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十篇

时间:2023-04-12 14:50:04

专业选择

专业选择篇1

专业在志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更与考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三学子们,既无暇又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一个专业。《孙子兵法》有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要深入了解专业的方方面面,如专业培养、专业内容、专业就业等方面。以下是西安三所高校招办负责人,以他们长期从事招生工作的经验,来对一些专业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您专业选择的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 张四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毛立强

长安大学 杜智民

成绩与专业:是“≈”,不是“=”

每年录取结束后,高校会将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公布于众,以备下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录取分数,有些考生就将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这种对应能联结起来吗?此外,高分考生是不是一定要去所选大学的优势专业,这样才能使一分都不浪费?

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一方面与该专业受关注程度高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也与开设院校的专业实力强有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比如当下财经类专业在各所院校录取分都较高,但某些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实力却一般。

由于目前大部分省(区、市)采取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因此现在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有一些较为功利的心态,其中就包括高分一定要选学校的优势专业这种倾向。但实际上,选择专业更应该参考自身是否适合某专业,对某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学习某专业的能力等因素。要不然,就算进入某高校的优势专业,但考生一点兴趣都没有,或者学不动,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大学的优势专业一般录取分数较高,如果不是拥有绝对的高分,在学校分专业录取时有级差的情况下,有可能冲不进优势专业,甚至连后续的志愿专业都选不上。

当下,录取分数一直被炒作,似乎成为了公众感知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学生培养质量、专业优劣的指标,因此诸多名牌大学的优质生源大战也愈演愈烈。

客观地讲,录取分数只代表了一些专业的优劣。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学校相对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层次高的专业。但并不绝对,比如长安大学的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交通信息等专业学科实力很强,但却因为考生对这些专业了解较少,而导致录取分数在全校专业排行中处中下。

“高分考生选优势专业,才是一分不浪费”,这个说法很流行,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潜意识挑大学、选专业的方法。在分数决定志愿的模式下,这种方法更为经济实用,但是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每年都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考生应当详细了解报考规则和录取方式,视野更加开阔,着眼一分得失则更容易失误。

现在存在一种“唯分数论”的现象,如果考生被录取时,自己的分数刚好达到所报考学校的优势专业,就觉得不浪费,而如果自己的分数超过所录取专业分数线较多,就觉得亏了。尤其现在大部分省份都实行“平行志愿、知分报考”的政策,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也直接导致高校录取学生的分数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趋势,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这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所以,选择学校、选择专业还是以兴趣为首要原则。

专业与就业:并非直线距离

对某个行业感兴趣,是不是一定要去该行业对口的专业学习才能获得进入该行业就业的机会?许多媒体以“适合男生/女生就读的专业”来介绍专业,是不是有些专业只适合男生,有些专业只适合女生?

当然,专业对口,进入某行业的机会要大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首先,一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有多种,比如专业类人才、管理类人才、财经类人才,那么不是本行业对应的专业,也有机会进入该行业。其次,从就业看,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再次,选择专业的前提是适合自己,如果对某行业感兴趣,但不具备学习所对口专业的能力,有可能会导致学习跟不上,专业素质不强。

对专业是否适合男生或女生读这个问题要从就读和就业两个方面看。从就读来看,其实大部分专业适合男生,同样也适合女生就读,甚至人们传统中认为不适合女生就读的工科专业,也有女生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现象。但从就业情况看,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会更青睐男生,用人单位的选择、倾向性导致了人们认为该专业不适合女生的判断。但也有一些专业,由于是为某些岗位量身培养,明确标明只招收男生,比如国防生。还有一些专业就业环境比较艰苦,对身体素质要求高,也只招男生,比如采矿工程等。

当下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按照专业岗位招聘,原则上都要求专业对口。从这个角度讲,专业是进入职业、行业的起点,非对口专业进入相应职位的机会较少,因此很多考生会认为只有读某专业,才能进某行业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从专业设置角度讲,有少量专业是有性别取向的。比如地矿油与野外工程类特殊专业,不太适合女生,而护理等专业则多只招女生。目前,对专业设置和就业推荐方面强调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一些原来限定性别的专业已经逐步变更为性别慎报的建议。考虑到未来就业等情况,还是建议考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客观辨专业“冷” “热”

一提到专业,相信许多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反应就是专业的“冷” “热”,那么,专业的“冷” “热”是怎样造成的,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考生该如何选择?

