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廉颇列传十篇

时间:2023-03-20 00:33:04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1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物 刻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如此之高的文学价值,与其精于人物的刻画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可以窥豹一斑。

一、欲扬先抑,利用多种反差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是作者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在人物刻画上,作者有意“制造”了多种反差,在反差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先抑后扬,使蔺相如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震颤。

1.介绍人物上的反差。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开篇对所刻画的两个人物身份介绍的两段文字,虽然不足六十个字,却形成至少三种反差:其一,文字数量上的反差:介绍廉颇时,使用了三十九个字,介绍蔺相如时仅仅使用了十六个字。这种人物介绍的详略,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嫌,实际是要达到欲扬先抑的目的。其二,身份地位的反差:在介绍廉颇时,说他是“赵之良将”,并且因“伐齐,大破之,取阳晋”这一显赫的战功而被“拜为上卿”,跻身最高的官阶;而蔺相如只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即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其三,人物在外界仅影响上的反差: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可谓闻名遐迩,光彩照人;蔺相如的活动空间仅限于宦官的门下,与前者相比,可谓黯然失色。

2.赵王对待二人态度上的反差。

秦昭王知道赵“得楚和氏璧”消息之后,“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的第一办法是“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从赵王议事对象上看,把廉颇放在第一位,其地位、能力及在赵国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蔺相如,却是经过缪贤的推荐才被赵王得知的,这也说明了蔺相如地位的低微。从赵王议事的态度上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中的一个“与”字,说明廉颇几乎与赵王平起平坐,赵王甚至需要主动与廉颇等群臣谋划,也说明了赵王对廉颇大将军丝毫不敢怠慢;缪贤推荐蔺相如之后,赵王虽然陷入无可奈何的窘境,却仍然放不下大王的架子,仍然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3.廉颇蔺相如品格上的反差。

廉颇身为“赵之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其官位显赫——“拜为上卿”,其骁勇善战——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理应具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理应具有谦虚礼让的优秀品质。事实恰恰相反,他无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更无法接受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位在自己之上的现实。他把蔺相如的不辱使命说成是“徒以口舌为劳”,并以“且相如素”之语进行污蔑打击,甚至口吐狂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面对廉颇对自己的侮辱,采取躲避的态度;面对舍人“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臣等不肖,请辞去”的谏言,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可见,蔺相如所做的一切均是从保护国家安全的大局出发,他审时度势,忍辱负重,表现了非凡气度和优秀品质。

二、抓住细节,通过重笔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善于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述人物的性格,善于利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性格。

1.正面描写,使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1)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①蔺相如分析形势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赵王问蔺相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若,不可不许。”一句话虽然仅用了九个字,却对当时赵国的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用否定的句式给了赵王肯定答案。“秦强而赵若”表明蔺相如对国家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不可不许”,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这样的回答也表明蔺相如果断的性格。②蔺相如表明态度的语言表现出强烈的自信。赵王问相如:“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蔺相如并不急于推荐自己前往,给自己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这是大局意识的表现;另一层意思是:如果没有更好的人选,则我责无旁贷,这是勇于担责的表现,也是充满自信的心理的写照。

(2)通过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性格。

蔺相如的动作是与秦王斗争的辅助手段,斗争效果很好。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面对秦王的贪婪和虚伪,不顾一切地走到秦王面前,佯装指出璧上的瑕疵,实际是为自己赢得回旋的机会,后面的三个动作突出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却立”,是在有意拉开与秦王侍从之间的距离,避免近距离与敌人发生重创;“依”的动作,已经为自己找到了掩护的盾牌,避免腹背受敌,以便向对方发起攻击;“怒发上冲冠”,在气势上已经压倒了对方。“相如持其璧睨柱。”一个“睨”字,表现出蔺相如与璧共存亡的决心。

2.侧面描写,使人物的性格得到有效烘托。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2

先说缪贤。他的身份是赵宦者令,主要事件是荐贤,推荐蔺相如“报秦”,光推荐这一项就堪称伯乐,关键是他为了推荐蔺相如,曝出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他竟曾有过叛逃离国的念头。你想想,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把一个天大的隐秘袒露出来,想必也是醉了。没有相当的勇气,没有为国担当的责任,谁愿自曝己丑?

如此故事,邹忌也有过。邹先生为了“讽齐王纳谏”,把家中妻妾的闺中韵事拿到朝堂上打比方,现身说法,让齐王触类旁通,广开言路,听取谏言,一时门庭若市。但我还是觉得缪贤更有勇气。闺中韵事至多让人批为难登大雅之堂,但叛逃离国那可是死罪啊,哪怕仅是一个念头,也是有过立场动摇,难堪大任了,谁会断了自己后路来举贤荐能呢?

