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十篇

时间:2024-03-05 18:07:16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1

临床表明,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本文旨在分析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治疗的远期效果,特收集我院的8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本组患者均经ICD-10诊断标准[1]和CCMD-3诊断标准[2]确诊,急性期治疗后PANSS减分率超过百分之五十或总分低于百分之六十、BPRS减分超过百分之五十,本组患者均无躯体严重疾病,在接受本次治疗过程中有一名以上的监护人员实施监护,本次研究均获得患者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的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40例)与普通知识宣教组(40例),认知心理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岁-42岁,平均年龄(28.65±10.14)岁,其中有10例为情感障碍,30例精神分裂症;普通知识宣教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7岁-43岁,平均年龄(29.13±10.22)岁,其中有11例为情感障碍,29例精神分裂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普通知识宣教组患者仅进行一般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则在普通知识宣教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心理治疗,具体措施为:首先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为其讲解病情发生发展、治疗方法、认知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等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动患者家属联合医院资源为患者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同时为患者进行各种生存技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沟通等;在开展认知心理治疗过程中应循序渐进,比如治疗初期主要了解患者的困惑、不良情绪等,并告知患者以上问题是由于错误认知、信念导致,然后要使患者充分认知到对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等结果患者本身是有责任的,再次是帮助患者纠正或放弃不合理信念,最后是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观念以及接受理性的生活哲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掌握治疗技巧,积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得到患者依从性。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以及复发率和再次住院率、再就业率情况[3]。其中,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主要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 [4]进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主要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 [5]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知识宣教组(P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师范院校 普通心理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6-02

由于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着与综合型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冲击,那么该如何突出师范专业的优势?如何更好提高师范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将来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普通心理学进行教学探讨。

1 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它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普通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涵盖面广、抽象性和理论性强的学科,它为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教师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

作为一门心理学导论课,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心理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形成对心理学的科学认识,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2 普通心理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通心理学对于师范生来说意义重大,然而现实教学却不容乐观。作者曾对一所师范院校上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师范生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反映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偏向理论

国内师范院校现行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主要有孟昭兰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奕乾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比较全面、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但是内容全却不够生动有趣,心理学概念和专业术语太多,理论性较强,案例较少,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2 认为心理学应该有用,却不知道如何用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她们对心理学抱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心理学应该对于为人处事、自我心理调节、将来的教育教学都有实际作用,但学完心理学之后,她们却觉得很迷惑,只是记住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当中去,理论仿佛很难结合实际。

2.3 心理学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

由于师范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课程,她们不具有心理学系统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法,但是学生不是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她们也具有朴素的心理学经验和思考,她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有一种朴素的解释,而形成一种生活的常识,或者是一种习惯化的表达和理解。这些常识和理解有些是符合科学心理学的认识,但也有些是错误的。因此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想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来证实以前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科学。

3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3.1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详略得当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为例,本教材内容详实,不仅包括了心理现象的全部过程(意识、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言语、情绪、意志、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还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学派、心理学的生理基础,以及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等。如果要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把这本书面面俱到地讲授完,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减负,摒弃教材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毕竟她们学习普通心理学不是为了去深入研究心理学,而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帮助解决将来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心理学的生理基础、言语一章、注意的理论、记忆的生理机制、智力理论等都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略讲,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对心理学的流派、思维、气质和性格等内容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讲。

3.2 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实践,心理学的很多原理大都也来自生活,教师运用生动的生活事例或小故事导入和讲解,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讲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讲述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简爱》等小说里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恋父恋母情结,用一群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来解释自我防御机制。在讲到心理学的生理基础时,可以用建筑工人盖吉的头骨来引入说明心理的生理基础不是心脏,而是大脑。讲到感觉的适应时可以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和“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来解释。

在每章结束后,可以再设计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张飞审瓜、庞统判案、人怎么就变成了狼、珍珠翡翠白玉汤、毛地黄花治心脏病、长生不死酒的故事、难道他们有遁身术、张飞大战长坂桥、浴盆里的阿基米德定律”等。这些案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原理、理论方能解决,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来展示心理原理和心理现象等内容。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来自经典实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都重复做这些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心理学经典实验视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讲到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时,可以让学生看“小阿尔伯特的故事”;讲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可以播放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实验视频;在讲到感觉的作用时,可以播放“感觉剥夺实验”的视频片段;在讲到睡眠与梦时,可以给学生观看“说梦解梦”的视频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梦;在讲到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裂脑人的实验时,可以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解释;在讲到性格的解释时,可以播放“性格色彩解析”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性格的分类等。这些实验视频和图片具有直观形象性,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同时看这些实验视频也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对于将来走上教育岗位的师范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3.4 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互动的心理游戏和现场实验中

例如在讲到记忆时,可以现场做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测验来测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及长时记忆的特点;讲到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做这方面的趣味测试,让学生自己找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同点和特点;讲到感觉后像时,可以现场做正后像和负后像的实验,让同学在头脑中产生直观图象;讲到思维的解决策略时,可以用“河内塔”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在讲到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如何培养时,可以采用几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培养的方法让学生现场体验;在讲到想象的作用时,可以教学生现场做一个想象放松的练习等。这些心理游戏和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心理学规律的来源,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自觉性。

3.5 结合心理学知识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自己

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观念很强,经常会在网上寻找一些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但由于网络心理测验良莠不齐,有的心理测验不够准确,甚至有的测验结果会误导学生。因此,在专业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专业的心理测验,如情绪测验、情商测验、气质测验、内向型外向型人格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测验等。这些测验可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某项心理特质及个体差异,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

3.6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出要讲授的内容,如以“为什么女生爱减肥?”来引出动机的主题;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该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呢?”引出性格的特征;以“日久生情符合科学原理么?”引出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关系等;如为了使学生熟练地理解知觉的特征,可以设计一串实例提问:乒乓球台桌面为什么漆成墨绿色?变色龙为什么要变?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号?教师为什么都是用红墨水改作业?有经验的老师讲到重难点时,为什么要加强音量、提高嗓门?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欲望,促使其对问题情境的领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7 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在对上课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后,很多同学都会被课堂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知识点,但也会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所以要经常在下次课前让学生回忆复述上节课的内容,每章讲完后及时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或小论文等形式来加强巩固。同时对课堂提问和练习等环节计入平时成绩当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复习的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的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既要注意教师的教,又要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丽秋.让《普通心理学》轻松地映入学生的心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79-181.

[3] 田浩.普通心理学教学反思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87-90.

[4] 马燕.普通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之思考―― 基于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4):51-52.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 科普;插画;儿童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02-02

儿童科普读物的主要目的是要带给孩子科学精神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如何运用插画把科学内容准确而有效的传递给儿童,并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优秀的科普插画对此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插画是儿童认知的窗户和阶梯

儿童科普插画主要由图形、文字、色彩三大元素构成。图形是视觉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主体信息通常都由图形传达;文字是对图形视觉信息不能表述部分的补充及丰富;色彩主要用于渲染效果和气氛,他更多的是起到烘托视觉氛围、增强视觉感染力的作用。这三个构成元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信息的传达。现代儿童科普插画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较传统的写实风格,直接而理性地用写实画面把文字内容表现出来。二是近些年兴起的漫画卡通类绘画风格,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来达到写形于外,写意与内,来传达科学的内涵。

从儿童成长发育的生理角度讲,3岁~12岁正处于智力与生理的快速成长期,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理性认识还是模糊、短暂、破碎和不完整的,这是由于儿童逻辑语言的发育晚于形象语言的发育。所以儿童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从图形影像开始的,由于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影像和图形对右脑的功能起主要刺激,声音和文字对左脑有较深的关系,因此影像、图形和色彩能够给儿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可以说儿童的阅读是以读图开始,在儿童识字之前和识字量很少时这种方式是儿童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而科普插画的阅读在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插画是现代儿童科普读物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一本儿童科普读物插画占总幅面的一半甚至2/3以上都是常见的事。纵览近些年来国内外儿童科普读物的发展,不难发现,科普读物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体现科普内容的插画了。较比以往,插画不仅数量大,且无论是绘画的方法、还是表现形式的展现,都因科普读物特殊的教育目标和功能有了蓬勃的发展。儿童科普插画发展到今天,插画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不仅是内容简单的图解了,而是很多内容和知识都通过图形元素进行传递,日本大师松居直认为,“图画书不是图画上加文字,而是图画乘以文字。儿童不仅仅是对儿童内容的图形再现,而是对文字内在意义的升华”。

2 儿童科普插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2.1 充满的童稚与趣味性

现代的儿童科普读物越来越强调科学知识的故事化,把一般人视为抽象的、深奥的、枯涩的科学知识,用形象直观浅显地表达出来,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阅读,这种以故事形式展开的科普读物,除了体现必要的的科学知识外也注重模仿儿童稚拙简洁的表现方法,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总是善于以儿童的目光及心理去传达科学知识,并根据儿童的审美心理和认知能力做适当的艺术渲染,所以说童稚和趣味是儿童科普插画创作的钥匙。

如英国著名科普作家凯特帕蒂编绘的《我以前不知道》儿童科普丛书通过一个个奇妙的科学故事,通过孩子的眼光和精美的写真插画让读者时而飞上太空,时而潜入海底,走进雨林,返回远古……你会发现宇宙万物有如此神奇的魅力。

在这套书中,你会感到惊奇,我们熟悉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原来也有那么多新鲜有意思的故事。自己动手做做书中简简单单的实验,玩玩书中有趣的智力游戏,你就会明白,科学知识其实是我们身边许多好玩有趣的事情。

