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十篇

时间:2024-03-12 18:12:50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1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 运营模式

一、三网融合的意义

三网融合即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家网络媒介在基于市场驱动与技术变革和政策条件下所进行的相关变革,同时也是对传统传媒与信息流通格局进行的深层次调整。三网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传媒领域与大信息产业的融合渗透,将信息媒体的内容作为商业化产品进行传媒市场投放推广,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内容的增值,在媒体信息销售模式与通信模式和广告模式间发挥了桥梁作用。从三网融合政策方面来看,这是国家在传媒领域所进行的又一战略开发项目,打破了常规的媒介融合规制束缚,使媒介融合真正成为现实。也即是说,三网融合政策有着时代的创新意义。在此融合体系中的各方媒体,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最大化地解决了在融合过程中所呈现的技术问题与利益分配问题,使各融合单位始终保持产业分工明晰的工作状态,令我国的电视传媒业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推广延伸。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传媒运营改革的必要性

在媒介相互融合的前提下,特别是在当下三网合一的背景下,电视传媒的产业创新融合,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及明晰的产权分配。同时,在媒体内容的数量及质量方面,均要不断改善适应多变的媒体融合要求,促使技术服务方面达到人性化,媒介内容服务做到人性化。其次,媒体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对电视传媒服务的二次营销,是为了使影像传媒资料得到足够的利用与再利用,使媒介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环保,并利用有效手段使得资料鲜活起来,且以新的姿态成长面众。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内容是电视传媒方面的重要资源,这一点是任何新兴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在其衍化中应当借鉴相关的新媒体运作形式,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媒介推广形式,促使传媒产品内容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及品牌影响力。对媒体内容的大力整合,是传媒市场产业开发的基础,应当足够充分地把握文化产品的创新力度及生产力度。首先应当就节目的形式做好创新,构建一体化的系统研发体系,深化内容制作,充分满足广大受众的个性化信息获取需求。同时将内容推进市场倾注资本进行运作,也成为电视传媒在发展中所需进行改革转型的关键。只有做好市场化转型工作,才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本进行内容方面的生产制作。其次有效地做好电视传媒业的现实开发,加强对各类媒体资源的整合,实现与新媒体的工作对接,能够促进电视传媒的立体化品牌传播,增强电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度。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传媒的运营模式

(一)多通道的媒体内容运营平台。

加强媒体内容的研究开发,建立多形式多通道的内容开放运营平台,满足音视频产品多终端的渠道内容需求,已成为当前三网融合中广播电视行业必然的改革要求。三网融合,不仅充分就运营商tabe播送的需求进行了满足,同时还大大满足了IPTV播送及互联网与移动电视等各类媒体内容的播送需求。通过业务统一分发平台,运营商能够有效地避免自身多发平台带来的不利因素,可以十分便捷地将所获媒体内容在业务分发的平台中做出分散下发,并通过平台精准地检测内容应由IPTV发送,还是通过tabe发送,或者采取互联网媒体发送。这一集运平台操作简便,便于管理。

(二)广电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合作。

当前,有线网络全面深入的双向改造,极大地推动了媒体互动业务的滋长,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家庭用户,使互联网内容在发展中全面充分地进入到了有线网络中,实现了有线网络媒体和媒体内容提供商间的合作交流。广电媒体与互联网媒体间的模式结合,主要体现运用于互联网媒体视频方面。此模式对于节目播放的渠道进行了有效的拓宽,能够从根本上增强节目收视,带来丰厚的广告利润。因此,在当前的网络电视中心改革发展中,应当主动地把握这一优势条件,将传统电视媒体把握不了的剩余消费者,进行最大层次的把握实现,促进价值利润最大化,构建广告价值为主,用户费用为辅的模式。网络电视台虽有着显著优势,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挑战,诸如在当前存在着诸类网络视频媒体,如何有效地做到同此类媒体正面攫取用户资源,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沉淀来完成。

(三)手机媒体之间的合作。

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受众既为媒体信息消费者,也具有着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者特性,例如短信及视频的传播。这样一来,受众主体特性及自身选择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手机媒体的运营并不仅仅是为了受众群体单方面的内容需求,而是需要大批的手机信息用户群体所存在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便要求手机媒体供应商必须就内容方面进行多元差异化的批量生产,以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在通常情况下,手机电视内容是通过对传统的电视传媒内容进行压缩编码,进而同步播放的过程。这对广大手机用户所追寻的媒体信息个性化要求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在当前的电视媒体发展中,必然做好新媒体战略转型计划,构建针对手机用户媒体信息内容生产的精英团队,将三网融合的视角从运营商方面转向用户方面,以手机屏幕作为主要的信息接收终端,实现电脑屏与电视屏和手机屏的三屏无缝对接,随时随地为手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个性内容。

(四)三网融合下的数字版权管理分析。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用户自身的消费选择权利也相应的多元化。无论是广电媒体或者电信媒体,用户均可以依据选择而获得服务,不会因为行业及区域等因素,为用户的服务选择带来障碍。而对于IPTV的提供者来讲,只有倾注更多的服务及更充分的质量内容,才能更好地把握用户,同时,高质量的内容也是收入与利润的保障。数字版权管理不但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营销体系及数字内容的管理形式,它有效地打破了一次购买终身受用的传统内容购置模式,将具备高价值的数字内容细化为多梯层次的定制购买形式,满足不同阶层用户的消费需求,实现对数字内容的定向营销。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能够良性地将内容数据业务的生命周期控制在内容运营商的手中,大大加强了业务运营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总之,三网融合糅合了竞争、整合及融合的过程,充斥了博弈的色彩,同时又相互融合,最后回归于自我阵地,在这一过程内,实现了双方的互赢及多赢。因此,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组成个体间必须要就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把握,做到技术与内容方面的调整磨合,在共同的努力协作中找准定位,协调分配好利益关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补互赢,促进电视传媒运营机制新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尚光亮:《三网融合下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商业模式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2

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

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 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 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 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

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 再次, 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

吴铮悦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电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大力发展新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加强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建设,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吴升高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体制创新走势》中指出了电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即事业企业并轨,逐步实行企业体制;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体制;加快重组并购,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超越分业管理,确立全覆盖的监管体制和手段。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三网融合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这一重大举措对电视业的影响,成了传媒、业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的热点。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但是,电视业在以此为契机面对挑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

少有人提及,我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探究,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一)机遇

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3

关键词 自媒体 智慧旅游 SWOT分析

一、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旅游业也应声而起,不断改变创新。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旅游业从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再向旅游智能化转变升级,再加之智慧城市的兴起,最终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建设的新热点。目前,通过自媒体对旅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个契机,而如何成功地进行自媒体营销则是重中之重。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智慧旅游,它是一种以新一代融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以提升旅游品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行政管理为目标,使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和系统化整合的全新的旅游形态。简言之,智慧旅游就是游客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网络实时互动,主动寻找旅游信息,让旅游行程进入触摸时代。