也亏了赵惠文王,听了缪贤的这番话,赵惠文王不是瞠目震惊发怒,而是立马对所荐之才蔺相如大感兴趣。可见赵王也是不拘小节,宽宏大度,光明磊落,能成大事之人啊。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也。

赵王让人佩服的还不止这一桩。渑池之会时,赵王的形象才真正达到了极致。秦伐赵,攻城拔寨,杀人二万,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接下来又假惺惺装慈爱示好,赵王畏惧啊,不敢应约赴会,那也是人之常情。“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所谓“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狼”,不值当啊。但廉颇蔺相如一番计议,鼓捣撺掇,拿一些国家颜面体面尊严之类的事情来忽悠。呵呵,相比性命,面子值几个钱啊?更可怕的是到边境时,廉颇说的“绝秦望”的那一套,开个玩笑啊,换了是我,立马转身回宫,想干嘛?噢,三十日不还,就不管我的死活,也不想着派些特战队员来救我,你们另立太子为王,我怎么办啊?我才不干呢,我才没那么傻呢,把我绑架到国家的道德祭坛上,让我为所谓的国家尊严,身赴险境,你们在后方釜底抽薪,到时秦真恼羞成怒杀了我咋办?

我们来看文本,对赵王的描写很简洁精练。“赵王畏秦,欲毋行。”廉蔺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廉颇送至境,与王诀,“王许之。”王竟许之!赵王真是舍生取义,顶天立地响当当伟汉子,绝对堪比易水之别的刺秦荆轲,贵为一方诸侯王,养尊处优,吃香喝辣,谁还会去冒着掉头风险,考虑什么体面尊严啊?笑我胆小缩头就胆小缩头呗,至少比误了卿卿性命强啊。

由此见,“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除了有廉蔺一武一文,更因为有一个英明伟大的君主啊,君贤臣能,上下一心,其利断金,谁敢说不是呢?

说完赵国这一方,我们再来看看秦王。

秦王也不是泛泛之辈啊。不要以为秦王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要知道,这和氏璧真的不是一般的宝物,那可真的是传世之宝啊,之后可是被雕作国玺的啊,故“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蔺相如小人之心,让人怀璧归赵,秦王非常大度,“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不如因而厚遇之。”“秦亦不以城予赵”。

秦王不傻,在冷兵器时代,“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到时秦地子民会认为自己的君王是个玩物丧志的昏君,谁会为这样的君王卖命啊?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3

1、平常在郑重且诚恳地向对方道歉的时候,往往会用负荆请罪这个词。其中负荆指的是背负着荆棘的枝条。我们现在道歉一般是请对方吃饭,或是给对方鞠躬,并不会真的背着荆棘的枝条去见对方。

2、负荆请罪出自汉代史学大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据说在战 国时期的赵国,由于混池会议后文臣蔺相如功劳颇大,所以被赵王封为上卿,这个 官位在当时要比大将军廉颇高。此事激怒了廉颇,他认为自己是赵国的大将军,是 用自己的刀和血来建立功业的,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小功,地位却在 自己之上。如此一想,廉颇感到更加恼怒,并扬言遇见蔺相如就要当面羞辱他。蔺 相如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他听到廉颇这番话之后,常常推说自己有病,不去和廉颇相争。

3、蔺相如的门客就十分不理解,蔺相如便向他们解释。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 打赵国,是因为有廉颇和自己在,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他之所以这样忍 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番 苦口婆心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也是识大体的人,他后悔自己为了官位虚 荣,就把国家的利益置之一边。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棘的枝条,来到蔺相如主动请罪,让他用荆条抽打自己。蔺相如见廉颇诚恳地来负荆请罪,十分宽容地原谅了他。自此以后,这对文臣武将成了好朋友,一齐共商国是。

4、之后,负荆请罪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蔺相如的宽容忍让、以国家利益为 重,廉颇的知错就改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如今,人们在向他人道歉时常用负荆请 罪一词,一方面,说明自己已经知道了错误,并且认错的行为发自内心,十分诚恳;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希望对方能像当初的蔺相如那样心胸宽广,来原谅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4

一、导入

1、上课!大家好,请坐!同学们,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被分裂成了七个国家(课件:七国方位图)秦、齐、楚、燕、韩、赵、魏。其中,赵国比较弱小,又地处强大的秦国之东,因而常受至秦国的欺负,由此,也就有了《将相和》这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一齐读读课题

3、《将相和》课题三个字中,你会特别注意到哪个字?

4、为什么,“和”字使你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会和?)你还想知道什么?(将相为什么不和?)师:也想知道的举手,很好,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学好!

二、体会将相不和的原因

1、 将相不和,文章哪写了将相不和?划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划句子,师巡视

3、文章哪写了将相不和?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课件出示:廉颇说的话)很好,也划到这的举手!