招生中专业的“热”或“冷”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只取决于填报的人数,不能完全代表专业的好坏。

据相关统计,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人数排在前10位的专业几乎未发生变化,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英语、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而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中,有些专业因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就业不如考生和家长想象中那么好。

许多“热门”专业,像前两年的经济和计算机类,报考人数非常多,但招生人数有限,便造成了许多考生落榜。同时,有许多学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却非常少。过去如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和师范类便属于这种情况。从长远来看,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某几个专业的人才,所以,一些高校专门做就业指导的老师认为某些专业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高校也不会因为就业的原因停招这些专业。对于考生来说,就要理性判断,了解今后这些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所以说,专业的“冷” “热”是有时效性的,要着眼长远,不要仅凭目前某些专业受当时特殊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而放弃填报。更不要赶时髦选择目前“大家都说还不错”的专业,因为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就是4年后的冷门专业,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大学专业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设置的,专业的冷、热是国家发展对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的一种表现,那些需求量大、就业环境好、就业待遇高行业所对应的专业由于社会关注度高,考生报考热情高而“热”,反之则“冷”。但专业的“冷”与“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交替出现。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能紧盯专业的“冷” “热”,而要冷静分析,带有前瞻性去选择。因为目前社会更青睐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学生要经过4~7年才会走向就业,入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在就业时同样热门。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多地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而不是按着当下的“冷” “热”选择。

社会上用“冷”和“热”分析高校专业的做法由来已久,但并无定论。一些说法缺乏足够的调查和理论依据,有失偏颇,反而误导大家。“冷”和“热”既可以立足于社会需求,也可以结合国家经济产业调整的大方向,也可以是社会关注度高,公众认可度高的专业等。

总的来说,“热门专业”一方面是高校特色专业,代表学校的学科优势,比如长安大学的公路交通类专业从50年代建校初期设立至今一直保持完整独立的体系和特色,可谓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长安大学因此成为公认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较强高校,涵盖公路、汽车、筑路机械、交通运输管理、交通信息等相关专业。从另一个侧面讲,“热门专业”又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温度计,能很好地代表当下行业、职业、专业的热度,比如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以公路交通先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使得公路交通类毕业生更加供不应求,成为炙手可热翘楚的热门专业。

不管专业“冷”“热”如何,考生选择专业,应当以“兴趣优先、结合分数、综合选择”来选择。如果只参考社会舆论对专业进行的“冷”“热”划分,抛开职业兴趣,简单按选“热”弃“冷”方式选择专业其功利性太强,反而不利于考生的长远发展。

理性选择“新兴”专业

专业的设置与国家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因此,随着新行业的发展,大学会适时开设一些新兴专业。但是对于新兴专业,考生既对其充满了兴趣,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又担心新兴专业对口的行业不能顺利发展,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对于新兴专业,考生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新增专业,由于没有以前的录取分数作为参照,考生和家长往往很难定位。一般来说,一所学校新增一个专业,都应该有相关的办学基础,换句话说,这一新增专业,是在以前办学基础上调整、发展而来。因此,判断专业办学实力,可以分析这所学校与之相近的专业或者专业类。从这一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有时马上就会成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很高;而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录取分数却比较低。

在选择中,对于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还可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及这一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新增的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就相对较强,并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如果新增的专业,为学校拓宽学科面而新尝试设立的专业,那么由于专业发展缺乏历史积淀,报考时要多关注学校发展这一专业的举措以及这一专业所对应的社会需求变化趋势。

新增设的专业,是为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某些行业,而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开设的。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之前有些专业虽然会涉及,却较为笼统,达不到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才开设。一般来说,新增设的专业前景应该是看好的,因为该专业的人才少社会需求多。

对于新增设的专业,有一些考生或家长会担心如果该行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就读这些新专业会不会毕业后不利于就业?的确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的时期,如果就读新增设的专业,毕业时这个行业还未成熟,那么学习该专业的人才更有发展空间。就算该行业一度搁浅,但基础学科与相近专业却较为接近,如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新增设的新能源工程和互联网工程专业,与能源动力、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在主体学科和学习内容上较为接近,毕业后也可到需要这些专业的行业工作。总之,考生和家长还是应对新专业持乐观的态度,比如电子商务专业所对应的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在该专业开设时发展并不乐观,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好。

转专业:把握第二次机会

为了让更多的考生进入自己中意感兴趣的专业就读,许多大学允许学生入校后转专业,但转专业的要求却较为苛刻。转专业是不是只是一个美好但却不真实的愿望,考生成功转专业的可能性大不大?