而智慧旅游作为自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特点主要有四个:

第一,全面智能化――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公共设施等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物联成网,带来食住行游玩购全面智能化的旅游体验。

第二,高度系统化――实现景区、景点、酒店、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融合,将数据进行高效系统化地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有效协作化――基于智慧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旅游产业各个关键系统统一协调、高效合作,形成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管理。

第四,积极创新化――鼓励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等依靠技术的力量,不断进行创新应用,以更科学、更智慧的方式推动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和消费决策。

三、智慧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及时互动。智慧旅游以智能手机、电脑等为载体,可以及时方便地与智慧景区系统、智慧酒店系统等进行信息互动,从而不断创新景区与酒店的服务质量,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2)运营成本低。智慧旅游的建设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高科技的投入、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景区的各项运营成本将持续降低。

(3)规模效应。智慧旅游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大产业之间进行连接与集成,融合与合作,形成新的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二)劣势

(1)信息良莠不齐。正如硬币的两面,自媒体一方面有着提升信息传播主动性等功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传播客观性等缺点,导致自媒体环境下智慧旅游的部分信息出现审美异化、感知差异等问题,一个人的差评也许会使得建立的旅游形象功亏一篑。

(2)建设困难。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智慧旅游还处在规划探索的阶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出现盲目跟风等现象。

(三)机遇

(1)技术进步。支持智慧旅游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日益成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蓬勃发展,为建设智慧旅游提供技术与设备的支撑。由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的泛在网,辅之以智能手机等便携的小型上网终端,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和使用信息,使得旅游资源信息的交换更加便捷。

(2)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很多旅游服务业方面的政策规划,如《关于加快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智慧旅游年等等。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是智慧旅游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

(3)潜在用户规模大。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活动,能不经意地向用户展示旅游信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而这些用户的数量非常可观。

(四)威胁

(1)法律缺乏规范。新兴的智慧旅游发展不完善,在法律监管方面还缺乏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加之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2)安全威胁。智慧旅游以各种新技术为基础,带来新的安全威胁,而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智慧旅游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信息被窃取、受到非法攻击等。

四、自媒体时代旅游营销建议

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市场的营销需求。推陈出新,网络营销顺势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智慧旅游来说,营销的目的应从关注媒体向重在理解与引导旅行方式转变,实现智慧营销。显而易见,运用手机app、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成为企业进行智慧营销必不可少的手段。自媒体时代下,人们的旅游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不再购买印刷版地图,而是用手机下载旅游客户端,寻找交通路况、景区概况、在线支付等信息。面对新的变化与挑战,与时俱进必不可少。因此,自媒体时代下的旅游营销应就旅游资源、特色项目、个等方面进行营销推广,激发消费者旅游动机,实现智慧营销。建议如下:

第一,产品创新。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具有及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可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平台的方式,与游客进行线上互动,充分了解游客的意见,依此来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的兴趣点,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

第二,内容精致。自媒体将信息、理念等传播出去,根本是内容,文字、视频等只是载体。精致又富有创意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粉丝,关注度才能不断攀升。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着重做好内容,不断更新旅游信息和资讯,保证信息的热度与广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提高其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第三,服务个性。自媒体平台下,转发与评论早已司空见惯。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容易制造品牌效应。企业应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设计出用户参与度高的活动,譬如分享送门票等。除此之外,应主动且及时回应游客的评论,增强与游客的实时互动,让粉丝助力实现产品推广。利用平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私人订制”服务,做好微服务,让游客成为回头客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营销选择。

综上所述,智慧旅游时代的营销应承前启后,增强智慧性。企业可凭借自媒体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游客提供信息交互服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自媒体时代,游客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特征,而科技也会继续推动智慧旅游不断发展,旅游业为满足这些需求就必须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大有裨益,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慧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智慧化的营销方式,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抓住这次机遇,合理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建设好智慧旅游,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处。

(作者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裴盈盈,袁国宏.智慧旅游浅析[J].当代经济,2012(5):46-47.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4

