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关系十篇

时间:2023-04-05 18:06:55

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1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2

正确认识新闻生产力和新闻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新闻生产力是宣传引导力、队伍战斗力、舆论监督力、媒体互动力的总和。新闻生产关系是新闻生产过程中党和政府与媒体、社会与媒体、媒体相互之间以及媒体内部之间的关系。新闻媒体是通过改善新闻生产关系中的这些关系来实现发展新闻生产力的目的。

第一,新闻宣传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今天,新闻宣传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在现代人的成长中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份量。

第二,新闻宣传通过及时、准确地告知信息,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判断、决策和预防能力等,这是新闻宣传作用于劳动者的另一突出表现。新闻宣传的这种作用,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三、新闻宣传可以打造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无形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品牌。这个品牌对于优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新闻生产力,需要改善新闻生产关系。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新闻媒体是助推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新闻生产关系不够顺畅,新闻生产力显然还没有发挥到最佳的效益。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各界对新闻生产力的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大新闻、大宣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一些基层县市尤其突出。二是媒体的新闻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不高、新闻质量不好、舆论引导不够、范围不够广泛,就不能满足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力的需要,不能适应一个地方大开放、大发展的需要。三是各级媒体之间各自为战,往来不多,没有形成合力。

改善新闻生产关系,发展新闻生产力的几点建议。首先,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力。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力量,可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任,是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愿望、诉求的重要渠道。“帮忙,不添乱”是基本要求;记录时代变迁,讴歌时代进步,参与时代进程,是职责所在。社会发展要依靠新闻媒体,新闻媒体要紧紧围绕一个地方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其次,全面改善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提高新闻队伍的战斗力。一是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提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等方法,留住人才。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聘用人才。四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媒体之间人才进行交流,媒体和非媒体之间人才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及时调整新闻单位中不适合新闻工作的其他方面人才,从而空出岗位引进人才。

再次,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现问题,通过舆论引导或舆论监督的手段,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3

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A)―0006―02

生产力要素中包含劳动者即人的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是否保持先进,是否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高尚的思想品德,牢固树立强国富民的科学发展观,调动人们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的积极性,使人们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这对于改善生产关系、促进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先进生产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1. 思想道德建设强大的动力来源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并且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而改变。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促成了新思想道德观念和体系的产生。社会主义道德观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传统观念、旧的风俗和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加强与道德观念的更新,进一步端正了人们的劳动态度,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人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改善和充实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成新的思想道德范畴出现,而且不断深入的改革强化了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先进生产力是评价思想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的发展调整了人们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思想道德,它来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因此,其合理性只能由社会存在去说明,不能以道德本身为依据,必须以社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关系体系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尺度。这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评价尺度。也就是说衡量一种道德观念或体系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的大小,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道德支撑、精神动力,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先进生产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1.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的发展与提高,必须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充分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人们智力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与广泛运用,使得科技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对劳动者――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人的智慧和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挖掘,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劳动者创新积极性,开发人才资源,培育创新人才,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科技水平的提高,关键是教育。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人们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树立,对社会、对国家责任感的培养,对事业成功的追求,以及人才资源开发,一大批创新人才的造就,都不能离开教育。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赋予了思想道德建设强大的生命力,为思想道德建设及其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教育为立足点。

2.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思想道德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其所包含的内容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与利益密切相关。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要自始至终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来开展工作,才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做到思想道德建设以人为本。

首先,思想道德建设要结合中国国情,紧密联系人们最熟悉、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开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让人们了解我国生产力状况,展示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人们清醒认识到发展生产力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明确自身在发展先进生产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自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其次,思想道德建设要与改善人民大众的精神物质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在致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发展生产力的成果。特别要把握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居住环境、学校教育、“三农”问题等方面,解决民生大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基础,才有动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思想道德建设,要鼓励和满足人们科学个性的发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除了人和物外,还包括科学。科学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离开科学知识,就不会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不应该排斥人们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个性发挥,而且应该积极鼓励和弘扬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去批判和抛弃过时的、没落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道德,继承、发扬传统的美德,并且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新的、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

3. 树立荣辱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坚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荣知耻、扬荣弃耻,提升人格、教化风气,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所以,应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融会到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 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先进生产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一定的生产力水平都要求一定的交往形式、交往关系与之相适应。随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广泛,交往内容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日益社会化,并广泛地形成人们之间物质的、政治的、文化的交往关系。随着交往的演变,社会矛盾也会不断出现,有的甚至变得复杂。这些交往的变化给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在广泛而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协调这些矛盾,以保证人们的交往关系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是思想道德建设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求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和谐共处、团结协作的社会氛围,而且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其发展首先意味着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这种发展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人能从自然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对自然界造成越来越大的破坏,其结果必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和异化。当前的全球性生态失衡、气候变暖、能源危机、人口和粮食危机、各种自然灾害等问题的暴露,都是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正确驾驭和运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后果。要使日益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求人们遵从生态伦理的道德要求,并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探讨并遵循人和自然间的伦理规范,就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发挥学校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涉及社会的各层次、各领域。这是一项长期的、无止境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培养人们具有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必须从小开始。青少年担负着未来经济发展的重任。我国生产力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当今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否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重。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4

关键词: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随着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与公元前4000~3000年,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城市发展的五千多年历史里,城市的发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各具特色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但在其中有若干影响因素一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其中生产力的发展从最根本上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它决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不同阶段生产力通过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在人类的历史上,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生产出现了剩余也出现的商品和商人,从而直接导致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城市开始形成。

欧洲城市发展从时间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四个大的时期。这四个时期都是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每个阶段里城市的发展的都有着各自强烈的个性和特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后阶段都会有较前阶段有着飞跃的发展,这是因为在不同阶段都是有着不同的生产力形式。我们如果从生产力的角度划分城市发展史,可以相应的将欧洲城市发展的时间段分为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时期、后资本主义时期。

1.奴隶社会时期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的产生是伴随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是奴隶制的产生导致城市的形成。生产力的内涵定义强调的是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也可以这样说是由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力要高于原始社会,导致商品经济的出现,导致商品交换聚集地的出现。而马克思在阐述首批城市形成时指出,这些城市有的是在对外贸易的有利点形成,有的则是在同正在形成的国家首领和长官交换自己劳动收入的有力地点形成,由而也逐渐发生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导致奴隶制政治体制出现,也有了为了保护私有财产而设防的城市。由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在根本上生产力产生了飞跃,导致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也强烈的影响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封建社会时期

