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十篇

时间:2024-02-29 17:50:03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1

生产工作方案

 

为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我市粮食生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21〕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稻谷自给率100%,薯类、豆类和玉米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产能稳定在110万吨以上。切实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贯彻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它类型农用地,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稻谷、玉米和薯类等粮食作物生产,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对已租用且已经造林的耕地,以及对已经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且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开展苗木生产经营的单位,逐步有序退出已租用造林或育苗的耕地。[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局、市林业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压实粮食生产任务,将上级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到乡镇(街道)、到村、到田,细化到茬,做到应种尽种、不留白地,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用于种植水稻、已验收的垦造水田每年种植一造水稻以上、复耕撂荒水田优先种植水稻,撂荒耕地确保种植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种植水稻等硬措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玉米、薯类等高效稳产旱粮作物和冬种粮食生产,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加大农村耕地弃耕抛荒专项整治力度,积极动员农户复耕复种,或采取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形式,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土地优先向种粮主体流转,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切实保护种粮积极性。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落实土地出让收入支持农田建设和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扶持政策。加大种粮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统筹使用好各级涉农资金支持粮食生产。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和鼓励发展粮食规模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支持水稻开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试点,争取将我市产粮大县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列入国家试点范围,确保农户收入稳定。[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粮储局)、肇庆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执行建设标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水利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增施有机肥、实施有机肥替代行动等耕地培肥措施。通过平整土地、水肥利用、土壤调理等土地整治措施,改善耕地土壤条件,促进耕地提质改造,提升耕地产能。稳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0.82万亩以上,引导粮食生产功能区至少生产一季粮食,种植非粮作物的要在一季后能够恢复粮食生产,加大涉农资金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力度。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计划,推动农业科技下乡入田间,服务“三农”到地头。强化科技支撑,推广良种良法,科学防灾减灾,着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积极开展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着力解决水稻机插等瓶颈问题,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支持发展粮食产业,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经营效益。[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粮储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六)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管。建立健全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及垦造水田等耕地种粮情况的监测评价,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对粮食种植面积大但划定面积少的进行补划,对耕地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划定标准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划。建立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强化租赁农地监测监管。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激励约束。(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有关贯彻落实情况请于2021年4月15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抄送市资源局。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市农业农村局、市资源局要抓好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切实把各项措施组织好、落实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督查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列入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明确各地粮食生产面积底线,将省级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压实各地责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2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省反映,各地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迅速行动,广泛动员,聚焦重点,强化措施,抢前抓早落实春管春耕各项措施,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当前春耕生产有四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今年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目前主产区大部分小麦苗情总体正常,是近年苗情基础较好的一年。二是结构调整势头良好。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落实,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各地反映,今年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基本稳定,“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继续调减,有市场缺口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和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有所增加。棉花面积继续小幅下滑、糖料面积止跌回升,油料、蔬菜面积增加。三是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两杂”种子供应充足,化肥、农药、农膜供应能满足春耕需求。据我部监测,1月份化肥价格总体稳定,农用柴油价格涨幅增大,水稻、大豆等种子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玉米种子价格有所下降。四是备耕动手早行动快。各地立足“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关注农民需求,加强指导服务,扎实推进春管春播顺利开展。东北地区加强玉米、大豆收储政策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备种。冬小麦主产区提早组织专家制定春季麦田管理意见,落实关键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南方稻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早准备水稻秧田,为适时春播、一播全苗打下良好基础。

各地反映,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难度较大”:一是春季田管难度较大。受播种期间持续降雨天气影响,小麦播期拉长,黄淮海部分早播麦长势偏旺,江淮部分晚播麦长势偏弱,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任务艰巨。二是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小宗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空间有限,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担忧,调什么就可能r格下降,调了也可能稳不住。三是绿色发展难度较大。改变农民习惯的大水大肥生产方式,需要花大力气。

针对春耕生产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在立春第二天就对春管春耕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坚决打好今年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第一仗。同时,组织专家制定下发春季麦田管理意见,派出5个督导组分赴夏粮主产区和春播重点地区开展工作督导,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措施落实,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赢得主动。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确保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是首要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和绿色发展的导向,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努力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集中力量保口粮,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力争稻谷、小麦面积稳定在8亿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抓好春季田管,强化分类指导,创新推动“促弱转壮、病虫防控”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划定粮食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二是扎实推进结构调整。落实米改豆、粮改饲等政策,聚焦“镰刀弯”等玉米非优势产区,力争再调减籽粒玉米1000万亩,减少无效供给。大力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优质蛋白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大宗优质农产品,扩大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油料、地理标识产品等,拓展高效供给。三是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整建制创建,集成组装一批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引领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应用化肥农药减量控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四是切实加强防灾减灾。突出抓好旱灾、洪涝、低温冻害等灾害防范,及早制定预案,做好主动应对的各项准备,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突出抓好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等重大病虫防控,特别是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早防早控、适时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同时,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供应,确保安全。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3

一、日本粮食供需的基本情况

日本耕地面积469.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日本近年谷物产量950万吨左右,消费量3 600万吨左右。其中水稻产量850万吨左右,消费量900万吨左右,基本自给;小麦产量80万吨左右,消费量6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需进口解决;玉米产量极少,消费量1 60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另外,大豆产量在25万吨左右,消费量5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需进口解决。如2004年日本谷物产量981万吨,其中稻谷873万吨,小麦86万吨,大麦18万吨。谷物进口2 643万吨,其中大米73万吨,玉米1 625万吨,小麦548万吨。

二、日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资助和项目的方式被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去。例如对于一般的农田改造项目,一经批准,中央财政补贴经费的50%,地方40%,其余则由农户承担。

(二)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

由于耕地有限,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日本拥有完善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科研机构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科研机构、各种高等学校和民间科研机构(包括企业)三部分组成,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由政府投入和民间资金两部分组成,同时日本政府也加大对农业推广体系和农业推广人才培养的投入,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拨款用以扶持日本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和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

(三)日本大米补贴政策的基本内容

日本于1995年颁布《关于主要粮食供需及价格安定法》,标志着日本新的大米流通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建立,并于1998年提出“稻米经营安定政策”,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对大米进行价差补偿。但直到2004年,日本才建立起完全的大米市场价格机制,同年日本推行“稻米政策改革大纲”,标志着日本大米政策已由过去的价格支持,转向追求稳定农民收入的新阶段。

1.生产调整补贴―“产地交付金制度”。日本2004年推行的“稻米政策改革大纲”,主要为变革生产调整计划的实施方式。日本稻米政策改革主要调整目标由面积管控改为数量管控,并改变生产调整的分配方式,中央依地方对生产调整政策的配合程度及核心农户数等原则来分配,调整补贴以其他作物替代水稻生产的农户的转作补贴以“产地交付金”名义下放至地方,而由个市町村“协议会”决定具体执行方式。该“协议会”按照中央提供的大米需求量情报,调整转作资金的分配方式,各自决定本地转作种类、产量与价格,再分配“产地交付金”。 不同地方及不同转作作物的产地交付金不同,例如各地的大豆产地交付金均在每分地 35 000~45 000日元,产地交付金由地方协议会自由运用及自行分配决定,若于该年度有剩余,可保留至来年再使用。