4、廉颇是什么人?他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师介绍:有一次,廉颇攻打齐国,长驱直入齐国境内,威震列国。

5、然而,此时,这位骁勇善战的廉颇将军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体会体会。

6、廉颇心里什么滋味?(不服、忌妒)很不错,你会从人物语言去感受人物内心,表扬!

7、我们看,廉颇为了表达自己心中强烈的不满,不服,他用了一个什么句?(感叹句)对,很明显,感叹句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还用了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哪句是反问句?意思是什么?

8、但廉颇用反问句来说,那表达 的语气和感情就更强烈,谁来读读这个反问句?抽两个学生对比读。(表扬,他钻到廉颇心里去了。)

9、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段中还有哪个字也表达了廉颇极度的愤慨?(哼)很好,你哼一下,这廉颇生气吗,谁再来哼一下

10、看来,廉颇虽是武将,也很会表达,我们要表达内心强烈的感情可以用感叹句,反问句,还可以用语气词。我们一起读读廉颇说的话,读出廉颇 不服,气愤。

11、廉颇说蔺相如没能耐,你赞同吗?(不赞同)你的意思是蔺相如有能耐?认为蔺相如有能耐的举手!

三、感受相的勇敢机智

1、口说无凭(课件出示:蔺相如的哪些言行可以证明他是有能耐的?划出相关语句)

2、学生划句子,师巡视。

3、好的,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划好了,我们小组内快速交流一下,看看划得对不对?

(一)学习“完璧归赵”

1、谁来读读你们组划的句子(课件出示:骗璧部分)也划到这的举手!

2、这句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机智)何以见得?

3、蔺相如不仅这一骗的方法机智,而且在表达上也很机智,(板书:机智)想想,蔺相如说这话时的语气会是怎样的,秦王才会相信?(温和的,假装胆小的)

4、谁来读读他说的话?抽两个学生对比读,看看哪位蔺相如更会让秦王相信?(嗯,很好,他简直是蔺相如的化身)

5、还有哪也能证明?(课件出示:撞璧部分)

6、从这,能证明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勇敢并板书)为什么?师:秦王是什么人,强盛的秦国之君,是天下最可怕的人,蔺相如呢,一个小小的赵国的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小的使臣,竟然敢威胁秦王,这要何等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7、如此勇敢,又是如此机智,用个成语来赞美他?(智勇双全,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8、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还有很多地方都体了蔺相如非常机智,勇敢的,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

(二)学习“渑池之会”

1、我们再来看看,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的?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课件出示:逼秦王击缶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中,哪个词会一下就跳入你的眼帘?

3、哪个词?(课件:“同归于尽”变色)

4、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蔺相如爱国)师:是啊,蔺相如为了赵王的面子,为了国家的尊严连命都不顾,真可谓是赤胆忠心。

5、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可以证明,廉颇是错的,蔺相如之所以封为上卿靠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填空)

四、将相握手言和

(一)相顾全大局

1、奇怪了,我们能看出蔺相如有能耐,为何与他同朝为官的廉颇将军没看出呢?他比我们傻吗?为什么?(他当时在气头上)师:是啊,当一个人产生忌妒心理时,在气头上时,对别人的评价总是有失公正的,我们就不要犯廉颇将军这样的错了。

2、(课件出示:负荆请罪图)可为什么后来,这位骁勇善战,居功自傲的廉颇将军又去向蔺相如请罪呢?为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廉颇来个180度转身?到文中找原因,划出相关语句。

3、谁找到了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也就是蔺相如说的一番话,课件出示)

4、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蔺相如说的话,看看,从蔺相如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5、你听出了什么?(他爱国,顾全大局)板书:顾全大局

师:是啊,面对廉颇的有诋毁,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没有斤斤计较,没有肥唇相讥,而是宽容忍让,顾全大局,一心为赵国着想,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肚量,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一同感受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二)将相“和”

1、蔺相如的这些话最终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你想想,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他心里会怎么想?文章写了吗?但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他怎么想?(课件出示:情境写话)

2、谁来说说,你认为廉颇会怎么想?

3、廉颇不仅这样想了,还这样去做了,从他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知错能改)

4、就这样,将相和好了,但将相和好的关键是什么?

师:是啊,他们都是为了谁?可见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板书:爱国)

五、总结全文

1、是啊,(课件出示:对联)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为了赵国,廉颇“将军背上可负荆”也是为了赵国,正是这种爱国情结,使他们握手言和,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

2、这个故事离我们已有2000多年了,可我们仍然在学习,不仅因为故事中的蔺相如,廉颇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而且还给后人于启示,想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要团结)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5

【出处】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两败俱伤

【近义词】两虎相斗

【押韵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名门闺秀、一面如旧、神佛不佑、黄皮刮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半新半旧、匿瑕含垢、千岩竞秀、吆五喝六。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6

将相和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三、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2、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

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

3、

《史记》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将是谁?相是谁?)针对课题质疑。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

3、

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

(3个故事: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借助这3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

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

四、

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1、

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

2、

引入1-3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

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没有)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

3、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4、

同桌交流。

5、

全班交流。

第八自然段

体会“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从语言上体会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理直气壮?(撞碎、强逼)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评价、男生读、全班读

从动作上体会

观察这幅图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抓住秦王、蔺相如的神态和动作)

此时此刻,蔺相如心里怎么想?

