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污染十篇

时间:2023-03-29 23:04:43

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篇1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技术策略可持续利用

0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多,相应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滞后和非点源污染控制不够得力,使全球淡水资源正面临两大问题: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愈益严重并有加剧的趋势[1~3].。

在本世纪60、70年代曾发生过石油和能源危机,这种危机愈演愈烈,并最终引发了一些局部战争。通过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危机。同样地,淡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了人们的生存,这也同样孕育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战争的威胁[2~3].。

在1998年8月份召开的"水与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上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代表们警告说"如果不尽快行动起来,下个世纪可能因水而引起战争[4]."。在他的重点发言中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常常是冲突的起源"。联合国确定了70处与水有关的冲突地区,从近东到西非,从拉丁美洲的干旱地带到印度次大陆;主要的闪燃点包括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执;埃塞俄比亚与埃及对尼罗河的争执;印度与孟加拉国对恒河的争执;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对幼发拉底斯河的争执等。

水源污染篇2

第一条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防止水质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所有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

第三条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管理要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各水源地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另行下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县环保局对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县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安监局、卫生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局等管理部门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饮用水源保护

第六条为提高饮用水源水质,保障生活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县政府依法对相应的水域和陆域划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实施分级保护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条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由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直接监督管理。

第八条环保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在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设置界碑,明确各级保护区地理界线。供水单位应在一级保护区内取水口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告示牌。

第九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二)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废水、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

(四)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捕杀鱼类。

第十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

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二)二级保护区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原有排污口应依法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三)准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第十一条因污染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同时立即通知供水单位,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即时报告环保、水利、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接受调查处理。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上一级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单位和村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饮用水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接受环境保护、水利、规划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本单位饮用水保护责任制度;

(三)保持污水处理或者其他防治污染设备设施的完好和安全运行,并制定防止污染水源的应急措施,禁止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人水体。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改造或者更新需暂停使用的,必须提前5个工作日报县环保局审查批准,经批准并在采取防止水污染措施后,方可进行。

(四)当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质污染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者减轻污染。并立即向所在地乡镇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县环保局根据实际情况启动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第十三条县环保局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总量超标的情况下,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环保局责令有关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在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由县环保局责令其限期治理。

第三章管理部门职责

第十四条县环境保护局对本县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

(三)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四)负责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监测和管理。

(五)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

(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五条县直其他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协同环保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县住建局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管理,协调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纠正并依法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用地行为,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

(三)县水利局负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合理调度水资源,做好水土保持,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

(四)县卫生局负责饮用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管理。

(五)县公安局、安监局负责剧毒、危险品运输和使用的安全管理。

(六)县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等单位应按照饮用水源保护要求,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项目布局,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及各项政策。

(七)县公用事业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清理处理工作。公用事业局、自来水供水单位负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水体清理和保洁工作。

(八)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等单位按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业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工作。

(九)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查处县城规划区和建制镇建成区内的违反饮用水源保护的行为。

第十六条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督促村(居)民遵守本办法各项规定,做好区域内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清运处置工作,支持配合县环保局和其他有关单位查处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协作和配合,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建立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章处罚

第十八条在县城规划区和重点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违反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治管理规定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予以处罚;在县内其他范围违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由县环保局或有关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水源污染篇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较短缺的国家,不仅人均占有远远没有世界人均水平,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尤其在西北地区,水源极度匮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而由于技术和成本方面的原因,水资源开发的难度很大。在这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城市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贵阳、三门峡、武汉、上海等城市进行实地水源调查,发现了城市饮用水在污染防治中存在着许多同性问题。

一、公众水源保护意识薄弱

笔者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河和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进行全程调查时,发现河上游的水质质量是非常好的,河水清澈透明,能看到河底的水草及植物,流动的河水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味道。笔者询问了涧河上游经过的人得知这里的水基本上没有收到过污染,由于上游地理处于森林中,人烟稀少,除了偶尔会有一些居民钓鱼外很少有人类行为干扰,有些人也会来上游打水饮用。而对这里的水源进行提取质量检测后笔者发现这里的水基本上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可见上游的水源质量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受到污染。

而到了河水的中下游,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由于河水的中下游地处人们居住区,到处可以看到在河中洗衣的人们,笔者观察发现,人们在洗衣后将掺有洗衣粉和肥皂的脏水直接倒入了河中。这样使得河流中有大量含有钾、磷等化学物质的生活污水,而这些化学物质对河流的危害非常大。它使得水底的植物在这些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化学物质下迅速生长,而在生长过程中吸取了大量氧气,导致水体中的鱼虾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大量死亡,水体发黑发臭,甚至形成死水。

在河面上可以看到漂着的树叶、塑料袋,塑料饭盒及烟盒各种杂物,河水已经不像上游清澈见底,显得污浊,也没有看到河中有鱼群。在河底可以看到易拉罐、啤酒瓶等生活垃圾,河水甚至发出一股臭味。

可见造成河水上游和中下游的水质差别巨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众水源保护意识薄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生活的便利而忽视了水源的保护,随便在河中洗衣,随手扔杂物到河中,正是这看似不经意的行为严重污染了水源,对城市饮用水源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保护不到位

在笔者的调查中,基本上没有发现政府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措施和宣传栏。对于地处人们居住区的水源应该有相应的保护设施,比如在人流量较大的河道上建实体防护栏,这对人们下意识扔垃圾到河中有着很好的防护效果,同时也可以防止公路上的垃圾被吹到河中,另外这对路人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花溪河的调查中看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一个警示牌,这个警示牌写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告诉了人民要保护水源,但是在路旁经过时很难发现这个警示牌,只有停下来弯下身子才能看到警示牌上的字。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多设警示牌,从不同角度倡导人民热爱水源,告诉人民保护水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每个人都树立起水源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和投入资金对水源进行保护,如设立专业队伍定期对河水进行监管和清理。