日本向WTO通报时,将产地交付金归类为绿箱政策中的“环境相关政策之补贴”。主要理由为:该转作制度之所以补贴生产者,原因在于水田上种植其它作物所衍生的管理行为能够达成环境保护的目的;该项补贴资金来源为财政支出,不是由消费者的移转补贴,其目标是为了维持良好的水田环境,而无价格支持之目的;要获得该此补贴必须满足政府所规定的环境保护条件。

2009年,日本政府“产地交付金”的预算高达2 000亿日元,约占中央政府农业总预算的5%,农业补贴的20%,在政府各项农业补贴中所占比重最大,其金额大于给予稻农之收入差额补偿(500 亿日元)、以及给予非核心农家之促进稻作结构改善交付金(200亿日元)。

2.稻农收入差额补偿―跨品目经营安定对策。经营面积超过2.6公顷的稻农,生产条件比外国差时,可以获得直接给付,款项分为“面积给付”及“产量给付”两种,在政府认定稻农能够安定经营作为优先考虑下,决定前者所占的比例为70%,后者为30%。直接给付标准,由每个认定农业者近3年(2004年至2006年)所生产的对象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与贩卖价格、日本当局所公布各项对象农产品近3年单位面积与产值等为基准,予以计算而得。此外,当对象农业者所生产的对象农产品遭到天灾为害时,可以“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规定,申请补助款(注:一般情况下,其所能领取到的灾害补助款,以近3年单位面积平均产值之90%为最高限额)。如果认定农业者所领取的灾害补助款,尚未达到农业经营安定之标准时,可依此新制度的规定,以扣除已领取的灾害补助款后之余额为计算基准,申请直接给付款。

考虑那些短期无法符合加入条件限制之稻农,政府编列为期 3 年的“促进稻作结构改善交付金”作为“跨品目经营安定对策”配套措施,基本上为一固定给付,但其详细补助方式则由各地方协议会决定,一般对于有意参与经营规模扩大的农家会给予增额。至于在“跨品目经营安定对策”中与种植无关的固定给付,系为补正与国外生产条件之差异,则可视为与生产分离,目前其给付范围并未涵盖稻米。另外,2008年之后“跨品目经营安定对策”已更名为“水田经营所得安定对策”。

三、日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策的经验借鉴

我国于2008年11月13日公布“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至2020 年)”,提出我国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是强化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完善粮食市场机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倡导科学节约用粮等五个方面,并具体提出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和建构粮食的宏观调控三大具体措施。

参考上述相关国家与地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可以为我国制定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提供以下几点借鉴之处:

(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制订农业政策的核心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关政策又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供农民收入的措施,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不少干部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出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已过关,“粮荒”是很久远的事,是别人的事,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忽视甚至牺牲粮食生产。日本始终坚持稻米高度自给表明,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牢牢把握解决粮食问题的主动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三是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四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将长期存在,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日本在农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的环境下保持稻米的高度自给政策说明,只有保障乃至提高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但农民决策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国家粮食安全。必须采取政策措施引导农民的生产行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的稳定供给。各国对农民进行技术辅导,实行最低支持价格以及对农业生产投入补贴政策的经验均表明,只有增强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日本粮食最低支持价格以及对农业生产投入补贴政策的经验均表明,只有增强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因为对于农民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收入,所以按照经济规律农民会选择种植那些能使他们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作物。因此,国家应当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通过市场机制或者补贴机制,让农民有增加粮食生产的主观积极性。

(四)促进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

与其他种植业经营项目相比,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明显偏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目前,世界各国都是把加大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我国受土地和水资源的约束,未来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也是在提高单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切实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这是今后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源泉。农业科技方面,在目前尚不能证明转基因产品对人体有害的情况下,应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对农业和粮食增产的巨大潜力,加大科研投入,做好充分的科技储备。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4

一、对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亿吨,增长到5.46亿吨,增长近4倍,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增长较快的三个阶段,21年累计增长3亿多吨;增长缓慢和徘徊的两个阶段,40年累计增长1.3亿吨。

第一阶段,1950―1957年的8年里累计增长0.8亿吨,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通过实行,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不仅解救了亿万贫苦农民,而且使农村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195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近2亿吨(3901亿斤),比1949年增长0.8亿吨(1637亿斤),8年增长72.3%。

粮食产量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充分证明了政策的正确性。,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共产党得到了拥护,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发展,社会得到了稳定。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的21年里累计增长1.1亿吨,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粮食总产量由1957年的近2亿吨(3901亿斤),提高到1978年的3亿多吨(6095亿斤),增长1.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到637斤,比1949年人均增长200多斤,但就全国来说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的3年困难时期饿肚子、六七十年代在农村主要吃红薯干和玉米、经常吃返销粮和救济粮的情景,现在每每回忆起来,都倍感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实行“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阶段,1979―1984年的6年里累计增长1亿多吨,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大包干”,确立了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克服了原有制度的低效率,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包干”带来大变化,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亿斤,增长到1984年的8146亿斤,6年间增长1亿多吨(2051亿斤),人均占有粮食785.6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由过去长期吃粗粮为主转为细粮为主。

第四阶段,1985―2003年的19年里累计增长0.2亿吨,出现徘徊的原因,主要是投入少和播种面积下降等原因。

这期间,1996年、1998年和1999年3年的粮食总产量均超过1万亿斤,但2000―2003年粮食产量又降到1万亿斤以下,2003年粮食总产量8614亿斤,仅比1984年多468亿斤。

出现徘徊的原因,一是多方面投入不够,原来的农民劳动积累制度,在这一阶段逐步弱化,而各级财政性资金又没有补上原劳动积累的缺口,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比较普遍。二是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一些年份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此外,为必要的生态建设实行了较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掉的1亿多亩产量低的耕地,也减少了一定的粮食产量。

第五阶段,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惠民政策,2004―2010年连续7年稳步较快增长,累计增长近1.2亿吨。

2004―2010年连续7年增长。2010年粮食总产量10928亿斤,比2003年增长1.16亿吨(2314亿斤),粮食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按播种面积计算,亩产663斤)双双创新历史记录,实现喜人的连续7年增产。不仅粮食,其他重要农产品也连年获得好收成。同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的增长幅度7.8%高出3个多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降低到3.23∶1。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也大为改善。

这一阶段,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给种粮农民发放多种补贴,并逐年加大补贴力度。这一历史性变革,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

总结60多年来的经验,粮食产量的增长,离不开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离不开适时变革生产关系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离不开多渠道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离不开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科技含量,离不开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离不开化肥、农药、农机等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粮食产量增长缓慢或徘徊甚至减产的阶段,除自然因素外,大都是体制或政策上较长时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60多年来的经验表明,重视科技、深化改革和增加投入,三者结合和并重,是稳步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和动力。

