉及重大违规违纪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检监察部门查处。

责任单位(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

(三)工作总结上报(6月7日前完成)。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总结复核检查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县乡镇卫生院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责任单位(部门):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县乡镇卫生院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张俊阁同志任组长,县卫生健康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成员单位按照各部门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力量,精心组织筹划,认真落实到位,按规定时间和任务要求完成。各医疗机构也应设立违规收费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积极、主动、及时、全面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二)广泛发动,深挖线索。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宣传,公布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监督举报电话,广泛征集线索,接受社会监督。发挥政府监管服务平台作用,鼓励群众提供医疗机构违规收费线索,提高专项治理成效,对每条涉嫌违规收费线索都要依法依规,认真核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移送县纪检监察机关。

篇10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范围是我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

(二)专项治理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薄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重点是2007年以来有无“小金库”、“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以前有无“小金库”、“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薄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专项治理的方法和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至2012年11月30日底基本结束,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

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计划制定和组织部署等工作。支持群众监督,鼓励群众举报,要明确专职人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日)

凡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的科室和单位要按照要求,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按规定上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单位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自查面必须达到100%。

我局组织力量开展内部检查,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自查阶段。局属事业单位要于6月18前将自查自纠报告和统计表一式两份报送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部门根据《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汇总填写《“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逐级上报。

(三)重点检查阶段(2012年7月10日至9月30日)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组织开展检查,检查面为100%。

重点检查对象:

1.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单位;

2.有群众举报的单位;

3.自查自纠措施不力、工作走过场的单位。

重点检查后将形成重点检查报告及《“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要逐级上报,各相关单位于9月30日前报送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

(四)整改落实阶段(10月11日至11月25日)

我局针对治理工作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在整改过程中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各科室和监理站要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形成专题报告,经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11月底上报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专项治理的政策规定

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置,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科室、站可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可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帐薄,并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并依法追究责任。

四、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我局成立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我局及局属单位的“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工作。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我局进行动员部署,迅速行动,建立机构,切实做到思想、领导、组织、责任到位。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对治理工作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及时通报,着力推进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