三、工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污染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也会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根据我国水资源统计的资料显示: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409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9%,可见工业生产对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而农业污染,主要指的是含有农药、化肥、牲畜粪便的污水进入水源。

水源污染篇4

关键词:陕西;水资源;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

一、陕西水资源污染现状

水是干旱地区最为宝贵、无法替代和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是绿洲生命、生存和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水资源应当由量与质两个概念组成。陕西属于缺水省,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2%左右,耕地每亩平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 。关中、陕北人均、亩均占有地表水量分别为520立方米与232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9. 2%(相当于世界公认人均水资源最低标准的52%)和17.5 % ,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1]

陕西水资源除了数量上的不足,在质量上也污染严重。2004年,陕西全省主要河流的23个断面水质的监测,超标水质占监测断面的51.9%,其中Ⅳ类水质占17.6%,Ⅴ类水质占21.3%,劣Ⅴ类水质占22%,主要污染物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等。[2]2005年全省主要河流的40个监控断面,18个断面超过Ⅲ类标准,占45.0%,其中7个断面属Ⅳ类标准,占监测断面的17.5%,11个属劣Ⅴ类标准,占监测断面的27.5%,主要污染物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等。[3]2006年第一季度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下属五个监测分中心对陕西主要河流23个重点水质断面及4个重点水源地进行监测评价,在污染断面中Ⅴ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的8.7%,劣于Ⅴ类水质的断面占监测断面的26.1%。[4]第二季度的监测Ⅳ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断面的4.35%,劣于Ⅴ类水质的断面占监测断面的30.43%。[5]

在陕西的六大水系中,渭河的污染历次监测都是最严重的(渭河流域的农业产值占陕西农业总产值的50%),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渭河的主体功能是农业灌溉,同时是宝鸡、西安、咸阳、渭南等大中城市工业用水的主要补给源。统计渭河近年水质监测断面资料显示,全长818公里的干流河段,全年III类水质河段长占37.2% ,1V类占12.2% , V类和劣V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渭河总长的一半,为50.6%。1991至2003年渭河氨氮年平均值为5.78毫克/升,是V类标准20毫克/升的2.89倍。污染最严重的监测断面是“天江人渡”,年平均值为9.47毫克/升,是V类标准2.0毫克/升的4.7倍。峰值出现在7月份,氨氮浓度达到了24.06毫克/升,是V类标准2.0毫克/升的12.03倍。渭河污染尤以中下游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河段最为严重。渭河已成为一条黑河、臭河,其中干流中下游河段现已丧失了基本的水体功能。

陕西除了地表水污染严重外,受污染水体的下渗及引污灌溉的影响,地下水污染也很严重,沿渭河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重点城镇地下水水体亦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以兴平、三原、蒲城、富平四县为例,兴平市2000年8个监测点中NO-3平均含量171.1毫克/升,超标率达37.5%,三原县3个监测点NO-3平均含量166毫克/升,超标率达66.7%;浦城县12个监测点NO3-平均含量120.75毫克/升,超标率达42.9%;富平县 14个监测点NO-3平均含量120.5毫克/升,超标率达41.7%。[6]

水污染加剧了陕西水资源的短缺矛盾,同时对陕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污水增加了工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如造纸、印染等工业产品使用不清净的水会造成产品的色泽晦暗,酿酒、食品工业等使用不卫生的水会导致饮料和食品的卫生质量不合格,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污水对农业的影响更为严重,用污染的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质量降低,农作物减产、变质,甚至颗粒不收;污水对渔业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可使水生生物缓慢中毒,出现畸形的或是带有怪味的鱼虾,严重时一夜之间成百上千的鱼死亡;饮用被污染的水还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水污染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污染源一般被划分为点源和非点源。点源是指以点状形式排放而使水体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非点源污染是相对点源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点源污染容易识别和治理,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得到较好的控制。相反,非点源因为过于分散,不易识别和收集,其严重性逐渐显现出来。有报道指出,目前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大。近年来,陕西省为了净化环境,保护水源,采取了许多环境整治措施,如关闭了渭河沿岸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咸阳、西安等城市建造了几个大的污水处理厂,但污染依然很严重。究其原因,陕西环境整治主要解决了点源污染的问题,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以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的形式,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等。2003年,美国环保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美国河流和湖泊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是河口污染的第二大污染源,是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在芬兰,20%的湖泊水质恶化,而农业非点源排放的磷素和氮素在各种污染源中占到50%以上。在荷兰水环境污染总量中,有60%的总氮和40%的总磷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7]世界银行的报道指出,中国地下水有将近50%被农业非点源污染。有专家估算,目前中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

二、农业非点源对陕西水

资源污染贡献分析

(一)高残留毒害性农药的应用

农药对治理农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陕西农作物病虫草害发作频繁,导致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陕西2000年农药使用量为10 323吨,2001年为10 449吨,2002年为10 200吨,2003年为9 761吨,2005年为9 888吨。其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应逐步淘汰的有机磷药占70%,其中高毒农药又占到70%。我国农药施用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在20%-30%,其余大部分落于土壤,还有一部分漂浮在空中,陕西是个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进入土壤后的农药大部分随地表径流进入江河,一部分渗入地下水,飘浮在空中的农药最终随降雨、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和湖泊。这些有毒有机物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在水中浓度虽然很低,但毒性很强,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密切。高残留毒害性农药使用不仅造成了水体污染,也导致农作物残留超标,2004年对西安市、宝鸡市、三原县、富平县、商洛地区140份蔬菜与水果食品样品中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蔬菜与水果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1.7%,其中蔬菜样品中对硫磷和水果样品中乐果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6.22微克/公斤和3.02微克/公斤,大大超过国家的限量标准。现代医学证明,在致癌因素中,环境因素占80%,在环境因素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占80%,在有毒化学物质中,有毒有机物占95%以上,因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有毒有机物研究日益重视,已成为当今水环境研究的主题和热点。