二、需要进一步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土地问题

我国通过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总体占补平衡,保护了耕地资源;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一系列措施,提高了耕地质量。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耕地数量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耕地数量问题

我国耕地18亿多亩,与近年来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较大缺口。以2009年为例,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2010年又比2009年较大幅度增长),加上进口食用植物油800多万吨,按国内大豆等单产水平计算,约需6亿多亩播种面积,相当于我国粮食和油料播种面积之和的三分之一强。这一耕地缺口今后的变化趋势,需采取什么对策,应当认真研究论证。

2、耕地质量问题

我国相当一部分耕地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比如东北平原,根据有关部门资料,耕地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30厘米左右,松嫩平原黑土区有机质含量由开垦初的8%以上,下降到目前的2.5―3%。

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量的土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还需要更多的粮食等农产品。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增加比较慢,2010年平均每亩播种面积产量331.5公斤,比1999年的300公斤提高10.5%,平均每年提高大约一个百分点。考虑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和水资源条件,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已经不多。所以,今后加强耕地保护非常重要。

(二)肥料问题

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由于对化肥过度依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1、化肥用量过多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自1978年至2009年,我国化肥投入量增长5.1倍,而粮食总产量增长74%,化肥增产效果呈不断递减趋势。我国平均每公顷的化肥施用量,是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的3.5倍至7倍多。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和地下水污染加重,对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诸多危害和威胁。目前大多数地区,化肥用少了产量低,用多了不仅提高生产成本,而且对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影响大,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2、有机肥与化肥结构失调

要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基础地力,必须增施有机肥。但由于使用土杂肥等有机肥比较费事,加上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多,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下降;而秸秆粉碎还田需要一定的农业机械和必要的灌溉条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具备这种条件。

(三)水利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灌溉面积从2.4亿亩增加到约8.9亿亩,为粮食增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田水利薄弱的问题仍是制约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

1、水资源短缺

一方面,18多亿亩耕地中,没有灌溉条件的9亿多亩“望天田”,缺少水资源和灌溉工程;另一方面,有灌溉条件的8.9亿亩中,有相当一部分因水资源不足而灌溉保证率不高。而且,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一些井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

2、水利工程建设滞后

水资源短缺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完善、重建轻管等问题突出。灌溉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灌溉保证率很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比较低,比发达国家低20―25个百分点。正如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四)种子问题

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之母。60多年来,我国种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种子企业多而不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够,过多依赖国外种子的趋势令人担忧。比如玉米种子,美国先锋公司生产的“先玉335”玉米种子,在吉林省的种植面积,2006年为26万亩,2009年猛增到1900万亩;2010年到山西文水县调查时据有关部门反映,“先玉335”玉米在该县的种植面积已占到80%多。

(五)国际粮食供求问题

1、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据有关资料数据,全球人口每年持续增加7000万以上。越来越多的人,食物链将升级到耗用更多粮食的畜禽产品。大量粮油作物用来生产生物燃料,比如美国生产的玉米,40%被用于生产生物乙醇。再加上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加剧了粮食短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报告显示,仅2009年就有1亿人新加入饥饿人口的行列。2010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有关资料显示,全球仍有9.25亿人因贫困在忍饥挨饿中煎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发表声明指出,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离开人间,饥饿问题仍是人类的“最大悲剧”。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发表《2010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目前有22个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陷入了“持续危机状态”。战胜饥饿,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重要而艰巨任务。

2、粮价上涨问题

据有关报道,2010年6―7月份,美国、欧洲小麦价格暴涨,比如芝加哥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7月份单月涨幅超过40%。进入2011年,全球粮价屡创新高。当前,小麦、玉米、稻谷等的国际粮价高于国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粮价上涨。据媒体报道,2月9日我国期货市场小麦价格已突破每吨3000元。这与国际粮价有关,也与我国旱情有关,截至2月9日,山东、河南、河北等8省的夏粮产区,小麦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2.4%。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地区发生粮荒,我国没有发生粮荒;国际粮价出现暴涨现象,我国粮价合理增长,没有暴涨。形势越好,越要居安思危,重视粮食问题。今后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日益加深,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必须充分考虑国际环境。

(六)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吃得越来越好。但对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在下降。地方有些同志认为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的事,不愿把地方财力向粮食生产多投入。有些地方重工轻农、重城轻农、重经济作物轻粮食作物,对“拆并村庄”、“圈地造城”积极性高,对粮食生产投入少。不少地方在投入上既存在心有余、力不足的问题,也存在认识不到位、有钱不愿投的问题。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一些农民对种粮不愿意多投入,有的甚至将耕地撂荒。

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对不重视粮食安全的各种认识,要认真加以分析,并通过教育、宣传等加以引导,使更多的人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提高地方和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几点认识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发展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工程项目也正在实施中。从长远和全局考虑,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保证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好,并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

(一)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一是要按照总理2月10日“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这是管理好通涨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考虑,必须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二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观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从自身安全和国际责任考虑,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消费量为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两倍左右,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带来不利影响。当然,为了弥补我国水土资源不足和粮食品种调剂,也要继续利用好国外耕地资源和国际粮食市场。继续实行“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战略。三是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的观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把多元目标统一起来。四是坚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观点,把粮食增产建立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只有保护和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能真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五是坚持供求基本平衡的观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努力使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做到产需平衡。我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二)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按照今年一号文件要求,在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等方面,加大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加快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建设,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为主”的原则,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标准。在技术指导、资金补助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农民大力发展节水增效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增效技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下旱作农业新技术,实现节约用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多赢目标。要努力形成新的投入和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政府增加补助、民办公助、奖补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对农田水利投入和建设管理的积极性。

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要通过坡耕地改造、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大治理力度。

要进一步总结和借鉴我国历史经验和国外好的做法,通过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等,增施有机肥,加大对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过池还田(沼渣沼液用于农田)等措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基础地力,减轻环境污染。

(三)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

粮食生产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要通过整合种子企业、增加投入、鼓励创新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品种选育力度,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良种,同时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二是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改进种植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三是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新技术。四是提高耕种管收多个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北方旱区加快推广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机械技术;南方水田推广高效整地、机电灌排等技术。五是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科学合理用药,降低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损失。对于效果好、适应面广的新技术,比如水稻的大棚育秧、小麦的精量播种、玉米的膜下滴灌和全膜双垄沟播、大豆的窄行密植和行间覆膜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技术和资金上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要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落实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可视化图形数据管理系统,同时借助卫片执法及动态巡查制度定期对耕地情况进行督察。对通过“以租”、“先行用地”等方式违规占地、用地的行为,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防止撂荒问题。