现在儿童科普读物中的童稚与趣味性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儿童情趣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儿童科普插画的作者也必须以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和理解世界。童稚与趣味性要渗透在整个的创作中,根据儿童的心理倾向、目光去构造画面,并在造型、构图、色彩、材质和技法上表现出来。

2.2 恰当的夸张与变形

夸张和变形是现代儿童读物插画创作的独特艺术表现方法。恰当的夸张和变形是让儿童读物插画产生童趣的主要途径。所谓夸张和变形是指画家在创作中适当运用夸大、奇特的手法描绘对象的特征,使画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具特色。

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备,其有意的注意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所以儿童还不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他们的视觉感受往往带有偶然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容易被新颖、奇特、夸张的刺激所吸引,所以图形简练、单纯、概括有利于视觉形象的识辨与记忆,因此用适度夸张和概括的图形来表达视觉对象,更加近似于儿童熟悉的单纯视觉感觉样式。这种表现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增强插画的趣味性,更能促使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加强插画的知识和表达的效果。同时,成功的夸张和变形对于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提高,启迪想像,开发智力,培养美的情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很难分清外形相似、色彩相近的事物,如马与驴、狼与狗、老虎和豹子,但是经过适当夸张和变形后突出表现这些动物的不同特点,幼儿就能较轻易的分辨清楚。所以,夸张和变形就是对所描绘对象的在真实形态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的形象特征、特点经过抽象概括并加以强化,使其更具感性,达到启迪儿童对客观世界基本特征的认识。

比如英国儿童科普作家尼克・阿诺德创作的《可怕的科学》把经典科学、数学、自然、地理等百科知识编成了数百个不同的真实而新奇的故事,这里孩子们可以去星际、大自然、人体去旅行,与动物、植物、昆虫可以直接对话,再加上生动、幽默令人捧腹大笑的插画,孩子们发现科普读物原来也很亲切刺激,也可以像惊险小说一样让人着迷。 当然,儿童读物插画的夸张和变形应从儿童的认知能力出发,在了解儿童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满足儿童的需求,使科普知识通过插画的形式让儿童喜欢看、看得懂、有童趣并能打动儿童、启迪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决定了科普插画不能脱离客观世界的科学性进行离奇的夸张和变形。

2.3大胆的想象与拟人化

想像也是儿童科普插画基本的主要表现特征。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以联想为主,他们依赖视觉图形展开想像。这就要求儿童科普插画作者必须拥有高度的想象力,让孩子透过视觉形象充分地感受到作者生动和丰富的想像,从而惊喜地进入绮丽奇妙的科学世界。 想象力在科学发现和发明同样是弥足珍贵的,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幻想的世界是不能存在的,他们只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爱因斯坦说,“对科学而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能畅游整个世界”。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所以激发想象是儿童科普插画的重要功能,想象在儿童知识面拓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珍贵的价值,想象的价值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还能使他们保持一份心灵的调皮和新鲜感,这是必须要保护的心灵世界。

在很多优秀的科普插画中,陌生、冷冰的物理世界通过作者的奇妙创作转化为了一个个鲜活的拟人化世界,为儿童的幻想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中架起一道桥梁,让孩子们在幻想与现实世界中自由往来。鲁迅先生在评价《看图识字》中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得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可以说,一个成功的科普读物描绘的科学世界如同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样令人神往,孩童们在阅读这些读物的过程中获得了想象的翅膀和发现知识与美丽的眼睛。

《红蚂蚁自然丛书》通过塑造了拟人化的中国卡通新形象――“红蚂蚁”,连串了许多科学上的故事和动物、人体、自然、生活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可谓形象直观、别出心裁,是一部知识与情趣兼容的科普读物,充分照顾了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用几百幅精美而充满想象的图画来展示和解答科学知识,既满足了那些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的知识需求,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想象是满足孩子求知欲、寻求知识的绝佳捷径,它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到更丰富、更有用、更重要的知识。好奇心是发现和创新的动力。当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为什么”之后,他们会惊喜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奥妙与神奇,并会努力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留下快乐的足迹!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普通话 机测背景 改革

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技术在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中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中的教学、培训与测试工作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我们对高职院校机测背景下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深入探讨了机测背景下普通话测试中教学和培训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应有的有效对策。

一、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在整体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认识还不到位

虽然从国家到地方每年都会进行推普宣传活动,各高职院校也会进行推普宣传。但宣传实际效果不明显,很少有教师和学生关注,宣传表面化,流于形式。很多高职院校主观上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不高,因而对相关活动消极应对。许多学生更是重视专业学习,对普通话学习则不以为然。

2.培训测试和教学的整体工作得不到重视

尽管国家对每一位大中专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都有相应的等级要求,但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讲,普通话的培训只是顺势而行,测试也是不得不进行的一项考试而已。受到只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非职业性综合素质培养的不良风气影响,很多学校不开设普通话课。即使开设也是课时紧缩,或只在有关专业开设。对参加测试的学生只在测试前进行简单培训,学生参加与否,全凭意愿,没有具体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学生或只知道测试程序、不知道测试内容,或根本不知道测试程序,更不知道测试内容,失去了培训的意义。

(二)被测主体学生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普通话的意识淡薄,不够主动和强烈

调查表明,只有少数的学生会主动地、有意识地说普通话。很多学生认为普通话课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可有可无,普通话学不学无所谓,说不好也没关系。学生对普通话认识不深,意识淡薄,影响学习与效果。

2.不良的测试动机影响了普通话学习的效果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大概有以下几种动机:

①兴趣动机。就是对普通话学习感兴趣,喜欢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与人交往,认为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一个人学识、修养和素质的体现。这种动机可以使普通话学习取得最好的效果。但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很少。

②交际动机。就是把普通话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流工具,这本来是学习普通话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可以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有动力,效果明显,对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更为持久的激励作用。但因认识不到位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持有这种动机的学生也不多。

③职业动机。将普通话当做从事某种职业的工具。比如当教师、做文秘或从事旅游与酒店服务等工作。有这样动机的学生,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持有这种动机的只是一些专业的学生。

④应试动机。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和参加普通话测试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将取得合格成绩、拿到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等级证书作为学习普通话和参加测试的根本动力。这样的学生面对学习与测试,采取的是临时性、突击式的应试学习,不在乎普通话水平是否真正提高,只重视测试等级,最终使普通话学习成为一种应试的短期行为,随着测试的结束,对普通话的学习与训练也宣告结束。持有这种动机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会在测试之后回落到原来的状态。

3.测试中各种消极心理影响测试结果

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心理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极因素。消极因素直接导致消极行为,影响普通话的正常学习,影响测试结果。

①紧张心理。考试紧张是正常的。但有的学生过分紧张,考试时口舌发干,声音颤抖,甚至全身发抖,无法进行正常的考试。从测试开始,就声音细小,发音不清;到朗读时,字音含混,增、漏、错字“层出不穷”,语流不畅,断断续续;到“说话”一项,紧张心理使说话更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甚至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紧张的心理影响了测试的正常发挥,影响了测试成绩。

②无所谓心理。学习与求职上的功利思想使部分同学对无关毕业证书的普通话测试抱有无所谓的心理。

③自满、轻视心理。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普通话太简单,自己与人交流毫无问题。于是在测试前不作准备,测试中漫不经心,没有良好的考试状态。导致在第三项朗读时,添、漏、换字错误与回读现象特别多,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在说话一项上,由于准备不充分,认为临场发挥随便说说就行了,结果语无伦次,逻辑混乱,不知所言。

④侥幸心理。有的同学偷懒,认为第一二项分值不重,不进行训练,只要朗读和说话考好就行。自己不认真准备,从网上下载一些材料,拿到考场上去读。结果材料不熟悉、不适合自己的情况,读得不自然不流畅,口语化差,或语速飞快,不能保证说话时间,最终导致测试失败。

⑤畏难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方音重,语音面貌差,根本讲不好普通话。其实学习普通话,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有恒心,有吃苦精神,做到随时随地刻意纠正方音,拿出一股拼劲儿来,就一定会学好。

(三)测试主体教师在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测试员素质问题

参加培训的教师虽都是普通话测试员,但未必是中文专业毕业,语音理论和知识体系相对薄弱。这导致有些普通话测试的培训,缺乏专业语音理论知识的讲解,更没有专业的训练,培训成为了测试前的简单了解,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2.培训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培训内容只限于测试程序,对真正需要培训的标准语音、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训练。有的普通话教学只重视词语和朗读训练,对测试中最能体现普通话能力和水平的“说话”一项,却是一带而过。

二、有效措施和办法

1.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思想认识

重视营造学说普通话的良好环境。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不是只在课堂上说普通话,而要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和稳固。

加强思想认识。要将普通话提高到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高度来看待。让学生明白,说普通话不仅是语音标准的问题,也是认识水平和逻辑思维的问题。克服方音,用普通话表达,让大家听懂,这只是一个前提。说话的目的是交流、表达和沟通,这就要求说话必须有思想有内容,表达必须有逻辑性有条理,交流必须恰当得体。而做到这一点恰恰体现了一个人思想有深度、认识有高度、表达有综合素质。在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关系愈来愈微妙、求职找工作日益艰难的今天,说普通话、与人交流达到最佳沟通状态的能力,才是一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开设普通话课,训练学生具有标准语音的同时,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从交流表达、与人沟通、顺利求职等角度来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加强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说普通话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现代社会的公民在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和交际必备的能力,让他们体悟到普通话学习的真正意义。