(二)化肥使用不当,利用率低下

陕西省1990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7.94万吨,耕地亩均施肥12.82公斤;2000年全省化肥施用量达到131.19万吨,耕地亩均施肥28.09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长93.10%和1.19倍;2002年化肥使用量为131.9万吨,耕地亩均施肥已达到30.80公斤,氮肥占54.9%,磷肥占12%;陕西的耕地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在逐年减少,但化肥的使用总量却在逐年上升,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2003年至2005年陕西化肥的使用量分别为142.7、143.1和147.3万吨,氮肥的使用量分别占54.5%、54.2%和52.1%,磷肥的使用量分别占11.1%、11.3%和11.5%。

研究表明,在施入农田的氮磷化肥中,大部分被土壤颗粒所吸附,作物对氮素的利用率只有20%-35%,挥发到大气中有5%-10%,其他氮素随降水径流和渗漏被流失。施入农田中的磷肥,作物利用率约10%-20%, 50%-60%被土壤颗粒吸附固定,部分随降水径流从农田中排出进入水体。化肥中的营养成份流失到水域中,一方面造成化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体硝酸盐污染。人长期饮用被化肥污染过的水,可引起慢性中毒,会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中毒时会引起肝、肾损害。

(三)禽畜养殖粪便随意排放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陕西养殖业迅速发展,2000年,陕西省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到22.9%,达11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3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1.7%。据《中国农业年鉴》资料,2003年至2006年陕西的猪出栏量分别为770.1万头、816.4万头、932.4万头和930.4万头,牛出栏量分别为71.1万头、78.6万头、83.7万头和88.2万头,羊出栏量分别为447.0万头、518.9万头、571.3万头和618.7万头,家禽出栏量分别为5 505万只、59 189万只、5 853.2万只和6 366万只。

因陕西城镇和农村中的禽畜饲养场,一般没有排污设施,污染物大多数直接排放。禽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它们进入土壤后,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过高的含量会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进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中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且氮和磷含量过高使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滋生蚊蝇,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含量减少,鱼、虾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三、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农业非点源污染要从法律、政策、技术体系三个层面推动治理:

(一)法律措施

1.尽快制定、完善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法律。

我国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法律的形式对环境保护予以规范,为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84年和1988年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6年和2002年分别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也涉及到水污染防治问题,为中国的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1998年、2002年和2005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流域实际分别制定了《陕西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然而,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陕西省的地方性法规基本上是针对点源污染的,没有将非点源污染纳入总量控制计划,对城市和非城市的、农业的非点源污染控制不足,而且内容也十分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效果。要解决我国严重的非点源污染问题须从立法、政策、技术三个层面来推动治理,而立法是当务之急。不过在国家立法以前,地方立法可以先行,国家立法不可能对各地具体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范,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地方结合本地的客观环境条件进行立法,因各地自然环境较大的差异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步骤有所不同。陕西应结合本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地面径流量、流域地形、气候等制定非点源污染防治综合法规和单行条例,为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执法。

与立法相比,执法环节更待加强,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贯彻执行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力度。加大对因农业开发、畜禽饲养等农业生产活动和不按规定使用农用化学物质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力度,协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生活和其他活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监测监督管理体系和执法管理队伍,加强监督部 门管理力度,尤其要发挥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于有法不依、违反法律法规者,决不姑息,严惩不怠,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政策措施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制定落实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清洁生产的政策。从外国的先进经验可以得出,要保护农业环境除了要有相关法律作为保障外,还应有相关政策的响应,一方面要体现出法律的约束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政策调动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农业非点源污染本身具有分散性、随机性、隐蔽性,再加上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生活单位日益细化,对大量分散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监督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政府应更多地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朝着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如建立以围绕农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科枝、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鼓励政策、优惠政策、风险分担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清洁生产研究、示范、培训的项目,列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技术进步资金的扶持范围,在信贷方面给与充分支持;相反,对化肥和农药的生产、销售课税,对污物的排放收费,从源头上减少化肥的投入和污物的排出。

(三)技术措施

1.推广清洁、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和施用技术。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还未能代替农药防治为主体的情况下,根据危害发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农民用药,使用那些低污染、低残留的农药,在施用技术上,要采用科学、合理、安全的农药施用技术,根据农药的特性,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变化、残留规律、农作物的收割期等特点安全使用农药,为了提高农药的治理效果,可将两种或多种农药合理混合施用或交替轮换使用,以避免或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2.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利用作物间的相生相克、共生互利关系,采用轮作、间混套种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害与草害,通过调整收获和播种时间,打乱害虫食性或错开季节,可有效地减少危害。利用动物、微生物及作物分泌化学物质来治虫、除草,通过放养天敌也能有效控制病虫害。

3.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养分的测试值以及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确定施肥量、施肥期,多施有机肥、微生物肥,少施化肥。我国目前己开发出根瘤菌肥、磷细菌肥、钾细菌肥、固氮菌肥和复合菌肥等,这些肥料具有无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等优点,应大力推广和使用。

4.禽畜粪便资源化技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粪便由废弃物变成资源,变成农业的肥料、饲料和燃料。第一,用作肥料。禽畜粪便经过一定处理后作为肥料使用,是优质有机肥,合理地施用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增产,又可避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以及由于化肥的流失可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非点源污染。第二,用作饲料。禽畜粪便所含的氮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可以作为奶牛等的饲料。第三,用作燃料。采用厌氧发酵法,就是将禽畜粪便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这是禽畜粪便利用的最有效的方法。[8]

5.构建缓冲带,防治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过程造成的养分损失,是土壤退化和非点源污染的直接原因,陕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6.8%,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河流、水库淤积,非点源污染严重。缓冲带,全称保护缓冲带,是指利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或有害物质的条带状、受保护的土地。它是由美国农业部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向美国公众推荐的土地利用保护方式。[10]缓冲带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是通过滞缓径流、沉降泥沙、强化过滤和增强吸附等功能来实现的,能明显降低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缓冲带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环境质量,提高水质,降低径流对河道的冲刷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致远.陕西水资源的分布与可持续开发利用[J].西北地质,2003(4):96-100.