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什么?(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指名读、全班读、师生配合读

第九自然段

体会做法:蔺相如为什么没有走?(使者风范、无畏强暴)

体会语言“大大方方”(心中坦荡、无谓)

指名读、齐读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他才肯叫出来。(考虑周全、缓兵之计)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机智过人)

6、

小结:蔺相如在与秦王的交手中,凭借他过人的机智、不畏强权的胆识,周密安排,最后完璧归赵。

7、

回到学习要求里提出的问题,填空:

蔺相如是个机智过人、勇敢无畏、热爱祖国的人。

8、

想不想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原文中对蔺相如的评价

。出示资料。

五、

总结。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机智、勇敢、爱国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谁还记得?

我们还知道了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

听了他的解释,老师产生了一个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那就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过------(矛盾、争执、不和)

板书:不和

二、新授

师:两人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文,勾出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语句。

幻灯出示:

1、            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幻灯出示)

师:原来都是官职惹的祸,蔺相如官职比廉颇高了,廉颇很生气的说了一段话,是哪一段?(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廉颇说这段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A:生气,不服气。

生B:嫉妒。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能耐”是什么意思?

生:“能耐”就是“本事”的意思。

师:爬到我头上去了是指——。

生:“爬”是指由

上大夫升到上卿,从“爬”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他对蔺相如的不满。

师:你能把这种不服气、不满的情绪读出来吗?

生读,师生共同点评。

师:廉颇说的对吗?

生:廉颇说的不对。

:哪几个故事最能说明廉颇错了?

生:“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师: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出示自学提纲)。

生按提纲自学完璧归赵的故事,然后进行交流。

师: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现出来?

生: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从“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这句话)

师: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句话?

生:他想把和氏璧要回来。

师:蔺相如为什么不把它抢回来?

生:抢的话有失礼节,也会受到秦王左右的阻拦。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中的“小”这个字有点多余,想把它去掉,同学们读一下,看看行不行?(教师演示)

生A:不行,如果有大毛病的话秦王也会看出来。

生B:如果有大毛病,这块璧也不会被称为无价之宝。

师: 那么 老师再把这个“小”加上,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更好?(教师演示)

生:学生读两句话,体会异同。

生总结:加上这个“小”字更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

师: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生: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这么好的璧撞坏了岂不可惜,蔺相如真的要撞吗?

生A:不会真的撞,真撞了就完不成使命了。

生B:蔺相如抓住秦王想得到和氏璧的心理,想保住和氏璧。

师:看来蔺相如心中有底,说话就有了气势,哪一个词语能表现出蔺相如当时的心情?

生:“理直气壮”。

师:哪位同学能把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语气读出来?

指读这段话,然后学生齐读体会。

师:一个“撞”字进一步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师:从这里看出,蔺相如是仅靠一张嘴就保住赵国的宝贝吗?

生:不是,而是靠他的机智勇敢甚至是性命才保住了赵国的宝贝。

师:那么,廉颇的话对吗?

生:不对。

师:第二个故事又体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交流。

生A: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生B:我是从他逼秦王击缶看出来的。

师: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生A:因为他认为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是在侮辱赵王。

生B:因为他认为侮辱了赵王就是贬低了赵国的地位。

师:蔺相如的几次要求均遭到秦王拒绝,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A:蔺相如说:“你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你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生B:一个“拼”字就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暴。

师:可以说,蔺相如又一次用自己的性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再来看廉颇说的话,对吗?

生:错了。

师:他有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

生:没有,而且还处处刁难蔺相如。

师:面对廉颇的刁难,蔺相如语重心长说了一段肺腑之言,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这段话,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对吗?在文中哪个地方可以体现?

生:对,在渑池之会后,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就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也有廉颇的一份功劳,蔺相如认识到了将相和则国兴,将相不和则国亡的道理。谁能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再来读一下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体会语重心长的语气。

师: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肺腑之言,猛然醒悟,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是怎样做的?

生:负荆请罪

师: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出示负荆请罪的图片),不管是蔺相如的肺腑之言还是廉颇的负荆请罪都体现了他俩有怎样的共同品质?

生: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师:从廉颇的负荆请罪中我们应学习他什么品质?