在罗马帝国晚期、奴隶和隶农起义结合日耳曼人等的入侵,摧毁了西罗马奴隶制帝国,出现众多割据的王国,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在西方的城市发展史上翻开新的一页。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体制发生改变,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通过与封建主的斗争,建立了城市的封建共和国,获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自由,大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城市的发展在11~12世纪出现了质的飞跃。城市的稳定发展强烈的刺激了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货币开始流行,城市变为活动中心,人口也慢慢的往城市中集聚,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许多新的建筑类型也开始出现。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首推因素,直接导致政治和经济形式的改变,而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强烈的推动作用,从而促使城市的发展。中世纪的政权和教权的结合主导了城市的发展格局,教堂巨大的体量和超常的高度,控制着整个城市的布局。教堂广图1圣马可广场

场作为城市主要的中心,是市民狂欢、集会和从事多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如图1)。道路网常以教堂的广场为中心四面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城市也相应的划分为若干教区。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建设更是折射了文化和科学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文艺复兴这个时期,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的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其规划形态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都在设计方案中出现。在巴洛克时期的城市改建中强调运动感和景深,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构成整体环境,如在罗马规划中把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用道路轴线联系起来。

3.资本主义时期

通过在封建社会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势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也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十六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开始了在政治上的行动,1640年的英国和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大陆的资本主义时期大幕,也开始了机器工业时代。

在这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的科学技术提升,使人类的物质从未有过如此的极为丰富,也导致了社会大变革,城市的发展进入的新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包括欧洲的旧城改造,促使了近代各种规划理论的产生和探索。

产业革命来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又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城市以爆炸的形势惊人的迅速成长。但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各种问题也开始暴露,图2体现了当年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的环境状态。

首先是直接的城市居民 图2“雾都”伦敦

的居住,大量的人口在城市中聚集,空间日益拥挤,住房问题逐渐严重。其次是城市的发展没有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布局混乱和不合理,导致城市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阻碍,环境也不断恶化。最后是城市的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等一系列问题。此时的城市发展就像是脱离控制的野马,在生产力飞速提升的推动力下,带来了发展的有利因素,也积累了很多问题。

4.后资本主义时期

在这个阶段,城市的发展中,生产力影响政治和科学两方面,它们共同主导了城市的发展。1909年英国第一次通过城市规划法,开创了政府通过法律管理城市发展的先例,从此以后各国政府都开始通过法律的形势主导城市的发展。同时各种科学的规划理论也被提出和运用进城市的规划中,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柯布西耶的集聚理论、卫星城理论、邻里单位和区域规划理论、广亩城市理论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理论。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遭到大量的损毁,城市发展出现停滞。战后各国开始了城市的重建。在重建中政治因素和科学因素一起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政府科学的制定城市规划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如:1937年大伦敦规划(如图3)、法国勒·哈佛的重建。他们都是在详细而科学的规划下进行的,对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图3大伦敦规划

城市是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它为人类提供居住、工作、休闲、生产的场所,是人类发展的根基。现今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城市,面对繁杂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分析城市的发展,并有预见性和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

图4各因素关系图

现在的城市发展中经济因素占有很大的成分,因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线。在文化方面,它对城市发展的具体形态和城市中的局部影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环境是现阶段文化因素的主导。在政治方面,政府对城市的发展是用法律的形式进行规划,而且逐渐的步入健全和合理阶段。科学技术对城市规划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城市规划合理化、高效化。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生产力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决定了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这四个因素又从不同方向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各自的影响力,这些因素的每个进步都会在城市发展中有所体现。要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只有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去透视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的变化,通过这些根本因素把握城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5

[关键词] 农村、抽水效应 贷款 区域合作 纵向一体化

一、“抽水效应”

“抽水效应”形象的比喻了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等发达地区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存易贷难”、“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所占比重低”以及“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资本盛行”等。造成抽水效应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市场规律、经营风险及宏观政策三个方面。农业在我国属于弱势产业,近10年间,我国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 相应第二、三产业上升10多个百分点,其生产具有经营分散,成本高,风险大,收益率低等特点。受利益驱动,设立在农村的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与建设中去,而是将大量从农村吸储的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系统三大渠道投入到回报率高、风险低的行业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使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需不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贷款数量之和仅能满足农村10%的贷款需求,除了64%的贷款需求由民间提供外,仍有26%的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2001年~2006年间,仅从农村信用社流出的资金就由4677.98亿元增加到6723.7亿元,增幅达43.7%。向人民银行提交准备金、购买债券和资金拆出是三种主要的资金流出方式。因此,可以说现有的农村金融系统是将农村资金引流到城市的一个桥梁,是造成农村经济“失血”的无形杀手。政府补贴杯水车薪,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二、农业信贷推行的困难与问题

农村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贷款。该项措施本应对于缓解“抽水效应”,增加农业资金供本应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效果并不明显。

农业信贷推行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条件有限,历史包袱沉重,业务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其次,农村的传统思想使得农民惧怕“负债生产”,加之办贷手续繁琐使得农民整体对于贷款热情不高。再次,贷款农户信用评价体制不完善,投资回收期过长,贷款管理成本过高。并且农民多为消费性贷款,生产性贷款需求不足甚至缺乏借贷载体。农民经营水平不够,导致还债率低。最后,大量金融机构从农村撤并,导致金融服务工具匮乏,“高利贷”卷土重来。

三、农村金融改革的主流思维与局限

目前,国内关于解决农村资金匮乏问题的主流思维是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强农业金融体制建设,然后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金回流。具体的措施有:1、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2、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金融机构;3、完善贷款制度,调整利率,进一步扩大放贷范围;4、按照WTO 的宗旨和原则,适当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5、规范民间借贷行为;6、直接限制县域资金外流等。

以上提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通农业资金回流渠道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完全由市场自发配置难以完成,必须由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农村生产力低下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尤其严重。农业产出无法达到社会平均回报率,从而无法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试图仅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农村资金流向近乎不可能。因此,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贷款制度的完善等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一个更加完善的金融系统会导致农村资金更有效率的流出,可以说恰好起到相反的作用。而在农业产业不成熟的前提下,盲目引入外资的后果不但会阻塞本土资源流通,甚至产生破坏性的作用。因此,解决农村资金流向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外部制度的成熟与否,而关键在于农业生产水平本身。

四、农业贷款的对象调整与新思路探究

那么究竟如何合理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抽水”问题呢?如何调整现阶段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呢?针对以上几点原因,调整农业信贷的贷款对象,形成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区域合作模式与开展“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之一。

农村经济区域合作模式是指以村或镇为基本单位,由当地农民采用入股集资的方式自发组成生产性的互助组织,选举产生领导机构,然后以之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从国际经验来看, 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利润率, 不可能依靠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来实现, 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生产单位的层次和规模。

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是指政府放开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个领域的限制,允许并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的上下游,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宽增收渠道。然后,农村金融机构以生产互助组织为单位,按其信用评级统一发放贷款,使资金回流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最终拉动产业增长。