应该说,进入大学后转专业的机会还是有的。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在转专业方面我们有三种不同的途径。其一是入学后,如果想转入或转出建筑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专业,可直接向学院报名申请。其二是在大一第二学期,按10%转入转出的比例,学分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都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如果一个专业只能转出10名考生,但有15名考生拟转专业,则会选择15名考生中成绩位于前10的学生。其三是针对一些成绩未达到转专业标准,但有特殊因素,比如对专业完全没兴趣,也学不动,在其他专业有特长等,可以转专业,但这一类控制得较紧。

专业选择篇2

毋庸讳言,有类似迷惘和纠结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由于考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大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未来就业方向都不甚了解,在短短一个月里就要选定今后大学4年的学习方向,这显然并非易事,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一项调查显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填报的只有35%,其他原因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专业被动调剂,有的是因为听别人说热门才填报,有的是由父母、老师安排的,还有一些学生完全是乱填的,有80%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专业不是很了解。正是由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随意性、被动性,导致大学生往往对所学专业味同嚼蜡,不感兴趣。对24所在京高校部分师生的调查发现,近四成受访学生对高校课程设置“不感冒”,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是观之,许多大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要求调整专业也在情理之中。

今年高校招生季,“千万别报体”蹿红网络。“千万别报考古,因为逗比的世界没人懂;千万别报英语(English),因为汉字(子)难找;千万别报环境工程,因为实习基地在垃圾处理场……”许多人直陈有些专业就是“坑爹”,折射出当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吐槽和不满。前不久,因不满学校的调整修读专业政策,湖北省武汉市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将母校告上法庭,认为学校粗暴剥夺了学生平等自愿求学的基本权利。经审理,法院以调整修读专业属高校自治权范畴,裁定驳回学生的诉讼请求。其实,类似大学生转专业受阻的情况在高校屡见不鲜,只是少有学生走上极端,与母校对簿公堂。

那么,国外大学是如何应对学生专业调整的呢?西方许多大学里,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选择专业,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加州理工学院是在第一学年末选专业;斯坦福大学在第三学年开始明确专业;耶鲁大学要求选理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时选定专业,选文科的在第三学年开始时确定专业;在哈佛大学,直到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提交学位候选人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前,都是可以自由改变专业的。显然,这些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我国大多数学生一旦进了大学校门,要想再调整专业,就难于上青天了。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允许学生入校后,在第一学年结束时,提出申请,重新选择专业方向,但都附带有限制性条件。譬如有的要求平均成绩达70分能申请,有的规定年级前30%同学才可申请。这些条条框框明显制约了学生自由选择专业。

高校之所以不能满足学生转专业的愿望,这主要是由于受计划思维的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有着严格的指标,而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运行经费等资源配置均按照提前预设的专业人数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转专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全部让学生“用脚投票”,那么部分社会及学生需求量小、师资力量薄弱的专业,很有可能没人选择,甚至面临停办淘汰的危险,二级院系显然不愿意“到手”的学生溜走,让既定利益受损。因此,虽然部分高校允许学生重新选择专业方向,但一般人为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重重屏障。

专业选择篇3

2007年11月,笔者对辽宁省四个院校新闻专业近60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10个问题,其中包括:1.你目前选择新闻专业是第一志愿吗?2.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3.入学前你了解这个专业吗?4.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未来的期待?5.经过专业学习你对自己学这个专业满意吗?6.你对学校目前的专业师资和课程设置满意吗?7.你目前学习的状态如何?8.你自己在本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学习计划了吗?9.你了解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计划吗?10.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你未来愿意从事新闻工作吗?

我们从收回的586份问卷中根据学生回答的这10个问题后总结发现:

学生选择新闻专业的动机呈多样性。在调查中发现学生选择新闻专业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出于自己喜欢而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比例占到了38%,这个比例虽然不低,但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选择专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自己少有主见。本次调查中由于父母意愿、师长的推荐而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占到了28%,而这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自己并不喜欢新闻这个专业或者性格较内向不适合搞新闻,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厌学等情况,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见图一)

学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模糊。由图二可以看出,学生入学前由于自己喜欢而选择新闻专业和入学后一直喜欢所学的新闻专业的比例都是38%,而经过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失去激情,对于目前所学专业“无所谓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比例却达到了42%,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彻底“不喜欢新闻专业”的也占到了调查的12%。调查所反映出的数据很让人担忧,有近半数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新闻专业没感觉、没有热情,甚至不喜欢、不爱学。

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学习态度及对学校、学院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对于“入学时,您对大学的憧憬”这一问题,有52%的学生选择了“努力学习,为未来打算”这一选项。关于“入学时,您对即将就读的新闻专业的期待”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8%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特别想法,能顺利毕业就行”,另外92%的学生都选择了“能真正学到理念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有所成”、“学院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及实习设备”、“学院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能交到良师益友”这三个选项,其中64%的学生选择了“能真正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有所成”。现在再来看一看入学后学生的态度,在“您目前是否有换专业的想法”这个问题中有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有”、“自己也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两个选项。调查中还显示有42%的学生选择了对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学生入学前对大学生活及所学专业充满激情与憧憬,入学后却开始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不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如此大的反差呢?