(五)进一步重视结构的合理和平衡

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品种和地区等结构的平衡。

我国的耕地18亿多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近24亿亩(2009年为23.8亿亩),要处理好粮、棉、油、糖、蔬菜等不同农作物的用地关系;要处理好同一农作物不同品种的用地关系。在统筹考虑国际资源和需求的同时,按照供求平衡的原则办事,否则,产量少了市场供应紧张且价格增幅过大,产量过多则价格下跌不利于农民增收。

从地区结构看,既要重视粮食主产地区、粮食调出地区,也要重视粮食非主产地区、粮食调入地区。30多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但有些省(广东、浙江、福建等)的粮食自给率已下降到了50%以下,今后应努力提高自给率,至少不能再下降。粮食调入省要与调出省进一步建立互利双赢的协作机制。西部一些省份,因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今后要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单产水平和增加总产量。

为了缓解一些粮食和油料品种的短缺问题,在挖掘国内增产潜力的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后备耕地资源多的国家进行开发,在增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5

关键词 农村;林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309-01

发展农村林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同时发展农村林业经济也为粮食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林业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各地农村通过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实行农林间作、套种等立体林业开发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茶、桑、干鲜果品、森林蔬菜、食用菌类、中药材、竹藤和花卉等生产,林业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种植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由传统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并举的“三元结构”转变。“三元结构”种植,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统筹兼顾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种植格局。在构建种植业“三元结构”体系中,林业的作用非常重要。

2 林业为粮食生产提供生态安全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历年不完全统计,年均流失土壤50亿t,损失耕地7万hm2,造成生态恶化,洪涝灾害连年发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林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一是森林改善环境的功能,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1-2]。二是农村林业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农田防护林和实行“四旁”绿化,不与农作物争水、争田、争肥,林中落叶及林下微生物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国家相继开展的生态工程及绿色通道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因素。国家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生态治理,改善了生态与环境。沙地变成了农田、牧场和果园,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农田受到林网的保护,粮食产量普遍增长,使退化、沙化的草场得以恢复。实施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将林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立了一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好。在阻挡风沙侵蚀和降低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公路、铁路、河渠、堤坝,保障通道畅通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增加木本粮油和绿色食品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丰富食品结构

林业在增加优质木本粮油产品和绿色食品供给、优化和调整食物结构、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因此粮食的安全供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林业不仅在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确保粮食稳产和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供木本粮油、干鲜果品、森林蔬菜及食用菌等绿色食品,对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改善国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可食性生物资源,野生淀粉植物约300种,如橡子粉;已经开发利用的木本粮食100多种,如板栗、柿子、枣等;野生油植物约有400种,初步查明含油40%以上的约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约有50种,如光皮树、核桃、油茶、橄榄、文冠果等。叶蛋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豆科植物有1 252种,禾本科植物约有1 200种,主要有刺槐等。此外,油橄榄、棕榈等经济林可以利用条件较差的宜林荒山荒地种植,投入比粮食生产成本低,效益较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可观的优质木本粮油产品。

4 林业为畜牧业生产安全提供生态保障

林业与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牧区防护林,特别是速生灌木林可以维护和改善牧区草场的生态状况,增强抵御风沙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畜牧业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发展牧区林业,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保障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林业的发展对于农区、农牧交错区和纯牧区的畜牧业发展具有不同的保障作用。

在半农半牧的农牧交错区,发展林草间作,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一般林地幼林阶段可以林草间作,割草舍饲,成林后可以在林下放牧,林地就是上好的牧场。林下种草放牧还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森林可以抗寒防暑,为畜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防风沙和抵御寒冷,又是防暑的有效屏障。因此,林牧结合是促进牧区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可靠保障。

5 农村林产品加工业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机会

林产品加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和林业发展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森林资源的深度开发、多层次加工利用,已形成了木材加工、造纸、人造纸、林产化工、林果及饮料生产、山野菜、食用菌、饲料工业等加工体系及产业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增收机会[3-4]。

6 参考文献

[1] 吕彪.龙江县六合村生态园区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6(5):54.

[2] 卢林,王二强,庞静静,等.园林树木冻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07(3):33-35.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6

一、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全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依据。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期间,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广泛而深刻,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而复杂,基层和农民群众的实践丰富而生动。我们要认真总结,深化认识,科学把握,正确应对。

(一)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新阶段的内涵丰富,变化深刻,影响广泛,我们应当不断深化对新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多少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步下降,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农产品供给的增长在受到资源约束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业结构问题凸显,农产品价格低迷,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往往容易产生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忽视耕地保护等倾向,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可能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新的波动。

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现在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入城镇经商务工。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发展中对良好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农民就业观念和经营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流动的动因也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外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权宜之计。相当一部分进城农民,由过去一人进城到现在举家进城,由暂时居住到稳定居住,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技术工种,由离乡不离土到离乡又离土。有的进城农民,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将继续呈现农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外出就业较快增加的基本态势。

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但收入增长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多。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商品率低、自给性强,城市和乡村分治,农民和市民分隔,农业和非农产业分离,很大程度上是农业和农村承担着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积累的重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有所改变,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各国农业联系更为紧密,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引进资金、技术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农业发展更加直接地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严峻挑战。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一方面我们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生产的丰歉、价格的高低、品种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往往直接影响和冲击着国内的生产和市场。特别是一些地区、一些品种,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已非常密切,农产品进出口已成为一些地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产量、保证供给,往往忽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往往很难顾得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仅要保持数量增长,而且要注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不仅要开发利用资源,而且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要繁荣经济,而且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既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象和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课题和新挑战,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面临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面临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新阶段的内涵,深刻认识新阶段的特征,准确把握新阶段的规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3年,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克服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赢得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的难得局面。近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平稳运行,*3年实现的稳步发展尤其来之不易。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同时,由于农村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的来看,农业面临的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面临的增加就业和全面发展问题,农民面临的维护经济利益和保障民利问题,都还相当突出。而整个“三农”问题,当前又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增收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也在增加农民收入。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1997年至*2年的6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49.5元;增长速度没有一年超过5%,年平均增长不到4%。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农民增收困难,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村自身来看,主要是“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没能随农业占GDP比重的下降而同步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低下。这是农民增收困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近几年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需求的扩大,严重制约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效益的提高。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近几年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比重一直分别只占5%左右,这与农业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相称。

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将相互交织、互为影响。近几年来,粮食生产不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农民增收困难,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民收入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促进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繁荣农村的需要,也是发展城市的需要;不仅要围绕“三农”谈统筹,而且要立足全局抓统筹;不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考虑统筹,还要从政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考虑统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之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注重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三是注重兼顾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扶持粮食主产区,推进扶贫开发,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四是注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五是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六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当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农产品市场环境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改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就必须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户的经济实力;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也是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内外抓,就是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重点抓,就是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综合抓,就是既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收,又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国家的支持保护力度;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一)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适销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强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引导和服务,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整个经济发展就好,综合经济实力就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高。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乡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带动功能。要研究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是农民就业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发挥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农业户籍劳动力已经占到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很大比重,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行业已成为数量上的主体。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善待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前突出的是要切实解决好工资拖欠、劳动保护和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等问题,还要解决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这是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农业是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和保护。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和城市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搞好种养业良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支撑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切实搞好林业六大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治理和重大农林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要进一步向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倾斜。近两年开展的“六小工程”建设,效果很好,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各级都要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成效。