具体来讲,例如某村农民可以采取一人一票制,以一定金额作为入会费组建股份制生产合作社,通过选举产生领导委员会,对外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统一组织检疫与销售;对内开展农业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对于有能力的合作社,可以开办化肥生产厂和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产品的单位附加价值。合作社还可以进入包括设备制造、运输、零售、餐饮等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领域进行经营,形成三大产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局面。政府在这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帮助扶持,例如采取免税或补贴政策,加大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力度,重点扶持示范性农业等,同时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保证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此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以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发放贷款,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还可以极大的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引导资金回流。

采取“区域合作”与“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个体农户由于缺乏知识技术或必要的培训,往往经营收益微小甚至亏本,采取合作生产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经营水平,增加农业产出,还可以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生产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增强农业生产的风险抵抗能力。其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了坏账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农民在使用资金时不够谨慎以及还贷意识不强,而区域合作体制要求生产互助组织整体作为信用单元参与信用的评级与核算,使得资金应用效率提高,减少了出贷单位的坏账损失。在浙江省的部分农业试点中,信用机构针对合作社可以做到当天发放贷款且坏账率仅为0.6%。最后,大幅减低了贷款的管理成本。例如目前农信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业务采用的是一家一户式的小农资金投入形式,贷款金额一般在1000~10000元之间,最高仅可以达到50000元。这一小额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出贷单位难以有效管理出借款项。资料显示,支农贷款每增加1500万元, 农户面要增加近1000户。采取集体借贷,统一核算的区域合作制度将使得这一过程变得简便,易于有效控制,且有利于农户联保制度的推行,从而促进贷款的回收与再发放。

需要注意的两点是:首先这两种经营模式的开展是相辅相成的,仅采取“区域合作制度”无法使得农业生产水平有所进步,农村生产力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同时,不以合作经营为前提而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其他涉农行业是极其危险的,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大前提,在这个前提上辅之以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可以进一步稳固和促进发展。其次,区域合作模式中的生产合作社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有着严格的区别,目前乡镇体制改革已全部到位,政府行政机构不再参与其中,完全靠农民自发组织,自我管理,政府权力机关仅从宏观政策方面给与帮扶,而不直接参与具体经营活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可以归结为农村生产力发展滞后,并且没有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之匹配的问题,而并非由于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或市场化程度不够。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角度入手,通过“区域合作”与“纵向一体化”的方式调整农业贷款对象,同步改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投资环境恶化,农业资金匮乏,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农业现状。

参考文献:

[1]侯芳妮:从“ 抽水效应”看农村信贷资金短缺.财会月刊[J],2006年第3期

[2]袭磊滨:对农村资金严重短缺问题的思考.秘书之友[J],2003年第11期

[3]郭玮:城乡差距扩大得表现、原因与政策调整.农业经济问题[J],2003年第5期

[4]韩崇胜:发展农村金融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之探讨.甘肃农业[J],2005 年第1 期

[5]徐长春李宾:农村地区贷款难与难贷款问题的对策思考.海南金融[J],2007年第11期

[6]褚保金于佳:农村资金短缺、资金非农化与信贷支农,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第14期

[7]徐冰:农村资金为何短缺.经济研究参考[J],2004年第87期

[8]刘雪雁尹锋: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分析.河北农业科学[J],2007年第11期

[9]戴运财:改变农业落后和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探讨.广西金融研究[J],2003年增刊第1期

[10]王宝贵:对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研究.消费导刊[J],2007年第12期

[11]张杰: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调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农村金融[J],2007 年第23 期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6

关键词:几率;波动理论;安全;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8(02)-0106-05

一、引 言

关于生产力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并没有深入运用定量方法,而且安全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也很少[1]。生产力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生产过程的安全程度,生产力在不断提升,可是生产事故却不断发生[2]。波动性是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动态属性,从理工科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关于波动的研究。为了找到安全与生产力之间的确切关系,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构建概念,提炼模型,提出了几率波动理论与生产力量化分析模型。几率波动理论从解释事故分布现象入手,在安全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基本概念

不考虑人为故意,生产系统事故的发生都是随机的,且不可根除[3]。生产系统具有周期往复运动的特性,这种往复运动从系统开工开始,到系统回复到初始状态结束,包含了若干工序,这些工序组成一个作业过程,此过程的事故倾向性一定,事故发生的几率会随着系统工序的往复运动而表现出波动特性。几率波动理论就是依据这一思路,通过对不同工序对应的几率波动状况的描述,运用波动函数的特性,刻画生产系统的生产力特征,建立安全与生产力之间的关联。波动理论涉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构建波动理论的基石,论述波动理论必须先论述波动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提炼模型。本文借用已有的物理学振动与波的基本概念,赋予其不同的内涵,阐述其相应的理论意义。

(一)波动主体

1.谐振子。工作单元即系统,有稳定的输入输出,由于其波动性而称为谐振子。工作过程可以由单个或多个作业集成。作业是可分的,一个完成的作业由一系列工序排列组合而成,也可称为工序列。能够完成若干工序的工作单位就类似于谐振子。工序同样也可分的,一个完整的工序由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排列组合而成。工作单元循环往复地进行作业,作业则不断地重复着相应的工序,而工序又不断的重复着相应的动作。这种循环往复是事故几率稳定波动的根源,而谐振子则是形成这种循环往复的物质基础。

2.复合振子。若干相同或者不同的工作单元可以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工作单元,这就是复合振子。现实中的复合过程非常复杂,存在各种相互作用,但是为了分析方便,理论总是先简单后复杂,因此要求复合过程总是线性的。线性复合振子的振荡输出容易分解为不同谐振子输出,这为数学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谐振子集合称为谐振子系综,同质谐振子复合形成纯态系综,异质谐振子复合形成混态系综。

(二)波动空间

1.时间维度。单个谐振子的事故几率振荡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形成时域内的波动,时域的几率分布是波动理论的研究重点。

2.波动主体维度。波动主体是谐振子,谐振子是构成波动空间的基本要素。若干同质的谐振子排列起来形成波动主体维度,一个谐振子就是波动主体维度中的一个点,这些点是振荡产生的根源,波动就在这些点之间不断传播。主体维度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空间维度,可以出现多维情况。一般情况下,把复合振子看成一个整体,这时的主体维度仍然是一维的,如果把复合振子分解后进一步分析,那时的主体维度就是多维的。对波动主体维度的多维分解与拓展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事故维度。波动空间建立在若干维度的基础上。事故维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以拓展的,多维事故空间为研究不同事故在同一主体中的波动奠定了基础。事故类型是通过发生机理、诱发因素、危害类别等要素进行区分的。工作单元可能出现多个事故,事故属性各有不同,这些事故可能相互独立也可能相互关联。波动空间的事故维数取决于事故的类型数量,不同类型的事故互不干扰,从空间角度看就是维度正交。假设不同类型事故相互独立,依据其类型构建正交维度,形成波动空间。几率波动可以依据维度,分解形成正交的波动分量,同理也可依据维度合成。事故集合称为事故系综,同质事故复合形成纯态系综,异质事故复合形成混态系综。