新闻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如图三所示,有66%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没什么感觉,每天按部就班”,6%的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由此不难看出,目前新闻专业学生的状态并不是很好,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学习心态,这些大学生缺乏激情与活力,每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对于“是否有学习计划”这一问题,有32%的学生选择了“无头绪,什么都想学,却不知道从何学起”,有20%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明确的计划”。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其他人士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改变这种现状而努力。

大部分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对于“目前,您的就业观”这一问题,选择“准备考研究生,缓解就业压力”和“无论专业是否对口,能找到工作就行”这两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30%和48%。只有6%的学生选择了“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否则不就业”这个选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大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已经没有了大学生高人一等、新闻专业好就业的优越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部分学生面临就业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高地估计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在就业时并不考虑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只要有个工作就去干,结果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个人就业状况的不理想。

对于职业规划,有32%的学生入学时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24%的学生表示入学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走一步看一步,44%的学生很迷惘,目标不明确。现在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认识到了,在入学时就培养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并使其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朝着职业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性。

对于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新闻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实践。上文已经提到有42%的学生选择了对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这两个选项,在回答“如果对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不满意,您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建议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应多引进优秀教师,有的指出应该完善实习设备,增加实践课程,还有的认为应该增加直接进入媒体实习的机会……在这里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选择“增加理论课”这一选项的学生只有4%,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在调查中发现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学生专业选择的动机问题,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当下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动机不明确,甚至不能深入了解新闻专业的实际,可以说是稀里糊涂地进入了大学,进入大学后,又遇到了新问题,如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对陈旧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东北地区高校新闻专业师资严重缺乏)、仪器设备不完善的问题以及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的现实问题等,都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压力,这也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目的,继而也不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必须调整学生的专业选择动机,做好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理想教育,建立专业与职业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确立良性的目标,并通过职业理想教育、专业宣传、课程解析以及深入实践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培养学习兴趣,逐步建立个体自信心。

其次,是给学生其他专业选择的学习机会。即通过让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学习或者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其他专业的状况,让学生个体来比较新闻专业相对的优势和意义所在,之后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

再次,要创造学生了解社会与媒体的机会。充分利用好每个寒暑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新闻的社会实践,不仅要到新闻单位,也要进行社会调研。

最后,招收新闻专业学生的院校要加快新闻专业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地方有新闻专业的院校,既然设置了这样的专业,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快速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拖,不能等,不能靠,否则会一代一代地误人子弟。

专业选择篇4

学医建议不要选什么专业

1、生物医学

首先,各位要注意生物医学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不相同,前者是正儿八经的医学类专业,而后者则是工科专业,且属于基础医学类。同时,该专业就业前景并不是很好,毕业后想成为医生较难,大多数毕业生更适合科研工作。因此,如果学历不高,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学生至少要有博士学历,才有相对多的选择,如科研、高校教师等。

2、药学

目前很多人都认为药学专业是一个“坑”,因为虽然是医学专业,但基本是做不了医生的。该专业本科毕业后多数人都会选择医药代表这种工作,而研究生专业方向更多,但大多毕业后也都是从事科研、学术类工作,学历要求高前景也很一般。

3、医学技术类

医学技术类是医学专业中的一大类,包括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等,其中经常被家长、考生与口腔医学混淆的莫过于——口腔医学技术。不过虽然只是多了两个字,但却大不一样。前者是当下最热门的学医专业之一,而后者则是相对冷门的医学专业。从医学技术类专业毕业后,即使能进入医院工作,但想要成为医生同样很难,更多的人只能去到一些工厂,做一些技师工作。

学医选什么专业好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病房床边的医学,它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像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都在临床医学的范畴内。可以说,大致上除了基础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等之外,在医院直接给病人看病的都属于临床医学。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只要自己能够坚守本心,真心踏实的喜欢自己报考的专业,对自己所做的行业负责任,报考这个专业未来不仅受人尊敬,而且发展前景也不错。

2.口腔医学

因为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医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些比较重和急的病症。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全面健康的理念,因此口腔医学逐渐发展了起来。所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医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专业选择篇5

会计专业专升本可以考哪些专业

1、金融学

这个是和会计相通的。并且金融学和经济学不一样,金融学的范围更小,学的很精细,不想经济学,范围大,很不容易学好。而且现在学金融学很吃香的。

2、法律

会计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如果有相关法律知识的话会对你自律很有帮助,并且有很多法律是和会计业务相同的,比如说经济法,税法,商标法,公司法,而且如果你以后想往国务院发展的话法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也属于财经类,跟会计有相通的地方,财务可以划入企业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在大的企业里财务能够创造非常大的价值。

4、税法

可以向税务师发展,做一些税务策划什么的很赚钱。就算你已让当会计,公司也很看重这样的人才。

怎么选择专业好

1、考试相对易通过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考试比较容易通过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社会工作等文字性较多、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的专业,这样,就可稍微避开一些对好些同学来说都比较难的高强度的运算、画图等科目,在考试的时候,通过的几率就相对大了一些。