摘要:2008年4月1日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①试商用,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手机电视在技术标准上已经发展成熟,近日3g网络的正式商用,引发了商家以手机电视为主要内容的手机视频的“混战”,各个运营商纷纷以手机电视、手机视频为一大卖点销售基于3g网络的手机。这也标志着手机电视开始向手机电视内容研究方向过渡。但目前我国手机电视这个新兴的媒体还没有专门的媒体内容研究机构,仅由各手机电视内容提供商在商用的过程中各自独立研究开发适合手机电视播出的节目。 关键词:补偿性媒介理论电信模式 广播模式长尾市场 一、国内手机电视概述 如今,“手机电视”已经成为诸多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研讨会、应用大会讨论的焦点。同时手机电视业内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内容提供商已经积极开始在终端、网络、产业链、内容供给上展开布局。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投入全面运营。因此可以预见3g网络的正式商用,必将给手机电视在2010年前后带来空前的大繁荣、大发展。 逐渐,“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服务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属于流媒体服务的一种,能够为用户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视频咨询服务。”②这一定义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认同。 2005年5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最早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手机电视的运营牌照; 2006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第二张全国手机电视运营牌照。wWw.133229.cOm央视手机电视和东方手机电视都依托强大的传统电视媒体为基本内容本源。就传播模式而言,两家都同样采取了通过现有移动通信网为传播渠道的“电信模式”。此外还有专门为手机电视架构手机电视广播网的“广播模式”上海文广旗下东方明珠公司正在对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进行技术和试商用。 二、手机电视的传播模式 (一)电信模式 电信模式的手机电视是由广电部门或节目制作公司作为内容提供商,由移动通讯网将节目传送至手机终端的传播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经营管理方面,内容提供和网络运营分离,内容集成商和内容提供商可以专注于手机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而网络运营商则能专注于手机电视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手机电视的发展状况而言,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因为有成熟的移动通信网和成熟的移动通讯资费体系作为依托,所以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2.技术方面,由于移动通信网是一对一且具有双向互动功能的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具有互动功能的手机电视服务。3、资费方面,移动通信的付费体系直接嫁接于手机电视服务之上,移动通信的资费标准可以为手机电视的收费作为重要参考,不用重新构建新的手机电视付费体系。 内容和网络运营的分离带来一方面是内容和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因内容和网络的分离而带来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和网络运营商收取流量费的双重费用框架。另外,由于移动通信网受到一对一交互式网络特性的影响,当过多的用户同时使用时容易发生信息堵车现象。第三,由于影音文件会占据较多的频宽,即使是在3g网络下收看手机电视的同时拨打电话,会使手机的通话等其他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广播模式 广播模式的手机电视是指完全依靠媒体自身架构手机电视广播网,所以网络的运营和节目内容本身的制作集成在一个部门中。广播模式的手机电视采用一对多的广播模式,将手机作为移动电视终端进行节目接收。 广播模式的手机电视更像我们家里的普通有线电视,以上海广播式手机电视为例,其内容和网络同属上海文广集团,其旗下的东方明珠公司既是内容集成商又是手机电视广播网的运营商。因此,这种模式的手机电视的资费较为低廉甚至于免费,但其对用户终端品质要求较高。另外,广播模式采用一对多的广播传输方式,在终端进行节目收看时不会产生信息堵塞。在转播大型赛事或突发事件时比电信模式具有更大优势。但是,采用多点传输方式的广播模式手机电视网络本身无法实现互动,无法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就与当下媒体分众化、个性化服务背道而驰。另外,手机电视广播网需要全部重新建立,而且要求用户终端加装专门的功能卡,这就给广播模式的手机电视的普及筑上了一道技术壁垒。第三、没有现成的资费标准可以参考。 (三)复合模式 此种模式的手机电视集合了广播模式和电信模式手机电视的优点。两网复合运营后,第一,不仅可以满足大量受众在同一区域内同时流畅的收看手机电视,而且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的信息回传实现手机电视直播节目与受众的实时互动。第二、资费体系借鉴成熟的移动通信的付费模式嫁,手机电视广播网和移动通信网双方通过用户交纳的信息费、广告费、移动业务增值费等多种途径实现盈利从而降低受众的收视费,真正可以做到网络运营、内容提供集成、受众三赢。 三、手机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 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可以理解为媒介的形式就是内容,内容是新媒体产业价值链的源头,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手机电视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在任何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手机电视作为新媒体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与传统电视媒体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手机电视具有新媒体视频节目的独有的特点——点播和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在形式上点播更类似于因特网,直播更接近于传统电视。手机电视点播节目具有互动性强、非线性播出、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但点播节目因为需要整体制作完成后才能商用,不能做到现场实时直播。 因为手机屏幕较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清晰度问题。在手机电视节目中,为了保持画面的质量和效果,中景、近景、特写是手机电视节目的主要取景,一般不采用全景和远景的取景方式。因为手机屏幕较小,加之受众一般在户外、移动状态下观看。因此,手机电视的字幕较传统电视更为详细,其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也较传统电视更大,字体也以黑体为主。由于户外常有较强的户外光,因此手机电视节目中应避免灰暗镜头,以对比度较高的镜头为好。 手机电视一方面充分解放了受众在观看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带来了一种收视干扰因素多、收视时间支离破碎的环境。根据爱立信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表明:有60%的手机电视用户表示在手机上看电视不会超过10分钟。因此,手机电视单个节目内容不宜过长。电视剧、大型纪录片等并不适合手机电视用户收视需求和收视环境。手机电视终端的决定了播放内容灵活,情节松散的特性。 根据这一特性,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曾专门为手机电视生产每集长度仅为60秒超短剧集。2006年6月国内第一部为手机电视定制的反映都市白领一族生活的情景喜剧《白骨精外传》在上海问世,总共365集,每集仅90秒,每集只有一个简单而松散的情节,集与集之间即独立也连贯。

据此,手机电视的新闻报道也应该是短小精悍的,以求一句话和几个画面让信息的速达受众。不适合做新闻特写和专题新闻等类时间较长的新闻节目。 从目前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来看节目制作受到投资与回报比率的约束。手机电视目前无法专门大量定制像《白骨精外传》专门针对手机电视播放的电视节目。因此,目前较为普遍的方法是依靠传统电视媒体作为节目基本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成适合在手机上观看的手机电视节目。在这样的基本条件下通常有以下两种手机电视制作模式。 模式一,依靠传统电视节目内容为基本素材,结合手机电视节目节目制作特性,制作成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咨询节目。以期达到信息的速和达。从而获得最佳播出效果。 模式二,让手机电视与传统电视形成互动,手机电视成为传统电视的补充媒体。在手机电视上播出当日传统电视的节目预告,节目片花等。这种模式的手机节目可以说是传统电视节目的咨询节目。 模式三,这种模式是根据手机电视节目的特点专门为手机电视量身定做符合其传播特性的节目。例如东方龙新媒体公司制作的《白骨精外传》、《新年新事》等都是专门为手机电视开发的节目。 前两种模式受到传统电视节目源的关系,目前手机电视还与传统电视保持了较高的“内容同质度”,第三种模式虽然受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和创造力的限制,但第三种模式无疑是手机电视发展的方向和最佳模式。 四、手机电视节目创新的方向 手机电视点播+直播的形式,让手机电视摆脱了每天24个小时节目时长的限制,同时架构在互动数字平台之上的手机电视又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内容都是以虚拟或符号的形态存在,时间空间资源不再受到限制,内容的和传播完全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产品的发行成本也不会随着收益的增加出现数量级的递增,一定范围内节目播出的边际成本为零或接近于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随时点播自己所需要的节目。内容的选择性带来的是内容的分众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所需的往往是极度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正是手机电视的这种极度个性化的内容生产才刺激了手机电视领域内呈现出高度的长尾市场③特征。 曲线的头部代表着点击率较高的时下大热门节目,曲线随着热门度的逐渐退热而陡然下坠,但它们并没有下坠至零点。再冷门的节目每个月也总有个位数次的点击率。在统计学中,这叫长尾分布。头部意味着大热门、大流行、大众化的节目。手机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以大热门为主的播出形式,以长尾立于媒体之林。长尾部分体现的差异性、多样性,依靠手机电视节目陈列空间的无限性、低成本库存加上功能强大的手机电视节目搜索引擎,大冷门节目也保持每月都有点击量。因为一定范围内节目商用的边际成本为零或接近于零,因此大冷门的节目为数不多的点击量之和大大大于大热门的点击量。所以从冷门节目也就是手机电视的长尾部分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了手机电视节目创新方向之一。 3g提供了足够宽的多媒体通道,使手机视频电话、手机远程遥控、手机视频会议等成为可能。基于这种功能的应用,手机电视直播频道可以走出一条移动视频之路。在获得手机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任何人的手机镜头所对准的景物都可以随时被切入手机电视直播频道进行直播。通过这种功能,如若我们再经历像美国911这样的突发事件,传统电视的摄像机可能还来不及架设到现场,但手机电视可以通过gprs全球定位系统,迅速搜索携带手机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手机持有者,只需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手机电视直播频道就能足不出户就迅速向大众报道突发事件。可以这样说每个持有手机带摄像头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手机电视的摄像师。 注释: ①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neration缩写为3g. ②郑蔚青.中国电视媒体的管理和经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③【美】克里斯·安德森,乔江涛译.长尾理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参考文献: [1]crt媒体研究机构.2005-2006中国新兴媒体发展与研究蓝皮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哥伦比亚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m.columbia.edu.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5