4.波动特性。几率波动表现出三类振荡特性,其一是谐振子振荡,其二是行波,其三是偏振波。这三类波动的差异将在波动模型中详细描述。

(三)波动函数

1.密度函数。几率密度函数的积分就是几率,其性质与概率统计中的密度函数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密度函数不必归一化,就是说密度函数全域积分的值不必为1,原因在于这里的密度函数内涵了系综信息。密度函数是不存在负值的[4],这是经典几率理论下的重要特性,但是当几率之间存在干涉时,经典几率理论不能描写干涉现象,需要引入态函数的概念和原理。

2.态函数。态函数是非经典几率下的重要概念,态函数为几率干涉现象的理论解释提供了数学基础。态函数在时间或主体维度中某一点的强度和在该点发生事故的几率成比例。知道了描写系统的态函数后,就可以得出事故在时间或主体维度任意一点出现的几率密度。态函数内涵了系统的众多信息和特征,之所以称其为态函数,就是因为它描写了系统的状态[5]。态函数一般用复函数表示,与量子力学不同的是不必归一化,因为态函数的绝对强度是有现实意义的。如果将态函数乘上一个常数,所描写的系统事故系综会相应改变,这种改变会直接对事故数量产生影响。另外,物理上的强度一般都是用振幅的平方来计算,但是这里的强度则没有固定计算方法,要根据系统的现实情况分析。

(四)波动指标

1.振幅。波动函数的振幅内涵了系统事故在时间或主体维度上的分布信息,也内涵了谐振子系综和事故系综的信息。振幅总是与强度联系在一起,强度与几率成比例,那么振幅就能表征几率密度。总之,这是理论中最难理解、最需要深入分析和讨论的地方。

2.频率。单位时间内循环往复的次数就是波动函数的频率。工序列由固定数量的工序组成,工序由固定数量的动作组成,完成这样的一系列动作和工序所使用的时间也是固定的,那么工序列对应的波动函数的频率也就恒定。频率是系统固有的特性之一,它是系统循环往复运动效率的指标,频率越高,系统能量越大,效率就越高。

3.波长。一个循环往复振荡内包含的谐振子数量就是波长。大量工作单元同时开工情况下,工作单元的工序数量越小,处于同步工序的工作单元数量越大,处于两同步工作单元之间的工作单元数量就越少,而该系统的波动函数波长就会越小。相反,工序量越大,波长越大。波长是行波或偏振波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谐振子振荡中不存在波长。

4.相位。波动函数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相位差别,就是说同质工作单元之间的相同工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时间差。虽然工序在时间上的差异对主体维度上的定态分布没有影响,但是这个相位不定性却成为导致波动干涉的直接原因。振幅、频率、波长和相位这四个指标是波动的核心,描写系统状态的波动函数要紧紧围绕这四个指标来刻画。能够同时掌控这四个指标,就是全息。

三、波动原理

(一)理论前提

前提1:工作单元的作业单一,形成作业的工序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不分析形成工序的动作。

前提2:工作单元的工序稳定、连续,系统状态可以通过稳定、连续的波动函数来描写。

前提3:工作单元之间、工作单元的不同工序之间以及事故之间都没有交互作用。

(二)基本原理

1.统计决定性。虽然每起事故都可以找到因果关系,但是实际上对事故的发生是无法确切预言的。虽然系统的事故几率波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并不存在因果决定性,也就不能预言系统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统计决定性。通过大量经验数据描述系统几率波动,从而掌握系统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律和决定性,这是几率波动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

几率波动反映了系统事故的统计决定性,这种决定性不是对个别具体事故的决定性。也就是说,系统遵循一定的几率定律,而几率本身按照因果律传播[6]。统计决定性有两种分类,一是经典几率决定性,二是非经典几率决定性,两者的区别在于非经典状态下几率之间存在干涉现象。经典几率状态用几率密度函数来描写,非经典几率状态则用态函数来描写。

2.振幅原理。波动函数的振幅与几率密度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因为振幅决定了几率密度。

经典几率状态下,几率密度是一种波包,它的模就是振幅函数,也就是密度函数本身,可以用经验方法从数据分析中得到。

非经典几率状态下,态函数描写了系统的几率特性,态函数的模就是其振幅,态函数的振幅与几率密度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态函数的振荡强度表征了几率的大小与分布。在系统事故几率波动中采用模的平方作为计算几率的方法也只是为了解释几率干涉现象而遵循的最为典型的一种规则,具体计算方法的确立还需要对系统事故特征进具体分析。尽管如此,振幅决定几率密度这个基本原理却是始终起作用的。

3.态叠加原理。复合系统的波动函数由子系统的波动函数叠加而成。同类型事故的波动可以直接叠加,不同类型事故可以在波动空间中垂直叠加。叠加性是波动的重要特征,是定性、定量研究波动过程的重要原理。根据理论前提可知,没有交互作用保证了叠加的线性。

经典几率状态下,不考虑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与机制,只着眼于几率本身。由于不存在交互作用,其几率没有相干性,具备线性叠加特征,可以将子系统的几率密度直接相加。

非经典几率状态下,着眼于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与机制,子系统的态函数描写的过程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发生干涉。态叠加原理包含着动态性,态函数会随着时间演化,而态函之间的叠加关系恒定。

总之,不论是经典还是非经典几率,不管干涉现象存在与否,态叠加原理总是几率波动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数学化的方法都是要建立在这个原理之上的。

(三)波动函数辨识和参数估计

辨识波动函数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机理模型,二是数据拟合[7]。机理模型的建立需要足够和可靠的先验知识,根据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系统输出的几率波动函数。如果对系统非常熟悉,那么就可以直接得到波动函数。数据拟合则需要通过对大量经验数据的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得到经验波动函数。

参数估计是在波动函数辨识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数据对波动函数的具体参数进行估计。通常参数估计的方法很多,最为广泛的是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

四、波动模型

(一)经典几率

谐振子模型。谐振子模型描述了几率波动函数在时间维度上的波动特征。单个谐振子的振荡不存在主体维度,或者说主体维度收缩成为了一点,只具有时域振荡特性[8]。事故维度与时间维度相互正交,形成了波动空间。谐振子代表的工作单元的事故波动特性就体现在这个波动空间中。