2、工作岗位所需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般都会与我们目前的工作相结合,这样才可能更好的学习致用。比如,你在单位上是从事管理工作的,那根据你的工作性质,就可选择与管理相关的专业。这样,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有着实际的工作作为案例及支撑,才会更好地理解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理论与实际的脱轨。

3、符合相关职业资格证报考条件

专业选择篇6

高职单招学什么专业好就业

1、经济与金融专业

从整体上看,金融学专业这几年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文都教育经济学考试中心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毕业生一般会进入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在管理与财务咨询公司和大型工商企业就业,或者选择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这是很多男生都会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学习机电一体化可以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4、护理学类专业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5、数控技术专业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珠三角外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操作、销售、工艺、设备维护等部门。此外还能从事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以及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等。

大学专业怎么选

1、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虽然未来就业不一定会专业对口,但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2、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人都把是否容易就业、将来工作的工资多少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虽然这些是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但是也不能绝对化。一来容易就业、工资高的行业必然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者就业形势也会经常变化。

专业选择篇7

谢珊,女,广东番禺人,硕士学位,教育管理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多年,现任学校学生职业规划园指导老师等职务,专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培训、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及职业规划个体咨询。2003年获国家劳动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指导师(中级)”资格证。2006年12月参加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

时下,又到了毕业季,是否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是校园中应届毕业生们最受关注的话题。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也不再仅仅是毕业生关注的焦点,对于高中生和低年级本科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今后就业的难与易。为此,本刊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职业规划园指导老师谢珊。谢老师就专业选择进行指导答疑。

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几乎每个高中毕业生都会为此纠结很久,五花八门的专业相较于中学时那些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复杂得不是一星半点,很多人对于专业的理解仅仅是字面意思或者道听途说。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对自身兴趣的探索又不够。于是焦虑、迷茫随之而来,那么到底该考虑哪些因素,确定自己的专业意向呢?

“选专业时最重要的是综合考虑自身的内在和外在资源。”谢老师说。

“对于自身的资源,首先是兴趣,包括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找到的兴趣,比如唱歌、画画;以及未来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将二者融合起来。再者是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可能是某一学科,或者某种技能,要将其有效地发挥出来,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可以多考虑管理方面的专业,对数字敏感的,可以考虑理工类的专业;第三是性格,将来的工作,有的是对事,有的是对人,专业亦如此,管理、语言类学科主要对人,外向的孩子更能胜任,而理工科主要对事,内向的孩子更能沉下心来;最后非常重要的是个人的价值观,有些学生希望赚钱,那么经济类的专业在金钱上的显示度更强,更有利于实现赚钱的目标,有些学生期待将来能影响别人,那么,读师范专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性格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们寻找和发现兴趣呢?“现在有许多专业的测评软件,可以帮助了解自我的性格、价值观,至少可以做一些参考。另一方面则要多咨询父母、老师,听取他(她)们的意见,他们的经验阅历可以帮助自己寻找到内在的需求。”

“除了自身资源,另一个很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是外部资源!”谢老师强调。“许多学生喜欢单枪匹马地找工作,却不知在就业过程中通过人脉关系获得工作的质量更高,成功率更大。找工作的时候,家庭的人脉关系能帮助我们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而如果所报的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出色校友的帮助,都会提升就业时的竞争力。”

如果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出现矛盾时,该怎么处理?“很简单,列平衡单啊!”谢老师说。“我们要用科学的方式帮助作出好的决策,列平衡单,为每一个备选专业在个人喜好、外在资源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估,综合起来权衡利弊。”

最近新闻中经常有报道说,母亲和孩子在就业问题上冲突严重,比如河北母亲三赴重庆劝子进国企等,对此谢老师有何看法?

“首先,这样的家长,表现得有些紧张和偏激,其实可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他们对工作会更加投入。现在的就业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大家有更多的跳槽机会,如果对第一份工作不满意,可以转向第二份工作,因此没有必要把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就业当成终身工作来对待,第一次可以考虑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而对于孩子来讲,除了个人能力以外,还有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既然父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说明家里有相应的资源,如果在自己喜欢和接受的前提下,又能利用上现有的资源,是一件好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综合考虑孩子的能力、性格是什么样子,做综合考虑。”

在每个大学总会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热门专业的就业情况会比冷门好吗?

“这个不一定,例如我们学校的动物医学(兽医)专业,在招生的时候特别困难,很多家长存在偏见,认为兽医在城市就业没有前景。但实际上这个大家都不愿意来的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得很热,宠物商店、检验检疫部门、养殖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供不应求。而热门专业由于招生报考人数较多,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出现供过于求的冷市场。而且冷热也会发展变化的,我非常推荐同学们认真研究一些符合个人特质的冷门专业,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竞争,走就业的捷径。”

现在许多大学都会提供二次选专业的机会,就您了解的情况,真正换专业的人多吗?