尴尬中寻求突破 传媒集团承载未来使命

改革的春风并没有忽略中国传媒业这块土地,从全额财政拨款到差额财政拨款,从财政“断奶”后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到现今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中国报业不但接受了市场的洗礼,创造了报业的繁荣,而且正乘着深化改革的春风迈向做大做强的新征程。回首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阶段的轮廓:第一阶段是中国报业市场起步阶段,自1985年至1995年,“母报生子报”现象几乎普及到每个省市级报社,于是以晚报为代表的子报迅速在全国崛起,“断奶”后的报社完成了向“自筹自支”转型,更尝到了市场化运作的甜头。1995年后,以各类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为代表的第二批子报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中国报业渐渐借助市场的力量走向繁荣,同时也揭开了中国报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序幕,报业集团开始登场,最具标志性的是1996年国内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截至2006年年底,国内报业集团总数已达39家。1995年~2005年,作为中国报

业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借助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中国报业尤其是省级报业集团明显在主业发展及实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然而当很多报业集团还沉醉于享受快速发展成果的时候,2005年中国报业广告增速明显放缓,有些区域报纸广告还出现了负增长,在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面前,快速发展了十年的中国报业正在暴露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报纸整体收入过分单一依赖广告,报纸的盈利模式单一,而广告受国家政策调整和宏观经济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报业发展还不得不面临“四化”尴尬:一、“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使报纸的“大众化”开始走向“分众化”,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读者需求使报纸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版面、精力、人力、物力抓住读者,这无疑要加大投入;二、“数字化”趋势使报纸不得不面临各类新媒体的挑战,纸质媒体广告份额被各类新媒体瓜分已成为全球化现象;三、“同质化”使报业竞争加剧,成本加大,同区域同城同类媒体价格战有愈演愈烈之势,报纸运营成本的加大正在摊薄报纸的利润;四、“传统化”使内容制作与市场需求存在越来越明显的脱节,这种脱节来自于体制所提供的创新空间和创新激励的有限性。正是由于上述的瓶颈制约和尴尬,才有了更多人对未来中国报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也揭开了自2005年至2015年又一个十年发展的新篇章。2005年,当中国报业的增长出现“拐点”之后,创新体制便成为2006年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词,甚至有人称2006年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越来越多的报业集团升级为传媒集团,把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锁定在借助品牌、资本、技术改造等手段,实施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传媒运营上。2007年,传媒集团的改革创新之风更盛一些,继北青传媒、博瑞传媒、新华传媒之后,《广州日报》旗下的粤传媒在深交所上市,《华商报》也与在深交所上市的华闻传媒联手,而辽宁出版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很多地方新闻报业、出版发行集团也递交了上市方案,可以预言,2008年至未来的三五年里,中国报业将出现一批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传媒巨头。2005年~2015年将是中国报业迈向成熟,做强做大的十年。这十年是机遇,更是挑战,代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传媒集团将肩负使命,完成未来传媒发展的蓝图。

传媒集团的运营方向

与目前世界上的传媒大鳄相比,国内众多传媒集团的经济实力还是冰山一角。若想持续长久地把守住传媒对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做强做大主业是根本,而做强做大主业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这就需要传媒集团充分借力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传媒集团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而这一战略目标恰恰离不开“运营”战略,因此传媒集团做大做强的需求决定着传媒集团运营的方向。根据目前中国传媒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传媒集团运营的方向大致规划如下:

靠体制机制创新为传媒集团强身健体。从计划经济一路走来的中国报业,既收获了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硕果,又残留了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无法摆脱的束缚,借助文化体制改革之风,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传媒市场运作的体制机制是中国报业强身健体的基础,这方面已有国内不少媒体尝试并取得了成功。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整合实现多媒体融合扩张,完成适合市场的传媒生态体系建设。作为传统媒体的中国报业,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各类新媒体时,应采取从容的态度,而不是站在那里惊呼“狼来了”。这种态度是变被动为主动,以“融合”的策略,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整合各类新媒体,最终形成以报纸为核心,并将各类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期刊等多种媒体聚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生态系”,实施多媒体扩张。靠资本和专业化实现传媒集团的区域扩张,并寻找机会突破产业扩张。随着传媒市场日趋走向规范成熟,资本和专业人才的拼杀将成为未来媒体的竞争焦点,在充分做强区域传媒的基础上,利用资本的专业团队实施对外区域的扩张是传媒集团发展壮大主业的可行之路。在主业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准确出击,实施相关产业扩张是传媒集团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靠传媒科学化、标准化、技术化策略全面改造传媒业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流程”。放眼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平均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公民主体意识增强,这导致受众对精神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呈现多层次性、丰富性、发展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传媒在内容、形式、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升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现今传媒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创新。

传媒集团的运营策略

与过去传统的报业经营有所不同,未来传媒集团运营的范畴很宽阔。在明确了传媒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之后,我们会深刻地体会到传媒集团运营的几个要素:品牌、资本、技术、专业团队,将这几个关键的要素利用市场有效地整合,就能使传媒集团真正走上做强做大之路。

我们把未来传媒竞争比作一个大战场,传媒集团就是这个战场的“航母型战车”,它必须有一个豪华的车身,这个车身就是传媒的品牌影响力。当然它还必须装备好驱动的四轮,高性能的发动机,装备精良的长中短武器,取之不竭的燃料,更需要驾车人的驾车技术、作战技术及前进中的谋略,这样的传媒战车再团结一批辅助战车,就可在宽广的传媒战场上无往不胜。从传媒集团的“战车”模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理出传媒集团运营的策略。

打造传媒品牌影响力,夯实传媒集团运营的基础。品牌对市场而言,代表着品质、品位、服务,但更代表着实力、影响力、产品附加值、品牌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不仅适用于产品,同样也适用于传媒。经过二十多年的中国报业市场洗礼,中国报业市场正在树起一批优秀的报纸品牌,优秀的报纸品牌是传媒集团运营的核心基础。传媒集团的运营往往是依赖其中的核心媒体品牌逐渐延伸扩张的。没有品牌实力媒体做核心,传媒集团的运营往往无从谈起。

传媒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构成要有科学规划,从全国成功的传媒集团品牌运营来看,核品牌多是以母报为基础,在母品牌下的系列子品牌媒体中,一般优选一、二个子品牌媒体,作为核心优质媒体,与母品牌一起构成传媒集团的核心品牌。其他系列子媒体按照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等特征成为传媒集团的辅助品牌。