1.谐振子的典型几率密度

(1)平稳密度。谐振子平稳密度是指几率密度不随时间变化,一直保持确定的稳定值。对于内部不存在形变、外部没有噪声干扰的系统,其工序列一直保持稳定,每个循环往复过程都是同质的,事故几率密度就能保持平稳,这是理想的状态,实际上系统内存在形变(比如机器磨损),系统外存在噪声(比如突发冲击),使得系统几率输出不可能总是保持平稳,几率密度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2)高斯密度。高斯密度表现为一种钟形分布。高斯形分布表明系统在某个时刻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且这样的时刻仅有一个,其他距此时刻越远的时刻发生事故的几率越小。这种分布说明系统不同工序列之间存在差异,系统初始状态稳定,之后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到极点时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事故,过了极点时刻之后稳定性又开始逐步回升。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看,系统状态自不稳定焦点始,至稳定焦点终,中间状态存在极限环。

2.几率密度叠加

(1)几率密度叠加是波动主体叠加的结果。工作单元可以被分解成若干子单元,各子单元自成系统,有自己的事故几率波动状态,当各子系统的事故类型相同时,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其几率密度就要通过各子系统的密度叠加来得到,当然各子系统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经典几率状态下,波动函数都是正值,波动函数叠加就是几率密度叠加,不会发生什么干涉。

(2)行波模型。波动在一系列谐振子之间传播而形成行波[8]。若干工作单元同时做着各自的谐振动,其中一些工作单元必然处于工序同步状态,因而事故几率振荡也同步,也就是说处于行波的倍周期位置上的谐振子相位相同,而由于工作单元数量巨大,各自的开工时间随机分布,因而谐振子分布均匀,必然形成相应的行波。行波与谐振子振荡的区别就在于行波的波动空间比谐振子的多了主体维度,事故会在主体维度上游动,随机出现在不同的点上,也就是不同的工作单元上。如果工作单元数量有限,那么很难完整刻画行波波动特征。行波模型为研究事故在不同工作单元之间的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行波同样有着类似于谐振子的典型几率密度,而且叠加方法相同。

(3)偏振波模型。波动空间中的事故维度呈现多维情况时,波动呈现出偏振特性,不同事故的几率波动特征充分体现在偏振过程中。偏振有两大类,一是谐振子偏振,二是行波偏振。这两类偏振波之间的差异在于波动空中是否有波动主体维度。事故维度多于一维时就存在偏振,不同事故维度之间相互正交,没有交互作用,波动函数可以投影到不同事故维度上,形成波动分量函数。偏振波模型为研究不同事故之间的波动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叠加原理对偏振波也同样适用。

(二)非经典几率

1.态函数与几率密度的关系。非经典几率状态下的几率密度由态函数描写,态函数取值可正可负,几率密度叠加由态函数叠加来实现,存在几率干涉现象。那么,态函数与几率密度的关系就成为非经典几率状态下的重要问题,如何根据态函数计算出事故在时间或者主体维度任意一点出现的几率密度就成为理论的关键。

态函数描写了系统的几率特性,其振荡强度表征了几率密度,最典型的强度计算方法是平方规则,至于使用什么规则,已经不是理论要解决的问题了。物理上的态函数模的平方规则是唯象的,只能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在几率波动理论中采用模的平方作为计算几率密度的方法也只是为了解释几率干涉现象而遵循的最为典型的一种规则,具体计算方法的确立还需要对系统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几率波动总是源于某个实量的波动。比如压力,可能压力与事故几率成正比,也可能压力的平方与事故几率成正比,还可能是其他函数关系。因此,对于不同系统,存在不同的事故几率计算方法。

2.几率干涉模型。几率存在干涉现象,这是动态几率的重要特征。如何描写几率的干涉过程,这是干涉模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几率干涉是态叠加原理的直接结果,源于可能性的相互消涨。系统事故可能产生于不同运动过程,这些过程之间可能存在彼此削弱或彼此促进的交互作用。比如同向行驶的两个车辆构成的系统,其中右侧车辆左偏行驶,这时两车相蹭的几率上升,如果此时左侧车辆也同步左偏行驶,两车相蹭的几率下降,如果左侧车辆采取反向动作,同步右偏行驶,相蹭几率则加倍上升。总之,事故几率不是独立的、静态的,而是受到交互作用,或消或涨的,也就是说,事故几率并不取决于系统内单个子系统的状态,而是取决于各子系统状态的相互影响。

五、安全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模型

生产力是工作单元的综合性指标,表征了其生产输出的能力。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研究多以劳动生产率为对象,对于生产力没有一般性定义,通用的计算方法也很难见到。本文从生产系统安全性的波动角度出发,通过对波动函数的分析,结合相应的波动指标,提出了生产力的计算模型:

生产力=工序量2×效率

工序量是工序复杂程度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度量,其与生产力正相关,效率也与生产力正相关。一般情况下,工序量对生产力的影响要比效率大,因此采用二次关系式来表征。二次关系是最典型的,当然也可以是更高次的,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关系式,都要通过经验方法验证之后确定。此公式的内涵在于,生产力突出表现在工序量指标上了,这是因为工序量更能代表系统技术水平,更能体现技术创新对生产力的重要性。工序量即波长λ,效率即频率ω,生产力ρ=λ2×ω。生产力ρ恒定时,ω=ρ[]λ2=ρ×K2,其中K=1[]λ,K即波矢。

(二)基本推论

1.不相关关系。几率波动函数描述了系统安全性波动状况,当振幅一定时,密度函数在时间或主体维度上的积分大小取决于积分域的大小,也就是说积分时间长度或积分主体数量相同时,事故数量也相同,而波动函数的频率和波长却可以不同。因此,生产效率与事故数量之间不相关,工序量与事故数量之间也不相关,显然生产力与事故数量之间也就不相关,生产力与事故量是描述系统特征的两个相互正交的指标。

2.不确定关系。系统生产效率或工序量确定,系统在不同周期的几率振幅都一样,事故出现在任意时刻或任意主置的几率都一样,这种状态下的事故是最不确定、最难估计的。也就是说,生产力确定了,事故出现的时刻或位置就不确定,反之,事故出现的时刻或位置确定了,生产力就不确定。

六、讨 论

(一)关于波动函数

波动函数表征了系统的事故几率密度,并不能描写系统运行中的因果关系。如果有人问,现在事故在这里发生了,过一会儿事故又会哪里发生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几率波动理论将不予回答,因为这是个不恰当的问题[9]。几率波动理论反映了系统事故的统计决定性,在这个理论中不是没有决定性,而是没有对于个别事件的决定性。

(二)关于系统指标

要完整描述系统的特征,生产力与事故量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指标。另外,事故的连锁反应是几率波动理论以后要解决的问题,事故连锁反应就是事故危害,之所以是事故,就是因为其连锁反应的结果有危害性,否则只能称为事件。事故危害与事故数量相对独立,就是说危害大小是独立于系统生产力和事故量的又一个指标。因此,系统特征可以通过生产力、事故量和危害度这三大指标来描述。由以上三个正交指标再加上时间维度构建的四维空间就成为描述系统动态特征的前提,为进一步描写系统运动规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双启.安全科学研究方法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9):1-4.