(四)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农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也是自主创业增收的主体。增加农民收入,不仅要“多予、少取”,更要做好“放活”的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要突破一切妨碍农民增收的思想观念,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增收的体制弊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培养和造就农村能人的机制,营造鼓励能人干事业、支持能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农村能人施展才华、创业致富、带动一方,给予必要的支持,开辟广阔的天地。

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稿,也有不少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把中央的政策细化、实化、具体化,既要遵循政策的基本精神,又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既要做存量文章,又要做增量文章;既要有常规性的考虑,又要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把中央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同志、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抓好措施落实,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为严重并需要坚决遏制的是,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大局出发,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

*3年入秋以来,粮价开始上涨。这是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多年来粮价低迷基础上的恢复性上涨,是市场对粮食供求预期的理性反应。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如何防止粮价暴涨暴跌和生产大起大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储备和供给,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越来越起到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在粮食生产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研究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要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始终坚持对粮食实行省长负责制不动摇。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职责。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不能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粮食生产对立起来。调整农业结构要坚持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首先抓好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压缩粮食面积,市场信号已经要求*4年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再减少。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质量,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稳不稳,粮食安全基础牢不牢,关键在于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不高。价格是调节生产最基本的杠杆,有利可图是农民发展生产最基本的动因。新阶段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市场引导,提高种粮效益,让农民种粮不赔本、能赚钱。粮食是弱质产业,国家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和扶持,要使农民在政策支持下从市场获得合理收益而积极种粮。*4年,各地要通过政策和价格信息引导,搞好服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恢复粮食生产,不能搞指令性计划,搞强迫命令。

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没有稳定可靠的粮食安全。要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要守住耕地。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决不能逾越。不能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禁止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在这方面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二是要依靠科技。集中力量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培育一批影响重大、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三是要改善条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面积。

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抓住了主产区,就抓住了大头,就稳住了全局。粮食主产区多年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都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今后主产区要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发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国家将采取力度更大、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帮助主产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主产区解决种粮效益低、财政负担重等问题。要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主产区搞好粮食产能建设和粮食加工转化。粮食主销区和产需平衡的省区,也要注意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也要支持粮食主产市县和种粮农民。

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更要立足粮食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把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不少粮食主产区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和发展畜牧业,搞加工增值,提高了粮食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粮食加工、储运和流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强粮食的市场竞争力。要启动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畜产品贸易的安全性,为粮食的转化增效开拓空间。

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关于农村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有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开放中拓视野,在创新中求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几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着眼体制创新。改革进行到今天,只有从体制上创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深化农村改革不仅涉及许多内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而且还涉及城乡关系的调整,涉及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新阶段的农村改革不可能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必须综合配套、整体推进。二是要坚持市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凡市场能办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办,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要尊重基层创造。基层和群众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新时期我国农村大的改革发明权都在基层,都是由群众首创,在实践中发展和逐步完善,并经过党和政府的总结和提高。对基层的实践和探索,要热情对待、精心呵护、积极引导,即使对一些一时看不准的事物和做法,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轻易否定。四是要注重以人为本。农村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新阶段农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一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必须长期坚持。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等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气象部门对农业的服务功能。三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这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要培育各种新型的农产品营销主体,健全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方案。四要健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这是强化农业基础的基本保障。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完善补贴方式,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部署,当前推进农村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最基本的制度,土地政策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认真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办法,并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4年,除烟叶税外,要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要降低一个百分点。这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降低税率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由自己消化,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扎实稳妥地进行。衡量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做得好不好,一要看是否认真执行中央政策,二要看是否做到“三个确保”,三要看是否与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综合推进,四要看是否妥善解决改革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要看是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三)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年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要抓紧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制定方案,落实资金,完善办法,减少环节,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农民手中。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稳步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鼓励产区和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增强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少、能力弱,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努力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通过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完善邮政储蓄政策等措施,缓解农村资金的外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全面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在中央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中有许多精辟深刻、醒人耳目的重要论述。*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虽然新阶段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内涵有所变化和调整,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政方针没有变。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发挥他们在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改进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一个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村发展要求相协调、与农民承受能力相符合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展开,各地在县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和压力,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下决心从机制和制度上解决“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要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并乡并村,提倡干部交叉任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即将正式实施,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3年初,中央提出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这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一定要确保落到实处,尽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深化乡镇卫生院改革,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有效办法。坚持不懈地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建设,搞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探索和落实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方法。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总结推广一些地方“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成功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更加有效地深入帮民致富的产业活动中,更加成功地找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途径,为农民增收、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村镇规划,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规范村务公开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现在一大批有朝气、有学识、有才干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岗位,尽快熟悉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农村实际,掌握同农民打交道的办法,增强对农民的感情,是他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也有一个适应形势、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的问题。因此,各级干部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7

关键词 工业化区域粮食安全影响对策

一、工业化对区域粮食安全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工业化占用耕地严重削弱区域粮食生产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在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其区位条件和人力资本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加上率先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这就使东南沿海、华中和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促进了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占用的耕地迅速增加。1994年,上海市年内减少耕地占年末耕地总量的3%,同期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等省耕地年内减幅分别为2.4%、1.2%、1. 5%、1.8%。

这种局面使得部分产粮大省和粮食平衡区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粮食调出数量明显减少,甚至从粮食净调出省转变为净调入省。

(二)区域产业比较效益差距大对粮食生产构成消极影响

首先,由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粮食加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的境地,致使粮食主产区人均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相对指数却在下降。相反,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比较快,人均粮食产量逐年减少的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数上升反而较快,这种状况必然影响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威胁粮食安全。

其次,从国家惠农政策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惠农政策使得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后劲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惠农政策带来的收益被部分或全部抵消,使种粮食作物与种经济作物和打工比较,收益明显偏低。

(三)粮食主产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政府从工业获取财政收入,然后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哺育农业,给予农业和粮食生产以财政支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但由于粮食主产区工业反哺能力弱,加上政策措施也不很完善,效果没有达到设想的程度,以至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效益状态。

(四)“地区利益剪刀差”阻碍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

我国粮食主产区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工业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要担负起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重任,从而导致具有粮食比较优势的粮食主产区与具有非农业优势的粮食主销区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分工及利益关系,从而制约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优势的发挥。

在实行粮食区域分工中,随着粮食这种低价商品的输出,投入者的经济利益就会随之流失,输出越多流失越多。从表面上看,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可以得到更多中央的风险基金补贴,但得到补贴越多,地方政府配套基金也越多,而粮食主产区政府财政实力普遍不强,所以不堪重负,陷入“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贡献越大义务越多”的不利境地,“粮食大县”无不成“财政穷县”,这项制度已成为制约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从工业化对不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中受到的启示