2.重视对学生测试动机的引导

教师要对学生参加普通话学习和测试的各种动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将应试动机转到职业动机、交际动机和兴趣动机上来。引导学生明白,拿到相应的等级证书是必要的,普通话学习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通行证,但更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所必须的工具,也是一个人适应社会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学识修养和外在形象的体现。无论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何种职业,还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人交往,说普通话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不受情绪影响,不受环境左右,怀着明确的学习目的,长远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愿望,坚持不懈地学习,真正提高普通话的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各种不良的考试心理,给予学生积极心理暗示,让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乐观自信地喜欢说、愿意说,充分表现出对语言表达的浓厚兴趣,考试时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

引导学生克服过度紧张心理。过度紧张,一是由于缺少心理素质的锻炼,另外是精神压力过大。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正确的认识,它不是一次性考试。一次测试成绩不理想,可以补测。二是要引导学生期望适宜的目标等级。根据自身的情况,期待适合的等级,以免在准备阶段就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训练和测试。三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加强锻炼,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试心态。

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在教学或测前培训中,教师可以做一些增强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训练克服临场的紧张心理。比如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暗暗地提示自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相信自己能考出实际水平。从正面提醒自己,消除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的负面紧张因素。用深呼吸的方法,给体内增加充足的氧气,平稳呼吸,减缓心跳的速度,从而平衡心态。克服了紧张心理,就能从容自然,正常发挥,实现目标。

4.重视普通话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1)讲解一定的语音理论知识

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现代汉语语音基础理论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了解每个韵母的口腔形状与舌位变化,讲清声调的调值与声带松紧变化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怎样发好每一个声母、韵母的音与声调的值。

(2)重视声母的方音纠正训练

普通话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纠正学生声母方音的训练。学生的普通话语音不标准,首先是因为方音中声母的发音错误,比如zh、ch、sh和z、c、s分不清、f和h发音正好相反、把n读成l、把r读成l、把j、q、x读成舌尖音等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方音和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大量、反复的训练,达到完全标准的程度。

(3)要注重韵母的归音训练

许多学生的语音缺陷是韵母发音时归音有问题。纠正韵母发音归音不到位的缺陷是普通话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它似是而非,常常不容易被自己察觉,因此,就成为许多学生普通话发音不够准确、在测试中失分的重要因素。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语音中归音不到位的问题,给其纠音训练。

比如,单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是保持口腔形状的不变。但有些学生在发e、ê、i、u、ü、-i[?](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韵母)和-i[ι](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韵母)这些音时,口腔形状发生变化,语音出现了滑动,导致归音不到位的问题。训练中,一定让学生掌握发音要领,训练时保持口腔形状不变,发准每一个音。

再如,复元音韵母的发音,要领是韵腹发音要响亮,从一个元音迅速滑向另一个元音,口腔形状一定发生变化,口形归向最后元音的口腔形状。但有些学生在发ɑi、ei、ɑo、ou、iɑo、iou、uɑi、uei这些音时,口腔形状没有变化,发成了单元音,归音不到位,导致语音不标准。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复元音韵母的发音要领,ɑi、ei、uɑi、uei发音要归向i的口形,ɑo、ou、iɑo、iou要归向u的口形,保证口腔形状滑动到位,语音标准。

第三,如鼻音韵母的发音,在发前鼻音韵母ɑn、iɑn、uɑn、üɑn、en、in、uen、ün和后鼻音韵母ɑnɡ、iɑnɡ、uɑnɡ、enɡ、inɡ、uenɡ、onɡ、ionɡ时,有些学生也存在着归音不到位的缺陷。训练中,要求学生明白,前鼻音韵母的发音一定要从元音滑向前鼻辅音n的舌位与口形,舌尖最后一定要抵在上齿龈上。后鼻音韵母的发音一定要从元音滑向后鼻辅音nɡ的舌位与口形,舌位低且靠后,口腔的开口度要大一些,气流从鼻腔出来。这样才能归音到位,语音标准。

归音训练可以让语音字正腔圆,声音饱满、清晰,音调和谐自然。

(4)注重综合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好普通话的目的就是提高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普通话就是口语表达,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完全是口语测试,即通过读和说来检测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和表达的水平,所以学生一定要“开口”,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口读,开口说,得到口语与心理的双重训练。在训练中,要从不限时间、不限内容的自由说话,发展到明确说话题目和表达时间的命题说话,逐步提高口语训练的层次。指导和训练学生说话要言之有物,有思想、有内容,能给人以不同方面的收获和启发;要说得言之有理,有条理,合乎逻辑,思维清楚;要言之有文,说得准确、恰当,自然流畅,仪态要大方得体。让学生在普通话训练中得到口语表达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5)指导学生了解评分标准,掌握测试要领

让学生了解测试中每一项的评分标准,通过教师对标准细节的深入解读,使学生掌握测试要领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和成绩。

①单音节字词的测试要领

朗读单音节字词是考查学生声、韵和调的读音标准程度。指导学生不要因读得过快或过慢,导致发音不准或发音不到位而形成的语音缺陷。朗读时要把每一个音节的声、韵、调读得准确到位。要特别注意声调调值的到位。

②多音节词语的测试要领

多音节词语朗读除了考查学生声韵调的读音标准程度外,还考查学生轻声、儿化等语流音变的规范程度。让学生了解测试中的每一张试卷,都有轻声、儿化和变调的词语出现,一定要读准轻声、儿化和变调,避免音变不标准。

③朗读的测试要领

朗读短文是考查学生在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运用普通话的规范与熟练程度。就是既要考查声韵调及音变等语音要素的发音,还要考察停连、重音、速度与节奏、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朗读要素的运用。所以,朗读首先发音要标准,必须忠实于原文,不读错字,不增、不漏、换字。要在充分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合理运用气息,有声有色地朗读。

④说话的测试要领

命题说话是考查学生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要注意该题限时3分钟,一定要说满三分钟,还要说得顺畅。所以,测前的充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但准备不是测试时照着准备好的文稿去念、去读,也不能变相地借鉴现成的作品,或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文章背诵,那样都会造成雷同减分。说话时在尽可能减少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的同时,还要注意词汇、语法的规范,也应注意语速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影响流畅程度。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wzx201220。)

参考文献:

[1]林鸿主编.普通话语音与发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2]宋欣桥主编.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

[3]刘照雄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杨秀江.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1,(1).

[5]黄谦.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4).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民族形象;新英雄形象;超越;普及

自19世纪中后期中华民族以弱者身份进入世界语境之后,民族自我形象的塑造中就一直存在着改变弱势地位的超越性要求,并蕴涵着将之向全民族普及的冲动。《新儿女英雄传》中的新英雄形象既满足了民族自我认知的超越与普及的双重要求,也因此呈现出模式化、平面化的偏颇,其生成机制充分体现了民族自我形象在超越性与普及性之间的两难抉择。

新英雄的超越:受政治理念指引的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是自我与他者竞争中,尤其是在民族深陷于战争时最可贵也最令人振奋的精神品质。《新儿女英雄传》中牛大水、杨小梅等新英雄形象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以民族为重、为民族奉献的理想民族意识的具体表征。文中的英雄人物之一黑老蔡曾对“英雄”做出这样的定义:“有能耐的人很多,就看走明路还是走暗路了。有的给鬼子办事,落一个汉奸的臭名,还不得好下场。有的人为咱们中国人争光露脸,闹个民族英雄,走到哪儿老百姓都是欢迎的。”[1]65民族意识成为新英雄形象的核心价值,他们不再因本领或能力焕发光彩,而是借表征民族意识呈现神圣性。正确的民族意识会赋予人某种神奇的能力,而错误的民族意识则会令具备特殊才能的人丧失能力。因此,甘愿为民族流血牺牲的牛大水,可以由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拥有非凡枪法、胆识过人的英雄。而原本枪法奇绝的张金龙却因为投降了日本人,丧失了原来的能力,在与游击队员的射击比赛中狼狈落败。

通过牛大水与张金龙的对比,《新儿女英雄传》强烈地凸显了民族意识之于英雄的重要意义。在艰难的民族抗战之中,民族意识的神圣光辉的确能令每一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然而系之于精神品格的民族意识若缺乏有效的启发与规范,是会产生波动甚至走向反面的。张金龙也曾一度加入抗日队伍中,却最终因无法克服懒惰、散漫等性格弱点,堕落为汉奸。文本通过张金龙的变化轨迹表达了对于单一民族意识标准的隐忧,新英雄形象为了满足超越性的民族自我认知要求,还需要明确正确民族意识的获得途径和保持方式。正如孙犁在谈论应该怎么对待战时的英雄文学时言及的那样:“今天,我们的战争,我们的英雄,跟旧时代的战争和英雄性质是不同的。但是今天仍有一些人不很了解这一点,以致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的战争和英雄常被作歪曲的描写。只说勇敢、英雄……这种字眼,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重要的还要区别怎样的勇敢和怎样的英雄。”[2]针对这一问题,牛大水等人的共产党员身份做出了详尽的解答。

《新儿女英雄传》中那些拥有正确民族意识,立场坚定的新英雄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牛大水原本只是一个只知有家不知有民族的农民,经过共产党员刘双喜的现身说法,大水才踏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之路。启发牛大水的并不是刘双喜这个具体的人,而是他所象征着的共产主义政治理念。共产主义的政治理念不仅启发普通人获得了民族意识,更杜绝了他们在通向英雄的漫长历程中的动摇与堕落,保证他们成长为新英雄,最终实现民族自我对他者的超越。当牛大水被何世雄严刑拷打时,身体的痛楚使他试图以死解脱,但一想到“‘我是个共产党员……’,他气一壮,心一横,觉得痛也不那么厉害了”[1]141,共产主义的政治理念使牛大水刚强坚定。文本借助类似情节的多次重复申明正是共产主义政治理念使民族意识的获得与正确实施成为可能。