制造动力充足、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借助资本和技术的力量,使传媒集团的发展获得持续动力,资本运作是传媒集团运作的关键。在报社走向市场的初期,只是一个简单的资金运作,广告收入、发行收入、采编支出、办公支出、广告发行印刷支出,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就能把报社的资金运作算得清清楚楚。报业集团化运作后,企业化、市场化的程度提高了,资本运作渐渐浮出水面。媒体多了,税收多了,费用多了,财务成本增加了,项目投融资出现了,开始涉足主业以外的相关产业,资金运转规模呈几十倍地放大。在这个过程中,有先进的报业集团在资本运作上成为大赢家,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专业的资本运作已经实现年盈利近2亿元的佳绩。在报业集团的整体运营中,资本运作显示的威力越来越大。传媒集团化的运营所涉及的改制上市、多媒体兼容、跨行业跨区域项目运作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报业集团可以拿出部分资本、部分经营项目和子传媒以传媒板块上市。融资后可迅速实现传媒集团主业的扩张,力度大些的可整体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传媒做强做大的梦想便不再遥远,更何况资本运作的切入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革命性”的。在传媒集团的“发动机”里,除去资本,就是技术,技术对媒体的改造力度丝毫不比资本逊色。从铅字排版印刷到卫星传版激光照排印刷,从电话、传真到网络、手机、电脑传送,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中国报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技术在传媒业的表现还不仅仅限于印刷传播,在未来传媒集团运营中,它还要在管理、媒体融合、生产流程改造、信息加工、介质改造等多方面发挥不可限量的作用。

“四轮驱动”让传媒集团的发展快速持久。如果说资本和技术为传媒战车提供了动力,那么战车前行还要看四轮的动力转换。传媒集团运营选择的是“四轮驱动”策略。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包装是传媒战车的一个最重要的轮子,具体到报纸就是报纸的采编印刷流程。有人所说的“报纸会消失”,只能说有一天“纸质”的报纸越来越少,但这个巨大的内容制造商、供应商还健在,这个专业的庞大的新闻生产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只不过通过更丰富的介质和传播技术传播出去,而多年留存于人们心中,并在市场中发展壮大的品牌报媒则会存在发展下去,它成了更具感召力、影响力的传媒集团的核心品牌,一个品牌社会化了的新闻“加工厂”。传媒集团的运营就是要把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作为核心竞争力,培养建设一个庞大的高效的新闻生产加工中心,它必须有足够的实力长久地生产出巨量的影响世界、影响社会、影响人群的新闻产品。这个轮子很重,但它给传媒战车带来的动力是“原动力”。

广告和发行是传媒战车主业运营的两个关联度高的轮子。对报纸而言,发行相当于第一次销售,广告相当于第二次销售,但它们的核心实质是卖好报纸,并以报纸销售所带来的注意力、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换取广告收入。对广告轮子来说,它不再是单个媒体的广告经营团队,而是多媒体的广告经营团队。它所要运营的方向就是不断深挖客户资源,通过专业化的深耕细作,使传媒集团的主营收入最大化、多元化。发行作为另一个轮子,承担着传媒与受众的交流通道,它不仅要向受众促销产品,更是作为一种渠道,嫁接受众与传媒的交流。

“四轮”中的最后一轮是相关产业经营,这是一个最易引起人争议的车轮。从传媒集团运营的方向和实质看,这个轮子不仅不可或缺,而且是整体运营的关键出路。体制机制的先进性可以使相关产业运营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去运营。它可以将传媒品牌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运营平台,更可以成为资本、技术、专业团队释放力量的平台。当然正是这种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运营,才会给传媒集团带来丰富的盈利模式和利润源泉。

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壮大经济实力,为传媒战车提供“燃料”。对传媒市场而言,市场需求主体可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是受众和厂商。受众的需求可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阅读需求,主要是针对传媒新闻产品;第二层面是对传媒的服务需求,主要是受众期待传媒能给受众的生活及消费带来引导、指导、帮助;第三层面是对传媒的精神需求,通过传媒可以获得文化、情感、心理等诸多精神生活需求,获得参与、交流和归属感等。厂商的需求可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借助媒体推介产品的需求;第二层面是借助媒体树立形象的需求;第三层面是联合媒体,通过深度战略合作,做大市场份额、做强企业的需求,这些合作有市场、资本、技术、专业的合作。

让一流高效的传媒专业团队成为传媒战车的驾车人。装备精良的传媒战车需要好的“驾车人”,这个“驾车人”就是传媒集团运营背景下的传媒人才运营战略。好的品牌影响力、好的体制机制、宽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强大的经济实力,都会成为传媒集团吸引各类人才的磁铁石。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6

1.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来,导入新课;例如, 我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 5这课时,正好要教“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我就选择了一首非常熟悉的由《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改编成的含有“现在进行时”时态的《Are you sleeping》这首歌曲,在歌词中将“两只老虎”分别换成“Are you sleeping”,学生一听到这音乐,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教我就跟着唱了,而且唱起来又具有连贯性,这对接着要上的新课起着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肢体语言创设情景。体态语言情景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充分、准确、明了地表达教师的意图,便于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意义。在单词教学中,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优化教学。在教单词时可边做动作边教单词。如将手作环形状置于耳背表示listen;表达play football时,教师将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伸开,在自己的前下方展示足球的形状,然后用脚模仿“踢”的动作。在教到read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做读书的样子。教到car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用双手做握方向盘状,学生边做动作边念单词,多种感官并用,增强记忆。

3.通过英语录音材料创设情景。在课堂上,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听英语录音教材能使学生在缺少自然语境的情况下模仿到标准的英式、美式英语的语音、语调。同时,运用英语录音教材,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得到事物的信息,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这样,就可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尤其是篇幅较长的阅读理解,学生通过听力材料既可以正音,又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 交际能力的目标。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学生可以利用实物、道具,布置一个购物的场景。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通过自编自演,完成购物的对话,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体会语言的意义,学会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7

关键词:工业旅游;新媒体营销;旅游目的地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旅游业正日益受到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深刻影响。新媒体,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通信手段、传播数字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的媒介手段[1]。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4.69亿,移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应用的新媒体,使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也应适时做出调整。