[2] 姚庆国,黄渝祥.从社会变革看我国事故频发的管理根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40-53.

[3] 于海勇,谢骏,金智新.事故发生的三种模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67-70.

[4] 施雨,李耀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5] 苏汝铿.量子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俞金寿.过程控制系统和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 胡海岩.机械振动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93-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因素,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各种教育类型中最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发展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企业主体地位缺失,如何使职业教育得以良性、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本研究拟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角度进行初步研究,即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在知识生产场域结构相对稳定、知识生产制度日趋健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缩短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的距离。

一、基于布迪厄教育知识生产“实践理论”及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内涵

1.布迪厄知识生产“实践理论”。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他指出实践的关键特点是紧迫性。这种紧迫性即知识生产者在各种客观环境中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策略主动采取行动,而这里提到的“采取主动行动”即是知识生产者的知识生产实践能动性。

2.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内涵。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即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在一定的知识生产制度保障下通过科学研究、反思、顿悟等方式进行公共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活动。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看,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生产主体、生产过程、生产制度和生产成果。具体内容为:(1)生产主体:职业院校的教师与专业的职业教育研究者以及职业教育管理者一起,构成了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共同体,成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力量。(2)生产过程:职业院校的知识生产过程体现出极强的“实践性”特征.(3)生产制度: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制度包括知识生产成果的公开流动和评价制度、基金资助制度、知识生产者的再生产制度等。它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为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和智力支持。(4)生产成果:从生产成果来看,生产者主体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知识。本课题研究的知识生产者主体,主要是指职业院校的教师,其关注重点在于“如何做”上,所以职业教育实践理论知识是他们的主要成果类型。

从以上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四要素看,在职业教育“生产制度”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职业教育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职业“生产主体”(教师)通过怎样的“生产过程”取得怎样的生产成果。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中,如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模式、加拿大的CBE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英国的BTEC课程模式以及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均为“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2它们都强调知识生产的“实践性”。正是在借鉴以上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国“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侧重培养“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职业教育,还是中国职业教育,其知识生产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中“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1.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职业教育实践导向课程建构的理论核心。激进建构主义认为:①学习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②学习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这是一个学生从其自身内部建构其自己的理解过程。因而,教学过程必须做到: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出发;②精密地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经验的教学情境,这些经验应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发生相互作用,使他们能够建构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师的促进下,由学生自己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把学习者完全置于了学习的中心位置,主张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从而突出强调了“学习者”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瓦解了“理论记忆+机械应用”这一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展开的建构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2.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职业院校多数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长期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心理和厌恶心理;如果用建构主义课程模式来开展课程,先让学生进行一些离他们生活实际很近的职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擅长实践,更容易让他们体验到久违的“学习成功感”,因而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而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地感受理论学习的需要,则可进一步激发起对理论学习的动机。

3.模式构建的宗旨。首先,职业教育课程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其次,职业教育课程所选择的必须是实践中心模式,而不能是学问中心模式,这是由技术知识的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就是要把“实践性”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第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应是技术实践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技术实践技能应从培养再造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创造技能为主,从培养动作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智慧技能为主。其中,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获得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心。

为此,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总体上实现了以下几个转变:在课程本质方面,实现了从“知识本质观”向“实践本质观”的转变;在课程价值方面,实现了从“知识传授价值观”向“能力培养价值观”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了从“单项传授”教学观向“互动共建”教学观的转变。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实践能力培养——以公共英语课程模块化实践教学为例

1.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性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职业教育中,公共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样应循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突破学科体系框架,融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为适应学院发展,满足各专业发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院公共英语在第三学期实施专业入门教学模块,随之进行了《行业英语入门》校本教材的开发。教材的开发紧密围绕“基于工作过程”展开。

2.基于“典型任务”实践性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在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上,教材内容体现与行业接轨的实践特色。即每项语言技能都通过真实工作过程来设计,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语言技能、知识、情感、素质等全面训练。同时,教材内容融合企业文化、相关企业职业道德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等。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专业能力教学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既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目标,又是知识生产的过程和手段。而目标和手段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企业需求为宗旨,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专业面向、就业岗位,体现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4.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工作过程形成知识模块化教材设计,按照职业能力目标构建教学内容,在情景化任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团队精神、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责任感、独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工作过程中体会、积淀,从而在不断的实践训练中,提高综合生产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特征的职业教育知识生产,需要在借助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剖析我国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增加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共同体的学科危机感和自觉意识,从学科的知识入手,全面看待知识生产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开发和“典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生产”,以社会需求为主导,改进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现状,提高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24.

[2]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8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决定这种关系的有多种因素。马克思在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认为劳动生产力与抽象劳动无关,认为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马克思在论述劳动两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时,提出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论点。在这个问题的论述过程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思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基本逻辑得到充分的体现,给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实践中,劳动生产力始终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能证明提高劳动生产力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而且可以增加社会价值总量,这能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意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克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不足。

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有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量的关系。价值是劳动,价值量是劳动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劳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复杂劳动必须折算成简单劳动,构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指出了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第三,指出了这种关系存在的原因。“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其一为:劳动决定价值和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关系;其二为: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影响有用劳动而丝毫也不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

从劳动决定价值和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关系来看,存在着自相矛盾。这矛盾首先是劳动决定价值和劳动量决定价值量的矛盾。马克思在研究价值的时候认为它是由抽象人类劳动决定的。这种抽象人类劳动,“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消耗的单纯凝结”。但是,在分析价值量的时候却引进了“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认为它是决定价值量的因素之一。同时马克思又认为“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而“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如果把不同的人的天然特性和他们的生产技能上的区别撇开不谈,那么劳动生产力主要应当取决于:(1)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等;(2)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化学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得以发展起来。”这些观点,显然是有悖于劳动价值论,否定了劳动是决定价值的惟一因素,同时也否定了“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的观点。其原因是马克思论述中出现了矛盾。马克思在论述价值时只承认劳动因素,认为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而在论述价值量时引进了非劳动因素。马克思研究价值的质时,竭力排除了非劳动因素,把劳动作为决定价值的惟一因素,这是可能的。因为这是研究商品经济中最简单的细胞——商品中的一个最基本因素,马克思运用了高度抽象的方法,把其他的因素排除掉了,使价值成为纯之又纯的高度抽象的东西。在研究价值的量时,尽管马克思仍然借助了抽象法,但他无法回避价值量是一个有差别的东西。而造成价值量差别的因素不仅是劳动,而且包含着非劳动因素。仅仅用劳动因素无法说明有差别的价值量,所以非劳动因素在这里就必须引进而无法回避。其次,这矛盾又表现为劳动决定价值和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矛盾。根据上述分析,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仅是劳动因素,而且包含着非劳动的因素,因此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不会是一种简单的反比关系。必须从劳动的因素和非劳动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比例关系。