[2] 陕西省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7-08-06].陕西省环保局./basi.data/communique/136483.htm.

[3] 陕西省2005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EB/OL]. 陕西省环保局/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4.

[4]陕西水资源质量通报[EB/OL].[2006(13)]..CN.

[5] 陕西水资源质量通报[EB/OL]. [2006(14):2].CN.

[6] 姜桂华. 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2.

[7] 赵永秀.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9(1):9-12.

[8] 李传红.集约化禽畜养殖业废弃物污染及其综合防治[J]. 环境保护,2001(12):32-34。

水源污染篇5

关键词:水环境 水资源 水污染 开发利用。

0 引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还很难利用。因此,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 工业 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配竞争。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 计算 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有机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 发展 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2 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固体垃圾的肆意排放等,但最终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 自然 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按污染源分,可分为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污水污染、农业回流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等方面。

2.1 工业废水污染 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据统计,生产一吨钢需水量30多吨: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至500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1000吨以上。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 城市污水污染 随着 工业 的 发展 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这种污水会消耗接受水体的溶解氧,也会产生泡沫妨碍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使水发臭变质。

2.3 农业回流水污染 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这些物质化学稳定性极高,在 自然 界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成为环境是长期存在的污染物质,又易溶解于脂肪,能在动物和人体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千万危害,同时它难溶于水,借助水的流动而迁移到其它地方,使得许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的地区,也受到了农药的危害。

2.4 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 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有机物质经水中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各种有毒物质使水体具有毒性,从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一旦随雨水转入水中,就变成亚硫酸,它又同水中的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更大危险性的物质。垃圾场的垃圾雨淋和雪化后可能溶于水,或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最后漏出场外,流入地势低的城市,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3 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造成的水污染严峻形势,我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水环境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3.1 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通过 企业 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3.2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3 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 经济 ,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 农村 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3.5 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6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 发展 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 科学 管理。

4 结论

世界上的淡水供给是有限的,农业、 工业 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配竞争。为了避免水危机,许多国家必须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治理水污染环境的课题已经被列入世界环保组织的工作日程。在我国水源污染已经是普遍存在,有机物正在悄悄地污染着我们的周围环境以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方面现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水源污染篇6

关键词:饮用水污染;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1.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饮用水污染发展现状

据调查,在我国的很多区域县市,由于当地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已遭破坏,淡水资源的水质条件也日益恶化。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80%的工业、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措施便流向了水源地。经检测,全国有一半地区饮用水质量不过关。以农村为例,有将近3.2亿人口不能喝到放心水,其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至少有1/4的地表饮用水无法达到引用标准,且从整体上看,南方的水质情况要好于北方地区。

饮用水污染的因素分析

1、工业污水的不合理排放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每一年的污染排放量都是极大的,而这些废水多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程序直接排向生活水域。在参与试验的河道中,90%的城市用水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了,能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不到一半。更为严重的是,水污染现象正逐步蔓延至深层水域,以至于地下水都受到威胁。工业污染排放是水污染的第一“罪魁祸首”,不仅日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且其污水成分极为复杂,治理难度极高。

农业方面的污染源

农业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这几个方面:动物粪便的随意排放、农药化肥的随意丢弃造成的污染。在这些污染源中,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的数量极多,有害物质的含量极高。水土流失在我国的严重程度已经有目共睹,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会随着地表土地的流失而汇集到水域中,各种营养元素也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各个河道,生活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水域中藻类和其他微生物体的繁殖速度急剧上升,加速了水质的恶化程度。

文献资料表明,我国至少有将近一半的河流湖泊处于过度营养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上的各种污染,比如说:检测水域中的氮磷污染物有近1/3与农业污染密切相关。我国的水源多集中于山区,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农业污水会随着水土流失过程不断排入水域。据了解,在饮用水的水源地,尤其是地下水中所沉淀的农业有害物质,至少会给数百万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隐患。也就是说,对于农业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农业灌溉时还是会带有很多残留的农药化肥物质。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各大中小型城市中,仅有23%的居民能喝到放心水,这一数据在相对落后的城镇乡村甚至更低。要高效治理水污染现象,首先就是要保证饮用水的质量过关。必须要加大对污染水源地的监测范围和力度。

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各种生活垃圾、粪便及污水的排放,其主要成分就是一些危害不大的物质,但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带来很多潜在的病菌。而南方的大部分城市都是傍大江大河而生,因为污水处理观念不强,技术落后,使得当地的水质急剧恶化。特别是某些河段,既受工业污水的影响,还受生活污水的影响,人们所用的饮用水水质极差,甚至比国家规定的第三等级的水质标准都低,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还有些区域选择钻井取地下水,但由于地下水的水源已被重度污染,水质根本无法达到引用标准。某些条件落后的地区存储的山坡积水其实也深受污染,这样的水源水质没有任何保障,很难说适合引用。

饮用水被污染之后的不利影响

水资源污染程度的日益严重化已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国际权威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引发各类传播疾病的最大诱因就是水质的污染,每年由于引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带来的死亡人数超过2000万。自然水源的污染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若是直接引用那些尚未经过任何处理程序的水源,将对人类造成各种生命安全威胁。若是引用了那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水源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是致癌。

以湖北省为例,其某一县级区域的工业污水排放不合格,基本都是直接流进当地的蛮河,致使该河道下游区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经过水质检测,该河流的水十分浑浊,散发出阵阵臭味,属严重不合格水质。

具体的防治措施

水污染的防治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方能见效。但是,“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不能再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我国在前几年就已明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水污染的治理也提出了各项应对措施。以往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必须抛弃,应从这一刻开始全面投入到水资源的保护行动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和外在条件建立治水计划。