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师: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敢于脱下战袍负荆请罪,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拓展想象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么?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3、这感人的一幕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像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就一定能把我国建设的更美好。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三个故事,如果再第一个故事中秦王能如愿以偿,会不会有第二个故事?

生:不会。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如果渑池之会后蔺相如没有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还会有第三个故事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听得很认真,想必也有很多收获,我们来做一下达标练习。(下发达标练习题)

达标练习:

1、课文由(        )、(       )、(         )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其中(               )是(           )的发展。(                  )的结果又是(             ) 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7

一、 “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

思考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廉蔺列传”中人们通常说的“完璧归赵”故事定性为一个事件(因为在历史中,它是一次冲突的发生,尽管司马迁可能对它进行了艺术加工)。这一事件尽管对赵国的历史走向没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完璧归赵”事件直接让“舍人”蔺相如变成了“大夫”蔺相如,让一个人从社会的底层迅速站在了权力舞台的中央。

经验告诉我,历史往往是经不住细看的,“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东击齐国,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强赵弱”是历史的选择。也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当强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国书到达赵国后,才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混乱,明知“易璧”为假,“索璧”为实,却只能焦急得团团转。这个时候,赵国需要一个头脑冷静者,需要一个能对形势作出准确的预判者,可惜此时君臣相觑,六神无主。现在,我们可以从容地进行一番假设和推断。假设赵国不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无非两种,一是秦王暴怒,遣重兵打击赵国;二是没事儿,秦王并未派兵惩治大胆的赵国。假设赵国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也无非两种,一是秦王十分高兴,接下来相安无事;二是秦王兴奋,接下来再提出割地(割城或其他秦王认为必要的要求)。既然赵国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秦有可能打击自己的前提下,不论这次同不同意“易璧”,最终受打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除非举国降秦。以强秦的野心与作派,同意不同意“易璧”不是避免被打击的办法。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归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

而从蔺相如“奉璧出使”到达秦国后的具体情况看,似乎“完璧归赵”也可以不发生。相如“奉璧”至秦后,秦昭襄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在蔺相如以言语巧骗重新拥有和氏璧并指责其不当举止后,昭襄王“召有司案图”割城、斋戒五日,最后在朝堂上设九宾大礼重新迎接蔺相如。然而,一个让阅读者最为担心的事情此后并未发生,即当秦昭襄王得知蔺相如背信,已差人“怀其璧,从径道亡”时,并未动虎狼之威杀掉这个巧舌如簧不讲信用又动不动以命相搏的赵使者。面对既成的事实,他竟然说出“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这样的话,尽管言语中透着无礼与傲慢,但也并未有具体的言语斥责。秦昭襄王不仅轻轻放过了如此胆大妄为的蔺相如,而且坚持在朝堂之上接见了他,礼毕后让其返回了赵国。为一璧之故,秦王修国书,斋戒五日,行九宾大礼,召有司案图佯装割城。这表明,秦昭襄王的确喜欢且想得到和氏璧。但从他在章台突见和氏璧的“大喜”来看,似乎对赵国会派人专程奉送宝璧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而从蔺相如暗中派人怀璧归国后秦王的言行看,正如秦王自己所说,和氏璧仅一璧而已。所以,从事件的实际发生看,既然璧到秦王之手得而复失强秦都并未动怒,赵国不“奉璧”遣使似乎也应该不会遭致重兵打击。如此,“完璧归赵”委实应该发生不了。

另外,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如果赵惠文王最初担心因璧惹事会遭到强秦的武力打压,那么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岂不是更让秦国恼羞成怒?当蔺氏在朝廷之上当着君臣说出“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豪言壮语时,赵王就应该清醒地知道蔺相如的出使是在玩火,这样的出使尚不如不出。如此的话,“完璧归赵”事件似乎也不应在历史中发生。

这样说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方面判定“完璧归赵”事件可以不发生。但历史不是假设,弱势的赵国在想象的危险面前不可能做出清醒的判断,这在国家层面就奠定了事件发生的基础。而当宦者令缪贤口中说出蔺相如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完璧归赵”必将成为千年流传的历史定格,门客蔺相如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横空出世争取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明凌稚隆的《史记评林》中有一段引同朝前人邵宝点评这一事件的话,现辑录如下:

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曰:不知。相如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之?曰: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矣。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我很难同意这样的出使价值判断。实际上,当赵王做出了奉璧出使的选择时,就已经没有了国家的尊严,还谈什么“国势之重轻”呢?璧归与不归,与国之轻重没有任何干系,只对蔺相如个人的命运发生意义。但其中的一点邵宝说得很正确,蔺相如也不知道和氏璧能否完归。他在赵王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是在争取一次人生的冒险机会而已,尽管这次机会风险极大,自己的身家性命十之八九要留在秦国,但不去冒险,自己只能久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大概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宁愿拿性命豪赌一把。于是,当国势弱小、群臣无谋、求使者不得的窘境让赵惠文王焦急万分、六神无主之后,蔺相如用简洁有力、条理清晰、信誓旦旦的言辞给自己争取到了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