鲜明的民族意识使新英雄形象既昭示了民族发展的理想方向,而政治理念又保障了民族意识的获得与保持,因此新英雄形象是稳定而自足的,其迸发出的光明、未来、理想等审美特质与精神元素,与民族自我认知的超越性要求产生了共鸣与交流。

新英雄的普及:民间伦理对民族意识的解说与窄化

《新儿女英雄传》在满足民族自我认知的超越性要求的基础上,还试图对这种超越性进行普及,使英雄成为民族自我认知的普遍特性。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新儿女英雄传》始终强调英雄与普通人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界限。文本试图通过塑造伟岸高大而又平凡普通的新英雄形象,使读者在产生崇敬感的同时获得认同感:“英雄”就在自己的身边,而自己也有可能成为“英雄”。郭沫若为《新儿女英雄传》所作的序言,非常敏锐地把握到了新英雄的普及功能,“读者从这儿可以得到很大的鼓励,来改造自己或推进自己。男的难道都不能做到牛大水那样吗?女的难道都不能做到杨小梅那样吗?”[3]那么该如何成为“英雄”呢?《新儿女英雄传》所提供的方法就是要复制英雄所表征的核心价值。郭沫若形象地将此表述为:“不怕你平凡、落后,甚至是文盲无知,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忠实地实践的思想,谁也可以成为新社会的柱石。”[3]

新英雄形象的普及性固然令人激动,然而对于文本预设读者——中国最普通的农民而言,复制其核心价值却绝非易事,无论是民族意识还是政治理念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为了弥合核心价值与预设读者认知范畴之间的天堑,使新英雄形象完成普及的使命,《新儿女英雄传》引入了民间伦理,通过预设读者们所熟悉的民间伦理对核心价值进行了日常化的解说。比如文本利用预设读者对“家”的理解对超出他们认知水平的“国”进行了类比和解释。主要英雄牛大水与杨小梅是夫妻,英雄少年牛小水是牛大水的亲弟弟,精神导师黑老蔡既是牛大水的表哥,又是杨小梅的表姐夫,革命同志刘双喜、高屯儿则是他们的同乡。人物的亲缘、地缘关系与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组织关系重叠交织在一起,亲缘与地缘中的长幼亲疏秩序形象地解释了社会与组织关系中的上下协作联系。除了利用“家”的结构阐明“国”的网络外,文本还进一步地预设读者们对“家”的珍爱,也因此被引导向了对“国”的忠诚与奉献,就像新英雄那样由对家的爱上升到对于国的保卫。此外,通过“家”所生发出的亲密、和睦等情感也同时表征了“国”的凝聚能力。新英雄之间基于共同目标而产生的互助关系,被表述为“亲如一家”。在以“家”来解析“国”的同时,文本还以道德水准对政治理念进行了提示。文本中不惜以生命来实践共产主义理想的新英雄们同时还是道德上的完人。无论是黑老蔡、刘双喜,还是牛大水、杨小梅,他们政治上的逐渐成熟始终都伴随着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的展现,这使得预设读者能够较为轻松地通过自己所熟悉的道德标准对他们进行识别。与此相反,那些非英雄则全部是声名狼藉、道德败坏的。作为汉奸、叛徒的张金龙登场时就已经是个二流子,在家打骂妻子、虐待孩子,在外拈花惹草,惹是生非。预设读者对于道德败坏者的鄙夷与仇视,也很自然地就加诸在了他的身上。

民间伦理的引入使得新英雄身上超越性与普及相辉映。然而民间伦理在对核心价值进行普及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窄化了核心价值。因为民间伦理自身具备稳定的逻辑,当文本借用民间伦理的通俗特点对核心价值进行解说时,民间伦理自身逻辑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对核心价值进行干扰。面对着既是游击队领导,又是自己兄长的牛大水,牛小水陷入了称呼的尴尬之中。当他称呼牛大水为“哥”时,牛大水严厉地训斥了他并一定要让他叫“队长”。“哥”与“队长”的称呼显然来自“家”与“国”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而“队长”对“哥”的排斥,又表明了两种价值标准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可是文本的叙事逻辑,却是借助“哥”所隐含的长幼秩序来确立“队长”的权威地位,两者又无法真正地截然分离。因此牛小水虽几经教育,却还是会称呼牛大水“哥”,甚至有些时候连牛大水对此也浑然不觉了。《新儿女英雄传》本可以此为突破口,辨析其中的错综复杂,但呈现复杂显然并非文本叙事的重心,文本急于通过民间伦理所拥有的广泛的接受基础,来使核心价值获得推广,因此对此只是一带而过。

对于民间伦理与核心价值之间复杂关系的有意无意的忽略,不仅造成了民间伦理对核心价值的干扰,有些时候还会造成民间伦理对核心价值的反叙述。《新儿女英雄传》中的新英雄形象往往完美无瑕,而反面形象则一无是处,甚至在外貌上也呈现明显的分野。这最终导致新英雄形象在整体上出现了脸谱化、平面化的趋势,使得新英雄的超越意义显得有些牵强。

民族形象的两难:超越性与普及性的难题

以牛大水、杨小梅为代表的新英雄形象,既令人神往又不免刻板肤浅,虽试图满足超越性与普及性的共同要求,却又总是难以兼顾甚至谬以千里。这批新英雄形象,在超越与普及之间的辗转徘徊,也是困扰着新文学民族形象建构的重要命题。

自进入世界语境中,原本稳定自足的民族自我,就面临着来自“他者”的不断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民族自我必须对自身进行重塑,以此来确认自身、凝聚力量。作为历史现实折射且有着极强社会参与意识的中国新文学,也始终贯穿着对自我形象进行叙述、归纳的价值追求,留下了大量关于民族形象的鲜活叙述与深刻剖析。从民族自我认知的文学表达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阿Q式的否定性的自我认知,还是牛大水、杨小梅式的理想性的自我认知,都传达着同样的信息:民族自我具有哪些特征,又将向何处去。由于担负着民族自我认知的功能,所以他们虽属于作家因时代、民族交相激荡,触机而发的想象产物,却还要突破想象层面,在现实层面渗透到民族整体,发挥启发、激励民族自我意识生长、深入的作用。因此,无论阿Q,还是牛大水、杨小梅都在获得了具有超越性的核心价值后,面临着如何普及核心价值,进而对民族在现实层面超越他者产生影响的问题。民族形象的成功与否是由超越性与普及性共同左右的,超越性的追求内含着普及性的实现,而普及性的解决方法又制约着超越的真正实现。从阿Q到牛大水、杨小梅,新文学所进行的种种民族形象的尝试都是在不断地寻找两者之间最佳的平衡点,甚至包括从文言到白话,从欧化到大众化、民族化的形式演进也都受此驱动。然而正如新英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尴尬一样,两者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新文学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艰难跋涉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民族自我艰难的生发与凝聚,也为今天民族形象的建构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1]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孙犁.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在冀中《前线报》文艺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M]//胡采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1283.

[3]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M]//.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程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教学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与高等专业教育(大学)阶段相衔接,对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积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对加快普通高中发展、推进教育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 被公认为外语教育的理想目标。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一个人能够自我管理自己的学习,这正是元认知能力的表现。自主学习中学习行为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也正是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缺乏策略知识,学习者则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研究显示,自主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通过策略培养的渠道实现,尤其是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训练。也就是说,要达成自主学习的教育目标,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有必要贯彻策略教学的理念。虽然一个人的自主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是,如果缺乏系统的策略训练,一个平庸的读者将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流畅读者。但是策略培养应如何开展,各个阶段都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策略的发展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协调?虽然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策略发展的系统培养教材。现行中小学教材都把策略作为教材的内容之一,但是却显示出其对策略的理解不同,策略的安排也很难与儿童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等发展相协调。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世界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及课程回归生活等等。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离不开国际课程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同样也应该在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在人类已步入新的世纪、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平等地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全面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下,学校课程应该是服务于每位高中生的完整、和谐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每一位高中生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的。因此,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中解放出来,使高中生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这次史无前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题。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在其课程价值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升学”和“就业”,而且还包括了素质培养、文化辐射、社区服务、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升学、就业和育人”三纬度的整合,体现了课程价值的多重性、全面性。

(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西方,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事实上这两种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类一方面内在地探索自我世界,形成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外向地向自然世界探索,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类不可缺少的经验。

因此,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合了这两个方面,既重视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认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毋庸置疑,科学人文课程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文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科学人道主义”,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2]这样,普通高中教育塑造的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也能认识自己,不仅能够经世致用,而且还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活生生的人。

(三)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现代课程,建构了一个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这是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授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而,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学生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普通高中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普通高中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便成为现代课程生态观的基本命题。对普通高中而言,学生所面对的最根本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抉择问题。因而,普通高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形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具有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可以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处理课程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上,注重的是对学生深层次生活的现实写照,意味着普通高中课程要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意味着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意味着科学、道德和艺术现实地、具体地统一。

(四)注重课程整合化,采取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21世纪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只对原有分科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所要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

因此,课程设计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言,普通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五)倡导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采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J. Snyder)、波林(F.Bolin)和扎姆沃特(K. Zumwalt)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4]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构建问题,认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主体参与其中的人格建构。课程知识对教师、学生开放着,在师生的协作、对话、交流中生成,课程实施是教学情境中师生利用课程计划所进行的知识开发、审议、创造。因此,它注重的是课程实施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因而其成败的关键与实施者的课程设计能力关系很大。这种取向是当前课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 转贴于