从源头上对水资源进行保护,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保护单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保护治理方法,不仅要对农业化肥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限定,还要对各种生活工业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此外,还要防止各种人为因素对水资源的破坏。如果造成了水质问题,则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令责任人在期限内解决水源污染问题。

完善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某些条件成熟但供水设备落后的地区,要及时建立自来水供水系统;对于水质已被严重污染且治理困难的地区要果断更新水源地;而对于那些人口分散的山地则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供水系统。

第三、全面加强饮用水的水质检测系统的建设。要大力保障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的话,不仅要在水源上投入大力气,还要重视各种供水系统的建设,最后要记住的是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力度。要完善对于饮用水水质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人力、物力、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各环节信息沟通顺畅。此外,还要建立权责明晰的责任制度,要使整个供水系统的运行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最后,在水质管理上要突破管理障碍,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冲突,引入积极健康的竞争机制,帮助整个管理机制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目前,各大管理部门在饮用水的安全防治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多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江荣,尹华强,郭家秀.饮用水处理技术简述[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2)

[2]张旭,张小波.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1(02)

[3]王波宁.我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综述[J].广东化工.2011(03)

水源污染篇7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 水资源保护隆化县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自然界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不仅关系到人类和自然界的生死存亡,而且也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对水资源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在可开发利用水域内划分多种用途的水域界限,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总体控制,合理解决各方面的用水矛盾。防治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工作就是按功能的要求改善水资源的质量,保证目标水域使用功能的实现。

1.水功能区区划现状

根据《河北省水功能区划》,隆化县水功能区划分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水功能区划分和二级水功能区划分。隆化县一级水功能区6个,其中,保护区1个、保留区4个、开发利用区1个。二级水功能区有饮用水源区1个。

2.水质评价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1个保护区为劣V类;4个保留区:1个为Ⅱ类、2个为Ⅲ类, 1个为劣Ⅴ类;1个开发利用区水质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

3.水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二是农田灌溉带入地表水体残留的化肥农药及地表有机质。由于水资源的一体性,随着地表水体的污染,地下水环境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4.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原则

4.1规划协调,统筹兼顾

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能源等资源利用规划相协调,要统筹当地与京津唐地区供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2综合防治,重点突出

水资源保护按水质、水量统一考虑,以保护水质为主;面源与点源治理结合,控制污染排放,突出点源污染治理,包括城镇垃圾处理及环境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兼顾面源治理和节水,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发展工业和农业节水。

4.3标本兼治、促进发展

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措施,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合理确定生产发展方向,推广清洁能源,合理施用化肥,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解决好污水处理回用,控制乱采(矿)乱排(废水、废渣等)现象。以实施水资源保护为契机,推进我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4科学治水,强化管理

以水功能区为主线部署防治措施,努力提高治水科技含量,完善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充分重视小城镇、农村生活污染的管理与治理,逐渐改善河流水质达到规划的水功能区指标。

5. 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措施

为实现水资源保护总体目标,必须对区域内面污染源和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控制和治理,逐步改善水质条件,为我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下游地区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障。

5.1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

5.1.1治理水土流失

隆化县森林覆盖率约为35.8%,略高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要的30%水平,但水土流失问题仍比较严重。生态环境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重建设、轻保护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隆化县根据省制定的《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和《首都21世纪水资源规划》要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坝上生态农业工程、植树种草,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农业县、生态示范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5.1.2节水措施

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方针是“全面节流,多方开源,涵养保护,强化管理”。把节约用水作为解决隆化县水资源危机的战略措施来抓,建立节水型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和节水型社会。在节水措施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隆化县的节水水平与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还不适应,有的地区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仍具很大潜力。全面节水包括农业节水工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工业节水、城镇居民生活节水、市政设施节水、特殊用水行业节水共六个方面。

5.1.3加大工业治理力度,建立达标排放制度

根据水功能区排污总量控制要求,隆化县对所在水功能区的企业进行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实行100%达标排放,在企业内部建立潜水处理设施,提高中水利用率,加快污水资源化进程。对污染严重和效益低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防止水污染。全面推进工业清洁生产,积极扶持无废、少废工节和无污染、少污染的高新技术和节水工艺、节水技术的推广。

5.1.4加强城镇水污染治理

2010年隆化县在县城建集中污水处理厂一座,确保城镇污水达标排放。对主要污染物实行问题控制,把浓度控制和问题控制有机结合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和居民小区污水设施建设,实行清污分流,整治入河排污口和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污水资源化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年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5处,投资2600万元。2016-2025年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5处,投资3000万元。

5.1.5加强城市排水工程建设

目前我县城镇排水系统很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排水设施简单,管径小,排水能力不足,城市废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我县城市水环境受到污染、水源地受到威胁,影响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将主要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和雨洪资源利用工程,通过更新改造和兴建较高标准的排水设施,使市区及各县城排水设施与城区发展要求相适应,形成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

5.2水资源保护非工程措施

监督管理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措施。隆化县通过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地位、经费保障和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工作走向良性运行轨道,实现水质水量并重,为流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

5.2.1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由于条块分割和人为地将系统完整的水系分开,造成你管城市水,我管农村水;你管地上水,我管地下水;你管水量,我管水质,分散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造成原本十分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导致出现了许多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水污染纠纷。使得有限的水资源不能优化调度,合理配置,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隆化县以《水法》和《环境保护法》为基础,制定一系列法规包括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纳污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等等,以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保护的需要。

水源污染篇8

【关键词】南水北调 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治理对策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包括汉江、丹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8.81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74万km2,涉及陕西、湖北、河南三省3省40个县。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2006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与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水源保护区各市县通过五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的综合治理,库区及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确保了丹江口库区水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虽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的实施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泥沙量的入河、入库,水质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日渐突出的水源区水质污染问题仍不可小视,如果做不到防微杜渐,水质污染问题的后患将会显露无疑。目前水源区水质污染分为两个方面: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相对来说面源污染没有固定排放点,治理整顿起来较难。目前面源污染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在遵循“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前提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水源质量,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将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探讨。