1全域旅游时代的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由工业与旅游业融合而成。城市复兴运动和旅游业的兴起,使大量的工业遗存在适度开发改造下,成为具有商业、文化价值的新资源,新热点。后工业时代的工业旅游,以多样化的工业景观和深厚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在为游客提供新型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品牌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并实现了旅游地区域功能更新,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层面的积极效益。当前,我国正进入全域旅游和大众旅游的新时代,旅游需求与偏好日益多元化。2016年底,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召开并提出将工业旅游打造成我国旅游业升级转型重要的战略支点。发展工业旅游,是深入贯彻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辽宁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开拓工业旅游正当其时。作为著名的工业之都,沈阳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与工业资源,这些既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审美旨趣,也为开展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沈阳工业旅游的开发,总体来说并不尽如人意。总体发展态势为起步早,速度慢,创新程度低,整体知名度不高,发展业态落后于全市旅游业的整体开发水平,发展规模与效益对比先进地区差距显著,难以满足游客的总体需求。

2新媒体营销对发展沈阳工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营销的显著优势在于:传播方式上有广泛性、跨时空性,营销成本低。内容上有多样性、创新性,信息量大。使用起来自由灵活,互动性强,能直接送达终端。新媒体营销对于破除沈阳工业旅游发展的瓶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有利于沈阳工业旅游的品牌推广与形象建构。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品牌推广主要基于大众传媒和舆论传播。而新媒体可以通过传播相关信息,帮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建构、产生认知与想象,引导潜在游客形成“旅游凝视”,完成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3]。这恰恰满足了相对小众的工业旅游的营销需求。通过新媒体,沈阳可以向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潜在市场与客户随时进行各种各样的信息推介,宣传自身整体品牌形象,真正实现了低成本与广覆盖。(2)有利于保障营销效果。不同群体之间行为特征与消费偏好差异大,而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和多种传播方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选择。针对工业旅游这一细分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市场,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明确定位目标群体,实现定制化营销。(3)有利于提升旅游体验满意度。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为双向交流,交互性强,更新速度快,方便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这一方面对改善工业旅游互动性差、体验性低等问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旅游地可以对市场进行实时监控,不断优化改进产品、服务与景区管理,以技术手段保障以游客为中心的目标理念,维护沈阳工业旅游的良好形象。

3沈阳工业旅游新媒体营销现存问题分析

(1)普遍缺乏新媒体营销意识与系统规划,人才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无法支持游客与旅游目的地深层次互动。全市工业旅游的新媒体营销人才队伍很是薄弱,市内没有专门的官方网站以整合旅游资源,大多数景区也没有能力进行独立的新媒体营销,营销信息散见于各大门户网站、旅游网站、政府部门网站及其公众号的各类专栏中,信息来源不集中,不系统,成碎片化。(2)已有的新媒体营销内容稀少,营销中缺乏统一品牌形象。当前,旅游业早已进入形象驱动、形象消费的时代。但目前对沈阳工业旅游项目的推介散见于网络各处,都是企业、景区、政府部门各自进行的,缺乏专业规划设计,没有鲜明一致的主题形象与品牌标识,难以凸显特色。(3)渠道不畅,形式简单,互动性较低,作用发挥有限。作为拳头产品的国家4A级景区中国工业博物馆,虽有新浪官方微博,但只有粉丝186人,账号更新频率很低,而公众号内也几乎一片空白。另一4A级景区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和3A级景区辉山牛奶世界博物馆,也几乎没有在网上进行对外宣传,仅在其企业官网或公众号的小栏目中有简单介绍。这些景区的新媒体营销属于典型的昙花一现,只涉及旅游地的概况简介,以文字和配图为主,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过于简单,也没有能让游客在线订购各类旅游产品的渠道,缺乏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与后续维护。

4沈阳工业旅游新媒体营销的发展策略

(1)加强新媒体营销人力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新媒体营销既要精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要熟练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宣传、舆情管理与危机公关等活动[4]。因此,旅游景区、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组建专门的新媒体营销团队,通过对外招聘、向社会组织进行服务外包等方式,引进当前业内先进的营销理念与经验方法,快速提高工业旅游新媒体营销的专业性、时效性。同时,积极从本地科研院所吸收专业人才,加快工业旅游新媒体营销的智库建设。此外,旅游目的地应继续完善新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形成工业旅游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的系统规划,并以专项资金保障规划落实和长期运营维护。实现旅游目的地全域范围内WIFI覆盖,在景区和官网醒目处设置二维码,使游客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方便与旅游地进行深度互动。(2)打造统一的沈阳工业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品牌“表达力”。目前,全市新媒体营销整体处于碎片化状态,有效性差。沈阳应深度挖掘自身特色,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统一的品牌形象。可以设计一个共同的“工业之旅”宣传口号,如沈阳的历史文化游口号“一朝发源地,两代帝王都”一样,简捷有力;可以设计一个个性十足,富有深厚内涵的品牌Logo与卡通标识,如看到长城和福娃可以想到北京,看到足球与海浪可以想到大连一样,吸引眼球,引发联想;也可以根据景区所属时代、地理位置、主题题材以及游客年龄、旅游季节时段等因素,精心设计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经典旅游路线,并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制作宣传材料投放网络;可以邀请名人、明星、普通游客,共同拍摄一部涵盖各个景区的旅游影视宣传片、纪录片、动画片等,并配套开发网络周边产品,如以旅游地为主题或背景的网络游戏、电子贺卡、表情包、桌面图、手机屏保、电子相册背景图等;也可以争取成为大制作影视剧、热播网络节目的外景拍摄地。近年来,综艺真人秀如亲子类节目、旅游类节目等大受欢迎,可以邀请像《爸爸去哪儿》、《咱们穿越吧》等节目来到沈城,以工业景区与历史街区等为背景场地,将工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元素以更趣味的方式巧妙植入节目当中,进行软性营销。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沈阳工业旅游的“表达力”,突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差异,彰显沈城百余年工业发展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3)加强新媒体营销渠道集成。首先,注重网络口碑营销。与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等网站)、网络社区(如天涯、豆瓣等网络社区)、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爱奇艺、bilibili弹幕视频等),及近年来十分热门的自媒体账号等,主动加强互动合作。可以请专业营销团队制作优质宣传软文、微视频,丰富旅游信息,放送到以上各大平台。也可以在人气较高的板块、平台邀请普通游客、网络意见领袖等亲身体验沈阳工业旅游,请他们游记、旅游攻略、摄影作品或旅游视频等,与网民一起分享真实的旅游经历,引起共鸣,提升沈阳工业旅游的网络曝光度和影响力,使游客在旅游前先形成正向的旅游印象。同时,积极布局网络旅游中介。当前,从在线旅游商处了解订购旅游产品,仍是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方式,旅游商仍是不容忽视的营销渠道。应主动加强与携程、途牛、去哪儿、驴妈妈、蚂蜂、阿里旅行等旅游网商以及传统旅行社的线上合作,合理定价,完善服务,在较短时间内树立品牌影响力,打开市场销量。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自主营销渠道。可建立工业旅游官方网站,官方旅游APP,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等,全面整理、筛选旅游资讯,图、文、影音并茂,动静态结合。内容包括旅游产品介绍、优惠活动、景区路线指南、展演时间表等常规信息;也应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语音导航、对游客流量、景区天气等的大数据实时监测,以及门票、旅游纪念品在线订购等服务;还包括与游客实时互动、在线客服等服务;更应包括以景区为中心,覆盖旅游地全域的吃住行娱购等各行业相关信息,集成在线支付平台,并设置与旅游管理、公共安全等政府部门网站的链接,整合相关资源。在各渠道中,微博相较其他媒体,更具开放性、扩散性、即时性,因此可以在微博工业旅游相关话题,引导人们进行热点搜索、直播、讨论与转发,使话题在网络迅速形成发酵,提高关注度。而微信公众号和旅游APP传播容量更大,传播形式更多样化,特别是阅读公众号推送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接受信息的流行方式,具有高度传播黏性。由微博营销制造的热点效应、网红效应,可以由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进行衔接与深度扩充,不同营销渠道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沈阳工业旅游快速发展,成为经济时代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新媒体背景下的茶旅游经济发展策略[J].福建茶叶, 2015(05).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1-22.