(六)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采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课程价值的过程。当前,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评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为改变这种状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应该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七)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采取民主化、科学化的课程政策观。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走向分权,即赋予每一所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我国而言,由于一直比较重视中央对课程的统一决策,加之高考制度一统天下,由此使得学校沦为文化沙漠。尽管曾经进行了课程多样化的改革尝试,但终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使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位学生成功,我们应该把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到富有特色的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到学分制管理;从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到校本评价体系的形成,无不依赖于学校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策略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上述理念是必要的前提。但在明确上述理念之后,我们还应把握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潮流,审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状况,积极推行并实施以下一些策略,以真正贯彻落实上述理念,更理性地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其二,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其三,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四,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上就非常注重这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注意到了认知性目标,还注意到了技能性、情感性、应用性目标,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完整性,有利于在普通高中阶段更好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技能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要为每个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由此,课程内容应注意这样三点: 1、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该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2、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3、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因此,高中课程内容应该“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总之,基础知识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和适应性,它对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吸收能力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都首先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教育领域在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正逐渐步进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信息时代,知识以加速度方式转变。知识总量的高速增加,要求学生的知识和智力高度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掌握知识成为人们的追求。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知识的应用。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给教育改革带来机遇和挑战。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新编制的英语教材客观上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因此,新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绝对的、权威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中转变过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友好的方式对待学生,注意培养他们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真正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新型人才。此外,教师还应该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及各种能力,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与互动关系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改革,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培养能真正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的交流、合作、竞争的具有丰富的本国的人文知识,又有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性人才提供了物质前提。但作为新时期培养“国际性人才”的教师,能否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实施教法改革乃成为新教材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7

高中生 自卑心理 心理咨询

当事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因而几乎没有朋友。学习上有困难时,她不善于开口请教,除非老师提问,否则课堂上她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除了硬性要求参加的集体活动,其他集体活动她一律不参加。由于各方面表现平平,班上的同学几乎忽略了她的存在。她时常感到很孤独。进入高中后,由于妈妈工作上的调动,她转到了另一所中学。来到一个新环境,她发现很多地方都不适应。由于自小在乡下长大,她有很重的地方口音,普通话说得很难听,常引得同学们发笑。城里的学生普通话都说得很好,平时也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有时候,她听到同学们在谈论逸闻趣事的时候,尽管她也很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却从不敢插嘴。升上高二后,班里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发现了当事人内向的性格,于是为了锻炼她的胆量,同时提高她的普通话水平,在语文课上经常提问她,每次叫人朗读课文,必定少不了她。但是,由于害怕出错,加上自觉普通话说得不好,每次回答问题,她都很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出错,有时甚至出现口吃现象,经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此,每次回答完问题后,她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继续上课,总是对自己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耿耿于怀,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责怪自己没用,连朗读课文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对此,她感到很苦恼。

确定咨询目标。改变该求助者认为“自己很没用”的看法,改善该求助者苦恼情绪和人际交往状况,消除自卑心理,使其心理测验结果恢复正常水平,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纠正其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坦然面对周围世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咨询方案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第1次咨询)

了解张某的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和规则,了解其成长经历,并协助其完成相关的心理测验,作出评估和诊断,与张某商定咨询目标。

当事人前来咨询时,情绪较为低落,一边倾诉一边哭泣。对此主要给予耐心的倾听,尽量不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对方在平静祥和的气氛中宣泄悲伤情绪。在倾听的过程中,随时给予鼓励和同感的反馈,尤其是对当事人因为感觉自己很没用,样样事情都做不好的苦恼心情给于理解与同情。同时,让当事人认识到,她目前的心理状态可以借助心理咨询调整过来,让她对咨询有信心。

2.心理帮助阶段(第2~3次咨询)

本阶段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启发引导,帮助当事人发掘自身优点,消除不合理的自我评价,鼓励当事人在行动中树立自信。

当事人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导致的。因为普通话说不好,就把它归结为个人能力问题,认为自己很没用,这显然是由一个方面的短处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这时,引导当事人对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原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让当事人认识到,由于自小在一个不重视普通话的环境中长大,这一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是造成她普通话说得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让她把问题的着眼点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中转移出来。同时,引导当事人把比较的着眼点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让她认识到,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起点不同,不能一味的把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要学会自己和自己比较,看到自己在努力中已经取得的进步。

此外,为了帮助当事人全面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咨询过程中,让当事人在纸上写出自身的优缺点。结果发现,当事人很快写出了自己的一大堆缺点,如“做事犹豫不决,自信心不足”“普通话说得不好”“成绩差”“脾气坏”“长相差”,等等。轮到写优点的时候,却考虑了很久才勉强写了两个:“做事细心,认真负责”“字写得不错”,还不断强调这算不上是优点。可见,当事人对自己的认识很不全面,对自身的缺点过于敏感,片面夸大自身的缺点,而忽视了自身的优点。咨询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写字的确很好,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于是对她的这一长处给予了肯定,使她认识到:她的这一长处非常突出,而且这一长处正是许多同学的短处。同时,和她一起分析了补偿作用,使她认识到: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长处来补偿。

鼓励当事人在行动中树立自信。首先,对当事人进行个性分析,帮助她认识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当事人希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但由于对自身的缺点的过于敏感,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没有勇气主动与同学们沟通。此外,当事人对高中生的人际交往特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与当事人一起分析了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使她认识到,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基础上的。要让别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就要加强主动性,不能只是被动的自我怜悯。同时,鼓励当事人在行为上进行积极的改善,如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学会通过关心他人来获得友谊等。其次,鼓励当事人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长处,增加成功体验。当事人的书法较好,于是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争取机会在实践中发挥优势,表现自己,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

最后,当事人对自己的要求过分严格,样样都以姐姐为标准,当无法达到标准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咨询过程中,要使当事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必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让她适当降低自我期望值,做好自己的事,对于克服自卑感有重要作用。

3.结束与巩固阶段(4次咨询)

和当事人共同探讨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重新审视自己,写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做了测验。给当事人布置作业,每周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事情进行记录,每多交一个朋友就给自己一次奖励,如果觉得不够自信可以随时来咨询,当事人表示同意。

经过咨询,求助者已基本纠正了不良认知,自卑心理得到了克服,情绪症状(自卑、紧张、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有所改善,能够较坦然地面对外界议论,轻松地和同学相处,自信心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玲.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笛卡尔;普遍怀疑;方法论;心物二元论

哲学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是在不断的否定中彰显自身,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内在超越。即黑格尔所说的“事物自身否定自身”的矛盾本性在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具体呈现。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历史传承中,哲学本身的“自我否定”(矛盾)并不是存在于“物”(泛指一切对象)的绝对确定性当中,而是在对“物理”、“自然”的不断怀疑中达到形而上之境。如何实现对“物”的绝对确定性、普遍同一性追求式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会与人自身的存在纠结在一起,似乎难以达到物自身的“绝对确定性”之境。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成为通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思想主线,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被历史性诠释。这种问题意识在笛卡尔哲学那里,被以“思”形式透显为一种主体精神特征——即反思、怀疑的哲学精神及其二元的结构特征。笛卡尔(1596—1650),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不但是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①,还是数学家和科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本文拟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精神及发展历程做以梳理、剖析,有助于我们对西方哲学传承脉络的领会和驾驭,对后来的哲学思想的嬗变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笛卡尔对方法论的反思

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对各门学科都一一重新审视并加以评判。他质疑各学科的方法论,提出了“我们相信什么?”、“为什么相信?”等问题。笛卡尔正是从方法论的反思中,坚决反对旧权威,以摧枯拉朽之势批判了旧的经院哲学体系,为新兴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合理性、可能性。笛卡尔哲学冲破旧势力一切的藩篱,为新的哲学未来——理性时代到来确定了焕然一新的“游戏规则”。关于科学的分类,笛卡尔认为所有的科学门类统一的基础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人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的完善的知识,既是为了指导生活,也是为了保持健康,发现各种技术”。他说:“哲学的主要功用乃是在于其各部分的分别功用,而这种功用,是我们最后才能学到的。”[1]119-120可知,在笛卡尔看来,整个哲学犹如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物理学(自然哲学)是树干,其它学科都是树干分枝所结的果实,主要为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具体的应用学科。道德科学(哲学)是最高级、最完善的科学,它以全部知识为前提,是最优的智慧之学。笛卡尔说,“研究哲学以调节举止作风和指导生活,这比用眼睛引导我们走路更加迫切需要”。那么,哲学如何统一各门学科呢?笛卡尔认为,所有科学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在研究对象。哲学应首先研究科学的方法,为各门科学的统一提供一个标准。他说:“知道别人的意见不是科学,而是历史;一个人要独立思考。我们如何去把握清晰明确的知识,应该运用什么方法?”[2]308他说到,由于古代几何学和当代的代数存在明显的缺陷和狭隘的局限,晦涩并难以理解,故“应当寻求另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3]364这种科学的方法,笛卡尔认为就是“普遍数学”(mathesisuniversalis)。所谓“普遍数学”的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那么,数学是如何进行的,它应遵循什么方法?公理和自明的原则是“确然性”的知识,凡是听到或者能够理解的人都会承认是正确的。我们以此为出发点,推导出其它命题,如果推理的过程没有错误,那么,这种命题从逻辑上可以演绎出来,并且和公理和自明的原则一样是确实的。简单地讲,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从公理和自明的原则出发,推导出比较复杂的命题,即直观的演绎。这种方法必须运用到哲学上。在此基础上,笛卡尔认为这种科学方法必须建立在五条逻辑规则基础之上,即:(1)清楚明白原则,凡是未经清楚明白地认识到任何真实的东西,绝不承认它是真实的;(2)分析推导原则,必须从一些绝对确实的原理、清晰明确的命题出发,经过分析,推导出同样确实的未知的新真理;(3)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从简单的、感性的认识对象开始,经过整合逐渐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4)怀疑的原则,不能依赖他人的权威而接受真理,必须自己亲自去寻找;(5)普遍性原则,把所有可能情况全部罗列出来。从这五条逻辑规则可知,分析是必须的,分析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经过整理综合,寻找到确然性知识的“阿基米德点”,进而获得普遍性的知识。这五条逻辑规则抛弃了感觉经验的迷惑,均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分析和综合都是理性方法。由此,笛卡尔提出的“我们相信什么?”、“为什么相信?”等问题得到完满的解答。在论证中,他认为数学方法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分析综合获得的理性知识是值得人们信赖的惟一可靠的东西。因此,以理性原则制定的“游戏规则”是人们获得“确然性”认识唯一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笛卡尔深信不疑,只要经由数学方法出发,通过对理性能力的诉求和反思,就能评判和总结以往哲学的一切得失,从而,开启一条近代哲学新的“认识”之路。