“不多,学校并不鼓励学生轻易转专业,会设置一些限制条件,另外学生学了一年后,重新认识专业,觉得能学下去,所以真正转专业的并不多。”

专业选择篇8

到美国读大学本科,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专业。因为留学人数大增,留学咨询机构也就多了起来,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便是向留学生及其家长提供选择专业的咨询辅导。比如,我看到一个咨询机构的广告,说“申请专业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专业的选定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方向基本确定”。还有一位专家表示:专业的选择不仅对于学生,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都是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根据我个人对美国大学教育体制的了解,其实本科入学前选择专业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不需要。大多数美国的大学在招收新生时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入学一两年后,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要读哪个专业;也有不少学生直到大三甚至大四才决定自己的专业,不过这些学生往往就无法在四年内毕业,常需要多读一年半载。

从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来看,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到美国读本科的话,也完全不必预先选定专业,可以在进入大学后,与美国学生一样,通过一两年的学习了解过程,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要给学生设定太大的压力,毕竟到外国留学,除了学业压力外,还有环境适应、语言适应、文化适应、思维方式适应以及独立生活能力适应等各种其它压力。

由于美国的大学是在学生入学后才选择专业的,一般是在大二的最后一个学期敲定,因此,学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对自己究竟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也会比高中时有更成熟的想法,这时的选择往往比较符合实际。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决定好要读哪个专业,这也是学校允许的。所以,从大学新生的分类看,有一小部分是已经选定专业的,还有一大部分是未定专业的。根据大学的规定,即使是已经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还是可以更换专业的。

由于学生在入学后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时会感到困惑或难以选择,因此大学方面设有各种机构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在选择专业上,学生及其家长往往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专业等于职业。事实上大多数雇主更关心的是相关工作经验(例如兼职和实习)以及已获得的技能,除非这个工作需要专门的特别技术,比如机械工程等。一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同一个职业也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只有连带关系。

误区二:选择自己的强项专业。在职业生涯选择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强项外,兴趣以及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在工作与生活中,喜欢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最擅长做的事并不一定意味最喜欢做。

误区三:学生在入学时就清楚自己的专业选择及职业目标。许多预先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大学后还能坚持原先的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改了专业。事实上,入学前就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往往改变专业三到五次,而没有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改变一到两次。

误区四:一生中只有一个职业。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几种职业是很正常的。美国人从工作到退休,更换五、六种职业是常态。因此,选择一个一辈子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好的目标是选择目前看来“最好的”专业。

误区五:只有一个完全适合我的工作。事实上有许多工作可以满足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一旦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便会发现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想在医疗保健领域工作,就有医生、护士、理疗师、医疗实验室技师、兽医或药剂师等可以考虑。

误区六:目前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事实上,就业市场是不断变动的,就业前景趋势是有用的信息,但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

误区七: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人际沟通、写作、研究、批判性思维等领域很强,这些都是工作中普遍需要的技能,人文科学专业毕业生往往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就职,不过,这些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专业选择篇9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选择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49-02

十多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投资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等现象使高等教育被赋予了市场价值,而人们也将此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专业选择是高等教育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投资回报的高或低有重要影响。而做好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和教学管理以及对高中生进行专业选择指导,都有重要意义。

一 现状分析

随着高考升学机会不断扩大和高校设置的专业逐渐增加,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能否考上大学转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2007年,由郑州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编辑部、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科学发展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个高校招生办公室协办的“全国高中生心仪专业选择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读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特质和兴趣爱好所选的专业,其中,经济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名列一二,而与经济相关的金融工程学和会计学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二十一位;相反,与管理相关的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却只排在二十位之后;至于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等“吃力不讨好”的专业则被排在了最后几名。考虑到当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类专业无疑相当于是一个“铁饭碗”。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人才体制的转变,使专业选择显示出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特点,心理学、艺术等专业的报考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北京电影学院每年招生人数约500人左右,而报考人数却从2010年的13000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19000人次,录取比例将近1∶30,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更是不遑多让。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创新型人才不断被提出,以前被冷落的机械、绘图等技术性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二 影响因素

在陈雷等人的《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关系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大学的机械、化工、材料、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土木、法学和社会学八个专业中共抽取96名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专业的占74.7%,按照就业前景选择专业的占70.3%,仅有30.7%的学生是在家长老师和在校生的建议下进行了专业选择。而樊明成等人针对全国31个省的175所普通本、专科院校的在校学生所做的《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中,指出对大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自身兴趣、职业潜力和长辈影响外,工作机会、分数落点和自身能力也占了不小的比重,现就其具体因素进行分析。