[3]周晓琴,明庆忠,刘宏芳.新媒体与游客凝视的互动机制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15(06).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8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35-01

0引言

新媒体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自不待言。物有所长,必有所短。媒体和自然界的物种一样,存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存在所谓的全能媒体。新媒体传播及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但找到有价值信息的难度变大,权威性不够,阅读受设备限制,区域聚焦不力。本文针对传媒企业自身情况,结合国内外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进而为传媒企业找寻一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生存之路。

1影响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问题

中国传媒产业的前景光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未来的传媒产业将朝着电子化的方向发展,服务范围日趋扩大;无偿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有偿所占的比重日趋增大;市场化趋向越来越明显,所提供的服务专业化程度呈现提高的趋势。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仍存在如下问题。

1.1 品牌栏目不突出传媒企业栏目资源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受众层次低、技术水平低、企业利润低和节目成本高,可以说是传媒企业的通病。同时,媒体发展对新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技术的发展也使新媒体时刻处于变动之中。这种情况下仍然用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来经营新媒体是不行的。城市台受节目资源、观众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的制约,与新媒体相比,从竞争力要素上看,已无优势可言。

1.2 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整体上说,国内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理念和机制两个方面:一是理念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日常管理中人文主义的关怀不足。缺乏人力资本理念,没有将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忽略了员工能力培养以及有着更高效用的长期激励作用。二是机制上的不足:主要是缺少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或者说是体系。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传媒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却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可以说,与迅速发展的传媒产业市场及目前大量融入的风险投资资金相比,传媒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远远地落后了,在相当程度上拖了传媒业发展的后腿。

1.3 国家政策利用不充分国家政策目前缺少更多对新媒体的支持政策,而新媒体具有得天独后的优越条件,网络不但具有无限的空间,而且具有无限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上传和下载,节目和视频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可谓具有 “无限传播”的话语权。同时,国家政策正确引导也是对传媒业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媒体要做到继续把握面对大众的话语权。

1.4 运营机制不成熟经营管理还不成熟,尚未找到有效的赢利模式。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运作与经营,在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与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变化;媒体无一例外是采取完全公司化运作和新商业模式运营的。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舍得本钱,培养人才,孕育生机,厚积薄发。相比之下,传统媒体虽然也开办了新闻网站、手机报、手机电视、户外屏媒体等新媒体业务,但实力很弱,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经营经验缺乏,而且新旧媒体的融合还处于磨合探索阶段,目前赢利还是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广告和发行收入。同时,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赢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赢利模式和发展路径。

1.5 品牌推广方式陈旧我国的传媒业大部分以传统的“口对口”式的推广为主。缺乏必要的公关、宣传及包装炒作,推广方式和技巧比较陈旧缺乏创新。尤其是前些年传统媒体缺乏合作和双赢的思想和观念,虽然媒体高速发展,效益很好,但这一经营模式仍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创新管理制度,打破固步自封的观念,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力量,才能摆脱发展困境,进一步做大做强。

2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媒企业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束缚了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相呼应。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针对传媒企业品牌栏目不突出、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国家政策利用不充分、运营机制不成熟、品牌推广方式陈旧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2.1 注重塑造品牌栏目提高节目和频道质量,实现信息投放的高到达率和满意度。树立正确导向。通过多种选择突出栏目的差异性,使观众易于识别,在观众收视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形成收视期待和收视习惯,达到塑造品牌栏目的。

2.2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和选拔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研究的人才,否则在节目制作中很难得心应手,更谈不上做专业的、深刻的、有见地的分析。在竞中,完善的人才机制,是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

2.3 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加快专业化的重组,以此来加快内容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4 注重运营机制的创新积极引入电视媒体经营竞争机制,一是在电视媒体内部要建立切合实际的竞争机制;二是全国电视媒体系统要形成一个竞争市场,做到优胜劣汰;三是加强与国际媒体运营机制交流。

2.5 重视公关、宣传和包装做好与广大公众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得到公众的合作和支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谋求有效宣传,积极开展公关活动,树立良好形象,是媒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仝静海.全媒体背景下构建传媒核心竞争力初探[J].中国出版,2011(4).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舞台设计;艺术表现

多媒体技术,有绘画与建筑的空间性、视觉性,在功能上它不但扩展了人们的视觉范围,构筑了全新的观演空间,扩展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它以一种全新的“舞台语言”赋予舞台以全新的面貌。[1]

1 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更多高科技元素被运用到多媒体舞台设计中,使得多媒体舞台迸发新的活力,下面针对几种常见的集中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做简单的介绍。

1.1 LED光显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LED光显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现代舞台设计当中,不仅可以营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舞台,而且还可以通过LED不同背景切换,多媒体舞台就可以很自然地实现从白天、傍晚、黑夜到早晨,或者古代和未来的剧情转换,而不会给观众带来任何不适的突兀感觉。例如,2009年4月在北京海淀大剧场上演的娱乐功夫剧《一腿又一腿》(如图1)。

舞台上各位演员用他们令人惊艳的身手,丝丝入扣的表演配合笑料百出的剧情设计,再加上LED光显技术营造出的光彩夺目的场景,使得演员们的表演堪称完美,一举征服了所有到场的观众;现场掌声如雷,笑声不断,直至演员谢幕之后,观众还沉浸在回味中久久不愿离开。

1.2 多媒体舞台声音的应用

随着现代舞台技术的变化,舞台声音的运用也逐渐融入了高科技的元素;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上的运用,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使舞台声音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舞台声音也成为舞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表现手段。[2]通过现代多声道的控制系统,完全可以实现以往不可能给观众们营造出来的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例如八声道营造出的立体的空间声音场,使得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音效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