二、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精神

笛卡尔认为,只有那些确定无疑的东西(公理、自明的原则)才能作为真理性知识的可靠基础。因此,他以普遍怀疑精神审视了以往一切旧知识,并以此为出发点,试图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他把普遍怀疑的方法看成是为理性主义哲学大厦的开路先锋,是认识真理的起点和开端,终以实现哲学上的诉求。首先,笛卡尔认为所有的知识必须完全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才是可靠的,哲学才能成为“确然性”的知识,从而为科学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笛卡尔结合自身的奇异经历和体验,他以“梦境”为例予以论证说明。我们在夜里睡觉时“做梦”,在梦中映入我们眼前的东西好像是真实的,但是实际上那些东西无非是幻想的或者是不真实的。我们没有一个确切区分觉醒与做梦的客观标志,以致人们认为所描绘的这个世界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当中。往往在我们自己所熟知的事情上,常常受骗。笛卡尔从“梦境”中得到启示,他的知识体系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予以重建。笛卡尔是近代以来按照理性的“确然”性知识塑造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代表和开创者。笛卡尔说:“哲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的基础,正是因为哲学具有最高确实性,各门科学则通过演绎而有了这种确实性。”[4]28正是基于这点,笛卡尔认为,哲学的诉求就是探寻“确然性”知识,为理性知识体系提供一个可靠的“阿基米德点”。其次,笛卡尔把所有对象(包括客观、主观的)都表示怀疑,具有普遍性。第一,笛卡尔对客观感知到的周围世界表示怀疑。我们对感觉没有信心,因为我们常常被这些感觉所欺骗。我们无法知道真实的东西同这些感觉是否相符,因此感觉的不可靠性是明白无误的。故而客观感知到的周围世界是可怀疑的,它不可能为理性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第二,他对自己的身体活动也表示怀疑。来源于自身亲历活动好像是确定不可怀疑的,但是,我们在睡梦中对自身的活动亦有显示。如果有人试图用客观外物的是否存在,来区分梦境的感觉与真实的客观感觉,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梦境的感觉和客观真实的感觉同人们的想象一样,都是不依赖外物的存在而存在。笛卡尔这种怀疑类似与《庄子》中的“庄周梦蝶”,不过笛卡尔不知道,否则他一定会予以借鉴吸收的。第三,数学的观念是清楚的、确定的,似乎是不可怀疑的。我们承认这样没有任何异议的表述:无论人们是醒着还是睡着,二加三总是等于五,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一百八十度。这样常识性的认识,似乎没有任何虚假和可怀疑的成份包含在其中。但是,笛卡尔认为,这种常识性认识是未经过证明、推理的印象而已。笛卡尔的怀疑是普遍的、彻底的,怀疑的精神是坚决的。数学的证明也可以怀疑,因为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在数学问题上陷入错误之境。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他人却持肯定态度,认为是绝对确实的。笛卡尔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知识可被怀疑,就是因为可能存在着一个“邪恶的精灵”。笛卡尔所构设“邪恶的精灵”的想象,似乎难以自圆其说。对于这一点,确实与他梦境经历和体验息息相关,他说到:“我的怀疑并不是由于漫不经心或轻率,而是有很强的、考虑成熟的理由的。”[3]368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笛卡尔所构设的“邪恶的精灵”所涉及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为“确然性”知识提供一个形而上的根据。西方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哲学家们都试图追踪思辨历史发展线索,来说明哲学思想的观点是怎样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提供的解答又是如何引起新的问题和不解,各个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笛卡尔也不例外。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始,历代的哲学家都在追问有关数及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吗?数能否成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数的观念是如何形成?有无产生的客观外部原因?数的本身能否找到与客观现实的一一对应?数学的证明能否怀疑?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层出不穷。正是基于此,笛卡尔以“普遍怀疑一切”作为工具,试图寻找一个不证自明的方法。综上所述,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方法就是对如何获得“确然性”知识进行严格的限制,必须排除那些感觉、梦境而使人迷惑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怀疑一切的力度。他怀疑的目的在于寻找一个“确实”的、“不证自明”的、无可怀疑的认识基础。他的普遍怀疑精神实质上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和怀疑,并不是为“确然”性知识找到了形上的根据。那么,这个形上的根据到底是什么?笛卡尔怀疑一切,就剩下“思维能否怀疑自身?”这么一个怀疑。怀疑就是思考,思考必有一个思考者,故“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怀疑的最后是对思维着的我不怀疑。

三、“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哲学理论的支点

笛卡尔哲学思想是对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及经院哲学进行的一次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即对客观世界存在真实性及如何获得“确然性”知识的一个反省。对于以往那些欺骗和迷惑人心的假信念、感性感觉,从内心深处进行了一次彻底地厘清和摧毁。在《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圣师们》一文中,笛卡儿开篇明义地指出,“我一向认为,上帝和灵魂这两个问题应该是用哲学的理性而不应该用神学的理由去论证的主要问题。”[5]1也就是说,在笛卡儿看来,作为对诸如上帝存在这类普遍确定性的存在问题的证明,应当用思辨的形式而不是用非理性的信仰之形式予以完成,他把这种证明过程视为自己的哲学使命,并最终以六个沉思的方式完成了这一使命。任何观念对人们来说都是不确实的。笛卡尔说到:“于是我想我所看见的一切事物都是假的;我相信的我的欺诈的记忆所提供给我的那些东西,没有一件是真的;我想我没有感觉;我相信物体、形状、广袤、运动和位置不过是我心灵的虚构。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认为是真的呢?也许只是这样,世界没有什么是确实的。”[2]309但是,有一件事是真的、确实的,就是我的怀疑或思维,对此是不能有任何异议的,不能怀疑的。因为人的思维既可以怀疑客观的外在对象,又可以怀疑思维之内的主观对象。在思维者进行思维的时候,设想思维者的主体不存在,那么,怀疑就会无法进行,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要怀疑一切就必须要有一个本身具有思维的怀疑主体。主体“我”是确实存在的,是不可置疑的。所以,笛卡尔得出结论是:“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Ithink,thereforeIam)”。从笛卡尔分析的思路可知,他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出发得出的,而是从逻辑推论得出的。怀疑本身就意味着存在一个怀疑者,思维就意味着存在一个思维者,否则就无法进行下去。一个思维着的客观的东西(rescogitans)或精神的实体是“确然性”存在的,这在笛卡尔看来是一个就像数学概念中的公理、不证自明的命题一样。怀疑意味着思维,思维意味着存在,故“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思”对象是普遍的,不管是客观的、主观的,还是感性的、理性的,还是想象、感觉、情感的,正因为我“思”故“我存在”。笛卡尔对分析得出这个命题,感到欣喜而狂,正如“对一个循序渐进而进行哲学思维的人来说,这是首先出现、自明的命题”[2]310。笛卡尔认为,他找到了获得“确然性”知识,人们一直所追寻的原则——一个确实而自明的形而上学根据。“我思故我在”是真的、确实的,是清晰明白被人感知的。因此,我们能够确定这样一条普遍的“游戏规则”,凡是清晰明白的被人感知的,都是真的。故而,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原则自然而然就成为他的哲学理论体系支点而建构起来了。笛卡尔试图说明一个中心问题,普遍确定性存在的根基在于“我思”之中,“我思”就是自明,即思想的主体,对其自身存在的意识。亦即人的心灵对于自身存在的透露,这种自明是来自与我的“思”与“我”的一种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我思”与“我在”有了直接的沟通,即等同关系。倪梁康先生在《自识与反思》文著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和说明。他认为,“我思故我在”命题中的“我思”包含着两种含义。首先,“我思”是主体自我意识;其次,“我思”代表一种反思的维度,是对认识对象的无穷的追问。统观笛卡尔哲学精神,对思维的直接认识,特征之确立并不代表笛卡尔的主要意向,以相反对思维之反思结构的确定和关注却在笛卡尔哲学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它们规定着对“我思故我在”的解释[6]56。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把握到两种解释笛卡尔的“我思”之确定方式可能性。其一,“我思”是人们思维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客观活动;其二,“我思”是通过“故我在”怀疑中而被自觉意识到的客观活动。概观这两种可能性,无论是那种解释方式,都共同肯定了一个前提:“我”作为意识的主体确定无疑。尽管严格看来,哲学中的“自身意识”和“自我意识”有较大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我”作为主体在笛卡尔哲学中的形而上指向。尽管笛卡尔本人并未提出后来意义上的主体、客体概念,主客体对立的情形更是在康德之后的事情。笛卡尔本人所说“客观的”,也更是与观念的存在有关。由“所思”向“我思”的前置性追问,由此而引出的内——外感知及其对象的确立,或者说,自身感知——事物感知及其对象的确立,事实上已经对近代哲学问题做了一个基本划分。主体、主体性观念逐渐成为西方哲学的“基质”,也成为后来思考一切哲学问题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门槛。由“我思”而达到“我在”,其性质显然不是指身体的存在,因为在“我思”的当下状态中尚未考虑到身体存在的问题。因此“我思”应当是“思想”的存在,即“怀疑”的存在。“我思”的主体,是“自我”存在的意识或自明。“我在”使“思想”在“反思”的对象性中被安置。“我思故我在”,在主体意识的心灵深处架构起了普遍怀疑的大厦,一切确定性的东西只有在主体心灵深处才能获得完全性自立的前提。“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理论支点。正是基于此,他才开创了近代哲学新的起点。在这个命题中,人的认识主体因素被挺立起来,这是对以往的旧哲学及经院哲学体系的一次彻底颠覆。在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必须在“我思故我在”理性原则下才能获得“确然性”知识。以“思”形式透显为一种主体精神特征,即反思、怀疑的哲学精神。对客观事物有“思”,是无法证明我的身体的存在。因为,我的思维本身是不同于我的身体的,没有身体思维也是存在的。笛卡尔认为,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心灵,一个是物质。心灵和物质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实体,是彼此客观独立的存在,并没有相互作用。作为具有思维的人来说,是两个实体的结合。人的身体是物质,人的意识是心灵,这就是笛卡尔“身心二元论”。“身心二元论”原则的提出,实现了笛卡尔哲学体系由认识论转向本体论的思考,也为后来哲学关于身心关系问题留下了争论、诠释的空间。