启示之一是,在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粮食主产区,随着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粮食支持政策,这些地区粮食生产将难以保持持续的增长能力。

启示之二是,由于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实行不同的粮食补贴标准具有合理性。但如果差异过大,不仅会违背比较优势原则,增加国家粮食安全成本,还会进一步扩大区域间农民的收入差距。所以应该将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的差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启示之三是,区域性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积极性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中沿海省份的重工轻农倾向,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削弱,尤其是粮食生产远不及非农产业发展带来的利润丰厚。

启示之四是,要有效保持现有的粮食主产区,充分发挥其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必须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确保粮食生产有利可图,确保粮食主产区具有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三、优化工业化对不同区域粮食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提升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程度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全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和关键,应该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支持其全面发展。首先要明确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发展粮食生产,而且还要加快工业化发展,提高工业化程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此,在对粮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要统筹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协调发展,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地区利益剪刀差。

(二)进一步做好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工作

一是改革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突出的是在财政补贴上要改“普惠制”为有原则有重点的发放补贴,即将补贴直接发放给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主产区,补贴给种植优质粮食的耕地和农户,使他们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

二是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合作机制。粮食安全问题最可能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粮食主销区,所以粮食主销区的政府和消费者应该向主产区政府和种粮农民提供额外补偿,主要是发挥其资金技术等优势,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缩小粮食产、销区发展差距,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粮食调控部门要区别对待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风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分类制定政策。由于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任务重大,其自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低,财政实力不强,所以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上应给予倾斜扶持政策,要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逐步提高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国家匹配的比重。另外,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转移支付奖励和补助力度,实现产粮越多,支持越大。

参考文献: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8

遵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杭州实际,作出了“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杭州”的战略决策。“和谐平安杭州”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强调了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的“和谐平安”,完全跳出了以前“治安好,犯罪少”的狭义安全观,与时俱进,极大地提升了“和谐平安”的内涵。那么,在构建和谐杭州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人认为,现代经济是生产力增长的经济,农业增长对整个经济系统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农业产出占整个经济系统总产出的份额不断下降;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不断下降,更何况,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就全国而言,近25年中下降了一半,目前已降到了不足15%。而作为杭州大都市,农业的比重则不足5%,因此,杭州农业在杭州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杭州中的作用已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农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但不是微不足道、忽略不计,而是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虽然,工业化的推进,农业的“社会带动性”已被其他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所取代,但农业的“生存保障性”却还没有也不可能被其他部门所取代。一是,世界发展经验证明,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虽然农业的增长比之工业和其他产业通常是缓慢的,但农业的波动很小,而且在国民经济系统受到冲击、引起经济增长受到较大波动时,农业增长往往还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而且为系统的稳定提供一定的缓冲和机会。由此可见,在经济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仍然起着对整个经济系统提供增长基础的作用。二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增长不可逆、土地减少不可逆、对农产品需求高质量递增不可逆的发展规律。这“三个不可逆”,决定了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三是,近年来杭州市的实际也充分证明,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人们对农业的关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上三点足以证明农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和作用。

2平安农业为构建和谐杭州撑起一片天

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随着杭州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委、市政府认真分析了杭州农业在杭州市的地位和作用,把杭州农业定格为都市农业,及时下发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使农业跳出原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单一功能,转向注重都市、农业、非农业的融合和综合发展;从农业被动适应城市发展,转向农业向都市渗透、融合,主动适应城市发展;从农业单纯的经济功能,转向经济、生态、服务、文化、教育等多功能发展,充分发挥了农业在构建和谐杭州中的积极作用,为和谐杭州撑起一片天。着重抓了四个方面。

2.1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有着其他任何物质不可替代的特性,无粮则乱。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曾一度出现过粮食生产严重滑坡。为此,杭州市各级为保护粮食生产能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出台政策。一是从2004年初始,对粮油种植大户减免农业税;二是出台对种粮大户的粮食收购补贴政策;三是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保护价政策;四是对粮食批发市场的粮食产品经销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和个人,除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外,再安排一定量的经济适用房指标用于奖励。其次是落实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把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各级对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精神及时向群众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具体负责的一把手工程工作体系;三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积极推广单季稻“双百工程”、稻鸭共育技术、水稻直播技术、水稻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粮食增产措施。第三是开展中低产田改造,8年中,共投入改造资金1086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6.67万hm2,其中市级示范工程172个,示范面积1.096万hm2。第四是坚决制止抛荒。2004年4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抛荒和任意占用基本农田等行为的通知》,重申了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文件还根据杭州市的实际,具体分析了抛荒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抛荒的四条措施,同时对抛荒问题开展不定期的调查和督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上述措施,使杭州市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有效的保护了粮食生产能力,保证了粮食的安全。

2.2实施“放心工程”,保证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肉类和菜类的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近些年来,杭州市把“放心肉”、“放心菜”工程作为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之一,全面启动“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抓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并在国内率先实施生猪宰前尿样抽检。目前,杭州市区的生猪全部实行了定点屠宰,并已逐步向各县(市)延伸。2005年生猪宰前瘦肉精尿检33750批次,合格率为99.74%。从2005始,还进行了家禽定点屠宰试点,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二是抓无公害基地建设。到2005年底,全市已有266个基地通过了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总面积7.10万hm2,其中种植业167个,6.22万hm2。水产52个0.88万hm2。畜禽47个,养殖畜禽规模1058.14万头(羽)。全年对基地上市的蔬菜、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茶叶、粮油等6大类食用产品抽检2991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8.2%;三是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促进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认证。到2005年全市已有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42个、绿色食品214个、有机食品16个。

2.3抓农机及渔船专项整治,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农机及渔船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是建设和谐杭州的重要级成部分。在农机及渔船安全方面,主要抓了三件事:一是抓学习。组织农机和渔业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落实安全生产;二是抓制度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机及渔船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从制度上落实安全生产;三是抓专项整治。在春运、渔汛等关键季节,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击黑车非驾、无证驾驶和私自改装拖拉机及渔船,及时搞好年检年审,抓好牌证管理,从法制上规范安全生产。

2.4开展行政执法,保证生产、消费安全

开展行政执法,是保证生产、消费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几年的努力,杭州市的“放心肉”、“放心菜”工程已初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新轨道。国家颁发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得到了顺利的实施。为了更切合杭州市的实际,提高执法的针对性,近年来,杭州市先后颁布了《杭州市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办法》、《杭州市家禽违禁药物管理办法》、《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等政府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在“放心菜”管理方面,市级有关部门还颁发了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办法(规范)。在法律、法规逐趋完善的情况下,农业、卫生、质检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绿剑行动”,对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及食堂餐馆加强了检查和抽查,实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基本杜绝了因食用不合格农产品而中毒的现象,维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政府重视、部门努力,杭州市的农业完全融入了大都市,平安农业为构建和谐杭州作出了重大贡献。