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影响有用劳动而丝毫也不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来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有关,而与价值无关的问题。

上述观点是有问题的。第一,按照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我们从总量角度来看,劳动生产力(率)与价值量无关,因为不管劳动生产力如何变化,在既定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发生变化的。但从个量的角度来看,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会使单位商品内包含的价值量发生变化,即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形成直接相关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以偏概全。决不能说劳动生产力仅仅与使用价值相关,而与价值形成无关。第二,即使从总量角度来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劳动生产力提高了,而价值总量没有增加,似乎也是不合常理的。原因何在?其实马克思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理论已解决了这问题。马克思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一个商品可能是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因此,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价值总量应该增加。否则,劳动生产力提高后,只是增加社会财富,而没有增加社会价值总量,似乎无法理解,也没有意义,更有悖于马克思的原意。第三,我们还必须看到,这个总量的角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角度,排除了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个量”差别,实际上就形成了很难把握的一种高度抽象[31。而我们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直接面对,易于把握的是“个量”,更关心的是“个量”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劳动生产力密切相关,并且正是这种相关的变化,促使了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从总量的角度来看,其实际意义远没有从个量的角度来得大。第四,马克思的总量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已触及到了价值的本质,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个关系应通过两个基本因素即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表现出来。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否定非劳动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采用了高度抽象和总量分析方法,从各种因素中抽象出劳动因素;从各种形式的劳动中抽象出一般人类劳动;从各种个别劳动中抽象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各种私人劳动中抽象出社会劳动,使劳动成为难以理解的东西。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马克思把各种决定价值的因素归结为劳动,并以劳动量的变化来反映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变化,实在勉为其难。在论述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马克思又提出总量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体现了他思维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他劳动价值论走向价值本质论的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影响有用劳动而丝毫也不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的观点值得商榷。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不仅影响有用劳动而且也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这是符合实际的结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思维进程出现了较大的矛盾,第一,在研究价值的质时,把劳动作为决定价值的惟一因素,而在论述价值的量时引进了非劳动因素;第二,在论述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忽略了劳动复杂程度的因素,得出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只影响有用劳动而丝毫也不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的结论。

出现上述矛盾的原因是:第一,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和马克思的过于坚持;第二,马克思已经提出价值本质论而没有贯彻到底。

价值理论始终是经济学说的基础,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一方面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如劳动两重性理论、劳动力商品理论、生产价格理论等,克服了古典经济学说的局限,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以高度抽象的方法,排除非劳动因素的作用,维护劳动决定价值的思维的一贯性,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阶段。但是劳动价值论毕竟有其局限性,它否定非劳动因素的作用,使其理论体系不尽完善,不得不在某些地方悄悄地引进非劳动因素,或者运用社会总劳动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使价值成为高度抽象的东西。它无法科学地说明市场经济殊商品的价值,如:一些商品的价格高度偏离价值;非劳动产品取得价格形态等。在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关系问题上,特别是在说明商品价值量问题上,马克思的思维进程的矛盾,就是这种局限性的表现。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9

关键词:教育支出 人力资本积累 全要素生产率 svar  

  

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及社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如d.w.jorgenson&b.m.fraumeni(1992),tom krebs(2003),杨建芳等(2006),刘长生、简玉峰(2009)等。然而,在追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单纯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免显得单薄。本文重点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同社会生产效率改进之间的动态关系。  

国内学者许和连、亓朋、祝树金(2006)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李志俊、郭剑雄(2007)分析发现,1995年以后农业技术效率低下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瓶颈,而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是提升农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提高技术效率的重要途径。  

国外学者huffman (1985)认为教育是一种提升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锻炼过程,而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在一个变化中的经济和物质环境下做出决策所必须的。s.e.stefanou&swati saxena(1988)提出一个包含直接影响效率水平的人力资本因素的无边界利润函数方法估计配置效率,并将其运用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奶制品市场,结果显示教育和经验都对效率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优化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配置,相对效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m.m.salinas-jimenez et.(2006)采用生产边界分析方法,将欧洲1980-1997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结果表明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欧洲经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有文献都只是局限于人力资本水平本身同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对于人力资本水平积累自身的形成路径与深化显然还分析不够。  

  

理论模型  

  

本文在lucas(1988)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加入政府教育投资因素,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政府教育投资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传导机制。  

(1)  

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为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假设,人力资本是全社会财政教育投资等因素的函数,函数设定成指数形式,其中η0为常数。  

 (2)  

将(2)式代入(1)式,则最终的社会生产函数形式可以写成:  

(3)  

根据solow()的社会生产效率推导过程,可以得到:  

 (4)  

其中:和分别表示生产技术或技术进步、产出、实物资本、劳动力、单位人力资本、教育投入规模,以及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非教育因素的增长率。、、、、、、分别为各自对时间t的导数,表示变量的时间变化度。  

最后将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表示为:  

 (5)  

  

指标、数据与技术方法  

  

(一)数据与指标选取  

本文的计量分析基于我国1979-2008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除特殊说明以外,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所有的绝对量数据均采用1979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进行消胀处理。文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tfpch)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得到,为当年社会生产效率相对于上一年度的环比增长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以社会年度劳动投入(本文年度三大产业社会从业总人数,以年初从业人数和年末从业人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到。),资本存量为投入变量,本文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度量,其基本公式如下:,其中和为第t年合第t-1年的资本存量,为资本折旧率,为第t年净投资量。对资本存量测度关键在于确定四个变量:基年资本存量、资本折旧率、当年净投资和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本文以1978年为基年,其数据来源于孙敬水、董亚娟(2007)。将每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通过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折算到基年作为当年净投资量,资本折现率为王小鲁(2000)给出的5%。;以年度不变价生产总值为产出,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求解得到,各变量都进行对数化处理。  

预算内各项财政支出的规模大小,代表政府对社会该方面事务支持的力度。本文财政教育支出指标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统计口径,未包括教育费附加。笔者认为,这种规范性的确切的统计口径能够保证文章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笔者采用barro&lee(1993,1996,2000)提出的受教育年限法,该方法先将劳动力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类别人力资本的人数和不同权重,对其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此方法计算简明扼要,而且数据具有可得性和精确性,不足之处在于其忽略了知识积累效应。但是通过比较所有计算人力资本方法的优缺点,使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其他方法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我国既有的统计数据特点,采用以下公式计算:ht=htlt,其中ht表示第t年年末的平均受教育年限,lt表示第t年年末的从业人员数。为了反映该年度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量情况,采用humant =ht-ht-1的方法计算得出第t年度人力资本的社会积累增量。  