一、南水北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的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库容达到了290.5亿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的巨大也带来了污染源众多的问题,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1.化肥和农药等的危害

丹江口流域山区农业占主导地位,由于山区土壤肥力的限制,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超过可分解范围,产生了严重的化学污染。据统计,安康市现有耕地39.05万hm2,化肥年使用总量达16.4万t,每公顷使用量远超过国际标准,且使用过程中化肥利用率极低,仅30%左右,大部分化肥渗入地下影响了水质。另外山区虫灾屡见不鲜,农民为保收大量使用农药,安康市石泉县年农药使用量已达25t,30%的农药依附在地表中,在降水或灌溉时污染地下水,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库。除此之外,地膜的不合理使用也会污染水源,石泉县地膜年均使用量约为150t,回收量不足50t,地膜残留被分解形成的有害物质也会随降水进入水库,危害不可小视。

2.禽畜养殖业的危害

目前丹江口流域的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已知在水源核心区养殖场超过了500个,禽畜粪便年排放量超1000万t,其中四成未经任何处理,粪便中的氮、磷等会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剩下的六成即使经过沼气池处理,残渣也会被随意堆放,经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目前养殖业对水源的污染甚至超过了化肥等,成为了水源区的主要危害。

3.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

丹江口水域人口约1400万人,必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以石泉县为例,此县现有人口有18.7万,全年垃圾产量10万t,大部分垃圾得不到正确的处理,遇到降水病菌会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水源质量。虽然在国家政策的督促下建设了污水、垃圾处理厂,但是80%的农村人口产生的垃圾仍是丹江口流域的一大忧患,处理不得当,南水北调的成果将大打折扣。

二、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1.产生原因

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看是由于我国目前主抓工业,放松了对农业结构管理的局势所致。首先,由于宣传工作及教育程度的不足导致大部分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二是农村居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污染的产生;三是基层领导对水源污染的问题不够重视,没有起好应有的模范作用;最后,由于化肥等的普及导致部分农户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作物的高产,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协调。总而言之,精神层面的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最大羁绊。

2.治理方法

2.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想要持久的保护丹江口水域的自然环境,就必须完善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法规建设,用法律来约束人们。其实我国并不是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水利相关的法规,然而其中涉及到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条文却甚少。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丹江口水域水源污染的问题,当地政府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地区法规,明确规定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的处罚工作。

2.2建立农村可循环发展机制

一个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对于农村污染的减少至关重要,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只有正确的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才能取得最大利益。对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建设足够的垃圾回收处理站点,才能实现最终目的。

2.3建设污染治理示范点

想要大规模的进行污染防护治理,首先应该在几个点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将试验成果付诸大规模的行动。可以在某个县进行试点工作,对此可以向北京的延庆县学习。延庆在2008年获得“国家生态县”称号,其通过自身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诸多国家污染防治指标,成为了污染治理的标兵县。

4.加强污染防治宣传

农业污染面源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想深入民心,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基层领导要做好村民们的工作,其次为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职能,明确告知村民们农业污染面源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从基层抓起,才能在良好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防治工作。

南水北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事关南水北调工程的质量,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只有重视水源污染问题,并正确处理,才能真正解决困扰我国的水利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文耀,胡家庆. 丹江口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5(2):50-52.

水源污染篇9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1 概述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构成了城市的污水系统,通常是通过城市集中的排水管网汇集之后在统一运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城市的污水处理工序主要是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以及排放的去向并考虑到水头的自然净化功能,来具体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以及相关的处理工序。不论是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以及回灌补充地下水的使用中,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都必须达到国家颁布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存的处理技术按照处理成都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一种应用物理方式,通过筛滤以及沉淀的方式将污水中不能溶解的悬浮颗粒以及漂浮物质去除。污水的二级处理是应用生物处理方式,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物质的转化,有效的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氧化物向简单的物质降解。不仅如此,在整个生物处理方式中,对污水的水质、水温和水中的溶氧量以及PH值等不都有很大程度上的要求。污水的三级处理是建立在一级以及二级的处理之上的处理方式,通过运用混凝、过滤、反渗透以及离子交换等方式将污水中存在的非常难以溶解的有机物、磷以及氮等多种营养性的物质技进行分解去除。一般情况下,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只有有效的将上述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处理,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达到处理的标准[1]。

在污水处理中,一级处理是是一种预处理的过程,二级处理是整个处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处理后的污水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三级处理是更深一层的深度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较好,甚至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要求,但是这种深层处理的过程费用投入较多,在我国一些极度缺水的地区,并没有实现广泛的应用。在当前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开始筹备和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解决因为工业以及生活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2 城市污水治理的常用方法分析

2.1 活性污泥法

长时间以来,很多城市对污水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这种处理方法是现在世界各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处理能力较强以及出水的水质较优是这种处理方式最为突出的优势[2]。曝气池、沉淀池、污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了这种方式的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混合液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在污水和回流中活性污泥同时流入曝气池中而产生的,当曝气设备内部与一定的空气进行了接触,在这时,空气中的氧气就会如混合液发生充分的融合,随之便产生了好氧代谢反应,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混合液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而产生一种悬浮的状态。所以说,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有效的将污水中有机物和氧气,与微生物接触从而发生相应的反应效果。接着,混合液逐渐的流入沉淀池中,能将自身的悬浮颗粒在池中进行一个沉降,从而与水发生充分的分离,这时,沉淀池中分离出来的水就是已经达到标准的净化水。沉淀池中存在的污泥会出现回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就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污泥称作是回流污泥,回流污泥只要是为了使得曝气池中保持相应的悬浮固体浓度[3]。在曝气池中出现的生化反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微生物发生增殖现象,增殖的微生物通常在沉淀池中实现排除,从而达到保持活性污泥系统能够继续良好运行的目的,在这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就被称作是剩余污泥。活性污泥能够有效的氧化并分解有机物,除此之外,还具有较好的凝聚及沉降功能,能够使活性污泥与混合液发生完全的分离,实现水质的清澈。但是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基础建设的投入资金多,并且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现阶段大多数的城市在废水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污水排放有着越来越严格的标准规定,所以对污水中氮、磷等一些营养物质的排放就有了很高的要求,使得必须实现很多的厌氧和好用反应池发生一系列的联合,不仅使得建设的成本在很大程度的上得到增加,还使得运行过程变得复杂。