3进一步打造平安农业的对策措施

“吃在杭州,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创业在杭州”,这是杭州市的金名片,要打响这张金名片,必须构建和谐杭州。为了使杭州农业在构建和谐杭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进一步打造平安农业,做到四个强化。

3.1强化宣传,为平安农业提供舆论支持

打造平安农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更何况它是短缺经济结束以后才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一新生事物,因此工作难度更大。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强化对平安农业的宣传力度,可采取专题讲座、研讨会、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平安农业,提高全社会对平安农业的认知度,转变农业生产者的传统种、养观念,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总体素质,以新颖的方式按照安全农产品生产标准从事生产,以打造平安农业。同时,使广大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安全农产品、青睐安全农产品,促使安全农产品达到优质优价,形成安全农产品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

3.2强化扶持,为平安农业提供政策保障

新颖的都市农业是平安农业,主要体现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体现经济效益。如前所述,农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其收益者主要是百姓。然而,农业又是弱质产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全面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尤其要强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农业行政执法等的扶持。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全社会,包括非农企业、城市居民和农业经营者投资建设平安农业,建立起国家、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内引外联多渠道投入的保障机制,打造杭州平安农业。

3.3强化科技,为平安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平安农业的关键是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又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为此,要进一步落实科技兴农战略,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打造平安农业的中心环节。首先要努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引进选育优质高抗品种,从种子的基因内部来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农药、兽药、鱼药的使用强度,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其次要努力推广各类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激发广大农户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充裕;第三要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使广大农民不但有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本领,而且能自觉的按照安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进行生产,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度。第四要加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天然饲料及生态饲料添加剂和动物生长调节剂等的研制,尽快解决发展平安农业的技术问题。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9

    一、北流市农业的现状

    北流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沛,土壤肥江,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素有“高产之乡”、“荔枝之乡”美称,属综合性农业地区。全市耕地面积3.62万公顷(合54.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73%。其中水田49.40万亩(保水田42.17万亩),占耕地的91.03%,旱地4.87万亩,占耕地的8、97%。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51亩,61.51%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以水稻为主,红薯、玉米、大豆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木薯、烟叶、黄(红)麻、茶叶、桑蚕和药材等,其它农作物主要有蔬莱;水果以荔枝,龙眼为主。

    “八五”期间,北流市始终把农业主产放在经济工作首位,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办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实行“科技兴农,粮钱并举”的方针,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同时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大搞冬作物、水果等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逐步从资源型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现代市场农业转变。

    “八五”期间,·北流市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93和1994年,分别以粮食年平均亩产1010公斤和1002公斤,在广西率先实现和保持“吨粮县(市)”。1995年以双季稻年平均亩产1005公斤成为广西第一个“吨谷市”,被中国土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匾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并跨进个国百名农业牛产大县行列。

    一九九九年,北流市认真贯彻落实区女委提出的“1234610”工作思路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稳粮增钱,重在抓钱,主攻农民增收200元的农业工作方针,积极做好低产田改良示范,建设“吨粮田”成果;同时抓好“万元田”建设,切实做好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引进推广名、新、’特、优品种,实施“万元田”建设及种子工程等项目,促使农民收到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二、加入对WTO给迎来新的问题及新的机遇

    一旦加入WTO,我们就加入了国际经济体系,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其中农业受到的冲击将会是非常之大。但总的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使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不利的是,我国农业将受WTO规则的约束,缩小了政府对农业的宏观支持空间,以及国外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冲击。

    (1)加入WTO,农业生产所遇到的新问题:

    1、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加入WTO,缔约国必然会要求我们放开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实现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变化雨变化。目前我市农产品面临着农产品的结构型过剩在政府对农业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一下,若放开农产品价格。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政府应如何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关系的基本乎衡从而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市的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加入WTO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我市的农产品将接受消费者在市场上严格&腿和检验,我南农产品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上不适应市场消费需要的矛盾,已经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如果我市不能尽快地实现按照市场需求和国际质量标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我市的农产品不仅难以打人和占领国际市场,即使已占领的市场,也可能会失去。人世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内市场必然会受到国外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冲击。

    8、关税减让和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调控。例如粮食进出口贸易实现统一处理,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模式。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的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的丧失,为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是不利的。另外非关税措施合法地转化为关税并进行担脸上,由于减让基期即1986一198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关税等值为负值,所以我国将无法使用贸易规则规定的关税化手段,非关税手段的丧失,不利于对我国农业的贸易保护。

    (2)加入WTO会给北流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许多的机遇。

    1、可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方便条件。农业是我市的一个优势产业,加入WTO后,可以享受WTO各成员国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且可以取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非关税限制等不公平待遇,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

    2、有利于我市在农业中发展市场经济,加强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按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8、有利于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从国外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全面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型,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入WTO,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短期内由于国内市场本身的缺陷,国际竞争的压力可能大于所获利益,但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将从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与增长的长期利益。所以我们应辩证的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未雨绸缎,适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迎接挑战。

    三、入世后,北流市农业产业结构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我市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表明我市属一个农业为主的市,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获得全面发展,在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能源交通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间时,我市农产品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市农业生产主要是面向本地消费,农产品的外向度不高,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现阶段,我市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特点:① 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即农产品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少;大路货多,紧俏商品少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②出口农副产品层次低,优质率,商品率和创汇率不高。③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大宗农产品集中于港澳、东南亚,而其他国家很少。而过分集中的市场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不利于我市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1、农业生产结构比例的调整。

    我市是以稻谷为主的产粮大市,红薯、玉米、大豆次之,入世之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确定我市整个农业的结构比例,而不能再人为地来硬性要求农民进行生产,政府只能起到提供参考的作用。

    通过分析得知,我市的水稻、荔枝等农产品将在入世后具备着很强的竞争力。我市应围绕着这个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势农业引导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这是今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在入世之后,我市在抓农业的时候要把三个产业结合起来考虑,要利用二、三产业的力量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上,包括粮食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水果结构调整、畜牧水产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和市场经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品种改良和龙头企业的带头。同时我必要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必须按市场规律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粮食生产要继续扩大优质谷的种植面积。各镇要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大胆调整一部分农田,用于发展有市场销路、有效益的经济作物。狠抓种子工程和。万元田”建设,提高农业效益Z加快农业园区的带动工作,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和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水果业重在抓低产政高产、低质改高质,成熟期由集中改分散工作,特别是荔枝的品种改良,要作为今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水产要以名优特稀品种为主,发展粮型禽畜,扩大水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面积,培植生产加工集团拓展畜牧水产品的流通渠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农产品流通和加工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要做好中长期规戈u,基础设施的规划。落实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2、以品牌打天下。