(二)技术方法  

简化形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它仅仅是总结数据动态特征的一个工具,如果不考虑特定的结构,就很难理解这种简化形式的var模型(cooley&leroy,1985)。同时,var模型中变量间的当期关系被隐藏在误差项相关关系结构中,并存在参数过多问题,sims(1980,1986)、ber- nanke(1986)、shapiro&watson(1988)提出结构向量自回归的svar模型,在包含变量之间当期关系的同时,通过对参数空间施加约束条件减少所估计的参数。对这类模型的识别主要集中在残差系统,残差系统可以解释为外生冲击或者外生冲击的线性组合。本文建立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三元ab-型的svar(3)模型,它既反映内生变量之间的同期关系,又可以反映模型系统对独立随机扰动ut冲击的响应,模型形式如下:  

,t=1,2,..., t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  

(i=1,2,3)  

educatt、humant和tfpcht分别表示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序列,ε1t、ε2t和ε3t分别是作用在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增长指数上的结构式冲击,即结构扰动项,εt为协方差为单位矩阵的随机向量。  

实证结果分析  

  

建立svar模型前,首先对年度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效率进步均为一阶差分平稳,需要对模型包含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来验证模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下各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被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所以整个模型是稳定的。  

模型中有3个内生变量,需要施加k(k-1)/2=3个约束才能使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根据经济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作出如下的三个假设,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本期的教育财政支出无直接影响,即:b13=0;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对本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无影响,即:b23=0;  

关于当期政府财政教育支出转化成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假定,假定激励系数为2.9108,本文采用我国1981-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得形成弹性进行测度,为了避免大多数时间序列分析中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问题,加入滞后项得到:dlnhuman=-0.3044+ 2.9108dlneducat-0.4402ar(1),r2=0.8430,dw值=2.0818,模型中各变量都显著地通过检验。,即b21=2.9108。  

在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下,本文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方法(fiml)估计得到svar模型所有未知参数,从而得到矩阵及和的线性组合估计结果:  

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对财政教育支出,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财政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积累冲击的响应轨迹。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基于svar模型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改进的脉冲响应轨迹。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纵坐标表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  

图1反映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冲击的响应,模型中冲击效应在13期以内冲击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而并非正向或者负向的单一效应。表明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状况下,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图2是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模型中的冲击效应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在前四期内,冲击响应迅速的从负效应转变为正的效应,并在后期迅速收敛。方差分解通过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分析各个变量对系统的影响大小,方差分解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是带来其自身波动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其自身的贡献程度逐渐减小;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的冲击对生产效率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贡献程度远大于由财政教育支出所带来的贡献。结合人力资本增加的方差分解结果,即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其自身的冲击作用非常显著,同时,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具有重要的冲击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财政教育支出更多的是通过形成人力资本的形式,并最终由人力资本激励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改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财政教育支出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作用,同时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是带来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只具有短时期内的激励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效应迅速衰减,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非完全有效。因此,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冲击只具有短期的激励效应,并且这种激励性具有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扩大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实现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技术改进;此外,政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激励,进而实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5)  

2.barro., robert. j and jong-wha lee.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j].center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ing,2000  

生产力生产关系篇10

【关键词】噪声 职业健康体检 听力损失

中图分类号:R1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392-02

为了掌握长期暴露在噪声下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更好地保护作业工人不发生职业性噪声聋及工伤事故,受我区一家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委托,我院于2010年10月对该企业噪声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现将听力检查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取该企业从事噪声作业岗位[8 h等效噪声限值>85 dB( A)]的员工2182名。

1.2 方法 根据GBZ188-2007[1]噪声作业体检规范,进行纯音听力测试:采用 GSI ARROW纯音测听仪于本底噪声小于 25 dB的测听室内对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测试, 检查两耳0.5、1、2、3、4、6 kHz的纯音听力。要求重复误差小于 5 dB, 被测定者脱离噪声环境 12h以上。

1.3 听力损失判定标准 参照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 GBZ49- 2007[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不同工龄与噪声作业员工听力损失的关系3个工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70, P<0.01)。说明随着接触噪声的工龄增长,听力损失有增加趋势。见表1。

表1 体检人员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情况比较

2.2 多重职业危害因素暴露与噪声作业员工听力损失的关系 根据该企业向安监部门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划分,受检员工所在岗位根据暴露因素种类可分为单一危害因素(噪声),两种或以上危害因素(噪声合并粉尘、高温或化学品),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人听力损失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体检人员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岗位分组听力损失情况比较

2.3 观察单一噪声暴露岗位3~5年工龄组这一群体(458人),按年龄段分组统计听力损失人员比例,统计分析表明同样暴露因素同工龄范围的情况下,年龄越大听力损失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见表3。

表3 同岗位同工龄体检人员不同年龄段分组听力损失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随工龄增长,听力损失有增长趋势,噪声从业人员长期受高强声引致耳蜗内血流下降, 内耳供血不足, 营养障碍, 毛细胞受到代谢性损伤, 而导致听力下降, 且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加重。根据本组统计数据分析,从业1-2年的员工听力损失率为32.2%,从业3-5年的员工听力损失率为36.5%,从业6-8年的员工听力损失率为42.5%,P值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听力损失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

3.2 同样噪声暴露因素同样工龄范围下,年龄越大的员工越倾向于发生听力损失,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耳蜗内血流本来就会出现生理性下降,再加上噪声影响,毛细胞的代谢性损伤更容易发生。

3.3 噪声合并其他危害因素的岗位从业人员的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单纯噪声岗位员工的听力损失检出率略有增加,但两组检出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体检样本数不够无法得出统计学结论,也可能是粉尘、高温或化学品等职业暴露因素不对听力功能造成影响。

3.4 噪声岗位员工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年龄大的员工尽量不要选择噪声工种,因为在同等噪声环境中,他们更容易出现听力损失,而且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为不可逆的。体检结果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减少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合理排班,缩短员工的日工作时间和延长工间休息时间,多做职业健康宣教,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其自觉佩戴防护耳套,工友之间就防护措施互相督促,下班后尽量不要呆在喧闹的环境中,不要佩戴耳机听音乐及长时间用手机听筒通话,让两耳在安静的场所得到休整, 同时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监护方法,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一旦发现职业禁忌,立即调离噪声岗位,防止发生职业噪声聋,保护好员工的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