1.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努力工作,积极活动的巨大动力。有研究表明,专业选择与职业兴趣是否匹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程度和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现在的大学课堂中,“低头族”越来越多,隐性逃课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学生反映上课太枯燥。而枯燥的最根本原因便是学生本身就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这也直接影响了课堂出勤率和专业掌握程度。同样,相对于对专业不持有兴趣的学生,持有兴趣的学生有更高的专业认同,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中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发现、探索的动力,从而获得更完善的专业素养,体验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同时,兴趣在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个体的人格特质,最了解我们的人莫过于自己,可以想象,一个胆汁质的人却选择了机械绘图专业,这对他未来的就业是极为不利的。

2.工作机会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下,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高校毕业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不少人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学了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问题,工作地点、工资、就业率等都被考虑在内。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表示理解。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才会向往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首先就是要保证自己有能力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这些都是建立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上。麦可思《中国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的就业率最高,高达99%以上。同样,在自己的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可以发展我们的兴趣。目前,这种先就业再择业的模式慢慢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3.职业潜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专业被囊括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以心理学为例,虽然在“”之后得到发展,但我们必须承认,相比于美国、德国的心理学而言,我们的心理学发展只能算得上是初升的太阳。但正因如此,它才有更好更宽更广的发展前景。从蔡元培教授将心理学引进北京大学之后,如今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都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重点学科进行培养,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青少年与时俱进的思想。

4.其他因素

从总体看,个人兴趣、工作机会、职业潜力在专业选择时占有很大比重,但长辈的建议,自身的分数落点和自身能力以及性别因素也是主导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有超过60%的被试者认为分数落点,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程度较强,这与中国人讲究的“子承父业”和传统的家庭中心主义的特征有关。但也必须要承认,生活日新月异,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父母的那个时代相差太多,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建议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高校专业的设置也涉及性别因素,如石油、土木、护理等专业几乎呈现出性别一体化的特征。

三 讨论与建议

各种研究均表明兴趣在专业选择时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作为内部动机,它具有坚韧性、持久性,可以长时间地激励个体进行学习等各种活动。然而陈雷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初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专业的74.7%的学生中,只有37%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专业满意。如此高的份额让我们不禁要对现在的教育体制产生疑问。多数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更为注重理论教学,这对于一个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走出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同时,大学入学填报程序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了解程度很少,而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以后的专业学习。因此,除了要完善大学入学填报程序,应该成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对高考学生给予辅导。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才资源不浪费,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日实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

参考文献

[1]樊明成、陈小伟.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3)

[2]陈雷、贾朝霞、张良强.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关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5(33)

专业选择篇10

首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理想是腾飞的翅膀。社会的需求是选择专业的基础,个人的兴趣是学习专业的动力。富可敌国、光芒四射的比尔・盖茨就是一个一生选定一件事的人。正因为这一果断的抉择,使他的软件事业在经过几年的打拼之后,在IT行业建立起了傲视天下的微软帝国。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很多人问我成功的秘密,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谈,我只是选择了我爱做的事。其实,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我从小就喜欢电脑是分不开的,回想起来,我不过是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己”。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等10所美国著名大学同时向昆明十中学生刘子尔抛出橄榄枝。最终一有着5年社会实践经验的刘子尔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刘予尔说:“因为自己感觉学习很快乐,所以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所以感觉学习很快乐,这是刘子尔成功的秘诀,也是许多名人成功的“捷径”。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但他凭借着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刻苦自学钻研,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数学家陈景润执着数学研究,在6平方米的小屋内,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耗去几麻袋草稿纸,终于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瓦特因选择了自己爱做的事,发明了蒸汽机,掀起了一场工业革命;爱迪生因选择了自己爱做的事,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历史。选择自己爱做的事,是你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比金子更珍贵。

其次,正确处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关系。热门和冷门专业只是相对一个时期来说的,出现热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失衡,企业的需求和高校培养计划出现了短时间的不平衡。因此,考生及其家长需要预测的是四年后什么专业的就业前景好,而不是仅看眼前的热门专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作为考生志愿填报的建议者,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的“冷”与“热”,因为专业的选择有其滞后性,热的顶峰往往就是冷的开始。经常有考生及家长问什么是热门专业?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哪些专业挣钱多?我认为这要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有关的专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其就业前景比较好。2009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十大产业既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有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还有关乎民生的产业。其全面振兴和有效拉动,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巨大引擎,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行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为行业投资必将带动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从业人员的补充和素质提升是保证规模扩大的前提。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几年这些产业都将有所作为。所以,选择专业要注重国家十大振兴行业和四万亿元投资所惠及的专业。凡是国家提倡的、主张的或者将要进行的领域,都是大热门。比如:国家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新环保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专业就会吃香;国家要搞西部开发,交通要先行,土木要大兴,则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建设等配套专业肯定吃香:国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三农”就是关注根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用更大的决心和力量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自觉地把中央出台的各项加强农业的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21世纪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农林畜牧专业,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生物工程、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现代化的新型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目前,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人均耕地更是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增地减”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向地下要深度,向天上要高度”。耕地紧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国家提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那么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与土地相关的专业肯定吃香;国家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就会吃香;国家提出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顿,要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制定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那么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测等有关的专业肯定错不了,毕竟“民以食为天”;2008年12月,为了拉动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已经启动了千亿投资计划,其中投资300亿元到交通和民航部门,300亿元投资水利工程,500亿元投资电网。这些工程涉及到公路、水路、港口、机场、码头、电网和水利基础建设。如此巨大的投资将拉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这必然带动交通工程、路桥工程、建筑工程、物流工程等一系列专业的人才需求:国家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生存质量双提高。与环保材料、环境科学等有关的专业就业肯定比较好:人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医学类专业几乎是一个不会失业的专业。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得什么别得病,没什么别没钱。可见关注健康,让腰包鼓起来是最大的民生。民生和民生工程这样的词汇近几年反复出现在中央的会议、文件和讲话中,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肯定错不了;国家今后两年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避免腐败,如何用好4万亿元,严防“上一批项目,倒一批官员”,“工程上马,官员下马”,如何把4万亿元花得对得起黎民百姓和纳税人?如何确保4万亿元投资的含金量?总理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那里,审计就跟进到那里”。“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学专业肯定大有作为;每年六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的绝大部分将在城市就业,在工作后的三到