1.3 互动技术让舞台虚拟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

互动技术,从视觉表面的意义来讲,是视觉形象的抽象与概括;从心理内涵的刻画来讲,是视觉和心理所产生的共鸣。[3]近年来舞台作品,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表现手法,将影像和表演两个不同空间互相交错,打破了传统的舞台观念;将虚拟现实和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提前,让观众深刻地体验到现实环境与虚拟物品处在同一时空;从而会把舞台有限的物理时空在这种互动技术条件下充分幻化广袤的诗意空间,不仅为观众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绚烂、更加美好的舞台,而且同还会给观众以美的视觉享受。例如,2012年5月在国家体育馆开公演的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如图2)。

在这部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中首次运用了3D技术、虚拟成像技术,为观众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2 舞台多媒体技术的艺术表现

舞台多媒体技术把艺术创作“搬”上舞台,通过更具表现力的舞台表演,让更加丰满的艺术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使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染力。舞台表演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使其成为了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创作。在演出中,运用以高科技声、光、电等各种先进技术组合体现的舞台艺术与演出节目内容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所营造出的舞台画面打破了传统舞台演出背景的空间局限,极大地渲染了舞台的演出氛围和主题,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盛宴和美的享受。

例如:

(1)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卷轴表演”(见图3)。

“卷轴表演”集声、光、电等多媒体特效于一体通过歌、舞、剧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动态的创作笔法,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气息,而且更能让亿万观众有身临其境的遐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在这一场古文明与现代科技交织的盛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2)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军嫂上岛》(图4)。

舞台声音是《军嫂上岛》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融入了现代科技的成分,小品因此成功地营造了大海的环境背景,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军嫂遥望海岛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背景,咆哮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效果与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融合,整体效果更加真实,更赋感染力。[4]

3 舞台多媒体技术方案的设计应用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也日新月异,为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多媒体技术不仅将会成为今后舞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亦会使得我们舞台设计的呈现多元化。[5]

参考文献:

[1]王磊.多媒体技术在戏曲舞台上的运用[J].文化创意思维,2012(09).

[2]蔡耀琪.多媒体技术在舞台演出上的运用初探[J].舞台实践,2009(03).

[3]曹艳,余剑.舞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视觉创新[C].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2011.

[4]周晓蕊,曹慧婷,毛.多媒体在舞台设计上的应用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8(06).

做新媒体运营的前景篇10

目前,各报业集团在强化市场开发、成本控制和利润深挖上做了很多努力。“十二五”期间,对于报业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深化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衔接,从外部打通资本市场平台,从内部彻底改造传统党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这也是新的5年中国报业的重要工作所在。

投资方向选择是关健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报业集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且有些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毕竟中国报业的产业发

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探讨报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业界比较关注的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这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必须探索和解答的问题。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委员、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泉认为,在中国传媒业的产业化方向以及机会切入点尚不清晰的情况下,要更关注报业微观机制的改造,只有通过对机制的改造,使报业运营的模式、机制、人才与产业化拓展大趋势相匹配,今后才能在抓准报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实现快速发展,而不是等到外部机遇到来时才发现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不兼容。同时,梁泉认为,报业集团化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整体竞争能力要更强。报业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以及下属企业实体的制度设计上,通过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以及最大限度发挥集团实体经营部门积极性的制度设计,达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廖启源则认为,报业传媒当前的转型升级应该在全球大背景、大格局中思考问题。他表示,报业传媒要紧跟国内外转型发展的潮流,确立大文化、大产业、大传媒的全新理念,不能就报业而报业。

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志祥也提醒业界,传统报业产品贵在做精做强。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是否可以丢掉、放弃报业的传统产品?答案是NO!对于今天的传媒人而言,在这一问题上一定要理性,而且头脑要非常清晰。

“十二五”期间,报业发展可谓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梁泉认为,未来几年,报业仍然可以采用以核心面产品为主导的战略,其中包括继续加大对报纸的投入,使主报更具市场竞争力。在内容、人才、广告、发行等方面继续投入资源,这是报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出发点;加强集团子报刊在各自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加大拓展力度,从整体战略上布局媒体细分市场,并借助集团优势实行内部资源打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建立集团投融资专业团队及投融资管理体系,增强集团资金运作、项目运作的能力;并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其他媒体,扩展的媒体形态包括但不限于平面,丰富集团经营媒体的产品经营线。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优势

报业集团转型升级,其产业结构的发展指向哪里已是很多报业集团谈及的话题。廖启源认为,品牌市场化融资渠道,就是要采用市场化资本运营等方式,积极寻求跨领域、跨行业,甚至跨地区的投资、经营和融资渠道,彻底解决产业的弊端,从而实现多元化运营模式。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建国则特别提到,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应景。他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报业有自身优势。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内容,而报业具备这一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发展中需要推广,而传媒产业具备传播推广能力,只要传媒产业发展顺畅,报业向产业领域推进将会较为容易。

在谈到用发展战略推动传媒产业发展时,黄志祥表示,该集团正在发挥整合优势,加快进军大文化产业的步伐。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包括传统的报业、广电业,也包括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业,还应该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态,这一认识是制定报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也应该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选项。近年来,成都传媒集团按照文化产业园区化、楼宇化规划,加快了向文化产业进军的步伐,为集团成为文化传媒的战略投资者,实现战略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

截至目前,成都传媒集团已先后与美国新闻集团、香港无线电视、中国移动、中影集团、成都地铁等企业开展了强强联合,特别是资本和业务的合作,全面启动了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这为尽快将社会资源转化为集团发展资本,从而反哺新兴媒体,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黄志祥补充道。

建立现代传媒体系是出路

“在产业化拓展探索的关键时期,等待和观望就是最大的成本浪费,现阶段报业发展需要以更强的使命感和更大的紧迫感去创新和实践,去布局和突破。”梁泉认为,报业集团改革的最终出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报业集团能否做大做强的成败关键。

对此,李建国也表示赞同。他认为,打造现代传媒产业体系有利于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可以更好地扩大主流阵地,形成主流宣传格局,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同时,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也是产业发展的需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在市场上得到统一,二者也应该在市场上得到统一,这种统一最终就是引导力的提升。此外,打造现代传媒产业,充分发挥主业优势,也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领导者的视野和决策运作水平,决定了报业产业化发展成功机会的多与少。但其中,建立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十分必要。”梁泉表示,报业发展要遵循现代企业标准,进行预判和监察,保障正确的业务方向。现代企业不能安于现状,要加强对新业务的研究与关注,并设计机制保障新项目的孵化与成长。并且,关注和加强人才战略,毕竟事业体制难以在市场中选择优秀的经营人才,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寻求突破,引入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