细究赵王与蔺相如的对话,处处留下蔺相如不能自圆其说的事理逻辑,只是此时的赵王已无心细究,他需要的仅是此时有一个人能给他作保证。赵王问:“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这是建立在“不许”就要遭受军事打击的假设前提之下的,然而假设的依据何在?我们从蔺相如的话语里找不出答案,他只给了赵王一个貌似肯定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恰是赵王的担心与判断。赵王再问:“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是一个急于寻找人生出口的人脱口而出的妄语,裸地站在了秦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什么叫“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呢?以物易物也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从蔺氏的口中替秦说出,让人哑然失笑。什么叫“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呢?对一个强盗国家谈曲直,如果蔺相如不迂腐,那肯定有他自己的企图。“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在内心已乱的赵国君臣面前,蔺相如用简洁、清晰、貌似合理的言辞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并最终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样毫无保障的豪言壮语搏得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冒险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完全应该在历史中避免,但由于弱国心态特别是一个蔺相如的出现,秦王的无理要求最终演变为一段流传千年的智勇故事,“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也就只能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事件虽然没有改变赵国的历史轨迹,但却改变了一个人的根本命运。不要说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往往建立在偶然的事件上,即便今天也同样如此。只是,个人机遇的把握,人生机会的选择,许多时候往往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考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选择差异。至于蔺相如对此等机会的创造,相信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在我看来,蔺相如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

二、 “将相和”事件中的主观动意与客观结果

“将相和”或曰“负荆请罪”是“廉蔺列传”中的另一著名事件,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口头、文字或舞台演绎中,蔺相如总是一个胸襟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君子。太史公对蔺氏的评价是:“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然而,每读此传,我总想,在朝秦暮楚、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薄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一个为实现自我抱负挤入上层社会而不惜创造“完璧归赵”事件的个人面前,后人给予的礼遇,是否有些过头了呢?

在整个“将相和”事件中,冲突是因廉颇不甘居于蔺相如之下挑起,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获此消息的蔺相如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不上朝,“每朝时,常称病”;二是路遇廉颇,“引车避匿”;三是面对舍人质疑,慷慨陈辞,说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恩怨的至理名言。结果,听说此事的廉大将军“肉袒负荆”,至蔺相如府门谢罪。宋人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有一段对廉蔺二人的评价,抄录如下:

蔺相如庭辱强秦之君,而引车避廉颇;廉颇以勇气闻诸侯,而肉袒谢相如。先公后私,分弃前憾,皆烈丈夫也,勇气各得其所矣。

我的体会是,“先公后私”对廉公来说十分恰当,放在蔺氏身上未必合适。观整个“负荆请罪”事件,我始终有一个疑问,就廉颇闻他人所言即负荆道歉的举止看,这是一个耿直、爽气、知错即改、毫无心计的大丈夫,也是一个心无城府、简单、意气用事的武夫,以聪明的蔺相如多年对廉颇的了解,以蔺相如的口才与勇气,若其亲赴廉府,晓以利害,没理由说不通廉颇。直接的沟通不比别人间接的传言更好吗?蔺相如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得从蔺相如的主观动意来分析。门客出身的蔺相如不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会”中不怕死的勇与谋,从他力阻自己最初的主人缪贤“亡赵走燕”看,他还是一个能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的谋家。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因此,蔺相如要让全朝廷的君臣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连走路遇到都怕得“引车避匿”。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的安宁而息事宁人。这种计谋果然轻而易举地降伏了简单、耿直、心无城府的廉大将军。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须如此一次,之后他就只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可以说,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依照了蔺氏设计的轨道。在强秦面前,蔺相如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智谋,在廉颇这里,蔺氏只能用也只需用一点心计即可。

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观动意很难说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应用。然而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结果,则应另当别论。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蔺相如运用谋略化解危机,事件最后得到完美解决,这在客观效果上既化解了个人恩怨,又保全了国家利益,使得强秦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或许正是在这个角度上,后人才对“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溢美不绝,赞赏有加。我以为,对生命个体的评价似乎还不能完全根据他造成的某种结果和结局来衡量,若如此,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在今天的法国诺曼底,每年的六月五日,都有当年的盟军老兵为战死在这块沙滩上的德国士兵默默献上鲜花。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我虽然无法赞同太史公对蔺氏“名重太山”的评价,但也不会认为蔺氏为一恶人、小人,是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在远去的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时间面前,我们最好还是把蔺相如看成一个“人”,凡人皆有优劣之品、好恶之性,彻底的完人没有,彻底的恶人难寻,蔺氏有才,勇谋兼具,善于捕捉人生机缘,但也城府极深,极喜投机。在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漠的那个时代,对蔺相如的评价,我以为如此已足够。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8