五年都将面临结婚成家、住房的刚性需求,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促成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正经历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给房地产及建筑行业带来历史性的商机,那么与之相关的房地产及土建类专业肯定错不了;我国政府作出决策,中国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争做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因此今后十几年内我国船舶工业必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在此后几十年内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这样船舶工业必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因此与船舶有关的专业肯定很好;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去年底公开表示,为拉动国内旅游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望年底出台。经济越来越好,现代人也越来越需要逃离都市的喧嚣,人们的休闲意识提高,“享受生活”成为共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选择旅游类专业,当然是明智之举。

第三,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权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同一所大学也不是所有学科都有权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重点大学里面有一般专业,一般大学里面有重点专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于每一个专业,只有就读重点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一般大学的优势专业,才能接受目前中国名副其实的优质教育。区分本科专业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明显标志,是看是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否有国家重点学科等。一般来说,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是最好的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好的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比较好的专业,或者说,部级特色专业是最好的专业,省级品牌专业是好的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是比较好的专业。所以我们在报考时要尽量选择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或者省级特色专业以上的专业。区分专科专业办学实力和水平的明显标志,就是这个专业是否是部级精品专业,是否是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是否是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教改试点专业。层次越高实力越强。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往往都集中在这里。这不仅是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分专业强弱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如被其毕业生戏称为“听起来像民办大学”的长安大学。从这所大学的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来看,交通运输工程、地质工程成为其部级重点学科似乎理所当然。位于江苏无锡的江南大学,其实是由无锡轻工大学等数所院校在2001年合并而成,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食品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也是部级重点学科。南京理工大学是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为现名。其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

一流的大学里,同样会有二流的专业,而有些大学可能“名气”不大,但某个学科可能是国内顶尖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侧重,即便是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可能也只是见长于若干个学科。如果你的分数够不上名牌大学的好专业,又有明确的专业兴趣,那么不妨退一步,到一般院校上一个有特色的专业。上不了重点学校,上个重点专业。考生该如何拨开迷雾,在众多专业中去发现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翻看部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名单,许多重点学科,散见于一些非名校之中。如:青岛大学的眼科学;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材料学;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工程;西安理工大学的水利工程;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再如高职高专里的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隶属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其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有2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酒店管理是其特色专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有部级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制冷与空调专业,2个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和制冷与空调专业,3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创建于1980年、前身是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省级示范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和园林工程技术;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山东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

报考小贴士:

1)、考生应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专业选择要注重国家十大振兴行业(纺织、轻工、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大产业)和四万亿元投资所惠及的专业,围绕“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养老就医、国计民生”选报专业。

2)、专业对于考生来说非同小可,因为它决定着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什么,毕业以后将干什么,所以专业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相对于选大学来说选专业更重要。考生选专业之前一定要对目标学校和专业刨根溯源,探明其前世今生,尽量选择其优势和特色专业。察看一个专业的冷与热,不如审视自己对某一个专业适合与否,不如审视专业的优势与否。如果对采一个专业,你有兴趣,且能胜任,那就应该选它。因为再冷的专业,也照样会有佼佼者。

5)、特色专业与非特色专业就业“冰火两重天”。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很多学校都有,因为专业性强,主攻方向明确,在就业时,与“大众化专业”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有时,即使学校不是自己理想的,但如果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在某方面具有特色的专业,将来就业会更容易些。这实际上就是尺虽长也有所短虽短也有所长的辨证关系。志愿填报,并不仅仅是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落实在专业上。我个人以为,哪个高校都能开办的专业,哪个人都能学的专业,就业一定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