四、笛卡尔身心二元论与理性主义的深层矛盾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9

一、康德哲学在思想史中的地位

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的第二部分中,把康德的超验的主观主义当作是对产生于近代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的问题(休谟揭示这一点)的解决方案,而在结构性的分析的第一部分中则把这种危机归咎于笛卡尔创立的近代新的哲学观念。“在始于笛卡儿的、勇敢地甚至过于激昂地提高普遍性的意义的过程中,新哲学所追求的无非是,在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用一种严格的科学方式,即用一种进行逐一证明的清楚明白的方法,在一个无限的但具有合理秩序的研究过程中,包容一切有意义的问题。”但是在“为数众多的学者积极从事哲学和作为哲学分支的特殊科学的研究”之后。却发现“这种新方法被证明为只在实证科学中具有确定无疑的成果,而在形而上学方面,也就是说,在特定意义上的哲学问题方面则是另一个样子,尽管不乏具有希望的、看似能够成功的开端”。

虽然胡塞尔专门谈到“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但他的哲学与科学观却仍然是前康德的。他坚持哲学是一切学术之母的观点,把所有科学都当作哲学分支。认为“一种普遍的哲学的及其真正方法的真正理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切历史上的哲学运动的最内在的动力”,认为“把潜在的理性带入对人的可能性的自我理解中,并因此明确地使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成为一种真正的可能性,这就是唯一的一条奋发有为地去实现形而上学或普遍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和科学本来应该是揭示普遍的、人‘生而固有的’理性的历史运动。”

康德对知性理性的研究与胡塞尔不同。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明确地说:“这个具有甚深根据的研究,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向纯粹知性的对象。并意欲解释它的先天概念的客观有效性并使之可以理解。这对我的目的而言是本质的。另一方面是探求纯粹知性本身,及建基于其上的可能性与认识功能;并因而处理其主观方面。虽然这后者的解说对我的主要目的而言有巨大价值。它却并不构成它的本质部分。因为主要问题永远仅是:——知性和理性脱离所有经验知道什么及知道多少?而不是:思维自身的机能是如何可能的?”康德在他的全部研究中清楚地表明,所有脱离全部经验的知性与理性只能陷于没有确切知识的辩证陷阱中,而所有有确切知识的都是不脱离经验的。康德所追求的哲学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都是在不脱离经验的知性与理性的领域中才存在的。而所有经验材料与知性、理性共同作用形成先天综合判断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换言之,康德已然把科学知识作为划分是否存在普遍必然知识的准绳,而哲学具有普遍必然性只是在人的感性、知性、理性等先天认识机能应用于经验时才能产生普遍必然的知识。如果没有经验材料的来源即物自身的领域,则只有茫无羁绊的思维,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因而康德改变了传统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母体、所有科学都是哲学的分支的老看法,他把科学知识当成所有普遍必然性知识存在的领域,哲学具有普遍必然性只是对构成这种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结构性基础而言的。可以说康德完全改变了整个西方知识论的结构。传统的绝对的本体界的普遍必然性消失了,代之以经验领域内的普遍必然性,这就是涉及各个具体门类的科学知识,以及作为它们共同基础的哲学认识论知识。因而我们可以说康德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但是这种仅限于经验范围内的哲学认识论的感性、知性与理性等的普遍必然性,也因为这种限制而丧失了绝对性。柏拉图就是因为没这种限制,使他的理念世界与变幻的现实世界难以沟通,只好借助洞穴比喻勉为其难。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的对立,虽然使用“隐德来西”想来沟通两个世界,却始终无法把第一推动带进这个世界。康德把哲学的普遍必然性知识仅限于科学知识亦存身其上的经验领域,本质而言,弥合了西方传统以普遍必然相对于现实世界是真理与意见两个世界的鸿沟。这样一来传统的神圣的普遍必然的真理,现在变成了现实世界的普遍必然的真理,因而它就具有了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这也构成了隶德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观点得以成立的前提。

康德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特别是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观点更是西方认识论史上的革命。没有比亚里士多德所谓“哲学起源于闲暇”更著名的哲学起源论了,但也没有比它更加错误更加误导人心的论断了。它使人误以为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具有纯客观的、静观的、非实践性的认识性质,其实并非如此。因为理论理性的认识是服务于人的实践意志与情感的。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是为了最有效率地服务于实践理性的意志的工具性需要。亚里士多德的不带功利性的纯粹的爱智慧。固然在人类的纯粹好奇心及与生俱来的智慧能力中有其根源,但就普遍必然的知识而言,这种特定的知识(对西方人固然司空见惯,但放到全部人类文明中这却无疑是特定知识形式),它必定只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派生物与专门化、特异化发展的产物。这就是康德实践理性高于纯理论理性的本意,它是一种真正的革命。

二、康德全部批判哲学是适应科学时代的文明新范式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规律是渐进与突变的交替进行,科学知识循序渐进地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一些内外条件作用下,就有可能会冲破旧的对科学总体把握的范式,而产生新的范式以适应科学的新的发展,并开辟未来发展的领域与空间。其实文明整体的发展也有和缓积累的渐变阶段与危机四伏处处革命的阶段,二者共同造就出新的文明范式。二百多年以后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康德先验哲学的实质是构建了适应科学时展的文明新范式。

首先,康德哲学是适应科学时展的哲学新范式。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毕达哥拉斯定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等高度形式化的科学,另外还有像政治学、物理学、伦理学、灵魂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早期的经验科学与规范科学。然而这些形式化的科学不占主流与支配地位,多数是作为其它主流的形而上学或物理学、伦理学等的工具性的学科,而那些早期的经验科学更是作为哲学的各种分支,在宏大的形而上学的世界框架之下存身,再加上许多经验观察与不少臆想推测的东西而已。总之科学知识一方面属于原始形态,另一方面存身于形而上学的巢穴之中。然而自文艺复兴以后,从伽利略开始,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经历了兴起与盛大,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就日益众多,它的量与质的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比例份额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同一时期原先处于整个学术的皇后地位的形而上学却处于四分五裂的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因而,原先哲学(形而上学)与科学的主从或母子关系开始变化。笛卡尔把“清楚明白”作为建立所有公理的标准,而他的“清楚明白”是从科学中数学公理的直观真理性来的,把它借过来用于建立哲学的真理。这里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学份量与地位的提高,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的变化,哲学从作为科学的基础变成了需要通过成功的几何学(科学的一种)建立真理标准,进而将这一标准推广至所有的知识领域甚至用以判断哲学的真理性。斯宾诺莎则用他的《伦理学》这部巨著来实践用几何学的形式重建全部哲学大厦的努力。与此同时贝克莱、休谟对客观必然性的攻击,给了狂妄自大的科学主义的客观主义以迎头痛击。这两方面都为康德建立适应科学时代的哲学范式准备了条件。

最明白无误地表明康德这种有意识创建哲学新范式的努力的是他的《导论》(当然他做出最艰难与实质性进展的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为什么写《导论》?答案是为“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而写的。这已经明白表明康德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建构形而上学的宣言。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对康德的意图的误解,因为作为科学出现的形而上学,并不等于从科学的角度来建构形而上学。这种观点没错,笔者的说法也没错。更准确的说法是:康德的努力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建构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