    入世后,农产品将会受到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均把农业作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许多农产品价格低于我国。国外价美物廉的农产品对中国市场构成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肉类产品、禽类产品和水果产品。但市场在于开拓,销售在于工作,只要我们紧紧扼住。入世,这一契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及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打出自己的“农”字号名牌来,一样可以争取农产品的出口主动权。大张旗鼓地实施名牌战略。名牌、品质是市场的重要筹码,是农产品的一张通行证。近年来,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实际上是结构性卖难。即大路货、劣产品卖难,名、优、特新农产品并不卖难。 因而,必须唤起农民的‘农产品是商品”意识,使这树立以质取胜的市场 竞争观念。如:荔枝在品种上,大力推广种植丰产性能好的桂味、糯米糍、妃子笑、冰糖荔等;龙眼以种植石硖、储良、大乌圆、东壁为主。水稻要全面引进与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特优63、18、96和博优903、17506等适合市内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稻新组合良种。

    另外,还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名牌,开拓市场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品牌上的优势,创自己的牌子,与国外同类产品一争高低。

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措施篇10

 

―、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

 

苏联时期,农业一直是该国的一个薄弱环节。以致苏联解体后,农业仍成为困扰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为了实现所谓的超高速工业化发展,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一直忽视农业的发展。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当时政府部门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超越其社会发展现实阶段,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苏联时期主要实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两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进行的,未真正认可和利用市场规律,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大,但是仍然不能生产出满足整个国家需求的农产品。1988年,随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苏共中央也开始从两个方面对苏联农业经济进行改革:一方面就是在保持“全民土地所有”的制度前提下推行租赁生产责任制改革;二是对农工综合管理体制进行微调。但是,由于农业经济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农村干部长期受到苏联体制的官僚主义作风束缚和其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整个苏共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政策没有很好地得以落实,苏联仍然无法摆脱农业经济发展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寻求摆脱现实的改革者就致力于督促政府改变政策,鼓励农业私有化,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増长。

 

二、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及主要措施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者的俄罗斯执政者对于农业经济改革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俄罗斯政府欲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实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期望扭转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困境,为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业生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着手调整农业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一系列举措促使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图1所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生产下滑之后,2000年以来,俄罗斯农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2010年干旱造成种植业产品大幅减产之外,其他年份农产品的产量均大幅増加。具体而言,从俄罗斯农业改革、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调整的过程看,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基本历程如下。

 

1.农业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苏联时

 

期一直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俄罗斯开始私有化国有企业,深化农业改革,推进农业市场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土地私有化,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改组问题从表面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业经济改革进行得比较顺利,改革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农业经济改革不仅没使农业私有化,也没有取得市场化改革的预期成效,反而削弱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俄罗斯农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历了一场持续、严重的衰退过程。

 

经过20世纪90年代将近10年的农业经济改革,俄罗斯农业经济连续出现负増长,农业总产值持续下降。据统计,俄罗斯1800万hm2农田荒芜(与法国面积相当,宰杀牲口无数。到了2000年时,整个俄罗斯亏损的农业企业达到51°%,其中12°%的农业企业己经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2.农业政策战略性调整和不断强化扶持阶段(2000年以后)

 

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调整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让俄罗斯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出困境。2001年,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支持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政府部门颁布《农业土地改革法》,为解决土地的所有权等各种问题奠定了法制基础。2004年,俄罗斯政府还通过《统一农业税法》,降低了农业产业的各项税率。2005年,俄罗斯政府将农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规定在政策、税收、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2005—2007年,俄罗斯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増加至57亿美元,増长率为87%。俄罗斯政府各项支持农业经济的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俄罗斯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减少对国外肉类的进口依赖。

 

2006年颁布、2007年1月11日开始实施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也就是俄罗斯的新农业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农业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农业的各项经济政策统一纳入国家的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当中。《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重新定义了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方向,明确了整个俄罗斯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根据该法规,联邦政府制定了自苏联解体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农业发展5年规划。5年规划提出,在2008—2012年内,农业经济生产年均増长率保持在4%左右。这个5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是提高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竞争力;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农业经济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土壤的保护。

 

2009年3月,俄罗斯成立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使命是増强俄罗斯国内市场粮食购销及出口等能力。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控制了俄罗斯粮食市场的一半江山,下辖31个粮食企业,其粮食储存能力达到了300万t。

 

3.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俄罗斯主要采取信贷与税收优惠、农村发展专项规划、农产品市场调节及贸易保护等措施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1)通过信贷优惠改善农业融资条件。2000年俄罗斯政府专门成立了为农工综合体企业融资的俄罗斯农业银行。2006年,俄罗斯成立了国家保险公司,为农业提供保险服务,主要方式是为设施投资提供低利率信贷。

 

(2)提供农业税收优惠。根据2004年1月1日生效的《统一农业税法》,俄罗斯引入统一农业税。农业企业可选择采用统一农业税,也可保持原来税制。采用统一农业税的农业企业可获得免征所得税、财产税、増值税等优惠。

 

(3)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自2003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以解决农村家庭住房问题。据统计,2011年,俄罗斯联邦拨款77.2亿卢布(100卢布约合20.24元人民币,2012实施专项规划。

 

(4)完善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为了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俄罗斯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调控。2006年12月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规定,政府采取“国家采购干预”和“国家商品干预”的方式来调节国内农产品市场。

 

(5)鼓励农产品出口。2008年之后,俄罗斯开始实施刺激农产品出口政策(2010年因干旱,俄罗斯粮食出口禁令)。主要政策措施:一是成立国有联合粮食公司,使其成为政府支持粮食出口的重要工具;二是降低粮食的铁路运费和港口倒装费用;三是提供出口补贴,简化粮食出口増值税的退税程序,为俄罗斯粮食和面粉进口商提供进口信贷等。

 

(6)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为降低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本国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俄罗斯政府通过规定特殊进口关税,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等来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调控。

 

近年来,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政策对其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把农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而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及法律体系,促进了俄罗斯农业经济的复苏。

 

三、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影响其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政府不断总结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农业与工业并重的综合体经济形式,并不断寻找着符合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农业经济体制和改革发展道路。同时,俄罗斯政府妥善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此维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促使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5]。

 

中国和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都有数十年的历史,虽然中俄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很大,两国农业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也完全不同,但其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气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也应该和工业及第三产业一样拥有同等的地位。国家不能只为工业的发展输送血液,还应为促进农业的健康飞速发展,让农业从工业化与城市化取得的进展中分享到好处,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政策、资金、科技力量也向农业生产倾斜,以此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五、日本韩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鉴于日韩两国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工业化与产业现代化进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政策的指定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以从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及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得出一定的启示。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粮食自给关系一国政治经济自主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战略意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2为了有效地提高农业竞争力,在采取农业补贴措施时应

 

该慎重考虑,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是切实可行而又不会造成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有效途径。

 

(3)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困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还能有效地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补贴政策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卫生防疫制度和动植物检疫制度等措施是在WTO框架下保护本国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中国农产品生产也应适应相关的卫生防疫标准与动植物检疫标准,以増强国际竞争力。