(2)当今社会的城市污水处理过程通常通过统一集中的方式进行处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污水的收集在资金投入上有较多的成本支出,甚至比投建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成本还要多很多,在污水的可再生利用方面,建立大型的污水处理厂以用来集中处理生活污水是一种不可取的方案。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减小城市污水处理工序实现耗能低、效率高、污泥量少以及简单便捷的具体操作,全面的达到磷的回收以及污水可再生利用的目耍是当前相关部门研究及应用上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不仅要求无视的处理要实现水质的改善,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污水以及污水的污染物发生资源化和能源化的问题,要确保处理技术的使用耗能低并且有效减少资源的损耗。

2.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比较固定的并且是和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它的应用范围主要是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胶状的有机污染物。在整个污水的生物技术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都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图2是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展示图。

生物膜法的处理过程是,将附着生长在一些固质表面上的生物膜,来达到对有机物水的处理。分布广泛而又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以及其他的真菌和藻类构成完备的生物膜系统,在这中间的附着的固质被称为滤料或者载体。生物膜的从滤料开始往外延伸分别是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以及运动水层。并且,它的处理原理主要是吸附附着水层的有机物,再经过好气层中的好气菌有效分解有机物,然后再进入厌气层分解厌气,使得老化的生物膜被流动水层中的水冲掉,在此基础上长出一层新的生物膜,通过这种反复进行最终实行污水的净化。

在小规模的城市中处理污水可以使用这种生物膜法,并且使用的构筑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在我国南方地区更适合使生物滤池的方式。材料得到不断的开发以及相应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最近几年,生物膜法在处理工序上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因为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是别固定在填料上的,所以在系统中能够得到有效平稳的运行[4]。它的生活能量以及消耗能量与回信污泥法相比较并没有那么大,所以通过生物膜法的方式得到的处理比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剩余污泥要少很多。生物膜法处理的效率比较高,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比较强,产泥量相对来水比较少,并且在实施中它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整个运行的过程很方便管理,所以在处理技术上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方式。但是与此同时,这种方法的使用在投资显示出来较高的成本,并且单位的处理效率十分低下。想要使得城市污水得到一个很高效而又节约投入开支是目前人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3 氧化法

在现阶段的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氧化法是使用最广泛并且极具潜力的预处理方式之一。氧化剂以及反应器的不同种类,可以将氧化法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湿气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氧化法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的化学氧化法中,它的处理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因为处理效果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状态,并且处理过程中投入的成本较高,所以在具体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上并不经常使用。人们为了有效的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以及使得污水处理达到合格的标准,又挖掘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术予以使用,所以,光催化法就得到开发并使用。光催化法具有处理设备简单、运行得到条件要求不严格,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并且有效的实现杀菌以及处理结果十分彻底的特点,这种方式使得污水处理达到人们心中理想的效果。在光的条件下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就是光催化反应。它的处理原理是在光化学反应之后吸收一定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然后产生分子激发态的反应,在此事上就能够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亦或是向发热反应的中间化产物转变。光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主要是来自光子产生的能量,在太阳的作用下实现光电转化以及化学转化,使其在整个研究中处于十分活跃的地位。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通过光激发氧化使得类似氧气的一些氧化剂和光辐射得到有效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光主要是紫外光,可以有效的处理污水这能够一些很难降解的物质。不仅如此,在整个体系中,紫外光和铁离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反应,能够快速的将H2O2中的物质分解成羟基自由基,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这种污水处理方法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方式使之渐渐走人了大家的眼球。所以说,这种方法将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及有机物中难以降解的物质进行处理应用中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是现阶段我国研究领域中十分活跃的话题,有很多的专家纷纷提出预测,在当今世界的污水处理中,氧化法会成为最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

3 结束语

总结上文,城市的工业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广大人民和相P专家的重视。但是在技术的运用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改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无视是处理技术得到提高以及如何将污水的处理落到实处。相关部门一定要将城市污水的处理工作放在城市发展众多工作中的前头,不断加强新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储金宇,等.臭氧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许建华,等.水的特种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水源污染篇10

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在农村,由于农民大多直接取没经过处理的地下水饮用,再加上排水设施不健全,生活废水因地势自然流淌,于村内或距水源较近的低洼处汇集,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将直接危及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德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地处北纬28°38′~29°16′、东经117°22′~118°2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总面积2101㎞2,总人口31万。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也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具有亚洲第一大尾矿坝。目前已探明了Cu、Zn、Pb、Mo、Au、Ag、W、Cr、Fe、Mn、Sn等30余种矿藏,其中Cu的储量超过900万t,Au的储量达580t。矿山开采、选冶废料是造成土壤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自1958年露天开采以来,已造成5.76㎞2的裸地和207㎞2尾矿堆积区。同时每年还排放大量的含铜、铁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仅2002年度铜矿工业用水总量就高达11659.31万t,造成了下游大圬河、乐安河、甚至鄱阳湖水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1]。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调查显示,戴村、名口、流芳等村青壮年因长期饮用乐安河水,导致肝肿大、肝癌。德兴物产丰饶,素有“铜都、银城、金山”之美誉,丰富的矿产在给当地百姓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域内水系大部分河水、地下水“铁锰”超标,沿岸居民癌症、结石等发病率极高。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达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饮水难、水质差成了很多群众的一块“心病”。德兴市泗洲镇香屯村地表地下水长期以来铁、锰、锌、铅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极大地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花桥镇周边受污染严重,水源不适合饮用。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成因