山,越钻越深;水,越行越幽。在这灵秀的山水间,我又一次回味起蔺相如的勋绩。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其中的记载看,蔺相如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完璧归赵、逼秦击缶、回车避让、直言上谏。

蔺相如平生办的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露脸。此前他仅是宦官缪贤的一位舍人。缪贤犯了罪,要逃亡燕国,蔺相如知道后劝阻他:“燕王过去亲近您,是因为您是赵王的宠臣,亲近您是为了讨好赵王。如今您犯了罪,燕国弱小,害怕赵王,绝不会收留您得罪赵王,说不定会活捉了您献给赵王。”缪贤听了蔺相如的话,茅塞顿开,立即袒露上体,伏在铡刀上前去请罪,因而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时隔不久,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闻名天下的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了,也想得到这块美玉,便来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和氏璧。如何处理这件难事,赵王一筹莫展。此时,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就这么由舍人变为使臣,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了。

果然不出所料,秦王在章台接过蔺相如呈上的和氏璧喜出望外,自己反复观赏,又送给后宫美人观赏,就是闭口不谈割让十五座城市的事情。见状,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毛病,我指给您看。”接过后,蔺相如双手握紧,连退数步,倚柱而立,声色俱厉地说:“大王若是威逼我,我就和美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美玉,连声道歉,当即摊开地图,指画割让的城市。蔺相如却要他斋戒五日,方才交给美玉。五日后,秦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怕他食言,早派人从小路上将美玉送归国内了。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事该是逼秦击缶了。秦王和赵王把盏同饮,秦王微醉,对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奏一曲吧!”出于礼貌赵王弹瑟而歌。没想到刚刚弹毕,秦国的史官马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这显然是有意侮辱赵王,当然也就是侮辱赵国。一旁随行的蔺相如怒发冲冠,挺身前去,捧起一个瓦缶要秦王击奏。秦王当然不肯。蔺相如逼近一步,怒斥道“如果不击,这五步之内我的颈血就会溅在您的身上。”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命秦王击缶。”秦王讨了个没趣,又见赵国军队森严,无可奈何的罢休了。蔺相如保全了赵王的面子,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这一来,他的名声显赫了。赵王感念他的功劳,拜他为上卿。这便惊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赵国的老将廉颇。蔺相如的突然暴升,让他憋了一口闷气。他扬言要是遇到蔺相如,非给他个下马威不可。这便有了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负荆请罪。

一日蔺相如乘车外出,走在巷中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奔过去了。眼看就要与之遭遇,蔺相如慌忙吩咐车夫调头回车,廉颇得意洋洋地过去了。这退缩忍让的行为激怒了门客,大家纷纷辞行,说跟着他太受窝囊气。蔺相如在劝慰大家时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秦王还强?”

门客说“当然比不上秦王了。”

蔺相如说:“那我为什么不怕秦王却怕廉将军?当今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我与廉将军同时在朝辅政,倘若我们两人争斗不和,秦国就会趁乱而举兵伐赵,国家就会遭难。”

众门客点头称是,对蔺相如更为敬重了。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廉颇的耳中,老将军大为感动,自愧不如蔺相如胸襟宽大,背负荆杖,跑到蔺府跪拜请罪。此后,廉颇和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即位。不久,秦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秦军久攻难下,就采用离间计,散布廉颇已老,不敢应战,而秦人最怕的是赵括。赵孝成王轻信谗言撤换了廉颇,任用赵括前去接替。此时,蔺相如病体沉重,早就卧床不起,闻讯硬撑起来,前去向赵王进谏:千万不要撤换廉将军,他攻防有方;千万不敢任用赵括,他只能纸上谈兵。遗憾的是,赵孝成王没有听取蔺相如的诤谏。于是一场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长平之战大败,赵括被乱箭射死不说,被俘的四十万赵国士卒竟被秦军活埋,发生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悲剧。可惜,历史不会逆转,它只能用血腥的事实证明是非曲直!

在中国成语的宝库中,有不少都是赞美蔺相如的写照。比如: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愤填膺、面不改色、智勇双全、不辱使命、顾全大局……等等。这些成语既活化了他的行踪,也摹写了他的精神品格。若是更简略地概括蔺相如精神,我以为他具有超常的智慧、过人的胆略、宽阔的胸怀。

超常的智慧使蔺相如每遇大事都能审时度势,提出最佳的决策。经过事实的检验,他的决策总是合乎实际,克敌致胜;总是进退自如,胜券稳操。可以说,他是一位智慧的化身。

蔺相如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狼烟烽火,兵戎干戈,时时在纷争。试看完璧归赵,蔺相如要回美玉,靠近柱子,痛斥秦王,那需要何种胆略?试看渑池相会,蔺相如举起瓦缶,逼进秦王,喝退侍卫,那需要何种胆略?谈到胆略,谈到对蔺相如临危不惧的敬慕,真可用一个成语:五体投地!