我们说康德“从科学的角度”来建构形而上学是有充分的文献依据的。康德在《导论》中用分析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用综合的方式艰难地建构的整个哲学框架。他的总问题是“形而上学究竟是可能的吗?从纯粹理性得来的知识是怎样可能的?”而他用以回答总问题而提出的先验的主要问题是“第一编纯粹数学是怎样可能的?第二编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第三编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康德在面对纯粹数学与纯粹自然科学时,并没有像面对形而上学那样先问更基础的问题“究竟是可能的吗”?而是直接问它们“是怎样可能的”?这里包含着康德全部立论前提:纯粹数学与纯粹自然科学因其辉煌的成就而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的可能性是已然建立、无庸置疑的。纯粹数学与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必然的真理,并因而有这样的成就,和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而这种普遍必然的真理其基础是先天综合判断。反观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从类比科学的角度,康德的思路是形而上学要有可能性,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那么它必定要有像数学、自然科学一样的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及其先天综合判断的基础。康德第三编的研究是回答“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的问题,这就是在构建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

那么为什么不说笛卡尔而说康德构建了适应科学时代的哲学新范式?我们说前者是创始者,后者是建成者。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康德视为基础的科学与笛卡尔的不同。

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真理标准是从几何学公理引申出来的,康德则从几何学转向了物理学,而这是明显胜过笛卡尔的地方。因为近现代大量的科技成就中数学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物理学(他所谓纯粹自然科学)却是真正的主力。康德把普遍必然的真理根基于“先天综合判断”,实际是想把握既具有普遍必然的性格又具有不断持续发展的性格这看似矛盾的自然科学真理的本质。并把它作为所有真理(包括形而上学真理)的楷模。因为不论我们先天综合判断的对象是感性想象力所构造的杂多(数学)、还是感性接受性所接受的杂多(自然科学),我们都是使用着同一种先天综合判断的机能,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二者与形而上学都具有普遍必然的真理又不至于相互矛盾,同时又保留了前两者的不断发展性,还保证了形而上学真理既是普遍必然的又是稳定不变的特性与前两者虽异但并不矛盾。

第二,康德克服了笛卡尔的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所不可避免的怀疑论。

胡塞尔说休谟的功劳是动摇客观主义,这是非常正确的,他也正确地指出这种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的源头正在笛卡尔。这种教条主义根本无力抗衡休谟的致命一击,即作为所有客观主义的基础的因果律只不过是经验的,并无必然性而只是习惯的“心理联想”。康德的杰出贡献就是对休谟问题的克服。他把欧洲传统哲学的普遍必然性真理外在于人的客观性存在的性格消解了,代之以将普遍必然性真理置根于人天生的“先天综合判断”的普遍必然的机能,抛弃了休谟把“因果律”放在人的经验心理的机能层面的思路。而将之放在人的认识论的先天理性的必然层面。为了消除把普遍必然性真理的根基唯心化而导致自我毁灭即走向唯我论的可能,康德提出了他最精彩的解决方案:虽然在人自身具有“先天综合判断”的机能这一普遍必然性真理的根基,但是这种机能并不就是普遍必然性真理本身,而且这种机能只有在经验的领域中才能真正使普遍、必然性真理显现出来。这一方案解决了多方面的困境:数学与自然科学显而易见的成就,使我们根本不可能制定与之矛盾的真理性标准,否则,西方文明整体中的其它部分就不可能与占有如此分量和拥有如此成就的数学、自然科学协调一致,而会走向分裂瓦解;但如果按照数学、自然科学来制定普遍真理的标准,那么形而上学的真理又在哪里?即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在哪里?为了使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共同具有主观化了的真理标准且又不滑向唯我论的泥潭,康德精心地设计了经验的门槛。这些先天综合判断的机能在经验之外的应用只能是意见,不可能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真理的知识。而所有经验范围的先天综合判断机能的使用都在科学的范围之内。康德因而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科学化的改造: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只能是科学的真理:形而上学本身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它只是由于拥有构成普遍必然性真理的必要条件一先天综合判断机能,而潜在地拥有这种真理,即它可以、也应该与经验相结合,这样它就和科学的真理相和谐了。

其次,说康德体系是一个新范式的重要依据,是他通过上述精彩的方案同时克服了西方文明史上一个一直难以克服的顽症:两重世界观。我们清楚了康德上述思路,就会明白康德是有理由这样骄傲地说:“一切纯正的唯心主义者。从爱利亚学派起一直到贝克莱主教止,他们的论点都包括在这样的一个公式里:‘凡是通过感官和经验得来的认识都不过是纯粹的假象,只有在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的观念之中才有真实性。’相反,一贯支配和规定我的唯心主义的原则是:‘凡是单从纯粹理智或纯粹理性得来的对事物的认识都不过是纯粹的假象,只有在经验之中才有真实性。’”

把普遍必然的真理、真实还给经验世界、交还给通过感官和经验得来的认识领域,这是康德对西方文明一直占主流的、把世界二重化的唯心主义的克服,它使世界重归统一,尽管他不过是用另一种唯心主义取代旧的唯心主义而已。有人说康德虽消除了传统的不变的真理世界与变幻的现象世界的二重化,但他产生了新的现象与物自身的二重化。这是一种误解,传统唯心主义是认为存在着两重世界,而康德则认为只存在一个世界,只是对人的认识能力而言存在着人的认识能力可把握的有着普遍必然性真理的现象界与作为认识论边界的人的认识能力不能把握的作为现象界的质料来源的物自身,它们是同一世界对人的认识能力所呈现的现隐的两面。

康德说:“纯正的唯心主义一向都有一种神秘主义的目的,而且也不可能有别的;而我的唯心主义则完全是以理解我们关于经验的对象的先天认识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这是一个至今从未得到解决甚至没有被提出过的问题。这样一来,全部神秘主义的唯心主义就了,因为(就像我们早已在柏拉图那里见到了的那样)它们总是从我们的先天知识(甚至从几何学知识)中推论出与感性的直观不同的另一种直观(一种理智的直观),因为人们决没想到感官也会先天直观。”这里康德不仅鲜明地表露了他的形而上学是站在科学知识的根基上的,而且对西方传统中纯正的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目的进行了批驳。他特别提到柏拉图,批驳他从先天知识中推出的荒谬的理智的直观。

对普通心理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科普剧;小学;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83-02[WN]

科普剧以其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使得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将课程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和快乐学习的趣味性相互结合,使得课堂更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将科学化与生活化的科学知识传递开,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理解并掌握理论的科学知识。新课改时代下提出的运用科普剧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一、科普剧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充足的课程资源,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用信息。[1]而科普剧是一种以科学互动表演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独特的、新兴的教育戏剧。注重舞台表演,以活动为载体的形式为教学活动提供课程资源。科普剧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开展科普剧活动时,应综合考虑科普的基本要求以及开展教育戏剧的内在逻辑,确保一切活动均能以现象明显、原理简单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科普剧通过融入科普知识,并策划好相应剧情,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过程中,能够展现自身科学探究能力,实现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目标。

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的具体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科普剧主要是借助科普剧将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戏剧表演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不同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实验,也不同于一般性的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的活动,科普剧是一项戏剧化的探究科学知识的活动。

一)加强课堂的严谨性以及趣味性

科普剧是一种将情境教学、体验教学以及过程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认知能力。例如,在《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幽默夸张的舞台表演形式,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从旁协助学生学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在整个科普剧的过程中,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演出、评价等过程,教师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加强互动环节,实现课堂的多样化

科普剧具有其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因此,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科普剧表演活动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剧中的角色来扮演,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环节,比如游戏、对话、问答、喝彩、游戏、比赛等,从而吸引其他观众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各个观众。科普剧的运用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加强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合作关系,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以及校长在活动过程中可作为演员参加演出,也可作为观众观看表演,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比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文时,由表演者演示自然界各种声音,并要求观众参与回答环节。加强互动环节,可以实现课堂的多样化。还可适当融入诙谐幽默的语言,使表演更加活泼,引人入胜。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

大众化教育可以借助科普剧来实现,教师通过将抽象难懂的科学原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能够对知识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学校在编排科普剧时,应结合课本,并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经验,进行巧妙设计,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光》一单元的“资料库”知识时,教师分配给每一位学生一个玻璃三棱镜,并先演示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所呈现的色彩的实验,然后组织学生搜集素材,编排出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科普剧,加深学生对太阳光以及各种色彩的印象,以便学生掌握有关色彩的知识。科普剧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打破书本知识的束缚,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科学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科学教育取得优良效果。科普剧遵循的是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起在玩中学习的现代科普理念。[4]

四)重视科普剧的冲突性教育

科普剧和传统戏剧一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通过展示一个个的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科普剧情节的设计问题,做到合情合理的同时,还应引入适量的冲突,实现剧情上的突破。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并能激励表演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在表演过程中适当加入情节冲突,能使表演者体验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冲突,打破学生在情景上的认知障碍。例如,根据教科版科学教材编排出的科普剧《沉和浮》中,通过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出,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很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呈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自己“身体体积的大小的变化”等形成情节上的冲突,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使他们带着疑问快速地融入到接下来的演出中。整个观赏过程中,每一次冲突都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锻炼了学生更加细心、严谨地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精神,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到这一知识,提高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效率。

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科学探究的情境性,通过设定有趣的情境,使得科普剧能够顺利完成。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将自己的思维、情感融入到科普剧的表演中,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效结合。表演者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观众也能更好地理解剧情,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过程中巩固自身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中引入具有教育戏剧性质的科普剧,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科普剧具有独特新颖的科普形式,为小学科学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营造出活跃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科普剧通过利用多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课程资源,促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充当着科学启蒙的角色,其广泛运用为学生们今后的科学课程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源.浅析科普剧――中国少儿科普教育的新思路[].科技资讯,201035).

[2]刘文利.学校科学教育需要科技馆积极支持[].中国教育学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