1.1工业污染

德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2010年,全市具有规模的工业企业33家,其中大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制造业1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家。德兴工业重型化的快速发展给当地饮用水水源安全带来了威胁。

1.1.1工矿企业排放尾矿及废水造成的水质污染

德兴市工业以矿山开采型工业为主,在矿业生产过程中必然排放大量的废石、尾砂、废水、粉尘及产生噪声等污染。国内最大的露采铜矿——德兴铜矿,由废石场和露天采矿场排出的废水及老窿洞中溢出的酸性废水形成大量的矿山酸性废水。近年来,矿产资源开采量不断增加,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采矿时随意堆积的尾矿,经雨水冲刷,含重金属的地表水和选矿产生的废水四处流淌,导致部分河水重金属污染严重,这些污染源主要集中在杨桃坞、祝家废石场、露天采矿场、堆浸场,酸性废水均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大坞河,进而汇入乐安河。如双溪水库周围的莹石矿开采、玻璃拉丝等严重污染了饮用水源地,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该区域内人畜不同程度地出现中毒现象,当地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各源点废水量和水质见表1[2]。大坞河水域主河段地表水环境监测结果见表2[3]。尾矿回水在一定程度也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尾矿回水的复用率在76%左右[2],其余部分直接排入乐安河。由于未作中和处理,对下游水系造成污染。一大批乡镇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急功近利,污染治理落实不到位,致使工业废弃物随意排放,造成河流严重污染,使生活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有地方出现了守着水没水喝的现象,即水质性缺水。

1.1.2废气污染

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粉尘、烟尘对水源也造成污染。大气本身不具备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污染物在大气中只能通过气流飘动、转移,最终通过自然降落或雨雪降到地面,如二氧化硫与雨雪形成酸雨和酸雾降到地面危害环境污染水源。

1.2农业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除草剂等,结果是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上升,农产品的品质却在下降,同时水环境也被严重污染。

1.2.1农药污染

农药的使用确实给害虫和杂草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时间长久,害虫和杂草逐渐有了抗药力,于是农民便加大使用量。40a来,世界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用量增加了10倍[4]。由于农药是化工合成品,属剧毒、高残留性物质,其性能稳定、易扩散,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潜伏性。施用时可以造成人员的直接伤害,施用后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转移或经过对水源的污染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另外,农药利用率非常低,根据有关研究,农药在喷洒时,只有5%的成份落在植物叶片上,95%的成份进入底层大气或落在附近的土地上,然后经过雨淋风吹进入水系,造成水源污染。

1.2.2化肥污染

由于施用化肥省力、卫生、增效快,在农业生产中已由初始的配合有机肥增施化肥变成了以施用化肥为主,化肥逐步取代了有机肥的主导地位。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等多种,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金属元素和有机无机化合物。一旦用量过多,超过土壤的含量极限,就会随水流入周围水体中[5],同时通过农田灌溉用井和地表层的渗透进入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另外化肥的利用率低,有70%左右不能被植物有效利用而流失到环境中,经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内氮磷成分增加,使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1.3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也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虽然农村人口分散,但由于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措施,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且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加剧。由于治理措施滞后,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使水源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同时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如粪便、含磷洗涤剂、生活垃圾等,在农村没有垃圾排放点,随意丢弃,污染源渗水直接影响饮用水水源,致使水质恶化,并传播疾病。

1.4畜牧业和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随着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各种畜禽粪尿及圈舍冲洗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渗地下,导致饮用水水源中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体增高,造成的有机污染也呈递增趋势。

2防治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饮用水源保护意识

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力度,从思想和意识上明白水体污染的严重性,从源头上防控水源污染,遏制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与蔓延,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既满足当代和本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以及其他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德兴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严把“绿色门槛”,加快工业污染治理

针对矿山开采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任务繁重的特点,通过调整工业布局,开展工业污染源调查,掌握各污染源单位的排污状况,并根据环保法律要求督促各企业加大治理投资。全面实施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提高准入门槛,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界定水环境保护与恢复责任。加快老污染源治理步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依法整治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做到污水达标排放,推广清洁和生产工艺。政府要引导人民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人们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满足人们富裕起来后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高要求。

2.3综合防治病虫害,减轻农药污染

有效防治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采取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种植结构,选用抗病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加强植物检疫,引进无病虫种苗,防止外来病虫害的侵入;搞好田园卫生,正确处理病株残体加强田问管理,提高作物生长势,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药销售、施用过程管理,制定农药残留物处理措施,积极引导、指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施用农药,减轻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2.4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控制化肥施用量

在化肥施用上,积极引导农民摒弃过去那种施用量大的观点,逐步变为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动物粪便做有机肥,可以减轻粪便对水源的污染。充分抓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的有利时机,科学处理施用粪便做肥料,化害为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要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及土壤供肥能力,计算出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比例,指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这样不但有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环境效益[5]。

2.5科学处理生活垃圾,实现垃圾资源化

首先要提高干部群众的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中要减少垃圾产生量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各村居都要设置垃圾转运设施,引导农民不要乱扔垃圾,对垃圾分类后,投到专用设施里,让村民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气,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6加强水体测量和防治,加快小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农业建设

在一些污染严重的矿山开采地区建立水质监测站,对重点污染的区域,进行实时适量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用人工净化措施,改善水质。对已经污染的区段,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未达标的污水流入其它水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加大绿色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快小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大力发展生态林、水源涵养林,提高植被和森林覆盖率,提高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污染物被大量冲入水体,利用环境自净能力消除污染物,防止水源污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