不过,最让人称颂的还是蔺相如宽阔的胸怀。这自然体现在他对待廉颇将军上,他恭谦地忍让回车,这又是多么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他创造的精神峰峦,几乎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他置国家利益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是为了私利。他身为赵人,一切从赵国兴盛出发:智慧,为赵国生谋;愤怒,为赵国生威;忍让,为赵国生和。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公而忘私,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蔺相如不朽,他的精神不朽,人格不朽!

胸中翻江倒海,汽车已过重叠山峦。过了北平镇环曲不远,就进了一个山谷。山谷中有个村落,这就是蔺子坪。蔺相如的墓冢就座落在村前。穿过岁月的风尘,历经人世的沧桑,墓冢仍然高巍在霍岳的怀抱。据说,这座墓丘是赵国将士庶人送葬时从远方捧土堆成的,从顶到底都是黄色胶土。而这一带的山上沟中,是绝无这种胶土的。仅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蔺相如是何等的崇敬。墓前有一棵树,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看着它那老迈的枝杆,少说恐怕也在千年以上了。据说,先前这里大树很多,葱笼蓊郁,有一年狂热的人们昏乱了头脑,要平坟垫地,要伐树用材,可采伐到此树时,锯质口中不流清水,竟然流出了鲜红的血汁。伐木者大惊,扔了工具,仓惶而去,方才留下这古老的苍绿。树木不会滴血,但是,人会有良知。也许是人的良知喷出了血液般的红色,才使狂热的年代幸存了一株历史的绿荫。

如今,荒谬的时光远去了。古县人民将蔺相如视为最为难得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他们已经将蔺相如墓做了规划,要按照原貌进行修复,要树立他的雕像,要陈列他的业绩,要以蔺相如为载体推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为这一切欣喜,希望墓地重光,希望能尽快看到一个辉煌的未来。我明白面对坟丘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墓主人那种难得的精神。这精神可以陶冶品格,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催发民族振兴的新芽绿树!

我在蔺相如墓冢前肃立、鞠躬,默默祈祷: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9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 >)──“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蔺相如廉颇列传篇10

《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顾名思义,就是和朋友有过“八拜”的友谊。那么到底哪8种友谊称得上是“八拜之交”呢?

1.知音之交――伯牙 子期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是,他总因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而感到孤独寂寞,苦恼无比。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是一位站在岸边的樵夫,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2.刎颈之交――廉颇 相如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被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就想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被迫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非常不满,蔺相如就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3.胶膝之交――陈重 雷义

年轻时,陈重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两人都是乐善好施之人,处处帮助乡邻并举荐提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不久,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由,辞职一同还乡。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乡里都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胶和漆自认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世人赞曰:“胶漆虽然坚,不如陈与雷。”

4.鸡黍之交――元伯 巨卿

山阳人范式,字巨卿。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结为兄弟,朝暮相随了半年。由于范式思乡欲归,相约一年后的重阳节,范式到张家相聚。一年很快过去,重阳节这一天,张劭一早便洒扫草堂,催促母亲兄弟杀鸡设宴,自己整顿衣冠,在庄门处张望。然而一天眼看过去了,仍不见范式。母亲和兄弟再三劝张劭回去,但他执意不肯,说“范兄不至,吾誓不归”。到了深夜,家人都歇息了。忽然,张劭隐隐约约看见黑暗中一人随风而至。他一看,正是范式,不禁大喜曰:“小弟自早等候至今,知兄非爽信也。”

然而,这已经是人鬼之间的交流了。

原来范张一别后,范式因溺身商贾,一时把约期忘了。直到邻居送上茱萸酒,才突然想起鸡黍之约。但山阳、汝南相隔千里,非一日可到,这时范式忽然想起古人有云:“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于是自刎而死,魂驾阴风,来赴鸡黍之约。

张劭于是把母亲托付给弟弟侍奉,赴山阳为范式送葬,并作出惊人之举:在请求范妻将自己葬于范式坟旁一侧后,竟掣刀自刎而死。

5.舍命之交――角哀 伯桃

战国时,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风雪,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6.生死之交――刘 关 张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刘备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问其姓名。其人曰:“姓张,名飞,字翼德。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之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入店坐下,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问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云长,因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次日,于张飞桃园中,结义起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就是《三国志》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7.管鲍之交――管仲 鲍叔牙

齐国有一对儿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每次都会多分些钱给管仲。后来,两人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是贪生怕死之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说他是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了,管仲就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也带另一王子小白逃出了齐国。不久之后,大王子被人杀死,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推荐管仲当宰相。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友谊深厚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